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举报
开通vip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本指南对治疗的建议以国际通用方式表示建议分类:Ⅰ类: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有益、有用和有效,应该应用。Ⅱ类:某治疗措施或操作的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争论和存在不同观点。Ⅱa类:有关证据(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有效,应用该治疗措施或操作是适当的。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需进一步研究,该治疗措施或操作可以考虑应用。Ⅲ类: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无用或无效,并对某些病例可能伤害,不推荐使用。证据级别: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本指南对治疗的 建议 关于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建议给教师的建议PDF智慧城市建议书pdf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下载税则修订调整建议表下载 以国际通用方式表示建议分类:Ⅰ类: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有益、有用和有效,应该应用。Ⅱ类:某治疗措施或操作的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争论和存在不同观点。Ⅱa类:有关证据(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有效,应用该治疗措施或操作是适当的。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需进一步研究,该治疗措施或操作可以考虑应用。Ⅲ类: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无用或无效,并对某些病例可能伤害,不推荐使用。证据级别: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大规模非随机对照研究。C:专家共识(或)小型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ACS的概念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继而序贯痉挛,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流显著减少或完全断而引发的一组急性或亚性心肌缺血的综合征。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I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斑块形成是ACS的病理生理基础不稳定斑块纤维帽薄、脂核大,尤其是肩部炎症细胞多,不稳定斑块易破裂,稳定性差。当不稳定斑块肩部内膜损伤或破裂时,内膜下基质蛋白暴露,促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一旦斑块破裂,便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在破裂斑块的基础上形成富含血小板的止血血栓。不稳定斑块形成是ACS的病理生理基础ACS的病理生理基础当损伤严重,则在血小板血栓的基础上形成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的闭塞性血栓——红色血栓,冠脉血流完全中断,ECG一般表现为ST段抬高。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外膜lipidcore脂核血栓外膜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S的病理生理基础当损伤较轻,形成的血栓为非闭塞性,以血小板为主——白色血栓。形成白色血栓时,冠脉血流没有完全中断,可以冲击血栓而栓塞末梢小动脉,表现为UA或NSTEMI。早期医疗与急诊流程(一)早期分诊和转运推荐(二)缩短院内时间延迟强调“总缺血时间”的概念,以尽快开通罪犯血管总缺血时间出现症状急救系统医院患者相关延迟快速启动EMS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后做12导联ECG直接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90分钟快速将患者从不能行PCI医院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120分钟转运时间D2B,D2N时间患者教育识别心肌梗死症状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联系急救系统assoonaspossibleFMC:firstmedicalcontact.缩短院内延迟时间措施提高进门至器械(Door-to-Device)时间的关键步骤1.在急救车运送患者至医院的途中行院前ECG,以启动PCI团队2.急诊科医生启动PCI团队3.一个电话给介入医生,以启动PCI团队4.介入团队在被呼叫后20分钟内到达导管室5.给予STEMI治疗团队及时的数据反馈和分析Door-to-Device时间控制示范医院的特点1.有明确的D2B时间目标,并为此目标努力2.创新而有效的诊疗流程3.灵活执行诊疗流程4.强硬的临床领导者5.合作团队6.对时间控制的监督、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分析和解决5.面对挫折不懈努力的团队文化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总缺血时间:每一分钟都有意义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分钟,1年死亡率增加7.5%Circulation.2004;109:1223-12251994-2001年,共入选1791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入选标准:症状发生6小时内,或6-24小时仍存在持续缺血(持续或再发胸痛、ST段持续抬高或再抬高)0601201802403003601年死亡率(%)1211109876543210总缺血时间(分钟)系统延迟时间越短,死亡率越低无论溶栓还是直接PCI,系统延迟时间的增加升高STEMI患者30天死亡率溶栓在首诊医院行直接PCI转诊行直接PCI时间(分钟)患者延迟EMS延迟DIDO转运时间D2B/D2N时间系统延迟包括:EMS延迟、DIDO、转运时间和D2B/D2N时间溶栓直接PCI30天死亡率(%)30天死亡率(%)来自DANAMI-2(Danis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2)研究的1572例STEMI患者随机接受溶栓或直接PCI治疗,观察系统延迟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DIDO时间小于30分钟提高生存率JAMA.2011;305:2540-2547.DIDO(door-in-door-out)时间与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关0.51.03.02.0校正OR(95%CI)DIDO时间(分钟)死亡率(%)校正OR(95%CI)≤3043/1600(2.7)1.031-60192/4841(4.0)1.34(0.96-1.86)61-90146/3013(4.9)1.41(0.96-2.06)>90430/5176(8.3)1.86(1.36-2.54)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ACTION注册研究中,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转运至298个中心行直接PCI的14,821例STEMI患者(一)早期分诊和转运推荐拟行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可行直接PCI的医院未开展或不能独立开展直接PCI的医院开始溶栓治疗非高危患者建议转诊至可行直接PCI的医院,尤其缺血症状持续存在,怀疑溶栓失败患者(Ⅱb,C)高危患者应及时转诊至可行直接PCI的医院进行冠脉造影,PCI,CABG(Ⅱa,B)在可行直接PCI的医院评估冠脉造影的时机转运患者至可行PCI医院(Ⅰ,A)请有资质的医生到有硬件但不能独立进行PCI的医院行直接PCI(Ⅱb,C)送导管室行直接PCI(Ⅰ,A)症状识别呼叫120入院后导管室入院前心肌细胞丧失增加PCI治疗时间的延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二)缩短院内时间延迟10min内完成首份心电图,30min内开始溶栓治疗,90min内完成球囊扩张(即从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不具备PCI条件且不能在90min内完成转运的医院,应立刻进行溶栓治疗(I,A)。