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歌70首创作背景

红歌70首创作背景

举报
开通vip

红歌70首创作背景红歌70首创作背景 红歌创作背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义勇军进行曲》本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后经历歌词修改、恢复,最终于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东方红 《东方红》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

红歌70首创作背景
红歌70首创作背景 红歌创作背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义勇军进行曲》本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后经历歌词修改、恢复,最终于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东方红 《东方红》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这首民歌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1903-1955)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 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3月10日出版了蒋介石作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当中提出了“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了这本书,并在结尾说:“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后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中国依然是存在的”。 4、 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曲,是著名的爱国歌曲。创作于1950年9月,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这首歌曲发表后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号称“第二国歌”。 5、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从1943年创作问世至今,历久弥新,被传唱了60多年。 《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6、 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酝酿和创作于1962年春天和夏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构思酝酿于1962年的春天,并不是偶然的。当时,共和国刚刚告别艰辛、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进入“知天命”年轮的劫夫在那时酝酿创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正是那个时代最强音的能动反映,是中国人民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与战歌 7、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8、 唱支山歌给党听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红色影响: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十分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经农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再度演绎,很快流传全国,几十年久唱不衰。 9、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作词:张藜 作曲:秦咏诚,由李谷一演唱,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之作。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10、 大中国 《大中国》是内地原创音乐人高枫创作于1995年的一首流行歌曲,当时经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推出后轰动全国,这首歌融合了全国各地民谣的特色,使一首爱国的歌曲朗朗上口,传唱至今。 11、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1984年,《我的中国心》获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12、 中国人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由陈耀川作曲 ,李安修作词,刘德华演唱,共同创作了这首中国人,也为香港回归后刘德华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这首歌曲激发的爱国情绪也深受人民喜爱 13、 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是台湾作曲家侯德健的著名作品,成于1978年12月16日,首先经台湾著名歌手李建复演唱,随后经过香港歌手张明敏演绎,歌曲传遍中国,而龙的传人也成为中国人的民族别称。 因原著发表时,当时正逢台美关系终结,当局新闻局为避免刺激美方,故将侯德健原著歌词中之“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改成“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 在1989年5月27日的《民主歌声献中华》上,侯德健把这歌的歌词作了两处修订,把“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改为“四面楚歌是独裁的剑”,把“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改为“不管你自己愿不愿意,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在2000年,歌手王力宏在永远的第一天专辑中,翻唱了龙的传人,成为年轻人所唱的版本 14、东方之珠 1981年香港电视剧《前路》有一首主题曲就是《东方之珠》,这首歌是由甄妮主唱,作曲是顾嘉辉。而作词则是郑国江。1986年,罗大佑移居美国,之间也有往来港台。就是1986 年,关正杰演唱了《东方之珠》,这首《东方之珠》即由罗大佑作曲,而作词则是1981年《东方之珠》的作者郑国江。1984年年底,中国和英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这个事件对香港很多市民来说不亚于1979年的台湾。由此开始,香港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移民风潮。