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

举报
开通vip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 [标签:来源] 关於明清之际学术思潮的特色、名称与分期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歧见。从明末以迄乾嘉、清末,是否有一完整清晰的思潮流派?实学,经世致用之学,启蒙思想,甚或考据之学,彼此间的关系与特色如何?皆有待学者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所於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举办"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座谈会,邀请姜广辉先生、詹海云先生、张寿安先生、刘君灿先生及林庆彰先生,分就明清"实学"的名义、分期、经世思想、乾嘉实学以及明清科技...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 [标签:来源] 关於明清之际学术思潮的特色、名称与分期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歧见。从明末以迄乾嘉、清末,是否有一完整清晰的思潮流派?实学,经世致用之学,启蒙思想,甚或考据之学,彼此间的关系与特色如何?皆有待学者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所於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举办"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座谈会,邀请姜广辉先生、詹海云先生、张寿安先生、刘君灿先生及林庆彰先生,分就明清"实学"的名义、分期、经世思想、乾嘉实学以及明清科技等方面加以检讨。全文均由与会学者提供讲稿,供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刊布。 一、姜广辉:明清实学研究现况述评 (一)关於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世纪以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概括:1(反理学思潮;2(早期启蒙思想;3(经世致用思潮;4(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5(实学思潮。这些概念都能概括明清思潮的一些特点,并且这些概念之间多有相互沟通之处,但究竟哪种提法更为合适,则学者见仁见智,颇有异同。我认为,关於明清思潮,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可以有多种概括。多种研究齐头并进,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二)中国大陆最早使用"实学"二字来概括明清思潮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张显清教授,他的论文《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 潮的兴起》发表於1982年4月《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全文三万余字。对於"实学"一词,他作了一个注解说:"'实学'即通常说的'经世致用'之学,为了同心学清谈相对立,晚明和清初倡导经世致用的人们往往使用'实学'这一更为鲜明的概念。"关於实学思潮的基本内容,他是从六个方面加以阐发的:一、反虚务实;二、以救世为己任;三、注重生产、鼓励工商;四、为"私欲"辨护;五、自然科学的复兴;六、考据学的出现。张显清教授是明清史专家,此文写得很平实、很中肯。 以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衷尔钜教授发表过"'实学'辨析" 的论文,该文将实学分为三个类别,各自指谓有所不同:第一类?quot;朱熹以唯心论的理学代称实学",胡居仁以为在"容貌辞气上做工夫,便是实学";第二类,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等人以气一元论为实学;第三类,顾炎武、颜元等人以"经世致用"为实学。 山西大学哲学系魏宗禹教授发表论文"明清实学思潮的三个发展阶段" ,认为明清实学思潮有三个发展阶段:明中叶至明亡时期为"明道致用"阶段;清初为"经世致用"阶段,是实学思潮的极盛时期;之後经历十八世纪乾嘉汉学的历史回流,十九世纪实学复苏,而有从汪中到魏源、龚自珍的"体用一致"的阶段,这是实学思潮的高峯和总结。 宁波大学方祖猷教授曾为"儒学和浙东文化研讨会"提供论文"实学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 ,他认为,"实学"概念"把晚明以个性解放为特点的人文主义思潮亦囊括进去,似属不妥。„„晚明既存在着实学思潮,也存在着人文主义思潮,这是两个性质不同,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思潮。" 对"明清实学"作理论的探讨,下工夫最大的当属中国人民大学的葛荣晋教授,他撰有《明清实学简论》 集中概括了他的观点。他另有一文:"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明清实学" ,是上文的雏形或节略。他最近又在进行《中国实学史》的研究与写作,欲把实学起点提前至宋代。近年大陆关於明清实学的研究,与葛荣晋教授的积极提倡有很大关联。但葛教授的一些观点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我们留待後面来讨论。 (三)1985年台湾学者陈鼓应教授与大陆学者辛冠洁、葛荣晋两教授拟议海峡两岸第一个合作研究项目,选定了"明清实学思潮史"的课题,後来邀请全国对明清思想有研究的学者集体写作,我本人也参加了这个写作班子。 大陆学者对用"实学"这一概念来概括明清思潮一直持不同的看法,即使在《明清实学思潮史》写作班子中间也很不统一。在两次大型的编写工作学术研讨会(1985年7月在北京,1986年8月在成都)上的争论都很激烈。到会学者绝大部分并不赞同?quot;实学"的提法。在第二次会议中主持者葛荣晋教授可以说受到"围攻"。会上余敦康教授、成复旺教授曾是激烈的反对者,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不能把启蒙思想整合在"实学"概念中。在这次会议上,我的老师邱汉生先生被特别邀请参加会议,会议主持者请他发表意见,他发言认为用"实学"概念来概括也是可以的。由於他是前辈学者,德高望重,使争论得到了一种暂时的平息。所以意见的统一是较为勉强的。我个人对用"实学"二字来概括明清思潮也持不同意见。这一点我们也留在後面来谈。 後来,《明清实学思潮史》基本上是按照辛冠洁教授的发言所定下的基调来写作的。 1988年春季,《明清实学思潮史》三卷一百五十 万字完稿,交齐鲁书社。次年出版。此书出版後,获得了优秀图书二等奖,引起了相当的反响,实学概念逐渐被人接受并在学术论著中使用。今年十月又将在山东济南召开中、日、韩实学讨论会,日、韩两国对实学研究有较早的历史。目前此一课题逐渐成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项目,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但在"实学"研究中也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尚需深入讨论。在我看来,有三个问题需要先行讨论:一、"实学"一词是学术泛称,还是学术专有名称;二、实学的范围及起点;三、"实学"概念能否整合启蒙思想。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四)首先谈第一个问题:"实学"一词是学术泛称,还是学术专有名称? 