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笛教学资料[分享]

竹笛教学资料[分享]

举报
开通vip

竹笛教学资料[分享]竹笛教学资料[分享] 二( 竹笛的种类: (1) 梆笛:梆笛在以前常用于为北方梆子戏伴奏,故称“梆 笛”笛身细小而短,主要以EFGAB这几个调性为主。 此类笛子音区高,善于表达高亢粗狂欢快的情绪,比 如说俞逊发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和中国传统的民乐 《荫中鸟》以及外国的一些乐曲像《云雀》都是用北 方梆笛演奏的 (2) 曲笛:中国传统竹笛一般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 主要用于昆曲伴奏以及中国南方各种地方乐的合奏, 故又称昆笛。曲笛依调性可分为数种,常用的包括C 调曲笛、D调曲笛、E调曲笛等。 南方曲笛音乐的 一般...

竹笛教学资料[分享]
竹笛教学资料[分享] 二( 竹笛的种类: (1) 梆笛:梆笛在以前常用于为北方梆子戏伴奏,故称“梆 笛”笛身细小而短,主要以EFGAB这几个调性为主。 此类笛子音区高,善于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高亢粗狂欢快的情绪,比 如说俞逊发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和中国传统的民乐 《荫中鸟》以及外国的一些乐曲像《云雀》都是用北 方梆笛演奏的 (2) 曲笛:中国传统竹笛一般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 主要用于昆曲伴奏以及中国南方各种地方乐的合奏, 故又称昆笛。曲笛依调性可分为数种,常用的包括C 调曲笛、D调曲笛、E调曲笛等。 南方曲笛音乐的 一般风格特点为音调丰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往往呈 波浪式起伏,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较为舒展、 平稳。像俞逊发的《秋湖月夜》,《姑苏行》《梁祝》, 《幽兰逢春》…… (3) 低音笛:低音笛较梆笛和曲笛出现较晚,笛身长,粗, 音区较低,音质浑厚,善于表达低沉古朴的音乐情绪。 像有名的乐曲《笟》就是用低音大笛演奏的 (4) 其他:还有其他的类型笛子像短笛,箫笛,弓笛,口 笛,排笛,弯管笛……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1.竹笛的流派: (1)竹笛因地域和演奏风格的不同而分为四大流派:南派,北派,中原派和浙派。其中南派和北派的影响力最大 (2) 南派::(注重气息的运用) 音乐特点:笛声悠扬,曲风细腻,音质清脆,婉转,抒情意味很浓 代表人物:赵松庭 陆春龄, 著名演奏家及其代表作:俞逊发《秋湖月夜》《琅邪神韵》《楚辞》,林文增《紫竹调》,涂传耀《幽兰逢春》,江先渭《姑苏行》 (3)北派:(注重指法的运用) 音乐特点:高亢,激昂,乐曲具有嘹亮的穿透力 代表人物:李管乐,冯子存 代表作有;《草原巡逻兵》,《扬鞭催马运粮忙》《帕米尔的春天》,《秦川抒怀》…… 一(笛子的历史 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称为“篴”。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1978 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目录 一( 竹笛的历史 二(竹笛的种类以及流派 三(竹笛的构造(笛膜的贴法级其重要性) 四(笛子的日常养护 五(持笛的姿势以及嘴型 六(呼吸类型以及练习方法(俞老的气徒手操) 七(长短音,高低音,上下八度以及五声和七声音阶的训练(练习谱P3,4,5,6,7,10,P15,16P72,73,74,75) 八(节奏感的训练以及如何读识谱(练习谱打拍子) 九(常见的音乐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十(手指灵活性的训练(曲谱P76,俞老的手指徒手操) 十一(舌头类:轻吐,单吐,双吐,手指类:打音,颤音,历音 滑音,倚音等技巧的训练(练习谱,俞老舌徒手操训练) 十二.筒音做2和5的指法表以及筒音做5的颤音指法表 十三。泛音指法表 六.呼吸类型以及训练方法 (一)呼吸类型: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 1.胸式呼吸法:通过胸骨的扩张于收缩带动肺部的收缩来吸气呼气,平常我们都是用这种呼吸方式来呼吸的。但用这种方法来呼吸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正确的,一是气息不够:二是时间吹长了容易头晕对身体极为有害。