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0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20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共16页开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2.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3a>-3bB.-C.3-a<3-bD.a-3<b-33.关于x的方程a-x=3的解是非负数,那么a满足的条件是(  )A.a>3B.a≤3C.a<3D.a≥34.如图,在△ABC中,AB=AC=10,∠BA...

2020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第1页,共16页开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2.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3a>-3bB.-C.3-a<3-bD.a-3<b-33.关于x的方程a-x=3的解是非负数,那么a满足的条件是(  )A.a>3B.a≤3C.a<3D.a≥34.如图,在△ABC中,AB=AC=10,∠BAC=120°,AD是△ABC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是(  )A.2B.4C.5D.5.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60、70、8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S△BCO:S△CAO等于(  )A.1:1:1B.1:2:3C.3:7:4D.6:7:86.某商品进价是6000元,标价是9000元,商店要求利润率不低于5%,需按标价打折出售,最低可以打(  )A.8折B.7折C.7.5折D.8.5折7.不等式5x-1≤2x+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8.如图,已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CE=4,△ABD的周长为12,则△ABC的周长为(  )A.12B.16C.20D.249.若关于x的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B.a>0C.a<1D.a>110.已知如图,AD∥BC,AB⊥BC,CD⊥DE,CD=ED,AD=2,BC=3,则△ADE的面积为()第2页,共16页A.1B.2C.5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度,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12.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E是斜边AB上的动点,若CD=3cm,则DE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cm.13.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______.14.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5.如图,在Rt△ABC中,∠A=90°,AB=AC,BC=+1,点M,N分别是边BC,AB上的动点,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B,使点B的对应点B′始终落在边AC上,若△MB′C为直角三角形,则BM的长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6.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3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折优惠;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2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5折优惠.设顾客预计累计购物x元(x>300).(1)请用含x代数式分别表示顾客在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2)试比较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更优惠?说明你的理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5.0分)第3页,共16页17.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DE.(1)若∠BAE=40°,求∠C的度数;(2)若△ABC周长为20cm,AC=6cm,求DC长.19.在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2x+6的图象,利用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求方程2x+6=0的解;(2)求不等式2x+6>4的解集;(3)若-2≤y≤2,求x的取值范围.第4页,共16页20.如图所示,设∠BAC=α(0°<α<90°),现把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在两射线之间,并使小棒两端分别落在射线AB,AC上,从点A1开始,其中A1A2为第一根小棒,且A1A2=AA1.(1)若已经摆放了3根小棒,则α1=______,α2=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若∠A4A3C=92°,求∠BAC的度数.(2)若只能摆放5根小棒,求α的范围.21.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①,若△ADE,使AB=AC=2,点D在线段BC上,①∠BCE和∠BAC之间是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②当四边形ADCE的周长取最小值时,直接写出BD的长;(2)若∠BAC≠60°,当点D在射线BC上移动,如图②,则∠BCE和∠BAC之间有第5页,共16页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某公司准备把240吨白砂糖运往A、B两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20辆,恰好能一次性装完这批白砂糖,相关数据见表:载重量运往A地的费用运往B地的费用大车15吨/辆630元/辆750元/辆小车10吨/辆420元/辆550元/辆(1)求大、小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A地,其中大车有m辆,其余货车前往B地,且运往A地的白砂糖不少于130吨.①求m的取值范围;②请设计出总运费最少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最少总运费.23.