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模式

举报
开通vip

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模式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1个国家为联合国成员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对称,通常是指那些过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现已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这些国家最初曾被称为“欠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广大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亚非拉国家由此被统称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5,土地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3。*东...

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模式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1个国家为联合国成员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对称,通常是指那些过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现已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这些国家最初曾被称为“欠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广大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亚非拉国家由此被统称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5,土地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3。*东亚经济及其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拉美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转轨经济及其经济体制改革非洲经济发展模式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东亚经济及其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一、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首先采取进口替代战略,逐步发展本国经济;随后采用出口导向措施,提升本国经济;最后对本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壮大本国经济。雁行模式:赤松要的“雁行发展理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实际上东亚国家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其主旨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因此在贸易圈中势必存在不同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的国家,这同时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动力。进口替代政策: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做法: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国内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为使国内替代产业得以发展,就要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使国内受进口竞争的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出口替代政策: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采取的措施主要是:①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②给出口生产企业提供低利生产贷款,优先供给进口设备,原材料所需外汇,大力引进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建立出口加工区等,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一)“四小龙”的腾飞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在亚太经济中处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与发展中国家中国、东盟诸国(新加坡除外)之间,在亚太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次。“四小龙”都是依靠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达到经济的起飞的。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以后,它们及时提升产业层次,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移向资金密集型,并加强资本的输出。*新加坡1959~1965年1986年后1979~1985年1966~1979年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化,大力发展出口工业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韩国和台湾农业力量来推动工业发展,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台湾1960s~1970s1980s后韩国重点放在促进出口增长出口高速增长,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结构调整,转向香港与祖国大陆市场韩国和台湾的发展经历同新加坡类似,都是由于地域狭小,本身的经济规模有限,仅靠内需这个参量在工业化过程中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因而走上外向型道路,由外部需求来带动工业化,以国际资源来补充自己资源的不足。*香港20世纪50年代以前1980s后1960s~1970s1950s转口贸易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加强与内地经济联系*(二)“四小虎”的跨越“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四小虎”都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沛的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由于长期受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统治,这四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品单一。各国独立后,利用本国特有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努力发展农业和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同时实行进口替代的方针,发展工业,但经济落后的面貌改变较慢。*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四个国家曾实行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试图由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产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轻工业向资本密集型的工业结构转化,奠定工业化的基础。但由于各国发展规模过大,又未获得国际经济环境的支持,导致1985年各国经济的下降,迫使其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泰国在80年代初就对工业化战略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和目标转移,强调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工业的协调发展,加强重化基础工业的建设以及重视各产业之间、各地区之间及经济社会之间的均衡发展。马来西亚在1986年逐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鼓励外资直接投入出口导向型工业,导致了外来投资的迅速增加,直接刺激了80年代后期的经济增长。菲律宾在80年代中期积极进行经济调整,紧缩财政支出,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调整外债结构,鼓励外国投资,强调工农业的均衡发展,发展中、小型工业,分散工业区,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图3-4亚洲“四小虎”1980~1990年经济增长率资料来源:IMF:WorldEconomicOutlookDatabaseApril2006*(三)东亚外向型经济特征东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外向性。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图3-5东亚8国与地区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比例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Yearbook(2005).