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

举报
开通vip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下册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有两 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即语法学,它 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2.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3.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组合成词、单独成词; 词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部 分加上句调单独成句; 短语语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无句调的一组词,大...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 下册 数学七年级下册拔高题下载二年级下册除法运算下载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下册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有两 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即语法学,它 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 2.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3.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组合成词、单独成词; 词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部 分加上句调单独成句; 短语语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无句调的一组词,大部分加 上句调成句; 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4.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 1 短语或句子 里的词类系别。包括主语、谓语、 动语、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中心语8类。 第二节 词类(实词) 1.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2.划分词类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是主要依据,a.词在语句 里充当句 法成分的能力b.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词的形态(构形形态如重叠、构词形态如加词缀) 和意义(语法意义)是参考依据。 3.名词:语法意义:表示人和事物、时间、处所、方位 语法特征:a.常作主语、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 不 能作补语; b.前面一般能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 加副词; c.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 称谓及其他少数词(妈妈、星星)是构词的语 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d.单复数同形,在表示模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 词(和代词)可加构形后缀“们”(朋友们)。 “们”的 语法意义:a.加“们”之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目的 词语修饰; b.指人的专名加“们”增加“之类、之流” 2 的意思; c.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 d.“们”还具有表示“定指”的语用意义。 时间名词 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还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 生 的时间(他昨天来了)。 4.动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 变化、消失 语法特征:a.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 数能带宾语; b.能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 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前加 程度副词(很怕、很应该); c.多数可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d.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 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AA式想想、 ABAB式研究研究、AAB式散散步)。 判断动词“是”:意义关系: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 么 (鲁迅是伟大的革 命作家);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这孩子是双眼皮); c.表示事物的存在(遍地是牛羊) 副词“是”:常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 3 示肯定(他是走了),一般重读, 不重读时与句末语气词“的” , 表一般的肯定(她是卖粽子的) 能愿动词:a.可作谓 语、状语(可以走); b.至少可以放进“不~不”、“~不~”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之一。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趋向动词: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移动方向或动 作、 属性演变的趋势,意义更虚化(好 起来) 5.形容词:语法意义:表示性质、状态等,分为性质形容 词(软、聪 明)、状态形容词(水灵灵、雪白)、不定 量形容词(多、少、全) 语法特征:a.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 修饰名词(太阳红~红太阳);少数性质形容 词能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加“地” 或重叠)(快走、慢慢说);部分能作补语(看 清楚); b.不带宾语,但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 动词,作动词时带宾语(端正态度) 4 c.