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举报
开通vip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主要的管理学派目录一、管理过程学派  31.代表人物  32.主要著作  33.主要理论  3二、人性行为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著作  43.主要理论  4三、社会系统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著作  43.主要理论  4四、管理科学学派  51.代表人物  52.主要著作  53.主要理论  51.代表人物  62.主要著作  63.主要理论  6六、系统管理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著作  73.主要理论  7七、经验主义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主要的管理学派目录一、管理过程学派  31.代表人物  32.主要著作  33.主要理论  3二、人性行为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著作  43.主要理论  4三、社会系统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著作  43.主要理论  4四、管理科学学派  51.代表人物  52.主要著作  53.主要理论  51.代表人物  62.主要著作  63.主要理论  6六、系统管理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著作  73.主要理论  7七、经验主义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著作  83.主要理论  8八、经理角色学派  81.代表人物  82.主要著作  83.主要理论  9九、技术系统学派  91.代表人物  92.主要著作  93.主要理论  9十、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  101.代表人物  102.主要著作  103.主要理论  10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101.代表人物  102.主要著作  103.主要理论  11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1908-1984)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代表理论:有效的管理总是一种随机制宜的,或因情况而异的管理。激励是应用于动力、愿望、需要、祝愿以及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2.主要著作《管理学》(1955年)《企业的政府控制》(1941年)《私人企业的公共控制》(与加勃合著,1956年)《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经营的实践入门》(与福尔默合著,1978年)《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3.主要理论(一)管理过程学派●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把管理解释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他把管理职能划分为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组织、人事、指挥、控制五项。并把协调作为五项职能综合运用的结果。(二)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于1961年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一书。该书对管理学的不同学派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按照孔茨的说法,到了60年代,形成了各种管理学派和各种管理理论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于是,他提出了六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计量学派)(三)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孔茨指出,管理理论经过20年的发展,走出丛林的尝试并没有成功,而且丛林更加茂密。他对管理学派重新进行梳理,进一步划分为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群体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二、人性行为学派1.代表人物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McGregor) 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X-Y理论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是人际关系学派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2.主要著作1954《管理的哲学》1960《企业的人性方面》1961《经理人员在技术爆炸时期的责任》3.主要理论(一)起源华生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因而只能应用客观观察法以外观察,目标是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华生所谓心理学的客观方法,就是只研究刺激(S)与反应(R),因为这是容易观察到的。至于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都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行为的研究才是心理学。这样华生的行为主义就成为刺激与反应的心理学,不承认意识,当然也否定感觉、知觉和思想。(二)主要观点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IrvingBarnard,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近代管理理论奠基人之一。开创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后人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学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对当代管理学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2.主要著作代表作:1938《经理人员的职能》3.主要理论(一)发展1938年正处于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初期,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管理学者已经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管理问题,注意协调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但在巴纳德看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而如果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要使系统运转有效,则必然涉及到组织中个人与组织间的协调问题。(二)主要内容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经理人员要招募和选择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最好贡献并能协调地工作在一起的人员。四、管理科学学派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马克兰特、泰罗、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管理科学学派,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也有人把计量管理学派与运筹学看成是统一语,这是因为该学派正式成立始于1939年由美国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2.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是泰罗的代表作包括:《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和《在美国国会的证词》。3.主要理论(一)主要内容管理科学学派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只要管理、或组织、或计划、或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运算关系来予以表示。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借助于模型可以把问题用它的基本关系和选定目标表示出来。由于数学方法大量应用于最优化问题,可以说,它同决策理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当然,编制数学模型决不限于决策问题。管理学界中形成的所谓管理科学学派,又称作管理中的数量学派,也称之为运筹学。这个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计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其实就是管理中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它主要用于解决能以数量表现的管理问题。其作用在于通过管理科学的方法,减少决策中的风险,提高决策的质量,保证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五、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1.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1916—2001),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代表作品主要有:《行政管理行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2.主要著作《管理行为》(1947,1957,1976)《公共管理》(与斯密斯伯格合作,1950) 《组织理论的比较》(经济研究评论,1952) 《理性抉择的行为模型》(经济学季刊,1955) 《理性抉择与环境结构》(心理学评论,1956) 《组织》(与马奇合著,1958) 《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中的决策模型》(美国经济评论,1959) 《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1975,1977) 《求解难题过程中的事物搜索》(行为科学,1962) 《论如何决定做什么》(贝尔经济学杂志,1978) 《思维模型》(1979) 《有限理性模型》(1982) 《我的生活模型》(1991) 《人工智能科学》(第3版,1996)《行政行为—行政决策研究》3.主要理论(一)有限理性理论1.有限理性——行政人假设(1)传统的客观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认为人类理性是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亦即“经济人”具有客观理性。理性原则:多方案、明确的结果、充分的信息、确定的偏好顺序;(2)西蒙对客观理性的反驳:西蒙认为: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3)有限理性与行政人(管理人)假设因为人类行为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所以西蒙主张用“行政人”来取代“经济人”而“行政人”的基础便是“有限理性”;行政人是心理人(有个人的目的、动机、怪癖)与经济人两者的结合,具有有限理性。