那么在这里我们就要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不仅能提高气息的容量,而且长时间的正确的呼吸能加快新陈代谢加快血液流动对身 体有好处。因此这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法。 (二)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放松的问题:大多初学者都会有身体的僵硬、紧张不松弛的问题,这里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僵硬、紧张最明显的特点是两肩紧绷、上挺,这样会造成用力方向的不统一,使气息不能流畅的运行,而且还会有憋闷的感觉,对吹奏竹笛会造成很大的阻碍。练习时应注意两肩自然下垂与腰腹形成合力,使力场稳定在腹部。(体会腹式呼吸法,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方法:1、想象自己在空气新鲜的大自然里,然后作深呼吸体会。2、平静地躺在床上仔细琢磨身体平常自然呼吸时的方法,然后再将其扩大,进行深呼吸)。 用腹式呼吸时有一个问题也就是吸气时:平常的吸气方式是以鼻子为主的人多,那这里就要打破这一规律,要以口为主,要避免用鼻子吸气。主要是腹式是吸气量大,要在吹奏中达到吸气快、稳的要求用鼻子是很难做到而且用鼻子吸气很容易带动肺部的扩张,所以要避免(这里的肺部扩张不是绝对的,用腹式是改变以肺部扩张为主的方式,但肺部还是要扩张的,只是扩张力度不是很大)。气息吸进后首先要做到的是腹部成圆柱形状向外扩张,气体吸入口腔后成圆柱形垂直进入腹部。这里腹部也就是俗话说的肚子,那肚子又有大肚、小肚之分(小肚也就是丹田),(丹田的位置可以 感觉的到:身体弯曲九十度双手叉腰吸气呼气,你可以感觉到在腹部的某个位置有气息在运动,腹部也在运动运动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丹田)气体要沉到腹部,身体不仅腹部有向四周扩张的力度,向下也有一个扩张的力度。这些扩张力是同时的,要慢慢练习体会。用两手轻力掐住腰部吸气时,腰部扩张从里有一个向外的力,向外扩张的力受到外面向内的力会有一个对抗点.这时就可以体会腹部扩张的身体感觉,也就是说腹部扩张就有了一个方向感.这些方向是圆柱形扩张,就好象气球被吹进气体膨胀起来(那腹部就好象气球一样被吹进了气体膨胀起来)刚开始练习时应适度进行,不要吸气吸的过足,这样容易使腹部僵持,没有了弹性腹内的气息由于腹部的僵持而没有了流动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时间长了腹部的隔肌经过锻炼有了肌体拉伸力,腹部的气息容量也会日益渐大((刚开始练习是记住不能用鼻子吸气) 大家平时练习可以通过练习吹纸巾或者吹蜡烛(2米外)加强气息的锻炼 腹式呼吸法的气容量还不是很大,要想达到最大的气息储量我们必须利用全身尽可能的呼吸器官来储气。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胸腹式呼吸方法 (三)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有着最大的储气容量,也有着腹部肌肉的控制,对演奏者来说是最理想的呼吸法。但要真正掌握正确地胸腹式呼吸法,还必须掌握正确要领,认真地 练习,这样才能运用自如。通常人们用气时找不到吸入腹部的感觉,只知道吸入肺部。以下有三种方法可以练习: 1先要把身体弯曲呈90度,把两手放在腰部,然后慢慢地吸气。这时腹部一周应向外扩张,使气充满,而胸部并没有气。这样做可以阻碍气流吸入肺部。如此反复练习,即可找到腹部控制用气的感觉。 2(身体直立,两脚分开,距离不超过肩膀的宽度,全身肌肉放松。先将气流吸入腹部,当腹部吸满后再往胸腔吸气,这样即可达到最大的储气容量。气吸满后,腹肌要有控制的慢慢收缩,使气流很集中的吹出。同时两手摸着腹部、腰部,这样更便于找到腹肌收缩与扩张的感觉。 3("狗喘气"法。张开嘴巴吸气的同时,快速地把胸部和腹部的气充满,然后再快速地呼出,要有爆发力,需要有节奏的练习。先慢练,当掌握要领后可逐步加快。这样练习有利于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自如控制气息的目的。当人进入睡眠时,他的呼吸就是胸、腹在扩张与收缩。也可平卧在床上进行练习,但一定要按以下要领:挺直、全身放松、两手叉腰,嘴巴和鼻子同时慢慢吸气,使腹部和胸部向四周扩张,把腹部的气撑住,要有控制。吸满气后屏住呼吸几秒钟,然后用腹肌控制着缓慢地吐出,须反复练习。(口鼻呼吸,以口为主,鼻子为辅) 练习方法:先用嘴巴将气息导入腹部,等到腹部不能再吸气是时用鼻子吸气装满肺部等到所有能呼吸 的器官不能在吸气时然后憋住数秒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至少3秒)然后一直向外呼气直到呼得不能再呼为止,如此反复练习即可(俞逊发的徒手操练习)。通过以上的方法学会了吸气,下一步就是呼气的学习了.