罗大佑的《东方之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14、 谁不说俺家乡好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续绝的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时间里,72万军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多年后在孟良崮树起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物——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以铭记在战役中为了解放战争胜利不惜牺牲的人们。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搭载了31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名列其中。 15、 青藏高原 【歌曲】:青藏高原 【歌手】:李娜(原唱)【专辑】:走进西藏 【词曲】:张千一 简介: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圣洁的雪域高原、丝绸之路的延伸、神秘的宗教文化、灿烂的历史、鲜活的风土人情、壮丽的山河„《青藏高原》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期盼世界和平,人类安康。也成就了后来人对西藏的向往。 17、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211.31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18、 南泥湾 贺敬之词,马可曲。1943年作于延安。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在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 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19、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由李堃作词,阎飞作曲,主唱才旦卓玛。表现了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和平解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20、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铁源作曲。歌曲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地区的民歌音调中,提炼出音乐主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所唱的是丹东鸭绿江边的河口景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词作家邬大为、魏宝贵在创作这首歌词的时候,灵感是来自那里美丽的景色。当年我国著名的军旅作家邬大为先生到河口采风时,正是被那漫山遍野的桃花所深深的吸引,逐挥笔写下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1.《 故乡的云》 作词:小轩 作曲:谭健常 原唱:文章 翻唱:费翔 年代:1984 地区:台湾 隶属专辑:《三百六十五里路》 故乡的云是文章在台湾首唱的并在台湾流行。1987年春晚邀请费翔来大陆,他挑选了台湾当时最好的歌来唱。但费翔的唱功太好了,他翻唱的歌经常能使人忘记原唱者。 22.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作词:美丽其格 作曲:美丽其格 原唱:吴雁泽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优美、热情歌颂草原新生活的抒情歌曲很受群众欢迎。 这首歌共四段歌词,每段歌词都由四句组成,作者描绘出了一幅草原美景—蓝天、白云、„„作者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23.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作词:火华 作曲:阿拉腾奥勒 原唱:德德玛 (胡松华)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首唱并不是德德玛,胡松华版本为真正原唱。1979年,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使德德玛红遍大江南北。演唱过这首歌的有黑鸭子组合、龚玥、刀郎等。 24. 《在那遥远的地方》 作词:王洛宾 作曲:王洛宾 原唱:王洛宾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的一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歌曲。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 这首歌曲的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 1939年秋,王洛宾在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卓玛,三天的相处,活泼美丽的卓玛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她创作了这首歌曲。 相传在三天的拍摄过程中,两人共乘一马,在青海湖边奔驰,如同歌词中写的那样,卓玛的皮鞭轻轻地敲打在王洛宾的身上。两人分离之后,王洛宾在回西宁的路上怅然若失,借助民歌的旋律写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5.《党啊,亲爱的妈妈》 作词:龚爱书,余致迪 作曲:马殿银,周 右 原唱:殷秀梅 没找到背景 26.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作词:宋青松 作曲:王佑贵 原唱:宋祖英 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演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祖英以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 这句歌词也传遍神州大地,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列成为对教师的献礼。 在这首歌曲里,MTV里的那位教师从山里考出去上了大学,毕业了却毅然回到了山村执教,他说的多么好啊,要让山村的孩子有书读,因为自己有过没书读的苦恼,他不想山村的孩子再有这种苦恼。这就是我们值得尊敬的教师~无私奉献的教师~ 27. 《打靶归来》 作词:牛宝源 作曲:王永泉 原唱:合唱 这首著名的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 据音乐史料记载及王本人的口述——当时王永泉在解放军步兵某团任俱乐部主任,正准备为全军文艺汇演创作一首歌曲,偶然在一年前(1959年)的刊物上瞥见一首四句小诗,既:“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清脆的枪声满天飞”。小诗的作者是“牛宝源”。 28. 《军港之夜》 作词:马金星 作曲:刘诗召 首唱:苏小明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海政文工团青年歌手苏小明的一曲《军港之夜》,风靡军 作曲:臧云飞 原唱:刘斌 一首新时期军旅歌曲,首唱刘斌,阎维文等人曾多次翻唱。 这首歌通过提出看似矛盾的两个观点“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和“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抒发了作词者对军人的特殊情感与新时代对军人的要求。 