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

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

举报
开通vip

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目录 目录 生化工艺计算 需氧量计算 剩余污泥计算 流速管径计算 水头损失计算 沉淀池计算 气体工况、标况互转 投加量核算 VOC废气治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 化学处理工艺计算 酸碱中和工艺计算 日处理水量(m3/d) 400.00 池子组数(个) 1.00 日运行时间(h) 24.00 芬顿工艺计算作者:芬顿反应最佳反应条件:pH值3.0-4.0之间,ORP值250—300mv,芬顿反应控制时间:3-4小时。 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m3/d) 400.00 池子组数(个) 1.00 日运行时间(h) ...

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
目录 目录 生化工艺计算 需氧量计算 剩余污泥计算 流速管径计算 水头损失计算 沉淀池计算 气体工况、标况互转 投加量核算 VOC废气治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 化学处理工艺计算 酸碱中和工艺计算 日处理水量(m3/d) 400.00 池子组数(个) 1.00 日运行时间(h) 24.00 芬顿工艺计算作者:芬顿反应最佳反应条件:pH值3.0-4.0之间,ORP值250—300mv,芬顿反应控制时间:3-4小时。 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m3/d) 400.00 池子组数(个) 1.00 日运行时间(h) 24.00 池宽B(m) 2.00 池子超高h2(m) 1.00 池长L(m) 16.50 池高H(m) 3.00 调酸区计算结果 调酸区停留时间t(h) 0.50作者:一般为30min 调酸区有效容积V(m3) 8.33 调酸区池深h1(m) 2.00 调酸区池长L1(m) 2.08 调酸区池长取整L1(m) 2.00 调酸区取整后的停留时间t(h) 0.48 反应区计算结果 反应区停留时间t(h) 3.00作者:反应时间一般为3-4h 反应区有效容积V(m3) 50.00 反应区池长L2(m) 12.50 反应区池长取整L2(m) 12.50 反应区取整后的停留时间t(h) 3.00 调碱区计算结果 调碱区停留时间t(h) 0.50作者:一般为30min 调碱区有效容积V(m3) 8.33 调碱区池长L3(m) 2.08 调碱区池长取整L3(m) 2.00 调碱区取整后的停留时间t(h) 0.48生化工艺计算 生化工艺计算作者:好氧工艺COD在1000mg/L以下,BOD/COD>0.3;若小于0.3则需要进行水解酸化或氧化处理;COD高于1000mg/L低于3000mg/L,宜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若COD大于1500mg/L则宜采用厌氧工艺。 传统推流式曝气池计算(AO类)作者: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1.水温宜为12~35℃;2.pH值宜为6~9;3.BOD5/CODCr的值宜不小于0.3;4.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NH3-N)的值宜≥7.14,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5.有脱总氮要求时,进水的BOD5/总氮(TN)的值宜≥4.0,总碱度(以CaCO3计)/NH3-N的值宜≥3.6,不满足时应补充碳源或碱度;6.有除磷要求时,进水的BOD5/总磷(TP)的值宜≥17;7.要求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要求。8.进水氨氮小于300mg/L,总盐量小于10000mg/L;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1.COD:70-90%;2.BOD:70-90%;3.氨氮:80-90%;4.悬浮物:70-90%;5.总氮:60-80%;6.总磷:60-90% 好氧区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m3/d) 4086.00 池子组数(个) 2.00 日运行时间(h) 24.00 进水BOD5浓度So(mg/L)/COD浓度S(mg/L) 268.00作者:只有COD数值时,可按其30%-50%进行取值 670.00 出水BOD5浓度Se(mg/L) 41.22 厌氧、缺氧区计算参数 进水凯氏氮浓度Nk(mg/L) 35.00 出水总氮浓度Nte(mg/L) 15.00 污泥负荷Ns(kgBOD5/kgMLSS*d) 0.08作者:好氧工艺取0.2-0.4;厌氧好氧工艺取0.2-0.4;缺氧好氧工艺取0.05-0.15;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取0.05-0.15 设计温度T(℃) 25.00 设计温度下的脱氮速率Kde(T)(kgNO3-N/kgMLSS*d) 0.04 20℃下的脱氮速率Kde(20)(kgNO3-N/kgMLSS*d) 0.03作者:宜取0.03-0.06 污泥浓度X(g/L) 3.50 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Xv(kg/d) 3.19作者:由剩余污泥计算得出 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h) 1.20作者: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1.0-2.0h 厌氧池混合功率(w/m3) 4.00作者:采用机械搅拌,混合功率采用2-8w/m3 缺氧池混合功率(w/m3) 8.00作者:采用机械搅拌,混合功率采用2-8w/m3 好氧区计算结果 好氧池超高h1(m) 0.5作者:采用鼓风曝气时为0.5-1.0m;采用机械曝气时,其操作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8-1.2m 好氧池有效池深h2(m) 4.8作者:一般采用4.0-6.0m 