性质形容词大多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很简 单);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因表情态)和状 态形容词(因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 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d.有些性质形容词课可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 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单 音节:AA早早、AA的长长的、AA儿慢慢儿; 双音节:AABB(的/儿)清清楚楚、A里AB 仅限于有贬义的形容词以加强贬义色彩(马 里马虎)); e.有些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 其他词缀(红彤彤,灰不溜秋),不能加 很; .f状态形容词(雪白)本身已表 示特定状态和 程度,且程度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 但可以作词的重复,表示强调,属于修辞的 反复格(雪白雪白的) 6.比较动词与形容词:同:常作谓语;能受“不”修饰;部 分能重叠; 能以肯定否定重叠形 式提问(V不V); 异:动词能带宾语或不能带宾语同时不受程度 副词修饰;形容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而不 5 能带宾语。 7.区别词:语法意义: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 的分类作用。 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 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 语法特征:a.能直接修饰 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西式 服 装);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男 的); b.不能单独作谓、主、宾,组成“的” 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作主、谓、 宾(西式的比较贵,他不男不女); c.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非正式 会谈)。 8.比较形容词和区别词:同:作定语 异:形容词可以作谓语、补语、状语,可以 前加“不”和程度副词“很”;区别词则 不能。 9.数词:语法意义:表示数目或次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 词。 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分 数、概数的短语,表示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序数词表示次序先后,一般是基数前加“第、初”, 或者用甲乙、子丑来表示。 6 语法特征:a.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做句法成 分(走一趟);一般不直接与名词组合;基数词 不 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限于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格式 (二加八等于十、三头六臂); b.数量短语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c.“俩、仨”是数量短语的合称,不是数词,不 能再加量词; d.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分数既可以表 示数目的增加,也可表示减少。 10.现代汉语“数词+名词”的条件: A.名词:a.表示成对、集体的集合名词(三姐妹、十万大军); b.由相同性质的个体构成的整体概念(四小龙、五壮士); B.数词:a.限于“一”(下一阶段); b.表示序数(三楼); c.以位数“百、千、万、亿”等收尾(十万大军); 11.量词:语法意义:表示计算单位,分为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计 算单位)(一个人)和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 发生的时间总量)(看三次) 语法特征:a.总是出现在数词后,组成数量短语作定状补; 7 b.单音量词大多可以重叠(一A一A、一AA), 重叠后单独充当定(表示数量多)状(表示按次 序进行)主(表示每一)谓,不能作补宾;不限 于“一”,表示方式,作状语(三架三架地飞过); c.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我想有个家),限于省略 “一”;在指示代词后,构成指量短语(这本); d.量词与名词组合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 习惯。 12.副词:语法意义: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 示程度、 范围、时间、频率、处所、 肯定否定、情态方 式、语气等。 语法特征:a.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可作补语(好 得很、好极了); b.一般不能单说,仅“不、没有、也许、有点 儿”等在省略句中可单说; c.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越说越快); 13.比较副词和形容词:形容词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 作定语、 补语,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能独立成句,反之是 副词。 14.代词:语法意义:代替、指示作用,可代替词、短语、 句子,分 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8 语法特征:a.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 称 和其他代词; b.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 c.疑问代词用来表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 问(反问句);有任指(表示任何人和事物, 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无例外)(哪儿都不想去) 和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 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好像在哪儿见过 他)两种引申用法;转述别人说的话时,重叠 用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谁谁谁迷 上了种棉花);“什么”用来表示列举未尽之意, 并列名词短语加“的”(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 鱼什么的)。 