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举报
开通vip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来源:时间:2011-07-2009:50:07《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安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来源:时间:2011-07-2009:50:07《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安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有效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实现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一)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1.3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年均增长14.1%;农业增加值达到159.1亿元,年均增长5.1%;工业增加值达到731.8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17.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94.7亿元,是“十五”末的3.9倍,年均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5.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城镇化率达到40.4%,比“十五”末提高7.9个百分点。∶∶26.2,与“十五”末相比,一产下降3.7个百分点,二三产增加3.7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达到334.2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8%;优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390万亩,占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85.5%;畜牧、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48.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8.5%,比“十五”末提高11.1个百分点。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发展态势良好,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9.7个百分点。(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651公里,比“十五”末增加41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60公里;大广、南林、济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港澳高速(安阳段)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林长高速(林州段)、石武高铁客运专线(安阳段)、晋豫鲁铁路通道(安阳段)开工建设。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供热管网长度比“十五”末增长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5%,比“十五”末提高52个百分点。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建设积极推进,小南海、弓上、双泉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工。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大唐安阳发电厂、安阳灵锐公司等共计60.8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爆破拆除,实施了安林公路两侧综合整治。预计201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末减少13.76%,COD减少1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天数315天,达标率86.3%;省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平均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8立方米,比“十五”末减少44.2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9.1%,比“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99平方公里。(五)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县及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财政、金融、水利、粮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5.7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70.7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是“十五”时期的3.1倍;审批外商投资企业67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4.9亿美元,年均增长39.6%;累计引进域外资金118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年均增长41.1%;林州重机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九天化工、贞元集团、顺成煤焦先后在新加坡和美国上市。(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预计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我市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实施了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8万人,比“十五”‰,低于“十一五”规划目标。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4.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32.3平方米,比“十五”末分别增加8平方米和4.5平方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累计达到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6.4%,比规划目标高出26.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63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252亿元,增长65%,年均增长10.5%;全市1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了谢延信、周国允、吴新芬、王生英、陈建星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连续两届荣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坚持依法治市、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连年被评为完成安全目标优秀城市;双拥活动深入开展,第四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产业支撑较弱,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利用外资规模偏小,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预计2010年年均增长2010年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00012.5人均生产总值(元)1810012.22500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5413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7015以上31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累计25————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次)累计50——累计1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0————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33——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418第三产业就业比重(%)2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651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55——5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501225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40公路通车里程(公里)1003311651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264——227——发电装机总容量(万千瓦)————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0——50——初中三年保留率(%)95——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80——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人)50000——480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末总人口(万人)553————耕地保有量(万公顷)–——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80——2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8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COD排放量减少(%)10–210–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8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林木覆盖率(%)28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516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16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9808163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6906359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经验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无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安阳实际的发展路子。“十一五”成就表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定位准、内容实、见效快,在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破除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体制,把上级精神与我市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探索符合安阳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二)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重调结构、促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步伐。