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举报
开通vip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1、相关定义 1.1、影视表演的概念 影视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 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3在影视表演中,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根据剧 本表演,但表演的过程则是由演员根据剧情创造完成的。 影视角色的第一个创造者是这部剧的编剧,而演员只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 再创造.这样的再创造要求影视演员必须充分发挥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能力,并结合 自身生活经验,进而真正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和角色的个性,角色在剧中的地...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 1、相关定义 1.1、影视表演的概念 影视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 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3在影视表演中,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根据剧 本表演,但表演的过程则是由演员根据剧情创造完成的。 影视角色的第一个创造者是这部剧的编剧,而演员只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 再创造.这样的再创造要求影视演员必须充分发挥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能力,并结合 自身生活经验,进而真正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和角色的个性,角色在剧中的地位和 对剧情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这个角色才是丰满和生动的。 1.2、概念辨析 的提出1.1 问题的提出 索绪尔现代普通语言学的最重要支柱和理论基石之一就是所谓能指与所指的区分和辨 析,落实到任何一种以人类语言为载体和工具的学术研究当中,就是概念的明确与定义。在 本文当中,”播音式”与”表演式”两个概念是反复出现的核心词汇,除了未来朗诵学学术 分科系统化与规范化的需要之外,具体的论述当中,也的确有必要将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和指 向进行明确。事实上,在对这两种艺术风格或者说程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首要而且 难以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就是:”什么叫‘播音式’和‘朗诵式’”;”是否播音员进行的朗诵就 一定是这里所谓的‘播音式朗诵’”;”播音员能不能 进行所谓表演式朗诵”;”有些人本身就 曾经或者正在身兼播音员和演员双重身份,那么他们的朗诵究竟该算成是什么‘式’的”等 等。为了解决这些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这里单独辟出一个章节进行本文篇幅之内尽量可能 详细的说明。 1.3、几组基础概念 1.2.1 播音与表演 1.2.1.1 关于播音 事实上,现今对播音这样一个术语的定义并不是非常一致,这种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对 其所指的传播活动所包含的范围有不尽相同的认识,而且这些认识往往是可以向下兼容的, 也就是说,外延大的定义基本可以包含外延小的定义。 初步看起来,主要有广义、狭义和泛指这样三个层面。狭义的播音是指专职的播音员、 主持人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将文字稿件(可能是完整或不是很完整的)转化 为有声语言(也包含以此目的为基本指向的一定程度上的副语言)的创造(与再创造)活动, 以及在没有明确文字稿件基础上的即兴语言创造活动(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改革与发展,这 种形式所占之比例与重要程度有加强的趋势并包含愈加广泛的含义)。而广义的定义还要包 括编辑记者等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特定的节目和节目特定的时段当中的语言创造活动。最后 是泛指的定义,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全部节目传播活动,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 7 始播音”“中央电视台今天的播音到此全部结束”等等。 显然,我们在本文当中准备使用的是前面两个层面上的定义,而主体的微小差异并不是 这里问题的关键,唯一需要说明的是,这里 的”播音”,要求比较规范的语言使用和创造, 所以更接近狭义的定义。 这种对播音的认识,是从其行业特征等视角入手的,是对其所属范围的规定,而没有对 播音的性质特点进行更多的归纳,当然,从一定的意义和学术研究的常态来看,这也不是定 义中必备的题内之义。关于播音(主要是有别于表演)的独特属性,下文将从朗诵的角度切 入进行分解,而这里,想先从一个较为泛阔的视阈内给予一个感性的关照。 “播”字原义是撒种,而右边的”番”指野兽留在田野当中的足迹,后来引申出”更替” 这一常见义项。可以看出,在这样一个整体的”传播”过程中,具有某种始终不变的内容, 形式的转化以及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扩张和变化,都是以这个”不离其宗”为基础的。而上 面谈到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后面理解播音和播音式朗诵的艺术内涵规定性,尤其是在其与表 演和表演式朗诵的对比视阈中,是始终贯穿的。 1.2.1.2 关于表演 所谓表演,概括起来,主要指表演者利用某种或某些技艺或专长来传达客观或主观的、 具体的事件或非具体的意象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达到欣赏或是娱乐的目的。这里所指的技艺 或专长包含肢体动作、声音等等,因为其重在强调动作的传达,因此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媒 介或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不限制发生的地点,但强调表演者与视听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或互动, 举凡戏剧、舞蹈、歌唱、演奏 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为了说明表演的 一种特定形式(本文中所谓的”表演式朗诵”,既可以理解为对朗诵的分类,也同样可以在 另外的系统内理解为一种对表演的分类),所以只取表演艺术的共性,也就不再拘泥于某一 种表演的类型了(尽管这样做可能在一定意义上更具有可操 作性,比如用话剧表演作为参照 会更接近于这里真实所指的”表演式”朗诵)。 “表”字本义是外衣,进而从此引申出由内到外的意义。”演”字则原本指水长流之义, 右边的”寅”则是一种上下拮抗的状态和动态。无论是”表”还是”演”,都具有从此到彼 的这样一种动作,而这此与彼中间都存在有一个界面。换句话说,它们强调的是对界面的突 破,强调的是将一种隐含内在的东西,在取得了一定的力量或者形态之后,形之于外。而这, 就是”表演”这个概念的核心(事实上,与前面一个自然段当中讲的主流定义也是相通的, 或者说是对这样一个定义的成因进行了解释)。 1.2.2 是”员”?还是”式”? 8 1.2.2.1 关于”员”与”式” “员”下面的”贝”泛指贵重的东西,而”员”则是指这种或这类东西的个数,引申为 人的个数,再引申为从事某种工作的人本身。 “式”,形旁为工,本义是工匠所使用的所谓”矩”,引申后指的就是一种规范和形态。 1.2.2.2 “某员”与”某式”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的”员”,就是从事这样一种工作的人, 那么演员就是从事表演的人,而播音员就是从事播音的人。这里还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某人 在从事这种工作时被称为这个”员”,同时,这个身份也就固化在了他的身上,于是,当他 不正在从事这种工作时,我们依然可以称呼他为某某员。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所谓”员” 的身份是第二性的,是建立在某种特定工作存在的基础上的。但是,”式”的情况就完全不 同了。它是指某种工作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是这种工作有别于其它工作的根本特征,换句话 说,这种”式”,是与这种工作本身合二为一的,是直接同一的,是第一性的。 综上所述,当我们在本文中探讨这样两种”式”时,考虑的主要是这 种朗诵是不是符合 或者接近”表演”或”播音”的基本特征,并不针对朗诵者本人的具体身份。 1.4、汉语外来词学术名称的定义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它的称呼不尽相同: “译语”、”译名”、”译词”唐代首先开始使用[1]。 “外国语”一词在清代已有书证使用,周亮工《书影》。 “外来语”一词在日本明治 17 年已出现于书面,大摫文彦已《外来语考原》 (1884)。 “外来语”一词是本世纪初年代从日语借入(1902)[2]。 “借入语”K。Hemeling《英汉词典》‘官话’(1905)。 “借用语”胡以鲁《论译名》(1914)。 “外来语”胡行之《外来词词典》(1936)。 “外来语”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 “外来词”是中国学者对日语来源的”外来语”一词的改造。在中国,据史有为先 生所见,迟至 1940 年该词才出现于文献中,而且是留学日本的归国学生首先使用的。 “借字”、”借译词” 罗常培(1950)。 “外来语词”孙常叙。 “借词” 或称”外来词”周祖漠。 “借词”王力《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58)。 “外来词”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1958)。 “外来词”史有为、武占坤、葛本仪、刘叔新等也都采用了。 “借语”赵元任(1967)。 “外来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和词汇扩充手段,是语言间相互接触的 结果。外来词也叫”外来语”或”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入或引进的词。正 如著名语言学家萨王尔所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有自给自足”每种语言中都有数量不 等的外来词。 6 从上述可以看到,外来词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词 的来源是非本民族的, 来自外国的语言,用以表达外来文物与新观念的词汇。因此人们在 摒弃了一些异议之后,”外来词”这一名称才被普遍认同。 1.5、拓荒文学的定义 我们认为,只要文本的旨意是指向荒芜的边疆这一独特的相对落后的生活环 境,人们劳作的目标是为了开拓新生活,而且是以迁徙定居的方式完成的,就都属 于拓荒文学论域的范畴。这里对拓荒文学的定义主要是从拓荒的精神出发,这种精 神散发着自力更生、创新、吃苦耐劳的独特魅力。 美国拓荒文学所表现的地域集中在西部,西进运动的整个过程就是独立自主、 开拓创新这一精神的完美诠释,并且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 国拓荒文学所表现的地域要广阔的多,除西部外,还有有中原向外扩散的广大土地, 比如北大荒、南部云南等偏远地区,都存在着拓荒的行为,也是拓荒精神的诠释, 在拓荒的过程中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1.6、对”舞台表演”概念的认识 “舞台”一词《辞海》对其解释为:”剧场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指同观众 席相连接的演出场所。古代露天剧场的舞台主台大都前伸于观众席之中,或低于观众 席(如古希腊扇形剧场的舞台),或高于观众席(如中国的庙台),供观众从三面看戏。 室内剧场的舞台,通常正对观众席,除主台外还有供布景、灯光等进行工作的舞台上 空和副台, 以及供安装机械、灯光控制系统和储存景物之用的台仓等。机械化舞台一 般有转台、车台、升降台或交错台等设备。现代戏剧家力求缩短演出与观众的距离, 较多地采用向观众席的中心部位伸出表演区的伸出型舞台、把舞台置于观众四面包围 之中的中心舞台,以及根据演出需要随时灵活改变观众与表演区距离的可变舞台等”。 [18] 249 顾名思义,”舞台”就是一个表演的场所,就是为了方便观众观赏演员表演所提 供的一个表演的平台。出现在这个表演场所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我们暂时认为它是舞 台表演。梁志祥在《舞美艺术功能解读》文中提到:”舞台表演是通过表演的艺术形 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一种舞台艺术,通过塑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来表现情感、反映 12 生活。”[25]舞台表演的艺术手法包括:音乐、舞美、队形调度、整体设计、剧情编排 等。 由此我们得知,舞台表演作为表现情感和反映生活的一种直观的表演方式,它的 表演形式通过运用舞台艺术中的舞美、音乐、队形调度、剧情编排等手法后,促进作 品的表演效果。舞台表演的表现形式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和一次性的以现场的方式 进行的表演活动,并且可以在现场通过与观众交流与互动,来吸引观众的观赏兴趣和 提高表演效果。 1.7、表演者权的概念 (一)表演者的概念 立法者在给予权利之前,要先准确确定权利的受惠者。明确表演者的概念至关重要, 因为这是保护表演者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1. 表演者的概念 表演者是对英文 performer 的直译,意思 是指在观众面前表演的人。表演者权的主 体是表演者,表演者权归属于表演者,”表演者”的范围有多大,都包括哪些人?学者 的观点、世界各国的做法都存在差异。 (1)国际条约及部分国家立法对表演者范围的界定 首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表演者?《罗马公约》第三条规定,表演者即”舞蹈 家、音乐家、演员、歌唱家和以朗诵、演奏、表演、演唱等方式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 人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认可这一说法。如德国法定义:表演、朗诵或演奏一部作 品或参与的人是表演者;葡萄牙法定义:一切演员、主持人、描述者、歌唱者、舞蹈者、 奏乐者或其他表演、演奏文学、音乐作品的人是表演者。 2 以色列的法律对表演者是这样 定义的,表演者是指以演奏、舞蹈、动作、歌唱或者其他方式表演或演奏艺术戏剧或音 乐作品的人。法国在文学艺术产权法中规定,表演者是指以朗诵、歌唱、背诵或以其他 任何方式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但不包括辅助演员。瑞典《著作权法》中规定,表演 者是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意大利在版权法中规定,表演者是指文学、音乐或戏剧作 品的演出者。 