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笔记-重点资料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笔记-重点资料

举报
开通vip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笔记-重点资料 1 00034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百年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第三节 社会角色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笔记-重点资料
1 00034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百年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第三节 社会角色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与婚姻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和类型 第三节 变迁的家庭与婚姻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第二节 组织和组织理论 第三节 集体行为 第八章 教育劳动与消费 第一节 教育 第二节 劳动 第三节 消费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第二节 社区类型 第三节 社区发展 第十章 城镇化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的建设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第二节 社会分层 第三节 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 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全球化 2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相对于其他许多社会学科,社会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其境遇却 很独特。本章将介绍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国社会学百年的 发展状况。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变革的需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 此产生了很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劳资矛盾加剧,罢工斗争和工人起义浪高过一浪。贫富分化也日益扩 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大批破产,工人生活极端贫困。城市 的不断扩张产生了一的社会问题——拥挤,污染,嗓音,卖漂吸毒墓 娶乎,以及痛苦烦恼孤独绝壘情绪化等,这些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 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14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自然科学 对传统观念和神学体系的猛烈冲击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以及所取得的 成功,使社会思想家赞叹并效法——他们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为指导,提出了“自然的社会理论”。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在 1718 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 下,经验的社会研究柏有了较大发展。这种研究的兴超出于社会管理 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 elO 会统计发展出来的。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许许舅舅的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 和历史学家以各种身份和视角致力于社会研究,凝聚了丰富的社会思 想。这些思想文化的结晶,为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計会思 想基础,为社会学研究开启了许多值得恒久关注的课题。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他出身于法国的一个天誓主 教家庭,一生经历法国七个政权的更替,深切了解圣西门空想社会主 义思想的演变和他称之为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渴望社会秩序和社会 进步。 1、科学的分类。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 同的发展阶段。他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将科学依次划分为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学。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 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科学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 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 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多年是附究社会协调的问题,即研究人类 社会基本秩序的。 3、研究方法。孔德主张社会学科学化,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根本 律则的实证研究” 证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涵义(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 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二)卡尔·马克思(1818-1883) 卡尔·马克思 1844 年 8 月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后两人 并肩战斗终身。1847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加入共产主义同盟,并受 托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马克思对社会学的贡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掌握。 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马克思与孔德是同时代的人,有刻 意创立社会学,但其学说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孔怠。德,是 社会学发展重要的思想宝库。 2,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和孔德一样,马克思面对资本主 义种种弊端,也对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生了兴趣,同时开始 寻求解决这些弊端的科学的理论和方珐。三 3.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但有其宏观 方面的理论体系,而且注重实际,有其科学的方法。 (三)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 存的时代,正是英国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颠宾塞 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但他习惯于宁静孤僻的 生活,谢绝了许多荣誉。斯宾塞的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有《社会静力 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1、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 存在结构分化和功能分化,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影响;但社会不是简单 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斯宾塞的论著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先验 主义和形而上学,但仍然有积极和合理的内容。斯宾塞当年使用的“社 会是一个有机体”“系统”“组织”A结构”“功能”等概念,仍为 今天所广泛采用。 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 珐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或杜尔克姆)年被法国 教育苷长任命为波尔多大学社会科学教授,成为法国,是欧洲第一个 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他将孔德和斯宾塞等单纯注重于社会总体 研究的社会学传统扭转过来,使之成为以社会各个盛方面的研究为联 系的系统学科。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深受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但认为他们 的社套学还没有脱离历史哲学范畴,如果要使社会学真正成;,为一 门科学,就必须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出明确的规定。 2,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 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社会团结的 核心和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即“集体意识”。 3,失范理论。“失范”是涂尔干提出的概念。失范是指社会对个人的 欲望和行为的调童缺乏统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 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第一, 首要和最基本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第二,社会学应放 弃那种以抽象的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而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 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第三,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 的途径,《自杀论》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 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第四,注意正常现象。(普遍存在 的)与病理现象(非普遍存在的)的区分,第五,比较方法是社会学 最根本的方法,既要注意社会事实背景的比较,又要根据社会事实自 身的性质进行比较对照。 5,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 尔干创建的。 (二)马克斯·韦伯(1864-1920) 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1 882 年春就读干海德像大学,专攻法律。 1、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所谓社 会行动,就是行动者采取行动的目的在于影响另——个人或更多的人 的互动与共同行动。具体表现在社会关系,社会控制社会问题和社会 需要等方面。 2、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出发, 将社会行印岔为四种类型第一,目的一手段合理性行动,是通过对周 围环境和他人客体行为的期待所决定的行动,这种期待被当作达到行 动者本人所追求和经过理性计算的目的的“条件”或沁手段”,由其 信仰所决定的行动,第二,价值合理性行动,是通过有意识地坚信某 些特定;行为的——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价 值,由其信仰所决定的行动,第三,情感性行动,取决于行动者情绪 状态的争行动;第四,传统性行动,受传统根深段合理性的支配,而 在此以前的各阶段,人们的行动主要是由价值合理性来支配的。 3、理想类型。韦伯为了避免德围人文学派和历举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 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 4、科层制理论。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既是现代社会组 织的一种结构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著名 社会学家 A.W 嘶莫尔于 1892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加哥学派的主学术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芝力口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芝加哥学派不 仅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而且分别将芝加哥城内的犹太人聚居 区波兰移民区贫民窟,城市邻里关系种族关系职业窃贼和黑帮团伙等 作为专项调查的研究课题 第二,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帕克 伯吉斯和麦肯齐,在他们合著的《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古典人文区位 学的基本观点,,六]在此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刻画和解释城市空间形态 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的具体理论。 第三,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3 第四,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结构功能论 结构功能论兴起于 20 世纪 30年代,即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危机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流派。结构功能论在五 六十全年代的社会学中一直居于主导性的地位。虽然结构功能论在 50 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不断受到各种批评,但是其理论影响力延续至今。 它是相当多社会学者探寻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理论工具。 三、冲突理论 一,总的来说,结构动能理论倾向于把社会均衡视为社会的常态, 而把社会冲突视为偶卖偶然的现象和可以得到控制的—种偏离。这引 来了对结构功能论的诸多批评。这在冲突论看来,结构功能论过分强 调了社会的共识性的一面,忽视了社会分裂的和不平等的一面,然而, 正是这些蕴含着矛盾的因素同样是社会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根本性的方 面。 另一派为辩证冲突论,由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1929-2009)提 出,其代表著作是《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他认为帕森斯所 强调的社会整体协调与均衡是一种乌托邦;权威分布的不平等以及制 度化的权威和权力结构对行动者的强制,必然会导致社会冲突;冲李 是普遍的无时不在的。 四、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所建立的,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 会联合都是一种交换坤为,纽季字阴父换原则可以推广到一切社会行 为,人们的互动可以被理解为酬赏的交换,一个人如何行动取决于其 行动所能得到的酬赏或可能招致的惩罚。 霍曼斯的理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只看到个人交换行为的心理 方面,只讲交换行为建造社会结构,而没有看到社会结构对交换行为 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主要代表人 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 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对共享的符号的理解是社会互动的基础。 六、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法兰克福学 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批社会学家和哲学 家构成的学术群体,兴起于 20 世纪 30——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 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使得人仃督五渐失去 了批判社会的能力。 第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社会研究领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 是反映在实证主义会学的研究取向上。 第三,法兰克拜产派的局限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法兰克福 学派的社会批归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种种躑句题, 却没有能娩找到直下解决咨本丰 t(根本矛盾的出路,从而常常在激 进否定的同时陷入历史发展的悲观主义情绪中。 七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艾尔弗雷德·舒茨(1899-1959),出生于奥地利,后移民美国。舒 茨深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其代表著作有《社 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k~<茨强调日常世界的主体间性特 点,世界是“我们的”而不是“我的”,社会世界不是一种客观意义 上的系统,而是充满能动性主体所共享的意义。这种对常识性知识所 基于的“意义结构”的关注,在其学生加芬克尔那里进一步发展出了 常人方法学理论。 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社会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疯 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规训与惩罚》(1975),)等。 安东尼·吉登斯(1938 一),英国社会学家,著作颇丰,主要有 《社会的构成》(1984)《民族一国家与暴力》(1985)《现代性的后果》 (1990)《第三条道路》(1998)等 尔根·哈贝马斯(1929 一),德国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后期 化表人物丰要尔根·哈贝马斯(1929 一),德国社会学家,法兰克福 学派后期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2),《作 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合法性危机》(1975)《交往行动理 论》(1981)等。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理性 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法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 践理论大纲》《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等。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百年 一、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19 世纪 30年代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创始的社会学,在 50 余年 后通过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等途径传入中国,并逐渐扎根 成长。社会学之所以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传人中国,是阅为中国有 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有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传统和大量的社会历史实践,包含着深厚的社会 思想和人文精神理念。中国古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想家探讨人自然社会, 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 二、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一)队伍和制度化建设 社会学传人中国,系统的学科体制建设是逐步实现的。最初的教 会学校和外籍教师起了示范作用,但也只有本土力量占了主导,社会 学才可能在中国确立起来。 第一,社会学队伍的形成。1928 年前后,出国留学学习社会学人 类学的青年学子续归围他们在中国社会奢学成长阶段就已成为教学和 研究的主要力量,外籍教师日渐减少,即使教会学校也是这样。 第二,学校教育的制度化。1913 年至 1947 年,以教会学校为主, 全国先后有 22 所大学设置了社会学系(其中有 2所设置历史社会学系 1所设置社会事业行政学系),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和学术研究。 第三,学术团体的建立。一是学术组织。B9 东南社会学会(1928) 及其改组后的中国社会学社(1930)是中国农拿学走向壮大的标志,聚 集了全国的社会学工作者,为促进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四,期刊和论著的出版。《社会学界》《社会学刊》(垂刊售 日十豐抖厶學玄半月刊》《1934 年改名为《社多学期刊》,等专业期 刊相继出版发行;一批有创见—春学术论著出版,自编教科书也日益 增多。 (二)社会调查的兴起 早期自主的社会调查。近代中国科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是以教 会学校的外籍教师为主导,由中国青年教师学生参加完成的。 这些社会调查的贡献还在于传授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 在实践中训练厂一批中国的社会学工作者。 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定期调查。这主要是指 20 世纪 30 年代中 期至 40 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包括国统区解放区的实地调查。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1.“社会学是一种科学”。毛泽东在《唯心主义的破产》一文中 指出“1917 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样新的东西, 这就是马克甲列宁主半。” 2.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调查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实践 中高度重视调查研。奢,早期的李大钊恽代英瞿秋白等淬雷社会问题 的矗查研究,结合中国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其后毛泽东陈翰笙张闻 天等更是这样。 三、院系调整与社会学的撤销 (一)维护与撤销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 205 所(另一说为 207 所)高等学校中有 社会学系 19 个,人类学系 1 个,1949 年前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则 集聚了一支很强的教授阵容,有潘光旦陈达吴泽霖苏汝江吴景超费老 通等名家,学生也多,被认为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大的系 (二)重提与厄运 1956 年,中国共产党重视知识分子,出台了宽松的政治思想政策, 毛主席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此时鼍苯联老大哥”。 学术思想开始洛活跃,对社会学的立场和认识发生了逆转。 中国社会学百年经历了每于的发展历程。早期中国社会学形成了 两个传统,即实证主义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彼此并非对立, 在认识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这个大目姪 i有许多共识,总体上体现 了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实用品格,既有优点又存缺点。1979 年,社会学 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一)正名 1978 年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社会学的恢 复和重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学家费孝通受中国社会科学院 的委托,采取上门拜访座谈会和通信等多种形式,向过去从事社会学 教学二与研究的举者和其他学者,征求恢复和重建 c,中国社会学的 意见。 (二)“五脏六腑”说 五脏六腑”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所 谓五脏,是指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 4 和出版物。 所谓六腑,是说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它们是 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区概论)文 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三)作用 30 多年来,经过广大社会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社会学已在中国这块 土地上扎根生开花结果,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至 2010 年,中国大陆社会科学院系统机构有 39 个,教学机构有 1 88个,社 会学会 29 个,博士点 16个,这表明中国社会学已有扎实的基础,站 立起来了。 五、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 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 术过程。社会学的传人在各国普遍经历了“照搬照抄”的过程,然后 在研究教学和应用过程中发现脱离实际,才加以改造,继而提出新的 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使之为本国现实社会服务,社会学本土化为 社会学增添新的内容,推动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社会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中国,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为实现这个目标: 第一,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 究。 第二,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东。,基本 任务。 第三,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 绪只,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切实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四,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 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 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 重要标志。人们在渴望获得社会学知识的申候,常常提出,“社会学 是怎样研究社会的”也就是“社会学用什么方法论和方法研究社会这 样的问题。 第—节 赴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回答。孔德认为社会学是 研究社会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韦伯认 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 的科学,等等。 二、社会学的特征 (一)整体性 社会学从整体角度考察并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两个 相对独立的实体,彼此交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二者统一构成 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 (二)综合性 社会学研究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它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包含两层意 义其一,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某 一种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这 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比如法学是研究其二,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 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律性。每一种社会现象都 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与其他社会现象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下发生发 展和变化的。 (三)经验性 摯会学是一门宴证性科學,社会肇创寸之初就特别强调实证,当初不 强调实证就不会有社会学,没有早期大量的实证研究(社会调查)也 不会有社会学。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 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 (四)应用性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第二,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 社会生活,是入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着体验着的,掌握了社会学会帮助 人们更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公共问题。第二,社 会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关注的。 三、社会学的功能 (一)研究功能 1,描述性功能。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 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气 2,解释性功能。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車苒实发生变化的主 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毬 3,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 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预测包含预见 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涵义。 4,规范性功能。社会学研究还应在回答“将会怎样”的础上,进 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上述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性功能,彼此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描述性研究是社会学发挥社会作用的第一步,是发挥解释性预测性和 规范性功能的基础。 (二)教育功能 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人是社会人,社会人不是生就的,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取得“社会入场券”,成为社会人,即 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每日每时都面临着选 择。到底应当作什么?怎样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多布许多 种选择 (三)社会管理功能 1、建立规范。 2、提供模式。 3、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 1、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 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 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种研究我们称之为“社会批评”。 它的目的是通过矛盾的分析,更好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 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涵义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理论。一切从实 际出发,从实求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 法,是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要求。 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1社会现象的性质,2社会学的研 究方法和基本假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随着社会学作为一 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逐渐脱离哲学而成为 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指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 象的方法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 是客观存在,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2科学的目的在 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出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 3, 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4,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 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啬果合乎自然科学 研的准则,包括测量的精确性价值立场的中立性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 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三、人文主义方法论 文主义方法论,又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 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认 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 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料会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前人社会研究的积极成果,提出了更加科学的 社会学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可以成为科学,因为社会 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因果 决定性,它们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并且可由普遍规律来说明。 1、观点是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 3、注重制约人的行討释社会物质环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结 构)。 5 五、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一)后实证主义 20 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 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主要观点: 1、承认理论的历史性多元性,发展性和相对性。 2、社会科学研究中种种方法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承认方法的多 元性。研究方法因具体课题而定。 3、强调在社会生活维度中,对数据的定量处理 4、强调一种“价值无涉”的研究,忽略或不予重视那些从这些科 学研究的人的潜在假设和价值观。 (三)批判诠释理论 1.强调反思与批判,对现存社会的不完善之处加以不断改造。 2.强调通过“非强制的沟通”达成共识当代社会,不同文化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重点。 (四)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 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 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观点: 1、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 2、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 认识。3、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如福柯认为真理(知识)是一种“权 力”,是对弱者的压制。 4、反对表象和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 5、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一、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概述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 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需要遵守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准确性原则,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是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是完整性原则,数字与情况要相结合。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是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二)普遍调查 1、普遍调查的涵义。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指为特 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 形式之一。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 2、普查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一,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 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的登记,如人口普查等;共 二,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由登记单位 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3、典型调查的选择。与个案研究不同,典型调查要求被研究对象 具有典型性,因此必须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怎样选择调查的典型毛泽 东在总结农村调查经验时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1)先进的(2)中间的, (3)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 形了。” 4、典型调查的优点与不足。优点是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 的时间内,对事物作较深入的研究。特别适用于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 调查研究。但是也有局限性一是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 二是所获取的资料难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三是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受到较 多的质疑。 (四)访谈法和观察法 实地研究的个案研究和典型调查,都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资 料。 1、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 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有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之分。结构访谈用 高度结构化或标准化的调查提纲进行访谈,范围明确所得资料便于整 理与分析,如民意调查。非结构访谈不使用或使用简单的调查提纲, 只围绕主题提出一开放性较为笼统的问题,被调查者可以充分地发表 自己的意见,提供较为广泛和较有深度的资料,但理和分析较为困难。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 的知觉过程。 四、实验法 (一)实验法的概念与类型 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 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的 类型可从实验环境和方法上划分,前者有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后 者可分为分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和双盲实验。 (二)实验法的作用 实验的作用,一是通过实验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 某一理论提出新的假设;二是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或尚未解释的新 事实,建立新的理论。 (三)社会实验的优缺点 社会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重要工具。其优点在于把实验变量与 它带来的影响分离开来。另一优点是,由于实验有明确的范围限制, 省时省力省钱,并可重复实验,增强了效度和信度。其不足主要是实 验环境的人为性;实验过程的反应性;实验对象的有限性;实验结果 的适应性。 (四)社会学的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社会学的实验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有所不同: 第一,实验的对象是小群体和人类的活动,而不是物,实验者和 被实验者会相互影响; 第二,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现象或人的态度行为特征,而不是自然 现象;第三,实验的条件与措施难以控制,一是实验对象难以控制, 二是实验情景难以控制。 五、文献法 (一)文献法的涵义及文献来源 1、文献法的涵义。文献法,又称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 前面介绍的三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介入接触和影响研究 对象,实验居首,问卷调查次之,即使实地研究也不可避免。 2、文献的来源。文献的来源有三大类 (1)官方文献,主要是政府机构和有关组织的记录报告计划简报 公文信函统计等; (2)个人文献,主要是个人的日记自传照片回忆录契约及家谱等; (3)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报刊书籍绘画图片歌曲电影电视等。 (二)文献法的优缺点 1、文献法的优点 (1)文献法的资料信息恒存不变;(2)文献法的费用较低;(3)文献 法可以研究其他方法不可及的历史现象;(4)文献法适于作纵贯分析。 2、文献法的缺点 (1)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2)受隐私和保密等限 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3)部分文献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 比较分析 (二)环境的功能 环境通过影响人类的安全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健康及 社会文化关系等,对人类福利产生深远的影响。 1、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三)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性 影响。在庞大的生态系统中,人类是一个强有力的能动要素。任何生 物对自然界的影响都远远不如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那么强大,但是,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有限度的。 定量分析资料的来源与整理。与定性分析资料一样,定量分析资 料的来源也有两个,即“实地源”和“文献源”。前者包括问卷资料 结构性访问和观察的记录等,后者主要是统计资料。 定量分析的软件系统。在调查资料整理之后,就进入到统计分析 阶段,这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定量分析工作,由此撰写调查报告。 现在广泛采用的统计性软件包是“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简称 SPSS) 和统计分析系统(简称 SAS)。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性的区别体现为数据化或非数据化。 具体地说,两者的不同点: (1)着重点不同。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着重事物 量的方面。 (2)依据不同。定量分析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 定性分析依据的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 (3)手段不同。定量分析主要适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 6 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方法。 (4)学科基础不同。定量分析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为基础;定性 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5)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型等来表述, 具有概括性和精确性的特征;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具有 深入细致地反映社会现象本质的特征。 2、定性分析资料的来源与整理。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实 地源”,包括非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二是“文献源”,是以文 字形式叙述的各种档案文书和个人的传记日记信件,以及调查报告和 研究论文等。由于资料来源和种类的不同,资料整理的方法也有所不 同,但都要经过审查分类和汇总三个步骤。 第一,资料的审查。 第二,资料的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繁杂的资料系统化 条理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科学依据。资料的分类必须遵循有 效性原则互斥性原则和完备性原则。 第三,资料的汇总和编辑。其基本要求:(1)应根据研究的目的要 求和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使汇总和编辑的资料既能反映 客观实际,又能说明研究问题。(2)汇总和编辑的资料,要完整和系统, 要简明集中。(3)要尽可能使个案资料数量化,使分析方法和看问题角 度标准化,并做好个案资料的编号。 3、定性分析方法的意义与不足。 定性分析主要是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 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 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种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 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 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更适合于一般的投资者 与经济工作者。 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 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质和量两 个方面的规定性,在实际研究中二者是互补的,经常配合使用,在定 量分析之前借助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定性分析过程中借 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二)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的涵义。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 与数量变化进行分事物的深层原因,但它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信息,来推论事物总体特征。 2、定量分析的派别与代表。在定量分析流派中,较极端的派别是 定量主义和数理社会学派。定量主义受心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物测量 学的影响,强调在任何科学中都必须使用测量和计量的方法。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一)社会的涵义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学术概 念的“社会”源于西方学术界,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意义却与中国传 统语义有所不同。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古籍中。 (二)社会的特征 1、社会以人为主体。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 (一)社会结构概念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社会的基础相联系而 存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的结构: 第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 第二,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 作方式; 第三,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生 产关系是复杂且多层次的经济结构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 整体,其中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二)社会结构类型 由于社会整体构成要素的复杂性,社会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 原则,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整体结构加以考察。 1、关系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 系组合,这种相互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本质。 2、实体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 和要素构成。 3、规范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 会规范而存在着。 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一)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 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 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 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 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 社会稳定等方面。 作为一种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在不同发展阶段,社 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属性是稳定的。 1、从主体上看,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执政党和政府,而且包括 其他社会主体,比如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它们都负有社会管理的 社会责任。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进入社会管理领域,承担相应的任务, 这是当前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社会学概论 2、从手段上看,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社会管理既需 要借助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社会制度化手段,也需要发挥道德思想文 化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3、从目标上看,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总体 目标。有效的社会管理可以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治安 促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控制社会冲突弥合社会分歧等。 4、从作用上看,社会管理可以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 合理地配置,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 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一、人口 (一)人口的概念 人口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 质量的有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 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 人口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群体, 同其他的生物群体一样,有着以生物学规律为基础的通过个体的出生 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过程,从而进行世代更替,并有着遗传变 异的生物机能和年龄性别等的生物特征。 (二)人口数量和质量 1、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 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2、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 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三)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问题密切相 关。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老龄化加速。 4、人口性别失衡。 二、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光热空气水和土地等。 二是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 三是矿产资源,包括:铜、铁、锡、铝等金属矿和石油,、天然 气、石墨等非金属矿产。 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自然资源的无限性。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并非一成不变,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拓宽了可利用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 7 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复杂系统。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开 发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系统性。 4、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自然资源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上,不 同区域的资源组合是不同的。 (二)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拥有的自 然资源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影响着人们获得物质 生活资料的具体方式,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满足,也影 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的构成形态等等, 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具有依赖关系。 首先,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如肥沃的土 壤淡水能够供人类食用的大量动植物各种矿藏树木建筑材料风力水力 太阳能等。这些天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类社会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其次,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 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二)环境的功能 环境通过影响人类的安全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健康及 社会文化关系等,对人类福利产生深远的影响。 1、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环境的独特风貌造就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特殊性格习俗与民族 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是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带给人类未有穷尽 的文化艺术与科学奉献。 (三)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性 影响。在庞大的生态系统中,人类是一个强有力的能动要素。任何生 物对自然界的影响都远远不如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那么强大,但是,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有限度的。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概念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 化”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是指对人的教化汉朝刘向在《说苑》中写到: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鼻然后加诛。”可见文化是与武功 相对而言的是统治者对付老百姓和少数群体的统治方法。 (二)文化的特征 1、创造性。文化,不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精神形态的文化, 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 西才是文化。比如石头不是文化,用石头做出来的石器才是文化;水 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 人的大脑不是文化,大脑创造的思想就是文化等。 2、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 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共享性。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 家的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4、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每一代人一 出世就生活在既有的文化模式当中,他们必须继承传统的文化,否则 就无法生活。 5、特殊性和共性。世界上只有各个民族的文化,如中国文化美国 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等,而没抽象的一般的文化。凡文化都是民族 的,特殊的,因此人类文化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 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二是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 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三是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 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化既有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也有个人 对社会的能动调适。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 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个人与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 一。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特点一方面,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 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另一方面,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 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文化结构 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2、文化集丛。功能互相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共同发挥一项 功能,以满足入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 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包含着许多文 化集丛,社会交往衣食住行工作休息文化娱乐等都包含一些文化集丛。 三、文化规范体系 (一)习俗 习俗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长久。 人们因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形成的生活式样,以及人们之间 互相沟通形成的价值观语言行为规范等,被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习俗。 (二)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 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人类处于蒙昧状态时,人们对自己和 他人行为还没有是非善恶的评价,因此没有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习 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之间互相联系和依 赖性增强,社会对人的行为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就有了对某种社会 行为作善或恶、是或非、公正或偏私、勇敢或怯懦等价值判断的需要, 以便对某些行为给予赞扬和鼓励,对另一些行为给予谴责和处罚,以 使人们弃恶从善,于是就有了道德观念和规范。 (三)法律 法律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 一方面,法律具有公正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 守法,任何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制裁,犯同样的罪,受到同样的制裁, 不能因人而异,否则法律便失去了准绳的意义。 另一方面,法律具有强制性。与社会习俗和道德不同,法律是依 靠国家权力保证其施行的。 (四)宗教 宗教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超人娄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 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费尔巴哈指出“是人创造了神, 而不是神创造了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 宗教有一句名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是对宗教本质一针见血的 批判。 四、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 与融合的过程。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 采借或吸收的过程。文化交流是从文化传播开始的,没有文化传播, 就不可能有文化交流。一种文化元素或集丛发明出来以后,不可能为 它的发明者独有,它必然向四周扩散,使之为一群人或一个地区的人 共有,这才能成为文化。 (二)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 态。文化原本都是本民族的,是有民族个性的。当与外来文化接触后, 常常会遇到互相排斥,甚至抵制反抗,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从我国的 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到,最先接受外来文化的是受传统文化熏陶不深的 青年人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求新求变,主张吸收外来文化 (三)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又译为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 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入本文化的过程。文化冲突的结果,往往 是外来文化中有一部分被采借,其余部分被排斥。 五、文化多样性 8 (一)文化震惊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 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文化震惊是一种 客观现象,是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当我们接触到 非主流文化或者异民族文化,常常就会体会到文化震惊。 (二)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 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 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三)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态度。文化 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 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 反之,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 较的 六、文化自觉 (一)什么是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 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当代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提高文化自 觉性,增强文化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已显得尤为迫切。市场经济内 在地蕴涵着文化进步的要求。经济发展特别是一种新经济体制的建构 和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必然涉及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等社会领域各方 面的变更,并要求与之相适应。 (二)文化自觉的内容 首先,“文化舀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境同过去相比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其次,“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文化自觉”主要关注地方性同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契合性, 强调传统文化差序格局仍是社会变革可资利用的关键资源。 最后,“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在全球化背景 下,西方的文化理念,强调的是文明的冲突和斗争,强调不同文明之 间的势不两立有你无我。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 1996 年出版了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熏建》一书。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社会中的新个体并不是生来就能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而是 需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人的需要与环境教育的矛盾的 辩证统一。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 (一)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 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二是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 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三是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 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社会化既有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也有个人对社会的能动调适。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 而是一个个人与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 会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特点: 一方面,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 会人; 另一方面,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当 然,这种强制性伴随着个人进入成年和老年期而逐步减弱。 同时,社会化又具有能动性的特点。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具有 较大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什么接受什 么,个人都有一 (二)社会化的内容 从广义上说,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文化遗产,都是社会化的内 容。然而,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 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 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 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人类生命个体离开母体以后,尽 管已作为独立的个体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之中,但开始还只能是 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即具备人的自然性和身心发展潜能的生物个 体,这就是“生物人”或“自然人”。 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一级社会化。