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4(本科政经,宏观运行)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4(本科政经,宏观运行)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

举报
开通vip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4(本科政经,宏观运行)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第四篇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节国民收入及其核算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总量,及其相关指标;狭义的仅指其中的国民收入。1、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DP是与GNP相关的总量指标。二者的区别主要是:GNP一个收入指标,它按国民原则进行核算;GDP是一个生产...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4(本科政经,宏观运行)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篇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第一节国民收入及其核算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总量,及其相关指标;狭义的仅指其中的国民收入。1、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DP是与GNP相关的总量指标。二者的区别主要是:GNP一个收入指标,它按国民原则进行核算;GDP是一个生产指标,它按地域原则进行核算。GNP反映一国或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GDP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经济实力。#二者的换算关系式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2、国民生产净值(NNP)N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价值中新创造价值的总和。由于GDP反映的最终产品价值不仅包含当期创造的新价值,也包含由固定资产转移来的、往期创造的价值,需要NNP来反映当期创造的新价值。这两个指标的关系是: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即工资薪金、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它大体等于: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4、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大体等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对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税后收入。它大体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具体的核算方法有三种。1、支出法也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如以Q1、Q2、……Qn表示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n表示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计算国民收入的公式为:GNP=Q1·P1+Q2·P2+……+Qn·Pn2、收入法也称要素收入法或要素支付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办法,即把工薪、利息、利润、租金加总起来,然后再加上各种调整项目计算的GNP。3、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每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加的价值加总起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讲是一致的,实际上却存在计算误差。一般人们以支出法为基础,用其计算出来的结果来调整其他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各自有不同用途:在研究积累与消费关系时,使用支出法的结果和中间数据;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使用收入法的结果和中间数据;了解生产过程,使用生产法的结果和中间数据。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世界上曾经有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国民帐户体系(SNA),它为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二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它曾为计划经济国家采用。其主要指标有: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随我国市场化改革,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从MPS体系向SNA体系过渡,于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转型。两种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别是:MPS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SNA的理论依据是西方经济学。MPS的核算口径只涉及物质生产部门;SNA体系的核算口径不仅涉及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服务业。MPS体系中的社会总产值等指标包含中间产品价值,存在重复计算问题;SNA体系的指标中不包含中间产品价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第二节国民收入分配一、国民收入分配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国民收入分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补偿功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再生产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积累功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把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积累,形成投资基金,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功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把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社会公共需要,教科文卫事业发展,国家管理和国防事业需要,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提供基本保障。调控功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把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经济社会调控需要,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协调现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区差距等问题。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部门内部的分配,分配后形成的收入称“原始收入”,并分割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个人收入三部分。