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

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

举报
开通vip

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 三青山镇环境优美乡镇 建设规划 (2008-2021年) 三青山镇人民政府 长岭县环境保护局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0 0 8年4月 领导和编制小组 组 长 刘鸿雁 副组长 秦国胜 办公室主任 付广洲 成 员 王瑞祥 王福民 刘 伟 苏国栋 林茂盛 白光明 邓红军 王 良 一 总论 (一)任务由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国家环保总局结合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适时进行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建...

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
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 三青山镇环境优美乡镇 建设规划 (2008-2021年) 三青山镇人民政府 长岭县环境保护局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0 0 8年4月 领导和编制小组 组 长 刘鸿雁 副组长 秦国胜 办公室主任 付广洲 成 员 王瑞祥 王福民 刘 伟 苏国栋 林茂盛 白光明 邓红军 王 良 一 总论 (一)任务由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国家环保总局结合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适时进行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它是综合衡量乡镇级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重要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提升小城镇生态文明的重要组织形式。松原市长岭县三青山镇人民政府积极响应,主动申请,要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马铃薯贸易集散地为契机,高起点,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地把三青山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经济一流的全省强镇。在松原市环境保护局的指导下,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文件要求,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二)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0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1996年10月)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年5月)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1999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 《小城镇环境优美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1年) 《吉林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年) 《生态省建设部门规划———吉林省环境保护规划(2001—2030)》 《吉林省长岭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02年)》 《长岭县人民政府对三青山镇关于申报生态经济强镇请示的批复》长政函[2008]35号 《三青山镇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2、执行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H/T14848-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CB3096-93)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三)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解决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四)编制原则 (1)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相协调节器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三青山镇的环境特征、工农业布局等实际,正确处理三青山镇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科学确立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三青山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优先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兼顾镇域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居民生活污染防治。 (5)坚持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并将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6)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五)规划时限 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近期为2008-2011年,规划中远期为2012-2021年。 《规划》的编制本着近期详细规划、远期科学构想和超前预测的方法进行,并将在实施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予以完善和提高。 (六)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三青山镇所辖10个行政村,78个自然屯,总人口35239人,幅员面积209.5平方公里。 (七)技术路线 本规划从三青山镇实际出发,以三青山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将三青山镇生态功能分区,中心镇的合理布局,水、气、噪声、固废等主要环境要素的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作为规划的重点内容。 生态功能分区: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特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 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功能地域单元。通过对规划区域的分区划片揭示出不同功能环境在形成、演变、本底、容量、承载力、敏感性和建设、保护等方面的异同之处,为因地制宜进行不同区域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优化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制定环境规划目标和强化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保护:根据三青山镇水、气、噪声、固废、生态的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源现状,结合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污染源的增加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提出环境质量 保护目标和各类污染的控制措施。在采取技术措施的同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并努力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产业发展:根据三青山镇资源优势,结合松原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指标,提出三青山镇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 (八)规划重点 从三青山镇自身需求出发,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镇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三青山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1(结合产业调整,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小城镇建设,通过环境优美乡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 步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创建环境友好 企业。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城镇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始,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废物的排放,防治农药、化肥、农膜污染,促进农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提高农业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解决城镇和农村生产和生活用能问题。 3(严格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各类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破坏,加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道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建立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和管理体制。 