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举报
开通vip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PAGEPAGE7“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体会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仰望星空的机会。这次学习为期两天,4月11—12日,两天听了7节课,6场讲座。其中一节是厦门本土一位刚毕业的老师,其余都是全国教育界的大咖。有小学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周益明上三年级的《夸父逐日》。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诗意语文”的创始人,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上六年级的《桃花心木》。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PAGEPAGE7“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体会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仰望星空的机会。这次学习为期两天,4月11—12日,两天听了7节课,6场讲座。其中一节是厦门本土一位刚毕业的老师,其余都是全国教育界的大咖。有小学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周益明上三年级的《夸父逐日》。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诗意语文”的创始人,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上六年级的《桃花心木》。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真语文”教学实践者,铜陵市新苑小学副校长钱娟上二年级《最大的书》。从教57年被上海市授予“浦东名师”称号的贾志敏老师上四年级《爸爸的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组块教学”的创始人,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上五年级《鞋匠的儿子》。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王文丽上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这六位老师共同点,我归纳为:扎实、真实、朴实。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谓之扎实;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很直接,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从没有“棒,棒,你真棒”之类的全班起哄,谓之真实;没有让人感动得流泪的、煽情的语言,没有动画、声音、色彩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样演绎精彩的课,谓之朴实。他们不是在完成个人的华丽的转身,在课堂上秀自己,而是能够带领更多的老师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他们的课还体现着深刻,在他们的课上你总能感觉到他不知不觉的骨子里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坚守。每一堂课都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下面我就讲两节课薛法根老师的《鞋匠的儿子》和王崧舟老师的《桃花心木》薛法根老师的《鞋匠的儿子》一课,我捡中间部分讲,中间部分主要学习课文中林肯说的话。过程是这样的: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羞辱”都有哪些近义词?羞辱、回击、反驳那个词更好?3,参议员如何羞辱林肯?(课件上出现课文第二段,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学生体会到参议员讽刺林肯出生卑微。4,如果你是林肯的话,你会怎么做?学生就畅所欲言。5,接着课件又打出第三段中,等到大家笑声停止后林肯说的话,让学生读后找出关键词“感激、永远、一定”。6,课件出现第四段,让学生读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的话,和第五段林肯对所有参议员说的话。并找出关键词。并想想如果去掉关键词,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7,想一想林肯想表达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我的父亲是伟大的,无人能比)。8,可以看出林肯对参议员的态度是(尊敬—尊重)林肯自谦,他的思想是“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对参议员宽容大度,林肯用智慧的语言,化解了一场嘲笑。一般老师课上到这里差不多就可以了。可是薛老师话题一转问“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况会怎样从容应对,既尊重嘲笑你的人,又能化解你的尴尬,请写一写。”学校开展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小明家境不好,他把身上仅有的三个一元硬币投进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地说“哎呀呀,叮叮当当地,你捐的可真不少啊!”小明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学校从各班选派一些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小明也积极报名参加。有一个同学说:“你还是别去了吧,少给别人添麻烦。”班干部竞选,小明在竞选演讲前,一个同学不客气的说“你学习成绩这么差,也想做班干部?”以上三个情境要求学生任选一个用“我非常感激你……”开头写一段话。三个情境都有人写,都写得很好,只是我来不及记。这个片段之后薛老师告诉学生:即使你的周围一片黑暗,你也要寻找内心的光明,点燃自己,也照亮别人。我想,学生学了《鞋匠的儿子》后,今后面对别人的羞辱,他们就能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不卑不亢,对他们将来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教学态度要和自己的内心相统一。薛老师说,做教师最重要的是真诚,为什么?一个伪君子能培养出什么好学生来。王崧舟老师上《桃花心木》教学目标:通过预习独立学会本课6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插秧、枯萎、基业、考验、优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等词语,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和适度引进课外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3、感悟故事通过层层设疑来增加吸引力的写作手法。4、初步感受林清玄散文的现代佛教文化气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适度引进课外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林清玄散文的现代佛教文化气息。教学过程:一、导课。二、在文学语境下品读《桃花心木》(一)发现问题1、反复熟读课文中写道理的语段(14自然段)2、围绕这一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发现提出的问题都和什么有关,最后锁定“不确定”。(二)发现哲理1,抓住故事中的重要情节感悟“不确定”的语境意义。