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举报
开通vip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 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 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 ②改进生产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 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 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 所含离子 NO3- SO42- H+ M 浓度 /(mol·L-1) 2 1 2 1 A.Cl- B.Ba2+ C.F- 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磷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2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2 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0.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1 L 0.3 mol·L-1 CH3COOH溶液和3 L 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数 B.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C.在NH3+NO→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 D.相同条件下,H2分别与F2、Cl2反应的反应速率 1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B.目前合成氨,没有采用更高温度、更大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 C.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制取金属铝 D.生产硫酸时,接触室内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进入的炉气和冷却反应生成的气体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 H++ClO- B.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H-==AlO2-+H2↑ 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Cu-2e-==Cu2+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 (aq)+2NaOH (aq)== Na2SO4 (aq)+2H2O ( l ) ΔH=-114.6 kJ·mol-1 1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 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B一定为气体 C.A一定为气体 14.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取25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a.放入锥形瓶中,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b.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 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 e.直接往其中注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NaOH溶液,进行滴定。 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碇 ,记下数据。 A.d、e、f B.b、d、e、f C.b、d、e D.b、c、e、f 15.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c (HCO3-)+c (H2CO3) B.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 (Cl-)>c (NH4+)>c (H+)>c (OH-)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 (Na+)=c (CH3COO-) D.0.1 mol·L-1的NaH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c (H+)-c (S2-)+c (H2S) 16.在恒温、恒压下,反应N2 (g)+3H2 (g) 2NH3 (g)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Ⅰ.N2、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 mol / L和3 mol / L;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 (N2)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 (NH3)的比值为1∶2 C.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之比为1∶2 D.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2分)常温下,镁粉几乎不与水反应,但加热至沸腾,镁粉却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 (1)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解释,说明两种理由: 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因之②,增大溶液中________(填离子符号)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试写出镁粉投入NH4Cl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离子氧化性Fe3+>Cu2+>H+,请你写出将镁粉投入FeCl3溶液中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分步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高考题)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拌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拌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7分) 19.(8分)18℃时,H2A(酸):K1=4.3×10-7,K2=2.1×10-12。H2B(酸):K1=1.0×10-7,K2=6.3×10-13,在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用“>”、“<”或“=”填空。 (1)H+的浓度:H2A________H2B; (2)酸根离子的浓度:c (A2-)________c (B2-); (3)酸分子的浓度:c (H2A)________c (H2B); (4)溶液的导电能力:H2A________H2B。 20.(9分)下列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C D I 起始组成/mol 6 4 0 某时刻组成/mol 3 3 2 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质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度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上表格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 (g)+H2 (g) CO (g)+H2O (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 (CO2)=c (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2)·c (H2)=c (CO)·c (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22.(12分)373 K时,某1 L密闭容器中生如下可逆反应:A (g) 2B (g)。