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8世纪文学概述

18世纪文学概述

举报
开通vip

18世纪文学概述 18世纪文学概述 一、18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18世纪的欧洲已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各种新旧力量撞击十分剧烈。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提到了欧洲各国的历史日程上。顺应这一历史要求,在文化领域,全欧范围便出现了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促使启蒙运动诞生的社会内驱力还在于科学和生产力取得突破性发展。当时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法国稍后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科学运用于生产实践,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发现,人们从新的...

18世纪文学概述
18世纪文学概述 一、18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18世纪的欧洲已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各种新旧力量撞击十分剧烈。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提到了欧洲各国的历史日程上。顺应这一历史要求,在文化领域,全欧范围便出现了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促使启蒙运动诞生的社会内驱力还在于科学和生产力取得突破性发展。当时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法国稍后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科学运用于生产实践,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发现,人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反封建的情绪空前高涨,这就是当时大的社会背景。 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代议制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等进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欧洲启蒙运动的诞生产生了直接影响。“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启蒙学者认为,社会黑暗腐败是由于“理性”被封建专制和教会的偏见所扼杀,人们的头脑变得混乱和愚昧。因此,要改造社会就要用“理性,,和符合“理性”的科学知识去“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思维。“启蒙运动,,由此得名。启蒙学者把“理性”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他们宣传唯物论或自然神论,从理论上深刻批判封建蒙昧和宗教神秘主义,号召人们用自己的真实感觉和“自然理性”去认识世界。 在文学领域,古典主义在本世纪仍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其宫廷贵族倾向和泥古的清规戒律,本时期并未产生出伟大作品。在本世纪独领风骚的是启蒙文学。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拥护者本身大多是文学家,他们都把文艺当做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和批判封建主义的武器,在欧洲形成启蒙文学的时代强者。 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治,鲜明地表现出封建社会必须被埋葬的革命思想。同时不少作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幻想小说的传统,热情而真诚地虚构出乌托邦的美好图景,以鼓舞人们为新社会而斗争的决心。另外,当时不少作家对资产阶级所表现出来的某些丑恶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 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启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做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如鲁滨孙、汤姆‘琼斯、拉摩的侄儿、费加罗、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许多人物既闪耀着富有时代特色的理性光芒,也呈现出人的灵魂内部理与情、灵与肉、生与死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多维矛盾,揭示出更为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有的作品集中讨论哲学、政治、宗教、教育、道德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有的作品通过主人公随时发表深刻的理论见解;有的作品以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具体显现某种哲理。启蒙文学这种哲理性、政论性见长的特点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同时影响了各种文体,使整个启蒙文学闪耀着富于理性精神的所谓“阿波罗风范”。 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书信体、游记体、自白体、自传体、对话体等等,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法国的哲理小说成就最为杰出。戏剧方面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市民剧的形成上,它表现市民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再严格遵守“三一律”,开创了后来长足发展的话剧的先河。长篇诗剧在席勒尤其在歌德笔下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巨著《浮士德》堪称18世纪文学的压卷之作。 启蒙文学的艺术手法丰富多彩。由于当时新旧大陆以及东西方交流的扩大和日益频繁,作家们在创作时虚构出具有“自然理性’’的“外方人”,让他们置身于欧洲社会或特定社会的文化氛围内,从“外方人”的视角观察、评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传统。