对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不管是否接受直接PCI,建议院前使用抗栓治疗,包括强化抗血小板药物(水溶性阿司匹林150-300mg。氯吡格雷300mg)和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I,C)进行CABG者,不用抗血小板药物四、临床和实验室评价、危险分层临床评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心电图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夹层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气胸和消化道疾病高龄、女性、killip分级II-Ⅳ级、既往心肌梗死史、房颤、前壁心肌梗死、肺部罗音、血压<100mmHg、心率>100次/min、糖尿病、肌钙蛋白明显升高溶栓治疗失败新发生心脏杂音AMI诊断至少具备以下两条A: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B:心电图的动态演变C: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其他不典型的表现,特别是女性、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血清生化标志物A:建议于入院即刻、2-4小时、6-9小时、12-24小时测定。B: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AMI症状发生后2-4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峰值,肌钙蛋白超过正常上限结合心肌缺血证据即可诊断AMI。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判断心肌坏死的临床特异性较高,AMI时其测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动态变化。由于首次STEMI后肌钙蛋白将持续升高一段时间(7-14d),CK-MB适于诊断再发心肌梗死。血清生化标志物磷酸肌酸激酶(CK)广泛分布于骨骼肌,缺乏特异性,因此不再推荐用于诊断AM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乳酸脱氨酶同工酶对诊断AMI特异性差,也不再推荐用于诊断AMI。肌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但特异性较差。STEMI诊断症状: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少部分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心电图: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1mV;新发或可能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导联ST段抬高,应排除右室STEMI;前壁导联ST段压低,应排除后壁STEMI;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或cTnT、肌红蛋白急性期内出现升高;心脏彩超:新发室壁运动障碍。NSTEMI诊断UA:有ACS的症状,心电图改变,但心肌坏死标志物正常(cTnI,cTnT可轻度升高);NSTEMI:有ACS的症状,ST段不变或压低,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UA以及NSTEMI在明确心酶指标前很难区分。鉴别诊断STEMI应与主动脉夹层、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气胸和消化道疾病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主动脉夹层:撕裂样疼痛伴呼吸困难或晕厥,无心电图动态变化。急性肺动脉栓塞:突发呼吸困难,可伴胸痛、咳血及严重低氧血症,心电图、D-二聚体及CTA有助鉴别。急性心包炎:胸膜刺激性疼痛,向肩部放射,前倾坐位可减轻,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其余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无镜像改变。气胸:呼吸困难、胸痛、患侧呼吸音减弱,胸片明确。消化道疾病:有消化道症状、体征。案例报道患者,男,62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左右。因突发胸闷胸痛1小时余住院,血压145/9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低钝,无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急性前间壁ST抬高心肌梗死。心肌酶高。考虑:STEMI诊断明确,立即予止痛、抗血小板、抗凝、降压、稳定斑块等治疗,再用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ST段逐渐下降,胸痛有所减轻,但是一直不能缓解,第3天,查房时,听到主动脉瓣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马上彩超、CT检查!主动脉夹层!!!!撕裂到左冠开口!!!马上停用抗凝药物等,住院3周,症状完全缓解出院!!教训:临床医生要多观察病情,要多思考!危险分层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下不断更新最初的评估。1、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女性、killip分级Ⅱ-Ⅳ级既往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房颤)前壁心肌梗死、肺部啰音、血压<100mmHg、心率>100/min、糖尿病、肌钙蛋白明显升高。2、溶栓治疗失败(胸痛不缓解、ST段持续抬高)3、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4、STEMI新发生心脏杂音时,提示可能有室间隔穿孔或二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确诊五、人院后初始处理和再灌注治疗(一)住院后初始处理(二)溶栓治疗(三)PCI治疗(一)住院后初始处理一般处理吸氧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血液动力学稳定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卧床休息1-3d,第2天可允许坐在床旁大便,高危患者卧床时间可适当延长。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静脉注射吗啡3mg,必要时5min重复I次,总量不宜超过15mgSTEMI患者需禁食至胸痛消失,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必要时使用缓泻剂纠正缺氧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卧床休息剧烈胸痛饮食问题再灌注策略的选择和抗栓治疗再灌注治疗决策——以时间为基础STEMI欲行再灌注治疗患者初诊于可行PCI医院初诊于不能行PCI医院**存在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应尽快转运至可行PCI医院,无论延迟时间DIDO:door-in–door-outFMC:firstmedicalcontactDIDO时间≤30分钟至导管室行直接PCIFMC-器械时间≤90分钟(推荐I,证据级别A)至导管室行直接PCIFMC-器械时间越快越好,且≤120分钟(推荐I,证据级别B)若FMC-器械时间>120分钟,30分钟内给予溶栓药物(推荐I,证据级别B)再灌注失败或再闭塞患者紧急转运至可行PCI医院(推荐IIa,证据级别B)3-24小时内转运行冠脉造影和再血管化治疗(推荐IIa,证据级别B)冠脉造影诊断药物治疗PCICABGJSTEMI患者直接PCI指