默读这个故事,画一画,想一想,故事的哪些地方能够帮助你读懂这个“不确定”(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说一说你画的地方怎样帮你理解“不确定”2、理解老天与下雨之间的对应关系,深入感悟“不确定”的内涵。他为什么要这样浇水呢?他之所以来得没规律,有时隔两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那是因为(指名回答)浇水的量之所以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那是因为(指名回答)他之所以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不一定,那是因为(指名回答)(三)发现秘妙1、作者一开始理解种树人的做法吗?2、对于种树人的做法,作者产生那些反应?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3、你们不觉得作者这样很奇怪吗?三、在文化语境下悟读《桃花心木》(一)不确定与苦难1、在你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不确定的事吗?(指多名学生回答)2、提供资料:作者林清玄一生最佩服的三个人,感悟不确定往往意味着遭遇苦难。课件:第一个叫陆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研究茶的专著—《茶经》。被誉为“茶圣”。第二个是唐朝慧能和尚,他把佛教的真髓深深地打入中国人的心坎,成为禅宗的六祖。第三个是唐朝的玄奘和尚《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西行五万里,历时19年,在印度取经,一生翻译佛经75部,1335卷。林清玄说这是他最佩服的三个人,中国文化史上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全部都要改写。这三个人曾经遭遇过怎样的不确定,就是说这三个人曾经遭遇过怎样的苦难。课件:陆羽出生时相貌丑陋,被父母扔在路边,后来被寺庙的人拾到收养。慧能幼年失去了父亲,随母亲流落他乡,长大后砍柴抚养母亲,维持生活。玄奘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料10岁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只好投身寺庙。请你们用一些词来形容这三个人的不确定。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才是生活的真相。有的人,因为无法适应生活的不确定,象桃花心木苗一样枯萎了。有的人,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独立自主,努力生长,象桃花心木一样长成了百年大树。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不确定”,而在于应该怎样适应不确定。(二)不确定与心态1、提供资料:林清玄在《菩提十书·云散》一文中的语段。2、讨论:天上的云并没有改变,它们永远是不确定的。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指名回答:心)心改变了,于是,看到的一切的云都是美的。a、联系我们的生活,我们突然发现“不确定”可能意味着“挫折”把挫折带进去读。课件:在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我们害怕挫折,但我们必须面对挫折,你要怎么做。(学生回答向前看向将来看)b、不确定还意味着苦难,把苦难带进去读。c、不确定还意味着失败,把失败带进去读,等等。这就是种树人的道理带给我们的思考。课件:生活是不确定的有时幸福,有时。生活是不确定的有时成功,有时。生活是不确定的有时平安,有时。生活是不确定的有时富裕,有时。生活是不确定的有时,有时。学生填空课件。(三)不确定与转化1、提供资料:林清玄《菩提十书·求好》一文中的语段。2、口头课堂练习当我们处在痛苦的时候,幸福就在不远处,因为痛苦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既然生活是不确定的,当我们处在失败的时候会怎样想呢(生回答:成功来了就享受成功,失败来了就直面失败,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对呀,生活的智慧让我们变得从容。四、结课1、回顾课始学生的各个提问,逐一释疑。2、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不确定”才是唯一确定的,这就是无常。(擦去黑板上所有的板书,写上无常。)懂得无常,就是醒来!3、最后播放艾米丽·王嘉宝演唱的歌曲《醒来》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谈笑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当欢场变成荒台,当新欢笑着旧爱,当记忆飘落尘埃。当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一个小时的课,至此结束。王老师说,他去年上《孔子游春》,今年上《桃花心木》,明年准备上《天籁》。《孔子游春》代表的是儒家思想、《桃花心木》代表的是释家思想—即无常、《天籁》代表的是道家思想。这是一个系列。我很期待他明年的课。《桃花心木》我也上了好多次,有时候定位在“独立自主、不依赖、”,因为当下独生子女多;有时候定位在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因为现在的孩子锦衣玉食,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还有时候定位在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规律、顺其自然,因为现在的人都急功近利。听了王老师的课,我觉得我以前的想法可以从新考虑。其实不确定跟佛法是有很大的关系,不确定即是佛法中的“无常”。王崧舟老师为了开这堂课,把林清玄所有的作品,及所有关于他的文章通读一遍,发现林清玄的散文被台湾誉为佛教散文,他在台湾的影响超过马英九。他出家,在寺庙隐居30年。有一次林清玄在台下听王崧舟老师上他的《桃花心木》,听完后时上台说:我突然发现我的《桃花心木》写的这么好,接着他就讲了人生的智慧——无常。王老师问林清玄,“你写的《桃花心木》是不是讲无常的道理?”回答“是”。“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回答“如果我写出来,你们就不会选作教材了。”这是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桃花心木》选自《菩提十书》我们成年人都接受不了,你跟孩子讲他们能接受吗?其实儿童的心性比成年人更干净,更容易接受这些真理的种子,现代人为什么痛苦,我们的教育都在喊口号,“为了每个孩子的幸福”。我们都在教给孩子本领,竞争的本领,抢夺的本领,我们以为教给他们这些本领,他们会幸福。王老师举了很多杭州市小学生自杀的案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来没有人教我们的孩子学会放下,从来没有人教他们生活是不确定的,是无常的。我们追求财富,以为财富是永恒的,我们追求权力以为权力是永恒的。“当我们抓住天堂不放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地狱了”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伊能静说的,从这时开始,我觉得他很美。孩子们其实需要这样的播种,需要这样智慧的种子,我们不是为了文化,而是为了当下活得更好,才需要这样的文化,我们不是文化的奴隶,而是文化应该为我们服务,让我们变得更好。在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里,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担当,也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良知和智慧,我希望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复兴,为孩子真正的幸福奠基。
本文档为【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千千万万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4-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