就好象学说话口型已经摆好,下一步就是发音了.(每天练习30分钟即可) 呼气:有了前面稳定的吸气练习,很容易的就能与呼气连接上.气体在身体里被吸进稳定后要吹奏竹笛就要呼出气息.初学竹笛时,人们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吸进的气息再多好象也不够用呢?这是因为初学者没有控制好气息往外呼出的流量.往往一口气吸进一下又一口气的呼出,在吹奏竹笛时气息也是程柱形向外呼出,但呼出的流量是均匀的慢速的,力度是根据音的不同高度而定的 .一般来说吹奏低音时气息力度较为弱流量稳定偏慢;中音区时气息力度适中;高音时气息力度要稍强,气息流在呼气时(这里指腹式呼吸法)身体整体来说是放松的而不是僵持的,主要用力点是腰腹用力.通过腰腹的支撑点使气息能很稳定的在体内成柱形向上垂直运动.气息不能快也不能慢,是成匀速的送出。量也大. 我们在演奏高、中、低不同音区时,我们的气流击点,风门、口风、气息支撑点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控制,如下表: 音区 气流击点 口风 口劲 支撑点力 度 低音区 偏低 放松,相应缓 较小 较大 中音区 居中 适中,适中 适中 适中 高音区 偏高 收紧,相应急 偏大 较小 呼气角度 十二( 竹笛的构造 竹笛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见图)。 (,)前镶口 (,)缠丝 (,)海底 (,)吹孔 (,)膜孔 (,)音孔 (,)基音孔 (,)后镶口 (,)助音孔 (,,)飘穗 (,,)笛塞 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吹孔 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管内空气柱受振动而产生的。 膜孔 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 笛膜 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 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 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 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 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 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 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或象牙,称为 四(笛子的保养 1) 新买回的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笛子,如果发现竹质不太干,可将笛子所有洞孔堵塞 住,然后灌进点盐水,泡浸一至二日(根据竹质湿度而定,竹质湿者浸泡时间应长一些), 然后打开洞孔将盐水倒出,稍用清水冲洗,待一小时后,再在筒内涂些熟过的植物油(最 好是油汤辣椒的纯红油,用此油日久可使竹体变红,永不生虫破裂),便可使用。如果 买回来的笛子本来竹质很干而又坚固,最好用酒精擦洗一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围,以达消 毒之目的。另外竹内的少许水份也会随酒精的挥发而排除。 2) 专业吹笛的人,都有一个笛盒,没有盒的人,可做一 个布套(最好是夹层或棉的)。平日将笛子放在里面,如 果套,盒都没有,可找一块干净的布来包住,以免风吹日 晒,灰尘进入。 3) 每次吹完之后,一定要将笛筒内的口水倒出来。最好 做一个布刷,口水倒出后,捅进去轻轻一擦,然后装入盒 或袋内。这样就免得口水在笛筒内发霉发臭,以致笛筒腐 烂。 4) 天气过热或过于干燥时,最好做一个“笛胆”(用相当 笛筒长度的小棍,缠上几层干净的布,抹上些油),不吹 的时候可将它塞入笛筒内,以防止笛身破裂。“笛胆”粗细要和笛筒的粗细相适应,粗了塞不进去,细了挨不上竹壁,起不到润笛作用。 5) 笛子吹久了,笛筒内慢慢会有许多灰尘。灰尘加之气水的浸透,久而久之结成了污垢,这不但不卫生,常常发出臭味,甚至要影响音色、音准。这时就需要洗涤。特别是没有笛盒和笛套的同志,应在一定的时期内洗涤一次笛子。洗时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热太冷。一般将手浸入在水中不冷不热为适。因水太冷,脏东西洗不干净,水太汤,笛子的浸吸水分太多,一湿又猛一干,对笛子不好,竹质易变,易破裂。另外可用软布或药绵等,捆缠在木棒上(木棒要细不可太粗太坚实),浸水(洗洁精、香皂等)擦洗。但不可用洗衣粉和肥皂,因它们刺激性大,易破坏竹质内壁。洗过后,不可在太阳下暴晒或风吹。以防破裂和过分收缩。只能放在通风而又不直接受风吹的阴凉处凉干。