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缺血症状发生<12小时IA缺血症状发生<12小时,存在溶栓禁忌,无论转运延迟时间IB心源性休克或急性严重心力衰竭,无论发生心肌梗死时间IB症状发生后12至24小时仍存在持续缺血证据IIaB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行直接PCI同时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III:有害B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直接PCI是优选再灌注治疗措施行直接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推荐类别证据级别阿司匹林162-325mg负荷剂量IB81-325mg维持剂量(终生)*IA81mg为优选维持剂量*IIaB*与替格瑞洛联用时,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81mg/d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行直接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P2Y12受体阻滞剂推荐类别证据级别P2Y12受体阻滞剂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mg尽早或PCI时IB普拉格雷:60mg尽早或PCI时IB替格瑞洛:180mg尽早或PCI时*IB维持剂量BMS或DES置入后:持续服用1年氯吡格雷:75mg/dIB普拉格雷:10mg/dIB替格瑞洛:90mg/d*IBDES置入后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1年后继续服用IIbC有卒中或TIA病史患者服用普拉格雷III:有害B行直接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GPIIb/IIIa受体拮抗剂静脉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与UFH联用推荐类别证据级别阿昔单抗:0.25-mg/kg静脉推注,随后0.125mcg/kg/min(最大10mcg/min)维持IIaA替罗非班:25-mcg/kg静脉推注,随后0.15mcg/kg/min维持IIaB在CrCl<30ml/min患者,剂量减半依替巴肽:(两次推注):180-mcg/kg静脉推注,后2mcg/kg/min维持;第二次180-mcg/kg推注为首次推注后10分钟IIaB在CrCl<50ml/min患者,剂量减半避免在透析患者中使用在导管室前给予静脉GPIIb/IIIa受体拮抗剂IIbB冠状动脉内阿昔单抗:0.25-mg/kg静脉推注IIbB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行直接PCI患者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推荐类别证据级别UFH如果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50-70U/kg静脉推注以获得治疗ACT*IC如果不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70-100U/kg静脉推注以获得治疗ACT#IC比伐卢定:0.75mg/kg静脉推注,随后1.75mg/kg/h维持,无论是否应用UFH。需要时,可再给予0.3mg/kg/h静脉推注若CrCl<30ml/min,维持剂量为1mg/kg/hIB在出血高危患者,优于UFH+GPIIb/IIIa受体拮抗剂IIaB磺达肝癸钠:不推荐在直接PCI时作为抗凝药物单独应用III:有害B*如果计划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ACT目标为200~250s#如果不计划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ACT目标为300~350s溶栓治疗指征若预计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直接PCI时间>120分钟,符合以下情况可行溶栓治疗推荐类别证据级别缺血症状<12小时IA症状发生后12-24小时仍存在持续缺血证据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IIaCST段压低,除非高度怀疑存在后壁心肌梗死或同时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III:有害BJ溶栓后或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PCI指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心源性休克或急性重度心力衰竭IB出院前非侵入性缺血评估为中高危患者IC自发性或轻微活动诱发心肌缺血IC溶栓失败或溶栓后再闭塞(尽快)IIaB溶栓成功后稳定*患者,理想时间为3-24小时IIaB溶栓成功24小时后稳定*患者IIbB心肌梗死24小时后稳定患者,对完全闭塞的梗死动脉行延迟PCIIII:无获益B*临床稳定定义为无心脏低排量、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明显的休克、高位室性或症状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自发缺血症状急诊CABG指征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STEMI患者行急诊CABG的指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如果冠脉情况不能行PCI,且患者存在持续或复发缺血症状、心源性休克、重度心力衰竭或其他高危特征IB在行机械性修补术时,可对STEMI患者行CABGIB需要急诊CABG的患者,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应用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IIaB不能行PCI或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无心源性休克,若症状发生6小时内可考虑行急诊CABGIIbC行急诊CABG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停药时间推荐类别证据级别急诊CABG前不需停用阿司匹林IC如果可能,行体外循环下CABG的患者,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至少需停药24小时IB短效GPIIb/IIIa(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至少停用2-4小时IB阿昔单抗至少停用12小时IB在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24小时内,可考虑行非体外循环下CABG,特别是当再血管化获益大于出血风险时IIbB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停药5天内,或普拉格雷停药7天内可考虑行CABG,特别是当再血管化获益大于出血风险时IIbC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溶栓获益溶栓治疗是通过溶解动脉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STEMI时,不论选用何种溶栓剂,也不论性别、糖尿病、血压、心率或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获益大小主要取决于治疗时间和达到的TIMI血流。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获益。发病12-24h内,如果仍有持续或间断的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有效(IIa,B)。溶栓的生存获益可维持长达5年。左束支传导阻滞、大面积梗死患者,溶栓获益最大。