军人来自于普通人民,有着普通老百姓的各种情感,所以“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但同时,军人又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对军人在素质上的要求自然会更高,所以“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30.《一二三四歌》 作词:石顺义 作曲:臧云飞 原唱:阎维文 没找到背景 31. 《小白杨》 作词:梁上泉 作曲:士心 原唱:阎维文 小白杨哨所是中哈边界中国新疆境内塔城裕民县塔斯提哨所。 二十世纪80年代初哨所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回家探亲,将哨所官兵卫国戍边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别想家,还让他带10株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于是程富胜就把树苗栽在了营房边。由于哨所干旱缺水,战士 们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布尔干河去挑,尽管战士们每天用洗脸刷牙节省下来的水精心浇灌,但是小白杨难以忍受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相继枯死,十棵小白杨中唯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棵小白杨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日夜伴随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 1980年,著名诗人,词作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创作组的梁上泉同志到新疆采风,在塔斯提边防连黑板报上,他看到那个战士关于小白杨的日记,了解了小白杨的感人故事,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写成了动人歌词。不久,军旅作曲家士心为之谱曲。词精曲美,朴实感人,《小白杨》不胫而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演唱了这首歌。激励着戍边将士。塔斯提哨所从此被称为“小白杨”哨所。 3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作词:雷振邦 作曲:雷振邦 原唱:男声版演唱者是吴影,女声版是于淑荣 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63年影片公映后即在群众中普遍流传。 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常以民间音乐素材构成音乐主题,也有根据民歌改编发展的,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美丽的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主要参考了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间歌曲《古力碧塔》。《古力碧塔》讲述的是一名为商人赶脚的塔吉克青年,爱上了喀布尔城的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反对,青年只能顺着古丝绸之路流浪,把优美凄凉的歌声传遍了所有他路经的地方,最后传回到帕米尔高原他的故乡。 33. 《爱我中华》 作词:乔羽 作曲:徐沛东 原唱:宋祖英 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 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 歌曲原是二段体。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中歌唱,还被编入初中生音乐教材,并名列31首被“嫦娥一号”搭载的歌曲之中现在有些小学音乐教材也选入此歌,爱我中华这首歌影响了中国人民一生,成为人人皆知的红色歌曲。 运用巧妙的比喻将56个民族连成一个家,内容精彩丰富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体现了他的博大的情怀。 34. 《毛主席话儿记心上》——影片《地道战》插曲 作词:傅庚辰 作曲:傅庚辰 原唱:邓玉华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的影片《地道战》中的插曲。 1963年初,军委总参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地道战》的时候,是当作民兵传统教学片来拍的。 虽然是军教片,但总参要求运用故事片的形式,因为故事才会比较吸引人。擅长拍故事片的任旭东带着影片领导小组历时几个月到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的二十几个村寻找拍摄素材。当了解了正定县高平村抗战的历史资料后,高平丰富完整的地道战资料深深打动了任旭东的心。经过前后整整两年的时间,1965年5月,由任旭东执笔的《地道战》剧本终告完成。 35.《 烛光里的妈妈》 作词:王健,李春莉 作曲:谷建芬 原唱:张蔷 198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一次校园歌曲大奖赛,在这次比赛中,李春莉、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张蔷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脱颖而出,这首歌原为李春莉作词,经过王健改词后由谷建芬作曲。 36《绿叶对根的情意》 作词:王建 作曲:谷建芬 原唱:毛阿敏 这首歌创作于1986年,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谷建芬作品音乐会”上由刘欢首唱。 同年12月毛阿敏以这首歌参加了第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流行音乐节歌曲比赛,获得演唱、观众和作曲三个奖项,使之成为我国首个在流行音乐的国际大赛中获得创作与演唱奖的作品。 作品的旋律主题充溢了款款深情而又十分口语化,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即将离开家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歌词借绿叶与根的比喻,表白自己与故乡之间割不断的血肉联系。 《绿叶对根的情意》磅礴大气,感人肺腑,是作曲家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创作实践中 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37《世界需要热心肠》 作词:乔羽 作曲:谷建芬 原唱:刘欢 没找到背景 38《爱的奉献》 作词:黄奇石 作曲:刘诗召 原唱:韦维 这个时期,对早先物质匮乏但精神振奋时代的怀念,加上对拜金主义的恐惧,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对爱的内心呼唤。 《爱的奉献》一出世即深入人心,浅显易懂的歌词,舒缓的旋律,高尚的主题,深情的演唱,春节晚会的覆盖率,所有的因素都促成这首歌一跃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经典。 