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

举报
开通vip

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分析,形成和保持对待技术问题的敏感性。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三、教学...

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分析,形成和保持对待技术问题的敏感性。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学生既感到神奇又贴近生活的实物展示作为案例说明,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正文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演示、讨论、讲授等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五、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听讲 2 马上行动 分析下列技术的产生分别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1)印刷技术,2)农耕技术,3)摄像技术,4)B超技术,分别给出4个选项,让学生连线选择。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人们的需求的多样性。 小组思考讨论完成。 3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分析灯的发展历,让学生认识各式各样的灯以及特点。讨论: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是怎样一幅风景?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参与讨论,讨论不必追求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答案,可自由发挥。 4 技术对人的作用 板书给出1)具有保护人的作用2)具有解放人的作用3)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听课 5 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分析各种技术如何保护人,以连线题的形式让学生可以进去思考 思考 6 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以技术或产品为载体,让学生叙述自己使用该技术或产品的体验,从而总结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让学生叙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 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阅读005页案例分析,并点出下节课所学内容 自学 8 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和通过课堂讨论达成的对人与技术的认识。 归纳人与技术的关系 9 作业 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篇,选择一项技术或者一件具体的产品谈谈你们对这项技术(或产品)产生的原因,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三个方面的作用,产品的不足之处,也可只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可以写写体验产品的过程,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2)预习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说明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2、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  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体验技术创新的艰辛和曲折。3、能力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及辩论,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辨证关系。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能对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通过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教学难点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知识产权的范围及维护。教学策略与手段  使用直观图片和详实的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引入以学生生活贴近的最新技术产品实物,让学生从实物寻找技术的性质所在,激发师生互动高潮。  以典型案例(自选教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技术是有目的性的,是“以人为本”技术活动成果。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引入:我们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在个维度阐述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同时也了解到技术的重要性,那么技术究竟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将来讨论技术的特征!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我们知道技术的价值是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推动社会发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也正是技术的目的。1.技术的发明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案例分析:P11助听器的发明。  讨论:P11助听器的发明的具体目的、具体问题、具体需要。  马上行动:电动助力车怎样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引导:电动助力车出现超过三年,其新的功能不断出现。如001电动车有自发电技术,绿源有EABS技术、磁控型防盗技术等。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人类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说明技术具有创新性:2.技术的革新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成果,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讨论:P12有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理由。  创新分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案例分析:P12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讨论:瓦特对技术和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说明技术创新对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案例分析:P13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思考:P13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1球面电视机2平面电视机3纯平电视机4液晶电视机5等离子电视机等)  说明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有时一个产品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案例分析:高压钠灯是一种发光效率很高的电光源,但在钠蒸气放电时产生1000℃以上的高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玻璃灯管根本没法耐受,所以高压钠灯一直没能问世,直到有了透明陶瓷,高压钠灯才得到实际应用。  讨论:从高压钠灯的发明应用中大家能得到什么启示?  说明一个新技术产品的创新或发明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而且技术的创新不是一个方面的创新,它是多个方面。      联系: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马上行动:P14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并填在课文中。小结导引我们知道了技术是人们有意识的结果,它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创新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技术还会带来什么呢?辩论: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越来越普遍。据英特尔公司调查2004年我国有七成学生玩网游,每年花费超过一千元!对学生而言玩网游好?不好?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案例和探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技术,技术发展的因素,技术的作用和技术的保护等问题。现今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大家应该加强技术修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1.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并尝试草拟“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应遵循的条例”。  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种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来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三节技术需要综合知识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都需要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以及找到实现它们的方法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创造者必须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掌握综合知识。一、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任何技术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种知识须域,凝结着各种知识的精华。                 杂交水稻技术需要多学科知识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学科知识(图1-8)。多年来,他一直潜心钻研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20世纪60年代,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萌生了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经过10年的努力,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但是,三系配套与生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必须经过亲本繁殖、杂交育种,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水滔种子,供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由于过去从来没有种杂交水稻,它的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量,施肥品种、施肥量、施肥期,以及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病虫害,田间水分怎样管理等问题,都需要运用多种知识进行试验和研究。于是,他们又一鼓作气攻下了育种和栽培关,实现了整个杂交水稻技术的配套。杂交水稻技术研制成功后,不仅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而且还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这说明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图l-9)。航天技术也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台应用。其中,航天器的设计研究就涉及各门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计算机科学.无线通讯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学、自动控制学、气象学等。作为一名航天技术设计人员,除了要熟知上述学科知识外,还要学习太空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身边的各种技术,也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需要根据人的身高、体形进行计算,然后再绘图剪裁和制作,这就需要运用美术、工艺学、人体解剖学、数学、心理学、制图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想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制作,制作者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 l        问题思考 想一想,你所熟悉的一些技术项目需要运用哪些综合知识?  技术项目 需要运用的知识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我们习惯于把技术与科学两面者联系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其实,技术与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核能技术与核物理学 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它的发现源于核物理学。核物理学是一门内容高深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微观物质世界。核物理学这门科学,不等于核能利用技术。人们要成功利用核能发电,造福人类,必须在核物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其他科学知识(如教学、化学、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学、仪器仪表学等),才能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实现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图1-10)。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技术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因而它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科学则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它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介,将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技术措施,变为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物化为工具、机器、技术装备等,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所以,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技术与科学两者的区别:⑴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不同。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和物化成果。例如:农业科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是衣业生产客观规律的反映;而具体的农业技术,如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育秧技术等,则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⑵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股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⑶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要回答“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例如:农业科学提出,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育种专家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开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分别育出了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高粱、杂交蔬菜、杂交畜禽等。这些杂交品种就是物化了的技术,是商品,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⑷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l        问题思考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l        调查研究 走访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从实践中了解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l        试一试 亲历技术活动 通过亲身经历一次技术活动,体验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比如制作一个电子产品(如电子门铃),或者进行一次小型农业技术试验(如施肥效果对比试验),看看需要运用哪些学科的知识,并体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技术活动往往涉及多种知识。2.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建设者,你了解“科技活动周”吗?你参加过科技活动吗?实践与体验“科技活动周”是由我国政府推动、社会参与、面向公众的大型科技宣传与普及活动。我国自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科学技术活动。通过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表1.5。