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说明书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说明书

举报
开通vip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说明书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2-2030)说明书目录I目录1第一章总论11.1编制目的11.2指导思想11.3规划原则11.4规划范围与期限21.5规划依据21.6规划内容及重点31.7规划思路41.8环境卫生术语6第二章城市与总体规划概况62.1城市概况72.2城市总体规划概要9第三章环卫现状及评价93.1环境卫生管理体制93.2环境卫生专业人员103.3道路清扫保洁103.4生活垃圾处理113.5餐厨垃圾处理123.6粪便处理123.7水域垃圾管理123.8工业垃圾管理123.9建筑垃圾管理123.1...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说明书
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2-2030)说明书目录I目录1第一章总论11.1编制目的11.2指导思想11.3规划原则11.4规划范围与期限21.5规划依据21.6规划内容及重点31.7规划思路41.8环境卫生术语6第二章城市与总体规划概况62.1城市概况72.2城市总体规划概要9第三章环卫现状及评价93.1环境卫生管理体制93.2环境卫生专业人员103.3道路清扫保洁103.4生活垃圾处理113.5餐厨垃圾处理123.6粪便处理123.7水域垃圾管理123.8工业垃圾管理123.9建筑垃圾管理123.10现状环卫基础设施153.11环卫公共设施153.12环卫作业机械设备163.13环卫经费163.14生活垃圾分类试点163.15环卫现状综合评价18第四章环境卫生发展战略规划184.1环卫规划目标及控制性指标194.2环卫管理体系规划194.3环卫经费管理规划194.4环卫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规划204.5环卫市场管理规划214.6环卫数字化建设规划214.7环卫科技发展规划214.8环卫监管体系规划224.9环卫应急管理体系规划23第五章环境卫生发展预测235.1服务范围235.2服务人口235.3生活/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265.4生活垃圾成分变化预测27第六章生活垃圾处理路线和处理设施规划276.1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规划316.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34第七章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347.1生活垃圾收集方式规划347.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规划377.3生活垃圾转运方案规划387.4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397.5生活垃圾转运站布局规划417.6生活垃圾收运车辆规划43第八章餐厨垃圾处理路线和处理设施规划438.1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规划478.2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48第九章餐厨垃圾收运系统规划489.1餐厨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原则489.2餐厨垃圾收运方式规划489.3餐厨垃圾收集方案规划499.4餐厨垃圾收运方案规划509.5收运系统设备配置规划51第十章其它垃圾管理规划5110.1粪便处理管理5110.2工业垃圾管理5110.3建筑垃圾管理规划5210.4特种垃圾管理5210.5水域垃圾管理5210.6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管理53第十一章道路及水域清扫保洁规划5311.1道路清扫保洁要求5311.2道路清扫方式规划5311.3道路清扫保洁设施规划5511.4水域保洁规划56第十二章其它环卫基础设施规划5612.1公共厕所规划5712.2环卫停车场所规划5712.3环卫车辆清洗站规划5712.4基层环卫管理机构与专业人员规划5812.5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规划5812.6环卫工人居住宿舍规划59第十三章环卫设施投资建设规划5913.1环卫设施投资匡算5913.2近期建设项目规划60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6014.1纳入各层次城市规划6014.2加强环境卫生法制管理6014.3加快环卫改革,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6014.3保障环境卫生经费投入601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卫生意识6014.5加快环境卫生科技发展6114.6强化垃圾源头控制管理,提高垃圾减量化水平6114.7构建垃圾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垃圾分类收集6114.8建立环境卫生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机制6114.9抓紧专题研究和试点研究62第十五章环卫规划效益分析6215.1经济效益6215.2社会效益6215.3环境效益第一章总论1.1编制目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快了城市建设,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作为副产品的垃圾,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为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泉州市政府对城市环卫事业一直非常重视。近年来,泉州城市环卫建设发展迅速,环境改善明显,但是由于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与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泉州市的城市垃圾排放量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增长,伴随城市垃圾排放量的不断增长,泉州市原有的环卫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随着新一轮城市总规确立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环卫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必要在《“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背景下编制合乎时宜的环卫规划,以便更好地指导泉州市环卫建设,统筹环卫设施的规划布局,保障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基于上述背景,为创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我院受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编制《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在对环卫现状充分调查和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解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资源、发展、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卫设施的建设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1.