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

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

举报
开通vip

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初稿)林学082谢云飞0836110219鳞翅目农林害虫最多的一个目。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本文就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

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
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初稿)林学082谢云飞0836110219鳞翅目农林害虫最多的一个目。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本文就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进行探究,了解其今年来的热点和最新进展。鳞翅目简介鳞翅目(学名Lepidoptera)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其中蛾类6000种,蝶类2000种。同时也是农林害虫最多的一个目。如黏虫、稻纵卷叶螟、小地老虎等。 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有许多重要害虫,如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棉铃虫、菜粉蝶、小菜蛾以及许多鳞翅目仓虫,如印度谷螟等。此外,著名的家蚕、柞蚕也属于本目昆虫。识别特点虹吸式口器;体和翅密被鳞片和毛;翅二对,膜质,各有一个封闭的中室,翅上被有鳞毛,组成特殊的斑纹,在分类上常用到;少数无翅或短翅型;跗节5节;无尾须;全变态。幼虫多足型,除三对胸足外,一般在第3~6及第10腹节各有腹足一对,但有减少及特化情况,腹足端部有趾钩;幼虫体上条纹在分类上很重要;蛹为被蛹。 成虫一般取食花蜜、水等物,不为害(除少数外,如吸果夜蛾类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幼虫绝大多数陆生,植食性,为害各种植物;少数水生。分类 在分类系统上,一般主要根据成虫翅的脉序、连锁方式和触角的类型等特征,将鳞翅目分为轭翅亚目、僵翅亚目鳞翅目成虫和锤角亚目3个亚目。也有的学者(O.W.Richards乙.R.G.Davies,1977)主张分为小翅蛾亚目、蝙蝠蛾亚目、毛顶蛾亚目、单孔亚目和双孔亚目5个亚目。至于总科和科的建立,意见也不很一致,如有的主张分为28个总科、158科,有的则分为20个总科、135科等。潜蛾潜蛾综述潜蛾(Lyonetiidae)鳞翅目潜蛾科的通称。全世界已知约600种,分布很广。幼虫多潜入叶片上下表皮间的叶肉组织内为害,因而得名。幼虫老熟后由潜痕内钻出,在叶片或枝干上做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在中国,严重为害果树的种类有银纹潜蛾、旋纹潜蛾和桃潜蛾。潜蛾热点:枇杷潜蛾(Lyonetiaeriobotryaesp.nov.)在2005年7月,云南省蒙自县发现潜蛾科1新种,枇杷潜蛾(新种名来自寄主植物的属名),发现人,武春生、肖春、李正跃。该新种在云南省蒙自县枇杷的受害株率达80%~90%。该虫在云南蒙自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新种成虫将卵产在枇杷嫩叶反面的端部边缘,位于内外表皮之间。卵孵化后向叶基部钻蛀,沿叶片的主脉蛀入嫩梢内,导致嫩梢枯死,严重影响枇杷的生长和结实。老熟幼虫爬到一片新叶的背面结一白色丝茧,在其中化蛹。新种的外生殖器与桃潜蛾很相似,但成虫前翅无中室端斑,雄性外生殖器的颚形突末端小四叉形(桃潜蛾为大二叉形),雌性外生殖器的囊突明显长于桃潜蛾。成虫花纹与台湾产的石楠潜蛾相似,但新种前翅缺前缘纹,雌性外生殖器有一枚长的囊突。叶潜蛾叶潜蛾综述1980年以前,我国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261846620_1的叶潜蛾科仅有两种,即柑桔叶潜蛾(Phyllocnistiscitrellastainton)及杨银叶潜蛾(PhyllocnistissalignaZeller),在1983年,刘秀琼、曾仁光描述了黄片叶潜蛾(PhyllocnistiswampillaLiu&Zeng)。