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晋六朝文学之第四章.ppt.Convertor

魏晋六朝文学之第四章.ppt.Convertor

举报
开通vip

魏晋六朝文学之第四章.ppt.Convertor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一、南朝民歌的收集与分类: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大类。其中吴歌有326首,西曲有142首。吴歌主要产于生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而西曲则主要产生于荆(今湖北江陵)、郢(江陵附近)、樊(湖北襄樊)、邓(河南邓县)之间的地区。 这两类民歌一开始都是徒歌(所谓徒歌就是指不入乐的歌),而在乐府收集之后才开始入乐的。两者由于产生的地域不同,所以在音乐的声节和歌唱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两者在时间上也...

魏晋六朝文学之第四章.ppt.Convertor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一、南朝民歌的收集与分类: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大类。其中吴歌有326首,西曲有142首。吴歌主要产于生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而西曲则主要产生于荆(今湖北江陵)、郢(江陵附近)、樊(湖北襄樊)、邓(河南邓县)之间的地区。 这两类民歌一开始都是徒歌(所谓徒歌就是指不入乐的歌),而在乐府收集之后才开始入乐的。两者由于产生的地域不同,所以在音乐的声节和歌唱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两者在时间上也不同:吴歌主要产生于刘宋时期,而西曲则大量出现的宋、齐、梁、陈。 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保存有少量南朝民歌。 二、内容: 内容狭窄,千篇一律,情歌占绝大多数。其中吴歌多为女性所唱,表达对爱情的渴望。西曲则多为船夫、旅人、商妇之歌,是结合劳动来描写爱情的。 三、南朝民歌产生的原因: 1、南朝时雅乐的流失与俗乐的兴起。 2、治者的喜好与大力倡导。 四、艺术特点: 1、体制短小,大多为五言四句。 2、语言清新自然。 3、大量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 《西洲曲》 第二节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一、北朝民歌的保存: 北朝民歌的作者是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各民族。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另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有70首左右。 二、内容: 相对于南朝乐府民歌而言,北朝的乐府内容广泛。 1、描写草原风光,反映游牧生活。 《敕勒歌》 2、描写北方民族的羁旅行役的艰苦生活。 3、描写北方民族豪侠尚武的精神。 4、反映北方民族的爱情婚姻生活。 三、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北朝民歌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刚健。 2、北朝民歌的艺术虽然没有南朝民歌细腻委婉、优美精致的特点,但是在粗疏质朴中也别开另一种艺术境界。 3、北朝民歌的形式除五言外,还有四言、七言、杂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比较单调。 四、《木兰诗》: 木兰当户织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本文档为【魏晋六朝文学之第四章.ppt.Convertor】,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