这样,被批判的社会便在“外方人’’少见多怪的眼睛里呈现出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既滑稽有趣,又能振聋发聩,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天真汉》、《格列佛游记》等。 欧洲在18世纪中后期还流行着颇有影响的感伤主义文学,这是启蒙文学的继续和发展。它最先产生于英国。感伤主义作家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觉,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法国作家卢梭、德国“狂飚突进”作家以及俄国感伤主义文学都受其影响。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18世纪的英国文学非常繁荣。古典主义文学在世纪初期势力强大,古典主义诗人蒲柏曾在文坛处于执牛耳的地位。英国启蒙文学于20年代正式登上文坛。 英国的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启蒙思想较为温和,但他的小说创作却是一次真正的文学革命。他不顾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表了《鲁滨孙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等一系列小说,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通过青年商人鲁滨孙海上冒险和滞留并开辟海岛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资产者”的著名艺术典型,体现了资产阶级向上发展时期的奋发进取和创业精神。小说虽是幻想传奇式的故事,但却运用写实手法,对一系列细节的描写真实具体,虽是无中生有,但却妙趣横生。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在思想上是比笛福激进得多的启蒙作家,《格列佛游记》(1726)是他享誉世界的讽刺名著。作品假托主人公格列佛医生自述他数次航海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和智马国等几个童话式国家的遭遇和见闻,全面讽刺、揶揄了英国的社会现实。18世纪30年代至世纪中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进人繁荣鼎盛时期,重要的作家有理查生、斯摩莱特等,菲尔丁是最为杰出的代表。撒缪尔.理查生(1689—1761)是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其作品以《帕米拉》、《克拉丽莎》最为著名。他关注婚姻、家庭、道德问题,作品一般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子为主人公,写她们婚姻爱情的纠葛,把婚姻自主同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这成为此后一个时期英国家庭小说的重要模式。理查生擅长以书信体的形式描写日常生活氛围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的细腻变化,以及贯串其中的感伤和哀婉情调,实为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先驱。托比亚斯·斯摩莱特的主要作品有《兰登传》等,多为流浪汉小说,对社会现实多有讽刺,故事富有刺激性,在民众中受到欢迎。 至18世纪中叶,在农村自耕农日益破产和城市贫富反差更甚的背景下,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产生了。劳伦斯·斯泰恩(1713—1768)的代表作《感伤的旅行》(1768)写敏感和爱流泪的主人公约里克牧师在法国的旅行,着重叙述主人公不断因细小的事情而产生的感觉和联想,抒发其感伤情怀。奥立维·哥尔德斯密斯(1730—1774)的长篇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8)是感伤主义名作。小说描写主人公穷牧师普里姆罗斯自述其家庭被乡村地主欺压的种种悲惨遭遇,在浓郁的感伤情怀的抒写中既有喜剧性的幽默也有戏剧化的场景。“墓园诗派”是英国感伤主义在诗歌领域里的代表,由托马斯·格雷(1716—1771)的《墓园挽歌》得名。重要的作家还有汤姆和扬格等,这一诗派其情调更为消沉。 由于国家对戏剧和剧院监督甚严,英国戏剧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哥尔德斯密斯的喜剧《屈身求爱》是18世纪英国戏剧的杰作。理查德·谢立敦的创作大多为轻松愉快的风习喜剧,将英国戏剧推向高峰,以《造谣学校》最为著名,其创作缺乏思想深度,但喜剧技巧却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18世纪的法国,已沦为专门为封建宫廷歌功颂德的古典主义文学长期流行于社会上层的文坛,但大胆揭露社会黑暗的文学在世纪之初便广泛流传于民间。阿·勒·勒萨日发展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以其写实小说《瘸腿魔鬼》和名作《吉尔·布拉斯》等揭开了启蒙文学的序幕。从20年代起,法国启蒙文学汇成潮流。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上半叶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孟德斯鸠(1689—1775)的理论著作《法的精神》(1746)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他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1721)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为法国启蒙文学开辟了道路。作品假托波斯大贵族郁斯贝克到法国游历,通过他同家人和朋友们的互相通信,揭露波斯的专制制度的惨无人道,同时猛烈批判了法国的黑暗现实。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具有领袖威望的作家。他创作了26篇优秀的中短篇哲理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如此世界》、《查第格》、《天真汉》等,而以《老实人》(1759)最为脍炙人口。小说通过“老实人”的遭遇,讽刺了盲目乐观主义哲学,也否定了悲观主义。作品让主人公经历了象征“理性王国”的“黄金国”之后,又回到了苦难的现实世界。 法国启蒙文学在世纪中叶发展到繁荣的顶峰。德尼·狄德罗(1713—1784)用几十年的时间主编了旨在“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式”的《百科全书》。他所创作的《私生子》、《一家之长》两部市民剧,以及《当好人还是坏人?》为现代话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自白体小说《修女》猛烈抨击摧残人性的宗教制度,为维护人权和个性解放而呐喊。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塑造了“拉摩的侄儿”这个集“高傲与卑鄙、才智与愚蠢”于一体的著名的典型。《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73)写的是年轻仆人雅克陪伴贵族主人在法国的漫游和对话,刻画了正在起来反抗的仆人雅克的生动形象。小说幽默风趣,尤其是交叉混合的结构极具创新价值。