(二)决策理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六、系统管理学派1.代表人物弗里蒙特·E·卡斯特(FremontE.Kast)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也是管理理论中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主张:要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和原理来全面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把系统理论和管理理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来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2.主要著作1963年,《系统理论与管理》(与理查德·约翰逊、詹姆斯·罗森茨韦克合著)1970年,《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方法》(与罗森茨韦克合著)。3.主要理论(一)主要内容(1)组织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所组成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确保组织中各部分能得到相互的协调和有机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现代管理者必须把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即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一个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其管理者能否及时察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2)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管理人员需要保持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以便适应情况的变化,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企业还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企业外部条件,如资源、市场、社会技术水平、法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等,它只有在与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3)如果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运用系统观点,可以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七、经验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2.主要著作1946年,出版《公司概念》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3.主要理论(一)观点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认为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因此,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当代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二)研究内容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管理学如同医学、法律学和工程学一样,是一种应用学科,而不是纯知识的学科。但管理又不是单纯的常识、领导能力或财务技巧的应用,管理的实际应用是以知识和责任为依据的。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为此,每—个经理都必须:制定目标和措施并传达给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工作;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工作和成果进行评价;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八、经理角色学派1.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是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国际管理界,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是叛逆者。他是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对管理领域常提出打破传统及偶像迷信的独到见解,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主要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1973)《组织的结构》(1979)《组织内外的权力斗争》(1983)《明茨伯格谈管理:人们的奇妙组织世界》(1989)《战略过程》(1991)《战略规划兴亡录》(1994)《战略历程》(1998)《管理者而非MBA》中译本(2004)3.主要理论(一)主要内容该学派对经理工作的特点、所担任的角色、工作目标及经理职务类型的划分,影响经理工作的因素以及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考察与研究。他们采用日记的方法对经理的工作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载,在观察的过程之中及观察结束以后对经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明茨伯格的研究内容包括对企业里高级和中级经理工作日记的研究,对街头团伙头目、医院行政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的持续观察,对美国总统工作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分析,对车间主任的活动进行的典型调查,对高级经理的工作结构所进行的调查。通过对搜集的材料进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然后得出规律性的东西。明茨伯格认为经理有以下特点:大量的工作,始终不懈的步调;工作活动具有简短性、多样性、琐碎性;把现实的活动放在优先地位;爱用口头交谈方式;处在他的组织与联络网之间。九、技术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2.主要著作特里斯特的代表著作有《长壁采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等。3.主要理论(一)研究内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一)研究内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主张,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有效的协调。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应在技术系统中做出某些变革以适应社会系统。该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如运输、产品装配和化学加工等技术系统与员工关系更为密切的工业工程学。(二)作用建立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为了提高组织效益而采用同时集中于技术和社会两方面的变革,使他们相互关系最佳配合的一种有计划的组织变革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组织的技术和人的因素的最佳结合,强调对完成工作的方法重新设计。它是现代组织变革活动中较为流行的方法之一。十、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1.代表人物克瑞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1923-2013),被誉为“当代管理理论的大师”、组织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主要著作1957年《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3.主要理论这一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甚至易于混同。但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     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有时则按切斯特·巴纳德的用法,用来表示人们间的协作关系。而所谓正式组织则指一种有着     自觉的精心筹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组织”一词来概括“集体事业中所有参加者的所有行为”。(1)注意与人际关系学派的区别(2)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3)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4)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约和霍桑试验。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提出所谓“不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和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十一、权变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卢丹斯(F.Luthans),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一书中系统地概括了权变管理理论。2.主要著作1976年出版《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弗雷德·菲德勒:《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以及《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等。3.主要理论(一)主要内容一、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二、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这就是说,如果存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对于更快的达到目标来说,就要采用某种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比如,如果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采用集权的组织结构,就更适于达到组织目标;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经营,那么采用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会更好一些。三、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社会、技术、经济和政治、法律等所组成;另一种是由供应者、顾客、竞争者、雇员、股东等组成。内部环境基本上是正式组织系统,它的各个变量与外部环境各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本文档为【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27
浏览量: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