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圆锥曲线专题之第四章 技巧套路篇

圆锥曲线专题之第四章 技巧套路篇

举报
开通vip

圆锥曲线专题之第四章 技巧套路篇圆锥曲线专题李杨、廖志发、李健TOC\o"1-3"\h\uHYPERLINK\l"_Toc3849"第四章 心有猛虎,技巧套路篇HYPERLINK\l"_Toc1763"§1犬吠水声中,韦达定理基础篇(设线法)HYPERLINK\l"_Toc27473"1.1韦达定理公式全家福和硬解定理HYPERLINK\l"_Toc4231"1.2整体替换,避免重复计算HYPERLINK\l"_Toc17943"1.3隐形的斜率比HYPERLINK\l"_Toc8129"1.4选择合适的直线...

圆锥曲线专题之第四章 技巧套路篇
圆锥曲线专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李杨、廖志发、李健TOC\o"1-3"\h\uHYPERLINK\l"_Toc3849"第四章 心有猛虎,技巧套路篇HYPERLINK\l"_Toc1763"§1犬吠水声中,韦达定理基础篇(设线法)HYPERLINK\l"_Toc27473"1.1韦达定理公式全家福和硬解定理HYPERLINK\l"_Toc4231"1.2整体替换,避免重复计算HYPERLINK\l"_Toc17943"1.3隐形的斜率比HYPERLINK\l"_Toc8129"1.4选择合适的直线方程进行联立HYPERLINK\l"_Toc9699"1.5直线方程复杂时的换元联立HYPERLINK\l"_Toc5005"1.6求另一个交点HYPERLINK\l"_Toc24077"1.7点乘转化为双根算法HYPERLINK\l"_Toc18694"1.8距离或者向量投影坐标化HYPERLINK\l"_Toc23003"1.9非对称韦达问题HYPERLINK\l"_Toc24205"§2桃花带雨浓,韦达定理进阶篇HYPERLINK\l"_Toc26010"2.1和圆相关HYPERLINK\l"_Toc8441"2.2直线的定比分点式方程HYPERLINK\l"_Toc3448"2.3双切线问题HYPERLINK\l"_Toc31636"§3树深时见鹿,双切线同构法HYPERLINK\l"_Toc10278"3.1利用韦达定理转化HYPERLINK\l"_Toc18607"3.2蒙日圆HYPERLINK\l"_Toc5000"3.3斜率等差HYPERLINK\l"_Toc4107"3.4彭色列闭形定理HYPERLINK\l"_Toc7176"3.5和切点弦相关HYPERLINK\l"_Toc26996"3.6抛物线的双切线模型HYPERLINK\l"_Toc2873"3.7其他类型HYPERLINK\l"_Toc11578"§4溪午不闻钟,垂直平分线和对称性问题HYPERLINK\l"_Toc249"4.1圆锥曲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HYPERLINK\l"_Toc10605"4.2对称问题内部法HYPERLINK\l"_Toc4653"4.3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公式HYPERLINK\l"_Toc2570"§5野竹分青霭,点差法篇HYPERLINK\l"_Toc17096"5.1两种点差法HYPERLINK\l"_Toc21371"5.2中点点差法的应用HYPERLINK\l"_Toc23756"5.3对称点点法差法vs点的斗转星移HYPERLINK\l"_Toc2575"5.4对称点点法差法vs斜率和积商vs定点HYPERLINK\l"_Toc29776"5.5两个曲线点差HYPERLINK\l"_Toc13921"5.6隐形的点差HYPERLINK\l"_Toc10462"5.7对称点差法的使用技巧总结HYPERLINK\l"_Toc13765"5.8中点点差法vs定点HYPERLINK\l"_Toc30376"5.9截距点差法HYPERLINK\l"_Toc32554"5.10定比点差法HYPERLINK\l"_Toc15961"5.11两类点差法的综合运用HYPERLINK\l"_Toc2074"§6飞泉挂碧峰,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HYPERLINK\l"_Toc8345"6.1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HYPERLINK\l"_Toc4805"6.2统一极坐标方程的伪装法HYPERLINK\l"_Toc29303"6.3焦半径和焦点弦的性质HYPERLINK\l"_Toc13613"6.4题型:HYPERLINK\l"_Toc31317"6.5非统一极坐标系HYPERLINK\l"_Toc10995"§7无人知所去,直线参数方程HYPERLINK\l"_Toc24844"7.1基础知识HYPERLINK\l"_Toc20054"7.2设点法vs设线法HYPERLINK\l"_Toc24933"7.3应用举例HYPERLINK\l"_Toc14947"§8愁倚两三松,构造齐次方程HYPERLINK\l"_Toc20503"8.1定点在圆锥曲线上HYPERLINK\l"_Toc26470"8.2定点在原点第四章 心有猛虎,技巧套路篇§1犬吠水声中,韦达定理基础篇(设线法)思路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将已知和所求最终肯定得化成坐标的形式,然后,再利用韦达定理,把坐标转化为一个变量的式子,这是韦达定理的通法.1.1韦达定理公式全家福和硬解定理1.一元二次方程公式全家福(1) 求根公式 设是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有.注 ①推导方法 一般利用配方法,即;②记忆方法 或者结合对称轴和判别式,简记为.(2) 韦达定理 设是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有,.拓展公式 ①.②,即.注 ②的用法见后面的非对称韦达定理专题.2.硬解定理——此处以直线和椭圆方程的联立为例进行说明 联立消去y,可得:.(1) 韦达定理 ,.注 ①,等效判别式的前半部分;消去y时,都有;中的强记一下;中的,消去谁就减去谁.②如果是消去x,只需要把公式中的字母中的a、A分别换为b、B即可,而分母和C均不用变!即,.③考试的时候,可以先写出韦达定理,再逆推出联立的方程!!(2) 完全判别式 ,注 ①一定要和“等效判别式”区分开!!对于等效判别式,可以借助三角函数进行记忆.②判别式中的,消去谁就留谁!故消去x,对应的判别式为:.(3) 弦长公式 注 ①公式的分母都是;,这部分是一顺写.②记忆口诀 这个公式有点“二”,小方积、大方和,大方小方成对去虐单C方,虐完C方去下方.③公式的好处 传统的弦长公式有两个,一定要注意区分两者的区别!!因此,熟记上述弦长公式,可以避免由于用错弦长公式而带来的错误!!!消y版:;消x版:.④和判别式串联 显然利用③中的公式,也可轻松逆推出判别式或.⑤易错提醒 如果是椭圆,公式中绝对值符号可以直接拿掉!但是,对于双曲线,绝对值符号不能省略!!同时,直线和双曲线的渐近线二合一方程“”,也不能用此弦长公式!!!(4) 求根公式 写出通式,利用上面韦达定理和判别式相应代入即可!不过,实际没啥用!!请思考 如果是直线和双曲线联立,即,此时又当如何?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由于,只需要将替换上面的即可,也就是的前面添个负号!!