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举报
开通vip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北京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 1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北京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 1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1 第二节 什么是经济学 ........................................................................................... 1 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4 第四节 经济学的内容 ........................................................................................... 5 第五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7 第六节 经济学的简要回顾 ............................................................................................. 8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理论 ............................................................................................. 12 第一节 需求 ......................................................................................................... 12 第二节 供给 ......................................................................................................... 15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 17 第四节 弹性 ......................................................................................................... 18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5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25 第二节 基数效用分析——边际效用分析法 ..................................................... 26 第三节 序数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28 第四节 市场需求曲线 ......................................................................................... 31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32 第四章 生产理论 ......................................................................................................... 34 第一节 生产函数 ................................................................................................. 34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 36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 39 第四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41 第五章 成本理论 ......................................................................................................... 46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 46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 48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 51 第六章 完全竞争理论 ................................................................................................. 54 第一节 市场类型的划分 ..................................................................................... 54 第二节 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 55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 ......................................................................................... 56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 59 第五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 60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 63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 ......................................................................................... 63 第二节 垄断竞争 ................................................................................................. 68 第三节 寡头垄断 ................................................................................................. 72 第八章 分配理论 ......................................................................................................... 75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 75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 75 第三节 工资理论 ................................................................................................. 80 第四节 利息理论 ................................................................................................. 82 第五节 地租理论 ................................................................................................. 83 第六节 利润理论 ................................................................................................. 85 第七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86 第九章 市场与政府 ..................................................................................................... 88 第一节 市场失灵 ................................................................................................. 88 第二节 垄断 ......................................................................................................... 88 第三节 外部性 ..................................................................................................... 90 第四节 公共产品 ................................................................................................. 91 第五节 不对称信息 ............................................................................................. 93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 96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引入 ................................................................................. 96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97 第三节 国民收入帐户的其它总量 ................................................................... 103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 105 第五节 中国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 107 第十一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 108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 ....................................................................................... 109 第二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 111 第三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115 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 ........................................................................................... 116 第五节 乘数论 ................................................................................................... 116 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119 第一节 投资函数 ............................................................................................... 119 第二节 IS曲线 .................................................................................................. 122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 123 第四节 LM曲线 ................................................................................................ 127 第五节 IS-LM分析 ........................................................................................... 128 第十三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30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 130 第二节 总产出与就业水平 ............................................................................... 131 第三节 总供给曲线 ........................................................................................... 132 第四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模型及宏观经济运行 ....................................... 134 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 135 第一节 失业理论 ............................................................................................... 135 第二节 失业和代价与治理 ............................................................................... 137 第三节 通货膨胀及其经济效应 ....................................................................... 138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143 第五节 反通货膨胀政策 ................................................................................... 145 第十五章 经济周期理论 ..................................................................................................... 147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述 ....................................................................................... 147 3 第二节 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 ........................................................................... 148 第三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 ............................................................................... 150 第四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151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周期 ................................................................... 152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 155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一般概述 ........................................................................... 155 第二节 经济增长源泉与核算 ........................................................................... 156 第三节 经济增长模型 ....................................................................................... 158 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 161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及正确认识GDP .............................................. 162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 165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165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167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169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 171 第五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173 第六节 供给管理政策 ....................................................................................... 174 4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首先,经济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它是我们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介绍了许多基本原理,对这些原理如果不了解,我们学习今后的课程会很麻烦。 其次,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周边的经济现象,分析周边的经济问题。我们的的生活不仅取决于自己,而且依赖于其他人的决策,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理解我们周围现象的原理,自然有助于改进我们的决策。比如说,为什么我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但就业却越来越困难,为什么大城市的就业形式这么严峻,却还有那么多人要进城市务工,同样从事劳动,为什么大家的工资差别会这么大, 第三,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个人决策。比如,你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后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如果工作,应选择哪个行业会更有发展前景,经济学是一门有关个人选择的科学,学习它会有助于你更好的决策。 第四,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家和地区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是有好处的。比如,分析国家或地区为什么要出台这项政策,它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利用这项政策。 我们学习的是西方经济学,它的研究背景和出发点都是西方社会的一些东西,这和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在研究我们具体情况时,不能够原样照搬。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西方经济学中所介绍的的这些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关键看我们怎么样结合具体情况来用。 第二节 什么是经济学 一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经济学就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保罗,萨缪尔森)。 简单说,经济学就是在稀缺性条件下研究―选择‖问题的学问。 而选择(Choice),就是要决定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欲望中的哪些欲望。 迄今为止,在经济学界并没有一个被所有经济学家都一致接受的说法,但不同的定义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限的欲望、稀缺性及由此而产生的选择。 要深刻了解关于经济学的概念,就必须了解这个定义背后隐含着的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稀缺性和效率。 1 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 社会必须对稀缺的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并有效的进行分配,其目的是追求效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稀缺性。什么是稀缺性,稀缺性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吗, 稀缺性就是相对于无限的人的欲望和需要来说,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那么这种稀缺性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吗,这就涉及到人的欲望和需要是否是无限、资源是否有限这个两个命题是否成立的问题。 欲望,所谓欲望就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受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很多心理学家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较典型的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欲望。 资源是否是有限的呢,一般来说,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和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在经济学中又称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 土地,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从大自然获取的物品。它包括:农业、住房、工厂和道路所使用的土地;给汽车加油或给房间供暖的能源;还有诸如铜、铁矿石等非能源资源等。 劳动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资本是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它包括机器、道路、计算机、卡车、建筑物等。 世界上一切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使用它们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自由资源指无需付费就可得到的物品,历史上,许多自然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因而自由取用物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少。新鲜空气和自然界的水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物品,但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使用量的增加,在许多地方它们都已成为具有稀缺性的资源。 稀缺是个绝对也是个相对的概念,绝对在任何社会和时代资源都存在稀缺;相对在它是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的,清心寡欲就没有稀缺。 由于稀缺就是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的愿望,这就必然导致选择。选择就是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方式生产和生产出来如何分配的问题。经济学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使用。这就产生了一个效率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效率呢,效率就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对“效率”进行理解。 2 首先是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是否有效率的问题,它强调资源的配置应使产出的数量达到最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这是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考虑的是资源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使用效率问题,提出应使有限的资源在现有的经济制度、法律规定下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提高资源的就业水平。这是宏观经济学集中研究的问题。 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性是现实存在的,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组织,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的独特贡献。 从资源的稀缺性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作为经济学考察对象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或其它经济问题,实际上都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人的欲望或需要是无限的;(2)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3)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即可以支配利用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4)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 比如,一块土地可以种稻谷,也可以种棉花,还可以种油菜,那么怎样分配使用这些可能有多种用途但有限的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的无限的需要,我们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二是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的需要所需付出的代价。由此,经济学家在他们的分析工具中提出了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概念。 机会成本是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比如:一亩地可产稻谷600公斤,价值240元;而花费同样的劳动和资金在这块地土地上可以产出100公斤棉花,价值215元;或者产出油菜150公斤,价值200元,那么,一亩地用来生产稻谷的机会成本,就是该地用于另一最佳途径会生产出来的产品,具体来说,就是100公斤棉花或215元。 机会成本产生于任何一种选择行为。例如,人们对于时间的选择也存在着机会成本。像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度假等。 生产可能性边界 假定一个国家欲将其既定的资源用于军用品与民用品两种产品的生产。在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在既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该国要想增加军用品的生产,就必须减少民用品的生产。增加一单位军用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民用品生产的数量。一国所进行的这种选择以及这种选择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就如图所示。图中的曲线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为产品转换曲线。 3 这条曲线表示一国在既定的资源与既定的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与民用品的组合。A点表示只生产民用品而不生产军用品时一国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民用品,B点表示只生产军用品而不生产民用品时一国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如果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从A点向B点移动,表示社会在增加军用品生产的同时将减少民用品的生产。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特征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一般来说,稀 的范畴,而稀缺资源的利用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缺资源的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 研究范畴。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因为相对于需求来说,物品总是稀缺的,而对于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决定如何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它必须在物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之间进行选择(生产什么),在不同的生产技术之间进行选择(如何生产),最后还必须决定由谁来消费这些物品(为谁生产)。 下面我们举例解释一个这三个问题的内容。 首先来看一个生产什么,确切地说,应该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之中,应该生产哪一种并且生产多少。今天,我们应该生产面包还是衬衫,生产少量优质衬衫还是大批普通衬衫,我们应当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更多的消费品(如面包),还是应当生产较少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如生产面包的机器),从而让明天有更多的产出和消费, 如何生产物品,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谁来种田,谁来读书,用煤炭发电,还是太阳能发电,设备是由人还是由机器来操作, 为谁生产,由谁来享用经济活动的成果呢,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吗,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呢,企业家、工人、运动员、农民,谁应当得到较高的收入,社会应该给穷人提供最低消费,还是严酷遵循不劳无获的原则, 解决这三个问题有两种本质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机制和市场机制。 4 计划机制中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如我国改革开放前,政府拥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而用拥有并指导大多数行业中的企业经营;同时还决定社会产出如何分配等等。现在的北朝鲜也是类似的机制。 市场机制中多数经济问题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一整套机制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生产那些利润最高的商品,消费则取决于个人如何决策去花费他们的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完全属于上述两种机制之一,相反,所有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计划经济的成分的混合经济。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19世纪早期的英国也许较为接近。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的既定的稀缺资源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现实社会中实际上经常有些劳动者陷于失业状态,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也经常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改进这种情况,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最后说明一点,我们这门课程主要以介绍西方经济学为主,因此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第四节 经济学的内容 在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在微观经济分析中,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理论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但是,在众多不同经济理论的各自不同的假设条件中,有两个假设条件是所有的经济理论均具备的基本假设条件。 一是 “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在经济学里,“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又叫“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所谓 “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经济人”假设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发生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2)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有理性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经济活动的人应该 5 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二是完全信息。它是指市场上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买者和卖者)都了解其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比如,市场上的消费者知道特定商品的性能、价格以及消费既定数量所获得的满足等。同样,市场上的生产者知道投入与产出的各种技术、产品和投入的价格等。因此,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上述两个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比如,在现实中就很难达到完全信息的目标。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这一点,并在经济学分析中不断的修正。在这里之所以还保留这两个假设,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微观经济学把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运行作为考察对象,重心在于了解厂商、产业、家庭的行为,以及其交互作用的方式。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就是我们老是听到的“无形的手”),而研究方法主要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价格论等。 供求论主要介绍供给和需求分析,这是整个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 效用论主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生产论和成本论主要分析厂商行为,该章和市场论结合在一起,推导出了不同市场类型中厂商的供给曲线;这样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厂商的供给曲线一起决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配论主要考察了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并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关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机制问题,书里面给了很详细的介绍,我们这里来分析一下。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状态。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了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这样,微观经济学中所提出的问题都在市场中得以解决,市场通过公平与效率的机制,使生产者和消费 6 者同时对机会成本进行选择,最终的结果是使市场实现均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社会中的经济总量及其变化,如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怎样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总体、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有关宏观调控的理论,又叫“有形的手”),它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还有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属于国际经济学研究范畴,它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两者是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的特征,那么微观经济学则考察的是构成森林的树木,我们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对整个森林有个充分、全面的认识。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就是说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理论基础。比如说,就业或失业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等宏观经济理论,必然涉及到劳动的供求与工资决定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如何决定的价格理论。 两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参考这个表来看两者的区别。 第五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包括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两种。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只讲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即用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也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则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与实证经济学相比,规范经济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 第一,实证经济学不涉及价值判断,而规范经济学则要对经济现象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分析其好坏、是对是错,因此它具有特别明显的主观性。 第二,实证经济学要通过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入研究发现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预测未来;而规范经济学则分析特定的经济活动是 7 好还是不好,对社会有现实意义。 第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极具客观性,其结论通常可以接受事实的检验,检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学则由于主观性过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经济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评价。 