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_人文类硕士学位论文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_人文类硕士学位论文

举报
开通vip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_人文类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类硕士学位论文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石家庄铁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石家庄铁道大...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_人文类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类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石家庄铁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石家庄铁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将论文加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人授权石家庄铁道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 期: 导师签名: 日 期: 摘 要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诞生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我国就是其一。因此,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 首先,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在众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剖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特征及适用条件。 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历史来看,苏联国家政治权力在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进程方面起了最主要的作用,形成了以国家权力为轴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以高度集中为总特征的社会形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适用条件是上层建筑要具备高度的国家权威和经济基础要以规模经济生产方式为主。 其次,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优势与风险;通过分析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优势丧失、风险因素激化凸显,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帜。 最后,文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苏为鉴,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联 社会主义模式 适用条件 优势与风险 启示 Abstract Soviet Union was the first country of socialism, and it not only had changed the nation of itself, but also had the great impact on the whole world. From then on, many countries,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Soviet Union, set up their socialism countries, among of which including China.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Soviet socialism ha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hina. Firstly, using the literature-analysis method, this dissertation had studied the socialism mode of Soviet Union based on the many available literatures. In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the highly centralized Soviet socialist model of socialism, nation political power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of Soviet Union, state power was the axis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which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reas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dissertation made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ism mode of Soviet Union contained a high degree of state authority and economies of scale in production. Secondly, with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Marxism-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his section includes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 analyze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socialism mode of Soviet Union economically、politically and ideologically; on the other hand ,it analyzed the reforms of Gorbachev resulted in that the socialism mode of Soviet Union lost its advantages and the risk factors highlighted. The root cause of the failure of socialism of Soviet Union was to give up the banner of socialism. Key words: Soviet Union; socialism mode;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dvantages and risks; significance 目 录 1第一章 绪 论 7第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特征和本质 7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7(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概念 8(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背景 12(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过程 15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和本质 15(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征 20(二)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特征 23(三)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特征 24(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本质和适用条件 30第三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30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30(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优势 32(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风险 34二、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35(一)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势 37(二)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风险 39三、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39(一)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优势 40(二)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风险 42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失败 42(一)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彻底丧失 44(二)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风险因素激化凸显 48第四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48一、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48(一)发挥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50(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51(三)统筹区域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4(四)建立合理的经济参与制度和预防新权贵经济的滋生 55二、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启示 56(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8(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59(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顺新时期的党政关系 61(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63三、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启示 64(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 66(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69第五章 结 论 74参考文献 78后 记 79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研究的难点和学术争论的焦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特征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进行了历史考察,其中陆南泉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在《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原因再思考》中总结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八个条件:对待马克思主义有关商品经济的理论的教条态度;未能对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做出正确判断;最高领导层对新经济政策未达成共识;工业化运动使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更加巩固;农业全盘集体化是农业成为斯大林统制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大清洗”运动是导致斯大林集权政治体制形成与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传统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斯大林个人品行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学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备,本文拟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再提炼和梳理这一问题。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学者们普遍使用“高度集中”一词来概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总体特征。主要的研究又集中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经济方面,学界通常用“指令性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备战经济”等概念来界定,通常认为指令性计划、排斥商品生产和流通是其基本特征。葛霖生从经济的发展战略角度,揭示出苏联经济是一种粗放型或是外延扩再生产的经济增长方式。 政治方面,学界形成了三个主要观点:王正泉将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特征总结为权力集中于党,集中于党中央,集中于党中央少数领导乃至党的领袖个人。顾海良认为党政关系上的党政不分,使苏联共产党在实际工作中取代了政府机关的职能,所以大卫·科兹称其为“党——国制度”。邢广程从权力结构视角出发,得出苏联政治模式是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中央与地方形成了严格的部门管理原则,条条专政,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的权限很小。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对文化方面的研究还显不足。另外,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特征的负面影响论述居多,积极作用论述较少。因此,尚需以辩证分析的方法从正反两面做进一步考察。 (三)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 经济方面,学者们倾向于苏联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代表性的观点有:刘克明认为斯大林时代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排斥市场经济,超越了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导致苏联的解体的根本原因;还有学者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在于体制问题,由于苏联经济对政治的高度依附,以及长期形成一套根深蒂固的国家化社会关系,造成改革难以深化,失去动力机制;还有学者提出苏联的经济制度,具有备战型和准战时性特点,即经济发展的粗放性,经济结构的超重性,经济体制的集中计划性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封闭性。这种模式产生了两对矛盾:指令性计划与人们的消费行为不能用指令来规定的矛盾和对社会资源(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国家垄断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孙志伟等学者指出苏联与资本主义盲目竞比经济增长的失败,是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最终原因。 政治方面,有学者指出苏共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拒腐防变长效机制,在权力和金钱面前,在官僚主义的侵蚀和集权制的庇护下,苏共内部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推动了苏联向资本主义的蜕变;黄苇町认为由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被苏联工人阶级和人民所抛弃;另外一个主要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及其所倡导政治改革抛弃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思想文化原因主要有两点:苏共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缺乏理论创新。 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领域日益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个人因素等。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方面研究,很少有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它们的联系来分析这一问题的。因此,还需要从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揭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本文拟采用矛盾分析法分别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优势和风险,再用质量互变的辩证分析方法,在考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优势、风险的转化中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二、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必要性 (一)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需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往研究常常集中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需要改革的内容,甚至重点挖掘它弊病的一面。这就容易形成一种片面性的认识,似乎苏联模式就是改革的对立物,是应该被抛弃的东西,甚至对苏联模式否定得越彻底,抛弃得越彻底,就越是显得具有改革精神。这种认识在实践中是十分危险的,这也是造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之一。因此,全面、辩证地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我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都表现为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苏联社会主义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俄国的民族特点和当时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从中挖掘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史为鉴,促使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顺利一点,少犯一些错误,少走一些弯路。 经过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我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面临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尽管我国和苏联改革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是苏联改革中仍然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上世纪80年代,苏联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弊端进行改革,由于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哪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应当继续坚持,哪些是不符合时代要求,应当加以改革。正是由于苏共对改革的这一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才导致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轨道。鉴于此,本文拟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优势与风险的研究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并进一步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性规律。 (二)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一般规律之需 国外很多学者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对民主自由的破坏,将其看作是一种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还有一些学者将其看作是封建主义的社会主义。在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上,学术界曾一度出现过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倾向,并把苏联存在的问题仅仅归结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身。典型的是西方经济学家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完全对其持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计划者无法用价格机制调节市场、国有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失去了创造力,最终导致这种模式丧失活力。这种观点尽管正确地揭示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却忽略了苏联计划经济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外,他们的研究脱离了苏联的具体国情,未免失之偏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每个社会形态都是适应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因此,客观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前提是要将它放入大的历史背景下,尤其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去考察,只有结合其具体历史条件的特殊性,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分析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兴衰成败的整个过程。 国内学者虽然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作用,但只归结为战时的需要,或是快速工业化的需要,研究仍显不足。这些研究更多从静态历史条件下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文将运用质量互变的辩证分析方法考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优势、风险的转化过程,从中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从研究成果整体上看,很多学者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身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或民族等方面进行专题性研究,固然能够得出一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具有的特殊性,但由于缺乏宏观的大历史视角,难免有失偏颇,有管中窥豹之嫌。如何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看成为一个矛盾体,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放入到变动的历史环境中,考察这种模式内部的矛盾变化过程,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殊性研究出发,继续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性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一个历史课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成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历史素材和历史经验,只有通过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众多特殊性,从中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般性,才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境界,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才能不为任何困惑所干扰,不为任何艰险所畏惧。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拟采用历史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地考察苏联面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地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存在的优势与风险以及兴衰成败的过程。最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得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特征和本质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研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应当首先从该模式的形成、特征和本质开始。