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及各类专业性标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结合泉州市实际情况,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全过程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有机融合并应用,充分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关系,尽可能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相衔接,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适合泉州市中心城区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系统,合理规划环卫设施建设,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建立环境友好的城市环境卫生体系,促进泉州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1.3规划原则(一)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相协调原则;(二)统筹规划原则,综合考虑、合理布局、资源共享;(三)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四)资源循环原则,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五)可持续发展原则,有目标、有次序协调发展;(六)以人为本原则,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七)科学规划原则,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1.4规划范围与期限1.4.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确定的中心城区,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双阳街道、万安街道、河市镇和马甲镇),晋江市的池店镇、紫帽镇、磁灶镇(部分)、西园街道(部分)、陈埭镇(部分)和西滨镇,石狮镇的蚶江镇(部分)和祥芝镇,南安市的丰州镇和霞美镇(部分),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百崎乡、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和黄塘镇。规划面积980km2。1.4.2规划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2年~203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近期规划期限:2012~2015年。中期规划期限:2016~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2021~2030年。1.5规划依据1.5.1国家法规及行业的政策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57号令,2007年4月28日发布)《城市车辆清洗管理方法》(建设部第47号令,1995年8月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2004年3月19日发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2005年6月1日)《关于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87]城市253号)《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号《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1.5.2国家及行业技术性法规、条例《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CJJ27-200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3《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建设部,1997年《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建设部,2008年《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T125-2008《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CJJ/T126-2008《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排放》,CJJ/T368-201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213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号)《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1.5.3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若干意见》(闽政[2002])4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作的补充通知》(闽政办[2004]18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2006]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的通知》(闽政文[2006]35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1城市建设战役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2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2011]78号)《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1.5.4其他有关文件与资料《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泉州市人民政府,2010.03《泉州统计年鉴》,2001-2011泉州市环卫部门提供的环卫现状基础资料1.6规划内容及重点本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卫行业现状评价及发展预测·环境卫生发展战略规划·生活垃圾处理和收运系统规划·餐厨垃圾处理和收运系统规划·环卫基础设施规划·环卫设施投资建设规划规划的主线是生活、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规划的重点是生活、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对于不属于环卫部门管理的其他固体废物,如城市污泥、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等,本规划不涉及。1.7规划思路1.7.1“分类收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针对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造成易腐发臭、污水滴漏和不利垃圾处理的问题,提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规划思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指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将生活垃圾按不同的类别分开收集。造成垃圾易腐发臭、污水滴漏和不利垃圾处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有机易腐性垃圾与其它垃圾的混合收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易腐性垃圾特别是餐厨垃圾将采用单独容器盛装,单独的机动车辆进行收集,并采用最适宜的工艺进行处理,不再与其他垃圾混合收运、处理,易腐发臭、污水滴漏和不利垃圾处理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于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垃圾的分类处理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避免了垃圾之间互相污染,降低了对生活垃圾中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加工和再利用的难度,使生活垃圾最大化地转变为再生资源或能源,变废为宝;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中的可回收部分被分离,最终送往处理场处理的垃圾量将大大减少,而未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时,所有的垃圾都必须送往处理场处理;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中的不同组分被分离,便于依据其特性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获得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1.7.2“压缩收运”——建设压缩式收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是连接产生源与处理系统之间的重要环节。