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举报
开通vip

[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 等待死神》 第23卷第4期 2009年8月 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0FTECHN0L0GY(Socia1Sciences) Vo1.23No.4 Aug.2009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 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姚健 (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合肥230009;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合肥230022) 摘要:《因为我...

[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 等待死神》 第23卷第4期 2009年8月 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0FTECHN0L0GY(Socia1Sciences) Vo1.23No.4 Aug.2009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 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姚健 (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合肥230009;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合肥230022) 摘要:《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是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下的着名诗篇.女诗人以柔美吐折的方式表 达了爱情失意后的无限感伤和领悟真理的欣喜,实现了对死亡的超越.意象”陌生化”和语言”亲近化”技巧的 有机结合,独特的诗歌形式(韵律,破折号等)让读者获得新奇审美体验的同时,也阐释了女诗人自己重要的美 学观:美和真理一致并永恒. 关键词: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感伤;超越;陌生化;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号:10083634(2009)04—0106—05 The’’Death’’WreathedbySensuousBeauty —— AppreciationofBecauseIcouldnotStopforDeath YA0Jian,. (1_SchoolofForeignStudies,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2.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tudies,止ui UniversityofArchitecture,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ThefamouspoemBecause,couldnotStopforDeathwascomposedbyAmericanPoetess EmilyDickinson.Thepoetessconveyedherlimitlesssentimentalityafterthesetbackofloveandjoy— fulnesswiththesuddencomprehensionoftruthinatenderlybeautifulandzigzaggedway,realizing hertranscendenceofdeath.Theorganiccombinationof”defamiliarization’’techniqueinimagesand “familiarization”techniqueinlanguangeaswellastheuniqueverseform(rhythmanddash)notonly helpedreadersacquirecompletelyfreshandnewexperienceofaestheticappreciationbutalsoillustra— tedherownaestheticattitude:Truthisbeautyandimmorta1. Keywords:BecausecouldnotStopforDeath;sentimentality;transcendence ~defamiliarization;aes— theticappreciation 一 己I,,,lI=I 如果要评出美国诗坛上最伟大的女诗人,那么大概非具有神秘与传奇色彩的艾米莉?狄金森 (EmilyDickinson)(183O一1886)莫属.这位奇特的女诗人,被誉为美国现代派诗歌的鼻祖,生前默默 无闻,与世隔绝.青少年时代的她生活单调而平静并接受正规的宗教教育,从二十五岁起她开始弃绝社 交并像女尼似地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然而她在世时,仅有七首诗被朋友以佚名发表. 收稿日期:200805—08 作者简介:姚健(1979一),男,安徽肥东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 第4期姚健:关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107 她去世后,人们从其抽屉中愕然发现近1800首无标题短诗(标题为出版时后人所加,一般为原诗的首 句)手稿,诗坛为之震惊,读者为之欣喜.她诗风独特,近乎婉约,以文字细腻,感情真挚,意象突出,清新 自然而着称,读者在沉吟欣赏其诗作时,耳畔响起的是美人鱼般的歌声,清新优美并裹杂着淡淡的忧伤, 脑海中浮现的是唐诗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中唯美的意境,赋予读者无尽美的享受. 她的诗作中不仅有淡淡的情绪宣泄,更有对人生,宗教,自然,死亡,爱情等诸多主题的睿智思考和独到 见解,别具一格.其艺术风格倾向于微观,内省,体现了朴素的自然美,新颖的意象美与不拘一格的音韵 美.艾米莉?狄金森甚至被赞誉为最伟大,最有创造性的诗人和自萨福以来最伟大的女诗人.其不朽 的诗作虽然穿越了时空与历史的隧道,但光辉依旧迷人.