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举报
开通vip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02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8)O5—0015—3 美国哲学家拉瑞·劳丹说:“一个研究传统是一个关于 所研究领域内的实体的过程的一般假定和在这一领域内用 以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体系。” 这 意味着, 任何科学研究传统都具有某些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假设和前 提。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对立的根源就在于,这两 个不同阵营中的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具有 不同的预设,具体而言,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分歧表现...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02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8)O5—0015—3 美国哲学家拉瑞·劳丹说:“一个研究传统是一个关于 所研究领域内的实体的过程的一般假定和在这一领域内用 以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体系。” 这 意味着, 任何科学研究传统都具有某些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假设和前 提。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对立的根源就在于,这两 个不同阵营中的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具有 不同的预设,具体而言,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分歧表现为 :是 坚持实证主义这是趋向于人文主义? 传播学直到 20世纪上半叶才正式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被称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最重要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最初 并不是以传播学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社会学家、经济学 家、政治学家 、甚至于文艺理论家等等出现的 ,他们所在的 机构是社会研究所,至少当时还看不到任何传播学的影子。 而美国经验学派最初也是孕育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领域。可以说,传播学作为由社会科学大融合而产生的一门 新兴学科,它在方法论上的运用及产生的分歧,必然与整个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般认为,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前并没有独 立的社会科学方法,人们对社会的研究或是套用道德哲学, 或是套用哲学本体论和自然科学方法。当人类社会进入资 本主义时代以后,“社会的关系”占据统治地位 ,社会成为 人们研究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对象,社会事实如何抽象 、如何 描述、如何解释,成为社会科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l9世纪 以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广泛开展 ,人们在方法论问题上 已基本形成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两种倾向。 人文主义主要致力于探求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 律,它主要关心的是人文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 生活的目的、信念和理想,人的情感、道德 、审美等一系列关 系到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人文主义因之具有不同于 自然科学方法的独立的方法论原则 ,这就是对人的关注,对 人的行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以马克斯 ·韦伯为代表的 人文学者将社会科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做出解 释性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人文的和批判的社会科学研究传 统,而且从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实证主义的 抨击。 与此相反,实证主义者相信所有科学都只能采用 自然 科学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方法。他们认为,因果律是建立在能够通过经 验证实之上的,因而就排除了科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对一 般规律和科学理论的影响。因此,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 应当模仿自然科学的传统和方法,对社会现象做出因果性 。梅琼林 说明,从而使社会科学成为精密的、实证的科学。这主要以 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他们认为在方法论取 向上,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 ,建立统一的知识 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 ,并且在很长时期 里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就整体而言,在方法论上,欧洲传播学批判学派主要继 承了人文主义传统,而美国的经验学派则更多地采用了实 证主义的方法。 在欧洲,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最重要的代表,法兰克福 学派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斯 ·韦伯开创 的人文主义传 统 ,进一步发挥了韦伯关于 “工具理性”批判思想 ,对当代 资本主义的大众传媒与人的 “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韦伯把现代社会合法性的基础称为 “合理性” (或称为 “理性”),整个社会依照理性的原则进行管理。当 这种管理原则和方式越来越完善以后,在遵循普遍规则的 情况下,就很难考虑特殊的情形,甚至到了这样的地步 :追 求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根本不考虑个人情感和自由。这就 产生了一个矛盾 ,本来 ,启蒙运动的理想是依靠人 的理性 , 建立更合理 、自由的社会。但是 ,现在整个社会却出现了非 理性的特征。从韦伯的理论出发,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工具 理性是理性观念演变的最新产物;在当代,工具理性已变成 社会的组织原则,它渗透到社会的整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造就了异化、物化或单面的社会和单面的思维方 式及思想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操作的 l曩 深层基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用 “异 — — 化”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科技文明带 来的高度自动化、机械化使个体完全丧失了自由与创造性, 人成了没有灵魂 、无法 自我支配的工艺装置,现代化的工业 整个控制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形成了所谓的“工业文化”, 使人成为处于异化状态的、没有思想、麻木不仁的 “单向度 的人”,整个社会也变成了没有反面思想的 “单向度社 会”。 可以说,这种对人的 “异化”的关心和对传播媒介的 批判,正是传播学批判学派对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自觉追求 的表现。 