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举报
开通vip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出处:中华传媒网 | 2005-10-12 16:26:20 | 阅读 8691 次 新闻导语和新闻主干的关系长期以来含糊不清。国内新闻专著往往笼统地使用“新闻导语”这个概念。比如许多教科书上说新闻导语(或导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但这种导语和那些非开门见山非简洁明快的导语是什么关系呢? [5]所有的新闻文体都有导语,但对导语的要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有的学者从写作特点入手,将新闻分为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公报式消息和谈话记;[6] 或将导语分为概述式,设问式,评论式,见闻式,对比...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出处:中华传媒网 | 2005-10-12 16:26:20 | 阅读 8691 次 新闻导语和新闻主干的关系长期以来含糊不清。国内新闻专著往往笼统地使用“新闻导语”这个概念。比如许多教科书上说新闻导语(或导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但这种导语和那些非开门见山非简洁明快的导语是什么关系呢? [5]所有的新闻文体都有导语,但对导语的要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有的学者从写作特点入手,将新闻分为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公报式消息和谈话记;[6] 或将导语分为概述式,设问式,评论式,见闻式,对比式,引用式。[7]这些复杂纷繁的分法固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却无力廓清一些基本困惑:为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结构,为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塔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按以上的分法,动态消息和人物消息或特写可以使用同一类导语吗,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张威 硬新闻(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是西方新闻界新闻业务中老生常谈的两个基本概念。在英、美及澳大利亚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写作教材中,硬、软新闻的分类之所以成为喋喋不休的话题,是因为对这两种新闻形式的科学区分直接涉及对新闻报道类别和写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确认。对此问题的宏观把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新闻写作的研究者虽然早已注意到硬软新闻的区分,但深入探讨该问题的篇章却是凤毛麟角。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20余本新闻写作的著作,提到这两个概念的只有汤世英等的《新闻通讯写作》,[1]周立方的《新闻写作研究》,[2] 康文久主编的《实用新闻写作学》,[3]且都是一带而过。1997年出版的杭州大学沈爱国的《消息写作学》[4]是研究消息写作的专著,对硬新闻的概念只字未提。也许可以这样说,硬、软新闻的分类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闻导语和新闻主干的关系长期以来含糊不清。国内新闻专著往往笼统地使用“新闻导语”这个概念。比如许多教科书上说新闻导语(或导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但这种导语和那些非开门见山非简洁明快的导语是什么关系呢? [5]所有的新闻文体都有导语,但对导语的要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有的学者从写作特点入手,将新闻分为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公报式消息和谈话记;[6] 或将导语分为概述式,设问式,评论式,见闻式,对比式,引用式。[7]这些复杂纷繁的分法固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却无力廓清 一些基本困惑:为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结构,为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塔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按以上的分法,动态消息和人物消息或特写可以使用同一类导语吗, 在新闻的分类方面,国外一直乐此不疲。英、美和澳大利亚大学出版的新闻写作教材都花了相当篇幅来讨论。它们的主要分法是:将硬新闻和软新闻一分为二,在这两个巨大的框架之下对新闻文体进行分类,然后再研究导语和主干的关系。 这种两分法似乎可以这样概括: 两分法中的硬新闻只有一类,即动态消息。对它的新闻文体要求基本上是倒金字塔结构(例外的情况见下文)。软新闻分两大类:简明软消息和特写。对其文体要求是自由式,或曰非倒金字塔结构,没有限制。 这样分法的结果不仅使新闻文体分辨得清楚明晰,导语和文体之间的关系也容易确认。本章试图对西方新闻学新闻文体的两分法加以诠释,探讨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和依据、硬新闻的变体(硬软新闻的交叉问题)以及这两种新闻文体导语和主干之间的关系。本章的主要英语参考资料均为90年代流行的西方新闻专业的重要教材,其中包括美国:Alfred Lawrence Lorenz and John Vivian 的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Allyn & Bacon, 1996), [8] Ted Buchholz 的 Reporting for the Print Medi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USA. 1993) [9] 以及澳大利亚Sally White 的 Reporting and Writing in Australia(Allen & Unwin, Sydney, 1991)。[10] 理论误区 硬新闻和软新闻之所以在国内受到漠视是由于存在某些理论误区。由此导致人们看不清区分二者的价值。