在其众多的诗作中,备受读者青睐的恐怕要数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一诗.笔者阅读了大量文献后发现虽然学者们关于此诗的评述众多,解读角度 也异彩纷呈,包括心理分析,文化批评,女权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但是从美学角度解读该诗的 评论却并不多见.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该诗文本的”细读”并结合”陌生化”理论,为进一步分析该诗的 美学意义作出一番尝试. 二,文本细读:感伤与超越 (1)追求本真的宣言对”何为美”与”何为真”及其两者关系问题的探讨始于柏拉图.柏拉图在 其《大希庇阿斯篇》中将美分为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和”美本身”(美的现象的本原),真则是理念.在《会 饮篇》中两者的关系又进一步被柏拉图确定为最高的美即最高的真.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存在 于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美的存在方式,美取决于事物的完整性和和谐性;而真是事物的必然趋势和规 律,两者并不统一.黑格尔在其美学观中将美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同时他认为”美本身就应该理解为 理念,而且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1【1.和”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_】]1蛇.美国超验主义大师爱默 生则将一切非我之物均看作”自然”,而美存在一切自然之物之中.狄金森喜爱的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 《希腊古瓷颂》有这样的诗 句:Beautyistruth,truthbeauty--thatisall,/yeknowonearthandallye needtoknow.她博览群书,因此对美学问题的思考无疑会受到这些先辈哲人们的影响.1862年她在 其短诗《我为美而死——刚刚》中阐释了自己的美学观并发出了追求本真的宣言:为美而死.在她看来, 美和真理是一致的,同时这也反映其唯美主义倾向.通过对《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一诗的”细读”,我们 不难发现它是诗人美学观和其恋情未满心绪互动的结果,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美学观的最好注解. (2)感伤情绪1855年女诗人邂逅了已有妻室儿女的查尔斯?沃兹沃思并对他产生了恋情.五 年的书信诉衷肠,等来了1860年恋人的顺路拜访.1861年恋人告之要远走他乡去西部的旧金山.一 东(华盛顿位于美国东海岸)一西(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空问距离犹如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使情感 细腻的女诗人惊愕不已,”她的梦想的宫殿突然间变得空无一人”,在一首诗中她哀叹道:”我再一次两手 空空”[2j3?.恋人远去的极度悲伤情绪经过一年的冷却而恢复恬静的状态并被升华成不朽的诗魂,使其 迎来1862年的创作高峰年.笔者认为,这首诗印证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早在1800年发表的 《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的论述:”诗是激情的自然流露,但诗人处于激情中往往不能写作,而要在恬静状态 中回响,体会当初的激情,才能写出好诗来(Ihavejustsaidthatpoetryisthespontaneousoverflowof powerfulfeelings:ittakesitsoriginfromemotionrecollectedintranquility)3]. 同时这也为我们合 理解读《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一诗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创作于1862年,此时女诗 人内心的”暴风骤雨”已渐渐平息,萦绕女诗人心头的是淡淡的感伤.这种惆怅,哀怨,感伤的情绪如同 乳白色的雾一样笼罩着此诗的前四节,营造了一种凄凉,朦胧,浪漫的美感.以下是《因为我不能等待死 神》前四节的解读: BecauseIcouldnotstopforDeath-- Hekindlystoppedforme一 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 他乃慷慨为我停下—— 108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OO9年8月 TheCarriageheldbutjustOurselves-- Andimmortality Weslowlydrove—Heknewnohaste AndIhadputaway Mylaborandmyleisuretoo, ForHisCivility— WepassedtheSchool,whereChildrenstrove AtRecess--intheRing— WepassedtheFieldsofGazingGrain— WepassedtheSettingSun— Orrather—HepassedUs— TheDewsdrewquiveringandch?一 ForonlyGosamer.myGown— MyTippet--onlyTulk一 马车上只乘载我他—— 和永生 我们慢慢前行一一他不匆不忙 而我也收拾起 生前的劳动和闲暇 只因他的殷勤—— 我们路过学校——正是休息时问 学童们在游戏场——玩斗 我们路过凝神注视的谷物—— 我们路过西下的太阳—— 或者说一一他路过我们—— 露珠让我颤抖且寒意透骨—— 因为我的长服仅是游丝—— 我的披肩是薄纱——[]卜” 联系女诗人创作时的情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本诗描述的是一次爱情之旅.爱情的马车上有”I”, “Death”(象征恋人)和”immortality”(象征永恒的爱情).诗人用Death象征恋人似乎暗示着她和查尔 斯?沃兹沃思的恋情注定没有结果.”他”和蔼而慷慨地为”我”停下爱情的马车并山盟海誓地承诺要和 “我”一起海枯石烂,天长地久,走向永恒与不朽(immortality).