某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373 K时60 s达到平衡,则前6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若373 K时B的平衡浓度为A的3倍,473 K时(其他条件不变),B的平衡浓度为A的2倍,请在上图中画出473 K时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若反应在373 K进行,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B、0.2 mol He,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应______。 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 (4)已知曲线上任意两点之间边线的斜率表示该时段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例如直线EF的斜率表示20 s~6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试猜想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 ℃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α 1×10-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t1<t2,则α________1×10-14(填“>”“<”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 (Na+)∶c (OH-)=________ (3)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4.(8分)据报道,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火炬燃料为丁烷和丙烷混合气。 (1)常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烧恢复到原状态,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已知丁烷的燃烧热(生成液态水)为2880 kJ / mol,1 mol丙烷和丁烷(物质的量之比1∶1)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550 kJ。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1.0 mol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气和足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小了70.0 L,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丁烷的体积比为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a L的某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气体,在b L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体积为V L,所得气体体积V为____________(用a和b表示)。 25.(9分)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 (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H2O中的n值。 (3)试样中的Ba(OH)2·nH2O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点拨] 电子垃圾掩埋会污染水源,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2.C [点拨]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必须干燥,不然会吸收热量,产生误差。②③:中和滴定所用的滴定管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容量瓶,不干燥也不会产生误差,不需干燥。④:因NH3极易溶于H2O,做喷泉实验用于收集NH3的烧瓶,必须干燥。 3.C [点拨] 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B项中正确的应为v正(A)=2v逆(B)。 4.D [点拨] 据电荷守恒M应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而Ba2+与SO42-不共存。 5.B [点拨] 放热ΔH为“-”,而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该数值越小。 6.D [点拨] A、B、C三项中分别涉及溶解平衡: Ca(OH)2 (s) Ca2+(aq)+2OH-(aq) Cl2+H2O H++Cl-+HclO CO2 (aq) CO2 (g) 加热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减小,Ca(OH)2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a(OH)2固体含量增加。饱和食盐水中c (Cl-)较大,使Cl2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减小了Cl2的损失。打开汽水瓶,瓶内气压减小,CO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汽水中有CO2气体逸出。稀盐酸中HCl的电离为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平衡的问题,加水后c (H+)减小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 7.B [点拨] ①正确,因Zn+Cu2+==Cu+Zn2+,Cu与Zn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速Zn的溶解。②错误,因白铁镀层破损后,锌作负极溶解,铁被保护;而马口铁镀层破损后,铁作负极溶解而锡被保护,所以当镀层破坏后马口铁比白铁更易腐蚀。③正确,明确电镀是电解原理的应用。④正确,用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只能电解其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⑤正确,因钢铁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而吸氧腐蚀最终产物是Fe2O3·nH2O。 8.C [点拨] 根据题图,H2失去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H2-2e-==2H+,溶解在水中的O2获得电子为电池的正极: 。因电极上涂有酶,温度过高,酶会失去其活性。综合上述只有选项C正确。 9.B [点拨] A选项Na2CO3+H2O NaHCO3+NaOH,NaOH去油污。B选项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形成原电池,铁失去电子发生腐蚀,最终生成Fe(OH)3,Fe(OH)3分解形成铁锈,与盐类水解无关。C项中FeCl3+3H2O Fe(OH)3+3HCl,水解是吸热,加热平衡右移颜色加深。D项中硫化钠水解:Na2S+H2O NaHS+NaOH,NaHS+H2O H2S+NaOH可有臭味生成。 10.B、D [点拨] 选项A,CH3COOH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溶液越稀,CH3COOH的电离能力越强,溶液中所含的H+数越多。1 L 0.3 mol·L-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3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数。选项B,温度越高H2O的电离能力越强,纯水在25℃时溶液中的c (H+)小于80℃时溶液中的c (H+),c (H+)越小,溶液的pH越大,故pH是前者一定大于后者。选项C,配平方程式有4NH3+6NO 5N2+6H2O,NH3中的N原子被氧化,NO中N原子被还原,故被氧化的N原子数小于被还原的N原子数。选项D,F、Cl元素处于同主族,根据元素周期律,F2比Cl2更易与H2化合,故F2与H2化合的速率大于Cl2与H2化合的速率。 11.C [点拨] AlCl3属共价化合物,熔融物不导电,工业上是用电解Al2O3的方法冶铝的。 12.A、D [点拨] 选项A,HClO属于弱酸,反应可逆,正确。选项B,离子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电荷数不守恒,错误。选项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是Cu2+获得电子:Cu2++2e-==Cu。选项D,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正确。 13.C [点拨] A项,若T1>T2,从T1→T2,则C%降低,表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不正确;B项,增大压强,C%增大,即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B一定为气体,而A不一定是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减小,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14.B [点拨] b.