我认为,宋以後儒者对於学术常立褒贬之辞,如"圣学"、"俗学"、"正学"、"异学"、"虚学"、"实学"之类即是。北宋周、张、二程诸儒以所创道学称为"圣学",而把当时流行的记问、词章、功利之学称为"俗学"。理学家又称儒学为"正学",称佛、老二氏之学为"异学"。佛老之学以"空"、"无"为本,对儒家伦理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四六时文追求藻饰,文风浮靡,宋儒称其为"虚学"或"虚文",而以通经、修己之学为"实学"。至於清儒则又称理学为虚学,而更以儒家"经世致用"之学为"实学"。统上所言,圣学、俗学、正学、异学、虚学、实学等,虽各有一定指谓,一定范围,都不是学术专有名称,与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心学等概念不属一类。所?quot;实学"与"正学"相埒,是一种褒 辞、修饰语或泛称,而不是学术专有名称。 下面我们不妨以一些文句为例作些语义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实学"二字宋人已用之,朱熹曾说:"今人无实学,„„" ,"若是有实学人„„" 。朱熹有"有实学"、"无实学"的提法,却未见他有"有道学"、"无道学"的提法。所谓"有实学"、"无实学"即是有无实在的学问。由此可见,"实学"二字并非学术名称,否则就文理不通了。又顾炎武曾批评理学末流"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颜元曾有"秦汉以降,则著述讲 论之功多而实学、实教之力少。" 他还常以"实学、实习、实用"并言。古人作文,讲求并列、对仗工整,一般总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如"空言"、"实习"、"实用"、"实教"之类皆不为名词,因而"实学"二字也就不可能是学术名称。此类例子举不胜举。当然我们也还可以找出其他分析语句的方法。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读古书,不能从字面上看"实学"二字与经学、玄学、理学等相似,便认为它是学术专有名称。 为了证明明清学者在一切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提倡"崇实",葛荣晋教授采取一种寻字眼的方法,从明清学者文集中摘?quot;实体、实践、实行、实习、实功、实心、实念、实言、实才、实政、实风"等字样。明清学者确实"崇实",但却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证明,因为即使从佛学文献中也能摘出类似的字眼,如:实本、实有、实业、实际、实相、实教、实道、实理、实性、实智、实谛、实义等,我们不能因此而证明佛学"崇实",主张"实学"。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经学、佛学、玄学、理学、心学等学术名称,不曾有人把"实学"当作学术专有名称。本世纪以来,中国最著名的学术史专家及清史专家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胡适、冯友兰、钱穆、侯外庐、孟森、萧一山等(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开列其他许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概念,而明清以来学者文集中确实又有"实学"的提法,那么,是这些大师们没见到吗?我想不是。而是因为他们不认为"实学"二字是学术专有名称。我自己也下过工夫研究明清思潮,也常见到明清学者文集(特别是《颜元集》)中有"实学"二字,我毫无疑问地认为"实学"二字是一泛称,而不是专称。我理解,"实学"的字面意义就是"实用之学"或"笃实之学",有时我将它作"经世致用"或"通经致用"的同义语使用,而不提"明清实学"字样,以避免一种混淆,使人误解古代有一个可以和经学、理学等并列的"实学"存在。 当然,借用古语来概括明清思潮也不是不可以的,但须申明它原本不是学术专有名称,是我们赋予了新义。葛荣晋教授不是这样,他把"明清实学"看作"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却又说"'明清寅学'这一概念,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杜撰,而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普遍用以说明和概括自己思想和学说的范畴。",那就不能不辨了。顺便附带说一下,葛荣晋教授将"实学"看作理学与新学之间的桥梁,这种提法也很值得斟酌,在我看来,"实学"中的乾嘉汉学恐怕是通向近代新学的障碍,而不是"桥梁",否则近代许多新派人物也不会那么反对汉学了。 (五)第二个问题,关于实学的范围及起点。 "实学"的范围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实学"究应以明中叶为起点,还是以宋初为起点,还是以先秦为起点,要因"实学"范围的界定而 定。对某一时代学术思潮的概括,应当反映这一时代的独有特色,这种学术的起点可能早于一时代,但它的鼎盛期却应在此一时代。如果一种概括就其指谓而言普适於各个时代,那就没有独特性了。在我看来,"实学"的概括就属於後一种。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葛荣晋教授说:"明清实学思潮遍及於明清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社会概念。按其内容分类,主要分为实体实学、经世实学、科学实学、考据实学、启蒙实学。"他只注意了横向考察,而忽视了纵向考察,他把"实学"分为五类。我们来看他分别所作的界说。 "实体实学"。葛荣晋教授说:"所谓实体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哲学基础而言。它包括以气这一物质实体为本的本体论,以实践(力行)为 基础的认识论,以'性气相资'为基本内容的自然人性论,以'实功'为主要修养方法的道德论,以利欲为基础的理欲统一说(包括义利统一说)等内容。实体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钦顺、王廷相、崔铣、杨慎、吴廷翰、高拱、唐鹤徵、黄宗羲、王夫之、熊伯龙、颜元、戴震等人。"这一界说与我们以前所说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唯物论基本一致。按照这种内容界说,我们完全可以突破明代往前推,此较而言,主张气本论的张载算不?quot;实体实学"人物?主张元气论的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算不算"实体实学"人物?他们与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实体实学"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经世实学"。葛荣晋教授说:"所谓经世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言。它既包括对社会各种弊病的揭露和批判,也包括对拯救时弊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构思与实施。甚至也包括学术上的'通经致用'和'经世史学'等内容。经世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高拱、张居正、吕坤、顾宪成、张溥、陈子龙、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王源、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洪亮吉、龚自珍、魏源等人?quot;根据这个划定,我们再拿前代人物作个比较。