基 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的生 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二是社会性成年,即通过社 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继续社 会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 其一,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 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 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其二,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 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 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其三,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 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其四,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 (三)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 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 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 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四)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 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反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比较少见,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进步, 信息传递迅速,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认同感强,并乐意向年 长者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所以,现代社会中反向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 普遍现象。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 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不断盲 目地追求行为上的满足,是人格的动力;但是它本身又是混沌的欲望, 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妨碍社会群体的活动,也不利于个人的活动。 二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条件可能影 响人格,如寒冷地区的人们比较强悍,带地区的人们比较温顺懒散。 但这卑丰孽要谈社会会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所谓社会化的环境因 素,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人生伊始,如果没有家庭的作用,个 体的求生过程就难以同文化环境高度统一。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的特殊地位,是由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其一,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其二,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 其三,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其四,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二)学校 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化环境因素。学校教给人系统的 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以独特的组织方式帮助个人为进入成人世界作准 备,包括如何参与更广阔的世界,接触家庭以外的文化角色价值标准 以及仪式和礼节等。 学校培养人的组织纪律性,教人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以及如何克制 自己接受社会控制。学校还培养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 其走向社会创新生活打下基础。与家庭教育和影响不同,在学校里主 要是课堂教育师生交往问题讨论同学激励等,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 过程中,不仅具有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着一定的筛选作用。现代 社会,学校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9 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 (三)伙伴群体 伙伴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 条件。因此,其对社会化的影响也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伙伴群体可以突破某些 “禁忌”,在相互依赖和随意中充分社会化。 二是在无意中社会化。伙伴群体的社会化过程常常不是经过认真 规划反复思考和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而是在兴趣爱好的相互交流中 不知不觉进行的。 三是伙伴群体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社会化。伙伴群体的社会化 过程带有鲜明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特征,不同年龄层的伙伴群体有不同 的社会化过程,不同性别的伙伴群体也有不同的社会化过程。 (四)工作单位, 在任何社会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生活要发展,就得工作, 并且,其生活的大量时间是在工作单位度过的,因而,工作单位也是 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也是多方 面的。 (五)社区 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影响着 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 一是通过形形色色的社区人物,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性 别年龄肤色种族职业阶段地位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 二是通过社区生活方式,影响人们对人文地理环境和时空知识的 了解,如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方式日常生活以及上下班方式 等。 三是通过参与社区生活,了解社会的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对个体的 约束形式。 四是社区为个人提供广阔的社会化场所和社会化服务方式,使社 会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 五是社区为个体提供新的社会角色扮演的机会。 六是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能通过多种途径的文化传递,向 人们传授价值标准,学会如何分辨善恶好坏,了解前人和他人的经验, 构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结构。 (六)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化环境因素。在现代社 会,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以及互联网等,已是传播 信息的主要工具。通过这些媒介,个人不但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而 且在知识技能价值标准角色能力等的学习方面,开始出现“无师自通” 的情况。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从三方面认识它 的利弊得失: 一是对文化规范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以灵活的方式丰富的内容 将世界各地的文化规范呈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但如果引导不好,可能混淆视听,模糊行为规范的是非界限。 二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人格的形成是从儿童开始的,在大众传 播媒介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电视文化的影响下,由于有关暴力和相关 内容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人格的畸形发展。 三是对学习和社会变迁的影响。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特殊性, 知识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变迁,但是,大众传 媒的这种推波助澜,有时也可能因某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导向,对社会 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三、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 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英文名字叫 Internet。计算机网络 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 网(WAN)等。 互联网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是一个面向公 众的社会性组织,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 个全球性论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将会极大 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首先,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其次,互 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有“地址”;最后,这些主机必须按照共 同的规则(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连接在一起。 其一,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教育是社会化的开端,尤 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学会一些科学文 化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谋生的技能,习得适合现代社会发展 的行规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其二,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网络县齐宴知识的宝库,青少年在 互联网频繁交流,意味着世界文化和明之间的相互渗透冲突和融合, 不同需要的人们以经济利益和感情趋近的方式,带着各民族国家域的 本土精神激情汇聚,异质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地促进本土文明与外来 文明的交融。 其三,有助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网络中,一般各种法律条令规 章制度都公开化透明化,对法制意的普及和行为规范的推行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知 识的内化与积累是一个以教化和互动为前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的 过程。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内化能力将愈来愈强。 第三节 社会角色色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 模式。“角色”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较早用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现在已成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个人处于什么地位,就应该表现什么行为,这种社会期待往往通 过行为模式反映出来。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 社会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具体说,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 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重化的, 并随着社会关系的转变而转变。当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一定的 社会地位时,他必然会扮演其相应的社会角色。可以说,社会角色是 社会地位的自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社会地位是社会角色的内在依 据。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首先,社会角色是一 套行为规范。社会不仅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作出了权利义务两方面的 规定,而且所有社会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权利和义务 统一的动态表现形式。个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被称为“行为规范”或“行 为模式”。其次,社会角色就是一套行为期待。社会之所以对特定社 会地位的人作出行为模式的规定,就是希望他按照这套行为模式待人 处事,这种希望被称为“行为社会角色扮演祝你生日快乐(蒋以山摄) 期待”或“角色期望”。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处于特定地位上的都能 表现出该地位应有的角色行为。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一方面,在 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群体或社会 组织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而社会角色是 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基础。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 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 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种族民族等角色。特别在 传统社会,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所决定的,贵族的儿子生 下来就是贵族,平民的儿子永远是平民,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现代 社会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主要是先天决定,而 主要由后天获得。所谓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 的社会角色。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 角色。 所谓规定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 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法 官审理案件时,量刑定罪要以法律规定为唯一尺度,而不能徇情枉法。 所谓开放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 定。。它并没有明确而具体地规定其角色承担者的权利和义务,也没 有规定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 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具体地扮演该角色。如父亲、母亲、 丈夫、妻子、儿子、女儿、朋友、同学、顾客、乘客等大量日常生活 中的角色都是开放性的。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 10 性角色。所谓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 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第三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 模式。“角色”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较早用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现在已成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米德认为,社会是一个无限广阔 的现实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都是活生生的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 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正是社会化的结果。人的社会化的目的, 就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社 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 会组织的基础。 具体说,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 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重化的, 并随着社会关系的转变而转变。当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一定的 社会地位时,他必然会扮演其相应的社会角色。可以说,社会角色是 社会地位的自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社会地位是社会角色的内在依 据。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首先,社会角色是一 套行为规范。社会不仅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作出了权利义务两方面的 规定,而且所有社会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权利和义务 统一的动态表现形式。个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被称为“行为规范”或“行 为模式”。其次,社会角色就是一套行为期待。社会之所以对特定社 会地位的人作出行为模式的规定,就是希望他按照这套行为模式待人 处事,这种希望被称为“行为社会角色扮演祝你生日快乐(蒋以山摄) 期待”或“角色期望”。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处于特定地位上的都能 表现出该地位应有的角色行为。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一方面,在 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 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 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它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 待,无论是承担了父母子女等家庭角色,还是承担了干部职工等职业 角色,都会感到社会对这些角色的期待。角色期待作为一种社会观念, 它影响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为了更好地承担角色,人们尽可能正确地 了解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要求与期望。 2、角色领悟。它是指角色承担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如果说角色期待是一种社会观念,是一种外在的力量,那么角色领悟 则是一种个人内心的观念,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人们担某种角色虽然 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角色的认识和理 解。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 导致对同一社会角色的理解常有差别,甚至截然相反,正是这种不同 的角色领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角色行为。 3、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 展。如果说角色领悟是一种个人心中的观念,那么,角色实践则是一 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角色领悟与角色实践是一 致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 角色实践除了受角色领悟的指导外,还受到当时主客观多方面条件的 制约,使得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每个个体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扮演角色的过程不可能都是 一帆风顺,有时会出现角色差距,有时会产生矛盾,有时会遇到障碍, 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紧张。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 无措,称之为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的扮演时,面对 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就 会产生角色紧张 2、角色冲突。指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常由于角色期望的 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引发。社会角色的扮 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 顺利进行,于是产生了角色冲突。如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因经济收 入亲戚关系子女教育等问题发生尖锐对立,必然产生角色冲突。 3、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 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常感到很多 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自身过去所习以为常的范围,很多人不知道这 些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4、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 矛盾。其根源在于人们在承担前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 担的角色作好准备。我国干部制度改革打破终身制之后,一些老同志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由于他们对退出领导岗位后的新角色没有充分 准备,短期内很难适应新的角色,这时,他们往往处于角色中断的状 况 5、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 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败现象。角色失败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当夫妻双方矛盾发展到不 可调和的地步,无法共同生活,只能以离婚来终止夫妻角色的扮演。 另一种是角色扮演者虽然处在某种角色位置上,但实践证明其角色扮 演已经失败。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受处分的班干部不能完成定额的工人 业绩糟糕的企业职员工作目标没有实现的公务员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尽管不同 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却是每个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培养社会合格成员作为社会化的目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群体乃 至个人中,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 步,社会化的目标也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人的全面发展,就是 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第五章 社会互动 人们改变自然界的活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彼 此互相依存互相合作。人的社会性,也要通过互动而形成。本章的叙 述将说明:人类的行为并不是简单地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人 行为及互动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意义的影响。社会互动不仅 发生在个人和个人之间,也发生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从一定意义上 说,分析和理解社会互动是理解社会的一个必然途径,因为,正是形 形色色的社会互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的概念 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 响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和人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生活在日常社会 中的人,每天都要和他人发生接触和交往,并且会根据社会地位社会 角色来选择自己的行动。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社会互动,我们对于某一 特定的“行为”往往有自己的理解和期待,这就构成了社会互动的基 础。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互动即意味着相互作用, 离开了相互作用的对象是不可能有“互动”的。作为社会互动的主体,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所以互动可以发生在个人和个人之间, 个人和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群体和群体之间。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互动主体之间只有发 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触都能 形成社会互动。接触的形式可以是语言的互动,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互 动。发生这些互动的接触方式,可能是以身体各感觉器官相联系的直 接接触,也可以是以其他媒介为工具的间接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二、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一)暗示 1、暗示的概念。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 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 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所示意的意见观点或按所示意 的方式进行活动。 2、暗示有三个环节: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在生活中,暗 示是~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方法,是社会交往与和谐 人际来往的重要表现。 11 3、暗示的分类。暗示根据受动条件,一般可分为四种表现类型: (1)直接暗示。暗示者有意识地一般采取直陈式的说明,把某种信 息直接提供给被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 (2)间接暗示。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动为中介,把要传达给 被暗示者的关于某一事物或行动的信息间接地提供给被暗示者,使他 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这是一种主要的暗示方法。 (3)自我暗示。暗示信息来自自身内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 觉五种感官元素对自己发出刺激信息,影响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认知情 绪意志和行为。 (4)反暗示。暗示者通过说反语或过分夸大,对被暗示者造成相反 结果的反应。反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有意的反暗示,即故意地说反话 或采取相反的行动以收到正面的效果,另一种是无意的反暗示,即有 意地进行正面的暗示,却无意地引起了相反的结果。 (二)模仿 1、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 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 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 模仿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 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外国留学生学打中国太极拳 模仿的榜样。 2、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以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的形式,是个 体掌握人际互动经验的最简单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模仿占有重要地位, 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地位尤显突出。模仿可以让个体较为方便地适 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景。 (3)增进群体的凝聚力。促进群体内部的模仿,能提高群体成员在 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加强。 (三)交换 1、交换的概念。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 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 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 2、交换构成要素。交换有四个要素: (1)目标。社会互动的行为者各自希望通过互动所达到的目标。 (2)付出。即行动者向拥有预定回报的另外一方提供行动的过程。 (3)回报。行动者接受自己行动的酬答。 (4)效益。即目标与回报的一致的程度。 这四个要素完成了,就是一个互动的周期。只有一个行动周期的 交换叫一次性交换。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重复交换。 3、交换的类型。从交换所获得的回报来看,交换可分为两种类型: (1)物质的交换。这一类中,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交换双方都对 成本和利润进行理智的核算,在形式上可能是自愿和等价的。但是, 这类交换在实质上的情形可能相反。究其原因,一是交换者可能缺乏 对市场的足够了解而错误估计了交换行情,二是社会的交换条伴可能 本来就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 (2)非物质的交换。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这类交换很难计 算成本利润,是和自己的情感观念价值信仰等因素相关的。比如在付 出爱的时候也得到爱,在关心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在获得关心。文化的 交流通常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这类交换也都是自愿的。 4、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交换主要是由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 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 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交换理论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基 本假设认为:在人们互动行为的背后,自我利益是普遍的动机。 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某种行动,是为了获得某种回报。如果某种行 为得到了正面强化或奖赏,那么这一行为就有可能重复出现,并维持 人际互动的稳定模式。反之,交换行为就可能面临危机。 (四)竞争 1、竞争的概念。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 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形式。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比如财富权力地位声望等。有的人得到了,另外的人就得不到;有人 多得了一些,另外的人就少得了。 2、竞争的类型。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可以将竞争作如下分类: (1)从社会互动的主体分,可分为个人和个人之间竞争个人和群体 之间竞争群体和群体之间竞争; (2)从社会互动的内容和目标来看,宏观层面分为经济竞争(如争 夺市场份额)政治竞争(如总统竞选)科技竞争等;微观层面可分为 地位竞争(如争夺某个职位)、声望竞争。 (五)合作 1、合作的概念。合作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 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作为社会互动的最 普遍形式,合作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的前提。所 有的社会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不 断提高,社会分工更加细密,不同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之间都越来越 需要合作。 2、合作的类型。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 型: (1)自发性合作。指某种情境下人们自觉自愿地聚集帮助他人解决 实际困难和需要的行为。这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 这种自发的合作直接体现为援助行为。比如,农村中的左邻右舍帮助 乡里将病危老人送往山外医院救治,就是合作性的救助行为。 (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当自发性合作逐步发展为稳定的社会习 惯,而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合作以后,我们把它称为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比如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 (3)指导性合作。是现代社会比较多见的合作形式。指的是双方在 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指导下一起完成某项工作。 (4)契约式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协议以契约或类似契约的 方式进行合作。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合作方式。通常在合作者之间有 比较明确的职责界定。 (六)冲突 1、冲突的概念。冲突是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 图的自觉行动。冲突的根源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因此,为了自己或自己所属的群体获得这些资源,冲突双方都会 竭力使对方不能获得这些资源,有时冲突双方还诉诸道德规范为自身 的利益辩护。有的冲突,会演变为暴力活动甚至发生战争。冲突对于 个人和社会既有正面的功能,也有负面的功能。 2、冲突的类型: 从冲突的规模上,分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 从冲突的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以 及阶级冲突等; 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划分,有显性冲突(直接的明显可见的) 和隐性冲突(间接的隐藏的)等,其中显性的冲突方式又有争论拳斗 和械斗仇斗诉讼和战争等等之分。 (七)调适 1、调适的概念。调适即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 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从广义上来讲,调适包括对自然环 境的调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适,是解决个人或团体与社会环境之 间不断发生的矛盾的一种行为方式,即社会调适。 2、调适产生的原因: 调适产生的原因:由冲突引起的调适;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 调适;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一、语言 (一)符号和语言的概念 1、符号概念。符号,指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 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利用这些符号进行互动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人们进行社会互动需要以符号为中介。通过符号,我们可以理解现实 社会,探索人类历史和未来,理解同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人群,互相 交流并保存各种复杂的信息。 2、语言概念。语言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昀工具, 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符号,面 部表情手势或其他身体语言图形数字等都是符号。 (二)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 文化传承的工具。 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最完整地表达价值观文化规范标准和其他各 种观点。 语言赋予世界以意义。我们在人类文化中学到的一切几乎都是在 与他人的社会相互作用中通过语言学习到的。我们的思维方式通过语 言得以组织并完善,我们运用语言可以系统地阐述和表达新的思想。 12 (三)语言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的语言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不同的 语法不同的发音方式,而这些和言语者的社会互动都密切相关。 二、身体语言 (一)身体语言的概念 人类的互动中,有很多不是通过语言媒介而是通过其他符号发生 的。非语言的互动有两种重要的形式,身体语言和个人物理空间的处 理。其中身体语言指的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人的身体语言是丰富多样的,面部手手臂臀部腿都可以用来表达某种 意思。 三、个人空间 (一)个人空间的概念 个人空间是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们可以利用 它在社会互动中表达某种意义。 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对个人空间都具有某种敏感性。 如果不恰当地侵入这个空间,比如该离得近的却离得远,该离得远的 却离得近,那么被侵入的人就会觉得别扭甚至恼怒。 另一方面,个人对个人空间的敏感度也是因场所的不同而变化的。 比如人在地铁或公交车中,如果非常拥挤,那么人和人之间比较贴近 你可能是相对能够忍受的;但是如果车内还有很多空间,而另外一个 人贴近你,你就会感觉很不舒服。 (二)个人空间理论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用了一个很常见的例子,说明人如 何用个人空间来进行互动: “正如所有女人都知道的,—个男人最初要向一个女人表达爱意 的迹象之一,就是向女方靠近一些。如果女方对这个男人无意,她对 此的反应就是向后退。” 受此启发,霍尔提出了个人空间理论。他认为人们相距的远近代 表了不同的情感距离,人们选择特定的空间距离进行互动,不仅可以 反映互动各方的关系,而且还塑造他们之间的关系。霍尔根据对美国 东北部中产阶级成年人的研究,提出社会存在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 1、亲密距离,指相距 18英寸(约 45 厘米)以内的距离。这个空 间是为关系亲密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在这个距离内,一方可以感 受到对方的气息,并能详细看到对方的身体。这是亲密者之间求爱安 慰和保护的距离。 2、个人距离,指相距 8英寸(约 45厘米)到 4英尺(约 122 厘 米)。这个空间是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在这个距离内也有某种亲密 关系,但是要有一定的限度。 3、社会距离,指相距 4英尺(约 122 厘米)到 12英尺(约 365 厘米)以内。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比如会晤等一些交际场 合。 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 12英尺(约 365 厘米)以上的距离。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丰父或象征相互作用论,抬从互动个 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符号是指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社会互动是以使用符号通过理解彼此行 动的意义来作出反应的。 二、拟剧论 拟剧论,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 的一种互动的理论。拟剧论是戈夫曼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其 代表作是 1959 年发表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三、常人方法学 “常人方法学”就是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 究。其思想来源主要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一、社会网络的涵义 社会网络,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渊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 格的六度分隔理论和欧洲农民自发组织的“赫德兄弟会”活动规模的 1 50 法则。前者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 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二、社会网络的特征 1、普遍性。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以 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网缘等重重社会网络关 系,构成了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任何个人和群体每时每刻都处 于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进行社会互动,推动社会的发展。 2、多重性。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是多重性韵。 社会网络实际上是人际互动的反映,一方面它要受社会关系的规定和 制约;另一方面,又构成广泛的间接的更为复杂的个人和社会关系的 基础。要认识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本质,必须要对个人所属的社会 网络及其中的社会互动来加以分析。 3、滚珠性。社会网络并不是单纯的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存在,还有 许多个人关系的外延,亲人的亲人,亲人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等等。 各种直接的间接的互动,不断地扩展,如滚雪球一般,社会网络越滚 越大,张力可能有强弱,但其作用未必无用。 4、多向性。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你来 我往,互动的媒介和符号各异,是多向性的。单向的行动是无法构成 社会网络的。 5、隐蔽性。社会网络是可感知的,但却是看不到的,无形的。对 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一)社会网络的形态 社会网络的形态是多样化的,从个人建立社会网络的起点过程和 结果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组形态: 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 同来区分。有的社会网络比较排斥新成员的加入或者对新成员的加入 有严格规定,一旦加入,难以退出。如秘密组织的社会网络,非法传 销的社会网络等。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封闭形态的,反之,就是开放 形态的社会网络。 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 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就是由人和人的联合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 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相对稳固的形态。 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这个社 会网络就是相对松散的形态。 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的交往往往都是以互惠互利为平等原则的。这是 个人愿意建立或维持某个社会网络的直接动因。互惠互利的平等原则 使这些社会互动明显呈现出一种互利形态。还有一些社会网络中的人 际交往,则更倾向于一种互补的形态。在互补的社会形态内,互动的 双方互为前提相辅相成,通过信息情感的交换,使各自的交往需求得 到满足。 (二)社会网络的功能 社会网络对于个人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个人在其中获得各种信 息获得各种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资源。社会网络影响到个人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的现实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有着广泛的 联系,所以这个社会实际上充满了各种社会网络。 四、强关系与弱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 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厨性较强,人 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五、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的涵义与研究。 1、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2、社会资本的研究。 (二)社会资本的分类 1、以布朗等为代表,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 层次的社会资本和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 2、依据社会资本的性质,社会资本分为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 社会资本; 3、罗伯特· 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 本。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通过择偶与婚姻组建自己的家庭。在家 庭中,人们养育后代,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与婚姻 一、什么是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 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般说来,婚姻 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二)家庭的特征 著名家庭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家庭》(1982)-书中对家庭的一 13 般特征作过如下概括: 一是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二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即他们并不都干同样的事; 三是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即他们相互为对方办 事; 四是他们共享许多事物,如吃饭性生活居住,既包括物质活动, 也包括社会活动; 五是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拥有某种权 威,但同时又对孩子承担保护合作与抚育的义务,父母与子女相依为 命; 六是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护, 相互帮助。 二、什么是婚姻 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通常是 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 度。 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一)结构一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 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刊仁常重要。由于在无 文字的早期的社会里,家庭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因而能满足大部分 家庭成员在生理和感情上的需求。 1、社会化。社会化始于家庭。在家里,孩子们学会认识自己真真 府该怎样去期望生活,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等。 2、情感和陪伴。当今家庭的第二个主要功能是为其成员提供亲密 关系和情感的支持。 3、性规则。虽然支配性行为的观念在不同的社会中不同的历史时 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没有一个社会将有关性的事情完全看成是个人 的事。社会对性行为如此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孕的可能性。 4、经济合作。家庭常被部分地定义为一群人为追求经济目的而合 作所形成的经济单位。在乡土农业社会,家庭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生产 的主要单位。 (二)社会冲突理论分析 同结构一功能论一样,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 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 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他们指出,家庭 的历史,同样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这一视角指出了家庭导致 社会不平等的原因,而不是血缘关系如何有益于社会。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和类型 一、家庭的功能 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之所以关心家庭,就在于 家庭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 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1、规范性行为功能。人类的性行为与动物不同,它要求在一定的 社会形式下进行。把两性生活置于家庭制度之下,限制在夫妻之间, 这是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而作出的合理选择。男女两性性欲的满足, 只有家庭才是合法的履行场所。家庭对两性生活的满足,不仅有利于 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在稳定社会秩序上,也发挥着特殊作用。 2、经济生活功能。家庭的经济生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 方面 3、人口再生产功能。从人类进入个体婚制以来,家庭一直承担着 人类自身生产的功能。如果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就无法延续下 去,而家庭则满足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基本要求。家庭是人类繁衍后代 的唯一社会单位。迄今为止,人们寻求这一功能替代物的企图与尝试, 都没有普遍的意义。 4、精神生活功能。家庭是人们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们许多心 理上、精神上的特殊需要,是在家庭中实现的。家庭在满足人们的特 殊感情需要方面的作用,是社会取代不了的。 5、教育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误堂,担负着传授生活技能灌输 社会价值观念训练和指导个人行为等促使个’人社会化的责任,尤其 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6、抚养、赡养功能。家庭是人类家庭繁衍后代的唯—社会单位, 家庭承担着为社会发展生育人口的职能。生和养是联系在一起的,父 母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抚育下一代不仅是下一代生理上的需要,也 是社会的需要;赡养就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包括物质 赡养和精神赡养两个方面。 二、家庭的结构类型 家庭结构类型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 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 (一)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 庭。 (二)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三)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 庭。 (四)其他家庭 其他家庭是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如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 家庭等。 三、家庭的特殊类型 (一)重组家庭 随着近年离婚率的大幅攀升,随之增长的数字是再婚率。通常再 婚不仅仅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情感结合,很多时候也包括了前次关系 中至少一方的子女共组家庭。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痛苦和反思,走出婚 姻破裂阴影的男女,终于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在寻觅到新的活伴侣 后,一个重组家庭诞生了。 (二)“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是指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窿。人口缔计发现,目 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估计达到 1,5 亿一 1,9亿。 (三)同性恋家庭 同性恋者因婚姻压力选择同性婚姻的家庭。 (四)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即“无孩家庭”。有“双收入,无子女”之意。汉语 解释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 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20 世纪 80年代开始现 身中国,此后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不断升高。 (五)留守家庭 留守家庭,指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方留守的“半流动”家庭 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家庭。 第三节 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 一、家庭形态的变化 总体上看,家庭形态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居次单人家庭 作为补充的格局。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在城市,与晚婚相伴随,青 年夫妇晚育现象将继续目前的势头,从而使夫妇核心家庭比重上升。 (一)家庭规模小型化 根据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来看,我国家庭户的平均规模自上世纪 60 年代之后持续缩小。 (二)家庭离婚率上升 高离婚率是婚姻脆弱性的表现。为什么中国离婚率在日趋增高 呢?主要原因有以六个方面: 1、经济因素的考量相对下降。人们走向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独立, 更多的表现是妻子对丈夫经济依附依赖性下降。 2、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导致离婚人群的增多和大量存在。人们逐 渐适应和接受了这一事实,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和不正常的,对离婚 的认同感和宽容度大大提高。 3、离婚手续的简化。拿着结婚证和身份证并且夫妻两人都愿意离 婚,就可以立等可取离婚证。 4、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不能认可和接受 忍让郁闷过日子。 5、改善婚姻生活质量或考虑离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是由妻子一方 主动提出来。 6、在离婚人群中婚龄变小,即离婚低龄化和结婚时间不长就离婚 的“昙花婚姻”明显增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于夫妻一方网恋对 婚姻的破坏作用继续显现。 二、家庭功能的变化 家庭功能的变化包括功能替代功能内涵的演变功能外移旧功能消 失与新功能出现,以及家庭功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发 生的改变等。 1、经济功能弱化。 2、抚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外移。 14 3、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 4、养老功能的挑战。 三、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一)性观念多元化 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西方婚恋包括性观念传 人我国,并逐渐有一些市场。 (二)地位平等化 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平等观在不断上升,许多调查都证实了这种 变化。对家庭经济事务的处理和家政决策权的分配,最能反映夫妻在 家庭中的地位和彼此间的相待态度。 (三)行为理性化 在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家庭利益至上的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在恋爱择偶问题上,注重个人的 内涵素质重于家庭背景;在生育观念上。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组织是人类社会群体形式之一,它是高度制度化和正规化的群体。 本章将就组织的概念特点类型等作简单分析,并介绍组织研究中所形 成的重要理论,包括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理论。同 时本章也将对当代社会组织研究中讨论较多的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 三部门的组织特征作简单的介绍。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一、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一)群体概念 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 的集体。它既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又介于社会和个人之间,并且是 联结二者的中介。 群体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具体单位,在社会学的先驱者那里,就已 被列入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对群体作出明确的定义,还是 20 世纪初的 事。 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比思 W斯莫尔在 1905 年将群体定义为:“一大 群或一小群的人,在期间所存在的关系使我们必须把他们作为整体来 考虑。”此后,人们对群体的涵义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二)群体的特征 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群体成员至少有两个人,这是构成群 体的主体基础。在较大的群体中,还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一定的分工 协作,并且有“自然领袖”的存在。 2、有一定的为群俸成员所接受的目标。群体目标是群体功能的具 体体现,也是组织的灵魂。没有群体目标的群体是不可能存在的。社 会学概论 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群体成员之间互相依 赖,在心理和行为上互相影响,围绕群体目标开展活动,具有相对独 特的互动方式。 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群体规范有些是明文规定的,有些则是约 定俗成的,它保证群体有秩序地协调地开展活动。 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任何群体都是现实的社会实体,它 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在时间上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从群体的界定可以看到,群体和我们一般所讲的人群是不同的概 念。在社会学研究中,人群通常是指那些偶发聚集体,也就是偶然地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临时聚集起来的一群人。 二、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和次缀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 种群体分类,这是社会学群体研究中最经典的分类之一。 初级群体又称作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 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用来 群体社团等。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 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其具体内涵,将在 下一章详细论述。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 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它与正式群体不同,不是由上 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成员个人倡议的基础上建立的。非正 式群体既存在于正式群体之外,也可以在正式群体内部形成。 (三)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淮而进行的一种 群体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两个概 念是由萨姆纳在((民俗论》(1907)-书中最先提出的。 (四)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是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 体分类。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 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 的群体。参照群体的概念是借用自然科学中的“参照系”一词演化而 来的,有“目栎”“标准”的涵义,所以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 群体”。 (二)初级群体的类型 1、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对于家庭的分析,我们已经 在第六章详细阐述。 2、邻里。邻里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友好往来守望相助的共 同体。邻里既指左邻右舍几户人家,也指一个小村落或一个居民点等。 在传统社会,邻里关系往往比较密切,“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种 现象的写照。 3、伙伴群体。伙伴群体是指以性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等因素为纽 带结合而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对人的社会化,尤其是对于 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二节 组织和组织理论 一、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决策 组织决策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进行选择决断, 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大群体和小群体 邻里“茶会’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 种群体分类。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 的群体。典型的大群体是如阶级群体这样的利益群体。这类群体人数 众多,活动方式和组合形式有的超出了作为实体的群体范围,在其中 甚至还可以划分出许多具有实体形式的群体。 三、初级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 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分析,初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规模小。初级群体 的规模一般在几人到十几个或二十几人之间,成员之间进行着全面深 入的交往。二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归纳为超凡魅力型传统型和法理型三种纯粹类型。 1、超凡魅力型,也称克里斯玛型。超凡魅力型权威建立在英雄人 物如有神授天赋的个人魅力基础之上。被统治者之所以服从是因为他 们确信他们的统治者有着超凡的能力,从而成为其追随者和信徒。统 治者必须通过不断地证明其超凡能力的存在而维持其合法统治。也正 因为如此,韦伯认为超凡魅力型并不是一种稳定的权威类型。典型的 超凡魅力型权威在先知圣徒和宗教领袖所建立的组织中可以看到。 2、传统型。传统型权威建立在人们对于习惯和古老传统的神圣不 可侵犯的基础之上。被统治者之所以服从统治是因为这种关系已经存 在于神圣的传统之中,统治者凭借传统的力量实施合法统治,同时也 受到传统的约束。其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 3、法理型。法理型权威建立在人们对于正式制定的规则和法令的 正当性的基础之上。 和前两型不同,被统治者不再是服从予统治者个人,而是服从于 法规。他之所以服从,是因为他相信法律和规章制度是正当的和合理 的。法理型权威的典型形式就是科层制。 (二)科层制的特征 所谓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 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纽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科 层制既是现代社会组织的结构形式,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作为理想类 型,科层制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科层制组织通过对组织各项工作的细致 分工赋予每个职位以特定的权力,使占有职位的个人能够明确自己所 负有的责任以及拥有的权力。这些责任和权力都以组织规章制度的形 式确定下来。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组织中的各个职位遵循层序原则规定等 级体系,上级可以监督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命令并接受上级审查。但 因为上下级各有固定权限,因此这并不意味着上级有权越俎代庖而把 下级负责的事务揽入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就是说,原则上,上级只能 督办但不能代劳。 15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组织的内部活动和对外活动都要 求以公文的形式来进行,并保存公文档案。组织运行中产生的各种规 章动议决议指示法令都用文字固定下来。由此产生的一个后果便是办 公机关的形成并逐渐成为组织的核心。组织要求任何成员都必须分清 办公和办私的界限。这一要求最终使组织的办公场所和私人宅第分隔 开来。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职务的分工使职务工作成为专业工 作,需要专门的培训。组织在招聘人员时就是按照职位所需的专业技 术的标准录用。男一方面,如果一个组织成员达不到足够的专业资格, 就要被解除职务。这不仅适用于下级职位,而且适用于高级职位和组 织领导。 5、照章办事。科层制组织要求其成员在处理事务时完全按照组织 制定的规则行事,不看人行事,不掺杂任何个人的好恶爱憎,个人的 情感因素不得干扰组织事务的处理。 (三)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 管理效率高。 组织决策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情报阶段,即调查环境,了解各种决策所需要的资料。 第二阶段是设计阶段,即制订各种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 第三阶段是抉择阶段,即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出一个行动方案。 第四阶段是审查阶段,即对已选择的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二)组织沟通 组织沟通是指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 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三)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纽织成员的行 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 秩序。 三、组织的科层制理论 (一)合法性统治类型 科层制(又译为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要掌握科层制 这个概念,首先应了解韦伯对合法性统治的观点。韦伯认为,几乎在 所有的人类团体和组织中间,都可以找到命令和服从关系,即存在着 统治。但是,包括韦伯本人在内的许多社会学家也认识到,科层制绝 非完美无缺的组织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科层制实施得越是彻底, 科层制的缺陷也暴露得越明显。 一般认为,科层制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1、形式主义。 2、繁文缛节。 3、用人困境。 4、人情味欠缺。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上,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 为理论权变理论等。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观点认为,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 必须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舍理化。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美国 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二)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 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在生产组织中,影响 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 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理论反对泰罗等科学管理理论家把人看作“会说话的机 器”,或人的活动仅仅受金钱的驱使,而认为人是“社会人”。这个 理论是在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和罗伊斯里斯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桑 实验中逐步形成的。 (三)组织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其代 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克雷戈。 巴纳德提出了“组织平衡论”观点,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 于在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平衡。应该不仅给工人以物质 奖励,而且也应该给工人以社会心理上的满足。 麦克雷戈则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对不同管理模 式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区别和分析。所谓 X理论是指一种专制型的 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假设绝大多数人好逸恶劳,会尽可能地逃避劳动, 一般的报酬远不足以使他们振奋精神热爱工作。 要保证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只有采取强制监控和胁迫的方式。管 理者应制造出一种充满畏惧感和依赖感的所谓 Y理论是指一种人道主 义的帮助型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假设人并不是怠惰的,他们的偷懒 表现都是他们对组织的消极感受和以往负面经验的结果。如果管理者 能够提供合适的组织内部环境发挥个人的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们来 说会变得十分愉快。组织管理因此将更为有效。 因此,管理者应尽量为工作中的组织成员提供能发挥其潜力的环 境。 (四)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又称情势理论,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 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 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权变理 论中较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超 “Y”理论,这种理论是对理论和 Y 理论的发展。其基本观点为: 1、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有的人喜欢正 规化的组织结构和章程条例,并不需要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有的人 却需要更多的自治权,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2、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上述第一种人会 欢迎以 X理论为指导的管理方武;第二种人则会欢迎以 Y理论为指导 的领导方式。 