再分配指初次分配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次分配,分配后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最终收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其他经济关系的需要。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预算进行。国家预算指国家制定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其再分配的基本程序是:一方面,国家税务机关按照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原始收入征税,形成预算收入;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机关按照预算支出计划,把筹集到的资金分配出去。除预算渠道外,银行信贷和价格变动也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银行信贷虽然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却会改变资金的使用权,实际上是对各种原始收入的再分配。价格变动会引起市场主体利益结构的变化,改变各种原始收入的分配格局,因此也属于再分配范畴。三、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最终将形成积累(投资)和消费两大类基金,分别用于投资和消费。我国这两大类基金的分类及用途如图表所示:#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物质保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安全体系,是一国经济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有机组成部分。前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服务,通过编织基本的社会安全网,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存和生活保障,解决市场经济造成的社会问题;后者服务于增进经济社会人权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公众福利最大化等更高的社会目标。社保制度与社保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保障的体制后者强调的是社会保障项目的构成及其运行系统。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物质保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安全体系,是一国经济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有机组成部分。前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服务,通过编织基本的社会安全网,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存和生活保障,解决市场经济造成的社会问题;后者服务于增进经济社会人权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公众福利最大化等更高的社会目标。社保制度与社保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保障的体制后者强调的是社会保障项目的构成及其运行系统。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随工业化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它最早产生于德国,后来逐步推广到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1、产生阶段(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工业化造成的阶级矛盾,德国率先建立现代社保制度2、扩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大危机促成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建立现代社保制度3、完善阶段:“福利国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战后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促成发达国家福利国家的形成4、改革阶段:消除“福利病”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自由化浪潮推进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改革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从基本模式角度分为:福利型、保险型、强制储蓄型;从基金筹集和使用角度可分为:现收现付型和个人积累型;从保障力度角度可分为:广泛福利型和基本保障型。1、福利型、保险型、个人账户储蓄型模式福利型模式以英国和北欧诸国为代表,其他西欧国家也多少有类似之处。其主要特征是:保障范围广泛,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无所不包;强调社保的平等性和普遍性,除基本保障外,还有各种优厚的津贴制度,带有明显的福利性质;保障资金对政府财政支出依存度较高,对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保专项资金的依存度较低;政府是社保事业的主要管理者和最终责任承担者,社会保障事业的自我管理和运作程度较低。这种模式更注重公平,存在忽视效率的问题,在福利的改革中,其特点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源于德国,美国和日本也属于这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有:强调权利与义务对应原则,保障待遇与个人收入和缴费联系较紧密,许多项目实行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原则;社保费用由企业、个人、政府三方负担,企业和个人缴费是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社保事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程度较高,对政府依赖程度较低;注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保证公民享受公平的社保待遇的同时,比较注意其对市场原则的负效应。这种模式虽源于德国,但后来德国受福利型模式影响较大,其特点反倒不如美、日突出。个人储蓄型模式是后发展国家创造的一种社保模式,以智力和新加坡最为典型。其特点是: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建立个人社保储蓄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营运。营运方式有两种类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依靠政府集中管理和营运。以智力为代表的国家,依靠私营基金管理公司经营。个人社保待遇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三种模式比较福利型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制度,政府承担资金筹集和管理的主要职责;个人储蓄型模式是一种个人主导型制度,个人承担资金筹集职责,政府主要承担立法和监管职能;保险型模式介于二者之间,在个人、企业、政府分担职责的同时,社保机构也发挥重要作用。2、现收现付型、全部积累型和部分积累型模式按照资金筹集和调剂方式差异社保制度还可分为:社会成员缴费横向调剂的社会统筹模式,即现收现付型;职工一生缴费纵向调剂的个人帐户模式,即全部积累型;把前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模式,即部分积累型或部分社会统筹型。“现收现付”(Pay-as-You-Go)是社会统筹模式的基本特点。它指现期征收的社保资金用于现期支出,以支定收是这种模式的原则。其优点主要是:有利于实现平等,既有助于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平等,而且有助于实现代际平等。管理相对简单,不存在经营社保基金带来的风险问题。