而后,又发现了两个叶潜蛾的新种,分别是黑面神叶潜蛾(Phyllocnistisbreynilla)和酸藤果叶潜蛾(Phyllocnistisembeliella)。总的来说,叶潜蛾在我国虽然种类较少,但是危害极大。叶潜蛾热点:柑桔叶潜蛾柑桔叶潜蛾别名绘图虫、鬼画符,属于鳞翅目叶潜蛾科,寄主主要为柑桔、柳、金桔。幼虫为害柑桔的新梢嫩叶,潜入表皮下取食叶肉,掀起表皮,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内留有虫粪,在中央形成一条黑线,由于虫道蜿蜒曲折,导致新叶卷缩、硬化,叶片脱落。秋梢被害率达100%。由于造成大量伤口,常诱发溃疡病的发生,给害螨、盾蚧、粉蚧和卷叶虫等提供了良好的过冬场所。该种的主要防治方法有1.冬季剪除在晚秋梢和冬梢上过冬的幼虫和蛹;春季和初夏早期摘除零星发生为害的幼虫和蛹,以减少下一代的虫源。2.在柑桔夏、秋梢抽发时,控制肥水,采取"去零留整,去早留齐,集中放梢"的抹芽放梢措施,以打断它的食物链,使夏、秋梢抽发整齐,以减轻其为害和减少喷药次数。3.药剂防治。可选用: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或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25%亚胺硫磷乳油或青虫菌6号液剂或20%保丰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2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乳油8000~10000倍液,或苦楝油200倍液,或20%多杀菊酯或20%速效菊酯乳油2500倍液。4.天敌:橘潜蛾姬小蜂,草蛉。叶潜蛾热点:杨银叶潜蛾杨银叶潜蛾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山西、西北等地,在欧洲、印度、日本等国也有发生。主要为害杨树苗木及幼树。杨银叶潜蛾以幼虫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叶片食害叶肉,被害叶片留有弯曲的虫道。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发生严重时,整个叶片仅留叶皮及叶脉。主要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及时清理落叶等废弃物,集体烧毁,减少虫害。 (3)化学防治春季成虫发生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500-2000倍液。叶潜蛾的三个新种由于我国对叶潜蛾方面的研究力度不足,尽管我在各类书刊杂志网络上努力寻找,但依然很难找到更多有关叶潜蛾的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实际上,多年来一直投身在叶潜蛾研究上的,也仅仅有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的刘秀琼和广州的曾仁光。所以,我国在叶潜蛾这一块上其实是有很大的空白的,我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够多做研究。黄片叶潜蛾柑桔叶潜蛾的近缘种,其生理习性以及危害特点应该与柑橘叶潜蛾相似。黑面神叶潜蛾发现地为广东广州石牌幼虫为害大戟科的黑面神,隧道显露,常先向叶缘环绕,似在叶边缴镶上一条白边,然后转向叶蔚内万蜕遥弯曲造成隧道,常使整片叶布满白色隧道,隧道内有褐色虫粪。酸藤果叶潜蛾发现地为广东广州石牌和广东东莞县。幼虫为害紫金牛科的酸藤果,潜在叶的底面较多,偶也为害叶的表面。隧道透明白色,无虫粪。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叶潜蛾科昆虫为害紫金牛科植物。透翅蛾透翅蛾综述透翅蛾(Sesiidae)鳞翅目蛾亚目透翅蛾科的通称。中国已知40余种。双翅狭窄。翅面被稀疏鳞片。喜在白天飞翔,夜间静息。尤其晴天中午常在花丛间活动,取食花蜜。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喜在树木枝干内蛀食木质髓部,引起树液向外溢出。某些种类也蛀食树根或瓜果。树木受害后往往内部被蛀食一空,树势衰退,枯干致死。(透翅蛾虽是害虫,却是个唯美的精灵)透翅蛾在我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白杨透翅蛾,最新发现的新种有27种。