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报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执笔:李金华王青云林玉伦韩中王清剑一、中国制造业发展新背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出现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标准,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报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执笔:李金华王青云林玉伦韩中王清剑一、中国制造业发展新背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出现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同时,以环境保护形式、技术优势构建的壁垒,以及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严格的技术认证和特殊的对外贸易管理等,形成了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在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市场竞争的同时,发达国家的“巨无霸”跨国公司还利用产品开发、制造、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包装品循环利用等实现着各环节的价值增值,构成了一条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增值链,迫使欠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一)国际背景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背景,其特征是: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的竞争环境。1.国际金融危机促成更趋激烈的新竞争环境现阶段,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区域,其中东亚地区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2007年的13.2%。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位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使得全球金融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大量银行、企业相继破产,全球失业人数激增。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进入衰退。由于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不乐观,这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制造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形势。现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产生作用,中国制造业出现了近30年来少有的困难。特别是2008年,数以万计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由于外部总需求量减少加之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原因纷纷破产。面临如此严重的经济形势,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拉动本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也公布了一个4万亿的投资政策以拉动国内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经济在2009年依然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率。但是,投资的剌激作用并不能长久维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制造业竞争会更趋激烈。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经济跨越的依托,一直以来被各国所重视。近年美国先进制造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制造业仍是美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发动机。在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进程下,中国被很多专家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制造业取得的重要成绩。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逐渐融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承接全球产业的转移,并逐渐变为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向型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经济逐渐进入到高成本增长阶段,过高的能源消耗与依赖程度使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面临诸多领域的严峻挑战。并且,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要素价格等低层次优势,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中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行业大部分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价值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市场营销则被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所控制,产品最终定价权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产品定价权的丧失必然导致财富分配权的丧失,而且这种状态有被“锁定”的危险。处于这一分工状态的中国制造业,对能源等要素更加依赖,更加强化了强势国家的控制,经济主权进一步丧失。同时,贸易摩擦增多,国际贸易谈判中会处于更加劣势地位。因此,依赖于低层次优势,发展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思路已经难以继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已经是决定中国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必然抉择。2.新型的国际产业分工成为新动向新型的国际分工,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主要形式,同时包含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多元的立体的分工格局,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产业间垂直型国际分工而言的。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的边界已经细化到价值链层次,从而导致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因为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产业边界在弱化,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在产业链条层次,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又可细分为上游生产(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如电脑中的芯片、微波炉的磁控管等)和下游生产(终端的加工组装),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其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其知识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所以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向上游生产的递进也一样意味着分工地位和增值能力的提升。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为扩张,但实际上这些国家从事的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其大部分技术和技能仍包含在进口的零部件中。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新近公布的《贸易与发展报告》:尽管发达国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现在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却在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却与此相反,虽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大幅度增加,但并没有以相应的幅度提高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所承接的加工制造环节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始终处于较低层次,其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逐步涌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正极大地改变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改变着产业竞争的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也由垂直分工逐步变为水平分工,产业链逐步得到细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逐步把低技术的产业转移出去,对于高技术产业领域,他们也是尽力抢占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把低技术环节转移给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进一步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生产环节逐步细化。作为全球化阶段主要的受益者,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地,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产业内外和产品内的国际分工逐步融入到全球的生产体系之中。伴随着新型国际分工的出现,这种状况会加剧中国制造业竞争的激烈程度。3.国际产业转移形成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近年出现了一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作为外商直接投资承载主体的跨国公司凭借国外直接投资(FDI)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这种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第一,产业链更加细化,增值环节更多。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正极大地改变各个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改变着产业竞争的业态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产业链被极大地细化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今的制造业其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一些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或价值环节都可以超越国家范围进行分工,使得制造业产业链在全球延伸;另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制造厂商越来越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为优越的生产区位来分配其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价值链的整合,使产品的生产更具比较优势。第二,跨国公司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它已经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平均一个公司拥有国外子公司5.5家,这些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由于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全世界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的优势,因此它会成为今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同时,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在转移产业的过程中也开始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对产业移入国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开始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移。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加强,作为国际产业转移其中一部分地制造业国际转移也出现这样的趋势。世界银行统计的资料显示:20世纪50~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转移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其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移。以前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而从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转移的重点。同时,还呈现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形成了制造、研发、服务、人才一体化转移的局面。第四,产业国际转移出现组团式、集群式。国际制造业向外转移过程中,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且在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中,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大型开发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现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越来越迅速,虽然服务业的转移开始增多,但在产业转移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制造业转移,且规模不断扩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统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已由1970年的86%下降到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这一变化,正意味着世界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及发达国家对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调整,形成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格局。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形式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出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一种新形式,即“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也叫环境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其惯常运用的手段是环境附加税、绿色环境标志制度、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绿色贸易壁垒中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但对发达国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发展中国家却可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发达国家往往以环境规则和标准为借口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出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在近10年里其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措施。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壁垒措施,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涉及纺织、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几千种商品。目前,绿色壁垒措施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一方面绿色壁垒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补充,出现了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宽泛,它不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等整个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这些绿色保护措施给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挑战。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的贸易保护手段,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方面。由于此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现在,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特别是TBT的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规则,涵盖范围渐趋广泛。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通过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来实施,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各国要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卫生及安全性能。