当我们比照国内和西方新闻界对上述概念的诠释时,这个误区就可以看得比较真切。先看国内流传较广的3种说法: 1(硬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受众阅读或视听这类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页。 软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观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类新闻……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第11页 2(西方新闻界对新闻还有这样一些分类法:分作硬新闻(意即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软新闻(意即重要性不足,趣味性浓厚的报道),纯新闻(意即直截了当的事实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不以文采和材料的有趣取胜的)。 ――汤世英等《新闻通讯写作》第4页。 3(如同新闻有硬软之分,导语也可分为硬软两大类。硬导语适用于动态新闻,它一般概括介绍稿件最为重要的事实。硬导语必须精炼,因为松散臃肿的导语难以吸引读者。软导语用于特写类稿件,它通常使用别出心裁的描写、趣味隽永的小故事或者巧妙借用的成语之类引起注意。硬导语一般只含一句话,而软导语则可长达四、五段,在最后一段才点破同全篇的关系。 ――周立方《新闻写作研究》第99页。 以上说法对软硬新闻把握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没有试图对硬软新闻作出系统的解释。其共同特点是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在分野中的作用。同时,它们都没有提到硬软新闻分野的另一个关键――时间性。毫无疑问,重要性在硬、软新闻分野中具有关键作用。 在这一点上,国内和西方观点比较一致。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重要性因时间问题而退居第二,因此,一条重大题材的硬新闻就会采用软新闻的手法来处理。比如拉宾遇刺的消息一家日报就可能这样开头: 拉宾昨晚遇刺。 但一家晚报再这样开头就不会吸引读者,因为同样的事实已经被日报报过了,出现以下的导语是可能的: “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位街头妇女说。今天,全城市民处于一片悲痛之中,以悼念昨晚被刺的拉宾。 第一例是典型的硬新闻,事件重大,时间紧迫,重在将拉宾被刺的事实尽早报道出去。第二例至少可以看作是经过软处理的硬新闻。由于是晚报发稿,时间和重要性都下降了一个档次,这一切都是时间造成的。可见,决定新闻的硬与软,时间的因素往往比重大性更具有决定意义。但时间在硬、软新闻分类中的决定因素被大多数国内学者忽略了。康文久主编的《实用新闻学》是少数例外之一,硬新闻的时间性在这里得到了肯定:硬新闻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事件消息,主要是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诸如政治事件、军事冲突、外事活动、经济动态、自然灾害、各种事故等等。这类事件有的是突发性的,有的是事物发展进程的飞跃阶段,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由于突变,变化过程短促,有很强的时间性……[11] 有疑问的是,康文久在对软新闻的概括时提到“软新闻属于非事件消息,主要报道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新人物等等”。[12]这个论断似乎有些局限性和不严密。首先,旧的事物和旧人物同样可以出现在软新闻中。此外,将软新闻放在动态消息里,缩小了软新闻的概括范围(康在前面指出“动态消息,按照题材的性质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因为软新闻不但包括软消息,它还包括特写(见下节)。然而,无论如何,康文久对硬、软新闻进行概括的尝试是值得注意的。 现在我们来看西方新闻学对软、硬新闻的概括。先看1993年美国版新闻教科书《印刷媒体的报道》(Reporting for the Print Media)中的描述: 新闻有两种形式: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通常指那些严肃的,事件性的,有时间性的题材重大的新闻故事。这些新闻故事可能报道重大犯罪,火灾,意外事故,演讲,劳工纠纷或政治战役。硬新闻也称现场新闻或称直接新闻。同样,由于它报道即时发生的事件,它也被称为“易碎新闻”。[13] 这里强调了硬新闻的易碎性,意即时间性。下面是该书对软新闻的概括: 软新闻通常指特写或人类共同兴趣的新闻报道。它们的主题可能有些不应时或不甚重大,但决不枯燥。软新闻主要为愉悦,通告消息并非绝顶重要。它从感情上吸引受众,不以理智上吸引读者为主。这些新闻故事使读者欢笑或悲泣,喜爱或憎恨,嫉妒或遗憾。这些故事用更多姿多彩的风格写就,更多地使用奇闻逸事,引语和描写。[14] 另一部美国的新闻教科书中这样写道: 硬新闻的概念适用于那些事件性新闻,比如市政厅会议、飞机失事以及调查性新闻故事的纵深报道。[15] 那些强调娱乐甚于通报新闻的故事被称为软新闻。有时也用“特写”和“人类兴趣”这样的称谓来指“软新闻”。[16] 以下的概括出自澳大利亚的一本有影响的新闻教材: 硬新闻是重大新闻,软新闻是不平常的、奇特的、娱乐的新闻。在结构上这两种新闻区别是硬新闻使用倒金字塔结构或镙丝钉结构,软新闻则不拘一格。[17] 在软新闻里,新闻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不必出现在导语中。然后,接下来,软新闻结构不使用倒金字塔或镙丝钉形式。它们几乎总是以间接或延缓的导语开头,以这种方式,读者的注意力被一种即将出现的许诺抓住,而不是由于一种重大性……与重要性相较,软新闻更倾向于不寻常和娱乐。[1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将导语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直接性导语和延缓式导语。前者是直接叙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展变化的事件,大多数动态消息都使用这种导语;后者对时间要素有所回避,也不强调正在发生或 发展变化中的事件,而将重点放在对新闻的解释、阐述和背景介绍上,通常以描写新闻现场的某种情景或创造某种气氛,常为软新闻和特写所采用。[19] 误区探源 如前所述,笼而述之地讲“新闻导语”的要求,是一个危险的误区。比如一部新闻写作专著在“新闻导语的作用”时援引了两个例子,例1是为说明导语要引人入胜: 例1:一个老爷爷抱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甜甜地拍了一张照。