好氧池曝气装置高度h3(m) 0.2 好氧池长L3(m) 22.98 好氧池长取整L3(m) 25.00 好氧池廊道宽b(m) 5.00 好氧池廊道数(条) 3 好氧池廊道宽与有效池深之比b/h2 1.04 符合 好氧池池长与廊道宽之比L3/b 5.00 符合 好氧池宽B(m) 15.00 好氧池总深H(m) 5.50 水力停留时间to(h) 22.03 好氧池有效容积(m3) 1800.00 好氧池总容积(m3) 2062.50 取整后的污泥负荷Ns(kgBOD5/kgMLSS*d)/进水负荷(kgCOD/m3*d) 0.07 0.76 设备 内回流泵流量(m3/h)、最大回流比(%) 255.38 300作者:一般为200%-400% 污泥回流泵流量(m3/h)、最大回流比(%) 85.13 100作者:一般为50%-100% 剩余污泥的计算 鼓风曝气系统计算 厌氧区计算结果 厌氧池超高h4(m) 0.50作者:超高不低于0.3m 厌氧池长L1(m) 1.36 厌氧池长取整L1(m) 2.00 厌氧池有效池深h5(m) 5.00 厌氧池有效容积(m3) 150.00 厌氧池总容积(m3) 165.00 厌氧区设备 厌氧池搅拌器功率(w) 300.00 厌氧池搅拌器个数(台) 2 缺氧区计算结果 缺氧池超高h4(m) 0.50作者:超高不低于0.3m 缺氧池长L2(m) 3.50 缺氧池长取整L2(m) 5.50 缺氧池有效池深h5(m) 5.00 缺氧池有效容积(m3) 412.50 缺氧池总容积(m3) 453.75 缺氧区设备 厌氧池搅拌器功率(w) 1100.00 厌氧池搅拌器个数(台) 3 水解酸化池计算作者:水解酸化反应器进水水质应符合下列条件(具体设计参照设计规范):(1)pH值宜为5.0~9.0;(2)COD:N:P宜为100~500:5:1;(3)若污水可生化性较好,COD浓度宜低于1500mg/L;若污水可生化性较差时,COD浓度可适当放宽。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1.COD:10-30%;2.BOD:10-20%;3.悬浮物:30-50%; 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m3/d) 120.00 池子组数(个) 1.00 日运行时间(h) 24.00 水力停留时间t(h) 6.00作者:1.可生化性较好的污水(城镇污水等)宜取2-4h;2.可生化性较好,非溶解性COD>60%的污水(屠宰、食品、制糖、饮料废水等)宜取2-6h;3.可生化性较好,非溶解性COD在30%-60%的污水(石化、煤化工、制革、含油、焦化、造纸、工业园区废水等)宜取4-12h;4.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非溶解性COD<30%的废水,宜取10h以上。 计算参数结果 水解酸化池超高h1(m) 0.50作者:超高宜取0.5-1.0m 水解酸化池有效池深h2(m) 4.00 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V(m3) 30.00 水解酸化池直径D(m) 3.09 水解酸化池直径取整D(m) 3.00 取整后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V(m3) 28.26 水解酸化池总高H(m) 4.50 取整后水力停留时间t(h) 5.65 上升流速校核 上升流速v(m/h) 0.71作者:上升流速宜取0.5-2.0m/h 符合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计算作者:UASB反应器应符合下列进水条件(具体参照设计规范):(1)pH值宜为6.0~8.0;(2)常温厌氧温度宜为20℃~25℃,中温厌氧温度宜为35℃~40℃,高温厌氧温度宜为50℃~55℃;(3)营养组合比(CODCr:氨氮:磷)宜为100~500:5:1;(4)BOD5/CODCr的比值宜大于0.3;(5)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宜小于1500mg/L;(6)进水中氨氮浓度宜小于2000mg/L;(7)进水中硫酸盐浓度宜小于1000mg/L;(8)进水中CODCr浓度宜大于1000mg/L;(9)严格控制重金属、氰化物、酚类等物质进入厌氧反应器的浓度。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1.COD:易降解70-90%,难降解50-70%;2.BOD:易降解60-80%,难降解40-60%;3.悬浮物:易降解30-50%,难降解20-40%; 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Q(m3/d) 2468.00 池子组数N(个) 3.00 日运行时间t(h) 24.00 进水COD浓度S(mg/L) 5240.00 出水COD浓度S(mg/L) 1572.00 沼气产率(Nm3/kgCOD) 0.48作者:宜为:0.45-0.5Nm3/kgCOD 上升流速v(m/h) 2.00 容积负荷(kgCOD/m3*d) 4.50作者:中温35℃为例:COD浓度2000-6000mg/L:颗粒污泥4-6,絮状污泥3-5;COD浓度6000-9000mg/L:颗粒污泥5-8,絮状污泥4-6;COD浓度>9000mg/L:颗粒污泥6-10,絮状污泥5-8; 计算参数结果 反应器有效容积V(m3) 957.95作者:一般取1000m3左右 反应器有效水深h2(m) 14.80作者:有效水深宜在15-24m 反应器直径D(m) 9.08 反应器直径取整D(m) 9.00 配水管中心距离h1(m) 0.20 回流量(m3/h) 92.96 三项分离器斜板倾角a(°) 60.00作者:55-60° 反射板与隙缝之间的遮盖Z1(mm) 150.00作者:宜为:100-200mm 层与层之间的间隙范围Z2(mm) 150.00作者:宜为:100-200mm 厌氧反应器超高h3(m) 1.00 厌氧反应器高度H(m) 16.00 出水上升流速 0.54 符合 出水槽负荷(L/S*m) 0.34 符合 单台反应器沼气产气量(Nm3/d) 1448.42 取整后的去除负荷(kgCOD/m3*d) 3.21 取整后的容积负荷(kgCOD/m3*d) 4.58 取整后的有效容积(m3) 941.06 水力停留时间(h) 27.45沉淀池计算 沉淀池计算作者:絮凝沉淀最佳PH7-9 沉淀池计算(辐流式)作者: 设计参数 最高日最大设计流量(m3/d) 4086.00 沉淀池个数(个) 2 表面水力负荷(m3/m2*h) 0.50作者:二沉池(活性污泥法):0.6-1.0二沉池(生物膜法):1.0-1.5初沉池:1.5-4.5 