收运系统虽然只是处理系统的子系统,但从整体而言,其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改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对降低环卫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在转运站内配置垃圾压缩机和大型垃圾容器,将垃圾压缩作业改由转运站内的压缩机来完成,则可做到垃圾随到随压,垃圾压缩后可立即装入大型垃圾容器,待容器装满后再由运输车辆将该容器运至处理场即可,这样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将大大提高,而运输过程的密闭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证。1.7.3“综合处理”——降低填埋比例,构架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体系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卫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服务人口逐步增加,垃圾产生量日益增长,填埋库容的有限性使得“以填埋为主”的城市垃圾处理策略已不合时宜,尤其是不符合资源化、减量化的要求。目前,泉州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停止填埋,其周边邻近县市已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本着区域共享的原则,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分送各焚烧发电厂焚烧,且餐厨垃圾处理厂也在着手前期工作,已呈现降低填埋方式,增加焚烧处理,筹备生物处理的垃圾处理策略的战略转变,显现良好的态势。对于生活垃圾处理,鉴于生活垃圾高温下可燃烧特点,产生热能可发电,减量化效果明显的焚烧技术值得推荐;对于餐厨垃圾处理,鉴于其高含水率、高有机物等特点,低能耗的厌氧发酵技术可采用;对于建筑垃圾处理,鉴于建筑垃圾污染性相对小,无法燃烧且无法生物降解的特点,将其用于制造建材、铺设路基或作为填海工程替代填料都是合理的解决途径;对于城市粪便处理,根据它极易生物降解和半液态化的特征,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体系混合处理是一种成本最低、耗用土地资源最少的最优选择。1.7.4“环保主导”——注重设施布局环境影响,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环卫设施对周边区域存在着潜在的废气、废水、废渣、土壤和噪声污染,因此在环卫设施的布局中始终坚持“环保为主”的原则,力图从规划源头削弱环卫设施的环境影响,强调环境因素对布局方案比选的重要性。首先,处理设施的选址布局避开城市建成区、水源保护地、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其次,转运设施的选择布局远离图书馆、学校和公园;最后,严格遵守环卫设施的二次污染控制要求,因地制宜制订环境舒缓措施,对环卫设施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噪声,如焚烧厂产生的烟气、渗沥液、飞灰,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气体、恶臭,转运设施产生的恶臭、污水、噪声污染实行从严控制。1.8环境卫生术语为规范本规划中的环卫术语使用,参考《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定义部分环卫术语如下:废物: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产生的,对持有者失去了继续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物质。通常以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存在。垃圾(固体废物):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城镇垃圾):指人类在城市内所产生的垃圾。按产生源的不同,城市垃圾一般可分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普通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粪渣等。在本规划中,城市垃圾特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等三种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是生活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产生源的不同,生活垃圾可分为居民生活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商业垃圾、办公垃圾、交通运输垃圾和集贸市场垃圾等。餐厨垃圾(常指餐饮垃圾):饭店、酒楼、食堂、家庭等产生的易腐性垃圾。厨余垃圾:家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包括剩饭剩菜、果皮菜叶等。餐饮垃圾:饭店、酒楼、食堂等产生的易腐性垃圾。医疗垃圾: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拆除、改造及对地基进行开挖等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渣土、废弃混凝土、废砖瓦、废沥青、废弃管材、废弃木材等。清扫垃圾:道路、桥梁、隧道、广场、公园及其他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产生的并清扫的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垃圾中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质。如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废金属、废织物和瓶罐等。大件垃圾:体积大、整体性强,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物品,包括家具和家用电器等。特种垃圾:产生源特殊或成分特别,需要采用特种方法清运、处理的垃圾。有害垃圾:垃圾中的废电池、油漆、灯管、过期药品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有机垃圾: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果皮、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织物、废竹木等有机物料。无机垃圾:生活垃圾中的废金属、废玻璃、废陶瓷、渣土、砖瓦等无机物料。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主要包括工业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焚烧飞灰等。粪便:经泌尿道和消化道排除的排泄物,包括人类粪便和禽畜粪便。渗沥液: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以及渗出的地下水和渗入的地表水的总称。飞灰:经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收集的固体颗粒。炉渣:垃圾焚烧后从焚烧炉炉床排出的残余物质。垃圾量:垃圾数量的定量化描述。按使用单位的不同,有重量、体积量等。生活垃圾产生量: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生活垃圾清运量:收集和运送到各处理、处置设施的生活垃圾量。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废物占废物总量的比率。回收利用率:废物中已回收利用物质占废物总量的比率。垃圾组成:垃圾中各种成分及其存在的相对量。可分为化学组成和物理组成。源头减量:在设计、制造、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措施,在源头上减少废物量。