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希腊人物

古希腊人物

举报
开通vip

古希腊人物古希腊人物 伯里克利 Pericles(约公元前495~前429)古代雅典政治家。其父克赞提普在反对波斯人的战争 中屡建战功。其母阿加丽斯特是著名政治家克利斯提尼的侄女。公元前472年,伯里克利履行“公益捐献”义务,组织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的演出。公元前5世纪60年代,他和厄菲阿尔特一道扩大雅典民主机构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权力,积极反对贵族派首领西门, 剥夺贵族会议的许多特权,成为民主派的领袖。公元前443年起当选将军,历15年,在雅典内政、外交等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公元前429年因染瘟疫病逝。当政期间...

古希腊人物
古希腊人物 伯里克利 Pericles(约公元前495~前429)古代雅典政治家。其父克赞提普在反对波斯人的战争 中屡建战功。其母阿加丽斯特是著名政治家克利斯提尼的侄女。公元前472年,伯里克利履行“公益捐献”义务,组织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的演出。公元前5世纪60年代,他和厄菲阿尔特一道扩大雅典民主机构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权力,积极反对贵族派首领西门, 剥夺贵族会议的许多特权,成为民主派的领袖。公元前443年起当选将军,历15年,在雅典内政、外交等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公元前429年因染瘟疫病逝。当政期间,雅典民主政治 达到极盛,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伯里克利竭力维护雅典对提洛同盟各城邦的控制和剥削,领兵镇压了萨莫斯岛的起义。利 用提洛同盟贡金大力扩建舰队,曾率舰队远航黑海,扩大雅典声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前后,拟定和执行了反斯巴达战略。因战事不利,公元前430年一度落选将军。公元前429年再度当选。伯里克利还大兴土木修建雅典城,执行发展工商业和文化政策。他学识渊博,具有卓越演说才能,与著名哲学家安那克萨哥拉斯、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艺术大师菲迪亚斯等 人过从甚密。 希罗多德 Herodotus(约公元前484~约前430至前420)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的哈利 卡纳苏斯城。因参加当地反对僭主统治的斗争被迫离开故乡。在萨摩斯岛居住一段时间后, 长期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游历,到过埃及、巴比伦、黑海沿岸和希腊的许多地方。在雅典居留 期间,他和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等人交往甚密。公元前443年,雅典在意大利南部建立图里城,希罗多德成为这个新建城邦的公民,并在这里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在古罗马时代,希罗多德就被誉为“历史之父”。所著《历史》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共9卷。1~5卷第28章,叙述西亚、北非及希腊诸地区之历史、地理及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第5卷第29章起,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 化时代的学者之手。该书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亦作《希 腊波斯战争史》。 希罗多德在欧洲史坛最先对史料采取了一定程度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批判态度,而不是盲目相信一切传 闻。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把记载史实和加以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历史事件, 希罗多德并没有首尾一贯地解释发生的原因,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 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希罗多德虽然推崇雅典民主,但充 分肯定古代亚非人民的文化成就。 修昔底德 Thucydides(?~约公元前401)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雅典一个富裕而显贵的家庭。 公元前424年当选为将军。同年冬,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进攻雅典在爱琴海北岸的重要据点 安菲波利斯,修昔底德指挥色雷斯舰队驰援被围困者不力,城陷后获罪流放,凡20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返回雅典,不久去世。 流传至今的按编年体记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用30余年的时间编写的一部未完成之作,记述的事件止于公元前411年。全书共8卷,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 时代学者之手。色诺芬曾就公元前411~前403年的历史编写过续篇,但不能与修昔底德的著作并论。修昔底德善于借书中历史人物之口,用自己审时度势撰写的演说辞阐述与伯罗奔尼 撒战争有关的各种问题。叙事与当事人的演说紧密结合为该书一大特色,演说辞约占全书篇 幅的1/4。该书不但饱含哲理,而且富有文采,有不少刻划入微的片断。 修昔底德自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刚一爆发,他即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开始 注意收集一切有关资料。垂训后世是他修史的目的。他相信存在共通的人性,历史发展有一 定的规律,过去的事可供后人借鉴。他对历史资料采取严格批判的态度,努力辨清真伪。在 审核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广泛采用倒推法,即根据当时社会中留存的遗迹推断历史上实际存在 过的情况。他力图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神谶和灵祥灾异之说持否定态度。这种 批判精神使其著作具有材料可靠、思想深刻的特点,从而博得文艺复兴以来许多史学家的称 赞。 色诺芬 Xenophon(约公元前431~约前352)古代希腊著作家、历史学家。生于雅典一个富裕家 庭。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元前401年参加波斯王子小居鲁士招募的希腊雇佣军。在库 纳克萨战役中,小居鲁士兵败被杀,色诺芬被推举为领袖。公元前400年,率部万余人沿黑海南岸返回希腊城市特拉佩祖斯。色诺芬反对希腊的民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拥护斯巴达的贵族专制政体。后来投靠斯巴达国王,与雅典为敌,因而被雅典公民大会缺席判处流放,长期寄居斯巴达。 公元前365年,雅典与斯巴达结盟反对底比斯,因而解除了对色诺芬的放逐令。晚年移居科 林斯。 色诺芬著述丰富。