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后 ,欧洲传播学出现了另一个重 镇——伯明翰学派。尽管伯明翰学派在学术观点上与法兰 克福学派有着巨大的分歧,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他们却 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方法。该学 派的研究的主要命题是 “文化形式 、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 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在研究领域 上,该学派对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意识形态、权力、性别、种 族、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仍然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2O世纪中叶以后,一大批后现代思想家们在从各个领 域为传播学提供理论资源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接过了法 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批判大旗,他们在大众传媒批判的力度 和深度上与法兰克福学派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甚至有过 之而无不及。许多西方学者如福柯、利奥塔、布尔迪厄、詹姆 逊、鲍德里亚等人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传播媒介进行了 批判,这些人也被广大的传播学研究者纳入传播学批判学 派的范围。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后现代主义用否定、消解、摧 毁、颠覆等功能性的因素来代替理性的本能、意志、存在等 实体性的因素,以此来瓦解理性的理论基础。而这种对理性 的消解,恰恰构成了后现代媒介批判的理论来源,同时也确 定了他们在方法论上的人文主义倾向。 进入 2O世纪以后 ,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强大的影响, 社会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由传 统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学 、社会学、心 理学、管理学、政治学中,大量的数学定量分析方法被采用。 . 尤其是2O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实证主 义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时髦和潮流。这股风潮很快就刮进了 传播研究的领域,并对现代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 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中国传播学者邵培仁认为,法国的孔德、塔尔德和德国 · 的西姆米尔等人的研究成果是美国传播学研究实证主义的 直接源泉,其中以孔德的影响尤为显著。@ 奥古斯特·孔德(1788—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 认为,社会学的目的在于发现一种人类社会 “永恒的自然 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但规律的发 现,必须依靠精确的观察、假设、实验等 “实证”手段,甚至 应将数学当作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尽管孔德大力倡导实证 主义的研究,但是在以人文主义为主要传统和潮流的欧洲 _ 大陆,实证主义四处碰壁,但在美国却受到传播学经验学派 — — 的热烈欢迎。 一 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学科出现于 2O世纪 20年代,是建立在美国经验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拉 扎斯菲尔德、拉斯韦尔 、霍夫兰、卢因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 先驱 ,而施拉姆则被认为是现代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他们都 被归为传播学经验实证主义学派。他们高举经验实证主义 大旗,在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牢牢地占据着传播学研究领 域的正统学术地位,因而被称为 “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传 播的经验学派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倡导逻辑实证主义 的思想,鼓吹用自然科学的模式来研究社会传播现象。通过 一 系列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研究,他们提出了~系列传播 学经典理论,如 “社会责任”理论、“把关人”理论、“议程 设置”理论、“二级传播”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使传播学作 为 20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迅速站稳了脚跟,并迅速发展起 来。梅尔德弗勒等人在《传播研究里程碑》中研究了美国传 播学的l3项里程碑式的理论学说,发现传播学“13项研究 里程碑均依循北美功能理论之传统,属于纯粹实证和量化 的科学研究”。@ 传播学者殷晓蓉教授认为:对于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 传播活动的研究,研究者的最初动机主要是考察、检验和提 高教育、宣传、电信、广告、公共关系等领域的传播效果。研 究活动始于对社会问题的实际关心,后来,随着心理学和社 会的发展,实验、社会调查和统计等经验实证方法逐渐成 熟,这又促进了传播领域的研究活动。因此,“在相当长的 一 段时期内,经验主义便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导特征,这种 壮况在有着深远的经验实证主义传统的美国尤其明显。”⑤ 殷晓蓉进一步指出:以美国为首的经验主义的成熟期就是 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经验主义 传播学“主宰西方学术界将近30年”。作为一门独立的研 究学科 ,它的一些重要的方法 ,如民意测验 、实验研究、实地 调查、资料统计等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极为广泛的 拓展和巩固;它的一些有成就的研究,如模式研究、效果研 究和内容及受众研究等等趋于系统和成熟;而它为适应新 的条件在各个方面所做的修正和补充工作,则富于意义地 扩大了这个学派的研究视域,并为这门学科之充分的独立 化和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对 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建立 ,具有无法低估的意义和 作用。 四 尽管从表面上看,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这两种社会科 学研究方法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对现代传播学产生影响,事 实上,这种地域的泾渭分明并没有彻底阻止这两种方法论 的冲突与融合。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一个著名公案,就 是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1938年,为了躲避希特勒政权的迫害,阿多诺来到纽 约,接受拉扎斯菲尔德的邀请参加了“广播研究项目”,阿 多诺在广播项目中的研究重点是音乐的消费和接受,他为 该项目撰写了4篇文章,它们是:《广播音乐的社会批判》、 《论流行音乐》、《广播交响乐》,还有一篇未发表文章。阿 多诺的这些文章仍然坚持他在欧洲就开始的批判态度,他 认为,流行的显著特点是标准化和虚假个性,一旦它的某个 程式获得了成功,工业社会就会借助于复制技术大肆渲染 某种同样的东西,并且通过被动的强化,最终使之成为一种 社会的粘合剂。他的文章未能获得广播研究项目的赞助 者——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官员和广播业业主的认可,关于 广播音乐研究子项目的资助被终止了。1941年,阿多诺迁 移到洛杉矶,他与拉扎斯菲尔德短暂的合作宣告结束。 