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相对落后的俄国面临着实现工业化、追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列宁带领俄国人民进行了十月革命,从此开始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篇章。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的伟大设想,列宁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但是,事实证明作为经济改造政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脱离俄国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导致种种负面作用。因此,1921年3月,列宁又开始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和探索。到1922年列宁因病去世,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到斯大林的身上。斯大林根据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领导苏联人民把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在这个过程中,斯大林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逐步确立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概念 在帝国主义垄断的基础上,苏联用国家计划代替市场调节,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上层建筑,最终形成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时间范畴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从其存在的时间来考察,是指苏联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所实行的模式。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党中央领导下,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创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这构成了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制度框架。随后的一些领导人如赫鲁晓夫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点和指导思想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制度特征是斯大林时期确立的,因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之前。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因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的时间不包括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内容界定 从内容上考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性。经济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坚持了社会主义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按劳分配方式及社会生产的计划性;政治上,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占主流地位。但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设想的简单抄袭和模仿,而是根据苏联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采取的特殊实践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形式的特殊性:公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形式,不同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占有制,偏重于平均分配的低水平按劳分配方式,区别于马克思提出的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方式。计划生产采取的是国家计划形式,而不是社会计划形式。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背景的。 1.规模经济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源和动力的革命。这种生产力的变革带来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其特点是重工业成为工业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重工业部门如钢铁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重型设备制造业、汽车和机车制造业等,对资源和资本依赖性强,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新的经济模式——规模经济。19世纪后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中分散的小生产日益走向集中的大机器工业生产。 生产力的变化,产生了两个重要结果:其一是生产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内部管理层级日益增加,具有更加明显的等级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泰勒科学管理体制与福特流水生产线,为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现成的组织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也为整个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经济核算制度奠定了基础。其二,市场经济中,在规模经济生产方式下,竞争的结果是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垄断企业有支配其他中小企业的市场权力,其本质是大资本对小资本的支配权力。基于以上两方面后果,即:将国家的行政权力关系引入到生产关系,用国家垄断代替了私人垄断;国家计划代替了私人计划,这些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经济基础。 2.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相比,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外国资本控制下发展的,其制造业极为薄弱,大量工业设备依靠从国外进口。除少数大企业外,大部分中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新生的苏联面临着实现工业化赶超西方的巨大历史使命。苏联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苏联必须迅速完成工业化,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模式,这决定苏联生产关系必然走向垄断。 十月革命后,苏联又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严峻的国际形势时刻威胁着新生政权,更加剧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压力。苏联成立后一直面临着复杂而险峻的国际环境,一直处于战时非正常状态。列宁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德国军队频繁发动进攻。各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日等国对苏维埃进行武装干涉,并且煽动苏维埃国内的白卫军进行武装叛乱。国外干涉军、白卫军和隐藏在苏维埃内部的反革命分子相策应,进行叛乱、阴谋和破坏活动。这种紧张的局势迫使苏维埃国家在1918年夏,开始进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的战争。战争造成了整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紊乱和灾难,经济状况十分艰难。对此,列宁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说:“只有最严格地计算每一普特粮食,只有对平均分配的每一磅粮食,才能使粮食够一切人吃。机器的粮食即燃料也极端缺乏,如果不集中全力来严格无情的计划消费和实行合理分配,那么铁路和工厂就会停顿,全国人民就会遭受失业和饥荒的危害。灾难就在眼前,已经非常逼进了。” 这种情况下,苏维埃实行了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以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斯大林执政后,苏联处于国际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中,国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兴起,使苏联再次面临大规模战争的危险。苏联从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为应付战争的需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更急促了。卫国战争爆发后,战争初期的严峻局势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以应对战争的需要。 3.国家主义至上的思想文化传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思想前提与心理准备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列宁社会主义理论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思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除商品经济;只有形成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最终实现按劳分配。政治上,随着剥削和阶级消亡,国家也将消亡,社会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设想,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主义至少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为前提的。用计划代替市场,成为计划经济理论的渊源。 列宁研究了当时帝国主义垄断生产关系,认为可以用国家计划安排代替市场调节。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社会要取消商品生产的观点,列宁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对后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俄罗斯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为苏联人民选择和接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做好了心理准备。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俄国具有国家主义至上的传统,即国家权威高于一切,一切取决于国家的需要、任务及历史的重负的传统。 从政治到经济、思想领域都可看见国家权威的踪影。经济上,长期以来俄国经济上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的小农经济,并且俄国历来有国家控制经济活动的传统。国家控制主要的交换活动,如食盐、烧酒、烟草等等,甚至进行对外贸易的商队都由沙皇控制。近代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国家干预下发展起来的,俄国存在的阶层主要是在经济上受制于沙皇代表的国家的小农阶层、平民及贵族。因此,俄国缺乏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环境,导致民主阶层发育不足。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俄国在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统治和皇权至上的思想传统。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体制,表现为“农民首先属于沙皇,然后才属于领主;贵族本身,无论是世袭贵族还是因其劳绩受君主赏赐的‘领地贵族’都对沙皇惟命是从”。 严格的经济控制和等级森严的政治统治,导致小农、贵族和平民对沙皇所代表的国家无比服从和忠诚的心态。东正教的传播,更加巩固和强化这种意识,建立起了小农对君主的个人崇拜和迷信。国家干预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使20世纪俄国资本主义获得发展,也使皇权主义和中央集权思想的传统保存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民众,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奠定了思想和心理基础。 总之,帝国主义垄断使计划代替市场成为可能。俄国国家至上的历史文化传统,构造了苏联人民主观选择机制,苏联人民很容易接受和选择计划经济理论。与西方的民主政党制度不同,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使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容易被广大人民接受。苏联国内外的非正常状况是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客观要求。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过程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过程是一场在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变革,围绕是否要继续进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斯大林和布哈林的政治斗争,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做好了政治铺垫。随后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反过来巩固和加强了苏联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过程中,斯大林建立和借助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推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1.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初具雏形 斯大林和布哈林的政治斗争成为苏联高度集中体制形成的导火索。斯大林与布哈林的政治斗争开始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案的争论,1929年之前党内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就存在分歧,一方面是斯大林主张用农业“贡税”工业的作法实现工业建设的资金来源,来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另一方是以布哈林为代表,主张经济平衡发展,反对通过剥夺农民来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斯大林和布哈林分歧的实质是是否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以1928年的粮食收购危机为导火索直接引发双方的公开对立和分化。两派的分歧和斗争又在1928年3月爆发的顿巴斯工业联合企业的沙赫特矿区爆发的矿井爆炸事件而升级,中央不得不召开中央全会来解决双方争执和分歧。但是在两次全会中,双方一直处于激烈争论状态。虽然布哈林在一开始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由于当时苏联始终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之中,国防工业建设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加上斯大林提出的“贡税论”提供了一条实现工业化的捷径,这对于解决苏联当前的政权生存与稳定有更多的政治价值。因此,双方在斗争过程中,斯大林逐步占据优势。最后,中央委员会中的多数人倒向斯大林。为了防止党内分裂,中央委员会提出解决双方分歧的“和解方案”,但是遭到布哈林的拒绝,并且起草一份对斯大林声讨批驳的政治声明,直接导致“和解方案”破灭和新一轮升级的政治斗争。随后,斯大林发动“反右倾斗争”,最后将布哈林清除出政治局。 在政治斗争过程中,双方形成各自阵营,在布哈林这派失败后,布哈林派都被彻底逐出政治局,这必然导致斯大林阵营的人掌握党内的大权,斯大林将自己阵营的人安排到军政要职上,使斯大林在党内的权力得到空前加强。斯大林1929年击败党内最后一个反对派,打破集体领导的平衡,形成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雏形。当然,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形成并不是简单个人政治斗争的结果,根源在于当时苏联还处于民主政治制度还未形成尚在探索的阶段,各项政治制度还不健全。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必然要通过各种政治力量间的博弈斗争来开辟道路。 2.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正式扫除党内反对力量,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实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方案奠定了政治基础。1929年起,按照斯大林设想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实施的集体化运动和第一个国民经济计划,开启了苏联经济走向集中的道路。这标志苏联开始迈向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实现过程: 第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建立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物质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的工业建设,苏联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重工业经济即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社会化生产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经济基础。 第二,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变革,逐步减少企业的经济自主权,形成国家直接管理企业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其标志是1929年12月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的《关于改组工业管理的决议》,规定企业在严格遵守生产财务计划纪律的条件下,在规定的限度内独立。取消辛迪加,国家最高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联合公司与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管理制度,即“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联合公司—企业”三级管理制,将企业纳入国家管理范围内,为走向人民委员部管理企业形式的过渡迈出了第一步。企业实际生产中,国家管理权力不断扩张,计划指标不断增加,经济核算制度实际作用减少,企业实际经营自主权逐步减少。 1932年,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改组为重工业人民委员部,撤销联合公司。另设轻工业、木材工业和森林工业等人民委员部,后来又不断增加人民委员部。1934年联共(布)中央又决定取消苏维埃和经济机关的职能管理制,撤销托拉斯一级,规定企业直属中央部门管理。在30年代末形成工业部门管理制度:各人民委员部——工业管理总局——企业,实现了中央直接管理企业。这个过程是逐步减少中央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管理环节,加强中央对企业控制的过程。1946年3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人民委员会改为苏联部长会议,把各人民委员部改称部。 第三,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进一步形成和巩固高度集中管理体制。1929年夏,首先在各产粮区开始推行集体农庄的做法,随后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发表《大转变的一年》,将一些地区的农业集体化试点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个《农业劳动组合章程》规定土地和主要生产工具实行公有化,不得买卖,还规定了劳动组织和分配事项。农业集体化运动确立了国家的农业经营管理权,国家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国家对工业和农业直接的管理,从根源上取缔了市场和商品流通活动,标志着高度集中的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和部门管理体制为政治上高度集中提供了经济基础,巩固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 3.高度集中文化体制的形成 政治上的高度集中必然导致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高度集中。由于布哈林倒台,他被剥夺管理文化领导的权力。斯大林撤换布哈林及其阵营中的支持者,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教育人民委员部、各文化团体进行改组,用自己的人取而代之,通过人事控制达到掌控文化教育领域权力的目的。教育文化领域开始形成行政化管理的方式,使教育机构、文化团体逐渐行政化。这导致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为特点的文化模式。 从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苏联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初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36年苏联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式确立下来。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和本质 通过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苏联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建立起高度集中为特征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征涉及到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特点及经济增长方式四方面。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包括国家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前者采取国有企业和农业中的国营农场的形式,后者采取工商业中的合作社和农业中的集体农庄的形式。 国家所有制是国家对社会生产资料静态物权的制度体现,在此基础上,国家可以直接安排国有企业和国营农场的生产活动。集体所有制表面上不是国家所有,而苏联在1933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直接给集体农庄下达指标,将集体农庄纳入部门管理中,实际上剥夺了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苏联30年代初建立起农畜产品收购制度,主要是义务交售制,剥夺了农民对农产品的支配权。为加强集体农庄农产品控制和政治控制而建立的机器拖拉机站,进一步将集体所有制变为一种准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国家实际控制下的集体所有制,为国家介入经济领域,安排全社会经济活动奠定物质前提和制度基础。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国家物权动态运行的具体体现。国家通过中央各部门下达计划指令,直接分配社会资源,组织经济活动。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从计划经济的组织实现形式、具体计划制定、执行过程和保证计划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一系列相关机制三方面进行考察。 (1)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组织实现形式 部门经济管理体制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组织实现形式。垂直的经济部门管理体系使中央部门与企业和集体农庄建立了行政管理关系,中央各部直接管理企业和集体农庄。计划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由中央向下逐级传达和实施。部门经济管理体制通过确立国家行政机关和经济领域活动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达到直接控制微观经济活动的目的。直接后果是层级性的行政关系从政治领域延伸到经济领域,成为主要的经济关系。行政化的经济关系在微观经济中的制度化体现是一长管理企业制度。一长管理企业制度与部门垂直领导管理体制是相适应的,厂长由上级领导任命,接受上级领导指令,对上级领导负责。 垂直的经济部门管理体系,经济管理权力的分配是由行政级别决定的,管理经济总权力集中于中央。从1932年以后实行的部门管理体制可以看出,中央各部门直接管理地方企业和农庄,中央通过下属部门控制微观经济活动,使管理经济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经济管理权力体现在中央控制总的经济决策权,即中央作出中央计划,集中调节和控制全国的生产和物资分配。中央做出总计划后,分配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做出部门具体计划,下达到企业,各管理层级对自己的生产计划有管理权力。 国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直接控制,导致了两个明显后果:一,随着国家对生产活动调节越细微,计划指标的数量不断增多。例如“斯大林时期,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40年代初曾多达120项,50年代初共有9类50多项。有了这些指标,企业的基本建设、产品品种、数量和质量、成本、物资供应和消耗、流动资金数额和周转速度、人员编制和工资、产品的销售及价格”, 几乎都由国家制定。二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越多,政府机构不断膨胀。