15.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可以作状(后加 “地、一 声”)、定、谓、补、独立语,也可单独 成句;不受程度副 词修饰,不能前加否定副词。 16.叹词: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独立性强,常作感叹语 (独立成 分),也可单独成句;写法不固定。 第三节 词类(虚词) 1.虚词的共同特点:a.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b.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c.不能重叠 9 d.都是封闭的类(成员固定) e.是定位的 2.介词:语法意义:起标记作用;后加实词或短语构成介词短语,修 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 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 对象等。 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修饰、补充谓词性词 语)和定语(后面必须加“的”) 3.比较动词和介词:动词能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能加动态助词或 者重叠;反之是介词。 4.连词:语法意义: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 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和”类连词(和、跟、同、与、及、以及)表示联合关系, 联合名词性词语; “而、而且”连接谓词性词语和分句,表示意思更进一层(转 折、并列、递进、目的); “并、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和分句,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或、或者”连接各类词语,表示选择关系。 5.比较连词和介词:连词连接对象互换位置而意思不变,不可以添加 状语,可以省略或换成顿号,功能相同,不可以 放在句首;介词与之相反。 10 6.助词:语法意义: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结构 关系或动态; 结构助词:的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红 的花); b.构成“的”字短语,表示概括意义/类别意义; c.附着在联合短语后面,表示列举未尽(丝巾、 衬衣什么的) 地(状语后面)、得(补语前面) 动态助词:着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 在 持续; 了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 过动词、形容词后,表示曾经发生的动作或曾经 具有这样的性状; 看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表示尝试(试试看); 的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我昨天 进的城); 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昨 天你干什么来着)。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 表 示比喻,比况短语常跟动词“好像”配 合使用。 其它助词:所a.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 名词性短语; b.组成“被„„所”“为„„ 所”表被动。 11 给紧靠在动词前,表示被动态,口语色彩较浓; 连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连„„ 也/都/还„„”,表示隐含比较。 7.语气词:语法意义:表示语气,在句子末尾或句中主语、 状语之后; 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语法特征:a.附着性强,能 附着在全句或句中词语之后; b.常跟 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 以表达多种语气(啊),有的语气可用多个语 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差别(陈述语气); 基本语气词:第一层 的 表示情况本来如此 陈述 第二层 了 表示新情况的出现, 陈祈 成句煞尾作用 第三层 呢 指明事实不容置疑, 陈疑 略带夸张或表疑问 吧 表示猜度或商量口气 陈疑祈 吗 表示疑问 疑 啊 使语气舒缓,增加 感疑祈陈 感情色彩 8.了:动态助词:放于句中、谓词后,表动作性状完成(看 了三本书); 语气词:放于句尾、体词后(名数量人 称代词),表示新情况的 实现(看了三本书 12 了)。 9. 啊:叹词:放于句首,做独立语或独立成分(啊,你说的是他啊~) 语气词:放于句中(停顿)句末(语气),不作句法成分(她 啊,就是这样一个人) 10.是„„的:结构助词:后面可以加名词,不可以省略,否定词加 于“是”前,“是”是判断动词(他是买菜 的(人)。); 语气词:后面不可以加名词,可以省略,否定词加于“是” 前,“是”是副词(他是回来的。) 11.的:结构助词:定中短语;“的”字短语;附着在联合短语后; 动态助词: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时间(去年上的大学); 语气词:在句末,加强肯定意义(这是不可能的) 第四节 短语 1.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直接组合的主要靠语序, 非直接组合的主要靠虚词。 2.短语的分类:a.构成要素是否凝固:固定短语,临时短语/非固定短语 b.意义:单义短语、多义短语; c.成句能力:自由短语(能加句调独立成句)不自由 短语/黏着短语(反之); d.层次:一层短语(简单短语)、多层短语(复杂短语) 3.短语的结构类型: 13 基本类型:主谓;动宾;偏正(定中和状中);中补;联合 其他类型:a.连谓短语:多项谓词性成分连用成分之间无 语音停顿, 不用任何关联词语(看着心烦), 表示的关系:先后(上 山采药)、方式和目的、 一个是另一个的方式; b.兼语短语:前一动语的宾语作后一谓语的主语(有人 不赞成、称老李为球迷); c.同位短语: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 又叫复指短语(首都北京); d.方位短语: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表 示处所、范围和时间,具有名词性(大门外、水底);表 示处所的方位短语与定中短语用能否插入“的”来鉴定 (桌子上面,定中); e.量词短语:数词(数量短语)/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指 量短语)+量词; f.介词短语:介词+名词等,常修饰谓词,标明动作的工具、 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 g.