这是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采取了这种模式的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缺点,主要是: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抚养比不断提高,即供款者相对领受者来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因福利刚性,人口年轻化时代和经济繁荣时期制定的福利制度,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衰退时期难以调整。日益膨胀的社保负担增大现职人员、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具体体现在:原来体现平等的“代际合约”转变为新的不平等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社保资金缺口造成高额财政赤字和政府负债。针对现收现付制度的缺陷,1980年代智力率先将原来的制度转变为个人积累账户(Capital-fundedPension)。个人积累账户是指个人在就业时将收入的一部分连同企业交纳的社保费用一并存入社会保障账户,交由经营机构投入资本市场进行保值增值运营,使用时根据个人账户积累起来的资金,按一定比例支付给个人。其优点主要有:以收定支原则可防止社保支出膨胀,减轻支付压力;个人承担主要责任可调动个人缴款积极性,也有利于个人督促企业交纳社保资金;在职者不为退休者支付保障费用,可避免代际冲突。其缺点主要是:由于不存在社会统筹,社会不能通过社保制度实行收入再分配和转移支付,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对资本市场和基金的营运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基金增值保值存在风险;对宏观经济环境要求较高,通膨和经济波动也会造成基金运作风险。基于前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许多国家在改革中,不是简单地用后者取代前者,而在原制度基础上引入个人积累账户制度,从而形成了混合模式。其优点是:减少改革阻力;增进社保制度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保留了社会统筹的互济机制,有助于公平的实现。基于同样原因,1980年代我国在社保制度转轨时,一开始就选择了这种模式。3、广泛福利型和基本保障型模式这是根据保障范围和力度划分的社保模式前者保障范围广泛,项目繁多,资助力度大,具有明显的福利性质。其基本特点是:强调社会公平,存在忽视效率的问题。战后西方的“福利国家”属于这种类型。后者保障范围小,项目少,资助力度也小,社会通常只提供基本保障,其他福利依靠个人财富积累。其基本特点是:不仅注重社保体系本身的效率,也注意防止社会政策对市场效率的负面影响,但公平的实现程度较低。许多新兴工业国和后发展国家的社保制度多属于这种类型。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障制度的五大体系社会保险体系:以失业、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险为主体,是社保制度的核心。社会救助体系:以帮助丧失就业能力的社会成员、应付突发事件,维持每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准而设立,在我国也称“最后一条保障线”。社会福利性体系:广义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近义语。在狭义上,指以提高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的的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扶助体系:通常指对特定社会成员(如残疾人、鳏寡孤独)的扶助、帮助系统。。社会互助体系:主要指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其保障形式和服务方式多种多样。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须履行交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强制性义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了城镇各类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仍实行原来的养老保障制度。除基本养老保险外,政府还鼓励建立补充性的养老保险,如目前在一些有条件企业中建立的企业年金。医疗保险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及职工,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职工都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强制性义务。除基本医疗保险以外,政府还鼓励建立补充性的医疗保险制度。如大额医疗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失业保险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已经开始覆盖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实行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正在逐步纳入失业保险制度之中。其他社会保险制度除上述三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外,我国还初步建立起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上城市都建立了这项制度。其保障对象是城市中收入低于保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所有贫困人口;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核定;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建立等原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任重道远,在目标选择上应分为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从短期来说,应把支持市场化改革,尤其是支持国有经济改革的保障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如把建立三大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作为重点。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不可能建立起覆盖全社会、全国统一制度和统一发放标准、高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保障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只能提供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的社会保障。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没有实行较高水平保障的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众多,财力有限。在转轨时期,新制度实施前退休职工没有社会保障基金积累,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存在保障基金积累不足的问题,这将在很长时期内给社保体系形成很大压力。人口老龄化和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后续效应,将使社保体系出现“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情况,即缴纳社保费用的人数相对享受社保福利的人来说,将越来越少,这也会加大社保体系的压力。“福利国家”的教训表明,过高的社会福利会产生一系列弊病。即使财力许可,社保项目也不能搞得过多,过滥,其标准也不应太高。过高的福利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过高的福利会增大财政负担,将大量财政资金转变为消费基金,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削弱其基本职能和调控能力;过高的福利还会造成个人对社会的过分依赖,削弱个人自食其力的能力。具体说来,基本保障应按以下标准掌握:失业保险标准应维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以激励他们积极寻找工作,实现再就业,通过自己的劳动提高生活水平。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应满足一般医疗需要,不应承担保健性、享受性的医疗费用。