首页 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

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

举报
开通vip

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第38卷第4期■科学人物307doi:10.3969/j.issn.0253-9608.2016.04.011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顾凡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摘要介绍了被人称为“现代视觉科学之父”的美国神经科学家休伯尔的生平、对视觉研究的贡献和治学之道。关键词休伯尔;视皮层;朝向选择性;视觉功能柱;神经可塑性哈佛大学的休伯尔(DavidHubel)和维泽尔(TorstenWeisel)对这一脑区的结构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他们的一...

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
第38卷第4期■科学人物307doi:10.3969/j.issn.0253-9608.2016.04.011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顾凡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摘要介绍了被人称为“现代视觉科学之父”的美国神经科学家休伯尔的生平、对视觉研究的贡献和治学之道。关键词休伯尔;视皮层;朝向选择性;视觉功能柱;神经可塑性哈佛大学的休伯尔(DavidHubel)和维泽尔(TorstenWeisel)对这一脑区的结构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他们的一系列研究最终得了诺贝尔奖。从1960年到1980年这20年中,根据他们的研究所得到的有关视觉通路的知识要比以前200年研究所得的结果还多,因此他们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现代视觉科学之父。——拉马钱德兰(V.S.Rama-chandran)[1]2016年是神经科学家休伯尔(DavidHunterHubel,1926—2013)诞辰90周年。他的父母都是美国人,20世纪大萧条时到国境对面的加拿大谋生,他就是在那儿出生的,因此拥有美、加双重国籍[2]。1981年,由于对视觉信息处理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他和他的长期合作者瑞典神经科学家维泽尔(TorstenNilsWiesel)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1)。早年生涯[2]休伯尔尽管以神经科学家闻名于世,但是直到考研之前,他没有受到过任何有关生物学的正规训练,学的一直是数学和物理。1947年大学毕业,他同时收到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物理学和医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这样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就面临第一个何去何从的重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说实在的,当时报考医科纯属一时冲动,他既无医学训练的背景也毫无这方面的经验,只是模模糊糊地有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医学研究上去的一些想法,而当一名医生似乎颇有吸引力。此外,对于一个21岁的年轻人来说,什么才最适合于自己并没有想得那么清楚,†通信作者,E-mail:fjgu@fudan.edu.cn图1休伯尔(右)和维泽尔(左)在1981年的合影(引自nobelprize.org)ChineseJournalofNatureVol.38No.4PORTRAIT308医科的在读时间长,范围又广,也许正好给他充分的时间去做进一步的考虑。不过直到正式报到之前,他也还没有拿定主意。他想向校方咨询一下,而答复是“不用着急,再想想吧,想定了之后告诉我们一声。”这种宽容的态度反而使他决心一试,这一试却最后“试”出了后来的诺贝尔奖,这该是他始料之所未及。当他刚开始研究生生涯时还不太习惯当时的医学学习。由于他原来的学习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只要在课堂上听懂了,或是书读懂了,就不再专门去记忆,这样他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有4门课程只得了平均水平的C。