二 区域背景与条件分析 (一)区域背景与城镇发展状况 1(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长岭县三青山镇位于吉林省长岭东南部,距 长岭县城55公里,南接太平山镇,北靠巨宝山镇,西于光明乡为邻,东于农安县接壤。是一座以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且业并举、交通便利。全镇幅员面积209.5平方公里。见图1。 (2)气候。三青山镇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降水量少,春季干燥,夏季温湿多雨,秋季凉爽。多年平均气温为4.3?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集中在7、8、9月份。年均日照为25 5 0小时,无霜期为115-125天。年均风速1.72米。 (3)地形地貌。三青山镇属东北台地,地势平坦,土壤为沙壤黑钙土,非常适合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需求。 (4)土地资源。三青山镇境内土壤多为沙壤黑钙土,耕地面积10175公顷,林地2000公顷,丰富的耕地资源和林地资源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土地利用现状 三青山镇域总面积20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7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8.6%;森林面积200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9.5%;建设用地60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9%;其它用地(包括未利用土地)占7.4%。 3(社会经济现状 三青山镇园区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平 方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84个自然屯。2007年底,三青山镇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业人口3.3万。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000万元,人均GDP6000元,连续五年实现接近11%的增长速度,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2: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250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34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0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900元。镇区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拥有较为完善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体系,合理的文化、教育、体育、金融公共服务等共用基础设施,已具备了一个现代化小城镇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长岭三青山马铃薯市场的建设,拉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兴起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优化了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使用和转换效益,有利的推进了小康社会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完备。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镇实现了屯屯通程控电话,屯屯有线电视,村屯道路、居民建筑布局合理。农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环境总体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青山镇交通便利,距省城长春100公里、距县城长岭40公里、长白西线太平山站35公里,东临农安县伏龙泉镇,西接光明乡,南挨太平山镇,北面是杂粮集散地聚宝山镇。 三青山镇是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十强镇”,同时又是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4(城镇发展状况 1、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8年长岭县三青山镇农业人口总数为3.3万人,农业人口总纯收入达到24162.6万元,人均农民纯收入7322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8年我镇城镇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为1701万元,参加分配的人数为2000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05。 3、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三青山镇公共设施完善,实现地下排水8000延长米,街道两侧植树5万株,路灯74盏。交通便利,居住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各项指标均符合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其中人均道路面积9.78平方米,住宅电话普及率90%,镇区有文化娱乐场所1处,体育场1处,中心医院1所,并有农贸市场等其他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4、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长岭县卫生防疫部门2008年,2009年,2010年对水源地分 别进行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99.49%,100%,100%。 5、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2010年底,辖区内农户厕所共有7806座,其中无害化厕所7806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9.31%。大便池有隔,便池也无积粪、无尿,基本无蝇蛆,粪便池有盖,粪便定期清理、不满溢,镇区内住房均享有卫生厕所。 (二)区域环境质量 1(水环境质量 (1)生活饮用水源 三青山镇的生活饮用水源均为地下水。地下水通过输水管网送至用户。三青山镇区已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生活饮用水为二级水质。 (2)污染源评价 三青山镇是农业大镇,工业企业相对较少。辖区内没有重点工业污染源,仅有十余家乡镇企业,所排放的污水量小,污染物浓度低,对水质不构成污染。三青山镇水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 镇区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 .0万吨,其中COD排放量约为3吨。 2008年,三青山镇耕地面积10175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为7500吨,其中氮肥5500吨,磷肥2000吨,折纯氮2200吨,纯磷120吨。按30%流失量计算,则氮、磷流失量分别为660吨和 36吨。 2(大气环境质量 我镇建成区内主要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指标有烟尘,TSP,SO,NO。近几年,三青山镇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大2X 气污染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大气质量逐年提高。凭借自然优势和对建成区内的科学规划、有效管理、绿化美化,三青山环境空气质量一直保持优良状态。经2008年、2009年2010年县环保局监测,空气质量优于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3(声环境质量 2008年,长岭县环保局在三青山镇布设了5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结果为,5个监测点位的噪声值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l级标准。三青山镇区声环境质量良好。 三青山镇的主要噪声源是交通噪声。 4(固体废物 三青山镇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 生活垃圾:按人均垃圾产生量0.9公斤,人?天计算,2008年,三青山镇垃圾产生量为约21.3吨,其中镇区约为7.4吨。目前,三青山镇区生活垃圾可做到日产日清,集中堆放于镇西南部垃圾填埋点。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越来越大,垃圾堆放和处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需要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充分进行垃圾回收利用,另一方面需要找寻合适的垃 圾填埋地点,将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卫生填埋。 工业固体废物:三青山镇的企业都是以马铃薯加工为主,粮食加工为辅,生产废渣均作为农家肥料返施耕地,无污染物排放。 5(生态环境质量 20010年底,镇区主要道路5条、总长6.8公里,主要采取沿路两侧灌木、花坛、栽树等方式绿化,已沿路绿化6公里,绿化普及率95.33%。,为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 产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农作物秸秆利用率高。2008年,三青山镇秸秆产生量为20000吨,综合利用量19400吨,饲料用秸秆1600吨,还田秸秆3000吨,其它用途4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秸秆的综合利用一方面减少田间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培肥地力,为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青山镇区建成区街道整洁,主要街道三青山大街两侧栽种垂柳、丁香等,万新路营造红松和白杨等绿化树种。镇区建设了污水、雨水排放主管线一条,分支管线30条; 垃圾堆放场两处;绿化、美化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三青山镇的资源优势和精神财富的物质基础。 