院前溶栓获益更大,但条件难以达到溶栓适应证治疗建议推荐级别证据水平发病12h以内到不具备急诊PCI治疗条件的医院就诊、不能迅速转运、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均应进行溶栓治疗IA发病小于等于3h,而不能及时进行介人治疗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就诊至溶栓开始时间相差>60min,且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者应优先考虑溶栓治疗IIAB对再梗死患者,如果不能立即(症状发作后60min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可给予溶栓治疗IIbC对发病12-24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疼痛和至少2个胸导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若无急诊PCI条件,在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溶栓治疗IIaBSTEMI患者症状发生24h,症状已缓解,不应采取溶栓治疗IIIC溶栓禁忌证(一)既往任何时间脑出血病史。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史(不包括3h内的缺血性卒中)。可疑主动脉夹层。活动性出血或者出血素质(不包括月经来潮)3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伤慢性、严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或目前血压严重控制不良(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痴呆或已知的其他颅内病变。溶栓禁忌证(二)创伤(3周内)或者持续>10min的心肺复苏,或者3周内进行过大手术。近期(4周内)内脏出血。近期(2周内)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感染性心内膜炎。5d至2年内曾应用过链激酶,或者既往有此类药物过敏史(不能重复使用链激酶)。妊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目前正在应用抗凝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越高,出血风险越大]。另外,根据综合临床判断,患者的风险/效益比不利于溶栓治疗,尤其是有出血倾向者,包括严重肝肾疾病、恶液质、终末期肿瘤等。年龄大于等于75岁患者应首选PCI,若选择溶栓治疗应谨慎,酌情减少溶栓药物剂量。溶栓剂选择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常用的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基因工程改良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衍生物:瑞替普酶(r-PA)、兰替普酶(n-PA)、替奈普酶(TNK-tPA)等,选择性更高,半衰期延长,适合弹丸式静脉推注,可院前使用。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均需要联合肝素(48h),以防止再闭塞。剂量和用法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0.9%-1%)。65%-77%颅内出血发生在溶栓治疗24h内。高龄、低体重、女性、既往脑血管疾病史、人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是颅内出血的明显预测因子(1)立即停止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2)影像学检查(急诊CT或磁共振)排除颅内出血(3)测定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化验血型及交叉配血(4)降低颅内压,包括适当控制血压、抬高床头30度、静脉滴注甘露醇,气管插管和辅助通气,必要时外科脑室造口术、颅骨切除术以及抽吸血肿等(5)必要时使用逆转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的药物:24h内每6小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2u,4h内使用过普通肝素的患者,推荐用鱼精蛋白中和(1mg鱼精蛋白中和100U普通肝素);如果出血时间异常,可输人6-8U血小板(6)适当控制血压疗效评估血管再通的间接判断指标: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标准:(1)60-90min内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TIMI2或3级血流表示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2)TnT(I)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h内(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4)治疗后的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PCI治疗1.直接PCI2.转运PCI3.溶栓后紧急PCI4.早期溶栓成功或未溶栓患者(﹥24h)PCI1.直接PCI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如果即刻可行,且能及时进行(就诊-球囊扩张时间<90min),对症状发病12h内的STEMI(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或可能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应行直接PCIIA年龄<75岁,在发病36h内出现休克,病变适合血管重建,并能在休克发生18h内完成者,应行直接PCI,除非因为患者拒绝、有禁忌证和(或)不适合行有创治疗IA症状发作<12h。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或)肺水肿killipIII级)的患者应行直接PCIIB常规支架置人IA有选择的年龄大于等于75岁、在发病36h内发生心原性休克、适于血管重建并可在休克发生18h内进行者,如果患者既往心功能状态较好、适宜血管重建并同意介人治疗,可考虑行直接PCIIIaB如果患者在发病12-24h内具备以下1个或多个条件时可行直接PCI治疗:①严重心力衰竭,②血液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③持续缺血的证据IIaC无血液动力学障碍患者,在直接PCI时不应该对非梗死相关血管进行PCI治疗IIIC发病>12h、无症状、血液动力学和心电稳定的患者不宜行直接PCI治疗IIICI级推荐II级推荐III级推荐转运PCI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高危STEMI患者就诊于无直接PCI条件的医院,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但已发病>3h的患者,可在抗栓(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同时,尽快转运患者至可行PCI的医院。IIaB根据我国国情,也可尽快请有资质的医生到有PCI硬件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IIbC溶栓后紧急PCI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年龄<75岁、发病36h内的心原性休克、适合接受再血管化治疗IB发病12h内严重心力衰竭和(或)肺水肿(killipIII级)IB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严重心律失常以上所有I级推荐患者,推荐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IC年龄大于等于75岁、发病36h内已接受溶栓治疗的心原性休克、适合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IIaB溶栓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和(或)有持续缺血表现者IIaC溶栓45-60min后仍有持续心肌缺血表现的高危患者,包括有中等或大面积心肌处于危险状态(前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心室的下壁心肌梗死或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患者急诊PCI是合理的IIaB对于不具备上述I类和IIa类适应证的中、高危患者,溶栓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的策略也许是合理的,但其益处和风险尚待进一步确定IIbC对于已经