不过渐渐地他对神经病学和神经解剖感起兴趣来了,因为这两门课程既复杂又充满了神秘之处,而且麦吉尔大学在这两方面又有很强的力量。例如:在世时曾被誉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加拿大人”的神经外科教授彭菲尔德(WilderPenfield)就在那儿任教。从医学院毕业之后,他在蒙特利尔总医院(MontrealGeneralHospital)当实习医生。尽管如此,他热切地希望能做点研究工作,为此他参加了一个讨论班。班上每个人都分配到一个题目做报告,而他分到的是视觉问题——一个之前他从未涉足的领域。为了准备报告,他偶然读到美国神经科学家哈特兰(KefferHartline)和匈牙利裔美国神经科学家库夫勒(StephenW.Kuffler)有关视觉感受野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恰巧到他那儿进修过的一位美国医生在回国后打电话给他,问他是否愿意到霍普金斯当神经病学的住院医生。尽管霍普金斯大学并不以神经病学见长,但是其神经生理学则是一流的,蜚声世界的芒卡斯尔(VernonMountcastle)和库夫勒就在那儿工作。于是他就去了那儿。更令他高兴的是,在医院里所有和神经病学有关的员工中午都在医生食堂的同一张桌子上用餐,其中也包括芒卡斯尔和库夫勒,他们的友好和善和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然而由于他的双重国籍,他被应召入伍而暂时离开了霍普金斯,到华盛顿的瓦尔特•里德部队研究所(WalterReedArmyInstituteofResearch)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工作,在那里他有了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完全自主权。发明钨丝电极最初指导他电生理实验的是研究脊髓的神经科学家福特斯(MikeFuortes)。一开始福特斯准备和他一起做记录猫脊髓的实验,他随便地问了一下休伯尔:是否做过解剖?是否麻醉过猫?是否制备过电极?是否使用过放大器?令他失望的是休伯尔的回答统统都是“没有”。福特斯转头望着窗外,过了一回儿,他说还是先做蛙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记录吧!只是到了那天下午他们才在一起做了猫的实验,并在最后一起发表了他的生平第一篇论文。接下来该是他有自己独立的课题的时候。他从福特斯向他建议的若干个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选取了一个用外面包有绝缘层的细金属丝电极插到猫脑内记录单细胞活动的课题。不过第一次实验以完全失败告终。他发现关键是他需要一种电极,既细到可以只记录单个细胞的活动,又必须足够牢固到可以插入脑内,而且还要能可靠地逐渐向脑内推进。这并没有像初想起来那么容易。幸而研究所仪器组的组长莱文(IrvinLevin)是一位电化学专家,教给了他通过电解把钨丝腐蚀成尖端非常尖的方法,而他自己又非常喜欢动手。这样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他终于制备出了适用于脑内记录的钨丝电极,而钨丝的坚韧性克服了以前就有的不锈钢电极的缺点;另外他还发明了逐步推进电极的液动推进器。结果,不仅他所在研究所的人员都改而采用他的钨丝电极,而且所外来取经学习的同行也陆续不断,其中一位就是来自霍普金斯库夫勒实验室的博士后维泽尔。当时他们决没有想到这会是他们长期合作的开端,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视觉研究初探休伯尔在发明钨丝电极之后非常兴奋,他用自己的电极在脑中各处进行记录。他的同事提醒他不要忘了发明电极的初衷——记录可以自由活动的猫脑中的单细胞活动。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该把钨丝电极作为一种工具用来研究脑功能了,但是究竟选取什么具体课题呢?多年前读过的哈特兰和库夫勒的文章闪过脑际,他决定以视觉皮层作为对象。他定下的第一个课题是比较猫在清醒和睡眠时视皮层的自发活动和对光刺激的反应。不过由于猫在睡着时眼睛是闭着的,透过眼皮的光只能是弥散光,因此为了对照起见,对清醒猫所加的光刺激也用了弥散光。其实视皮层细胞对弥散光的反应,德国科学家荣格第38卷第4期■科学人物309(RichardJung)从1952年开始就进行研究了,他们还花了多年时间开发了一套当时最先进和精密的设备,可以记录视皮层细胞对弥散光刺激的反应。他们报告说在脑中记录到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只在给光时有反应的给光细胞、只在撤光时才有反应的撤光细胞、在给光和撤光时都有反应的给光-撤光细胞,以及还有一种对弥散光刺激根本就没有反应的细胞。