杨炎、王安石与张居正比较,杜佑、郑樵、马端临与陈子龙等人比较,司马迁、刘知几与章学诚比较,算不算实学,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通上而言,先秦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算不算"经世实学"?这样一来,"实学"不是要以先秦为起点了吗? "科学实学"。葛荣晋教授说:"所谓科举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科学内容而言。它既包括对中国古典科学的总结,也包括传教士从欧洲输入的'西学';既包括天文、历法、数学、音律,又包括医学、地理,农业、水利,生物等多种学科。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时珍、朱载堉、徐光启、宋应星、徐弘祖、傅山、方以智、王锡阐、梅文鼎、刘献廷等人。"这裹同样不能有上限。我们来看,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相比,古代的《神农本草经》,陶弘景、苏敬、陈藏器等人的本草学算不算"科 学实学"?其他著名医家如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以及金元四大家等人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算不算"科学实学"?他如:郦道元《水经注》与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相比,算不算"科学实学"?张衡、沈括、郭守敬等人与徐光启、宋应星等人相比较,刘徽、祖冲之、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等与王锡阐、梅文鼎等相比较,算不算"科学实?quot;的人物?虽然後者学术中有西学的成分,但也不能说没有西学成分的就不是科学实学。 "考据实学"。在这方面我想就不必详细讨论了,因为清代考据学是汉学的复兴,汉、唐的经学家都可以看作"考据实学"。 "启蒙实学"。启蒙思想能否整合到"实学"概念中,我们後面再谈。 这裹要说的问题是,所谓"实学"就其内容而不是就其名称的起始而言,是源远流长的。我想至少秦汉以前的"实学"精神并不比明清逊色,因为古代不缺乏这种精神,所以也不必标榜"实学"二字,明清学术承佛、老及理学末流之弊,因当时时代恰缺乏"实学"精神,所以标此二字,以批判理学、转移风气,造就多士。既然所?quot;实学"并非明清时期独有的特点,启蒙思想又未必能整合到"实学"概念中来,那用"实学"来概括 明清社会思潮就未必合适。 (六)第三个问题,启蒙思想能否整合到"实学"概念中来。 葛荣晋教授在《明清实学简论》中认为"实学"可以涵盖启蒙思想,对此我想提出以下几点疑难: 1(葛文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列举王廷相、张居正、徐光启、顾炎武、颜元、戴震等人都有"实学"的提法,从而说明以"实学"来概括明清思潮更合适。进而认为这一时期的王艮、何心隐、李赘、黄宗羲、徐渭、汤显祖、袁枚等人有启蒙思想,所以"实学"概念除了包括"批判精神"、"经世思想"、"科学精神"外,也包括"启蒙意识",这种论证方法是否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值得考虑。 2(葛荣晋教授当列举到戴震有"实学"提法时,引述戴震的话说:"值上(指乾隆皇帝)崇奖实学,命大臣举经术之儒。" "圣天子稽古右文,敦崇实学,昭昭乎有明验矣。" 这里乾隆皇帝"崇奖实学"是指经学。其实,明太祖也倡导"实学",他曾对程本立说:"学者争务科举,以穷经为名,而无实学。子质近厚,当志圣贤之学。"他所说的"实学"又是指修己之学。"实学"既经"圣天子"如此褒崇,其中的"启蒙意识"恐怕无从说起。 3(明清时代主张"实学"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早期启蒙思想很难相容。如张居正与何心隐就不能相容。何心隐具有早期的启蒙思想,在当时被诬为"妖人"、"大盗"、"叛逆"、"奸逆",最後为位居宰相的张居正明令逮捕杀害。李贽也是具有启蒙意识的思想家,他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罪名逮狱,自刎而死。对此事实,至少要作出一种解释,葛荣晋教授回避了这个问题。 4(明清学者称道"实学"所指谓的范围,不外经学、"修己治人"之学、"经世治用"之学,从未将何心隐、李贽等人的启蒙思想(在他们看来是"王学末流"思想)划进去。何心隐、李贽也不标榜自家学说为"实学"。李贽受佛道思想影响甚深,认?quot;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追求"真空实际之境界",对於"虚"、"实"二者,以为"学道贵虚, 任道贵实,虚以受善,实焉固执。" 似更重视"真虚"。他常与名僧"参论虚玄",人以异端目之,他也居之不讳。正统儒者认为何心隐、李贽等人"崇虚无而蔑礼法",将这样的思想纳入实学范围是否值得斟酌? 总之,"实学"二字虽然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但也不能不考虑历史事实,把启蒙思想整合进去。 二、詹海云:明清实学研究现况与未来展望 (一)明清实学研究现况 明清实学思潮,基本上是救亡图存运动,它反映在政治上是检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国家主权在民的问题,在学术文化上是对当代学风流弊及古学的检讨,在国计民生上是均田、发展工商等问题,虽然它的发展有些曲折(如明末清初的经世思想,清盛世的考据,与道光期的求变),但经世的精神还是若隐若现的。研究此一时期,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学术如何演变而成。 前辈学者如梁启超、钱穆、侯外庐、稽文甫,在这段学术时期均有开创之处,而日本的岛田虔次、山井涌、沟口雄三、荒木见悟也付出了许多心血。晚近,余英时先生从思想的内在理路也指出由宋明转至清代学术发展的甚多新义。1989年,葛荣晋、辛冠洁、陈鼓应主编之《明清实学思潮史》更将这一时期之研究,推至高处。它网罗了自明中叶罗钦顺起至清道光魏源止,共六十二位思想家,涵括了哲学、文学、科技、政治上的重要人物,可谓广博并包。 虽然如此,此书偏重人物介绍,而较少专题式之论述。因此,陆宝千《清代思想史》(广文书局)、大谷敏夫《清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汲古书院1991年版)、孙尚扬《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交流和冲突》(文津出版社)、杨国荣《王学通论》(上海三联)、Benjamin Elman,From Philosophy to Phiology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文津出版社)、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人民出版社)等专书及吴光《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吴氏著《儒学思想片论》,允晨文化公司)、王家俭《晚明的实学思潮》 、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实学》 、葛兆光"明清之际中国史学思潮的变迁"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 、包遵信"晚霞与曙光--论明清之际的社会思潮" 等论文,倘能参看,则可得较全面之认识。 一般人研究清初实学,往往忽视了康熙皇帝与《四库全书》的实学思想,康熙仰慕西方文化,开博学鸿词科,设馆修书,本身即有一实学理念,故不宜忽视。《四库全书》虽为官修,但从其网罗甚富,遍及各领域,且其下之按语亦可见其重实务的观念,而主修者之纪昀又曾?quot;天地生才,原期於世事有补。人人为巢、许,则至今洪水横 流,并挂瓢饮犊之地,亦不可得矣" 之语,故不可忽视《四库总目》之经世实学倾向。