表1.5历年来“科技活动周”基本情况调查表 年份 “科技活动周”主题 “科技活动周”的背景 本地“科技活动周”的内容 自己参与或感兴趣的活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科学技术并不神秘,技术活动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烹制美味佳肴、修理小家电等到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直至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进行科学研究等,都是技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不同,其复杂程度也不一样,但考察一项技术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很容易发现技术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应用许多相关的知识。一、技术活动需要多种知识体系的支撑简单、具体的制作和小发明等用到的知识虽然不是很深奥,但是却可以锻炼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启迪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刨造力,提高我们学习基础知识和从事科学技术的兴趣。从事比较系统、复杂的技术活动,就需要有全面、深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才可能较好地解决实际技术活动中的问题。以鼠标为例。鼠标是计算机重要的输人设备之一(图1.27)。设计制造出一款造型美观、性能优良、操作舒适的鼠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产品造型造型设计必须以人机工程学的观点,去确定人和产品之间最适宜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方法,提高人的操纵活动能力,以达到高效和高准确度的要求。综合地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知识,来确定鼠标的比例尺度、色彩的搭配等,使其色彩宜人、造型别致、手感舒适而且实用。2.功能设计鼠标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其内部的元件和部件。只有具备材料学及相关的知识才能选择出合适的材料,使外壳坚固耐用又造价低廉。控制计算机显示器上光标的移动以拾取目标,是鼠标的基本作用。如图1.28所示,机械式鼠标移动时,橡皮滚珠滚动,并带动两个飞轮转动,光敏三极管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并把信号传输到鼠标内的控制芯片,再由芯片将鼠标的变化数据传给计算机。此时屏幕上的鼠标箭头就可以移动了。设计和制造鼠标,需要掌握电子技术、光学技术、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知识。3.产品试制或模型制作完成设计后,按照传统的方法,就要制作样品,检验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做出必要的修改。试制模型或产品,就要懂得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和手段、成型技术、检测技术、安全规范和一系列的技术标准等。现代设计及制造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可以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图1.29),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实践与体验通过收集资料,在表1.6中列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些技术项目(如服装设计与裁剪、小型水利工程、房屋建筑、农机具加工等)需要综合运用到的知识。表1.6部分技术项目的知识支撑表 技术项目 需要用到的知识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1.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基础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靠经验的积累、靠逐步的摸索。先有生产,然后在漫长的生产活动中提炼出技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皆属此类情况)。通过近代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的努力探索和开拓,并通过大量技术实践,终于产生了近代科学。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遵循着“生产——技术——科学”的模式。19世纪以后,人们懂得从科学(包括科学实验)出发,先进行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发现规律和基本原理,然后再利用这个原理,采取一定的技术途径,使其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形成新的生产力。在这个时期,先有科学,后有技术,最后才被应用于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遵循着“科学——技术——生产”的模式。小资料*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发现了“电生磁,磁生电”的科学原理,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1866年,发明家西门子(weilunaFoneGemeis,18l6—1892)根据这个原理,采用了电磁铁技术,制造了有使用价值的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1876年,发明家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1847—1922)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ThomasAIvaEdison,1847--1931)发明了电灯(图1.31)。1889年,交流电及交流电系统的产生,使得电能的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从而使人类进入到一个伟大的电气时代。*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ClerkMaxwell,1831—1879)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20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验证了麦克斯韦的预言,确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Guglielm0Marconi,1874—1937)根据这个科学原理发明了无线电报,从而使人类开始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完成了一次新的飞跃。由于通信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出现了全球经济,也使得人类的有限资源有可能得到合理的配置。1905年,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创立了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的公式:E=mc2。40年以后,人们根据这个科学原理和核裂变及链式反应理论发明了原子弹和核能技术,世界进入了原子时代。*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amesDeweyWatson,1928--)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FrancisHarryComptonCrick,1916---)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理论(图1.33)。20年后,根据这个科学原理,先后产生了基因工程、染色体工程等一系列生物工程,这些生物技术在医学和农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又引起了医学和农业生产的革命。2002年4月4日,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水稻基因组图谱。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全图正式发表,人类遗传基因的密码被破译,生物技术的时代已经来临。有了科学的指导,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新的科学革命,引起新的技术革命,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技术革命的动力源泉,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基础。科学知识是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我们要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2.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先进、复杂的技术手段,如高能加速器、自动化检测仪器、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巨型计算机(图1.35)等,这些先进的设备使现代科学研究有可能向新的深度和广度进军。3.科学和技术的统一,是当今大科学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过去人们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技术是改造世界的。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和技术很难分清,已经结合成为统一的科学技术系统,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本身越来越带有工程技术的特点,离不开各种类型技术人员的合作,科学活动技术化了;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进步,许多新兴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是以科学为基础而不是以经验为核心的技术,技术活动科学化了。活动延伸1、注意观察你身边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比较各自的特点,了解从普通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变速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的设计,都用到了哪些新技术。2、调查一种家用电器(如电话、收音机、录音机、电冰箱等),以其发展历史为题写一篇科技论文。3、参加一项学校或当地单位组织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第四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技术的两面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料展示讨论,理解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冲击[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视频欣赏、理论解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探究等方法,[重点难点]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性以及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冲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核技术、自然破坏、污染等图片,克隆技术的争议视频,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下面四组核技术的相关照片(核电站,核武器,以及广岛原子弹的危害)学生讨论:上面图片说明了技术什么样的问题核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电力,核武器也有效的保卫了我们国家的安全,但是把核武器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强烈的辐射,不但使这城市寸草不生。而且也给幸存者造成细胞癌变,生不如死。由此可知技术既可以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所以技术具有两面性。  学生阅读课本P15技术两面性内容第一段。    马上行动:P15请你列举几项常见的技术,并分析其正反两面性。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提出一项技术,并说出它的正面,另一组说出它的反面,两组间可进行反驳。)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阅读:课本P16信息技术带来的困扰信息技术使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更方便快捷,同时也产生种种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犯罪活动。讨论:你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有错吗?请说明理由。说明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合理运用就表现出它的实用性,盲目追求功利性就会违背技术的本义走向它的反面。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挑战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由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如克隆技术。现在已经可以为人换心、换肝、换脸,那将来如果可以克隆人的思想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  案例分析:P16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请展开讨论。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说明对技术本身要予以支持,但是要建立相应的“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即要表现技术的实用性,抑制它的另一面现代技术的发展,由于技术的两面性,不但要求我们对技术要合理的利用,切勿盲目的追求功利性之外,而且还强烈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由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光注和反思。。  设问:是否技术都能人为控制表现实用性呢?案例分析:据统计,飞机的事故率,比其他交通工具小得多,但空难事件还是有的,如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2007-08-20早上从台北飞抵日本冲绳岛首府那霸机场后,发生一连串爆炸,引发大火,全机付诸一炬。讨论:你对以上的爆炸事件如何评价?它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决定技术负面影响的必然性。以上事例说明,由于技术设备的工作环境、几乎系统的复杂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技术本身存在脆弱的一面,这是它必然产生技术负面效应的内因。当然,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有的是人为的,比如:核战争的威胁、“黑客”的攻击等等,但这是技术负面效应的外因。  引导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进行小结  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技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和物品,不具有正面和负面。技术具有两面性,一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即技术由什么人使用及使用的目的而出现的“两面性”现象。二是由于技术的“不可控性”所决定的技术负面影响。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尽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  相信人类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五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视频欣赏、理论解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探究等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技术专利申请方法以及知识产权的作用难点: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案例引导:某同学自己就圆珠笔设计出了一个从未有过而又非常漂亮而实用的笔架,但这个笔架被一个工厂拿去仿造销售。讨论:你是这位同学你怎么办?由于技术存在的两面性,不但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挑战着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用发展技术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但要支持技术的发展,还要积极参与到技术活动,更要保护技术发明者的权益,使技术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这就要涉及到技术的专利。1.技术的专利性  阅读P16“技术的专利性”  专利:一是指专利权;二是指受到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三是指专利文献。专利法中所说的专利主要是指专利权。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案例分析:P17复印机的专利壁垒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上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个部分。  讨论:结合案例谈谈专利有什么作用。  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继续新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问题:如果借其它同学的书复印后自己看,算不算侵犯著作权?案例分析:案例1:我国对乙二醇,聚乙烯醇和丙烯腈三个引进项目中,其列入39个外国专利,支付专利使用费高达750万美元和718万人民币,但据确查乙二醇生产中的22个专利,在签合同时已有7个专利超过了专利有限期,而我们还在高价支付专利费。讨论:外企在转让中有哪些违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说明专利具有时效性、地域性、独占性。应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先来看一看专利权如何取得。  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马上行动: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分别扮演某项专利的申请方和专利授予方,模拟对映学生收集的盗版物品的正版进行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的程序: 1、提交申请阶段。2、受理阶段。3、初审阶段。4、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5、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6、授权阶段。马上行动:模拟持有正版物品专利的同学对自己进行保护!