其实,如果把上述推导过程中的分别换为,则更显然!!易错提醒 对于直线和双曲线的渐近线二合一方程“”联立,即,上述硬解定理是不成立的!!使用说明 硬解定理以前在网络上还是很流行的,所以本人在此给出一个简单总结,其中包含的公式有很多,但是,个人认为,只有那个弦长公式还有点实用性,毕竟解析几何大题中,经常用到弦长公式,考试之时,可以作为检验之用!同时,弦长公式有口诀,也不是很难记忆!!至于韦达定理公式,实际上也没啥大用,毕竟把直线和圆锥曲线联立,这个过程并不复杂;至于完全判别式公式,实际解题时,往往“等效判别式”就足够用的了,因此,也么啥用.例 已知椭圆,过点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N两点..(1) 当l的斜率是k时,用a、b、k表示出的值;(2) 若直线的倾斜角互补,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该定值及,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 (1) ;(2) ,定值是.例 (2011北京理)已知椭圆.过点作圆的切线I交椭圆G于A、B两点.(1) 求椭圆G的焦点坐标和离心率;(2) 将表示为m的函数,并求的最大值.例 (2007浙江文理)如图,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记△AOB的面积为S.(1) 求在,的条件下,S的最大值;(2) 当,时,求直线AB的方程.1.2整体替换,避免重复计算例 (2016全国Ⅱ理)已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A是E的左顶点,斜率为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1) 当,时,求的面积;(2) 当时,求k的取值范围.解 (1) ,椭圆E为,,由于,且,由椭圆的对称性,可得,则直线AM的方程为:,与椭圆联立:,可得,故.(2) 法一 通法先行,设k韦达法,这也是常见的模型,定点交叉双直线模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另一个交点可以求出来的.同时,注意到隐藏条件,.设直线AM为:,则直线AN为:,直线AM与椭圆联立:,由于,,故,,【硬解定理:】同理可得:,由于,可解得,因为椭圆E的焦点在x轴,所以,即,整理得:,解得.例 (2016全国Ⅱ文)已知点A是椭圆的左顶点,斜率为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1) 当时,求的面积;(2) 当时,证明:.解 (1) ,和上面的理科相同,故略.(2) 设直线AM为:,则直线AN为:;直线AM和椭圆联立:,由于,,故,,【硬解定理:】同理可得:,由于,可得:,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又,,根据零点存在定理可知:.例 (2016山东文压轴)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4,焦距为.(1) 求椭圆C的方程;(2) 过动点的直线交x轴与点N,交C于点A,P(P在第一象限),且M是线段PN的中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C于另一点Q,延长线QM交C于点B.(i) 设直线PM、QM的斜率分别为k、k',证明为定值.(ii) 求直线AB的斜率的最小值.解 (1) ;(2)(i)由于是线段PN的中点,所以设,则,故.(ii) 设,,直线PA为:,直线QB为:,直线PA和椭圆联立:,,同理可得:.故,其中,当且仅当,即,即时,直线AB的斜率的最小值是.另解 定比点差法,纯属娱乐,考试之时,通法先行,请勿模仿!设,则,其中,.设,,则,,利用定比点差法易得:,故,其中,当且仅当,即时,直线AB的斜率的最小值是.注 最后的均值不等式,是利用待定系数法凑出来的:设,则,令,可解得.1.3隐形的斜率比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下顶点为B,点M、N是椭圆上异于点B的动点,直线BM、BN分别与x轴交于点P、Q,且点Q是线段OP的中点.当点N运动到点时,点Q的坐标为.(1) 求椭圆C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方程;(2) 设直线MN交y轴于点D,当点M、N均在y轴右侧,且时,求直线BM的方程.略解 (1) ;(2);由于点Q是线段OP的中点,因此,设直线BM的斜率为k则直线BN的斜率为,接下来韦达求出M、N坐标,代入即可.1.4选择合适的直线方程进行联立直线方程的设法 根据定点位置的不同,分成如下两种情况:定点在x轴 过直线过x轴的上的定点,就把直线方程设成“”的形式!但是,不包括斜率为0的情况!!定点在y轴 过直线过y轴的上的定点,就把直线方程设成“”的形式!同时,根据题意,需要另行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注 (1)按照上述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设直线方程,在联立圆锥曲线方程的时候,以及对于后续的计算和化简,都会起到简化的作用!比如,过直线过x轴的上的定点,如果把直线方程设成“”的形式,不妨和椭圆方程联立,同时结合韦达定理,易知式子中含有的式子比较多,计算相对会复杂一些!(2)对于“”,许多资料被称为“反设直线”,但是,我更喜欢称作“倒斜率直线方程”,即,因为有些粗心的同学,很容易把t当成斜率k进行后续的计算.(3)易错提醒 无论使用哪种直线,都需要根据题意,讨论相应的斜率!!(4)如何设方程? 以避免讨论斜率优先?以定点位置优先??个人建议,以定点位置优先!!具体可参考如下的例题,进行实质性的理解!!例 (2013江西理)如图,椭圆经过点离心率,直线l的方程为.(1) 求椭圆C的方程;(2) AB是经过右焦点F的任一弦(不经过点P),设直线AB与直线l相交于点M,记PA、PB、PM的斜率分别为,问:是否存在常数,使得?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 ;(2) 法一 参考答案解法,利用点斜式直线方程,不讨论斜率易知直线AB的斜率必存在,设直线AB为,则点,设,,直线AB与椭圆联立:,则,,注意到A、F、B三点共线,故,即,故,又,故,故存在常数符合题意.注 此解法中的“注意到A、F、B三点共线,故,即”,这步处理是关键,如果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硬算,即,显然,这个式子的计算量是很庞大的!法二 法一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多的麻烦,归根结底,还是直线的方程没有设好,由于定点在x轴上,因此,设直线AB的方程为,与椭圆联立:,故,又,,故.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易得,,故.综上所述,,即存在常数符合题意.注 法二和法一相比,孰优孰劣很明显,尽管法二多讨论了斜率一步,但是,总体计算量明显比法一少了很多很多,对比之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解析几何中,直线的方程不是随随便便设的!!法三 参考答案解法,设点法设,则直线FB为,令,可得,故.直线FB与椭圆联立,…,解得,故,因此,,即存在常数符合题意.