苏联人民委员会下属的工业部门在1932年只有食品、木材、轻工业、重工业四个部门,而到1941年增加到23个部门。 (2)计划制定和执行的具体过程 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计划制定过程:中央根据上一个计划完成的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等情况,先制订出一个暂定的目标,逐级传达,各级管理机构再形成具体详细计划下达到基层生产单位。通过统一渠道,自下而上地提出意见和修改方案,附带地提出申请,说明完成内定生产目标需要多少物资和生产设备,将情况反馈回中央,中央再确定最终计划。计划制定是通过中央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控制而获得对全部生产活动的信息,从而制定全社会生产的总体计划。计划制定过程是国家在直接控制微观经济活动基础上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计划传达执行过程:计划由中央逐级传达到基本生产单位,再由各级部门下达并管理下级单位执行计划。计划具有强制性特点,如果企业不按规定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计划的传达和执行整个过程体现国家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行政控制。 在计划执行过程,计划本身具有排斥货币机制和价值规律的特点。国家对企业采取实物形式的计划,分配资源和组织生产,货币作为不同价值之间交换机制作用得不到发挥,仅仅成为代表中央配给物资的符号。计划在内容上包括国家制定商品价格,使市场的商品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起不到传达供求信息的作用。计划本身排斥货币交换机制和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国家计划排斥市场的表现。 为保证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有效运转,苏联还进行一系列相关配套机制改革,包括信贷机制、价格机制、财政机制等,建立起国家对生产经营活动、社会收入分配等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国家计划的具体落实。这些相关配套机制改革实际上是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控制能力,排斥市场机制的表现。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 非均衡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既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也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苏联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三个时期,1926年起到50年代中期,是传统发展战略时期。传统经济发展战略是剥夺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5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相应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1986年后向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 虽然经济发展的结构有所调整,但是,重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发展考虑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苏联经济结构一直体现出重工业为重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以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追求经济上数量、速度和规模。 (1)苏联采取经济非均衡发展方式的原因 第一,苏联经济发展战略决定非均衡的经济比例。在宏观的经济战略中,优先发展重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发展的重点。在1953年之前,依靠农业给企业“贡税”的方法,剥夺农业获取重工业发展资金。完全取消商品生产,加重对农民剥夺,没有利益驱动,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强行推行集体农庄,违背了农业生产的特点。由于农业生产具有与自然条件密切联系的特点,农业生产时时要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计划发展方式,统的过死,不能及时根据条件变化做出计划,使农业生产违背自然规律,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第三,苏联部门管理体制决定国家的政治目的优先于经济效益,表现在国家对苏联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影响。苏联宏观经济领域中,重工业发展大大优先于其他产业。计划经济部门管理体制使国家行政权力渗透到经济领域,使经济发展很容易根据国家政治需要进行转变。重工业是以钢铁、煤矿、电力等与军事经济相关产业。在苏联存在大部分时期一直与西方处于对抗的紧张状态,如斯大林时期,很容易使领导人出于对国家安全需要,偏重重工业发展。对苏联微观经济层面的影响表现为领导人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偏好。部门管理经济中,计划指标的实现程度是上级对下级的政绩考核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重工业规模经济生产方式,对资金和资源的依赖,一般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相比农业,重工业依靠高投入就可以取得明显的产出效果,更容易实现计划指标,致使地方领导人偏好重工业发展而忽视农业的发展。 (2)苏联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成因 部门管理经济造成具体管理中经济负责人容易选择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企业的经济负责人往往更关心完成上级指示,中央计划是生产数字规定,因此企业在计划完成方式上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的。重工业发展对资金和资源的依赖程度高。提高产出的方法有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和提高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更新生产技术,需要一定研发周期和设备更新投入。相比之下,只需要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的方式更快速易行。因此,放弃集约化经营方式而选择粗放型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部门经济管理体制的产物。 (二)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治体制,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从中央集中到苏联共产党,而党内权力集中于个人。苏联政治制度中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在苏联的政党制度和党群关系之中。 1.苏联的政党制度 布尔什维克一党执政的局面是苏联历史的原因造成的。苏维埃政权初期,还曾经出现过多党合作的局面。但是,由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政治态度发生了急剧转变,并坚决反对布尔什维克、推出联合政府及发动叛乱,最终布尔什维克无法与其进行政治合作,在政治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一党制的政党制度。 (1)苏联共产党的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民主主要包括两点:选举干部和党员的民主权利,即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 讨论党的政策时,在纪律的前提下保证党员自由发表意见。“在各个党组织内或在全党内自由而切实地讨论党的政策问题,是党员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和党内民主的重要原则。” 集中指党内要有统一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各个组织服从中央。这是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基础。 民主保证党的决策内容是民主、合理的,集中保证党组织的整体性和战斗力。 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苏联共产党党内民主长期得不到发挥,倒向了过分集中。苏联共产党建立之初处于地下残酷斗争状态,根本没有实行公开选举的民主条件,只有实行高度集中的军事化组织形态,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致使苏联共产党内的民主制度先天发育不足。苏联共产党内部任命制的普遍实行和民主机制不健全,是党内高度集中体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列宁时期,党内任命制由于战争需要确立起来,列宁主张在条件适当时完成任命制向选举制转变。斯大林上台后完全抛弃了干部选举制,将干部任命制普遍化,使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 (2)苏联共产党的权力组织结构 党内权力机制有中央委员会、党内监察机构、集体领导制。中央委员会应当充当集体领导者之间冲突的缓冲器和调节器,但由于党内干部委任制实行的泛化,使中央委员会的实际作用被削弱,中央委员会在组织上服从书记处,政治方面又依靠政治局,使中央委员会根本起不到独立政治调节的作用,致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党内监督机制流于形式,抑制权力膨胀的作用失灵。中央监察委员会本来是监督最高权力行使者,抑制权力过分集中,到斯大林时期反而成为镇压不同意见的机构,反过来加剧了权力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集体领导制实际上已经十分脆弱。一旦在政见不同而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在中央委员会起不到调和作用的情况下,冲突双方如果力量相当很容易走上直接的政治对抗。随着政治冲突升级,通过委任制建立起来的派系就成为双方政治斗争最有力的武器。列宁曾经想通过实行“工人民主制”,扩大党内民主防止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但是,当时党内出现了各种具有特殊纲领和集团纪律的反对派,不断挑起党内斗争,制造分裂,于是,俄共(布)十大的《关于党的统一》宣布解散一切派别集团,禁止任何派别活动。党内的派别斗争只会造成党内分裂与力量内耗,严重影响党的组织战斗力。因此,禁止党内派别活动成为党保持整体统一性的根本原则。但是,在双方政治斗争的实际过程中,随着政治斗争的不断升级,民主机制的不健全,势必会出现以派别斗争消灭派别的方式消除政治斗争现象。双方对立的政治斗争将会加剧双方组织力量的集中,最终权力斗争获胜方将成为党内独一无二的政治力量,占据党内各种重要政治资源。中央监察委员会根本无力制止争斗和监督权力滥用行为,反而成为政治斗争获胜方进一步打击异己势力的政治工具。集体领导制将逐步瓦解,演变为个人集权制。斯大林和哈布林的政治斗争正是沿着这种路径展开,导致党组织内部最终形成了金字塔状的组织体制,即全党组织和党的代表大会——党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总书记,党内委任制普遍化也促使主要人事权力最后集中于总书记一人。 2.苏联的党政关系 强调党对政府实施具体和实际的领导,有利于保证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稳固苏维埃政权,也为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党对政府的具体领导,也容易造成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情形。苏维埃制度是苏联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规定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和国家机构运行机制。斯大林提出苏联共产党要直接领导苏维埃,党的具体领导使苏维埃立法职能和选举制度流于形式。斯大林提出党的口号“具有法律效力,应当予以执行”, 使党拥有立法权。苏维埃与党的一体化现象,即苏维埃于党在组织上的重合,党内的领导人又是苏维埃主席团的领导人。苏维埃实际上完全处于党组织的控制之下,如1925年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具体要求,省委员会的书记和某些常务委员参加苏维埃执委会主席团,省执委会主席参加省委会的常务委员会。 以党代政主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党包揽了本属于政府的管理事项,如经济管理职能。斯大林提出党要对政府实施具体领导,加强党对政府的控制,在1934年党的十七大建立的党对政府的对口领导体制,党内针对政府不同的部门设置了很多对应的管理部门,使党取代了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 3.苏联政治体制中的党群关系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主要通过党同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关系体现出来。苏联政治模式十分强调党对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领导,注重其传达党政策的作用,这对党政策方针的迅速宣传和贯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过分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忽视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向上传达意见的民主作用,就容易忽视民众的意见。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管理制度上的国家化,也使其失去了相对独立性,只能发挥党和国家政策的传声筒和贯彻作用。 (三)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特征 思想文化管理体制,是服务于经济和政治体制、并受经济和政治体制制约的。所以,苏联的文化体制也具有了高度政治化特征。 1.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斯大林时期,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开始对文化领域进行改革,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 苏联思想文化管理体制具有行政化的特点: 文化领域实行行政管理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对思想文化系统全面控制的前提。 苏联共产党直接主管的思想文化事务不断增多,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设置了大量的管理思想文化事务的机构,包括对各个学术文化团体进行行政化管理。如30年代,联共(布)中央通过决议,由原来中央文化宣传部改组为五个部:列宁主义宣传鼓动部、报刊和出版社部、学校部、文化教育工作部、科学事业和科技创造发明部。行政管理范围随着专业划分不断扩大,党内设置的文化工作机构越来越多,人员编制越来越多。 苏联文化领域内的管理表现为行政化的等级领导,即由领导人制定大的方针政策,再由下面各层级机构按照上面规定的统一标准执行。各级按照行政命令统一执行中央有关思想文化工作的决议,中央统一指挥和直接监督全联盟范围内所有意识形态和科教文组织及其活动。 苏联在学术领域实行政治干预,如对某些学派采取粗暴的行政手段和对某些学科的发展用发布行政命令的办法加以禁止。20年代末30年代初,遗传学被宣布为唯心主义、种族主义的“伪科学”。一系列的政治肃反运动使大批科学家惨遭厄运,使科学研究领域的氛围严重恶化。 2.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意识形态 苏联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苏维埃文化在国家的主导地位,完全排斥和否定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的灌输作用,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旧知识分子开展政治批判,对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革命。这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领导关系,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但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片面的否定态度,造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处于封闭的环境中,不能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树立使苏联共产党和人民达到了高度的思想统一,为凝聚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各项政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保障。但是,统一思想认识却采取了完全否定争论的生硬方法。在理论和学术领域,领导人对学术争论给予权威的最后定性,其他人只能通过引证领导人思想再发表类似文章。如在斯大林时期,一切与斯大林意见相左的看法和观点都被认为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由于长时间的思想束缚,理论学术界形成了僵化的学术氛围,学者们不是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而是将领导人的定性奉为教条, 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本质和适用条件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本质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本质问题应当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性质的判断和苏联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来考察。 (1)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 苏联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应当看苏联模式是否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虽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的具有中国特殊性的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其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它对在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按照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上,它们所处历史阶段相同。并且,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面临着相同的历史任务即在经济上赶超西方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同的历史阶段和相同的历史任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隐含的共性前提,因此,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就能够成为判断苏联社会主义性质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含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方面的规定性,其含义是指当一个社会的经济条件不满足经典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规定,如果它的政权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与资本主义相比,能够给人民带来更多的政治自由;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具有更大的生产力发展潜力,以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发展生产,不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趋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它相当大部分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它不仅彻底消灭了旧的封建地主贵族阶级,而且也彻底消灭了旧的工商金融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尽管其消灭方式过于粗暴),它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尽管改造过急、公有制形式过于简单),而且还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电气化,实行了“不劳动不得食”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尽管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使苏联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苏联成为仅次于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美国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还成为打败法西斯国家的主力,援助过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尽管犯有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错误)。” 因此,苏联的确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苏联社会主义的具体实现形式 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是指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即在什么样的生产力条件下,用怎样的生产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苏联是在重工业规模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建立起国家直接管理生产的行政化经济关系,从而排除了资本关系。因此,行政化经济关系是苏联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有学者认为行政化经济关系是封建主义遗毒深入到社会主义制度中,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社会主义,甚至有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封建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判断苏联行政化经济关系到底是封建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要结合它的生产力背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是土地生产资料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化经济关系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行政化经济关系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私人垄断生产组织中的垂直管理关系。苏联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将资本主义现代化大机器生产工业化中所产生的微观管理体制引入苏联社会,用国家行政组织控制生产,赋予社会生产的计划性特征。整个国家好像是一个生产的总工厂,组织社会各部分生产都按照计划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根据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的特点进行的制度创新,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依托的行政化经济关系不能简单定性为封建主义。虽然两者都具有等级性特点,但等级性现象在资本主义管理体系中也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生产力背景,将抽象的等级性作为判断封建主义的唯一标准。 从社会范围来看,行政化经济关系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直接的行政化干预。行政化经济关系使国家行政关系普遍化,彻底排除了资本关系。以行政化经济关系为基础,苏联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行政性权力为核心紧密结合,使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 行政化经济关系的确立是在国家主导下实现的。行政经济关系的确立,势必要求国家政治上的高度集中,因为国家权力是经济集中的手段。斯大林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后,才利用国家暴力没收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剥夺富农的个人财产,推行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适用条件 国家的高度权威、以垄断生产关系为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国家至上的传统思想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适用条件。 (1)规模经济生产方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和获得成功的物质条件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俄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其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苏联成立后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严峻的国际政治局势,迅速发展国防工业成为其生存的迫切要求。苏联面临的历史任务和险恶的政治条件迫使苏联必须在短时间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时间的迫切性成为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催化性因素。 规模经济生产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现实性支撑。