三青山镇的能源构成主要是石油液化气,其次是煤。近年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环境意识的增强,我镇的 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用型煤、电、石油液化气已经成为三青山镇居民的主要燃料,燃煤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2010年我镇建成区内清洁能源普及率58.12%以上。 6(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虽然三青山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较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 (1)林种结构不尽合理。三青山镇是农业大镇,森林覆盖率较低,所以自然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能力较低,需要对环境的改善进行较大的投入。 (2)水土流失现象仍存在。马铃薯产业是三青山镇的主导产业,由于历史上的毁林开荒,伐林种植,致使水土流失较重,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3)镇区必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镇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等废弃物也未进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环境隐患。 (4)农村生态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存在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现象,另一方面,畜禽散养在很多村屯仍存在。 (5)全镇农村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薪材使用过多,而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新型能源使用率很低。 (6)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淡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三)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1)自然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三青山镇地处长岭县东部,属东北台地,常年温差大,水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具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特殊生态环境,使得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为发展以马铃薯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提供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2)地方品牌优势明显 三青山镇被誉为“马铃薯粉条之乡”,马铃薯粉条生产历史悠久、质量上乘,是吉林省名牌产品,曾连续三年荣获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和韩、朝、俄等国,产品供不应求,利用草原兴发集团在全国的1000多家绿食店来销售三青山粉条,弥补了三青山粉条在全国各地没有直销站的不足。全镇共投资800多万元,对部分“小粉房”进行了设备改造,增加了粉条生产的数量、提高了粉条的质量。我镇现有的2000多家粉房中年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有50多家。去年,我镇年生产粉条15,000多吨,创产值6000多万元。马铃薯淀粉、粉条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全镇常年开工生产的加工厂现在有43多家。马铃薯粉条生产加工是长岭县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对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到2010年,马铃薯加工园区粉条生产加工实现工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年加工能力达到500吨以上的粉条加工厂已经发展 到243户,农村经济总收入比2002年翻一番,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村必定成为吉林省乃至中国北方马铃薯及粉条的集散地。 (3)城镇环境质量较好 近年来,三青山镇致力于城镇环境建设,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以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制度作保障,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抓环境、促建设的热潮,全面改善了镇域生态环境状况。全镇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没有污水超标排放现象;镇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都满足国家1级标准。垃圾已实现集中堆放。 (4)良好的创建机遇 在全省生态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长岭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指导下,三青山镇正处在一个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历史机遇。镇党委和镇政府将保护环境作为全镇社 会经济发展的茔要举措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2(不利因素 (1)经济总量小。三青山镇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不足,地方财力比较紧张,只能力所能及的搞一般性的公益事业和生态经济建设投资,财政收入不足将大大影响环境建设项目的投资。 (2)工业经济不发达,缺少龙头企业,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 产业优势。三青山镇工业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多数规模小、效益差,无力上规馍、上水平,资源深度转换、开发精优产品有一定难度。 (3)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少且科技含量低。长岭县除马铃薯淀粉、马铃薯系列粉条等少数品种外,以马铃薯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品种少,产量低,与较大的马铃薯产量不匹配,整体上仍处于卖商品马铃薯占主要比例的阶段,产业化经营规模很小。 (5)城镇必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镇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自然水体,城镇垃圾也只是简单的收集和集中堆放。目前,环境状况良好的部分原因是城镇经济比较落后、城镇人口较少。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环境压力将加大,一旦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将造成环境的较大污染。 (6)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不利于环境建设。大多数农户仍处于小农经济水平,庭院经济的发展恶化了农户卫生状况,恶臭和粪便污水严重破坏了生活环境,蚊蝇滋生危害农民身体健康。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一)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理念的指导下,从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文明入手,依托三青山镇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 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和产品,在全镇建立起以生态马铃薯产业和有机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联结纽带的作用,通过1 5年的努力,将三青山镇建成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合理、社会文明的小城镇。 2(具体目标 (1)第一阶段(2008-2011年)目标 在促进三青山镇大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完善三青山镇供热、排水、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气、声环境质量基本达到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乡镇柜架。 (2)第二阶段(2012-2021年)目标 基本实现传统城镇向生态型城镇的转变。水、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资源与能源消耗动态平衡,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文化氛围积极向上,城镇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充分体现生态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资源永续利用。 (二)规划指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共有26项考核指标,依据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指标体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规划确定能够充分反应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状况的22项指标作为该规划的指标 体系。详见表1。 