*图3-6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内(地区内)固定资本形成中所占比重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UNCTAD)*东亚在吸引外资方面有三个特点:投资对象由初期主要投向“四小龙”转向投向“四小虎”和中国内陆;投资领域由最初主要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商业转向投向先进技术工业部门及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投资来源除西方发达国家外,来自东亚内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直接投资数额也迅速增加。*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一)东亚经济呈现阶梯状发展东亚各国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梯上,相互间的经济互补性十分突出:发达的工业经济(日本)——第一代新兴工业化经济(“四小龙”)——第二代新兴工业化经济(“四小虎”)——迈向工业化的发展中经济(中国大陆、越南)。由于东亚各国和地区所处的工业化的阶梯不同,其重要的产业也呈阶梯状发展。*东亚经济呈现阶梯状发展发达的工业经济(日本)第一代新兴工业化经济(“四小龙”)第二代新兴工业化经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迈向工业化的发展中经济(中国大陆、越南)(二)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的潜在资本,减少了东亚国家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率均高于世界平均值,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其正向的促进作用。*高储蓄率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6、2000、2003)注:香港1970年的数据缺失图3-7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储蓄占GDP的比重单位:%*高投资率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6、2000、2003)注:香港1970年的数据缺失图3-8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投资占GDP的比重单位:%*(三)政府干预东亚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领域扮演着种种极为重要的角色,使企业能够借助国家力量参与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给予本国企业一定的保护。*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评价危机前,东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危机后受到重创。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出口战略没有及时调整金融改革滞后*拉美经济发展模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共有33个独立国家,12个未独立地区,拥有5亿人口,面积达2070万平方公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曾经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地区之一。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地区普遍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在随后的90年代又先后遭受了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金融危机,致使该地区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进入新世纪,经过20世纪结构性经济改革,各国经济逐步走出困境,经济开始复苏,但不稳定性仍然存在。债务危机指一国不能按期偿还对外债务(包括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债务的利息和本金),被迫宣市暂缓偿债、并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私人银行给予再融通的现象。*一、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一)保护国内市场,扶持幼稚工业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对外高筑贸易壁垒。在关税壁垒方面,拉美国家一直把高关税作为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之一。拉美国家对内提供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幼稚工业发展。为了使国内工业企业获得廉价的中间产品、工业原料等进口品,各国普遍高估本国货币,以降低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采用多种汇率制度,以使进口替代工业化的企业以最优惠的汇率获得所需的外汇。在资源配置方面,各国普遍向制造业倾斜,除了为其提供大量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外,农业出口收入也被制造业所占用。在税收等方面政府更是提供了大量的优惠。*(二)建立国有企业,完善基础设施为了加快发展制造业,拉美国家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国家资本,在一些私人无力投资的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设立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的成立,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们本身又属于工业化部门,直接带动了全国工业化的水平。工业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工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多数拉美国家在工业化之初就动用了大量国家资本,发展基础设施。*(三)积极利用外资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拉美国家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大部分国家国内储蓄不足,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部资金。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主要依靠初级产品,初级产品市场起伏不定的特点使得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处于失衡状态,也需要外资来平衡。为了吸引外资,许多拉美国家实行了较为宽松的外资政策。*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债务危机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工农业内部的结构比例失调进出口贸易的严重不平衡*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图3-9拉美主要国家的贸易余额单位:百万美元*债务危机80年代的债务危机使拉美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图3-10拉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1980~1989)*三、“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一)国有企业私有化所谓国有企业私有化,主要是政府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转让给私人部门。当时拉美私有化的主要形式有:国有企业的股票直接进入金融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出售国有企业的股权;以优惠的价格向本企业职工转让;无力还债的国营企业,实行债务与股权互换;向私人出租合约,将效益低的国营企业交给私人管理。随着拉美私有化的不断推进,私人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起越来越大的作用。*(二)强化市场机制在实施私有化的同时,拉美国家努力加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将市场机制直接引入经济领域,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使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公平竞争,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加快国内资本市场、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发展速度;减少国家定价的范围,逐步取消价格控制,以便使价格成为反映市场信息的正确信号;放松对金融部门与外汇制度的管制,在法律体系上为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功能创造条件。*(三)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是拉美国家经济调整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贸易开放,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经济深入发展。自由化的主要措施包括:降低国家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水平;贸易保护形式,逐步从以数量控制为主逐渐转变为关税调控为主,并逐步降低关税税率。