若该瓶用待测液洗过,在倒出润洗用的待测液时必将有一部分残留在瓶中,再加入25 mL待测液,则实际瓶内的待测液大于25 mL。 d.待测液为盐酸,则需用碱来测定,应用碱式滴定管。 e.碱式滴定管应先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经蒸馏水润洗的滴定管必残留有H2O于管内,若直接加入标准NaOH,则使标准NaOH被稀释,浓度变小。 f.在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后,应该等待半分钟,看溶液不褪色,才停止滴定,记下数据。 15.C、D [点拨] 选项A,根据物料守恒有c (Na+)=2[c (CO32-)+c (HCO3-)+c (H2CO3)]。选项B,因NH4+的水解是微弱的,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即c (OH-)>c (H+),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NH4+)>c (Cl-)>c (OH-)>c (H+)。选项C,根据电荷守恒有c (Na+)+c (H+)=c (OH-)+c (CH3COO-),因c (H+)=c (OH-),故有c (Na+)=c (CH3COO-)。选项D,根据电荷守恒有c (Na+)+c (H+)=2c (S2-)+c (HS-)+c (OH-),根据物料守恒有c (Na+)=c (HS-)+c (S2-)+c (H2S),由以上两式可得c (OH-)=c (H+)-c (S2-)+c (H2S)。 16.C [点拨]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相当于N2、H2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 / L、6 mol / L时所对应的建立的平衡。即Ⅱ是Ⅰ起始投入量的2倍,因为条件是恒温恒压,所以Ⅱ中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百分组成相同,各对应的物质的量Ⅱ是Ⅰ中的2倍,浓度相等,即A、D正确,C不正确。根据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B正确。 17.(1)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增大,c (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H+ Mg+2NH4+==Mg2++2NH3↑+H2↑ 或Mg+2NH4++2H2O==Mg2++NH3·H2O+H2↑ (3)2Fe3++Mg==Mg2++2Fe2+ Fe3++2H2O Fe(OH)3+3H+ Mg+2H+==Mg2++H2↑ Mg+Fe2+==Mg2++Fe 18.(1)2I--2e-==I2 (2)2H++2e-==H2↑ (3)KI(或NaI等)水溶液 (4)CCl4(或CHCl3等) (5)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6)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水溶液,这里答火焰呈黄色] [点拨] (1)使用惰性电极(石墨)电解溶液时,阳极上离子按照I-、Br-、Cl-、OH-顺序失电子,结合题目给出的“下层液体呈紫红色”,可知这里是I-失电子生成I2。所以阳极反应是2I――2e-==I2。 (2)电解时,阴极发生得电子反应,溶液中能得电子变成气体的只有H+,生成H2。所以负极反应是2H++2e-==H2↑。 (3)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一为水溶液,一为有机溶剂。根据对电解过程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反应会产生I2,最后I2会被有机溶剂萃取。因为最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所以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上层的水溶液应该为含I-的盐溶液,例如KI溶液、NaI溶液等。下层液体为CCl4、CHCl3等密度比水大的有机溶剂。 (4)见(3)的分析。 (5)I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显示出紫红色。 (6)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若前面填KI,则这里正确的方法是: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火焰呈紫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水溶液,这里答火焰呈黄色。]。 19.(1)> (2)> (3)< (4)> [点拨] H2A和H2B都是二元弱酸,二元弱酸的电离分两步,第一步比第二步电离程度大得多,溶液的酸性(即H+浓度)、酸式酸根的浓度、酸分子的浓度,溶液的导电能力均由第一步电离决定,同温同浓度的两酸H2A的第一步电离常数大于H2B的第一步电离常数,故H+浓度是H2A>H2B,c (H2A)<c (H2B),溶液导电能力是H2A>H2B。酸根离子的浓度决定于两酸的第二步电离,H2A的第二步电离常数大于H2B的第二步电离常数,故c (A2-)>c (B2-)。 20.(1)HCl (2)Cl2+2NaOH==NaCl+NaClO+H2O (3)N2+3H22NH3 [点拨] 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Cl2、H2、NaOH,其中能与其他两种物质反应的是Cl2,所以B为Cl2,A与Cl2反应生成三种物质,说明A为NaOH,则C为H2。 21.(1) (2)吸热 (3)B、C (4)830 [点拨] K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保持不变是平衡状态,而容器中压强不变,及两物质浓度相等都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应选B、C。 由于c (CO2)·c (H2)=c (CO)·c (H2O), ,查表知为830℃。 22.(1)0.005 mol / (L·s) (2)见答图。 (曲线注意两点:A的起始及平衡时的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应小于60 s) (3)B (4)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或即时速率、瞬时速率) [点拨] 由图可知反应A (g) 2B (g),在60 s达到平衡,生成B物质0.6 mol,则有0.3 mol A发生反应,则A的反应速率为 。根据373 K时B是A浓度的3倍,B为0.6 mol / L,A则为0.2 mol / L,说明起始条件为0.5 mol A或1 mol B,此时B的转化率为40%。若加1 mol B、0.2 mol He,则使压强增大因为是恒容条件,稀有气体对平衡无影响,则转化率仍为40%。 23.(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1000∶1 (3)9∶11 c (Na+)>c (SO42-)>c (H+)>c (OH-) 24.(1)3∶4 (2)C3H8 (g)+5O2 (g)==3CO2 (g)+4H2O ( l ) ΔH=-2220 kJ / mol (3)3∶1 (4)b-2.5a<V<b-2a 25.(1)0.01 mol;(2)8;(3)90%。 [点拨] (1)反应:Ba(OH)2 + 2HCl==BaCl2+2H2O 1 mol 2 mol n [Ba(OH)2] 0.1 mol·L-1×20.0×10―3 L 1 mol∶n [Ba(OH)2]=2 mol∶0.1×20×10-3 mol n [Ba(OH)2]=1×10-3 mol 故试样中Ba(OH)2的物质的量为: 。 (2)样品总量为(1)的 倍,即Ba(OH)2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 , 且 ,所以 。 (3)Ba(OH)2·8H2O的质量分数为: 。 E F G H I 反应① A B C D 反应② 饱和食盐水 电解 _1229777748.doc _1229777749.doc _1229777750.doc _1229777751.doc _1229777752.doc _1229777753.doc _1229777754.doc _1229777755.doc _1229777756.doc _1229777757.doc _1229777758.doc _1229777759.doc _1229777760.doc _1229777761.doc _1229777762.doc _1229777763.doc _1281791031.unknown _1281793930.unknown _1281794074.unknown _1281794986.unknown _1281795050.unknown _1281795091.unknown _1281795170.unknown _1281795180.unknown _1281795261.unknown _1281878579.unknown
本文档为【高中化学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3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17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