《罗马公约》第三条关于表演者的概念建立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也就是说只有 那些表演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的表演者才能得到保护。而那些不是表演文学作品或艺术 作品的人,如马戏演员等则不在公约保护之列。同时,该公约不保护运动员,除非有法 律明文规定。该公约虽然对表演者的范围进行了这样的界定,然而该公约第九条同时规 定,各成员国可不受第三条的限制,各国可根据本国国情将表演者的范围扩大到不是表 演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的人。因此,表演者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世界知识产权组 2克洛得 科隆贝著《世界各国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基: 本原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文版,1995 年版,第 128 页。 5 织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专家组成员中也有人认为表演者的范围未必以《罗马公约》为 准,例如表演尚未形成作品的民间文学的表演者也应视为邻接权的主体之一。 3 事实上, 许多国家出于对本国或本国各民族的多种民族文化、民间文艺类型的保护,均对表演者 的定义作了扩大解释,以防止对这种文化形成的掠夺。非洲国家几内亚 1980 年法就规 定了表演民间文艺表现形式的也是表演者; 4 法国版权法将杂耍演员、马戏演员或木偶戏 的表演者均视为邻接权范围内的表演者。这些情况说明一个问题,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表演者受到法律保护的关键在于其从事了表演行为,至于表演者表演的是什么无关紧 要,所以表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者与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者所享有的权利没 有什么不同。 那么,除了在表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之外,能否进一步扩大表演者的范围呢?回答 是肯定的。例如巴西版权法中就规定,俱乐部或运动员的组织者,可以享有表演者所享 有的财产权利,如现场直播权。如果他人转播或录制有关运动员的比赛实况,则必须经 过俱乐部或运动员的组织者的同意,并给予其相应的经济报酬。这说明巴西的版权法将 参加足球比赛、田径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表演者给予保护。然而巴西这样的规定是否有道 理呢?毋庸置疑,比赛本身并不存在被表演的作品,但是当世界杯比赛吸引了无数观众 的目光时,谁又能说足球队员准确的传球配合、熟练的运球带球动作不是一场精彩的表 演呢?传统的观点认为表演是对作品的再现,表 演者应是再现作品的人,造成这种不同 的原因主要是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有足球王国之称的巴西来说,足球对于 该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该国立法将俱乐部或运动员的组织者纳入表演者的范畴 是符合该国国情的。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在不断的突破与创新中得到发展的,拘泥于固有 的观念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当新矛盾出现时,我们不妨从事实上接受它,再去 寻找归纳理论上的依据,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2)我国法律对表演者范围的界定 谁是表演者?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是这样规定的,表演者是指演员、演出单 位或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这条规定将表演者限定在作品表演者的范畴之内。 对于作品的范围,在我国主要是指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和杂技艺 术作品。(参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 4 条)将杂技艺术作品纳入我国著作权的范畴, 3郑成思著《版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57 页。 4同注[3],第 129 页。 66 在扩大作品范围的同时,也扩大了表演者的范围,所以杂技演员、魔术表演者等也就成 为我国法律保护的对象。显而易见,我国法律中表演者的范围要比《罗马公约》的规定 要宽。 对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如口技表演、木偶、皮影等表演的表演者,是否也能纳入表 演者的范畴?笔者认为,应该将这些表演者纳入表演者的范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这些表演者为表演投入了许多劳动,他们在脑力和体力上所耗费的精力 不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者少,如果不保护他们的权利,任由其他人对其表演进行 录制复制,势必会影响到这些表演者的利益,这样的结果对他们而言, 是极其不公平的。 所以从公平合理的角度来讲,他们应该得到法律同等的对待。 表演者是否包括法人,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着广泛争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作品是由 自然人创作完成的,而表演则是由自然人的表演活动实现的。从常人看来,只有自然人 才能成为表演者,只有自然人才能在舞台上进行演出,这就好比只有自然人才会执笔写 作一样。因此,一些国家认为只有自然人才是表演者,至于法人能否享有表演者权,则 是另外一回事。那法人能不能成为表演者呢?我们知道有些演出不是演员个人就能完成 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表演而言,往往需要很多人的配合协作。同时演出单位还要组 织整个演出,并进行指导,而这种指导又是不可或缺的。演出单位对于最终的演出还要 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有的国家法律规定,法律意义上的表演者也包括法人,比如我们前 面提到的巴西运动员俱乐部就是表演者权的主体,享有表演者的身份。而运动员只享有 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不享有文艺作品表演者享有的许可或禁止他人现场直播或录音录 像的权利,相应的权利归俱乐部。我国《著作权法》第 35 条明确规定表演者包括演员 和演出单位。因为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演员一般隶属于演出单位,演员的演出往往利 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在演出单位的指导下进行。这时表演者的身份和表演者享有的各 项权益显然不能完全归于演员个人。 (二)表演者权的概念 在阐明”表演者权”的概念之前,先要明确著作权中有关”邻接权”的概念。”邻 接权”一词是从法文及英文直接翻译过来的版权术语,在法理上并不被大多数的研究学 者所认同,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此称谓最终被人们所接受。邻接权是指作品的传 播 7 者和作品之外劳动成果的创作者对其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总和。5邻接权是基 于作品的传播而产生,其保护的对象是协助传播作品的活动成果,而不是原创作品的本 身。 表演者权是邻接权最早的表现形式,在权利的性质及内涵上均最接近于著作权。表 演者权分两种,即广义表演者权和狭义表演者权。一般来讲,我们指狭义上的表演者权, 所谓狭义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在表演活动中对自己的表演依法享有的他人不得侵犯的、 专有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它仅包括表演者作为自然人和法人组织所应该享有的演出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1. 表演者权的主体 由上面对表演者概念的分析可知,表演者权的主体一般是自然人,但法人也可以是 表演者权的主体。 2. 表演者权的客体 对表演者权客体的界定,学界多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将表演 活动录制下来的音像制品,还有的学者认为表演者演出的节目是表演者权的客体。这两 种观点存在严重问题,对于第一种观点,如果说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将表演活动录制下来 的音像制品的话,那么一场表演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固定下来,法律不可 能也没有必要去保护记录现场表演的每一件物质载体,将表演者的表演录制在音像制品 上,虽然满足了有型物的要求,但这已经属于录音制作者权保护的客体,因为音像制品 直接体现的是录音制作者投入的资金和付出的劳动。表演者权要保护的是表演者的表演 活动。对于第二种观点,举个例子,我国元朝著名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戏剧《西厢记》, 作为一部作品是不享有任何版权,因为当时我国还没有版权保护制度,作为一个戏剧节 目在元朝即已经开始编排上 演,当时还不存在邻接权的概念,这个节目同样也不享有如 何权利。那么,现在我国某个剧团在不改变原剧作及原节目安排的情况下,演出该节目 是否享有禁止他人录音录像的权利呢?答案是肯定的。否则,演员们排演节目时付出的 无数心血岂不是付之东流?所以,表演者权的客体不是表演者演出的节目。 笔者认为,表演者权的客体是表演者的表演活动。德 桑克提斯对此解释说,表演 者是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一个中间人,因为他负责传达已经由作品的作者具体地表示出来 5王迁著:《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96 页。 88 的一种思想。为使公众感到作品的美感,表演者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表演者并没有将什 么新内容添加到作品中去,虽然只有先通过表演者的表演才能使公众欣赏到作品,但是 作品自身是一个整体。 6 表演者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将作品的内容通过声音、 动作、表情等传达出来。表演是活的,剧本是死的,无论如何死的东西是代替不了活的 表演。所以不管表演者演出什么样的节目,包括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在内的任何节目, 都可能因其表演而取得表演者权利。 (三)表演者权的理论基础 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表演者权就是表演者才能享有的权利。作为权利理 应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于该权利产生的特殊性,自其产生开始,法学家们对其产生 的理论基础与认识千差万别。 1.著作权说 有的学者认为表演者权类似与著作权,理由是表演也是一种创作,表演者在表演中 付出了很多精力,也做出了创造性的劳动,被表演的作品已经不属于原作,而是一部富 于美感的作品,并且这类新作已带有艺术家人格的烙印, 表演与作者的作品同样有独创 性,表演者使用一部作品就好比画家使用一个模特儿一样。 7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表演者 是原作的改编者,将表演者的表演认为实际上是构成原作品的演绎作品。另外一部分学 者认为,表演者是作品作者的合作者,因为有些作品如剧本、音乐等,必须通过表演, 观众才能接触到作品。所以,表演者和作品作者是各有所求,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是在 合作创作一部新作品。 8 2.人身权利说 支持者认为,艺术家的表演包括一系列其作为自然人所固有的成分,比如其姓名、 声音、外貌等等。任何人对自己的这些成分都拥有一项被界定为人身权利的权利,正是 6 德 桑克提斯著:《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公约与著作权》,1962 年版,第 25 页。 7德利娅 利普希克著:《著作权与邻接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0 年版, 第 282 页。 8王振清主编:《知识产权法理与判决研究》(梁立君《表演者权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9 页。 9 这一权利构成了未经所有者授权不得利用上述成分的根本原因。 9 所以,表演者可以对未 经其授权而利用其劳动的行为提出异议。 3.邻接权说 表演者的表演虽然也蕴含了表演者再创作的成分,可能具有很高的的艺术价值,但 其”独创性”的程度无法达到多数国家著作权法的要求。因为只有那些能够反映作者个 性、打上了作者个性智力烙印、体现较高智力创造水准的成果才算具有”独创性”,才 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正如德国著作权专家雷炳德指出:”那些建立在普通人能力基 础上的成果并不受到保护,作品必须把带有独一无二天资与能力的个人智慧体现在创 作 活动中并把它的光辉展现出来”。 10 因此那些没有体现出创作者个性或创造性程度不够 的劳动成果都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表演者的表演只是将作品中的美感最大限度 地展现出来,换句话说,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表演者的表演必须忠实于作品的内容。表 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所进行的艺术性发挥和创作,相对于作者对于作品的创作而言,独创 性程度是很低的。德国著作权法专家雷炳德就指出:”他们(表演者)所再现的仅仅是 原作者在作品中已经设想好了的东西。在忠实地再现原作品的情形,表演艺术家无论如 何也没有把自己的智力成果表达出来,而是把作品中作者的精神、作者的感受、作者的 声音、作者的思想带给了我们”。 11 因此,表演者的表演不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表演者权不属于著作权的范畴,而是邻接权的一种,邻接权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某些 有价值的非物质劳动成果由于不具备”独创性”而无法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笔者赞同邻接权说。依据著作权理论,改编或翻译原作品会产生演绎作品,而新产 生的演绎作品又可以被改编或翻译。如果将表演者权等同于著作权,那么对作品的表演 就会产生新作品,而这种表演也应该能够产生新的表演,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 以表演者的表演不会产生新作品。对于人身权利说,人身权利是所有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而不是专门针对表演者才享有的权利,特别是表演者应有的财产性质的权利。一般意义 上,在涉及到人身权利时,较少提及财产权利。所以,按照此种理论,表演者所享有的 权利是欠缺的,并且和表演者权产生的最初原因背道而驰。 9同注[7],第 286 页。 