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3章

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3章

举报
开通vip

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3章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第 3 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课后思考题详解 1.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 答:(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目的、制度、内容 与...

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3章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第 3 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课后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详解 1.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 答:(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目的、制度、内容 与方式,以及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 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 点和规律,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这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 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 统与连续性。 (3)二者关系的协调 ①关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 与科技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文化要求来考察教育;还应当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 挥教育特有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 ②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 况与需求制约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的特性。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当做绝对 的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 社会基础和动力。 ③在重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独立性 教育是一定社会中的教育,社会制约性是其根本特性,而教育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应在重视教育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教 育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自身的规律,健康、合理的发展。 总之,教育要与这一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状况和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相 适应,同时又要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2.有人说,过去要求教育嫁给政治是片面性的;现在要求教育嫁给经济也欠周全。教 育首先要嫁给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有人则认为这种说法抹杀教育的阶级性,是主张 教育为抽象的人服务。有人说教育要以育人为中心。有人则说我们只有一个中心,即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不允许搞多中心。你对此有何评说?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也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教育为适应社会的生 存与发展而产生、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对社会的依存性,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面,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 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由此实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 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这主要表现为下述方面: (1)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不同于生产、经济与政治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人、 培育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它主要通过照管、引导和促进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包括他们 的社会化、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继承人,以保证 并促进社会的生存、延续与发展。总之,通过培育人来适应并推进社会向前发展是教育特有 的重要社会功能。这一社会功能将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递增而迅 速增强。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与弘扬教育这一特性,以便有效地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果 离开了这一特点,急功近利地推行教育为生产服务或为政治服务,那就可能排斥或削弱教育 的培育人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功能,危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严重影响社会 的发展变革。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具有天赋的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潜能等特点,具有特殊的 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教育、教学及其相关活动,不仅必须认识、遵循和创造性地运用这 些基本特点与规律来培育人才;而且应当重视和遵循前人在这一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形成 的科学原理,诸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等原则,才能便捷 地达到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如果忽视教育的特点、规律与原 理,企图用经济的、政治的规律、原理及做法简单地取而代之,则会造成对教育工作的严重 干扰或破坏,反而降低了教育的效率与水平,影响了人才质量,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由于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规律与特有的社会功能,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 相对独立性,包括:形成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组成的特定教育结构;形成 有一定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文化内容与方法组合的活动模式;逐步建立形式化、班级化、 制度化、系统化的教育组织形式;逐步构建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学科课程,以及按专业、系、 院、校运行的学科规则与职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等方面整合的教育系统。这是教育发展积累的珍贵智慧、 资源和财富,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惯性。因此,无论是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 或进行教育改革,都要重视与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都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稳步向 前,切不可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地否定教育的连续性而另搞一套,否则,不可避免 地会给教育带来一定的紊乱,甚至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或发展大起大落。 由于教育具有上述相对独立性,因此人们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经济与科技及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文化要求来考察教育,还应当重视教育的相对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那种不 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视学校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在教育工作中任意将教育、教 学活动机械地从属于政治、经济活动,或依政治、经济上的惯常做法简单取代教育特有的做 法,轻率地否定教育的特点、规律,都是有损于教育工作的,也是不利于政治、经济与文化 的发展的,因而是非常错误的,需要认真防止或纠正的。 3.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怎样评价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在你看来,需要一些 什么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社会变迁中的积极作用? 答:(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的含义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 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2)对教育社会变迁功能的评价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主要是指向整个社会整体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的。而在社会变 迁过程中,人是作为工作来设计、培养的。