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

举报
开通vip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 满族研究 2007年第2期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 常越男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考课制度是国家定期考察官员的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 个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到雍正初年,最终确立了以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为主体的考课制度。本文探讨了清初考课制 度的确立过程,揭示了满洲贵族在制度建设方面所遵循的诸多原则。 关键词:考课;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
满族研究 2007年第2期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建设的原则 常越男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考课制度是国家定期考察官员的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 个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到雍正初年,最终确立了以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为主体的考课制度。本文探讨了清初考课制 度的确立过程,揭示了满洲贵族在制度建设方面所遵循的诸多原则。 关键词:考课;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7)02一0068~09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统治的王朝,满洲贵族在借鉴前朝的统治经验 的同时,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官员的考课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其制大略为:“在内日 京察,在外日大计,各以三年为期;武职日军政,以五年为期~,国家定期对所有官员进行 考察,分别等次,各示奖惩。这种考课制度的确立,是清初统治者不断选择的结果,是一个 继承和发展前朝制度的过程,既沿袭了古代考课制度的思想,又反映了满洲贵族在制度建 设中所遵循的原则。 有关官员的考课制度,目前所见的最早记录当是《尚书·舜典》,其云:“三载考绩,三 考黜陟幽明,庶政咸熙,分北三苗。”@这表明在舜帝时就有了三年一次考察政绩的作法, 或者说至少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这样一种政治理想。此后的各个朝代都不断实践着这样一 种定期考察的制度,使得考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清代的官员考课制度是在吸收前代的成 果,尤其是明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满洲贵族入关之前,就有考察官员的行为。譬如,天命六年(1621)十二月十八日,努尔 哈赤命令官员们书写自己的功过,于明年的正月初五日具奏,由大汗斟酌审定,颁给敕 书@。这其实是对官员是否尽忠出力的一种检查。由于当时的政权机构很不完善,天命年 间,尚未形成一种固定的官员考核制度。 皇太极时期,逐渐有了考课的方式。天聪、崇德年间的考课实行了类似明代考满的形 式。所谓“考满”,是“论一身所历之俸”④进行考核的制度,即任满考核,明代行之,是对宋、 元时期循资考课的继承。被考官员列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各有奖惩,但明代考满“因 与勋官、散官、加官等荣衔的给授相结合,往往突出的是‘奖’。’’@ 一68— 万方数据 天聪五年(1631),有类似明代考满制度的初步规定。据《清通志》的记载,“天聪五年六 月,敕定考课黜陟等差。六年二月,定城守官员三年任满者,赴沈阳考察功过。’’@根据《清 实录》的记载,天聪六年,命海州、耀州、鞍山、牛庄、东京、撒尔湖(萨尔浒)、铁岭、甜水站、 析木城、威宁营、张义站等处城守官员“三年任满者,赴沈阳考察功过。有功者赏,有罪者革 职,仍令留任,供职三年,再行考察。’’⑦事毕,各遣还驻守原地。这种三年任满考察的方法 可以视为考满的一种形式,只是其考察范围仅限于某些地区的守城官员。 天聪五年,后金设立六部。三年以后,即天聪八年,部院开始了考满,“以六部各官三年 考绩,分别升授官职。”@由于该年开始的考满是在部院衙门中举行,因此后世所修康熙 《大清会典》将清代实行考满的起始时间定在天聪八年:考满“天聪八年初次举行,令部院 衙门官所有过犯,备开考核。”@《清国史》也记载:“凡内外官有三年考满之制,始于天聪八 年。”@此年首批参加考满的官员中有吏部承政图尔格、启心郎索尼、参政库拜等人,“以称 职升牛录章京。’’@此事在史料的记载中用词并不一致,《清史稿》就有“考绩”、“课绩”这样 不同的说法。尽管称呼不一,但此时的考课确是以明代“任满考绩”为特征的制度,只是这 一时期的制度还不完善。其制大概:“各部官员三年考满,头等、二等者酌量给与世职,三等 者纪录,不称职者晓谕众悉,革黜。”@ 天聪八年开始到崇德年间的官员考满,多数是进封奖赏,加授官爵。崇德二年(1637), “定官员办事勤敏称职、无过犯者,准加授官爵”。崇德八年,将此标准放宽,规定:“各官办 事勤慎,考注一等、二等者,虽有小过,亦准加授官爵。’’@通过加授官爵,激励臣工报效朝 廷。在加爵的同时,统治者还会书写诰命对考察合格的官员予以表彰。