表1三青山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指标值 规划指标值 考核 序号 指标名称 2008年 考核标准 2010年 2020年 内容 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 7322 7500 8500 ?6000 社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8505 9000 13000 ?8000 会 (元/年) 经 3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完善 完善 完善 完善 济 4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99 99.2 100 ?98 发 5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100 100 100 ?90 展 6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7 地表水环境质量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8 空气环境质量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城 9 声环境质量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镇 建 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95 ?90 成 11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70 90 ?70 区 12 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平方米) 13.8 15 20 ?11 环 13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80 97 98 ?80 境 14 清洁能源普及率(%) 55.3 70 80 ?50 15 集中供热率(%) 50 60 70 ?50 16 森林覆盖率(%) 17 水土流失治理率(%) 78 80 90 ?70 乡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18 210 180 160 ?280 镇 (吨/公顷,折纯) 生 19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 86 88 90 ?85 态 20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烘便综合利用率 74.99 90 95 ?70 环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境 21 91.6 75 80 ?65 (%) 2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84.6 97.5 98 ?50 四、生态功能区划 (一)三青山镇环境功能区划分 以整个三青山镇镇域范围为工作区,以环境单元为基础,以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生态适宜度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制约因素为评 价因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行政区界划分为依据,以区内各环境单元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区间差异显著为特征,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并着重对三青山镇镇区进行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指出各分区的主导功能和环境功能要求。 为保证区划和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公众接受性,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包括:(1)保证小城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2)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3)遵循区域与类型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科学性并不失灵活性的工作原则;(5)保持各分区的基本连片和与行政单元的一致性。 三青山镇共划分为三个环境功能区,即镇区生态环境功能区、生态农业环境功能区、特色经济环境功能区。 (二)三青山镇环境功能区及环保要求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按照上述方法将三青山镇划分为三个环境功能区:镇区生态城镇环境功能区、生态农业环境功能区、特色经济环境功能区。 (一)镇区生态城镇环境功能区 本区主要包括三青山村、大房身村前伏山村等三个行政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全县最大的马铃薯市场位于本区的三青山村。主要承担工业建设、居民居住、商贸发展等用地。本区主要以加工、经销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农副土特产品为主。 根据镇区的建设条件和社会功能等,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等,将镇区划分三个环境功能区。 即为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 (1)工业区 本区处于镇区南部,所辖范围为整个三青山村。该区以工业建设为主。全省最大的长岭县三青山马铃薯市场与马铃薯加工工业园区位于本区。根据环境功能要求,本区环境空气为二类区’,地表水环境为II类,地下水环境为lII类,声环境为3类区。 环保要求 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无污染或污染少、耗能低、技术高、效益高的工业。鼓励办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零排放”、节水、节能型、技术密集型及外向型企业。禁止建设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项目。 工业园区内,对入区企业提出环境控制要求,严格执行水、气、声、渣污染排放控制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和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节能设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功能区控制标准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为I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H/T14848-93) 111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3类、4类标准。 (2)商贸区 本区位于镇区中部,包括三青山村、依坨子村、前伏山村、西伏山四个行政村,该区为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区。基础设施较完善,目前镇区建设了污水、雨水排放管线等基础设施。本区域环境空气为二类区,水环境为II类区,声环境为I类区。 环保要求 强调城镇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公共绿地;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和密度,控制各类用地比例。 对于修路、建房、架桥等造成的水土流失要加强水土保护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审批和监督检查,工程结束后做好恢复植被和边坡护理工作。 加强环境建设。街道两侧人行道全部实施绿化和硬覆盖;水体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建三青山液化气站、拟集中供热站,鼓励村屯积极利用沼气,减少烟尘排放,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级标准;噪声符合环境功能区要求。 (3)居住区 主要以生活居住为主。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根据环境功能区的要求,环境空气为二类区,地表水环境为II类,垲下水环境为III类区,声环境为1类区。 环保要求 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 规定》进行管理,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加强村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农村居民点的环境卫生建设,改水改厕,减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对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处理;防止冬季采暖燃煤锅炉的 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 对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进行搬迁和生态化改造,集中布局在工业园区。 环境功能区控制标准为:环境空气执行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执行I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III类标准;声环境分别执行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2类标准。 (二)生态农业环境功能区 本区包括全镇所辖十个行政村。主要功能为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积极扩大种、养业产品上市份额,培育市场,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绿色食品和肉蛋类食品。 本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为主,属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为二类,地表水环境为?类,声环境为1类,土壤属于II类。 环保要求 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科学养殖,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并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596-2001)执行,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的建设开发,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 加强对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增施有机肥。