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 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职工培训和工作任 务的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程度的安排等适合工作性质和职工素质,组 织效率就会提高;反之组织效率就会降低。总之,超 Y理论强调组织 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集体行为 一、什么是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是指在缺乏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条件下,很大 程度上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的行为。集体行为的 类型十分广泛,从传播谣言和时尚流行到社会运动和革命,都属于集 体行为的研究范围。 一般来说,集体行为具有群众性、自发性、非组织化和非制度化 四个特征。 1、群众性特征。集体行动总是表现为相当多的人的共同行动。他 们尽管相互可能并不认识,尽管他们可能并不属于同一社会特征的群 体,尽管他们事先可能并未约定彼此的行动方式,但集体行动一旦发 生,他们彼此之间就会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以至采取共同的行动。 2、自发性特征。这意味着集体行为并非常规生活中已经事先安排 好昀行为。有时甚至完全是突发性的 3、非组织化特征。 4、非制度化特征。集体行为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总是在制度外形成 的。 二、集体行为的传统解释 (一)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 1896 年,古斯塔夫·勒庞出版了《乌合之众》-书,从社会心理 学视角来解释集体行力。该书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勒庞相信,当许多的个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时,就会产生独特的 集体心理。 即“群体心理特征:群体中个人的固有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以及 他们个性的消失。勒庞相信,当许多的个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时,就 会产生独特的集体心理,即“群体心理特征:群体中个人的固有思想 感情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个性的消失。 这种集体心理通过彼此情绪上的相互感染,会使得个人不由自主 地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其行为方式会和平时独处的时候大相径庭, 头脑变得简单化,人们会非常容易不加怀疑地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 想法和信念,并盲目地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在书中,勒庞主要阐释了群体的心理、如何影响群体和群体具体 是如何产生作用的,使用了大量的篇幅,简单粗暴的语言,描绘了一 个使人们想象不到的群体形象。 (二)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 斯梅尔瑟认为不能单纯地从心理的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而应该 把集体行为的形成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斯梅尔瑟提出,只有当六个 因素不断累加影响下,才会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 16 1、结构性助因。这是指社会结构的构成方式必须满足集体行为形 成的一般外部环境条件。 2、结构性紧张。这是指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缺陷和矛盾,这些冲突 性因素会引起人们的 怨恨和不满。 3、一般化信念。这是指人们对结构性紧张引发的怨恨情绪必须转 化为一种共同的认识。一方面是要求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共享同一种解 释方式,另一方面是要求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共享同一种信念,即相信 可以通过集体行动(例如罢工)来促成问题的解决。 4、促发性因素。这是指某种突发的事件导致了人们受到情绪上的 强烈刺激,从而成为导火索,导致了集体行为的发生。 5、行动动员。这是指当人们开始付诸集体行为时,通常会产生出 行动中的领袖,并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一定的共同行为规范来引导集体 行为。如果这种动员是有效的,那么集体行为就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 去。 6、社会控制。集体行为一旦形成并趋向严重的话,国家的社会控 制力量就会介入,以控制集体行为的进一步扩散。 (二)社会运动的资源动员理论 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实际上告诉我们,由理性人为主体驱动的集 体行动并不是轻易就能形成的,集体行动的产生需要一系列的条件。 在这一基本观点的引导下,人们对社会运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和非物 质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归纳起来,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 至少包括以下五种。 1、时间资源。社会运动的参与需要时间,因此社会运动需要那些 可以抽出时间酌参与者。麦卡锡和扎尔德发现,美国在 20 世纪 60年 代以后,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增加。特别是大学生教师白领职员 以及妇女成为了社会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因为这些人往往拥有更多的 空闲时间,或者可以把工作交给别人暂时处理而安排时间。 2、参与者规模。社会运动是否能够形成以及是否能够坚持和达到 目标,和是否能够动员出足够数量的参与者相关联。参与者越多,社 会运动的影响力就越大,成功的希望也越大。 3、金钱与物质资源。社会运动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物资才能有 效地宣传和吸引新参与者的加入。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并且财富能 够允许流向社会运动的组织者,那么社会运动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4、外界支持。一些研究者发现,任何成功的社会运动都得到了群 体成员以外的各种外部力量的支持。而大众媒体在为社会运动争取外 界支持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以及 互联网资源,社会运动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5、理念资源。社会运动常常需要通过共同的理念把原本没有关系 的人集合在一起,因此理念成为社会运动的重要资源。20 世纪 60 年 代之后兴起的新社会运动就充分利用了人们对共同理念的追求。 第八章 教育劳动与消费 教育劳动与消费是社会与个体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与过程,历 来受到社会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包括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 内的各个学科,都对教育劳动与消费进行过深入研究。本章将首先分 别引介教育劳动与消费的基本涵义与功能,然后将对这三个重要社会 过程(或社会制度)的内涵进行叙述。 第一节 教育 一、教育的概念与类型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 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 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 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二)教育的类型 1、从教育发生的场所来说,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 育。家庭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或其他晚辈的 教育,对象主要是家庭中的幼儿和少年。其主要目的在于:(1)促进儿 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作准备;(2)配合校教育,使儿童在 德智体等方面正常发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卫生习惯传 授基本的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发展语言能力发展个性兴趣和爱好 等。 2、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而言,可以把教育分为生存教育和地位教 育。生存教育指一个人为适应当下社会的基本生存而必须接受的教育。 生存教育一方面是一种关于劳动生产技术和技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 是当下社会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 1、社会化的功能。与传统社会社会化的职能主要由家庭同龄群体 等组织承担不同,教育(尤其是狭义的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社会 化的主要方式。通过学校教育,受教育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技 能,接受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习得角色规范。 2、社会选拔的功能。教育根据社会分工的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筛 选,将其分配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学校通过特有的招生制度和培养 制度具有严格的层层淘汰性和竞争性,形成一个人才选拔梯度。 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人口结构合理 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三)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 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 2、减小就业压力。 3、社会控制的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既具有自身内部的独特运作逻 辑,也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社会制度安排存在联系。 (一)功能论视角下的教育 一个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看它与某种社会目标的关系。如前所 述,这一传统的直接来源是社会学家涂尔干,他强调要寻找一个社会 事实的功能,应该看它与某种社会目标的关系。因此,对教育的社会 学考察首先应当关注其功能,即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有素的能 力。 具体表现为:社会化即让个体成为社会的;遴选即为分工后形成 的不同社会角色提供适当人选。 帕森斯认为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包含在分配和整合之中,即社会化 使得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技能以适应分工需要(分配),同时社会化 还能让人们欣然接受分配必然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二)冲突论视角下的教育 正是由于对变迁的无法解释,促使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从功能 主义传统转向了冲突论。冲突论认为,社会秩序不是建立在对共同价 值的一致认可上,而是建立茌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力上。具体至教育研 究领域,学校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其自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 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与利益相吻合地位的工具。 (三)互动论视角下的教育 在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中,互动论传统被称为“人本主义”和微观 取向。与之前的宏观社会制度思维不同,它将视角引入到具体的教育 场景之中,引入到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之中。 第二节 劳动 一、劳动的概念与类型 (一)什么是劳动 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 活动和体力活动。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马克思在((资 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劳动都有深刻的论述。 1、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基本条件。他指出:“任何二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劳动是使人类 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 2、劳动具有经济意义。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和支出,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人可以出卖劳动力 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保障个人和家庭生活。同时人的需求也要通过 劳动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来满足。 3、劳动具有社会意义。劳动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关系生产和 再生产的行为。在社会环境中和依靠社会结合的力量,人类才具有驾 驭自然的能力,实现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社会劳动是各种个别劳动 之间的社会物质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相互交换其劳动,实现 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并表现为社会生产关系。通过劳动,人建立起社 会关系,同时随着劳动的扩大,社会关系也不断扩展。离开劳动环境,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将会大大缩小。 4、劳动也具有文化意义。 (二)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 作为教育社会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 研究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主要有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教育与文 17 化资本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三个方面。 1、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教育通常被认为是能够促进社会平等的 手段。但是美籍奥地利学者伊凡·伊利奇则质疑了这种常识性观点。 2、教育与文化资本。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一类现象,接受同样 的教育,但取得的学习(学术)成就却可能因人而异。 3、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与“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类似, “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分析思路同样出现于当时西方教育制度 弊病迭出的背景下。 (二)劳动的类型 根据有否劳动报酬,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有薪劳动又称为 工作,以出卖劳动力换来一定薪资的报酬。 无薪劳动包括志愿劳动家务劳动等,这些劳劫虽然付出了脑力和 体力成本,但是没有薪资报酬。在各种社会中,往往过去强调有薪劳 动,其实无薪劳动也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样值得尊 重。 二、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 (一)福特主义 “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指以泰勒制原则(一 种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管理方法)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 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20 世纪 30 年代至 50 年代福特汽车公司 在生产流水线中采用刚性标准组织生产,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 大战的进程在美国形成推广。 (二)后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是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 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 (三)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批判 1、布雷弗曼的压迫机制理论。 2、布洛维的生产政体理论。布洛维的生产政体理论,揭示出资本 主义劳动过程的政治效果和生产的政治规范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工厂 独特的生产政体。 三、就业 (一)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劳动力市场上,影响一个人求职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 面。 第一,人力资本。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工作经历等人力资本是劳动 力市场的有效“信号”。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教育程度越高, 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第二,社会网络。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 结果差异不仅仅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同,个人的社会网络对求职有着 很大的帮助。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在不同社会发挥的作用会有所不同。(参见第五章第四节) 第三,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础,劳动力市 场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而是在特定社会制度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比如户籍制度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劳动力市场 割裂开来,农业户口的劳动力被限制在特定的行业和部门。 第四,社会偏见。社会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 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社会偏见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在劳动力 市场中的命运。比如对某个地方人的偏见,导致企业不愿意招聘该地 方的工人。再如社会上存在对女性的偏见,导致女性在求职中往往遇 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 (二)失业 1、概念 失业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 态。 在劳动力市场中,总会有一部分人求职失败或者被解雇后相当长 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工作,这就是失业现象。 2、类型 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 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4)季节性失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 (5)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失业问题是重大的社会经济 问题,它不但直接影响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经济 社会的整体运行和发展。 3、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率,是准确描述就业形势 的关键性指标。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现实中,从来没有真正产生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完整统一自由 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往往呈现出分割状态。 1、常见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 市场的劳动者的 I作稳定高收入高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好教育回报率 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职 业发展前景黯淡教育酬报率低。 2、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户 籍)。 第三节消费 (一)什么是消费 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包 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二)消费的特征 消费的特征有:经济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 1、消费的经济属性,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商品的生产不是无限 供给的,是在生产条件约束下的经济行为,再者,人的欲望实现是要 依赖消费的收入,消费者没有无限多的,消费作为经济体系中的核心 部分,整个经济活动围绕消费行为的规律运行。 2、消费的心理属性。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消费心理是指消 费者在消费时所表现出的特有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者 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 3、消费的社会属性,消费实质上是社会关系在不同层次,不同群 体生产和生活中体现,消费不仅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而且也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组织部分。 4、消费的文化属性,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文化是伴随消费活动 表达的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消费文化可以分为 物质消费文化、规范消费文化和表现消费文化,物质消费文化是作为 消费对象的物质产品体系构成的符号系统,规范消费文化是指构成传 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集体意识的索引符号系统,表现消费文化是指消 费者通过 对消费品等符号 元素进行选择和组合,从而使消费成为具 有表意功能的符号体系。 二、消费社会 (一)什么是消费社会 所谓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 (二)消费社会的特征 第一,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在消费社会里,消费,而不是工作, 成了生活世界旋转的轴心,消费行为入了生活的认知和道德的焦点位 置,成了社会的整合纽带,成为经济社会变革的主导性力量。 第二,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成 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三,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义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 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三、消费的社会学理论 (一)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 社会学家韦伯认为,消费方式使潜在的阶级差别显性化,形成生 活方式不同的地位群体。 (二)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 社会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一书中提出:富裕的上层阶级通 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 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社会地位所带 来的荣誉、声望、名誉等。 (三)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论 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和符号学理论两大基础上 提出消费社会理论。具体是指社会进入追求个性的社会,而个性的获 得就在于自己消费的物品不同于他人消费的物品。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发展 社会中的人们实际上总是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社区里,各种社会 文化现象和各种社会组织形式也总是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社区之中。 这一章将介绍社区概念和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和集镇社区的主要特点,以及社区发展的概念和中国社区建设的基本 情况。 第一节什么是社区 18 (一)社区的定义 所谓社区,一般地说,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 2、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 会互动; 3、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 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三)社区的功能 社区作为地方性的社会,它所包含的各个系统和单位都分别担负 着与当地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功能。 一个完整的社区,一般有以下几项基本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 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 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 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3、社会控制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 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 秩序。在社区中,可以通过正式的法律途径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形式来 处罚社会偏差者,也可以通过社区的舆论和团体的压力来促使人们遵 守规范。 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 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 这就是社区的社会参与功能。实现社区参与功能可以通过正式的政治 途径,如参与竞选等,也可以通过各种自愿结合的社会团体来向社会 表达关乎切身利益的共同要求,并争取解决有关的社区问题。 5、社会保障的功能。社区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 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社区的社会保障既包括具体落 实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等与整个社会相联系的 社会保障制度,更重要的是,社区还能形成以社会互助为核心的社会 支持系统。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人文区位学,又称为人文区位学,是进入 20 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 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集中了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对现代城市社区 的一批研究成果。 (一)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美国学者伯吉斯在 20 世纪 20年代运用人文区位学 原理对城市空间结构提出的一个假说 (二)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是霍伊特在对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的批评的基础上,通过 对美国一百多个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后于 1939 年提出的。事实上 城市空间结构很少会呈现出同心圆的模式,城市发展有许多复杂的因 素会影响空间分布。 (三)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是哈里斯和厄尔曼所提出的,他们认为城市并不总是 只有一个中心区,而可能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中心区;越是规模大 的城市,核心区域就越多,并且这些核心区域往往还各有其专门性的 功能,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因此表现为多核心的形态。 (四)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发展 由于芝加哥学派的古典区位学理论过于强调城市中的经济竞争, 而忽视了对城市中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变量的作用,所以受到后来学 者的批评。 四、社区全貌研究 美国学者林德夫妇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 究。 所谓全貌研究,就是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描述这些不同部 分的相互关系。 林德夫妇研究了当时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市镇,并于 1929 年发表 了名著《中镇》。中镇的居民只有大约 35,000 人,是一个中等市镇。 五、中国的社区研究 中国较早的社区研究最初多在外籍教授指导下进行。 第二节 社区类型 一、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的概念 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平段的人 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所谓同质性,是指 社区各个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性质,包括相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 活经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相比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总的来说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这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空间占有的特点 所决定的。 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农村社区成员主要从事农业生 产,劳动技术相对简单,劳动方式多为手工操作,专业分工也较不发 达。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这一方面表现在职业结构单一 化,社会阶层分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农村社区居民世世代代都以务农 为主,在农业生产以外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则属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 并且农村社区中专门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的人数比例也非常低。另一方 面,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较简单。由于农业生产的整个劳动过程基本 上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完成,因此家庭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单位,血缘 和亲缘关系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多为血缘和亲缘关 系的延伸。心,在家族或邻里的范围内实现,从而抑制了正式组织在 农村社区的发展。 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进 步较慢,劳动方式易于固定化,由此造成农村社区的生活方式也较少 发生变动。在农村社区,上代与下代往往重复的是极其近似的生活。 二、城市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 城市社区,叉称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 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二)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社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生产的发展 是城市产生的基础。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除了满足农民自身需求以 外还能有剩余产品并且又有能力运输这些剩余产品的时候,城市才有 出现的可能。 (三)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现代城市所表现出来的与农村社区在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引起 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韦伯以 及路易斯·沃斯等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对此都有丰富的阐述。 概括起来,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较有以 下几个特征: 1、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比工 作背景相差很大。在农村社区,人们以务农为主,能够参与到农业生 产的劳动全过程。 2、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 组织。传统农村社区的家庭功能越来越多地被专业组织和机构所替代, 如抚养和教育功能更多的是让托儿所、幼儿园、学校来承担。 3、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在传统 农村社区中,由于村落人口较少,人们彼此之间相互熟悉,交往过程 中重视情感因素。而在城市社区中,虽然个人所能接触到的人数远远 多于在农村社区,但是人与人之间多以事务为中心进行亘动,功利化 色彩浓厚,情感性交流减少,人际关系肤浅,个人常常更容易在城市 里体会到孤独感和疏远感。 4、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传统农村社区人们共 享相同价值观的文化同质性在城市中趋向消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价 值观念和态度意见在城市社区中常常同时并存,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 点。 第三节 社区发展 一、什么是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 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 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 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一)社区发展的目的 社区发展的目标具有双重性。 一是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即通过开发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寻求 19 各种援助,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 二是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即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 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社区发展的原赇 联合国 1955 年出版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曾列举了 社区发展的十项基本原则。