韦唯,1963年生, 作曲:雷雷 原唱:李娜 一部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渴望》,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它创下的巅峰效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 该剧将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机地溶入到社会大时代的背景中,一个善良的祝福,却有一个悲伤的旋律,《好人一生平安》风靡城市农村,而歌手李娜也凭借此歌一举成名。 40《在太行山上》 作词:桂涛声 作曲:冼星海 合唱曲目 《在太行山上》是为在山西境 作曲:彦克 罗念一 演唱:才旦卓玛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电农《农奴》的主题曲。六十年代,有历史意义的歌曲相当多。那时,我国刚建国十多年,广大人民翻身作主人.喜悦之情高涨。于是就出现了大量表达对党感谢之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的歌曲 42《同一首歌》 作词:陈哲、迎节 作曲:孟卫东 原唱:刘畅 同一首歌:《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该歌曲1990年面世后,其优美的童声伴唱加上毛阿敏等歌手的演绎,很快流行开来。几年前,央视音乐戏曲部推出了同名节目,这首原创歌曲也成了标志性旋律 43《明天会更好》 作词:罗大佑 张大春 许乃胜 李寿全 邱复生 张艾嘉 詹宏志 作曲:罗大佑 原唱:群星 1984年非洲衣索比亚发生饥荒,为援助饥民,美国歌手以稍早英国群星合唱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公益单曲为蓝本,组成USA For Africa、推出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专辑版税捐作赈灾用途,回响极为热烈,并募得巨款,流风所及,世界各地多有仿效者。 1985恰逢台湾光复(结束日本殖民统治)40周年,1986年则是「世界和平年」,「明天会更好」的创作初衷即是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并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明天会更好是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由罗大佑作曲,罗大佑、张大春、许乃胜、李寿全、邱复生、张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词,陈志远编曲,罗大佑、张艾嘉、李寿全出面邀集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六十位华人歌手共同录唱。专辑于1985年年底出版,收录群星合唱版、松江儿童合唱团演唱版、 卡啦OK伴唱版三种版本,由「蓝与白唱片公司」发行。 44《走进新时代》 作词:蒋开儒 作曲:印青 原唱:张也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红色歌曲,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 歌词健康向上。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反映了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进入改革开放后,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展现了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 45《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儿童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五十年代中期。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快乐的节日 管桦词,李群曲。初刊于《歌曲》1954年第四期。歌词以"小鸟"、"风儿"、"花园"、"草地"等为儿童所熟悉而又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再现了新中国的儿童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的喜悦心情;欢快活跃的旋律刻划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了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歌既儿童化,又口语化,琅琅上口,易记易唱,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 46<<沂蒙颂>> 民歌 沂蒙颂:序幕1947年秋季。沂蒙山区。沂河村头,傍晚。英嫂和乡亲们送别转战山区的鲁英和武工队。恶霸地主赖金福又率还乡团窜回山村。国民党军官将解放军排长方铁军负伤后丢失的毛巾交给赖匪,命他三天 第一场两日后,青石岭上。 身负重伤的方铁军强忍疼痛追赶部队,终因缺水而昏倒在地,被来挖野菜的英嫂发现。伤员急需水抢救。回家取水路程远,留下亲人不安全,怎么办,英嫂果断地用自己的乳汁救伤员。赖匪正搜捕伤员。英嫂将亲人隐蔽在山坳里。 第二场当日英嫂回到家中,哄睡婴儿后,捉老母鸡为伤员熬鸡汤。 武工队得知英嫂救了方排长,立即回山来营救。 赖匪闯进英嫂家,逼问伤员下落。英嫂坚贞不屈,被打得遍体鳞伤,昏倒在地。敌人想放走英嫂以追捕伤员。英嫂看穿了敌人的阴谋,将计就计,跳窗而出,急速上山,敌人慌忙追赶。 第三场清晨, 方排长走出隐蔽处锻炼身体,盼早日归队。英嫂、春兰冒风险来送汤饭。方排长手捧鸡汤激 动万分。 还乡团寻找伤员,搜上山来。英嫂引狼扑身,保护亲人。 第四场村边,黄昏。 还乡团对英嫂进行威逼不成,狂吠:“要孩子,还是要伤员,”英嫂为救子弟兵甘愿牺牲孩子……千钧一发之时,方排长挺身而出。这时枪声四起,鲁英率武工队全歼还乡团,处决赖匪,营救了亲人。 尾声数日后,沂河村红旗招展。解放军首长和战士们深深感谢英嫂,告别乡亲,重返前方。? 47<<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作词:洪源 刘薇石 作曲:堂诃生 音乐家关鹤岩带领创作组首先到陕北访谈、搜集和查阅有关资料。当时在延安工作的贺义、航海、党音之等等音乐界同志,曾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其后,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的一间办公室里,创作组集体对所选每首民歌的曲子,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共同编就,对 歌词则一字一词的共同反复推敲,斟酌填改,充分发挥了集体创作智慧,最终整理改编出五首陕甘根据地革命民歌。 48《绣红旗》——歌剧《江姐》选曲 作词:阎肃明 作曲:羊鸣 姜春阳 金砂 原唱:任桂珍 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49<<映山红>> 作词:陆柱国 作曲:傅庚辰 原唱:邓玉华 :歌曲《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 50<<西部放歌>> 作词屈塬 作曲印青 演唱王宏伟 没找到背景。 51<<十送红军>> 张士燮、朱正本创作 第二次国 作词:雷振邦 原唱:李世荣 擦弦的音色、质感与充足泛音犹如一道灵光在漆黑中舞动,为听者逐渐揭开充满异国风情的 神秘面纱。到主角李俊广开腔时,人声不仅充实、雄厚,而且中频结像力珠圆玉润,毫无任何沙石或齿音之诟病。宏亮、真挚的歌声不断在优美的旋律中驰骋,声如洪钟不绝于耳。歌曲末尾更别出心裁地来了一段小提琴与结他的合奏,洋溢着浓厚的吉普赛风味,使人听得眉飞色舞、意犹未尽。