法四 定比点差,纯属娱乐,考试慎用,请勿模仿设,,,设,,则,,,即…③,由②③可得:,,故,由①③可得:,故,即存在常数符合题意.法五 设点法+对称点点差法,同样是纯属娱乐,请勿模仿设,,则直线AB为,令,可得点,故…①.又,即为,同理可得,则,展开作差可得:…②由于A、F、B三点共线,故…③,将①③代入②可得:,即.注 通过这几种方法,定比点差法除外,可以发现,无论是设点法还是设线法,其实本质都是设参数,然后转化化归,即将其他未知的参数,都用所设的参数表达出来,然后结合条件进行相应的计算求解.1.5直线方程复杂时的换元联立比如联立,显然会很复杂,因此,可以令,再联立就简单很多了.例 (2006天津理压轴)如图,以椭圆的中心O为圆心,分别以a和b为半径作大圆和小圆.过椭圆右焦点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大圆于第一象限内的点A.连结OA交小圆于点B.设直线BF是小圆的切线.(1) 证明,并求直线BF与y轴的交点M的坐标;(2) 设直线BF交椭圆于P、Q两点,证明:.解 (1) 和圆有关的题,很多时候会牵扯到直角三角形,因此,和直角三角形相关的一些平几知识要熟练,比如,中线正逆判定,射影定理,由于AF⊥OF,BF⊥OA,因此,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显然有,即;易知点A的坐标为,故,直线BF的方程为:,令,可得,即直线BF与y轴的交点M的坐标为.(2) 直线BF方程和椭圆方程中的a、b、c都是抽象的参数,显然直接联立,势必会很繁琐,因此,熟悉硬解定理的话,可以直接得到,当然,直接现推也不麻烦!由于…①同理,…②【直接替换利用①即可!】对于①,令直线BF方程为,则、,故,对于②,令直线BF方程为,则、,故;因此,,即.注 最后的计算,“”是化简的关键!1.6求另一个交点此类模型,很常见,一定要熟练识别和求解!单直线过圆锥曲线的顶点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其中的一个交点已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模型,一般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出另一个交点,同时,比较常见的是过顶点的直线!!例 (2014陕西理)如图,曲线C由上半椭圆和部分抛物线连接而成,的公共点为A、B,其中的离心率为.(1) 求a、b的值;(2) 过点B的直线l与分别交于P、Q(均异于点A、B),若,求直线l的方程.略解 (1) 易得,;(2) 直线l的方程为;易知,直线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故设直线l为:,【如果设直线l为,明显计算量大一些!】直线l与椭圆联立,点B的坐标已知,利用韦达定理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同理,也可求得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即可解出m.例 (2010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其中,,.(1) 设动点P满足,求点P的轨迹;(2) 设,,求点T的坐标;(3) 设,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解 (1)(2) 略;(3) 由题设知,直线AT的方程为y=m12x+3,直线BT的方程为y=m6x−3.点Mx1,y1满足y1=m12x1+3,x129+y125=1,得x1−3x1+39=−m2122⋅x1+325.因为x1≠−3,则x1−39=−m2122⋅x1+35,解得x1=240−3m280+m2,从而得y1=40m80+m2.点Nx2,y2满足y2=m6x2−3,x229+y225=1,解得x2=3m2−6020+m2,y2=−20m20+m2.若x1=x2,则由240−3m280+m2=3m2−6020+m2及m>0,得m=210,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x=1,过点D1,0.若x1≠x2,则m≠210,直线MD的斜率kMD=40m80+m2240−3m280+m2−1=10m40−m2,直线ND的斜率kND=−20m20+m23m2−6020+m2−1=10m40−m2,得kMD=kND,所以直线MN过D点.因此,直线MN必过x轴上的定点1,0.例 (2016天津文理)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右顶点为A,已知,其中O为原点,e为椭圆的离心率.(1) 求椭圆的方程;(2)(理)设过点A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点B(B不在x轴上),垂直于l的直线与l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H,若,且,求直线的l斜率的取值范围.(2)(文)设过点A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点B(B不在x轴上),垂直于l的直线与l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H,若,且,求直线的l斜率.解 (1) ;(2)(理)此问的关键是由“”得到,其余的就是计算了.设直线l为:,与椭圆联立:,易知,由于,可得:,,,由,可解得,直线MH为:,与直线l联立,可解得,由于,故(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即,化简得,即,解得或.所以,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2)(文)由于,故,即,化简得,即,解得.例 (2015天津文)已知椭圆的上顶点为B,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1) 求直线BF的斜率;(2) 设直线BF与椭圆交于点P(P异于点B),过点B且垂直于B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Q(Q异于点B)直线PQ与x轴交于点M,.(=1\×romani) 求的值;(=2\×romanii)若,求椭圆的方程.解 (1) 由及,可得,,故.(2) (=1\×romani)设点,,,由(1)可得椭圆方程为,直线BF的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解得.因为,所以直线BQ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得:,解得,又因为,及得.(=2\×romanii)由于,所以,,又,显然,椭圆方程为.【当然,也可以转化为点M到直线BQ的距离,不过计算量稍大.】用一个未知点表示另一个未知点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A、B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顶点,是线段的中点,且.(1) 求椭圆E的方程;(2) 若M是椭圆E上的动点(异于点A、B),连结并延长交椭圆E于点N,连结MD、ND并分别延长交椭圆E于点P、Q,连结PQ.设直线MN、PQ的斜率存在且分别为,试问:是否存在常数t,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 ;(2) .