助词短语:“的”字短语:实词或短语+的,指称人或事 物,名词性短语,作主、宾; 比况 短语:名词等+比况助词(似的、一样、 (一)般),表示比喻、推测,形 容词性短语,作定状补; 14 “所”字短语:所+动,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 涉的对象,名词性短语 4.短语的功能类:名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 和形容词性 短语) 5.造成多义短语的原因: A.词汇多义(多义词)(房间没有锁); B.语用多义(语音停顿、重音等不同)(外面睡不好); C.句法多义:a.结构关系不同(学习文件); b.结构层次不同(我们三个一组); c.组合层次和结构关系都不同(对于厂长的意见); d.语义组合情况不同:语义关系不同(鸡不吃了); 语义指向不同(吃完了饭); 6.分化多义的方法:a.口语中利用语音条件; b.利用句法手段:层次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法、交换分析法(交 换结构类型和语序、增添实词或 虚词、变换词语); c.补充语境法 第五节 句法成分 1.主语:构成材料:分为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词语充当, 名、数、名 词性代词、名词性短语;表 示人或事物)和谓词 性主语(谓词性词 语充当,动、形、谓词性代词、 动词性 15 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表示 动作、性状或事情); 语义类型:a.施事主语:施事+动作;施事主语句即主动句; b.受事主语:受事+动作;受事主语句即被动句; c.中性主语:又叫非施非受主语,表示工具、原 因、目的、处所等。 2.关于主语、施事、话题: 句子结构:语法结构(主语、谓语),语义结构(施事、受 事),功 能结构(话题、说明) 主语:属句法层面,是指称词与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术语; 施事:属语义层面,是指称词与词的语义结构关系的术语; 话题:属语用层面,是指称词的表达功能的术语,是句子 叙述的起 点,体现说话人所关心的方面,是听、说 双方已知的旧的信 息,能显示说话人的话语意图; 三者可以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完全不重合。 3.谓语的构成材料:常由谓词性词语(动、形、主谓短语) 充当,名 词性词语一定条件下可作谓语 (名词谓语句) 4.动语的构成材料:常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作动语: 存现句(台 上||坐着|主席团),不及物动 词+补语(中补短语 带宾语)(飞机||冲 上了|云霄),形容词+补语(中 补短语带 16 宾语,形容词本身不能带宾语)([去年] 这个村||热死了|两个人) 5.宾语:构成材料: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仅出现在能带谓词 性词语的动语后); 语义类型:受事宾语、施事宾语、中性宾语(表示结果、处 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等) 6.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表建议、主张;表准许、禁止;表感知义、 心理活动;表对待处理义;表动作开始、 持续、终止义;表存在(有、没有)。 7.定语:含义: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中心语前的附加成分; 构成材料:实词或短语; 语义类别:限制性定语(多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区别 词充当)和描述性定语(多用状态形容词、性质 形容词的重叠式、拟声词) 8.语义指向:狭义句子中某个句法成分和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关系 广义除狭义外,还包括语义所指,即代词(第三人称代 词和反身代词)与先行词之间的照应关系,以及空语类 (有语义内容而无语义形式)与名词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 9.状语:构成材料:副词(唯状性),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 形容词(特别是表状态的形容 17 词)、介词短语、量 词短语、动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 语义类别:限制性和描写性 10.补语:构成材料: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 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 明性状的程度; 结果补语:常用形容词,少数用动词或动词短语;中心语和 补语之间不得插入其他成分;语义指向中心语、 主语或宾语; 程度补语:形容词/心理动词+(得)+程度副词(很、极)/ 虚义的动词(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 极点或很高程度)/数量短语(一些、一点)(表 示很轻的程度); 情态补语:动词/少数形容词+得/得个+谓词性词语,表示由 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 趋向补语:动词/形容词+趋向动词,无“得”,表示事物随动 作而移动的方向或某种抽象的引申意义; 数量补语:a.动量补语: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表示动作 发生的次数; b.时量补语:表时间的量词和加数词组成的数量 18 短语或“数量名”短语充当,表示动 作持续的时间即时量、时段; 时地补语(介词补语):动词+介词短语,表示动作发生、终止 的时间和处所; 可能补语:“得、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这东西晒 得晒不得,);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 插入“得/不”(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 不可能实现(拿得出来,拿不出来); 11.先补后宾是大量的、无条件的位次,先宾后补或宾语居中是有条 件的有限制的。 12.中心语:定语中心语: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亦可; 状语中心语:常由五种谓词性词语充当; 补语中心语: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词性短语亦可; 13.独立语:含义:句子中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 法成分无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 达上有作用的成分的未配对成分的独立成分; 特点:由实词或短语充当;结构上不与其他片段发生组合 关系即不具语法关系;位置较灵活;有多方面的表 意作用,主要是说话人的主观评价、情绪和态度; 19 标记符号:ΔΔΔΔ 分类:a.插入语:表示肯定或强调的口气(十分明显); 表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我看、算起来) 表示消息来源(据说); 引起对方注意(你看); 表示总括性的意义(总之); 表示注释、补充、举例(也就是、包括); 表示对话语的附带说明(严格说来); b. 