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猜想论证: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小明的猜想.(3)拓展探究: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BE=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第6页,共16页相应的BF的长.第7页,共16页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和解析1.【答案】C【解析】【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根据已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正确,符合AAS,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正确,符合判定SAS;C.不正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必须有边的参与;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正确,符合判定HL.故选:C.2.【答案】C【解析】解:∵a>b,∴-3a<-3b,-a<-b,-a<-b,a-3>b-3,∵-a<-b,∴3-a<3-b.故选:C.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答案】D【解析】解:解方程a-x=3得:x=a-3,∵方程的解是非负数,∴a-3≥0,解得:a≥3,故选:D.求出方程的解,根据已知得出a-3≥0,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得出一个关于a的不等式.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BAD=∠CAD,求出∠DAE=∠EAB=3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BAE=30°,从而得到∠DAE=∠F,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出AD=DF,求出∠B=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BAD=∠CAD=∠BAC=×120°=60°,第8页,共16页∵AE是∠BAD的角平分线,∴∠DAE=∠EAB=∠BAD=×60°=30°,∵DF∥AB,∴∠F=∠BAE=30°,∴∠DAE=∠F=30°,∴AD=DF,∵∠B=90°-60°=30°,∴AD=AB=×10=5,∴DF=5,故选:C.5.【答案】D【解析】解:过点O作OD⊥AC于D,OE⊥AB于E,OF⊥BC于F,∵点O是内心,∴OE=OF=OD,∴S△ABO:S△BCO:S△CAO=•AB•OE:•BC•OF:•AC•OD=AB:BC:AC=6:7:8,故选:D.利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知三个三角形高相等,底分别是60、70、80,所以面积之比就是6:7:8.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做题时应用了三个三角形的高时相等的,这点式非常重要的.6.【答案】B【解析】解:设商店可以打x折出售此商品,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7,故选:B.利用打折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利润是在进价的基础上得出,进而得出不等式关系求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得出正确的不等式关系是解题关键.7.【答案】D【解析】解:不等式移项合并得:3x≤6,解得:x≤2,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选D.第9页,共16页不等式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系数化为1,求出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BC=2CE=8,∵△ABD的周长为12,∴AB+BD+AD=AB+AC=12,∴△ABC的周长=BC+AB+AC=12+8=20,故选: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a-1)x>a-1的解集是x>1,a-1>0,a>1.故选:D.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10.【答案】A【解析】解:过D作BC的垂线交BC于G,过E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F,∵∠EDF+∠FDC=90°,∠GDC+∠FDC=90°,∴∠EDF=∠GDC,于是在Rt△EDF和Rt△CDG中,,∴△DEF≌△DCG,∴EF=CG=BC-BG=BC-AD=3-2=1,所以,S△ADE=(AD×EF)÷2=(2×1)÷2=1.故选:A.因为知道AD的长,所以只要求出AD边上的高,就可以求出△ADE的面积.过D作BC的垂线交BC于G,过E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F,构造出Rt△EDF≌Rt△CDG,求出GC的长,即为EF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题目需要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和面积公式来解答.对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好题.11.【答案】30°或6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画出图形并注意要分类讨论.由于此高不能确定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所第10页,共16页以要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求解.【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在左图中,AB=AC,BD⊥AC,∠ABD=30°,∴∠A=60°,∴∠C=∠ABC=(180°-∠A)=60°;②在右图中,AB=AC,BD⊥AC,∠ABD=30°,∴∠DAB=60°,∠BAC=120°,∴∠C=∠ABC=(180°-∠BAC)=30°.故答案为:30°或60°.12.【答案】3【解析】解:如图,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DE,∵CD=3cm,∴DE=3cm,即DE长度的最小值是3cm.故答案为:3.过D点作DE⊥AB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CD=DE,代入求出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3.【答案】x≥1.5【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求出A点坐标.