从”马车上只乘载我他”(TheCarriage heldbutjustOurselves),读者可以体会到”我”是何等幸福和满足.面对他的”殷勤”(Civility),如此孤 傲的”我”也未能免俗,未能抵挡住情欲的诱惑.”Civility”一词流露的是”我”自嘲,埋怨,诙谐等复杂的 情绪.”我”放弃了工作和闲暇,和”他”一起坐在马车上开始了悠闲(nohaste)的爱情之旅.爱情的旅 途上既有欢歌笑语,也有辛酸的泪水.学童们在游戏场上的嬉笑(ChildrenstroveatRecessinthe Ring)象征她们甜蜜的爱情,女诗人也似乎从爱情之旅中得到了一点慰藉.金黄的谷物(GazingGrain) 凝视着并见证他们的爱情.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匆匆而逝的,很快便是夕阳西下(SettingSun).同时 三个passed连用象征匆匆滑过的幸福.刹那问,爱情的寒夜迎面扑来让人颤抖,寒意透骨(quivering andchil1),象征恋人的离去,流露出女诗人无限的哀怨.短短的十六行,勾勒出一幅凄美带有梦幻色彩 爱情之”旅图”,倾泻了女诗人的哀愁和感伤.而感伤的情绪在女诗人的笔触下显得如此的唯美. (3)超越自我在诗的第五节,女诗人突破了个人情感的宣泄.”我们在一座屋前停下”,开始理 性的思考——超越肉体的爱情而走向永恒.以下是诗的第五节的解读: WepassedbeforeaHousethatseemed ASwellingoftheGround-- TheRoofwasscarcelyvisible— TheCornice—intheGround Sincethen一tisCenturies--andyet FeelsshorterthantheDay IfirstsurmisedtheHorses”Heads WeretowardEternitv一 我们在一间屋前停下 地上的一块隆起—— 屋檐几乎看不见一—— 而飞檐在地下一一 从此以后一一过了好几世纪——但是 感觉上去比那天还短 那天我才第一次发现马匹的头 朝向永恒——[].叫 第4期姚健: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109 “地上的一块隆起”(ASwellingoftheGround),”屋檐几乎看不见”(TheRoofwasscarcelyvisi— ble)和”而飞檐在地下”(TheCornice--intheGround)都表明真理是”隐蔽的”,不易被发现的,需要人孜 孜不倦地去追求和冥想.”过了好几世纪”突然顿悟”马匹的头朝向永恒”——脱离肉体的爱情才能走向 永恒.女诗人找到”真理”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至此,女诗人突破了个人爱情的不幸遭遇,把心中的感 伤化成了缱绻的诗魂,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创造了一个糅合多种情绪,凄美,童话般的世界,实现对人生和 命运的超越. 三,在”陌生化”和”亲近化”中求得平衡的审美体验 (1)”陌生化”:审美的一个基本原则”陌生化”理论是2O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其领 军人物什克罗夫斯基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 艺术的El的就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 难.”_5_换句话说,艺术要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一种偏离或反常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人 们注意.对”陌生化”产生美的机制,许多文学大家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英国着名诗人柯勒律治解释 说,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们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 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世界本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 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德国戏剧家布 莱希特把它界定为”问离效果”,而中国在审美理念中则是”化腐朽为神奇”.虽然他们的表述各异,但都 说明”陌生化”是一个审美的基本原则,强调美是一种不同凡俗的陌生的东西. (2)死神的”陌生化”死神是一个熟悉的话题.以死神为题材的外国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提 到死神,它似乎总是与阴森,恐怖,黑暗,凄凉,悲哀,邪恶等相联系,浮现在脑海中的意象有黑夜,乌云, 乌鸦,白雪,毒酒,坟墓等,色调总是苍白,冰冷的.在作品中,死神的降临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是厄运的 代名词.如埃德加?爱伦?坡在《乌鸦》中,不祥之鸟乌鸦充当了死神的信使,使全诗笼罩在抑郁悲伤的 氛围之中l2ll;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死神(theladyMadeline)被血色月光(bloodredmoon)渲染成了 令人毛骨悚然的吸血鬼形象.同样,诗人柯勒律治在《古舟子咏》中对死神是这样描写的:”Thedeath— firesdancedatnight;Thewater,likeawitchSoil,Burntgreen,andblueandnigh t”l_3J6侣,让人不寒而 栗.叶芝在A咒IrishAirmanForeseesHisDeath中把死神描写成笼罩在头顶上的乌云L3j1.美国诗 人罗伯特?弗洛斯特在StoppingbyWoodsonaSnowyEvening一诗结尾处一连两遍重复”Andmiles togobefore1sleep/AndmilestogobeforeIsleep”,流露他对死神极度不欢迎与厌恶之情.然而,在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一诗中,读者得到的是一种全然不同的体验和领悟.在女诗人的笔触下,死神没 有传统意义上的狰狞与恐怖.与之相反的是,死神被刻画成一位和善,温文尔雅的恋人,实现了主体感 受的”亲近化”.与死神同行演绎成了富有诗意与温情的爱情之旅.