减量化: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资源化:采用适当措施实现废物的利用过程。无害化: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国家(行业)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过程。稳定化:微生物分解基质的活动趋于非常微弱的过程。处理:使废物发生物理、化学、生物转化的过程。处置(最终处理):将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的过程。综合处理:在同一服务范围内,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处理技术,并充分重视资源回收利用的废物处理方法。垃圾箱(桶)式收集:垃圾倒入箱(桶)内,然后将垃圾转装垃圾收集车运输的收集方式。垃圾集装箱式收集:垃圾倒入垃圾集装箱内,由垃圾收集车直接装载垃圾集装箱运输的收集方式。垃圾袋装式收集:将垃圾装入相应袋内的收集方式。垃圾混合收集:垃圾不分类别的收集方式。垃圾分类收集:将垃圾中的各类物质按一定要求分类投弃和收集的行为。垃圾定点收集:在指定地点收集垃圾的方式。垃圾定时收集:在规定时间收集垃圾的方式。清扫保洁:对城市道路(包括广场、停车场等)和水面的全面清扫和维护道路和水面整洁而进行的环境卫生保持工作。道路清扫面积:对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的面积。道路机械化清扫面积:使用扫路车(机)、清洗车等机械清扫保洁的面积。机械化清扫率:机械化清扫道路保洁面积与清扫保洁道路面积的比率。水面清捞面积:清除水面漂浮垃圾的水面面积。废物箱(果皮箱):设置于道路和公共场所等处供人们丢弃废物的容器。垃圾箱(垃圾桶):收集家庭、单位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容器。垃圾集装箱:具有标准规格,便于水运或陆运,并可供周转使用的大型垃圾容器。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运输垃圾的车辆。垃圾装运车:将垃圾从转运站运往处理、处置场所的车辆。扫路车:装备有垃圾、尘土收集容器及清扫系统,用于清除、收集并运送地面垃圾、尘土等污物的专用汽车。清洗车:装有水泵、管道系统等设施,用于清理地面、管道沉积物或清洗机械表面的罐式汽车。洒水车:装备有水泵、喷嘴,使水流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沿管道经喷嘴喷洒到地面上,起除尘和降温等作用的罐式汽车。垃圾收集点:按规定设置的收集垃圾的地点。垃圾转运站(垃圾中转站):由收集车转载到转运车的转运设施。垃圾压缩转运站:具有压缩功能的垃圾转运站。卫生填埋场:按国家现行卫生填埋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垃圾填埋场所。焚烧厂:按国家现行焚烧处理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垃圾焚烧场所。餐厨垃圾处理厂: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餐厨垃圾处理场所。公共厕所: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厕所。环卫停车场:专用于环卫车辆的停放,保养的场所。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规程、程序、过程和资源。环境卫生工程:以保障环境卫生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人民健康为目的,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物为主要对象,与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方面有关的工程。环境卫生管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对环境卫生工作实施决策、组织、策划、协调、监督、服务宣传、教育等,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卫生要求的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各级政府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的组织。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供人们在公共场所使用的环卫设施。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用于收集、运输、转运、处理、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的工程设施,可分为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垃圾最终处置场等。第二章城市与总体规划概况2.1城市概况2.1.1地理区位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辖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5´—119°05´,北纬24°47´—25°01´。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与台湾隔海相望,东西宽153km,南北长157km。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超800万左右。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2.1.2自然概况2.1.2.1地形地貌泉州枕山面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高中山、低山向丘陵、台地平原过渡。在陆地面积中,高山、中山占23%,低山占27.5%,丘陵占28.5%,台地平原占21%,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千米以上山峰多达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第二高峰。发源于戴云山麓泉州的母亲河——晋江是福建第三大河流,上游分东西二溪,东溪经永春,西溪经安溪,于南安双溪口汇合为晋江干流,奔流入海。泉州海域辽阔,面积达7864平方公里,沿海浅海滩涂面积789平方公里,大小岛屿207个,以金门岛为最大。大陆海岸线长421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12.7%,沿岸曲折,港湾深邃,水深浪平,不冻不淤,有“三湾十二港”及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斗尾港等优良海港群。2.1.2.2气候条件泉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年降雨量1000-1800mm,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年平均风速3.8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21%,最大风速为24米/秒,沿海大于6级风日为32天,台风发生在7至9月,年平均2.3次;年平均雾日10.6天,多发生在1月至5月间。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干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2.1.2.3水资源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水资源相当丰富。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约14.56亿立方米,按各代表年份水资源计算,P(频率)=10%,丰水年产水量142.58亿立方米;P=50%,平水年产水量97.64亿立方米;P=90%,枯水年产水量63.38亿立方米;平均产水量101.86亿立方米。2.1.2.4海洋资源泉州市于10-40米等深线面积1499平方公里,40-60米等深线面积1681平方公里。主要水产生物有500多种,包括鱼类115种、虾类10多种、贝类20多种、藻类2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20多种。此外,泉州湾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蛤、螺、海带、紫菜等200多种。2.1.2.5森林资源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的亚热雨林带。