始终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谋划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强力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始终坚持用开放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竞争力。(五)坚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林业生态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六)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更多的财力、更大的精力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不断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章“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十二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第一节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人均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的跨越阶段,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将是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将呈现以下特征:(一)经济发展进入较快增长期。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我市进入了新一轮经济高涨期,2003—2009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4.7%的高速增长。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基础进一步稳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将为我市“十二五”时期较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我市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较大,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比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时期。(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期。长期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和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有限。随着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过于依赖重工业、原材料业等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十二五”时期,我市必须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进入关键期。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市到2018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把安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在豫北地区构筑起以冶金、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交通物流、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商务信息中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任务仍然艰巨,同时周边城市竞相发展,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市只有在经济、社会、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在周边地区形成比较优势,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奠定决定性的基础。第二节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将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不会扭转,其蕴藏的巨大投资、消费潜力,将为我市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条件。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居民消费结构加快转变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将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契机。(二)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将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后危机时代可能萌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将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提供难得机遇。我市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科技研发、技术应用上的后发优势,将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国家实施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使中部地区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进一步缩小我市与沿海地区的体制、政策差异,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政策驱动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创新动力,将带动我市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煤化工、能源工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和现代农业等相关行业加快发展。(四)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移的关键期,沿海地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把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市地处中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和教育科技力量,是晋冀鲁豫结合部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投资环境优越,具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条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五)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安阳中心城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水冶镇、柏庄镇、白壁镇、汤阴县城将成为安阳中心城市重要卫星城,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步形成;林州市、滑县将建成中等城市,内黄、汤阴县城将建成小城市;安阳新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九大产业集聚区将加快建设步伐,成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六)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市场、体制及要素成本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释放。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第三节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从国际、国内形势看:一是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仍将存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再现上一轮高速增长的景象,实现复苏要经历一个缓慢曲折而又艰难复杂的过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面临通缩和通胀的双重压力,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频繁变化,外需相对不足加之投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大,都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发达国家重树“再工业化”思维加剧了国际竞争。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产业回归”是核心,通过扩大出口来创造就业岗位和提高国民收入,亚洲市场成为主要目标,这无疑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增加了我市加快发展的难度。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等资源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进一步突出,环境容量日趋紧张,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社会将制定更加严格、涵盖更广泛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这将对我市发展方式提出严重挑战。从我市情况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占比依然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从需求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偏高;从要素结构看,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能源资源的消耗。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压力明显加大。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过于依赖重工业、原材料工业等能源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巨大压力。三是区域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我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西部地区相比,资源、能源以及要素成本方面没有优势。从全省来看,主要经济指标位次还不靠前;从周边地市看,各地市都在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负重前行的基本态势依然存在,晋位升级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协调发展面临艰巨任务。我市“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尚不完善。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就业再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筹面临巨大压力,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立足安阳市情,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和开放合作、自主创新及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后发优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在发展中促进转型,以转型促进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互促共进、良性互动、跨越式发展。