上二事,可参看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周积明《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广西人民出版社)。 明清实学思潮中又有许多可研究,还未收入《明清实学思潮史》者,如:杜维运《赵翼传》(时报文化公司),或尚未有人撰写专著者,如数学家明安图、史学家谈迁,经学家凌廷堪„„等,可参阅王煜"评《明 清实学思潮史》"(香港中文大学学报)。 (二)明清实学研究未来展望 明清实学研究如需进一步,则须进行下列各项研究:1(从中国通史(学术史、政治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如:理的概念,宋明儒以理为"天理"、"定理",是上天赋予,不可移易,清朝学者则说"天理不外人欲""理在欲中"(陈确)、"理之有善有恶,犹乎性之有善有恶,不得谓理全无恶也""恶(杀坏人)中有理""圣人亦可以为恶""小人以无理胜君子,而君子不敢以无理对小人,此天下之所以乱也"(以上傅山思想)。"以理杀人"(戴震)再配合雍正杀吕留良,著《大义觉迷录》强调君权之不可侵犯,就可以了解为什么清儒那么反理(反礼教,反权威)。2(从世界史(文化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将我国的实学和朝鲜与日本的实学比较,可获得好的成绩,可参看范宝臣"日本古学派与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的比较" 及朱红星等著《朝鲜哲学思想史》(延边人民出版社)。3(翻译国外学者的优秀作品,使研究成果的理念得以广泛流传,如大陆翻译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即是。4(整理校注明清实学学者之全集,使研究成为可能,如山西人民出版社的《薛瑄全集》、《傅山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黄宗羲全集》、岳麓书社的《王船山全书》、中华书局的 《朱舜水集》、《亭林诗文集》、《无何集》、《颜元集》、《陈确集》、《潜研堂集》,学生书局的《朱舜水集补遗》。5(举办研讨会,以交换学术心得。大陆曾举办黄道周、刘宗周、傅山、王船山、唐甄,杨慎学术讨论会。又成立东方实学研讨会,今年可能再成立"中国实学研讨会"。凡上述种种,实有助於明清学术思潮之更深更广的研究。 三、张寿安:乾嘉实学研究展望 大体上,学术界对明清实学或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多集中在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以降,对乾嘉这一段的学术思想不太留意。就以明清实学的研究而言,魏宗禹教授就认为十八世纪的乾嘉汉学是历史的回流,不被包括在实学思潮史的范围之内。 葛荣晋教授虽也承认实学思潮在乾嘉是被朴学即考据学所取代,但他却也认为考据学在某个程度上是"实事求是"的"考证实学"。 因此,大多数的学者在谈到此一时期的实学学者时,除了列举章学诚、汪中、洪亮吉、焦循等之外,就很快下溯到龚自珍、魏源。但令人难以苟同的是,经史考证或诂训说经的"实",和明末清初侧重经世实务的"实",在含意上是相差颇远的两个概念,我们实在很难勉强把它们贯串在一个潮流下,而综称之为"实学"。 要解决上述问题得先理清两个大前题:一、用"实?quot;此一词语来涵括明末清初以至乾嘉清末近乎三百年的学问思潮是否妥当?抑或应当再细加分段,分别给予更恰当的词语称呼。二、在思考用某一词语统称某一阶段之学术之前,有必要先对该时段的学术的实质内容作正确且深入的了解,否则任何名称都只是虚饰而不具实际意义。基于此,学术界对乾嘉道学术再作探讨是十分必须的。因为毕竟"实事求是"只是治学的态度,而"诂训考证"只是治学的方法。乾嘉学者在每自言其"实事求 是"的同时,也一定说明自己治经说经的目的在明"经义",求"圣人之道"。因此,唯有析究出乾嘉学者所明之经义与所求之圣道之实质内容,才可能正确掌握隐藏在诂训说经背后的乾嘉学术的真貌。 事实上,乾嘉学者在专注诂训考证的同时,留心时务的也比比皆是。如孙星衍议论科举、特重法律、批评吏治、改革漕运;胡培翚留意土地分配问题,倡举社会福利事务;武亿虽然在文集中无片言只字讨论时务,但其一生在县令经历中,精讼狱、改吏弊、破山贼的事功,为人津津乐道。只因为清儒在编纂文集时,每不喜收入无关说经的文字,故其经世之论遂不得为后人所见。 除去上述"时务"部分之外,乾嘉学者的诂训说经工作是否仅只于考证呢?抑或考证背后另有思想意义存在?1984年中研院近史所召开"近世经世思想研讨会",会中张灏、刘广京、陆宝千等教授都指出清学的经世的走向,并提出要了解清学必得从清儒对礼教的态度以及清儒考证经书所得出之义理为何两方面着手。 清儒本六经以求治世之方策,要以《春秋》和《三礼》最为大宗,实因该二经存载最富丰的典章制度,足为救世之鉴。而清儒对礼的重视更是前古未有。据清儒治经之总成绩的两部经解作统计,在《皇清经解》(阮元编,道光九年)中,有关《三礼》的专著占百分之二十;到《皇清经解续编》(王先谦编,光绪十四年),则增至百分之二十八,唯有《春秋》可与相埒。而理学做为理论基石的《易》,只分别占百分之七、九;《四书》占百分之八、五。这其间的消长实可助以说明乾嘉以来学者治经求致用之迫切。 礼在内容上包括三部分:一、典章制度,指国家、社会、家族的组织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二、仪文节式,指冠昏丧祭饮射等特定典礼的仪节;三、礼义,即是非和道德准则。乾嘉学者所求之经义的重点在此,故其所谓 之圣道经义的表现形式就不再是采用宋明理学的哲学理论的形式,而是制度和典章。在清儒的作品中罕见钜著式论析心性理气的作品,绝大多是考辨制度,通过对当朝制度的争议,以展现他们的思想和经世的方策。 清儒对礼的研究渊源于明末,清初张尔歧、万斯大尤为要镇,而研治礼学最有学脉可寻的是在徽州。钱穆教授在分析吴皖学术之异时,就曾言吴派喜思辨故学专于《易》,而皖儒多笃实故专《三礼》。徽儒自清初江永上承朱子《仪礼经传通释》作《礼书纲目》、《仪礼释例》等,对礼制作通贯的研究;金榜作《礼笺》,程瑶田作《宗法小记》,戴震《七经小记》中礼学虽未成篇,然散见于文集者不少。其后凌廷堪作《礼经释例》,把礼归纳成二百余条原则;胡培翚作《仪礼正义》,黄以周承父黄式三之学作《礼书通故》,这三部书都是清代礼学的重要成绩,对每项礼制都博徵古说而下以判断。直到清末孙诒让作《周礼正义》时,也在自序中说其目的是在阐明古代立国之典制以与西洋立国之典制相比较以定取舍。 清儒治礼不只求治世,更欲在礼学上建立一套道德修为的方式取代理学。凌廷堪最早提出以礼代理的主张,他全面否定理字全面否定理学,倡导学礼复性,主张道德必须在人伦关系和社会礼俗上实践出来,才可谓是道德的完成,否则如理学家所说成圣之道德的内在修养,无论其境界多高,都只是一种道德状态而已。同时他倡导昏冠丧祭饮射诸典礼的实践,通过此以纠正世风端正人心。凌廷堪全面否定理学的主张虽然未广为学界接受,但其"复礼"和"礼俗"的以礼重整社会秩序的观点却和当时的礼学者互相应和。程瑶田就曾自请下乡讲乡约,阮元乃凌廷堪一生论学之知己,更广为鼓吹其礼学思想,影响普及诂经精舍诸子,甚至陈立撰《公羊礼疏》,柳兴恩撰《谷梁礼证》,都是欲从《春秋》中爬梳出其褒贬背后的礼义--是非准则。而其弟子胡培翚,私淑张成孙都 在倡导礼学的复兴下,留意并从事宗法重整、乡党恤惆、地方桥梁、野塚的修建、乡贤祠的建立及表彰孝义节义之士等,他们都希望从最基础的乡党人伦关系的重建上,去改良社会风俗。到曾国藩则更提出"礼学经世"的主张,唯其内涵已不限于人伦礼俗,而扩大到立国之典章制度。 此一重社会实效的新学术风气,实非诂训说经所可概括,亦且迥异于理学之侧重个人内在道德修为。在讨论明清实学的展望之际,对乾嘉学术实有必要再作详究。 四、刘君灿: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科技篇 刘君烁 在"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的题目下,我想文哲所邀请我来座谈的目的,一定是要我来谈谈有关对明清两代科技发展研究的现况与展望,因为科技是经世致用之学,绝对能够说是实学的。 今天我想先提一下明清科技的概略大势,再谈谈海峡两岸对明清科技研究的概况及其展望。 明代科技就我的观点而言,是承宋之後我国传统型科技的兴盛后期,两宋是前期,相对应的文化思想便是宋明理学。