森林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127种(或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亚热带雨林有上层优质树种红栲、米褚、黄杞、阿丁枫、红豆树等树种;常绿阔叶林有栲树、丁枫、黄杞、樟树、楠木等。次生植物以马尾松、木荷、枫香等树种为主;山顶常绿以矮林为主,上层优质树种以台海松为主;海岸植被以秋伽、白骨址为主。永春牛姆林和德化戴云山为自然保护区,前者有国家重点保护二、三类珍稀动物、珍稀树种和名贵药材,如穿山甲、灵猫、观光木、永松、金钱莲等。是一片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戴云山保护区因地形复杂、气象万千、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持有原始和半原始的常绿阔叶林。2.1.2.6矿产资源泉州现已探明或基本探明有一种地质储量的矿产地130多处,其中大型矿产地8处。主要有铁、锰、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晋江深沪、围头和惠安崇武一带的石英砂累计总储量1.44亿吨,其中深沪矿区玻璃砂1385万吨,矿物优良、形态简单、埋藏浅。泉州花岗岩分布广,品种齐全,以低、中档为主,高档石料有潜在优势。惠安、晋江、南安、永春、德化等地的高岭土系国家短缺矿产,贮量达1.4亿吨。2.1.3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泉州市“一湾两翼三带”格局逐步张开,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0%。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3564.76亿元、400.28亿元、181.53亿元和1250.8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98倍、2.6倍、2.4倍和3.5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分别达88.6%、41.6%,比2005年高18个和3.2个百分点。荣获“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七连冠)、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等称号。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五县(市)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完成公路、电网、水利、通信投资分别达370亿元、100亿元、97亿元、113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泉三高速公路、福厦铁路、斗尾30万吨级码头等重大交通设施投入运营,泉州港、肖厝港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泉州晋江机场获准对外开放,服务海西的东出西进综合通道初步建成。“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台资分别达289.9亿美元、103.7亿美元和8.5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8倍、2.1倍和2.8倍。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荣获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50强等称号。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称号。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5155元和9296元,比2005年增长77%和51.8%。累计投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分别达214.02亿元、50亿元、26.55亿元和60.42亿元,建成海峡体育中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等重大社会事业设施;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等称号。截止2010年12月31日,泉州市辖区143.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47万人。2.2城市总体规划概要《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于2010年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批复时限至2030年。2.2.1城市性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2.2.2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2.2.3城市发展规模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为1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94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为2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为2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79平方公里。2.2.4城市功能布局基于泉州市中心城区现状建设情况与自然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古城保护、城市职能完善和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结合泉州湾地区发展趋势与城市发展目标,中心城区将以“一湾四山两江”的生态基底为依托,规划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1)一湾在环泉州湾地区精心打造面向区域的高端服务职能中心,重点培养面对区域的、以信息和资金流通为主要服务方向的现代服务业。主体是环湾的五大区域性功能中心(东海行政中心、洛秀科技创新中心、仙石企业决策中心、西滨生产服务中心、蚶江商贸物流中心)和市域商业中心。(2)四区以晋江、洛阳江为自然分割,形成中心片区、江南片区、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四大功能区。(3)多组团共规划形成12个组团。包括中心片区的中心组团、东海组团、城东双阳组团、北峰丰州组团、江南片区的江南池店组团;东部片区的洛秀张坂组团;南部片区的仙石西滨组团、蚶江祥芝组团;以及外围的河市马甲、黄塘、崇武山霞、磁灶等组团。2.2.5环境卫生工程规划2.2.5.1规划目标加强垃圾收运系统建设,构建完善的环境卫生系统,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统一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2.2.5.2环卫公共设施规划(1)公厕公厕按相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公厕布局合理、美观、卫生,建筑形式应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公厕可考虑与垃圾转运站一起建设。(2)废物箱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设置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应分别达到《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要求。废物箱的颜色应满足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3)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生活垃圾收集点应达到分类储放垃圾的要求,以便于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2.2.5.3环卫工程设施规划(1)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日计,到2030年,中心城区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2800吨。(2)垃圾转运站从源头控制垃圾的产生,城市生活垃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收集与运输应密闭化,鼓励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数量按照服务范围确定,垃圾转运站应达到密闭性好、分类储放垃圾的要求。