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点坐标,再以交点为分界,结合图象写出不等式2x≥ax+4的解集即可.【解答】解:∵函数y=2x过点A(m,3),∴2m=3,解得:m=1.5,∴A(1.5,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1.5.故答案为:x≥1.514.【答案】7≤m<8【解析】解:解不等式x-m≤0,得:x≤m,解不等式7-2x<1,得:x>3,∵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4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4、5、6、7这4个,则7≤m<8,故答案为:7≤m<8.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4个可得m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根据题意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个数得出m的第11页,共16页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或1【解析】解:①如图1,当∠B′MC=90°,B′与A重合,M是BC的中点,∴BM=BC=+;②如图2,当∠MB′C=90°,∵∠A=90°,AB=AC,∴∠C=45°,∴△C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M=MB′,∵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B,使点B的对应点B′,∴BM=B′M,∴CM=BM,∵BC=+1,∴CM+BM=BM+BM=+1,∴BM=1,综上所述,若△MB′C为直角三角形,则BM的长为+或1,故答案为:+或1.①如图1,当∠B′MC=90°,B′与A重合,M是BC的中点,于是得到结论;②如图2,当∠MB′C=90°,推出△C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CM=MB′,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解:(1)在甲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是:300+0.8(x-300)=(0.8x+60)元,在乙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是:200+0.85(x-200)=(0.85x+30)元;(2)①当0.8x+60=0.85x+30时,解得x=600.∴当顾客购物600元时,到两家超市购物所付费用相同;②当0.8x+60>0.85x+30时,解得x<600,而x>300,∴300<x<600.即顾客购物超过300元且不满600元时,到乙超市更优惠;③当0.8x+60<0.85x+30时,解得x>600,即当顾客购物超过600元时,到甲超市更优惠.【解析】(1)根据超市的销售方式可列式表示在甲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和在乙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2)购物所需费用需分情况讨论,一般分为①两家超市购物所付费用相同,②到乙超市更优惠,③到甲超市更优惠,三种情况,分别计算即可.此题的关键是用代数式列出在甲、乙两超市购物所需的费用,(2)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第12页,共16页17.【答案】解:由不等式①,得x>-3,由不等式②,得x≤4;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不等式的解集为-3<x≤4.【解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答案】解:(1)∵AD垂直平分BE,EF垂直平分AC,∴AB=AE=EC,∴∠C=∠CAE,∵∠BAE=40°,∴∠AED=70°,∴∠C=∠AED=35°;(2)∵△ABC周长20cm,AC=6cm,∴AB+BE+EC=14cm,即2DE+2EC=14cm,∴DE+EC=DC=7cm.【解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AB=AE=CE,求出∠AEB和∠C=∠EAC,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已知能推出2DE+2EC=14cm,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解:如图,(1)当x=-3时,y=0,所以方程2x+6=0的解为x=-3;(2)当x>-1时,y>4,所以不等式2x+6>4的解集为x>-1;(3)当-4≤x≤-2时,-2≤y≤2.【解析】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2x+6的图象.(1)找出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2)找出函数值大于4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当-2≤y≤2时自变量所对应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第13页,共16页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20.【答案】(1)2α,3α;(2)由题意得:,解得15°≤α<18°.【解析】解:(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α1=2α,则α2=3α,α3=4α,因为∠A4A3C=92°,则∠BAC=92°÷4=23°.故答案为:2α,3α.(2)见答案.【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推出∠A4A3C=4∠BAC,从而求解;(2)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不等式,解出θ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等量关系,求相关角的度数等.21.【答案】解:(1)∠BCE+∠BAC=180°;(2)如图1∵△ABD≌△ACE,∴BD=EC,∵四边形ADCE的周长=AD+DC+DE+AE=AD+DC+BD+AE=BC+2AD,∴当AD最短时,四边形ADCE的周长最小,即AD⊥BC时,周长最小;∵AB=AC,∴BD=BC=1;(3)∠BCE+∠BAC=180°;理由如下:如图2,AD与CE交于F点,∵∠BAC=∠DAE,∴∠BAD=∠CAE,∵AB=AC,AD=AE,∴△ABD≌△ACE,∴∠ADB=∠AEC,∵∠AFE=∠CFD,∴∠EAF=∠ECD,∵∠BAC=∠FAE,∠BCE+∠ECD=180°,∴∠BCE+∠BAC=180°;第14页,共16页【解析】(1)∠BCE+∠BAC=180°;(2)当AD最短时,四边形ADCE的周长最小,即AD⊥BC时,周长最小;(3)先证明△ABD≌△ACE,再推导出∠BAC=∠FAE,∠BCE+∠ECD=180°;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最短距离;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解:(1)设大货车x辆,则小货车有(20-x)辆,15x+10(20-x)=240,解得:x=8,20-x=20-8=12(辆),答: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2辆;(2)①调往A地的大车有m辆,则到A地的小车有(10-m)辆,由题意得:15m+10(10-m)≥130,解得:m≥6,∵大车共有10辆,∴6≤m≤10;②设总运费为W元,∵调往A地的大车有m辆,则到A地的小车有(10-m)辆,∴到B的大车(8-m)辆,到B的小车有[12-(10-m)]=(2+m)辆,W=630m+420(10-m)+750(8-m)+550(2+m),=630m+4200-420m+6000-750m+1100+550m,=10m+11300.