总而言之,实证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的基础,规范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的指导;越是具体问题实证的成份越多,而越是决策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进行实证分析时,最常使用的几种分析方法 首先看下边际分析方法。它是把研究一种变量的变动会对其它变量的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有关边际概念和边际分析法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概念有点抽象,我们可以把“边际”理解成为“最后一单位”,这样,边际收益、边际效用就可以理解为“最后一单位(的付出)”所产生的收益,所产生的效用。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均衡分析方法,首先看一下均衡,均衡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均衡实际指一种稳定的状态,各种变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相对静止的平衡状态。而动态均衡则强调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当原有的均衡由于种种原因被打破后,系统会自行恢复到均衡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和前一种均衡状态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均衡分析则是指对均衡形成原因及其变动条件的分析。 均衡分析又可分成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两种。局部均衡以单个市场的均衡为研究对象,一般均衡则以整个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 静态分析法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其形成条件。因此静态分析总是与均衡分析联系在一起的。 比较静态分析法是指对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它并不论及怎样从原有的均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 动态分析法则是指是指在经济研究中纳入时间因素,分析从一个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 第六节 经济学的简要回顾 和你们学的其它学科一样,我们还是要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下简要回顾。 8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它产生于15世纪,兴盛于16-18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 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其政策是主张国家干预,奖出限入。其研究仅限于流通领域。 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税赋论》中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严谨的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到李嘉图时达到了顶峰,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依靠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支配社会经济活动,政府在其中只应是一个“守夜人”的角色。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古典经济学还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进行较为客观的探索,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成份。 新古典经济学的起点是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 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否定了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来源于各生产要素的价值的观点,认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而商品的这种能力并非其内在的客观属性,而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虽然关于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一直存在争论,但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为经济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工具,边际分析法使经济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边际效用各流派的出现被人们称作―边际革命‖。 新古典经济学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 9 《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马歇尔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大同幅度的下降,其中降低最严重的是美国,其次是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受到严重影响较少的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和荷兰。据统计,1929-1932年各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的百分率分别是:美国为44.7%和28%,奥地利为34.3%和22.5%,德国为40.8%和15.7%,法国为25.6%和11%,意大利为22.7%和6.1%,捷克为26.5%和18.2%,英国为11.4%和5.8%。伴随着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失业出现了惊人的上升,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失业人口达到四五千万人。英国1933年失业人数为275万,失业率为22.5%。美国失业率达到占劳动力25%的最高峰,1400万失业人口流落在街头,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几乎倒退到20年以前。 这使新古典经济理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无法提供摆脱危机的政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在此背景下,马歇尔的学生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单独依靠价格机制的调节,经济经常只能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政府应干预经济,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这样才能使一国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凯恩斯的理论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建立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使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完善,因而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在凯恩斯之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48年出版了《经济学》一书,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思想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以凯恩斯经济思想为主体的完整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这也是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体系。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滞胀问题,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在治理滞胀方面显得无能为力,这使得凯恩斯经济理论逐渐失去了绝对权威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众多经济学流派纷纷出现,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和以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R.E.Locas)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尤为重要,对新古典综合派 10 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虽然在具体内容上存在极大差别,但这两个流派都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各种政策是造成社会经济中滞胀问题的根本原因;若要解决滞胀问题,就必须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因此,这两个流派的兴起也就意味着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复兴。 直至今天,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有关经济问题的争论仍未停止。事实上,自从经济学理论产生以来,它就是在不同经济思想的论战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 11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理论 第一节 需求 首先,我们看一下需求的定义。 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它不同于需要或欲望。 从定义来看,构成有效需求有两个要素: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消费者具有购买能力但不愿购买,或者有购买欲望但没有购买能力,都不能构成有效需求。 这里关于有效需求,我们可以看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一个有关英国人的例子。 凯恩斯的学说,可以说就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上的。针对当时情况,凯恩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需求又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大类。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他打算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则是指在某一特定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总数量。所以说,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往往是市场需求。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从我们的生活常识出发可以看到,人们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价格。在相同条件下,一种物品的价格越高,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就越少,而市场价格越低,人们购买的数量就起多。 在后面我们将讨论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只改变价格而不改变需求的其他决定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表来表示。所以,需求表就是根据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对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所 12 列成的表。我们可以看这张某种商品的需求表,比如说是打火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商品。 如果我们把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上绘制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在需求表中,我们为方便,把价格和需求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线性关系,但在实际中两者的关系往往不是线性关系,所以需求曲线有时也用曲线来表示。 确切的说,这里我们得到的一条个人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情况下,大形状和个人需求曲线比较类似,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那么,需求曲线为什么会是向右下方倾斜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下面讨论的问题:需求原理,也可以就需求定律、需求法则。 需求原则是指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其他条件不变),购买者趋向于购买更少的数量。同理亦然。即价格与需求量变化成反比例关系,需求曲线由左向下倾斜。 应对能源危机,春运火车提价 关于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我们在后面为讲到。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就是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我们会用其他类似的物品来替代它。比如,当牛肉的价格上升时,我们可以选择多吃鸡肉。 收入效应是指,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当价格上升时, 我们会发现自己比以前穷了一些,比如,北京市的水电价格上调,很多人意见,为什么,因为水电价格上涨使得他们在这方面的付出增加,这虽然起到了大家节约用水用电的效果,但也使他们减少了其他物品的消费开支。低收入家庭在这方面的影响是最大的。) 我们知道,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关于产品本身的价格,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 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则要根据这种相关商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替代品是指消费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互补品是指在消费中可以相互补充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比如,苹果与梨是替代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品。那么苹果价格的上升就会带来梨需求量的增加,汽油价格的上升则会使汽车的需求量下降。 13 消费者收入对需求的影响,收入高了,购买能力增加了,需求量也会增加,但这里面也要区分一个正常品和劣等品,如果是正常品,收入增加会带来需求量的增加,如果是劣等品,那么收入的增加则会使需求量减少。 消费者偏好。有了偏好,才会产生购买欲望,正常人很少会买自己不用的东西。 我们可以把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写成一种函数表达式,这就是需求函数。 在这个函数中,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D=f(a,b,c,d,n),式中的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我们也可以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这样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为研究方便,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分析,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时候使用线性的需求函数。 Qd = α,βP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为了后面讨论市场均衡的方面,在这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和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只有价格变动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它具体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它具体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增加向右,减少向左)。 我们可以参照下面这两张图更好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结合演示强调不要混淆沿着曲线变动和曲线的移动。 关于需求定理,有两个特例需求注意一下。 一个就是吉芬物品,或是吉芬商品,它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也就是价格的升高带来的需求量的增加。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的,所以叫吉芬商品。这种商品的产生是有特殊的背景的。 14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引起英国靠工资生活的低收入者购买更多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这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内在原因我们会在有关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讨论中进行介绍。 另一个就是炫耀性物品。它是由由凡勃伦提出来的。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这种消费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比如文物、珠宝等物品,这类商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第二节 供给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供给理论,这一节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看一下供给和供给曲线。 供给就是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厂商并不决定价格,而是在价格给定的情况下选择生产量。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隐含的假设条件,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市场中有无数个企业,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强大到控制市场,企业只能做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能成为价格的制定者。 这个定义中也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条件。一个是厂商生产并出售某种商品的愿望;另一个就是厂商应具备生产能力。 同样,也会有一个供给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这样我们也可以形成一条供给曲线。同样,为方便举了个直线的例子,大多数情况应该是曲线。 关于供给也存在一个供给原理。 供给原理就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供给量与价格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 大家可以从关于厂商的假设条件出发分析一下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上方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特殊商品的供给也会不一样。如土地的供给是即使就长期而言也是固定的,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与表示数量的横坐标轴是垂直的。还有 15 劳动的供给,一个人在工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闲暇对于他来说可能价值更大,断续提高工资不仅不会使劳动者增加劳动供给,反而会使他减少劳动供给。 我们说,需求原理和供给原理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法则。一般情况下,买者和卖者分别根据这两个原则行事,形成了市场经济特有的秩序。否则就可能出现秩序的混乱。 那么,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有这几方面。 这里的相关商品的价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轻易进行替代的相关物品的价格。例如,汽车公司通常在同一家工厂内制造类型不同的汽车,如果一种类型的汽车需求增加,从而在价格上升的话,他们就地将更多的生产线转向生产该种车型,这样其他类型的汽车供给就会下降。 劳动、能源或机器等生产要素价格也会影响供给,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急剧上升,提高了制造商的能源开销,从而提高了其生产成本,所以制造商就降低了供给。 生产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供给。因为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生产同量产出所需的投入品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例如,今天生产一辆汽车所需要花费的劳动时间要远远低于10年前的情况,这种技术进步使得汽车制造商在相同成本下生产更多的汽车。 这其中也有政府的政策的影响。 供给函数就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供给的数学表达式:Qs =f(a,b,c,d,n),式中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P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此时能够引起供给量变动的只有价格。 供给量的变动具体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也就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卖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与以前不同了)。 16 供给的变动具体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移(增加向右,减少向左)。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均衡。经济学中,均衡的意义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关变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最终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说明了价格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的决定。 而商品的价格的决定是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所以如果我们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有两种非均衡情形。 ?供给 > 需求(商品过剩) ?供给 < 需求(商品短缺)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某种商品的供给会超过需求,也就是商品过剩状态时,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会争相压价出售,这将会降低该商品的市场价格,较低的市场价格则会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降低生产者的供给,最终实现均衡。 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供给低于需求时,就是出现商品短缺状态时,大家争相以高价购买该商品,从而使市场价格抬高,较高的市场价格会降低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生产者的供给,从而在较高的均衡价格下实现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均衡。 下面我们讨论均衡点变动的情况,均衡点的变动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讨论需求变化,供给不变情况下均衡点的移动。 17 当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此时在原有均衡价格下,就会产商品短缺现象,于是大家争相以高价购买该商品,从而使市场价格抬高,较高的市场价格会降低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生产者的供给,从而在较高的均衡价格下实现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均衡。此时,均衡数量较前一状态有所增加。 当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此时在原有均衡价格下,就会产生商品过剩现象,于是厂商会争相压价出售,这将会降低该商品的市场价格,较低的市场价格则会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降低生产者的供给,最终在较低价格下实现均衡。此时的均衡数量较前一状态有所降低。 第二种情况是需求不变,供给变化时均衡点的移动。 当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右移,此时会出现商品过剩现象。„„,最终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当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左移,此时会出现商品短缺现象。„„,最终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种情况是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化时均衡点的移动。 这时,我们可以分两步走来分析均衡点变动的情形。(大致说一下) 总结以上情况,我们就可以得到供求定理。 供求定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1)需求法则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变化与需求量成反比,这就是需求法则。 (2)供给法则 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价格变化与供给量成正比,这就是供给法则。 (3)供求均衡法则 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达到均衡。 第四节 弹性 在上一章的学习中,我们讨论了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于一般商品而言,需求量与商品自身的价格反方向变化,供给量与商品自身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18 但是,仅仅了解这些,还不足以精确地分析价格与需求量、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不同性质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价格敏感程度不同,即使同一商品在不同的价格下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也会不一样。不少商品在价格水平较低时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而在价格水平较低时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则比较低。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方法比较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性。弹性的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弹性的概念 弹性(elasticity),物理学名词,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大小以弹性系数来表示。它的表达式是这样的。 关于经济学中的弹性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或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程度)的概念。 对于任何存在函数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弹性关系或进行弹性分析。 弹性分析是数量分析,对于难以数量化的因素便无法进行计算和精确考察。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准确概念是什么呢, 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需求量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的比值,用来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记作Ed。 一般情况下,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故Ed应为负值,但习惯上一律记为正值(要不我们比大小就会有问题)。因此,一般我们要在其表达式前加一个负号。 需求价格的弧弹性 我们看一下其数学表达式,前一部分实际上是需求曲线的斜率的倒数,一般来说,它都是负的,所以我们一般都要加上个负号。 我们看一个例子。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种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不一样的,那么在实际操作中 19 我们应该参照哪一个结果呢,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经济学中引入了弧弹性中点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唯一的一个结果。 下面我们看一下弧弹性的分类。 先看第一种情况,需求弹性为零。此时,需求曲线表现为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这种情况表明,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种情况也很少见,也是只有在特别的情况时有可能会存在。比如出现疫情时,一些急救药。 第二种情况,需求弹性无穷大。此时,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这种情况表明,在价格既定时,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就整个市场而言,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的商品是很很少见的。只是在某些特定的背景时可能会出现。比如,银行以固定价格收购黄金;实行保护价的农产品。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则具有无穷大的弹性,这点大家是否能明白。 第三种情况,需求弹性为一,因此,又可以称为需求单位弹性。此时,价格变动比率= 需求量变动比率。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xy,a。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这种商品,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或某一段弹性等于一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整条需求曲线上的价格弹性都等于一。绝大多数情况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都属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四种,需求弹性小于一。此时,需求量变动比率<价格变动比率。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陡直。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还有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要小于一,即随着价格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要小。 第五种情况,需求弹性大于一。此时,需求量变动比率>价格变动比率。表现为需求曲线比较平缓。一般来说,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大于一。 在计算弧弹性时我们看到,用弧弹性计算,两点距离越远,弧线越长,精确性越差。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值通常不同。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情况,我们引入了点弹性的概念 需求价格点弹性: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 令?P趋近于0,曲线上某点及邻近范围的弹性,是某点的需求量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我们来看一个算例。 点弹性的几何意义是这样的。从几何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下面这个结论。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20 用几何方法计算出的a、b两点的弹性值与前面直接用点弹性定义公式计算出的弹性值是相同的。 点弹性也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注意:在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都是不同的。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点的位置越高,点弹性越大;位置越低,点弹性越小;中间位置,点弹性,1 。对照几何意义,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再强调一下,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下面大家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对某些商品价格的变动十分敏感,而对另一些商品价格的变动十分迟钝, 这就涉及到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我们来看一下有哪几方面。 第一,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它又包括两方面,替代商品数目和替代的相近程度。如果一种商品有很多相近的商品,既替代商品数目很多,那么它的需求很可能是有弹性的。因为价格上涨,消费者会少买它而多买其它的替代品,价格降低,则相反。因此,如果把一种商品的范围限定和越是狭窄,它的替代品越多,则需求的弹性越大。例如一种特定商标品牌的牙膏,它的替代品包括许多其它品牌的牙膏,但若所指的商品是牙膏,它的替代品就只有牙粉等几种了。所以我们说某种特定品牌的牙膏的需求弹性大于泛指各种品牌的牙膏的需求弹性。食盐的可替代性很差,需求弹性几乎为零。 第二,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比如,羊毛可以纺织成多种多样的纺织用品,价格变动会从多种途径导致对它的需求的减少。要是一种商品只有很少的用途,与用途较多的商品相对而言,用途较少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可能相对较小。 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品可以大致分为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如食盐的需求弹性非常小,粮食的需求弹性比较小,但是珠宝的需求弹性则比较大。 第四,购买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的总支出所占的比例。一般来说,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需求弹性可能越大,反之越小。例如,食盐、铅笔、肥皂等商品的需求弹性就是比较小的,因为它们在我们每月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我们一般不会太重视这类商品价格的变化。 第五,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商品可分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一般来说,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大家对价格较为敏感,像冰箱。而非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像报纸、牙刷等。和其自身价格也有一定关系。 第六,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来说,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 21 求弹性可能就越大。因为我们关于需求弹性计算是有一个时间跨度的。消费者寻找替代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需求弹性是受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需求弹性在管理决策中应用。 我们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求量,这样,厂商的销售收入就可以表示为商品的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乘积。 为什么弹性需求大于一时,要降价呢,因为这时价格虽然下降,但需求量的上升程度在大于价格下降的程度,销售收入会上升。小于一时则相反。等于一时不会有什么变动,这时应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决定。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通常指―供给价格弹性‖,反映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 :以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 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供给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百分比 通常情况下,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向变动,供给的变动量和价格的变动量的符号是相同的。 所以这里没有负号。 和需求弹性一样,供给弹性也可以分为五类 分别针对五张图解释一下。 我们说,在现实生活中,供给曲线上某一点或某一段等于1是可能的,但整条供给曲线的弹性都等于1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只有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始终等于价格的相对变动,才能保证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弹性都等于1,几乎没有一种商品能够满足这一条件。 整条供给曲线完全无弹性比较少见,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例如土地的总供给,以及那些无法复制的珍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等零。 整条供给曲线价格弹性为无穷大的情况也比较少见。通常认为在劳动力严重过剩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无穷大的供给价格弹性。在这些地区,一旦把劳动力价格确定在某一水平,便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我国劳动力工资这么多年不动和此有关系。 22 大多数商品的供给不是属于曲线富有价格弹性一类,就是属于缺乏价格弹性一类。 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从这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是行业中增加生产的困难程度,以及考察时段的长短。 最后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结合弹性和供给调节与需求调节的例子。