要建立国家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规模经济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私人垄断性生产,使得国家政治权力大规模渗透到经济领域成为可能,即用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私人垄断组织中金字塔型的垂直型管理关系,成为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和运行的基础。苏联行政化经济关系适应了规模经济生产方式,因此,在短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成果。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规模经济在生产中长期占主导地位,是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2)西方成熟的工业文明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成功的外部条件 虽然苏联在政治上与西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其与西方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完全中断,苏联官方和学者认为“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装备,较之吸收外资来经营租让企业,能够以较为有利的条件把西方的资金、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一起引进,以便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引进项目实行有效的管理。” 代表性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的企业管理、技术等都是直接引自于西方。苏联依靠国家力量大规模引进西方已经成熟和被事实证明成功的工业发展模式,才使其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国家的高度权威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适用的政治前提 苏联是用行政化经济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的,即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基础。这决定了国家的高度权威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和运行的必要前提;另外,苏联当时具体历史条件如战争的紧张状态是苏联形成高度集中模式的可能性因素。 国家的高度权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政治前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过程是在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变革,借助国家权威,苏联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国家所有制,取消商品、市场和私人占有制的过程。显然,完成如此浩大的制度变革过程需要强大的国家权威为后盾。以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为例,苏联就动用国家行政手段或变相暴力强迫大批农民加入到集体农庄。 国家的高度权威是计划经济体制得以运转的根本保障。中央计划是通过国家行政机构传达、执行的,为此要保证计划的实施就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只有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中央才能拥有绝对权威,才能控制整个社会生产。 (4)国家至上的传统思想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成功的文化条件 国家至上的意识传统为形成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提供了思想文化前提。俄国具有国家主义至上的传统,即国家权威高于一切,一切取决于国家的需要和任务。由于长期以来俄国经济保留了大量的小农经济,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由国家控制的(近代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国家干预下发展起来的——笔者注),俄国存在的阶层主要是在经济上受制于沙皇的小农、平民及贵族。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俄国形成了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统治和皇权至上的思想传统。严格的经济控制和等级森严的政治统治,导致小农、平民和贵族对沙皇所代表的国家无比服从和忠诚。东正教的传播,更加巩固和强化了以沙皇为代表的国家至上的意识传统。皇权主义和中央集权思想的传统保存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民众,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形成奠定了思想和心理基础。 第三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是指苏联保持社会主义方向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有利因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风险是指影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潜在和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优势与风险体现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历史唯物主义说明,任何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我们应当坚持用生产力标准作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优势与风险的逻辑出发点。 (一)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优势 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传播方式是依靠市场主体——企业的一系列活动,比如竞争、谈判、交易等,促使技术进步和扩散来达到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这个过程表现为经过市场竞争形式,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和时间交易成本,完成先进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扩展。在规模经济生产方式的背景下,苏联利用国有产权直接管理经济,向全社会大规模推广先进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交易成本,节省了生产方式转换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消耗。 建国之初,苏联处于全球资本生产链条上落后地位,如果模仿欧美发展道路,单纯依靠市场发展经济,只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正是国家主导型的经济发展,将国家政治力量融入了国家经济发展中。 1.国家主导型经济能够迅速实现大规模的资源整合 通过构建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苏联建立了超强的国家经济权力,用国家计划指令直接实现经济领域资源整合,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苏联拥有比西方更高的工业生产聚集度。“1973年,苏联一千人以上大厂占企业总数的11.2%,生产的工业产品占总产量的61.5%;美国、法国和日本1 000人以上的大厂则相应地站企业总数的0.6%、0.1%、1.4%,生产的工业产品则相应的占产品总数的38%、42.1%和34.4%”。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苏联面临着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的历史任务。通过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分配社会资源,压低消费基金,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经济发展,特别是满足了重工业发展对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需要,成功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2.国家主导型经济能够形成强劲的后发优势 国家控制经济发展,可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直接引入他国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形成后发优势。国家在引入先进技术和制度上有两个优势:一是国家在引入一些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产业,具有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二在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上,国家能够利用规模优势缩短引进时间。这决定了苏联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规模经济生产方式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国家规模优势,迅速推进经济发展。例如在1929年,苏联正是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通过国家力量从西方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3.国家主导型经济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对经济直接进行宏观和微观控制,既能够实现经济的有效运转,又能够有效消除经济危机和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在国家经济结构侧重于重工业的历史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效能还是非常巨大的。重工业产品是生产资料,技术相对稳定,生产过程可以控制,产品花样不多,需求较好预测。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中难免某些环节或方面计划与实际不一致,但总体上讲,在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资金、重点开发重工业历史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还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是不可能促进苏联工业化超快速度发展的。 国家主导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能有效化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方面,计划经济按比例安排社会生产,体现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这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生产比例失调,产生经济危机。 苏联通过国家计划,使整个社会有组织生产,杜绝了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的宏观管理是建立在国家直接控制微观生产基础上的。国家直接控制微观经济生产活动,决定计划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国家直接管理微观生产,取消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使苏联免受资本主义生产链条影响。计划经济的封闭性也决定苏联经济具有独立性,摆脱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尤其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中,苏联成为世界唯一不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又能高速增长的国家。随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仿效苏联建立国有企业,加大国家对经济控制,经济理论界由传统货币自由主义转向了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可见,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适当的经济封闭性可以使国家具有抵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免疫力,有利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风险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微观竞争等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场在微电子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现代科技的投入,并且把二战后的科技成果大量转为民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和部门。社会发展由资源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与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开始。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经济分工合作将资源、资金密集型生产部门或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他们重点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高科技、金融等行业。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这要求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其发展必须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特点、新要求,否则会陷入发展缓慢的困境,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方面遇到了巨大难题。 1.缺乏市场机制使科技创新和传播受到影响 市场竞争是刺激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市场竞争后果之一就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实质上是在刺激科技创新的双重动力即国家与市场竞争下发动的。完全取消私人企业和市场,苏联就无法从私人企业的创新中获利。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缺乏市场竞争的刺激,使苏联科技创新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苏联经济模式对市场作用的忽视,也使它无法利用市场得到全球化的好处,苏联不能充分地利用国际分工实现经济更快发展。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全球化的经济链条中拿走了利益最丰厚的部分。因此,那些技术最先进、开放程度最高、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最充分的发达国家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利益也就最大。而苏联“60%左右的对外经贸合作是与经互会成员国进行的……经济不是走的开放式发展道路。” 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生产中科技因素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其影响通过市场中企业行为得到传播,产生了对生产各要素、组织管理、乃至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一系列连续的辐射性作用。 尤其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整个社会进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促进了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引起了一、二产业比重的下降。苏联缺乏市场机制,单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安排各行业生产,各部门相互分割,各自为政,根本不考虑其他部门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间就难以通过企业间的直接行为如竞争、谈判、合并等一系列活动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不同行业间的传播速度放缓。所以,尽管苏联很重视科技的发展,50—60年代国防工业科技发展取得了世界级水平,但是科技进步却没有带动整个社会全面进步。 2.产业基础转变使国家规模优势发挥受限 当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重心向高科技型企业偏转时,生产形态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规模聚集到分散式生产转变时,国家规模优势的发挥将受到限制。苏联在规模经济中的国家优势建立在重工业的产业基础上。当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后,其生产结构必然要由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转向生产生活资料为主。因此,产业基础的转变必然使苏联经济模式的国家规模优势发挥受限。 3.非均衡的经济结构使苏联生产扩张能力受限 第二部类是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苏联轻工业发展的长期落后制约了重工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苏联由于国内缺乏生产扩张和提升的能力,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致使苏联整个国民经济遇到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中,苏联经济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集中、整合的优势。但是,当生产中科技要素作用逐步上升,科技处于不断创新的变动中时,苏联经济模式在科技创新和应用传播方面的缺陷日益显露。 二、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势与风险主要从这种模式能否有效履行国家职能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两方面体现出来。 (一)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优势 高度集中式的政治模式为苏联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建设和无产阶级利益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1.制度创新上的国家规模优势 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往往比个人或集团进行的制度创新更有优势。因为国家具有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使政府进行的制度创新具有时效快、约束力强的特点。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在社会制度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建立后,能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迅速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实现工业化,就是因为苏联政治权力集中推动了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2.保护国家安全上的应变优势 国家政治权力的时效性、强制性、凝聚力能够及时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危险局势。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动员各种力量,采用各种办法,将工厂、甚至整个工业部门,从即将被德军占领,以及遭受德军侵略威胁的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 例如,卫国战争期间,在战争头5个月遭到惨重损失的情况下,正是因为国家政治权力的集中,苏联能够及时建立战时经济,保证战争的需要。这也说明了国家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的集中,能够保证国家安全。一旦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包围封锁中,政治上的集中就会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必要保障。 3.处理社会问题上的社会理性优势 资本主义式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使参与个体成为“理性的经济人”,但是,却造成了非理性的社会。由于资本增值是生产的内在逻辑,个人会理性地以个人利益为基础进行行动,其他以外的事情不在考虑中,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非理性发展。整个社会按照资本增值的目的运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造成了人的异化,只见物不见人的生产使人成为服从工具理性的“理性的经济人”。人成为了生产的手段和工具。贫富差距、失业等问题大量涌现出来。就算是有产者也是被异化,表现在消费上。 “消费不再是人获得满足或幸福的手段,消费本身变成人生的目的。消费水平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指标,人为了更高的消费而疲于奔命,生存竞争归结为单纯的消费竞赛。” 而苏联社会主义建立,消除了贫富差距,解决了失业问题,人们生产和消费不再是按照资本的目的。国家计划使得整个社会理性发展,供给和需求按照计划进行等等,人的理性通过计划得到彰显。 4.保障工人阶级利益的执政党优势 工人阶级能够通过苏联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将其利益和意愿直接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使工人阶级的利益获得实实在在的保护。相比之下,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在实质上是有产者的自由与民主,是资本的民主与自由,是形式与程序的正义与公平。哈耶克认为自由是多样性的前提,只有市场经济才是自由的前提,但是,他没有看见纯粹的市场经济也制造了大量的不自由,无产阶级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被剥削;贫穷的妇女被迫卖淫;一些人为了生存甚至去犯罪。纯粹的市场经济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夺了许多人的生存自由、遵守道德的自由。他没有看见,也无法看见。因为“小偷、骗子、乞丐,失业的、快饿死的、贫穷的和犯罪的劳动人,他们都是些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并不存在,而只有在其他人眼中,在医生、法官、掘墓人、乞丐管理人等等的眼中才存在的人物;他们是一些在国民经济学领域之外游荡的幽灵。” 按照西方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资产阶级式的民主选举在纯粹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根本无法保障工人阶级的权利与自由。要保障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就需要建立制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力量。苏联基本政治模式权力的高度集中,党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强大的政治权力成为制约资本主义生产的最有效的力量。工人阶级通过其政党直接掌握政权,可以将自己的意志最直接的作用于政府。政治上的高度集中使工人阶级的政党掌握了强大的权力工具,最大程度掌控社会的资源,使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自由能够得到真正实现。 (二)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风险 苏联政治模式的风险在于这种模式运行具有高额的管理成本和缺乏民主监督的权力结构。 1.行政机构膨胀使管理成本上升 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管理行政事务繁多,行政机构不断膨胀。政府内部层级越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扭曲程度越为严重,同时,管理成本越会上升,国家承担的财政支出就越大。当信息向上传递,下属为了获得提升或奖励机会,通常会隐瞒其不足的表现,这样在等级制中每一层面造成信息扭曲的动机不断积累,随着层级的增加,管理成本呈现的非线性增长。同时,在政策下达过程中,每一层级利用信息传达的单一性,出现懒惰怠政心理,用国家政策和自己手中权力谋取利益的动机,又会造成上级政策在下基层无法有效落实。 2.缺乏必要的民主制度使执政党面临着权力异化的风险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系缺乏民主制度建设就容易出现权力异化,造成执政党内部特权阶层出现。由于建党之初“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一片黑暗,无政治民主可言。革命的政党和组织处于非法的地下状态,只能实行秘密活动的原则,在这种条件下,列宁主张建立和第二国际各党截然不同的新型政党,建立一个‘革命家的组织’。” 同时,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保障生产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工人阶级的利益,真正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在政治领域:党的机构和国家机构迅速合而为一,联共(布)这个工人阶级政治组织逐步变成了独特的意识形态的骑士团”。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计划经济的政治保障。计划经济依靠行政机关执行计划,行政机关的等级性就容易滋生出以权谋私的特权阶层。“因而,苏联型社会里随着时间的推进,许多团体——特别是某些特定行业里高层行政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小团体——存在着非正规的隐蔽的组织起来的机会。” 这些手中拥有特权的人互相勾结形成了盗取国家财富的团体。