沉淀时间(h) 4.00作者:二沉池(活性污泥法):2.0-5.0二沉池(生物膜法):1.5-4.0初沉池:0.5-2.0 污泥回流比R 1.00 污泥贮存时间(h) 不大于2h 池底坡度i 0.05作者:坡度不小于0.05,宜为0.05-0.1 沉淀池超高h1(m) 0.30作者:沉淀池超高不低于0.3 有效沉淀高度h2(m) 2.21 符合 缓冲层高度h3(m) 0.20作者: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0.5m;机械排泥时,根据刮泥板的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贮泥层高度h4(m) 1.20 圆锥体高度h5(m) 0.31 污泥斗高度h6(m) 0.57 污泥斗上部半径r1(m) 0.73 污泥斗下部半径r2(m) 0.40 倾角a(度) 60.00作者: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大型沉淀池经验值取75°。 集水槽出水情况 1作者:单面出水写1,双面出水写2 每组沉淀池最大贮泥量(m3) 170 计算结果 沉淀池半径R(m) 7.36 符合 沉淀池半径取整R(m) 7.00 污泥斗容积(m3) 0.59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容积(m3) 17.93 总贮泥容积(m3) 203.15 池子总高度H(m) 4.80 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 6.33 符合 集水槽负荷(L/S*m) 0.54 符合 每座沉淀池的总表面积(m2) 153.86 有效容积(m3) 340.67 总容积(m3) 620.58 取整后表面水力负荷(m3/m2*h) 0.55 校核固体通量及贮泥时间(二沉池) 沉淀池进水混合液悬浮物浓度X(g/L) 3.5 回流污泥浓度Xr(g/L) 8作者:初沉池: 沉淀池固体负荷(kg/m2*d) 92.95作者:G=24(1+R)QX/3.14/R/R 符合 污泥区贮泥时间(h) 1.96作者:调整h4、r1、r2的值,使其接近2hT=24V(X+Xr)/2/T/Q/X/(1+R) 符合 贮泥时间校核 沉淀池计算(竖流式)作者:1.竖流式沉淀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值不大于3,池子直径不宜大于8m,一般采用4-7m,最大10m;2.中心管流速不大于0.03m/s;3.中心管下口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至少0.3m,喇叭口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的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反射板表面积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为17°,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0m范围内时,缝隙中污水流速,在初沉池中不大于0.03m/s;4.当池子直径小于7.0m时,澄清污水沿周边流出;当直径大于7m时应增设辐射式集水渠。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0.2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0.4m。6.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8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设计参数 最高日最大设计流量(m3/d) 1500.00 沉淀池个数(个) 2 表面水力负荷(m3/m2*h) 0.75作者:二沉池(活性污泥法):0.6-1.0二沉池(生物膜法):1.0-1.5初沉池:1.5-4.5 沉淀时间(h) 4.00作者:二沉池(活性污泥法):2.0-5.0二沉池(生物膜法):1.5-4.0初沉池:0.5-2.0 污泥回流比R 1.00 污泥贮存时间(h) 不大于2h 沉淀池超高h1(m) 0.30作者:沉淀池超高不低于0.3 有效沉淀高度h2(m) 3.25 中心管与反射板距离h3(m) 0.09作者: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m 缓冲层高度h4(m) 0.40 圆锥体高度h5(m) 4.72 圆锥体底部宽度b(m) 0.40作者:一般取0.4m 倾角a1(度) 55.00作者:55-60° 中心管流速v(m/s) 0.03作者:流速小于0.03m/s 中心管直径d0(m) 0.61 中心管直径取整d0(m) 1.13 喇叭口直径d1(m) 1.53 反射板直径d2(m) 1.98 反射板角度a2(度) 17.00 缝隙污水流速v(m/s) 0.02 计算结果 沉淀池半径R(m) 3.64 符合 沉淀池半径取整R(m) 3.50 污泥斗容积(m3) 64.12 池子总高度H(m) 8.76 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 2.15 符合 集水槽负荷(L/S*m) 0.39 符合 每座沉淀池的总表面积(m2) 38.47 有效容积(m3) 125.06 总容积(m3) 219.59 取整后表面水力负荷(m3/m2*h) 0.81 校核固体通量及贮泥时间(二沉池) 沉淀池进水混合液悬浮物浓度X(g/L) 3.5 回流污泥浓度Xr(g/L) 8 沉淀池固体负荷(kg/m2*d) 136.49作者:G=24(1+R)QX/3.14/R/R 符合 污泥区贮泥时间(h) 1.69作者:调整h4的值,使其接近2hT=24V(X+Xr)/2/T/Q/X/(1+R) 符合 斜管沉淀池计算 设计参数 最高日最大设计流量(m3/d) 200.00 沉淀池个数(个) 1 表面水力负荷(m3/m2*h) 0.65作者:一般为普通沉淀池的2倍 斜管斜长度(m) 1.20作者:一般宜为1.0m-1.2m 斜管倾角(度) 60.00作者:一般宜为60° 污泥回流比R 0.60 污泥贮存时间(h) 不大于2h 污泥斗倾角a(度) 60.00作者:宜为60° 沉淀池超高h1(m) 0.20作者:沉淀池超高不低于0.3 斜管上部水深h2(m) 0.00作者:宜为0.7m-1.0m 斜管区高度h3(m) 1.04 斜管下缓冲层高度h4(m) 0.00作者:宜为0.5m-1.0m 