透翅蛾热点:白杨透翅蛾近年来,由于杨树速生丰产林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白杨透翅蛾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白杨透翅蛾以幼虫蛀食危害杨树苗木的枝、干和顶芽。由顶芽侵入时,使被害处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形成秃枝,苗木枝干被害后形成虫瘿,遇大风易折断,对杨树苗木质量构成很大威胁,造成材质下降,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防治方法:1、严格进行苗木检疫。在植树前、苗木调运时要严格检疫,防止幼虫随苗木调运扩散,_发现虫瘿要剪下烧毁,以杜绝虫源。禁止使用有虫苗造林,防止虫情传播。2、选择抗虫树种。选甩对蛀干害虫具有较强抗性的杂交杨树新品种,如欧美杨107.'108、廊坊杨3号、4号等杂交杨树品种,一对白杨透翅蛾有较强的抗性,选用抗虫树种可以有效防止白杨透翅蛾发生和危害3、加强抚育管理。科学旖肥、合理灌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虫能力。在成虫产卵期,幼虫孵化期尽量不要进行修枝,避免由于机械伤给幼虫侵入创造有利条件。.、4、药剂防治。①成虫羽化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可树上喷施40%的氧化乐果乳油8o0倍液2~3次,喷施间隔期15d左右。②已蛀入枝干的幼虫用80%敌敌畏5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倍液或2O%吡虫啉200倍液,用针管注入蛀虫孔内,并用胶泥封堵虫孔,毒杀幼虫。5、生物防治。成虫在羽化盛期用性诱剂诱杀雄虫,每亩挂5~6个诱捕器,利用性诱剂诱芯防治,可有效的降低白杨透翅蛾的危害。透翅蛾新种1、黄珍透翅蛾(ZenodoxuflaouXuetLiu)2、褐珍透翅蛾 (ZenodoxufuscusXuetLiu)3、红胸透翅蛾(ZenodoxurubripeeiusXuetLiu)4、梅岭透翅蛾(ZenodoxumeilinensiXuetLiu)5、拟褐珍透翅蛾(ZenodoxusimifuscuXuetLiu)6、天平透翅蛾(ZenodoxustianpingensisXuetLiu)7、榆举肢透翅蛾(HeliodinesesiaulmiYangetWang)8、霍山透翅蛾(CisiuvorahuoshanensisXu)9、猕碾桃准透翅蛾(ParantkreneacltidiaeYahgetWang)10、杨千遂翅蛾(SesiaHningensis)11、山胡桃透翅蛾(ScasibacoryouoraXu)12、板栗兴透翅蛾(SynanthedoncastanevoraYangetWang)13、湘兴透翅蛾(SynamhedonhunanensisXuetLiu)14、昆明兴透翅蛾(SynanthedonkunmingensisYangetWang)15、景洪兴透翅蛾(SynanthedonjinghongensisYangetWang)16、勐腊兴透翅蛾(SynanthedonmanglaensisYangetWang)17、榆兴透翅峨(SynanthedonulmicolnYangetWang)18、大戟透翅蛾(ChamaespheciaschroederiTosevski)19、踏郎透翅蛾(BembeciahedysariWangetYang)20、荔枝泥蜂透翅蛾(SphecosesialitchivoraYangetWang)21、弄岗泥蜂透翅蛾(SphecosesianonggangensisYangetWang)22、红花土蜂透翅蛾(TrilochanacaseariaeYangetWang)雕蛾雕蛾科概述雕蛾科(Glyphipterygidae;choreutidmoths)是鳞翅目的1科。喜飞舞于日光下,有金属光泽的小型蛾类,本科昆虫通称雕蛾。又名雕翅蛾科。世界已知约900种,盛产于南半球,热带种类丰富。单眼大而明显;下颚须退化或消失;下唇须向上弯曲,常超过头顶。前翅亦有宽翅与窄翅两类,有时与某些科容易混淆,其中宽翅与卷蛾亚科的区别为后翅具斑纹,与小卷蛾亚科的区别为后翅无栉毛;窄翅与菜蛾科的区别为下颚须退化,与举肢蛾科的区别为后足胫节无环生的刺,而只有倒伏的毛。雕蛾亚科(Glyphipteryginae)成虫翅窄,幼虫主要食害禾草、蓼草等类;拟卷蛾亚科(Choreutinae)成虫翅宽,三角形,幼虫常在叶间或种子间结网为害。中国常见的雕蛾亚科的种类有虎杖雕蛾,拟卷蛾亚科的种类有为害苹果的苹果雕蛾。雕蛾科热点:苹果雕翅蛾中文名称:苹果雕翅蛾 别名:苹果雕蛾学名:AnthophilaparianaClerck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雕翅蛾科 寄主:苹果、山楂、海棠、槟沙果、山定子等。