10[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北京:法律出 版社,2004 年第 13 版,第 112 页。 11同注[10],第 55 页。 1100 1.8、”主持表演”的概念建构 “主持表演”概念的核心是承认主持人的主持行为为”表演”。它是一种运 用主持人自身作为材料,同时择取戏剧表演技巧与表演元素作为工具,符合节目 需要、大众传播需要、受众期待,并始终隐现于主持过程之中的,主持人专有的 “隐性表演”。 所谓的”隐性表演,主要体现在节目的创意编排,主持节目的语气、节奏、 停连、重音、语速、表情、气息、技巧和体态上。主持人还是他本身,而关于采 编、走台、交流、背诵,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必须绝对服从、服务节目的 需要,服从潜隐在内在的主持宗旨。主持人的”隐性表演”不同于戏剧表演艺术 中的角色表演,也不同于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主持人是一个人物化的荧屏 形象,作为媒介信息传播者,他们的表现要始终符合节目的需要,观众的需求, 但此时主持人的状态是一种”主持表演”的”隐性表演”状态,与生活中的常态 大相径庭。 1.9、概念和性质不同 电视艺术同电影艺术同一样是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众多艺 术的复合体,是诞生在工业繁荣时期的一种光影艺术形式。但是由于时间、空间上 的不同,它们确实存在着形式与性质上的差别。这样的差别只要表现在: (一)传播的媒介不同,电影通常是由电影院的宽银幕,而电视剧则是家中电视 (二)视听的效果不同,电影院 的视听感受非常好,清晰度非常的高,此外,萤 幕的大小对比十分悬殊,电视是一种家庭式观看感受。 (三)时间长度不同,电视剧通常剧集长,有的甚至百集以上。叙述细腻,情节 清楚。电影则相对较短,最多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讲述故事的时间有限。 (四)制作成本不同,一部好莱坞的大片的制作费动辄上亿美金,有些甚至达到 15 两三亿,但是演员的演出费就上千万美金。制作班底所需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电 视剧片酬则以集为数,经费上与电影是无法相比的。 (五)收益上不同,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它们都是作为商品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的, 它的商业价值是绝对的。一部电影从上映的宣传造势,到 DVD 发售和电视剧相比, 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电视剧以放映权收取费用。相对来说电影属于是更高一个 层次的产品。 1.10、影视剧中音乐的定义及价值体现 影视剧音乐泛指影视中所使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它已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载 体,对于影视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影视音乐属于音乐的范畴,但是在影视作品中也有 其他的音乐类型比如: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摇滚音乐的应用。笔者认为音乐与影视音 乐的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不好分明,它即不是我们所谓的纯音乐,但又有纯音乐的应用, 在此暂且根据各位学者专家们的定义它为”影视作品和音乐共融”而存在的音乐形式。 曾遂今教授在《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一文中指出”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的不同 之处:”音乐传播”是现象,而”传播音乐”是行为方式。有了”行为”必能推动”现象”的发 展。因此”音乐” 与”影视”二者交融的产物之”影视音乐”作为”传播音乐”的新途径,在”音 乐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学者曾在论文中这样评价影视音乐的价值体现,他说”音乐已成为影视的”第二 台词”,在整部影视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重要的影视元素有着它的特殊性 质,我们了解了它的特性才能更好地欣赏它的价值。美国已故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 “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 道它,但是它却起了应有的作用”?。当然,影视音乐也是如此。笔者认为影视音乐是”音 乐”和”画面”的碰撞,无论是从物理功能还是从心理功能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审美再现。 音乐在影视中的表现在于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符根据故事的悲欢离 10 合来表达影视效果,从一定种程度上说,音乐对影视的作用是有些形式都不能比拟的。 我们可以试想下如果我们在欣赏最近放映的大片《加勒比海盗》的同时,将声音频道全 部关掉,结果是什么呢?特别是章鱼船长那段激昂的演奏可以说是影片的经典之作,要 是没有了背景音乐,我们只能欣赏到无声的画面,角色唇齿的上下闭合,却不知道他们 在讲什么,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另外,一首好的影视音乐能使平淡的影视故事不再显得那么冗长,而是灵动生趣。 最重要的是当一部好的影视音乐更要与观众的心理产生强烈的碰撞激起火花从而和产 生共鸣,如此才能让”听众”转为”观众”完全投入电影情节中去。正所谓影视作品有了音 乐的融入才使其故事情节更具感染力。 1.11、影视产业的概念与特点 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界定一个产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应当主要有三条:?产业主体不仅仅包 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也应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非赢利性的组织、机构,如 果某个行业或部门从事赢利性经济活动,以”赢利”作为活动的主要目的,肯定称其为 产业:?产业的区分和存在的主要标志是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用途和性质;?产业 的存在要求有一定的规模,即它所代表的产品或劳务必须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规模、生 产规模和产出规模。按照上述三条基本标准来衡量影视的有关经济活动,影视完全具备 成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基本条件。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法则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产业间产品附加价值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对收入差异,劳动力、资本首先从第一产 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与资本又逐步向第三产业转 移。同时,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随之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 重由快速上升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 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影视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服务业,其在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进一步上升。影视产业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还具备特定的产 业竞争性,它是特殊的生产企业组成的产业组织。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 然规律。 影视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视听行业,主要包括电影和电视,是指在商品经济体制 下,电影与电视产品在制作、放映及销售等生产或服务环节中形成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企 业的集合。 相对于 其他产业而言,影视产业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在宣 传领域地位重要;二是与资金市场紧密相连,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三是知识密集程度 较高,进入的门槛也比较高;四是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的文化贴现现象;五是影视 产业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外部效应更大;六是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等新经济特征日 益渗透到新兴的影视产业中。 2、相关背景 2.1、海洋放线菌 Y12-26 研究背景 2.1 立题背景2.1 立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病虫草害受害面积约2亿公顷,每年需要生 产和使用农药约25万吨(有效成份)[82],因此农药抗生素的开发和应用对我国经 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出现的农 作物病虫害严重而农药品种有相当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农抗研究成功的 案例虽然很多,例如,井冈霉素,赤霉素,内疗素,26号杀虫素等,但是民族生 物农药工业发展还很慢,与国际水平还相差很远,因此农药抗生素的研究可以加 速国家农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高效生 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 我国是农产品的输出大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关系关系国家经济的命脉问 题,但是由于人们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确实在防治病虫害上起到关 键的作用,但是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慢性中毒 等一系列的负 面影响。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多项优势:(1)对人畜和非靶 标生物安全;(2)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3)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 源广泛。目前抗生素的长期滥用,致使抗药性的产生,新型农用抗生素的开发和 投产使用的难度越来越大,抗药性的产生使农业生产,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及其严 重的影响,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修复的破坏[83]。因此不断探索新型高效的农 用抗生 素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大都专注于陆地微生物的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 逝,陆地微生物的开发潜力愈来愈小,最近几年从陆地微生物中分离到的活性化 合物,很多都是已知化合物,新型抗生素被发现几率日趋减少。因此许多科学家 把目光转向拥有高盐,高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等复杂的海洋环境,独特的 海洋环境使海洋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繁殖方式和适应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与陆地生 物迥异的代谢系统和机体防御系统。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出有较高农药活性的结 构新颖特异的化合物,包括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化合物;生物毒素,抗寄生虫 2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海洋放线菌 Y12-26 研究背景 化合物,抗炎症,过敏化合物等,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陆地上没有的,我们实验 室研究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很有可能得到一种或多种新型的农用 抗生素,希望能带来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2.2、《P-12ESL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的出台背景 一、《P-12ESL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的出台背景一、 《P-12ESL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的出台背景 美国的人口结构决定美国英语教育的多样化,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 国家,每年都有数十万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背景的学生涌入这个国度。如何同 化这些迥然不同的民族,使移民的子女消除语言障碍,并且保障新移民学生的语 言教育质量,是美国教育界历来要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20世纪末期美国ESL教 师职前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学校绩效改革运动蓬勃开展以及美国教师教育质量认 证制度的反思与改进,从一个侧面催生了《标准》的产生与修订。 (-)P-12 “英语第二语言学生”数量显著増加 在美国,虽然长期以来白人一直占据着美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进入20世 纪末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及美国移民政策的大幅度开放,美国的人口结构 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现如今,美国的人口结构不再是”白人一统天下”,也并非”黑 白分明”,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少数族裔人口比 例显著增加。 根据TESOL调查数据显示,从1991年至2003年,。?