*(四)放松对外资的限制除贸易自由化外,放松外资的限制是拉美国家增强国民经济外向性的又一措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对外资的政策一直是比较宽松的,这次对外资政策的改革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外向性。这次改革使得投资领域更加开放,除一些国家安全敏感部门,几乎都对外资开放。*拉美实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产生了以下结果:90年代恢复了增长,但并没有出现普遍的高涨(或下降),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还低于50年代至80年代的水平;出口大幅度增长,但进口增长更快,从而导致贸易赤字的扩大;第三,投资和生产率虽然“收复了在80年代失去的地盘”,但没有出现重大的成果;就业滞后于不高的增长率,而且新就业的质量呈现出严重的问题;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基本上是负面的,社会不公在恶化。*四、“后进口替代”模式评价削弱政府,强调市场经济恢复,并未高涨出口增速,赤字增长就业停滞,改革反向收入不均,恶劣影响“失去十年”,代价高昂*俄罗斯、转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国家的含义所谓经济转型国家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国家。理论上,经济转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般的制度转换,即从一种制度状态进入另一种制度状态;另一种则特指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发生的制度变迁,即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1.实行工业国有化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3.实行“新经济政策”1.实行工业国有化背景具体政策工业国有化背景1917年11月7日,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俄国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革命前的俄国,虽然工业已有相当基础并形成了垄断资本,但远远落后于美、英、法等国家,并且是个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工业国有化1917年11月14日就颁布实施了《工人监督条例》,规定在工业、商业、银行、农业、运输业和合作社等有雇佣工人的企业成立工人监督机构,负责监督企业的生产购销和一些财务活动。从1917年底开始,政府陆续通过法令对银行、大工业企业、运输业、对外贸易实行了国有化,在1918年中,国家已将全部银行、运输业、对外贸易和3/4的工业资本掌握在政府手里。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背景主要内容评价背景1918年上半年,国内外两股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向俄国发起进攻。英、法、日、德、美等14个国家不宣而战,从四面八方将军队开进俄国,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很快占领了俄国3/4的国土。主要内容(1)实行余粮收集制;(2)对整个工业实行单一国家所有制;(3)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4)粮食和其它一切生活必需品的贸易由国家垄断;(5)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评价经济上国家垄断化,交易上实物化,分配上平均化,生活上供给化,政治上集权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应付战争的特殊产物,具有战时经济管制的性质。这种以共产主义作旗帜的军事体制,从应付战争的角度来说,有效地集中、调动和使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对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3.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背景经过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的自卫战争,苏联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和削弱。据苏联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20年大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14.1%,煤炭为30%,粮食产量为59%,交通运输也几乎瘫痪,粮食和日用品严重匮乏。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到处可见,军队也发生了水兵叛乱,整个国家面临着“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主要内容(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自由贸易,改变国家畜业垄断制;(3)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4)发展国家资本主义;(5)整顿国营经济,实行经济精算制和物质奖励原则;(6)加强计划管理,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政治经济危机下不得不采取的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是苏维埃国家“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探索出了一条在以小农为主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到转入“战时经济”1.国家工业化及其特点2.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3.从建成“社会主义”到转入“战时经济”1.工业化过程1926年到1928年9月的工业化开始阶段。1928年10月开始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全面开展阶段。1933年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特点(1)坚持高速度;(2)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3)坚持高积累、低消费。2.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农业集体化特点评价农业集体化特点(1)在农业中基本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形成了由集体农庄、农机站和国营农场组成的公有制经济和大农业;(2)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3)主要农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4)庄员和职工有权在规定范围内经营个人家庭副业,作为公有经济的补充。评价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政策是不成功的。它虽然建立了公有制的农业生产,但由于它建立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基础上,违背了农民自愿原则,强迫和暴力行为经常发生;由于它对农业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违背了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客观规律,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使农业资源和农业机械力量遭到极大浪费和损害。3.从建成“社会主义”到转入“战时经济”1939年3月召开的联共(布)18次大会决议中指出:“现在,当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当时,德、意、日已经将经济转上军事化轨道,二战已在局部地区爆发,苏联已经意识到被卷入战争的危险,必须加强战备。苏共18大指出,“三·五”计划的任务是发展国防工业,建立燃料、电力以及其它生产部门的巨大的国家储备,并确定在苏联东部地区建设一批同类型的工业“副厂”和扩大煤炭、钢铁与石油生产基地,加强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三、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1)严格的指令性的计划制度;(2)企业与国家是行政隶属关系;(3)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从客观条件来说,苏联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并面临时刻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危险。从主观原因来说,对苏联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而且认为商品经济也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作用对推动苏联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加速实现、对抵制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和实现自力更生,特别是卫国战争的胜利,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和失衡,扼制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形成一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人民群众的择业自由、劳动积极性和物质文化生活都受到了严重限制和束缚。