多媒体展示技术的专利资料评析: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特有的权利,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这称为技术专利。由于技术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使技术创新做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必须要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专利的实施对于技术创新活动,从发明创造的构思开始,一直到研究、开发、实现产业化、走想市场这一全过程起激励、信息传播和市场保护作用的制度。而其中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最重要的一块内容。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案例和探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技术,技术发展的因素,技术的作用和技术的保护等问题。现今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大家应该加强技术修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什么是技术专利,以及为什么要实行技术专利?第一节揭开设计的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什么是设计,了解并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及特点。(2)了解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并尝试运用外观设计的知识对已有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3)通过体验个人和群体的互动关系,能欣赏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2、能力目标:能运用设计的一般过程指导设计活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的积极情感。4、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及特点,难点是对设计特点的认知与内化二、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架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展现”。三、教学准备   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设计制作调查,经历设计的全过程。社会生活中设计制作过程的视频片段。四、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方式展开教学。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设计的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讲述蝶破蛹的故事。师:从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小结:完成一件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须遵循一定的步骤。设计也不例外,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那么设计一件物品需要哪些步骤(过程)呢? 认真听讲并思考,感悟过程的重要意义。 回顾自我的设计调查过程,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带着问题进入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思考课本上提到的案例的设计过程,分组探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历哪些步骤?做了什么工作?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思考自己亲历的设计制作过程,探究设计过程。将经历的过程板书记录下来(为评价作准备)。  总结提升 师:各个小组列出的过程有所不同,有些遗漏,有些重复,下面我们结合各小组的步骤综合一下,使之适合一般的设计都须经历的过程?对学生综合的结果质疑、归纳、总结,并呈现出设计的一般过程。 学生板书展现在方案构思环节产生的多个方案。指出:要择优选取,需要比较和权衡。 思考、讨论、综合。展示或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活动过程中建构设计的一般过程,内化知识。   知道一个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能力展现 师:如何解决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使作品更符合设计的一般原则?总结:设计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科学合理的程序行动的过程,但绝非固定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通过评价,理解造成作品某方面的优劣与否遵循了设计的某过程密切相关的道理,从而形成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的积极情感。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教学环节2(设计及其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师:我们完成一件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须遵循一定的步骤。前面我们的设计也不例外,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 回顾自我的设计调查过程,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思考课本上提到的案例的设计过程,探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历哪些步骤?做了什么工作?总结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思考自己亲历的设计制作过程,思考设计的基本概念。 总结提升 设计就是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一定的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相关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过程 设计的特点:1、设计课题的源泉是人类的需求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4、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属于事实性知识,采用单纯的讲解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通过学生在设计制作活动中的体验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生成。   在由学生分组总结“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环节的活动中,各组的结论各不相同,如何对各组列出的“答案”进行综合,需要教师善于总结、归类、组织和把握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由学生根据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结合本组设计制作的便携式小凳对本小组的设计过程作评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对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形成积极的情感。   本节与后续各章节形成总分关系,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对于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并不需要详细介绍,所以,教学中要掌握“度”。第二节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实用、创新、安全、经济、美观、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初步形成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课标要求)”作知识准备。二、学生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模仿生活中已有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统的、自发而非自觉的、感性而非理性的模仿技能。同时,在前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学生合作设计制作了“便携式小凳”,并不自觉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和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三、教学目标分析(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2)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解决实际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迁移。(4)教学重点: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及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5)教学难点: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的理解四、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老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能力展现——总结提升”。本节安排1课时。1、本节课主要以手机为例,充分利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大屏幕投影辅以典型案例作为补充、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师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2、作业设置(也作为一次小测验,并计入学期考试总分)让学生根据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设计学校办公楼前广场(6人或10人一小组即上交一份答卷,发挥团队精神进行设计实践),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五、教学资源准备通过上网查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或实际物品六、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活动)上课前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发挥集体智慧来帮忙解决。我想设计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作出的板凳老师钟爱,大家看了也喜欢?(幻灯片)七嘴八舌设计制作小板凳,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总结概括大家的意见,需要考虑:稳固安全、携带方便、经济实用、材料选择、美观大方、款式新颖等方面的因素。(幻灯片)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几款小板凳。看了以后大家一定有种跃跃欲试的念头吧!回家抽时间你也做个自己设计的小板凳。(教师活动)刚才大家想的都非常好,美中不足的是集中大家的建议我的小板凳才得以完善。可以说大家对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是些零碎的不系统的、不自觉的阶段,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设计的基本原则会有个全面的认识。(看幻灯片)出示学习的章节《设计的基本原则》。1、首先,我要请同学们完成几道填空题,(看幻灯片)①设计电动机、发电机遵循了电磁感应的科学原理。②设计眼镜遵循了(光学)的科学原理。③设计手机遵循了(无线电)的科学原理。④设计电冰箱遵循了(汽化吸热、蒸发制冷 )的科学原理。⑤设计漂亮的服饰遵循了(美学、人机工程学等 )的科学原理。⑥那么设计永动机又需要遵循什么科学原理呢?不遵循科学规律的设计终将失败,比如永动机就是不可能被设计出来的。(设计要遵循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2、(教师活动)无线电应用到电话领域出现了手机,这一新的通信工具,几年前这东西还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可今天它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通信工具。手机从它诞生到今天才走过了短短30年的时间,手机的设计者们别出心裁设计出花样繁多的手机。(看幻灯片)让我们来看一下手机的发展的大致过程。第一部手机2磅重,可通话半个小时。接下来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会儿有问题要同学们回答。同学们讨论总结一下手机发展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有这种发展?手机变得越来越小巧玲珑了比起那款砖头手机,这些手机携带更加方便了,听音乐看电影功能更加全面了,色彩丰富造型别致手机变得更加漂亮了。总之手机变得越来越实用了——从手机的设计看设计应遵循实用性原则。手机外型不断的得到创新设计而变得更加漂亮了,也更加人性化了,它不在仅仅是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了一件装饰品。从而归纳总结出设计还应遵循创新性原则和美观性原则。(看幻灯片)3、为什么具有全球漫游功能的移动电话可以在全世界上百个国家自由地漫游通话?因为这些国家都使用相同的移动电话技术规范来建设它们的电话信号收发设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我们的产品安全性能好通过了国际ISO9001等等的认证。(看幻灯片)“绿色GDP”考核体系,家电产品的“CCC”认证,药品“OTC”标准,ISO9000、ISO14000系列质量等等。这里涉及技术设计的规范性原则。要点:※技术规范:有关开发产生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   ※技术规范有强制性的,也有推荐性的;※   技术规范是有发展的。那么技术设计规范性原则有什么意义呢?技术的规范往往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量;对消费这选购产品以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帮助。4、(幻灯片)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来公布了令人担忧的手机电磁波辐射结果。测试结果发现,手机辐射最高的达到10000微瓦/平方厘米,最小值也达到300微瓦/平方厘米,电磁辐射剂量已严重超过我国相关卫生标准允许的上限。北方交大的一项调查表明,手机的电磁辐射,有一半被人体吸收,其中有四分之一被人脑吸收。据调查,长期使用手机的人,已经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出现红斑等症状。(手机防辐射设计)(幻灯片)浪桥无保护滑梯设计不合理儿童公园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原则:安全是人类的起码需求,设计者应对有可能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予以说明、警示、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程度。5、我们经常听到“某某的手机又换了”,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手机的发展速度一点都不过分,可是在发展更新的背后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大家思考会有那些影响呢?(看幻灯片)比如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电子垃圾,还有更多的废旧电池污染着我们的环境,(每一粒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105L的水源)。展示两款新型手机(幻灯片)一款是使用了太阳能电池的手机,另一款不仅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它的机身是采用了植物树脂作为材料,从而使其更加的环保节能。可持续性原则:基本思想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之中,将环境保护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要点:产品的设计要考虑到人类长远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平衡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技术产品是与生态、环境、资源等等紧密相连的。让学生再举些其他的涉及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设计?比如:可降解的塑料袋,农业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用水力和风力资源来发电,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过腹还田和秸秤生产食用菌技术,建设秸秆气化及集中供气工程,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汽车尾汽排标准;汽车供油由化油器改为电喷装置;城市公交汽车改燃液化汽。6、消费者在购车时越来越注重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问题,加上世界油价的飞涨,汽车使用的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更充分地考虑到这些细节,车身采用铝合金钢制造,相对以前而言,车体更轻,但是韧度比原来的更理想。经济性原则是力图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设计产品的原则。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降低成本,体现经济原则?途径:材料、技术、管理工艺(加工方法)包装、运输、仓储……比如:能用塑料的不用木头作材料,比如家里的管道原来都要钢管,现在被塑钢管道代替。汽车供油由化油器改为电喷装置,汽油燃烧的更加充分。七、总结提升(1)提出问题:除了此八项原则外,设计还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道德原则: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如有人设计出盗取银行卡密码器:假键盘套取客户密码(2)在学生交流和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开放性的思维能力,形成发展的原则观。(3)本节内容总结。积极参与讨论,形成发展的原则观。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将知识内化。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能力提升。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  (二)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作用。  (三)理解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有选择地对技术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健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感受到设计的重要性的同时又明确技术发展对设计创新提供条件。  (二)教学重点:理解设计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形成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很了解。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到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但难以领会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因此,形成了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    (一)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创新产生的重要影响,领会设计的重要性和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通过举例,图片的展示,领会设计与技术的丰富内涵。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路 情景导入 展示设计图片,启发思考,提出问题: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都从农村学校考进来陵中。小学坐过条凳,初中坐过靠椅,现在大家坐的是舒适亮滑的不锈钢制作的活动椅,大家都说好舒服,好在哪些方面? 观看设计图片,同时对刚才的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与研讨,体现出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开发身边的事例成为教学的资源,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合作探究 指导参看课本P52 ,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看图讨论、思考从中悟出是设计在技术发展中起着关健作用,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设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研讨,学习新课题一: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启发进行P52“技术实习”活动,到木工厂走访木工设计人员。 通过走访,再次认识设计在技术发展中心的作用。 体贴评价设计的技求活动 自主发现 提出问题1、为什么很早以前没有设计轿车出来呢?问题2、在我们教室左右两旁同时开工,设计规模都一样的两幢教学大楼(五层),为什么左幢已盖了四层,而右幢(吊车、搅拌机常坏)才开始盖第二层呢? 思考讨论、探究从中悟出设计追求的是创新,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是人们已经掌握的各项技术,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做为制造工具,即使设计再好的轿车也制造不出来,我校宏伟壮观的右幢教学大楼之所以建筑缓慢,跟缺乏良好的技术设备有关。 再次挖掘身边的事例做为教学可见资源,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从而引出新课题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合作探究 出示下列各题启导学生 填空1、新石器时代设计和制作精美的彩陶,靠(烧制)技术;2、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蒸气机、轮船和火车,靠(机械)技术;3、19世纪出笼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靠(电的广泛运用)技术;4、20世纪,80年代出笼计算机、网络、软件等靠(信息化)技术;5、20世纪,设计出纳米电脑、纳米机器,靠(纳米)技术。 思考探究悟出,如果没有这些技术发展做为重要基础,设计将难以实现。可见设计是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核心过程,任何新技术设计都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技术的发展又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使设计进入新的世界,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通过大量设计成品的介绍分析,既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的科学道理。 能力展现 启发完成P54“讨论与交流”活动。 思考、交流,以身边或周边的活事例加于论证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以大量事例为中介进行问题的转换,展开对设计与技术关系的研讨。 引导学生完成P54“技术实习”活动 相同条件下,分组制作纸盒比赛,通过比赛,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以比赛的胜败,加深了设计与技术的认识。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体会或疑问。 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板 字 设 计挂图 P54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一、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二、   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板字《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懂得信息的作用,初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包括自己如何构思和如何利用激智法来组织讨论以集思广益。   3、学会徒手画简单的立体草图,能用草图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来。    4、恰当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    难点: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这一节分4个部分,一是收集及处理信息;二是构思设计方案;三是用草图表达构思;四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我把第三用草图表达构思中连手绘画练习的基本方法提到前面,这便于教学的衔接更加紧凑。这一节共2个半课时,而今天这一课时是在徒手绘画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讲如何进行方案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这两主题。由于地质版教材对于构思设计方案的分析不够系统,我借用了江苏版教材中设计分析的这一部分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整。学生可以把实践认识提高到理论认识。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方案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   3、培养设计分析中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已学过了“设计一般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等一些理论知识懂得一些初步的人机工程学。并进行了一些感性的设计,如“餐厅”的设计,“多功能鞋柜”的设计,但是其设计的最终结果仍无法摆脱生活当中的直觉,尤其是对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主次不分,思绪混乱,条理不清、个性设计表现不出。    教学资源:  1、多媒体(实物投影机)A4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几个步骤,多媒体展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在学生感慨之余点明设计关键。上节课我们已明确了设计的课题是《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按设计一般过程的步骤,今天我们进行第二步制定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字幕打出“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    二、新课讲解    (一)收集及处理信息    教师“当我们明确课题后,我们就必须有针对、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在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功能齐全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只有一些功能简单的笔筒、书立、书架或文具盒。我们如何把这些现有的合理组合成一件多功能学习用品盒。    多媒体展示各类笔筒、书架、文具盒,然后以动画的形式合成多功能用品盒,接着展示本校生设计的优秀作品图样。    (二)、草图构思设计方案    让学生自行设计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用草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两人合作。按事先分好的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优秀作者上台陈述设计方案以及理由依据。从材料、造型、功能几方面阐述。实物投影机把其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上。    (三)、设计分析    归纳评价学生的作品。    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的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主要因素归结起来分别归属于产品本身,使用者,使用环境即“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围绕着“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用多媒体剖析需要考虑因素的示意图,结合上述学生的作品针对点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草图去表达构思,并且更深层次的对设计进行了分析,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方案之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      “设计方案的制定”说课稿    说教材:“设计方案的制定”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从设计的一般过程来看,它属于设计过程的第二步是发现与明确问题即确定设计课题的后续,是我们学习《技术与设计1》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节当中我们主要学习四个部分的知识:1、收集及处理信息;2、构思设计方案;3、用草图表达构思方案;4、评价与优化设计方案;这一节,我计划用2个半课时完成。这堂课我主要讲构思设计方案及设计分析,其中设计分析在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不作为细述,但我认为设计分析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分析,因此我引用了江苏版《技术与设计1》当中的设计分析内容。    说教学对象:我教的是高一、高二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对事物有很灵敏的反应,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观念。此前他们已学习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等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懂得一些初步的人机工程学。并进行了一些感性的设计,如“餐厅”的设计,“多功能鞋柜”的设计。生态垃圾筒的设计,但是其设计的最终结果仍无法摆脱生活当中的直接感觉。尤其缺乏对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主次不清、条理不明、思绪混乱,个性设计表现不出来。    说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最后归纳。    说教学过程:导入部分我采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因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是设计一般过程中的第二节,上第二节课我们已明确设计的课题“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并了解了课题的一些相关要求。所以我先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是用多媒体卷帘式的展出设计的一般过程,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本校的民族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以及爱国主义,我用多媒体展示了黎、苗同胞华丽的服饰、挂毯。就学生感慨与兴奋时引入新课“设计方案的制定”。    因为设计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可以先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简单介绍一下“收集信息的几种方法,用多媒体紧接着展示相关的产品图片”如笔筒、书架、文具盒。但这些图片均是功能单一的产品,我们要想设计一个包含“放笔、文具、摆书”这些功能的产品怎么办?让学生以草图形式自行设计。按事先分好的4个小组,作一次组之间的评比,学生可以独自设计,也可以两人合作,最后把设计结果交给小组的负责人筛选。评出最佳的作品,作为小组作品参评。参评时作品的作者上台讲解(从材料、造型、功能几方面陈述)投影机把草图投影到大屏幕上。通过草图的设计,作者的陈述评出最佳者。这个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高潮,如果这堂课以理论传授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会觉得沉闷无味,最终是被动接受知识。所以我采用了学生动手实践这一课例,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而且能刺激他们主动求索新知。    评比之后,理论分析设计,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剖析需要考虑因素的示意图,多媒体展示结合刚才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与分析。    小结结束。  评委点评:  这是一堂理论性比较强,很难上好的课。从本课教学设计看出教师对本课下了很大功夫,教师对教材作了处理,并借鉴了苏教版中设计分析的一部分内容,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名为四个设计院,还选了四位同学作为四个设计院的负责人,这种作法在通用技术课教学中是比较新颖的。  教师在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定有欠妥当。导致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显得模糊。从本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讲授15分钟,学生活动用了17分钟,最后是学生作品展示,用了6分钟,教师小结2分钟。本课的目标和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初步体验用草图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来”,难点应该是“如何在设计中将自己的想法用草图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本课所设计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所述的面面俱到。设计方案的制定学习目标:1、懂得信息的作用,初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包括自己如何构思和如何利用激智法来组织讨论以集思广益。3、学会徒手画简单的立体草图,能用草图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来。4、恰当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设计方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难点: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  这一节分4个部分,一是收集及处理信息;二是构思设计方案;三是用草图表达构思;四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我把第三用草图表达构思中连手绘画练习的基本方法提到前面,这便于教学的衔接更加紧凑。这一节共2个半课时,而今天这一课时是在徒手绘画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讲如何进行方案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这两主题。由于地质版教材对于构思设计方案的分析不够系统,我借用了江苏版教材中设计分析的这一部分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整。学生可以把实践认识提高到理论认识。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方案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3、培养设计分析中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已学过了“设计一般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等一些理论知识懂得一些初步的人机工程学。并进行了一些感性的设计,如“餐厅”的设计,“多功能鞋柜”的设计,但是其设计的最终结果仍无法摆脱生活当中的直觉,尤其是对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主次不分,思绪混乱,条理不清、个性设计表现不出。教学资源:  1、多媒体(实物投影机)A4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一、   导入  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几个步骤,多媒体展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在学生感慨之余点明设计关键。上节课我们已明确了设计的课题是《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按设计一般过程的步骤,今天我们进行第二步制定设计方案。导入新课,字幕打出“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二、新课讲解(一)收集及处理信息  教师“当我们明确课题后,我们就必须有针对、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在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功能齐全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只有一些功能简单的笔筒、书立、书架或文具盒。我们如何把这些现有的合理组合成一件多功能学习用品盒。  多媒体展示各类笔筒、书架、文具盒,然后以动画的形式合成多功能用品盒,接着展示本校生设计的优秀作品图样。