结党营私、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对党的肌体造成严重的腐化。 权力对党性的侵蚀,使苏联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在计划经济下,苏联共产党掌握政治和经济双重权力,如何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抵御权力和物质的诱惑,避免党与工人阶级的之间联系的疏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不正确的党政关系使苏联共产党自身建设弱化 苏联共产党内部曾建立许多与政府部门相重叠的部门,以至于党内的各部门代行了政府部门的职能。 这很容易出现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使党陷入许多琐碎的政事,耗费大量精力。“叶利钦在苏共二十七大上尖锐地指出:党‘中央各部的机构渐渐地成为了政府各部的翻版’;‘党中央各部很多人简直忘记了什么是党真正的工作’”。 党的大量精力被牵扯到繁琐的政事中,造成党自身建设被忽视,这也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受到影响。 党政不分往往使政府部门可以不负责任,把什么事情都推给党的机关,造成党和政府行政资源大量内耗。 三、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优势与风险 苏联的文化模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同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其优势与风险必然与经济、政治的优势与风险相关联。 (一)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优势 苏联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构成了苏联共产党和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同时,苏联利用对各种文化团体的有力控制,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 1.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了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态势 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高度集中式管理形成了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态势。苏联按照行政命令、行政执行原则,自上而下对全联盟范围内所有意识形态和科教文组织及其活动统一指挥和直接监督。各种文化团体媒体等直接属于苏联行政管理,使得这些组织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有力喉舌,使苏联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思想进攻,做出强有力回应。在文化领域权力集中后,苏联共产党为了加强宣传力度,组建了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宣传的机构,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思想领域迅速占领优势。 2.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构成了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苏联共产党战胜困难的科学思想武器,是处理实践中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这是布尔什维克夺取十月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 苏联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体现,也是其先进性的体现。因此斯大林说“党依靠它们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教育方面的指挥人员,让他们在工人居民中散播社会主义的种子,散播共产主义的种子,从而把党和工人阶级在精神上联系起来。”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奠定了苏联共产党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力量,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的过程,是对苏联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辨别、批判的过程。为此,苏联进行了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的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灌输,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旧知识分子开展政治批判,对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革命。这个过程对苏联共产党内部来说,无疑是统一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觉悟的过程,也是对人民统一认识,进行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还同苏联文化结合起来,成为带有苏联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使人民更容易接受,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基础。 (二)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风险 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也具有负面影响,不科学的文化管理手段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造成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受到影响。 1.学术领域政治化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 苏联为集中领导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按照行政命令、行政执行原则,自上而下对全联盟范围内所有意识形态和科教文组织及其活动统一指挥和直接监督,造成学术领域政治化的后果。由领导人制定大的方针政策,在由下面各层级机构按照上面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执行。由于学术领域中用粗暴的政治手段干预学术争论,如在大批判、大清洗中,直接采用肉体上消灭、监禁流放等粗暴的手段,理论学术界形成了不是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研究问题,而是以领导人的定性为纲的教条僵化的学术氛围。学术领域的政治化使领导人被神化,思想理论界日益僵化和教条化。“在僵化的教条主义占统治地位和个人崇拜盛行的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苏共甚至最后发展到其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垄断理论,还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解释权。从而,窒息了党内和学术界的创新精神。”。 2.意识形态的无限宽泛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工具性存在 意识形态的无限宽泛化,使得马克思主义学说实际上变为一种工具性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丧失了整体性和有机性,体现出了一时一地的实用之目的和功利之需求。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各种概念被有目的地抽取、分割、剥离,或者一定程度地夸大或者绝对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了某种单一维度的僵化存在。”并且,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政治化色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关社会行动或政治实践的‘思想体系’、‘信仰体系’或‘象征体系’”。 “马克思主义由这种“泛意识形态化”所造成的随意性、暂时性和短效性以及某种程度的实用功利性,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受到损失甚至丧失。” 由于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政治力量的象征体系,就不能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也就丧失了理论发展的活力。 3.教条主义造成苏联共产党丧失了理论创新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吸收人类各种优秀文明的结果,是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的科学。拒绝与其他文明成果交流,排斥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可贵的理论丰富源泉,造成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封闭化、绝对化。“在苏联20世纪30年代后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于斯大林模式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后的若干年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思想价值与功能大为降低,这一点直接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下半叶曾一度落后于当时高速发展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而苏联领导人继续墨守陈规,以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个别论断作为教条,拒绝与时俱进,“产品经济观一直占主导地位,批判市场社会主义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直批到苏联解体苏共垮台”。 不以具体生产力的实践为基础发展马克思主义,拒绝与时俱进也成为阻碍苏联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失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的某些方面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似乎看到了这个问题,着手进行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既是戈尔巴乔夫实施改革的对象,也是改革的起点;应该说,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发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化解风险,才能成功。戈尔巴乔夫没能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与时俱进提出恰当的改革措施,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优势丧失殆尽,风险因素凸显激化,量变引起质变,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彻底丧失 戈尔巴乔夫所实施的改革措施,是企图套用西方资本主义完全私有化的市场经济,通过变革社会主义性质来解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 1.戈尔巴乔夫放弃了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丧失了政治优势 人民只有通过自己的执政党才能够实现当家作主的地位,摆脱资本主义的阶级压迫,而只有共产党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意愿。因为共产党的宗旨和阶级属性决定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的历史使命就是使劳动人民摆脱最后的枷锁,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是依靠苏联共产党的执政优势,根据人民利益制定国家的政策方针,使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 而戈尔巴乔夫进行的领导制度改革,打着党和国家职能分开的旗号,使党放弃了整个社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当党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制定国家发展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最终也会被人民所抛弃。同时,他推行多党轮流执政制度,纵容了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政党和党内的特权分裂者任意发展,向党夺权。虽然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可是这些不过是某些利益集团的民主、自由,根本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最明显的就是在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后,在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主导下,迅速实行了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私有化运动,而打着自由、民主为旗号的特权阶层成为最大的得利者。 2.戈尔巴乔夫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使苏联丧失了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优势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根本上是要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式,认为只要自动引入市场经济,就可以使苏联经济自动好转。西方市场经济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成熟的保障机制。西方经济正是利用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转,才使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戈尔巴乔夫没有看到这一点,将私有化的市场经济看作治疗苏联经济的灵丹妙药,放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国家主导优势。 其实,国家主导型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并不冲突,在市场经济引入方面,国家主导优势能够通过引入相关的配套机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制度保障;国家的高度权威能够保证形成统一的市场,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的动力之一,也可以融入市场的发展,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戈尔巴乔夫仅仅看到西方经济发展的表象,没能从本国发展经济的实际出发,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丧失了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优势。 戈尔巴乔夫采用完全私有化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全抛弃。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确定的“哈佛计划”,其基本内容包括实行经济自由化、所有制非国有化和私有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公有制经济的完全废除,使苏联社会主义丧失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3.戈尔巴乔夫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使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失去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文化优势 在意识形态领域,戈尔巴乔夫打出了反斯大林的旗号,通过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来否定社会主义,改变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推出自己“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指导思想多元化使人们原有的思想和信仰发生了根本性的剧变,使党和人民的思想都发生了严重的混乱,其共同的思想基础被颠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有力的优势地位丧失,各种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趁虚而入,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前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抛弃和社会主义方向背弃,从根本上决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风险因素激化凸显 1.戈尔巴乔夫推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没有使苏联长期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纠正,反而使马克思主义被彻底抛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苏联共产党战胜困难的思想和理论武器。但是,它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式的理论,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只有从时代不断变动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真正的革命作用。如前所述,教条化对待马克思主义,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孕育着风险。 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理论基础来看,他推崇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特征应当是“人的尊严、人道主义”。 他所谈的“人”是脱离社会物质条件下抽象的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大特点就是抽取马克思主义中一些关于人的哲学理论,将其作为高高在上的唯一标准来衡量一切。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不加辨别的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观点,片面抽取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观点作为判断依据。由于戈尔巴乔夫没能看到时代生产力背景,最后他只能得出苏联社会主义是对人本质的异化结论。这种把马克思主义更加教条化的态度,将马克思主义同时代背景相割裂,同本国实际相割裂,使马克思主义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最终被当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被抛弃。 2.戈尔巴乔夫实行的党内改革,导致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能力和政治上的先进性 (1)党内改革使苏联共产党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由于苏联共产党掌握着经济和政治双重权力,所以长期面临着被权力异化的风险。戈尔巴乔夫对苏共的思想“改造”和组织“改造”使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抵抗权力异化的能力。思想“改造”,就是通过宣传“新思维”改变苏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来改变苏共性质。党的性质的改变,使其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组织“改造”或者叫组织“改革”,就是开展大规模的干部清洗,大力提拔那些能够“解决新任务的人”,改变苏共各级领导班子的人员构成,使苏联共产党内主张改变苏联共产党性质的激进派势力大大增强,改变了党内的力量对比,大大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继续保持党性的能力。 此外,戈尔巴乔夫通过党内民主改革即“党内生活民主化”,瓦解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内舆论多元化造成党思想上的混乱;对公开分裂党的特权分子,戈尔巴乔夫主张让他们“放手去干”,结果党内的特权阶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党内分裂势力,党分裂为“激进派”、“保守派”和“中立派”,党的组织战斗能力被严重削弱,执政能力受到严重损害。 (2)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制度改革,使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 苏联共产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执政风险,但戈尔巴乔夫把这个风险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党政关系上,戈尔巴乔夫主张苏联共产党应当将一切权力交还给苏维埃,使苏维埃完全摆脱党的领导,使党彻底放弃了权力。同时,他推行的政治多元化改革,实行多党轮流执政,纵容和扶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繁殖,向苏联共产党夺权。最终改变了苏联政治体制,使苏联共产党从苏联政治体制的核心地位退出。 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共产党是通往人道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障碍,只有使苏联共产党放弃权力,才能推行西方资本主义式的市场经济制度。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苏联社会主义失去了根本的政治保障,成为了空中楼阁。 总而言之,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放弃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可以发挥的优势,激化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风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现了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双重统一。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具体实现方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结合了时代背景创造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制度原则: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够通过政治权力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能保证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既是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思想保障,又是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基础;公有制经济既是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经济基础,又是国家发挥主导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风险主要在于如何进行苏联共产党的党建问题,使其始终发挥推动社会进步、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和风险中其实蕴含着苏联改革的两种前途。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制度原则破坏殆尽,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势消失;瓦解了整个社会的核心力量——苏联共产党,使苏联共产党的性质、组织,地位都发生根本的变化,苏联社会主义丧失了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障,最终发生了“和平演变”的历史倒退。 第四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成败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仅包含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也包含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般性,其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苏联经济改革的教训说明,能否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如何利用好市场经济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既要符合市场趋势,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宗旨,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一)发挥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和竞争的状态。在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历史阶段面临着双重历史任务,即经济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必须经历一个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因此,如何吸收、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历史性课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通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当时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文明 相结合,使苏联跨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缔造了社会主义的辉煌历史。