这是祖孙俩吗,不,小女孩是普通的农村娃娃。她外婆的独生女,招了女婿,妈妈又是独生女,也招女婿;如今,她刚出世不久,父母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又是个独生女。一些人替这家可惜,说:“三代无子,再生一个吧~”市委副书记陈沂听罢却翘起拇指,说:“生一个好,爷爷抱你~” [20] 例2:是想说明导语要定弦定调: 长江今年第二次洪峰昨日凌晨已过汉。百里长堤巍然屹立,武汉三镇安然无恙。[21] 显然,以上两条新闻导语的风格截然不同。第一个是软新闻,第二个是硬新闻,二者导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将它们混同起来谈只能徒增混乱。遗憾的是,在中国,笼统地讲“新闻导语”的新闻写作著作不在少数,是个集体现象。比如《解放军报》为导语曾下过一个定义:“导语是置于新闻前边的第一个小段或第一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新闻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一篇新闻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22] 这个导语的要求对软新闻就不适用。因为软新闻不一定非要在开篇首句“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一篇新闻的主题思想”。如果标明这是硬新闻的导语定义,就可以理解,可惜作者没有这样做。 一部在2001年出版的新闻学理论著作仍然笼统地谈导语写作, 它说: 一般来说, 导语中一定要体现最重要的最精彩的内容, „不管写什么新闻, 都要努力地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放在导语之中, 则是写作的一个要领。? „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求 一开头便把新闻中最新鲜的事实提取和揭示出来,一下子摆在读者面前?。美国威尔逊大学一位新闻学教授认为?导语是揭示 摘要,是整个新闻报道的最重要的摘要,是用一句简明的话回答读者渴求知识的要求?. [23] 实际上, 以上讲的全是硬新闻导语写作的特点, 完全不能概括软新闻的导语。 造成混乱的原因之一也许是英文“News”带来的困惑。英文中的“News”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个泛指“新闻”的普遍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指“消息”(常常要靠语境分析)。“,he feature of news”(新闻的特征),其中的“News”只能译成“新闻”而不能译成“消息”。事实上,英语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新闻的概念往往精确而细致。比如“News”, “News Story”, “新闻”; “Hard News”, “硬新闻”; “Soft News”, “软新闻”; “Spot News”, “现场新闻”。 “消息”是中国文字中的独有的概念,与英语中的“News”并非完全的对应关系。在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英语“News”才可能翻成“消息”。 “News”与“新闻”和“消息”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给国内新闻界带来了麻烦。许多学者在探讨新闻写作中笼统使用了“新闻导语”这一概念,从而使问题变得混乱。[24]有些学者虽然标明他们所说的“新闻”指的是“消息”,但由于在讨论中交叉使用这两个概念和举例不当,仍然不能廓清新闻体裁的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一部新闻教科书在开篇时声明:“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是就狭义来说的,便是通常所说的消息,又称电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 [25] 但在正文中,作者交叉使用“新闻”和“消息”,极易产生歧义,如下面一段: 消息通常是由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所组成。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端部分,是新闻结构上的第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层次,在新闻中起着“一语定意”的作用,从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消息如何展开叙述。[26] 实际上,段落中所有使用“新闻”的地方都可以用“消息”代替。这样会更精确而消除歧义。作者在讲到消息的特征时说:“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和西方硬新闻的定义一致)但所举的例子却不能与之完全符合。我们来看以下4个例子: 1(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芯绒可以做夏天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种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27] 2(您想观赏八达岭长城的雄姿吗,您想领略在北戴河畅游嬉水的乐趣吗,您想得到在承德避暑山庄消夏纳凉的快意吗,密云县开发旅游的目标就是:让国内外广大游客在本县得到以上种种享受。[28] 3(几年前还是水草不长,螺蚌不生,水鸟不停,鱼虾绝迹的鸭儿湖,现在又复活了~记者亲眼看到经过治理的湖面碧波粼粼,渔舟点点,成群的野鸭在湖里嬉戏。[29] 4(“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多万人口的北平,今日宣告解放。……” [30] 严格地说,1、2、3条都是些时间性很差的新闻,怎么也无法和作者先前所概括的消息的特征“最直接、最简练……迅速及时”相吻合。但第4条显然是标准的消息(硬新闻)。作者没有说明四条新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却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来谈消息的导语,从而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显然,消息中诸种类别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就像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一样,消息也分为“硬消息”和“软消息”。硬新闻的硬消息(动态消息)是一回事,但软新闻却包括“软消息”和“特写”两个品种。