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当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1,,某种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 我们可以用需求交叉弹性的符号来判别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互补品与替代品。 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向变动; 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正向变动。 需求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 在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调查资料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该定律指出: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里,他把食品定为必需品。按照这一定理,一个家庭或国家食物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称为恩格尔系数,该系数是衡量贫富差别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数据资料表明恩格尔定律是成立的。 如果具体研究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和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介于0和1之间。它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薄利多销。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 第二个例子。―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 23 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24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我们知道,隐藏在这些个人选择背后的,是前几章所学到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在这一章我们将进一步讨论需求,探讨消费者选择和消费者行为背后的基本机理。我们将会看到,个人选择其最为偏好的消费品组合的过程,是如何解释我们所观测到的市场需求模式的。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消费者是在经济中能够做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单位。那么,消费的目的是什么? 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等于效用与欲望的比值。两者都和人的心理有关系。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2)清心寡欲 什么是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简单来说,它有两个特点:主观性和相对性。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这个例子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经济学中的效用本身并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一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看它是否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而不论这一欲望或需要的好坏。例如,吸毒从伦理上讲是坏欲望,但毒品能满足这种欲望,因此它就具有效用。 我们怎么衡量效用中“满足程度”呢,也就是说,怎么度量效用呢,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 什么是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呢,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是指用1,2,3等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基数效用可以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是指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序数效用只表示顺序或等级,不能加总求和。 25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基数效用理论: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这一概念。 序数效用理论: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逐步为西方经济学家们所采用。它也是现在更为流行的一种效用理论。 下面我们先看基数效用分析 第二节 基数效用分析——边际效用分析法 在这一节,我们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数效用论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二是边际效用递减。 我们已经知道了效用的概念,那么用函数来表示效用,就是效用函数。如上面所示。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我们用TU(total utility)来表示,其表达式是这样子的。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满足程度的变化。我们用MU(marginal utility)来表示,这是它的表达式。 如果总效用函数连续并且可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用关于商品需求量的一阶导数。如是函数非连续或是不可以求导时,则边际效用就是上面的表达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说,总效用是所有边际效用的总和。我们看这张表。消费一定商品的总效用等于一直消费到该点的各单位的边际效用之和。 大家注意,这里边际效用出现了负数,有这种情况吗,边际效用是负数,表示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过一定量以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讨厌和损害。 如果把这张表画成图,就得到了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曲线的一些特性。 提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消费品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时,消费者从该种物品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另一种解释是设想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再假定消费者把用途按重要性分成几个等级,当他只有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有理性的人的理性的行为,他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其最重要的需要,而不会用于将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使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会用在将要的用途上;有3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第三级用途上,如此等等。所以某种消费品一定数量中的最后一单位给消费者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提供的效用。人在沙漠中的水。 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是作为一种物物交换的中介而产生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假定,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基数效用论者是这么解释的: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 消费者均衡指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有几个假设条件:(1)货币收入一定,指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并且他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这几种商品。(2)消费偏好不变,指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和边际效用是已知的既定的。(3)市场价格既定,指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和既定的。 这样,消费者效用最大可以用函数这样表示。 对其求解,可以得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这也是一个法则。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比例相等,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又叫等边际法则。 为方便起见,我们这里只写了两种商品,多几种商品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达 27 式会长一些。 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这两个式了。 公式中的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均衡条件要求的是每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而不是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并不能保证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效用,因为各种商品的价格是不同的。 前面我们总是提到需求曲线,但并没有需求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里,我们可以解释一下。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地说,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为购买这些数量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 关于价值悖论。大家能否用边际效用来解释这个现象。 第三节 序数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偏好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组合称为商品束,商品束可以由多种商品,也可以由一种商品组成。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者论认为,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即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来衡量的,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因此可以用―消费者偏好‖来取代―效用单位‖。对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三个假设条件: (1)完备性,指任意两组商品都是可以比较的;可能结果:或A?B;或A?B;或A?B,即无差异。 (2)传递性。若A?B,B?C,则有A?C。 28 (3)若A与B无差异,则消费者偏重于数量多的那部分。消费者对每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反身性,即任何一组商品至少和自身一样好,对于理性人来讲,这没有问题,但幼儿的消费行为也许会违背这一公理 还有就是,现在许多有关人们心理的实验结果表明,传递性不一定成立,大家可能也会有过这样的感觉。这里我们假设它是成立的。 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这和书上的定义是一样的。无差异曲线也叫等效用曲线。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是。这里我们仍假设只有两种商品。 这里的U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并不表示具体数值的大小。 这是一张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无差异表。 将这个表中的数值放到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得到无差异曲线。 注意,大家可以理解这个无差异曲线是从三维空间中的等效用点投影而来,因此,曲线的纵坐标与横坐标所表示的关系并不是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两个坐标都是自变量,效用U才是因变量。 我们知道了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就没必要利用三维坐标的投影得到无差异曲线,利用偏好的排列顺序直接就可以得到无差异曲线。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无差异表。 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有几点说明。 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这说明,要想维持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在减少消费者所消费的一种商品的同时必须增加他所消费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2)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效用水平越低。这点从我们的假设条件可以得到。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大家可以看这张图。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递减,由边际替代率决定。那么,什么是边际替代率呢,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时,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 29 品的消费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几何意义)。 公式见PPT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递减的原因:随着X1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下降,而随着X2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增加,因此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1所能代替的X2商品数量就越来越少,因此MRS12是递减的。 可参见下图 我们还有几点说明。 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边际替代率为负值,既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的斜率为负。 2(凸向原点,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3(向原点弯曲的程度取决于两种物品的替代程度,替代程度越大,弯曲程度越缓和;如果X2能够完全取代X1,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1,就减少固定单位的X2 ,(两者是完全替代),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一个常数,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直线。 如果是完全互补品,它的无差异曲线会是什么样子呢, 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MU1MRS,12MU2 证明可参见PPT。 无差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它仅仅表示了消费者的消费愿望,这种愿望构成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受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很制,这就是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可以用预算线来说明。 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 30 它的方程是这样的。 表示在X1X2坐标轴中是这样的曲线。 预算线的变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可对着公式说这三种情况的变动),其中,第一种平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变动。 下面我们看一下序数效用理论中的消费者均衡,也就是在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最优商品组合,以或得最大效用的问题,这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此时,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是能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关于第二点,大家看一下预算线的图就能明白,预算线左边任何一点都不可取,因为收入没花完,效用没有达到最大,右边是达不到的,所以最优的购买组合只能出现在预算线上。 在这里,前面的三个假设条件仍是不变的,大家要注意。 此时,考虑消费者均衡问题就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消费者偏好给定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一个由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为简化分析,我们这个图中画出了三条。第二,消费者的收入和两商品的价格给定的假定,意味着消费者的预算线给定。 那么,我们可以说,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那么,此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前面讲过,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这样,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了解以上内容,我们就可以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对一地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 市场需求曲线 先看一下价格消费曲线(PCC Price consumption curve)。假设只有两种商品X、Y,其价格分别为PX、PY;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收入水平为I。 31 当其它因素不变,只有一种商品(如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在每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的预算线上,都存在相应的消费者均衡点。(可对图解释一下) 价格消费曲线就是连接所有这些均衡点所形成的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从推导过程也可以得知,市场需求曲线上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在这里,实际收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比如,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同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另一方面,商品1价格的下降,使得商品1相对于价格不变的商品2来说,较以前要便宜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使得消费者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商品2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 所以说,替代效应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的影响,即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因此,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 在讲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补偿性预算线。 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工具。 我们来解释一下,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水平,则补 32 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也就是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 相反,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那么,此时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说a是原均衡点,它是什么和什么的切线,当商品1价格降低时,那消费预算线会怎么变呢,无差异曲线又会怎么样,b点的均衡是怎么形成的,两均衡点之间的就是商品1降价产生的总效应,我们说,它是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的,怎么分呢,就用到了我们的补偿预算线。 对于正常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也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说到低档物品,大家还记得它们和正常品的区别吗, 对于一般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那么,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什么商品呢,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混淆吉芬和劣等品。劣等品是从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定义的,即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零的商品是劣等品,而吉芬商品是从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定义,即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商品虽吉芬物品,只不过是我们在讨论吉芬物品是用到了收入效应的概念。 33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从这一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生产理论主要介绍的是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 第一节 生产函数 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的主体是生产者,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章中所提到过的厂商。 那么什么是厂商呢,定义。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厂商作为运用生产要素,生产商品与劳务的经济单位,可以是生产产品的企业,也可以是提供服务的企业。 因此,工厂可以指工厂、农户、银行,甚至是指医院、学校等。作为一种经济决策单位,除了消费者及政府以外,其余的经济组织都是厂商。 不过一般指的厂商多为企业。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大致介绍一下企业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是指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个人企业家往往同时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个人业主的利润动机明确、强烈、决策自由、灵活;企业规模小,易于管理,但个人企业往往资金有限,限制了生产的发展,而且也较易于破产。 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相对于个人企业而言,合伙制企业的资金较多,规模较大,比较易于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但由于多人所有和参与管理,不利于协调统一;资金和规模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它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公司由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监督下的总经理。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中,把厂商的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黑匣子”,即企业被抽象成一个由投入到产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至于企业本身的性质是什么,则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关于企业的生产目的,我们前面曾介绍,经济的假设的实现利润最大化,虽然现在对于此的质疑很多,比如公司制企业中的目标,但我们在本书中还是坚持这一假设。 下面我们看一下什么是生产和生产要素 34 生产及生产要素的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我们在绪论中讲过,这里还在再强调一下。 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资源。 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其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 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生产函数的定义见PPT。 这个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Q。 我们说,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关于生产函数的简写。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之中。一家工厂必然具有一个生产函数,一家饭店也是如此,甚至一所学校或医院同样会存在着各自的生产函数。 虽然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的类型却仅有几个,下面我们介绍两个经常出现在经济学相关研究的类型。 在介绍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个概念。技术系数,定义。技术系数又可分为可变比例的技术系数与固定比例的技术系数。 可变比例的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出所需投入物的比例是可以变动的。例如,农业生产中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的数值的情况下,增加产量的目标可以在土地投入为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劳动投入而达到。 固定比例的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出只存在唯一一种投入比例。如果要增加产出,要素投入必须按照同一比例增加。拿服装厂来说,如果服装厂生产服装需要的投入比例是一人一台缝纫机,增加一台缝纫机就要相应增加缝纫机的操作人员。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又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 35 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其表达式是这样的。 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和V是常数,表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酱和固定的资本投入量。 这个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取决于L/U和K/V这两个比值中较小那一个。因为在这里,常数U和V作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是给定的,即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 在生产函数中,我们通常假定生产要素投入量L和K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所以有Q=L/U=K/V,那么,则有L/U=K/V。这个式子就比较清楚地体现了该生产函数的固定投入比例的性质。在这里,它等于两种要素的固定的生产技术系数之比。对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来说,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将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可作图说明)。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它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这个函数有很多经济学上所需要的良好的性质,所以在经济分析中用的较多。 它的表达式一般是这个样子。 式中Q表示产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A>0;0<α<1;0<β<1。 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两者这和等于是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和道格拉斯两人对美国1899-1922年期间有关经济资料和分析和估算,α值约为0.75,β值0.25,它说明,在一期间的总产量中,劳动所得的相对份额为75%,资本所得的相对份额为25%。 另外,在这个生产函数中,还可以根据α和β之和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即为规模报酬递增;α+β=1,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36 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这一节我们先介绍一下短期生产理论,下一节再讨论长期生产理论。 那么,短期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指的是什么呢,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分为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 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等。 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如劳动、原材料、燃料等。 微观经济学中通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其定义见PPT。 劳动可变的生产函数:在资本投入固定时,由劳动投入量变化所带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 资本可变的生产函数:在劳动投入固定时,由资本投入量变化所带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个概念。 总产量:指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或资本)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或资本)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或资本)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下面我们以以劳动为可变要素投入量为例来介绍相关内容。 根据以上定义公式,我们可编制一张关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列表。见PPT。可对着表说一下什么时候出现0,什么时候达到了最大。 根据这个表,我们可以绘制相应的曲线图,提MP和AP的几何含义。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间的关系:只要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就是增加的;办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就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可结合图解释一下。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当MP>AP时,平均产量就是增加的;小于时, 37 平均产量是下降的,当两者相等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以平均身高为例子。 从边际产量的曲线可以看出,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特征,这一特征被称为边际报酬递规律,有时也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定义,见PPT。 我们说两个具体例子。 先说一下有关资本投入的例子。 再说一下关于劳动投入的例子。 下面我们在理论上给予解释。 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与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组合的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 看图说一下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是: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二阶段。 38 在第三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是: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供给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不会增加劳动投入量,而是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值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二阶段。 所以,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三阶段,因此,生产只能在第二阶段。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一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三阶段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在第二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在第二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到于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生产者选择的利润最大化投入数量究竟在哪一点,还有待于以后结合成本、收益和利润进行深入的分析。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也就是说,在长期,生产可以调整所有的要素投入。例如,生产者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缩小成本或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还可以加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生产。 由于长期所有的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因而也就不存在可变要素投入和不变要素投入的区分。 短期和长期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时间的规定是不相同的。如一个钢铁厂和一个做豆腐的。 企业的生产要素有很多种,在生产理论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理论。这里我们假定以劳动和资本作为生产要素,那么长期生产函数就可以写成这个样子,见PPT。 关于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我们是通过等产量曲线来进行分析的。 其定义见PPT。 39 实际上一个产量曲面,投到二维平面中的,大家可以参照效用曲面来想象一下。 与等产量曲线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要素投入比例,或称为资本-劳动投入比例,表为K/L。等产量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着某种资本-劳动投入比例。 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射线的斜率规定了不变的资本-劳动投入比例。我们现在所说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这个概念有着很大关系。 等产量曲线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等产量线是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生产要素空间中,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 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它们互不相交,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越近产量越低。 第三,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回顾一下等效用曲线,与等效用曲线相联系的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那么,这里与等产量线相联系也有一个替代率的问题。是边际技术替代率。 我们刚学过,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可以由两种可变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这意味着,生产者可以通过对两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来维持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也就是说,随着等产量线移动,若要增加劳动的投入,必然要减少资本的投入,否则不可能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 由两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替代关系,就可以得到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其英文名叫margina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简称MRTS,有的书中也缩写为RTS,意思是一样的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的计算公式参见PPT。 它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这是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是建立在等产量曲线的基础上的。所以对于任意一条给定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当用劳动投入去替代资本投入时,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由增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和由减少资本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 就是PPT上的这个式子。 40 这样得出这个结论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微分的方法进行证明,大家可以回去做,我们之前做过类似的证明。