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006年公务员培训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世界的物质性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但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多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A、世界观包括历史观、人生观。B、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C、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D、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006年公务员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世界的物质性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但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多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A、世界观包括历史观、人生观。B、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C、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D、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或“科学之王”吗?★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个提出者是恩格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更为根本)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二元论不是真正独立的第三个派别,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是世界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除此之外,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D)A.物质能否为意识正确反映B.意识是否能反作用于物质C.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或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最杰出的代表。(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结构或层次。三个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实现了两个高度统一。分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感觉、经验、“心”等)是世界的本原。观点例如:“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心外无物”,“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人为自然界立法”,“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等。(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先于或外在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一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任意夸大主观的作用,把认识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加以绝对化。列宁说: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辩证法: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内部矛盾。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朴素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来源。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黑格尔在辩证法问题上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从内容、对象、社会作用和特征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中又集中表现为它的阶级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整个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要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恩格斯对物质范畴作了这样的规定:“物质无非是多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对)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观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相对主义观点)王安石集南朝人诗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五种。☆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时空的客观性。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对吗?下列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理论是(  )A、生物进化论  B、牛顿力学  C、相对论  D、宇宙热寂说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特点:客观性、重复性、稳定性、普遍性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规律,但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命题。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世界统一于存在”,对吗?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列宁:“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决定性环节)劳动是决定性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作为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庸俗唯物主义哲学的错误是把意识也看作物质,否定了意识的主观特性。(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的主观性的表现:意识的主观形式;意识的主观差别;意识的主观特征(反映的近似性、错误性、虚幻性和超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能力。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最重要表现)列宁:“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4)意识活动对于意识主体——人的生理过程的控制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1)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3)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第二章唯物辩证法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二、对立统一规律三、质量互变规律四、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及其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和系统性。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是由互相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系统的四个特征:整体性(根本特征);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一个前进的过程。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定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 定理 三点共线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证明勾股定理共线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点(1)是否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2)是否承认世界是变化发展的;(3)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根本分歧)。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及其原因。(1)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2)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关键;(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是它们斗争的焦点。☆要区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主要有两种情形:(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承认“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对吗?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性是包含斗争的同一性,斗争性是同一中的斗争性。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一性的作用。斗争性的作用。同一性是相对的(条件性)是指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于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是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的,同一性都是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性)并不是指它的存在不需任何条件,而是指斗争性虽受同一性制约,但它能打破制约它的条件,创造出事物发展转化所必须的新条件,从而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基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绝对性)的两层含义。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相对性)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分析和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要分清基本矛盾(根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矛盾。(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个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离不开共性。列宁:“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质、量、度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质通过它的属性表现出来。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量与事物没有直接同一性。认识量是认识质的深刻化和精确化。质和量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度是事物保持特定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度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反对激变论、创造进化论和“左”倾冒险主义)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反对庸俗进化论和右倾保守主义)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量变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分局部性部分质变和阶段性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量变形式的多样性,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肯定是保持事物现存质的方面。否定是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一方面,肯定包含着否定,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着肯定,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观的特点。(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同时承认外力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就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的否定,将肯定和否定绝对割裂开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只有经过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两度转化才能体现出来。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辩证法的观点,但第三个阶段不是真的回复到第一个阶段。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代表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它符不符合客观规律,不能以出现的时间先后、是否强大、名称等为标准。新生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的原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的特点:(1)前后相继性;(2)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3)两者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唯物主义决定论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则否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处从属地位,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统一表现在:(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既要重视必然性,又要重视偶然性。“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吗?☆ 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不等于现存。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区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可能性在量上的大小科学上用或然率来表示。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表现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立足于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好的可能变为现实。☆ 内容和形式。形式分为内在的形式和外在的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内容和形式相互区分,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表现在:(1)相互依存;(2)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3)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4)存在着矛盾运动。☆ 本质和现象。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不等于错觉。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表现在:(1)现象是表面的、外露的,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深藏事物内部,要靠抽象思维把握。(2)现象是丰富的,是具体、个别的表现;本质是深刻的,是抽象、普遍的概括。