基本养老保险标准应维持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标准,更高的生活水准应依靠其他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只应保证贫困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避免造成更多的人依赖社会救济为生,并使贫困永久化。2、多层次保障按照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趋势,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逐步多层次、多类型的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大体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基本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这些基本保障的主要任务是构筑保证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而增进福利的任务应该交给第二、三层次的保障。第二层次是补充保险,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包括补充失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如企业年金)等,以提高保障水平。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应促进个人和家庭防范风险的意识,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和家庭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保障水平,如储蓄、商业性保险、不动产和金融资产的投资。3、覆盖广泛目前的社保体系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即城市中基本保障尚有未覆盖的死角,广大农村还没有被纳入这一体系之中。社会保障制度还要求扩大覆盖面,将社保制度逐步扩展到农村。4、逐步统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社保体系建立之初,为调动各地的积极性,必须允许各地分别建立制度上存在差异,标准上有所不同的社保体系。但按公民权利平等原则,应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大体一致的基本社会保障,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社保制度。同时,按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以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也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因此,随经济发展,政府的调控能力增强,应逐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社保制度。尤其是三大基本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应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资金使用、保障标准等方面率先统一。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政府调控第一节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职能的演变一、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干预20世纪30年代危机和凯恩斯革命,西方政府具有了干预经济的积极职能二、从政府失灵到市场协调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市场失灵,滞胀出现,80年代经济自由化浪潮中人们重新认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三、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协调20世纪西方国家两次重大危机和理论上否定之否定,使人们重新考量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经济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的经济职能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经济不健全,在发达国家由市场和社会履行的经济职能还不得不由政府代行,这使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多于发达国家。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健全,目前国家的许多职能转移给市场和社会后,才可能实现“大市场、大社会、小政府”的模式。现阶段我国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有:一、提供公共物品和公益品二、管理国有资产三、调节收入分配四、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五、调节经济运行过程,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三节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政策和方式一、计划手段计划是指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基础上,对未来国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安排。从计划的范围上讲,可分为总体计划和单项计划。从计划期的长短来看,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和发展战略。从计划实施方式上看,可分为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计划手段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经济体制和国情是影响一个国家计划手段在政府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两个基本因素。我国是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这使计划手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首先,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看,由于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和力度要比原来计划体制时期小得多,但比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大。其次,从计划的范围上讲,我国既存在单项计划,也存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计划。再次,从计划期的长短来看,中长期计划居于核心地位,年度计划地位明显下降。最后,从计划作用方式上看,指导性计划是计划的主要形式,指令性计划虽然还存在,但地位已大大下降。二、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经济的总称,它是通过改变市场参数影响经济主体利益,从而改变行为来实现调控目标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价格政策等。三、法制手段法制手段是依靠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通过立法和执法来确立、保护经济主体权利、义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经济主体行为,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来调节经济的工具。法制手段可以分为立法和执法两方面内容。在更广意义上,行政机构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行政性法规和行政执法也属于法制手段范围。#法制手段的特征基础性,法律不仅厘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济主体的基本权利义务和基本行为方式,而且也规定政府调控经济的领域、方式,是其他政府调节经济手段的基础。