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

举报
开通vip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         【摘要】: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要想把握教学语言技能,关键是要把握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理解,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严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         【摘要】: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要想把握教学语言技能,关键是要把握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理解,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严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关键词】:节奏美情感美理性美机智美道德美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两位教师年龄相当,学历相同,专业知识水平相近,同时教学的对象内容基本一致。但其中一位教师讲课成功,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另一位教师讲课效果则一般,课堂气氛呆板低沉,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看关键就在于两位教师对教学语言的掌握不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可以说,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无论你具有多深的理论水平和多高的研究能力,在教学这门艺术面前,没有语言技巧的教学则是失败的教学。那么什么是教学语言的技巧呢?教学语言的技巧应表现在教学方面的巧妙的语言技能,对教学语言能力的掌握和运用。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他的教学语言极富表现力,不仅能清晰明白的传授知识,而且流畅准确,饱含真情,生动形象,启智导学,具有美的素质和美的魅力;他的答问语长于巧设机关,一问一答间有柳暗花明之巧;他的解说语能一语中的,一言一语恰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心田;他的朗读声情并茂,一叹一吟都能扣动学生心弦。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要想把握教学语言技能,关键是要把握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理解,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严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一、抑扬顿挫的节奏美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说:“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声调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讲,声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声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成功。有时教师的失败,是由于他的声调太弱,学生听不清他的话,而他也不能用他的声调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声调如粗糙的晨号声,听着就非常刺耳。”因此教师在讲话时必须注意语调的变化,并以此来控制学生的注意。上课并不是简单的听与被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你讲得兴致高昂,语调"上"了却一直不"下",时间一长,学生只觉得满耳都是噪音,很容易疲劳,根本无心听课了。相反,教师如果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语调,使之抑扬顿挫,时而高昂,时而低沉,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当然就不会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了。魏巍的那篇《我的老师》里所写的蔡云芝先生,“爱用唱歌的声调教我们读诗”,那“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的诗句,不但至今还能背诵,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音调呢?竟至于使人终身难忘?对他接近文学、爱好文学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那是因为蔡老师用的是一种抑扬顿挫的音调。鲁迅先生笔下的寿镜吾先生的语调也是抑扬起伏、高低有致的。这种音调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去感染学生。有了好的音调,还要注意语速。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就是通过教师的言语点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讲话的语速快慢应适中,而且宜慢不宜快。著名历史学家尚钺这样记录着他听鲁迅先生上课时的感受:“他的语言,虽然还有点浙江绍兴的语尾,但由于他似乎怕有人误解而缓慢清晰的字音,和在用字方面达到人人能懂的词句,使全教室在整个时间中都能保持着一种严肃的静穆。”由此可见,语速宜慢的确是教师语言的一个特色。这样的语言便于创造某种意境,渲染某种气氛,使听众入情入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前一部分写的是百草园里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后一部分写的是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深受约束的生活,两部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色彩截然不同,因而在讲课时,不论是范读,还是讲授,都要用两种不同的语调和语速,前一部分用欢快、活泼的语调,速度可稍快一点,后一部分用低沉、苦闷的语调,速度可稍慢一点。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地写作特点和主题思想。另外,语文教师在运用语言时还要特别注意音节的调配,这样才会给学生美感,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关注话题的中心。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音节调配、停顿来表达,意义有所不同。例如:1、a终年终日伺候着/我的慈爱的父亲b终年终日伺候着我的/慈爱的父亲2、a穿好/衣服b穿/好衣服。可见语言的节奏不可忽视。教师讲课,属于口头语体,因声音一忽而过,难于捕捉,为了表意清晰,不妨把有的单音节次变成双音节的。如“师、己、眼、知、兹”,讲述时若调整成“教师、自己、眼睛、知道、现在”就不会误听、误解了。为了突出讲课的条理和层次,话题句应该注意选用结构相同、节奏一致的句子。茅盾的《风景谈》写了六幅画面,若用“沙漠驼铃、月夜归耕、延河欢歌、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种整齐的结构来概括,就比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画面说成“猩猩峡外的沙漠”、“民族魂”要和谐好记得多。讲述要点时的第一、第二、第三,若其结构一致、节奏和谐,学生听到第二就会因相同的节奏而记起第一,学生与老师的思路就衔接上了。而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理清感情,融理于情中。二、声情并茂的情感美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语言应充满真情,应当是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才会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黑板上、教师身上、书本上。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心灵最敏感的,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讲述《背影》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主线是父亲的背影,表达作者对父亲无尽的怀念和作者父亲伟大的父爱。