死神虽然无情地扼杀了”我”的肉体 上的爱情,但”我”并不憎恨他.因为肉体的爱欲总是短暂的,注定要化为乌有.”我”坚持”爱情不在乎 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信条.回顾一下”我们”的爱情之旅,虽伤感无限,但也不乏”遗失的美 好”.女诗人对逝去爱情的重温本身就是一个体验美的过程,读者也跟着沾光.更为重要的是,代表肉 欲爱情的死神虽然离”我”远去,但却让”我”获得了永恒与不朽.首先,代表精神爱情的马车是走向永恒 的(towardEternity),这反映了女诗人对”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追求.其次,”我”突破了对个人感伤的 超越,用诗歌构筑了一个唯美的世界,实现了艺术的不朽.最后,死神让”我”领悟到了”真”(艺术与灵魂 的不朽),同时也领略到了”美”.在女诗人看来,”美即真,真即美”(Beautyistruth,truthbeauty).死 神被陌生化成了恋人,打破了读者大脑中固有的死神形象,出乎读者的意料,让读者感到诧异与惊奇并 获得新鲜的感受,完成了审美的体验. (3)语言的”亲近化”女诗人狄金森的语言并不晦涩难懂,诸多评论家认为其语言不事雕琢,朴 素清新.《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一诗也不例外,语言简练质朴,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它给读者展现的 11O合Jl~_r-,_tk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8月 是别有风味的美.短短的24行,最长的一行由七个单词组成且几乎没有生僻的词汇,这拉近了读者与 诗歌的距离.句式极为简单,多为主谓式.全诗也几乎找不到华丽的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语言可 谓朴素至极,但却不乏美和魅力.女诗人用”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表达了她的思想__6]. “Slowlydrove,passed,stopped”三个简单而平实的动词勾勒出缓缓流动的旋律,让爱情之旅充满宁静, 含蓄,浪漫的气息.朴实无华的语言”清水”缔造了”芙蓉”般的美丽.读者吟诵此诗犹如与”清水芙蓉” 结伴而行,心情恬静而美丽. 看似悖论的”陌生化”和”亲近化”在这首诗里得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 一.和谐就是一种美.亚里士 多德在《诗学》中认为诗应该有”和谐”(harmony)E.圣托马斯(St.ThomasAquinas,1226—1274)认为 美应有”适当的比例和和谐”l8]. 四,独特的形式之美 本诗给读者展现的颇为奇特的形式之美在于它独具匠心的韵律安排和破折号的使用. (1)韵律安排本诗没有整齐划一的韵律安排,甚至有种凌乱的感觉.但是,我们仔细研读后不 难发现它乱中有规律,即所谓的”序”.这里的”序”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格律的安排彰显了主 题,更好地服务了主题.全诗局部的”扭着秧歌”的韵律给人一种起伏,错落有致的美感.辅音压韵且以 之为主,如ring/grain/sun/gown;chill/tulle/visible;seemed/ground,这与诗中表达的感伤情调相协调, 因为辅音给人以低沉,惆怅的感觉.元音压韵且以之为辅,如me/immortality/civility/day/eternity,又 表达了女诗人获得顿悟时的欣喜之情.其次,格律的安排蕴含了女诗人的美学观.因为女诗人认为美 是神圣的,不是轻易就可以获得的.在诗的最后她终于明白”IfirstsurmisedtheHorsesHeads/Were towardEternity一”(那天我才第一次发现马匹的头朝向永恒).千篇一 律,整齐划一的韵律会使作品流 于庸俗,因而女诗人用”凌乱”的韵律给读者的审美体验设置障碍,让读者和她一样越过障碍获得崇高而 神圣的”美”即真理.女诗人摆脱了传统格律的藩篱,以其独特的韵律来诠释她的美学观以及深邃思想. 正如余光中先生说过的”格律要约束,诗歌要反抗,两种相反的力量便形成了张力”,女诗人让读者感受 到的是饱满的张力美_gJ. (2)破折号的使用短短24行的诗歌包含了22个破折号,有人认为这是滥用.其实不然,隐藏在 这些破折号之后的是女诗人跳跃起伏的思维轨迹和难以名状的情感波涛.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一诗中”死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美神”.这位”美神”让”我”欢喜,让”我” 忧愁.和”美神”童话般短暂的爱情之旅给”我”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无限的感伤.最终”我”感悟到: 脱离肉体的爱情不朽,脱离肉体的灵魂不朽,诗魂不朽,真理不朽.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79. [2]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E4]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诗选[M].董恒秀,赖杰威,译.台北: 猫头鹰出版社,2000. [5]张隆溪.20世纪西方文学述评[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81. E6]陈君.语言艺术的巨匠——浅析狄金森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J].成都教育学院,2006,(5):l14一l17 E7]王左良.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8. E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31. [9]余光中.缪斯的左右手——诗和散文的比较[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97. (责任编辑郭立锦)
本文档为【[doc格式]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771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7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