如崇德三年,兵部 参政三等甲喇章京甘都任满考察,赐敕书日:“以尔任兵部参政三年,考满称职,是用升尔 为二等甲喇章京,世袭如旧。~ 这一时期的考满,遵循明代考满的精神,重于.=‘奖”,亦有“惩”。如天聪八年初行考满, 甲喇章京殷廷辂因擅自篡改所辖汉民名册而受到了处分,“上以其不善抚恤,既致民数耗 损,且素行诡谲,遂诛之。旧但总体看来,仍是奖多于惩。 总之,满洲贵族入关以前,根据当时扩大政权发展和深入战争的需要,对官员实行了 任满考察的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官吏、鼓舞士气的 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此时的官员考课制度仍不规范。 清朝入关之初,为了尽快地巩固统治,模仿明代的政治制度,确立了一系列制度。顺治 时期的考课制度基本上是对明制的全面模仿,既有考满,又有考察、军政,多制并行。所谓 “考察”,是由吏部等衙门主持的定期对所有文官进行考核的制度。明制,文官有京察和外 察,京察是对在京文官、顺天府、应天府文官的考察,六年一次;外察是对地方文官的考察, 三年一次,由于外察与外官朝觐并行,也称朝觐考察。所谓“军政”,是指武官的定期考察制 度,“武之军政,犹文之考察也”@,五年一次,由兵部等衙门主持。 顺治帝即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实行官员任满考核,即考满。由 于统一全国的战事频繁,摄政时期的制度建设方面并没有太大进展,因此任满考察并不是 很规范。《清世祖实录》中对摄政时期的官员考满情况记载很少,且只仅限于京官的考满。 一69— 万方数据 考察方法是:三品以上京官“令其自行陈奏,黜陟取自上裁”;四品堂官“令其自陈,黜陟取 自上裁”;其余官考注称职者,题请复职。@顺治九年,制定了外官考满的相关规定,“在内 四品、在外布政使以下各官,俸满三年,移送吏部、都察院考核,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 等具题”,又题准“督抚照在京官考满”。@这样,考满的范围囊括了京官和外官。 官员“俸满三年”考满,以历俸时间作为资格的计算标准。为保证内外官任满三年按时 考满,顺治十二年,题准“各官三年考满,如有过期不给由者,听部院纠参~,用法定的条 文来督促各级官员按期考核,不得迟延。 此时的官员考满,强调操守廉洁、长于开垦荒地、勤政爱民等条件,有奖有罚。在借鉴 明制的基础上,清朝完善了官员考满赏赐的方法,不再是入关以前单纯的加爵赏赐,包括 赐羊酒、给诰命、赐表里、荫子读书、加官衔等。这些奖励方法大部分是借鉴明代的,其中加 官衔一项,是明代没有的。清代官员考满合格,由皇帝钦定,可以得到加衔的赏赐,是一种 代表官员荣誉的虚衔。 对于考满不称职的官员,则不论其品级,一概革职,在实际运作中,有“不称职”和“不 准考满”两种说法。康熙《大清会典》云:“凡外官考满,旧例俸满三年,吏部咨行户、礼、兵、 工四部查核,必钱粮全完者,方准考满。”够可见,俸满并不一定能考满,如果不合格,即失 去考满的资格,更没有升迁的可能。如顺治十六年九月,兵部督掳左侍郎吴达理考满,得 旨:“吴达理督捕衙门事务,并不专心料理,不准考满。’’@ 在以官员个体任满考察为特征的考满制度之外,顺治时期也借鉴了明代的考察(京察 和外察)、武官的军政考察之制,其特征是国家定期的对全体官员进行考察。 清朝统治者首先采用了明代的外察,也叫朝觐考察。清初,对此种制度的称谓有“朝觐 考察”、“朝觐大计考察”、“大计考察”、“外官大计”、“大计”等,并不规范,最为普遍的叫法 是“大计”。即京外的文官定期到中央来接受吏部、都察院的考察。在入关之前,清朝并没 有这种制度,太祖、太宗时,“无有定例。”@顺治二年,吏科给事中孙襄上疏,请于顺治三年 举行朝觐大计。十一月,部院议定于明年三月举行,但鉴于“各省初定,新设之官尚未满 任“,皇帝下旨令延迟至四年举行。顺治四年的朝觐大计是有清一代第一次,具体方法 是:“吏部考功司会同吏科、河南道俱于开印次日会同封门阅册,吏部、都察院堂官再加察 核。考功司先期知会吏科、河南道,赴部开门,出示晓谕。来朝官查照限期入城,先赴考功 司,投递职名,候过堂考察。”顺治四年以后,每三年行一次,成为外官考课的重要制度,考 察的标准是“四格八法”,即“才、守、政、年”四格,“贪、酷、疲软元为、素行不谨、年老、有病、 才力不及、浮躁”八法,优秀官员称为“卓异”,赐给蟒服,不职官员则有相应处分:“贪酷并 在逃者,革职提问;疲软无为、素行不谨者,革职;年老、有病者,勒令休致;才力不及、浮躁 者,照事迹轻重,酌量降调,虽有加级纪荐,不准抵销。”@ 在实行外官朝觐考察(大计)之后,清朝统治者又借鉴了明代的京官京察制度。顺治八 年,世祖福临亲政,次年五月,吏部奏言:“京察应以皇上亲政辛卯年为始,六年一次,遇寅 申年举行。”@谕旨从之。据史料记载,顺治时期只实行过一次京察,那就是顺治十三年,为 配合这次京察,该年制定了京察的考察机构、考察方法及各项处分,多采明制。京察是由吏 部、都察院、吏科、河南道负责,在京四品以上官、在外督抚自陈,听皇帝考察;其他官员听 现任衙门上官考察,填注考语造册,移送吏部、都察院等衙门总查,考察的标准也是“四格 一70— 万方数据 八法”,有奖有惩。 在确定内、外文官考课制度之后,清朝统治者开始实行武官的定期考察制度。顺治九 年六月,“兵部奏请于寅、申年举行军政~,上谕允行。《清史稿》中的记载,是年规定军政 考察“六年一举”,十一年,“改定五年为期。’’@据康熙《大清会典》的记载,“顺治十一年,题 准军政例“,合计共十条,详细规定了军政考察的日期、机构、文册、考察标准、奖赏处分 等等。被纳入军政考察的是绿营武职官员,不包括八旗武职官员,考察由兵部、都察院、兵 科、河南道负责,主要考察武官的操守、才能、功绩、年貌四个方面,不合格的要处以相应的 八法处分。 随着国家政权的稳定,清朝统治者开始逐渐调整从明制照搬来的考课制度。康熙时 期,统治者反复斟酌,将不同制度进行比较取舍,是清代考课制度的重要选择期。 康熙即位后,针对官员考课中多制并行的情况,进行了改革。康熙元年(1662)六月,以 考满之外,又有京察、大计之例,“实属故套”o,且“考察之时,多有营求徇庇。被处之官纵 有屈抑,不准申辩,无罪被诬者甚多~,因此下令停止京察、大计、军政考察,内外大小官 员全部实行三年考满的制度。