“软消息”和“特写”虽然具有软新闻的特点,但前者篇幅较短规模较小,后者篇幅较长规模较大。顺便说一句,在西方新闻概念中,没有特写和通讯的区别。本文也将特写和通讯看成一类文体。 西方新闻学对硬、软新闻的导语的要求特点非常鲜明,比如美国的一本新闻教材指出:就像新闻故事本身一样,导语也分成两种——硬导语和软导语。最普通的是硬导语,这种导语以直接了当的方式讲出发生了什么。[31] 第二种形式,软导语延缓新闻的主要主面,它经常用在深入报道、特写和广播稿中,尽管有些记者在硬新闻中以间接导语开头,将其作为一种引起读者或听众兴趣的方式。[32]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猛然间一问什么是硬新闻, 人们的回答会各不相同。笔者2001年在石家庄日报授课时,曾就此问题对学员提问,结果对一些反馈大跌眼镜.一位学员说,硬新闻就是会议新闻政策性新闻会见性新闻,就是那些比较枯燥但不得不发的新闻。这个看法当然与西方对硬新闻理解的内容是不相吻合的 尽管人们对硬新闻涵盖的内容理解不同,但它们都能在时间性和重大性方面得到统一。虽然西方新闻界对硬、软新闻的讨论方兴未艾,但真正做出严格定义的不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其要点: 硬新闻: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新闻形式,重在迅速传递消息。在形式上,它与国内学界所说的动态消息基本相一致。 软新闻:一种注重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形式,重在引起受众的情感呼应。比如愉悦或深思等,更多地强调人类兴趣。在形式上,它分为软消息和特写两种。 二者之间的联系:都是新闻;新闻价值的诸种要素(如时间性、重要性、接近性等)都起作用。 二者之间的区别: 1(要求重点不同:硬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强调时间性,多为动态新闻和现场报道。软新闻重在引起读者兴趣和情感呼应。 2(尽管新闻价值和诸种要素都起作用(特别是时间和重大性),但硬新闻要求的程度较高,软新闻要求的程度相对较低。 3(写作方面:硬新闻有一定之规(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用倒金字塔结构);软新闻则不拘一格。硬新闻直接了当,简明扼要,形式简练,具有直接性;软新闻样式复杂,细节描写和记者感情色彩占据重要地拉,具有间接性。硬新闻形式上基本是动态新闻,软新闻则有软消息和特写之分。 4(在新闻导语方面,硬新闻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概括新闻的中心。软新闻导语则不拘一格,有较大的宽容性。 概而言之,新闻的基本形式是硬新闻和软新闻;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导语和文体写作要求也不同。 由此出发,可以这样认为,硬新闻即动态新闻。除动态新闻以外的新闻都可以划入软新闻。软新闻是一个大类,其中包括不少品种,在西方新闻学中,它基本包括“软消息”(Brief soft news)和“特写”(Feature story)。尽管国内的报刊实践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新闻文体(例如:新闻素描,评述性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典型报道和通讯等除动态新闻以外的新闻体裁),但它们仍可以被软新闻囊括。区分硬软新闻的关键依据在于时间性和重要性。硬新闻是易碎的,时间性是第一位的。软新闻的“软”不是指“软绵绵的故事”,而是指在时间性重要性方面不如动态新闻那样“过硬”。 传统说法认为,硬新闻主要报道重大事件,软新闻报道非事件性或不重大的新闻。其实不尽然。一个重大事件同样可以写成软新闻。比如1963年11月23日合众国际社记者梅丽曼?史密斯在达拉斯目击肯尼迪遇刺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梅丽曼?史密斯是这样开头的: 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阳光和煦的中午,我们随着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穿过达拉斯市的繁华市区。车队从商业中心驶出后,就走上了一条漂亮的公路,这条公路蜿蜒地穿过一个像是公园的地方。 我当时就坐在所谓的白宫记者专车上,这辆车属于一家电话公司,车上装着一架活动无线电电话机。我坐在前座上,就在电话公司司机和专门负责总统德克萨斯之行的白宫代理新闻秘书马尔科姆 基尔达夫之间。其他三名记者挤在后座上。 突然,我们听到三声巨响,声音听起来十分凄厉。第一声像是爆竹声。但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毫无疑问就是枪声。 大概距我们约150或200码前面的总统专车立即摇晃起来。我们看见装有透明防弹罩的总统专车后的特工人员乱成一团。 下一辆是副总统林顿 约翰逊的专车,接下去是保卫副总统的特工人员的专车。我们就在这后面。 我们的专车可能只停了几分钟,但却像过了半个世纪一样。我亲眼看见历史在爆炸,就连那些饱经风霜的观察家,也很难领悟出其中的全部道理。 我朝总统专车上望去,既没有看见总统,也没有看见陪同他的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 康纳利。我发现一件粉红色的什么东西晃了一下,那一定是总统夫人杰奎琳。 我们车上所有的人都朝司机吼了起来,要他将车向总统专车和他的保镖车开近一些。但就在此时,我看见高大的防弹玻璃车在一辆摩托车的保护下,号角着飞速驶开。 我们对司机大喊:“快~快~”我们斜插过副总统和他的保镖车,奔上了公路,死死地盯住总统专车和后面特工人员的保镖车。 前面的车在拐弯处消失了。当我们绕过弯后,就可以看到要去的地方了——帕可兰医院,这座医院就在主要公路左侧,是一座灰色的高大的建筑物。我们向左边来了一个急转弯,一下子就冲进了医院。我跳下汽车,飞快地跑到防弹玻璃汽车前。 总统在后座上,脸朝下,肯尼迪夫人贴着总统的身子,用双手紧紧将他的头抱住,就像在对他切切私语。 …… 总统被刺的情况直到新闻第11段以后才出现,然而,肯尼迪遇刺是一个重大的动态事件。但梅丽曼?史密斯将这个重大事件以特写的形式处理(软新闻的一种)。这条新闻稿深入细致地描写肯尼迪总统被刺的全过程,重在满足读者兴趣,同以单纯报道总统被刺的硬新闻不一样。[33] 时间性是区别硬软新闻的首要因素。 两分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专家学者们对新闻文体从各个角度进行分类的尝试。它只是提供一个框架,从大处着眼。各种尝试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两分法的好处是摈弃了繁枝缛节,视野清晰,简单扼要。使人们准确地把握两大新闻类别以及导语和新闻主干之间的关系。 硬新闻在文体上的典型标志就是倒金字塔方式。