之后再涂上些由于内径,以保护竹质的润度。 6) 有时由于天气的变化,太冷或太热或由于竹质过嫩,竹节过少,笛身都易破裂。为防止这种破裂,或者在已破裂之后,可在两端和吹孔至膜孔之间,膜孔至第六孔之间,这两处各用丝线捆缠(有伸缩性的塑料最好不用)。或将头尾用铜(或铝)圈箍住。 笛子有时因放置不当,也容易滚落摔裂。为防止摔裂,可 在穿绳孔中穿上绳,挂上彩穗或小东西,这样一则可以随 时悬挂,二则就是放在一处也不易滚动,以免摔裂。三则 也增加美观和古朴气氛。 7) 日常不吹奏时,不要把笛子放在烈日下暴晒和过分的 受冻。笛子总的来说,要求竹质应干,来日也应尽量保持 笛筒内干燥、净洁。但决不是说可以任意暴晒和烘烤。这 样做,由于受高热之后,笛身猛烈膨胀,必然破裂。但也 不是说越湿越好,因为久湿而不干,逐渐发霉,竹质变朽, 笛音变化,甚至全笛腐烂。同时,过湿的笛子在干燥环境 里或强光下吹奏时,由于笛身水分急速挥发,猛然干缩, 更易破裂。所以我们每次在吹完之后,尽量不要把笛子放 在受风吹日晒地方。 十三( 持笛姿势以及嘴型 (一)持笛姿势:手形右手放在一二三孔上用指肚按住指孔 小指搭在笛身上,大拇指顶住笛身放在第四孔的下方。左 手用中间的三根手指的指肚按住四五六孔,同是小指自然 地搭在笛身上,大拇指顶在膜孔的下方,中间三根手指向 上微倾,所有的手指自然放松(右手持笛者,左手持笛者 相反) (二)站姿坐姿现场教学 (三)持笛时手臂与身体约成45度的夹角,笛子与水平线 约成15度角,吹笛子的时候目视前方。不能耸肩。 (四)口型:嘴角用力向后拉,嘴唇稍向前突出(上嘴皮子 向前突出)同是说”U”定住使中央形成一个小圆孔。用嘴唇 的下唇线贴住吹孔的下边沿,用上唇线感觉吹孔的上边 沿。吹响笛子在吹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吹响就转动笛身直到 能吹响为止吹的时候不能鼓腮帮。 (五)口风:嘴巴里吹出来的气流 风门:嘴巴形成的气息通道 口劲:嘴巴两边肌肉的松紧程度 口风,风门,口劲的 变化对音调音色有很大的影响 七(高低音,长短音,上下八度以及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的训 练(练习谱)P3,45,6,710,15,16 八(节奏感与读识谱 8) 节奏问题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 — 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9)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手掌 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 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 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 (等于半拍加半拍) 10) 在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 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 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 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 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 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 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此类推。这也就是拍子 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 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 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换句话说,也 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 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 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 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 在一起。 11) 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 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 拍。 