污泥斗高度h5(m) 2.84 池型 如为方形池,池长(m) 3.58 池长取整(m) 3.60 污泥斗下部a1*b1(m) 0.30 0.30 计算结果 每座沉淀池的总表面积(m2) 12.96 污泥斗容积(m3) 13.37 池子总高度H(m) 4.08 有效沉淀时间(min) 95.90 不符合 取整后表面水力负荷(m3/m2*h) 0.64 校核固体通量及贮泥时间 沉淀池进水混合液悬浮物浓度X(g/L) 3 回流污泥浓度Xr(g/L) 9 沉淀池固体负荷(kg/m2*d) 74.07 符合 污泥区贮泥时间(h) 2.00 不符合消毒处理工艺计算 消毒处理工艺计算 含氯消毒剂消毒工艺计算 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m3/d) 150.00 池子组数(个) 1.00 日运行时间(h) 24.00 廊道宽度b(m) 0.70作者:一般为0.6-0.7m 廊道数量N 2.00 水力停留时间t(h) 1.00作者:医院废水:1.生活污水不宜小于0.5h;2.非传染病医院不宜小于1小时;3.传染病医院不宜小于1.5h。生活污水:1.停留时间不小于30min 投加量(mg/L) 12.00作者:医院废水:1.一级强化处理(以有效氯计)30-50mg/L;2.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以有效氯计)15-25mg/L生活污水:1.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以有效氯计)6-15mg/L 计算结果 有效水深h1(m) 1.5 宽度B(m) 1.40 长度L(m) 2.98 长度取整L(m) 3.00 取整后停留时间t(h) 1.01 超高h2(m) 0.50 池高H(m) 2.00 设备 投加速率(kg/h) 0.08剩余污泥量计算 剩余污泥计算作者:1.市政污水厂产泥率为0.91-2.41tDS/万m3;2.冬季比夏季产泥量大; 好氧剩余污泥计算 日处理水量Q(m3/d) 30.00 池子组数N(个) 1.00 日运行时间T(h) 24.00 每组生化反应池的有效容积V(m3) 16700.00 进水BOD5浓度So(mg/L) 330.00作者:只有COD数值时,可按其30%-50%进行取值 出水BOD5浓度Se(mg/L) 33.00 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SSo(mg/L) 124.00 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SSe(mg/L) 62.00 设计温度T(℃) 15.00 设计温度下的衰减系数Kd(T)(g/L) 0.04 20℃下的衰减系数Kd(20)(g/L) 0.06作者:20℃时为0.06 污泥浓度X(g/L) 3.50 进水SS中可生化部分比例fb(gMLSS/gSS) 0.70作者: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7 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的比例f(gMLVSS/gMLSS) 0.50作者:1.生活污水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75;2.工业废水取0.4-0.7 污泥产率系数Y(kgVSS/kgBOD5) 0.60作者:20℃时为0.4-0.8 计算结果 单组池产生的活性污泥量(kg/d) 5.35 单组池削减的活性污泥量(kg/d) 1441.25 单组池产生的无机污泥量(kg/d) 1.21 单组池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Xv(kg/d) -1435.90 单组池剩余污泥量(kg/d) -1434.69 校核污泥泥龄 污泥泥龄 -20.35作者:传统工艺为3-10d;完全混合工艺为5-15d;阶段曝气工艺为5-15d 不符合 厌氧剩余污泥计算 日处理水量Q(m3/d) 2280.00 反应器组数N(个) 2.00 日运行时间T(h) 24.00 进水COD浓度So(mg/L) 6710.00 出水COD浓度Se(mg/L) 2013.00 进水悬浮物浓度SSo(mg/L) 124.00 出水悬浮物浓度SSe(mg/L) 62.00 进水SS中可生化部分比例fb(gMLSS/gSS) 0.70作者: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7 活性污泥中活性污泥的比例f(gMLVSS/gMLSS) 0.75作者: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75 污泥产率系数Y(kgVSS/kgCOD) 0.05作者:0.05-0.1 计算结果 单组反应器产生的活性污泥量(kgMLVSS/d) 267.73 单组池产生的无机污泥量(kg/d) 33.573 单组池剩余污泥量(kg/d) 301.30需氧量计算 鼓风曝气需氧量计算作者:夏季比冬季需氧量高 设计参数 日处理水量Q(m3/d) 30.00 池子组数N(个) 1.00 日运行时间T(h) 24.00 进水BOD5浓度So(mg/L) 200.00 出水BOD5浓度Se(mg/L) 20.00 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Nk(mg/L) 8.00 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Nke(mg/L) 8.00 单组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Xv(kg/d) 0.00 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Nt(mg/L) 120.00 生物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Noe(mg/L) 40.00 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中含氮量0.12△Xv(kg/d) 0.00 碳的氧当量a 1.47作者: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1.47 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b(kgO2/kgN) 4.57作者:常数,取4.57 细菌细胞的氧当量c 