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尔文

加尔文

举报
开通vip

加尔文一、 加尔文简介(1509~1564) 约翰·加尔文,1509年出生于法国的诺阳(Noyon),在巴黎蒙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尔良大学攻读法律【他的父亲与诺阳的天主教会有冲突,盛怒之下命令加尔文转修法律,当时他才十八岁。其实他醉心的是当时基督教之人文主义(Humanism),最佩服的是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赖非甫尔(Lefevre d'Etaples,1455~1529)及伯达(Guillaume Bude,1468~1540)】。加尔文,自小就成为天主教徒,后改信新教,曾就读神学,是改教神学家。一五三四年因提倡路德教义亡命...

加尔文
一、 加尔文简介(1509~1564) 约翰·加尔文,1509年出生于法国的诺阳(Noyon),在巴黎蒙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尔良大学攻读法律【他的父亲与诺阳的天主教会有冲突,盛怒之下命令加尔文转修法律,当时他才十八岁。其实他醉心的是当时基督教之人文主义(Humanism),最佩服的是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赖非甫尔(Lefevre d'Etaples,1455~1529)及伯达(Guillaume Bude,1468~1540)】。加尔文,自小就成为天主教徒,后改信新教,曾就读神学,是改教神学家。一五三四年因提倡路德教义亡命瑞士的巴塞尔。 加尔文最早的著作,是评辛尼加的《宽仁论》(Seneca,De Clementia)。后来他经历了「突然的悔改」,准确日期虽不可考,但其果效却十分明显,他突然对昔日的学术失去兴趣,专心研究圣经及改教运动的神学(Reformation Theology)。 1536年,他在巴塞尔出版了《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第一版。 之后加尔文被聘为日内瓦新教团体的领袖和导师,向日内瓦市行政会提交“新教十戒”,要求市政会强迫日内瓦利伯维尔民逐个宣誓,公开接受这一忏悔书,拒绝宣誓将被驱逐出城。二是使市政会立即成为只执行他的命令和法令的机构。但这种神权专政的野心并未实现,加尔文的行为激怒了教徒、市民以及市政会,1538年4月23日市政会宣布开除加尔文和其他反抗行政当局的传教士, 并限令三天之内离开本城。【之后日内瓦的宗教改革陷入停滞,利伯维尔民信仰混乱,最后市政委员们宣誓接受“忏悔”,和按照他的意志建立必要的“教规”,并写信到加尔文现在的住地斯特拉斯堡城当局,要求该城的教徒兄弟们把这一责无旁贷的人让给他们。】在宗教改革的进程中,重新发现圣经的教训和圣灵的能力对这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关联,从而提出对当时的欧洲很适切的新建议。再者,他帮助当时的人达至一个清晰的远象,建立神学思想的新秩序,这些都使他们更能把握福音的丰盛。这个时候,加尔文在讲道上的能力、清晰的说服力、教义的简洁易明,实际的指引和道德上的正直,使跟随他的人日众,成为当时极被推崇的领袖,他在自己的教区内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他在日内瓦的功绩传开,加上作品早为他赢得的名声,故此他在改革运动所占的地位,就无人怀疑了。从1538~41年,他返回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一边教书,一边牧会,成绩斐然。 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归正宗的基础,并被誉为美国的“信仰之父”。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一大支派,至今在英国、美国和瑞士等地影响很大。 二、加尔文对世俗政治的理解 加尔文的思想中“没有明确的国家观念,没有区分国家、政府、官吏(包括君王)。他认为三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并时常交替使用政府、国王和官吏,有时又用‘权威’一词来代替”(这一时期完整的国家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 (一)世俗政府与新教教会的联系 1.世俗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1.1世俗政府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不能因为有了神的国而忽略了世俗政府的作用,人生活于世界上,需要世俗政府的治理,这是由人的堕落的本性决定的。 1.2世俗政府的出现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它的作用恰好可以弥补神国的缺陷。法庭、法律、官员都是民众必须的,不可废除,这些手段不仅不妨碍自由,反而能更好地保护民众的自由。1.3颠覆神权和推崇君权过度都是不理智的行为。世俗政府除了维护平常的治安之外,还得维护新教教会的秩序,如打击偶像崇拜以及其他对神不敬的行为。 1.4世俗政府的权力也受到限制,不能超越,即“政府既涉及宗教事务但又受限制”。〔44〕加尔文在把世俗政府的权力和新教教会的权力做了区分后,认为对于世俗政府来说,它应当真正认识到它的权力的来源,这使它也理当受到尊重。 1.5世俗政府的目的兼具行政与宗教管理的功能。“公共行政长官应保护宗教的公共形式,但在政治上则应设法保障臣民的福利与安宁。”世俗政府的主要目的应能使社会有效运转,这也应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文化等方面。 2.世俗政府的政体形式 2.1关于世俗政府的政体形式,加尔文基本承认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2划分的标准是政权由一人行使,由一群人行使还是由多数人民行使。 2.3加尔文更希望把贵族制和民主制有机结合,正如他说的那样:“我就无法否认,贵族政体,或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配合,会优于君主政体。因为很少有君王能约束自己,不使其意志与公义及正直相抵触;又因为他们鲜能慎思明辨,使每件事都尽善尽美。所以由于人的罪恶和欠缺,使政权操于许多人之手,乃较为稳妥,他们好彼此帮助规劝。