(二)、草图构思设计方案  让学生自行设计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用草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两人合作。按事先分好的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优秀作者上台陈述设计方案以及理由依据。从材料、造型、功能几方面阐述。实物投影机把其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上。(三)、设计分析归纳评价学生的作品。  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的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主要因素归结起来分别归属于产品本身,使用者,使用环境即“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围绕着“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用多媒体剖析需要考虑因素的示意图,结合上述学生的作品针对点评。(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草图去表达构思,并且更深层次的对设计进行了分析,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方案之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说课课题《材料》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前面第三章指导学生在设计课题的基本完成之后,用材料制作原形或模型的方式将设计的内容展示出来.学习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种类、性能等介绍给学生认识材料方面引路。以便学生在设计中涉及到选择材料时有点进行思考的知识基础,也能体现学生在选材制作时考虑到材料与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于本节的教学安排问题。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第1课时,主要以实物展示,导航教学内容中的材料分类和性能,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分析,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一步掌握设计中如何选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注:本次说课的内容为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按照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人造材料)和混合材料三类。(2)理解材料性能的含义,对常用的材料性能指标(强度、弹性、韧性、硬度等)有所了解并能定性地进行简单分析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正确的辨别材料的种类,以及不同材料的性能,以便懂得选材的要点。(2)通过学生自己实验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自我提出问题、自我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在设计与选择材料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新材料在现代技术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选择材料应用于设计能力,基于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先进技术思想水平,包括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工艺知识、设计原则等。(2)教学难点:学生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因为材料的性能是多元的、运用中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何把握得恰当,以发挥材料的功能并符合用材的原则等)四、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方法:针对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材料的分类、性能和选材特点的分析、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的场面,培养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促进学习中解决问题。2、体验方法:通过展示几种不同材料和用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产品展示,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二)学法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材料案例的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辨别材料分类的能力,在学习探究中体验材料的不同性能,从而达到合理选用材料的各个要点,达到体验认知,实践导行的效果。  五、过程分析:教学思路: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尽可能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一)实物导入新课基于学生对材料的熟悉而又不甚了解材料常识的特点,以物体(木板、玻璃杯、毛巾等)导入课。因学生知道这些产品都是用材料制作而成,而缺乏对材料常识认识,通过展示引入新课,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分类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二)实地探究第一步:自我探究:我先分析生活中需要的各种不同物品,这些物品或许会存在这样的优点,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心中有了同感,然后,我提出问题: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以此为导航,启发学生阅读课本P91页至P92页材料的性能。体会到材料中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帮助学生对材料性能含义有比较直观感的认识。第二步:自我体验、自我归纳解决:我让学生体验摆好的各种物品(那怕是有点破坏性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之间进行分析思考物品特点,从中体验到材料的强度、弹性、韧性、硬度等各种物理性能,并按要求对物品性能的探究做进一步分析,进而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在教学指导下发表见解,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有关《材料》资料,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铺垫。六、板书设计 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分类 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混合材料 1.    强度2.    弹性3.    韧性4.    硬度5.    延展性6.    其他第二节工具与设备常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要制作原型或模型来展现设计成果,首先要具有的当然是材料。有了材料,接下来的活动应是什么呢? 思考、讨论:接下来的活动是准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 激起对工具与设备常识学习的兴趣。 本章第二节是介绍工具与设备的常识。(板:第二节工具与设备常识)问:同学们,大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工具或设备? 思考、讨论:在绘制三视图时用刻度尺、圆规、铅笔等工具;在作物理实验时使用学习设备等。 进行新课程的研讨。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当然是学习的工具与设备。而同学们可知道老师手中的锯子是木工使用的还是钳工使用的?(举起实物提问) 讨论:答,钳工、木工等。 引导对木工工具设备的研讨。 我们先来认识木工的工具设备,(板:一、木工工具及设备)谁先来说说木工使用的有什么手工工具?(板:木工手工工具) 答:锯子、锉刀、刨子、凿子、斧头、羊角锤、钉冲、卷尺、铅笔、墨斗等。 遂一示出木工手工工具实物,介绍其使用。 锉刀是做什么用的? 讨论:当锯子用钝了,要用锉刀来磨。 增加对手工工具的认识。 砂纸是用来干什么的? 讨论:擦平、擦滑产品表面。 继续研讨。 油石是用来干什么的? 讨论:磨刨刀、凿子、斧头等。 继续研讨。 工具的讨论暂告一段落。下面讨论木工常用的设备,(板:木工常用的基本设备)还是请哪一位同学来说说所知道的木工设备。 讨论:工作凳、工作台、钻孔机、带锯床、盘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认识木工常用的基本设备。 我们已初步了解木工的工具与设备,请大家谈一谈,使用木工工具或设备首先要注意的是什么问题? 思考、讨论:是安全问题。 认识使用工具时,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这一节课你认识了什么? 进行讨论。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工具与设备常识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手工工具简介木工常用的基本设备课前准备 木工工作凳;2、木工锯子;3、木工手斧;4、木工刨子;5、羊角锤;6、钢卷尺;7、木工铅笔;8、墨斗;9、木工凿子;10、木工曲尺;11、木工角尺;12、钳工钢锯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上节课已介绍了木工工具及设备。现在来介绍钳工工具及设备。板:(第二节二、钳工工具及设备)钳工是工人队伍中的重要工种,有哪一位同学对钳工有所认识,请谈一谈。 思考、讨论:工作一般与钳台或虎钳有关。是工人队伍中最灵活垢一部分,可以完成各种机械加工所不便完成的一些工作,应用十分广泛。 引起对钳工工作的认识。 我们遂项来介绍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板:(一)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 看书、听介绍。 新课研讨。 示出画线工具,遂一认识与进行介绍与讨论。 讨论:1、画针;2、画规;3、冲样;4、直角尺。 认识钳工画线工具。 再来认识手锤(示出实物)。 讨论:手锤是钳工常用的锤子,也叫榔头。 认识钳工敲击工具。 现在来认识錾(示出实物)。 讨论:常见的有三种錾子,是扁錾、尖錾、油槽錾。 认识钳工常用的錾子。     现在来认识钳工锉刀(示出实物)。 讨论:有普通钳工锉刀与专用的异形锉刀。 了解钳工常用的锉刀。 再来认识手工攻丝工具(示出实物)。 讨论认识:丝锥,头锥;二锥;绞手。配合使用。 了解手工攻丝工具。 再来认识钳工套丝工具(示出实物)。 讨论认识:板牙;板牙架。 了解套丝工具。 钳工的手工工具先介绍到此。接下来我们要了解钳工的基本设备。[板:(二)钳工常用的基本设备] 看书、听介绍。 进行钳工设备的学习。 钳工最常用的基本设备有什么?我们县城中有没有? 讨论:谈认识。 激起对钳工设备学习的兴趣。 钳台在课本上是放在第一位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安装虎钳,放置工件、工具等。 了解钳台的作用。 虎钳的作用又是什么的? 讨论:夹持工件,以便配合锉、攻丝、套丝等。 了解虎钳的作用。 砂轮机的作用又是什么? 讨论:磨削錾子、钻头、刀具等。 了解砂轮机的作用。 钻床的作用又是什么? 讨论:钻孔、扩孔等。 了解钻床的作用。 使用钳工设备工作时,首先注意什么? 讨论:安全,要注意个人的身心安全、也要注意设备的安全。 提高对安全保护的认识。 在钳工的工具与设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什么? 讨论:工具有什么;设备有什么。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二、钳工工具及设备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钳工常用的基本设备课前准备 画针;2、画规;3、冲样;4、直角尺;5、手锤;6三种錾子;7、钳工锉刀;8、丝锥;9、绞手;10、板牙;11、板牙架;12、钳台;13、台虎钳;14、砂轮机等。--第四章第三节工艺常识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一、什么是工艺)课本上介绍的最古老的工艺是什么工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这一章已学习了材料、工具、设备等常识。接下来第三节要研讨的课题是什么? 看书、讨论,是工艺常识。 引入新课程。 提出并板出:(一、什么是工艺)课本上介绍的最古老的工艺是什么工艺? 讨论: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技术等(107页,三点);原始的石器制作工艺。 学习新课,了解工艺的概念与最古老的工艺。 技术性较强的生产部门都会怎么样对待工艺? 讨论:制成技术文件,以指导生产实施。 加深对工艺的了解。 工艺有什么特点? 讨论:各行业都自有;技术总会有工艺相适应。 再加深对工艺的了解。 现在来认识生产工艺流程。 看书:108页。 了解工艺流程。 什么是工序?课本上介绍的流程有多少道工序? 讨论:是技术工作的顺序或程序;有7道。 了解工序。 实际上,每个操作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都属于工艺范畴。工艺过程又是什么?板:(二、工艺的一般过程) 讨论:工艺过程是将材料转换成设计产品的过程。不同材料、不同产品的工艺过程有所不同。 了解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有哪些环节? 讨论:一般可以分成6个环节。 工艺过程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什么? 讨论:是备料。 遂个了解环节 第二、第三个环节是什么? 讨论:形成坯件与零件加工。 [接上] 第四、第五个环节是什么? 讨论:部件制作与总装配, [接上] 最后的环节是什么? 讨论:表面涂饰。 [接上] 现在来了解常用工艺。板:(三、常用工艺简介) 看书。109页。 了解常用工艺。 工艺种类繁多,大家最常见的是什么工艺? 讨论:木工工艺。包括锯割、刨削、砍削、钻削等。 了解木工工艺。 还有什么是钳工工艺? 讨论:钳工工艺包括锯、锉、錾、刮、钻孔、攻丝等。 了解钳工工艺。 接着什么是机械加工艺? 讨论:使用各种工具或各类设备对各种零件所进行的加工工艺。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 具体的种类有哪些? 讨论:车工;刨工;镗工;铣工;磨工等工艺。 深入了解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后还有什么工艺? 讨论:焊接、铸造、锻造、冲压、热切割等计7种工艺。 深入了解常用工艺。 大家最熟悉的工业产品是什么? 讨论:桌椅;自行车。 课堂技术活动。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工艺? 讨论:木工、表面涂覆处理等。 同上。 课后请将同学们最熟悉的产品名称、工艺填写到111页表格上。下课。 整理收拾教材。 结束本节课研讨。板书设计 第三节工艺常识什么是工艺二、工艺的一般过程三、常用工艺简介原型与模型的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知道模型的表示方式,认识模型的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作用,充分理解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过程与方法:体验模型设计制作的一般过程,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模型在技术设计中的价值,养成观察生活实例的习惯,培养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模型的功能及作用,模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模型的分阶段实现的原因,及模型对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的理解。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下载实例视频、图片,小孩的玩具汽车,实物模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2’ 展示并开启玩具汽车 简述生产该玩具汽车需经历哪些阶段,引出模型 通过实例认识模型在实物制作中所处的阶段。 探讨什么是模型并认识模型功能10’ 1、PPT播放生活实例中的模型图片(学校建筑模型、小区沙盘、神舟飞船及模型飞行员、鸟巢体育馆模型等)。视频播放实物制作的流程,突出模型。3、PPT播放未经过模型制作而直接生产产品的惨痛教训(“大东方号”)。 1、观看并了解模型的表示方式,尝试归纳模型的概念。2、讨论分析为什么要有模型这一步骤?完成书本P139的马上行动。3、观看实例分析导致“大东方号”失败的根本原因,并加深认识模型的重要性。 1、出示模型在现实中的表示方法从而简述模型概念,不要求学生记忆概念而只做简要了解。2、通过一些实例模型加深认识模型的功能。3、从反面分析模型的重要性,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教学过程【问题研讨】 认识不同阶段模型的不同表示8’ 1、PPT图示汽车制造所需的一些模型,提出问题1:制造汽车模型时需要什么样的顺序?给上述图示进行排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分析,用PPT演示几种不同的分类。2、根据上述的分类提出问题2:这些分类你认识并见过几种?各种分类又有哪些作用?在生活中你发现在哪里用到哪些分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 1、通过讨论与思考来自我概括制作模型所需的过程,并按要求将教师的图示进行排序。2、从对生活经验的理解来初步分析出不同阶段模型的作用,尝试用口头语言分析问题。 1、用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不同学生回答中的一些缺漏来认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模型。并通过教师演示感观认识几种分类。2、以学生探讨为主,先由学生归纳出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实例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模型分类: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 在了解模型分类基础上实例分析汽车模型在各阶段的作用18’ 1、PPT图示草模(汽车草模图片)2、概念模型(汽车的概念车图片)3、结构模型(汽车内部结构模型图片)4、功能模型(汽车撞击试验视频)5、展示模型(实物图例) 1、认识各种模型图,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说明模型的用途。2、能草拟一些实例的结构模型,如纸桥梁、书架等。 利用图例结合生活实例来分析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加深理解模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小结2’ 模型的主要功能及作用,强调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基本能认识到模型对产品制作的重要性,但由于产品的多样性,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模型,是不是所有的模型制作都要有以上几种分类来体现,课堂上并未进行说明,因此如何更好地解释或者是不是需要解释有待探讨。由于手头没有更好的一些模型,课堂中都用图片等媒质进行说明感觉有些牵强,学生认识上总感到有些不到位,因此如何更有说服力还有待解决。