又∵W随m的增大而增大,∴当m=6时,w最小.当m=6时,W=10×6+11300=11360.因此,应安排6辆大车和4辆小车前往A地,安排2辆大车和8辆小车前往B地,最少运费为11360元.【解析】(1)设大车货x辆,则小货车(20-x)辆,根据“大车装的货物数量+小车装的货物数量=240吨”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即可求解;(2)①调往A地的大车m辆,小车(10-m)辆;调往B地的大车(8-m)辆,小车(m+2)辆,根据“运往A地的白砂糖不少于130吨”列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②设总运费为W元,根据运费的求算方法列出关于运费的函数关系式W=10m+11300,再结合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得出w的最小值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相关的式子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本题中所给出的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关键语句“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20辆,恰好能一次性装完这批白砂糖第15页,共16页”“运往A地的白砂糖不少于130吨”等.23.【答案】(1)①DE∥AC;②S1=S2;(2)如图3,∵△DEC是由△ABC绕点C旋转得到,∴BC=CE,AC=CD,∵∠ACN+∠BCN=90°,∠DCM+∠BCN=180°-90°=90°,∴∠ACN=∠DCM,∵在△ACN和△DCM中,∵,∴△ACN≌△DCM(AAS),∴AN=DM,∴△BDC的面积和△AEC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1=S2;(3)如图,过点D作DF1∥BE,易求四边形BEDF1是菱形,所以BE=DF1,且BE、DF1上的高相等,此时=S△BDE;过点D作DF2⊥BD,∵∠ABC=60°,F1D∥BE,∴∠F2F1D=∠ABC=60°,∵BF1=DF1,∠F1BD=∠ABC=30°,∠F2DB=90°,∴∠F1DF2=60°,∴△DF1F2是等边三角形,∴DF1=DF2,∵BD=CD,∠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BC=∠DCB=×60°=30°,∴∠CDF1=180°-∠BCD=180°-30°=150°,∠CDF2=360°-150°-60°=150°,∴∠CDF1=∠CDF2,∵在△CDF1和△CDF2中,,∴△CDF1≌△CDF2(SAS),∵S△DCF=S△BDE,∴点F2也是所求的点,第16页,共16页∵BE=4,∴BF1=BE=DF1=F1F2=4,∴BF2=8,综上,BF的长为4或8.【解析】解:(1)①∵△DEC绕点C旋转,点D恰好落在AB边上,∴AC=CD,∵∠BAC=90°-∠B=90°-30°=60°,∴△ACD是等边三角形,∴∠ACD=60°,又∵∠CDE=∠BAC=60°,∴∠ACD=∠CDE,∴DE∥AC;②∵∠B=30°,∠C=90°,∴CD=AC=AB,∴BD=AD=A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ACD的边AC、AD上的高相等,∴△BDC的面积和△AEC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1=S2;故答案为:①DE∥AC;②S1=S2;(2)见答案;(3)见答案.【分析】(1)①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CD,然后求出△AC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D=60°,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②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A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AB,然后求出AC=BD,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C到AB的距离等于点D到AC的距离,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答;(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C=CE,AC=CD,再求出∠ACN=∠DCM,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CN和△D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N=DM,然后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证明;(3)过点D作DF1∥BE,求出四边形BEDF1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E=DF1,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点F1为所求的点,过点D作DF2⊥BD,求出∠F1DF2=60°,从而得到△DF1F2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求出DF1=DF2,再求出∠CDF1=∠CDF2,利用“边角边”证明△CDF1和△CDF2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点F2也是所求的点,根据菱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要注意符合条件的点F有两个.
本文档为【2020年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42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送你一朵小红花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3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6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2-05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