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题逻辑-2

命题逻辑-2

举报
开通vip

命题逻辑-2 1-4 真值表和等价公式 定义1-4.1 设pl,p2,…,pn是出现在公式A中的全部命题 变元,给pl,p2,…,pn各指定一个真值,称为对公式 A的一个赋值或解释。若指定的赋值使A的真值为T,则 称这个赋值为A的成真赋值,若使A的真值为F,则称这 个赋值为A的成假赋值。 例如: 给公式(p∨q→r)赋值011是指p=0,q=1,r=1,它是 该公式的成真赋值;赋值110是指p=1,q=1,r=0,它是 该公式的成假赋值。 真值表 定义1-4.2 在命题公式A中,对 A的每一个赋值,就确定了A 的一...

命题逻辑-2
1-4 真值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和等价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定义1-4.1 设pl,p2,…,pn是出现在公式A中的全部命题 变元,给pl,p2,…,pn各指定一个真值,称为对公式 A的一个赋值或解释。若指定的赋值使A的真值为T,则 称这个赋值为A的成真赋值,若使A的真值为F,则称这 个赋值为A的成假赋值。 例如: 给公式(p∨q→r)赋值011是指p=0,q=1,r=1,它是 该公式的成真赋值;赋值110是指p=1,q=1,r=0,它是 该公式的成假赋值。 真值表 定义1-4.2 在命题公式A中,对 A的每一个赋值,就确定了A 的一个真值,把它们汇列成 表,称该表为命题公式A的 真值表。 表1-4.1 p q ¬p ¬p∨q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1 1 0 1 例1: 构造命题公式¬p∨q的真值表,并求成真赋值和成假 赋值。 解:命题公式¬p∨q的真值表如表1-4.1所示。00,01,11 是成真赋值,10是成假赋值。 真值表 例2: 构造命题公式(p∧q)∨(¬p∧¬q)的真值表,并求成真 赋值和成假赋值。 解:命题公式(p∧q)∨(¬p∧¬q)的真值表如表1-4.2所示。 00,11是成真赋值,01,10是成假赋值。 表1-4.2 p q p∧q ¬p ¬q ¬p∧¬q (p∧q)∨(¬p∧¬q) 0 0 0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1 1 1 0 0 0 1 命题公式的等价 定义1-4.3 设A和B是两个命题公式,对A和B的任一赋值,A和B的真值 都相同,则称A和B是等价的或逻辑相等的,记为A⇔B。 例3: 根据等价的定义,可以用真值表证明 p→(q→p)⇔¬p→(p→¬q) 证明:构造p→(q→p)和¬p→(p→¬q)的真值表,如表1-4.3所示。 p→(q→p)和¬p→(p→¬q)所在的列完全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值 表。所以p→(q→p)⇔¬p→(p→¬q) 表1-4.3 p q ¬p ¬q q→p p→(q→p) p→¬q ¬p→(p→¬q)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等价式的性质 可以证明,命题公式等价有下面的三条性质: ⑴ 自反性,即对任意命题公式A, A⇔A ⑵ 对称性,即对任意命题公式A和B,若A⇔B,则 B⇔A ⑶ 传递性,即对任意命题公式A,B和C,若 A⇔B,B⇔C,则A⇔C 等价演算法 等价演算法是证明等价的另外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先用真值表证明一组基本等价 式,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公式之间的演算。基本 等价式常叫命题定律。 常用的命题定律 1.双重否定律 A⇔¬¬A 2.幂等律 A∧A⇔A,A∨A⇔A 3.结合律 (A∨B)∨C⇔A∨(B∨C), (A∧B)∧C⇔A∧(B∧C) 4.交换律 A∨B⇔B∨A,A∧B⇔B∧A 5.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6.吸收律 A∨(A∧B)⇔A,A∧(A∨B)⇔A 7.德.摩根律 ¬(A∨B)⇔¬A∧¬B,¬(A∧B)⇔¬A∨¬B 常用的命题定律 8. 同一律 A∨0⇔A,A∧1⇔A 9. 零律 A∨1⇔1,A∧0⇔0 10. 排中律 A∨¬A⇔1 11. 