但在现行的国际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定者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标准的被动接受者,这无疑会大大限制和束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在,贸易技术措施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信息产品、家电、化工医药,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也涉及到各个环节,如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从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传统贸易壁垒逐步走向分化,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壁垒逐渐弱化,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继续存在,而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会不断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成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所以,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面对和适应这种发展的新环境。(二)国内背景1.中国处于新型工业化阶段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扩大,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特别是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从而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经济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升级,在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促成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特别是近两年,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升级,由吃、穿、用向住、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由于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产业链条长,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生了较大需求,从而加速了中国重化工业的进程。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领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在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即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不过,也应该看到在这个阶段,中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如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所以,中国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方面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注重发展质量的更高要求。2.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产业结构体现为GDP构成和从业人员的构成上。从从业人员看,1978年以后中国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渐降低,到2007年下降了2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提高,分别上升了6.6个、19.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从业人员总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45%,因而尽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降低的,但从业总人数在1993年前一直是增加的,此后就保持在365万从业人员水平上。从1994年开始,中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从GDP的构成上看,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分别为11.26%、48.6%和40.1%。显然,第三产业比重值与当今发达国家的60%~80%比重值相比确实过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其次是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的带动。根据官方提供的统计数据计算:近20年里,中国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约为8.4%,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约为57.6%,其中工业的贡献率约为52.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约为31.7%。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基本持平,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下,升中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则是在平缓上升。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正确的,但目前的结构状态却还不是合理的。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利用基于一般均衡性质建立的结构变化模型,描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对经济增长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三次产业的内部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的先决条件是社会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故而,经济发展本身可被看作是经济结构持续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变化(H.钱纳里,1991)。比照这一理论不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轨迹正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定律所描述的,农业产值(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工业产值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中国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演变为工业,但第三产业始终未占主导地位;中国各产业产值的结构比重与从业人数的结构比重没有出现同步的波率和波幅,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始终占有了绝大比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一直没有明显的增长;与产值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不同,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曾出现过阶段性的下降。现阶段,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在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耗能低、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服务业(传统的物流及餐饮旅馆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电信及商业服务)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因此,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3.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从1953年开始,中国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期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明确的目标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建设。这期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农业只占7.1%,轻工业占6.4%,而重工业则占到36.2%;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了56.7%,煤炭、冶金、石油、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矿山设备、汽车等一些重型工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到1958年,中国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钢铁工业被放置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巅峰时期。1957~1960年,中国工业结构折线为波峰阶段,而农业折线则进入波谷阶段。但好景不长,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发展,加之自然灾害,中国农业大面积减产,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的产业政策更显力度。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决定》,该决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逐步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消除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发展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纺工业。到后期,国家开始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图通过新技术的发展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一段时期,中国产业变得门类齐全,结构也变得复杂。2002年,国家再次出台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证,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保证。其战略目标是:“优先发展具备比较优势和对传统产业改造关系密切的高新技术,……基本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的生产工艺;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02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把目标锁定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它为后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中国必须适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3月召开的“两会”,党和政府再一次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就是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就是要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就是要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过去主要由工业拉动经济发展的状况,保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二、三次产业都有一种适度的发展速度,在不断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三次产业一齐发力,共同拉动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大背景。二、中国制造业规模、结构与集聚状况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制造业的劳动对象是各种自然产品或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过程是加工和制造,产出则是生产资料或日用消费品。制造业范围广、产品杂、技术性强、覆盖面宽,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产业标准分类,中国官方统计部门界定的“制造业”的范围主要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的门类C,含30个大类,即C1310~4320,169个中类,482个小类。(一)制造业规模制造业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体现,此处,我们选用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5个指标来测度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量,计算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1。表1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总量水平 企业数(个) 总产值(亿元) 增加值(亿元) 资产总量(亿元) 从业人数(万人) 2000 144399 73913.77 19396.51 94096.54 4619.36 2001 152508 83103.67 21971.28 100618.94 4390.8 2002 162172 96854.52 25923.98 108371.81 4473.68 2003 181186 127352.08 34088.7 127966.98 4883.81 2005 251499 217835.74 57231.49 183056.42 5935.25 2006 279282 274571.67 72436.89 216698.56 6346.89 2007 315396 355427.59 94653.02 270988.26 6913.01 2008 396950 441358.36 … 323403.08 7731.57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1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08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其统计口径为全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图1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水平图表1和图1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00年整个制造业的企业数为144399个,总产值为73913.77亿元,增加值为19396.51亿元,资产总量为94096.54亿元,从业人数为4619.36万人;到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则达到396950个,增加值达到441358.36亿元,资产总量达到323403.08亿元,从业人数达到7731.57万人。8年间,制造业企业数增长了174.90%、总产值增长了497.13%、资产总量增长了243.69%、从业人数增长了67.3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总产值,增幅最小的是从业人数,九年间各测度指标的环比增长速度如表2。表22000~2008年制造业规模增长速度表单位:% 年份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2000 — — — — — 2001 5.62 12.43 13.27 6.93 -4.95 2002 6.34 16.55 17.99 7.71 1.89 2003 11.72 31.49 31.49 18.08 9.17 2005 38.81 71.05 67.89 43.05 21.53 2006 11.05 26.05 26.57 18.38 6.94 2007 12.93 29.45 30.67 25.05 8.92 2008 25.86 24.18 … 19.34 11.84 年均增速 13.47 25.03 … 16.69 6.65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图22000~2008年制造业规模增速图从表2和图1.2可看出:2000~2005年间,除制造业从业人数一个指标在2001年出现负增长外,其他所有总量指标均是正增长,2003~2005年间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分别为38.81%、71.05%、67.89%、43.05%、21.53%,其中总产值的增速最快,高达71.05%;2005~2006年期间,各项总量指标的增速变缓;2007年以后,制造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量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地下滑,总产值的增速由2007年的29.45%下降到2008年的24.18%,下滑了5个百分点,资产总量增速则由25.05%降为19.34%,而企业数和从业人数的增速与2007年相比都出现了正增长,其中制造业企业数的增长较快,增速由07年的12.93%上升到25.86%,增长了近1倍。而2000~2008年的整个时期,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则分别为13.47%、25.03%、16.69%和6.65%。可见,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企业数、生产值,还是资产总量、从业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制造业规模和总量已达到相当水平。(二)制造业结构1.制造业行业结构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定义,制造业含30个行业大类,其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一分类,是进行制造业结构分析的基础。根据制造业分类,利用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以及从业人数进行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分析。相关计算指标如表3。