明代各门科技都有综合型大家的出现,开始重方法检讨与层次分析。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分类学上已有了纲下分目的系统,有了"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雏形。朱载堉的《律历全书》创出了音律上的十二平均律,有了系统的分析。《徐霞客游记》有了地形地貌的分析,宋应星的《气论》检讨了我国的自然哲学,《天工开物》按食、衣、住、行、育、乐,既点到了中国的科技自然观,又图文并茂地系统排列了当时的科技。徐光启的《崇祯历书》接纳西学入中国天文,《农政全书》对当时的农艺、农政更有了全盘的辑录与检讨。而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更有了"通?quot;"质测"的科学方法检讨。 大家如是,而民间数学因贸易通商有了珠算的盛行,医学上因治效之讲求,有了"滋阴""温补""温病"三派,这表示医学相当成熟,盖越成熟,因治效之讲求,各有所着重也。另外疏通运河与黄河也有了新的成就,白英在运河最高点有了分水闸门的设计,今天夸耀于世的万里长城便是明代所修的边墙。诸如此类,明代之为中国传统型科技兴盛后期是不言可喻的。 至于清代,先是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带进了西方天文历数之学,以改中历,这在明清两代的钦天监中引起了数十年之久的争议与斗争。明末清初光学、数学的输入也对中国学者有了甚大的冲击,光学上有了苏 州的眼镜等工艺,数学上对西方几何、中国勾股也有了新的检讨。后来西学中断,光学上有了郑复光《镜镜訡痴》的几何光学探讨;数学上则在中国古算复兴後,有了一连串的自发综合探讨。此虽不及当时西方数理之盛,却还是可观的。 而清中叶鸦片战后,西方科技二度进入中国,李善兰等人忙于译写与介绍西方数学,并自发综合,其他各门也大抵类是,中国的科技也慢慢汇入世界的科技之中,不少中国科技淹没不闻,而传统科技文化的生机自然观在机械式征服自然的观念下更是势微,以致於本世纪科学史检讨开始后,搞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仍然要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没有产生西方近代意义下的科技?",而明清两代是折冲的重要阶段,当然也就引起了学者的探讨。 (一)两岸学者对明清科技的研究 不少学者是在做通史式研究时带到明清科技,因为明清两代大致是传统型科技之结果,但也有不少从事断代史之探讨,甚至有细至某人某专题者,总而言之,以科技论科技史者颇多,综合研究式者较少,兹先胪列成书之著作,以见一斑: 1(李经纬、鄢良:《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医学思潮》,湖北科技出版社,1990。 2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 3(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编:《徐光启诞生四百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北京,1964。 4(席泽宗等编:《徐光启研究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5(潘吉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科学出版社,1981。 6(杨维增:《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7(潘吉星:《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巴蜀书社,1989。 8(戴念祖:《朱载堉--明代科学与艺术的巨星》,人民出版社,1986。 9(辅仁大学编:《南怀仁逝世三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1987。 10(刘君灿:《方以智》,东大图书公司,台北,1988。 11(李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科学出版社,1957。 12(何丙郁、赵令扬:《"明实录"中之天文资料》,上下两册,香港大学中文系,1986。 13(梅荣照:《明清数学史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4(杨翠华、黄一农:《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中研院近史所、清华大学史研所,1991。 近年相关的博、硕土论文则有: 1(韩琦:《康熙时代传入的西方数学及其对中国数学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91。 2(关增建:《方以智科学思想之研究》,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研究室,1987。 3(洪万生:《李善兰:十九世纪晚期西方数学对中国的冲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1991。 4(刘洁民:《清代数学家夏鸾翔及其"少广缒凿""洞方术图解"》,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4。 5(王荣彬:《论戴煦的数学成就》,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91。 6(特古斯:《项名达的递加数》,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91。 散篇论文则甚多,如关增建的"《物理小识》的光学--气光波动说和波信息弥散原理";甘向阳的"项名达递加图与牛顿二项式定理";张素亮的"论梅文鼎数学研究的特点";朱家生的"李锐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新探";吴裕宾的"清代扬州学者的数学成就";台湾学者陈良佐的"从《格物,谈》看宋明间的格物致知";以及台湾学者黄一农"杨光先与反西教"等一连串有关康熙历狱的研究等等,何况挂一漏万,势所难免。 由这些著作及论文的标题我们看出海峡两岸学者努力的成果,今后无论是大题大作,大题小作,小题大作,小题小作都很有发展的空间。 (二)我的感想与观点 这次座谈会诸位先生大都为明清思想史专家,我想他们一定不只想听到明清科技史而已,而是想知道明清的思想对其当代科技的范限作 用(既范又限),事实上我认为这也是两岸研究明清科技史的学者的一个尚未大加发挥的园地,有待发展。 诚如沈清松教授所言:当代的民主与科学是同一种理性的不同现象运作,推诸自然事物以形成客观知识便成科学,推诸人事以成就群己互动便成民主。同样理学家在谈"修心养性"的工夫时,只要一转就可运用到自然秩序方面来,这就是为什么到了明末清初时,有大量以"格致"言科学的书籍出现的原因,"做尽心工夫"可以在心性伦理的层次,但绝不限于心性伦理的层次,尽心是可以知性、知天的,何况必须风调雨顺,才能国泰民安,求自然秩序的目的也在安顿人文秩序。今天的理学院是研究科学的地方,这就是理学兼挑自然与人文的一些蛛丝马迹。 我曾称宋代的科学为"以物格物",因为宋人博物穷理时,注重道问学的穷举,用物理类推的方式,这可以沈括为代表。而明人比较注重科技结构性、抽象性的层次分析,我谓之"以心格物"。宋、明学问有其连续性,但也有其差异性,穷理有可能因穷归而支离,所以阳明悟到"一切还来心上做",只有人心的运作工夫可安定自然,安顿人文。 这番省悟固然阳明后来大都用在尊德性上,但一定对求自然秩序的方法论有所启发,如阳明喜谈"真",《传习录》下八十一节有云"或问至诚前知。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我认为这与方以智的"通几"方法绝对有发展上的关联。 不过,这样实在太简略,概括太多,如何爬梳经典以求其实然的脉路,正是我要向座谈诸君子请益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到了今天九?