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我们可以通过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一现象。见PPT,加一句,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下降的。结合下页图(跳过一页)可以更清楚。 在所投入的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都可以变动的情况下,不存在像只有一种变动要素投入情况下那种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但是存在着生产的经济区域和非经济区域的划分。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中我们象征性地画出了四条等产量曲线,这些曲线有些特别,就其中任一条等产量曲线而言,并非在曲线的第一点上斜率都是负的值,也就是并非曲线上每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正的值。 我们用“脊”线将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正值的区域与斜率为负值的区域分开。所谓“脊”线是指连接等产量曲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与连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无穷大的线。 线以内的区域为生产的经济区域,线以外的区域为非经济区域。这所以称为经济区域是因为如果把生产选择在这一区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家注意,区域以外,等产量曲线的斜率是正值,意味着为了维持原来的产量水平,在增加一种要素的同时必须增加另一种要素。要素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 第四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也称为最优投入组合、最优资源组合。这一问题涉及到生产者采用什么样的要素投入组合才能达到生产上的最优。前面我们讲的经济区域是可行区域,但经济上可行并不表示经济上最优。生产者必须在生产的经济区域内无穷多个可行点中选择一个最优点。 所谓最优是指经济上的最优,即在既定的成本下使产出最大,或者是在既定的产出下使成本最小。 由于生产最优化问题涉及到成本,因此,要求解最优要素投入组合仅了解生 41 产函数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成本方程进行讨论。 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生产者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最大组合。 我们假定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单个厂商是生产要素价格的接受者(只要要素的购买者不是垄断的买者,这种假定就是合理的)。用w代表劳动的价格,用r代表资本的价格,假定厂商用于购买劳动与资本的总费用(或称总成本)为C,在既定的成本C条件下,厂商对于两种要素的购买选择可由成本方程给出。见PPT 看这张图,等成本线的移动与消费预算线的移动相似,分为三种情况。 A点是可以达到的,还有剩余,B点则是不能达到的,只有成本线上任何一点才是刚好利用全部成本。 为什么要引入成本方程。我们前面说了,这里不再讲了。 前面我们说最优是即在既定的成本下使产出最大,或者是在既定的产出下使成本最小。我们将分别讨论这两种情况下的最优组合,看看结论会有什么不同。 首先看一下在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时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是什么样的。 大家可以说一下这个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吗,生产技术水平一定,总成本一定,劳动和资本价格一定。 同样,我们把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画在一张图上,此时应注意,谁是固定的呢,是等成本线,那我们就看无数条等产量线中哪一条和等成本线相切,那么,切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它表示,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图中的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这样厂商就会达到最大产量。 此时,生产要素组合满足什么条件呢,大家注意,等成本线的斜率是w/r,等产量线Q2在E点切线的斜率是在该点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就是两者的边际产量之比。两者应该是相等的。见PPT Q1与等成本线交于RS两点,它们为什么不是最优点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此时这点的等成本线斜率并不等于等产量线在该点的斜率。 在R点每单位支出购买劳动所产生的产量的增加量要大于每单位支出购买资本所产生的产量的增加量,所以要增加劳动的投入。 反之则要增加资本的投入。 42 只有在E点这种增加量是相等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大家还记得吗, 目标函数是什么:max Q=f(L,K),约束条件:wL+rK=C0。 下面我们再来看在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时最优的生产组合是什么。 那么,此时,什么是固定的呢,除了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是固定的,其产量也是固定的,题目中都说了。此时总成本C是变动的。 反应在图形上,等产量线则是固定的,等成本线是移动的,由于资本、劳动价格不变,所以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不变,只是截距会发生变化。 所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等成本线进行平移,来找到和等产量线相切的一条等成本线。切点就是均衡点。 等成本线的斜率是w/r,等产量线Q2在E点切线的斜率是在该点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就是两者的边际产量之比。两者也应该是相等的。 这和我们在上面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 所以这所谓的两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此时的数学注解方法是什么呢, 目标函数是:min wL+rK,约束条件: f(L,K)=Q0 下面我们看一道例题。说一下求导。 关于生产扩展线,我们在这里只是大致介绍一下 先说一下等斜线。 说到扩展线,说明等成本线移动,等产量线移动,不同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强调,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 为什么,因为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 在生产理论中,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 43 规模报酬变化的概念: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企业总产量发生的变化。 最后说规模不经济的概念 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100%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100%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100%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来定义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见PPT。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以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我们再来看一下规模不经济。很多情况下,规模经济大多数由于管理水平造成的。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是靠机遇一不小心做大的,而它的管理水平、人才团队和组织能力等都没有跟上。可介绍一下企业的边界问题。 最后,看一个案例题。 与服务性厂商一样,当今许多制造商在顾客咨询系统、改变订单的反映程度、时间安排、产品可靠性和技术更新等方面也在进行竞争,而不仅仅是产品交货和维修保障。厂商要有资格并实际赢得一份订单,常常需要超过实际产品的质量特点和服务。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希望其所有的制造供应商不断地改进生产过程,达到ISO9000制造质量标准。沃尔玛公司要求它的时装供应商向沃尔玛配销中心的计划发货要及时交货。迪斯尼公司所选择的礼品制造商都能按照短期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改变生产计划,所以能比传统的按订单制造商品的制造商具有更强的订单变化反应能力。因此,现在的产品线成本通常包括与标准生产和装配有很大不同的营销、分销和运营活动部分。 有时,这些增加的供应活动会表现出递增的报酬和递减的成本。比如,力求采纳一种对自己产品(如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有利的行业标准,需要 44 促销和其他营销方面的努力,但由此会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使用索尼数字电视接受机的用户基数越大,用此技术传送的节目就会制作得更多;这样的节目越多,吸引更多的居民接受这种更新就更容易和更便宜。另一例子,越是更多的人采用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独立的软件开发商就越会引进更多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越多,其他人采用微软公司视窗系统的可能性越大。由规模报酬递减规律,促销支出的边际报酬最初表现出递增,但最终会出现递减。然而,由于新的行业标准或某项新技术的采用,可能持续存在报酬递增的情况。 比如,英特尔公司奔腾处理器的市场份额越大,采纳另一项行业标准或新技术所要求的促销成本就会越低。当然,对采纳这些革新的限制因素也是更新技术的出现(比如网络计算机比独立计算机需要更小的处理能力)。 45 第五章 成本理论 成本是企业、政府乃至消费者个人进行经济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厂商要取得最大化的利润,政府要想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个人要想实现资产的有效组合,都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这一章我们将从厂商决策的角度讨论成本理论。我们将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收益分析研究厂商的利润最大问题。 在生产理论中涉及到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将进一步讨论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仍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给定的。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我们一般所说的是生产成本,它是指企业对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在在经济学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需要引入机会成本概念、显成本、隐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见PPT。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成本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影响厂商决策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般指会计成本。比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的生产的显成本。显成本应符合机会成本的概念。 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为了生产,一个厂商除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和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这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那么厂商使用自己的生产要素时,也应该得到报酬。所不同的时,现在厂商是自己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就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称为隐成本。隐成本也应符合机会成本的概念。 46 并不是厂商所耗费的所有成本都要列入机会成本之中。只有那些与厂商决策有关的成本才列入机会成本之中。 例如,有一种成本,叫旁置成本,也叫沉没成本,就不列入机会成本之中。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看另一个概念,利润。利润分这几种, 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通常简称为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经济利润。有时,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在西方经济中,还需要区别一个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所支付的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应获得的报酬。 它有两点需要注意,见PPT。 为了理解正常利润是成本的一部分这一说法,我们就需要运用前面讲到的机会成本的概念,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企业所有者同时拥有企业的管理才能时,他可以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选择是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另一种选择是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如果他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他可以获得收入报酬。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所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应当自己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在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可以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看一下这个例题。它可以让我们更明白相关概念。 成本理论是建立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已经知道,生产理论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相应地,成本理论也分为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由于在短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而长期则没有可变和不变成本之分。 不变成本,也叫固定成本、固定开销、沉淀成本。是指即使产出水平为零也 47 必须支付的开支总额。固定成本不受任何产出量变动的影响。 可变成本指随着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支,包括原材料、工资和燃料等,也包括非固定的所有成本。 沉淀成本、沉没成本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英文单词是一样的。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总产量与总成本 在本章,我们在课上的安排和书上有些不同,所以我们注上了和书上章节相对应的部分。大家可以参照相应章节进行学习。 我们知道,生产和成本分别从实物量和价值量角度研究生产问题。在许多工厂中,生产由专门生产部门管理和控制,而成本多由财务部门进行负责。 既然研究的是同一问题,那么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必定有着密切联系,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回顾一下学过的短期生产函数。如果假定厂商在短期内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中,劳动投入量是可变以,资本投入量是固定。那么生产函数可以写成这个样子,见PPT。 这个式子表明,在资本投入量固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和产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厂商可以通过对劳动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不同的产量水平。 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为:厂商根据不同的产量水平要求,来确定相应的劳动的投入量。根据这种理解,并且假定劳动价格和资本价格是给定的,那么短期总成本曲线可以写成下式的样子。见PPT。 在这个式子中,rk是固定成本部分,是个常数,我们用b表示,前一部分是可变成本部分,可以写成这个形式,那么短期总成本函数就可以写成这个样子。 在这里,STC(short-run total cost)是短期总成本的英文缩写,是厂商在长期生产中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我们可由短期总产量曲线来推出,具体步骤见PPT。 式中TFC表示总固定成本(total fixed cost),TVC表示总变动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厂商在短期内不可能将生产推进到第三阶段,所以 48 按一般习惯,总成本曲线由生产中第一、二阶段的短期总产量曲线推导而出。 至于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这部分内容,我们就不讲了,而且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大家应注意,这部分内容是很有意思的,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生产和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二、各类短期成本曲线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短期的概念和短期成本函数。 在短期,厂商的成本可以分为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具体地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面我们一一进行介绍。 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例如,建筑物和机器的折旧费等,这部分不变要素的投入的多少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总不变成本是一个常数,反映在坐标平面上就是一条水平线。 总可变成本是TV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例如,厂商对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人工资的支付等。其曲线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止方倾斜的曲线。其函数表达式可以写成这种形式。 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它是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之和。函数表达式是这样的。 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它是一条双曲线,其函数表达式是这样的。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其函数表达式为。 平均总成本AC 边际成本MC 从以上各种短期成本的定义公式可以看到,由一定产量水平上的总成本(包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出发,是可以得到相应的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 三、种类短期成本曲线及相互关系 下面来看一下这些不同类型的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 49 这张表是一张某厂商的短期成本表列。表中的平均成本和边际的各栏均可以分别由相应的总成本的各栏计算得出。这张表体现了各种短期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面这两个图是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短期成本曲线图。这是一个典型的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从上面图中可以看到,总成本曲线是一条由水平的总固定成本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每一个产量是,总成本曲线与总变动成本曲线两者的斜率都是相同的,并且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都等于固定的不变成本。这显然是由于总成本曲线是通过把总变动成本曲线向上垂直平移总固定成本的距离后得到的。 在上面这张图中,还可以看到,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在同一产量水平(大约是2.5个产量单位)各自存在一个拐点B和C,在拐点以前,总变动成本和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在拐点以后,两者的斜率是递增的。 从下半张图中可以看到,AVC、AC、MC曲线均呈U型特征,而且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 最后,我们将整张图一起来看,可以发现,MC曲线的最低点A恰好对应TC曲线的拐点B和TVC曲线的拐点C;在AVC曲线达到最低点F时,TVC曲线恰好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点,与TVC相切于G点;在AC曲线达到最低点D时,TC曲线恰好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与TC曲线相切于E点。 从这几条得自于实际数据的曲线,我们可以抽象出这几类短期成本曲线,见图。 关于短期成本曲线所体现的这些特征的原因,或者说是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我们知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关于这一规律,我们也可以从产量变化所引起的边际成本变化的角度来理解: 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在开始时的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递增,意味着可以反过来说:在这一阶段增 50 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在以后的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递减,意味着也可以反过来说:在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这样,我们可以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上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用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MC曲线的U型特征,可以解释其他一些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和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 第一,关于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二,关于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两方面的解释,大家可以参阅书上87页的解释,说得比较明白了,这里就不再说,大家可以回去自己看一下。 四、短期产量和短期成本 参照PPT讲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关系,提醒大家看着书上图听。 参照PPT讲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关系,提醒大家看着书上图听。 做道习题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这一节我们将讨论长期成本,将依次对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不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厂商的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 为了区分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从这一节开始,在短期成本相关概念前都会加一个“S”,在长期成本前都为加一个“L”。大家要注意。 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相应地,长期总成本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见PPT。 关于长期总成本含义和推导引言可以参照PPT。 51 下面我们参照这张图来详细解释如何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出发来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在图5-2中,有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由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截距表示相应的总不变成本TFC的数量,因此,从图中三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纵截距可知,曲线1所表示的总不变成本小于曲线2,2又小于3,而总不变成本的多少(如厂房、设备等)往往表示生产规模的大小,因此从三条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来看,曲线1最小,2次之,3最大。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那么此时厂商该如何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降低总成本呢,在短期内,厂商可能面临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过小或3所代表的过大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只能按照较高的总成本来生产产量Q2,即在STC1曲线上的F点或在STC3曲线上的G点进行生产,但在长期,情况会不同,厂商在长期可以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于是,厂商必然会选择STC2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低到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即厂商是在STC2曲线上的R点进行生产。类似地,在长期,厂商会选择ST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P点生产Q1的产量,在STC3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在S点生产Q3的产量。这样,厂商就在每一个既定的产量水平实现了最低的总成本。 在图中我们只画了三条短期总成本线,但在理论分析上可以假定有无数条短期总成本线,这样,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找到相应的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都可以把总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可以找到无数个类似于PRS的点,这些点的轨迹就形成了图中的长期总成本LTC曲线。在这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和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所以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可看时间讲下面的内容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沿着图中所有的SAC曲线的连接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从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得到图5-8中的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 52 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其原因在于: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LA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下方,也就是说,此时LMCLAC,LMC将LAC拉上。因为LAC曲线在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降后生升的U型,这就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先降后升的U型,并且,两条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根据LMC曲线的形状特征,可以进一步解释LTC曲线的形状特征。因为LMC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而LMC值又是LTC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所以,LTC曲线的斜率必定随着产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特征。 53 第六章 完全竞争理论 在前面,我们对决定市场需求曲线的消费行为理论,以及决定市场供给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这一章开始,我们重新开始探讨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与以前不同的是,我们是结合市场组织形式来探讨厂商如何决定其产品的价格与产量。 第一节 市场类型的划分 前面我们曾经讲过,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是一种机制。那么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出发点,我们可以将市场进行一些划分。 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 这是根据市场中两类行为主体的力量对比关系来划分的。 买方市场 是指交易主要由买方左右,市场主要是在买方占优势的情况下运行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 市场上商品丰富,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买方有挑选商品的余地。 卖方处于次要地位,并要为促进商品的销售而彼此间展开竞争。 卖方市场 是指交易主要由卖方左右,市场主要是在卖方占优势的情况下运行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 市场上商品短缺,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价格有上升的内在倾向。 交易条件有利于卖方而不利于买方,买方处于从属地位,并要为购买商品而彼此间展开竞争。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这是根据市场上产品的性能及其所存在的有机联系来划分。 产品市场 又称为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物质产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企业在这里出售其产品或劳务。产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我国的产品市场一般又分为三类: 农产品市场:各种农副产品流通的场所. 工业消费品市场:指提供最终产品、直接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消费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指提供资本品以满足生产者中间投入需要的市场。 54 要素市场 是指生产要素进行交换的场所。企业为生产而在该市场购买各种生产要素。 要素市场主要有几种类型:劳动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土地市场。 本章我们研究的是产品商场,或是商品市场,后面我们再讨论要素市场。 第二节 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市场结构类型 通常又称为市场类型,是根据同一市场上卖方竞争程度的不同来划分的。西方经济学一般将市场结构分为4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决定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不同类型的市场,市场交易主体有不同的行为特点,企业对价格、产量也有不同的确定方式。下表对4种市场类型作了简要说明。 这个表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大家能从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再介绍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词,行业,什么是行业,行业是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 那么,为什么在经济理论研究中要区分不同的市场结构呢,我们知道,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供给曲线,厂商的利润决定了收益和成本。其中,厂商成本主要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而厂商的收益则取决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状况。在不同类型的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对其产品的需求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分析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市场类型。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完全竞争市场。 55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的含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运行主体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因为这些经济运行主体在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与产量时不需要采取任何竞争性的策略。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买卖双方数目众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一个买者买与不买,或买多买少,以及任何一个卖者卖与不卖,卖多卖少,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于是,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都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第二,产品无差异,厂商无法以自己产品的特点形成垄断。这里的产品无差异,不仅指产品的质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我们能想得到的方面也完全相同。既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区分商品是由哪一家厂商生产的。或者说,购买任何一家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厂商既不会单独提价,也不会单独降价。这个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一个买者与卖者都是被动的既定市场价格接近者的说法。 第三,各类资源可以自由转移,厂商容易进入和退出。这样,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在这样的过程,缺乏效率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有效率的企业。 第四,充分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能依照完全的信息来确定产量和购买量,以此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排除了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 符合以上四个假定条件的市场被称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学家指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非个性化的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交易者的个性。所有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都是无足轻重的,相互之间意识不到竞争;所有的生产者也都是相同的,也都是无足轻重的,相互之间也意识不到竞争。因此,我们说,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我们也可以看到,理论分析中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56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通常只是将一些农产品市场,如大米市场、小麦市场等,看成是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完全竞争市场呢,因为在对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市场机制及其配置资源的一些基本原理,而且,该模型也可以为其他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一个参照对比。 必须区分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量和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量是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量;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厂商的需求量和厂商需求曲线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是消费者对行业中单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量;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明单个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即单个企业是价格接受者。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仅占市场总需求量中的一个极小的份额。 见PPT。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无力影响市场价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如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先进技术的推广等,使得市场需求线或市场供给线发生移动时,会形成新的均衡价格,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得到由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下的一条的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线。 