1.42作者:常数,取1.42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状态(0.1MPa、20℃)下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量(kgO2/m3) 0.28作者:常数,0.28 曝气器氧的利用率EA 0.10 T℃时清水表面饱和溶解氧Csw(mg/L) 10.08 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Ot 0.19 曝气装置淹没深度H(m) 5.80 曝气装置所处的绝对压力pb(Pa) 157863.09 所在地区大气压力p(Pa) 101023.09 压力修正系数ρ 1.00 T℃时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饱和度Csm(mg/L) 12.49 标准状态下清水中饱和溶解氧质量浓度Cs(mg/L) 9.17作者:常数,9.17 混合液中总传氧系数与清水中总传氧系数之比α 0.83作者:一般取0.8-0.85 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值与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值之比β 0.94作者:一般取0.9-0.97 混合液剩余溶解氧C0(mg/L) 3.50作者:一般取2.0 当地海拔高度h(m) 22.70 设计温度T(℃) 15.00 单组曝气池计算结果 去除含碳污染物的需氧量O1 7.94 剩余污泥氧当量O2 0.00 氧化氨氮需氧量O3 0.00 反硝化脱氮回收的氧量O4 0.00 设计污水需氧量O(kgO2/d) 7.94 采用鼓风曝气装置时,需氧量修正系数K0 1.54 单组池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Os(kgO2/d) 12.20 单组池供气量Gs(m3/min); 0.30 单组池供气量取值Gs(m3/min); 0.36 曝气装置计算作者:HYL-215膜片有效直径215mm;曝气量1.5~4m3/h;服务面积0.3~0.6m2/个HYL-260膜片有效直径260mm;曝气量2~5m3/h;服务面积0.5~0.8m2/个 池底表面积(m2) 2624.00 曝气盘服务面积 0.50 曝气盘个数(个) 5248.00 曝气盘出气量校核 0.00 不符合 校核最小曝气量 搅拌最小曝气量(m3/min) 0.06 符合水头损失计算 水头损失 查表值 1 1000i长度L(m) 50.00 20.00 2 1000i长度L(m) 3 1000i长度L(m) 4 1000i长度L(m) 5 1000i长度L(m) 6 1000i长度L(m) 7 1000i长度L(m) 8 1000i长度L(m) 9 1000i长度L(m) 10 1000i长度L(m) 11 εv2/2g 0.83 0.20 12 εv2/2g 1.50 0.20 13 εv2/2g 0.80 0.20 14 εv2/2g 0.80 0.20 15 εv2/2g 0.80 0.20 16 εv2/2g 17 εv2/2g 18 εv2/2g 19 εv2/2g 20 εv2/2g 21 εv2/2g 22 εv2/2g 23 εv2/2g 24 εv2/2g 水头损失 1 水头损失(Pa) 9.80 2 水头损失(Pa) 0.00 3 水头损失(Pa) 0.00 4 水头损失(Pa) 0.00 5 水头损失(Pa) 0.00 6 水头损失(Pa) 0.00 7 水头损失(Pa) 0.00 8 水头损失(Pa) 0.00 9 水头损失(Pa) 0.00 10 水头损失(Pa) 0.00 11 水头损失(Pa) 1.69 12 水头损失(Pa) 3.06 13 水头损失(Pa) 1.63 14 水头损失(Pa) 1.63 15 水头损失(Pa) 1.63 16 水头损失(Pa) 0.00 17 水头损失(Pa) 0.00 18 水头损失(Pa) 0.00 19 水头损失(Pa) 0.00 20 水头损失(Pa) 0.00 21 水头损失(Pa) 0.00 22 水头损失(Pa) 0.00 23 水头损失(Pa) 0.00 24 水头损失(Pa) 0.00 25 总水头损失(KPa) 19.45流速及管径计算 流速管径计算 流速计算参数 水量Q(m3/h) 5.00 管径d(mm) 1457.10 计算结果 流速v(m/s) 0.00作者:1.自流管道污水流速0.6-0.7m/s,管道流速>0.6m/s,不结冰,减缓结垢;2.带压力管道流速1.5-2.0m/s;3.气体支管道流速8-12m/s,主管道流速10-15m/s,烟筒流速17-20m/s。 管径计算参数 水量Q(m3/h) 76000.00 流速v(m/s) 15.00作者:1.自流管道污水流速0.6-0.7m/s,管道流速>0.6m/s,不结冰,减缓结垢;2.带压力管道流速1.5-2.0m/s;3.支管设计流速5~7m/s,次主管设计流速7~9m/s,主管设计流速9~11m/s,总管设计流速11~13m/s,总管道或烟囱最大管道设计流速不大于15m/s 20.00 管径d(mm) 1338.98 管径取值d(mm) 1600.00 取值后的流速v(m/s) 10.51作者:1.自流管道污水流速0.6-0.7m/s,管道流速>0.6m/s,不结冰,减缓结垢;2.带压力管道流速1.5-2.0m/s;3.气体支管道流速8-12m/s,主管道流速10-15m/s,烟筒流速17-20m/s。药剂投加量核算 药剂投加量核算 污泥脱水PAM投加量核算 日产生污泥量Q(t*ds/d) 11.00 药剂投加比例(kg/t*ds) 3.00作者:一般为1-6kg/t*ds 药剂单价(元/吨) 25000.00 药剂使用量(kg/d) 33.00 阳离子PAM药剂费(元/天) 825.00 絮凝沉淀PAC、PAM投加量核算 日处理水量Q(m3/d) 36.00 PAC药剂投加比例(g/m3) 200.00作者:一般为200g/m3,具体的以小试为准。 PAC药剂单价(元/吨) 2000.00 PAC药剂使用量(kg/d) 7.20 PAC药剂费(元/天) 14.40 阴离子PAM药剂投加比例(g/m3) 20.00作者:一般为20g/m3,具体的以小试为准。 