加隆·德·博马舍(1732—1799)创作了《欧也妮》、《两个朋友》、《有罪的母亲》等市民剧,并按市民剧的精神创作了传世的佳作《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礼》(1781)两部喜剧。《塞》剧中的老医生巴尔托洛、《费》剧中的大贵族阿尔玛维瓦同为封建势力的代表,是被嘲弄的对象;被歌颂的主人公却是理发师、仆人费加罗。 18世纪的德国由数以百计的小邦国和一些帝国城市组成,“国君”腐败、残暴专横和好战;工农业落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德国知识界在英法启蒙运动影响下率先觉醒。德国启蒙文学的目标是要创造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文学,为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而奋斗,并弘扬自我,突出个性,以强有力的反叛精神,促进鄙俗气十足的市民阶级的觉醒。 德国启蒙文学起步于18世纪20—40年代,代表人物是莱比锡大学教授高特舍德,他的《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以及他翻译和创作的古典主义剧作,在反对各邦国低级粗俗的戏剧和文学方面,在克服语言的混乱和初创德国统一的民族文学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至世纪中叶,德国启蒙文学开始繁荣。主要作家有诗人克洛布施托克、莱辛和小说家维兰德。高·埃·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伟大代表,德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奠基人,现实主义美学家和剧作家。他以美学名著《拉奥孔》(1766)、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及一系列剧作把德国文学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并使德国民族文学终于形成。其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是德国也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市民悲剧。代表作《爱米丽亚·迦洛蒂》(1772)写的是封建小邦的“国君”对其子民的强暴统治。 德国启蒙文学在70一80年代的“狂飚突进”运动中得到迅猛发展。“狂飚”作家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运动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他们受英国感伤主义和卢梭的影响,歌颂大自然,强调感情。“狂飚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的觉醒,把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该运动到80年代中期之后便沉寂下来。 随之而来的是德国的“古典文学时期”(1796—1804),这是德国的一个文学高峰时期。它的出现与歌德去意大利游历有关,并由歌德和席勒的合作而形成。他们认为要实现人道主义理想,创造统一的“和谐社会”,就要首先把人培养成克服了内在矛盾,感情与理智、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等处于和谐统一之中的“和谐的人”。他们夸大文艺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文艺的审美教育才能实现上述目的。他们接受了关于希腊艺术的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观点,力图创造出肃穆恬静、优雅庄重、内容和形式高度完善统一的作品。 18世纪欧洲的其他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其启蒙文学没有上述国家繁荣。但在意大利却出现了杰出的喜剧作家卡尔洛·哥尔多尼(1707—1793),他创作出数量浩繁的诙谐有趣的“风俗喜剧”。代表作《女店主》(1753)淋漓尽致地嘲弄了没落贵族和贪财好色的资产者,塑造了机智、诙谐、狡黠、爱情专一的女店主米兰多琳娜这一著名的喜剧典型。哥尔多尼的喜剧从思想上启迪了行将到来的意大利民族复兴,也为意大利现实主义的戏剧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的俄国,由于彼得一世的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农奴制和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努力向西方学习,具有近代意义的新文学开始出现。30年代以后盛行的古典主义和80年代以后的感伤主义文学都带有启蒙性质。当时,启蒙文学的代表者一般是开明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卡拉姆津(1766—1826)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而杰尔查文(1743—1816)的诗歌和冯维辛(1744—1792)的戏剧都努力冲破古典主义成规而向现实主义过渡,冯维辛的喜剧《纨绔少年》(1792)把当时俄国外省农奴主家庭搬上舞台,暴露出腐朽的农奴制方能豢养出的穷凶极恶的农奴主和“只要结婚,不要学习”的贵族寄生虫,宣传了“奴役和自己相同的人是不合法的”的启蒙思想。亚·尼·拉季舍夫(1749—1802)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革命家,他的名作——旅行札记《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1790)用的是感伤主义最流行的体裁,但他所描写的“景”是农奴制下农村的悲惨世界,抒发的“情”是“只有自由才能使国家繁荣”的革命热情,体现了俄国启蒙文学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 来自:优雅a > 《外国文学史》 上一篇:欧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 下一篇:古代亚非文学概述 窗体顶端 18世纪文学 添加概述   概述   删除切换 请简单描述词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点击后输入 您还可以输入554字 基本信息栏   更换模版 基本信息栏   (当前模板:其他) 中文名 启蒙运动 外文名 Enlightenment campaign 请参照项目说明填写。若某项不适合当前词条,可留空。 包括 启蒙运动、德国民族文学 时间 18世纪 释义 照亮 添加自定义项 正文 (不超过20000字,如有疑问请查看使用帮助) 添加扩展图册扩展图册: 对不起,扩展图册数量超过限制。每个词条最多添加20个扩展图册。 