矛盾律 A∧¬A⇔0 12. 条件等价式 A→B⇔¬A∨B 13. 双条件等价式 A↔B⇔(A→B)∧(B→A) 14. 假言易位式 A→B⇔¬B→¬A 15. 双条件否定等价式 A↔B⇔¬A↔¬B 验证 以上公式都可以用真值表证明。下面仅验证德摩根律: ¬(A∨B)⇔¬A∧¬B 解:表1-4.4是¬(A∨B)和¬A∧¬B的真值表,从表中可以看 出德摩根律成立。 表1-4.4 A B ¬A ¬B ¬A∧¬B A∨B ¬ (A∨B) 0 0 1 1 1 0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1 1 0 0 0 1 0 等价置换 定义1.3.4如果X是合式公式A的一部分且X本身也是合式公 式,则称X为公式A的子公式。 例如,A⇔q→(p∨(p∧q)),X⇔p∧q,则X是A的子公式。 定理1.3.1设X是合式公式A的子公式,若X⇔Y,如果将A中的 X用Y来置换,得到的公式记为B,则B与A等价,即A⇔B 证明:对A、B的任一赋值,X与Y的真值相同,而A、B的其它 部分完全相同,公式B与公式A的真值必相同,因此 A⇔B。 满足此定理的置换叫做等价置换。 等价演算法实例 例4: 用等价演算法证明 p↔q⇔(p∧q)∨(¬p∧¬q) 证明:p↔q⇔(p→q)∧(q→p) (双条件等价式) ⇔(¬p∨q)∧(¬q∨p) (条件等价式) ⇔(¬p∧¬q)∨(¬p∧p)∨(q∧¬q)∨(q∧p)(分配律) ⇔(¬p∧¬q)∨0∨0∨(q∧p) (矛盾律) ⇔(¬p∧¬q)∨(q∧p) (同一律) ⇔(p∧q)∨(¬p∧¬q) (交换律) 因此p↔q⇔(p∧q)∨(¬p∧¬q) (等价的传递性) 1-5 重言式与蕴含式 定义1-5.1 设A是命题公式。 (1) 若对A的任意赋值,其真值永为真,则称命题 公式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2) 若对A的任意赋值,其真值永为假,则称命题 公式A为矛盾式或永假式。 (3) 若A不是矛盾式,则称命题公式A为可满足的。 重言式 ¾ 由定义1-5.1可以看出,任何重言式都是可满足 的。 ¾ 显然,重言式的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为T,矛盾 式的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为F,可满足的公式真 值表的最后一列至少有一个T。根据这个结论借 助于真值表可以判断一个公式是否为重言式, 矛盾式或可满足的。当然也可以用等价演算法 判断公式的类型。 用等价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例1 q∨¬ ((¬p∨q)∧p); 解:q∨¬((¬p∨q)∧p) ⇔q∨¬((¬p∧p)∨(q∧p)) (分配律) ⇔q∨¬(0∨(q∧p)) (矛盾律) ⇔q∨¬(q∧p) (同一律) ⇔q∨(¬q∨¬p) (德摩根律) ⇔(q∨¬q)∨¬p (结合律) ⇔1∨¬p (排中律) ⇔1 (零律) 由此可知,上式为重言式。 用等价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例2 (1) (p∨¬p)→((q∨¬q)∧r); (2) (p→q)∧¬p 解:(1) (p∨¬p)→((q∧¬q)∧r) ⇔ 1→((q∧¬q)∧r) (排中律) ⇔ 1→(0∧r) (矛盾律) ⇔ 1→0 (零律) ⇔ 0 (条件联结词的定义) 由此可知, (1)为矛盾式。 (2) (p→q)∧¬p ⇔ (¬p∨q)∧¬p (条件等价式) ⇔¬p (吸收律) 由此可知, (2)是可满足的。 重言式 定理1-5.1 任何两个重言式的合取或析取都是重言式。 证明:设A、B是重言式,对A和 B的任何赋值,总有A为1, B为1,所以 A∧B⇔1,A∨B⇔1,故A∧B和A∨B都是 重言式。 推论: 任何两个矛盾式的合取或析取是矛盾式。 定理1-5.2 一个重言式,对同一分量出现的每一处都用同 一合式公式置换,其结果仍是重言式。 推论: 一个矛盾式,对同一分量出现的每一处都用同一合 式公式置换,其结果仍是矛盾式。 利用定理证明 例3 利用定理1-5.2证明 ((p∨q)∧r)∨¬((p∨q)∧r)为重言式。 证明:由排中律知p∨¬p为重言式,以 ((p∨q)∧r)去置换其中的p,得公式 ((p∨q)∧r)∨¬((p∨q)∧r),根据定理 1-5.2,这是重言式。 定理证明 定理1-5.3 设A、B为两个命题公式,A⇔B当且仅当A↔B是 重言式。 