具体而言,对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评价如下: 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的存在和延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能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出大量新的观念,从而促 进社会的存在和延续。 ②教育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成 员的各种潜能,获得大量的人力资本,从而既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 步,从而促进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③教育的社会变迁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是作为社会的工 具来审视、设计、培养和训练的。然而,在该过程中,人的知识、技能以及思维品质、个人 潜能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促进人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①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建议的表达 和权利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助于社会的存在和延续。 ②健全的教育制度。建立健全的教育制度,提升教育质量,以便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 人才,有助于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和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为促进社会的变迁做好准备。 可见,健全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教育质量是促进人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条 件。因此,要促进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教育的高质量性。 4.怎样评价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有的人认为受教育的水平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 的命运;有的人则反对择校、升学,批判“读书做官论”、读书成家论;有人认为教育是 社会和谐发展的协调器;有的人则认为教育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加工机。你对这个问题怎 么看?它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有何联系? 答: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 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1)对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评价 ①对个人的意义。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找 到更好的工作地点、单位、岗位与境遇,在职务、薪酬与地位上获得逐步晋级与提升,得到 多方面的个人利好与家庭的幸福,或实现更为崇高的目标与理想。 ②对社会的意义。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以激励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创造性,实现选贤任能,有效地调节社会各系统、单位、层次的人才结构,使其得到改进、 优化,以改善其效率、水平,提高其整体功能,从而使社会得到发展与进步。 ③对教育的意义。通过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分流培养人,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尽可能好的 社会流动条件,以冲决社会的保守与封闭,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在提高服务社会发展 与个人发展的效能中,使教育自身得到发展,并使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得到改善。 (2)对题目中几种观点问题的看法 题目中的几种观点分别是对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不同看法。在当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 动功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 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个人自身的素质,也有赖于社 会条件,有赖于社会给予人的就业机会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机制和空间。 (3)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联系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意味着肯定教育的根本主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发展 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人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尽可 能地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启发每个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引导每个人 保持与他人、与自然和其自身的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公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 ①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可以充 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找到更好的工作地点、单位、岗位与境遇,在职务、薪酬与 地位上获得逐步晋级与提升,得到多方面的个人利好与家庭的幸福,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 和谐稳定发展。 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反过来促进了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这样,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调整和变动也更加容 易实现,也就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发挥更加充分。 5.怎样理解教育是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或仅仅把 教育看做人力资本的观念在教育界、社会上有何表现?都是对的吗?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答: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 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 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 动。 (1)对教育是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的理解 ①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最早应用,进而由 舒尔茨首先给予理论阐述而获得特定含义的。 ②教育投资的目的乃是为了追求经济方面的收益,无论国家投资教育还是个人投资教 育,一切都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转移的。 ③教育的投资,从主要方面讲,它能够增长一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文化水平、 管理能力等。这种教育的结果,能够使经济增长,能够对社会提供更多的贡献。因此,教育 是使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的表现及对错分析 ①表现。古代社会教育紧紧依附于宗教和政治,因而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便成为 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至于生产经验的传承,则仍然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以父传子、师传徒 的方式进行,教育的经济功能一直不受重视。 ②对错分析。教育能够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 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忽视教育的 人力资本意义势必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而是不可取的。 (3)仅仅把教育看做人力资本的表现及对错分析 ①表现。教育在当代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是提高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 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通过传授生产经验、科学知识,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不断推动具有更高效能、更为先进的现代生产技 术的采用与推广;教育还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包括经济管理人才,均有助于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巨 大的经济效益。 ②对错分析。人们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时只留意它的经济功能,津津乐道“人力资本” 理论,这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窄化了。事实上,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而言无处不在,除 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 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性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 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 特的积极作用。人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因此,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或仅仅把教育看做人力资本都是片面的,走极端的,不 可取的。我们应该全面看待教育的社会功能,使教育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怎样落实这一战略决策? 