*一、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国家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经济效率低下。经济结构比例失调,资源配置不合理。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调节作用缺失。*二、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初步改革(一)前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改革戈尔巴乔夫在时期(1985~1991)改革战后经济恢复情况“四·五”计划得到比较顺利完成。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6%和13.6%,到195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达到并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但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恢复和发展缓慢。消费品仍然不足,商店排队购物现象司空见惯,人民生活改善有限。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改革农业政策和体制(1)大力提倡发展个人副业;(2)大规模开垦荒地;(3)勒令取消农机站。2.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将中央部分计划权限下放给地方;(2)以改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为中心,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3)改革重点从宏观层次转向微观层次的企业。3.政治体制改革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是对传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赫鲁晓夫的胆识和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他开创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之风更是应该肯定的,他的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他无视改革的理论指导作用,也不进行改革总体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改革措施的试验,采取盲动的反复无常的政策和措施,注定其改革必然失败。主要内容评价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1.推行“新经济体制”(1)恢复以部门管理为主、适当兼顾地区管理的体制;(2)改进计划工作,提高计划、指标体系和计划方法的科学性;(3)扩大企业权利;(4)加强经济核算;(5)加强经济刺激;(6)改进物资供应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7)调整工业品批发价格;(8)改革信贷制度,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监督作用;(9)建立联合公司。2.改善和加强农业(1)重视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2)开发俄罗斯联邦的非黑土地带,扩大耕地面积;(3)发展农工综合体。评价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既没有触及所有制问题的改革,没能动摇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也没有改变以优先发展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路线。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重大调整;产业结构中工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并未得到重大改善,消费品质量低劣、食品供应短缺现象依然存在;整个经济以增加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粗放式经营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和苏联解体1.经济体制改革2.政治体制改革3.“8·19”事件和苏联解体经济体制改革以企业为基本环节,以提高计划的效果和发挥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为基本方向,以建立“完整、有效、灵活的管理体制”为目标。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者变成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取消指令性计划;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对上级行政部门的依附关系;国家管理经济由行政手段改为经济手段,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关系。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指导思想是民主化和公开性基本目标“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党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改革的核心党和政府活动的公开性是民主化的保证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效果经济体制改革使苏联陷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困境之中。其主要表现有:(1)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经济负增长;(2)重要产品减产、商品奇缺,市场供求严重失调;(3)财政状况恶化。政治体制改革活跃了社会生活,打破了社会的沉闷空气,克服了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许多弊端,但也引起了社会和思想的严重混乱,使社会生活失去了秩序和控制。“8·19”事件1991年8月19日,以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为首的8位领导人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声称“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经“陷入死胡同”,并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由以叶利钦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肩负起祖国命运的责任,并决心采取措施,使国家和社会摆脱危机。这就是对苏联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8·19”事件。苏联解体的原因(1)个人专断和缺乏法制的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扭曲和破坏,从而失去了对政权的信心和信任;(2)长期的指令性计划体制造成了过分集权和经济效率低下,使经济失去动力和活力,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3)苏联长期实行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导致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最终走向国家分裂;(4)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在苏联一直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和解决。*(二)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权力下放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三、俄罗斯的后续改革盖达尔政府的“休克疗法”改革:“休克疗法”指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一方式的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这一措施在玻利维亚取得了成功,在80年代中期,东欧改革中曾被广范应用,在1992年俄罗斯经济转轨中受到叶利钦的青睐。“休克疗法”以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笃定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认为只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就能达到经济的均衡发展。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认为它是无效的。概括地说,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间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人为的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这种政策调控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1)加快所有制改革(2)放开物价,取消价格补贴(3)紧缩银根、控制信贷(4)改革货币制度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凯恩斯理论建立的前提是依据价格刚性和三大心理定律。三大心理定律分别是消费边际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而当经济萧条时,人们的消费和投资都是越来越低的,所以要想使经济复苏,只能考政府的投资和支出。