全局性,法律是覆盖全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要接受法律的规范。强制性,法制手段以国家强制性权力为背景,所有犯法和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制强制力的约束或制裁。稳定性,因立法和执法都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可以将主观性、随意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法制手段的主要内容规定经济主体基本权利、义务和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法律,如宪法、民法、商法等;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法律,如公司法、中小企业法、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范宏观经济主体行为,厘定其他调控手段的调节范围和程序的法律,如计划法、财政法、以及税法、银行法、行政法中的相关规定。四、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国家行政力量,依靠行政机构通过具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性质的任务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部门)、行政区划(地区)、行政层次(上下级)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工具。行政手段的特点具有收效快和干预力度大等优点又具有决策随意性强、实施简单划一等缺点五、舆论手段舆论手段是指政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社会思潮,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的工具。#舆论手段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有助于“体制政策”的实现有助于“过程政策”的实现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运作第一节政府调控目标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可以大体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前者是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是基于一系列基本价值判断而制定出来的规范性目的。后者是基本目标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一、政府调控基本目标1、效率、增长、稳定2、经济福利3、分配公正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在西方国家调控目标通常只有四个,在我国结构优化也被认为是一个宏观经济目标。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适度指标因国而异。发达国家一般保持在2-3%的水平上比较理想。如低于1%,或者高于4%,预示着速度过低或过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大量涌入和外需增加,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空间很大,适度的速度在8%左右,甚至更高。如低于8%,就会出现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突显,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等问题;相反,如果年增长速度接近或超过10%,则会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2、充分就业指存在自然失业条件下的就业水平。实际失业包括自然失业与经济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消除的失业,自然失业虽然有可能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却不能消除。自然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因种种原因不愿就业,或者不接受现有就业条件而形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也称摩擦性失业,它的存在与经济制度安排、技术进步、经济结构高级化演进、市场竞争等因素有关,尤其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有密切关系。经济周期性又称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接受现有的就业条件仍然找不到工作,是由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失业#作为短期宏观目标的充分就业不是消灭失业,也不是降低自然失业率,只是消除非自愿失业,使实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以发掘现有制度安排下就业潜力。因各国家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别,自然失业率也存在差别:美国由于就业制度灵活,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其自然失业率较低,通常被认为在4%左右;欧陆国家由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差,社会福利标准高,自然失业率明显高于美国,许多国家接近或达到10%;日本由于普遍实行终身就业制度,在战后一段时期中自然失业率低于美国,后来由于这一制度松动,自然失业率有上升趋势,近年来开始接近美国的水平。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失业指标(劳动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包括城镇未登记的失业人口,也不包括农村失业人口)。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就业任务十分艰巨,除经济周期波动引起的失业外,至少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就业压力: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轨时期国有经济富余劳动力重新就业3、通货稳定这一目标指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其可观察指标主要是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因此:通胀指价格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现象通紧则是指价格水平持续、普遍下降的现象价格的基本稳定,不等于物价保持不变,通常认为,价格水平上涨率维持在1-2%以内较为理想。如超过这一水平,并呈现走高趋势,有可能演变为通胀;如低于这一水平,并呈现走低趋势,有出现通紧的可能。通胀的危害: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具有传递信号和影响利益结构的双重功能。其危害主要是:造成信息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还会刺激投机、抑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改变政府与公众、社会各个阶层间利益结构。此外,通胀还具有一种自我强化机制,因价格持续走高,公众会产生通胀预期,它会进一步推动价格水平上涨。价格上涨走势如不能有效抑制,最终将酿成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交易将被以物易物、以本币为中介的交易将被外币为替代,生产经营活动被投机活动替代,经济秩序混乱,还会形成抢购,政府信誉丧失,甚至政府更迭等社会危机。相反,如价格持续走低,经济可能陷入通货紧缩泥淖,出现企业销售困难、开工不足、失业增加、经济增长下滑等问题,最终可能酿成危机。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涉外经济往来中全部货币收支状况,即一国外汇收入与支出间的关系。