答:(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 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 ②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在工业化后期, 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要求转变为先教育,后经济。 ③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 影响。 (2)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具体措施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具体措施 如下: ①加大教育公共投入。教育经费是各级各类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加大教育公共投入是 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因而,我国应加大教育的公共投入,使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不断上升。 ②完善教育立法。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各种教育法规、法令,使各级各类教育都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实现教育的法制化。这将为优先发展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 ③健全各种机制。建立健全有效促进各级教育高效优质发展的各种机制和措施,如对贫 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这些机制都将有效地促进教育的优先发展。 总之,教育是利国利民之策,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7.为什么要实现教育公平?用什么标准评价教育公平?请你列举若干你所见到的教育 不公平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答:(1)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因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公 平问题,致力于发展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和保障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子女的受教育权问 题。具体来说,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因如下: ①教育对每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在国 家的宪法中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教育关涉到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每个人所受教 育的程度与质量,对他一生的前途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实现教育公平,为每个人提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供平等的教育,才不会出现阻碍个人发展的现象。 ②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教育本身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能增 长人的见识,使人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本领,明显改善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受教育,能使人改变 因为出身不同而形成的差距,增进社会公平,平等地学习,公平地竞争。从而,确保合理的社 会流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 总之,教育公平是当前各国努力实现的目标,是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只是,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教育公平的评价标准 ①受教育机会均等。即入学机会上的公平,如区域间、不同性别间受教育机会的均等, 流动人口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等。 ②教育过程公平。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于自己身心发展的教 育。诸如教师是否给予家庭背景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地对待等。 ③教育结果公平。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集中到结果是否公平上来。 结果公平包括不同区域之间教育质量相当,男女学业成绩相当等。 (3)举例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时各省区录取分数线不统一,甚至反差很大,造成了教育上的 不公平:一方面,某些发达省区分数线非常低;另一方面,考生众多的省区分数线相对偏高。 (4)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导致教育公平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教育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来自教育 系统外部的原因。拟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 ①教育不公平的外部制约因素分析。教育不公平的外部制约因素包括:二元结构的存在 是制约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以及公共教育政策的偏颇和男尊女卑的观念。 ②教育不公平的内部原因分析。教育不公平的内部原因主要有:制度化教育和英才教育 的竞争性考试是制约教育公平的“内部障碍”,教师素质状况的不理想也是制约教育公平的 内部因素。 (5)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对策 增进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是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为社会成员创造和提供更多的 教育机会,具体对策如下: ①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 进行改革。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投资制度方面存在的偏差是制约我国教育公平最大的制度障 碍。因此建立完善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是我国实现教 育公平的现实选择。 ②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全纳教育体系以扩大教育公平范围。全纳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公平 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社会各界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全纳教育体系,重视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女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教师素质,确保全纳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③提高教师素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素质状况不理想是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 的重要原因,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两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教 师的文化知识素质,培育崇高的师德,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走向教育公平。为了建立我国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应当采取以 下措施:设立终身教育管理机构,加快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建立 开放的教育制度,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确保人人接受平等的教育,为社会的稳 定和长足发展提高保障。 8.2005 年 3 月,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之 一是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不公平,尤其体现在高考制度上。以湖北为例,近 20 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 500 人,两校湖北录取总数仅为北京考生的五分之一;而湖北总人口是 7500 万,北京为 1500 万,是北京的 5 倍。这意味着,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机会仅为北京考生的二十 五分之一。其结果导致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 160 分,最高时达 220 分。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说:“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而是全中国的 政法大学。”该校 2003 年的本科分省招生计划改为按人口比例确定。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则说,北大是按照历史沿革确定分配给各省的指标;目前一些高校给所在地更多名额,可 以理解,毕竟是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学校(以上资料,分别见 2005 年 6 月 20 日、2006 年 3 月 12 日《楚天都市报》)。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不表态,社会反响也平淡。你认为它是个 问题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中反映的是我国目前高考招生省区分数线反差过大以及省际名额分配不 公的问题,其实质是目前我国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的问题。高考招生机会公平是指在高考招 生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为考生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其判断标准是考生在高考招生面前的 机会是否平等。目前,由于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给很多考生及其 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给国家和社会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高考招生机会公平的重大意义 ①高考招生机会公平对考生公平。考生是高考的最直接当事人,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会 直接导致考生命运不同。