证明:设A⇔B,下证A↔B是重言式。 给A,B的任何赋值,因为A⇔B,所以A,B具有相同的 真值,由双条件联结词的定义知A↔B为真,所以A↔B 为重言式。 设A↔B为重言式,下证A⇔B。 给A,B的任何赋值,因为A↔B为重言式,故A,B的真 值相同,由命题公式等价的定义知A⇔B 蕴含式 定义1-5.2 设A和B是命题公式,若A→B是重言式,则称A蕴 含B,记为A⇒B。 根据定义可以用真值表或等价演算证明A⇒B。 例3 用真值表证明: (1)P⇒ P∨Q;(2)PΛQ⇒ P 证明: P→(P∨Q)和(PΛQ)→P为永真式. T T TT T T T T F T TT T TF T F T FF T TTF F T FF T FFF (PΛQ)→PP→(P∨Q)QP 证明方法 ¾ A⇒B定义为:A→B为重言式。又由条件命题的定义知, 仅在A⇔T,B⇔F时,A→B为假,其余情况都为真。故要 证明A⇒B,只需排除A⇔T,B⇔F的情况。于是就有了证 明A⇒B的第二种方法: ⑴ 对A指定真值T,若由此推出B的真值不为F,而为T, 则A→B是重言式,即A⇒B。 ⑵ 对B指定真值F,若由此推出A的真值不为T,而为F, 则A→B是重言式,即A⇒B。 证明蕴含式 例4 推证¬p∧(p∨q)⇒q 解:证法1: 假定 ¬p∧(p∨q)为T ⇒ ¬p为T 且 p∨q为T ⇒ p为F 且 p∨q为T ⇒ q为T。 所以, ¬p∧(p∨q)⇒q 证法2: 假定q为F,则p可以为T或F。 ① 当p为T时,¬p为F,所以¬p∧(p∨q)为F。 ② 当p为F时,(p∨q)为F,所以¬p∧(p∨q)为F。 故, ¬p∧(p∨q)⇒q 常用的永真蕴含式 I1 PΛQ⇒ P (PΛQ⇒ Q) I2 P⇒P∨Q (Q⇒P∨Q) I3 ¬P ⇒P→Q I4 Q⇒ P→Q I5 ¬(P→Q) ⇒ P I6 ¬(P→Q) ⇒ ¬Q I7 PΛ(P→Q) ⇒Q I8 (P→Q)Λ¬Q⇒ ¬P I9 ¬PΛ(P∨Q) ⇒ Q I10 (P→Q)Λ(Q→R) ⇒ (P→R) I11 (P∨Q)Λ(P→R)Λ(Q→R) ⇒ R I12 (P→Q)Λ(R→S) ⇒ (PΛR→QΛS) I13 (P↔Q)Λ(Q↔R) ⇒ (P↔R) 等价式和蕴含式有下面的关系 定理1-5.4 设A,B为任意两个命题公式,则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B且B⇒A 证明:设A⇔B,下证A⇒B且B⇒A 因为A⇔B,所以A↔B⇔T 由双条件等价式得:(A→B)∧(B→A)⇔A↔B⇔T 因而A→B与B→A都是重言式,故有A⇒B且B⇒A。 设A⇒B且B⇒A,下证A⇔B。 因为A⇒B且B⇒A,所以A→B与B→A都是重言式,重言 式的合取也是重言式,即 (A→B)∧(B→A)⇔T 再由双条件等价式得:(A↔B)⇔(A→B)∧(B→A)⇔T 即A↔B为重言式,故有A⇔B。 蕴含式的性质 设A、B、C为合式公式。 ⑴ A⇒A (即蕴含是自反的) ⑵ 若A⇒B且A为重言式,则B必为重言式。 ⑶ 若A⇒B且B⇒C,则A⇒C (即蕴含是传递的) ⑷ 若A⇒B且A⇒C,则A⇒B∧C ⑸ 若A⇒B且C⇒B,则A∨C⇒B ⑹ 若A⇒B,C是任意公式,则 A∧C⇒B∧C 证明:仅证明 ⑸。 因为A⇒B,C⇒B, 所以A→B⇔T,C→B⇔T (A∨C)→B⇔¬(A∨C)∨B⇔(¬A∧¬C)∨B ⇔(¬A∨B)∧(¬C∨B)⇔(A→B)∧(C→B)⇔T∧T⇔T 由等价的传递性,(A∨C)→B⇔T,故A∨C⇒B 1-4 真值表和等价公式 真值表 真值表 命题公式的等价 等价式的性质 等价演算法 常用的命题定律 常用的命题定律 验证 等价置换 等价演算法实例 1-5 重言式与蕴含式 重言式 用等价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用等价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重言式 利用定理证明 定理证明 蕴含式 证明方法 证明蕴含式 常用的永真蕴含式 等价式和蕴含式有下面的关系 蕴含式的性质
本文档为【命题逻辑-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47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3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13
浏览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