这样,倘若有人越权,别人就可以监察并约束他的野心。”反对个人独裁,喜欢一种引导和控制下的民众参与,也不反对君主制形式,但必须依靠一群人来帮助他治理国家。 3、世俗政府与新教教会的关系 3.1在对上帝的崇拜之下,世俗政府和新教教会要共同通过法律来治理。所有选民都属于基督教新教教会,必须遵从教会秩序,去维护新教教会的权威和团结,世俗政府就负有这一责任。新教教会的改革关系到它和世俗政府的关系,新教教会的组建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共和理念。 3.2一般的监督却是由基督徒选立和委任的,主张应当由基督徒,即民众来投票选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教教会的公共主权和自由不被侵犯。 3.3总之,世俗政府和新教教会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新教教会是政治组织,世俗政府有教会功能。 (二)以法治国理念 他的法律观念主要是神律,其次是世俗政府根据需要制定的世俗法律。 1.基督的言论既赐福于基督徒也约束基督徒。认为信仰的绝对根植于对上帝的承诺之中。基督徒既获得自由又得遵守他的命令。基督不仅是他们的救主也是们的神灵。加尔文强调对信仰的服从,基督徒需要去服侍神。“法律的作用决不亚于教义。法律既是契约之法也是恩典之约。因此,它不是负担,而是欢欣;不是限制,而是帮助;不是得救的方法,而是子民被救赎的指导。 2.法律是权威,法律就是上帝坚毅的性格的表现。它应被永久建立,代代相传,它包含着上帝永不败坏的真相,是人类行为的道德指引。上帝之法非常明确,但可惜的是罪人们往往不能理解。因此,在法律之外,必须有圣洁的宗教精神与其配合,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心灵,使他们服从圣经权威,去增加对启示的理解力。这种宗教精神使圣经成为信徒的指引。 3.神律与世俗政府制定的外部法律密切配合,对民众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约束和规范。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起来,按照加尔文的说法,法律有防腐功能,可以竭力去孤立罪人,以免罪恶进一步蔓延。 (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加尔文虽然关注上帝,关注神的伟大事业,但最后的落脚点还在于广大的督教徒,或者说就是广大的民众。在加尔文的观念中,首先考虑的是人的义务,然后才是人的权利。人在完成他的义务后,才能享有他的权利。 1.民众的义务 1.1加尔文认为人首先的义务就是应该去崇拜上帝。人具有一定的理性,人所具有的理性使得他去亲近上帝,认识上帝的愿望是人的理性的一种体现。上帝也赋予人有分辨善恶和义与不义的能力,指引人去追求些什么,放弃些什么。 1.2服从教会的教规。他强调教会的团结与统一,这就要求教徒们去服从新教教规,甚至有些强制。对待世俗权威要具有敬畏之心。 2.公民的权利 2.1加尔文同样主张,民众的权利首先就是拥有信仰的自由。 2.2有一定程度的参政权利,虽然加尔文不太喜欢完全的民主政治,但他实际上还是赞成在世俗政府和新教教会共同影响下,人民有一些参政的权利。加尔文是反对专制、肯定近代早期民主的。他认为,民众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必因此受到谴责。 2.3民众对政府或者说是世俗权威的态度:民众对待政府首要的职责是存有敬畏的感情,因为服从政府就是服从上帝的权威,政府是神的仆人和代理人,这仍然是明显的君权神授的观点。但是加尔文也批评不合格或不称职的政府或君王,说他们自己不遵守法律,欺压民众,抢夺民众的产业,这些政府官吏或君王并不值得民众去真心服从。民众自然是喜欢廉洁自律的政府官吏或贤君。他认为这种世俗政府仍然是上帝在世上的仆人和代理者,他们是来惩罚不义的民众的,这同样是上帝赋予他们的权利,是上帝特别的安排。 三、加尔文世俗政治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15世纪的西欧,封建体制开始瓦解。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教会受到了极大的创伤。新兴的中产阶级起而反抗旧有的封建神权统治。也随着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新观念,人们开始怀疑以神为本位的旧思想。人文主义者大胆的揭发教会内部的腐败,这样的矛盾下悄悄的埋下了中世纪封建体制的崩溃以及宗教改革的种子。 加尔文主义出现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归正宗的基本教义和信义宗基本相似,也承认人因信仰基督而蒙恩称义,归正宗的主要特点是选举长老监督教务,由牧师和不受神职的长老集体管理教会,认为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无限权力,并且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归正宗掌权的国家,一般教徒更重视经济、民主制度和公众教育,长老制教会治理模式亦对美国的政治产生深远的意义。 加尔文的预定神学基础在于上帝的绝对主权上(God`s sovereignty)。他排斥人类的任何可能性,强调只有依靠上帝的能力和旨意人类才可能得到救赎。如瓦匠依照自己的意志将一个器皿造得贵重,而将另一个器皿造得卑贱一样,所有的人类救赎取决于上帝。 四、时代背景对于思想的影响 16世纪的欧洲,无论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哪方厕来说,都经历了巨大变化。“尽管新教主义的出现被解释为宗教动机促成的,但也可解释为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3,这些变化使加尔文的政治思想带有革命性的特征。 宗教改革家、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毕生的许多主张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神学论述习惯当中,加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指“救赎预定论”跟“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宗”或“改革宗”。主要支派有长老会(流行于苏格兰)、公理会(流行于英国及美洲)等。