现实中,人们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意愿也是非常强烈的,尤其 对于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孩子而言,高考改变命运更是如此。 ②高考招生机会公平对考生家庭公平。考生是家庭的希望,家里的孩子能否接受高等教 育,往往意味着这个家庭是否有很大的希望。许多贫困家庭和弱势家庭把孩子高考当作改变 家庭命运的唯一途径,而由于高考招生机会的不公平,使许多家庭的孩子无法考上理想的大 学,从而也无法改变家庭的命运。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③高考招生机会公平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高考是目前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通过 高考进行选择,能够把能力较强、更有培养前途的人选择到大学来进行培养。但是,如果高 考招生机会不公平,就会把一些能力相对弱的人选择到大学来进行培养,而把一些能力相对 强的人淘汰掉,这样是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的。 ④高考招生机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建设。高考招生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而教 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因此,机会公平的高考招生对社会建设大为有利。同时,它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2)当前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的表现 ①省区分数线反差过大造成了严重的省际歧视。一直以来,我国各省区分数线不统一, 甚至反差很大,有的省区单独命题也改变不了省际分数线反差过大的事实,由此引发的省际 歧视造成了最大的不公平:一方面,某些发达省区分数线非常低;另一方面,考生众多的省 区分数线相对偏高。 ②高校招生时省际名额分配不公。公立学校必须体现公益性,全民性。但是,许多高校 在招生时给本省区分的名额比例非常高,公立高校是全国人民共建的大学,属全国公共教育 资源,照顾某些地区造成了考生机会不公平。 ③加分奖励使考生进行的竞争明显不公平。在高考招生政策上,我国还有给特别考生奖 励分数的加分政策,这也造成了考生机会不公平。同时,也给不少“假少数民族”、“假运动 健将”、“假三好学生”有了滋生繁衍的空间和土壤。 (3)造成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的原因 ①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是其根本原因。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从现实角度讲,主要是由于 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造成的。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 育的需求,因此,必然导致一些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高考招生机会的不公平。 ②长期形成的高考招生格局是其历史原因。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的历史原因是指由于历 史上已形成的制度导致高考机会不公平。比如,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问 题就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③高考招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其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指因为人的原因而造成的高考 招生机会不公平。事实上,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高考招生政策 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也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化、科学化。即在已有的客观条件下,高考招生政策 和制度虽然可能达到某一程度的高考招生机会公平,但由于人为的原因,高考招生机会公平 却没有在这一程度实现。 (4)对改善我国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的建议 ①取消各种加分奖励制度。为避免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地取消。 如可以在短期内先取消争议大的加分奖励制度,逐渐过渡,直至全部取消加分奖励制度。 ②改良配额制。由于配额制引起的高考招生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发达省区尤其是大城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市名额过多,而其他省区尤其是落后省区名额过少,因此,对当前配额比例应该进行三方面 的调整:改善当前对发达省区配额过多的现状;适当提高对落后省区的配额比例;适当提高 考生人数众多省区的配额比例。 ③采取新的方式确定各省区的分数线。为了使高考招生机会更加公平,各省区的分数线 应该参考各省区考生比例和人口比例,按一定的权重最终确定。 ④在发展中促进高考招生机会公平。高考招生机会公平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应该在发展 中不断促进高考招生机会公平。长远看,要解决高考招生机会公平,还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和 教育资源均衡化。 9.国内社会发展迅速,国际形势变动不定,你作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应对?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仍面临发达 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作为教师,我认为,应引导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积极应对日益复 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发展迅速的未来。 (1)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 现代水平。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 能,数学的运算技能,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技能等。 (2)引导学生发展智力、体力和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 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①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 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们均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人们的智力是先天 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和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但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教 学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②创新能力,对基本任务是学习人类知识的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有 的知识和智能去大胆探索、不断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的一种创造能力。当然,有时也 可以发现新的真知、造出新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 形式,而且也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 只有注意发展性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进行推理、证明,去解决创造性作 业,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③注重发展学生的体力。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免费咨询热线:4006-123-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www.1000jy.com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www.100xuexi.com 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有规律 有节奏地学习与生活,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它既是教育的一项 重要任务,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还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教 学的性质与方向。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 时期,国家与社会都期望他们能具有社会主义的品德、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世界观,教 学在完成这个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和开展的交往,就是他们 生活中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部分,他们在生活中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 中,也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他们在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也要 依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都会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审美情趣 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要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要有计划 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深入开 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学雷锋为人民服务周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教育活动。 结合本地、本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活 动。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本文档为【王道俊版《教育学》课后题第3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22
浏览量: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