调整肥料结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村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填埋并处理,污水收集后集中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本区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类标准;地下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声环境执行适用于以居住为主的1类标准;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 准》( GB5618-1995)二级标准;绿色食品产地和无公害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加速农村改厕工作,兴建无污染的卫生厕所;所有村屯开展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垃圾集中处理。 本区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执行Il类标准,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618-1995)二级标准。 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水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到2011年,三青山镇三青山河水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 002)II类标准,镇区COD排放总量控制在4吨。 到2021年,三青山镇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镇区COD排放总量控制在8吨左右。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和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坚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又要实现污染控制费用最 小;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 (1)完善城镇、村屯排水系统 修建城镇、村屯排水系统,集中收集生活污水。逐步将雨水明渠、边沟改造成为雨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2)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规划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建一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方式采用氧化塘及氧化沟曝气净化。中远期建一规模为2万吨,日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统一收集,经过处理后排放。采用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3)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污水资源化率 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清洁水源的使用量,同时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促进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4)农业生产中改变目前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大力推行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耕作方式。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逐步实施测土施肥,进一步改善土壤质量。 3水资源保护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执法: 对于新建企业,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定级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于老企业,加强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 (2)推广使用节水设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完善城镇供水管网系统,减少跑、冒、滴、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提高公益市政管理用水水平,更新用水设备,提高公共建筑用水重复利用率;出台相应的规定,对新建住宅小区和服务设施提出使用节水器具的要求。 (二)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到2011年,空气环境质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在满足各功能区要求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80%以上。 镇区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70%以上,集中供热率达到60% 以上。 到2021年,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有所改善。三青山镇区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0%,集中供热率达到70%。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大气环境目标要求、大气污染气象特征、乡镇产业发展布局,积极防治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利用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行集中供热。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通过清洁燃料替代和改建集中供热锅炉,使用型煤,采用湿法除尘,改善三青山镇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在全镇范围内,改变现有企事业单位的锅炉除尘装置,装高效 脱硫除尘器,确保锅炉达标排放。通过改造农户炕、灶,提高热利用效率,减少燃煤量;建立生物质气化供炊工程,一方面解决农户炊事用能问题,告别烟薰火燎的环境,另一方面,减少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三)噪声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境噪声标准,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创造一个理想的声环境,使人们能够在安静、愉快的气氛中工作和生活。到2011年,镇区噪声稳定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类要求,昼间低于55分贝,夜间低于45分贝。 2(控制措施 ——交通噪声控制 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设置禁鸣路段;完善镇区主要街道系统改造、道路绿化及护林带建设,合理利用道路两侧的土地,对路旁建筑进行隔声设计等。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 工业企业噪声在厂界符合控制标准要求,且严格控制噪声污染源达标,不带来噪声扰民等污染问题。可通过改进机械设计或投入安装使用时,应当采用减振降噪或加 装隔声罩及利用自然地形物(如位于噪声源和噪声敏感区之间的土坡、围墙等)等措施以降低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控制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加大对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的管理力度,加大对群众信访和纠纷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商业活动噪声控制 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控制音响设备音量及播放时间,加强市场的工商管理力度,建设大棚式或封闭式市场 ——严格按规划,建设居民区,道路两侧设置绿化隔声林带,防尘减噪。 (四)固体废物控制规划 1(规划目标 解决固体废物的无序排放,避免视觉污染,避免对土地的占 用,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对于工业企业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及综合利用。到2011年,三青山镇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40%。 到2021年,三青山镇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以上。 2(控制措施 ——工业固体废弃物 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同时进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 城镇生活垃圾应加强收集工作,在镇区内设置垃圾箱40个,集中装箱清运生活垃圾;在垃圾运输过程中,提高运输车辆的密封性,减少垃圾流失量,避免对周围环 境的视觉污染。提离居民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意识,从各个生活区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量。 近期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场一处,垃圾处理场应采取防渗措施,同时进行垃圾堆肥。 提高垃圾综合利用率,垃圾处理辐射镇区外的周边村屯,远期与抚松镇共建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一座。 ——白色污染 在镇区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对散落在农田中的农膜、薄膜进行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可以作为塑料再生的原料进行利用,防止污染。 ——医疗废弃物 对镇医院、各诊所、各村卫生所产生的医疗垃圾,做好定点堆放,统一清运处理运至县医疗废物焚烧炉进行焚毁,经过高温灭菌后统一填埋,不得随意将医疗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停止天然林采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林业是三青山镇急需加强的环保措施之一,森林覆盖率不高,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停止一切天然林采伐活动,开展更新造林、退耕还林、中幼龄林培育等林业建设行动,加大田间林网造林力度,全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宜林地全部造林。到2011年末,有林地面积达到55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6.3%。 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系统内良性循环 ——保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改善农田土壤肥力,大量增施农机肥,减少污染,确保粮食连年增产。 ——依托长岭县特有的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良种培育基地,开展无公害规范化种植,培植优质马铃薯,整合域内加工企业,组建大型马铃薯及其深加工制品集团。以发展精优产 业为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品研发,积极发展高科技含量马铃薯制品精深加工业,努力实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和高新技术化,。 3(生物多样性保护 要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大对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菇类资源的保护,严禁各种形式的乱砍滥伐、滥采乱挖、乱捕乱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发生,要加大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打击力度,并要向全体村民大力宣传保护动植物、善待动植物的意义。此外,还要大力提倡保护农村益虫益鸟。 4(提高防灾建设标准,防患于未然 建立救灾组织机构体系,制定各种预案;设置消防站一处,服务半径按报警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区边沿设置;进行小流域治理,建设堤防工程3条,共12000延长米。 (六)三青山镇区建设规划 三青山镇区建设规划重点建设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镇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镇区绿地生态系统建设、交通环境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人居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镇区生态景观体系建设。 镇区绿地生态系统是指以自然要素为主体,以保护、利用生态自然资源为目的,受人类培育、经营、管护的,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必,要的食物和栖息地,具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繁衍、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基本功能,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各类镇区绿地的集合。规划近期三青山镇建设小城镇公共绿地98000?。 完善的交通环境是城镇发达的重要标志,是居民生活舒适的重要体现,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前提。规划三青山镇相继完成了镇区主街道明沟排水工程,镇区主街道的油路建设、硬覆盖建设工程、美化绿化工程,共建排水明沟4.5公里,修建排水管道4公里,柏油路3.5公里,水泥路11.7公里,硬覆盖20000平方米,美化绿化面积 2.7公顷,镇区人均有绿地8.9平方米。相继建成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的文体休闲广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镇区开发楼房面积3.5万平方米,建垃圾点两个。 同时规划三青山镇将进行填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给排水工程建设、进行环卫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及镇区路灯建设项目,以完善镇区基础设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建设小城镇的景观生态体系要充分依据区域自然山水格局,树立小城镇体系的人工与自然景观区域的系统观念,确定最佳的镇区生态大格局,要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头、水面、绿地和城镇边界,从长远角度控制镇区的大地景观生态质量和变化趋势,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设成果 1、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15%,空 气质量达到了?级标准,地表水?级,已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并实施了环境建设和长效管理机制,受益面达到了90%以上,列全县各乡镇前列。2010年三青山镇农业人口总数为3.3万人,农业人口总纯收入达到24162.6万元,人均农民纯收入7322元。我镇城镇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为1701万元,参加分配的人数为2000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05。三青山镇公共设施完善,实现地下排水8000延长米,街道两侧植树5万株,路灯74盏。交通便利,居住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各项指标均符合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其中人均道路面积9.78平方米,住宅电话普及率90%,镇区有文化娱乐场所1处,体育场1处,中心医院1所,并有农贸市场等其他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长岭县卫生防疫部门2005年,2006年,2010年对水源地分别进行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99.49%,100%,100%。2010年底,辖区内农户厕所共有7806座,其中无害化厕所7806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9.31%。大便池有隔,便池也无积粪、无尿,基本无蝇蛆,粪便池有盖,粪便定期清理、不满溢,镇区内住房均享有卫生厕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增长0.54%,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95.52%,增长10.34%,清洁能源普及率50.30%,增长5.8%,圈养家禽率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为75.02%,增长0.01%,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87.25%,增长2.86%,其他如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均已达标。 2、生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农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马铃薯产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3、生态环保意识明显增强,镇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往村民乱挖、乱建、乱砍伐的现象基本杜绝,保护绿地、树木、花草和植树造林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发现破坏现象举报制止越来越多,建设生态经济强镇,全面改善人居质量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全镇上下形成了一个“建设好家园、做文明镇民”的浓厚氛围。 长期建设规划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三青山镇下辖1 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均是农业活动的中心,同时有些行政村也在进行工业活动,可以将行政村看作是小城镇的延伸。因此,行政村的合理规划是三青山镇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三青山镇而言,应选择基础较好的村落作为试点,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在建设的同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其他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在环境保护方面,三青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为: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此,应围绕以下几部分进行: 给排水系统的完善 要求村内具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同时饮用水必须100%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排水系统能够保证汛期雨水的顺利下泄及平时各农户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 清洁能源的使用 要求村内清洁能源的使用率达到70%,鼓励并推广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广节能炕灶;在冬季采暖期对秸秆、散煤等非清洁能源的用量进行限制。 村落环境的整洁协调 规划期内,在镇区及各村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从视觉角度,对村落的建设进行规范,要求实现“八化”目标,即街路砂石化、边沟硬底化、路旁绿美化、院墙整齐化、禽畜圈养化、厕所标准化、柴草粪堆标准化、环境管理经常化,使村落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农业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从事农业活动中,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量。