成虫形态特征:体长5~6mm,翅展12mm左右,体灰褐或紫褐色,触角丝状,为白暗相间环节状。前翅宽,棕黄或棕褐色,具4条暗褐色横线,内横线外侧有一条白灰色边,中横线略宽,后半部叉状,两翅相合呈菱形横斑状,跗节l~4节基部白色,端半部及第5节暗灰色。 卵形态特征:近圆形呈馒头状,直径0.4mm,高0.25mm,初白后变浅黄色,卵壳不光滑,上有许多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的刺次突起。 幼虫形态特征:体长9~11mm,体黄或黄绿色。中胸至腹部第8节各节背面有黑色毛瘤6个,腹足趾钩单序环,18~20个,臀足趾钩单序缺环16个左右。 蛹形态特征:长约5.5mm,初黄白后黄褐色。3~5腹节背面前缘各有一横列小刺。臀棘一对。茧丝质白色,长11~16mm。 为害特征:幼虫初在梢顶为害嫩叶,稍大卷2~3片嫩叶为害,为害老叶先纵卷叶端,逐卷全叶,食叶肉呈纱网状和孔洞或缺刻,粪便彩附丝网上,叶渐枯焦防治措施:人工防治:及时摘除卷叶,果树休眠期彻底刮除树体粗皮、翘皮、剪锯口周围死皮,消灭越冬幼虫;诱杀:树冠内挂糖醋液诱盆诱集成虫,配液用糖:酒:醋:水为1:1:4:16配制;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发生期隔株或隔行放蜂,每代放蜂3~4次,间隔5天,每株放有效蜂1000~2000头;药剂防治:出蛰前用80%敌敌畏200倍液封闭剪锯口、枝杈及其他越冬场所;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48%乐斯本乳油、25%喹硫磷、50%杀螟松、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功夫、或2.5%敌杀死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3000~3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类杀虫剂或菊酯与有机磷复配剂。 举肢蛾举肢蛾概况举肢蛾科(Heliodinidae;sunmoths)是鳞翅目的1科。白昼活动,停歇时后足上举,常有鲜明色斑的小型蛾类。本科昆虫通称举肢蛾。成虫静止时后足向上高举,竖立在身体两侧,因此得名。又因成虫喜在有阳光的叶面上作旋转动作,英美称之为太阳蛾,日本称之为舞小蛾。世界已知约70属近400种。头部光滑,眼小,触角线状与翅接近等长。下唇须由小到中等,有时下垂或细长,光滑,末端尖而向上曲。下颚须退化。翅狭长而尖,披针形或线形,翅脉常退化。后足胫节和跗节有呈环状的刺。 幼虫食植性或捕食性。食植性种类常蛀果或潜叶,如核桃举肢蛾蛀入果内为害,使受害部位变黑,俗称核桃黑。柿子举肢蛾幼虫以果蒂部分侵食果心,形成落果,俗称柿蒂虫、柿实蛾。捕食性种类以粉虱、软体介壳虫、蚜虫以及蜘蛛卵等为食。举肢蛾热点:核桃举肢蛾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肱蛾科。核桃举肢蛾在各种核桃产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实皮发黑、皱缩,种仁也干缩变黑,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商品价值。近年来,随着核桃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新品种的引进,核桃举肢蛾在秦安县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自2005年以来,我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并为核桃举肢蛾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 发生与危害规律 根据近3年的调查,核桃举肢蛾在秦安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中或杂草、枯叶、石块、土缝间结茧越冬。在翌年6月上旬到7月下旬,越冬幼虫化蛹,化蛹盛期在6月下旬,蛹期7d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幼虫最早于6月中旬开始为害,7月下旬开始脱果。8月上旬为脱果盛期,脱果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核桃举肢蛾在本县普遍发生,一般深山区重于浅山区,阴坡重于阳坡,沟里重于沟外,荒地重于耕地,羽化期雨量充沛发生重,干旱年份发生轻。幼虫钻入核桃内蛀食,受害果逐渐变黑凹陷皱缩,果实受害率常达70%~80%,甚至高达100%,造成严重减产。