阴离子PAM药剂单价(元/吨) 10000.00 阴离子PAM药剂使用量(kg/d) 0.72 阴离子PAM药剂费(元/天) 7.20 酸碱中和药剂投加量核算 日处理水量Q(m3/d) 72.00 原水PH值 9.50 调节后PH值 6.00 原水PH<=7计算结果 OH-消耗量(mol/m3) -0.00 无效 H+消耗量(mol/m3) 0.00 无效 1000 NaOH消耗量(kg/d) (0.00) 无效 H2SO4消耗量(kg/d) 0.00 无效 HCl消耗量(kg/d) 0.00 无效 NaOH溶液单价(元/吨) 1500.00作者:32%NaOH溶液为1500元/吨50%NaOH溶液为元/吨 NaOH溶液浓度(%) 32.00 NaOH溶液药剂费(元/天) (0.01) 无效 浓H2SO4溶液单价(元/吨) 1000.00作者:工业98%浓H2SO4为1000元/吨工业93%浓H2SO4为元/吨 浓H2SO4溶液浓度(%) 98.00 浓H2SO4溶液药剂费(元/天) 0.00 无效 原水PH>7计算结果 OH-消耗量(mol/m3) 无效 无效 H+消耗量(mol/m3) 0.03 计算结果 NaOH消耗量(kg/d) ERROR:#VALUE! 无效 H2SO4消耗量(kg/d) 0.12 计算结果 HCl消耗量(kg/d) 0.09 计算结果 NaOH溶液单价(元/吨) 1500.00作者:32%NaOH溶液为1500元/吨50%NaOH溶液为元/吨 NaOH溶液浓度(%) 32.00 NaOH溶液药剂费(元/天) ERROR:#VALUE! 无效 H2SO4溶液单价(元/吨) 1000.00作者:工业98%浓H2SO4为1000元/吨工业93%浓H2SO4为元/吨 浓H2SO4溶液浓度(%) 98.00 H2SO4溶液药剂费(元/天) 0.12 计算结果 芬顿反应药剂投加量核算 日处理水量(m3/d) 150.00 进水COD浓度So(mg/L) 150.00 出水COD浓度Se(mg/L) 20.00 H2O2与COD的投加质量比 1.00作者:建议为1,具体以小试为准 H2O2加药量(kg/m3) 0.13 亚铁离子与H2O2的投加摩尔比 0.20作者:理论为1,实际小于1,实际以小试为准。 硫酸亚铁加药量(kg/m3) 0.08 H2O2溶液单价(元/吨) 2000.00作者:27.5%的H2O22000元/吨35%的H2O2元/吨 H2O2溶液浓度(%) 27.50 H2O2溶液药剂费(元/天) 141.82 硫酸亚铁单价(元/吨) 1000.00 硫酸亚铁药剂费(元/天) 11.93建设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作者:1.厌氧塔1000-1200元/m32.彩钢板22元/m23.构筑物600元/m34.建筑物1500元/m25.玻璃钢盖板(含税)200元/m2,安装30元/m2;报价时不含安装按照280元/m2 钢管 管径d(mm) 1200.00 长度(m) 350.00 厚度(mm) 1.20 密度(kg/m3) 8100.00作者:钢铁的密度:7800kg/m3不锈钢304密度:7920kg/m3不锈钢316密度:8030kg/m3 重量 12.82 t 12818.74 kg 单价(元/吨) 40000.00 总价(元) 512749.44 玻璃钢管 管径d(mm) 1000.00 长度(m) 1.00 厚度(mm) 8.00 密度(kg/m3) 2000.00作者:缠绕:1850-2100喷射:1400-1550手糊:1550-1750 重量 0.05 t 50.24 kg 单价(元/吨) 15000.00作者:1.洗涤塔按照34000元/吨;2.管道按照15000元/吨 总价(元) 753.60 空调通风管道作者:1.1.2mm厚的镀锌通风管道角铁连接,60元/m2,安装费(含辅材)30元/m2,以上价格不含税不含运; 管宽度B(mm) 1200.00 管高度H(mm) 1200.00 长度(m) 15.00 单价(元/m2) 60.00 总价(元) 4320.00 不规则形状板 面积(m2) 20.00 厚度(mm) 2.00 密度(kg/m3) 7800.00作者:钢铁的密度:7800kg/m3不锈钢304密度:7920kg/m3不锈钢316密度:8030kg/m3玻璃钢密度:2000kg/m3 重量 0.31 t 312.00 kg 单价(元/吨) 5500.00 总价(元) 1716.00 角铁 型号 50.00 厚度(mm) 4.00 长度(m) 40.00 密度(kg/m3) 7800.00作者:钢铁的密度:7800kg/m3不锈钢304密度:7920kg/m3不锈钢316密度:8030kg/m3 重量 0.12 t 124.80 kg 单价(元/吨) 5500.00 总价(元) 686.40 槽钢 腰高(mm) 100.00 腿高(mm) 50.00 厚度(mm) 6.00 长度(m) 12.00 密度(kg/m3) 7800.00作者:钢铁的密度:7800kg/m3不锈钢304密度:7920kg/m3不锈钢316密度:8030kg/m3 重量 0.11 t 112.32 kg 单价(元/吨) 4000.00 总价(元) 449.28 活性炭 数量(吨) 2.36 单价(元/吨) 8000.00 总价(元) 18880.00 微孔曝气盘 数量(套) 135.00 单价(元/套) 40.00作者:含管道、支架等 总价(元) 5400.00voc废气治理工艺 VOC废气治理作者:1.喷漆油漆的60%-70%会挥发出来,稀释剂全部挥发出来,固化剂不挥发;2.有工人操作的车间换气次数在10-15次/小时,空调换气按照8次/小时,无工人操作换气3-5次/小时;3.通风与空调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4.2.6规定法兰孔间距中低压系统不超过150mm,高压不超过100mm。排烟应按高压考虑。4.油烟废气要求温度低于50℃,越低除油烟效果越好,设计考虑35℃。温度降低后部分油析出,仍会有部分液态化的油烟,需进行捕捉。5.有机废气沸石去除率96%-98%;RTO、TO去除率99%;CO去除率95-98%;UV光催化去除率20-30%;蓄热陶瓷热回收率98%; 热量衡算作者:1.RTO保温200mm厚陶瓷纤维,管道保温50mm厚岩棉。2.沸石要求相对湿度小于60%,进气温度低于40℃,爆炸下限的25%以下,甲醇不利于沸石转轮吸附(沸点>65℃),若为单一物质甲醇可以;3.