这样,考满成为唯一的考课形式。同年七月,规定,三年考满, 满汉三品衙门堂官以上及在外督抚,自陈政绩,其余京官由各部院堂官注考语,外官由各 督抚注考语,送吏部、都察院等衙门复核。至于武职考满,基本与文官相似,三品以上官员 白陈,其他官员由上官考察下官,最后是由兵部、都察院考核。 在选择了只行考满一种制度之后,满洲贵族重新调整了从明朝照搬来的考满制度。首 先,规定了考满历俸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官员以“历俸三年”为限进行考满,钦天监、太常 寺、太医院的官员以九年考满。同时,对降调、转补官员历俸时间的计算方法,亦有明确规 定。其次,重新划分考满的等第,将明代考满的三等考第(称职、平常、不称职)改为五等,即 一等称职、二等称职、办事平常、办事不及、不称职。@考等的细化,使得官员俸满后的考察 更为细致,对考察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外,调整了被考察官员的奖励方法,文武划一。 例如,对文官考满一等称职者,康熙元年七月,规定“一等称职者加一级。旧九月,考虑到 “一等加级,二等纪录,太过”@,遂改为纪录一次。次年二月,批准兵部题请“武职考满一等 称职者亦应照文职例,纪录一次给赏。”@这样,改变了明朝制度偏重文臣的做法,将文、武 官员考满一等的赏赐方式达到一致。 康熙元年以后,虽然只行考满一制,但效果并不理想。康熙三年,吏科给事中姚延启在 疏言中指出,当时负责考满的官员“视为虚文,不肯实心任事。”@康熙四年正月,山西道御 史季振宜上了著名的《停止考满三疏》圆,陈述了内外文武官员考满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京 官考满中,大臣自疏纯属形式主义,毫无实际意义;由于碍于情面,考满是奖多惩少;各官 “钻营奔竞,弊不胜言”,以图考满升迁;考满中一人一疏的做法,徒增繁复。至于外官考满, 官员为求越俸升转,“层层剥核”,上行下效,贿赂成风,危害吏治,贻害百姓。武职考满之弊 大致与文官考满相似,逐层考核,层层审阅,武官克扣军饷,造成士兵饥寒,最终影响军队 的战斗力。鉴于以上的原因,季振宜要求朝廷停止考满。经过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 道等讨论,最终康熙下令停止考满制度。 一71— 万方数据 季振宜的考满三疏,是清代考课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此清代在制度选择 上舍弃了明代的考满之制。 考满制度被停止以后,清朝统治者开始重新选择官员考课方法。康熙四年正月,皇帝 下谕旨停止考满,提出:“向有京察之例,以改行考满停止。今既停考满,京察之法应否复 行,著再议以闻。”@不久,谕旨规定:“自康熙四年起,以后每六年将内外官员考察一次。”@ 后来又因为考期太远,恐为积弛之患,“将考察年分改于康熙元年起,仍为六年,于康熙七 年考察。’’@康熙六年z-71,谕旨正式公布:“京察、大计、军政俱应于今岁举行。”@这样,清 朝重新实行京察、大计、军政考察制度,但官员考课的制度并没有就此确定下来,之后仍发 生了一些变化。 康熙六年,复行京察。根据《清圣祖实录》和《康熙起居注》的记载,在康熙六年以后,只 有康熙十二年、十八年又实行过两次京察,此后便不再行。据雍正《大清会典》的记载:“(康 熙)--十四年,议准停止。”@乾隆《大清会典则例》也明确提到:“康熙二十四年停止京 察。’’@光绪《大清会典》亦采此说。由此可见,京察制度在实行过几次之后,又被停止了。 康熙二十四年以后为何会停止京察制度,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应归因于 当时京察的效果并不好,也可能与京官甄别制度有关。从顺治时期开始,在京察之外,对京 官考察还存在着一种甄别制度,根据康熙《大清会典》记载:“在京官员,六年考察之外,间 行甄别,系奉特旨举行。其考核事宜,原无定制。”@可见京官甄别,并无定制,但却是京察 制度的辅助方式。甄别时,考察的内容、方式都与京察类似,只是时间不固定。根据《清圣 祖实录》的记载,康熙时期曾多次对京官进行甄别,如康熙元年二月,吏部、都察院遵旨甄 别督抚,郎廷佐、朱之锡、袁懋功等留任,赵国祚解任,彭有义休致,张蝽降一级调用@。康 熙七年√\年、二十年、二十九年、四十六年等,都有甄别官员之举,这种制度实行起来较为 灵活。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康熙帝为政勤劳,重视与官员的接触和考察,对官员的 表现明了在心。在《康熙起居注》中多有皇帝与大臣讨论部院某官居官如何的记载,康熙皇 帝根据个人的观察,适时地对京官进行考察。六年一考的京察之制,由于跨越时间太长,灵 活性不够,因此被废止。 与京官京察制度不同,从康熙六年以后,外官大计和武官军政考察一直存在着。外官 大计,三年一次,武官军政考察,每五年一次。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持 续八年,“海内骚动,羽书倥偬憎,打断了大计、军政考察的正常进程。康熙十九年,战后恢 复实行大计,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工科给事中硕穆科提议“今滇逆荡平,军政大典应仍举 行~,军政考察也被恢复。自此,大计、军政考察再也没有因他务而暂停过,从康熙十九年 始至康熙六十一年,按期举行大计15次,从康熙二十一年至康熙五十七年,共举行军政考 察8次。 康熙六年以后,虽然保持了外官大计考察之制,但对大计考察中的朝觐考察形式却进 行了改革。由于受到明制的影响,清初的外官大计考察时,有地方官朝觐之例,这是古代述 职之典的体现,皇帝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考察外官,一方面可以了解地方情形。对于这种 朝觐考察的形式,满洲贵族也进行了反复的选择取舍。 最初,大计年分朝觐的官员是府州县官、藩、臬二司。顺治九年,考虑到“府州县正官人 觐,势必委署,但署官害民,反为地方之累”@,规定知府、知州、知县不必入觐,派一名府佐 万方数据 来代替,而藩、臬二司仍要亲自朝觐。