究其原因,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 ,阿多诺有着 丰富的欧洲文化遗产背景,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天然就具有 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和对现行社会进行批判的因素。现实中 的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既是他所不擅长的,也不屑于做 的。这就注定了他在方法论上选择了人文主义。而拉扎斯菲 尔德作为一名毕业于维也纳大学的数学博士,他更多地受 到统计学方法和市场研究的影响。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确 定了他在方法论上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当他流亡美国以 后,自觉地将 自己置于美国现行的体制之中,并接受这个社 会的价值和目标,他关注的是广播等大众传播手段的实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效果研究,以及对国家制定政策的作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 上迎合美国媒介产业的商业特性。因此,在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需求 和商业资本的压力下,他在方法论的选择上毫无疑问走向 了经验实证主义。 从表面上看,拉扎斯菲尔德和阿多诺之间的冲突是偶 然的,也与这两人的个人经历、学术背景、乃至性格脾气等 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从更深层次的历史维度来看, 传播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之间的冲突,是历史的必然。反映 在方法论上,不过是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长期以来的冲突 中很平常的一次而已。 当然,任何一种形态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 融合。传播学方法论两个不同流派的冲突,也同样如此。从 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进行融合的可能性:经验主 义需要借用批判学派的理论来增加 自身阐释的张力;而批 判学派则希望用经验的方法来丰富、矫正并支持它的某些 理论假设。毫无疑问,这种方法论上的冲突所带来的融合 , 对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传播学理论迷宫的秘密,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五 有趣的是 ,当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在方法论问题上争 论还没结束的时候 ,又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论,那就 是所谓的技术控制论学派。著名传播学者陈力丹在《试论 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一文中的观点颇为引人深思。 他说 :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派 :经验主义学派和批 判学派。近来读了陈卫星和胡翼青的书 《传播的观念》、 《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很受启发。我赞同他们将 传播学划分为 3个学派,虽然表述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 看法相同。陈卫星划分为经验一功能、控制论 、结构主义方 法论 3个学派;胡翼青划分为经验主义、技术主义、批判主 义 3种研究范式。 这样的划分对于深刻理解传播学很有必要。过去把技 术主义控制论方向的传播研究大多归到经验主义学派 ,也 有的被归到批判学派。其实,它与这两个学派的思路很不相 同。在新媒介技术急遽发展的当前,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到 了应当独立看待的时候了。⑨ 显然,已经有一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媒介技术主义在传 播学研究方法论上的独特之处。它既没有热衷于用实证的 方法来研究传播媒介的效果和应用,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形 而上的批判和认识 ,而是执著于对媒介 自身的历史发展形 态和历史意义的探讨。但是,一个学派的形成必须有相对独 立的理论背景资源 ,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甚至还要有一 批在理论和观点上相对一致的研究人员或者团体 ,并在较 大的范围和较长历史时期内产生影响。至今为止,技术控制 论是否有这样的影响力和理论厚度,进而作为一个独立的 学派出现,这是值得沉思的。笔者更愿意把这种媒介技术控 制论当作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相互融合的产物。 加拿大学者伊尼斯被看作媒介技术主义思潮的代表人 物 ,他在 20世纪中叶出版了《帝国与传播 》和《传播的偏 向》两部传播学的经典之作,是考察媒介技术如何影响社 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最早著作,因而被当作媒介技术主义 思潮产生的标志。从学术渊源来看,伊尼斯被麦克卢汉看作 是以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学派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思想渊 源与美国的经验学派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伊尼 斯自己又承认,“我的许多东西都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味道。 不过 ,我努力尝试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来解释马克 思。” 而马克思主义学说更是西方批判学派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 ,因而法兰克福学派又被称为西方最重要的马克思主 义流派。可见 ,作为所谓技术控制论学派的肇始者,伊尼斯 在传播学方法论上体现了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相融合的印 记。 当然 ,我们认为应该对所谓技术决定论学派的理论层 面上进行慎重的思考,这不是否定技术决定论在方法论上 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在传播学这个庞大复杂的理论迷宫 里,可能存在着许许多多解构 “弥诺斯迷宫”的 “线团”,打 破迷宫困局绝不仅仅是依赖某个人或者某个流派。在这个 意义上,提供一个进入传播学理论迷宫的方法论,显然比争 论有多少个流派有意义多了。口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邮编:430071 参考文献: ①【美】拉瑞 ·劳丹 :《进步及其问题 》,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第 83 页 。 ②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版。 ⑧邵培仁 :《论传播学研究的欧洲渊源》,《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哲社 版)1996年第 4期。 ④参见自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 》,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第3页。 ⑧殷晓蓉 :《战后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演变及其启示》,《新闻大 学》,(1999夏)。 ⑥参见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来源:2005一I】一28 中华传媒网 http://www.academic.media.net/artide.php?id=4664。 ( 加]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译者序言。 梅妻鹤子 (国画) 李 冬 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89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5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23
浏览量: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