蓄热陶瓷品牌:蓝泰克博鑫催化剂品牌:巴斯夫沸石转轮:东洋纺(12万/万立方)西部技研倪佳思燃烧器:麦克森霍尼韦尔 废气压力P(KPa)温度T(℃) 101.33 30 处理风量Q(m3/h)(Nm3/h) 70000.00 63072.74 千焦 千卡 热平衡计算作者:浓缩之后热平衡6g左右 空气比热容Cp(kJ*kg-1*K-1) 1.005 苯浓度(mg/m3)及产热量(kJ/h) 100.00 292546.41作者:燃烧热:3264.4kJ/mol摩尔质量:78.11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8%爆炸下限(体积分数):1.2% 5000.00 1195.60作者:1卡=4.182焦耳 空气密度ρ(kg/m3) 1.293 甲苯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3905kJ/mol摩尔质量:92.14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7%爆炸下限(体积分数):1.2% 千卡 千焦 RTO处理风量Q(m3/h)(Nm3/h) 10812.19 9000.00 二甲苯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4563.3kJ/mol摩尔质量:106.17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7%爆炸下限(体积分数):1.0% 2.00 8.36作者:1卡=4.182焦耳 温升(K) 25作者:RTO进气温度55℃左右,RTO排气温度100℃左右 甲醇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726.51kJ/mol摩尔质量:32.04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36.5%爆炸下限(体积分数):6.0% 排气小时损失热量Q(kJ/h)(kcal/h) 292379.63 69913.83 乙醇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1366.81kJ/mol摩尔质量:46.07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19.0%爆炸下限(体积分数):4.3% VOC废气小时放热量Q(kJ/h)(kcal/h) 292546.41 69953.71 丙酮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1788.7kJ/mol摩尔质量:58.08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12.8%爆炸下限(体积分数):2.5% 换热器消耗的热量Q(kJ/h)(kcal/h) 3118716.00 745747.49 丁酮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2441.8kJ/mol摩尔质量:72.11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11.4%爆炸下限(体积分数):1.7% 天然气热值(kJ/Nm3)(kcal/Nm3) 35547.00 8500.00 DMF浓度(mg/m3)及热值(kJ/h) 0.00 0.00作者:燃烧热:1921kJ/mol摩尔质量:73.1g/mol爆炸上限(体积分数):15.2%爆炸下限(体积分数):2.2% 电加热热值(kJ/kW)(kcal/kW) 3596.52 860.00 天然气消耗量(Nm3/h) 87.73 87.73 用电量(kw) 867.10 867.10 热平衡(kJ/h)(kcal/h) 3118549.22 745707.61 换热器低温进口风量Q(m3/h)(Nm3/h) 9988.47 9000.00lenovo:考虑反吹扫风量,按照10%考虑 沸石转轮解吸所需热量计算 换热器低温进口温度T(℃) 30.00 换热器低温出口温度T(℃) 180.00 换热器高温进口温度T(℃) 800.00 换热器高温出口温度T(℃) 350.00 换热器传热系数 换热器高温气体风量Q(m3/h)(Nm3/h) 6844.04 3000.00 换热器换热面积 换热器消耗的热量Q(kJ/h)(kcal/h) 3118716.00 745747.49 废气压力P(KPa)温度T(K) 101.33 323.15 蓝太克蓄热陶瓷(MLM-200)计算 处理风量Q(m3/h)(Nm3/h) 12000.00 10143.28 截面风速V(Nm3/m2.s) 0.80作者:取0.8-0.9Nm3/m2.s 蓄热陶瓷层数 14.00 蓄热层宽度B(m) 2.04 蓄热陶瓷每层分布B*L 6.69 6.69 蓄热陶瓷每层分布取整B*L 7.00 7.00 蓄热陶瓷数量N(块) 686.00 处理风量Q(m3/h) 7000.00 6307.27 催化燃烧换热器热量计算作者:1.热平衡5g左右;2.风量不宜大于5000m3/h; 换热器高温进口温度T(℃) 350.00 换热器高温出口温度T(℃) 160.00 换热器低温进口温度T(℃) 30.00 换热器低温出口温度T(℃) 160.00 换热器传热系数 理想温度T(℃) 190.00 换热器换热面积 换热器回收的热量Q(kJ/h)(kcal/h) 1065490.57 254780.15 热回收率(%) 54.29 VOC废气小时放热量Q(kJ/h)(kcal/h) 292546.41 69953.71 额外热源热量Q(kJ/h)(kcal/h) 1264709.04 302417.274647035 天然气消耗量(Nm3/h) 35.58 用电量(kw) 351.65 处理风量Q(m3/h) 7000.00 6307.27 直接燃烧换热器热量计算作者:1.热平衡15g/m3左右; 换热器高温进口温度T(℃) 800.00 换热器高温出口温度T(℃) 400.00 换热器低温进口温度T(℃) 30.00 换热器低温出口温度T(℃) 300.00 换热器传热系数 理想温度T(℃) 415.00 换热器换热面积 换热器回收的热量Q(kJ/h)(kcal/h) 2212941.96 529158.77 热回收率(%) 50.00 VOC废气小时放热量Q(kJ/h)(kcal/h) 292546.41 69953.71 额外热源热量Q(kJ/h)(kcal/h) 3805494.25 909969.931346384 天然气消耗量(Nm3/h) 107.06 用电量(kw) 1058.10 VOC总产热值Q(千卡)(千焦) 69953.71 292546.41 压力损失作者:1.每米管道1Pa,弯头50-80Pa,三通20Pa,变径20Pa。 