表3制造业行业结构分析表单位:%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农副食品加工业 5.79 4.95 4.94 3.31 3.86 食品制造业 2.12 1.72 1.98 1.66 1.97 饮料制造业 1.41 1.44 2.00 1.85 1.47 烟草制造业 0.05 1.07 3.11 1.42 0.27 纺织业 8.92 5.30 5.23 5.17 9.1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4.72 2.15 2.41 1.72 6.0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 2.38 1.46 1.58 1.00 3.7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51 1.00 1.10 0.77 1.55 家具制造业 1.31 0.69 0.69 0.62 1.33 造纸及纸制品业 2.68 1.79 1.85 2.30 2.02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62 0.60 0.74 0.85 1.0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1 0.59 0.59 0.51 1.7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69 5.05 3.30 3.54 1.1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34 7.58 7.81 8.44 5.55 医药制造业 1.84 1.80 2.43 2.61 2.00 化学纤维制造业 0.50 1.17 0.86 1.30 0.66 橡胶制造业 1.18 0.98 1.02 1.04 1.28 塑料制造业 4.91 2.30 2.27 2.25 3.2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76 4.40 5.16 5.26 6.5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9 9.53 9.58 10.96 4.4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4 5.10 4.76 4.30 2.28 金属制品业 5.75 3.24 3.20 2.82 3.99 通用设备制造业 8.55 5.21 5.43 5.60 6.14 专用设备制造业 4.28 3.00 3.26 3.75 3.7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50 7.68 7.42 9.49 5.9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17 6.79 6.44 6.18 6.5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58 11.09 8.43 9.18 8.5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45 1.22 1.24 1.18 1.56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05 0.96 0.98 0.80 2.0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21 0.19 0.17 0.10 0.10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3的数据可绘制图3至图5如下:图3制造行业总产值结构图图4制造行业增加值结构图图5制造行业资产总量结构图表1-3和图1.3~图1.5显示了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规模在行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制造业产值集中于重化和高技术行业。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主要源自重化制造行业和高技术制造行业。2007年,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处于前10位的行业是: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0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6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79%)、纺织业(5.3%)、通用设备制造业(5.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05%)和农副食品加工业(4.95%)。这10个行业总产值之和达到了整个制造业总产值的近70%。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处于前10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4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44%)、通用设备制造业(5.43%)、纺织业(5.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16%)、农副食品加工业(4.94%)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76%)。这10个行业增加值之和达到了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近60%。第二,制造业资产总量主要分布于高增加值的行业。目前,中国制造业资产总量占比位于前10位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9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4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18%)、通用设备制造业(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26%)、纺织业(5.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3%)和专用设备制造业(3.75%)。这10个行业的资产总量之和达到了整个制造业资产总量的67%。显然,制造业的产值分布与资产总量分布有着相同的结构。高技术制造行业和重化制造行业,产值高,其拥有的资本量也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大。2.装备制造业行业结构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或资本品制造业,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等,含7个大类185个小类。重大技术装备,指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设备。包括通用类装备、基础类装备、成套类装备、安全保障类装备、高技术关键装备等。其中,通用类装备,也称一般性装备,基本上是传统的机械制造类产品,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建筑机械、运输机械等;基础类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主要包括机床、工具、模具、量具、仪器仪表、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等,一般意义上还包括相应的基础技术和基础材料;成套类装备,主要指生产线等;安全保障类装备,主要指新型军事装备、尖端科研设备、保障经济安全的关键性设备等;高技术关键装备,是前沿性核心装备,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单晶拉伸、硅片切抛、镀膜光刻、封装测试等核心技术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其发展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也同时具有劳动密集的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在资源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省能源、省资源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型产业。而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在重化工业中是最低的。随着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许多先进制造行业会被纳入高技术产业范畴。所以,一个地区装备制造业规模占全部制造业规模的比重基本可以反映其制造业的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所占比重越高,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和潜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分布状况如表4。表4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结构表单位:%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金属制品业 16.78 8.47 9.04 7.39 10.92 通用设备制造业 24.93 13.63 15.34 14.66 16.8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49 7.84 9.21 9.82 10.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13 20.09 20.94 24.83 16.3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00 17.77 18.18 16.18 17.9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45 29.02 23.80 24.03 23.4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2 3.19 3.49 3.09 4.2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装备制造行业结构的图表显示:通用设备行业集中了整个装备制造业最多的企业数,其数目达到整个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数的24.93%,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金属制造品(16.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13%)、专用设备制造业(12.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4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2%)等。而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尽管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占有明显优势,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从业人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23.49,而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的从业人数仅占16.81%。产值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在整个装备制造行业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前者的总产值占比为29.02%、增加值占比为23.8%、资产总量占比为24.03%,后者总产值占比为20.09%、增加值占比为20.94%、资产总量占比为24.83%。二者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之和分别达到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49.11%、44.74%和48.86%。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在各项指标上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装备制造业行业,其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仅为4.22%、3.19%、3.49%、3.09%和4.27%。3.制造业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效处理了所有制结构中主体与辅体的相互关系,逐步确立并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样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些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指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外商投资企业,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全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全部港、澳、台资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如上的分类,我们计算出目前中国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分析数据如表5。表5制造业所有制结构表单位:% 企业性质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4.56 22.45 23.13 31.71 14.85 集体工业企业 3.29 2.45 2.54 1.76 2.88 私营工业企业 53.58 25.38 26.19 18.87 31.02 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 21.24 35.03 32.32 33.48 33.89 其他 17.34 14.69 15.83 14.17 17.3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5绘制的分析图如图6至图8。图6制造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图图7制造业增加值所有制结构图图8制造业资产总量所有制结构图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分析图表显示:在企业数指标上,私营企业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其集中了全部制造业企业数的一半以上,达到53.38%,紧随其次的是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占比21.24%。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所集中的企业数相对较少,分别为整个制造业企业数的4.56%和3.29%。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私营制造企业和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为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33.89%和31.02%,两者的总从业人数占了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65%,而集体制造企业的从业人数仅占2.88%。可见,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外商、港澳台制造企业在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方面都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分别占了整个制造业规模的35.03%、32.32%和33.48%。国有及国有控股制造企业在企业数上没有明显的优势,仅为私营工业企业的10%左右,但其在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方面却丝毫不弱于私营制造企业,其总产值和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2.45%和23.13%。特别地,国有制企的资产总量占了整个制造业资产总量的31.71%,比私营工业企业(18.87%)还高了12.84个百分点,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上所占的绝对优势。(三)制造业集聚1.制造业规模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的集聚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较早研究产业布局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同时劳动费用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1)制造业规模的省域集聚前述的有关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的经典理论,为我们进行制造行业地域分布和集聚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研究思路。此处,仍然用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作为观测指标进行测度分析,现阶段,中国制造行业地域分布与集聚状况如表6。表6制造业地域分布和集聚情况表单位:% 地区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北京 1.98 2.34 1.83 3.20 1.61 天津 1.99 2.51 2.42 2.58 1.61 河北 3.06 4.00 3.90 3.80 3.57 山西 0.78 1.34 1.49 2.05 1.61 内蒙古 0.80 1.09 1.58 1.31 0.90 辽宁 4.77 4.52 4.82 5.13 3.95 吉林 1.11 1.57 1.71 1.70 1.22 黑龙江 0.86 1.00 0.91 1.31 1.11 上海 4.78 6.05 5.52 7.07 4.05 江苏 13.14 14.30 12.82 12.68 12.07 浙江 16.17 9.46 7.35 10.25 11.26 安徽 2.40 1.93 2.19 2.12 2.02 福建 4.53 3.22 3.40 3.12 4.95 江西 1.67 1.52 1.63 1.39 1.70 山东 11.04 12.63 13.44 9.60 10.69 河南 3.78 4.45 5.50 3.35 4.19 湖北 2.63 2.35 2.85 3.08 2.58 湖南 2.74 2.07 2.58 1.91 2.32 广东 13.17 14.38 13.10 12.37 18.62 广西 1.24 1.11 1.33 1.20 1.25 海南 0.13 0.25 0.24 0.34 0.13 重庆 1.10 1.11 1.26 1.31 1.32 四川 2.92 2.62 3.40 3.03 2.91 贵州 0.53 0.47 0.61 0.71 0.65 云南 0.65 0.99 1.31 1.50 0.83 西藏 0.02 0.01 0.01 0.02 0.02 陕西 0.85 1.09 1.33 1.57 1.31 甘肃 0.46 0.73 0.66 0.98 0.72 青海 0.12 0.13 0.18 0.25 0.15 宁夏 0.20 0.21 0.23 0.31 0.25 新疆 0.39 0.52 0.36 0.76 0.4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从表6可知,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在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企业数方面,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前4个地区是浙江(16.17%)、广东(13.17%)、江苏(13.14%)、山东(11.04%),其总数达到53.52%,仅仅这4个省份所集中的制造业企业数就超过全国的一半;同样在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方面,这4个省份仍然占有绝对优势,5个指标之和达到的份额分别为50.77%、46.71%、44.9%和52.64%,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数有超过一半分布在这4个省,制造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也接近于整个制造业的一半集中在这4个省。相对于4个制造大省、强省,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省市、区的制造业规模所占比重则明显落后,特别是西藏自治区的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仅为0.02%、0.01%、0.01%、0.02%和0.02%,均不足1%;其他制造业各项总量指标分布也不足1%的省份还有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是很不均衡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地区制造业发展能力的差异。(2)制造业规模的大区集聚更进一步,我们测度制造业规模在东、中、西部和7大区域的集聚状况。相关计算数据如表7。