中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联合国提 出的基本原则,社区发展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1、民主的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有关社区发 展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步骤,都应该经过社 区成员的广泛讨论,然后根据多数人的意愿来决定。 2、民众需要的原则。即应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为重点,特别 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切问题人手。社区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鼓励社区居民自己来判断和认定其 自身需要,而不是简单地由政府或其他专家来界定。 3、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而不是 一味地依靠外部的和国家的投入。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 集资;社区发展的人才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 物质资源,要尽量就地利用和开发。 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要 求,应是来自社区基层群众,然后由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引导和支持。 即使是政府提出来的规划和要求,也应与当地社区的群众意愿和实际 情况结合起来,使其切实可行而有利于社区发展。 5、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社区发展包 括物质经济上的发展和精神文化上的发展。由于各个社区的历史传统、 文化背景和现实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在采取上述各项工作原则以推动 社区发展时,又必须尊重各社区的现实客观条件,依据客观的需要与 可能来办事。 三、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 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 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 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二)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建设既与国外的社区发展 的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社区发展是中国社区建设理论和方法的重要 借鉴来源;同时中国的社区建设也具有自身独特性。 (三)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中国城市的社区发展在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任务。 第一项任务,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城市社区建 设的开展,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调控体系正在发生改变,这种 改变的一个重要支点就在于城市的基层社区。 第二项任务,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这也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不可 回避的领域。 第三项任务,减轻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十章 城镇化 城镇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形态日益演 进的过程。城镇化有不同的范畴。作为人口向城市输入、城市地域扩 大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演化过程,城市出现至今的整个城市发展史 都可视为城镇化的客观过程。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借 助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由占及今,由表及里,由一般至特殊地进行叙 述。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一)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 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 过程。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一方面是作为一个独立有机体的城市的发展,城市在社会中作用 的提高,新城市的涌现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另一方面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诸多因素在社会特别是农村 的传播,新式城市居民的增多及其市民角色的确立。城市人口数量在 人口总量中的比重,以及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一直是衡量城镇化 程度的基本指标,但这是量的。 (二)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 18 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进程带动了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 口离开乡村,迁入城镇和城市。1800 年,英国居住在 1万人以上的城 镇或城市里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 20%,而 2000 年,这个比例猛增到 了 89.1%。 (三)当代城镇化的特征 城镇化是世界社会文化变迁的突出体现,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战 后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 1、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速度超过了 部分发达国家城镇化的速度; 2、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出现了“世界域市”和“城市群”; 3、知识经济、科技、物流、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不断创 新提升了城镇化的内涵; 4、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进步及其扩散加速; 5、发达国家郊区城镇化加速,已进入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体,其城镇化 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二、世界城镇化的“推一拉”理论 世界城镇化发轫于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之时。英国是工业 革命的策源地,19 世纪末,它率先实现了城镇化。 三、城镇化的类型 世界各国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等不同,其城镇化 类型各异。如依城镇化发展水平,可分为初步城镇化、中等城镇化、 成熟期城镇化和高度城镇化;若根据经济体制,可分为计划型城镇化 和市场型城镇化。 现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同步城镇 化、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低度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五种类型。 1、同步城镇化。指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 一致的城镇化。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加速时期,其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 呈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基本上属于同步城镇化。 2、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 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 过度城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 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 及时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3、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 城镇化 4、低度城镇化。指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 5、逆城镇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 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 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人 口在向城市外围蔓延和向卫星城迁移,城市中心日渐萎缩。 四、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 最高层次,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 际城市,又称全球城市。 五、世界城市群 (一)城市群概念 城市群,又称“都市圈”、“都市带”、“都市丛”、“大都市 连绵区”等,是指人口规模在 2500 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 250 人的城市集聚区。这是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国际著名城市 地理学家琼·戈特曼最早提出的概念。城市群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通过极化效应聚集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 得到迅速的发展。 (二)城市群分类 从规模和层次角度,城市群可以划分为超级城市群(顶级城市群、 特级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二级城市 群(中型城市群)和三级城市群(小型城市群)等。几个三级城市群 构成一个二级城市群,几个二级城市群构成一个一级城市群;或者说 一个一级城市群可以包含几个二级城市群,一个二级城市群可以包含 几个三级城市群。从形态和结构角度,城市群可以分为星系城市群、 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等。 从中心城市的角度,城市群可分为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和多 核城市群。 (三)城市群研究 城市群研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应有之义。如前所述,20 世纪 20、 20 30 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已基本实现,群体研究开始萌发。其后城市 群研究理论逐步涌现,方兴未艾。 1、田园城市。1898 年,英国城市学家 E.霍华德出版((明天: 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一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2、组合城市。1915 年,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和现 代城市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先驱帕特里克·格迪斯创造了“城市学” 的概念。 3、区域整体发展理论。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继承了格迪斯区 域规划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他指出城市并非孤立 的空间存在,它与其所在的区域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辩证关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区域的核心,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4、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5、城市群理论。20世纪 40 年代初,琼·戈特曼首先对美国东北 部海岸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五个较大都市区进行 了研究。 6、城乡融合区。20 世纪 80 年代,麦吉等人对印尼、泰国、印度、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皿洲国家和地区的大都市周边地区进行了研 究,发现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地区一起形成了“扩展大都市区”。1985 年麦吉在美国阿克隆大学关于亚洲城市化的国际研讨会上把这种新型 空间形态称之为“城乡融合区”。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一、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 义的中国城镇化始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 国在东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先后对外开放了七十多处通商口岸。 随着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步步深入,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近代 工业萌芽,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中国的城镇化开始起步。这 种人口流动的推一拉力模式及城市化发展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 侵紧密相联,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民国时期城镇化呈现出如下四个特征: 1、商业化强于工业化,工商业和城市及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沿海; 2、大城市寥寥无几,城市发展畸形、臃肿; 3、城市道路设施极其落后; 4、城市性质多为消费寄生,成为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地主 阶级压榨人民的据点,形成严重的城乡对立、沿海与内地的对立等等。 全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处于滞缓状态,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艰难 困苦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 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余年来,城镇化道路跌宕起伏,大体经历了平 稳起步、大起大落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1949 年 3 月,中共 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全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 市。会议决议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域市,城市建设的总方针 主要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 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 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这 20年,国家几经动 荡,国民经济时起时落,城镇化进程历经曲折。 第三阶段(1978 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的建设 一、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不同观点 中国城镇化选择什么道路,一直是国内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其中以城镇发展规模为基础的城镇化道路的讨论有四种观点:大中城 市论、均衡发展论、多元模式论和小城镇重点论。 1、大中城市论。该理论认为,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相当 长时期内,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大中城市的扩张。大中城市优 先发展是世界城镇化历史上的共同规律和特点。大城市一般具有雉厚 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交通发达,市场容量大,有着很强的经济、 政治、文化功能,是整个社会的中心点。 2、均衡发展论。又称城市体系网络论。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的城 镇化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 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 3、多元模式论。主张城镇化道路应该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性。 认为纯粹强调发展大中城市或是小城镇,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很难照顾 到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应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实行不 同的城镇化政策,而且实施城镇化战略不能完全借用行政手段来直接 干预,通过城市的开放,使其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发展。 4、小城镇重点论。该理论是对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等系列 性的调查报告和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学术论文基础上的归 纳总结。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从根本上看,首先要把 2/3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方面去,使整个围家的多数人口成 为非农业劳动者。 二、中国城镇化的方针改革 开放初期,国家针对大城市社会问题严重、小城镇长期发展缓慢 的状况,于 1978 年提出“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的城镇化方针。 怎样“控制”?怎样“多搞”?并不十分明确。 为此,1980 年 10月,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 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建设方针,给城 镇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 服务等制度。 (2)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 改革。 (3)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 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 (4)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 设用地。 (5)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 政管理体制。 (6)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以地适应城 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一、什么是社会不平等 关于什么是社会不平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回答。 对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差别,指个 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社会思想家让一雅克,卢梭是这种意见 的代表。他认为人类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 等,如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等方面的差别; 另一种是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如某些人通过损害别人而得 以享受的各种特权。对社会不平等持狭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指 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如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本家与 工人之间的差别,都属于等级差别。本书主张从广义角度来理解社会 不平等。 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 (一)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男性和女性不仅存在 基因、荷尔蒙、生理结构等差异,且存在着行为、智力和个性上的差 异。男女在各方面的差别达 50 种以上。一般而言,男女差别最突出地 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胜于男 2、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女性不如男性; 3、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4、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5、在竞争性、好胜性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6、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较女性逊色。男女的性别差别,不可 避免地表现在社会分工和社会生活中。 不过,应该看到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别,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性别” 上的差别,带有社会建构和父权制压迫的特点。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 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纯粹的种姓制来源于宗教 制度,并被认为是一种世袭的、只在内部通婚的、职业群体的等级制。 (三)阶级与阶层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 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 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取得归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 21 和多寡也不同。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一)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 对于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和发展,许多思想家、社会科学家都有探 索。但是,首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应当是 18 世纪的法国启 蒙思想家卢梭。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认为:第一,分工有“自然分工” 和“真实分工”之别。“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 由于天赋(如性别和年龄)、需要、偶然性等原因而发生自然分工。 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分工”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 工。第二,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此时, 社会出现了主人和奴隶、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者和披统治者, 社会从无阶级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第三,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 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四、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阶级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1、阶级分析传统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不 平等的演变)的关键所在; 分层研究是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 等研究传统。 2、根本区别:对“社会不平等是什么”的本体论假设不同。 分层研究认为是社会整体的需要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 成及其内在逻辑;而阶级分析则是认为社会不平等只是社会中少数人 (统治阶级)的需要,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态及 其变化。 3、这一差异导致二者在方法论上的不同。 在分层研究看来,体现社会不平等的资源,只存在量的差别,并 没有质的差异。所以它倾向于把所有的分析维度,都化约为只有数量 差异可以通约的“变量”,然后放进统计模型中,企图计算“谁通过 什么方式得到多少?”,而阶级分析认为,社会不平等首先体现在质 的差异上,然后才是量的差异。 其关于社会不平等的冲突论假设,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 的第一句话里:“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 级分析传统看来,社会不平等既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阶级斗争的 原因,关于社会不平等的研究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研究;反之亦然。 第二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分层”原为地质学的一个专业用语,指物质构造的不同层面。 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与地质构造进行类比,发现社会不平等现象与地 质构造的分层有相似之处,于是借用“分层”概念,创立了“社会分 层”一词。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财富、收入、声望、教育 机会等)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社会分层包含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 流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 成部分。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已经发现 现代社会的阶级存在和阶级间的斗争。但只有马克思才揭示了阶级产 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的本质,建立起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马 克思对阶级分析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阶级的存在, 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其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 无产阶级专政;其三,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 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的贡献,实际上分别对应着阶级分析的两 大研究主题:关于统治阶级剥削的研究以及关于被统治阶级反抗的研 究。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马克思一样,韦伯高度重视阶级这一 概忿,视之为社会分层的重要范畴。 根据上述两个标准,韦伯粗略地区分了四种社会阶级。 (1)上层有产阶级,即在财产占有上具有巨大优势的阶级,大地主 以及食利者阶级等; (2)优势职业阶级,即在市场处境中具有优势的阶级,主要是那些 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医生、律师、教授等; (3)小资产阶级,指在财产和市场处境这两个方面虽具有一些优例 如势但优势又不明显的那些人,例如个体经营户或规模较小的小企业 主等; (4)工人阶级,他们从事的工作住往需要非常简单的技能培训,因 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其市场处境总是居于弱势。 3、帕累托的精英理论。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于 1916 年出版了 ((普通社会学总论》-书,系统地阐述了精英阶级理论,帕累托是开 创西方社会分层研究的另一位先驱。帕累托认为:“人类社会是不同 质的,人们在身体、道德、智力上千差万别。”广义酌精英就是指那 些在各种活动部门中能力最强的那些人,例如君主、律师、文学家、 音乐家等。精英阶级可以分为两种: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 阶级。狭义的精英,是指执政的统治精英,如政府首脑、议员、将军 等。这些掌握了国家权力的少数精英构成了一个统治集团,对社会的 大多数人实施统治。 (二)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1、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1)观点: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社会分层之所以在各 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2)代表人物:K.戴维斯和 W.摩尔,《分层的若干原理》 (3)推动者:布劳和邓肯,创建“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 (4)功能主义分层理论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它并不能回答现实的 诸多问题。其缺陷在于: 其一,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资源配置的逻 辑。如一个无能之辈,可能运用其占据地位的资源来获得较好的社会 职位,而一个能力强得多的平民子女却得不到这样的好处。 其二,能力较强的人未必都能得到高报酬等实质性的刺激。如中 小学教师、日托护理员、警察以及社会工作者等职业应当由能力较强 的人来担当,可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却很低。而有些人职位的价值很有 限,他们的收入却很高。 其三,教育不均等,导致地位获得未必是均等的。如生活极度贫 困的人,他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其才能得不到发展,虽然他 们中有的人酉通过自身的努力上到高层,但这样的机遇相对于富有的 上层人士来说,要小得多。 总的说来,社会分层不能保证最有才干的人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或培养他们去扮演这些角色。 2、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1)观点:强调冲突在不平等过程中的作用。 (2)与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相反,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强 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冲突论者并不认为社会是一个各 种特征都有助于整个社会稳定的系统,而认为人们在社会价值标准和 集团利益上的冲突,是各种社会所固有的。 (3)其代表达伦多夫便认为:社会分层的起源在于这样的事实, 即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都要强制奖惩,这种实施能力意味 着权力关系的存在。因此,“我们称作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体系,只不 过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派生物”。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 根据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的分析框架,当 时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可划分为: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这是两个代表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 产关系的阶级,他们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是中国革命的 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产生了第一批资本家。他们办工厂、开矿山、开银行等新式企业,这 些人大多是由原来的官僚、地主和富商转化过来的。民族资产阶级是 中国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 3、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等(如学生 界、中小学教员、小事务员、小律师等)。该阶级一般拥有少量的生 产资料或拥有专业技术知识,自己劳动,不剥削人。这一阶级人数众 多,同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一般能拥护 革命和参加革命,是革命很好的同盟军。 4、半无产阶级。包括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 等。其中,半自耕农自有的耕田不够种,还要租别人的田种,或者要 出卖劳动力,受人剥削(后来又称下中农)。贫农则是农村中的佃农, 受剥削最重,是农民中极艰苦者.极易受革命宣传。下中农和贫农在 农村人口约占 70%。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小手工业 者、店员、小贩的经济地位同贫农不相上下,是革命的力量。 5、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业的产业工人,当时主要指铁路、矿山、 海运、纺织、造船等产业中的工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工人阶级人 22 数不多,但他们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 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6、游民无产者阶层。 7、农民阶级。毛泽东把农民阶级分为四个阶层:富农,即农村中 的资产阶级;自耕农(中农),即农村中的小资产阶级;半自耕农、 贫农,即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雇农,即农村中的无产阶级。 (二)改革开放前的阶级阶层结构 1、1949-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1953-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1977 年,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1978 年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三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 或职业的变动。 这种变动可能是从一个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 级(或社会阶层)的转移,也可能是同一阶级或阶层内部在职业、活 动空间上的变动。 索罗金的《社会流动》,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论述社会流动的著 作。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指在社会分层体系当中的不同 层次之间的上 F流动,又称纵向流动。如农民成为企业家,就是·种 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分层的层次当中,在同一个层 内部的流动,又称横向流动。如农民因拆迁离开了原来的村子,迂到 另一个村庄继续务农,就是种水平流动。 2、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 涯中的社会地位变化。以某农民为例,在 20 岁时他可能是一个农民, 两三年后进入工厂工作,就成为一个工人。代际流动指的是子女相对 于父缎的地位的变动。 3、结构式流动与自由流动。结构式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 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4、竞争式流动与赞助式流动。