沿程阻力损失 风速(m/s) 15.00 空气密度(kg/m3) 1.21 矩形风管当量直径计算 管道长度(m) 100.00 管道宽B(m) 3.00 管道直径或当量直径(m) 1.00 当量直径(m) 2.00 局部阻力系数λ 0.0154 当量直径(m) 2.40 单位长度阻力损失(pa) 2.10 沿程阻力损失(pa) 209.77 局部阻力损失 局部阻力系数ξ 0.12 弯头数量(个) 9.00 单个局部阻力损失(pa) 16.34 局部阻力损失(pa) 147.02 排气动压 排气动压(pa) 136.13 集气罩概算 设计参数 泄漏源长L(m) 0.30 泄漏源宽B(m) 0.30 圆形泄漏源半径R(m) 0.10 集气罩距离泄漏源高度H(m) 1.00 罩口风速V(m/s) 1.00 计算结果 集气罩长L(m) 0.80 集气罩宽B(m) 0.80 圆形集气罩半径R(m) 0.35 集气罩风量Q(m3/h) 2304.00 圆形集气罩风量Q(m3/h) 1385.44 离心风机功率概算 风量Q(m3/h) 43000.00 风压P(pa) 2500.00 气体密度ρ(kg/m3) 1.20 风机效率η(%) 75.00作者:一般为70%-80% 功率N(kw) 47.78 离心泵功率概算 水量Q(m3/h) 150.00 扬程H(m) 20.00 液体密度比重 1000.00 水泵效率η(%) 75.00 电机效率η(%) 85.00 功率N(kw) 12.82 气体工况换算标况 气体标况换算工况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 工况压力P(KPa) 101.33 工况压力P(KPa) 101.33 工况温度T(K)(℃) 298.15 25 工况温度T(K)(℃) 323.15 工况体积V(m3) 55000.00 标况体积V(Nm3) 1000.00 标况压力P(KPa) 101.33作者:标况压力101.33KPa 标况压力P(KPa) 101.33作者:标况压力101.33KPa 标况温度T(K) 273.15作者:标况温度273.15K 标况温度T(K) 273.15作者:标况温度273.15K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标况体积V(Nm3) 50388.23 工况体积V(m3) 1183.05 mg/m3换算ppm ppm换算mg/m3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 工况压力P(KPa) 101.33 工况压力P(KPa) 150.33 工况温度T(K)(℃) 298.15 25.00 工况温度T(K)(℃) 301.15 28.00 标况压力P(KPa) 101.33作者:标况压力101.33KPa 标况压力P(KPa) 101.33作者:标况压力101.33KPa 标况温度T(K) 273.15作者:标况温度273.15K 标况温度T(K) 273.15作者:标况温度273.15K 污染物浓度(mg/m3) 4482.00 污染物体积浓度(mg/m3) 25.61 污染物分子量M 106.17 污染物分子量M 78.00 计算结果 污染物体积浓度(ppm)(%) 1032.17 0.1032 污染物浓度(mg/m3) 120.00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作者:1.活性炭吸附进气温度小于50℃,活性炭脱附温度100-120℃,不超过140℃;2.空塔气速为1.5-2.5m/s,过滤速度0.2-0.6m/s,过滤时间0.2-2s;3.饱和吸附容量30%;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处理风量(m3/h) 10000.00 吸附、脱附炭箱个数N(个) 7.00 1.00 设备个数(个) 1.00 脱附切换时间t1(h) 1.50 进气浓度So(mg/m3) 430.00 吸附饱和时间t2(h) 10.47 排气浓度Se(mg/m3) 0.00 碳层宽度B(m) 1.50 活性炭堆积密度ρ(t/m3) 0.50作者:1.颗粒柱状的活性炭密度0.45g-0.65g/cm3左右;2.粉末则是在0.38g-0.45g/cm3左右;3.活性炭种类不同,密度有差别:一般果壳炭和木质炭0.45-0.65g/cm3、椰壳炭和煤质炭0.5-0.55g/cm3。 孔隙率 0.75作者:孔隙率:0.5-0.75 超长L0(m) 0.90 碳层长度L(m) 2.00 碳层厚度h(m) 0.30作者:碳层厚度:0.2-0.5m 碳层间距2b(m) 0.40 碳层数量n(层) 2.00作者:若为1层,单独计算,此计算书不适用 活性炭吸附容量(%) 5.00作者:一般取30%,作为吸附脱附使用按照5%核算 设备参数 碳箱长度L0(m) 2.90 炭箱高H(m) 1.40 空塔气速v0(m/s) 1.32 不符合 过滤速度v(m/s) 0.46 符合 过滤时间t(s) 0.65 符合 活性炭重量m(t) 0.90 活性炭更换周期(d)(h) 0.44 10.47 UV光催化工艺作者:1.UV光催化、低温等离子(除臭效果好,去除率90%以上)氧化去除VOC,去除率30%-40%;2.山东鑫迈环保,137910897883.UV灯管及配套镇流器等电气元件150-200/套,最低80元/套4.185nm波长产生臭氧,273nm波长产生羟基自由基。 水吸收塔工艺作者:1.碱洗塔PH维持10-11;2.有除雾器按照0.1%的水量损失,无除雾器按照0.3%的水量损失;3.吸收反应完生成有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时(如氟化物)不宜采用填料塔,易造成堵塞,通常采用旋流板塔或者空塔。4.空塔气速1.4m/s,停留时间3s 设计参数 处理风量Q(m3/h) 43000.00 空塔气速v(m/s) 1.50作者:1.空塔气速一般取0.8-1.2m/s,不大于2m/s2.含氰废气取0.3-0.6m/s;含铬废气取0.3-0.6m/s;含氨废气取0.3-0.6m/s;酸性废气取1.0m/s;含NOX废气取0.3-0.6m/s;含HF废气取0.3-0.6m/s;含尘废气取0.8-1.0m/s;有机废气(溶于水、酸或碱的以及加强化剂(如次氯酸)去除的)取0.4-0.6m/s 气水比R(‰) 3.00作者:气水比一般取3-5‰ 停留时间T(s) 2.00作者:含氰废气取8-10s;含铬废气取取9-12s;含氨废气取取7-12s;酸性废气取取5-6s;含NOX废气取取8-10s;含HF废气取取9-12s;含尘废气取3-4s;有机废气(溶于水、酸或碱的以及加强化剂(如次氯酸)去除的)取8-12s 除雾区高度h1(m) 1.05 喷淋层高度h2(m) 0.55 填料层高度h3(m) 0.50 层间距h4(m) 0.20 层数n 2.00 进气直径D(m) 1.00 进气管上方预留高度h6(m) 0
本文档为【voc废气治理工艺计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亚新
资深中学教育工作者
格式:xls
大小:1MB
软件:Excel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06
浏览量: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