下面我们看一下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可以分为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总收益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以P表示价格,以Q表示销售量,其公式为;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公式为;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在以后的分析中,我们均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这是一个合理的假定,因为此假定意味着厂商是根据市场上对其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其销售量的)。这样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又可以表示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于是则有PPT。 57 厂商的需求曲线可以出自各个不同的给定的市场的均衡价格水平,但它们总是呈水平线的形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收益曲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厂商的收益这一概念。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它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它们的定义就不用解释了,公式见PPT。公式中的P是既定的市场价格,Q表示销售总量。 厂商的收益取决于市场上对其产品的需求状况,或者说,厂商的收益取决于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特征。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厂商的需求曲线具有不同特征。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决定相应的收益曲线的。 在以后的分析中,我们均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的需求量。(这一假定是合理的,因为此假定意味着厂商是根据市场上对其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其销售量的)。 这样,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可以表示:在每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于是,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的结论。即PPT上的结论。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下表来具体说明。可描述一下表中内容。 下面这张图是根据表中数据得到的,这张图体现了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的特征。由图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三条线是重叠的,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而总收益曲线则是一条呈上升趋势的曲线。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 在短期内,固定投入不变,完全竞争厂商只能通过调整投入来改变产量,并在一个最佳的生产水平上实现最大利润。 此时,均衡价格P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均衡条件(利润最大化):MR=MC 58 我们来看一下其推导过程,先来看一下数学推导过程。见PPT。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下图解。见PPT。强调一下注意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以这个条件是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为例推导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但是,这一均衡条件不仅对于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而且对于长期生产,也都是适用的。总之,大家记住,一般地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通常写为MR=MC。 最后,大家要明白,完整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我们还少说了一个东西,就是二阶条件要小于零,为什么呢,因为一阶条件等于零,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它有可能是最大值,也有可能是最小值。所以完整的应该是同时考虑二阶条件,但在我们的课程在,一般情况下,只记住这个条件就可以了。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问题。 短期内,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求、供<求的情况,从而引起价格较高、较低的情况。短期均衡就是要分析这两种情况下个别厂商产量的决定和赢利的状况。 我们分别看一下会出现的几中情况。 从这五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式吕,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下面我们再来看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来表示,我们来看。PPT。 P=SMC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这一等式成立,从而实现最大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即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供给)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 59 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说,PPT上的话。它说明了什么呢,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如有时间,顺便讲一下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即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加图。 我们知道,在任何价格水平上,一个行业的供给量等于行业内所有厂商的供给量的总和。据此,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大家要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等到行业短期供给曲线的定义。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这种说法就成了一种粗略或不准确的说法了。因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会使厂商的短期生产成本和相应的短期成本曲线发生移动,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也会发生移动,并进一步影响行业的供给曲线的构成和位置。这里我们仅为了说明完全竞争行业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之间的简单关系,所以设定了这一假定。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从沉淀成本考虑,或者是处于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但又大于平均可变成本这一状况,还是可以进行生产的)。 第五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P=MR=LAC) 前面我们曾经指出,以上分析中,始终隐含着一个假定,即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但在长期,当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由于市场上的企业数在变动,不再是市场上每个企业供给曲线的简单相加;因为所有企业的产量发生变动时,可能会影响要素的价格, 从而导致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的移动 。 可分为三种情 60 况: 这三类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各具有自身的特性。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个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需求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应该由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出发,来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右图中(左图是厂商,右图是行业),由市场需求曲线D1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1的交点A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1,在P1价格水平下,完全竞争厂商在LAC的最点E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均为零,行业内不有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故A点为行业的一个长期均衡点。此时,均衡产量为Q1。 此时,若有外生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增加,D1右移至D2,此时市场价格水平为P2,在新的价格水平下,厂商在短期内沿着既定生产规模的SMC曲线,产量将提高到Q2,并获得利润。 从长期看,单个厂商获得利润,将会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行业,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供给增加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它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由于成本不变行业,所以生产要素价格不发生变化,企业的成本曲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行业的供给增加会使得厂商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市场价格随之下降。这一过程直至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即原来的长期均衡价格。D2和S2的交点是行业的又一个长期均衡点。连接两点,等到一条水平线。 成本递增行业:行业产量增加引起要素需求增加,会导致要素价格上升。 为什么为出现成本递增呢,主要原因是投入物必须提高价格才能获得;扩大生产后不得不增雇效率较低的工人;或一些产业随着行业的扩展,产出率发生递减现象。 成本递增: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我们简要解释一下,当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上升,厂商在短期内仍以SMC1所代表的既定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由此获得利润。 长期,新厂商会加入。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在成本递增行业,生产要素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升,使得厂商的成本曲线位置上升,LAC1和SMC1曲线的位置向上移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一直移动到如图的位置,分别在E2和B点实现厂商的长期均衡和行 61 业的长期均衡。 成本递减,解释,PPT。 成本递减,完全竞争行业达到长期均衡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 解释原因和上面类似,但LAC是向下移动,供给曲线还是右移的。 对完全竞争的评价 说一下均衡条件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说一下优缺点。 看个例题。 可加一些评述。 62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下面我们看一下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的三种形式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我们先讲一下垄断。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1)含义: 又称垄断,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 (2)条件 行业内只有一家厂商,个别厂商的均衡就是全行业的均衡;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没有任何近似的替代品; 进入壁垒非常高。 经济学家贝恩(Bain)和斯蒂格勒(Stigle)分别定义了进入障碍——贝恩:现有企业对潜在的竞争者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如技术优势);斯蒂格勒:只有新的进入者必须负担,而行业中早已存在的企业并不负担的成本(如市场攻关)。 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2)形成的原因(在相当大的产出水平范围内平均成本递减) 政府借助政权对某行业进行完全垄断;如铁路运输、供水供电部门等,北京的出租车行业也是。 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资源和矿藏,从而能对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厂商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从而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 某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即需要达到很大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需要巨额的投资,整个行业需要全部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才能达到这种规模,并能满足全部对该产品的需求。如石油开采。 (自然垄断具有合理性,而技术垄断或政府特许形成的垄断是不合理的。) 关于技术垄断,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专利制度有利于促进采用新技术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鼓励技术进步,但是,由于进步而获得的利益,是否大于由于技术垄断所产生的损失,还在进步探讨中。 63 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也很严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垄断市场也几乎是不存在的。在西方经济学,由于完全竞争市场被认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从而完全竞争市场模型通常被用来作为判断其他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高低的标准,那么,垄断市场模型就是从经济效率最低的角度来提供这一标准的。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其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我们仍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于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用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 收 益: TR( Q )=P•Q 平均收益: AR ( Q ) =TR/Q=P 边际收益: MR ( Q ) =d(TR)/dQ 我们还是先说一下结论,再进行解释:总收益是先增后减。此外,由于销售量增加时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因此MR会减少,这样MR与AR就不会相等,而是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到最大值。 64 我们再来看一下MR、AR曲线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见PPT,这三种情况在图中都得到了体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所作的分析,对于其他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厂商也同样适用,只要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的厂商的各收益曲线就具有以上所分析的基本特征。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及时调整产量,因此也会出现供求不平衡的现象。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仍然要根据MR=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 图中SMC曲线和SAC曲线代表垄断厂商的既定的生产规模,D曲线和MR曲线代表厂商的需求和收益状况。垄断厂商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条件,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在短期均衡点E上,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为FQ1,平均成本为GQ1,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垄断厂商获得利润。单位产品的平均利润为FG,总利润相当于P1FGH的面积。 为什么垄断厂商在MR=SMC的均衡点上,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呢,MR>MC是,增加产量是有利;MR r ? 119 如果r0 > r,则有利可图,I , 如果r0 < r,I , 从这一点考虑,我们可以看到,I=I(r)呈反方向,投资与利率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投资函数。 I=I0-d r ,I0:自发性投资,d : 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用图形表示是这样的。 这条曲线就叫做投资需求曲线或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 什么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呢,我们来看一下定义,再结合例子来看其意义是什么。 指能使投资者的预期净收益的现值等于投资物供给价格的一种贴现率。 MEC是一个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之供给价格。即(R:供给物价格,Ri :投资物每年预期收益) 什么是贴现率和现值呢,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年本利和:100(1+5%)1=$105 第二年本利和:105(1+5%)=100(1+5%)2=$110.25 第三年本利和:110.25(1+5%)=100(1+5%)3=$115.70 以此类推,一般地有: R1=R0(1+r) ,R0=R1/(1+r) R2=R0(1+r)2 ,R0=R2/(1+r)2 Rn=R0(1+r)n ,R0=Rn/(1+r)n 这里的R0就是现值,而r就是贴现率,就是怎么把未来的钱折合成现期的钱。 根据Keynes的观点,资本的MEC是递减的(凯恩斯三个基本规律之一),这是因为: 投资越多,对资本设备的需求越多,资本设备的价格也越高;为此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所以投资预期利润率将下降; 投资越多,产品未来的供给越多,产品的销路越受到影响,所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将下降。 某企业投资$30000购置一台设备,使用期限3年,3年后全部损耗无残值。三年收益依次为$11000,$12100,$36410。 如果贴现率10%,那么三年内每年收益的现值之和恰好等于期初的$30000, 120 即,此是MEC就是10%, 如果资本物品在几年中使用完,且有残值,则资本边际效率公式是这样的。 反过来,如果已知R、J,以及各年的现金流量Ri,即收益,则可以算出r0,如果r0>r,则有投资价值。 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四个项目,当市场利率不同时,可投资的项目是不一样的,这些折线就形成了单个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阶梯状的。 如果我们把多个企业的加总到一起,同时考虑到市场利率在不同值是的情况,资本的边际效率就会成为一条连续的曲线。 那么, 这条MEI曲线又是什么呢,MEI是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每个企业增加投资会使资本品的价格上升,也就是说上式中的R会上升,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则必然有r0的下降等式才会成立。即投资的边际效率要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也意味着MEC曲线并不是投资曲线。 MEI曲线才是投资需求曲线。 这样我们就得到的投资曲线。其中I0 是自发性投资支出,是个常数。d 是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大小, 除去实际利率水平的影响,预期收益也会影响投资 对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测 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称为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 产品的成本 工资成本的增加会降低企业利润,减少投资预期收益;另一方面工资上升又意味着多用设备更加有利可图。 投资税抵免 为鼓励企业投资,一些国家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6.风险与投资 经济趋于繁荣时,企业对未来看好,会认为投资风险较小而增加投资;反之则会减少投资。 7. 托宾的―q‖值 121 q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以q值大小作为企业是否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第二节 IS曲线 在上一章学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我们将投资作为一个常量,认为它的决定因素是在收入决定模型之外。然而经过分析我们也已指出,投资额的大小与货币市场均衡利息率的水平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新的投资函数: I=I0-d r 投资与利率负相关 当I=I0 时国民收入的变动(已讨论) 当I=I0 - d r 时,国民收入是如何变动的呢,这就是IS曲线要研究的 IS曲线即I=S点的轨迹 确切的说IS曲线是一条代表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在每一个利率和收入的组合下,都有i= s,即产品市场是均衡的,所以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我们来看一下IS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先来看下数学方法的推导。 已知:I=I0-dr, C=a+bYd,S=-a0+(1-b)Yd 由I=S, I0-dr = S=-a0+(1-b)Yd a+I0-dr =(1-b)Yd 令A0= a+ I0 则可推出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关系式。乘数K让表达式更简单。 这是两部门的IS曲线公式,四部门的IS曲线公式要复杂一些,还有乘数K,但原理是一样的。这里我们用是是比例税,且考虑了政府的转移支付问题。 图形的推导更加直观,原理也是一样的,同样要用到投资函数、I=S、储蓄函数。看图。找A点,再找个B点,一连就成了(书上是逆时针转的,我们这里是顺时针转的,只要明白了,怎么转是无所谓的。 IS曲线的几何含义和经济意义 几何上,IS曲线表示了一条利率和国民收入负相关的曲线,是自左向右下倾斜的一条曲线。 122 经济上,是任一给定的利率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一水平上,投资等于储蓄。 因此,IS曲线是I=S的点的轨迹,即由商品市场均衡条件投资等于储蓄而形成,IS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投资等于储蓄。 因为ra>re ,IaS 经济要扩张 为什么为这样,大家可以回去自己分析一下。 关于IS曲线的移动,书上是用图形表示的,我觉得的有些麻烦,用公式表达我觉得的更简单好记,大家怎么记都可以,关键能记住。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利率是如何决定,在商品市场均衡中不能找到答案。当经济均衡I=S时,有一个均衡的收入水平,有一个利率水平, 凯恩斯认为,利率的决定只能由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和对货币的需求量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外生变量) 货币需求是利率决定的主要因素(内生) 货币的界定就是货币的供给,前面我们说了,它是由政府控制的,是外生变量。那它包括什么呢, 定义: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进行交换的商品。 M1=现金(硬币+纸币)+Bank活期存款(可开支票) 现金是处于银行之外的在公众手里持有的 活期存款: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以支票帐户存在的活期存款。 123 介绍一下M2和M3,这里只要知道M1就可以了,因为我们所说货币供给是指M1。 下面我们来看下货币需求。 流动性偏好和货币需求动机 对货币的需求,又称为“流动性偏好”(有的书也译作灵活偏好或流动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凯恩斯提出的。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财富如果不以货币形式持有,而以其他形式持有,会给他们带来收益,例如,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不生利息或其他形式收入的货币呢,凯恩斯认为,就是因为货币具有这种使用上的灵活性,随时可以满足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 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是不同步的,因而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日常需要的开支。这种需要取决于收入水平、惯例和商业制度,而惯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不变,于是按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 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为应付突发事件、意外支出而持有的货币。对于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货币需求在个人来讲取决于对风险的看法,整个社会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 两个动机表示为:L = L(y), 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可以简写成Lr=ky。 11 3)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买卖证券而持有的货币。是为了准备购买证券而持有的货币。我们假定人们一时不用的财富只能用货币形式和债券形式来保存,债券能带来收益,而闲置货币没有收益,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呢,这是因数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来进行投机。 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与利率高低成反比。 我们以英国政府曾经发行的一种统一公债为例,这种国债券事实上没有偿还资金的时期(又译为永久公债),但是债券持有人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售出,收回本金。由于每张债券的利息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它的市场价值P等于固定债息R除以年利率r的结果:P=R/r。如果一张债券一年可获利息10元,而利率若为10%, 124 则这张债券的市价就为100元(均衡价格),如果市场利率为5%,则这张债券的市价就为200元。所以债券价格一般随利率变化而变化。 由于债券市场价格经济变动,凡预期证券价格上涨的人,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备日后高价卖出,反之则先卖出待以后债券价格下降进再买进。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L= L(r),随利率变化而变化(r指百分点),简写为L=-hr。负号表示反222 向变动。 若将三种动机引致的货币需求加总,就得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L=Lt(Y)+Ls(i)= ky-hr 公式说明社会上的货币需求将随着收入与利息率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 图上的两个函数的叠加。 流动性陷阱 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量来压低市场利率的政策并非永远有效。凯恩斯认为,在投资的利润率不但降低的同时,作为投资成本的市场利息率却不能无限下降。在它比较低的位置,表现为一条水平线。这一段水平的货币需求曲线就叫流动性陷阱,其特征是不论货币当局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量,都无法使均衡利息率继续降低。 因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价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再去购买有价证券,都要留在手中,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投机心理。 我们把这种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 由鲍莫尔、托宾提出,认为持有货币就像持有存货。收入增加,需要更多货币从事交易,货币需求增加; 利率提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会上升,货币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 凯恩斯理论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只与收入有关,因此这一理论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125 货币需求的投资理论 由托宾提出。认为人们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选择来安排其资产的组合。货币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时候最安全,但没有利息收入。购买债券可以有利息收入,但是要承担风险,人们会根据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作出是购买债券还是持有货币的决策。 利率上升,利息可以获得更多,会更多购买债券,持有货币减少 预期资产收益增加,也会增加购买债券,持有货币减少 货币供给(一般指狭义概念) 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 M1+定期存款 近似货币:M3=M2+大额定期存单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狭义货币。 它是一个存量概念 是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它是一个外生变量 它是一个客观量值,而非主观量值。 均衡利息率的确定 区分一下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我们讲的都是实际货币供给。 前面我们曾经讲过,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货币供给曲线Ms和货币需求曲线L的交点决定了利率的均衡水平。它表示,只有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的移动 一般说,若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利息率会下降(人们认为持有货币数量今偏多,就会购买债券,于是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若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利息率会上升。两者成反比例变动。 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也会导致均衡利息率的变动。但其有流动性陷阱限制。 126 第四节 LM曲线 LM曲线就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收入和利率组合的点的轨迹,或者说是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 用公式表达就是M=L 我们这里的货币指的是实际货币量,它和名义货币量的差别是差一个价格指数。 我们来看一下LM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已知:Md=L=kY-hr,Ms / P=M为一常量。则有见PPT Mh Y,,rkk 关于LM曲线的图形推导,这里我们不再按照书上的四个图方式介绍,大家回去看一下,应该比较清楚。这里我们根据公式大致推导一下。 LM曲线的几何和经济含义 几何上,LM曲线表示了一条国民收入和其相应的利率负相关的关系,是自左向右上倾斜的一条曲线。 经济上,是一定的国民收入相对应的利率水平,在这一水平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因此,LM曲线是L=M的点的轨迹,即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而形成,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货币需求等于供给。 LM曲线外任一点都有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不相等。LM曲线右侧,L 大于M;LA曲线左侧,L小于M(相同利率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所以L在大于M) LM曲线的移动,强调一下纵轴和横轴。要记住反过来。 LM的三个区域 根据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投机需求的大小,可以将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Keynes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 我们知道,影响LM曲线斜率有交易需求动机和投机需求动机,为什么这里只分析投机需求对LM曲线斜率的影响呢, 因为西方学者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而投机需求则 127 有较大的变动。 凯恩斯区域 Keynes认为,当利率水平下降到很低水平时(债券价格上升到高点),人们手中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会去卖债券,收回货币,因而货币需求成为无限大 即存在流动性陷阱 LM曲线变成一条水平线,即Keynes区域 此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利率不会再降低,而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让IS曲线右移。LM曲线呈水平状态的这个区域称作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古典区域 相反,如果利率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货币的投机需求为零(h=0), 因为债券价格处于最低点(债券只会涨不会跌),人们手中本来准备用于投机的货币全部去买债券. 即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影响,LM线成垂直 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这一区域称为古典区域. 中间区域 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情况下,为保持货币市场均衡,交易需求量必须随利率上升而增加. L=L1+L2=kY-hr 当r ,,L2, ,M=L(保持均衡) ,L1 ,,Y, 因此利率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即LM曲线在此区域的斜率是正值。 第五节 IS-LM分析 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说明了总收入取决于与总供给相等的总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于消费倾向在短期是稳定的,因而有效需求主要取决于引致投资。投资量又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比较。若资本边际效率为一定,则投资取决于利率,利率取决于货币数量和货币需求。货币奢求由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交易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可见,在商品市场上,要决定收入,必须先决定利 128 率,否则投资需求无法确定;而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决定的。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不先确定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利率又无法确定,而收入水平又是在商品市场上决定的,因此利率的决定又依赖于商品市场。这样,凯恩斯的理论就陷入了循环推论。 凯恩斯的后继者发现了这一错误,并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就是IS-LM模型。 IS-LM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了四个区域。 我们来看一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是如何同时达到的。A点投资小于储蓄,生产不足,造成萎缩,向左移有一个力;货币需求大于供给,会使得利率上升,向上一个力,合力向左上,从而发性移动,在其它曲线的点可类似分析。调整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应该是均衡点。 LM不变,IS变动,收入和利率同向变动;IS不变,LM变动,收入和利率反向变动;两条曲线同时变动会对均衡的产出与利率变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此可以对收入和利率进行调控。 129 第十三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前面我们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的时候,都是在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下进行的,这些讨论都没有说明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学习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则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了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这一章的目的就在于求得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并且说明这两条曲线的作用是如何造成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变动。 对于总需求曲线,西方学者的认识大致是相同的,但对于总供给曲线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下面我们来简要看一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概念 AD——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在四部门条件下,通常有 AD=AE=C+I+G+ (X-M) AD函数被定义为: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即Y=Y(P)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价格水平与AE的关系 P,, 利率, ,投资, , AE ,(凯恩斯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越高,商品和劳务越贵,所需交易的现金就越多,如果货币供给不变,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会使投资水平下降,使得总支出水平下降。 