法一 通法先行,设点法+韦达定理,求解点P、Q的坐标 设,,,,直线MD的方程为:,和椭圆联立,整理可得:,则,即,从而,故点,同理可得点.由M、、N三点共线,可得:.,故存在常数,且.法二 截距点差法设,,,,对M、D、P三点,利用截距点差法:,解得点.对N、D、Q三点,同理可得点.由M、、N三点共线,可得:.故,故存在常数,且.法三 定比点差法——双定比练习 已知椭圆,斜率为1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点,直线AM、BM分别与椭圆C交于,求证:直线恒过定点.答案 .例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抛物线.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E、F两点(C、D与E、F分别在两侧,如图所示),证明:直线DF经过定点.证明 设,,其中,;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故,.设,,则直线DF的方程为:,因此,只须将分别用点A、B的坐标表示出来即可.直线的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故,同理可得:,故,因此,直线DF的方程为:,显然,直线DF经过定点.1.7点乘转化为双根算法例 (2007山东文压轴、理)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1) 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 若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A、B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椭圆C的右顶点.求证: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答案 (1) ;(2) 定点为;下面给出第(2)问的几种常见解法.法一 通法先行!注意到题目中已经给出直线l的方程,因此,也就不需要讨论斜率的存在性问题!当然,如果没有给出直线l的方程,就要设成的形式,避免讨论斜率!!设,,联立得:,则,令,可解得..由于以AB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故,即,即,代入数据,整理可得:,解得,,且均满足.当时,l的方程,直线过点,与已知矛盾;当时,l的方程为,直线过定点.综上所述,直线l过定点,定点坐标为.法二 点乘双根算法此解法的思路和法一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利用“双根法”省去了“许多”计算量.此处只把不同之处写出,如下:因为是联立后方程的两个根,所以有:…由于以AB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故,即.令代入式,可得:;令代入式,可得:,因此,,即为,后续过程同上,故略过.注 通过法一和法二的类比,个人认为,实际上,“点乘双根算法”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也节省不了多少时间.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毕竟“双根法”需要一定的变形技巧,不熟练不细心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因此,不如老老实实展开计算的稳当!法三 对称点点差法设,,右顶点为,则,由于,故,即,作差可得:,利用横截距公式,显然,过定点.1.8距离或者向量投影坐标化韦达定理的解题思想,就是坐标化,因此,如果给出的是距离或者向量,就需要进行坐标化,例 (2008浙江文压轴、理)已知曲线C是到点和到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l是过点的直线,M是C上(不在.上)的动点;A、B在.上,,轴(如图).(1) 求曲线C的方程;(2) 求出直线l的方程,使得为常数.解 (1) 直译即可,易得曲线C的方程为;(2) 易知直线l的斜率不为0,因此,设直线l为:,由于,只需要求出、即可,利用抛物线的设点法,设,则.直线MA为:,与直线l联立,可解得,故显然,只有当,即时,为常数,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注 也可利用平几性质,构造出如图所示的辅助线进行求解,具体过程略.例 (2011山东文压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如图所示,斜率为且不过原点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E,射线OE交椭圆C于点G,交直线于点.(1) 求的最小值;(2) 若∙,(=2\×romani) 求证:直线l过定点;(=2\×romanii) 试问点B、G能否关于x轴对称?若能,求出此时△ABG的外接圆方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 (1) 直线l的斜率,因此,利用中定点差法,…,可得,即,即,故,即的最小值为2,当且仅当时取等号.(2)(=2\×romani) 此题的背景是:极线对应的极点是,故直线l过定点.由(1)知直线OD为,与椭圆联立,可解得点,设直线l为,与直线OD联立,可解得点,又点,由可得:,即,即,故直线l为,显然,过定点.  (=2\×romanii) 假设点B、G能关于x轴对称,由(=2\×romani)知点B的坐标为,代入直线l,整理得:,即,解得或,当时,,产生矛盾,故舍去,故,即.当时,,,又点,故点A为,易知△ABG的外接圆的圆心在x轴上,直线AB的中垂线为:,令,可得圆心为,进而可得半径,因此,△ABG的外接圆的方程为.1.9非对称韦达问题非对称问题 我们知道,利用韦达定理解题,一般是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的式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题都可以走这个套路,比如,有的题目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方程后,会出现“”、“”、“”或“”的形式,此种情况,是无法直接利用韦达定理的,而这类题一般也称作非对称问题!类型一 “”型处理方法 .例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点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且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1) 求椭圆C的方程;(2) 若,求弦长的取值范围.答案 (1) ;(2) .解 (2)当直线l的斜率为0时,易得或,故舍去.因此,设直线l的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由于点M在椭圆内部,故必有,同时,设,,,则,故,由于,故,易得.因此,.类型二 “”型.处理方法 ①先凑出关于的形式:,即,②两个式子相乘:,此时,就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了.