虽然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占据本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但书本内容、课堂内容总觉得不够充实,解释也不够到位,有些为解释而解释之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体验模型的制作方法与过程;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2、通过成果的呈现与作品的评价,体验成果的喜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学些,互相帮助的情感与态度;2、通过评估小组对作品的评估和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理性的价值观与审美观;3、培养学生抵制浪费、节约资源的思想。二、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讨论、体验法。三、教学的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步骤;2、如何选择正确的工艺与正确的操作;3、模型的外观的润色。(二)教学难点:1、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序过程;2、模型的优化。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手锯、台钳、电工(套具)、砂纸、锉刀、胶布;2、标准件:导线、灯泡、灯头、插座、开关;3、废旧瓶子、硬纸板、竹筒及其他……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的一些别具匠心的台灯设计图片并思考:一项设计方案形成后,是否都马上投入生产呢? 学生回答 以问题形式引入,增强学生求知欲。 制作模型的步骤 在制作模型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书架模型各个组成部分,教师板书 学生看书、观察 让学生了解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制作台灯模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指出制作过程的注意环节,特别强调怎样能节省材料 学生观察 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重视的环节及不随意浪费材料 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并规划设计草图 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用料情况进行强调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确定好材料,然后画出设计草图 对模型的可行性分析,能保证模型的及时完成。草图的设计能让学校在制作时有具体的规划。 工具的使用 在使用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工艺的正确性,尤其要注意安全 学生听讲 培养学生制作过程中严谨的操作意识,以及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生制作台灯模型 教师边走边观察,并及时纠正学生工艺中共性问题 学生分组分工,严格按照模型的制作步骤合作模型的制作 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既能提高兴趣,又增强操作的能力。老师边走边观察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学生展示台灯模型并讲解模型的制作过程 各小组由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模型以及讲解制作过程 小组同学讨论后由小组代表讲解 通过结果的呈现,让学生体验成果喜悦。 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各组派出2名学生组成一个评估组。 评估组成员对所有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最好的两份作品 通过评估,鼓励先进的小组,督促后进的小组 小结 总结各小组的优点 边听边讨论 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模型的构造七、板书设计:一、制作模型的步骤:1、选择材料2、准备材料和加工工具3、按设计图样进行划线,对材料进行加工4、加工5、装配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7、对产品外观进行评价、结构进行检测和试验8、对方案和作品进行优化二、台灯的制作1、设计方案和草图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3、模型评价八、课后作业:各小组对本组的模型进行实用性的优化。【问题探讨】在整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直有个感觉,就是这节课时间基本上会不够,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学生的准备情况、参与度、工作量等都能想教师预期的一样。而根据通用技术课标的建议,应把工艺和模型制作进行结合讲授,这看似一种较合理的教学策略,可是有个问题便是:如何结合呢?刻板的生硬的结合也许还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呢?那将使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制作过程成为一个模仿工艺的枯燥的过程。因此如何将两节融合,又将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参考资料】<怎样实现创新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实现创新设计》是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思维的特征2、创新设计的类型,这些内容是实现创新设计、优化方案的思想基础。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思考来优化设计,明白创新思维是优化设计的基础,而优化设计又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重点:创新思维的特征,创新设计的三种类型。2、难点: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对原理创新的理解,怎样去区分原理创新,结构创新和外观创新.二、教学对象分析1、教师分析本节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点不多,但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的处理难度较大,另外对案例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需要教师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收集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特征和创新设计的类型这两个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从而了解创新思维对于设计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2、学生分析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特征和概念比较模糊,不容易理解。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此对于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对于个别同学在能力目标上可以适当放低一些。但是对于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创新设计的三种类型。2、技能目标:能对某些设计方案提出自己创新优化设计的见解。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1、教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及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讲解,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配合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活动,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创新思维及创新设计的理解,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2、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主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然后通过实例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来,并对实例设计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比较技术产品外形、性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创新思维的特征,什么才是创新设计。理解创新思维是创新设计的基础;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五、教学工具:电脑、课件、各种实物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实物展示:手机和一些精美的工艺品 观看实物、产生兴趣 开门见山、吸引注意 讲解 设计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技术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的人因循守旧,有的人则锐意进取,脱颖而出,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这是为什么呢?(运用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怎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呢? 引起思考 案例分析 采用课本压力锅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分析 观察、思考、分析案例 归纳总结 新课讲解、案例分析 讲解创新思维的特征:案例1、移动通讯设备的变革之路:大哥大—寻呼机——普通手机——带摄像头的手机——带mp3音乐功能——各种滑盖和具有商务功能手机的问世。 交流讨论,分析比较体现开放性特征。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束缚。 案例2、“曹冲称象“的故事,请各位同学们想想到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可以提示:就是还有什么可以代替石头呢?) 交流讨论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回答老师问题。例如用沙子代替石头容易搬动、就地取材可以用水、另外用活生生的人就更加轻松,不用搬动。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应用能力,思维从单向扩散到多向发展。 案例三、日本新力公司的江崎和黑田百合子发现在锗的纯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时形成一种性能优异的电晶体,获得诺贝尔奖。 敢于追求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见解。 思维的独立特性让我们的设计富有新意! 思考问题 采用课本压力锅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分析 讨论压力锅的创新设计案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创新思维特征 进一步思考案例 交流讨论 组织、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活动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运用创新思维。 加深认识 问题拓展 通过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我们想想一下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创新?①原理创新②机构创新③外观创新 主动参与思考。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 图例讲解创新设计类型 交待练习 要求学生对一件生活用品或者自己的书房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互讨论、交流经验分析比较、相互协作 让学生亲身体验创新活动过程,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创新思维的特征:(1)开放性(2)多样性(3)独立性创新设计的类型:(1)原理创新(2)结构创新(3)外观创新八.板书设计 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第一节怎样实现创新设计一、创新思维的特征:1、开放性2、多向性3、独立性二、创新设计的类型1、原理创新2、结构创新3、外观创新九、教学反思学生经历了自己设计、制作之后,已经产生疲劳感,这时候,再教给学生怎样再创设计新意,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本人采取问题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配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用生动形象的技术实例创设教学情境,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图例讲解、即兴讨论等方法结合教学,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加理想。通过本节课,本人认为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怎样实现创新设计》教学设计潮州市金山中学黄胜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创新的内涵及意义;知道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创新设计的三种类型。 能力目标 能对某些设计方案提出创新优化设计的见解。 情感目标 初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培养富于想象和敢于表现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怎样实现创新设计》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思维的特征”和“创新设计的类型”,是实现创新设计、优化方案的思想基础。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用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课程理念,通过学习主要帮助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思考来优化设计,创新思维是优化设计的基础,优化设计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重点 创新思维的特征,它是为本章的重点内容第三节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难点 组织好学生亲历创新过程活动,使活动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创新思维方法。  学情分析 1、学生经历了绘制设计图纸、制作设计模型之后,会对设计工作产生疲劳感,从而降低对优化设计的兴趣。2、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倾注了心血,往往满足于已有的设计,也可能会对优化设计产生抵触情绪。 教学设想  1、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特征可以用创新思维案例作情景导入,然后进行案例分析,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即兴讨论交流,回顾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过创新思维方法,以加深对创新思维特征的认识。2、对于创新设计的类型的讲解,主要通过多种实例说明三种类型,最好让学生亲自在活动中体会,而无须你讲过多的原理和理论。例如教师准备一种学习或生活用品,要求学生提出创新或改进的意见,让学生亲历创新过程,学会创新方法。要注意组织好活动,让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导入法、案例分析法、图例讲解法、即兴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媒体展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题引入 各种各样创新设计幻灯片 设计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技术活动,在设计实践中很多人因循守旧,照搬照抄,有的人则脱颖而出,取得成果,这是因为后者运用了创新思维。 我们怎样提高自己创新设计能力?创新思维有什么特征? 用创新思维示例作情景导入 案例分析 压力锅的案例 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案例 观察、阅读、分析案例 归纳总结  讲授新课 幻灯片 讲解创新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①案例:前苏联车工邱吉柯夫发明摩擦焊接技术 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偶然事件由此及彼,体现出开放性特征。 开放性表现为思维的连动和突变 ②提问如何解决人和物过河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提出可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考虑----如将河水抽干,或者修改河道 考虑利用桥、船、飞行器、空间索道、河底隧道等不同方法。 多向性从一个向多个方向扩散和发展以求新的思路 ③案例:日本新力公司的江崎和黑田百合子发现在锗的纯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时形成一种性能优异的电晶体,获得诺贝尔奖。 学生分析独立性特点是敢于追求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见解、大胆突破、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新颖 独立性的思维往往能使设计标新立异的成果 问题思考     讨论压力锅的创新设计案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创新思维特征 进一步思考案例 讨论交流   组织讨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全班共享 联系学习、生活中实际,回顾一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过创新思维方法。 即兴讨论以加深对创新思维特征的认识 问题深入 实例、图例、设计原理模型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基础上,提出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创新? 积极思维,调动已有知识经验。 图例讲解创新设计类型 活动拓展 对你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如:垃圾桶)有哪些创新意见和改进。课外收集创新思维方法和脑筋急转弯题目 教学反思 学生经历了自己设计、制作之后,再教给学生怎样再创设计新意,为了避免学生对优化设计的学习产生抵触,首先采用。情景导入法,用具体、形象、生动的技术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又加入几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在创设教学情景后引入课题,通过案例分析、图例讲解、即兴讨论等方法教学,这一节课进行得很顺利。