表7东、中、西部制造业分布和集聚情况表单位:% 区域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东部地区 74.76 73.68 68.85 70.14 72.50 中部地区 15.97 16.23 18.86 16.91 16.75 西部地区 9.27 10.10 12.29 12.95 10.75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7显示:东部地区制造业的企业数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为74.76%,相对应地,中部地区为15.97%,西部地区为9.27%;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73.68%、68.85%、70.14%和72.50%,而中部地区的占比为16.23%、18.86%、16.91%和16.75%,而西部地区则为10.10%、12.29%、12.95%和10.75。可以直观地看出,制造业在东、中、西部之间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所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均超过了2/3,总产值更是达到了73.68%之多,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总产值分别为中、西部地区的4.5倍和7.3倍,增加值为中、西部地区的3.7倍和5.6倍,资产总量分别为4.1倍和5.4倍。西部地区在各项指标上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无论在生产总量还是在从业人数上,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都处于劣势。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有近一半分布在华东地区,该地区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占整个制造业的53.73%,总产值占比为49.12%,增加值占比为46.35%,资产总量占比为46.24%,从业人数占比为46.73%;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比分别为14.54%、15.74%、14.68%、13.9%、20.01%;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相比,虽然其制造业企业数的占比(8.61%)略低于华中地区(9.15%),但其在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上却均高于华中地区;东北地区的制造业规模集聚度仅低于华中,分别为6.73%、7.08%、7.44%、8.13%和6.27%;制造业集聚度相对落后的两个区域是西南和西北,两个地区集聚的制造业企业数约为整个制造业企业数的7.23%,其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集聚度也仅分别为整个制造业的7.9%、9.38%和10.45%,从业人数仅为整个制造业的8.59%。显然,制造业的集聚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2.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由于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此处单独分析其总量的空间集聚状况。仍然从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值和从业人数这5个指标入手,通过收集、整理2000-2008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并计算相关的分析指标如表8及图9至图11。表8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业集聚表单位:% 企业数 总产值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从业人数 东部地区 81.19 81.87 77.80 77.04 79.13 中部地区 12.05 11.51 14.16 13.84 12.52 西部地区 6.76 6.62 8.03 9.11 8.3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图9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集聚图图10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集聚图图11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业资产集聚图装备制造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图表显示:装备制造业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均衡,无论是在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还是在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方面,东部地区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81.89%、81.87%、77.8%、77.04%和79.13%,其中企业数和总产值所占比重更是超过了总体的80%;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的装备企业数占比为12.05%,总产值占比为11.51%,增加值占比为14.16%,资产总量占比为13.84%,从业人数占比为12.52%。西部地区虽然包含12个省份,但其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极其落后,其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分别为东部地区的8.3%、8.1%、10.3%、11.8%和10.5%。装备制造业集聚图表显示:企业数有超过一半集中于华东地区(55.32%),其从业人数也占据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近一半。华南地区在企业数和从业人数上仅次于华东地区,分别占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16.06%和25.61%。相比之下,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所拥有的企业数及从业人数占比则明显落后于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的企业数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43%和5.02%,而西北地区则分别为1.29%和2.22%。七大区域不但在装备制造业企业数和从业人数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样地在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分布和集聚程度也极其不均衡。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主要集聚于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两者所占比重分别为49.89%和22%;华北的总产值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9.94%,东北和华中紧随其后,分别为6.75%、5.86%,集聚最少的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两个地区总产值之和也仅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5.55%,略高于华东地区的占比。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也主要集聚于华东和华南。华东地区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所占比重分别为48.65%和48.19%,均接近于整个装备制造业的一半;华南地区的相应比重分别为19.95%和17.97%,两个地区的增加值就占据了整个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68.6%,资产总量为66.16%。相比之下,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更弱,其增加值仅占到整个装备制造业的1.69%,不足2%,资产总量也只是全部装备制造业总资产的2.43%。3.制造业的行业空间集聚一定范围内,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或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外在规模经济的驱动力下,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必然会逐步把本企业转移至相关产品的集聚区发展,这便形成了行业集聚。从过程来看,行业集聚必然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必然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城镇之间通过行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集聚成群。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行业的集聚可以增强企业、行业以及地区的竞争力;同时,行业集聚也加剧了竞争,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因此,集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区外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行业的前沿。(1)集聚程度测评经济学中,测度行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是集聚度指数,即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量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比重。此处,将其进行延伸,以此测度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如下:(N为全部行业个数,N>n)CRn表示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表示第i个地区(企业)的产值(或产量、或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n为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企业)数;N为产业内的地区(企业)总数。通常n=4或者n=8,时,行业集中度就分别表示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4家或者前8家企业的集中度。CR4越大,说明这一行业的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越趋向于垄断;反之,集中度越低,市场竞争越趋向于竞争。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oeS.Bain)提出过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CR8≥40,为寡占型;CR8<40%,为竞争型。CR8≥70%则为极高寡占型;CR8<20%则为分散竞争型。根据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制造业总产值数据,计算得2007年中国全部制造业中的21个大类行业集聚度指数于表9。表9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度(CR4)表单位:% CR4 集中度前4位省份及其份额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化学纤维制造业 78.16 浙江37.21 江苏31.38 福建5.50 广东4.0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4.50 广东34.11 江苏20.90 上海12.71 北京6.79 纺织业 72.98 江苏23.03 浙江22.37 山东19.65 广东7.9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69.44 江苏22.51 广东18.30 浙江17.33 山东11.3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68.77 广东31.00 江苏18.95 浙江11.55 上海7.2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6.30 广东25.99 江苏16.75 浙江12.80 山东10.76 金属制品业 63.69 广东22.89 江苏17.48 浙江12.69 山东10.62 造纸及纸制品业 60.39 山东21.27 广东15.79 江苏11.96 浙江11.37 通用设备制造业 58.24 江苏18.00 山东15.94 浙江14.03 上海10.2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3.63 江苏19.31 山东16.70 广东9.62 浙江8.0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9.58 山东17.96 河南11.66 广东11.50 江苏8.46 农副食品加工业 48.88 山东26.62 河南9.23 江苏6.62 广东6.41 专用设备制造业 46.84 山东16.40 江苏13.46 广东8.72 浙江8.2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6.28 河北15.59 江苏15.26 山东8.38 辽宁7.05 食品制造业 45.52 山东19.42 河南10.01 广东9.76 内蒙古6.33 烟草制造业 43.19 云南19.85 湖南9.44 上海7.48 江苏6.4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40.31 山东12.94 辽宁12.73 广东9.08 山西5.56 饮料制造业 40.03 四川12.26 山东11.91 广东8.48 河南7.37 医药制造业 39.67 山东13.72 江苏10.10 浙江9.06 广东6.7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7.58 江苏10.62 河南9.61 山东8.92 广东8.4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7.36 广东10.84 江苏9.04 山东8.79 上海8.69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中主词栏行业按集中度指数高低排列。若将行业的集聚程度按照30%、50%、70%三个分界点来划分,位于30%~50%之间的为低度集聚,位于50%~70%之间的为中度集聚,而高于70%的则为高度集聚。从表9可以看出:第一,制造业的绝大多数行业集聚在前4名的省份中。集聚程度最高的行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程度最低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低度集聚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58%)、医药制造业(39.67%)、饮料制造业(40.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0.31%)、烟草制造业(43.19%)、食品制造业(45.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8%)、专用设备制造业(46.84%)、农副食品加工业(48.88%)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9.58%);中度集聚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3.63%)、通用设备制造业(58.24%)、造纸及纸制品业(60.39%)、金属制品业(63.6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8.77%)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69.44%);高度集聚的行业有:纺织业(72.98%)、通信设备、计算机机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5%)和化学纤维制造业(78.16%)。第二,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国绝大多数制造行业主要集聚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只有少数行业集聚于内陆省份,这此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北京6.7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河南11.66%),农副食品加工业(河南9.2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河北15.59%、辽宁7.05%),食品制造业(河南10.01%、内蒙古6.33%),烟草制造业(云南19.85%、湖南9.4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辽宁12.73%、山西5.56%),饮料制造业(四川12.26%、河南7.37%)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61%)。第三,集聚程度高的行业主要是资源依赖型较强的行业,或是对技术、资本有较高要求的新兴行业。前者如烟草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高度地方化的行业对原料产地有较强的要求,是资源密集型工业,这些工业往往会集中在生产所需要资源相对富裕的地方,以便获得相对便宜的资源投入,节约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后者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技术较好、资本充足的地区。可以看出,中国烟草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云南、湖南等地,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对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的行业则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快速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形成了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技术、资本、劳动力优势,促进了制造行业在沿海城市的集聚。(2)空间聚类测度CR4从一个侧面测度了单个制造业行业在区域的集聚程度,下面用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计算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系数,进一步分析制造业的集聚状况。计算结果见表10。