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本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倡导软新闻的人们说,一条导语是软还是硬没关系,关键要看它是否有效。他们轻视传统的概括式导语,认为“倒金字塔”风格不自然并使所有的故事看起来千篇一律。一些人认为软新闻在顺序描写是更为自然的表达方式,就像讲故事。在风格上更加文学化亦有助于报纸同电视竞争。电视广播报道新闻虽然比报纸快,但是使用软导语,报纸能使故事更有趣。反对派则指责,软新闻对大多数新闻故事不适合:过于附庸风雅,文学化以及非职业化。还说软导语太长,不能突出新闻,过于文学化,虽然时髦但不清楚不鲜明。一些批评家认为传统的概括式导语更为清晰和直率,更适合硬新闻。他们不希望记者们以概括式导语开始每一条新闻,又不希望(软新闻)的延缓部分那么长,令人痛苦。一些编辑对软导语采取不鼓励的态度,他们尤其厌烦那些翻过页去还没有传递出主要观点的以软新闻开头的头版故事。[34] 当硬软新闻的争论发展到70年代时,一名美国记者终于说:“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再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别的材料了。” [35] 竞争的压力首先来自电子媒介。自20世纪40年代后,广播、电视的出以其高速、真实、生动迫使印刷媒体必须改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电视在美国新闻界的崛起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三大商业电视NBC,CBS,ABC抢尽风流,在60-70年代晚间黄金时段中,90%的美国人争相收看它们的节目。通过对肯尼迪遇刺事件,民权运动,越南战争以及人类登月球等节目的栩栩如生的实况转播,电视终于站稳了阵脚。 首先使电视新闻令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相形见绌的事件是1963年发生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事件。当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来到达拉斯市搞竞选活动。在蜂拥而至的记者队伍中,电视台记者完全不像今日那样耀武扬威。当总统车队经过当地一所学校的图书馆时,一颗子弹突然击中总统的脑袋,总统当即倒下。合众国际社的电讯在5分钟之后将总统被刺的消息报道出去。但10分钟之内,电视台显示出了更大的威力。CBS新闻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在屏幕上向全国通报了总统罹难的消息。在后来的几天中,人们凝视着电视机,关注着事件的进展:抢救过程中的肯尼迪,肯尼迪夫人陪伴着总统的灵柩回到首都,一家夜总会的老板如何刺杀了谋杀总统的嫌疑犯奥斯瓦尔德,总统葬礼,各国元首的吊唁活动……电视新闻在报道此事件的优势使电视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中心,过去曾经不被看好的、不受重视的媒介此刻变得让人们无法回避。电视牢牢抓住了人们的吸引力。当年,美国三大电视网先后将晚间新闻从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电视主持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也开始确立。 从1963年到1967年,美国各家电视台纷纷报道了始于阿肯色洲、后蔓延于美国各地的民权运动,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电视报道的地位。在电视镜头中,人们真切地看到了示威的群众,警察的镇压和各种暴乱事件。 电视对贯穿于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的报道使观众身临战争境界,一下缩短了横亘于美洲和亚洲时间和空间。连续的现场画面真实再现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在其他种种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电视都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生动画面。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球将电视的作用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说当时全球有六亿观众在银屏上观赏到人类具有一划时代意义的镜头。观众看到了宇航员在宇宙飞船内的活动,看到了他们如何将一面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又如何飞回地球的的情景。[36] 罗颇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媒介调查公司(Roper Organization)。1959年,该公司从事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调查的选择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分别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道听途说。结果发现报纸乃为公众的主要信息源(67%)电视居第二(51%),然后是广播、杂志和道听途说。这种势头延续到1963年开始转变,电视逐渐占据了信息的首要位置。1979年该公司的调查表明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67%),1988年,情况仍然差不多(65%),与此同时,报纸和广播就渐渐落伍了。[37] 为与电子媒介做有效的抗争,报纸就要将新闻写得更吸引读者。晚报之于日报,周刊之于日报竞争亦是如此。传统的硬新闻写作方式已不能满足挑剔的读者。100年前“总统今晨在他的私家花园散步时中弹身亡”这样的导语可能不错。但同样事件,现在须写得精彩得多。竞争使硬新闻的写作方式变形。导语趋于软化。具体地说就是更多地使用细节和人情味的渲染;使用更吸引人的写作手法和寻找更吸引人的新角度。 实例一: 平淡的硬导语: 星期二上午,一家饭店被抢劫了62美元。 修订后的软化导语: 星期二上午一位老妇用一把小刀抢走了一家饭店的62美元,她解释说,她需要钱给孙子孙女买圣诞礼物。 实例二: 平淡的硬导语: 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宣称他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 修订后的软化导语: 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说他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他甚至提前将时间和地点告诉了联邦调查局——因为他想在联邦监狱中度过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修订后的硬导语多了一些人情味的细节描写,试图发掘新角度,有较大的吸引力。 