一言蔽之,这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真是“酷弊”了~ 53<<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词:陈晓光 作曲:施光南 原唱:李谷一/彭丽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与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这首歌。 54<<七子之歌>> 作词:闻一多 作曲:李海鹰 原唱:小朋友容韵琳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55《真心英雄》 作词: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原唱:成龙、周华健、李宗盛、黄耀明 真心英雄》是台湾的词曲作家李宗盛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的歌曲。李宗盛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流行乐坛最具实力的词曲作家和唱片制作人。其代表作品有《我是一只小小鸟》、《梦醒时分》。 歌曲采用宫调式,四三拍,二部曲式。前奏之后的A段的旋律感情真挚,歌词里充满了真挚和友爱,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忘却生活中的痛苦并互相关爱的心声。 B 段为两个气息悠长的大乐句,它们在重复中形成了同头异尾的平行乐段。这一段的音乐语气坚定、高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它鼓励人们 要不为挫折,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团结友爱共同战胜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56<<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作词:管桦 作曲:瞿希贤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主题讲述的是经历过旧时代的妈妈,于和平年代到来时,对下一代的孩子,回忆起自己遭受地主迫害,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并借此来让自己的孩子知道新中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此来灌输一种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作品的目的显然是忆苦思甜,而它的创作手法,则和许多强调事物鲜明对照的寓言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57<<好日子>> 作词:车行 作曲:李昕 演唱:宋祖英 《好日子》这首歌创作于1996年,它的词作者车行和曲作者李昕是中国音乐界年轻的词曲作家。他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合作,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深受中国广大听众的喜爱。《好日子》是他们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中国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并多次在中国国内的各大音乐评选中获奖,成为近几年来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之一。 这首歌以生活气息浓郁的歌词,描绘了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的幸福生活,以通俗的语言“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 ,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和殷切的期盼,讴歌人民的幸福生活。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了。过上好日子的人们需要有一首歌来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好日子》这首欢快喜庆的歌曲诞生了。 58<<山歌好比春江水>> 柳州民歌《石榴青》的曲调即《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调的前身。 斯琴格日勒翻唱自电影[,]《刘三姐》 1960年7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团,赴北京向国家领导人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连续演出近百场,而且四进中南海。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随后,《刘三姐》演出团于同年10月赴全国13个省(区)24个城市进行长达一年的巡回演出。《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59<<浏阳河>> 湖南民歌(1951年) 作词:徐叔华 作曲:朱立奇、唐璧光 1950年9月,由原湖南省湘江文工团青年演员徐叔华创作的歌舞剧《双送粮》中,有一段男女声对唱《浏阳河》。该曲最初套用的是京剧《小放牛》的曲调,后由剧组的朱立奇、齐芝田改用由唐壁光先生根据祁阳小调音乐创作的《秋生送瓜》的音乐,并将原曲的慢四拍改为快二拍,表现出欢乐的情绪,经试唱,效果很好。1951年5月22日,《双送粮》选送进京,在怀仁堂为政治局委员们表演,毛泽东出席观看。演出完毕,毛泽东起立鼓掌,点头微笑,他爱上了《浏阳河》。从此《浏阳河》逐步从歌舞剧《双送粮》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首广泛传唱的歌曲。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经常参加中南海春藕斋每周六晚上举行的舞会。他到场后总会在沙发上坐一会儿。通常情况下,乐队为毛泽东奏起的第一支曲子就是《浏阳河》。 60<<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作词:付林 作曲:王锡仁 原唱领唱:卞小贞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出于对伟大领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付林写下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首词,然后将歌词交给了曲作者王锡仁。由于唐山大地震刚发生不久,很多人当时还住在地震棚里。王锡仁却手捧着付林写的歌词,走出了没有电灯的地震棚,冒着余震的危险,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大楼里谱曲,他打开电灯、铺开稿纸,旋律随着眼泪流淌,音符伴着激情跳荡„„第二天早晨,他走出大楼,迎着满天朝霞,向人们捧出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动人旋律。这首歌的词曲创作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61<<五星红旗>> 作词:天明 作曲:刘青 原唱:刘媛媛 五星红旗》是由著名作曲家刘青创作在国庆50周年之际,他也是《祝你平安》、《山不转水转》、《永远是朋友》的曲作者。,被评为建国以来7首经典歌曲之一,并列入大专院校音乐课教程。 62《五月的鲜花》 作词:光未然 作曲:阎述诗 《五月的鲜花》原为光未然在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36年夏,东北大学排演《阿银姑娘》时,因剧本上只有歌词,没有曲谱,便由该校教师阎述诗谱成歌,受到普遍赞赏,很快传遍全国,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广泛传唱。