P,,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 AE ,(庇古的财富效应),也可简单地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物价水平的变化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影响均衡产出水平的,这种影响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凯恩斯效应。 庇古效应是对凯恩斯效应的补充,与凯恩斯效应合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经济学中的财富效应,最初是指庇古提出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即―庇古效 130 应‖。即庇古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其它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当一国物价水平下降时),将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促使经济体系重新恢复平衡。 P,,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昂贵,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NX , , AE , (蒙德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AD曲线的推导(450线模型) AD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 用公式推导国民收入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见PPT。 AD曲线的移动,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 总产出与就业水平 AS定义 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AS函数Y=Y(P) 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AS曲线和生产函数 我们以前学过,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劳动N与资本K)的投入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 以前我们学过的是微观生产函数,现在要讲的则是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Y=f(N,K),其中N—就业量,K—总资本存量 宏观生产函数也有长短期之分 短期生产函数有两个重要性质,这个从图形上就可以看出来: 一是总产量随着劳动投入量,即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131 二是在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量不变的假设条件下,也遵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潜在产量与潜在就业量的概念。关于什么是充分就业我们后面会讲到。 长期内技术水平可以提高 人口增长会带来充分就业劳动量的变化 资本也会变化 所以生产函数为: 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资本量,Y,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注意:我们这里只分析短期生产函数 从宏观生产函数中我们看到,总供给主要由社会总就业水平决定,那么就业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市场,劳动市场。 关于劳动市场,我们很容易明白,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工资水平,确切的说,应该是实际工资水平。 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的均衡的实际工资率和就业总量。见PPT。 第三节 总供给曲线 明白了劳动市场,我们来看AS曲线的推导。 AS曲线推导 (加总法):总供给函数是全社会所有厂商的个别供给函数加总起来的结果。这么理解的话,AS曲线似乎应该是这个样子,但在 AS曲线推导(推导法) 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AS曲线,货币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劳动市场永远充分就业(价格对就业没有影响,就业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推导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即社会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短期时,由于存在货币工资“刚性”,简单的说就是货币工资不容易变动。导致了短期总供给曲线是这个样子。 AS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 132 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SAS曲线表明在短期内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而LAS曲线说明在长期内,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无关。 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这是我们从长期和短期分类来看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学派对供给曲线的看法。 古典的AS曲线 Y*——潜在产量 它表明: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量Y*决定,因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实际工资立即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变化。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Keynes的AS Keynes 主义者——用工资和价格刚性来解释―为什么AS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在极端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这时社会有大量的闲置资源,大量闲置资源的使用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使价格有所变化。 刚性(粘性)—即劳动工资并不会随劳动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原因: ―货币幻觉‖ 工资受劳动合同关系约束;如果整个社会所有企业合同期限不一,则整个社会工资只有缓慢变化。即使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变动较大时,工资也只能缓慢变化。因此AS是较平坦的甚至完全平坦。 ―菜单成本‖理论 即使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需求方有利,企业主也不会解雇熟练工人而用低成本且不熟练的工人。 AD-AS Model可以用于解释经济萧条、高涨、滞胀等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 在政策上认为经济社会虽然从长期趋势上看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但短期来看,不排除经济萧条、高涨、滞胀等现象存在 宏观调控仍是政府政策的主要部分 133 长期来看,在价格水平的不断调整中,经济会自动调整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如果价格的变动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则总需求的变动只会表现为价格水平的变动,国民收入则一直保持在潜在的产量水平上 第四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模型及宏观经济运行 在得到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之后,我们便可以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 现实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需求的变动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即消费需求变化、投资需求变化、政府支出变化和净出口需求变化。总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宏观经济运行企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当经济社会的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处于萧条状态时, yP11其产量和价格分别为和,二者均处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此时,越是偏离充分就业,经济中过剩的生产能力就越多,价格下降的空间也就越小,价格下降的程度小于就业量下降的程度。当经济社会的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处于过热状态 yP22时,其产量和价格分别为和,二者均处于高于充分就业水平,此时,越是偏离充分就业,经济中的生产能力就越紧缺,产量增加的空间也就越小,价格上升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价格上升的程度大于产量上升的程度。上述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的变动,使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 134 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劳动力是最重要资源,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处于没有工作的―闲置‖状态,并且带来多层面的其它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第一节 失业理论 1、失业的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失业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三个条件:(1)一定年龄以上有工作能力;(2)没有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它们必须同时成立,才能满足对失业对象的定义要求。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它包含有工作和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换言之,劳动力等于就业人数加上失业人数。因而失业率表示为: 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流转关系如PPT图 在定义劳动力年龄界限,满足寻找工作条件的频率(一定时期寻找的次数)标准,以及暂时性失业的统计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国别差异。另外,各国失业数据来源也不同:一些国家采用住户调查方式获得信息,一些国家利用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等社会保险数据,还有的国家利用官方就业数据和劳动力数据来推算失业数据。 我国失业统计框架 三个基本统计概念:(1)―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2)―从业人员‖: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135 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等。 (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相适应,我国失业统计存在多方面特点或问题。第一,仅包括城镇经济,没有包括农村。第二,仅限于有城市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包括来自农村但实际常住城市的劳动力对象。第三,失业统计中判断人们是否在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为标准,如果没有在相关机构正式登记,就会被失业统计所遗漏。第四,没有包括下岗人员。 失业的种类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局面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失业可以相应分为不同类型。标准经济学教科书讨论的失业,一般以具有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达国家为对象,失业主要表现为摩擦型失业、结构型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等类型。然而,如果把观察视野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以及体制转型国家,还可以发现与二元经济和体制转型相联系的特殊失业形态。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部分技术员工需要寻找新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等等。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 the jobs)‖的失业状态中。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在性质上与前两类失业完全不同,它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经济系统 136 内在的运行规律,而是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的企业开工不足。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收入减少,对未来经济走势悲观的预期使人们减少消费与投资,这就迫使厂商减少产量,解雇工人,使失业人口迅速增加。 隐蔽性失业 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失业。表面上看隐蔽性失业人口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按时得到工作收入,但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未做出任何贡献,即便将其解雇,企业与社会的产出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区分相对性:摩擦性失业可以看作是一种因择业不当发生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原因也在于经济调整存在摩擦。它们统称为―摩擦和结构性失业‖,与它对应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这里―自然‖指经济中―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得以实现的失业率;所谓潜在产出,则是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产出水平。 4、充分就业 依据自然失业率概念,即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也不等于没有失业。换言之,即便经济运行状态再好,实际失业率也不可能长期低于自然失业率。 第二节 失业和代价与治理 奥肯法则 经验表明,商业周期中,失业通常会伴随着产出的变动而变动。奥肯首先发现了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着显著关系。根据这一法则,实际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每提高1%,实际国民产出量就会减少2%;而每当政府将失业率降低1%,实际国民产出就增加2%。 实现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上每个劳动力都有工作,它被定义为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自然失业率,是一个国家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它被视为经济社会一个无法消除的失业硬核,也被称为―正常失业率‖。 失业的代价 1)经济代价: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导致产量损失。 2)社会代价:给失业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心理伤害。 137 3)政治影响:过高失业率还可能影响政治稳定。 失业的治理 教育普及和劳动力技能培训,树立现代就业观念,有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减少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发生机率和时间延续长度。 适当运用宏观调节政策工具,有助于降低经济周期不景气阶段需求不足失业。 实施正确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逐步减少发展型失业和体制转型伴随的失业。 另外,需要建立包括失业保险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第三节 通货膨胀及其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持续和普遍的上涨。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物价总体水平的上涨; ?时期性,指一段时期内物价总体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 ?在不同时期,物价上涨方式不同。 衡量通货膨胀指标 (1)消费价格指数(CPI): 以某年的价格水平为基准来衡量市场上各种消费品和服务的成本。这是最常用的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说明消费者在一段时间之内购买产品和劳务所付出的总费用的变化情况. 采用CPI的好处是,使政府比较迅速地了解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物价变动情况,进而可以比较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害,这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通货膨胀对人们心理的冲击,避免社会经济活动出现大的动荡。 采用CPI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CPI毕竟只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少数商品和劳务,而很少能照顾到公共物品、资本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因此难以用它来说明整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 138 其次,因为计算CPI需要事先确定考查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因此就无法涉及那些对消费者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新产品对消费者日常开支造成的影响。 第三,使用CPI只能发现价格表面上的变动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但却无法衡量商品质量变动对产品价值的影响。最后,使用CPI对预先设定的商品、劳务的价格变动进行调查时,忽略了商品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替代关系——当CPI所包括的某种产品价格明显提高时,人们往往会以价格没有上调或上调幅度较小的其它产品来替代这种产品,使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有所减轻。 (2)生产价格指数,又称批发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价格变化情况。 生产者价格指数过去一般被称为批发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购买产品与劳务的费用发生变动情况。 CPI相比,生产者价格指数考虑到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因而能更广泛地说明经济总体运行中所发生的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由于这一价格指数包括了整个生产过程从最初原料投入到最后成品产出的各个阶段的价格变动情况,所以在CPI还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生产者价格指数就可能因为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而率先发生变动。 然而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有不足之处——它不能反映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因此也不足以说明整个国家的物价变动情况。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它衡量不同时期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情况。(平减指数) 3、通货膨胀类型 (1)温和通货膨胀:可以把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10%的通货膨胀称为温和通货膨胀。 温和的通货膨胀也被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它是指价格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地以较低的比率持续上涨。 在这种通货膨胀下,人们对价格走势的预测比较有把握,并可以根据预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因而社会上不会出现明显的恐慌心理,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也比较容易。 (2)加速的通货膨胀:把年上涨率超过50%或者100-200%的称为加速的通 139 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 这种通货膨胀又被叫做奔驰的或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一般都在两位数到三位数,而且在不断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发现货币的购买力急剧下降,货币市场上的真实利息率也经常为负值。 (3)超级通货膨胀:物价年上涨幅度达到三位数或更高的,称为超级通货膨胀或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超级的通货膨胀也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它的通货膨胀率一般在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控,物价水平继续加速上涨,货币极度贬值。这种通货膨胀一般只是在战争或国家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才会发生,其结果往往会在整个经济体系崩溃的情况下最终导致政府的垮台。 (4)隐性通货膨胀,又叫受抑制的通货膨胀。 隐性通货膨胀又被称作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多发生于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短缺‖的特点极为明显,社会上价格上涨的压力极大。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由国家控制,所以表面上价格仍一直维持稳定。 4、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对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实际利息率低于名义利息率,从而使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 通货膨胀对固定收入者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不同财产所有者的影响。 (2)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之所以损害经济效率,是因为它会扭曲价格和价格信号。同时,它也会扭曲货币的使用。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消极影响,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从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通货膨胀发生时不同商品与劳务的价格往往出现不平衡的上升,使得价格信号无法对产品的供求状况做出准确的反映,难以引导资源实现合理的配置,从而降低了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显然有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140 由于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难以准确预期,所以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的风险加大。而不确定性的增加使人们不愿进行新的投资,也不愿签订长期合同,这就造成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通货膨胀尤其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人们会抢购黄金等具有保值功能的资产,社会上正常的消费、储蓄、投资都会有所减少,这显然对经济增长不利。 前文中已提及,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一样被视为社会上的两大祸害,当通货膨胀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时,政府就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理。而治理通货膨胀的一系列紧缩性政策一方面确实可以将通货膨胀的水平压低到公众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但另一方面,也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 (3)对增长的宏观经济影响 除了影响微观经济和再分配,它还影响宏观经济。研究结果表明,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5、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AS-AD框架中的价格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许多,包括需求方面的和供给方面的。但都有一个重要特征:都需要内部累积能量,一单爆发很难平息下去。 (1)惯性通货膨胀 某一既定时期,经济中持续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与人们的期望相适应。这种纳入经济当中的惯性通货膨胀率一般持续不变,直至某种冲击使其提高或下降为止。当AS和AD曲线以相同的比率不断稳步增长时,就会发生所谓的惯性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总需求的变动。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使物价上升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 需求通货膨胀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使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使价格水平升高。见图13-1。 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各个国家的生产能力都有一个由生产资源的数量所决定的最高限度。在这个限度之内,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会使产量相应增加;但如果需求的增加超过了社会的最大供应能力,产量便不能继续增长,此时过大的 141 需求压力只能拉动价格水平逐步提高。除了这种情况之外,由于产品的供给涉及一个或长或短的生产时间,因此在总需求增加后的较短时间内,因为新的增加了的产量来不及提供,价格也会趋于上升。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即,将通货膨胀的发生归因于在一定时间之内,有―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或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 含义:在失业率很高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叫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包括工资、利润和商品) 在社会总需求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如果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也会提高。由于生产是社会供给的研究范畴,所以由生产成本提高引发的通货膨胀被统称为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相比,攻击推动通货膨胀理论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其中心思想是,如果生产的发展使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则厂商若要维持原有的产量就必然索取比过去更高的价格,这使得社会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的这种位移显然会使均衡产出量下降,而价格水平上升。 如果考虑到影响生产成本的各种不同的因素,供给推动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商品推动的通货膨胀。 (4)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指通货膨胀并非单方面由需求或供给因素影响,而是由双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中的常见问题,在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时经常会发现,通货膨胀并非单独由需求或供给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所引起,而是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化往往与政府干预经济的不恰当的政策措施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图说明这种通货膨胀的发生过程。 (5)结构性通货膨胀 指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结构性特点所导致。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既非由需求,也非由供给的因素造成,而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结构性提到所导致。换言之,这种通货膨胀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但经济结构如果发生变化——例 142 如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在消费中想要以一种新产品替代一种旧产品——也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总体变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经济系统结构变化对价格水平所带来的影响: 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 开放部门与不开放部门。 先实现充分就业的部门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的部门。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一致的情况下,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也通常会导致全社会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的普遍提高,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发生了变化,而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这正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中心思想。 (6)预期的通货膨胀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除了社会总需求、总供给、经济结构等现实的因素外,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由于厂商、工会都要根据对整个经济系统价格走势、对其它厂商工资和产品价格的预期来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与工资,如果他们认为未来会发生一定水平的通货膨胀,就会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来相应提高产品价格与工资,其结果往往使社会上的工资与价格水平真的按人们预期的比率增长,通货膨胀发生。 特别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使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大。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同时发生(凯恩斯的观点) 这实际是凯恩斯早期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提出的观点。前文中已经提到,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西方世界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根据对当时经济运行情况的观察,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失业时,由于闲置的生产资源不惜以降低自身价格为代价来加入生产,所以社会价格水平普遍偏低,不会出现价格上扬,也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现在看来,凯恩斯这个观点的提出是符合当时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的。但由于在以后的时间里,需求以外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凯恩斯当时显然没有预见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新情况,所以他的观点的片面性越来越明 143 显地显露出来。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的滞胀是凯恩斯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凯恩斯经济学丧失了在宏观经济理论界的权威地位。 2、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A?W.?Phillips)发表论文,通过分析英国近百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数据,发现了二者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 (1)含义 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水平倾向于上升,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水平倾向于下降。 解释是存在很高失业率时,工人们可以选择的其它工作机会比较少,不会强烈地要求工资上涨;较高失业率意味着较低利润率,企业主会更有力地抵制工人要求涨工资的压力。 这一发现后来被发展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反向关系。这一转换背后实际上暗含了对企业定价行为的一个微观经济学假定。假定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幅度大体稳定,又假定依据企业在平均劳动成本之上比例加成定价,那末价格水平就会与工资率同比例变动,则有: 物价变动率 = 平均劳动成本变动率 = 工资变动率 ―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例如,工资率上升4%,劳动生产率增长1%,则平均劳动成本上升3%,物价水平上升3%。 如果微观层面有足够多企业依据上述原则定价,使平均工资率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具有紧密联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就会表现出反向关系,表现为 the Phillips curve。 它对决策者提出了一个两难问题: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必须接受一个较高的失业率;为降低失业率,又必须接受一个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菲利浦斯曲线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意义 首先,由于菲利浦斯曲线是对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出的,所以它以事实推翻了凯恩斯提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的观点,使经济学者开始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其次,在对菲利浦斯曲线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时很容易看到,菲利浦斯实际上将通货膨胀的发生归因于社会上货币工资的过度增长,即,菲利浦斯曲线是在 144 从供给方面寻找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这比传统理论提出的通货膨胀一定来源于需求的拉动的观点显然是更进了一步。 第五节 反通货膨胀政策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不利的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有以下措施: 1. 紧缩政策 实行紧缩政策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渐进主义”方法,即逐渐的实行紧缩经济,在失业率缓慢上升的压力下。使通货膨胀逐渐得到抑制;二是“冷火鸡”方法,又称激进主义的方针,即大幅度的实行经济紧缩,失业率迅速上升,使通货膨胀得到较快抑制。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第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提高利率。第三,公开市场业务。 2)紧缩性财政政策 主要是指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其中包括削减政府开支,压缩公共工程的支出,并提高个人所得税,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政府和个人支出,减少对市场商品的需求。 总的来说,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信贷,影响投资,从而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以达到压缩总需求的目的。财政政策则是直接影响政府和个人的消费支出,以压缩总需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2. 收入政策 政府为了减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 3. 指数化 指数化是指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 4. 实施供应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即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法来增加供应。主要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同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145 供应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过去只着眼于解决过度需求的做法,从解决过度需求和增加供应两方面来解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状况,以平抑物价,缓解通货膨胀。 5. 