说明 ①实际上,在实际解题时,此种情况的题型极少!②此外,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按照这个套路走,实际上,直接解方程组往往更快捷,可以参考如下的例题!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经过点,其中e为椭圆C的离心率.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A在x轴下方).(1) 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 过点O且平行于l的直线交椭圆C于点M、N,求的值;(3) 记直线l与y轴的交点为P.若,求直线l的斜率k.答案 (1);(2);(3).略解 (1),又,故,解得.(2)设,,直线l为,与椭圆联立:.直线MN为,与椭圆联立,解得.故.【草稿上,也可以利用点乘双根算法:】(3) 法一 消元法…①,由(2)可知:…②,…③,三个未知数,三个方程,刚好可以解出k,由①②可得:,代入③整理得:,解得或(舍去),又,故.法二 利用非对称问题的处理套路,即,即,然后代入即可,具体过程略.注 ①对于第(3)问,也可以利用定比点差法:设,代入,整理可得:,解得或,则或(舍),故,.②对于第(3)问,两种方法对比而言,在计算量上,没有多大出入!例 如图,在椭圆上,经过点的直线l交椭圆于E、F(E在F上方),直线MP交椭圆于点N.(1) 求椭圆C的方程;(2) 若,求直线l的方程.解 (1) ;(2),,,由得:,故.法一 常规韦达定理法设直线l的方程为:,与椭圆联立:,设,,则…①由得:,即…②方向1 直接利用①②消元,先求出,再代入即可.方向2 凑出韦达定理的对称结构,由②变形:,即,即,再代入①即可,方向3 换元转化,令,则②变形为:,即,此时,重新联立,再利用套路:即可.显然,前两个方向的计算量都是巨大的,皆不可取;对于第3个方向,变形确实巧妙,不过,此法的本质就是下面的参数方程.法二 线段比的问题,优先使用参数方程法设过点P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常数),与椭圆联立:设点E、F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由得:,故,即,解得(不要被题目配图所骗),故直线l的方程为:.类型三 “”型处理方法 一般有两种常用方法,具体参考如下例题.例 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长轴的左右端点分别为、.(1) 求椭圆C的方程;(2) 过直线与椭圆C交于P、Q两点,直线与交于点S,试问:当m变化时,点S是否恒在一条定直线上?若是,请写出这条直线方程,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 (1) ;(2) 分析 此题的背景是极点极线,所求直线是极点所对应的极线!法一 韦达定理法——典型的非对称问题联立可得:,,,直线的方程:…①,直线的方程:…②,联立①②消去y可得:,到这一步,有两个常用方向:方向1 凑韦达消同一单元 ,解得.方向2 和积转化(强烈推荐熟练此法!!) 由得到:,故,解得.法二 定比点差法易知直线过定点,设,,,则,直线的方程:…①,直线的方程:…②,联立①②消去y可得:,解得.法三 截距点差法设p(),Q(),易知直线PQ过定点M(1,0),由于P、M、Q三点共线,故,即…①又,可得:…②直线的方程:…③,直线的方程:…④,到这一步,可以有两个常用方向可走:方向1 联立③④直接解出x,可得:.方向2 联立③④消去y可得:,由①②可得:,因此,,解得.练习 (2020北京)已知椭圆过点,且.(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的直线l交椭圆C于点M,N,直线MA,NA分别交直线于点P,Q,求的值.答案 (1) ;(2)1.§2桃花带雨浓,韦达定理进阶篇2.1和圆相关例 (2011大纲卷文)设两圆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则两圆心的距离( ).A.4B.C.8D.答案 选C.解 易知两个圆都在第一象限,且圆心在直线上,故可设圆的方程为:,过点:,即,设为此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坐标为、,故,故选C.例 已知经过点的两个圆都与直线、相切,则这两个圆的圆心距等于.答案 .解 两条直线的方程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对称,结合图象,可知圆心都在直线上,因此,可以设圆心,,则是关于x的方程,即的两个根,故.例 已知点P为圆与圆的公共点,圆,圆,若,,则点P与直线上任意一点M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解 由于,故可以尝试凑出关于a、c的二次方程,因此,需要先把b、d换掉!设,,则,,代入可得:,同理可得:,因此,a、c是方程的两个根,故,即点P的轨迹方程为:,易得.例 (2015江苏联赛初赛)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圆都与直线及x轴正半轴相切,若两圆的半径之积为2,两圆的一个交点为,求直线l的方程.解 由于圆、圆都与直线及x轴正半轴相切,因此,圆心、在直线l和x轴的角平分线上,不妨设此直线为,则.设圆、圆的半径分别为,则,可以尝试构造关于r的二次方程,然后,利用韦达定理.易知圆的圆心为,则,即,即,同理可得:.因此,是方程的两个根,故,即,进而,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背景 圆、圆是位似圆,设圆、圆与x轴的切点分别为A、B,可以利用平几知识证明得到:,即,即.练习 已知两圆的圆心在直线上,且两圆均与x轴相切,两圆圆心的横坐标a、b满足.若记两圆交点,且的最大值为10,求k的值.解 易求得a、b是关于方程的两个根,因此,.又,故,即,因此,点P的轨迹是圆.不妨令,则,解得.类题 如图,圆M和圆N与直线分别相切于A、B,与x轴相切,并且圆心连线与l交于点C,若且,则实数k的值为( ).A.1B.C.D.解 选D;设圆M、圆N与x轴的切点分别为P、Q,圆M、圆N的半径分别为.由于,故,即.易知OM、ON分别是∠POA、∠BOQ的角平分线,因此,OM⊥ON,设ON的斜率为m,则,即为,解得.因此,.注 也可以利用平几知识,易证得Rt△OPM≌Rt△NQO,则QO=PM,.2.2直线的定比分点式方程直线的定比分点式方程 经过两个不同的定点、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设为P、Q两点所确定的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参数的几何意义是动点M分有向线段即向量的定比,即,显然,利用定比分点的知识,可得到:①当时,M为内分点;②当,且时,M为外分点;③当时,点M与Q重合.注 实际上,根据定点的个数,我们可以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分为两种:①利用一个定点,再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以有向线段为参数的参数方程;②利用两个定点,再利用定比分点的知识(实质也是向量的共线定理),以定比为参数的参数方程.因此,直线的定比分点式方程实际上是属于直线的参数方程的一种!!