由此可见,每年来自 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移民美国的人口数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举例而言,2010年 全年,移民美国总人数约为120万,这其中,约有43万是亚洲人,占全美新移民 的36%;约有37?是拉美人,占全美新移民的31%。对于这些新移民而S,他们 的母语都不是英语,他们的子女的英语教育就尤为值得关注。这且只是单年的数 据。从总移民人口数量上来说,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总人口由2.814亿增至 3.087亿,增幅为9.7%,相比较而言,亚裔单一种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美国人口 增速的四倍,从1020万增长到1470万,增幅达43%。?而在 中国大陆和香港来美 19 _ ! I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移民中,在2001至2010年间,有超过70万获得了美国绿卡。除此以外,其他少 数族裔的移民数亦有显著增加。这些少数族裔的后代的英语教育因此严重困扰着 美国教育界。现如今,美国人口已达到3.14亿,但由于美国移民政策的继续开放, 每年移民美国的人口数仍在并将持续剧增。 庞大的新移民群体给整个美国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美国的 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诸多领域内的带来了复杂问题。在教育领域里面,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在当今美国中小学中,有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地 区和社会背景的学生,他们许多人几乎不说英语或者只能说有限的英语。迅速增 加的P-12 “英语第二语言学生”使得美国教育界尤其是NCATE不得不重新思考与 英语第二语言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问题。首先,”英语第二语言学生”来自不同的 语言、文化和地理区域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与美国本土学生 都有着天壤之别,这就导致从前的英语教师认证标准或认证程序已经不能满足现 在的要求,时代的进步呼吁一种全新的认证标准;其次,虽然大多数”英语第二 语言学生”通常进入大城市里的学习,但亦有越来越多的”英语第二语言学生” 就读郊区和农村的学校,不同学校的学生接受的英语教育是否一致,如何保障不 同学校英语教育的这种”一致”或”不一致”,又如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足 够的促进其语言能力和谐发展的英语教学,这些问题的讨论一时间在美国教育界 甚器尘上。 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美国教育专家开始呼吁,ESL教师不仅必须要着眼于 学生移民前所在地域的多样性,以确 保ESL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要 求,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移民后就读学校的多样性,在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有所改变,从而适应”英语第二语言学生”的接受能力。在 NCATE与TESOL的共同努力下,新《标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于2003 年正式出台,于2010年修订再版。 (二)P-12ESL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需要大批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 劳动力,英语第二语言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为美国政府和民众所重视。《标准》在前 言部分指出,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学校如何成功地满足”英语第二语言学生”的语 言和文化的需求,学校成功的关键取决于ESL教师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ESL教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外来移民不断 20 2.3、美国与中国动画电影中国背景元素应用的异同 都是从中国特殊的文化体系中吸取营养而构建出来的,是由前人的努力所得到 的。这些成就充分向世界展现中国动画所应该具有的中国味道。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沉淀了五千年历史、积淀了深厚文化的古老民族。它的传 统文化令很多西方人着迷,西方人对华夏文明一直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从丝绸之 路开始,到新航路的启程,随着世界的经济发展,我们文化的神秘面纱也渐渐地 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渐渐向世界展示并获得世界观众的 认可。《功夫熊猫》本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可是制作团队派创作人员去中国进行 了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搜集大量的中国资料并将它们应用到电影之中, 所以我 们才能够在电影中看到大量的中国背景元素,比如:气势磅礴的宫殿、体现我国 风水文化的山庄布置、墙面的设计、屋顶的装潢、阿宝家面店的菜板、悬挂在门 口的红灯笼以及灯笼上倒立着的福字、作为支付媒介的金元宝、浣熊师傅的笛声 中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画外音,代表着我国不同功夫的五个有着盖世神功的大 侠。 《功夫熊猫》中还加入了许多的中国哲学理念,并且也渗入了一些道家思想。 在这个电影中,大师乌龟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我的朋友,你的思 想观念就像这水一样,如果水波开始摇动,就很难看得清晰,但是一旦它得以平 静,答案就已经清晰可见了。”中国的哲学内涵在乌龟师傅的话中得到很好地体 现。大师给我们阐释了一种很高的境界,身处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我们只有做 19 2.4、产生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社会背景和原因 4.1 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产生的社会背景4.1 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产生的社会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学习,我国的武术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得 到了充分的解放,并积极地进行着创新。将武术套路引入到舞台表演艺术中去,不是 这三十年才有的现象,但是在这三十的期间,通过武术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和 创新,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在社会的舞台表演艺术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 必要对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于引导舞台武术套路 表演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武术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本来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是它获 得新发展的主要基础,这种古老文化喜逢盛世,始得新的发展,这有赖于盛世 为它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历史条件。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 发展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多元化文化和经济繁荣的社会背景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品 种,它正是借着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走进舞台表演艺术中,并且在借助舞台表 演中的各种艺术手法,为舞台武术套路的表演特点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 这 个现象的发展形式与内容也正好符合了张岱年先生著作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书 中的”创造性的综合和综合中的创造”一节中的观点,他在书中说到:”美国阿波罗 载人登月飞船发射成功后,阿波罗计划负责人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那就是:这 个计划所采用的技术,没有一项是新的。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向人们生动地证明了系统 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之和,或者说,综合本身就有所创造。阿 波罗计划的成功还告诉我们:综合工作也离不开创造性,因为没有应运而生的系统工 程方法,这个以现有技术‘合成’新技术的阿波罗计划根本就无法实施。”[23]阿波罗 的载人登月飞船成功的综合创造技术的事例,和武术套路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后再创 造,其实他们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武术套路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 发展,而舞台表演作为现代社会中表演艺术的重要展示平台之一,他们都是现代社会 存在的普遍现象。在近些年,舞台上出现的武术套路表演的形式因为使用了舞台表演 艺术手法,其发展过程正是符合了张岱年先生的”创造性的综合和综合中的创造 “ 的 观点,将武术套路技术动作的整套动 作或部分动作拆散开,再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进 行重新的创造,提升了出现在舞台武术套路的表演效果和艺术观赏价值,同时也正是 因为武术套路的融入,促使了舞台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新颖、别致。 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发展与创新,其表现形式与内容不一定都是采用了新的技 术,其中一定是将多种存在技术进行打散再重新编排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表现出来的 是种新的形式和内容,当然其中也许会具有或多或少的新技术。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时 代,综合性的创造已经成为社会中常用的手段,如 2007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舞台上出现的武术套路表演,根据舞台表演的剧情安排,将规定套路的技术动作和自 选套路的组合或分段,进行重新的组合再与舞蹈演员相互配合的整场演出,为观众带 14 来了新的听觉和视觉冲击。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不仅具有创造 性的综合特点还具有综合中的创造特点,因此,我们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文化与文 化论争》一书中的”创造性的综合和综合中的创造”观点作为本文的一个立论的思想 基础。说明”舞台武术套路表演”是将原来的武术套路”打散”,也是将原来的舞台 表现手法进行打散,重新组合而进行”综合创造”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 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思想解放,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如此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舞台表演更加市场化、商品化。比如,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在央视春节晚会舞台上的表演节目来看,导演所使用的表演 内容、手法、外在表现和方式等,多是以舞蹈、唱歌、杂技、戏剧类表演艺术为整个 晚会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舞蹈类表演艺术,无论是唱 歌还是小品中都能看到舞蹈的表 演。从当时出现舞台上表演内容来看,武术套路表演走进舞台表演艺术,其自身也就 具有了更高的观赏价值,原因分别是:一是因为武术套路表演内容和形式是有别于其 他类的表演艺术,在表现形式和内容都颇有新意;二是因为武术套路具有浓厚的传统 文化背景,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从历史走来的格斗技术;三是因为武术套路的 外在肢体动作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并且能感染观众情绪和带动整场的表演氛围。也 正是基于这三个原因,舞台表演艺术将武术套路融入其中,作为舞台上新视觉效果来 发展,使得武术更加容易走向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武术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而舞台武术套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也更有利于武术的市场 化和商品化,同时还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要。所以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舞 台武术套路表演,观众对这种新的武术品种的认可和追捧,使它在市场上站住了一定 的位置。 最后是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在重视科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舞台武术套路表 演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赏需要和提高其观赏价值,在借鉴与使用科技手段后,将 科学技术手段引用到舞台表演艺术中,促使了表演内容与形式的表现更加完美和理想 化,并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自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期间,舞台运用科学技 术来提升其表演效果向世界上最先进的舞台技术学习和引进,使得我国现今的舞台表 演具有一定的世界级水平。