他们把这最后一种细胞称为“A型”细胞。这前三种细胞的对光反应特性和外膝体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对光反应特性类似。当他把自己准备从初级视皮层进行记录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告诉同事时,许多同事的反应都是:“为什么要研究纹状皮层呢?我想荣格已经彻底地对此进行过研究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博士后白手起家怎么能在同一个方向上挑战当时公认的视皮层生理研究权威呢?然而,休伯尔通过他所开发的对记录部位进行标记的方法发现,荣格所说的前三种细胞其实记录的都是从外膝体来的神经束,因此并不是皮层细胞。他们的结果其实只是说占他们记录数一半的没有反应的“A型”细胞才是真正的皮层细胞!这些细胞对弥散光没有反应,对单纯的给光或是撤光也没有反应。有一次,他在猫的眼前挥手,结果发现有一个细胞只对向某个特定方向的运动有反应,而另一个细胞则只对相反方向的运动有反应,因此皮层细胞必定是对更为复杂的刺激才有反应!当他把这个结果告诉库夫勒时,后者评论说:“非常有意思!”休伯尔服役期满之后,有一次当他去参加学术会议时芒卡斯尔遇见他,问他是否愿意回到霍普金斯大学生理系继续视觉研究。当时芒卡斯尔已是皮层神经生理学的国际领军人物,他在体感皮层上发现的柱状结构被公认为是皮层生理学继发现皮层拓扑结构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对于这样一位权威的热忱邀请,休伯尔颇有受宠若惊之感而马上答应了下来。但是正当他整理行装准备赴任时,芒卡斯尔打电话问他能否推迟半年去,因为他的实验室正准备改建和重新分配。正当他为这青黄不接的半年犯愁时,库夫勒问他愿不愿意在芒卡斯尔的实验室改建完成以前,先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眼科研究所他的实验室里和维泽尔一起工作一段时间。休伯尔本来就很想在视觉方面接受严格的训练,而他和维泽尔又意气相投,所以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初级视皮层朝向敏感细胞的发现1958年7月休伯尔终于回到霍普金斯大学开始了和维泽尔长达25年的密切合作。当然,两人一开始得制定一个计划,目标是当年库夫勒在发现猫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具有同心圆结构之后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神经生理权威阿德里安(EdgarD.Adrian)问他的一个问题:“脑里的细胞也是这样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休伯尔-维泽尔这一两人组合是很理想的。维泽尔早就在研究猫视网膜各层细胞的感受野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且有一整套相应设备;而休伯尔则开发了研究清醒猫皮层单细胞活动的方法,并且发明了适合这一研究的钨丝电极。库夫勒对猫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经典研究则似乎早就为他们把其结果扩展到皮层细胞树立了样板。一个“自然”的方案就是仿照库夫勒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方法,把微电极插到初级视皮层的神经细胞里面去,然后用小光点一点点地在视网膜上探测,看它落到视网膜的哪些地方才能引起所记录的神经细胞发放模式的变化,以及发生的是什么样的变化,并把视网膜上的这些地方标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出这些细胞的感受野的相应结构。因为当时预计他在库夫勒实验室的工作只有一年,显然不可能像荣格那样先花两年时间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设备,而只能因陋就简了。他们所有的刺激和记录设备都是多年以前库夫勒为了研究视网膜设计的。猫脸朝上。光刺激器是用一台眼底镜改装而成,它可以把背景光和光点刺激投射到视网膜上去。在这台仪器的一道狭缝里可以插入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小孔的矩形金属薄片,就像放幻灯片那样。如果刺激是一个暗点,那么就用一小块上面粘有黑点的玻璃片来代替。这样的仪器对于做视网膜实验自然很理想,做实验的人可以看到微电极插到视网膜的地点,也可以看到光点所落之处,但是用它来记录皮层细胞就非常不方便了。一个月以后他们决定把刺激投射到一块屏幕上,而让猫看屏幕。