第三章“十二五”总体要求、指导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总体要求综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基础,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和我省、我市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以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基本途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产业支撑、城市建设支撑、交通运输支撑、软实力支撑,着力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完善机制,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奋力打造富强、宜居、枢纽、创新、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第二节指导原则针对“十二五”时期新的发展特点,我市要坚持以下六项指导原则:(一)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以城乡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立足点,以需求结构调整为突破点,妥善处理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二)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提高产业层次,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构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跨越发展。(三)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科教兴安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形成以科技、人才、管理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四)坚持开放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坚持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培育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五)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六)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改善民生长效机制,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民富与市强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三节战略定位综合考虑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未来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一)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依托区位优势,抢抓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工业支撑,抢占三产高地,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二)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建设,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把安阳建成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三)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安阳建成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四)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大力实施“三阳开泰”旅游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殷墟、红旗渠、周易、中国文字博物馆、林虑山太行风景区、曹操高陵、马氏庄园等七大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把安阳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五)中原经济区重要交通物流中心。依托铁路、公路、航空优势,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现代物流园区、会展中心、中央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和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重要交通物流中心。(六)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充分发挥航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航空体育运动,积极开展通用航空服务,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建设,组织好国内外重大赛事,把安阳建成中国航空运动之都。经过5年的发展,力争把安阳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第四节发展目标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力争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处于前列,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明显推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9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5%;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宏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主要预期目标。“十二五”末,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8∶59∶33;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0%;居民消费率达到3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城镇化率达到50%;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9%;专利授权数达到550件。‰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预期目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分别减少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森林覆盖率达到21.3%;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专栏2:“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指标属性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价格,亿元)2400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价格,元)250004400012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20020预期性财政总收入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911201013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8015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累计9515预期性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累计1015预期性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8:59:33——预期性居民消费率(%)3133——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3——预期性服务业就业比重(%)2530——预期性城镇化率(%)50——预期性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预期性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预期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530——预期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15238020预期性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预期性专利授权数(项)400550——预期性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价格,元)163942640010左右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价格,元)63591020010左右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预期性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次)167180——预期性全市总人口(万人)‰以内约束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63约束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约束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约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以上——约束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约束性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94——约束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耕地保有量(万公顷)——约束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2005年价)累计–16约束性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2005年价)按省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28约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约束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束性主要污染物减少二氧化硫(%)按省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化学需氧量(%)3.57万吨(不含农业)约束性氮氧化物(%)4.3万吨(不含机动车)约束性氨氮(%)0.47万吨(不含农业)约束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约束性森林增长森林覆盖率(%)按省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注:规划指标的属性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第四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根据总体要求、战略定位、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市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明确政策取向,采取重大举措,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效和重大进展。