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合理使用农膜,杜绝“白色污染”。秸秆的资源化。三青山镇目前秸秆产生量很大,大多用于燃料,少部分用于还田。规划期间应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青贮、气化、固化、利用秸秆进行还田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土壤的良性循环,还提高了秸秆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率。 六 重点生态经济产业建设 三青山镇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马铃薯基地,构筑中国马铃薯之乡,大力发展生态马铃薯产业,使之成为三青山镇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化和优势产业的生态化,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提高经济效益,构筑生态经济产业和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绿色名牌产品。 生态经济产业建设中,以三青山镇区为中心,形成具有小城镇特色的生产——加工——销售相互促进的生态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以点带面,在镇域范围内建立生态经济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由农业为基础向工业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生态环保效益型转变;促进人口和经济向镇区集聚,发挥三青山镇区对周边地区及各村屯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镇域范围内的能流、物流和经济流的良性流动。 (一)生态马铃薯产业 1(发展方向 依托长岭县特有的马铃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良钟培育基地,开展无公害规范化种植,培育优质马铃薯,加快传统马铃薯粉条向精品化、技术先进化、营养丰富化的转变,打造“吉林马铃薯及马铃薯粉条三青山品牌”。整合域内马铃薯加工企业,建设马铃薯种植和加工基地,形成规模化系列名牌产品,规划末 期,形成2—3个名牌产品。以全省最大的长岭县三青山马铃薯粉条交易市场为平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镇域构筑产、加、销一体的龙头经济。以发展精优产业为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品研发,积极发展高科技含量马铃薯制品精深加工业,以项目带基地,努力实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和高新技术化”,使地产马铃薯就地转化增值,全面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把三青山镇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中国马铃薯制品基地”。 2(发展重点 生态马铃薯产业按照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展:马铃薯产品贸易集散地建设,马铃薯加工工业园区建设、种植基地建设。 (1)马铃薯产品贸易集散地建设 依托现有的长岭县三青山马铃薯产品市场,以完善有形市场体系为基础,以产业型市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马铃薯产品市场建设,提高集散功能,形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物流业体系;加快培育要素市场,重点发展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抢占中国市场;加强无形市场建设,推进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为集散地的建设服务。主要进行长岭县三青山马铃薯产品贸易市场建设,该项目分三期,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马铃薯精品淀粉、粉条加工厂、质量检测中心、停车场、现代化信息交易系统、综合服务网络和商务服务等,三期工程建设辐射大 中城市建立200-300个马铃薯粉条及其他产品销售连锁店,用信息化武装集散业,加强物流企业的辐射作用,实现马铃薯产品交易市场化、产品流通信息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仓储保鲜恒温控制微机化、市场监控电视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实现集散业的网络化和电子商务化;带动镇域范围内的物流、经济流和信息流,服务于生态经济产业,把三青山镇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马铃薯及其制品的专业交易市场、产业发展平台和马铃薯销售网络。 (2)马铃薯加工工业园区建设 依托长岭县的马铃薯资源优势,突出三青山镇区标准化马铃薯产品市场集散地功能,积极发展现代化马铃薯精深加工业,配套建设10万平米的马铃薯工业园区。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实行开发与研发并举,形成以镇区为龙头,镇域为基地的马铃薯精深加工生产模式,不断开发马铃薯系列名牌产品。引进外资企业,搞马铃薯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在镇域内初步形成马铃薯精深加工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3)马铃薯种植及马铃薯粉条加工基地建设 ——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马铃薯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为基础,用2-3年时间建设高产示范基地4500公顷,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核心,向周边推广。依托专家和科技力量,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达到质量的标准化,并完成GAP质量认证。 ——马铃薯粉条加工基地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壮 大了特色产业。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适应市场为导向,教育引导农民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业,现马铃薯种植项目区三处,加大马铃薯粉条企业的扶持力度,现有常年生产粉条企业43家。经国家工商局注册“三青山”牌土豆粉条。同年经国家农业部哈尔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合格,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名牌”。,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远销沈阳、哈尔滨、山东广州、日本、韩国、朝鲜等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我们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较强的生态特色农业。 到规划末期,三青山镇马铃薯种植面积8000公顷,带动周边乡镇种植25000公顷,为马铃薯特色产品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发展大型马铃薯粉丝加工厂5个,使马铃薯这一特色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二)绿色有机食品业 1(发展方向 利用三青山镇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出口创汇型有机食品。根据市场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扩大有机食品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有机食品资源、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打造三青山有机食品品牌。 2(建设重点 突出三青山马铃薯产品市场集散地功能。一是建设马铃薯发展研究中心,集良种繁育、扩繁技术、培训为一体,为马铃薯发 展提供良种、技术服务。二是建设农业服务中心,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服务。三是建设大型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2006年同长春金源淀粉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扩大市场规模,年产淀粉10000吨,拥有两条水晶粉丝生产线,年生产粉丝5000吨,一条方便粉丝生产线,年生产方便粉丝2000吨,一个包装厂,一个20000立方米的气调窖,一个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这一项目提升了小康村整体水平,使三青山粉条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配套建设长岭县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形成以镇区为龙头,镇域为基础的马铃薯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模式,不断开发具有三青山特色的系列名牌产品,把三青山镇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知名的三青山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七 环境保护工程 三青山镇环境保护工程分为污染控制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两部分。本规划仅提出2013年底前的工程需求,作为实现三青山镇近期规划目标的保障。2011-2020年需建设的工程项目,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补充,近期环境保护建设工程见表2。 (一)污染控制工程 实施污染控制工程是改善三青山镇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近期,三青山镇共需建设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等 3项工程,总投资为767.62万元。 