《希腊史》叙述公元前411~前362年的历史事件;《长征记》(亦译《远征记》)叙述希腊雇佣军帮助小居鲁士争夺王位及小居鲁士阵亡后雇佣军返回希腊的历程;《斯 巴达的政治制度》、《经济论》、《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等,提供了公元前5和前 4世纪社会各方面的重要资料。《苏格拉底的答辩》、《会饮篇》、《回忆苏格拉底》三部著作, 为苏格拉底申辩。其著作文字简明流畅,《长征记》常被用作学习古希腊文的教材。作品往往 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有意渲染或回避一些事实。 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8~前348/前347)古代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曾 师事苏格拉底,深受其影响。青壮年时期游历地中海周围的许多地区,其中包括埃及和西西 里岛。与叙拉古僭主狄奥尼西奥斯父子有过长期交往,曾寄希望由他们实现其治国理想。公 元前386年前后在雅典近郊开设哲学学园(阿卡德米),从此边执教边著述,直到病逝。 现存柏拉图的著作20多部。其著述无论对哲学的发展还是对社会政治史的研究都有巨大 影响。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是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他的社会政治观点集中体现在《理想 国》和《法律篇》中。他参照斯巴达的政治制度构想了克服当时希腊许多城邦所面临的重要 矛盾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他认为,“理想国”按照严格的社会分工,由三个等级组成:第一个是执政者等 级,即富有理性和知识的哲学家,负责教育人民和治理国家。第二个是保卫者等级,即武士, 负责保卫国家。第三个是供应营养等级,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自由民,负责生产和供 应生活资料。至于奴隶,只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国家的主要职能是实现正义。《法律篇》对 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提出了法治的必要性。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希腊哲学家,著名学者。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塔夫罗斯。公元前367年到雅典,师事柏拉图20年。公元前343~前342年应聘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后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公元前335年返雅典在郊外的吕克昂开设学园,从事教 育和学术研究。卒于哈尔基斯。 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丰富,涉及哲学、经济学、动物学、 物理学、伦理学、文学、修辞学等许多领域。他还是逻辑学和政治学的奠基人。所著《雅典 政制》、《政治学》两书是研究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史料。前者系统叙 述了公元前7~前4世纪雅典的政治史和政治制度;后者则系统地研讨希腊的各类政体,探求 国家的实质。《伦理学》和《修辞学》两部著作对于了解古希腊的政治法律思想也有重要价值。 他的经济学说主要见于《政治学》。他认为国家由许多家庭所组成,要研究国家先要研究家庭,故他把奴隶主阶级的家庭管理即“经济”纳入政治学。 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他在哲学上动摇于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既否定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离开具体事物 的理念本不存在,又认为凡物皆由质料和形式所构成,但又认为形式比质料更重要。在伦理 道德方面宣扬公平和中庸,力图调和阶级矛盾。在政治上他企图使雅典依附于马其顿帝国, 以巩固古代希腊奴隶制的统治。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 the Great(公元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6~前323),卓越的军事统帅。生于马其顿首都培拉。早年曾师事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6年,其父腓力二世被刺后继王位。他迅速控制了国内政局,平定了骚乱的北方,镇压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公 元前334年发动侵略亚洲和非洲的远征,历时10年。公元前323年染疾死于巴比伦。 在东侵过程中,亚历山大充分利用波斯帝国内政腐败及国王大流士三世怯懦无能的有利形 势,果敢进攻,公元前334年春,在格拉尼科斯河畔击败4倍于己的波斯大军,迅速占领了广 大地域。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率军在伊苏斯战役中彻底击溃波斯军队.继而入侵北非,公元前332年到达埃及,被拥立为法老(国王)。公元前330年灭亡波斯帝国。公元前327~前325年远征印度,占领印度西北部。因士兵厌战,被迫回师,于公元前324年回到巴比伦。通过征服,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领土大体包括巴尔干半岛、埃及、 印度西北部、中亚和西亚。他采用波斯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启用波斯贵族,推行种族融合, 鼓励将士与东方女子结婚,袭用波斯宫廷礼仪。在战略要地建立起一批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 为主的要塞和城市(包括今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的东侵,给当地人民造成了灾难, 但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亚历山大死后,所建帝国解体,在帝国故地,经长期混战,形成了以托勒密王国、塞琉西 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为主体的一批希腊化国家。 普卢塔克 (约公元46~119以后)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生于希腊中部的喀罗尼亚。 到过埃及、意大利和希腊的许多地方,但大部分时间在本乡度过。他结识许多名人,在家乡 担任行政长官,并当过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祭司。普卢塔克博览群书,著述丰富。据其子为 其著作所辑之目录,篇名有227项之多。现存传世之作包括50篇希腊、罗马著名人物传记的《传记集》和由60余篇杂文组成的《道德论集》。他撰写历史人物传记的目的,在于宣传自 己的伦理思想。他不重视史料的考订,因此其著作的史料价值常常取决于所选用的文献的价 值。但由于著作中保留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代作家的记述,仍不失为治史者必读之书。《道德 论集》主要形式为对话或讽刺文章,涉及题材十分广泛。
本文档为【古希腊人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7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