如中央新闻联播中播放了中国的首个舞剧作品《少林武韵》 能在美国百老汇剧场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这不仅证明了中国舞台 上所使用的科学技术 具有一定的水平,还使中国武术以舞台表演方式走向了世界级表 演艺术场所。现代舞台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为舞台武术套路表演锦上添 花,提高了它的观赏性。 舞台作为中国表演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艺术展现场所,同时也为表演类节目带 来了最直观的表演效果。今天,观众对舞台表演艺术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有寓教于乐 的、审美的、也有娱乐的、宣泄情绪和寻找刺激的。并随着我国国力的继续增长和发 展,以及我国的演出市场不断地繁荣,将武术套路引入到舞台表演中为武术和舞台艺 术创造了新局面和发展空间,而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发展也正是基于人们思想的解 放,对现代科技手段与方法的使用,才有利于新的文化品种的产生。 15 2.5、背景的了解 无论是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还是中国古典作品。如果想很好的演绎它,就必 须要了解他的背景知识,这是演唱和表演的前提条件。这个背景知识包括对所演 唱曲目创作背景的了解,歌曲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 ,只有这样我们在演唱时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的内涵。比如:刘半农作词,赵元 任作曲的《叫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这是一首创作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艺术歌 曲,这首歌的主人公是一个热恋中受到封建势力打击的知识青年,从歌曲所处的 年代来看是五四时期的青年。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就不能单单的按照字面的意思去 理解,必须结合时代的背景,而且还要进入到特定的环境把自己真正置身于那个 年代之中才能很好的把握情绪的变化以及作品 演唱的风格。演唱歌剧咏叹调也是 14 如此,如果对整部歌剧没有整体的了解,对所要演绎人物的性格没有细致的分析, 在演唱时就不能很好的去把握表演的尺度。 2.6、道具和背景幕的使用提高了舞台武术表演的观赏性 《辞海》认为:”戏剧、电影等演出中,所需的舞台用具,通常分为大道具、小 道具和装饰道具三类。”[18] 1477 在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上常见的道具分为大道具、小道 具和装饰道具三类。大道具有因剧情需要所使用的假山类大件物品;小道具是武术套 路中所使用各种器械;装饰道具有剑穗、刀彩等器械装饰物。背景幕在舞台武术套路 表演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手段、方法和方式很多,大致分为写实背景幕和写意背景 幕两种:一、写实的背景幕是在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中最常见的一种绘画造型手法,它 运用了高超的绘画技巧、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剪、贴、粘等方法来表现各种具体的形象, 使表演内容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已逝场景,还能够在表现空间的层次上,达到形神兼备 的效果;二、写意的背景幕是一种感觉上的处理,使观众的感情和思想随着背景幕的 20 存在形式而立意,而写意的背景幕是舞美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写意的背景幕表现手法 主要是有两方面:一方面运用帷幕结构和图案构成的各种景物来表现运动着的事物; 另一方面是通过肢体语言、神情语言和音乐等手段来象征写意背景幕的虚拟性的处理 方法。也就是做到了”以动代景、以声传形”的用法。 总之,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中借助道具和背景幕来表达情感,能使观众的思维在直 观的 视觉反映基础上,有所延伸和想象,并且能达到突出表演主题的作用、渲染气氛 的目的和表达表演内容的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2.7、农民工题材影视表述的社会学背景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结构与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大量的农民离开乡 村,涌入城市,据温铁军《农民流动打工问题和新时期的劳资关系》一文的粗略 估计:到 2004 年,中国 13 亿人口中约有 5 亿在农村,其中又有 1.2 亿离家外出 打工,加上随带人口,合计大约有 1.8 亿”流动农民” [22]。 农民进城绝不仅仅是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一厢情愿,首先,城市化规模短期 内极度膨胀,离开廉价的农村劳动力是不可想象的, 1978 年-2000 年,我国城 市数量由 193 个增加至 20312 个,市镇总人口由 1.7 亿人增加到 4.56 亿,2001 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 31%已进入从 30%到 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期2。009 年中国《城市蓝皮书》数据显示,截至 2008 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45.7%, 拥有 6.07 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 655 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 118 座,超大城市 39 座”。 如此规模的城市化速度,离开一批廉价的农村劳动力是 不可想象的。而农民之所以甘愿背井离乡,堪为”盲流”并承受着种种待遇的不 公来建设城市,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生计,以及出于改善生存质量的美好愿望,根 据《城市蓝皮书》报告,”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比较高,城乡收入比是 3.31。 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 4—6 倍左右。 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需求扩张使得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成为可能,真正促成这 一大规模流动事实还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事实上,20 世纪五十年代初 期,中国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是不受行政限制的,农村人口可自由迁往城市,1954 年我国宪法甚至载入了迁徙自由的条文。但是随后,伴随着计划经济的确立以及 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推广, 1957 年开始,政府实施了控制户口迁移的政策并 于 1958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同始于 1985 年的 农民工题材影视中的底层表述研究 4 “大跃进”运动曾一度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非正常的向城市转移,到 1964 年的 遣返调整,中国独特的二元化城乡户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趋于完善,城市的大门完全向农 村关闭。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便是 劳动力匮乏,”1984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 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标志着城乡隔绝体制首次被正式修正。尔后,对统 购统销制度的改革、废除粮本和粮票制度、城市居民福利补贴由暗转明、城乡非 国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城乡隔 绝体制。” [22]似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范围和政策空间越来越大了,事实上,现实 的情境却远为繁芜,”进城的农民依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权利,而是实行暂住证 制度,各地政府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纷纷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按照自己的 理解来实施对流动的干预和影响,众多措施所凸显的应急性和临时性,加重了农 民的流动成本。据调查,有的地方要求”外来工”、”农民工”必须办理的各种证、 卡多达六、七种,身份证、健康证、婚姻证明、受教育程度证明、计划生育证明、 外出人口就业卡、以及 进出特区通行证、一些行业性的上岗许可证卡等等。” [22] 而民工工时工资只相当于城市户口工人工资的 45%左右,而城市职工的福利性补 贴是按照机关、户籍登记发放,根本不可能覆盖进城的农民。农民工不仅得不到 制度的相关保证,相反还得付出延长工作时间、忍受恶劣环境、雇主克扣拖欠工 资、受人歧视刁难等等身心代价。 农村与城市的纠葛,注定了农民工题材影视的沉重以及其中人物内心深处千 丝万缕情感纠结,它有着对这一群体生活特质的表述,同时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从农民工题材影视的发展历历程上来看,它是创作者对转折期时代特征的直接把 握以及对底层命运深入思考的结果,这也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变,价 值观念随之变化后,知识者对于整个民族文化命运的深入思考。而对于农民工这 一群体而言,各种形式的表述只不过是其艰辛离乡历程中的一个片段和缩影。 2.8、农民工题材影视的叙事背景 5 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的彼此交叠与断层间隙中,农民工题材影视表 述也相应的表现出现代,传统以及后现代纷呈与混杂的复杂特性,其中有对于传 统农村凋敝的哀惋,有对工业文明与商业社会的向往,还有农民脱离土地束缚融 入生产全球化、同步于世界的幻想。这是现阶段我们所处的整体文化语境,而相 对于农民工题材而言,由于表述对象恰恰处于文化纠结的裂痕中心,因而对于现 代与传统的断裂以及同步于世界的后现代乐观情怀有着最为直接的体现。 从叙事传统上看,”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 文 化的现行文化、主导文化,它浸润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整个 20 世纪,中国 文学的现代化叙事中,一直充斥着这种农业文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 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 纵观 20 世纪以来 中国文学的都市叙事,我们少有看到对都市持肯定态度的正面描述留下的成功范 例,反面的倒是不少。” [34]农民工题材影视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农耕文化的叙事 传统,具体体现在对于城市价值的怀疑,但同时也体现了变革时代这一叙事传统 的嬗变,在表现怀疑的同时也有对农村文化的反思,而有时这一表述倾向是相当 隐蔽的,如以否定都市价值的来确认农耕文化叙事传统的合理性,而完全拒绝恰 恰说明固有的叙事传统已经受到挑战。 从影视理论的角度来看,农民工题材影视的突出价值贡献在于它对影视与变 革现时代民族命运的思考与表达。影视关注现实和社会问题具有相当深厚的传 统。在 20 世纪 30, 40 年代的”左翼电影”和 50, 60 年代的”新中国农村电影” 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新世纪以来,即使影视作品的商业价值被大肆渲染,但也出 现了”新纪实运动”和”独立制片”的探索,影视关注社会、反映现实的传统也 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当下以农民工题材影视为主体的”底层叙事”跟以往的社会 问题影视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些现实题材 创作基本都是对当时主流政治的一种正面表述,是以迎合和肯定主流意识形态的 姿态出现的话,那么这一次却是逆向的、批判的,蕴含着对矛盾丛生的中国现实 困境的深刻话难,以及多年来被遗忘和压抑的社会阶层的痛切呼喊乃至抗争” [34]。 农民工题材影视中的底层表述研究 6 2.9、影视传媒的强大与文学消费多元化背景下影视市场的需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文学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大众传媒的盛行的文化环境下 文学的传播方式也多元化起来了,文学与影视的联姻越来越频繁。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 的视觉化策略现象,这些已经成为当下文学的重要特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媒 体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它已经构建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而随着改革开放的 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大众传媒的技术 越来越高端,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剧、电影等成为了文学传播的新形式,作为其重 要传媒之一的影视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慢慢成为了当代文艺的主流。在信息社会与 电子时代,电视机、影碟机、收音机和电脑等高科技电子媒介到处充斥着当代人的生活,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我国电视事业获得了高速发展,1980 年全国有电视台 38 家,到 1998 年,全国无线、有线电视台已达 740 家,而且中央、省级电视台大多以卫星传输方式 覆盖超过 85%。据另一数字统计,目前我国电视剧年产量达 6 千集,其他电视文艺节目(如 电视纪实片、电视艺术片、音乐电视、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综艺节目)年产量超过 10 万小时。2004 年中国电影年产量突破 212 部,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并跃居全球 第三,2005 年产量再次刷新纪录,达到 206 部,国内票房总值达 20 亿元。” [22] 市场经济的 发展成熟,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商业化进程,文学也进入了商品化的行列,其生产、消费、 传播的空间都在不断的扩大,在大众 传媒为文学影视提供了可能性与技术手段之外,市场 经济下人们对文学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都为文学与影视联姻开拓了强大市场需求。