与府佐相比,藩、桌品级更高,在地方的职任更为重 要,于是,康熙元年规定“嗣后大计,布政使、按察使俱停其亲行人觐”@,布政司以参政或 参议道一员,按察司以副使或佥事道一员代觐。这样,藩、臬二司和知府一样,也不必亲自 朝觐了。到康熙十二年,情况又发生了改变。是年七月,吏部议复山西道御史马大士的疏 言,认为“藩、臬总理一省钱粮刑名,熟悉地方利弊”咛又下令恢复藩、桌人觐之制,同时规 定如果藩、桌有重要事宜,实在不能抽身,亦可由道员代觐。 大计之年官员朝觐的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藩、臬二司、府佐在 被皇帝接见的时候,大多陈述一些日常性一般事务,很少有关系地方利弊的大事。尤其是 藩、桌二司,他们来京的时候,往往将手头事务托付给别人,也造成了政务的贻误。同时,官 员朝觐途中,也有路费私派之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吏部等衙门议复左都御史 佛伦疏言,拟定“嗣后大计,请将各省藩、臬及各府佐贰官员入觐之例,通行停止”。o自此, 清代的地方官考课再也没有藩、臬、府州县正官或佐官入觐考察的方式,外官考课制度的 程序被简化了。 综观康熙时期的官员考课,制度变化纷纭,很不稳定。康熙元年到四年,废止了京察、 大计、军政考察之制,只行考满制度;康熙四年,废止了考满制度;康熙六年到二十四年,行 京察、大计、军政考察;康熙二十四年,停止京察;康熙二十五年,停止外官大计中的朝觐形 式,此后,官员的定期考课制度只有外官大计和武官军政考察两种。这种变化,是清朝统治 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的体现。 雍正元年(1723)-"月,雍正帝下谕旨,指出在京部院衙门官员三年京察一次,系好事, “命在京部院衙门,复行三年考察例~,京察制度得到恢复,考察期限由六年一次改为三 年一次。至此,经过清初统治者不断选择的过程,最终确立了清代以京察、大计、军政考察 为主体的官员考课制度。 四 各项制度的制定与确立,必有其准则。清初考课制度确立的过程,体现了满族统治者 对制度进行取舍、选择的原则。 第一,沿袭明代制度,加以变通。 古代制度建设往往体现其沿革的连续性以及内在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清代考课制度 就是在借鉴明代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清入关以前的天聪、崇德年间,实行了类似明代的 考满制度,官员任满三年一考。人关以后,归附的汉臣基本上是根据明代的制度体系,为新 政权建设出谋划策。顺治二年(1645年),吏科给事中孙襄请以顺治三年举行朝觐大计,疏 下,“吏部、都察院察例。”@吏部、都察院所察的“例”,即明代考课制度的相关规定。康熙八 年所刊《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中,在叙述康熙初年“五等考满例”的时候,援引1日例,首条即 是“查洪武年间定考核之法一,之后再讲清太宗、世祖时期的旧例。 顺治年间的考课,有考满,有京察、朝觐大计、军政考察,这一套体系与明制基本相同, 只是在一些具体规定上稍有改变。这种以明制为样板、模仿沿袭的做法,与当时的政局状 况相关。人关之初,政权初创,统一战争仍在进行,满族贵族原有的考课方法尚不完善,只 有借鉴明代制度。再加上,当时朝廷延揽了大批汉臣,一方面是吸收了他们的建议,另一方 一73— 万方数据 面,沿袭汉臣们熟悉的制度,操作起来也更容易。 随着政权的巩固,清初统治者开始逐渐调整和变化明代的制度。康熙元年,废京察、大 计、军政考察;康熙四年,废考满;康熙二十四年以后,停京察、外官朝觐考察,这无不体现 着清初考课制度沿袭中变通的特色。这一时期,在制度选择上反复不断,反映出国家法制 的不完备。康熙六年,内弘文院侍读熊赐履在条奏中指出当时“政事纷更,而法制未定”, “朝举夕罢,以致盈庭聚讼,甲令游移。”@在这样二种大的背景之下,康熙时期对考课制度 进行了不断调整和选择,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加以变通,“惩明季之旧习,重为扫除”固,最 终舍弃了明代考课多制并行的原则,在不断的制度建设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考课制 度。 第二,简易化原则。 明代考课制度中的考满与考察,制度虽详备,但有重复之嫌,官员在俸满之后要考满, 在京察、大计、军政考察期内又需有考察。清代统治者则力求简易,易于操作。 康熙元年,弃京察、大计,择考满,认为多制并行“纯属故套”,反对“踵袭繁文、多立名 色”圆,体现出对制度的简易化的要求。在废京察、大计的同时,这一时期还废除了其它可 能产生重复作用的制度。譬如,康熙二年,准浙江道御史张吉午疏言,“三年考满之法,一二 等称职者,即系荐举。应将督抚二年荐举一次之例,概行停止。’’@康熙四年,广东总督卢崇 俊的《法令应归简易疏》,概括了康熙初年在制度简易化方面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考课制 度,“恭逢我皇上智仁天纵,知大计、军政之循陋规,知考满等第之恣营求,而毅然停之。”固 可见,这一时期在制度选择上的原则是反对“多立名色”,力求简易。 康熙四年,停止考满之后,在十二年又有恢复考满的讨论。事实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这次讨论并没有 起到效果,这种多制并行的制度选择原则不为统治者所认同。此外,与大计有关的朝觐形 式,也由于“无益繁费”,于康熙二十五年最终废止。清人王庆云在《石渠余纪》中对此给予 很高评价;“盖省一繁文,即省一繁费;免虚縻于官吏,即留气力于闾阎。帼萧一山在《清代 通史》中也称赞清代“立法莫若简,又不独大计然也。”回 第三,反对虚文,重视实效。 反对虚文、重视实效是清代制定考课制度的原则之一。顺治时期的特殊环境,使得当 时选择考课制度并不重效果,一味模仿明制。当时,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之时,多有营求 徇庇。