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如果不适宜PCI或不同意接受进一步有创治疗,不推荐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IIICI级推荐II级推荐III级推荐早期溶栓成功或未溶栓患者(>24h)PCI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病变适宜PCI且有再发心肌梗死表现IC病变适宜PCI且有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表现IB病变适宜PCI且有心原性休克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IB左心室射血分数<0.4、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常规行PCIIIaC急性发作时有临床心力衰竭的证据,尽管发作后左心室功能尚可(LVEF>0.4),也应考虑行PCI治疗IIaC对无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的梗死相关动脉的严重狭窄于发病24h后行PCIIIbC对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无症状的1-2支血管病变,无心肌缺血表现,血液动力学和心电稳定患者,不推荐发病24h后常规行PClIIIBI级推荐II级推荐III级推荐溶栓有时间优势/直接PCI高开通率优势0h1h2h3h4h5h6hTIMIIII级开通率发病时间直接PCI院内溶栓治疗0%20%40%60%80%100%溶栓治疗的时间优势直接PCI的高开通率优势再灌注治疗的获益是与时间延迟相关的*溶栓治疗D-to-N直接PCID-to-BGRACE注册研究的资料抗栓和抗心肌缺血治疗(一)抗栓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2,抗凝治疗(二)抗心肌缺血和其他治疗1.硝酸酯类2.B受体阻滞剂3.ACEI和ARB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5.钙拮抗剂6.他汀类药物抗栓治疗药物名称治疗建议推荐证据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急性期,所有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继以100mg/d长期维持IIBA噻吩并吡啶类在首次或再次PCI之前或当时应尽快服用氯吡格雷初始负荷量300mg(拟直接PCI者最好600mg〕IC不论患者是否溶栓治疗,若未服用过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应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IB住院期间,所有患者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IA出院后,未置人支架患者,应使用氯吡格雷75mg/d至少28d,条件允许者也可用至1年IIaC接受支架置人(BMS或DES)的患者,术后使用氯吡格雷75mg/d至少12个月置入DES患者可考虑15个月以上IIIbBC对阿司匹林禁忌者,可长期服用氯吡格雷IB服用氯吡格雷而准备择期行CABG者,术前5-7d停药IB若服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治疗时,出血风险大于预期疗效导致病死率增高时,则应提前停药ICGPIIb/III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IIaIIaAB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及有效抗凝治疗的情况下,不推荐常规应用在前壁心肌梗死、年龄<75岁而无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阿昔单抗和半量瑞替普酶或替奈普酶联合使用,可能预防再梗死及其他并发症。对>75岁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凝治疗药物名称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主张所有STEMI患者急性期均进行抗凝治疗IA普通肝素rt-PA为溶栓剂,溶栓前先静脉注射肝素60U/kg(最大量4000u),继以12u/kg.h(最大1000u/h),使aPTT值维持在对照值1.5-2倍(约50-70s),至少应用48h尿激酶和链激酶溶栓剂,溶栓后6h开始测定aPTT,或活化凝血时间(ACT),待其恢复到对照时间2倍以内时开始给于皮下肝素治疗失去溶栓治疗机会或溶栓失败者肝素治疗是否有利并无充分证据静脉滴注肝素过程中行PCI的患者,需给以一定附加剂量,以使aPTT值达到要求注意:若需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肝素剂量需酌情减量IC低分子量肝素建议可用低分子量肝素代替普通肝素依诺肝素用法:年龄<75岁,血肌肝≦2.5mg/dl(男)或≦2.0mg/dl(女)者,先静脉推注30mg,15min后开始1mg/kg皮下注射,1次/12h,直至出院,最长使用8d,≧75岁者,不用静脉负荷量,直接0.75mg/kg皮下注射,1次/12h,最长使用8d。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给与1mg/kg皮下注射,1次/24h。对已用适当剂量依诺肝素治疗而需PCI的患者,若最后一次皮下注射在8h之内,PCI前可不追加剂量,若最后一次注射在8-12h之间,应静脉注射依诺肝素0.5mg/kgIB磺达肝癸钠接受溶栓或不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磺达肝癸钠有利于降低死亡和再梗死,而不增加出血并发症IB不主张磺达肝癸钠单独用于STEMI直接PCI时,需联合普通肝素治疗,以减少导管内血栓形成发生IIIC血肌苷<3mg/dl,初始静脉注射2.5mg,随后每天皮下注射1次(2.5mg),最长8d比伐卢定直接PCI时可考虑用比伐卢定,不论之前是否用肝素治疗IB若STEMI患者PCI术中出血风险高,推荐应用比伐卢定IIaB用法:先静脉推注0.75mg/kg,再静脉滴注1.75mg/kg.h,不需监测ACT,操作结束时停止使用口服抗凝剂治疗STMI急性期后,以下情况需口服抗凝剂治疗: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腔内有活动性血栓,口服华法林3-6个月;合并心房颤动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者,可长期服用华法林,维持INR2-3IIaB若需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时,需注意出血的风险,严密监测INR,缩短监测间隔药物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硝酸酯类STEMI最初24-48h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用于缓解持续缺血性胸痛、控制高血压或减轻肺水肿IB发病48h后,为控制心绞痛复发或心功能不全,如不妨碍B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仍可静脉或口服应用IB如不存在复发性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继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对患者有帮助,但其价值尚需研究确定IIbB如患者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降低>30%、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或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拟诊右心室梗死,则不应使用硝酸酯类药物IIIC抗心肌缺血和其他治疗药物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β受体阻滞剂所有能耐受且无禁忌症的的患者,应于发病后24h内常规口服应用IB中、重度左心衰竭的患者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二级预防治疗,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并谨慎地进行剂量调整IBSTEMI合并持续性房颤、心房扑动并出现心绞痛,但血液动力学稳定时,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合并顽固