其它办法 除以上几种对策外,治理通货膨胀还包括其他一些措施,如进行道德劝说、 结构改革、 货币改革、发行国债等。 146 第十五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控制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在这一理论已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述 萨伊定律是萨伊在19世纪初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供给能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不论生产规模如何扩大,社会上都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 到了1825年,英国更是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普遍性的经济危机,使得经济学家开始注意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注意经济总体指标的变化。 到1929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及其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学家对总体经济运行和生产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运行中不规则的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反复出现的过程。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实际GDP或总产量绝对量的变动基础上的,认为经济周期是指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这一定义被称为古典的经济周期定义。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的,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根据这一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GDP绝对量的下降,只要GDP的增长率下降,也可称之为衰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在对经济运行进行观察时总会发现宏观经济指标上上下下的波动,但有时这些指标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的波动。举例来说,每个国家在重要节日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内市场都是相当繁荣的,反映经营者业绩的各种总量指标都会变得令人乐观,但这种变化有可能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季节性的,很难十分确定经济周期繁荣时期的到来。 到目前为止,尽管各国政府都乐于享受经济周期带来的繁荣,而力图消除周期性衰退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各种经济政策的实施很难说达 147 到了抹平经济波动的目的,经济周期还是继续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是从了解经济周期入手,最终达到采取适当政策,尽可能地减轻周期性波动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的目的。 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尽管每一个经济周期在持续时间和波动幅度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经济周期毕竟有其规律性存在,对经济波动的过程进行深入观察后便会发现,每个周期都基本可以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繁荣阶段 这是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并且持续扩张的阶段,直到达到这次经济周期的顶峰。 衰退阶段 这是在经济运行达到顶峰后开始走向收缩的起点。 萧条阶段 这是经济运行低于正常水平并且还在继续收缩的阶段,直到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降至这次周期的谷底。 复苏阶段 在经过萧条阶段经济的不断收缩达到最低点后,经济系统内在的因素使得生产不但不再减少,反而会出现增长的势头。 经济周期的种类 朱格拉周期 朱格拉周期也被称为主要周期,中周期,经济中波,是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于1860年提出的。 基钦周期 基钦周期也被称为短周期,是美国经济学家基钦于1923年提出的。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长周期,是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对美国,法国,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从1780年到1920年间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后,于1925年提出西方国家经济波动每次历时50-60年,平均长度为54年。 库兹涅茨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也称建筑业周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0年提出的。 熊彼特周期 熊彼特在对前人提出的经济周期种类进行分析之后于1939年对经济周期作出了独特的说明。 第二节 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 自从西方国家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后,不少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试图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将这些理论分为两大类:一类 148 是内生论,即内部因素论认为是经济系统内各因素如投资规模,货币供给量,消费量,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预期等的变化引发了经济波动;另一类是外生论,即外部因素论,认为是技术创新,自然条件,政府更迭和战争爆发等因素的变化带来了经济周期的波动。 1.农业周期理论 哈伯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经典著作《繁荣与衰退》中提出,农业周期理论可以划分为三派:第一派认为农业的周期性引起了部门外的经济周期;第二派否认农作物周期的存在,而把农作物偶然的产出波动作为外省初始因素,继而引发了经济其他部分累进的周期性波动;第三派认为农业是一个被动因素,但农业可能对来自经济其他部门的波动作出反应。 2.创新理论 熊彼特于1939年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与统计分析》一书,提出了用创新解释经济周期学说。是从技术创新引起厂商成本发生变化的角度来阐述经济周期的成因。熊比特把创新一词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1、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 3、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4、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 5、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 3.纯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是英国的霍特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产出水平与物价水平的同时同向涨落,但又是以购买力的变动为条件的,这又必然是建立在货币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上。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中周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的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4.投资过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波动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投资的波动引起消费者收入的波动。其中心论点是生产资料或资本品工业,跟生产消费品工业对照下,有了过度的发展。资本品工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远比那些生产日常消费品的工业更为严重。基于解释投资波动的原因不同,投资过度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货币投资过度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学家哈耶克。第二类是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斯皮托夫和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5.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局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最早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之一。这种理论只解释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时期,并未对宏观经济繁荣与萧条周期性的更迭做出解释。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 149 在当代又得到了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和一些左翼经济学家的支持。 6.心理周期理论 该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后来凯恩斯在其宏观经济理论中也就人的心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实际上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会影响现在的经济行为,但这种预期只是适应性预期,它由人们所受的教育及在以往经济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等因素决定,并不一定与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情况相吻合。而一旦人们发觉预其中存在错误,就会对预期进行调整,经济决策也会随之改变。 7.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特别强调投资水平的变化对经济波动造成的影响,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资本品与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波动比非耐用品的波动要剧烈的多。在衰退时期,对投资品的需求水平接近于零,设备制造业和厂房建筑业的失业程度大大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而当经济刚刚走向复苏时,这些部门也会先于其他部门开始扩张,并对全社会生产的扩大起到了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有不少学者认为投资的变动既是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是周期变动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重要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诺德豪斯的政治周期理论,卢卡斯的均衡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还有普雷斯科特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众多,我们不一一赘述,在接下来的两节中,我们系统论述最后两种理论:即内因论的重要代表乘数—加速数模型和外因论比较有影响力的代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理论强调投资在决定均衡产出中的倍增作用;加速理论是关于国民收入对投资反作用的理论,并以此说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成因。前面我们已介绍过乘数理论,这里先从介绍加速原理开始,最终达到了解经济周期内在原因的目的。 1.加速原理 一般来说,生产更多的产量需要更多的资本,进而需要用投资来扩大资本存量。在一定的限度内,企业有可能用现有的资本通过集约的使用来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在任何时候,企业总认为有一个最优的资本对产量的比率。这个比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技术和生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 150 减少复杂性,通常假定这个比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以K代表资本存量,Y 代表产量水平,v代表资本-产量比率。 则K,vY 由于k是存量Y是流量,一般情况下,v,1,引入时期的概念,则k,vYtt k,vYt-1t-1 从t-1期到t期资本存量的增加量是k,k。为了增加资本存量需要投资tt-1 支出净额。设I 是t时期的投资净额,故净投资 t I,k,k,vY,vY,v(Y,Y),v?Y ttt-1tt-1tt-1 v,I,?Y 式中资本-产量比v 通常被称为加速数,加速原理的中心思想是在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且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下,收入或产量的变化将导致投资发生若干倍的同方向的变动。其变动的倍数就是加速数。 2.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在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做出解释的同时,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因素。乘数描述的是投资的变化会使国民收入发生数量更大的变动;加速数则描述国民收入或产量的变化会使投资发生更大数量的变化。正是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挥着作用,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生剧烈的周期性的波动。 乘数-加速数模型考察了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众多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中,一直得到广泛的认可,被视为有关经济周期的基础理论。然而很多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除了投资以外,各国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所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导致经济周期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治因素不容忽视,同时只要政府对经济干预,就可以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例如采取适当政策刺激投资鼓励消费,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加速数,就可克服或缓和经济萧条。 第四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或被称为RBC理论,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由小罗伯特.卢卡斯发动的理性预期革命,但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 inn E(Kydland)与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 dw a rd P rescott)(以下简称基,普)首先给出了这这种理论的证明。 151 1.实际经济周期的推动力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生产率的随机冲击作为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生产率的波动主要产生于技术变革速度的波动,当然他们也会有其他来源,例如,国际动乱气候变动或自然灾害等等。对于技术变化的定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采用了新古典增长理论队技术变化的定义,即技术变化包括任何使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虽然冲击的具体原因有很多,但是他们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是有限的:或者实人们的偏好发生改变,或者改变技术状况,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 2.实际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在劳动力和人口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从而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z f(k) 式中Y为实际收入,K为资本存量,z为技术状况,其数值反映了技术变动的情况,它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变化。假定资本折旧率为a,没有被折旧的资本存量为(1-a)k,那么在所考察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的资源为当期产量与未折旧的资本存量之和,即z f(k)+(1-a)k。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经济中的每个人具有相同的偏好,即经济中存在着反映所有个人利益的代表。该理论进一步假定,这个代表的偏好依赖于可延续未来无限期的每年的消费,他每年对更多消费的偏好减少,即从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周期 经济全球化,简而言之就是以直接生产领域中的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源的全球配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和相互融合的进程。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下应有所变化,他们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经济周期“消失论” 152 持此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经济周期已经消失,经济将迅猛增长,不大可能出现衰退,因为引发过去经济衰退的许多问题今天已不复存在。 2(经济周期“缓和论” 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史蒂文?韦伯认为,在生产和消费全球化环境下出现的就业和财政上的变化,减少了发达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大的经济起伏已成为过去,因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以往经济周期中所呈现的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四大阶段“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 3(“周期消失证据不足”论 杰勒德?贝克在《金融时报》撰文认为,虽然美国90年代的经济“奇迹”确实存在,但现在就说增长加快不会引起通胀,恐怕为时尚早。他认为可用“过渡经济”观点来解释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现象——经济周期依然存在,只是发生通胀现象的间隔可能比通常的要稍长一些;失业率下降而没有引发通胀还可用就业人口已发生变化来加以解释。 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 传统的经济理论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的周期波动显然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周期具有以下特征: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经济周期延长、经济周期趋同化。 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9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近年来徘徊在7%,8%之间,2001年为7.2%,2002年达到8.0%,2003年则有望达到8.6%。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新的周期已经开始。 到2002年为止,本轮周期已持续了约12年,与以往8轮周期相比,这一轮周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153 2.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3.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断增强。 未来我国经济周期的走势,将发生以下变化: 第一,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 第二,中国经济周期仍以增长型周期为主,经济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完善,实际经济增长率难以越过潜在增长率水平实现超常增长,而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 第三,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若干年后随着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及放开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我国的经济周期将越来越与世界经济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 154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并且理论流派众多,近年来,随着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理论再次焕发了生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一般概述 对于经济增长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定义,便是经济增长就是一国或地区实际产量的增加;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有人进一步的提出,经济增长不仅表现为产量总量的增加,还应该表现为实际人均产量的增加。后一种这种提法是把一国或地区的人口因素考虑在内,而不仅仅局限于量的增长。 库兹涅茨总结出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 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第四,伴随着经济增长,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例如,各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化现象、教育与宗教的分离等。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第六,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在这些特征中,前两个是数字特征,属于总量的比率;中间两个是结构特征,前一个可以表现为特征,而后一个为社会特征;最后两个是国际间经济发展相互联系作用的结果。库茨涅茨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中,这六个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经济时代。 经济增长的益处 经济增长会给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各种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国民产出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提高人均的国民产出水平,即依靠经济增长。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便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2(经济增长可以使收入的再分配更容易执行 如果经济没有增长,即国民总产出不变,那就势必要减少一部分人的收入来实行从新分配,这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而在经济增长中,则可以将国民产出 155 增量的一部分进行再分配,这不会导致一部分人收入的降低,所以会比较容易执行。 3(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人民平均收入的提高,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消费需求向更舒适、丰富多彩转变,不仅注重物质的享受,更加注意精神上满足于享受。 4(经济增长可增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其在世界之林的声望和地位 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只有通过加快发展经济,才能提高其地位;而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维持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经济增长的代价 经济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让我们享受其带来的巨大的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结果。 1(经济增长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来支持 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今天为促进经济增长而耗费的资源会透支我们得将来,我们的子孙会为之付出代价;另外,在一国的产出水平一定时,要增加资本的投入,就必然会减少目前的消费,即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人们要牺牲目前的消费为代价;同样,增加劳动投入也意味着减少闲暇,而闲暇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放弃闲暇也是为促进经济增长而付出的代价。 2(经济增长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环境的恶化 自然界的新鲜空气、清洁的水资源、美丽的风景都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无节制的开发而被破坏,这些同时又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甚至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 3(经济增长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在经济高速增长同时,随之产生的急剧社会变动会使一些人感到紧张和难以适应,不仅体现在物质,也体现在精神上。与经济增长向伴随的都市化进程中,人们从分散的各个地方涌入城市,造成资源的紧张和矛盾的集中,人们的压力会自然的加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疏导,严重时会提高离婚率、犯罪率、自杀率等,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危害。 第二节 经济增长源泉与核算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的源泉一般有以下几个。 1.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 156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这一点在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已经有很好的论述。当劳动力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该国的国民总产量也会随之有所增加。 2.资本投入的增加 一个国家若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资本的积累。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人均产出,就必须增加人均拥有的资本品的数量,这就需要资本的投入。 3.技术的进步 除了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发生使相同的要素投入量带来更大的产出,生产效率提高, 4.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的重新配置即将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生产效率的部门。其中,劳动资源的配置占主要的地位。 上述的四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物化在资本品上;技术创新也需要投资才能产生,同时技术创新只有进入传统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传统部门才能释放出资源和劳动力,转移到效率更高的部门。可见,经济增长的这几个源泉实际上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经济增长的衡量 衡量经济增长一般使用经济增长率指标。经济增长率是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这一增长率排除了几个波动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产量的增长率。计算两年间的增长率,通常以Y代表第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代表第二年Y12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即为: YY,21 r,Y1 经济增长的核算 前面已经介绍过经济增长的源泉,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长核算的方法来认识这一点。我们知道,生产函数给出了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关系,那么设生产函数为 YAFNK,(,) 其中,Y、N和K顺次为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代表经济 ,K的整体技术状况。对(16.4)式,劳动变量为,资本变动为,技术变动,N 157 为,则由微分学相关知识以及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量的概念可得出: ,A ,,,,,,,,,,YMPNMPKFNKA(,)NK MPNMPKNK用表达即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用表达即资本,,YY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上式可改写为: ,,,,YNKA ,,,,,YNKA 上式就是增长核算的关键公式,可以看出,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因素来解释,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根据上面公式,经济增长的源泉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第三节 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也提出了基本相同的增长模型。所以,一般把他们的理论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接下来将以哈罗德模型为主,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简要的说明。 哈罗德模型 哈罗德模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只有在投资等于储蓄时,社会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才能实现均衡。 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如下: (1)社会上只有一种产品。实际上哈罗德所谓的产品是抽象的产品,既可以理解为消费品,也可以理解为投资品,因此可以不考虑具体的每一种产品的供求情况,而只需要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研究。 (2)生产中只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它们互相不能代替。 (3)规模收益报酬不变。不存在生产规模变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但若只改变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仍会发生作用。 (4)不存在技术进步,一定的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产量既定。 哈罗德在解释其增长模型时提出了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并由此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158 (1)三种不同的增长率。哈罗德提出的第一种增长率被称为实际增长 Gt率,它以表示,是实际储蓄率除以实际资本—产量比所得出的结果,也是实际发生的增长率。可以认为它是对经济增长状况的事后考察。 第二种增长率是合意的增长率,或称有保证的增长率,它取决于厂商合 svww意的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由于这两个因素都是厂商“合意”的,则它们决定的增长率也就是能满足厂商期望的增长率,它使得厂商对经济活动的结果感到满意,并因此而愿意维持这种合意的储蓄与投资状况,使经济增长率的实现得到保证。 除了实际增长率、合意的增长率,还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增长率Gn。这种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有关,其含义是经济增长要受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影响;若社会上人口的增长率为n,而经济增长率也能保持在n的水平上,则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便可以实现。 这个模型又被称为“刃锋模型”。 多马模型 多马在研究经济增长时假定社会原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且储蓄率不变,在此基础上考察投资变动的影响。 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与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实际上并无区别。按多马的观点,自己的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惟一区别就是哈罗德提出了三种增长率,而多马研究的增长率只有一种,相当于哈罗德模型中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总之,哈罗德与多马的模型都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强调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其它各种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 2(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络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在1956年分别发表论文提出的,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于1961年对其做了修正。除上述几位学者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是其代表人物。这些学者认为,根据哈罗德 GGG,,twn—多马模型,只有在的条件下,经济才能实现稳定的增长,但这个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满足,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并没有出现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所描述的累进的扩张或收缩。从这个角度来看,哈罗德—多马模型必定存在严重缺陷,于是他们便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新古典增长模型提出了如下假设: 159 (1)在生产过程中只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 (2)在生产过程中,规模的变化不会对生产成本造成任何影响,即规模收益报酬不变。 (3)生产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即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可以发生变化。 (4)4.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技术进步。 很明显,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前两个假设条件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后两个假设则与哈罗德—多马模型完全不同,考虑了要素比率的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因素。事实上,正是这两个改变使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资本、劳动可以相互替代,使得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与自然增产率发生偏差后,会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自动产生趋同的趋势,从而保证经济可以实现长期、均衡的增长。而且由于在这种增长过程中,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也不会产生经济的过度扩张,因此政府也就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3(新剑桥增长模型 新剑桥学派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剑桥增长模型是由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卡尔多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森奈蒂等人提出的。针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社会储蓄倾向不变的观点,新剑桥模型提出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会对储蓄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在社会收入分配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如果能够通过改变国民收入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分配来改变储蓄率,一个国家就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模型的基本假设 由于分析经济增长的入手点不同,新剑桥模型从与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全然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假设条件:首先,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被分为工资收入者与利润收入者两大阶级;其次,每个阶级都有其固定不变的储蓄倾向;最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远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有时甚至可以认为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为零。 新剑桥增长模型认为,若一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而现在要想扩大投资、谋求经济的增长,就必须使社会储蓄总额相应得增加,在更高得水平上与投资相等,否则国民收入的均衡便无法继续维持。