被处之官纵有屈抑,不准申辩,无罪被诬者甚多。旧康熙元年,停止京察、大计、军政 考察,除了力求制度简易的意图,还因为之前考课效果不佳。康熙四年,又“因奉行不善,停 止考满。”@在行考满或是京察、大计、军政考察的反复选择过程中,实效一直是统治者考 虑的因素。最终考满由于实施效果不佳,被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之制取代。康熙时代的任 源祥,在提及这段史实时,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道:“至于停荐劾,停考选,停大计,皆所以静奔竞而期实 效。”@ 由于康熙帝经常甄别京官,故定期对京官进行的京察制度的效果就不明显,康熙二十 五年遂将其停止,到雍正元年,基于京察制度定期考察的优势,才将其恢复,这个过程中考 虑的仍是功效的问题。同样,藩、臬二司、府佐人觐之制的停止,也是因为这种制度可能导 致“钱谷刑名款项舛误稽迟”,而人觐官员的条奏“不过细事塞责”@,对地方官考课没有实 质意义,因而下令废止。 一74— 万方数据 雍正元年之后确立的考课制度,是在不断的斟酌取舍中形成的,最终废除了地方官考 课中藩、臬、府佐入觐的虚文形式,废止考满,选择了效果相对好的京察、大计、军政考察制 度。 第四,满汉互异与满汉一体化的努力。 做为一个满族贵族统治的政权,清初统治者在选择和建设考课制度的过程中,有首崇 满洲、刻意示异的做法,尤其是在制度实行初期。就纳入考课体系的时间而言,满族官员要 晚于汉族官员。以考满为例,人关之初,详细规定了汉官的考满条例,却并未明确满官考满 条例;以武官军政考察为例,顺治时期将绿营武官纳入考察范围,但却并不包括八旗武官。 就考察官员的某些程序来看,满汉也有差别,譬如考满、京察实行之初,满郎中可以有资格 自陈功过,但汉郎中没有自陈之例。此外,官员被考察之后的赏赐,满汉也不一致,顺治年 问,四品以上官员考满,满官赐表里,汉官荫一子入监读书。 同时,以少数的满族人来统治占人口大部分的汉族百姓,满洲贵族不得不考虑协调满 汉矛盾的问题。在考课制度的选择与建设过程中,满洲贵族也着意于制度上的满汉一体 化。满汉有别与满汉一体化的努力同时存在,由此形成一种矛盾现象。 顺治十三年二月,上谕吏部:“国家考绩之典,所以辨功能、昭劝惩,不可无画一之程。 自今以后,部院满官除有事故、罪过外,三年俸满者,三品以上,自行具疏,尔部分别议奏。 四品等官,各衙门咨呈尔部,分别议奏。朕悉核其优劣,定为劝惩。其六年一次,会行京察 之例,三品以上自陈,尔部会同都察院察议具奏。四品等官,各衙门咨呈尔部,尔部仍会同 都察院察议具奏。朕皆亲核优劣,以定去留。考察之时,加升者、有罪者及才能不及、老、疾 等项,详细开列,永为定例遵行。部院满官今年即照此例考满。旧由此,国家确定了满官考 满的条例。顺治十八年七月,上谕指出:“其满郎中向来亦系自陈,今同汉郎中以下至笔帖 式,俱著部院堂官详加考核,称职与否,应去应留。”固自此定例,嗣后京察、考满,不管满、 汉郎中,俱不许自陈。顺治十八年八月,刚即位的康熙皇帝又下了一道谕旨:“向来满官考 满赐羊酒、缎疋,汉官考满赐羊酒、荫子入监,满汉之例互异。⋯⋯满汉参差,殊非一代典 制,宜酌议画一,以垂永久。”@雍正时期,又将八旗武官纳入军政考察的范围,将满、汉武 官一起考察。由此可见,针对考课制度中存在的满汉不一的现象,清初统治者一直打着“满 汉一体”的旗号进行调整。 当然,清朝政权的民族特色决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满汉一致。雍正、乾隆时期,以京 察、大计、军政考察为主体的考课制度,最终定制,其中仍有很多满汉不一的情况,譬如,列 入京察一等的比例,满官要高于汉官;满官京察一等,需要清语、骑射合格;武官考课中,对 八旗官员的考察重视骑射一项,诸如此类。尽管如此,顺治、康熙时期,在考课制度选择的 过程中,清朝统治者的满汉一体化的努力仍是值得肯定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起到了一定 的积极作用。 清代考课制度的确立过程,展现了清初以顺治、康熙皇帝为主要代表的满洲贵族在国 家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满族统治者对考课制度进行不断地选择和取舍,从中体现出来的 灵活变通、力求简易、追求实效、淡化民族差异等原则,值得我们今天去借鉴与思考。 一75— 万方数据 注: ①‘皇朝通典》卷二十二‘选举五·考绩》,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②‘尚书》卷一‘舜典第二》,‘四部丛刊初编》。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上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78页. ④‘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六‘选举考十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⑤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页。 ⑥‘皇朝通志》卷七十四‘选举略三·考绩》,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⑦<清太宗实录》卷一一,天聪六年二月戊子,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⑧同上,卷二一,天聪八年十一月乙丑。 ⑨⑧⑩@⑩⑩@@康熙<大清会典>卷十‘吏部八·考功清吏司》,康熙二十九年内务府原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 藏书。 ⑩‘清国史·选举志》卷六,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⑩‘清太宗实录》卷二一,天聪八年十一月乙丑。 @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五等考满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藏。 @<清太宗实录》卷四o,崇德三年正月甲申。 ⑩同上,卷二一,天聪八年十一月壬申. ⑩‘明史》卷七十一‘选举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世祖实录》卷一二八,顺治十六年九月庚午. @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朝觐之例》。 @‘清世祖实录》卷二一,顺治二年十一月戊寅. @‘清世祖实录>卷六五,顺治九年五月丁丑. @同上。卷六五,顺治九年六月丁巳。 ⑤@‘清史稿>卷一百十一‘选举志六》,中华书局,1976年版. @康熙‘大清会典)卷九十七‘兵部十七·军政》. @‘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六月庚申。中华书局,1985年版。 @@@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五等考满例》,康熙元年六月十九日奉上谕。 @@‘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七月乙酉. @同上,卷七.康熙元年九月戊子。 @同上,卷八,康熙二年二月丁卯。 @同上,卷一二,康熙三年五月癸未。 @同上,卷一四,康熙四年正月丁酉。 ⑤同上,卷一四,康熙四年正月甲辰。 @同上,卷一四,康熙四年正月辛亥。 @郑端:《政学录》卷一《吏部·考课》,畿辅丛书本,收入‘官箴书集成》第二册,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215页。 ⑩‘清圣祖实录》卷二一,康熙六年二月戊辰。 @雍正<大清会典》卷十五《吏部·考功清吏司》。 @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十一《吏部·考功清吏司》。 @<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二月辛亥。 @《清圣祖实录》卷一。一,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乙亥。 ◎《清世祖实录》卷六四,顺治九年四月己未。 ◎‘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三月癸未。 ◎同上,卷四二,康熙十二年七月壬午。 ◎同上,卷一二五,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庚辰。 (下转第90页) 一76— 万方数据 ④⑥[朝]朴趾源:《热河 日记 出纳日记账表格下载出纳日记账表格二年级日记200字以上坚持写日记的英文笑猫日记读书分享 》,第二辑,[韩]景仁文化社出1982年版,第555页。 ⑦[朝]金吕业:<老稼斋燕行El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143页。 ⑧⑩⑧⑤[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El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11页。 ⑨@[朝]洪大容:<湛轩书》,景仁文化社1969年版,第401页。 ⑩⑤⑤@[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12页。 ⑨[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El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26页。 ◎⑩[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13页。 ⑩[朝]洪大容;《湛轩书》,[韩]景仁文化社1969年版,第400页。 ⑩[朝]朴趾源:《热河El记》,第二辑,[韩]景仁文化社出1982年版,第505页。 ◎《大金国志》,觅陈见微选编:《东北民俗资料荟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⑩《奉天通志》,见陈见微选编:《东北民俗资料荟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⑨[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10页。 ◎[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El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35页。 ⑤[朝]朴趾源:《热河日记》,第一辑,[韩]景仁文化社1982年版,第522页。 ③《中华全国风俗恚》,见陈见微《东北民俗资料荟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4页。 @《安东县志》,见陈见微:《东北民俗资料荟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6页。 ◎[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68页。 ④[朝]朴趾源:《热河日记》,第二辑,[韩]景仁文化社出1982年版,第532页。 ⑨[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El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83页。 @[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El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z7页, @[朝]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韩]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版,第156页. @[朝]朴趾源:‘热河日记',第一辑,[韩]景仁文化社1987.