表10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系数表 企业数 增加值 资产总量 位次 省份 空间集聚系数(%) 位次 省份 空间集聚系数(%) 位次 省份 空间集聚系数(%) 1 浙江 16.17 1 山东 13.44 1 江苏 12.68 2 广东 13.17 2 广东 13.10 2 广东 12.37 3 江苏 13.14 3 江苏 12.82 3 浙江 10.25 4 山东 11.04 4 浙江 7.35 4 山东 9.60 5 上海 4.78 5 上海 5.52 5 上海 7.07 6 辽宁 4.77 6 河南 5.50 6 辽宁 5.13 7 福建 4.53 7 辽宁 4.82 7 河北 3.80 8 河南 3.78 8 河北 3.90 8 河南 3.35 9 河北 3.06 9 福建 3.40 9 北京 3.20 10 四川 2.92 10 四川 3.40 10 福建 3.12 11 湖南 2.74 11 湖北 2.85 11 湖北 3.08 12 湖北 2.63 12 湖南 2.58 12 四川 3.03 13 安徽 2.40 13 天津 2.42 13 天津 2.58 14 天津 1.99 14 安徽 2.19 14 安徽 2.12 15 北京 1.98 15 北京 1.83 15 山西 2.05 16 江西 1.67 16 吉林 1.71 16 湖南 1.91 17 广西 1.24 17 江西 1.63 17 吉林 1.70 18 吉林 1.11 18 内蒙古 1.58 18 陕西 1.57 19 重庆 1.10 19 山西 1.49 19 云南 1.50 20 黑龙江 0.86 20 广西 1.33 20 江西 1.39 21 陕西 0.85 21 陕西 1.33 21 内蒙古 1.31 22 内蒙古 0.80 22 云南 1.31 22 重庆 1.31 23 山西 0.78 23 重庆 1.26 23 黑龙江 1.31 24 云南 0.65 24 黑龙江 0.91 24 广西 1.20 25 贵州 0.53 25 甘肃 0.66 25 甘肃 0.98 26 甘肃 0.46 26 贵州 0.61 26 新疆 0.76 27 新疆 0.39 27 新疆 0.36 27 贵州 0.71 28 宁夏 0.20 28 海南 0.24 28 海南 0.34 29 海南 0.13 29 宁夏 0.23 29 宁夏 0.31 30 青海 0.12 30 青海 0.18 30 青海 0.25 31 西藏 0.02 31 西藏 0.01 31 西藏 0.02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10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数主要集聚地为:浙江(16.17%)、广东(13.17%)、江苏(13.14%)、山东(11.04%)、上海(4.78%)、辽宁(4.77%)、福建(4.53%)、河南(3.78%)、河北(3.06%)、四川(2.92%)等;制造业增加值主要集聚地为:山东(13.44%)、广东(13.10%)、江苏(12.82%)、浙江(7.35%)、上海(5.52%)、河南(5.50%)、辽宁(4.82%)、河北(3.90%)、福建(3.40%)、四川(3.40%)等;资产总量主要集聚地为:江苏(12.68%)、广东(12.37%)、浙江(10.25%)、山东(9.60%)、上海(7.07%)、辽宁(5.13%)、河北(3.80%)、河南(3.35%)、北京(3.20%)、福建(3.12%)、湖北(3.08%)等。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产能主要集聚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西部地区的新疆、贵州、宁夏、青海、西藏和东部的海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拥有的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较少。依据数据的特征,为运算方便,直接采用平方欧氏距离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产业集聚系数进行聚类处理,得目前中国制造业聚类分析谱系图如下(图12)。图12制造业聚类分析谱系图聚类分析谱系图表明,制造业集聚相似的省份可分为5个类别:第一类别: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第二类别:上海、辽宁、河南、福建;第三类别:湖北、四川、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湖南;第四类别:新疆、甘肃、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海南、江西;第五类别:、吉林、黑龙江、重庆、广西、陕西、云南、内蒙古、山西。(3)不均衡测度利用行业集聚度指数和欧氏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制造业集聚分析后,可利用区位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进行制造行业不均衡测度分析。2007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基尼系数及其变动情况如下表(表11)。表11制造业行业的基尼系数及其变动 06年基尼系数 07年基尼系数 变动幅度% (1) (2) (2)-(1)/(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18 0.29 67.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42 0.63 50.44 医药制造业 0.25 0.34 35.3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9 0.51 31.55 饮料制造业 0.32 0.39 21.8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26 0.31 18.31 烟草制造业 0.54 0.62 14.9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25 0.28 13.55 农副食品加工业 0.41 0.45 10.39 金属制品业 0.22 0.24 9.5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40 0.43 8.5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4 0.33 -2.84 通用设备制造业 0.27 0.26 -3.78 专用设备制造业 0.22 0.20 -6.15 食品制造业 0.36 0.33 -7.1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48 0.45 -7.7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35 0.31 -13.38 纺织业 0.38 0.29 -23.48 化学纤维制造业 0.58 0.44 -24.42 造纸及纸制品业 0.27 0.20 -28.00 行业平均 0.344 0.365 6.1数据来源:2007、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11中的数据是以基尼系数增长幅度排序的,不仅给出了相关大类产业2006年和2007年的区位基尼系数,而且还给出了该系数的变化幅度。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地理集中现象在加剧。2007年区位基尼系数的平均值为0.365,而2006年的平均值为0.344,从总体上看基尼系数上升了。2007年与2006年相比,所计算的2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基尼系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余11个行业的基尼系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行业平均集聚度提高了6.1%。总的来看,中国制造业行业分布的空间集中程度在提高,集聚和地方化趋势在加强。第二,各行业集聚的不均衡度有较大差异。2006、2007两年制造业的20个行业的基尼系数,最大数值分别为0.58、0.62,最小数值分别为0.18、0.20。按基尼系数值的大小可将其集聚水平分成3组:第1组(Ginicoefficient0.4):2006年的产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42)、烟草制造业(0.54)、农副食品加工业(0.4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48)、化学纤维制造业(0.58);2007年的产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1)、烟草制造业(0.62)、农副食品加工业(0.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3)、通信设备、计算机机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45)和化学纤维制造业(0.44)。第2组(0.3<Ginicoefficient<0.4):2006年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39)、饮料制造业(0.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34)、食品制造业(0.3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5)、纺织业(0.38);2007年有医药制造业(0.34)、饮料制造业(0.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33)、食品制造业(0.3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1)。第3组(Ginicoefficient0.3):2006年的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18)、医药制造业(0.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25)、金属制品业(0.22)、通用设备制造业(0.27)、专用设备制造业(0.22)、造纸及纸制品业(0.27);2007年的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28)、金属制品业(0.24)、通用设备制造业(0.26)、专用设备制造业(0.2)、纺织业(0.29)、造纸及纸制品业(0.20)。从分组结果来看,与2006年相比,2007年制造行业集聚度较高(Ginicoefficient0.4)的行业有所增加,由2006年的6个增加到7个,且该组的各行业基尼系数增长幅度较大,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烟草制造业分别增加了50.44%和14.96%,其它两组的行业集聚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总的来看,整个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在不断提高。第三,部分制造行业的基尼系数变化幅度较大。制造行业中基尼系数增大较快的行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7.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0.44%)、医药制造业(35.3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1.55);下降较快的行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28.00%)、化学纤维制造业(24.42%)、纺织业(23.48%)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3.38%)。基尼系数的变化显然会影响到一个地域经济的发展。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能够为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集中的市场,也能使企业从技术溢出中获益,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带动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化技能的集中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同时,行业集聚也有利于创新。实践证明,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中国制造行业的合理集聚,会促进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三、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一)制造业规模比较1.制造业增加值比较制造业增加值,是指制造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反映了制造业生产活动创造的财富增加量。我们将近年世界主要制造大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对比列表如下(表12)。表2-11991~2008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对比表单位:亿现价美元 年份 美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1991 10435 4564.05 1998.64 9242.87 763.66 1232.79 1992 10820 4897.06 2033.89 9726.94 794.06 1383.64 1993 11314 4337.63 1814.46 10522.47 878.6 1491.74 1994 12232 4529.23 2001.33 11039.67 1038.79 1868.87 1995 12891 5216.87 2205.9 12191.07 1288.39 2427.22 1996 13160 4975.05 2278.92 10775.92 1334.53 2833.31 1997 13796 4423.87 2493.43 9869.89 1213.77 3112.26 1998 14405 4535.51 2540.64 8666.23 855.69 3185.91 1999 14918 4351.69 2465.67 9744.04 1118.59 3348.38 2000 15430 3902.43 2325.18 10403.51 1337.3 3754.55 2001 14600 3862.37 2204.29 8658.1 1175.57 4075.14 2002 14716 4106.44 2197.56 8118.29 1294.49 4480.99 2003 14829 4948.19 2364.57 8938.42 1419.47 5242.9 2004 15587 5596.35 2699.91 9742.82 1736.31 6432.45 2005 16261 5658.87 2696.1 9787.38 2086.14 7336.56 2006 17117 6084 2939.8 9338.16 2314.02 8931.3 2007 17556 7111 3233 9230.8 2567.75 11529.86 2008 18307 7672 3230 10445.7 2346.88 14875.34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http://www.un.org)。作者计算整理。运用表12的部分数据,可绘制对比分析图如图13。图13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比较图由表2-1和图2.1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一直遥遥领先其他国家;1991年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为10435亿美元,是中国的8.46倍、英国的5.22倍;经过近20年的发展,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近乎翻了一番,在2008年达到18307亿美元,仍为英国同时期的5.67倍。即使在战后日本经济繁荣的90年代初期(1991~1995年),日本也没有撼动美国制造业所处的霸主地位,制造业增加值仍只是美国的90%左右,但其制造业增加值一直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直到2007年被中国超过。1995年是日本制造业增加值最大的时期,为12191.07亿美元,后面十几年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虽升升跌跌但都没超过1995年的峰值。在图表中列出的几个国家中,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的代表,制造业增加值最少,1991年增加值仅为763.66亿美元,仅为美国的7%,但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韩国制造业发展迅速,2008年制造业增加值为1991年的3倍。英国是图中列出的发达国家中制造业最低的国家,表明1991年以来英国的制造业规模并不大。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改革开放后的30年可谓是跨越式发展的年代。尤其是2004年以后,制造业的增加值更是增长迅速。1991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仅为1232.79亿美元,而2008年其增加值增长到14875.34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是表中所列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仍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分工格局中价值链的低端,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承担的也多是低价值的初级零部件的生产,科技含量比较低。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增长或者提高国际地位,必须提高制造业中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生产。2.制造业总产值比较制造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制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反映制造业企业生产的总成果。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部分制造品的生产总量始终居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粗钢产量已居世界第5位、煤产量居第3位、水泥产量居第4位、化肥产量居第3位。自2000年以后,4种产品的产量始终保持在世界第1位。此处,先用制造业总产值进行制造总量的比对,相关数据如表13。表132000~2006年制造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亿美元 美国 日本 中国 2000 42085.82 27882.58 8929.61 2001 39676.98 23588.37 10040.23 2002 39147.19 21482.28 11879.69 2003 40153.87 23611.30 15386.18 2004 43089.71 26288.13 23434.30 2005 47353.84 25349.02 26583.75 2006 50150.55 … 35291.99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http://www.un.org)。作者计算整理。表13显示:2000~2006年间美国、日本的制造业总产值都出现了先降后升的局面,中国2000年制造业总产值为8929.61亿美元,2006年则达到35291.99亿美元,并于2005年超过了日本。但从绝对量上来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70%左右,与美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3.制造业从业人数比较从业人数是反映一个行业规模、技术水平的另一重要指标,我们将相应的国际对比指标列表如下(表14)。表14制造业从业人数对比表单位:万人 美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中国 2000 1665.2 854.2 474 1321 4619.36 2001 1584.6 860.9 461.9 1284 4390.8 2002 1466.4 848.3 443.3 1222 4473.68 2003 1387.3 824.3 409.9 1207 4883.81 2004 1648.4 813.5 377.6 1177 4619.36 2005 1625.3 803.2 372.3 1169 5935.25 2006 1637.7 815.7 375.5 1160.6 6346.89 2007 1630.2 839.5 374.5 1198 6913.01数据来源:相应年份《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从表14可以看出,英国的制造业从业人数是最少的,2000年仅为474万人,而中国在2000年的从业人数为4619.36万人。美、德、英、日的制造业从业人数都处于一种缓慢下降的过程中,而中国制造业的从业人数则是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制造业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二)制造业潜质比较制造业的潜质,指制造业潜在的发展能力,是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重要表现。我们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制造业对外依附度、制造业结构以及制造业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将相关对比分析数据计算整理如表15。