它由两部分组成:经常性项目,主要指由商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形成的国际收支;资本性项目,指由投资行为引起的资本流入和流出形成的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要求一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外汇收支的大体平衡,即上述两个项目下的综合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有3种情况:收入大于支出,即顺差;支出大于收入,即逆差;收入与支出相等,即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收支的平衡非常重要,但这不是绝对的,即大体平衡。长期大量的逆差和顺差都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因为:当逆差出现时,它会引起外汇储备减少、汇率下降。长期大量的逆差会使本国金融实力和国家信誉的下降。当顺差出现时,它会引起外汇储备增加、汇率上升。长期大量的顺差会使汇率上升,削弱本国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出口下降;如维持原来汇率,则会使外汇储备增加,可能引发国内通货膨胀,还会引起国际经济摩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影响其对外经济关系,也涉及国内经济稳定,大小与对外开放度存正相关。5、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间的关系及数量比例。广义地讲,它包括经济生活中所有的结构关系,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市场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资源结构等。但作为宏观调节具体目标的经济结构,通常只是在狭义上指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尤其是指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目标指,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合理化通常指各个产业之间保持合理比例,防止“长线”产业与“短线”产业之间比例失调。高级化通常指由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推动的产业组合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过程。发达国家一般不把结构优化纳入宏观目标中,主要原因是:因市场机制健全,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靠部门间竞争、资源在各个部门自由流动实现;因发达国家在技术进步方面领先,由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向、路径和市场后果很难事先准确判定,这一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市场自发调节结果。后发展国家通常把结构优化纳入宏观目标体系中,因为:由于市场不健全和发展速度较快,自发的市场机制很难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协调,往往需要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赶超型经济使它们可以把先期发展国家的产业结构作为参照系,通过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政府调控目标的协调1、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两种关系调控目标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衡的子目标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在有些子目标之间存在联系,这些联系可分为两种类型:正相关关系,即一个目标实现有助于另一目标的实现。其中,最典型的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负相关关系,即两个目标相互排斥,一个目标实现有损于另一个目标的达到。这可能为两个目标间数量上的替代关系,也可能为冲突关系。这是宏观目标协调的主要方面。2、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协调四大调控目标的协调可概括为3个方面:经济增长与通货稳定之间的矛盾充分就业与通货稳定之间的矛盾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矛盾3、其他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经济政策目标与社会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效率目标与地区间均衡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之间的矛盾第二节政府调控的经济政策工具一、财政政策工具1、财政收入政策2、财政支出政策3、财政收支差额政策二、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率(基准利率或主导利率)3、公开市场业务三、汇率政策汇率指一国货币兑换他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也称汇价。汇率政策指货币当局通过干预汇率,引起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变动,进而影响国内总供求变动。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手段。其作用表现在:影响进出口贸易影响资本流入流出影响国内物价水平从而影响国内经济均衡状况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一国汇率高低由市场机制决定,最终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从长期来看,汇率政策对汇率水平无能为力。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波动反映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动,它能自行消除因国际经济结构变动形成非均衡。因此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的汇率政策只具有短期意义,主要是避免汇率过度频繁波动和防范危机。此外,货币当局对汇率干预的手段也很少,影响力有限。其手段是在市场上买卖本币和外币,其机理类似国内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业务。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尤其是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不健全,目前实行的还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这种制度下,汇率长期仅在很小的幅度内波动,实际是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资、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时间推移,其弊病也日益突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汇率制度最终将改革为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但这一改革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四、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用以指导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措施的总称。产业政策是一种长期性的供给政策,其特点是:调节对象不是市场需求,而是供给;因生产能力形成与固定资产投入相联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它又是长期性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能力主要依靠市场自发力量形成,没有与财政和货币政策并列的产业政策。它是后发展国家为实现赶超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政策工具。通常认为,率先系统地使用产业政策的是日本。日本战后成功的经验后来被许多后发展国家借鉴。目前西方国家也在一些领域中引入了产业政策。产业政策通常可分为产业规划和实现规划的措施两部分:前者也称产业政策目录,确定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产业调整目标。