而现在的孩子普遍受到溺爱,不觉得这种爱多伟大,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记得当时我说道:“请同学们在老师的叙述中猜出你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这个人对你的爱很无私,小的时候把你背在他宽厚的背上,当你是最心爱的宝贝,出去玩怕你摔交,上学时怕你饿肚子,在妈妈批评你时会跑出来说情……”当我说到这里时已经有很多同学举手强着回答到:“爸爸!爸爸!”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描述父爱的真实存在,让他们心中被一种深情所填满,然后再声情并茂的泛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上深情打动了他们的心,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课文永留心中,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三、逻辑严密的理性美教师的语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应该准确地表达所讲内容和严密地论证论点,必须推理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叙述严密、论据充分,要有鲜明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从教师逻辑性强的语言中对知识有一个清晰、透彻、深入的了解,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去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地“征服”学生。那种罗嗦、自相矛盾、词不达意的语言要坚决摈弃。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要抓纲张目,准确地把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出来,使整个一堂课的内容好像一串有大有小的葡萄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内容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有的教师将“或”与“且”混为一谈,将“都不是”与“不都是”颠倒使用。诸如这些不准确的语言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准确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严重的混乱。有的语文教师提问时,问点模糊,如“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使回答问题的角度模棱两可,是结构安排方面还是表达中心方面的作用,不甚明确;有的老师提问时有悖于学生对课文整体的认识,如“你觉得哪些词句写的好?”从逻辑上分析,便含有“你觉得那些词句写的不好”,把部分误解为整体,割裂了文章的整体美。不如这样问:“你更喜欢文中哪些词句?为什么?”。又如“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修”字应译为“修长”而不能译为“修理”等。四、生动幽默的机智美生动形象是教学语言魅力的生命。。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他们的心弦,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位语言学家这样说过:“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快感,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在教学的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有威望的老师,他们的语言一定是生动形象的,也就是说一定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一句是这样:“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如果一字不错的单纯翻译,教学效果不会太好,但如果要利用手势、动作和适当的语气,表演着翻译,那会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译前半句时,可以手势过顶眼望前方,显示无比羡慕的表情说,:“邹忌身高八尺多,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译后半句时,可以用平缓、神秘而庄重的语气说:“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然后照着镜子对它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这时身体向左右倾斜一点)谁漂亮呢?’”仿佛其妻就在面前。这样学生一定能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幽默风趣是教学语言富有魅力的更高要求。老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开发学生智力,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成语、典故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我在解释成语“欲盖弥彰”时,就巧妙地用另一富有趣味的成语典故“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来说明其意义。这样,学生就在笑声中很自然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五、启迪心灵的道德美启智导学是教学语言充满魅力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问题教学法”中,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启智导学的教学语言能启迪学生智慧,疏通思路,指引导向,“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教师应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而不是把什么都告诉学生。一位语文教师在讲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美时,就渗入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他说:中国古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是除中国人之外的任何人所不能意会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经典优美的词句,声情并茂的朗诵,不仅引起了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汉语对祖国的热爱,极富教育意义。当然,我们提倡课堂语言富有趣味性,不是要教师专门讲笑话,哗众取宠,来迎合学生。否则,就会使学生觉得课堂语言过于轻佻、庸俗、油滑。这样不仅大大地偏离了主题,而且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歌德曾指出:“艺术家应当学会唱别人不会唱的音调,只有超群出众的东西才对世界有益。”雕塑家罗丹也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说: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才是美的语言。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除了要把握教学语言的魅力以外,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文体。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学生,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说明文,应多用说明介绍解释的语言,要朴实,有条理;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可以说,有了教学活动就有了教学语言,同时,也正因为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存在就像人们生活中的吃饭穿衣一样平常、普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没有更高度的重视和更理性的思考;还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呈现课堂教学生命力,改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心的希望通过对教学语言的这些浅陋的探究和分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重视和思考,引出更多更好的见解的作用。        
本文档为【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魅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2-04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