市区由于用地紧张,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以小型密封式压缩转运站为主,垃圾站的设置标准为每0.5-0.7平方公里一座,占地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3)垃圾处理垃圾处理必须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垃圾的减量化应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抓起,如限制过渡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提高燃气普及率,减少煤灰垃圾产生量,鼓励净菜上市,减少厨余垃圾产生量。积极发展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鼓励垃圾焚烧余热利用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变垃圾废物为有用资源。垃圾处理场建设、运行、管理应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建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建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要求执行,达到无害化标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泉州的实际情况,垃圾处理方式采用以焚烧为主的综合处理法。中心片区生活垃圾主要由室仔前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石狮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处理。东部片区生活垃圾主要由梅山垃圾卫生填埋场以及惠安县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处理。仙石西滨组团、江南池店组团以及磁灶组团的生活垃圾主要由晋江市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和规划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蚶江祥芝组团的生活垃圾则由石狮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处理。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应考虑需处置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量。第三章环卫现状及评价3.1环境卫生管理体制随着泉州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泉州市环卫管理体制经过了多次较大的变革,目前中心城区实行市、区两级环卫管理体制,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卫管理体制具体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泉州市现状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结构示意图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隶属于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在编职工290人,主要负责中心城区的垃圾转运、垃圾处理场运营管理、车辆管理和建筑渣土清运等工作。各区设环境卫生管理所或市政服务有限公司,其中鲤城、丰泽、洛江三区设环境卫生管理所,隶属于各区住房和建设局,主要管理区内环卫工作,通过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公厕管理等各项活动进行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服务有限公司,隶属于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规划建设局,主要负责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公厕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泉州市部分社区环卫部门将环卫清扫保洁工作推向市场,实行“分区承包责任制”,由社会企业承包一定区域的清扫保洁服务工作,环卫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不再直接从事服务工作,其职能由过去的“服务型”向“监管型”转化。尽管市场化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泉州市环卫管理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从全市范围的发展,从进一步理顺相互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及全面推行环境卫生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看,现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管理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各区环卫所或市政服务有限公司隶属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导致市环卫处无法对各区环卫所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各区缺乏具备环境卫生专业技能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生产)体系及相应机构。尽管各区在内部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实行经济承包,或在用工制度改革、环卫收费等各项工作中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与本市的社会经济形势与城镇化进程相比,这些进步还是显得缓慢。就全市范围看,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生产)体系,环境卫生服务市场仍不成熟、不规范,垃圾处理产业化才刚刚起步。3.2环境卫生专业人员根据上述管理体制的划分,依据各环卫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环境卫生专业人员配备基本情况如下:◆市环卫处:现有固定职工人数182人,临时工108人。◆鲤城区:现有固定职工人数39人,临时工1692人。◆丰泽区:现有固定职工人数26人,临时工2000人。◆洛江区:现有固定职工人数12人,临时工319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固定职工人数32人,临时工182人。表3-1现泉州市城区环境卫生专业人员统计表 市环卫处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开发区 合计 正式职工 182 39 26 12 32 291 临时职工 108 1692 2000 319 182 4301 合计 290 1731 2026 331 214 4592注:社区环卫保洁作业人员未包含在环境卫生专业人员统计表内。3.3道路清扫保洁道路清扫保洁的主要作业任务是收集废物箱内的垃圾,清扫城区公共路面和洒水除尘,从而保持城区市容环境整洁。依据各区环卫部门的统计资料,现状道路清扫保洁基本情况如下:◆鲤城区:全区自扫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约565.9万m2。◆丰泽区:全区自扫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约285.7万m2,市场化清扫170.4万m2。◆洛江区:全区自扫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约82万m2。◆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扫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约101万m2。