添加扩展图册 保存取消 添加新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如何使用参考资料 专辑名称: *请输入正确的专辑名称 发行时间: *请按格式填写完整日期:2001-03-04 专辑语言: 国语粤语英语日语韩语其他请填写专辑语言 专辑类型: 唱片公司: 超出20字 销量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超出20字 自定义数据 请补充自定义信息 专辑介绍: 超过500字 专辑曲目: 01 编辑专辑封面 歌曲名 歌曲说明 发行时间 歌曲名 演唱者 所属专辑 发行时间 词条目录目录建议 概述 基本信息栏 简介 概述 英国 法国 德国 歌德 您可选择将以下目录应用到正文: 内容检查 刷新 本词条内容还有以下可改进之处: 旧版本存在的问题 2 个 · 词条包含重复内容。 重复内容会损伤词条文章条理,干扰读者获取信息。请您对重复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 问题112 · 词条未提供任何参考资料。 请尽量为词条内容找寻可靠来源,完善参考资料。详细 编辑帮助 模块编辑-分集剧情 1 剧集标题: 剧集内容: 确定 取消 窗体底端 修改模块目录级别: 一级目录(推荐)二级目录(推荐)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2015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百科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道具箱 我的信息 提示信息 · 道具箱中暂时没有道具 你可以去百科商城兑换 · 您的用户信息暂时为空 · 本词条暂时没有提示 · 我的百科 · 我的任务 · 我的词条 · 账号设置 · 退出 · 通知 · 私信3 内置 · 二次公式 · 二项式定理 · 傅立叶级数 · 勾股定理 · 和的展开式 · 三角恒等式1 · 三角恒等式2 · 泰勒展开式 · 圆的面积 插入新公式 · 图片 · 图册 · 地图 · 全景图 · 缩略图 · 视频 项目符号库 · 无 · 슷 · -- · 18世纪文学编辑 · 18世纪文学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 简介编辑 “启蒙运动”:(1)启蒙,原文是“照亮”的意思。(2)启蒙知识分子认为:人之初,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是和谐的,人们凭理性而生活,人人幸福,事事如意。可是随着封建文明、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的发展,原有的那个永恒的理性及和谐幸福被破坏掉了,因而社会黑暗起来,人们心灵也愚昧麻木起来。因此,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要人人幸福,首先就要用那个永恒的理性及建筑于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摆脱愚昧,彻底铲除专制存在的土壤——世人的愚昧,彻底打破统治者制造的愚昧、麻痹世人的宗教迷信谎言;另一方面还要从政治上用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为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基于天赋人权的理性国家而奋斗。(3)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为什么要夺,怎样夺,夺后怎样);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一次舆论大准备。概述编辑 英国 1.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一个温和的启蒙作家,有“现代新闻报道之父”的美誉。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曲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颂歌。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时代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歌颂了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精神。鲁滨逊形象是欧洲小说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艺术上用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方式,逼真的细节描写和朴实的语言。笛福,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有创造性发展而荣获“小说之父”的称号。 2.斯威夫特代表作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特别对代表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和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攻击的丑态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全书生动滑稽,既有童话色彩又具有深刻的反语、夸张、对比等多种讽刺手法。斯威夫特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对后世影响甚大。 3.菲尔丁是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代表。代表作《汤姆·琼斯》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小说围绕一对青年男女的身世和恋爱波折,广泛描写了18世纪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批判了贵族资产阶级的放荡、贪婪与虚伪。菲尔丁把英国和欧洲小说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 4.“感伤主义文学”:(1)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学潮流。人们开始对理性社会产生怀疑,只得寄希望于艺术和情感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2)感伤主义文学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19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3)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合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感伤主义是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 5.前浪漫主义以彭斯和布莱克为代表。彭斯是个农民诗人,诗朴实自然,充满乐观情绪。 · 法国 · 1.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波斯人信札》,是书信体的哲理小说,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习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性的多妻制和阉奴制度,并塑造了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的洛克莎娜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辛辣的讽刺是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 · 2.