2 生活习性 核桃举肢蛾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栖息于核桃树冠下部叶片背面及树冠下的草丛中,后足上举,常前后摆动,故名举肢蛾。该蛾晚8时前后活动,飞翔、交尾、产卵。卵多产于两果相接处,也可产于萼洼、梗洼或叶柄上,每处1~4粒,每头雌虫一生可产卵30~40粒。卵期约5d的,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3h蛀入果实,在青皮内纵横串食。入果孔很小,不易发现。蛀道内充满虫粪,蛀道周围发黑腐烂,后整个青皮皱缩变黑,提早脱落。每果内可有幼虫5~7只,多者可达30余只。3 综合防治技术3.1 农业防治技术  冬春季细翻树盘,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铲除树下杂草,打除树上虫果,捡拾落地虫果,集中处理。树干涂刷涂白剂,或树干绑草,诱集下树越冬的害虫,冬季或早春解草烧掉,都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3.2 化学药剂防治 成虫羽化出土前,在树冠下的地面施药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剂,或用50%对硫磷乳剂等杀虫剂,喷药后浅锄或盖一层薄土,以延长药效。成虫产卵期每隔10~15d喷洒1次农药。选用药剂有: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10%天王星乳剂5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剂2000倍液等。3.3 生物防治   幼虫孵化期用每毫升含孢量2~4亿的白僵菌液,或青虫菌。“7216”杀螟杆菌(每克100亿孢子)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 另外,在化学药剂防治时,应在该虫发生初期开展防治,防治方法以挑治为主,即哪里有虫防治哪里,尽量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以减少防治药剂用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主张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推广以菌治虫,走生物防治的路子。银蛾银蛾概况银蛾(Argyresthiidae;cypressmoths)鳞翅目银蛾科昆虫的通称。前翅往往具有金银光泽的斑纹,所以又称金银蛾科,头顶有丛毛;面部光滑;舌发达;触角长度是前翅的3/5~3/4;小颚退化。成虫静止时常常头向下,紧贴物体表面,而腹部末端向上翘,形成一个斜角。幼虫多钻蛀阔叶树嫩茎、幼芽和果实,偶尔也潜叶。茧白丝状。中国东北常见为害森林的种类有山丁子银蛾和桦银蛾。有学者认为该科昆虫应并入巢蛾科。银蛾热点:侧柏种子银蛾侧柏种子银蛾(ArgyresthiasobinaeMoriuti)属银蛾科。主要分布在甘肃兰州、定西、陇西、山东沂蒙山和泰山地区。今年来,侧柏种子银蛾在城关区南北两侧母树林内,发生十分严重。据调查,在徐家山林场、市经委东大粱林场的侧柏林内,果球被害率高达84.7%,种子被害率达71.2%,一条幼虫一生危害2-3粒种子。被害种子的种仁全部吃空,影响母树林的采种及育苗工作。防治对策:在五月下旬,用50-100克呋喃丹,离根基30-40cm处穴施,用土覆盖后,灌水。通过植株吸毒后,杀死球果内的幼虫。成虫羽化盛期,用敌杀死1500倍液喷冠,或40%水胺硫磷1200倍液喷冠杀成虫幼虫脱孔期,喷触杀虫剂灭杀幼虫。保护和利用天敌冬季刮除翘裂老皮,或在9月中、下旬,在树干1.5m处和基部各绑一道草束,待幼虫越冬时或初春取下草束烧掉。巢蛾巢蛾概述巢蛾(Yponomeutidae;erminemoths)鳞翅目巢蛾科的通称。因幼虫常群居在枝叶上吐丝结网如巢而得名。已知约800种。幼虫只有原生刚毛,前胸气门前有3根毛,腹足趾钩为多行环,蛹有丝茧。成虫有趋光性。为害果树的有:苹果巢蛾为害苹果、乌荆子及其他木本蔷薇科植物。为害林木的有白头松针巢蛾、油松巢蛾和水曲柳巢蛾。巢蛾热点:苹果巢蛾名称:苹果巢蛾学名:YponomeutapadellaLinnaeus类属:鳞翅目 巢蛾科 分布与危害寄主:苹果、梨、海棠、山定子、沙果、乌荆子、山楂等木本蔷薇科植物。 初龄幼虫潜食嫩叶及花瓣,老龄幼虫暴食叶片。大发生年份可将果园及野果林内叶片全部食光,造成果实枯落,影响果品的产量与质量。同时还影响花芽分化,减少成花率。 