但增加储蓄的方法无非有 160 两种,一是增强社会储蓄倾向,这已被模型假定为不可能;另一种方法就是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使储蓄倾向较大的利润收入者的收入增加。这实际上是损害了工资收入者的利益,使社会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 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1(阿罗的“干中学”模型 1962年,阿罗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干中学的经济含义》。这篇文章试图使技术作为内生因素建立经济增长模型,这是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也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即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突破。因此,这篇文章被经济学界看成是技术内生经济增长的先导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阿罗假设技术进步或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积累的产出之一,即投资产生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生产率。他指出,人们是通过学习得到技能的,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经验的积累就体现在技术进步上。这就是所谓的“干中学”。 该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第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而促进了新增长理论的产生。阿罗模型假设存在全经济范围内的技术溢出,因此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所以说,该模型具有比新古典理论更丰富的内涵。 但是,“干中学”模型也存在缺陷。首先,忽视了技术进步的“毁灭性的创造”的过程。其次,“干中学”只能反映经验积累、学习的一部分。最后,技术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收益递增,而基础研究收益递减。 (罗默的技术内生模型 2 罗默沿着阿罗的思路考察了内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罗默的模型中,除了列入资本和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以外,还有另外两个要素,即: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 罗默假设:第一,新知识是研究部门的产品,新知识给研究厂商带来递减收益;第二,由于知识不能得到完全的专利保护或保密,因此单个厂商生产的新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新知识的出现使整个社会都从中得益;第三,由于存在知识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消费品的生产是知识的收益递增函数;第四,由于知识 161 具有溢出效应,可以假定所有的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从而可以用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考察经济增长过程。 罗默认为,技术创新对社会生产来说,具有正的溢出效应。罗默证明,对研究与开发活动进行必要的补贴,能够激励这种活动的增加。但是由于新思想或新创意基本上是非排他性的,很容易在研究人员中流动。新发明一般都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部门的正的溢出效应,虽然要求社会予以补贴,但实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要求政府事先辨别出那些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罗默模型还揭示了最佳增长率高于均衡增长率,最佳状态时用于研究的人力资本的比例高于均衡状态时的比例。其原因是独立的生产者没有考虑研究的外部经济效果,研究的个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 3(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 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中,全经济范围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造成的,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可以用全社会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来衡量。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提高周围的人的生产率,但他并不因此而得到收益。 卢卡斯假定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消费品及物质资本生产部门与人力资本生产部门。人力资本的生产技术假定与投入该部门的人力资本规模呈线性关系。物质资本生产部门则在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下,显示出收益递增现象。由于物质资本生产呈现出收益递增,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比率将持续提高,简单劳动者的工资也将增加。 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既具有内部效应也能产生外部效应。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是指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可以给他带来收益。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指个人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但个人并不因此而获益。由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不能给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带来收益,因此不存在政府干预的经济增长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人力资本的投资将过少。根据卢卡斯模型,发达国家由于人力资本水平高,它的资本边际收益效率和简单劳动者的工资都较高,物质资本生产的收益递增将诱使外国的资本和工人都流向发达国家。同样的原因,在一个国家内,资本与劳动也都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使一个国家的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及正确认识GDP 162 1(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哈罗德和多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显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强调资本积累的传统并直接受到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提高储蓄率可以提高增长速度,由于政府的财政盈余可以代替私人的储蓄,因此,财政政策被视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对资木积累过分强调的观点深刻地影响了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实行扩张性的信贷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政策的基调,他们提倡积极的政府干预,以补救市场的不完善。 这些理论曾一度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并被视为加速增长的灵丹妙药。但是,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可以看出,提高储蓄率与促进经济增长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政府未必是比私有部门更好的投资者,这可能是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官僚主义和腐败,或者是由于干预经济所需的全部信息如此之多以致于计划不能很好得符合实际。 新古典增长理论部分地改变了过于强调资本积累的观点。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增长是以帕雷托最优,因而增长政策仅仅表现为一次性的配置效应,对长期增长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与新古典理论对“看不见的手”原理得论证是一致的。在短期内,提高投资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人均收入。经济政策只能在趋向稳定状态的过渡路径上影响增长率,这是由于稳定状态增长率是由外生的技术进步所决定。提高储蓄率相当于一次性的提高了生产的可能性。根据卢卡斯的观点,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努力表现为水平效应,而不是增长效应。但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甚至从长期来说是唯一的推动力,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正确认识GDP在衡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GDP本身却有着先天的不足: 其一,现行GDP核算忽视了许多非市场交易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无法反映社会发展的全貌。 其二,现行GDP没有把现代经济所创造的增加或减少的闲暇的机会对福利的影响包括进去,核算忽略了国民的闲暇状况。这里的闲暇不仅指闲暇时间的多少,还包括闲暇活动的内容、闲暇设施、以及闲暇活动的支出。 其三,现行GDP指标忽视了非法经济活动的计入。 其四,现行GDP核算反映了数量的增加,不能反映一个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和质量提高。 其五,现行GDP指标忽略了经济活动中环境缓冲能力、自净能力和抗逆能力下降的状况。 163 其六,现行GDP指标体系无法反映社会福利的真实状况。 最后,GDP统计还存在着严重的人为因素。满足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数据是根据抽样调查和行政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估算的。这里存在一种技术性误差,但只要把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断对GDP进行修正和调整,仍然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影响GDP数据质量的非技术性因素,从而干扰了GDP的正确核算。 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目前的GDP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价格扭曲问题。?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各国相对价格差别很大,口径也不一致,发展中国家的统计资料不完全、不真实,这些都会影响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很多GDP核算数据是根据人们的申报得出来的,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申报时往往并不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因而统计出来的原始数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虚假成分,据此进行GDP核算会有一部分与事实不符。?为了某种目的,一些国家的政府篡改统计数据。 尽管GDP核算本身并非尽善尽美,但由于目前尚没有一个更好的统一的标准,因而它仍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常用尺度。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而宏观经济学所着重研究的却是经济增长。虽然高数值的增长率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单纯的高增长率并不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在本章结尾说明这个问题,也让大家再一次清楚本章的研究范围是经济增长理论,而非经济发展理论。 164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这两大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分析IS-LM模型而得到清楚的说明。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简单介绍一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西方经济政策可以被区别为两种类型:一种可以说是计划类型,即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比如对公用事业产品的定价,对企业兼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管理等。另一种可以说是市场调控类型,即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的作用达到政策目标。但要想严格按照这两种类型来划分西方的各个经济政策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般来说,各个具体政策往往不能完全脱离行政命令手段或市场机制的作用。其差别仅在于使用的程度的不同。 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最主要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是充分就业。由于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是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所导致的失业,难以彻底消除,所以政府一般主要将精力放在对周期性失业的治理上,在社会总需求不足致使失业(既包括劳动力,也包括资本设备及其它生产资源)明显增加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 应该注意的是,政府提出充分就业的目标并非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工作。如前所述,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周期性失业上,只要消除了周期性失业,便可以认为充分就业的目标已经实现。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是要保持价格稳定。这里所说的价格,并非指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价格,而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 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的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产量的扩大,各个国家都存在价格水平趋于上升的长期趋势,这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背 165 景下,任何经济政策都不可能使价格水平绝对不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只能尽量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令价格水平的提高尽可能地平缓,而社会经济与居民心理也就得以免遭剧烈冲击。 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都以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政策目标之一。这里所说的经济增长,是暂时抛开制度、体制、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变化,而单纯地指客观数量的变动,即一个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另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是长期、持续的产量扩大、收入增加;虽然其间会发生短期波动,但通常只会对经济增长的速度造成影响,而增长的趋势却不会发生变化。 在设定经济增长的目标时,各国政府应特别注意目标的合理性。 这是政府第四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而特别提出的,其中心思想是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努力使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这个目标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在浮动汇率制下,若国际收支不平衡,则不论是出现赤字还是出现盈余,都会对该国货币的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对经济系统正常的运行造成冲击。由于在本书中只着重介绍国内经济运行,所以对这个政策目标不做过多说明。 以上介绍的是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通常希望达到的四个目标。在这里还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如果宏观经济目标是单一的,则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还是实施都会比较容易。 其次,目前就政府应不应该采取经济政策来干预宏观经济的运行、应该如何干预的问题产生了不少争论。 而且这四大目标的实现也并不是一致的,它们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 因此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此外, 166 还要考虑政策本身的协调和对时机的把握程度。这些都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即关系到政府经济目标的实现和可能性和实现的程度。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时应该作整体性的宏观战略考虑和安排。 如: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在开始本章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IS-LM模型。见PPT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总需求管理两大基本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下面我们先来看财政政策的效果 先大致做一下直观的分析,这些可能不学经济学也会有一些认识。 (1)减税。给个人和企业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 (2)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3)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扩大产品需求,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 (4)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法,直接刺激私人投 167 资,增加就业好生产。 财政政策效果:变动政府收支,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财政政策乘数:货币供给量不变,政府收支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要<政府支出乘数。 什么是挤出效应,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呢, 挤出效应是针对政府支出来说的,所以我们来分析政府加入后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如果利率r不变,政府支出乘数,1/(1-b)。 在横轴上,截距增加了?g /(1-b)。 如果利率r变,为财政政策乘数。 实际上的财政政策效果小于政府支出乘数的作用。 我们先完整的解释一下挤出效应 如果利率不变,应该是这么多,但利率上升也抵消了一部分,这部分就是“挤出效应”。 下面我们整理一下影响挤出效应的各个因素,书上也有相关论述,大家可以看一下。b、d既直接影响挤出部分,也会对利率产生影响,而k、h则是通过影响利率而影响挤出部分。 这几个因素中,b和k一般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挤出效应”的决定因素被认为是d和h,即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 财政政策的影响效果见PPT 首先看一下LM不变,IS形状改变的情况 IS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大。利率变化大,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 IS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小。利率变化小,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 (IS越平坦,就是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则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则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当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即“挤出效应”较大 放在一张图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 扩张财政政策下不同IS斜率的挤出效应见PPT IS斜率不变,LM斜率变化 168 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 此时IS的斜率是不变的,只考虑LM曲线,LM斜率大,h小,货币需求变动(国民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导致r变动大(货币供给不变时,只有利 利率上升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率r上升较大时,才能保持相等), 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比较小,收入变化就越小。 凯恩斯陷阱中的财政政策 前面我们讲过,LM曲线越平坦,IS越陡峭,则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也就是说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非常有效。 当进入凯恩斯区域后,财政政策则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因为这时私人部门资金充足,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 不产生挤出效应。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极端):LM为水平、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投资政策非常有效。 IS垂直: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0,投资不随利率变动而变动。 货币政策无效。 LM水平时,利率降到极低 ,进入凯恩斯陷阱。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不会降低利率和促进投资,对于收入没有作用。 当IS垂直时,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没有作用。见PPT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果: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的影响。 我们说,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强。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来影响国收入的。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国民收入增加,但在产品市场上国 169 民收入的增加会使得利率下降,利率下降使得货币市场上国民收入下降。最终达到均衡点。 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当LM形状不变时,IS陡峭,收入变化小,为y1-y2。 IS平坦,收入变化大,为y1-y3。 因为IS陡峭,投资利率系数小。投资对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小(我们前面说过,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投资的)。所以LM变动使得均衡移动,收入的变动幅度小。 IS形状不变时的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供给增加时,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小。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 因为LM平坦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大。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水平IS和垂直LM相交,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货币政策十分有效:IS水平,斜率为0,投资对利率很敏感;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稍微下降,投资极大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同时,由于收入增加所需货币正好等于新增货币供给。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IS水平,投资的利率系数无限大,利率微变,投资会大幅变化 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大幅减少,挤出效应完全。 所以古典主义的观点可以总结为 古典主义认为,货币需求仅仅与产出水平有关,与利率没有关系,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为0,LM垂直。 LM垂直,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 h,0。利率高,持币成本高,证券价格低,且不再降。 政府通过向社会公众借钱增加支出,导致私人投资等量减少,挤出效应完全。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 170 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厂商悲观,即使央行放松银根,投资者也不愿增加贷款,银行不肯轻易借贷。尤其是遇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效果很有限。 (2)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通胀时,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3)货币政策外部时滞(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投资需要时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 (4)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利率提高,国外资金进入,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国总需求下降;若汇率固定,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必然抛出本币,按照固定利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效应的多模态,给人们选择经济政策留出了相当大的活动空间,但也给人们的决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作用,以取得最优化的调控效果。经济政策的协调需要下面两个方面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总量调控上的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都能够引起社会供求总量的变动,因此,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取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方向、作用力度上的协调配合。相对而言,在总量调控方面,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更为适宜,因为该政策调控的是货币量的供求,它直接决定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结构调控上的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具有调节经济结构的功能,但在调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供需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具有明显优势。这是因为,财政作为代表国家进行财力分配的职能结构,可以按照政府意志和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改变其所掌握的资金流向,例如,以税收的形式抽出一部分社会资金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瓶 171 颈”产业。财政在从哪些经济部门“抽血”,给哪些经济部门“输血”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强制性,从而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这一优势是金融所不能比拟的。 3)实施时机的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为宏观调控工具,其最终目标本来是一致的,因此,必然保持二者在实施时机和实施方向上的有机结合,避免两种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 在经济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搭配运用,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根据IS-LM模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得当,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效果。为了减少宏观调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用不同的政策协调模式。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比较 1.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重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在70年代以前,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中,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更偏重于财政政策,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式给美国带来了战后25年的好年景。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陷入滞胀,美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逐渐地从倚重财政政策转向货币政策,较多地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进入90年代后,不仅继续偏重金融政策,而且在实行金融政策的过程中,将原来的两大政策手段并用变为重视贴现率,很少运用改变法定准备金制度,也不倚重公开市场业务。由于美元在世界市场上是硬通货,国内的通货膨胀可以转移到国外,而美国面临美元升值的压力时,又可以利用其世界货币的地位逼迫其他国家改变汇率政策或经济政策,因此美国只须调整贴现率就可以稳定国内的物价和经济运行。90年代,美国长期坚持减税、削减政府冗员、减少政府开支等政策,经济稳定发展,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并在1998年实现了财政平衡,20多年来,美国财政首次出现黑字。这是美国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为成功的典范。 2.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英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重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与美国相比,英国较重视利用外资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在70年代以前,政府经济政策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中,重视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作用,工党还实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陷入滞胀,英国在宏观政策协调中,逐渐地从重财政政策轻货币政策转向重货币政策轻财政政策,较多地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同时推行全面的私有化。私有化以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172 的基础改变,财政政策的效力随之减弱,金融政策的作用大大加强。 3.德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德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重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同时注重建立法律和法规,将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纳入法制化轨道。 4.法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法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重视计划、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5.5 5.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日本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重视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产业政策处于主导地位。 第五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固定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及其效果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发生了顺差或者逆差,从而出现汇率趋于上升或者下降的压力时,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必须通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这就会使本国的货币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影响已经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1.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采用货币政策调节国民收入,最终被证明是无效的。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明,在资本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货币政策仍然是无效的。 2)财政政策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且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和作用很大。因为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可以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国际收支因而出现顺差,货币趋于升值,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固定,必须购入外汇,这样一来,货币供给不但不减,反而增加,使利率维持在原来的国际利率水平。 2.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果 如果货币当局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太低,并试图在固定汇率而且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条件下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候,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利率暂时降低,但经济状态不可能达到最终均衡。 173 2)财政政策的效应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除了使利率上升、外汇流失之外,对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最终不产生影响。不过,假定其他条件和前面讨论的一样,只是资本的流动性较弱,那么,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会有一定的效果。 第六节 供给管理政策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一直讨论关注影响社会总需求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但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则把注意力转向了决定总供给的微观经济因素。他们认为,减少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键在于改进社会有效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同样,导致通货膨胀的“过渡总需求”,从另一个方面看,就是商品和服务的总供给不能满足当前需要。供给管理就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其中包括对劳动力、工资、价格、产量增长等的管理与调节,因此供给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等。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某种行政措施强制性或非强制性地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它又称工资与物价控制政策,其目的是制止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国家之所以要采取收入政策,是由于战后以来,西方国家出现的新情况:当通货膨胀高达不可忍受的程度时,假如采取压缩总需求的紧缩银根措施,虽然可以轻而易举地遏制通货膨胀,但必须承受失业增加、生产经由乘数效应累积性滑坡的严重损失。而收入政策是旨在既防止失业又遏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曾普遍采用过这一政策,如荷兰、瑞典、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等。 指数化政策 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分配的变动,例如,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利润增加和实际纳税额增加。指数化政策就是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这种影响,以有利于总供给和整个经济的稳定。指数化政策是指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变量的名义价格,以便使其实际值保持不变。 174
本文档为【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3KB
软件:Word
页数:22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