“哲理小说”:(1)哲理小说是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2)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3)哲理小说有:《波斯人信札》《拉摩的侄儿》《老实人》《天真汉》《爱弥尔》等等。 · 3.伏尔泰被公认为是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老实人》是他哲理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黄金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幻想。结尾提出了“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求实精神。 · 4.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又是法国《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兼主编。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三部哲理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 · 5.狄德罗《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哲理小说。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一个“怪人”,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是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的典型。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 · 6.“正剧”:(1)正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由法国的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2)正剧的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如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等。 · 7.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书中种种教育主张和措施,都是以他的 “返回自然”的哲学思想为出发点提出来的。晚年撰写的《忏悔录》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不仅为传记文学树立了范例,而且也给教育学、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考材料。”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丝》堪称情感小说。作品让读者从一封封公开的情书中得出结论:圣·普乐和尤丽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真心诚意,志同道合。然而,冷酷的社会现实摧残了这朵爱情之花。显示作者激进的反封建精神。 · 8.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有罪的母亲》。 · 9.《费加罗的婚姻》是博马舍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富有战斗性的喜剧。伯爵追求苏珊娜,并妄图恢复他自己早已宣布放弃的贵族对农奴新娘的“初夜权”,由此产生全剧的矛盾。它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夕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赞美了第三等级的聪明才智,反映第三等级对贵族的胜利。 · 德国 · 1.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 2. 莱辛的美学理论《拉奥孔》探讨的是诗与画的界线,认为诗表现的是连续的动作,是性格的形成过程;而画、雕塑则只是性格的完成或那富有包孕性的片刻,因此,诗比画更有表现力。 · 3. 莱辛的市民悲剧代表作《爱米莉娅·迦洛蒂》,通过爱米莉娅父女的“反抗”行为,写出了贵族的暴虐和市民的软弱,表达了德国市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 4. “狂飚突进运动”,即运动的思想艺术特征:(1)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文学运动,这就是狂飚突进运动。(2)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尚天才和叛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推崇自然和自我。(3)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飚突进》,理论代表是赫尔德尔和歌德合著的《德国的风格和艺术》。代表作品是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4)席勒和歌德参加了这一运动。 · 5.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斐迪南与露易丝的爱情悲剧,写出了第三等级的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和冲突。恩格斯称其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 6.《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1)剧本勇敢地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戏剧舞台。(2)作者公开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 · 7.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德国文学达到高峰。这一时期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晚年的席勒和歌德。 8.“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德国文学的繁荣,即魏玛古典主义:(1)18世纪90年代是德国文学史上“魏玛古典主义”的繁荣时代,席勒和歌德均被邀到魏玛公国合作了10年,形成了德国文学的“古典主义时期”(2)德国古典文学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并继承启蒙运动的优良传统来实现“人道主义”这个最崇高的理想。(3)德国古典主义在政治上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完整和谐。