由于他们没有其他的设备可以固定猫的脑袋不动,所以还是用老的那台仪器,猫脸依然朝上。这样他们不得不拿一条床单挂在天花板上作为屏幕以呈现刺激,这使实验室看起来有点像马戏场似的。ChineseJournalofNatureVol.38No.4PORTRAIT310他们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很有戏剧性。休伯尔在他的诺贝尔奖演讲中回忆说:我们最初的发现纯属偶然。我们做了一个月左右的实验。我们用的还是那台塔尔博特-库夫勒眼底镜(库夫勒及其朋友塔尔博特(S.A.Talbot)发明的一种新型眼底镜——引者注),但是进展甚微:我们记录的皮层细胞对光点和光环根本就没有反应。有一天,我们记录到了一个特别稳定的细胞。……它一直工作了9个小时,其结果使我们对有关皮层是如何工作的这一问题的想法大为改观。在头三四个小时里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现,然后当刺激视网膜靠近外周的一些地方时得到了一些没有规则的反应。但是当我们把中间粘有黑点的玻璃板插到投影眼底镜里面去的时候,用来监视神经脉冲发放的扬声器发出一连串像机关枪一样的声响。在经过一阵茫然不知所措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引起神经细胞发放的原因所在。原来,这个反应和玻璃板上的黑点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是我们在把玻璃板插到缝里去的时候,玻璃片的边缘在视网膜上投下了一条虽然比较暗淡却很分明的阴影,也就是说,在亮背景上的一条暗直线刺激了细胞的感受野,这就是引起这个细胞发放所需要的刺激。不仅如此,要这个细胞引起反应,这种直线的朝向还只能落在一个很小的角度范围里[3]。他们称这个特定的朝向为该细胞的最优朝向,其变化范围只有15°左右,也就是大致相当于钟面上3分钟所张的角度,朝向在此范围之外的暗直线对该细胞就不引起反应。这完全是前人从来也没有想到过的事!机会永远只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一个真正的科研人员的头脑必须永远是开放的。如果他们坚持前人的传统观点(哪怕是权威的观点),认为小光点是最基本的刺激(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合乎逻辑”的,前人在视网膜上用它作为刺激所做的工作又是那么成功!),如果他们坚持认为视觉皮层细胞的特性也真的只可以用它们对小光点刺激的反应来研究的话,他们就会以为在插玻璃片时视觉皮层细胞的猛烈发放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也许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一种伪迹或噪声,那么一个重大的发现就会与他们擦肩而过,巨大成功的机会就会轻易溜走!后来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对此是这样说的:这件事有时被当作是偶然性在科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例子。但是我们从来也没有觉得我们的发现是事出偶然。如果要想有所发现,那么你就得花时间去发现,你就得对自己的研究方式不过于偏执,这样就不至于抗拒事先无法预料到的情形。另外有两个研究组之所以未能发现朝向选择性,只是因为他们太“科学”了:有一个研究组造了台只能产生水平光条的仪器,而另一个研究组则只能产生垂直光条,他们以为这样做可以比用动来动去的光点探测视网膜更有效。在科学研究的某个早期阶段,某种程度的马虎很有好处。我们关注的是电极推进器、密封小室和电极本身。我们很快就放弃用于视网膜定量工作用的眼底镜,而代之以猫可以用双眼直视的一块大幕布和一台幻灯机,我们也并没有对刺激的时程、运动速率或光强都一一定量化。我们给刺激或是撤刺激就用手放在幻灯机前面,也用手操纵幻灯机。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刺激的几何性质上,对此我们用卡片盒、剪刀和胶布来作系统的改变。当然也可以用电子学或机械的方法来做到这一切,但是这样做无论从时间上来说,还是从经济上来说,代价都要高得多,并且还得牺牲掉灵活性[4]。事情确实是这样。在对视皮层细胞特性的研究中,从“起跑线”上来说,和休伯尔和维泽尔相比,荣格要遥遥领先得多,最后他却让后来者大大超越了过去,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像休伯尔他们那样保持头脑的开放性,不放过各种可能性,而一头扎进了一种方法、一种思路。他们未能及早领悟到他们所用的刺激形式对视皮层细胞来说是无效的。尽管哈特兰曾经告诉过荣格,他曾经用在弥散光背景下移动小杆的方法寻找撤光神经元。荣格也对同事们建议过试试这种方法,但是大家都反对做这种一点也“没有系统性的、考虑不周密”的实验。