年代, 李约瑟的问题应该转换为"中国古代有那么多伟大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究竟是用什么思想方式搞出来的?""中国发展了那一种型态的科技,思想与理趣如何?""在思想与理趣上,能否与发展至今天的后现代的科技 相匡相正?"就是了。 五、林庆彰:"实学"概念的检讨 这一次姜广辉先生和陈来教授来访问,他们两人都参加过《明清实学思潮史》的撰稿工作。请他们两人来一起参加讨论,实在非常有意义。我个人对于"实学"一词,和把明末以后的学术称为实学,实在不敢苟同。现在说明我的意见如下: (一)就名称来说: 葛荣晋先生以为,自明清以来有"实体"、"实践"、"实行"、"实习"、"实功"、"实心"、"实念"、"实才"、"实政"、"实事"、"实风"等用词出现,可见有一股崇实的思潮。可是有崇实的思潮,并不一定成为一门学问。要构成一门学问,至少应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且能构成一套体系。现在,大家所说的"实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像程朱之学,和陆王之学,都自称是实学,可是这些自称实学的,却是清初"实学"家批判的对象。到底实学是什么?恐怕很难说清楚。也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实学",仅仅是扭转学风时的口号,或是一种理想。每一类科的学问流于虚诞时,往往会出现这种口号。硬要把一种口号说成一门学问,这是说不通的。 (二)就时代的断限来说: "实学"思潮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研究实学的几个专家意见也相当分歧,辛冠杰先生以为是由明中叶持续四百年之久。葛荣晋先生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则从罗钦顺讨论到魏源,表示实学思潮应延续到清末。詹海云先生作《清初实学思潮》,认为这种实学思潮,到后来逐渐衰微,变为乾嘉考据学,则实学思潮止于清初,到了乾嘉考据学就不是实学了。可见对实学思潮起止的断限,有相当的差异。 所以会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没有把"实学"的内涵弄清楚所致。 (三)就内容来说: 葛荣晋先生花了很多工夫来为实学分类,他认为实学有:(一)实体实学,(二)经世实学,(三)科学实学,(四)考据实学,(五)启蒙实学等。可见涵盖了经学、哲学、社会政治批评、科学等。可是像晚明佛学反对狂禅,主张回到《大藏经》来研究佛学,所以有智旭的《阅藏知津》出现。这种崇实的学风能不能算是一种实学? 且如《明清实学思潮史》一书,从罗钦顺开始,到魏源结束,时间绵亘三百余年,所谓"实学"的学风不免有所转变,可是该书仅把一个个所?quot;实学家"排列出来而已,对"实学"的发展演变根本未好好申论。此外,既被列为"实学家",必有其"实学理论",可是该书提到每一位"实学家"时,根本未涉及这一问题。是有实学理论不愿放进去,或是根本没有理论,稍加研究即可清楚。 这一本《思潮史》,只不过东拉西扯,把有崇实倾向的学者全拉进去,但又免不了有所遗漏。他们研究这门"学问"的困难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四)就实学的衰落来说: 对"实学思潮"何以衰落,大陆学者的说法可说相当有趣。辛冠杰先生以为这股思潮"没有人或没有来得及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以致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理论学说系统,没有锻造成一个具有鲜明概念、范畴、命题的哲学体系。"以致过早衰落。我认为如照《明清实学思潮史》所涵盖的实学内容,包括:经学、哲学、科学、政治社会学、文学等,学科这么多,性质又那么不同,如何作理论的概括,如何形成一独立的理论系统?这就更证明前面所说的,实学仅是一种口号或理想;不然,有四百年的发展期,为何还无法构成理论体系。 辛冠杰先生又说,实学思潮本来可以冲破封建禁锢,解放生产力,发展工商业,实现资本主义,可是因为满清政府打断了该思潮的发展,以致永远失掉实现资本主义的机会。如照辛先生的说法,中国应该是没有资本主义才对。既没有,为何要劳驾中共天天要打倒资本主义? 且如葛荣晋先生所说,实学在清末就衰微了。那么因提倡实学而兴起的哲学、科学、经学等等,是否也跟着衰微?事实是否如此,不问可知。事实上,崇实本是一种学问的常态,流于玄虚是不正常的,所以应加以纠正,并呼吁大家要崇实。如经学的本质是经世致用,现在大家都言心言性,已经把经学变虚了,就要呼吁大家以实代虚。所谓实学思潮衰落了,应该说,当时的学风已变得比较崇实、踏实,已符合大家的 要求,不必再喊口号提倡了。既没人提倡,说它是衰落有何不可。 明清实学,是我国学术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含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学术思想形态。它最初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日趋空疏衰败、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禅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而蔚然形成了一股内容深刻丰富、影响广泛而又深远的学术思潮--"明清实学思潮",将中国儒学由宋明理学推进至又一新的阶段。这一学术思潮,由17世纪初的明末东林学派开其端绪,至19世纪60年代初的清朝道光、咸丰年间(182l-1861年)遂告结束而进入近代的"新学"思潮。这二百数十年它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潮的兴盛时期,乾嘉时期实证学风的高度发扬,道咸时期实学思潮的再度高涨。在这一思潮的前后两个阶段中,都把儒学?quot;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救亡图存而务实革新。而且,从这一进步思潮的高涨而波及的范围说,由学术而遍及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从其学术思想的深刻和尖锐程度说,它由批评理学而发展为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抨击;终结了以宋明理学为主流的长期统治,冲击着旧礼教、旧传统的束缚,闪烁着早期启蒙思想的光彩。 一、明清实学思潮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阶段: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兴盛时期,是以"经世致用"、倡?quot;实学"为其主要特征。 从明代万历中期以后至清代康熙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天崩地解" 的大动荡时代。在此时期,封建地主统治阶级和广大农民阶级的矛盾以及国内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导致农 民大起义和民族战争的络绎不绝;在江南各地,还爆发了相当规模的市民阶层的反抗运动。尤其是明王朝的覆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他们痛定思痛,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总结明亡教训,憧憬未来的理想社会。