表151991~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比表单位:% 美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中国 1991 18.9 27.81 21.64 26.62 32.73 1992 18.53 26.19 21.22 25.68 33.09 1993 18.44 23.91 21.05 24.2 34.55 1994 18.79 23.42 21.51 23.07 34.45 1995 18.92 22.87 21.87 23.12 34.66 1996 18.24 22.54 21.5 23.03 34.7 1997 17.97 22.61 21.17 22.94 34.65 1998 17.81 22.95 20.14 22.06 33.67 1999 17.37 22.56 19.12 21.9 33.78 2000 16.96 22.82 18.33 21.94 34.74 2001 15.53 22.66 17.38 20.82 34.66 2002 15.07 22.5 14.05 20.48 35.39 2003 14.93 22.47 13.32 20.87 39.34 2004 13.37 20.42 12.53 20.39 40.50 2005 13.12 20.30 12.08 20.65 32.70 2006 13.00 21.00 12.37 20.52 33.60 2007 12.71 21.57 11.85 20.59 35.15 均值 16.45 22.86 17.71 22.29 34.84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图141991~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比图由表15和图14可以看出,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处在缓慢降低的趋势之中,但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3和2004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出一种稳态(均值为34.84%),相比其他国家,美、德、英、日的制造业占GDP的均值分别为16.45%、22.86%、17.71%和22.29%,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远大于同期的其他4国;199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73%,而德国为27.81%,日本为26.62%,英国为21.64%,美国为18.9%。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15%,而美国同期则降为12.71%。这说明中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会逐渐减少,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也会下降。2.制造业对外依存度比较我们以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来反映制造业的对外依附度,收集相关数据列表绘图如下(见表16、图15)。表161990年、2005年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比重对比单位:% 1990 2005 增长率 中国 80 75 -5 日本 44 54 10 美国 73 72 -1 德国 72 68 -4 英国 75 72 -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图151990年、2005年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比重比较图表16和图15显示:除了日本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约为50%外,各国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都非常大。1990年中国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为80%,2005年为75%,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其他国家也和中国相似,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下降,只有日本同期增长了10个百分点。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对外依附程度较高,但这种依附程度正在缓慢下降。3.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比较一般而言,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与资本密集程度直接相关的,资本密集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会越高,反之,资本密集度越低,劳动生产率就越低。此处我们进行制造业人均增加值比较,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情况。相关数据如表17。表172001~2007年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对比单位:亿美元/万人 美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中国 2000 9.2662 4.5685 4.9054 7.8755 0.8128 2001 9.2137 4.4864 4.7722 6.7431 0.9281 2002 10.0355 4.8408 4.9573 6.6434 1.0016 2003 10.6891 6.0029 5.7687 7.4055 1.0735 2004 9.4558 6.8793 7.1502 8.2777 1.3925 2005 10.0049 7.0454 7.2417 8.3724 1.2361 2006 10.4519 7.4586 7.8290 8.0460 1.4072 2007 10.7692 8.4705 8.6328 7.7052 1.6678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http://db.cei.gov.cn)。作者计算整理。从表17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各年人均制造业增加值远远低于几个制造发达国家,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人均增加值是0.8128亿美元/万人,而同时期美国的制造业人均增加值是中国的11.4倍,德国是中国的5.6倍,英国是中国的6倍,日本是中国的9.69倍,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人均增加值也仅为1.6678亿美元/万人,增长相对较为缓慢;2000年相对于美、日,德国和英国由于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基数较低,所以在过年8年中,增长较快,在2007年人均增加值分别达到了8.47亿美元/万人和8.63亿美元/万人;美国和日本在过去8年中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变化不大。到2007年,美国制造业的人均增加值是中国的6.46倍,相对于2000年,这种差距在逐步缩小。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居多,其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领域,距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三)国际竞争力比较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格局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直接决定了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承接产业的类型。对比分析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明确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找寻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机会。一国行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是出口。出口一方面能带来外汇,提高本国居民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增加本国的就业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形成新的国际比较优势。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MS,MarketShare)显示性比较优势(RCA,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Competition)等进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1.主要制造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达标主要由该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来反映。所以,选择其作为描述制造业绝对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根据《世界经济年鉴》对各国出口制成品的分类,我们用机械和运输设备品、纺织品、服装品等7类制成品进行市场占有率的对比,表2-10分别列出了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7类制成品2004年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见表18)。表18主要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国 美国 日本 机械和运输设备品 3.64 1.76 10.9 纺织品 7.72 6.45 3.80 服装品 10.25 2.45 0.23 钢铁产品 2.66 7.39 9.87 化工产品 1.37 11.53 4.90 半制成品 2.34 8.19 3.89 其他制造消费品 7.64 11.95 6.14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从表2-10可看出,2004年中国的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中都占有一定的份额,其中,服装所占的份额最大,为10.25%,远远大于美国的2.45%和日本的0.23%;纺织品和其他消费品所占的份额与美、日相当,这说明中国在这两种制成品的领域中,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然而,机械和运输设备、钢铁、半制成品、化工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来说却较低,特别是化工产品尤其明显,其市场占有率仅为1.3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的这4种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指数(TC)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它是一个国家的某种商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国家j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表示国家j的总出口值;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表示世界总出口值。贸易竞争指数(TC),是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度量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Ej、Ij分别表示一国某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如果TC为正,表示该国j类商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因为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该国是j类商品的净供应国,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能力,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强;TC为负,则指其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如果TC为零,则说明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贸易分类(SITC),我们选取SITC5(化学制品及相关产品)、SITC6(按原料划分的制成品)、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类中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出口产品,并根据世界贸易统计数据计算行业RCA指数如表19。表19中国制造业部分出口产品比较优势(RCA)指数单位:% SITC编号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541 0.303 0.315 0.31 0.131 583 0.002 0.002 0.003 0.004 611 0.863 1.347 1.118 1.044 658 4.928 4.949 4.804 5.006 699 1.488 1.547 1.59 1.487 744 0.492 0.549 0.59 0.547 759 1.027 1.381 1.797 1.834 784 0.194 0.219 0.245 0.239 792 0.114 0.08 0.072 0.053 881 2.234 1.515 1.24 0.919 884 2.616 2.457 2.092 2.233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2-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SITC5类所代表的商品的RCA指数都远小于1,SITC6类所代表的原料制成品的RCA指数有两种制成品都大于1,尤其SITC“658”纺织原料制成品的RCA指数更是大于2.5,这表明中国在以纺织原料制成品为主的原料制成品方面所占的比较优势较强,在化学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的比较优势较差;SITC7类中除了SITC759略大于1,其他都远小于1,这说明在机械和运输设备方面,中国的大部分制产品不太具备比较优势;SITC8类商品的RCA指数几乎都大于1,表明中国杂项制成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以上是对中国几类制造业出口品的RCA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下面将根据海关合作理事会指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所确定的产品分类,选定了其中2分位的11种制造业产品,计算中国制造业商品在1995年和2008年的贸易竞争指数TC如表20。表20中国制造业商品贸易竞争指数(TC)比较表单位:% 产品代号 进口额(亿美元) 出口额(亿美元) 贸易竞争指数 TC差值 1995 2008 1995 2008 1995 2008 (1) 10.93 60.91 32.96 182.08 0.452 0.499 0.047 (2) 71.76 769.11 41.23 688.74 -0.329 -0.055 0.274 (3) 53.09 607.65 18.2 413.86 -0.536 -0.190 0.346 (4) 13.94 67.95 29.13 182.73 0.294 0.458 0.164 (5) 14.2 80.66 11.74 114.65 -0.159 0.174 0.333 (6) 21.84 174.45 5.25 103.91 -0.652 -0.253 0.399 (7) 101.38 249.98 246.3 1797.34 0.362 0.756 0.394 (8) 78.44 795.16 45.51 1440.15 -0.325 0.289 0.614 (9) 244.62 4053.1 115.42 6107.55 -0.414 0.202 0.616 (10) 61.62 397.54 22.03 706.97 -0.522 0.280 0.802 (11) 29.91 797.65 23.29 476.03 -0.188 -0.253 -0.065表2-12表明:1995年,中国有3类制造业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这3类商品分别为: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根据贸易竞争指数的意义,这说明这3类商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中国为这3类商品的净出口国,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强。其中,贸易竞争指数最大的是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达到0.452,表明其贸易竞争能力最强。2008年,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的商品数由1995年的3类上升为7类,增加的这4类商品是:木及木制品、木炭、软木及软木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器设备及其零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这其中贸易竞争指数TC最高的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达到了0.756。这说明中国在这7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也需要注意的是,有4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差,即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制品、纸制品、电子通信设备、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及其上述物品零件。不难发现,中国制造业经过近13年的发展,有10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这说明该10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其序号和名称是:(1)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2)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3)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4)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5)木及木制品,木炭,软木及软木制品;(6)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纸制品;(7)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8)贱金属及其制品;(9)机器设备及其零件;(10)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只有商品(11)电子通信设备,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及其上述物品的零件的贸易竞争指数由-0.188减少到了-0.253,说明这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3.增加值率国际比较制造业增加值率,是制造业增加值与制造业总产值之比,是测度制造业投入产出效益的综合指标,反映制造业的增长质量。一般来说,增加值率越高,说明投入产出收益越好。表21是制造业增加值率国际比对表。表212000~2006年制造业增加值率比较表单位:% 美国 日本 中国 2000 0.367 0.373 0.420 2001 0.368 0.367 0.406 2002 0.376 0.378 0.377 2003 0.369 0.379 0.341 2004 0.362 0.371 0.274 2005 0.343 0.386 0.276 2006 0.341 … 0.253 均值 0.361 0.376 0.335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日本统计年鉴2007》、《美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从表2-13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是逐年降低的,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是0.42,2006年则降为0.253;而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不变,其制造业增加值率均值分别为0.361和0.376,这说明日本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是最好的,美国其次。