大家认为还是建立一套复杂一些的仪器为好。后来他很懊丧地说:“后来当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对皮层神经元做了五年的研究,却错过了发现朝向特异性,我往往会给他们讲这个故事,并且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不是去造那个定量化的机器,而用一根棒以各种朝向动来动去,我们有可能在一个实验中就做出了这样的发现。”后来他总结教训说:“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在以某种特定的方法做大量的定量实验以前,应该先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定性的探索性试验做一些尝试,以便找出最富有成果的方第38卷第4期■科学人物311法。”而这正是休伯尔和维泽尔所做的。为了确信他们的发现不是伪迹,必须做进一步的实验。他们必须要能记录到更多这样的细胞,并且有不同的最优朝向。到了第二年的一月份,他们已经积累到了足够多的数据,并确信真的发现了一种新现象,于是他们写了一篇摘要草稿,准备投给1959年的国际生理学大会,当然这要先送给库夫勒审阅一下。第二天当休伯尔走进实验室的时候,维泽尔一脸懊丧,并且告诉他:“我想斯蒂夫不大喜欢我们的摘要。”很明显,库夫勒对这篇摘要并不满意,他在稿子上所加的评论和建议比正文还多!库夫勒喜欢文章简明扼要,而最恨浮夸。在一开始的时候,写作对随便什么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第一篇论文在经过11次修改以后,终于在1959年为《生理学杂志》(JournalofPhysiology)所接受。杂志主编WilliamRushton在接受函的一开始写道“祝贺你们写了一篇出色的论文”,并且没有提出什么修改意见。正是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奠定了他们日后荣获诺贝尔奖的基础。视觉功能柱的发现休伯尔和维泽尔还发现在初级视皮层的一块1mm×1mm的小块里的所有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集中在视觉空间的某个区域里,并且它们相邻细胞的最优朝向在0°~180°的范围内连续地做有规则的变化。有趣的是,在厚度为2mm的垂直范围内每个细胞的最优朝向都是一样的,他们称之为朝向功能柱。另外,初级视皮层里的细胞有的对来自左眼的刺激反应猛烈,有的则对来自右眼的刺激反应猛烈。它们各自靠近成群,并且在厚度为2mm的垂直范围内每个细胞的主宰眼也完全一样。他们还发现左眼主宰还是右眼主宰的细胞群也是交替排列的,组成了他们所谓的眼优势功能柱(图2)。休伯尔和维泽尔发现初级视皮层的功能柱结构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没有发现初级视皮层中还有些细胞对朝向不敏感,而对光刺激的其他特性(例如光的波长)敏感。这可能是由于用传统的染色方法显示出来的初级视皮层的细胞构筑显得相当均匀一致,人们也就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其功能也就应该均匀一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休伯尔和利文斯顿(Livingstone)才发现在初级视皮层的功能柱中还有些小的斑块,其中的细胞对朝向不敏感而对一定波长的光敏感。休伯尔后来连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他没有早一点发现这一点,尽管在他记录的大量细胞中,他确实也观察到有对朝向不敏感的。图2初级视皮层中的功能柱结构。上图:当记录电极的位置沿着皮层表面的方向一点点逐渐移动时,所记录到的细胞的最优朝向也一点点地改变;下图:朝向功能柱加上眼优势功能柱一起构成了皮层模块。图中白条的朝向表示相应细胞的最优朝向,蓝色圆斑中的细胞并没有朝向选择性,只在皮层的Ⅲ、Ⅳ两层中才有,后来才发现它们对刺激光的波长敏感ChineseJournalofNatureVol.38No.4PORTRAIT312设”的话,那也只是有关脑、特别是皮层的一种质朴的想法:有着种种有序复杂性的脑接收到输入的信息必须做出某些在生物学上有意义的处理,其输出一定要比输入更精巧。因此我们记录细胞是要看我们能够发现些什么。我猜想科学中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生物科学基本上就是这种意义下的探索。那些认为“科学就是测量”的人应该看看达尔文的著作里面有没有什么数字或者方程[4]。(2016年2月25日收稿)■[1]RAMACHANDRANVS,BLAKESLEES.Phantomsinthebrain:Probingthemysteriesofthehumanmind[M].NewYork:WilliamMorrowandCompany,1998.