在 生活节奏极快的今天,人们在繁忙紧张中进行精神消费时更愿意把时间交给电影,电视或 者家庭影院、DVD等,他们觉得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永远也看不完的文学名著不如观 看电视、电影。有资料显示,”在世界影片的年产量中,改编影片约占 40%左右。我国根据 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在日益增多,大体占全年故事片生产的 30%左右。” [23] 许多文学作品 被改编成影视之后人们只需要花极少量的时间就可以享受到形象、生动的影视节目。影视 艺术是以视听为传达手段,把小说形象化、生动化,能把平常人对世界的感知通过画面声 音,使抽象的符号化了的人物、事件被具体生动地表演出来,形成一种画面感,比文字阅 读更直接地冲击人们的感观。像《三国演义》中的气势磅礴、情景惨烈的战争场面,《红 楼梦》大观园中金陵十二钗的珠颜玉貌,华衣美服等,《西游戏》中唐僧师徒的外貌形象, - 26- 各类妖魔的无边法力等等,对这些名著的阅读于心浮气躁的现代人来说是相当大的一项工 程,所以以欣赏影视的方式去阅读无疑非常符合当代人的需求。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文学消费多元化背景下,观众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庸俗肤浅的 青春偶象剧和纯粹打打杀杀的故事片。人们对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高内涵的影视剧的需求 与日俱增,影视公司看到的市场的需要也改变了以往选择剧本的标准,开始将眼光投向高 处,寻找关注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作品。而”广西三剑客”的小说最大 的特点就是其强烈的现实感和深 刻的内涵。 鬼子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与东西的《不要问我》中都与身份证有关,东西说道: “生活总是在模仿艺术。”他认为艺术的创作永远都是超前的,对生活是有预言的。此后 不久就发生了类似于他们小说的”孙志刚事件”,在广州,一个大学生因为没带身份证被 人怀疑以致在收容站被打死,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体现了他们小说的先验性与现实性。 山里老汉李四因为儿女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怒冲冲地冲进城兴师问罪,一系列的巧 合与变故让”我父亲”被车撞死,李四火化了”我父亲”胡来的尸体,与儿女的一时赌气 将骨灰放在大女儿的家门口并放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儿女们受误导,老伴也悲愤而撒手而 去。老伴离去,房屋又被变卖,李四只能在瓦城与”我”捡破烂为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想尽办法让儿女们知道自己并没有死,但唯一标明老汉身份的身份证早已随着”我父亲” 的骨灰一起被烧掉了。所有的暗示都无法让儿女们相信眼前这个捡破烂的老头就是他们的 生身老父,在受尽来自儿女们的污辱与嘲弄之后,李四万念俱灰,撞死在儿女们面前。东 西小说《不要问我》也是一部现实感非常强的作品:失意的大学教授卫国带着父亲的皮箱 南下,寻求新生活,但却在路途中将皮箱遗失,那里面有他的身份证和学历证明。所有象 征现代人的社会身份的证件的丢失,使他的历史与现实全部陷入可疑的境地。他突然间只 剩下一个社会不承认的、空虚的躯体,没有证明来证明他的学历,因此他的能力也就没有 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于个人来说是真实的东西,对于社会却是荒谬的。 两个小说最后都是以悲剧结尾,李四撞死了,卫国也死了,刘秧的哭声中还夹杂着对 卫国身份的追问。到他们死 都没能逃开身份对自己的纠缠。现实社会中存在或者可能会存 在的事情被两位作家在自己文学作品中演绎,而农民工讨薪,少女失学等社会事件的真实 存在也证明了他们作品的现实性。 东西曾经提到:”作品受到影视公司的青睐不是因为时尚、新潮,而是因为作品有内 涵”。 [24] 除了表现现实,”广西三剑客”写的作品对生活有很强的思考力,能直接击中读 者的心灵,触动现实,或是提醒,或是批判,或是呼唤。由于这些作品渗透着思想性,有 很高的艺术品质,他们的许多作品被电影厂和电视台纷纷抢购改编权。 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发展着社会生产力,提高着综合 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有如贫富悬殊、为富不仁、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等负面性因 素。”广西三剑客”透过社会现象直冲向问题的本质,具体深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他们 作品的高内涵。东西表现”文革”到市场经济的《耳光响亮》与《后悔录》在人们”文革” - 27- 年代下无序生活的下面寄予了自己对那个社会的质疑与对那个背景下人的心灵的变化的 关注;而以都市为背景的《猜猜猜》、《美丽金边的衣裳》等又对物欲的现代社会人情人性 的变化进行反思,《猜到尽头》写现代婚姻经不起追问,《不要问我》写身体跟身份的分 离,《美丽金边的衣裳》写金钱和情感的链条 主演陈宝国读完剧本《放爱一条生路》 (改编于《美丽金边的衣裳》)后,高度评价剧本的质量,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本子, 情节非常细致、独特。《我们的父亲》通对父亲三个儿女灵魂的拷问,对现代社会的所有 灵魂进行拷问,让每一个有良心的儿女都对这个问题感到震撼。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情感的 倒计时中,我们与父母相处 的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减少,可是我们大部分人却在现代商业 社会的欲望追求中忽略了父母的爱心和苦心,常常把父母的痛苦和幸福置之脑后,甚至在 不经意中丢失了父母。东西将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平实叙 述,探讨了如何关爱老年人和关心年轻人,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对父母进一步的关爱行动, 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谁开的门》,鬼子从胡子的懦弱与自尊的斗争中反映出现代人 性的弱点。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如改编成影视,势必会提升影视的质量,引起更大的 反响,会使影视公司得到更大名与利上的收获。 此外,现实性与内涵性较强的文学与成功的影视剧还可以相互促进。”成功的电影、 电视改编会起到升华原作的审美功效,一方面经典作品更加大众化、商业化,另一方面又 使原本应反复咀嚼的文字、意义和思想变成一种满足快感的视觉享受,再由这种视觉快感 来冲击审美心理,提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结果是知识份子、精英阶层可以从中获得启迪, 普通大众也可以从中得到最直接的体验,从这个上说影视作品与文学可谓相辅相成。” [25] 它 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一种对生命更为感性的体验经历,这种体验经历有助于人们把 抽象的文学审美个人化,具体化,日常化,让想看好看故事的观众得到了现实性强的故事, 让想提升思想内涵的观众得到了深入的自我思考体验。这样便满足了大众多元化的审美需 求,迎合了大众的欣赏口味,同时使影视既拥有了市场也赢得了受众。 影视使文学欣赏变得更加亲切和生动,技术让文学作品以大众易于热爱的面貌得到了 最广泛的传播,技术也使文学人和空间得到了影视视听实体的直译,这两个 层次的审美性 意味着影视艺术的大众化基础早已经蕴含其中。因此,90 年代影视文艺传播则随着电子媒 介事业特别是影视事业的发展赢得越来越多的观众。 2.10、唐人小说影响戏剧文学的时代背景 2.1 社会背景2.1 社会背景 唐代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安定太平的时代,市井生活越来越普遍, 城市人口密集,居住较为集中,聚集着官僚、地主、文人、士子、商贾、小手 工业者、僧道、歌妓等社会各个阶层和各行各业的人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 会关系,有利于形形色色奇闻异事的传播与盛行。商贾市民的日常生活,文人 官吏的会考游宴,乐工歌妓的生动表演,都为唐传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大量 活泼生动的素材。 这种世俗生活在唐代社会欣欣向荣的繁盛局面下开始变得丰富与复杂,生 活习俗的日趋变更,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某些变化,他们普遍 具有”尚奇”的心理特征,倾向于世俗社会的奇事,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生活, 寻求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文学作品的读者群大多为小市 民,市民欣赏视角的日趋丰富,使得文学作品主动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水平, 达到通俗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既可读可解,又富有文学色彩。让欣赏者在明白 晓畅的氛围中又能体味语言的巨大魅力。 唐人小说在所处的社会背景推动下所体现出来的文体特征都深深影响着后 世戏剧的创作。后世戏剧属于市民文学。这就决定了它的根,它的旺盛的生命 力需根植于民众当中。固其形成与繁荣必须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壮大以 后,才能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众多的观众,戏剧又不似诗 文小说,它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一切满足了 戏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经济的繁荣使一部分民众不再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转 而投入到艺术这个崭新的领域当中,他们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人民的消遣欲望, 最终大众娱乐的需求日益上升,观众数量也就日渐增多,民众与文艺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这也是戏剧形成的必要环境。 由此可见,小说与戏剧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城市的繁荣发展、平民队伍 的不断壮大、通俗化的社会风气、市民娱乐需求的提升等都影响着二者的发展 与演变。 2.11、文学背景 戏剧”就文学因素而言,它是‘言志’的诗词、‘述事’的史传和娱情的说 第 5 页,共 40 页 唱的交汇融合;就舞台表演形式而论,它唱、做、念、打,无所不包”。 ? 这体 现了戏剧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的构成要素最为复杂,中国戏剧由产生、形成 到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一个走向成熟的戏剧应该具备以代言体的方式通过 言语、歌舞、来演绎故事。所以从文学自身来看,戏剧走向成熟必须具备两方 面的条件:首先是叙事手腕的高明,综观中国文坛,可谓是诗的海洋,作品多 为重抒情而轻叙事,这也是戏剧晚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并受 到重视是在文化高度繁荣的唐代,大量唐代传奇小说的涌现不仅为戏剧提供了 丰富的故事素材,而且为作家创作实践由写实向虚构迈进、故事情节开始曲折 动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如 郑振铎先生对唐传奇给予的赞誉:”这些短篇小说 在后代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有很多的小说家们模拟他们的作风,而且,他 们成为许多戏曲家们吸取题材的渊薮”。 ? 而在唐之前的小说、故事依然是对现 实生活中发生的实事进行记录。记人,往往只记只言片语;记事,则粗陈梗概, 不作评论,简略客观。唐传奇的叙事手段的提升,使得中国的叙事艺术开始走 向曲折复杂、虚实相间、完整细腻的艺术高度,取得了质的变化,戏剧文学叙 事性得以更加完善。 其次是抒情手法的完善。戏剧的艺术魅力体现在舞台上人物的精彩演绎, 只有将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恰当,才能表演的活灵活现。所以戏剧注重抒发人 物的心理情绪,这种抒发依赖于戏里抒情的唱段,这种抒情与景物相结合,借 景抒情,因情造境。而这种抒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只有到了盛唐才变得完善起 来。盛唐的抒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唐传奇的作家将这种充满诗情画 意的抒情诗运用于传奇作品中,”注意捕捉意境氛围。 在这个氛围中,使一 切色彩、构图、感情基调与感情节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 血肉饱满,情感丰 富。 可见,故事性的增强,情节的趋于完整,人物情感的充实饱满,这些唐传 奇作品所能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对后世戏剧文学在各方面的完 善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戏剧后来发展成为拥有观众数量最多,表演成 就最突出,最受广大人民喜爱,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等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 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5. ? 郑振铎.论唐代的短篇小说[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4. ?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M].北京:中华书局,2003:60. 第 6 页,共 40 页 2.12、历史背景 瓦格纳被迫放弃他在德累斯顿歌剧院担任的指挥职务,因为涉嫌参加了五月 革命,不得己只好离开了妻子明娜,逃往苏黎世避风头。1852年,瓦格纳结识了富有的丝 绸商人奥托?韦森冬克。韦森冬克成为瓦格纳的重要支助者,为其多年的创作提供资金保障。 而韦森冬克的妻子马蒂尔德恰巧迷恋上了作曲家。尽管瓦格纳正在创作他的史诗连环剧《尼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 人和散文家。 4 伯龙根的指环》,但他发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传说此时更加能激起他的兴趣。当时 正逢中世纪日尔曼诗歌发掘之风的兴起(包括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的”特里斯坦与 伊索尔德”、”尼伯龙根之歌”和”沃尔夫拉姆”,以及冯?艾森巴赫的”帕西法尔”发掘 版本等),对19世纪中叶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故事。故事有数个 版本,最早的可追溯到12世纪中期。