但是,在面临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科技为主导,市场经济成为新趋势的背景下,苏联却仍旧停留在原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丧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致使苏联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其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逐渐落后。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将落后的原因归结于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放弃社会主义方向的错误改革,造成了苏联解体的恶果。苏联正反两面的历史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文明的过程不是社会发展的自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制度创设的过程,是一场在国家主导下发动的社会变革。发挥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一个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要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是我们充分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市场经济又有各种不利影响和风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将市场和计划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既能顺应当前需要,又能掌握根据外界条件变化而及时应对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政府在具体制度创设方面,应当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宗旨。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发达国家以公司的大规模科研投入和法律制度上的创设形成了对知识产权的合法垄断,使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国要从长远战略出发,制定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升级、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例如,我国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战略升级出发,对知识产权法进行新的修订,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而为我国知识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制度前提。 (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首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是保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经济基础。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经济是国家掌控经济命脉,进行宏观调控的微观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计划性的重要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公有制经济控制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执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保障民生重大问题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公有制经济还是增加全民福祉的重要手段。 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市场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面临的经济风险性因素逐渐增大。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调整干预是应对经济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决定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苏联在50年代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说明,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国家投入也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应就一些私人企业不愿投入或没有能力投入的高科技产业,公有制企业通过国家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通过市场运作,可以对国内本行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给本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市场导向作用。 其他形式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形式所有制经济对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科技创新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其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胡锦涛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讲话中提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关键是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我们要建立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各个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促进有利于生产的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在各市场主体之间,注意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以保证各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打击不合理的垄断经营,打击非法收入,取缔不合理分配手段,保证平等有序的竞争秩序,为市场经济各方主体参与、竞争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注意从经济长远发展考虑,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缩小贫富差距,调节过高收入。社会安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也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生产的要求。社会和谐的要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确保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为此,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困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跟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这是经济保持长久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面临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其前提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坚持了以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就是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统筹区域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尤其是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纷纷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苏联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压力。但是,由于苏联国内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和长期以来重、轻工业的比例失衡,使其缺乏生产扩张和提升的能力,内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成为苏联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性因素之一。鉴于苏联的教训,我国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处理好地区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问题。 从毛泽东同志1957年初提出著名的“十大关系”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关于完善地区和产业经济结构的探索,邓小平1988年曾经在《中央要有权威》一文中也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的先发展起来,这是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候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胡锦涛在《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中强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增强全国发展合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当前,完善地区和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风险增大,要求我国必须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引发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为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契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进一步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动力。统筹区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统筹区域发展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不断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和谐性。我国区域间的关系还涉及到民族问题,如西部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统筹区域发展也是不断增强国家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统筹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条件,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质和量的要求。 统筹区域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市场基础上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和整体规划的作用。我国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尊重市场规律,将区域发展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形成全国大经济战略规划。国家在规划平衡各区域发展时,要将因地制宜和发挥地区的积极性相结合,将国家战略和地区优势相结合。国家还要做好一系列同市场经济配套的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第二,统一国内市场,促进地区和行业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发挥地区综合优势。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市场的区域壁垒,使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各地区要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还要注意地区间的产业要优势互补,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在处理地区间的关系时,国家整体规划应当以发挥地区优势和实现各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国家要对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给予相应的经济和政策扶持,但同时应当注意到地区间的公平发展。就是说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当以压抑其他地区发展为代价,而是应当注重培育综合平衡发展的科学调节机制。 第四,地区发展特色产业过程,要注意加大科技投入。只有将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和高新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给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地区产业特色优势的持续性。 总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确立的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总的目标是,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建立合理的经济参与制度和预防新权贵经济的滋生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这个过程就要在市场基础上建立合理经济参与制度,重点要预防形成新权贵经济。 新权贵经济,又称“权贵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m)经济”、裙带资本主义、关系资本主义、朋党资本主义、密友资本主义,最典型的是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马科斯、印尼苏哈托,其特点是“只要作为执政者权贵的家族、密友,只要找到作为执政者权贵的‘关系’,就会迅速地形成又粗又重又黑的腐败链,就会产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危害极大的腐败现象”。 新权贵经济的利益群体是通过当权者权力寻租与当权者结成联盟,利用当权者权力不正当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一种非正常市场垄断的经济形式。这部分人为继续保持其经济利益,对建立公平有序合理竞争市场经济制度极力阻挠,成为合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最大阻碍。这种经济形式是市场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毒瘤,也是执政党战斗力的腐蚀剂。 苏联剧变后,并未造就庞大的中产阶级,却形成了一小撮国家资产继任者。黄苇町在《谁是苏共的掘墓人——“文明与宽容的革命”》一文中谈到“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苏联时期的国家干部在现在总统班子里占75%,在政府部门占74%,在地方政府中更高达80%。而国内企业家中原来的共产党员占85%,很多是直接由国有企业经理变为老板的。今天的“新贵”其实都是“旧贵”。” 苏联教训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过程,是对人们重大利益调整的过程,也时是不同利益群体展开博弈的过程。我们应当注意两点,其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领导核心,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的改革方向。制定公开、规范的经济参与制度,保护合理经济形式,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收入形式和非正常垄断经济形式。依法打击资本和政府中权力的非法结合,用法制斩断权利与资本结合的“纽带”。其二,要引入民众参与机制,使公众合理参与改革过程,抑制不合理既得利益者的博弈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立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是党在改革过程中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力量基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要依靠人民,党的各项政策方针的执行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形成公平有序合理竞争的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经济发展环境,这个过程是人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必然是人民广泛参与的过程,建立合理的民众参与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启示 苏联长期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党员干部热衷“命令式”、“一言堂”,逐渐脱离群众,蜕变为新的特权阶层。同时,苏联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在戈尔巴乔夫所谓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倡导所谓的人权、民主,最终导致形形色色的政党林立,无政府主义泛滥。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下,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悲惨结局。因此,我们应当以苏为鉴,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民主得不到发挥,民主精神长期受到压抑,导致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法发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却又使苏联民主政治建设走向极端,大谈抽象的全人类利益和超越一切的民主,抛弃了社会主义性质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最终遭致失败。就我国而言,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推行怎样的民主,怎样推进民主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资本奴役,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民主不是建立在抽象自由概念的基础上,而要建立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的生产力基础上。民主政治建设,不能脱离所在历史阶段去追求一种超越历史阶段永恒的民主自由。在人类社会的每个历史阶段,民主政治都有不同内容和要求。在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我国的民主政治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当前的民主政治建设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主体权利为本位,基于自由契约为纽带,以平等公开竞争为资源配置的运作方式。 市场经济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活动的开放、自由、平等使广大人民权利意识普遍增长,民主政治建设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当前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以保证市场资源分配和利用有效性和合理性,防止市场机制被不正当的垄断如权贵经济既得利益者和政府不恰当干预行为所扭曲。 第二,当前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必须采取三位一体的民主形式,即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形成,决定了我国需要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孕育于市场经济中的民主具有一定缺陷,其内容主要反映市场经济活动的需要,是一种主张竞争机会平等的形式民主,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则无法反映。 我国的发展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由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这要求我国民主政治要将最广大人民利益统一起来,逐步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因素,构建各方面利益和谐的民主政治制度。 因此,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民主政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组织和领导人民掌握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其他各项事业。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建立在单个人抽象的自由平等基础上,而是一种与现实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民主。这里的“人民”是最大多数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追求人们在当前生产发展状态下的自身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的任务。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主导式发展,是靠市场和国家两个动力驱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决定我国的民主政治必然不是纯粹市场中的形式化的民主,而是要将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意愿统一的民主。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要体现在人民获得切切实实的利益上,人民真正的自由发展,真正达到发展靠人民、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相结合的制度基石,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保证。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意味着,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是以法制为前提的,任何组织各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法定权限。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共产党自身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制度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充分借鉴资本主义的有益成果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是自发完成的,必然要求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领导人民不断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共产党作为唯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担负起领导核心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成为有能力的政党。 要在新时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就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胡锦涛在《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意愿,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真谛,就能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胡锦涛的讲话指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真谛。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最广大人民为自己的执政基础。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因此,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核心必须是“以人为本”。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去。只有人民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感受到切切实实好处,中国共产党才能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顺新时期的党政关系 尽管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忽视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有效地应对国内外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其丧失执政地位的基本原因。