称呼语:呼唤对方,引起注意(大师傅); c. 感叹语:用叹词表示感情的呼声(啊呀,); d.拟声语:拟声词构成,模拟事物的声音,给人以 真实感,以加强表达效果(砰砰)。 第六节 单句 1.句子分类: 语气类(句类):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结构类(句型):A.单句:a.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肩膀|| 磨破了); 形容词谓语句(海风||特别凉爽); 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六); 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作谓语); b.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上课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对~糟糕) 20 名词性非主谓句(好球~); 叹词句(啊~喂~); 拟声词句(轰~哗哗~) B.复句 2.名词语作谓语的条件:a.只能是肯定句;b.只能是短句;c.一般只能 是口语形式;d.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 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句。 3.主谓谓语句的分类(据全句主语(大主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小主语)是施事或受事及其关系划分): a.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语义关系:受事||施事—动作(这 件事||大家都赞成。); b.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语义关系:施事||受事—动作(他 ||什么酒都尝过。); c.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他||一向态度和蔼。); d.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这孩子,||我也疼他。); e.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大主语若加上介 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4.动词性非主谓句通常用来说明自然现象、生活情况、祈望,有的是 口号、兼语句(禁止吸烟~有个小村子叫王家 21 庄。) 5.常用句式(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 A.“把”字句:含义: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引出受事、 对受 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特点:a.动词后常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单独出现, 尤其是单音节动词;通常后有补、宾、动态 助词,或动词的重叠式(把茶喝了,把情况 谈谈);或动词前有状语(别把脏水到处泼); 但若动词是动补型双音节词,可以单独出现 (不要把直线延长); b.“把”的宾语在意念上一般是有定的、已知 的人或事物,因此前常有“这、那”一类修 饰词(把那枝铅笔带上);如果用无定的、 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不能把 真理看成谬误); c.谓语动词一般有处置性即动词对受事有积极 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 趋向动词和“有、没有”不能拿来作谓语动词; 无处置性的动词较少见(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d.“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 否定词,这些词必须位于“把”前,但熟语性 句子有例外(怎能把人不当人呢,)。 22 B.“被”字句: 含义: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 事 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语用作用:表示受事主语的“被处置”,被处置的结果多数 带 有遭受、不如意的语用色彩,少数是 如意和中性的; 构成和应用条件:a.动词一般有处置 性,后多有补语或别的成 分;若 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必有能愿 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自行车叫我弟弟 骑了。); b.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这本书 被他撕破了。); c.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放 于“被”前; “被”字句的主语表示受事,也有表间接受事的(他家被黄 鼠 狼叼走了两只小鸡。) C.连谓句:含义: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语义关系:a.表前后发生的动作(她取了笔记本走了); b.表方式和目的的关系(表扬先进树榜样); c.前一动作表方式(她低着头沉思往事); d.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件事(站着不动); e.后一性状表前一动作结果(听了很高兴); 23 f.表因果关系(他看书看累了); g.条件和行为的关系(有资格谈恋爱); D.兼语句:a.使令式:请、使、叫、让、派、催、逼、求、 托、命 令、吩咐、动员、促使、发 动、组织、鼓励、 号召等(老师鼓 励学生学好功课。); b.爱恨式:前一动词表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 词,由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 因果关系(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c. 选定式:选聘/称/说„„为/做/当/是(大家选他当代表); d.“有”字式:前一动词“有、轮”等表领有或存在等 (是谁找我啊,); E.双宾句:含义: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前一 一般指人 (指人宾语、近宾语),后一一 般指物或事情(指 物宾语、远宾语); 特点:a. 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 b.近宾语一般指人,靠近动词,中间无语音间歇, 常由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 指人,远离动词,前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 般较复杂,由词、短语、复句形式充当; c.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用介词将指物宾 语提前)(大家叫她祥林嫂—大家把她叫祥林嫂); F.