地主阶级革新派和新兴市民阶层这两股势力的汇合,构成了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兴盛的主要社会基础;加之此时"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碰撞,开始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对实学思潮的兴盛也起到一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士大夫中的一批优秀分子如顾宪成、高攀龙、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傅山等,面对当时国危民艰的局面,他们把"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空疏、教条看作是导致国弱民贫的重要原因。为了救亡图存、济世救民,他们竭力提倡"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实学"。特别是明王朝的覆亡,朝野志士在痛苦的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空疏、教条本质是王朝覆灭的重要祸根,救弊之道在"实学"而不在"空言"。于是,他们从学术应"反(返)之于实"(高攀龙)出发,提?quot;明人道以为实学,欲尽废古今虚渺之说而反(返)之实"(王夫之)。他们坚决反对空谈心性,倡导务实致用之风:"思以济世"、"学必实用","不发空言"、"见诸实效"(傅山),以有用的"实学"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谈。尤其是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这四位杰出的思想家,勇于探索和开辟治学新路,其探讨学问之广博、著作之弘富,堪称一代宗师、百科全书式的大家。就以黄宗羲而言,他虽出于王(阳明)门,却"矫良知之弊,以实践为主"。他毕生潜心于史学、经学、天文、历算、音律等实际学问的研究,著述宏富。他倡导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经致用的学风,所撰《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开山巨著,对宋明理学作了总结。方以智则不仅精于儒学经典,并对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医学、文学、音韵学等实际学问都有深入研究。他特别强?quot;质测"之学,提倡实测、试验,主 张"寓通几(按:即哲学)于质测",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和"通几护质测之穷"的命题,接近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方以智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物理小识》、《通雅》等,是对以理学为中心的学术体系的有力冲击。顾炎武是明清之际批判理学的一员主将,他着力揭露陆王"心学"即"禅学"的本质,是"内释而外儒",其罪"深于桀纣"。因此,他在批判宋明理学的过程中,建立了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理论?quot;以复古作维新",试图发扬儒学通经致用的优良传统,以昌盛"经世致用"的实学,达到"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世"的目的。王夫之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一反晚明空谈不实之风,力辟陆王、侧击程朱,提出"明人道以为实学,欲尽废古今虚渺之说而反(返)之实",从而终结了宋明理学。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明清之际实学思潮中的"经世致用"和倡?quot;实学",成为这一思潮的主要特征。 从明末顾宪成、高攀龙开其端,发展到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李塨等人,又从关切时政出发,在经济方面提倡并研究"利用厚生"之学。从"惠商恤民"、"士农工商,生人之本业"到"工商皆本"的提出,积极倡导"利用厚生"的"富民"之学,并且明确提出授民以田和"有田者必自耕"的思想。这就反映了商人、市民阶层和众多百姓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高涨,还突出地表现在反对专制独裁和早期民主思想萌芽的出现。顾宪成提出"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quot;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以否定君权,乃至指斥封建君主是"为天下之大害"的"独夫民贼",则是早期启蒙思想的鲜明表现。他们由批评理学而发展为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的抨击,黄宗羲甚至提出了类似近代君主的议会立宪制度的设想。这一切,形成了实学思潮中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重要特征。 第二阶段:乾嘉时期"实证求是"之学的高度发扬。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发展到康熙后期,即趋于低落态势,失去了批判的锋芒和启蒙精神的色彩,逐渐由"说经皆主实证"的乾嘉考据学占据了学术界的统治地位,显示出"实证求是"的实学特征。 明清之际实学高潮中对理学的猛烈抨击,和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想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表明理学作为思潮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仍大力提倡理学。在明末清初初露光彩的早期启蒙思想,则由于缺乏成长的土壤,也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育。这是与清朝统治者实行压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政策,以及推行封建文化专制的加强和高压政策相关联的。历史条件的局限,使清初的这批抨击理学的思想家们不可能建立新的学术思想形态。在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下,顾炎武等只得转向"尊崇节义,敦励名实"的东汉古文经学,意图从经学的研究中找到治世的真理和方法,以复古为维新。这种复兴经学的倾向,使知识界转向朴实考据经史的治学途径,并为尔后乾嘉考据学的兴起,提供了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依据。 自康熙后期到乾隆、嘉庆时期,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相对稳定,思想文化控制也随之加强,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了软硬兼施的两手政策:一方面继续提倡理学和推行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吸引士人进入仕途,并通过开设"博学鸿辞科"和组织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佩文韵府》、纂修《明史》等大型类书,以招徕士人;另一方面,则对知识分子采用高压政策,不断制造文字狱以残害士人,并禁止结社讲学活动,还发布丁不少禁令。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严重危及士人们的生命和窒息着整个学术界。众多的学者为了避祸,被迫躲进了脱离社会现实的故纸堆中去讨生活,不敢议论政治和学术理论原则问题。这种脱离社会现 中国实学始于何时?其发展演变状况如何?其与中国思想史上诸学术派别之关系如何?这些都是全面认识中国实学及其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实学范畴进行一番辨析。 