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在增长的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却是下降的,这表明中国制造业在生产中物耗比重偏大、技术含量较低、加工程度低下。4.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选用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来测度制造业的发展速度。相关指标如表22。表222001~2006年中美日制造业总产值年增长率比较表单位:% 美国 日本 中国 2001 -5.72 -15.40 12.44 2002 -1.34 -8.93 18.32 2003 2.57 9.91 29.52 2004 7.31 11.34 52.31 2005 9.90 -3.57 13.44 2006 5.91 … 32.76 均值 3.11 -1.33 26.47数据来源:历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22通过计算列出了中、美、日三国的制造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从表2-20和图2-7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2001~2006年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美日两国,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47%。对比中国,美国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为3.11%,而日本的平均年增长率更是为负值(-1.33%),说明美日两国的制造业发展比较缓慢。同样地,将世界制造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列表如下(见表23)。表231992~2008年制造业增加值环比增长率对比表单位:% 年份 美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1992 3.69 7.30 1.76 5.24 3.98 12.24 1993 4.57 -11.42 -10.79 8.18 10.65 7.81 1994 8.11 4.42 10.30 4.92 18.23 25.28 1995 5.39 15.18 10.22 10.43 24.03 29.88 1996 2.09 -4.64 3.31 -11.61 3.58 16.73 1997 4.83 -11.08 9.41 -8.41 -9.05 9.85 1998 4.41 2.52 1.89 -12.20 -29.50 2.37 1999 3.56 -4.05 -2.95 12.44 30.72 5.10 2000 3.43 -10.32 -5.70 6.77 19.55 12.13 2001 -5.38 -1.03 -5.20 -16.78 -12.09 8.54 2002 0.79 6.32 -0.31 -6.23 10.12 9.96 2003 0.77 20.50 7.60 10.10 9.65 17.00 2004 5.11 13.10 14.18 9.00 22.32 22.69 2005 4.32 1.12 -0.14 0.46 20.15 14.06 2006 5.26 7.51 9.04 -4.59 10.92 21.74 2007 2.56 16.88 9.97 -1.15 10.96 29.09 2008 4.28 7.89 -0.09 13.16 -8.60 29.02 均值 3.40 3.54 3.09 1.16 7.98 16.09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23显示:1992~2008年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环比增长率在绝大部分年份都高于其他国家,最高的增长率为1995年的29.88%,平均增长率也达到16.09%,自1995年之后增长率开始下滑,1998年进入最低谷仅为2.37%,之后又经历了新一轮的上涨周期。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16%,是各国最低的,这显示出日本制造业在近20年增长缓慢。韩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一直处于大起大落之中,增长率最大的达到了30.72%,最小值则为-29.50%。美国制造业的增长率过去20年几乎一直处于平缓增长过程中,仅在2001增长率变为负值。德国和英国的制造业在经过多年的低谷徘徊,在2003年开始恢复,增加值增长率分别达到20.50%和7.60%。相对之下,中国制造业增长状况体现了一定的优势。5.拥有全球制造业500强企业数比较拥有全球制造业500强企业数的多寡是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将世界制造实验室和全球制造评论联合公布的2006年世界制造500强企业数整理如下(见表24)。表242006年世界制造业500强分布情况表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德国 瑞士 台湾 中国大陆(含香港) 500强企业数 228 72 31 29 27 17 13 6 6数据来源:http://machine.iwxo.com表24显示:列出了2006年世界制造业500强的分布情况。在2006年《世界制造业500强》中,各国企业上榜数分别为美国228家、日本72家、英国31家、法国29家、加拿大27家、德国17家、瑞士13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共有6家,台湾地区有6家,其他国家71家。从国家分布来看,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显示了强大的实力,入榜美国企业占总数的45.6%,占制造业500强市值总额的49%;上榜企业数居前7位的国家总计有417家企业,占500强总数的83.4%,占制造业500强市值总额的86%;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总共6家,占500强总数的1.2%,占总市值的0.7%,可见中国制造业与世界顶尖级制造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四、中国制造业政策支撑体系建国伊始至1978年,中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的90年代初,以轻型制造业为主的行业迅猛发展,各类制造行业逐步齐全,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的90年代后,中国的制造业进入全面提升阶段,高新技术制造的比重显著上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得到了增加,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正如2010年3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专家提供的信息: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许多行业或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工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报告也显示: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日本为15.4%。美国以19%的份额仍是全球首位。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为5.68亿吨,占世界47%;水泥产销16.5亿吨,占世界60%以上;港口吞吐量70亿吨,占世界50%以上。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生产性服务相对落后。相对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中国制造业还有较大差距。这些世界制造强国,研发投入多,创新能力强,掌握着一些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着一群无所不及、掌控全球制造市场的“巨无霸”跨国公司,拥有世界顶级品牌的制造产品,引领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发展新动向,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多方掣肘。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已证明,摆脱国际分工体系,独立于国际经济系统之外发展中国制造业是不现实的,要想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就需要与世界制造强国展开技术竞争、特别是核心技术竞争,需要与制造强国争夺全球营销网络和定价权,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行制造业的升级。推进制造业升级、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是一项全民族事业,需要全民行动,更需要政府引导,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一)扩张性技术研发和引进政策实现扩张性技术研发引进政策,促成国内企业迅速掌握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掌握了一个行业重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占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先机,现代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关键在于技术的竞争。推行扩张性技术研发引进政策,就是要推行一种政策宽松、资金充裕、合作形式灵活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政策。应该清楚,面对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形势,单靠市场机制,中国企业是很难占领国际制造技术水平最高点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因此,国家要依托大型国有中央企业或已初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国际同行展开技术合作和技术竞争,通过多种形成,最终掌握某一行业重要产品的关键技术,控制和引领该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方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依托工程和项目的,这些依托项目和工程承担的风险,当由国家通过政策优惠来化解和承担。政府可以按行业设立“战略性制造业技术创新基金”或“关键技术研发引进专项资金”,扶持国内具备实力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吸收、消化;对合作前景好、引进前途大的技术研发项目和技术引进项目,在资金、审批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组织技术开发联合体,针对性地进行制造行业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以增强企业技术攻关的能力,增强技术的应用性,加快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战略性行业重要产品的需要急于攻克的关键技术,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集国内一流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开展多种形成的专利技术贸易,如购买技术资料和图纸、购买专利技术使用权,政府在鼓励行业部门和企业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同时,要有组织、有步骤地指导其做好引进技术的准备工作,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制造技术基础条件,集中现有技术、资金、设施和力量,重点消化和研究引进的新技术,不断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要严格控制单纯、片面的技术引进,保证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和效益的最大化。(二)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对关系国家产业升级、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制造行业实现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构筑现代制造业体系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目标。而那些技术含量高,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生产设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具有战略性质的装备制造行业则是现代制造业的骨架,如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超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型石油及石化装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大型煤炭及大型露天矿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电子技术设备、生物及医药等高技术装备、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大型民用飞机、高档印刷机械、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大型铸锻件、机场专用装备及港口机械等,这些行业通常关乎国家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急需,或者进口量大、或者出口潜力大,出口创汇额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没有这些行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国家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因此,其产品技术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对这些行业的技术研发,重要产品的生产实现优惠的税收和资金扶持政策。一方面,要加大这些行业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鼓励此类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基金”或“技术合作和引进基金”,并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对于行业中的重要产品,还可以区别对待,实现梯级税收优惠。另一方面,鼓励外资企业以技术形式参股国内企业的生产,对于以技术形式参股的外企,给以税收减免。对以引进吸收再创新技术为主要目的大型进口设备,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政府可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或者实行先征后返的税收政策。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制造产品,如高效节能装备产品、大型农机具、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收获机械实行生产性财政补贴,扶持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生产资料产品。(三)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扶持政策政府要出台政策,重点扶持绿色制造、低碳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促成新兴制造业的重点突破和优先发展。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产品节能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故而对所用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美、欧等国纷纷提出产品绿色指令,开展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攻关计划。如2003年美国提出“国家氢燃料研发计划(HFI)”,集中研发和生产氢的配送技术和几乎无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燃料电池;德国启动了“1994~2003跨世纪国家级新材料研究计划”,重点开发新材料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确保其在新材料制造装备、加工和应用等方面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欧盟各成员国也都有自己的新材料发展规划,欧盟委员会2009年3月宣布,欧盟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帮助欧盟成员国落实和执行欧盟的环保法规,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向表明,新能源、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是“十二五”或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必须重点、优先发展的行业,必须与美、日等制造强国在这些领域展开全面竞争。国家可以制定“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全面设计绿色、低碳制造和新兴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在信贷、税收、财政、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上述行业的发展;通过行业协会遴选出新兴制造领域有潜质的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重点培育,尽快建成中国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生产基地、新环保设备和产品生产基地,占领这些生产领域的世界制高点。(四)强强联合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强力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强强联合打造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和顶尖级制造品牌的支撑。在企业完成资本的积累之后,快速增强企业资本实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资本积聚。为了迅速有效地打造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政府需要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促成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特别要引导那些已具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能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中国的能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群。更进一步,政府需要出台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措施,对重组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长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申请贷款等予以支持;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五)“国家应对绿色壁垒预案”政策根据当今国际绿色壁垒状况,政府要出台“国家应对绿色壁垒预案”,出台绿色制造的系列行规和市场准入政策,指导国内制造企业制定有效应对绿色壁垒的预案。