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失灵,失灵后的经济要恢复正常,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政府的干预会使这种痛苦缩短。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切尔诺梅尔金政府渐进式改革前期(1993~1995)修正经济政策后期(1996.2~1998.2)全面调整经济政策*叶利钦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1992~1999)单位:%资料来源:IMF:WorldEconomicOutlookDatabaseApril2006普京时期的经济改革主张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反对重新实行国有化;主张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提出制定全国性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影子经济(ShadowEconomy)又称地下经济(undergroundeconomy),指国家无法实行税收管理与监控的经济市场。现代社会中,影子经济的范畴内主要包括偷税漏税、走私、贩毒、黑工、盗版等行为。通常在经济自由度较高的地区其规模较小,而在经济自由度较低,特别是腐败、垄断现象突出的地区,影子经济的规模往往较大。该时期俄罗斯经济开始好转。*东欧国家的改革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改革经济体制的自由化:财政金融体制和外贸体制的改革所有制私有化经济体制法制化*四、俄罗斯与东欧国家改革评价对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通货膨胀;人民购买力下降;国有资产流失;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工业生产萎缩;社会生产滑坡等等。*普京的评价与改革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注:2005年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缺失。图3-11普京执政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单位:10亿卢布,%*东欧国家改革的评价改革之初: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生产滑坡;物价飞涨;失业严重,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新千年,经济状况有所好转。*非洲经济发展模式*一、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使非洲最先选择了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模式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发展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和日用品生产。以进口替代为主,逐步面向出口。重视发展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非洲工业化发展战略评价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非洲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各国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根基,受到忽视;盘剥“三农”,以哺工业;片面求高,不切实际;不顾国情,盲目发展;粗放增长,浪费资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二、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调整农业政策与结构调整改革国有企业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改革开始转向外向型发展战略。三、90年代非洲各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放松或取消物价管制。进一步推行私有化。取消外汇管制,整顿金融和财政秩序。实施贸易及汇率自由化政策。各国经济状况好转,经济开始复苏。但是,非洲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弱。**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2002-2004)*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把石油和石油出口占总出口50%以上的国家列为石油输出国,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占据了多数。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有拉美、非洲、亚洲国家,但大部分是中东国家。目前包括: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尼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OPEC数据来源:OPEC,AnnualStatisticalBulletin*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石油工业,促进石油生产与出口。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促进本国非石油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教、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石油输出国经济前景凭借石油,大发横财财富悬殊,分配不均石油争夺,惹火上身*小结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起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各国纷纷选择了工业化的道路,然而,各国工业化的模式并不是相同的,这其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东亚、拉美、非洲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处基本上都选择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简单易行,在实施初期对各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一模式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产品的竞争力差,难以与国际接轨等,最严重的是各国本想通过进口替代以改善国际收支的愿望没有实现,国际收支反而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在发展模式上重新进行了选择。东亚由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在进口替代实行10年后便开始向出口导向经济转型,而同时期的拉丁美洲与非洲,由于国内市场相对较大,其由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向出口导向转型较慢,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这两个经济区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导致了两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拉美经过调整,进口替代战略过渡到“后进口替代”模式,非洲经过调整,经济也开始有所发展。但总体上看,以上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压力仍比较大。*在东欧,战后大都跟随了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各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前苏联的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导致了国家的解体。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在叶利钦时代经济改革不断,但由于政治的动荡,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俄罗斯直到普京执政时期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东欧的改革也分为两个时期,直到90年代以后,各国的改革仍没有停止。石油输出国凭借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国民经济迅速壮大,有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石油输出国大力发展石油相关工业与非石油工业,优化经济结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但在其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注: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Q2653327170,我们将做删除处理,感谢您的理解。
本文档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模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4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807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21-06-15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