例 已知点对椭圆的切点弦为AB,过点P的直线l交切点弦AB于Q,交椭圆于R、S,求证:.证法一 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设直线l为(t为参数),易知切点弦AB为:,故.直线l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则,故得证.证法二 借助调和点列的背景,即.设,,,,则,将坐标代入,可得:…①.同理,设,则,代入,可得:…②.由①②可知:是关于t的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故,又点在切点弦AB上,所以,则.故,即,即,即.例 (2006山东理)双曲线C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直线为C的一条渐近线.(1) 求双曲线C的方程;(2) 过点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点与C的顶点不重合).当,且时,求Q点的坐标.答案 (1) ;(2).解 (2) 设,由得:,即,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同理,由得:,故是关于的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故,解得,即点Q的坐标为.注 常规韦达定理方法:,设直线l的方程为:,其中,与双曲线联立:,后略;和上述方法相比,显然繁琐很多.例 (2007福建文压轴、理)如图,已知点,直线,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Q,且.(1) 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2) 过点F的直线交轨迹C于A、B两点,交直线l于点M,已知,,求的值.(3)(文)求的最小值.解 (1) ;(2) ;法一 设,,,则,又,可得:;同理,由可得:;故是关于的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因此,.法二 利用平几性质由已知,,得.则…①如图,过点A、B分别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则有:…②由①②得:,即.(3)(文)设直线AB的方程为,则;直线AB的方程与C联立:,则,,故,当且仅当,即时取得等号.例 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4,A、分别为椭圆C的上、下顶点,P为椭圆C上异于A、的动点,直线PA与的斜率之积恒为.(1) 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D、E两点,点Q满足:且,当直线l绕着T点转动时,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答案 (1) ;(2).略解 (2)设,,由得:,又D在椭圆C上,故,对于,同理得:,故、是关于t的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所以,解得.练习 已知抛物线,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与抛物线相交于P、Q,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1) 设,,证明:;(2) 设直线OP与直线OQ的斜率分别为、,若,求证:直线l过定点.解 (1) 设,,,由得:,代入得:,同理,由得:,故、是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因此,,,故得证.(2) 设,,则直线PQ的方程为:…①.又,即…②,①②对比,显然直线PQ过定点.2.3双切线问题参考相应章节的总结.§3树深时见鹿,双切线同构法3.1利用韦达定理转化例 (2012湖南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的点均在外,且对上任意一点M,M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点与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1) 求曲线的方程;(2) 设为圆外一点,过P作圆的两条切线,分别与曲线相交于点A、B和C、D.证明:当P在直线上运动时,四点A、B、C、D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解 (1) 法一 设,根据题意可得:,易知上的点位于直线的右侧,于是,故,化简可得的方程为:.法二 根据题意可知,曲线上任意一点M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因此,曲线是以为焦点,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故其方程为.(2) 当点P在直线上运动时,点P为,又,则过点P且与圆相切的直线的斜率k存在且不为0.因此,设切线方程为,即为.于是,整理得:,设过点P的两条切线PA、PC的斜率分别为,则,.设四点A、B、C、D的纵坐标分别为,切线PA为:,与联立:,则,同理可得:,故.例 (2012湖南文)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的椭圆E的一个焦点为圆的圆心.(1) 求椭圆E的方程;(2) 设P是椭圆E上一点,过P作两条斜率之积为的直线,当直线都与圆C相切时,求P的坐标.解 (1) ;(2) 设,直线分别为:、,其中.由直线与圆C相切可得:,即,同理可得:,因此,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则…①,且…②,又…③,联立②③解方程组得:或,经检验都满足①式,故点P的坐标为或或或.例 (2011浙江理)已知抛物线,圆的圆心为点M.(1) 求点M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2) 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过M,P两点的直线l垂足于AB,求直线l的方程.解 (1);(2)点P的坐标为,直线l的方程为.法一 通法就是设,设直线方程,利用相切条件,构造关于斜率、的二次方程,再利用韦达定理求解,具体过程此处略.法二 注意到P、A、B是抛物线上轮换的三点,再结合题目条件,显然,可以利用抛物线的两点式方程+韦达定理的构造求解.设,根据题意可知:且,设,,则直线PA的方程为:,又,直线PA和圆M相切:,即,对于直线PB,同理可得:,故是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所以.又直线AB的方程为:,故,即,解得,后略.练习 已知圆和抛物线,O为坐标原点.(1) 已知直线l和圆O相切,与抛物线E交于M、N两点,且满足OM⊥ON,求直线l的方程;(1) 过抛物线E上一点作两直线PQ、PR和圆O相切,且分别交抛物线E于Q、R两点,若直线QR的斜率为,求点P的坐标.答案 (1) ;(2)或.练习 (2011浙江文压轴)如图,设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做圆的两条切线,交直线于A、B两点.