在产品的设计、选材、生产、包装、销售以及回收处理过程中考虑环境和资源要素,保证制造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消耗最小量的资源,对环境产生最小量的破坏,这是现代制造业的要求,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是所谓的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目标是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对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并尽可能地使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使制造及其延伸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政府应根据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状况和形势,制定和启动实施“国家绿色壁垒应对预案”,其内容需包括:组织各行业协会制定绿色制造的实施细则,对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工艺、绿色包装以及绿色处理提出明确的操作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以供企业按章执行;建设“国际绿色壁垒资料和案例库”,收集、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信息,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环境法规、技术和标准,指导国内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参考国际规范出台中国相关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并与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主导产业和幼稚产业;完善国家检测的技术条件,使部分有条件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以获取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授权,并力争成为相关国际组织的成员;建立“恶意绿色壁垒”的甄别机制,构建中国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搜集、反馈国外贸易壁垒的变化情况,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主要制造出口产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出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同时,政府要完善和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倡导清洁生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鼓励类项目、企业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改造的项目实行备案制;鼓励内资进入对外开放的各个制造领域;在竞争性领域加快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完善各项环保法规,使之向绿色产业倾斜;建立一套绿色生产制度体系,抵制恶意绿色壁垒和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保护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国制造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六)“国家应对技术壁垒预案”政策根据国际背景下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状况,政府要出台“国家应对技术壁垒政策”,指导国内制造企业有效应对技术壁垒,规避风险,提高效益。“技术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最为主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技术壁垒有:WTO的TBT协定和SPS协定、欧盟的REACH法规、全球化学品GHS、美国TSCA法案等。此外,各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国的需要,以技术法规、协议、标准、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设置了多种技术性壁垒,内容涉及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认证等诸多领域,名目繁多,运用灵活多变,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AgreementO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AgreementontheApplicationofSanitaryandPhytosanitaryMeasures),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TBT协定的基础是各成员国有权采纳技术法规、标准及一致性评估程序的权利,但不采纳非必要的贸易壁垒,基本原则是非歧视性、不设置非必要的贸易壁垒、协调一致、等同性、相互承认和透明度等。SPS指在各成员国采用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的权利,如保护人和动物生命免受来自食品、饮料中食品添加剂、污染物、有毒物质或致病性生物的危险,保护人类生命免受来自植物或动物携带的疾病或致病生物的危险,保护动物和植物生命免受来自害虫、疾病或致病生物的危险,保护国家免受来自害虫进入、存留或传播所造成的损害等;SPS措施包括:最终产品的标准、检疫措施、加工要求、出证、监督检查、测试和健康有关的标识;同时,SPS强调,各国有权限止贸易来保护健康,但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基于科学原则的、非歧视性和不对贸易产生隐藏的限制性。欧盟REACH(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Restrictionofchemicals)法规,是化学品物质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2007年6月1日生效,2008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其目标是协调世界各国对化学品统一分类及标示,保证对现有化学品物质进行管制和安全使用。美国TSCA(ToxicSubstancesControlAct)法案,是有毒物质控制法案,1976年开始实施,法案要求对新化学物质实行事前制造告知制度,并要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有害性和暴露的可能性,而已列入“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化学物质则需要报告其制造或进口的数量。技术壁垒的形成,严格了出口产品的检疫标准和包装设计标准,促使各国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卫生及安全性能,这对人类的性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然而,较之关税壁垒,其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有时可能直接导致限制甚至禁止进口。此外,技术壁垒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和连锁反应,如由一个产品涉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这无疑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检验等诸多环节产生重大冲击,这也是未来中国制造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据此,政府可设立“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基金”,组织行业协会开展应对国际技术壁垒措施的专项研究,针对技术壁垒规则形式,制定系统全面的应对措施,这包括技术壁垒体系中各类制造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统一的技术性法规,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制造标准基础研究等。对战略性制造行业,要建立专门的应对技术壁垒人才队伍,长久持续地开展应对措施研究,及时指导战略性制造行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在“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基金”支持下,可设立“国家技术壁垒信息库”,收集整理国际技术壁垒的各类信息案例,进行技术标准、技术规则专门的短期人才培训和长期培养,鼓励行业协会和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专门的技术壁垒应对机构,开展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则的国际交流,研究探求国际技术壁垒设置的技巧和方法,有针对性地研制反壁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降低制造行业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七)国际顶级制造企业培植政策政府要出台《国家先进制造基地和研发基地建设纲要》,启动实施“先进制造基地和研发基地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战略性制造业升级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基地建设,培植出国际顶级制造企业。国际顶级制造企业,指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规模效益、竞争力、发展持久性等诸方面在国际同行业处于顶尖级的企业。未来对于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装备制造业,要实施基地建设政策,培植国际顶尖级的著名制造企业。这些行业包括:重大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重要先进的机械、电子基础件,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等。要根据现有企业的规模、技术实力,地区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区位优势,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以及紧迫程度,选准若干企业,加快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装备制造行业的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建设,培育出能跻身世界百强的国际顶级制造企业群。未来应该初步建成中国的大型农机设备制造基地、高档数控机床制造基地、计算机制造基地、大飞机制造基地、汽车制造基地、高速铁路机车制造基地等,遴选出具备成为国际顶级制造企业潜质的企业,重点扶持,通过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培植出能在国际同行中独领风骚的顶馺著名企业。对于这些基地的建设、企业的培植,需要制定专门的行动计划,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以加速推进这些战略性制造行业生产向国际顶尖级制造水平迈进。同时,要建设战略性制造行业研发基地,引导企业自主开发、或者联合开发、或者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开发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最新技术,重点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的尖端技术,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通过广泛开发、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对战略性制造行业的技术研发基地,国家要有专门的支持政策,尽快形成国际著名的制造行业研发机构群。(八)中央企业领导者竞聘上岗政策改革中央企业法定代表人遴选方式,改革组织任命制度,实行竞聘上岗,通过目标责任制进行任期考核。中国现行经济结构下,大型国有企业或中央直属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着全局。在制造业升级和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中央企业是最具有潜质成为国际顶级企业的。因此,搞好中央企业的经营,确定中央企业的领导者至关重要。一个企业经营的成功,没有比领导者的能力更重要了。企业可以成于一个领导者,也可败于一个领导者。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可以证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兴衰成败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因此,要培育一个顶级的国际制造企业,首先要选好一个能驾驭一个顶级国际制造企业的企业领导者,选好一个能将企业带入国际顶级行列的决策人。现代制造企业的竞争是一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种国际大背景下的严酷竞争,需要企业领导者有远见的卓识、超前的眼光,宏大的气魄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断力,而这种能力和潜质需要通过市场风浪的长期打拼才能修成。因此,对于遴选出的具备国际知名企业培养潜质的中央企业领导者,要改变组织考核、行政任命的方式,代之以竞争上岗、招标竞标的方式,让经过了市场历练,具有丰富经验的真正的企业家执掌企业,而不是官员执掌企业。国家可以制定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竞标招聘中央企业的CEO或法定代表人,以契约形式明确其任期责任目标,跟踪检查,如期考核。完成约定目标的可以续聘,没有完成的解聘。对于获聘的央企负责人应按国际惯例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支持获聘人按市场规则办事,少做行政干预,保证政府、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均在法律和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的框架下活动。主要参考文献国家统计局:近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近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李廉水主编:《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2009》[M],科学出版社,2009年。周达著:《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研究1981-2006》[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陈湛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跨国投资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殷醒民著:《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郭克莎、贺俊等著:《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业》[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陈佳贵等:《2009年中国工业化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5%5%8%10%5%5%8%7%11%31%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7%6%8%5%5%10%5%8%5%5%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他5%8%5%11%4%6%4%9%6%9%33%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22%2%25%36%1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其他23%3%26%32%16%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其他32%2%19%33%14%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其他81%12%7%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78%14%8%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77%14%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2004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5年没有出版《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故本报告中的数据不包括2004年的相关数据。�此处制造业规模各项指标增速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缺失了2004年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故此处直接将2005年的制造业规模与2003年的总量比较得出增速,所以得出的增速出现跳跃性增大。�空间集聚系数,为制造业的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区域结构比率。�SITC编号541医疗药用产品;583聚合和共聚合制品;611皮革;658纺织原料制品;699贱金属制品;759办公机器的零件及附件;744机械搬运设备;784汽车发动机零件和附件;792航空器及有关设备;881摄影器具与设备;884光学货品。�产品代号分别代表:(1)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2)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3)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4)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5)木及木制品,木炭,软木及软木制品;(6)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纸制品;(7)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8)贱金属及其制品;(9)机器设备及其零件;(10)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11)电子通信设备,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及其上述物品的零件。差值等于2008年的贸易竞争指数减去1995年的贸易竞争指数。作者计算整理。_1290691025.unknown_1290691026.unknown_1290691656.unknown_1326460610.unknown_1326478575.unknown_1329931980.unknown_1329931981.unknown_1329936743.bin_1342166337.unknown_1342166338.unknown_1342166339.unknown_1342166340.unknown_1342166341.unknown_1342166342.unknown
本文档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百里登峰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7-24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