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63《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选曲 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 歌曲以跃动的、生机勃勃的音调,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 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为素材,从而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齐唱之后,采用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的形式,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浩大声势。在轮唱中,“龙格龙格”的衬词穿 插其间,使音乐显得富有变化,妙趣横生。这种艺术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革命的武装力量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侵略者必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轮唱之后,有一大段器乐的间奏。它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还用逐步转调的方法为歌曲的最后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转调后的合唱,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64《春天的故事》 作词:蒋开儒、叶旭全 作曲:王佑贵 原唱:董文华 1994年10月,这部由孟欣总创意、策划,张国立总导演兼摄像,董文华演唱的音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一炮而红,12月,又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一时间,《春天的故事》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红遍中国。后来,这首歌被选入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获得了1995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以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音乐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金曲”. 65《为了谁》 作词:邹友开 作曲:孟庆云 原唱:祖海 这首歌曲写于1998年,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 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是送给所有的用自己的身躯挡着洪水的抗洪勇士们的。赞扬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66《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歌曲类型:合唱曲 作曲:朱南溪 作词:任红举、贺东久 这首歌创作于1977年下半年,当时全国正处在打倒“四人帮”的欢欣鼓舞之中,中央文化部和中国音协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音乐界创作新国歌。南京军区文化部立即将音乐创作人招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创作研究,选定了两首词由大家来谱曲,作曲家朱南溪谱了贺东久和任红举合写的歌词“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经过研究,军区文化部决定将这两首歌录好音上送北京。文化部和中国音协将《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选为新国歌备选稿,上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后作为优秀群众歌曲向全国推广。1978年4月在《人民日报》上首先发表,接着《人民音乐》、《歌曲》、《上海歌声》及省市报刊相继转载。总政歌舞团和中央乐团在庆祝全国人大召开的晚会上,以合唱的形式演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北京音乐出版社以英汉两种文字编入《中国歌曲选》,并在国内外发行。总政军乐团将它改编为军乐曲,现仍在国庆和重大节日里演奏,成为全国群众歌咏活动的首选曲目。 67《祖国,我为你干杯》 作词:刘 麟 作曲:关 峡 演唱:幺红、王霞、郑咏、刘维维、黄越峰 没找到背景 68《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影片《桃李劫》摄于1934年,是共产党组织新开拍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第一步影片。影片讲了一对新毕业的青年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理想不能实现,逐渐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喜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毕业歌》随着影片公映,旋即成为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的进行曲。许多青年高唱《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69《万里长城永不倒》——电视剧〈〈霍元甲〉〉主题歌 作词:黎小田 作曲:卢国沾 原唱:叶振棠 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由黎小田作词,卢国沾作曲,叶振棠演唱。是20世纪八十年代热播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此曲因为用粤语演绎,让当时大陆非粤语地区的观众深感神秘和好奇,从而对这种方言歌曲开始了最初的兴趣. 70<<边疆处处赛江南>> 作词:袁鹰 作曲:田歌 《边疆处处赛江南》这首红色歌曲,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值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形势下,新疆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日夜忘我地战斗在屯垦戍边第一线。歌曲铿锵有力、旋律婉转悠扬,充分肯定了戍边战士的光辉业绩和取得的“边疆处处赛江南”的辉煌成果,同时歌颂边疆各族人民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紧跟毛主席阔步向前的雄伟气概。这首歌从新疆迅速传遍长城内外,传遍大江南北,唱遍珠江两岸,唱遍白山黑水,极大推动了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本文档为【红歌70首创作背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06
浏览量: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