(1) 求的圆心M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2) 是否存在点P,使线段AB被抛物线在点P处的切线平分,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 (1);(2).例 (2016盐城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点是椭圆上一点,从原点O向圆作两条切线分别与椭圆C交于点P、Q,直线OP、OQ的斜率分别记为.(1) 若圆M与x轴相切于椭圆C的右焦点,求圆M的方程;(2) 若,①求证:;②求的最大值.解 (1) ;(2) ①双切线问题,反转利用韦达定理即可;②可以利用参数方程,或者直接平方变形,求得,故.例 如图,已知椭圆的上顶点为,离心率为.(1) 求椭圆C的方程;(2) 若过点A作圆的两条切线分别与椭圆C相交于点B、D(不同于点A).当r变化时,试问直线BD是否过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 (1) ;(2) 设切线方程为,则,即,设直线AB、AD的斜率分别为,则.此时就转化为常见的问题了,利用点差法的套路即可.设,,则,即,作差可得:,结合纵截距公式,显然,过定点.3.2蒙日圆椭圆 椭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PA、PB的交点P的轨迹是圆,这个圆一般叫作“蒙日圆”,也叫“准圆”,“伴随圆”;此外,如果过椭圆上一点C作椭圆的切线交蒙日圆于M、N两点,则(假设OM、ON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证明 常规的证明方法,设出切线,利用等效判别式快速得到关于k的二次方程,再利用韦达定理计算即可,具体的过程可参考如下的例题,此处略.对于,与蒙日圆方程齐次化联立即可轻松证明,具体过程如下:设,则切线MN的方程为:,与蒙日圆联立:,即,故.不过,在实际考试之时,还是建议使用设线法,即设,结合等效判别式进行齐次化联立求解,因为切线MN的方程是不好求得的!!注 (1) 对于蒙日圆的证明,也可以利用几何法,借助椭圆的光学性质,如图所示,过右焦点F作两条切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点M、N在“大圆”上(具体证明参见前面的光学性质专题).又四边形FMPN为矩形,因此,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即.(2)也可以将斜率乘积关系推广到其他情况,比如或,继续利用韦达定理求解即可.双曲线 对于双曲线,在的前提下,可得双曲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P的轨迹是圆.抛物线 抛物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轨迹是该抛物线的准线.例 (2014广东文理)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坐标为,离心率为.(1) 求椭圆的方程;(2) 若动点为椭圆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 这是一道古董题了,平时如果遇到过基本上就是送分的,但是如果第一次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注意两点即可:①要注意的斜率的讨论;②利用等效判别式进行计算,即由,可得:,即.解 (1) ;(2) 设两条切线分别为、,①当与x轴既不垂直也不平行时,设直线为,与椭圆联立可得:,由可得:,故k是方程的一个根,同理,直线的斜率也是方程的一个根,因此,,即,其中.②当⊥x轴或∥x轴时,对应∥x轴或⊥x轴,可知,亦满足.综上可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一条准线方程为,且经过点.(1) 求椭圆C的方程;(2) 若一个矩形的每一条边所在直线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称该矩形为椭圆的外切矩形.(=1\*romani)求证:椭圆C的所有外切矩形的顶点在一个定圆上;(=2\*romanii) 求椭圆C的外切矩形面积S的取值范围.解 (1) ;(2)①若矩形的边与坐标轴不平行,则过顶点的两条边的斜率满足;设矩形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则由得:,令,可得:.又,则,即,即,易知是此方程的两个根,因此,,即.②若矩形的边与坐标轴平行,则四个顶点显然满足.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所有矩形的顶点在定圆上.(=2\*romanii) 当矩形的边与坐标轴不平行时,由(=1\*romani)知,令,可得矩形的一组对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则另一组对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由于矩形一组对边所在直线间的距离为另一组对边的边长,故矩形的一条边长为,另一条边长为.因此,,令,则,于是.若矩形的边与坐标轴平行,则.故S的取值范围是.3.3斜率等差参见极点极线章节.3.4彭色列闭形定理彭色列闭形定理:共内切圆的三角形必共外接椭圆.例 (2009江西文压轴)如图,已知圆是椭圆的内接△ABC的内切圆,其中A为椭圆的左顶点.(1) 求圆G的半径r;(2) 过点作圆G的两条切线交椭圆于E、F两点,证明:直线EF与圆G相切.解 (1) 法一 直线过点,显然可以轻易求出点B设直线AB为,与椭圆联立:,故,,圆G是△ABC的内切圆,则直线AB和AC关于x轴对称,直线BC⊥x轴,故,消去r,整理可得:,故或.当时,,不成立,故只取,则.注 如果选择消去,则可得:,这是一个三次方程,而且比较复杂,试根法也不好使,因此,此路不通!最后,借助软件得到:.法二 由于含有内切圆,也有直角三角形,故可以尝试借助平几性质进行求解设,过圆心G作GD⊥AB于点D,BC交长轴于点H,则,即,即…①,又点在椭圆上,故…②由①②可得:,解得或(舍去).(2) 设过点与圆G相切的直线为:,则,即,设直线ME、MF的斜率分别为,则,.直线与椭圆联立:,解得,同理.故直线EF的斜率为,因此,直线EF的方程为:,即,即,又,则,因此,直线EF的方程为:,圆心到直线EF的距离为,故直线EF与圆G相切.注 或者直接得到点、,然后,利用直线EF的两点式方程,即为,即,此式看上去复杂,细心点,计算量不大的!整理得:,代入,,即,即.例 已知曲线过定点,点P是曲线C上的动点,过点P的圆的切线分别交曲线C于另外两点A、B.(1) 求曲线C的方程;(2) 若,点P为原点,判断直线AB与圆的位置关系;(3) 对任意的动点P,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直线AB与圆相切?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 ;(2) 若,点P为原点,则圆为,设切线为,则,解得,即切线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根据对称性,易解得直线AB为,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因此,直线AB和圆相交.(3) 探索型的题目,可以先利用特殊值引路:取,圆,设切线为,由,解得…①;切线与抛物线联立,根据对称性,可解得直线AB为.