表3-2现泉州市城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统计表(万m2)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开发区 合计 自清扫保洁面积 565.9 285.7 82 101 1034.6 市场化清扫面积 - 170.4 - - 合计 565.9 456.10 82 101 1205注:数据源于泉州市环卫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2010环卫基本数据)现泉州市城区清扫保洁系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体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总体来看,泉州市的环卫保洁设施比较齐全,基本满足保洁要求,但是机械化清扫率和洒水率不高,与城市发展的需求不配套,市场化率尚不足。3.4生活垃圾处理3.4.1生活垃圾产量特征现泉州市城区近十年垃圾处理量见下表。表3-3现泉州市城区近十年垃圾处理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垃圾产量 20 23.5 23 24 23.7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垃圾产量 24 25.3 25.8 26.19 29.27注:数据源于泉州市环卫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表3-42011年垃圾逐月产生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垃圾产量 2.82 2.29 2.95 2.73 2.74 2.41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垃圾产量 2.41 2.21 2.22 2.12 2.19 2.19注:数据源于泉州市环卫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图3-22011年垃圾逐月产生量统计表(单位:万吨)根据环卫处提供的数据为例,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2005年日均垃圾产生量为657.5t/d,2011年日均垃圾产生量为801.9t/d,可以看出垃圾产生量是逐年增加的。3.4.2生活垃圾成分表3-5现泉州市城区生活垃圾成分表 垃圾成分 百分比(%) 有机物 动物性 52.22 植物性 无机物 砖瓦(d>15mm) 14.7 灰土(d≤15mm) 可回收物 纸类 10.49 塑胶类 16.79 玻璃类 金属类 织物类 5.54 其他 注:数据源于洛江区环卫基础数据反馈表图3-3现泉州市城区生活垃圾成分表3.4.3生活垃圾收运现状泉州市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目前采用的还是混合收集模式,如垃圾桶收集方式、垃圾屋收集方式、定时收集方式、保洁员上门收集方式等。垃圾收集设施主要有垃圾桶、垃圾屋、清洁楼、压缩式转运站等;收运车辆包括收集车和运输车两类,收集车采用人力手推车或三轮车,转运站的运输车辆根据转运站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包括压缩垃圾车、拉臂式垃圾车、5T普通机动车等。现状泉州市生活垃圾收运后全部运往周边邻近县市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现状垃圾收运体系如图3-4所示:图3-4泉州市城区现状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3.4.4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泉州市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停止填埋作业,着手进行封场工作。中心片区的中心组团、东海组团、城东双阳组团、北峰组团和河市马甲组团以及江南组团(即现泉州市城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送往晋江市、惠安县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石狮市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处理。江南片区的池店组团、磁灶组团和南部片区的仙石西滨组团生活垃圾送往晋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南部片区的蚶江祥芝组团生活垃圾送往石狮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处理。东部片区的洛秀张坂组团、黄塘组团、崇武山霞组团生活垃圾送往惠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中心片区的丰州组团生活垃圾送往南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3.5餐厨垃圾处理目前现泉州市城区餐厨垃圾去向主要有三处:第一,私人收购,一部分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被个体商贩购买或无偿收走,用作饲养生猪以及提炼加工成地沟油。绝大多数餐馆的餐厨垃圾都已被“垃圾猪”的饲养户承包。这些人把收集到的泔水“一废两用”,先将泔水煮沸,把浮在面上的一层油捞起来作地沟油,而剩下的菜渣、剩饭再拿去喂猪。第二,随意倾倒,一部分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被直接倒入下水道,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第三混入生活垃圾,居民家中产生的餐厨垃圾,主要是混入生活垃圾中由环卫机构统一收集清运。图3-5泉州市城区现状餐厨垃圾去向示意图3.6粪便处理泉州市中心城区现有公共厕所的水冲率达100%,皆配置化粪池收集粪便污水,公厕水冲式三级化粪池处理率达100%,三级化粪池的作用为沉淀截留粪便,经一段时间的厌氧发酵,减少粪便容积,降低污水浓度后汇入生活污水管网。在没有地下污水管网的地区,粪便由环卫队伍定期用吸粪车收集后用作肥料或灌溉花草,主要清理设备为5t吸粪车;在有地下污水管网的地区,粪便污水直接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统一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泉州现有一处粪便处理厂,位于丰泽区北峰镇普贤路,该处理厂规模:11000吨/年,合30吨/日;建设时间:2003年;投资:300万元;占地面积:6.5亩,合4304平方米。但该处理厂由于种种原因建成后未投入运营。3.7水域垃圾管理(1)内河污染现状泉州市内流经晋江、洛阳江及众多溪流,另有多处中小型水库及湖泊。这些水域除美化城市、调节小气候外,还担负着蓄水、泄洪、排涝任务。但由于泉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膨胀,致使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远远超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晋江和洛阳江均存在一定污染,虽然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标准,但晋江、洛阳江岸边漂存垃圾较多,严重影响河流美观和城市整体美观。城市内河水质基本符合功能区标准。其中,平源渠有两期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西北洋有三期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浦西和破腹沟为Ⅴ类水质标准。富美水闸、沉洲水闸、大淮水闸和石头街水闸水质未能达到功能区标准。但人为修建的水闸使水体不能自然流动,导致水质恶化,水闸缺乏管理,大量漂浮垃圾滞留附近,严重影响城市美观。(2)水域垃圾管理泉州市每年在海漂垃圾方面投入巨资,在海漂垃圾清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内河和内湖尚无专业水面垃圾清捞人员及设备,由于水域湖泊多位于旅游景区,水面垃圾由景区管理部门自行组织清理。3.8工业垃圾管理泉州市区暂未设立专门的工业垃圾管理机构,工业垃圾一般由业主自行处理,部分类生活垃圾的工业垃圾由业主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有偿收运处理。清濛开发区内制鞋行业产生大量鞋材边角料,均集中统一处理。3.9建筑垃圾管理泉州市在东海和北峰曾设有两个建筑垃圾填埋场,但这两个填埋场均已填满。目前的建筑垃圾一般由业主或物业公司雇用环卫专用车运输,也有些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雇用一辆车随意处理,且因为没有统一规范的处理场,监管部门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监管有些漏洞。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垃圾都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或偏远的山沟,露天堆放或填埋。