共产党要不断适应国情、世情、党情的变化,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胜利,关键在于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 1.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新时期各种复杂局面的时代要求。从国情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利益格局错综复杂,党必须具备相应的执政能力,才能处理好改革中各种矛盾。从世情看,随着世界局势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要在各种复杂不确定因素中谋求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应对各种风险,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提高党在新阶段适应发展变化的执政能力。从党情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内部更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建立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长效机制成为我们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党;从外部封闭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从党自身的主观机制和体制入手,展开全方位的建设。本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根本要求,围绕理想信念的思想建设、党员及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党群关系的作风建设、党内制度建设、以及反腐倡廉的能力建设五个方面展开。只有这样党才能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富有活力、团结奋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七大强调,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式下,党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只有不断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措施,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 2.理顺新时期下的党政关系 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对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必须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原则理顺新时期的党政关系。其中最主要是理顺党与人大、党与政府的关系。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是理顺党政关系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政治保障。 第二,要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党对人大的领导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党与人大间的关系不能是苏联模式中直接组织领导。党对人大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使党的重大政策和政治主张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第三,处理好党与政府间关系。历史条件转变必然要求党与政府职能要适当分开。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建立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党在新时期下的历史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改革,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党应当发挥政治领导的功能,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地位和作用。但党的领导不等于具体政务的处理,党不能将自己陷入种种琐碎繁杂的政务中。实施党的具体方针政策,应当由政府在党的监督下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将党和政府职能的划分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经济改革的重重阻力,其根本体制性障碍在于政治体制。1988年戈尔巴乔夫将改革的重点转入政治领域,但是其改革措施却过于偏激,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政策,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改革的实际需要,放弃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导致苏联社会核心力量的崩塌,最终使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苏联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国家主导性的社会变革中,除了大的改革方向要正确,还要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我们应从经济改革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十七大报告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是国家权力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过程,表现为单位制为社会基本单元向个人为社会基本单元的转变过程。 社会经济从权力体制下解脱出来,“各种经济社会组织都有了自主性和能动性,它们的角色不再是权利体制上的一环。如何确保从权力体制解脱出来的经济合理运作,就成为行政治理的责任”。 市场经济是多元化、开放性的经济形式,因此,保证开放的前提下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合理经济秩序。构建合理经济秩序,调动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决定了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目标之一应该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型政府。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首先要限制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经济权力,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行为,要求“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这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保证市场资源配置基础地位的前提。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要加强政府权力在经济运行上的作用。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自动形成各种规范制度。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要求政府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机制和规范。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也使政府在建立合理经济秩序时面临着多元利益主体和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这要求政府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加大了市场经济运行的风险,这要求我国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应当提高效能,加快市场要素利用率;应当科学执政,降低行政成本;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管理层次,精简办事机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实行大部制改革。政府要科学执政,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行政管理体制。 三、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由于戈尔巴乔夫在指导思想上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苏联才走上了一条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大肆鼓吹西方的民主、人权,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极大混乱,各种西方思潮泛滥,分化敌对势力趁虚而入,使苏联国内各种反对力量得到发展的空间,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想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 苏联共产党垮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教条化、僵化。由于没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苏联共产党始终没能突破事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进世界革命等。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僵化理解,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根本无法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这是造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重要原因,也是戈尔巴乔夫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理论保障,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前提。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其实践本性和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赋予马克思主义具有浓厚的“问题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如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新思维,提倡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理论的简单抄袭,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伪社会主义理论。历史证明,否定马克思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要坚持在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的基础上来谈马克思主义,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才有意义。 在我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的过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过程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就会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立足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符合实际需要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2.理论创新必须落脚于实践创新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就是要以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出发点,考虑本国国情的需要和特殊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解决方案,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也就是说,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就是要形成以研究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主体的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我们的理论创新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经验作为理论创新的材料来源,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创造力和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才能使人民能够接受,转化为巨大的生产能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中国老百姓喜欢的理论风格,科学的理论才能迅速转为实践能力。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存在,反映了人类精神方面的内容,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道德风尚、思想理论等内容。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反之,则是落后的文化。戈尔巴乔夫所倡导的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属于后者。这在本质上是否定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迎合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思潮。实践证明,意识形态的阵地上,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思想就会迅速泛滥。苏联解体的历史说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最重要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处理各种文化间的关系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我们的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为自觉的认识和选择机制,才能真正发挥行动指南的作用。其行动指南的作用具体体现为理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点明了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未来方向,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性,也符合目前我国发展阶段的现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最大程度上凝聚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最能体现我国当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两股重要思潮,既体现了我国当前党和人民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又充分调动和鼓舞了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和斗志,使党和人民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心。和谐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和谐理念在道德风尚层面上的反映,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基本的道德伦理追求。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顺应了民意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健康发展。 2.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资本、劳务、服务等生产要素和市场全球化的过程,伴随着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更是一个宣扬文化理念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必然使各种思想相互接触、碰撞、交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就面临着处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在开放的环境下,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经得起各种思潮的挑战,及时对时代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回答,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体现时代性。同时,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内化为人民的精神动力,才能支持社会主义事业。 3.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和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要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就要发掘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时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发出来,并运用于国际竞争,既体现了当今知识经济生产方式的需要,也是国家之间竞争的需要。 要使中华文明焕发新的活力,还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其他一切文明成果。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文明只有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才能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苏联社会主义文化采取高度集中的行政关系模式,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最终窒息了文化发展的活力,阻碍了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我们要深刻汲取其教训,建立适应文化发展规律的体制。 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动升级,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判断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实现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建立适应文化发展的合理体制。要将文化看成是一种新的重要的生产力,要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导向,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好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我国的文化发展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和世界文化发展相接轨。 第五章 结 论 本文通过辩证、历史地考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结构特点、风险与优势和兴衰成败的过程,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出发,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启示,得出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综合地考察苏联面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才能客观、辩证地分析苏联社会的结构特点、其风险与优势和苏联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过程。 首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实践视角,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考察,用生产力标准评判苏联社会主义,才能客观辩证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是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来临之前,以国家控制经济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适应了当时生产规模经济的特点,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实现了本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在这个历史阶段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正是由于苏联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正确的改革,才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殆尽,而风险因素渐渐转化为现实,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被历史所淘汰。因此,只有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根本的生产实践视角,才能摆脱彻底否定和全部肯定的片面观点,客观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其次,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客观地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兴衰成败。 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仅是主观选择的过程,更是各种客观历史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垄断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苏联国家至上和中央集权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造就了苏联的主观选择机制,加上当时苏联国内外面临的战争状况使苏联走上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除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适应了当时生产上规模经济的特点之外,当时一些具体的历史性因素也促成了其在短时间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在斯大林时期最为明显。经济上,苏联经济建设恰逢西方1929—1933年世界经济总危机。苏联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挥计划经济的规模效应,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实现跨越式发展。计划经济中国家控制经济发展的特点使苏联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反而获得了高速增长。政治上,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使苏联能够随时有效地应对国内外战争的紧张状态。因此,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是处于资本主义敌视和包围中的苏联发展的政治需要。尤其是在卫国战争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文化上,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和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模式使苏联在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抗中显示了明显的强势,牢牢掌握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存在条件的。历史条件的转变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风险性因素逐步凸显出来,并转化为劣势。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使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也使市场经济成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在经济危机爆发时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但是,在国际经济开放式发展形式下,实行国家完全控制经济排斥市场的方式反而不利于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并造成了自我封闭的经济模式。政治上,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劣势。文化上,管理体制的高度行政化使苏联学术领域政治化和僵化,不利于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管理体制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僵化,形成了教条主义,盲目排斥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使苏联失去了丰富和创新理论的其他思想来源。 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除了苏联共产党当时的改革措施和方向的错误之外,还要看到一些历史性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苏联共产党自身理论创新能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长期缺乏建设,使苏联共产党先进性蜕化,执政能力弱化。