笔者在进行了一番考查后发现,瓦格纳可能基于如下 的一些冲动或内心决定后,开始着手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首先,”特里斯坦 与伊索尔德”故事中”宫闱秘史”成份”一度成为当时德国文学创作中的”抢手材料,类似 于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卖点”、抓眼球要素。充分迎合观众的兴趣,这也是戏剧得以存在的 重要元素。此外,”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故事中呈现的政治关系、族群 联姻等等看古 老的传说,其实有着很当下的意义。瓦格纳对此也相当敏感,有借古讽今、借题发挥的用意。 再者,瓦格纳有意把爱情故事成份突出,通过制造一起弥漫全剧的爱情悲剧”事件”,发挥 他在戏剧与音乐结合上的长处,给听众、观众带来一种极深极强的感官冲击力。而恰巧此时, 叔本华哲学成为一时的时尚精神,导致瓦格纳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一种由叔本华哲学式 的严肃向欣喜若狂、情绪升华的过程。就是这些情绪激发了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构思。 瓦格纳在1854年12月16日给李斯特的信中谈到他的当务之急,内容涉及叔本华思想与特 里斯坦,也足以见得他此时的心思。 1854年年底,瓦格纳在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的故事基础上,勾勒出了一部关 于”特里斯坦”的三幕剧。现存的纪录显示,最早的日期是从1856年12月开始。1857年8 月,瓦格纳彻底停下《齐格弗里德》的创作,开始全身心投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工 作中、8月20日他开始着手歌剧文本,9月18日完成歌剧剧本(或诗,瓦格纳首选这样称 呼它)。与此同时,瓦格纳搬进了韦森冬克别墅旁的一间村舍,在此创作《特里斯坦与伊索 尔德》期间?,马蒂尔德韦森冬克一直陪伴着他。9月的一天晚上,瓦格纳对包括他的妻子 明娜、马蒂尔德、他未来的妻子科西玛?冯?彪罗在内的听众朗读了已经完成的”特里斯坦 与伊索尔德”的诗篇文本。 1857年10月,瓦格纳开始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音乐的第一幕草稿写作。11月期 间,他为马蒂尔德的五首诗谱曲(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韦森冬克艺术歌曲”)。对于瓦 格纳来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他几乎没有为除自己诗作以外的任何诗作谱过曲。瓦 格纳描述其中两首歌——”在温室中”和”梦想”——被看作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研 究初探。?运用”梦想”这个主题,形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二幕第二场中的爱情二 重唱。而”在温室中”介绍的一个主题,稍后成为第三幕的前奏曲主题。瓦格纳决定写”特 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后,于1858年1月获得了布赖特科普夫与黑泰尔出版公司的出版协议。 5 这等于给瓦格纳吃了颗定心丸,预示着他的创作未来得到了保证。1858年4月,瓦格纳的 妻子明娜发姻中分离。但愿这样高尚的行为能给你的内心带去平静和 幸福。”? 瓦格纳完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二幕期间有8个月被放逐在威尼斯,住在Palazzo Giustinian酒店。1859年3月,由于担心被引渡到萨克森州,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仍是 以一个逃亡者的身份迁居卢塞恩。1859年8月,在那里完成了最后一幕。 3、研究意义 3.1、研究意义 目前,国产动画虽然在逐步发展,但与美、日动画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不仅是软件技术上的差距,还有动画制作者在观念上的差距,中国动画想要更 快更好的发展,务必要努力寻找自身在动画表演方面的不足。其实,动画表演方 面的不足并不像硬件上的不足那样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它更多的是要求动画制 作者在创作理念上的创新。 在国内,对动画表演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深入,动画表演也没有受到动画师 的重视。因此,深入的研究动画表演,让动画从业者能够深刻 认识到动画表演的 重要性,这对于纠正中国动画在表演方面的误区,以及促进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 是相当有意义的。 3.2、现象与分析(声音的和谐、段落的整合、韵脚的风格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前面已经进行的图示分析当中,总结一下两位艺术家在具体的表达当中 有什么样的不同,并且结合对韵脚现象的不同理解,初步探讨造成这种不同的内在原因。 2.2.2.2.1 声音的和谐 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在一首或一段诗词中有规律地、反复地出现,前后相互配合,使 诗词的声音和谐,读者因而感到美的享受。这是诗歌韵脚现象存在最基本的原因和诉求,也 是最容易察觉出的取向。落实到这首诗作,韵脚现象并不是非常之明显(这里要说明一下, 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韵脚分析的例作,乍看起来很没有道理,既然要分析对这个现象的不 同处理,似乎当然该找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不然,如果是押韵非常规范和严整的诗作,往 往不同的艺术家在朗诵时都会把押韵作为一个必备的条件,具体的处理往往相对要接近得 多,即使分析出不同,也很难有说服力。与之相反,恰恰在这种介于二者之间的作品当中, 最能看出再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之不同)。具体来说,就是一个鼻声韵,而且还有前后鼻音两 种不同情况,前鼻音如”面”和”沉”,后鼻音如”唱”“风”以及”明”。当然,这可以被 理解为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换韵,诗歌的最后一个诗节当中由后鼻音改为前鼻音。 对于这种现象,两位艺术家在朗诵当中有着自己不同的处理,这主要体现在两种外部技 巧的运用上。首先是最常见的韵脚处理手段,即重音。在这个技巧的运 用上,任志宏可以说 是兼顾到了所有的押韵处,除此之外,他还将非押韵的几个句尾,如”鸟”、”地”以及”流” 等处也一并作为重音,体现了诗歌一种明显的结构整齐之美。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再创造。因 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诗人艾青作为民间诗歌的重要代表,并没有向着诗歌”建筑之美” “格律之美”的非常明确的追求,而更以自然本真作为自身的特点,因此本诗当中的押韵并 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听了任志宏的朗诵之后,俨然给人一种押韵严整的旧体诗之感,不能不 19 说是一种带有明显艺术个性的创造。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将不少非 韵脚进行了类似韵脚的处理,并且有一定的鼻化现象,形成了不严整之严整的艺术效果。而 瞿弦和就没有这样选择,不用说那些非韵脚基本没有进行重音的强调(这似乎在图示上没有 体现得非常清晰,所以这里说明一下:第一诗句当中的”鸟”,为了出口能够站得住,两个 人都进行了强调,但程度和手法却很不同。”重音的表达法,有时是加强音强,有时是拖长 音节,有时是一字一顿,主要是读大调值、增强音势”7。任志宏的重音在音强上明显超过 瞿弦和,虽然二人都做了音长重音的处理。而”河流”一处,为了起到递进的作用,二人也 都加大了音强,但瞿弦和在处理时的速度显然要为快,有些介乎于重音与非重音之间的味 道),就连作为韵脚的句尾,在选择重音时,还是遗漏(这不是贬意,仅仅是在技术选择的 意义上)了”唱”“明”“面”三处之多。 其次,停顿也是表达韵脚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技巧的运用上,任志宏显得非常克制。从 位置上看,基本、或者说是多数都摆在了句尾或者说是句间处;从类型上看,也只有小停一 种,变化不多,时长也基本上保持 了相当的一致。而瞿弦和这边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但 句间、短语间甚至单字间的停顿屡见不鲜,而且小挫、中顿以及大停一齐上阵,显得变化多 样、层出不穷。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任志宏的停顿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 (这里说的是给听众的感受)对韵脚或者说是诗句严整之美而出现和存在的,但是瞿弦和运 用停顿的目的似乎更加多样(这不是本篇分析的重点,故而不做展开)。换句话说,韵脚通 过任志宏的停顿处理变得突出,而在瞿弦和那里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淹没了。 2.2.2.2.2 段落的整合 一首诗作除思想内容前后相关之外,在声音上也要前后协调,使全首或一段的联系增强, 读者从声音上感到作品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而不至有分散割裂的感觉。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 作者也通过不同的韵脚,将全诗的结构分成不同的层次和段落。落实到这首作品,很明显, 作者通过一次不大的变韵,使诗作自然而不做作地分成了叙述和抒情(这只是概而言之,毕 竟本文不是诗歌理论论文)两个组成部分。 在对这个意义的表达上,两位朗诵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首先看看任志宏的办法, 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他在处理停顿和重音时,把各个韵脚的地位摆得大体相当,从而在全诗 的整体层次上形成了齐整之美,这是不是意味着在分段当中就没有好办法了呢(既然把各句 处理得比较平衡)?当然不是。事实上,任志宏利用了重音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也就是我们 说的音强重音和音长重音)成功地进行了区隔。从图示当中不难发现,在他的处理当中,音 7 施仲谋:《朗读的技巧》,《阅读与写作》,2002 年第 9 期,第 44 页。 20 长重音是具有更加总领全局的味道的。具体来说,在两个段落的结尾处, 也就是”黎明”和 “深沉”,采取了音长重音,而其它各处则基本上使用了音强的手段(“土地”一处是个变化, 因为这个”韵脚”是全诗的眼,故而虽然不是段落的结尾,也采用了音长这种有优先地位的 手法,这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恰恰证明了任志宏对两种不同重音的认识,而不能算是例外和对 规律的破坏)。而瞿弦和的处理就明显不同了,他虽然也进行了段落的归纳(事实上,他是 处理成了三段,也就是把最后四个诗句再从中间处剖开,这也是为了加强抒情性,这个问题 不是本篇选择的分析角度,所以只是说明而不做展开),但主要采用的是比较传统和一般意 义上常见的停顿手法。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利用全诗的韵脚进行段落的区隔。 2.2.2.2.3 韵脚的风格意义 韵脚的具体声学特征的区别可以烘托气氛,帮助感情的表达。一般说来,响度高的韵适 于表现雄伟、开阔、欢快等的感情,响度低的韵适于表达悲愤、忧伤等的感情。前者例如毛 主席的《清平乐 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其中 “淡”“雁”“汉”“万”等押韵的字都是响度高的,能够增强这首词雄伟、开阔的气氛。 而后者例如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悼念五位革命青年的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 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 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押韵的字”时”“丝”“旗”“诗”“衣”都是响度低的,能 够增强悲愤、哀悼的气氛。”清代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东真韵宽平,支 先韵细腻,渔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8落实到这首诗作当中, 无论是前一个段落的后鼻音还是后一个段落的前鼻音,都创 造出了一种压抑的丰富内涵。析 而言之,叙述当中的后鼻音,在苍凉当中展示了作者心中的惆怅;而抒情段落中的前鼻音, 则在忧郁当中充实了一部分悲壮的力量和前途尽管艰险但胜利必将到来的自信。 具体到两位艺术家的朗诵当中,对韵脚这个特点的把握和利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在任志 宏的处理中,他可以说是充分地利用和展现了鼻声韵的这些内涵和特点。首先,他在韵脚字 的咬字当中,在不忘韵腹、充分体现字音的清晰度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了鼻音韵尾的时长, 于是也就创造出了一种吟咏的意境,在鼻音的悠扬当中,体现出诗人这个选择的良苦用心。 其次,对于我们前面说的那些他进行了强调的非韵脚句尾字,任志宏采取了一定程度上(在 美学创造的范围内,而没有踏入字音规范化的雷区)的鼻化手段(当然是在韵腹上的鼻化, 而不是造成字音和字意不清的附加鼻音韵尾,这值得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注意)。这样一来, 非韵脚和韵脚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也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一致,押韵的效果和作用得 8 路庆平《语音发展与古诗词朗诵策: 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第 84-85 页 。 21 到了有效而扎实的扩大。但是,瞿弦和并没有这样选择。暂且不说很多韵脚他根本就没有进 行强调,也就根本谈不上对韵尾的把握和加强处理,即使是那些作为了重音的韵脚,也往往 是落实到韵腹上,而不是韵尾,甚至从这个意义上,那些重音字都可以说不是作为韵脚而加 以强调的。上面谈到两个人的这些区别,在”风”这个韵脚的把握上可以说是得到了比较集 中的体现,在处理这个唇齿音为声母的韵脚字时,任志宏把重点摆在了后面,而把这个韵头 的除阻发音的力度感进行 了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的弱化,正如有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如 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朗读上,不掺杂过多的个人感情,随着音律,让感情自然而然地从字里行 间流露出来, 可能更好”9;但瞿弦和则正相反,他运用了有些”喷口”味道的有力除 阻来体现这个重音,自然也就淡化了后面的鼻音韵尾。 综合上面分成三个部分谈的内容,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播音式朗诵”对韵脚的 强调和”表演式朗诵”对韵脚相对的淡化。