年版,第559页。 【责任编辑:何晓芳】 (上接第76页) @‘清世宗实录》卷四,雍正元年---,B壬申。 @‘清世祖实录》卷二._,顺治二年十一月戊寅。 @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五等考满例》。 @‘清圣祖实录》卷二二,康熙六年六月甲戌。 @《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九《选举十三·考课》。 ⑦‘清圣祖实录》卷八,康熙二年-_.yJ丙午。 @卢崇俊:《法令应归简易疏》,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一二《治体六·治法下》,中华书局,1992年版,上册,第295 页。 ◎王庆云:《石渠余纪》卷二《纪大计》,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萧一山:《清代通史》(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548页。 ◎《清圣祖实录》卷一七,康熙四年十月己卯。 ◎任源祥:《铨法》,《清经世文编》卷一七《吏政三·铨选》,上册,第407页。 ◎《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五,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庚辰。 ◎‘清世祖实录》卷九八,顺治十三年二月庚午。 ◎《皇朝通典》卷二十二《选举五·考绩》。 ◎《清圣祖实录》卷四,顺治十八年AB己酉。 【责任编辑:张佳生】 ~90— 万方数据 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 作者: 常越男, Chang Yuenan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名: 满族研究 英文刊名: MANCHU MINORITY RESEARCH 年,卷(期): 2007,""(2)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57条) 1.《皇朝通典》卷二十二《选举五·考绩》 2000 2.《尚书》卷一《舜典第二》,《四部丛刊初编》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满文老档 1990 4.《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六《选举考十三》 2000 5.王天有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 1992 6.《皇朝通志》卷七十四《选举略三·考绩》 2000 7.《清太宗实录》卷一一,天聪六年二月戊子 1985 8.同上,卷二一,天聪八年十一月乙丑 9.康熙《大清会典》卷十《吏部八·考功清吏司》,康熙二十九年内务府原刻本 10.《清国史·选举志》卷六 1993 11.《清太宗实录》卷二一,天聪八年十一月乙丑 12.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五等考满例》 13.《清太宗实录》卷四○,崇德三年正月甲申 14.同上,卷二一,天聪八年十一月壬申 15.《明史》卷七十一《选举志三》 1974 16.《清世祖实录》卷一二八,顺治十六年九月庚午 17.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朝觐之例》 18.《清世祖实录》卷二一,顺治二年十一月戊寅 19.《清世祖实录》卷六五,顺治九年五月丁丑 20.同上,卷六五,顺治九年六月丁巳 21.《清史稿》卷一百十一《选举志六》 1976 22.康熙《大清会典》卷九十七《兵部十七·军政》 23.《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六月庚申 1985 24.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五等考满例》,康熙元年六月十九日奉上谕 25.《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七月乙酉 26.同上,卷七,康熙元年九月戊子 27.同上,卷八,康熙二年二月丁卯 28.同上,卷一二,康熙三年五月癸未 29.同上,卷一四,康熙四年正月丁酉 30.同上,卷一四,康熙四年正月甲辰 31.同上,卷一四,康熙四年正月辛亥 32.郑端 《政学录》卷一《吏部·考课》,畿辅丛书本 1997 33.《清圣祖实录》卷二一,康熙六年二月戊辰 34.雍正《大清会典》卷十五《吏部·考功清吏司》 3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十一《吏部·考功清吏司》 36.《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二月辛亥 37.《清圣祖实录》卷一○一,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乙亥 38.《清世祖实录》卷六四,顺治九年四月己未 39.《清圣祖实录》卷六,康熙元年三月癸未 40.同上,卷四二,康熙十二年七月壬午 41.同上,卷一二五,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庚辰 42.《清世宗实录》卷四,雍正元年二月壬申 43.《清世祖实录》卷二一,顺治二年十一月戊寅 44.康熙八年编《六部考成见行则例·五等考满例》 45.《清圣祖实录》卷二二,康熙六年六月甲戌 46.《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九《选举十三·考课》 47.