(4)歌德和席勒的一系列作品和论著,促成了德国文学的繁荣,形成了18世纪欧洲文学的高峰。 3歌德编辑 1.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代表作《浮士德》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2. 歌德的抒情诗是近代德国抒情诗的开端。诗歌特点:(1)赞美大自然,(2)讴歌爱情和友谊,(3)隐含了对专制和暴政的强烈不满,(4)充满了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如《五月之歌》《欢会与离别》等。 3.“维特热”:即为什么歌德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 (1)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感到生命已无价值,精神崩溃,饮弹自杀。(2)维特是时代觉醒者和庸俗环境的反抗者,他以个人为中心来反抗,以孤傲对待德国现实的丑恶。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3)也正因此,它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同病相怜的青年,他们从中找到共鸣,不少人不但模仿维特的服饰,甚至也学维特的自杀,一时形成“维特热”。 4.《浮士德》的取材与创作过程:(1)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土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传说他将灵魂卖给魔鬼,以探求新的生活出路。(2)整个构思过程延续了将近60年。在前人的基础上,歌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进行了全面改造,一方面强调浮士德形象的特点,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故事的悲剧结局,赋予浮土德传说以全新的意义。全剧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而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 5.《浮士德》的情节和结构:“基本情节可归结为:一幕序曲,两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幕悲剧。①《天上序曲》是剧作的开端,也是全剧的思想总纲。②第一个赌赛是天帝和魔鬼关于“对世界和人的看法”——人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人生理想的问题,第二个赌赛是魔鬼梅非斯特关于“浮士德是否对生活产生满足”。③一生追求、五幕悲剧: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事业的追求和事业心的悲剧。(2)结构:全剧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首尾相联的故事情节作主线,各部分之间若即若离。它的庞大的、复杂的内容是靠着一种内在因素维系,而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这种内在因素就是浮士德的精神发展史。诗剧以浮土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真谛的一生经历。 6.《浮土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其主要的思想价值即诗剧意义:(1)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3)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4)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7.梅非斯特是作品中另一重要人物,形象特点:是一个来自北欧传说和基督教传统的形象,在诗剧中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梅非斯特是生活中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者典型,是情欲的化身,“恶”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个象征、寓意型的形象。 8.歌德的世界意义:(1)歌德是德国的伟大诗人,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戏剧和小说,成为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叶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他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是一部关于世界和人生的作品,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诗剧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歌德在《浮土德》中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3)是歌德首先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促进了全球文学一体化的进程。 词条标签: 小说 18世纪文学图册 相关人物 纠错 关闭纠错 s 丹尼尔·笛福 有错误 已反馈 s 歌德 有错误 已反馈 s 艾吕雅 有错误 已反馈 s 济慈 有错误 已反馈 s 哈代 有错误 已反馈 s 亚历山大·蒲柏 有错误 已反馈 s 斯威夫特 有错误 已反馈 s 菲尔丁 有错误 已反馈 s 波德莱尔 有错误 已反馈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21292次 编辑次数:13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04-08 创建者:quyueqi 百科消息: ▪泰安市博物馆,跟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 ▪河洛石文化博物馆,饱览河洛奇石 ▪【公告】词条打标签功能上线啦!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百科术语 我有疑问 常见问题我要提问 参加讨论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 参考资料 我们一起学语言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查看我的收藏 1简介 2概述 2.1英国 2.2法国 2.3德国 3歌德 分享 · ·
本文档为【18世纪文学概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1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02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