第一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新型工业基地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要求,以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强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把安阳建成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按照有保有压、重点突破、提升档次的原则,加快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冶金建材和装备制造产业,拉长延伸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向高端、由规模向效益转变。钢铁行业:坚持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重点,以全力打造千万吨级精品钢基地为目标,按照发展上游、做强中游、拓展下游的基本思路,强化产业链的有效连接,推进板材由热轧板向冷轧板升级、普通线棒材向优特钢、精品钢全面升级、普通管板向优势板材升级,扩大冷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机械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支持安钢加快年产120万吨冷轧薄板和年产25万吨冷轧硅钢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高档汽车用板、家电用板、高档建材板、中低牌号硅钢等高附加值品种;推进沙钢永兴、亚新、新普等企业装备大型化改造,大力发展优质线棒材产品,做精做专抗震钢、高强度螺纹钢、齿轮钢、轴承钢等产品;加快凤宝年产200万吨高端油井管项目建设,扩大高附加值油井管、锅炉管、结构管、高压气瓶管等品种;加快钢铁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精、深方向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支持等手段,持续改善经营环境,巩固和提升安阳在中原经济区钢铁行业的龙头地位。到“十二五”末,全市钢铁产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钢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作为全省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的优势和地位。有色行业:围绕做强铅、铝、铜三大有色板块,推动原材料冶炼向高性能复合材料升级,实现有色原材料加工向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延伸,打造百亿级有色产业集群。加快三丰铜业高精度超薄铜板带、高导电子引线框架材料、电子接插件等升级项目建设进度,支持林丰铝电高性能复合铝材综合深加工、岷山富氧底吹和液态无焦炼铅工艺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有色三大板块全面升级。加快豫北金铅、安阳岷山等企业整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末,全市有色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把安阳建成全国重要的再生铅回收利用基地。建材行业:围绕建设千万吨级的新型熟料基地,加快湖波、中联、林丰铝电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回收发电项目建设,整合下游粉磨企业,淘汰100万吨/年以下独立粉磨站,建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原料采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中联水泥安阳公司参与我市水泥行业整合,提升水泥行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层次。围绕打造中原瓷都,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比重,丰富完善产品品种,形成多规格系列化产品体系,形成100条线、1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材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把安阳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百亿级陶瓷产业集群。煤化工行业:积极推进焦化企业整合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最大化利用,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建设高水平、大规模的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加快捣固焦和干熄工艺改造,提升工艺装备水平,进一步拓展炼焦用煤品种,推进节能化、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以精细化工、二甲醚、乙二醇、煤焦油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重点打造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和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顺成、鑫磊煤焦油深加工和安化集团甲醇、尿素、碳酸二甲酯深加工项目建设,促进煤化工行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型升级。以新型煤气化技术为主导,结合安化集团现有产品,不断完善和延长后续加工产业链,逐步建成区域性农用化肥、国内知名的精细化工、特色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煤化工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把安阳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装备制造:围绕做强做大专用汽车、数控机床、数控锻造设备、大型煤炭综采设备、轻工机械等成套设备,形成六大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安阳高新区和林州两个大型装备制造业加工区,加快推进全市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向加工区集中。以鑫盛机床、安阳锻压、轻工机械、凯地电磁铁、林州重机、莱必泰机械、宏源车轮、汤阴华兴机械、方快锅炉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安阳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水平发展数控机床、大型数控复合加工中心、光伏设备制造、全液压数控模锻锤、轻工机械、刮板机、液压支架、煤矿机械、电主轴、电磁铁、新型锅炉、节能环保成套装备及精密零部件、船舶自动化设备等高成长型产品。加大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企业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同步开发、专业制造和配套能力,打造安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林州铸园与一汽集团、中联新锐实业、长春华腾集团战略合作,建设年产15万辆专用汽车、年产60万吨汽车铸件及精加工和25万根车桥总成项目,推进汽车零部件加工向整车制造跨越,全面推进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战略转型。到“十二五”末,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把安阳建成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纺织行业: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扩大清梳联、自动络筒、新型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精梳纱、无接头纱、高密、高织宽幅织物比重,鼓励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复合纱线及新型面料开发应用,加快普梳向精梳升级,推进棉纱向高档布料和服装发展。突破印染产业瓶颈,重点在柏庄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逐步引导现有印染企业向印染园区集中,形成与下游产业衔接配套的生产规模。围绕打造“中国针织服装名城”,扩大高档针织内衣和巾类产品规模,推进产品由以中低档为主向中高档升级,由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向大中型城市发展。加快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以柏庄为主的制造、加工、商贸集聚区,以滑县为主的牛仔服装集中区,促进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全市纺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把安阳建成中西部最大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食品行业:依托汤阴、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提升肉类屠宰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焙烤食品和酒类四大领域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培育软饮料、保健食品、专用食品和乳制品等成长性较好的行业,形成区域知名品牌,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支持今麦郎、益海嘉里等面粉企业发展专用面粉、挂面和方便面、冷冻调理面制品和饲料下游产品。以健丰饼业为龙头,向高端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方向延伸,形成以小麦深加工为主的粮食深加工集群。以永达食品、众品食业、诺金食品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搭建第三方公共低温物流服务平台,延长产业链,形成以养殖业、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的肉类深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吉三多(北京)科技油脂公司建设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油脂、珍稀品种油脂、配方油脂、微生物油脂等高档专用系列产品,引领我市油脂行业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末,全市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把安阳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二)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等具有一定基础优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先导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新能源: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新能源谷”,重点发展光伏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以三大光伏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新能光伏、安彩高科、中升半导体硅材料、凤凰光伏、欧美亚等5家重点企业,重点打造薄膜电池和晶硅电池产业链,积极发展聚光太阳能电池,抢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制高点。