若直线和圆相切,则…②,由①②解得或(舍去).因此,对任意的动点P,直线AB和圆相切,必有.下面继续证明时,对任意的动点P,直线AB和圆相切.法一 常规方法,设出点P,设出切线,先利用双切线模型,然后,再利用韦达定理求出点A、B的坐标设点,过点P和圆M相切的切线为,则,整理可得:…,设切线PA、PB对应的m分别为、,则,.切线与抛物线联立:,则,即,即点,同理可得点.因此,直线AB为,即为,则圆心到直线AB的距离,结合式,代入化简可得:.综上所述,对任意的动点P,存在实数,使得直线AB与圆相切.法二 利用抛物线的两点式方程+双切线模型+轮换证明设,,,则切线PA为,由可得:…①;对于切线,同理可得…②.因此,欲证明直线和圆相切,只需要由①②证得成立即可.根据①②可知:是二次方程,即的两个根,故…③,…④,此时,只需要设法利用③④消去即可.由③+④、③-④分别可得:、.因此,,此时,再利用④就可以消去,利用④可知,故,展开可得,故得证.3.5和切点弦相关参见极点极线章节.3.6抛物线的双切线模型参考相应的章节.3.7其他类型例 (2017山东文压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C截直线所得线段的长度为.(1) 求椭圆C的方程;(2) 动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交y轴于点M.点N是M关于O的对称点,⊙N的半径为.设D为AB的中点,DE、DF与⊙N分别相切于点E、F,求∠EDF的最小值.解 (1) ;(2),由可得:;设,,,则,,即.由于,故.又,且为锐角,因此,只需要求的最小值即可!由于,欲求的最小值,只需要求出的最大值即可.,令,则,,因此,当,即时,取得最大值为3,此时,即,因此,∠EDF的最小值为.例 (2017山东理压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1) 求椭圆E的方程;(2) 如图,动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C是椭圆E上一点,直线OC的斜率为,且.M是线段OC延长线上一点,且,⊙M的半径为,OS、OT是⊙M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S、T,求∠SOT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解 (1) ;(2) ,,注意到直线l恒过定点,此定点在椭圆内部,并结合,可知.由于,又,欲求∠SOT的最大值,只需要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又,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即,因此,∠SOT的最大值为,此时直线l的斜率为.平行四边形的判断§4溪午不闻钟,垂直平分线和对称性问题4.1圆锥曲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性质 (1) 若不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椭圆和双曲线,焦点在x轴)交于A、B两点,设线段AB的中点为,曲线的离心率为e,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和x轴的交点为(比较常考,可简单记忆),与y轴的交点为.(2) 若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设线段AB的中点为,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和x轴的交点为.证明 (1) 以椭圆为例:由于,故,即.(2) 由于,故,即;也可以利用进行证明,具体过程略.性质拓展至极限形式——切线和法线 当A、B两点不断靠近,直至重合时,此时AB变为切线,AB的垂直平分线变为切线的法线!那么此时,上述性质(1)(2)也是成立的!证明 显然,可以直接借助切线方程,求出法线方程进行验证,当然,也有其他方法.例如,椭圆在点处的切线斜率满足:(中点点差法的极限形式),即,此时,对比上面的证明过程,显然是一致的!因此,此拓展实质就是“中点点差法的极限形式”的应用,当然,最根本的实质还是“中点点差法”.性质推论 如果上述的直线AB过焦点F,则对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都有:.证法一 利用性质(1)(2),易求得,然后,利用焦半径公式表示出即可,具体过程此处略.证法二 既然AB过焦点,也可以不利用性质(1)(2),直接借助第二定义或者极坐标进行证明.利用第二定义 不妨以椭圆为例,如图所示,设F为左焦点,A、B在左准线上的投影分别为,则,故.利用极坐标 ,,,,故,显然有.例 (1992全国卷理压轴)已知椭圆,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证明:.略解 设AB的中点为,则,又,故.注 实际解题时,要分成两种情况:①线段AB与坐标轴不平行;②线段AB与坐标轴平行.例 如图,、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P为椭圆上一点,的内心为I,连结PI并延长分别交x、y轴于点D、E.若,则.答案 ;椭圆的离心率为,设,故.例 (2014浙江文压轴、理)设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B.若点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答案 .法一 设AB中点为,利用点差法可知:,故.由,解得:,代入得:.又,即,易得.法二 设线段AB的中点是,直线AB的垂直平分线PM是:,则,利用中点点差法可得:,解得.法三 设线段AB的中点是,则,代入直线得:,即,解得.法四 注意到直线AB过定点,因此,在中,,设,则,故,即.例 (2012浙江理)如图,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B是虚轴的端点,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P、Q两点,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M.若,则C的离心率是( ).A.B.C.D.答案 选B.法一 直线的方程为:,斜率为.同上题类似,设PQ中点为,得到:.由,解得:(也就是结论),代入得:.又,即,易得,故选B.法二 设线段PQ的中点为,利用结论可得点,由可得:,即,代入直线PQ的方程:,解得,又,易得.例 (1)(2011湖北文理)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一个顶点是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个数记为n,则( ).A.B.C.D.(2)已知正△ABC的顶点A、B在抛物线上,另一
本文档为【圆锥曲线专题之第四章 技巧套路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hanvivo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MB
软件:Word
页数:197
分类:高中英语
上传时间:2022-03-24
浏览量: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