地理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山西、陕西、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日本、朝鲜、地中海、欧洲等地。防治方法人工防治:冬春结合修剪,清除枝上卵块;5月上旬开始检查,幼虫进入2龄后拉丝营巢时,清除虫巢,集中烧毁;生物防治:生物制剂有青虫菌,用青虫菌悬浮液1000~2000倍液喷雾,幼虫死亡率可达90.1%~99.9%;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另现有报道利用病毒也可防治该虫;还可在田间释放天敌昆虫,如金色小寄蝇等;药剂防治:幼虫为害严重时喷洒2.5%敌杀死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400倍、90%蚧螨灵(机油乳剂)100~200倍、50%对硫磷乳油、辛硫磷乳油2000倍、40.7%氯吡硫磷(乐斯本)水剂2000~3000倍、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等喷布,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鞘蛾鞘蛾科概述概述:鞘蛾科(Coleophoridae;casebearermoth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的1科。是一种翅狭尖、幼虫作鞘而居的小型蛾类。该科昆虫通称鞘蛾。全世界已知约1000种。因幼虫期能筑鞘隐匿而得名。落叶松鞘蛾是中国北方落叶松的大害虫。形态特征:一般暗色,缺少花斑。头部光滑;触角细长,静止时多向前直伸;下唇须一般或长,向上举;无下颚须。翅披针形,中室狭长而倾斜,脉减少,缘毛长。前翅翅脉永不超过11条,后翅比前翅狭。幼虫灰白色,具微小刚毛,胸足3对,腹足有或无,趾钩单序。生活习性:幼虫期为害植物叶、花、果实和种籽,从外面取食或潜叶,但从不钻蛀茎或卷叶,幼龄幼虫先潜叶,稍长即结鞘,取食时身体部分伸出鞘外。鞘有长筒形、棱形、卷贝形、手枪形等等,其形状和颜色有助于识别种类。越冬幼虫常以鞘附着在寄主植物上,在鞘内化蛹。鞘蛾热点:落叶松鞘蛾学名ColeophoradahuricaFalkovitsh,鳞翅目,鞘蛾科。别名兴安落叶松鞘蛾。分布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卢氏县,是于80年代随种子调运而传入该地的。寄主及危害特点寄主为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幼虫取食落叶松叶肉,大发生时针叶被蚕食70%以上,林分一片枯黄,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种实产量。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mm,翅展8.5—11mm;头部光滑,无单眼,触角丝状,26—28节,与身体几乎相等;翅狭长,被银灰色鳞片,后缘具长缘毛,有光泽,前翅顶端1/3部分颜色稍浅;雌蛾颜色浅,腹部较粗大,雄蛾颜色稍深,腹部细而短。卵黄色,半球形,表面有10—13条宽度均匀的棱起。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5mm,黄褐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褐色,闪亮光,腹足退化。蛹黑褐色,长约3mm,雄蛹前翅明显超过腹端,雌蛹前翅一般不超过腹端。生物学特性在卢氏县淇河林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带着筒巢在短枝上、小枝基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10日前后开始活动,取食芽苞,嫩叶开放后,幼虫即潜入针叶中蚕食叶肉,针叶被害后,仅残留表皮,干缩成灰白色。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针叶枯黄。5月5日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28日前后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雄蛾在林间飞舞寻找雌蛾交配,每头雌蛾平均产卵量20—40粒,6月下旬幼虫孵化,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咬破卵壳底部,直接钻入叶内蛀食叶肉。9月末幼虫开始缀鞘,10月中旬陆续入蛰。