后者是保证产业调整目标实现的手段,因产业政策本身不提供专门的政策工具,所有有助于产业目标实现的政策工具都可以采用。因此其具体措施既包括宏观政策,也包括微观政策;不仅有经济手段,而且包括法制手段、行政手段和舆论手段等。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它是产业政策中最重要的政策,指政府按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趋势,规划各个产业在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大体地位和比例,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如主导产业、基础产业、瓶颈产业等),并对没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提出警示;并确立扶持和鼓励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以及限制落后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产业技术政策:指政府用于引导和激励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引进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推广技术等方面内容。产业布局政策:指产业空间安排的政策措施。产业组织政策:指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各产业的特点,对产业内部的市场组织结构和企业间关系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其调节重点是产业内的竞争关系;其调节措施主要是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实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措施法规;其调节目标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既要反对垄断又要防止过度竞争。第三节政府宏观调控的运作政府宏观调控可以分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短期的需求管理指宏观调控机构运用货币、财政、汇率等政策工具,通过调节总需求及其构成,使之与既定的供给能力相适应,达到总供求大体平衡,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控方式。1、调控任务其任务是消除来自外部或内部原因造成的经济失衡,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由于调节对象是需求方,通过扩张或紧缩需求来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大体平衡。同时,由于其通常不涉及长期的供给能力形成,而是把现存供给能力潜力尽可能发挥出来,故称短期的。引发失衡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非常规性原因引发的总供求失衡,即外生因素触发的失衡,政治、经济、社会等突发事件触发的经济波动。二是由常规性原因引发的总供求失衡,即由经济内生因素积累造成的失衡,它是市场失灵的表现。2、调控的中间目标短期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在协调充分就业与通货稳定等目标前提下,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总供求大体均衡是其追求的中间目标,一般说来:总供求大致均衡意味着增长速度是适度的,不存在经济过热,也不存在经济过冷。同时,这也表明就业水平与通货稳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不存在虚假就业和通货膨胀,或者就业不足和通货紧缩。因此,总供求的均衡不仅表明适度的增长速度,往往也标志着各个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协调。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有3种可能:一是总量失衡,二是结构失衡,三是总量与结构同时失衡。这3种失衡可以综合为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二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考察: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产品销售困难、生产萎缩、生产能力闲置增加、利润下降、企业裁员或压缩雇员工时等;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社会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物价总水平走低、出现通货紧缩现象等。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也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考察: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产品销售顺畅、生产扩大、生产能力过度利用、利润上升、企业增雇员工或加班加点等;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过快、物价总水平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就业水平上升甚至超过充分就业水平等。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失衡往往是由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失衡常常出现在一些关键部门,甚至个别部门,然后逐步传导到整个社会。3、短期需求管理的政策取向按照经济政策的调控走向,可以把短期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分为3类:扩张性(积极的)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减税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扩大转移支付、增加政府直接投资和投资补贴等。扩张性货币政策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降低基准利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收购政府债券。紧缩性(从紧的)经济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从机理上讲,紧缩性财政收入政策可通过增税实现,但因增税会遭到公众反对,其决策程序较长,即使增税措施得以通过,范围和力度也十分有限。在实践中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支出政策,即压缩政府购买,削减转移支付,减少公共投资和投资补贴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利率,以提高企业投资的筹资成本,扩大投资需求,并使居民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收缩消费需求;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售出政府债券,减少企业和居民手中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现金,降低投资和消费需求。中性(稳健的)经济政策它意味着不对宏观经济采取积极的调节措施,听任市场自发形成总供求关系,通常适用于总供求大体均衡时。4、短期需求管理的运作原则(1)逆经济风向行事这是短期需求管理时最基本的行为原则,即反周期行为,即: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应防止经济滑坡和通货紧缩,拟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应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拟采取紧缩性经济政策。见图12-3。(2)选择和确定临界点指在制定和实施需求管理时,决定是否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干预经济的宏观指标的参数值,或原来实施政策是否发生转折所依据的参数值。它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在何时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走向的政策。