国内的硬新闻同样在改变,试看一例: (巴塞罗那1992年9月30日电)像雏燕轻快翻飞,像宝剑刺入碧水,高敏在女子跳板跳水决赛中的精彩表演,使中国又得一金。 ――摘自《中国青年报》 这条导语中前面的形象的描写都是虚的,只有后面的高敏得金牌才是实在的新闻。记者如此下笔当然是为了吸引读者。试想如果只写“高敏今天为中国夺得一枚跳水金牌”又该是多么枯燥~ 记者可能是无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风格,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风格正在改变着。显然,硬新闻已经改头换面。用句术语就是:硬新闻软处理了,这已成为一种趋势。改头换面的硬新闻和一些充满吸引力的特写的开头有些近似,有时易于同软新闻相混淆。但仔细分析还是可以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区别的标志前面已说过,关键依据在于时间性和重要性。 在国内,另一个引起硬新闻变形的情况是,由于某种原因,报纸破坏新闻规律,沦入不讲时间性、软遢遢地处理硬新闻的境地。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前面举过的几个例子: 1(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芯绒可以做夏天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种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2(您想观赏八达岭长城的雄姿吗,您想领略在北戴河畅游嬉水的乐趣吗,您想得到在承德避暑山庄消夏纳凉的快意吗,密云县开发旅游的目标就是:让国内外广大游客在本县得到以上种种享受。 3(几年前还是水草不长,螺蚌不生,水鸟不停,鱼虾绝迹的鸭儿湖,现在又复活了~记者亲眼看到经过治理的湖面碧波粼粼,渔舟点点,成群的野鸭在湖里嬉戏。 这些报道的时间性与写作方式无论和西方“新闻”还是和国内“消息”的理论要求都有相当距离,但它们却一直被当作“消息写作”的范例引用着~它们之所以能鱼目混珠地存在, 正是国内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在时间上的低标准造成的。因而如诗如画的文学性描写、“最近”、“近年来”一类的新闻仍视为不错的消息的写法,从而成为“有中国特色”新闻的一道景观。国际新闻界一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时效甚低。[38]这种看法并不是仅用“西方的敌意”就能解释的。唐山地震的消息三天以后才见报, 而那恐怖的伤亡数字直到3年后才被披露出来,这种时效性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 然而在中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报 导延误,却是人所共知的普遍的事实。在西方, 知晓权(the right to know) 是一项公众的基本权利,媒体以实现知晓权为奋斗目标, 舆论也认为,人们对社会情况的知情与否反映其社会的进步程度。扣发新闻(withholding information )为千夫所指。此中涉及到体制问题, 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在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人写的新闻也是很不讲究的,试看一例: 美国人~永远记住莱克星顿的战斗~英国人在那里恣意放纵毫无人性的烧杀抢掠,他们烧了我们同胞的房子~甚至对哭泣无助的妇人、那些产妇、那些哭叫的婴儿、那些祈祷的老人、卧在床塌的病人他们也噬血成性~我们要起而阻止他们的谋杀和抢劫。 但是美国新闻发展得很快,据研究:到1866年,消息导语已经普及到美国和西方各报。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左右,中国才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种形式。[39]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中国新闻写作方面不重视时间性,有着先天不足的传统因素。长期以来,中国是个农业社会,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要求就不够精确。 当西方已比较纯熟地运用消息写作的诸种因素时,中国的新闻写作却对时间性与倒金字塔结构仍然十分陌生。比如以下几则例子。 (《上海新报》1863年第255号 河南二麦回生 昨有江南沈客告西人,由河南回沪埠云:伊于二月回到河南见麦苗枯槁,农民忧心如焚,说及干旱缘由,据土人称:自去年八月起至本年二月半,共历半年之久,涓滴俱无。忽于二月念九日,风雪交加,经四昼夜。所种二苗,蓬蓬勃勃,不过十日之间,变为丰捻之岁。民间欢声雷动,焚香请神,其乐莫可名状。噫,此天不欲绝人之生也。 1905年5月14日《时报》上的一则消息: 福建省樟脑归官专卖英国。谓其有阻于英商利益,因向我国反对。其外务部已命闽浙查明其复。 此条消息没有时间的因素。现在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再看另外一条: 新华社淮海前线1949年1月11日电:本社前线记者阎吾报道:杜聿明部在解放军强大攻击下,10日黎明各路总攻的解放军指向杜匪“剿总”及匪第二兵团驻地陈官庄一线,解放军攻到那里,一堆一堆的敌人就立刻大喊大叫起来:“投降了~缴枪了~”。解放军战士冲入敌阵,匪军纷纷举手投降,没有缴枪的涌来涌去喊着: “我们向那里缴枪啊,我们枪放那里啊,”当解放军战士指定一个放枪的地方后,各式枪支立刻就堆了起来,俘虏群如泛滥的潮水…… 以上这篇600多字的消息不分段落,一气呵成,从中可以窥见早期中国消息写作的原始情况,同时亦可以映衬出中国现在的消息写作已有了多么大的改观~ 前新华社对外部高级记者、现任清华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的李希光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里没有将新闻导语写作放在大学新闻教育的突出地位,以至造成了记者不会写有新闻的导语、只会写无新闻的导语。他选择中国可读性和新闻性较强的《中国青年报》做了研究范本(2001年2月),从头版选出了许多没有新闻的导语,以下是其中的一例: 全国假日旅游办公室负责人、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日前表示,春节的“黄金周”平稳度过,„旺而不乱、平安有序?,假日7天没有发生大的旅游安全事故。 (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4日) 李认为,上述新闻是“狗咬人”——太平常了。[40] 然而,硬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和规则今天确实在中国被广泛认同了。我们仍以中国青年报为范本,可以发现不少够标准的消息导语,比如: 题:2002韩日世界杯赛拉开大幕。 本报汉城5月31日电(特派记者曹竞) 如四角风筝般的汉城上岩体育场,今天终于结束了漫长的等待,迎来了2002韩日杯赛的开幕。 在融汇韩国民族文化和高科技亮点的开幕式表演中,韩国人用“来自东方”的主题告诉大家,这是一届由亚洲人主办的世界杯赛,是一届由韩国和日本联手主办的世界杯赛。 在大多数人以为卫冕冠军将轻松取胜的揭幕战中,首次参加世界杯赛的塞内加尔队犹如一头丛林雄狮从斜刺里杀出,凭借上半时第30分钟奥普的入球,以1:0 击败了法国队,爆出本届世界杯赛的第一个冷门。 …… (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1日) 有声望的记者艾丰甚至认为倒金字塔结构不仅是新闻写作的规律,而且是生活中快速传播的规律。他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 古时候,有三个人在家附近碰到了两只老虎,情况非常紧急,他们迅速向酋长报告:“老虎……~两只……~一大一小……~就在附近山头……”。 另外一个情况发生在现代社会:在困难时期,一个男子下班时在副食店看到了难得的黄花鱼,他赶紧回家向老婆讨钱:“钱……来鱼了……黄花鱼……很新鲜……就在旁边的副食店……~” 上述话语使用的是一种倒金字塔结构,在正常情况下是解释不通的,但在紧急时又是完全可以沟通的。[41]艾丰认为,这种快速传播在现代生活中加以推广是可以提高效率的。 最后,倒金字塔结构会不会过时呢,回答是否定的。 报纸的倒金字塔结构之所以不会被马上取代,是因为地球上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喜好阅读报纸。阅读的乐趣和视听的乐趣当然不一样,不能互相代替,尽管电子媒介报道迅速,相当一部分人在广播或电视报道新闻时不一定能立即看到或听到(比如正在上班),报纸阅读的灵活性较大。阅读报纸要花时间,读者当然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获取信息,所以开门见山的倒金字塔结构仍然有生命力。更何况倒金字塔结构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早成为一种可以写得多姿多彩的、潜力很大的、具有雄厚美学基础的新闻文体,有谁会忘记那些硬新闻的名篇呢,谁又能说它们枯燥呢,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编辑每天在电脑前面对成千上万条通讯社发来的电讯稿进行选择,只能迅疾浏览。开头简洁漂亮的说明问题的新闻被选中的机遇就大。那些一唱三叹的延缓式导语新闻可能会被埋没。这也在客观上鼓励了倒金字塔结构的存在和发展。正如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行们所指出 的:在今后若干年里,倒金字塔对报纸也可能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即使它有变化,那 也将是渐变而不是突变……倒金字塔还没有变成新闻学上的历史陈迹。当今报纸上大概 有百分之九十的消息仍是用倒金字塔结构形式写成的。[42] 下面是赠送的两篇散文欣赏,可以仔细阅读,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脚下的时光 不知走过多少地方,不知看过多少风景,不知听说过多少轶事; 不知经历过多少岁月,不知邂逅过多少良人,不知变换过多少心情; 不知理想的未知是否在前路等待?????? 题记:蒲公英 悠悠岁月,时间苍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这繁花似锦的青葱岁月里,我们不断的接受新鲜的美好事物,不断的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我们总是随大流的,去跟风一些前卫潮流的思想;然而,很少有人去整理那些过往的断壁残垣~ 我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同样的,我也有更多的地方没去过~ 我渴望走遍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我期许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善良~ 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人应该是自由的;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爱自己喜欢的人;一切都那么单纯,完美~ 然而,现实的世界告诉我;理想的丰满一定要遇到拥有相同理想的另一半~ 我喜欢珠海,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我喜欢那里的天气,没有北方的寒冷;四季如春的温度感觉非常惬意,不用担心换季带来的差异~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绿化的花草树木被园丁修剪的井然有序;形态各异的花卉搭配得格外美观~尤其是除过草之后的绿地,泥土的芬芳与绿草的清新扑鼻而来,有一种身处大草原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我时常一个人发呆,散步;看着过往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时常去繁华的街巷,拥挤的商业中心;感觉这才是生活,正因为世界有了这么多事物的陪伴,才使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悦~ 珠海的夜,很美;到处灯红酒绿,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每当夜幕降临,才是广东因有的生活的开始~溜冰场,酒吧,迪厅,大排档等等等等;我很庆幸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帮助了我很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我们时常出去聚会,嗨皮;但等到散场后, 又回到了应有的孤寂~白天,可以去渔女,公园,九州城,免税店等等都是不错的地方~ 人常说,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我在这个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也时常会想起曾经相识的人,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有时候,听着当时的流行歌曲,也会感伤;也会自嘲一笑;还有那公车到站的粤语提醒,还有那想见却永远没见的人;一篇篇,一幕幕久久回荡在脑海;早晨的肠粉,中午的餐饭,下午的炒粉,晚上的烧烤;好像味道还回味在口中一样~人,只有在对自己真诚的人的眼里,才会感觉到亲切;而我,也着实喜欢这座城市带给我家一样的温暖感觉~ 在这短暂而悠长的时光里,我成长了很多,也磨砺了很多;正是因为思想的成熟,阅历的增长,我选择了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天地,新的开始,新的征程~ 其实,无论走过多少地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从中得到什么~知识~阅历~思想~??????