《清圣祖实录》卷八,康熙二年二月丙午 48.卢崇俊 法令应归简易疏 49.贺长龄 《清经世文编》卷一二《治体六·治法下》 1992 50.王庆云 《石渠余纪》卷二《纪大计》 2000 51.萧一山 清代通史(上) 1931 52.《清圣祖实录》卷一七,康熙四年十月己卯 53.任源祥 《铨法》,《清经世文编》卷一七《吏政三·铨选》 54.《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五,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庚辰 55.《清世祖实录》卷九八,顺治十三年二月庚午 56.《皇朝通典》卷二十二《选举五·考绩》 57.《清圣祖实录》卷四,顺治十八年八月己酉 相似文献(3条) 1.期刊论文 李兵.张伶伟 清初文教政策与书院科举化关系论略 -大学教育科学2005,""(4) 清初统治者通过实施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文教政策,诱导广大士人跻身于科举之途,士人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储才以应科目"的官学只是作为考课机 构存在,教学功能基本丧失,无法为士人提供求学之所.在朝廷政策的导向下,书院发展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科举化成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最大合法 性.可以说,清初的文教政策是导致书院科举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期刊论文 刘玉才.LIU Yu-cai 论清初书院的理学与教化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4) 清代初期反思明末心学空疏之弊,提倡躬行实践,推尊程朱理学为正学.而程朱理学的崇尚,主要通过学校、书院的教育加以实现.故此际书院多以理学 为宗,而且承继传统讲读方式,教化的目的比较突出,应试科举反在其次.其间,理学名臣汤斌、陈宏谋、张伯行辈均热衷倡建书院,施行教化,而尤以张伯行 创建福建鳌峰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成效最著.乾隆以降,理学书院日益与考课式书院合流,沦为课试时文帖括的科举附庸,逐渐淡出学术的视野.于是,提倡 经古实学的书院应运而生,且蔚成风气. 3.学位论文 侯爽 清代书院制度的嬗变 2004 该文由序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发清代书院制度的嬗变过程.将清代书院制度的嬗变分为清初到19世纪 70年代,19世纪70年代至"戊戌维新"前,"戊戌维新"到清亡三个阶段予以论述.在第一阶段中,清代书院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教学、后勤、藏 书刻书等制度,200余年间无明显变化;第二阶段,清代书院制度与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书院制度开始吸呐西方先进文化,其教学内容、考课制度、后勤 管理方式及至藏书刻书事业皆进行了改革;第三阶段,传统书院几经改制最终走向消亡.第二部分,分析影响清代书院制度嬗变的因素.首先由于近代中国社 会的现代转型,急需通西学懂时务的新型人才,而旧有的书院制度官学化严重,亦无法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要;再者,传统文化面临近代文明的挑战,也 必须吸呐新型文化,以儒学为教学核心的书院制度也不得不进行改革;最后,在学制走向近代化过程中,书院最终被学校取代.第三部分,总结清代书院制度 嬗变的特点.从清代书院制度整个嬗变过程中,可以归纳其三大特点:其一,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功能,使其不论在体制上还是学术文化上,其清承明制,晚 清承袭前清的继承性十分鲜明;其二,在近代嬗变过程中,由于各地自身条件与开放程度的不同,书院制度的变革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三,由于近代新 的生产方式基础薄弱,君主专制主义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近代政治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因此,书院制度的改革也在亦中亦西、不中不西中具有明显的 过渡性.第四部分,论述了清代书院制度嬗变的影响.一是传统书院改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二是传教士参与书院创建具有双重作用;三是为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最后书院以其自身的功能巩固和维护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zyy200702012.aspx 授权使用:大连外国语学院(dwtsg),授权号:82327196-4813-4986-b589-9db100206b15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2日
本文档为【从官员考课看清初满洲贵族制度建设的原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689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0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13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