进行讨论和交流时,学生的兴趣很高涨。在让学生对课桌椅提出创新或改进意见时,他们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由这一节课我想到,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他们的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那么将有利于激发其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节认识技术测试说教材1.本节地位  通用技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教材内容分为“走进技术世界——步入设计殿堂——体验设计实践——展现设计成果——再创设计新意”五部分。本节属于第五部分再创设计新意的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在第五章第二节,对于整个设计过程来说是评价优化的必须环节,通过技术测试,才能体现设计过程和结果的完整性,并可作为制定优化方案的依据。2. 教学内容  教材从“汽车耐冲击性能试验”案例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然后分“技术测试是检验产品性能、质量的科学手段”和“简单的技术测试方法”两部分对情境进行连续设计,让学生在弄清技术测试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并使用几种简单的技术测试方法。3. 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技术类课程标准(实验)》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行评价,写出试验报告。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技术测试的主要内容和存在阶段能对两种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写出试验报告会利用简单模拟方法来实现技术检测目的★过程与方法学习技术测试的简单试验过程和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对设计进行测试的思维和习惯5. 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技术测试的意义、技术测试的过程和方法。★本节的难点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电池性能测试。二、   说教法1. 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  对概念型知识主要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实例来引入(汽车耐冲击性能试验、电子水准仪、万能试验机、钳式硬度计、高精度测试仪、测厚仪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展开想象和思考,逐步建构起技术测试的理念。对于操作型知识,针对琼中县学生的“设计兴趣非常浓厚、生活经验相对缺少、实践能力尚待挖掘”特点,注意技能的培养。总体方法和依据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激励和鼓励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探求和发现知识,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鼓励学生尝试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求知,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因此还要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 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具体采用了案例法、情境创设法、集体激智法、指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实际的测试过程当中,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①  情境创设法主要运用于理论型知识如“什么是技术测试?”、“技术测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等,引入大量实例素材(包括视频和大量图片资料)积极地进行了合理的情境创设。②  集体激智法、指导发现法主要运用于思的过程,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寻求合理、恰当的解决方案。③  案例式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如以“测试电池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步骤”为案例,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根据需要自行设计简单的测试方法和过程。3.所用的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室一间、电压表一个、2节不同型号的5号电池、1.5V小灯泡2只、开关2个、导线若干、计时表一个。三、   说学法1.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技术及其性质,了解了设计的基本内容,并体验了设计的实践过程,制定和表达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同时已经拥有简单的设计成果。那么接下来在成果的展现之后就需要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技术测试,进行技术测试方面的内容的学习。因而在安排本节学习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只是对于设计的最后一个评价测试环节还没系统地接触。同时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当中也有过检测和试验的行为,只不过与专业及科学的概念“技术测试”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但学生具有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及老师的讲课把生活概念提升为科学概念的认知水平,不过其中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或者努力程度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本节结合学生日常感知的测试展开认识技术测试部分内容的学习,将零碎的再创造意识,贯穿起来,以利于下一节评价优化再创造的学习。2.  学法指导  本节的学习重点突出的是技术测试的意义和测试方法的设计实施过程。因此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比较高,根据我所任教的琼中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爱学习,又疲于学习方法选择的特点,本人拟出“集(收集资料,准备测试)——思(思考目标和方法,设计测试方案)——广(推广应用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实践)——益(评价测试结果,有益于优化设计)”四合一学习方法。该学法的特点是针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能够各显神通,在课堂教学时理论方面采用课前收集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资料,逐步引出科学概念,再通过具体的实例一步一步地将科学概念与学生生活知识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地掌握科学知识;实践方面的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学生生活当中常见易得到的技术产品——电池来进行性能测试,一方面学生有了科学理论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实验材料与生活接近,实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科学学科已经学过,如物理实验上也有操作过,因此完全有兴趣有信心能够完成实验。希望通过该方法的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学会学习,会学知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的本领。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集思广益”的四合一学习方法,充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设计测试方法,实践操作、总结评价的指导,来完成学习,培养良好的技术测试思维和习惯。为达到本节教学的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集的过程(5分钟)——思的过程(10分钟)——广的过程(25分钟)——益的过程(5分钟)(1)“集”的过程: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准备测试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上一节的知识“怎样实现创新设计”,作为本节的铺垫及导入。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汽车耐冲击性能试验”的多媒体资料播放给学生看,引发学生的兴趣,边观看边提出问题。问题:什么是技术测试?技术测试的意义和存在的阶段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共同得出参考答案,悬念则留待一步一步的展示图片来揭晓。将搜集到的图片及对应设计的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观看并思考得出答案,再把答案给出,通过此方法,把以上问题解决好后,逐步使学生形成技术测试的初步概念。注意:根据差异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在这过程中如果有不同意见不宜马上否定,更不能告诉他们给出的才是标准答案,保留学生意见留待下课后的进一步讨论,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人思考。(2)“思”的过程:思考测试目标,选择测试方法,拟出测试方案  运用大量实例如汽车耐冲击性能试验、电子水准仪、万能试验机、钳式硬度计、高精度测试仪、测厚仪等做理论铺垫之后,引出问题。  问题:以上老师展示的是几种专业的测试仪器,对我们来说操作此类的技术测试不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如果换成身边可操作的例子——对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性能测试,你能不能做到呢?那么又应该怎么来做呢?  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老师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学生心中还没有完全清楚具体的实现方法。  老师做引导:在物理学科我们已经学过了怎样连接一个串联的闭合电路,怎样测试电池电压等实验过程和方法,那么我们能不能好好地回忆一下,再思考——怎样才能做到老师的测试目标呢?应该从哪几方面来思考呢?怎样拟出具体的实验过程呢?  学生认真思考方案。  老师以科学性和目的性为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回顾相关的科学知识及相关经验,有了科学知识和方法,然后再考虑实际需要,根据需要再进行认真思考,把知识和需要转换成初步的设计构想,并写成测试文字方案。如思考1:如何将测试目标转换成试验目标?2:进行技术测试需要什么条件?3:技术测试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4:测试结果如何表述?每个思考都有初步的成果后,老师通过明确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拟出对电池性能测试的初步方案。参考文字方案如下:对两种不同型号电池进行性能测试(1) 试验目的:了解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比较两种型号电池的性能。(2) 试验器材:电压表一个,2节不同型号的5号电池(1.5V),1.5V小灯泡2只,开关2个,导线若干,计时表一个。(3) 试验步骤:①   分别将电池、开关、灯泡通过导线,串联成两个闭合线路。②   电压表测试两节电池(A、B)的电压,并记下数据。③   A、B电池分别接入电路,接通开关,灯泡亮。每隔5分测一次电压,共测4次,将每次结果记录下来。(4)     数据整理:用直角坐标整理A、B电池测试结果。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电压。将每组数据点连成光滑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A、B(如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图所示)(5)        A电池电压/V B电池电压/V 通电前     5min     10min     15min     20min      试验小结:从图中得出电池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比较两种型号电池从1.5V降至1.0V所需时间,然后得出结论,看哪节电池性能更好。(3)“广”的过程:推广应用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实践根据设计的文字方案,进行技术测试,把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验,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步骤。填写试验报告,并画出电池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图。(注:由于时间有限,加之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实验报告的填写方法,因此这步留待课后填写,不在课堂上作硬性规定和要求。)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操作给予点评,并总结技术测试的实践方法;提出问题及时拓展知识面:同学们,根据这个试验给我们的启示你还能想出一些简单的技术测试方法吗?学生这时会思考其他的方法。以此来引导他们进行技术测试再创新。(4)“益”的过程:评价测试结果,有益于优化设计老师和学生通过前面的三个环节的学习后,及时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师:本节课我们还需要思考些什么?技术测试一定需要专业测试仪器吗?生:技术测试不一定要专业测试仪器才能进行。如书上的抗弯强度测试。师:本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生:技术测试的意义、作用和存在阶段;了解了几种专业技术测试仪器;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技术测试。师: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完成?生:填写试验报告,进行总结性评价,为下一步评价和优化内容的继续学习提供依据。师:如果产品不合要求怎么办?即我们要对产品进行评价、优化。下节课我们学习怎样来评价和优化设计。同学们课后要预习下节内容。  作业:1.对课堂的电池性能测试得出评价结论并完成技术试验报告(提示:技术实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器材、试验方法步骤、数据处理分析、试验小结、讨论等部分内容);2.参观一些技术质量检测部门,调查了解常用的技术测试方法以及测试器械、仪器等。五、   评价反思  本节说课内容属于课前说课,对于教学情况的估计可能与真实情况有些出入。但本人认为,在本节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1) 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应该是基于学习者内因的诱导,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表面反应。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采用的素材和案例与学生的原有知识有一定的内部联系,通过老师的有意义引导,将学习变成知识内建的过程。例如讲到汽车耐冲击性能试验等例子时,可以适量加入学生的书桌、课本、教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测试理解,以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2) 在实践操作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操作的渴望和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多加耐心指导,还应避免学生遇到实践操作就忘记理论指导,因此可以在学生操作时视情形给予理论指导。(3)     本节内容设计比较多,学习负担比较大。老师应事前考虑到高中学生学业负担,把案例和实践操作设计得浅显易操作些,使学生在活泼的环境中学习。针对此点,本人对电池性能测试的试验设计安排,结合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因此对他们来说就容易了许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4)               由于本节操作内容也较多,让学生过多操作很容易造成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尤其要注意教学的效率问题,保证正常教学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撰写产品使用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产品的使用说明部分的要求:1.内容标准(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2)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2.活动建议(1)仔细阅读一份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药品说明书所具备的项目。(2)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家用电器维护方面的规定,以及厂家和商家所做的工作。二、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地质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的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包含“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和“技术产品维护常识及设计产品的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参与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站在作为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的问题,总结获得的设计和生活的体验。