它可是单一的政策目标,如增长速度。也可以是一组目标,还可以包括可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它可以是确定的数值点,也可以是范围较大的一个数值区间。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临界点不同。它既与各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也与调控者政策偏好有关。(3)把握经济政策的“时滞”效应时滞是指经济运行中开始出现波动征兆,到制定出相应干预政策,付诸实施,以及实施后到其发挥作用的时间间隔。政策工具时滞可分为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内在时滞指经济中出现引起波动的现象到决策者制定出相应政策并开始实施之间的时间区间。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实施时滞外在时滞指从决策实施到政策措施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直到实现预期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包括:中间变量变化时滞目标变量变化时滞目标变量变化滞后时滞5、政策工具的搭配因宏观调控目标是多元的,且目标之间存在交替、甚至冲突关系,为避免冲突,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松紧搭配”来兼顾多重目标。从总量关系来看,政策的松紧搭配可概括为四种基本情况:“双松”配合,即同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这种搭配用于对付经济的严重衰退。“双紧”配合,即同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这种搭配可以用于对付经济的严重通货膨胀。“紧”货币政策和“松”财政政策配合,即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收到既治理通货膨胀又避免其引起经济过度收缩的效果。“紧”财政政策和“松”货币政策,即在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收到既治理财政赤字又避免这种政策导致经济过热的效果。二、长期供给能力调节是后发展国家政府调控的一项特有职能,其形成原因有二:因市场不完善,难以完全靠市场作用实现技术和产业创新也是落后国家利用发展落差实现赶超的手段(“后发优势”)1、长期供给调节的内涵指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和产业政策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舆论等手段,对经济结构和生产能力的调整。从更广意义上,这种调节还包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与短期需求调节相比,这种调节有以下3个特点:调整对象不同。调节的不是需求方,而是供给方。调节任务不同。其任务是增加供给能力,而需求管理通常并不增加生产能力,只是把现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发挥出来。调节期限不同。因生产能力形成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较长时间,这种干预从时间上讲是长期的,而需求管理通常是适时的短期调节。2、长期供给调节的边界长期供给调节可以是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却不是政府必备职能。这与3方面因素有关:经济发展阶段。一般说来,经济发展领先国家无须也不大可能进行大规模的供给能力干预,因其在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处于先导地位,其变迁趋势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很难对未来发展作出精确的预测和计划。相反,落后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经验,参照其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制定出中期计划和产业规划,再通过政府积极干预措施来实现目标。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供给能力主要由市场竞争自发形成,无须政府过多干预。相反,在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因市场调节长期发展的能力较弱,政府有可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政府干预经济的传统和文化。大体可分为3类:强:东亚(儒家传统国家)弱:英美等(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主义传统国家)居中:欧陆国家3、长期供给能力调节的运作调节目标的形成程序:发展战略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产业规划(目录)产业政策目录的两部分内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产业政策目录发挥作用的两条渠道:为企业和中介组织提供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意向性信息,引导其主动按要求调整自己行为为政府机构实施调控措施提供依据,使其在职能范围内,运用各种工具保证产业规划实现政府实施供给管理应注意的3个问题(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避免计划和产业政策干预领域过宽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市场完善,政府干预的主动退出逐步消除歧视性和不公平的产业政策规则三、短期需求管理与长期供给调节的配合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配合能收到“一箭双雕”的调控效果。二者配合的一般前提是,实施积极的供给调节政策不应影响短期需求管理目标的实现,有两种情况:一般来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不利于供给管理措施实施:在经济过热时,应被淘汰的企业也能维持经营,应该萎缩的行业也能发展;这时供给管理措施与需求管理措施存在矛盾。相反,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有利于供给管理措施的实施:在经济疲软时,弱势产业和劣势企业问题充分暴露,可以加速其改组和破产;供给管理措施与需求管理措施有相互补充和促进作用。我国的实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扩张性政策具有短期需求管理和长期供给管理的双重效应。国民收入的使用示意图第一产业扩大再生产基金投资第二产业扩大再生产基金积累第三产业扩大再生产基金国基金国民储备—社会储备基金:用于应付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民生收产社会国家管理基金: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事业入净消费社会发展基金:用于教科文卫事业值消费社会保障基金:用于社会保险、救济、福利、优抚事业基金个人—个人消费基金消费失业构成示意图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然失业充分就业状况下的失业实际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作为宏观调节任务的失业图12-3: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
本文档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4(本科政经,宏观运行)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assyy
本人从事施工专职安全员多年,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资料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格式:ppt
大小:774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67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2-03-22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