污水处理系统,近期采用建设氧化塘及氧化沟曝气净化。主要进行排水系统及氧化塘建设。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包括集中供热站建设工程。 垃圾处理工程包括垃圾集中处理场建设工程、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工程和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完善工程。垃圾集中处理场选址在镇区西南部兰家桥附近,镇区下风向。2013年前完成垃圾集中处理场选址和土建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分镇域绿化工程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3年前,镇域绿化工程需投资36万元,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需投资2352万元。 1(镇域绿化工程 绿化带建设包括:在主要村路两侧各安排20米宽绿化带,即美化环境,又减少风灾,提高村屯绿化标准。近期计划绿化植树120000株。 通过绿化带建设,并结合三青山镇现有的马铃薯种植带、果园、菜地、玉米种植带,形成纵横交错的绿化网落,衬托城市绿色形象,改善人居环境。 2(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针对三青山镇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以保护耕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为目的,开发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1)实施小流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主要是三青山村、义发坎村、依坨子村、宝青山村至光明境内的排灌渠系堤防工程建设,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2)实施土地复垦治理工程。主要在义发坎村、依坨子村盐碱地基本农田覆土、造地。 (三)生态经济发展工程 马铃薯产业是三青山镇的支柱产业。现有的马铃薯产业正逐渐由原来的食品马铃薯销售到马铃薯淀粉、粗制粉条产品销售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主要以三青山马铃薯产品市场为基础,向马铃薯深加工、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延伸,培育马铃薯产业链。规划近期主要进行三青山马铃薯市场异地新建项目、绿色马铃薯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脱毒马铃薯、低农药残留马铃薯加工项目等。 表2三青山镇环境建设工程一览表(2010-2013年) 村庄所在 的 主要环投 资 需 项目类别 实施项目 进度安排 (市/县/境问题 求(万元) 乡镇) 生活垃建设垃圾处理圾污染站 松原市长环境 污染控制工程 岭县 污水排2010-2013 617.62 三青山镇 放不畅扩大污水排放 污染环管道直径 境 工业废建设污水处理水污染厂 环境 污水处建氧化塘、安装2010-2013 150.00 理工程 暴气装置等 绿色马 铃薯栽栽培低农残马2010-2013 9440.00 培示范铃薯800公顷 基地 生态经济发展 三青山 长岭山基础设施、信息 马铃薯平台及监测平2010-2013 4837.00 市场异台等 地新建 镇域绿植树120000株 2010-2013 36.00 化建设 义发坎村、依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小流域子村、宝青山村综合治2010-2013 2316.00 排灌渠系堤防理 工程建设 合计 17396.62 八 规划实施与保障 (一)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环境优美乡镇规划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境优美乡镇规划纳入到三青山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不仅是实施规划的要求,也是三青山镇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是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给三青山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市关于生态建设的要求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下一步我们三青山镇党委、政府将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建设意识,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巩固创建成果,加快现代化生态经济强镇建设。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民意识。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宣传,加强对广大镇民的教育和培训,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工作,全面加快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步伐。 2、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持续地开展生态村建设,使全镇10个行政村84个自然屯的环境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 (2)、完善环境建设管理体制,在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保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实现全镇镇区道路、村屯内无垃圾、无污水。 3、积极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1)、绿色马铃薯种植加工园区建设。以小康示范村为中心,建设面积为4000公顷的绿色马铃薯种植加工园区。 (2)、牧业、肉鸡养殖业园区,以大房身村为中心,建设面积为400公顷的畜牧养殖业小区。 (3)、以前伏山村为中心,建设绿色棚菜生产园区。 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严格对照创建标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全面完成各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实现三青山镇富镇裕民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镇政府更应把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计划中。 (三)加强法制与能力建设,强化统一监督管理 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镇制定政策的考虑范畴,并制订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和执法监督机制。制订招商引资 产业的有关环境规定,鼓励引进少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利益换取暂时经济利益现象。 (四)制定和争取优惠政策,多方筹措落实建设资金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广开投资融资渠道,用好用活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优美乡镇建 设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的支持。同时制定筹集资金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类成分的投资主体以不同形式参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五)落实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制,抓好工程建设和管理 建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目标责任制,将责任落到实处,并把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方面的成效列入政绩考核内容,明确奖惩。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项目上引入市场机制,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到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中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优先项目建设。 (六)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国际标准化建设 突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注意培养与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特别是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废物资源化等方面,大力引进先进的科技咸果。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适时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IS018000安全生产系列标准,开展有机食品认证,作为环境优美乡镇产业开发与环境建设的参照系。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 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培养人们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公众教育,在各公共场所增加有关宣传生态建设的设施。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与普及植 树造林、水土保护、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农业、生态林业、 生态人居等有关生态建设的科普知识。稳步推进全镇生态文明建 设,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
本文档为【精华资料长岭县三青山镇情况秀丽乡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7-12-24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