鼓励新能光伏在发展非晶硅薄膜和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基础上,向光伏装备制造、光伏建筑、光伏并网电站等产业延伸,引领高端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安彩高科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TCO玻璃、非晶硅薄膜电池,打造专业化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加快欧美亚年产500MW单晶、多晶硅切片项目建设,建成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加强林州中升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战略合作,改造提升年产3300吨多晶硅生产工艺,形成年产1.1万吨多晶硅的规模。加快凤凰光伏年产1800吨多晶硅铸锭、7500万片硅切片和50万套电池组件、红日集团年产1万吨磷酸亚铁锂和1万吨高性能锂电铜箔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多晶硅铸锭、硅切片、电池组件及应用产品。以安阳国际生物天然气产业园为依托,以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国际沼气工业化示范工程,将各种有机垃圾转换为生物天然气、固体有机肥、液体有机肥,实现城市有机垃圾的零排放。支持大唐临淇公司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风能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逐步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安阳)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把安阳打造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能源谷。生物产业:抓住国家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高新区、汤阴县、林州市、滑县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努力把生物产业打造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东泰制药、中农颖泰、利华制药、福鑫威尔、翔宇、蜀中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原料药、制剂、现代中药、高技术医疗器械等品种,推进喜树碱系类化疗药物、抗乙肝病毒、替代抗生素类原料和制剂等国家一类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新医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依托中棉所棉花转基因工程育种、市农业科学院基因育种和品种改良、滑丰种业科技公司粮种培育,打造全国棉花、玉米、小麦育种及其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支持汤阴、内黄利用现有的食用菌、瓜果蔬菜栽培、优质苗木花卉繁育技术,推动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新品种,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支持全丰农药、国丰农药、滑县红旗药业等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建成全省农药研发生产示范基地。以华康实业公司、丹尼斯克(安阳)公司等企业为支撑,重点发展生物纤维、特种植物精油、蛋白提取等,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豆纤维素、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特种植物产业化种植及综合开发生产集聚区。到“十二五”末,全市生物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力争建成国家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做大、局部做强,重点发展平板显示、光存储、节能照明、电器元件、通讯产品、软件和物联网服务等产业。支持凯瑞数码光盘生产和光存储技术研发,尽快完成高倍速、大容量可录类光盘、蓝光光盘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盘生产基地。鼓励安彩高科研发OLED平板显示器,积极推进光伏太阳能玻璃及低辐射镀膜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加快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积极推进林州重机公司虹膜识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数字城市”资源信息、网络办公租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开发应用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打造光存储、光电显示、节能照明等制造基地。新材料:积极发展高性能合金材料、大豆功能性纤维、精细化工材料、超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及制品,重点建设新型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支持三丰铜业依托年产10万吨超薄铜板带项目建设,开发生产国内外市场适销的引线框架铜带和射频电缆带等高附加值产品。鼓励滑县华康实业依托技术优势,加快年产5万吨大豆纤维及制品项目建设,形成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支持安阳钢铁公司、红岩铁合金公司等新型特种钢项目建设,打造特种精品钢基地。支持安化集团、宝硕焦油化工、兴亚洗涤等企业加快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形成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扶持汤阴县、滑县、林州市大力发展改性超高分子材料、氧化锆结构件陶瓷,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碳素特种电极等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尽快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新的突破。节能环保: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实现重点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重点依托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与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利用好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业链条。支持艾尔旺环境工程、锦华公司、安阳利浦筒仓、澳斯迪环保机械公司、方快锅炉、豫鑫锅炉等企业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的研发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加快节能灯具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推进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建成绿色能源环保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设备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发挥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开发区和林州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汽车配件检测中心,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和扶持电动汽车及其配件的研发生产。支持林州顺丰、林州铸园、林州科能、中和众联、安阳成翔电器、河南龙鼎铸业、金钟电池等企业,重点研发生产小型电动汽车、旅游观光电力车、执法专用电力车、轿车制动器总成、高性能环保聚合物锂电池等产品。加快文峰区电动汽车项目的引进工作,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我市。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航空制造:发挥安阳航空运动、航空设备制造优势,抓住开放低空飞行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轻型飞机及其零部件、航模和其他飞行装备制造等通用航空产业。以安阳神鹰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ibertyXL2飞机制造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与世界知名通用航空公司的合作力度,引进更多通用飞机制造项目。推进安阳豪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轻型飞机零部件生产、销售基地项目建设。以安阳高安模型科技发展公司和安阳揽羽模型发展公司为骨干,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扩大航模、伞具、热气球等产品的生产规模;积极争取纳入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努力把安阳打造成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三)发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抢抓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集中全市传统行业最优的资源,积极与国内外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重组我市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借助外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推进我市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政策性引导支持,强力推进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冶金行业销售收入超300亿元、装备制造和煤化工行业超200亿元、食品和纺织行业超100亿元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若干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企业集群,迅速壮大优势产品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300亿元企业达到3—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8—10家。(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研发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大力推动企业销售服务电子化,引导企业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研究制定我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选择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装备、食品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以点带面,推动“两化”融合全面开展。(五)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围绕提升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大质量兴市战略推进力度,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县(市、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围绕
本文档为【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千与千寻
十年从业经验,高级工程师
格式:doc
大小:291KB
软件:Word
页数:93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23-02-1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