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 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在这种流动中, 每个人在竞争策略上可以有很大的选择性,但都必须接受公平竞争规 则的指导。赞助式流动,指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 接获得,而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过程发生于 1949-1956 年。在这一时期, 新的社会流动模式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重塑为 标志。这种重塑,实际上意味着原来的阶级阶层关系和位序或等级结 构的颠覆。 第二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57-1965 年。在这一时期,为了 适应国家主导的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对资源集中配置的需要, 国家在最终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还以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 规定,建构了 L种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赋予社会成员以不同的政 治、社会和经济身份,包括人民一非人民二元政治身份、城乡二元户 籍身份、干部一非干部二元人事管理档案身份和全民工一集体工二元 单位身份。 第三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66-1977 年。 第四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78-1991 年。 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92 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 1、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 自致因素(微观层面)。 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人们发生何种的社会流动,大致受三个 层面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如户籍制度); 在中观层面,则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 在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如党员身份)。前两种因 素属于先赋因素,后一种属于自致因素,即个人努力的结果。 2、根据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并将其与先赋一自致因素的关系进 行交互分析,可从理论上将导致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第一,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 第二,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 第三,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 第四,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或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 导致的社会流动。 (三)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在过去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流动既呈现出入类社会现 代化进程中的某些共同趋势,同时也表现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某些特 殊之处。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是在社会阶层结构相对稳 定的社会框架中进行;中国的社会流动.则依然在体制转轨与社会转 型的背景下展开。 第一,社会流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改革前与改革后,中国经历 了两种社会流动模式:政治主宰型的社会流动模式和经济诱致型的社 会流动模式。 第二,社会结构从封闭迈向开放。 第三,社会流动呈向上流动的趋势。 第四,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 有明显的转型特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只经历着社会转型, 而不存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问题,其社会流动也只体现了 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规律,如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向工业社 会、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乃至从工业社会向 信息社会这样的转型。而在中国,体制转轨还在继续进行之中,且与 社会转型一样,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流动模式。 第五,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正在表露出一些不利 于社会开放、公正的消极趋向。一是阶层流动的代际继承性在增强, 特别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处干较为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 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代 内流动明显减少,处于经济社会位置较低阶层的子女,要进入较高阶 层,其门槛明显增高,两者间的社会流动障碍在强化。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社会前进的过程中人类有各种社会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也 总是存在的。有偏差行为,就需要进行社会控制,以保证正常的社会 关系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正常的社会运行。本章主要介绍偏差行 为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以及对偏差行为的不同理 论解释;接着介绍社会控制的概念以及社会控制的手段与途径。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的概念 偏差行为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 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 (一)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 1、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 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兴趣习惯。 2、偏差心理是指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 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偏差心理的个人不是按照社 会既有的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行事,行为常常违反常规、出人意外以 至于让一般人感到古怪和无法理解。 3、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 的行为。偏差文化并不意味着落后和野蛮,而只是相对于社会的主流 或主导文化来说,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偏差文化可以是外来文化, 也可以是社会中存在的亚文化。 (二)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条义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 罪的违法行为。前者是指对社会具有较大危害性,且按照法律条文应 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诸如贪污、盗窃、生活腐化等。 2、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 行为。这种相互的行为期待构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基础。 学生相信教师会认真备课,传授正确的知识;儿童相信大人不会攻击 伤害他们;老年人相信子女会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民众相信政府官 员在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工作。当这种彼此的行为期待建立起来,社会 秩序就成可能。但是,偏差行为却破坏了这种行为期待,破坏人际的 倍任, 由此带来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安和焦虑。 3、违规行为是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 不适应行为、不从众、不道德行为。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23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为什么会存在偏差行为?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 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 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遗传 因素的作用。 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索在 19 世纪后期提出的。 (二)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偏差行为并非仅仅对社会起消极的作用,偏差行为也有其正功能, 即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常常并不是十分明 确地为人所知的,还有的时候虽然我们在按照社会规范行事,但却不 知其所以然。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社会规范总是特定社会或团体的行为准 则,以应付少数人的偏差行为所引发的对集体规则的挑战,社会或团 体就可能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3、有助于社会预警。偏差行为也常常是社会运行出现问题的预警 信号,提醒人们关注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有意识地加以修正。 4、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如前文所述,社会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 偏差行为的界定也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改变。旧时代的一些偏差 行为往往预示着新时代社会规范的建壶。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为什么会存在偏差行为?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 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 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遗传 因素的作用。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索在 19 世纪后 期提出的。 二、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 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 社会规范。心理学解释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 三、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一)失范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默顿应用涂尔干的失范概 念,建立了著名的失范理论来解释偏差行为的产生。 所谓革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 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对于创新者来说,他可能感到自己无法 采取社会认可的手段,或者使用这一手段过于困难和耗时,所以选择 了未被社会认可的捷径。 所谓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 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当这种偏差行为涉及政治领 域时,通常也被称为革命。 (二)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 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共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 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 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 甚至是矛盾的。 文化传递理论由此把社会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 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社会控制》(1901)- 书中所提出并加以阐述的。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 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 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 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 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本节采用广义的社会控制概 念。从其内容可分为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和对社会 价值的控制三个方面。 1、对社会行为的控制。社会控制首先是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予 以制约,要求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去行事。对于偏离和违反社会规 范的社会行为加以警示或惩罚。 2、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社会控制还表现在对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 的控制和协调上。一个社会的秩序稳定,有赖于稳定的社会关系,任 何社会关系的破裂和解体都有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3、对社会价值的控制。社会控制根本上是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观 念和意识的控制。每个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体系给予支撑,使社 会成员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和整合。社会的统治阶级也必然会通过控 制体系,用各种方法来推行统治阶级所确定的社会价值观。 (二)社会控制的特点 1、普遍性。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 何阶段,社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2、规范性。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不是盲目进行 的,而是朝着设定的目标来实施的,社会控制的目标就在于使社会成 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 3、多重性。社会控制作用于社会成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 种多样的。包括习俗控制、宗教控制、法律控制、道德控制、规章制 度控制等。 (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 标不一致上。如果缺乏有效的社会控制,这些目标上的不一致就会导 致激烈的冲突,并最终导致社会秩序的瓦解。 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人的一切 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 也就不成其为社会。然而社会关系并不总是保持稳定的。 最后,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逐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 的方面。 所谓失控,是指社会虽然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但却并未有效地 作用于社会成员,导致社会成员可以不顾社会规范为所欲为。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一)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所谓宏观控制,是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 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 面的控制。 所谓微观控制,是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 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二)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所谓制度化控制,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 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制度化控制在整个社会的社会控制方式 中占重要地位。它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 所谓非制度化控制,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 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三)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内 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 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相对于外在控制,内在 控制对个人而言是主动昀、积极的。 (四)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 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是指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防治社会成员的偏差行为。刑 法就是通过明确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来取得一种禁止犯罪的威慑力。 三、社会控制的方式 (一)法律控制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以国家权力为依托,是所有社会规范中 最有权威的一种。法律控制是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二)道德控制 道德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 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道德由习俗发展而来,以后经过统治 阶级的选择、提炼和整理,成为教化人们的规范体系和控制方式。虽 然从习俗发展而来,但道德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力比习俗要强。 (三)习俗控制 习俗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 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习俗比道德和法 律有着更广泛、更普遍的行为约束力。 (四)宗教控制 宗教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其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 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能统摄万物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它拥有绝对 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产生敬畏及崇拜,并 24 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对其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 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所谓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 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所谓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 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关系的 协调,不利于社会整体效应的发挥,应当努力避免,一旦发现就要及 时克服和矫正。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界说 (一)社会问题的涵义与构成条件 1、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进程中发生了障碍或社 会结构与社会环境失调,造成了影响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正常生活的 问题。它为社会所关注,需要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2、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有四个要素: 第一,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 第二,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第三,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第四,这种失调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这四个要素环 环相扣,构成社会问题产生、演进、缓解或解决的一个整体。 (二)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第一,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只关系到个人直 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 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一己的生活领域”。 第二,困扰只涉及个人,即个人感到自己所珍重的价值受到威胁, 而社会问题涉及的是公众,即公众所共同珍重的某个价值受到威胁。 第三,“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它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 构成的关系区域里”。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待点,它常常包含着制 度上、结构上的危机,也常常包含着马克思所说的“矛盾”和“斗争”。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所谓特征,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征象、标志。社会 问题作为一类社会现象,区别于其他非社会现象的标志是它的社会性、 文化性、普遍性、特殊性、群体性和复杂性。 (一)社会性 1、社会问题的产生。社会问题不是个别人观念的偏异或行为的不 当造成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境下,由相当多人的观念、行为与 社会发生了矛盾与冲突而演化形成的。 2、社会问题的影响。社会问题演进中其负面作用由小到大,由弱 到强,对人们正常生活和社会机能的侵袭将日渐扩大,其社会后果是 不能掉以轻心的。 3、社会问题的消除。社会问题的缓解与解决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没有人民同心同德的广泛参与,是无法实现的。 由此可见,社会问题的社会性特征是十分鲜明的。 (二)普遍性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没有一个社会是不存在社会问题的。 (三)特殊性 这是相对于普遍性特征而言的。虽然社会问题时时刻刻存在,但 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区,可能会产生特定的社会问题。因为生 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对同现象 的看法就有可能不同,因此,此时此地能接受的现象,到了彼时彼地 就成为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了。 (四)集群性 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群状出现, 这时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程度更大。群体性问题的出现通常有一个核 心问题,其他的社会问题都是由核心问题所引发、衍生的。 (五)复杂性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出现都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现象,其复杂 性表现为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社会后果及解决条件的复杂多 样。社会问题的起因常常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 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既有政治经济因素,又有文化心 理因素,各种因素导致的后果是多样的。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 (一)社会病理学 社会病理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十分流行,但战后越来越不受 关注,直到 20 世纪 60年代经过修正之后才重新兴起。 (二)社会解组理论 1、所谓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中酌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 了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 的行为加以惩罚。社会问题就是由此造成的人们违背社会期望的一系 列行为。 2、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 一是无序状态,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统一的合适的社会规范来 指导人们的行动; 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至少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 和规则,使人们无所适从; 三是价值崩溃,即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 3、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当社会发生急剧 变迁,比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社区异质性不 断加等,社会的某些组成部分跟不上变迁的速度,与其他部分不相协 调,造成社会脱节,从而导致社会解组。因此这一理论认为,社会问 题最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其实这正是孔德当初创建社会学的宗旨所在。 (三)价值冲突理论 1、价值冲突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年代,经过大萧条和二战之后 在四五十年代占据了社会问题研究的主流地位。价值冲突理论从马克 思主义的著作中吸取了一些理论思想,重新反思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 开始强调实际利益在社会问题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持有者认为 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 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 2、价值冲突理论有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 分裂的情况: 一是交涉,即对立双方就矛盾和冲突进行交流和协商; 二是达成协议,即对立双方各自进行一些让步和妥协,出有利于 双方的决定; 三是使用权力,即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 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 (四)行为偏差理论 行为偏差理论把社会问题看作偏离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的结果 (五)社会建构理论 20 世纪 60年代兴盛的标签理论在 70 年代中期受到批评,人们质 疑是否偏差行为只是标签的结果而没有其客观性。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一、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化问题、城乡差距问题、 社会福利问题、劳资纠纷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不平 等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一)腐败问题 1、定义: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政府和公众所 赋予的权力和权威,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为个人或个人所 效忠的某个集团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腐败”的本意和延伸。 (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界定 (3)国外学者的界定。国外学者比较一致地认同,“腐败”是“不 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威以获得个人好处”的行为。 (4)国内学者的界定。一般认为,腐败是党政机关人员为维护和谋 取私利,严重违反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的 行为。 2、腐败的危害。腐败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所有国家和地区,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还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大小和贫富, 都存在着腐败现象。 3、腐败的原因。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种种腐败现象, 有着复杂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封建主义的特权观念、“官本位”观念、宗法观念、等级观念、 裙带观念、人身依附观念等积习是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腐化变质的思 想病灶。 (2)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导致腐败在改革开放 大潮中乘隙而入,部分党员和干部经不起诱惑,走上了贪污受贿、走 私套汇、嫖娼、吸毒、出卖国家机密等犯罪道路。 (3)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改革迟缓或不彻底,特 别是权力过于集中,传统权力结构还根深蒂固,客观上存在许多漏洞 和薄弱环节’为权钱交易和权权交易等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 25 壤和条件。 (4)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 长,是腐败得以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贫困问题 1、概念。贫困问题是指人们在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种种 原因无法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能力和机会的一种生存状态。 2、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 3、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1)状况。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 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4、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1)状况。城市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转 型,经济改革过程中伴生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实行“两 高一低,三位一体”的计划管理体制,即高就业、高福利和低工资, 城市居民处于平均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城市贫困问题被隐藏下 来了。 二、偏差性社会问题 一般指个体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如斗殴问题、酗酒问题、吸毒问题、艾滋病问题、赌蒋问题、自 杀问题、贪污问题、投机作弊问题、抢劫问题、走私问题等。其中有 的是违纪违法问题,有的是违法犯罪问题。 (一)毒品问题 1、什么是毒品?1997 年 3 月 4H 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第 357 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簧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弹 药品。”近年来在美国等地流行起来的迷幻药,也是毒品。这个定义 的基本点是: 第一,毒品是麻醉药品中的一部分。 第二,毒品的本质特征是能够使人形成瘾癖,产生对毒品的依赖。 第三,毒品是国家规定管制的药品。 第四,毒品的种类很多,有的是明确不能用于医疗的毒品 2、国际禁毒日。世界毒品主要来自四大毒品产区:位于泰国、老 挝、缅甸三国接壤地区的“金三角”;位于中、西亚的阿富汗、巴基 斯坦、伊朗三国接壤地区的“金新月”;位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的“银 三角”和黎巴嫩的“第四产地”。 3、毒品的危害。毒品泛滥,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一,危害身体健康。吸毒意味着自己花钱自我摧残身体,大量 吸毒导致民族素质下降,甚至造成种族退化。 第二,破坏家庭和睦。吸毒这种“超级消费”不仅耗尽家财,使 家徒四壁,而且会使家庭内部矛盾重重,轻则家庭解体.重刚家破人 亡。 第三,败坏社会风气。在毒瘾的驱使下,吸毒者会完全失去理性, 丧失人性,甚至走向犯罪,无所不为。 第四,腐蚀政权组织。烟毒可以成为国家政权的隐患,可以毒化 党政机关干部队伍,成为公务人员蜕化变质的触媒。 第五,妨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染上毒瘾的青壮年原 来大多是生产力的主力军,后来变得四体不勤,渐渐丧失劳动力。吸 毒妨碍国防建设,表现在破坏兵源和民兵队伍建设。 (二)食品安全问题 1、含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2、现状: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众多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海路 人们的身心健康。 3、危害:食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居于特殊地位,由其引发的有害 效应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 涉及的利益主体有广义的消费者(需求方)、生产者(供应方)、政 府三个方面。其危害主要是: (1)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 信任危机,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最基本权 益; (2)造成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行业发展带来沉重打 击; (3)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4、产生的原因: (1)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在制假造假售假过程中,滋生了三部分 既得利益者: 首先是制假的当事人; 其次是某些享有行政执法权利的公务人员,成为各种制假造假售 假的保护人; 再就是部门的和地方的利益保护者。这三部分既得利益者互相利 用,个人或局部利益至上,置人民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滋生了食品 安全的种种事端。 (2)具体的原因有: (1)国家和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食 品安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和地区甚至将食品安全的职能负担转 嫁给了人民,这是造成一而再再而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然原因。 (2)化学污染、环境污染、生物毒素等.使农产品安全生产受到威 胁,这是源头性的。 (3)行业的诚信危机和社会责任缺失,唯利是图,违法生产、经营、 流通导致“劣货驱逐良货”效应。 (4)政府监管缺位。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三、自然性社会问题 (一)自然性社会问题的性质 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指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 量造成的社会问题。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部分物质以特殊的方式进行 的自然运动,通常称为“自然变异”或“自然事件”。 (二)自然性社会问题的危害 在古代,人口稀少,虽然各种突变频繁,但对人类社会影响不太 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全球交往的增多,自然 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一、社会问题防治的性质 社会问题防治,指对显露或潜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 相应的对策和手段,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 解和解决的综合治理过程。这个界定的内涵是: 第一,社会问题防治的目的,一是对潜在的社会问题作出预警, 并进行防范; 第二,对显露的社会问题加以缓解和解决;第二,有各种性质的 社会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和 手段; 第三,社会问题防治的手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 用; 第四,社会问题防治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和社会上的一切积极 因素; 第五,社会问题关系国家的安危和稳定,在我国其防治的主导力 量是党和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 第六,社会问题的防治是一个过程,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 行。 二、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1、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 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许多社会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但凡可能防治 和抑制的社会问题,人们就应主动积极地予以防治和抑制,尽量减少 社会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2、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 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任何社会问题必 然危及社会和民众,有的还极为严重。如果避免或减少了社会问题的 发生,也就是避免和减少了社会问题给社会所造成的损失,也就等于 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3、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社会问题 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安全,而且直接妨碍以至破坏改革开放,影响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科学地作好社会问题防治,避免和减少社 会问题的发生、发展,才能改善投资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向前迈进。 (二)全局性思想 社会问题防治的全局性思想,也就是要把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任 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长期性思想 一是有的社会问题难以退出历史舞台,如犯罪问题、贫困问题等 是自有文明社会以来就存在了的,时至今日并不因经济发展而消除。 二是有的社会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被消灭了,但一有气候又死灰复 燃了,如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权的威慑下,采取有力措施,将旧 中国滋长起来的毒品问题、娼妓问题、帮派问题等,在矩短几年内铲 26 除了,毒品、娼妓、帮派从业人员劳动改造成了自食其力者。改革开 放以来,这些丑恶现象乘机死灰复燃,虽经一次又一次地严厉打击, 但仍有蔓延之势。这种反复性也说明社会问题的长期性。 三是社会前进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如艾滋病问题、 老龄化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信用危机问题和水危机问题等都是近期 内发生的问题,此消彼长,这也是社会问题长期性的一种表现。因此, 社会对社会问题的防治要坚定信心,扎实工作,长远努力。 四、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缓解和解决我国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本 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我们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 济体制与结构的同时,必须改革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第三,发展科学技术。社会问题防治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结构 性社会问题和偏差性社会问题需要科学技术指导、提供帮助,自然性 社会问题更是这样。 第四,完善社会保制度,缓解后顾之忧。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周 期越来越快,中国政府反思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对外贸易的风险,多年 来提出转变生产方式,扩大内需,可是困难重重,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第五,建立社会预警系统。社会预警系统既是社会问题预防的需 要,也是社会问题治理的需要。社会预警系统包括调查研究机构、监 测系统、社会干预中心、社会支持网、社会保障体系和警示教育体系 等。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人类从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和全球 化新阶段,经历了几个大的跃进。不论是什么形态与规模的社会都在 一定的秩序下运行,都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进入 21 世纪的中 国,正处在快速的社会变迂进程中,为世界所瞩目。认识和掌握社会 变迁的规律有利于我们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实现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从而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地协调发展,各国人民和 谐相处,逐步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特征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包括四类内容: 其一,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体系;其二,社 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其三,社会关 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其四,人与自然,即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与人类活动系统的安全和 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变迁的特点 1、必然性。社会变迁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种毖然现象。一个社 会对它所由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有它存在的理由,一定的内部与 外部条件孕育发展出一定的社会形态。 2、前进性。社会变迁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即由低级向高级、落后 向先进的方向运动。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前进的社会历史过程,而社 会发展是揭示社会变迁总趋势的范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 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 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 3、非直线式。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并非直线式的,往往有曲折, 呈波浪式的态势。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 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跳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社会变迁的具体过程中,有发展与进步, 也可能有停滞甚至倒退,但是停滞与倒退一般是短暂的,右限的。 4、全面性。社会变迁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全面性的变化。 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不仅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城市人口不 断增加,而且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变化了,科层制逐步代替了家长式管 理。同时,法制越来越健全,“人情大于法”不再是左右社会政治生 活的准绳。工业化还带来了新的民主化进程。这是我们在理解社会变 迁涵义时应该注意的。 二、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 (一)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社会形态 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社会进步和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 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和表现。 (二)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 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这种自觉意识,随着人们认识社会与改造社会 的能力的提高而增加,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发生的社会变迁形式。 同时,这种过程较为迅速。 (三)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整体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 果。社会形态的更替就属于整体变迁。局部变迁是社会要素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发生的 变化。 (四)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自发的社会变迁揩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当人类社 会发展程度较低时,人类对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往往在很 多方面以盲目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类有意识、 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社会变迁是一种客观自在的过程,影响和推动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很多。 1、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是马 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生产力是劳动者及其创造物——劳动 工具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 2、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之间的冲突。社会物质需要是人们对生存 与发展条件的追求。人们为实现自己一定的需要而从事有关的社会活 动。 3、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这包括知识系统、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 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势的变化等。 4、文化的发晨与传播。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新文化的传播。传 统文化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与面貌,新文化造就新的秩序与面貌。 5、观念的改变。 6、人口状况的改变。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 布及流动。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转变 对经济社会构成挑战,中国“未富先老”将导致劳动力短缺,需制定 相应政策应对。 7、外来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 四、有计划社会变迁 (一)有计划社会变迁的性质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 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种干预与定向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整个社会 系统的内部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修正,对社会实践与 社会问题进行控制。实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必须正确认识与揭示社 会运行的具体机制。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定的需要而参与社会活动,“需要”推动 “实践”。因此,需要机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实行有计划的社 会变迁,要了解人们的现实需要,并对社会需要系统进行调节。有意 识进行需要与利益的调节,人们的需要与利益就不会盲目地而是自觉 地得到实现。 由于社会存在各种需要,其普遍性、合理性与强度不同,因而对 它们要进行协调与控制,具体途径有: 1、协调个人需要、集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三者关系。 2、发展合理需要,例如正当的物质享受、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 健康的文化娱乐、共产主义信仰等。 3、制止不合理的需要,包括强制性地制止反社会性的需要(例如 对毒品、贿赂的需要),劝导性地制止消极性需要。 4、控制刺激因素的类型与程度 5、削弱某些需要。对于有些现阶段不宜取消的某些特殊需要,应 适当加以限制与削弱。 (二)社会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 措施的设想。社会有计划地发展与变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实行计划化,现代资本主义 也有一定的计划性。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 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是茌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 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体变 27 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迁过程,就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 社会的突变。现代化的转变是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转换,是多方面的 变化过程,几乎涉及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由以下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 1、工业化。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现代化占据重要地位。经 济上的现代化可以通过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 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来衡量,而其中关键在于工业化。它是 传统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的动力。 2、城市化。城市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在城市生活、工作 和活动,社会活动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一个现代化酌社会很大程 度上就是一个城市社会。 3、民主化。现代化的政治方氟又日越“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 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从专制制度向民 主制度的转化。 4、管理科层化。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现代化已成为今天现代化的 一个重要标志。 5、社会结构分化。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 社会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社会的每一种 结构,如政党、学校、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结构,都在社会生活 中担负起专业化的功能。 6、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 要完成现代化,必须依赖人的素质及其努力。 7、生活方式的世俗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丰裕, 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与传统的清心寡欲、宿命论的生活态度相 比,人们用科学、世俗的态度来看待生活。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显著 提高,生活方式健康。 (一)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有关现代化研究报告,概括总结社会现代化的特征有如下方面: 第一,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它有六个基本内 涵: 1、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 型; 2、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3、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 4、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 5、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 6、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 第二,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在 18-21 世纪的 300 年里,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 段和六浪潮。 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 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 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二、社会现代化理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为研究对 象形成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森斯、列维、勒纳、 摩尔、英格尔斯、麦克勒兰德、布莱克、艾森斯塔德等。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在于二战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像 经典现代化理论说的那样实现现代化,要么是不发达,要么是严重依 附于发达国家。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 克、阿明、费尔南多·卡多索和恩佐·法莱图等学者。 (三)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20 世纪 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以 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为代表,该理论的主要现点是:1.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依附是双向的。2.把世界体系划分成“中心”、“半 边缘”、“边缘”三个等级。3.世界体系理论指出,目前的这个世界 体系是变动着的。睦界体系的三级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边缘国家可 以通过结构位置的流动而上升到半边缘甚至中心的位置。 (四)“信息社会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深刻变化使西方学者确信,人类正 在面临信息社会的到来。1980 年法国让一雅克,塞尔旺一施赖贝尔根 据巴黎小组研究成果写出的《世界面临挑战》、美国学者托夫勒的Ⅸ 第三次浪潮》和美国学者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是系统论述信息化社 会的代表著作。 (五)“后工业社会论” “后工业社会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代表作《后 工业社会的来临))中首先提出。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个方 面的特征:经济方面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 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控制技求发展,对技术 进行鉴定;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三、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一)现代化起步阶段(1840-1911) 1840 年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促使晚清政府不得不放弃 持续了数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向西方学习科技、制度与文 化,起步踏进社会现代他的门槛。 (二)局部现代化阶段(1912-1949) 1911 年辛亥革命的爆发,顸示着中国进入局部现代化阶段。在 1912 年至 1927 年的北洋政府时期,民办工业兴起共和制逐步成为政 治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现代教育制度初步建立并开始影响社会;新 文化运动则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 路。 (三)全面现代化探索期 近三十年中,中圈在计划经济时期初步完成 r工业体系的建设, 将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因为“反右”、 “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严重影响了国家现代化的发 展。 (四)全面现代化发展期(1978 年至今)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全面现代化发展期的开始。十—届 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继而从“六五” 计划(1981-1985)开始,国民经济计划中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 注意经济与社会协调友展;计划的题目相应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计划”。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 国由此迎来了以现代工业化与市场化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发展期。 第三节 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全球化的涵义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 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依存性、关 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二)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 使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发生转换。全球化这种不断变化的进程在一般 意义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全球化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产 物,而是客观辩证法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他人类 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具体问题上的体现。所以全球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全球化已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 它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互动,信息的、物质的、 人员的流动,它是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的。不仅如此,全球化进 程的参与者呈现多元化局面,既有国家、民族、国际纽织、企业,还 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以及个人。众多新兴力量纷纷登场,并且在全球 化进程中有意识强化自己的参与权利。 3、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4、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全球化并不意 味着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北京鸟巢与圣诞树统一,经济上已 经完成了一体化,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质化。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不 断向外扩展,随着国家、社会交往和交换的日益频繁,全球化越来越 表现为一个冲突不断加剧的过程。 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一)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从 15 世纪末期到 18 世纪中期。航海技术的突碱, 世界日心说和近代地理学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全球意识。与此 同时民族国家共同体开始成长,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 起,使西方文明发展优于世界其他地区。 2、开始阶段。从 18 世纪中叶直到 19 世纪 70 年代,欧洲国家的 殖民活动使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的许多国家被迫纳入西方势力的控 制范围,国际社会接纳非欧洲社会问题开始出现。此时民族主义一国 际主义问题成为讨论主题。 28 3、起飞阶段。从 19 吐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一批非 欧洲社会纳入“国际社会”使得全球交往形式的数量迅速增多,速度 迅猛提高;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相继确立使民族国家意识到必须相互 依存才能谋求和平与发展。 4、增强阶段。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20 世纪 60 年 代后期全球意识增强。全球性机构和运动的数量大大增加。全球交往 手段迅猛加速。 (二)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人类历史进入 21 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这些特 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金融全球化日益凸显。金融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的金融市 场融为全球一体化市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资本流动、货币体系、金 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协调和监管的全球化。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金融全球化逐渐取代贸易全球化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全球化的加剧削 弱了一个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重 大的挑战。 第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第三,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第四,信息全球化。以“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为标志的第二次 信息革命,使世界进入一个信息全球化时代。 第五,政治的多极化。当代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体自我意 识的增强。非西方国家在接受现代性思想影响的同时,也试图构建适 合于自己国家的主体意识,以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由此决定了在当 代全球化过程中,政治上越来越表现为多极化的局面。 第六,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种特殊文化可以成 为一切文化的榜样,并为全球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套元规范和 元标准。经济全球化使各种文化趋同的速度加快,世界各民族文化在 交往中不断融合、重组。 (二)全球化产生的争议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全球化是最具有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围绕全 球化产生的争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全球化真的发生了吗? 2、全球化将会导致社会的趋同吗在现代化理论中,认为随着市场 和技术的全球扩张,各个社会将从前工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越来 越趋同。教育和国家活动的国际化也是全球社会趋同的重要动力。政 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国陈机构不断成立并且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些国际机构在全球社会趋同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全球化是否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一部分研究认为全球化削弱 了民族国家的主权。首先跨国公司引发的资本流动导致民族国家对经 济发展失去了控制,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力的弱化甚至完全失效。 其次,国际干涉主义逐渐强大,国际机构或者其他国家越来越倾向于 干预一个国家内部事务。大部分国家由于政府过去弱小,往往求助于 国际机构或者发达国家的援助,而援助的后果将弱化一个国家的主权。 4、全球性与现代性有本质的区别吗?以社会学家吉登斯为代表的 学者认为,全球性就是现代性扩张的后果,在本质上全球性与现代性 没有本质的区别。全球化就是促使社会关系从地方背景中脱嵌,从而 实现时空的重构。 5、全球文化是否正在形成一部分学者认为,全球文化正在逐步形 成。这一观点主要源于全球村概念,全球村意味着世界居民享有共同 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各国生活方式呈现出 共同的消费文化。 四、全球化与中国 (一)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从经济、政治、文化、安全 四方面进行阐述)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中国 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就是被强制性纳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 1、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贸易。 在经济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 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发达国家建立的现行的国际经济秩 序反映了自身的利益,它们必然会从主观上忽视,甚至牺牲发展中国 家的利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秩序中不可避免要受 到损害。 2、在政治方面,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 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它们处处对中国施加压力、制 造麻烦。如限制对中国出售高科技产品,在贸易、知识产权、人权、 民族、宗教等问题上搞摩擦,干涉中国内政,甚至抛出“中国威胁论”, 企图通过各种手段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 3、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 方面的挑战。 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二是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这种以儒家道德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挑 战和否定而出现滑坡。 4、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 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再者,国家安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与政治安全,而是政治 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有机统一。与发 达国家相比,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面临更严峻 的挑战。 (二)面对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们要适应历史潮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 去,勇敢地面对挑战,寻找与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首先,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定全球战 略的前提。因为昨日发展战略制定的失误,会导致今天的经济危机, 如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其次,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发展是当今时代 一大主题。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提高科技创新能 力,实现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能否发展好自己,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再次,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我们已进入到一个不发展 就不安全的时代,所以必须发展综合国力,以有效地维护自身稳定和 国家安全。 总之,要以客观、务实的精神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促成更加公平、平等的全球化时代的 来临。
本文档为【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笔记-重点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