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同时伴交感兴奋电风暴表现,可选择静脉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lICB对于最初24h内有β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证的STEMI患者,应在重新评价后尽量使用lC药物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ACEI/ARB如无禁忌证,所有STEMI患者均应给予ACEI长期治疗lA不能耐受ACEI,给予ARBlA心衰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STEMI患者,只要无使用此药禁忌证,应该尽早应用lA低危患者(LVEF正常,心血管危险因索控制良好,已经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无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和使用此药禁忌证者,应用ACEI也可能获益IIaBSTEMI早期使用ACEI能降低病死率(尤其是前6周的病死率降低最显著),高危患者应用ACEI临床获益明显,前壁心肌梗死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获益最大。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溶栓治疗后血压稳定即可开始使用ACEI,但剂量和时限应视病情而定。心肌梗死早期ACEI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STEMI患者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ACEI和ARB;对能耐受ACEI的患者,不推荐常规用ARB替代ACEI。药物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STEMI后LVEF小于等于0.4,有心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无明显肾功能不全(血肌酐男性小于等于221umol/L,女性小于等于177umol/L、血钾小于等于5mmol/L〕的患者,应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IAACEI和螺内酯联合应用较ACEI和ARB联合应用有更好的价效比。一般不建议三者联合应用钙拮抗剂患者不推荐使用短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AVB的STEMI患者,为了缓解心肌缺血、控制房颤或心房扑动的快速心室率,如果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禁忌使用(如支气管哮喘),则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IIaCSTEMI后合并难以控制的心绞痛时,在使用B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可应用地尔硫卓IIaCSTEMI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时,在使用ACEI和B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应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IIbC他汀类药物所有STEMI患者人院后应尽早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且无需考虑胆固醇水平IASTEMI患者都应该用他汀类药物将LDL水平控制100mg/dl以下,甚至更低氧气3个Cochraneanalysis实验中,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氧疗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在室内空气治疗出现3倍死亡风险。氧疗法是适当的患者低血氧(血氧饱和度90%),可能产生有益的安慰剂效应。补充氧气的可能冠脉血管阻力增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二氧化碳潴留,氧气应谨慎管理。止痛药STEMI患者有超敏反应史,吗啡是缓解疼痛的首选药,特别是复杂的急性肺水肿。随机对照试验已表明,非甾体抗炎药物和选择性环氧合酶Ⅱ酶(COX-2)抑制剂可能与死亡的风险增加,再梗死,心脏破裂,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HF。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和COX-2抑制剂是禁忌的STEMI急性期患者。特殊类型STEMI建议右心室梗死一旦右心室梗死合并低血压或休克,主要处理原则是维持右心室前负荷应避免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例如阿片类、硝酸酯类、ACIE/ARB)积极经静脉扩容治疗对多数患者有效,此时,最好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若补液1000-2000ml血压仍不回升,应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例如多巴胺)。合并房颤时,应迅速复律,以保证心房收缩,加强右心室的充盈合并高度AVB时,应予以起搏。尽早施行直接PCI,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如无条件行PCI,可行溶栓治疗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20%以上STEMI患者合并糖尿病。这些患者症状可不典型,常合并心力衰竭,病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STEMI急性期,血糖常应激性增高。无论有无并发症,均建议应用胰岛素为基础的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使血糖达到并维持在10mmol/L(180mg/dl)以下,同时避免低血糖(IIa,B)。血糖不应低于4.4-5.0mmol/l(80-90mg/dl)。合并肾功能不全的STEMI的治疗原则和肾功能正常者相同,但必须考虑到对比剂、ACEI、ARB和利尿剂等进一步恶化肾功能的风险。建议对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在血管造影时推荐等渗对比剂(I,A),或低渗对比剂碘普罗胺(I,B)并发症及处理(一)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二)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1.心力衰竭的处理轻度心衰处理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一般处理:吸氧、连续监测氧饱和度及定时血气测定、心电图监护等利尿剂治疗(呋塞米20-40mg,必要时1-4h重复1次),有迅速反应,合并肾功能衰竭或长期应用利尿剂者,可能需较大的剂量。IC可静脉应用硝酸酯但需避免低血压产生IC如无禁忌症,则应在24h内开始应用ACEI如不能耐受ACEI则改为ARBIIAB重度心衰处理尽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IC除非合并低血压,均应给予静脉滴注硝酸酯类,并根据收缩压调整剂量IC利尿剂需适量IC当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滴注多巴胺(5-15ug/kg.min)和(或)多巴酚丁胺IIbIIaCB考虑早期血运重建治疗IC如存在肾灌注不良时,可使用小剂量多巴胺(<3ug/kg.min)在STEMI发病的24h内使用洋地黄制剂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不主张使用。在合并快速房颤时,可选用胺碘酮治疗2.