牧羊曲谱实例分析: 九(常见的音乐符号以及其表示的意义 十(手指灵活性的训练(练习谱P76,77,78)(俞逊发的手指徒 手操) 十一。轻吐,单吐,双吐,打音,颤音,历音 滑音,倚音 等技巧的训练 (一) 轻吐: 轻吐,是笛子中常用的技术。通常用于发音的音头,使气息能够集中地进入吹孔,这样音头比较干净。初学者在没有学习装饰音时在乐曲中遇到相同音连续出现时便可以在气息不停时将同一个音演奏出来。如:“1 11 1- ”就可以吹成“1 11 1-” 练习方法:舌头轻轻地做出“吐吐”音的动作,将气息有轻微的爆破感进入吹孔。 注意:1.轻吐是放松,自然,风门,气息力度与正常吹奏时一至,切忌将气息变猛一是风门冲宽,整个发音变散。 2.舌头所吐得位置一定要和说“吐”的位置相一致,切忌往口风出土,这是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 3.掌握轻吐以后,吹奏时一般情况下音头都使用“轻吐”。 练习谱如下:P11,12,13 (二) 单吐: 1. 有别于轻吐,单吐较轻吐的音明显,发音更为清晰。 2. 舌头所吐的位置和说“吐”的位置完全一致,往口风处吐, 同是舌头要放松,动作要自然。 3. 吹单吐时口风,风门,气息,每吐一次发出的声音与长音 时完全一致 4. 每个吐音不要太短促。 练习谱:P86,87,88 (三) 双吐: 双吐是笛子演奏中运用最多的技巧之一,方法是在吹奏时连续做“吐库”的动作将气息断开发出快速,连续的点状音型。 1. 最开始时可以并不停地说“吐库”两字”使舌头先习惯这 个动作。 2. 用笛子练习时多练慢速,在保证“吐库”动作的前提下, 尽量使音与音之间连续一些,以使舌头放松。 3. 增强控制力,无论在任何速度时要保证音与音之间距离均 匀。 4. 演奏双吐时的音色,音质应与演奏连音时一致。 5. 总之,技术动作松弛,自然是演奏双吐的最佳状态。 练习谱:朱运武《森林狂想曲》P91,92,93 (三)打音: 所谓的“打音”就是在原来的音的基础上用手指快速的打一下,就是吹奏所吹的音的上一个音。例如:“3”就可以演奏成“323” 1. 气息不能中断,吹奏时与长音的音色,音质完全一致。 2. 手指要有力,打得快,有弹性,和所打的指孔接触时间非 常短。 3. 手指要放松,技术动作松弛。 练习谱:P113,114 (三) 颤音: 1. 颤音分为指颤音和腹部颤音: 2. 指颤音是笛子中较为常用的技巧,运用在乐曲中能起到增 强乐曲情绪,增大音量的作用。 3. 演奏方法:手指在一个或多个孔连续做打开,关闭的动作。 “ 4. 如:“1- - -”演奏为“12121212 5.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每颤一下手指都应该将对应的 手指完全的盖住; 6. 手指开闭的手指要均匀: 7. 在吹奏颤音时,笛子音色,音质与长音时一致。P102,103,104 腹颤音: 腹颤音是一个具有控制的、非常柔和的、富有感染力和悦耳动听的颤音。首先要掌握正确地胸腹式呼吸法(以上已讲述)。颤音的原理是将气吸至腹胸部,气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缩,将气流快速压缩吹出。由此产生脉冲,而此时气流不能中断,反复脉冲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颤音。 练习方法如下:首先将气吸满腹胸腔,再将气撑住数秒,然后向外缓缓地吹出,同时发"哈..哈..哈..哈.."之音。在发"哈"音的同时,腹胸腔会将很多的气流压出,但要注意保持气流一直向外吹,不能中断。"哈"音只是一个脉冲,需反复进行练习。开始可慢一些,然后逐渐加快。可分步骤练习: 哈---哈---哈---哈--- 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 再连起来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注意:边吹气时心里边想着 哈 一定要用腹肌控制住,有节奏的进行练习。当经过一、二周的练习后,就会很自然的吹出颤音。在具体演奏时,要将你的感情和颤音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乐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吹出颤音的效果应是像波浪一样圆滑,没有棱角。"哈"音的本身就是很柔软的,当吹奏一个长音时,1用软"吐"开始,先轻后响-----渐强。2先吹直音再颤音,表达乐曲的情感则更佳。《绿野仙踪》
本文档为【竹笛教学资料[分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1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6-05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