存现 24 句:含义: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 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分为前(处所段)中(动 作段)后(存现宾语段); 分类:a.存在句:表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山上有个庙); b.出现句:表示何处出现何物(他的脸上透出一丝 笑意); c.消失句:何处消失了何物(昨天村里死了牛); G.比 较句:a.“比”字句: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表 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 的差别,又叫差别句; b.“没”字比较句和“不如”比较句:无肯定式(甲不 如乙好); C.“和”字比较句:常用“一样”(他的意思与你不同) 6.变式句:a.省略句:对话省;因上下文而省; b.倒装句:主谓倒装(怎么了,你,); 定语、状语后置(我看了本小说,长篇的); 7.句类:A.陈述句 B.疑问句:a.是非问:结构像陈述句,用疑问语调或兼用 语 气词“吗、吧”等(不用 “呢”);回答 是对整个命题作 肯定或否定,用“是、 对、嗯” 或“不、没有”或点头、摇头; b.特指问: 25 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样)和由它 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 来表明疑问点;就疑问点做出答复;句子 往往用升调; c.选择问:复句结构,用“或、或者、是„„还是” 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 d.正反问:单句,由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 列的格式构成:V不V,V不,后加“是 不是、行不行、好不好”等; “呢”字问句:无疑问代词和疑问结构,但可以在中 间补出来(你呢,); 反问句(反诘问句):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 C.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 两类:命令、禁止(一般具有强制性,口气强硬坚决; 常无主语,结构简单,语调急降且短促,不大 用语气词); 请求、劝阻(包括请求、敦促、商请、建议和 劝阻等;请求时多用肯定句加上语气词“吧、 啊”;劝阻时多用否定句,常用“甭、不要、不 用、别”等加上语气词“了、啊”); 请求或敦促时,宜于用动词的重叠形式和敬词“请”, 常出现主语(您请坐); 26 D.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表示快乐、惊讶、悲 哀、 愤怒、厌恶、恐惧等感情,降语调; 8.不影响句型的因素:a.语气词的有无;b.倒装与否;c.省略与否; d.独立成分的有无; 9.单句与短语的区别:a.句子有特定的语气、语调,可分为陈述句、 疑问句等;短语则没有; b.短语有主、状、谓、补、定、宾等八个成分; 句子除此之外还有独立语这种语用成分; c.句子有成分的倒装和省略,有倒装句、省略句; 短语则无; d.句子有表述性;短语则无; 所以句子是语言运用单位,是动态单位;短语是造句备用 单位,是 静态单位。 第七节 常见的句法错误 1.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它每年的发电量,除 了供给杭州 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 送); 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小米含蛋白质及维生素B丰富); 定状补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我们要注意团结跟自己合不 来、看不惯的同志)。 2.残缺和多余:成分残缺:主语残缺: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 暗中更换主 27 语; 谓语残缺:说了主语,谓语未完又另起头, 缺少谓语中心语; 宾语残缺; 定状补缺少或不完整; 成分多余:主语有多余成分(他的成长与发展); 谓语有多余成分;宾语有多余成分; 定语多余;状语多余; 3.语序不当: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里屋北院上房—北院 上房里屋); 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把状 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 状语和中心语位置颠 倒;句中状语错放在句首状语位置; 多层定语 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4.句式杂糅:两种说法混杂;前后牵连。 第八节 复句 1.复句:含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 作句法成分 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 成; 特点:a.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 b.分句结构相对独立,互不包含; c.分句句义上互相依存关联即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d.一个复句只有一个统一的句调,句末才有一个终止 28 性停顿。 2.复句的意义类型: 联合复句:并列复句:有时A,有时B;不是A,而是B; 是A, 不是B;而是„„ 顺承复句:一A就B;于是;继而;终于„„ 解说复句:即,;就是说„„ 选择复句: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要不A, 要不B;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 不、不)B„„ 递进复句:何况;况且;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 B;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 反而„„ 偏正复句:条件复句: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 便、总)B; 才;要不然„„ 假设复句:那;那么;就;便;则;的话;再A,也B„„ 因果复句:既然;由于(因为、因)A,所以(才、就、 便、故、于是)B„„ 目的复句:以;以便;免得;省得„„ 转折复句:虽然(虽是、虽说、尽管)A,但是(可是、 然而、而、却)B;只是;不过;倒„„ 3.复句的结构类型:多重复句; 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成(不„„不;非„„不; 29 不„„也;再„„也;一„„就;再; 才;都;又;就;也;因为)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0
本文档为【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下册知识点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3
浏览量: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