[2]HUBELD,WIESELT.Brainandvisualperception:Thestoryofa25-yearcollaboration[M].[S.l.]: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3]HUBELD.Evolutionofideasontheprimaryvisualcortex,1955-1978:Abiasedhistoricalaccount[EB/OL].Nobellecture,8December1981[2016-02-25].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81/hubel-lecture.pdf[4]HUBELD.DavidH.Hubel[M]//SQUIRELR(ed).TheHistoryofNeuroscienceinAutobiography,Vol.1.Societyforneuroscience.[S.l.]: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294-317.参考文献视皮层可塑性的发现和单眼视觉剥夺眼优势柱的发现使他们想知道这种组织是怎样形成的,视觉经验在其形成中是否必要的问题。由于他们两人都有医学背景,他们知道先天性白内障幼儿即使在三四岁时去除白内障依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视觉。因此他们决定开展视觉剥夺对视皮层发育影响的研究,这无论对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幼儿和认识神经可塑性都有重要意义。在怎样进行实验的问题上,维泽尔回忆说他们站在大厅里讨论,他建议把小猫从出生起就放在暗室里养育,而休伯尔则认为这样做太麻烦了,何不把幼猫的一只眼睑缝起来,而把另一只眼睛留作对照。后来休伯尔说他已经完全记不起这回事了。这在他们25年密切无间的合作中并非例外。正如休伯尔在多年后就他们的合作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大记得,也从不讨论我们的想法是打哪儿来的:多半是在我们没完没了的实验中经常的讨论中产生的,有的想法是我们中间的某个人提了个头但是后来常常就给忘了,而在几个月之后另一个人又重新提了出来[2]。确实,像他们两位那样各方面都旗鼓相当的诺奖得主在一个课题组里合作25年那样的例子在科学史上是不多的。这样他们对出生后日子不同的幼猫或猴进行单眼眼睑缝合不同的时间,发现虽然初生动物有正常的功能柱,但是如果将刚出生几周的幼猴的一只眼睑缝合若干天后,其视皮层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缝合眼能产生反应的细胞大为减少,而睁眼则占据了闭眼原来所占据的皮层区域。随着年龄的增大,单眼视觉剥夺对动物的影响逐渐减小。这就从脑机制上解释了原来临床上所观察到的行为变化。探索之路2013年一代巨星陨落。限于篇幅,上文仅介绍了他一生中的某些片段和贡献,但他对科学的贡献和热爱将永远鼓舞后人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作为总结,也许可以说,他是一位永不疲倦的探索者,诚如他在自己的自传中所言:我们从事的科学研究看上去不大像中学里教给我们的那种科学:科学就是一些定律、假设、实验证实、推广等等。我们感到我们就像15世纪的探险家那样,就像哥伦布扬帆往西只是为了发现他有可能发现些什么。如果说我们有什么“假(编辑:沈美芳)Thefatherofmodernvisualscience—DavidHubelGUFanjiSchoolofLifeSciences,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AbiographyofAmericanneuroscientistDavidHubel,fatherofmodernvisualscience,ispresentedinthisarticle.Hiscontributiontovisualresearchandhisapproachofscholarshiparealsogiven.KeywordsDavidHubel,visualcortex,orientationselectivity,visualfunctionalcolumn,neuroplasticity
本文档为【现代视觉科学之父休伯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383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08-21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