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们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制定产品说明书和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中作和作中学,在完成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和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或用户手册,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涉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作用与一般结构以及如何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2、重难点的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教授新的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结合本章节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学习如何规范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教学难点:学习如何规范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1)原因: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来看,规范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现在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学生接触各种产品及其产品说明书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内学习规范地书写产品使用说明书还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操作中,难免有眼高手低的问题。(2)重、难点突破: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是个关键问题。我决定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低起点、高要求,先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养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材施教;其次让学生多看多说多写多练,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讨论相结合,穿插老师、学生的示范讲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达到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的目标。三、教学目标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将学生作为认知、发展的主体,不仅要注重学生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因此,我可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了解产品说明书撰写的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  能正确阅读和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3、态度和情感: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有设计产品和成果都是为人而设计的,我们对产品的正确表达将会影响人们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我们的设计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心以及树立“诚信第一”的做人原则。“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本节课中要求学生整体达标的,对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这是根据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教学重点与学生实际而确立。情感目标的实施则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在撰写产品说明书过程中对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既锻炼了能力又提高了修养,实现“双赢”目标。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技术与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些产品设计的实践经验。学生对于新知识新内容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根据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还是很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内容。五、教学方法分析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为了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生活的事物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教师采用丰富多样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寻找适当的学习行为起点,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利用资源有效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认知技能。以任务为导向,使学生致力于解决相关任务,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建构起广泛、灵活的基础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1、情景教学法 在开篇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产品及使用说明书(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2、任务驱动式:设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构思,并形成方案,享受到成功和创造的快乐;3、情感激励法:对学生在方案构思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亮点进行及时有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对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自信心;4、范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的展示,对学生进行信息刺激,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六、学法分析  学生学习技术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本节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自主探索法 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自我探索,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老师启发引导提示下沿不同层次任务循序渐进逐步攀升。2、小组协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七、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2、 大量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文字性实物材料和图片3、 数码相机、可乐瓶若干4、 活动小组安排:按班内座次每8人成立一个小组,每班有6-8个小组八、教学过程分析(注:在标志【】之间为课堂教学内容用以说明说课纲要)1、 问题情景在新课引入中我采用让学生解决如何操作一个功能复杂的数码相机的问题,从而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产品使用说明书作用、结构及如何来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别致的英语提问开场能够瞬间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效果不错。【教师手拿一台canon数码相机,开场用英语提问“what’sthis”(部分学生回答数码相机),“谁能来操作一下给我们同学照张相”(选择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在实际操作中,老师需要指点学生进行操作),“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位同学是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有几种方法?(同学回答:让别人演示,看产品说明书)“很好,其实掌握一种产品的使用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去操作。”“又比如生病要服药,服药的药量的控制,除了咨询医生外,更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如此看来,产品使用说明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是相当的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什么是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怎样来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2、内容展开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若干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图片,同时向同学分发事先准备好的一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实物材料,通过学生的观察来对产品使用说明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通过展示教师要让学生首先了解到说明书有简单复杂之分,这与产品的组成和功能特点有关。地质版的教材中对于产品说明书的概念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我认为很有必要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念,结合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相关章节,我将产品说明书的定义和作用概括如下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叫学生代表大声向全体学生朗读以加深印象。(1)定义与作用: 【产品说明书也称为用户手册,它是一种指导用户消费的文书。它必须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质、结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及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保养产品,有效地发挥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说明书一般由生产单位编写,印成册子、单页或印在包装、标签上,随产品发出。产品说明书的设计是产品设计活动的组成部分。消费者通过产品说明书可以了解产品的性能,了解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的方法等。科学地使用、维护和管理技术产品,不仅是每个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技术产品应具有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衡量人们技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了解说明书的定义之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因为外文说明书翻译不当引发惨剧的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产品说明书对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技术产品的重要性。(2)案例分析  【说明书表述错误引发的卡式炉爆炸。1995年3月,北京某餐厅发生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经调查,燃气罐使用不当引发了此次事故。该燃气罐的英文说明书提及“Neverrefillgasintoemptycan”(空罐绝不能再次充气),而其中文说明书却翻译为“若本罐使用无损坏,可再次充气”。事主按照中文说明书的意思,对燃气罐进行了再次充气,所充进的非专用燃气导致了燃气罐的爆炸,在场的一位17岁少女脸部被严重烧伤。】然后让学生按照事先分配好的小组进行讨论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让几个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从正(说明书给予我们正确的使用指导)反(说明书没有给予我们正确的使用指导)两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产品设计者在撰写产品说明书时要对使用者负责,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讲究“诚信”,不能为谋取不当利益就任意夸大更改产品的性能。(3)小组讨论【说明书有何作用?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在第四个小环节中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两个说明书的范例,然后小组讨论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注意事项和组成。在全体同学中选取3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讨论结果。并以瓶装饮料作为奖品来奖励小组代表。受到奖励的同学在下面的讨论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会感染其他同学也积极参与进来。(4)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撰写要求:【快速阅读】P130和P131的双温自动饮水机说明书和电动车使用说明书目录。【课堂讨论】全体同学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P132来了解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以及遵循原则,对比自己讨论的结果来进一步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结构组成和撰写时遵循的原则。老师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并做进一步归纳总结。  【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1)设计说明(2)使用说明(3)注意事项(4)联系方式 撰写原则:(1)实事求是(2)表达准确(3)通俗易懂】 到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对产品说明书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老师将剩余的饮料分发给没有回答问题的小组,然后让全体同学分小组讨论饮料瓶上的简单的产品说明,同时进行实战演习,完成任务一。任务一完成的小组,再次来阅读老师最先分发的产品说明书(比较复杂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手册),然后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二。任务二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再去完成任务三,对于其他小组不做要求。3、实战演习:(三个任务都应形成总结性文字材料)【任务一:书写一个自动铅笔的简单使用说明书。任务二:任务一完成之后书写多媒体课件中投放的一套多媒体电脑的使用说明书目录。任务三:完成任务二后将多媒体电脑说明书按照目录进行细节书写补充完整。】任务二全部完成后,分组展示自己组撰写的产品说明书,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其中的优缺点,对于认真完成任务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表扬。没有认真书写的小组应给予警示,要再次提醒学生产品说明书对于消费者使用产品的重要性,纠正学生在书写产品说明书时的马虎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讨论结果修改自己的文字材料上交给教师。最后老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归纳和布置课下作业。4、 总结:【产品说明书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特性,是确保用户正确安全使用产品的关键所在,所以产品设计者应该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对待产品说明书的写作。所以“负责和诚信”是产品设计者和说明书撰写者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5、布置作业:【课后没有完成任务三的小组同学继续完成任务三,收集相关的产品说明书并分析其优缺点,形成文字作业上交。】九、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成功体验  通过课堂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把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学生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把教学的问题情景设置在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例子,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尽量去掉易使学生厌烦的信息,留下学生能够参与和感兴趣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减少教师的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协作讨论中,总有个别基础较差、控制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去,如何让这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个转化过程的引导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三、需要提高的能力  在课堂的互动中,所有学生都应学会如何与其他同学合作,为求最佳解答方案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而教师则要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水平。展示各种台灯模型的图片提出问题介绍模型的制作步骤台灯模型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物展示学生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价、优化小结选择材料、设计草图
本文档为【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库a
海霄科技有卓越的服务品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用户需求,提供制作PPT材料、演讲幻灯片、图文设计制作等PPT及文档优质服务。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10-15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