2011年泉州市政府敲定的新建筑垃圾处理场方案,拟将中心市区建筑垃圾集中回填至北峰街道马落山北侧废弃石窟。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将负责硬化建筑垃圾处理场的进场道路,建设挡土墙、排洪沟砌筑等,做好防渗等环保设施,以免影响周边群众生活用水和居住环境。垃圾处理场将由北峰街道和霞美社区共同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回填至原有山体形态后停用,由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绿化和恢复山体植被。3.10现状环卫基础设施3.10.1现状垃圾处理设施概况3.10.1.1室仔前垃圾填埋场室仔前垃圾填埋场占地386亩,总库容量390万m3,有效库容272万m3,设计日处理能力610t/d,使用年限17年。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于1999年11月动工建设,2000年9月竣工,同年11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1月竣工,两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人民币,目前一期工程封场工作已经完成,二期工程已完成填埋工作。填埋场为政府投资,垃圾进场不收费,一切费用由政府直接拨款。室仔前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的渗滤液处理站采用“氨吹脱+纯氧生化+臭氧氧化+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250t/d,目前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桶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的一级标准要求后,由专用排污管接至安吉路市政污水管网,经城东污水处理厂再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该填埋场已着手进行二期工程封场的前期工作,但渗滤液处理站仍将继续运行。由于垃圾产生量的日益增长,有限的垃圾填埋场库容已不能满足泉州市垃圾处理的要求,为了满足泉州市垃圾处理的需要,市环卫处与三丰公司合资建造了“泉州市综合处理厂”,采用“焚烧+堆肥”工艺,工程总投资4400多万元,其中三通公司出资51%,环卫处出资49%(后撤资),采用BOT模式,日处理规模为300t/d,其中焚烧150t/d,生化处理150t/d,由于多方面愿意,该综合处理厂未能顺利建成投入运营。自填埋场运行以来,污水处理站实际处理能力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导致渗沥液调节池出现溢流,处理站出水不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危害。根据泉州市创模办泉创模[2004]1号文《关于征求泉州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2004年度工作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意见的通知》,必须确保室仔前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达量运行、达标排放。2005年,泉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对污水处理站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工程在完全利用现有工程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新增部分处理工程设施设备,采用纯氧生化和膜处理工艺,工程投资为525万元,污水处理站技术改造工程完成后,处理能力达到250m3/d,处理后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一方面,新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出台后,室仔前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后不能满足新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现有垃圾渗沥液量已超出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规模。3.10.1.2晋江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晋江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由创冠环保(国际)有限公司中标按BOT模式投资建设,项目占地120亩,总投资2.3亿元,经营期30年。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1800吨/日,2010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该项目采用机械往复式炉排炉焚烧技术,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喷活性炭吸附装置、半干式循环脱酸反应塔和布袋除尘器,烟气排放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焚烧产生余渣外运作制砖材料或填埋处理;飞灰暂时固化贮存;渗沥液回喷后的余量汇集到集水坑,经潜污泵打入污水密闭容器外运处理。该厂紧邻泉州市规划中心城区。3.10.1.3石狮市垃圾综合处理厂石狮市垃圾综合处理厂由石狮市鸿峰环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按BOT模式投资建设,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3.5亿元,经营期27年(不含建设期)。前期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垃圾400吨,扩建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垃圾1400吨,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1800吨/日,发电装机容量24千瓦,该企业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配置完整垃圾前处理(分选)工艺的垃圾处理企业,也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垃圾焚烧处理热电联供企业。该项目采用炉排炉和流化床两种焚烧技术,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法循环流化床脱硫、氧化钙、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等多项技术,烟气排放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扩建工程的联合调试已完成,现可日处理垃圾1800吨,2008年11月投入运行。该厂紧邻泉州市规划中心城区。3.10.1.4惠安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惠安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由创冠环保(国际)有限公司中标按BOT模式建设的另一垃圾处理厂,项目占地120亩,总投资5000万美元,经营期27年(含建设期)。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1200吨/日,一期建设规模700吨/日,201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厂紧邻泉州市规划中心城区。3.10.1.5南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南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由南安市圣元环保有限公司中标按BOT模式投资建设,项目占地97亩,总投资2亿元。项目一二期设计处理规模600吨/日,2010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本文档为【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说明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9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3-01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