(3)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统一表现在:相互依存,本质在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假象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四、真理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除庸俗唯物论外,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坚持反映论。反映论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认识的对象和源泉是客观事物,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第二,人的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主观与客观能够相符合,反映与被反映能够一致。第三,意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如回忆说、生而知之说、启示说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有唯物主义和一部分唯心主义是可知论。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如:庄子、休谟、康德等。对不可知论的驳斥可以通过辩证法和实践。恩格斯认为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工具是实践。因为:可知论认为,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不等于说人能彻底完全地认识世界。☆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离开实践和辩证法来观察人的认识问题。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认识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辨证过程。认识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与改造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作为物质活动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蜘蛛织网、蜜蜂筑巢,都是很精致的活动,但这不是实践,因为它们的活动不符合()A、实践的客观性原理B、实践是社会性活动的原理C、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原理D、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原理☆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处于实践者、认识者地位的人。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客观事物。认识客体与客观物质的关系在于()A、一切认识客体都是客观物质B、认识客体既可能是客观物质,也可能是精神客体C、客观物质中只有与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关系的才能成为认识客体D、客观物质是无限的,认识客体是有限的E、客观物质是自在的,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选定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1)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2)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3)价值关系(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4)审美关系(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主客体可以相互转化。☆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对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会导致实践的失败,阻碍和破坏事物的发展。既要反对夸大理论轻视实践的本本主义,又要反对强调实践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对吗?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借助于人的感官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具体性、表面性。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认识的起点是感性认识中的感觉,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凭借人的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我们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要反对“唯理论”。(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和深化,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要反对“经验论”。(3)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认识的三个阶段:感性具体阶段(感性认识);理性抽象阶段(理性认识);理性具体阶段(感性和理性融合的综合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和条件。☆ 认识的反复与发展。认识的辩证运动原理(或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概括地说,就是认识运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认识的辨证运动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哲学基础。四、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所说的“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主观真理论。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具有一元性。真理具有具体性(表现为全面性、历史性和条件性)。真理观的首要问题是有无客观真理。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区别。真理是有价值的,但有价值的不一定是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真理的辩证性。承认绝对真理就是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相对真理应理解为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相互依存。(2)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因素;一方面,绝对真理总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构成了绝对真理。(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原因。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本身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高于理论的地方,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论证真理的手段。☆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四章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社会基本矛盾三、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五、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和一般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物质方面的内容,是指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内容,它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历史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原因。A、社会根源。B、阶级根源。C、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的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主要缺陷。☆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口因素。反对“人口决定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一定社会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具体形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因:(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没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本身。(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3)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生产劳动的发展史,生产劳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立统一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1)社会有机体同自然界一样,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体系。(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3)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能够为人类所认识的。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具有特殊性,要实现社会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并不是简单消极地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的特殊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结构。(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意识的主体来看)(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意识反映的深浅程度来看)从社会意识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社会意识形式又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科学等。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但评价道德仍有其客观标准,即人们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宗教的实质是一种颠倒是非和歪曲现实的世界观。宗教就其社会作用来说,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的根本原则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及其要素。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表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实体性构成要素:A、劳动者(发动者和组织者,首要因素,起主导作用);B、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其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的最主要的内容,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C、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起来构成生产资料。☆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但它能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生产关系及其内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表明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特征:客观性;历史性。生产关系的构成: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其性质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B、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观点、艺术、道德、哲学、宗教观点等)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国体、政体等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国家、法庭、监狱、警察、军队、政府部门等)。上层建筑分为: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上层建筑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社会经济形态指的就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的特殊表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其适合的一面是主要的,但也有不适合的方面和环节。社会主义社会解决自身矛盾的途径是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是指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范畴。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阶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存在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是阶级产生的直接根源)阶级斗争的形式多样,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其中政治斗争是最主要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国家的产生与阶级和阶级斗争相关,它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关。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工具)。国家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将随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国家的性质。国家的职能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是标志着社会形态的改变的政治范畴,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者不等于历史的参与者。人民群众,首先有量的含义,即指多数人构成的人群;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即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无论何时何地,参加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历史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唯意志论和宿命论。“历史是由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制约人民群众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三类,即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其中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承认权威的作用。杰出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的作用要受到他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超出他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允许的范围。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五、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基础。☆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抽象的人性论是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唯心主义理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对吗?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和自由。问题解答?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21-06-10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