一、实学之本义 "实"本为会意字。《说文》释"实":"实,富也,从宀、贯"。贯为货物。段注:"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可见"实"即真实、充实不虚之意。是则实学之本义应为切实具有的学问,亦即真才实学。 实学一说,先见诸于唐宋,然其渊自,应上溯至汉。汉儒以先秦孔子教授学生的六种典籍:《诗》、《书》、《易》、《礼》、《乐》、《春秋》为经,六经亡其一,故有“五经”之说。儒学至汉代逐渐被统治阶级重视。自董仲舒上书武帝,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主张后,儒学更受到官方支持和推广,儒家经学得到新的发展。当时的读书人无不习经,能通一经者为儒生,能兼通五经博综众说者为通人,其被视为有实学。《史记?叔孙通传》说“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汉书?刘向传》亦称董仲舒为“当世儒宗”,即有实学者。 实是与虚相对应的范畴。实的标准,从体来说,为真实,从用来 说,则为实用、实行、实功、实效、实利等。今人吕思勉先生说:“儒术之兴,既因实政,故其学于实用颇切。”又说:“当时之治经者,率重事实而不龂龂于简策,故其学有用而不繁。”这即是说,儒学在汉代以经学的形式兴起的时候,注重实政、实事、堪称实学。其后,由于经学内部的今古经文为争和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提出,助长了谶纬迷信之风,使儒家经学日益繁锁、诡秘、虚妄,走向了反面。于是王充揭橥了"疾虚妄"的大旗。他针对当时那种"虚妄显于真,实诚乱子伪"的风气,写作了《论衡》,以一个斗士的姿态进行了口诛笔伐。他说:"《论衡》之造也,起(于)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斗,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其本皆起(于)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此所谓"众书并失实",就是指当时流行的经学、纬书一类。董仲舒主张"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王充则不然,他主张论事应见诸实际功效。他说:"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干有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知实》)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 王充尚黄、老,却以后期儒家经学为虚妄不实的"华文",以儒学者流为读诗讽术的"鹦鹉"。这种实学观与以通经为有实学的实学观是根本对立的。所以说,中国实学若寻其迹,当肇于汉,而且一开始就表现出两种实学观。 二、实学与儒学 实学与儒学是两个不同的各自独立发展的系统。儒学肇端于先秦,孔子创其基,思、孟、荀等继其绪。自汉及今,与其它学术系统参差交汇,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之一。儒学虽然在各个时代表征不同,但有其固有的一般特性。其一,它以研习、注疏儒家典籍(除《论语》、《孟子》而外,还包括前述之五经),阐发其微言大义为要务;其二,以儒家之"三纲"、"八目"为人格理想和奋斗目标,儒生们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圣人和崇拜的偶像,故儒学又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以入世、干政,积极有为的态度直面人生,以忠恕和中庸立身处世为实践儒学的理性原则。儒学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剥削 阶级的等级制的"礼"。 实学则是超迈于诸学术派别之上又蕴涵于诸学术思想之中,用以状况其学性质的范畴。实学范畴,多用来表达为学之方,即本学术的主张、方法和目的。实学的本质特征是:"实",它与空虚不实形成对立。由于虚实观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实学的特定内涵。譬如汉代,尽管西汉中期倡独尊儒求,百家之学受到压抑,然黄老之学始终在两汉发生重要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儒家经学流于不实。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时说:“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载,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跹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后汉班固亦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通过司马谈和班固对儒道两家特点的描述,可知在汉人心目中,儒学虽然"于道最为高",但"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不免"哗众取宠"之谦;不若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秉要执本","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从其价值取向看,何虚何实、判然有别。 又如宋代,濂、洛、关、闽之理学迭起。理学可说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或称为新儒学,理学以黜释氏、老、庄空疏之学相标榜,倡言理学即实学。是即实学即是儒学。以至有学者断言,"儒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实学"。事实上,作为新儒学的理学,不仅糅合了释、道的思辨哲学,而且有其不同于传统儒学的本质属性。理学释"礼"为"理",以"理"为最高范畴。朱熹说:"如释氏便只说空,老氏便只说无,却不知道莫实于理"。他在《中庸章句前序》中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按指《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于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 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朱熹以为《中庸》的主旨是一事一理,"惟理为实"(二程语),万事"莫实于理",故中庸之道就是实学。明代理学家胡居仁甚至说:"容貌辞气上做工夫便是实学,谨(慎)独是要。" 显然,这种以理为实的"实学",和以仪表心性修养的慎独功夫为实的"实学",本质上依然是脱离实际的虚学。理学家之"理",与道家之"道"或"太极"并无二致。故程朱理学既为陆王心学不容,陆九渊就批判朱学是"簸弄经语"的"浮论虚说" ,且亦受到内部永嘉、永康学派之否定。陈亮与朱熹的王霸义利之辩便是一个明证。诚然,理学曾提倡儒学之:"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种内圣外王之术对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无疑是十分"实用"的,但不过是一种理想模式,未必切于实际,如同战国中期孟子游说诸侯以仁义一样。理学家们既未示之以楷模,也未能拯救于邦国。是故实学不论就广义或狭义,都不可以简单地说是儒学。
本文档为【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语文-论文中心_2568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