归正宗的主要流传区域为瑞士、荷兰、苏格兰、法国、南非、德国西南部、比利时、澳大利亚,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若干地区。 从上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当时思想家加尔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4一15世纪,航海家们的壮举—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改变着欧洲的面貌,在给欧洲 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改写着欧洲的历史,资产积累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且兴盛的海外贸易,其中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商品总额的增加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交流方式,促进了商业的革新,人民视野的拓宽已经对外部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的发展带来了新银行业以及资本主义精神的增长,使得当时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受到圣经精神的限制越来越少,人开始将研究神转为了研究人。从加尔文的思想中就可以看出,对于世俗世界的理解已经更加偏向于人性这一方面; 2, 宗教改革使得人民的信仰分裂,新兴的宗教流派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并没有改变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口在逐渐增加,主要是市民阶层,市民阶层的商业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商业精神和对航海事业的热情,他们也希望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他们关注世界,并且支持着世俗统治,且取代着教会和贵族影响着政府管理和法律机构,这一新阶层力量的增长导致了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这也影响到加尔文对日内瓦管理的方法,即世俗政府和新教教会进行模糊的合作,加尔文主义也认为只有依靠教会人士,人才能更加明白上帝的旨意,任何人的权力都是有限的。国家和民族的观念正在形成并逐渐增强,天主教教会影响明显下降,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宗教的生存要求使它必须进行改革。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的政治思想。 3, 文艺复兴运动无疑是一场浩大的启蒙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民更加关注人性、平等、契约等,加尔文是一位人文主义者, 但同时更是一位宗教改革家。加尔文也在他的世俗理论中提及到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并且强调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权力,最突出的一点是他主张依法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揭示了当时人民思想已经有所解放。 4, 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新的阶层与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在思想、文化、经济等反面展开,新阶级的产生无疑会带来新的思想,加尔文就政体这一问题上就提出应该实行更多人掌权的统治,认为人民拥有选举自己心中领导者的权力,但并不主张人民拥有绝对的政治自由权力。 5,虽然在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多巨大的突破和启蒙,但是封建旧势力依然占据统治核心,这一点在加尔文的思想中也有所体现,他要求新教徒首要的是要尊重世俗政权,并且认为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信仰上帝,提出贵族和封建君主的统治的存在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加尔文的思想集中地保留在他的名著《基督教要义》一书中。在该书中他提出, 臣民要无条件地服从世俗政权, 绝对不能反抗。世俗政权之所以不容反抗, 在于它来自上帝, 在于它的神圣性。世俗政权是联系今世与来世的必不可少的机构, 官吏是它的主体, 他们依据法律对臣民进行统治,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世俗政权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杨牧谷编:《当代神学辞典》,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年版。 黄俊侠:《加尔文宗教政治思想论析》,内蒙古大学,2007年。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黄华光译:《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欧洲政治思想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麦格夫Alister E. McGrath,《宗教改革运动思潮》,陈佐人译,香港:基道出版社,1997年。 帕尔克,《加尔文传》,王怡芳、林鸿信译,台北市:道声出版社,2001年。 Harold·J·Grimm,the Reformation Era 1500-1650,The Macmillan,New York,1954。 刘林海:《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2 期(总第164 期)。
本文档为【加尔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