心源性休克表:心原性休克的处理原则措施指证证据等级吸氧根据血气作辅助通气漂浮导管测定血液动力学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IABP)左心室辅助装置早期血运重建ⅠⅠⅡbⅡbⅡaⅠⅡaⅠCCCBCCCB(二)心律失常类型治疗建议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对无症状室性早搏,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性逸搏除非心率过于缓慢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室速和室颤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30s)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通常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持续性和(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发生率<3%)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必要时予电除颤治疗STEMI早期出现与QT间期延长有关的尖端扭转性室速时,应静脉推注1-2g的镁剂(持续>5min),尤其是发病前使用利尿剂、低镁、低钾的患者(IIa,C)。但镁剂治疗并不能降低病死率,因此不支持STEMI常规补充镁剂。对于无心搏出量的室速和室颤需要依据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处理。成功复苏后,需要静脉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STEMI急性期发生室颤与院内病死率增加相关,但与远期病死率无关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使发病48h内室颤发生率降低。电解质紊乱可触发室颤,因此,纠正低血钾和低血镁很重要类型治疗建议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TEMI时房颤的处理包括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多数患者对房颤耐受较好,无需特殊处理部分患者房颤心室率快会加重心力衰竭,需要即刻处理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禁止使用对于没有抗凝治疗患者,应考虑开始抗凝治疗其他室上速少见,且通常自行终止。如无禁忌证,则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试用腺苷,但使用期间应进行心电监测窦性心动过缓和AVB窦性心动过缓急性STEMI(特别是下壁心肌梗死)发病1h内常见窦性心动过缓(9%-25%),部分患者使用阿托品有效AVB一度AVB无需处理下壁心肌梗死引起AVB通常为一过性,窄QRS波逸搏心律(>40次/min),病死率较低。前壁MI引起AVB,通常由广泛心肌坏死所致。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通常表明广泛的前壁心肌梗死,发展至完全性AVB可能性较大,需要预防性临时起搏术。临时起搏术并不改善远期存活率,但对于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急性STEMI患者仍建议临时起搏治疗。AVB患者院内和晚期病死率高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患者,病死率增加与广泛心肌损害有关,而非AVB本身STEMI后起搏器置入指征临时起搏术: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通常表明广泛的前壁心肌梗死,发展至完全性AVB可能性较大,需要预防性临时起搏术。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指征:发生希氏-浦肯野纤维系统交替束支传导阻滞的持续二度AVB,或希氏一浦肯野纤维系统内或之下发生的三度AVB(l,B);一过性房室结下二度或三度AVB患者,合并相关的束支传导阻滞,如果阻滞部位不明确,应行电生理检查(I,B);持续性、症状性二度或三度AVB患者(I,C);没有症状的房室结水平的持续二度或三度AVB患者(IIb,B)溶栓后或抗栓治疗时,应避免经锁骨下途径临时起搏术九,出院前危险性评估项目建议左心室功能的评价临床症状和体征仍是床旁判断心功能和预后的重要依据除非急诊PCI时已行左心室造影,人院24-48h内尽可能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检侧梗死范围、附壁血栓、左心室功能和机械并发症。2一4周内应重复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缺血的评价经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者STEMI发生4一6周内可根据其病情和医疗机构条件,做运动心电图(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运动或药物负荷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运动或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这些检查相对价值尚不明确在束支传导阻滞、ST-T波异常、预激综合征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应选择运动或药物负荷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存活性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或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检测心肌存活性最常用的技术。PET技术对于检测心肌存活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延迟增强磁共振显像技术对于检测心肌纤维化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这些技术价钱昂贵和费时,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心律失常风险评价动态和心电生理检查是评价心律失常较为可靠的方法。其他技术和指标对于预测心性猝死危险的价值不明,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无症状性心律失常和LVEF大于等于0.4的患者属低危患者,无需进一步检查和预防性治疗十、二级预防与康复治疗(一)非药物干预1、戒烟2、运动3、控制体重(二)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2、CEI和ARB类药物3、B受体阻滞剂4、醛固酮拮抗剂(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1、控制血压2、调脂治疗3、血糖管理4、置人式心脏除颤器(ICD)的应用5、康复治疗(一)非药物干预1.戒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2.运动出院前应作运动耐量评估,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每日进行30-6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坚持5d。此外,还可建议每周进行I-2次阻力训练。体力运动应循序渐进3.控制体重建议其通过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将体质指数控制于24kg/m2以下(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建议推荐等级证据水平抗血小板治疗无过敏的患者,终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日)ⅠA出院后,未置入支架患者,应使用氯吡格雷75mg/日至少28d,条件允许者也可用至一年ⅡaC阿司匹林使用禁忌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mg/日)ⅠBβ阻滞剂所有能耐受且无禁忌症的的患者,无论血压或心功能情况,应接受口服β阻滞剂ⅠAACEI/ARB所有无禁忌症的患者,无论血压或心功能情况,应接受ACEI治疗ⅡaA不耐受ACE-I的患者,如无禁忌症,无论血压或心功能情况,应接受ARBⅡaC醛固酮拮抗剂经过有效剂量的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其LVEF<0.4者,可考虑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ⅠB他汀类不管胆固醇水平如何,无禁忌症的患者应接受他汀治疗,尽快达到LDLc<100mg/dl(2.6mmol/L)达标后不可停药,也不宜盲目减小剂量ⅠA(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建议控制血压<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将血压控制于<130/80mmHg。