长期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阻碍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时代主题转换带来新的问题时,缺乏理论创新性的主观选择机制使苏联共产党不能有效地进行理论创新。苏联共产党党内长期形成的集中制传统、民主不足、缺乏党建和自身的特权问题,都是造成苏联共产党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丧失,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以苏为鉴,才能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发展着的历史条件出发,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随着苏联模式的风险性因素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意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性,着手开始改革。但是,由于其没有从苏联客观实际出发,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认为只要推行一条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质是资本主义道路),采取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上颠覆社会主义的措施,就能解决苏联存在的问题。因此,经济改革上,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推行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制度。政治上,实施了弱化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一系列措施如多党制,所谓民主化公开化的选举制度。思想文化上,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戈尔巴乔夫推行这些颠覆社会主义性质改革,尤其是弱化苏联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所谓民主化措施,造成了苏联从社会核心开始分裂,加上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勾结,各项改革措施根本无力推行下去,在1990年苏联陷入全面的社会危机中。 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当今的历史大背景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经济建设方面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这是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文明相结合的过程。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发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挥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实行。抓住良好的发展时机,加快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长远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竞争活力,又具有社会主义对生产的计划性调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保证了生产要素合理、有效的配置,又考虑了分配的公平合理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制度环境。 再次,必须统筹区域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为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雄厚的生产扩张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后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统筹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要使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发展,还要建立良好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重点就是建立合理的经济参与制度,预防新权贵经济的兴起。 (二)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方面 首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其次,要加强党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的执政方式,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加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着眼于党历史方位的变化,从党自身的主体机制和新时期培养党改革创新能力入手加强建设。必须改善党的执政方式,理顺党与人大、党与政府的关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最后,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保证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建立健全安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行政管理体制。 (三)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本着求真务实和服务实践的理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科学的理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实际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思想的发展,对各种文明兼容并蓄;要在遵循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思想发展的自身规律基础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我们要以史为鉴,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中国具体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特殊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时间关系和本人水平有限,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国家对高科技产业的推动作用、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中党的建设和党政关系等问题没有具体展开论述,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文献资料 [1]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刘德芳.苏联经济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 [3]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4]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组织部.苏联共产党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5]斯大林文集:第8卷[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东林.苏联经济管理概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斯大林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学术专著 [1]周新城,樊亢.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3]程又中.苏联模式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0. [4]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黄宗良,高金海.苏联政治体制沿革[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6]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东剧变[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 [7]朱启才.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9]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期间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0]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89. [11]邹东涛,欧阳日晖.所有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2]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 [13]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M].顾良,施康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5][苏]顿斯科依.苏联共产党的列宁组织原则[M].俊莊,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5. [16][苏]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徐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7]Oliver E. Williamson.Transaction-cost Econon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2,No.2(Oct., 1979),pp.233-261. [18][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19][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曹荣湘,孟鸣岐,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德]瓦尔特·欧根.经济政策的原则[M].李到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1]孔祥云,刘敬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学术论文 [1]高放.封建主义不同于社会封建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一点反思[J].东欧中亚研究,2001(4):78-81. [2]陆南泉.关于苏联经济建设问题的评价[J].上海党史,2007(4):55-59. [3]成晓星.苏联命运、科学技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85-88. [4]邢广成.目标偏移和结构缺失——从系统的观点研究苏联模式[J].东欧中亚研究, 2001(2):27-34. [5]孙来斌.斯大林在思想理论教育问题上贡献与失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4):13-15. [6]陆南泉.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J].科学社会主义,2003(1):51-55. [7]陈炜.泛意识形态化与信仰缺失——苏联模式的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6(6):91-95. [8]黄苇町.谁是苏共的掘墓人——“文明与宽容的革命”[J].决策与信息,2002(1):142-148. [9]刘春.中国民主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EB/OL].[2009-04-27].http://www.rmlt. com.cn/News/200904/20090427084857.html. [10]房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改革若干思考[EB/OL].[2008-12-17].http://www.gzmg.gov.cn/ zzjj/mgzy/200812/126.html. [11]马翠军.行政改革的逻辑思考[J/OL].读书,2008(4).http://www.eywedu.com/Dushu/dush2008/dush20080418.html. [12]葛霖生.论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J].东欧中亚研究,1997(4):24-27. [13]张树华.苏联演变的政治教训——兼论叶利钦“人民资本主义”的失败论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J].东欧中亚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5):81-90. [14]汪亭友.如何认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与苏联剧变的关系[J].理论探讨,2008(8):55-62. [15]周新城.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理论探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66-70. 后 记 论文从选题、内容架构到论文的撰写成文,都是在导师某某某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某某某教授在硕士学位论文的成稿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在工作、学习、生活多方面对我关怀备至,令我永难忘怀;他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作风、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是我今后的榜样。在此,谨向某某某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非常感谢某某某、某某某,是他始终鞭策和鼓励我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最后,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的大力支持!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某某某,男,某年某月出生,某年某月毕业于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考入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一等奖学金。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 某某某,某某某.科技革命下苏联经济模式的优劣对比[J].某大学学报,2009,11. [2] 某某某.马克和鲍得里亚对商品有用性的不同理解.某学院学报,2009,10. [3] 某某某,某某某.再解读梁启超的社会思潮观——大历史视角下的启示.某刊物,2009,10.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参见周新城,樊亢.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10. �参见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289. �参见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310.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296.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36. �参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M].顾良,施康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11.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M].顾良,施康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11. �参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M].顾良,施康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11. �程又中.苏联模式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0:33. �参见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6. �参见刘德芳.苏联经济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154-158. �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208.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组织部.苏联共产党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211. �参见[苏联]顿斯科依.苏联共产党的列宁组织原则[M].俊莊,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5:60. �斯大林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 �参见黄宗良,高金海.苏联政治体制沿革[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67. �参见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东剧变[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61. �参见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14. �参见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东剧变[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63. �高放.封建主义不同于社会封建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一点反思[J].东欧中亚研究,2001(4):78-81. �参见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66-167.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30. �参见朱启才.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81. �东林.苏联经济管理概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53.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26. �陆南泉.关于苏联经济建设问题的评价[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4):55-59. �陆南泉.关于苏联经济建设问题的评价[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4):55-59. �参见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98-301. �参见成晓星.苏联命运、科学技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85-88. �参见陆南泉.关于苏联经济建设问题的评价[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4):55-59. �参见朱启才.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81.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04. �参见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期间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5.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期间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5. �参见[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07. �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36. �邢广成.目标偏移和结构缺失—从系统的观点研究苏联模式[J].东欧中亚研究,2001(2):27-34. �[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1. �参见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87. �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90. �参见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 �参见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 �孙来斌.斯大林在思想理论教育问题上贡献与失误[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04(4):13-15. �斯大林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 �陆南泉.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J].科学社会主义,2003(1):51-55. �陈炜.泛意识形态化与信仰缺失——苏联模式的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6(6):91-95. �陈炜.泛意识形态化与信仰缺失——苏联模式的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6(6):91-95. �陈炜.泛意识形态化与信仰缺失——苏联模式的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6(6):91-95. �陆南泉.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J].科学社会义,2003(1):51-55. �参见杨晋川.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4:98. �参见杨晋川.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4:123. �参见杨晋川.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4:124. �参见杨晋川.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4:125-126. �这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就一定与先进生产文明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主要是指目前我国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具体是指当时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生产、管理关系的一系列新变化,最明显的是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生产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0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2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098.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098. �邹东涛,欧阳日晖.所有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261. �黄苇町.谁是苏共的掘墓人——“文明与宽容的革命”[J].决策与信息,2002(1):142-148. �刘春.中国民主模式面临[EB/OL].[2009-04-27].http://www.rmlt.com.cn/227084.html. �参见房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改革若干思考[EB/OL]. [2008-12-17].http://www.gzmg.gov.cn/ zzjj/mgzy/200812/126.html. �房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改革若干思考[EB/OL]. [2008-12-17].http://www.gzmg.gov.cn/ zzjj/mgzy/200812/126.html.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汇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15-6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34. �参见马翠军.行政改革的逻辑思考[J/OL].读书,2008(4).[2010-11-12]http://www.eywedu.com/Dushu/dush2008/dush20080418.html. �马翠军.行政改革的逻辑思考[J/OL].读书,2008(4). [2010-11-12]http://www.eywedu.com/Dushu/dush2008/dush20080418.html.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16-317.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18. �参见周新城,樊亢.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295. �孔祥云,刘敬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75.
本文档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_人文类硕士学位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291KB
软件:Word
页数:9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1-22
浏览量: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