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困苦,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因素而错失机缘~ 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艰难险阻而放弃将要来临的幸福~ 也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过失而自暴自弃颓废一生~ 人,应该用豁达的心态来迎接下一秒的新鲜时光;而不是沉溺在上一秒的懊恼当中~ 每个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有自己醒悟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好,反之只会让错误延续到未来,从而影响以后的健康生活~ 即便曾经的时光再美好,那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插曲;没必要去纠结当时的愕然,愚昧~就像我,从来不对上一秒的事情产生情绪一样~ 一切都是恬淡的样子,顺其自然比什么都好~ 对于未来,只要真诚的去善待身边的所有;我相信,未来的时光,也该是你想象的模样~ 蒲公英 2015.12.13 家乡的茶籽林 坐落在戴云山脉西麓的高才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区丘陵满地尽是红壤土,非常适宜茶籽树的生长。高才坂种植小果油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茶籽油之乡。 家乡高才坂,一年四季茶籽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村头的亭后坑、银珠垄、赤土岭、牛脊崎,村尾的庵墘头、虎坪林、下淂,村庄对岸的牌匾山、坑里、墘头、下坋、坑柄里等等,山坡上,山坳里,道路边,田边地头,屋后山边,漫山遍野到处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茶籽林。那里是我儿时与伙伴们捉迷藏、摘茶苞、采茶菇、捡茶籽的地方。 每当春风拂来,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后,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茶籽树林。老茶树开始发出新枝,抽出嫩芽,嫩芽吐露出嫩红嫩红的叶片,转眼间,嫩红的叶片又变成稚嫩的绿叶。整片茶籽林绿浪涛涛,层层叠叠,在家乡群山环抱的山腰上,形成一道翠绿的屏障。清明节后,儿时的我常与伙伴们在嬉戏玩耍的同时,十分注意寻找茶籽树梢上的“茶苞”,这是一种生长在茶籽树上的果实,果熟时表面会脱去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皮,淡绿色的形似胖胖的寿桃,中空,果瓤可以食用,果肉脆而汁多,清甜爽口。“茶苞”是儿时伙伴们最喜欢的果实,从茶籽树上摘下,在袖口上来回擦几下,脱去表层酥松的外皮,馋猫似地往嘴里塞,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大自然恩赐的美食,这是我与伙伴们喜欢到茶籽林玩耍的原因之一。 秋季来临,茶籽树上挂满了青色中夹杂着褐色的茶籽果,茶树枝被压弯下垂,这是村民一年的希望。全村的村民这时节荷锄上山为茶籽林锄草,将林地里各种杂草锄掉,并填埋在茶籽树头下作为有机肥,锄后的茶籽林寸草不留。这是家乡当地的传统习惯,很少采撷树上的油茶果,而是在锄得干干净净的林地上捡茶籽。村民在锄草中,时常发现茶籽林里长的一种真菌——茶树菇,菇伞灰色如碗口大,菇腿灰白色很长,采摘回家煮汤或煮米粉汤味道极其甜美。 清爽的秋风送来百花仙子的柔情蜜意,吹开了丹桂的花骨朵,让神州大地香气四溢的同时,茶籽树也毫不犹豫地绽放自己的花朵,展示自己最妖艳的容貌,一夜之间,漫山遍野的茶籽林中雪白的油茶花盛开了,白色花朵中间吐露出金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茶籽林变成一片白色的花海。成群的蜜蜂“嗡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落在金黄色的花蕊中不知疲倦地采蜜,也为油茶花义务传授花粉,为明年茶籽树挂果立下汗马功劳。儿时,我和伙伴们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一头扎进茶籽林里,一边观赏着洁白娇艳的油茶花,一边折一根抽去内心的赤蕨杆当吸管,插入金黄色的花蕊中,轻轻一吸,芬芳甜美、味道香醇的花蜜便进入口中。我们小心翼翼地攀下茶树枝,如痴如醉地在一朵又一朵的油茶花中滋滋有声吮吸着花蜜,比供销社卖的硬糖粒还要甜美十倍。 到了秋高气爽的秋末,山区空气相对干燥,白天依然烈日炎炎,可夜晚却出现霜冻,昼夜温差很大。这时,茶籽树上的茶籽果由原来的青色转瞬间全部变成深褐色,已经熟透的茶籽果一颗颗裂开大嘴,露出大嘴里油光发亮的油茶籽。阵阵秋风送爽,茶籽树梢随风摇曳,催促油茶籽快快离开树梢,洒脱地坠落在村民锄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几天时间,茶树林的地面上便铺上一层深褐色的油茶籽。此时的茶籽林沸腾了,满怀丰收喜悦的村民,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一起上山捡收油茶籽,大家一边欢快地捡着,一边大声地说笑着,这边有母亲唤儿声,那边有青年男女对歌声,茶籽林里飘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这笑声就像嘹亮的集合号角,将满地的油茶籽在愉快的气氛中快速聚结起来,坚定果断地跟随村民进入农家大院。( 油茶籽从开花、授粉、结果到成熟落地,经历了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的阳光雨露,尽吸天然养分,天地精华,营养极高,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村民视油茶籽为农家之宝,及时晒干,装筐储藏,等待冬闲之时送到榨油坊加工成金黄色的茶籽油。
本文档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1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