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避免患者舒张压水平<60-70mmHg调脂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00mg/dl,并可考虑达到更低的目标值80mg/dl合并糖尿病者,应将LDL-C控制在<80mg/dl以下应用较大剂量他汀类治疗后其LDL-C不能达标,可考虑联合应用其他种类调脂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烟酸或贝特类药物)血糖管理所有STEMI患者均应询问其有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异常者(大于等于5.6mmoL/l),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合并糖尿病的STEMI患者,更应强化他汀类降胆固醇治疗若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较好、糖尿病病史较短、年龄较轻,可将其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反之,控制于7%-8%。ICD以下患者置人ICD可以显著获益LVEF≦0.4,且伴有自发非持续性室速,和(或)电程序刺激可诱发出单形持续性室速者;心肌梗死至少40d后患者仍存在心力衰竭症状(NYHAII一lV级),且LVEF≦0.30者。STEMI后虽经最佳药物治疗仍存在轻度心力衰竭症状(NYHA心功能I级)且LVEF小于等于0.35者也可考虑置人ICD(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康复治疗STEMI患者出院后坚持规律适度的体力锻炼有助于控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增加心血管储备功能,从而对其预后产生有益影响。出院后STEMI患者的系统管理系统的STEMI管理方案包含丰富的内容药物并发症治疗随访患者/家庭教育抗栓治疗超重/肥胖心血管医生MI后管理方案β受体阻滞剂血脂初级保健医生识别MI症状RAAS抑制剂高血压高年资护士/医师助理需紧急呼叫急救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他汀糖尿病其他相关医学专业人员CPR培训体力活动/心脏康复心衰电子健康记录危险评估和预后体力活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风险流感疫苗接种Advanceddirectives心肺适能心理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社交网络/社会隔绝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干预性生活医保覆盖戒烟性别相关问题可获得诊疗饮食/营养抑郁、紧张、焦虑等社会、社区服务JAmCollCardiol2013;61:xxx-xxx.新指南将出院后管理作为最重要的推荐部分之一推荐类别证据级别所有STEMI患者出院后均应有系统的疾病管理方案,以预防再次住院IB所有STEMI患者行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治疗IB制定清楚、详细和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疾病管理方案,包括:提高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健康管理团队定期随访、合理的饮食和体力活动等IC所有STEMI患者均鼓励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IASTEMI患者管理的重点需从院内转到出院后出院后管理需要院内、院外医疗系统、患者等多方配合加强出院后用药管理,降低心梗后患者死亡率(年)(%)药物治疗管理计划的实施,使患者服药率升高至90%以上AnnInternMed.2004;141:446-453.非随机前后对照研究,实施药物治疗管理计划前(1996–1998年)住院患者与管理计划实施后(1999–2002年)住院患者比较,患者随访1年药物治疗管理计划:建立住院患者数据库;出院后,随访团队对每一位患者随访,记录其用药情况;将用药情况输入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记录了解是否停用药物;恢复应该服用的药物药物治疗管理计划使心梗后患者30天死亡率开始降低,1年死亡率持续降低RRR14%RRR21%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治疗降低死亡率AmJMed.2004;116:682–692.共纳入48项随机对照研究8940例冠心病患者的荟萃分析OR0.8095%CI:0.68-0.93OR0.7495%CI:0.61-0.96RRR20%RRR26%以运动为基础的康复治疗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20%以运动为基础的康复治疗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6%戒烟降低STEMI患者死亡率近50%戒烟组继续吸烟组OR(95%CI)研究死亡,n总人群,n率,%死亡,n总人群,n率,%Mulcahy13891523101230.59(0.29-1.22)Sparrow10561840139290.57(0.28-1.15)Salonen262211260302200.56(0.35-0.89)Rodda3755072936880.84(0.50-1.40)Aberg9754218126441290.54(0.40-0.73)Perkin952173067450.29(0.13-0.63)Johansson1481172775360.38(0.19-0.78)Burr2766544152180.49(0.30-0.81)Hedback3183374074540.51(0.27-0.96)Tofler25311865391170.46(0.30-0.72)Herlitz201151732102310.47(0.25-0.87)Greenwood643961629136210.70(0.42-1.17)总OR(95%)0.54(0.46-0.62)ArchInternMed.2000;160:939-44.纳入12项队列研究,共5878例心梗患者的荟萃分析,平均随访4.8年指南更新要点2013ACCF/AHASTEMI指南重点放在3个方面:心肌梗死发生后医疗系统快速启动、再灌注治疗策略选择和抗栓治疗和出院后STEMI患者的系统管理新指南充分体现了对提高STEMI患者预后的重视缩短总缺血时间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可显著降低血管事件风险,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风险出院后患者的系统管理可降低死亡率遵循指南,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是STEMI诊疗的关键2012年ESC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一、急诊处理1、STEMI患者必须建立在能够迅速和有效实施再灌注治疗区域网络基础上,尽可能使更多的患者接受直接PCI。能够实施直接PCI的中心必须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服务,尽可能在接到通知后60分钟内开始实施直接PCI。(要求比以前缩短)2、所有症状发作<12小时并且有持续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均有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指征。如果有进行性缺血证据,即使症状发作时间>12小时或仍然有胸痛和心电图变化,有指征实施再灌注治疗,优先选择直接PCI。(I-C,旧版指南IIa-C)3、医院和医疗急救系统必须记录和监测时间延误,努力达到并坚守下列质量标准:首次医疗接触到记录首份心电图的时间≤10分钟;首次医疗接触到实施再灌注的时间:溶栓≤30分钟,直接PCI≤90分钟,如果症状发作在120分钟之内或直接到能够实施PCI的医
本文档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千千万万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92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3-18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