越冬幼虫在树冠上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中、下层最多,上层最少;在枝条上的水平分布是当年生枝段上虫数最少,2年生以上枝段上最多。通常15—35年生落叶松林受害较重,华北落叶松较日本落叶松受害重,纯林较混交林危害重。一般林缘、林间空地及郁闭度小的林分虫口密度高、危害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虫口密度较低、危害轻。天敌主要天敌有山雀类、蜘蛛、蚂蚁以及金小蜂、姬蜂、茧蜂等。防治措施1营林措施。加强营林工作,合理抚育,增强树势,促使林分早日郁闭;大力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抗虫性。2生物防治。人工悬挂鸟巢,招引益鸟;人工迁移蚁巢,增加鞘蛾天敌种群,提高天敌控灾能力。3化学防治。成虫羽化盛期的早晨或傍晚,用敌马烟剂或林丹烟剂,以每hm215kg的药剂进行烟熏,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织蛾织蛾科概况织蛾科(Oecophoridae;flattenedmoths)鳞翅目的一科,原名织叶蛾,简称织蛾,是前翅宽条形,翅顶椭圆,下唇须尖长上举,褐色,中小型的小蛾类昆虫。世界上已知约300属3000种,澳大利亚区较多,约占1/3。中国已知有20余种。 体经常呈褐色。触角短,仅为前翅的3/5,个别种类长略超过前翅。下唇须长,向上弯曲,超过头顶,第3节与第2节等长。前翅R4和R5脉长共柄,其他各脉分离,1A脉存在,2A脉基部分叉,翅顶椭圆形。后翅Rs和M1脉分开,但接近平行,是本科与麦蛾科、木蛾科的主要区别;M2脉基部距M3脉比M1脉近,M2与M3脉接近平行,是本科与草蛾科的区别;Cu1脉与M3脉同出一点并共柄。 幼虫多缀叶、卷叶或在植物组织中为害。油茶织蛾原名油茶蛀茎虫,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南,是油茶和茶树的大害;榆树织蛾在东北为害榆树,雌蛾前、后翅退化,已不能飞翔。米织蛾幼虫喜蛀食大米并吐丝缀粮食碎屑成巢,分布在中国各地。织蛾科热点织蛾科在中国暂时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较难找到相关文献,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尽力填补织蛾科的空白。总结经过对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的相关文献的分析,我对鳞翅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鳞翅目作为农林害虫最多的一个目,果然名不虚传,其灾害几乎遍布了农业林业各个方面,我们必须无比重视对鳞翅目的研究,加强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工作,这对我们学习昆虫学有莫大的帮助。在此我特别感谢陈尚文老师,他出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一针见血,直接点出了当前昆虫学界的热点和要点,我相信在陈尚文老师的指点下,我的学业一定会有莫大的进步。参考文献【1】武春生,肖春,李正跃.危害枇杷的潜蛾属一新种.动物分类学报,2006.31(2):410-412.【2】苏鑫.白杨透翅蛾的发生和防治.植物保护报.【3】徐振国,金涛,刘小利.我国近年来发现的透翅蛾新种新记录简介.基础知识,1995.32(3):300-304.【4】刘秀琼,曾仁光.叶潜蛾科的一个新种——黄皮叶潜蛾.昆虫学报,1985.28(4):412-416【5】刘秀琼,曾仁光.叶潜蛾科在华南二新种.昆虫学报,1989.32(1):85-89【6】任智斌,梁艳,施寿.侧柏种子银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对策.农业科技,2006,35(1):45、160.【7】互联网.落叶松鞘蛾.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2009-12-30.【8】庞小芳,李文祥.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3-13【9】中国草坪网.杨银叶潜蛾防治.中国农化服务网,2010-12-8.【10】百度百科..
本文档为【昆虫学课程论文-鳞翅目潜蛾、叶潜蛾、透翅蛾、雕蛾、举肢蛾、银蛾、巢蛾、鞘蛾、织蛾、研究及新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5-20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