当然,最高的原则说起来都是非常简练和单纯的, 但真正落实到其具体的技术和体现的层面上,情况就变得复杂和完整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 要在前文中就韵脚的把握这样一个似乎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那样分条缕析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呢?这还是要从朗诵者这样一个艺术的再创造 者和文本的关系入手(这始终是本文扭住不松手的一个核心命题,就像前面说的,基本的原 则都是简单和一贯的)。既然诗歌的押韵现象是其音乐性在文本上的一种沉淀,这就决定了 其对于内容而言的第二性地位,简单说,韵脚只是诗歌在具体表达当中附加上去的一种价值, 并不是作者真正所要展现的核心。于是,表演者(“表演式朗诵的创造者”)也就自然而然地 越过了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并非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对于从文本出发的”播音式”朗诵艺术 家来讲情况就不同了,既然文本中已经沉淀了这样一个特征,当然要如实地、创造性地把它 的价值进行发掘和再现。而这,正是前面一切区别的始作俑者。 3.3、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意义以及在各国的影响 罗马法律的复兴对12世纪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的影响 分为纵向和横向两部分來探讨。 从纵向上来看,首先罗马法的复兴使法学再一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内,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不仅如此,罗马法的复兴也影响了 12世纪西欧的法律制度和法学教育。 罗马法、教会法和其他封建法都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各自领域内都促进了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西欧14世纪的文艺复兴也奠定了经济和文化基础。法 律在12世纪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宗教、政治、道德和习惯的影响,但是随着罗马法 的复兴,法学也具有了自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法学开始神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与神 学、医学以及文科等并立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法律的研究范围。, 其次,罗马法的复兴使中世纪西欧的法律制度化、系统化了。罗马法给教会法和 其它封建法提供了结构模型和法律规则。从注释法学派、评论法学派再到人文主义学派 的罗马法学家们对罗马法的研究也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 晰地看到罗马法的研究从最初的注释,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把罗马法的原则运用到西 社会生活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欧的,最终。 再次,罗马法律的复兴主要是由大学来完成的。著名的普罗旺斯、帕维特、拉维 纳和博洛尼亚等法律学校等都培养了大批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学家们。与此同时,这些法 学家也逐渐演变成西欧的职业法学家。他们有的进入到宗教领域,有的则进入到世俗君 主、贵族、城市、庄园和商人行会里面,从事法律事务活动。不仅如此,他们又都融入 到西欧社会的各个国家,为西欧国家的转型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也为近代西 方法律的发展储备了人才,特别是为近代私法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罗 马法律强调君主权力至上的原则,也为西欧统一国家的建立找到了法律依据。 从横向上来看,罗马法律的复兴对各个国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我们先來看一看 罗马法律在意大利发展的情况。首先,罗马法律的复兴补充了地方法律的习俗,在此基 础上,罗马法学家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特别是一些程序诉讼案件的时候,也并始借鉴罗 马法中的法律原则,并渐渐这种法律思想同化。也可以这样说,罗马法律程序的形式己 经被重新建立,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了。其次,罗马法律的复兴也促进了大学的形 成,也可以说大学的形成进而使法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也使得意大利成为法学研 究的中心。 27 其次,博洛尼亚的罗马法教师应邀到牛津大学讲授罗马法,使罗马法在英国的研究 形成了一种风气,同样也为大学的出现做出了贡献。在英国(特别是爱尔兰),罗马法 对英国的影响大都体现在格兰维尔和雷克顿这两位罗马法学家的作品中,这两本书对英 国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这种趋势更加明 显,试图将罗马法律替代英国的习惯法。这项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罗马法律的原则仍 然应用在商业事务和海事法庭事务的处理上,并且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罗马 法律对英国法律的影响在其他的方面留下了痕迹。比如”罗马学说的研究给英格兰法律 思想留下清晰印记的另一种情况,是众所周知的不动产与动产之间的区分。”? 罗马法律的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英国。在中世纪的法国,巴黎大学也开始讲授和研 习罗马的法律。与此同时,不仅市民法成为最重 要的教育中心的学科科目,位于法国南 部的蒙彼利埃就成了一所专业学习罗马法的学校,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在此基础上, 改变了法国北部的法律习惯。一方面”:从博马努瓦尔的论著来看,熟悉罗马术语与程 序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法国法律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 @另一方面罗马法律的复兴也使 法国的律师在处理契约问题上有了法律的资料,同时也促进了法国司法审判的发展。 在德国,罗马法也补充了己经打碎无数地方习惯的德国法律,并且在处理民事问题 上也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也促进了德国法院的发展。另外罗马法律在德国的 传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法学著作。一般来说,日耳曼镜鉴(German Mirror)也就 —是罗马法学家——提供指导,《士瓦本镜鉴》(SwabianMirror)证实对罗马法渊源的明显 借鉴。” ? 在荷兰,从15世纪开始,罗马的法律条文开始在荷兰有了显著的发展,到了 17世 纪,荷兰人把罗马的法律条文和地方的风俗习惯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带有罗马性质 的荷兰法律。在荷兰,本土的法律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荷兰最早的法庭开始转向民法 大全。在这期间,法学家们也开始简洁并且权威的记录下了没有被充分理解的罗马法律 在荷兰的应用,随后,这种带有罗马法律性质的荷兰法律形式在荷兰长久的确定下来了。 上,笫63页。 ?|if]匕第95页。注:镜鉴足当时一系列德W地方法律的普遍名称。 28 3.4、S100A12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S100A12蛋白与川崎病、类风湿关节炎、炎性肠炎以及 急性肺损伤等 有着密切联系。?S100A12可作为川崎病活动的标志。Foell等[43]发现S100A12在急 性期川崎病患儿的血清中明显升高,而在经过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明显下降。通过对末 梢血流式细胞分析,发现川崎病患儿活动期S100A12由中性粒细胞分泌。?S100A12 蛋白可以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指标[。F44oell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 例患儿滑膜S100A1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S100A12在炎症性滑液组织中高度表达, 但是在对照组和己成功控制病情的患儿中几乎检测不到。因此推测血清中的 S100A12水平与疾病的活动程度相关。?Kaiser等发现通过检测粪便中粒细胞分泌 的S100A12蛋白有助于鉴别炎症性肠病(IBD)及肠激惹综合征。研究发现活动性炎 症性肠病(IBD)患儿的类便中S100A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肠激惹综合征患者和健 ? 5 康对照,同时粪便中S100A12蛋白表达水平在细菌性肠炎中也有上升,而在病毒性 肠炎中无明显变化。?Wittkowski等_发现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CBALF)中S100A12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 照组,而病情好转后S100A12的表达水平亦明显下降,提示S100A12可能与RAGE 结合在急性肺损伤的炎性改变中发挥了作用。除此之外,正常的皮肤组织并不表达 S100A12,但牛皮癣患者的炎症皮肤细胞表层高度表达S100A12[2i];在蚕烛性角膜馈 病(Mooren馈荡)患者的角膜细胞中也发现了高度表达的S100A12[47,48]。 另外,S100A12在动物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丨??01丨3_等报道了奶牛嗜 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在鉴定的250个蛋白中,其中包括两种S100家族 蛋白即 S100A12和S100A9,并将其分类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免疫蛋白组中。曹随忠在2005 年构建了患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cDNA文库,并应用反向 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从消减cDNA文库中高通量蹄选得到50个差异表达的克隆基 因,其中S100A12基因出现的频率最高。周雷[51]等在2008年利用半定量RT-PCR技 术检测健康奶牛与患乳房炎奶牛外周白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发现,S100A12等基因在 奶牛乳房炎时表达量明显上调。 3研究目的和意义 S100A12蛋白在炎性疾病中具有特异性表达的特性,如在囊肿性纤维化、动脉粥 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牛皮癣等炎症病变部位的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中都有特异 性的表达己经被证实能作为诊断炎症的有效生物标志,而且通过检测吞唆细胞特 异性表达的S:iOOA12蛋白能够灵敏地发现其他诊断方法无法检测出的轻微炎症[23]。 牦牛(ComuBovis gmnniens)被称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属偶 蹄目,牛科,牛亚科,耗牛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青海省、甘肃西北部及四川西 部。牦牛的肉、乳等产品是西部藏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西部藏区少数民族的主要 生产生活资料。牦牛肉因其风味独特、无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牦牛生长在海 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rC?4(rC的严寒,可攀爬到6400米处的 冰川,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优势种 家畜和当家畜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典型的1?寒动物,具有耐苦、耐寒、耐饥、 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然而牦牛生长发育缓慢,繁育率 6 较低。高原型耗 牛繁活率为27.76%?37.87%,平均为32.07%,可见其繁育性能低下, 其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是营养的供应不平衡造成的,但是这种集体代谢失衡是否会影 响耗牛生殖生理,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53]。 S100A12蛋白作为一种在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有着重要作用的炎性蛋白,在牦牛 抵抗疾病及恶劣环境的能力上是否发挥作用迄今未见报道,本课题试图通过对耗牛 S100A12蛋白组织表达的研究揭示其在牦牛生殖器官中的表达状况,为牦牛的生殖免 疫提供参考。 7 第二章牦牛S100A12基因cDNA克隆及其mRNA在 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S100A12蛋白是1994年首次在猪的粒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耗结合蛋白[17]。由于 S100A12基因的序列与S100A8(韩粒蛋白A)、S100A9(韩粒蛋白A)相似,故命名为韩 粒蛋白C,尽管S100A12与S100A8、S100A9功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有自己独特的 生物活性Pi]。S100A12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丰度高,分泌后可与外源抗原相结合, 有利于巨嚼细胞对抗原的清除,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 一种S100蛋白家族成员[22]。另外,S100A12还可以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 结合直接引发内皮细胞、单核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化,从而引起炎症介质前体的分泌[25,3?]。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和生物资源,是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支柱 之一。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恶劣的高原生态坏境下,形成了很强的抗高原严酷气候的 能力,但是它的生产性能、产品率、商品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近年来耗牛生产中 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品种不断退化、资源逐渐减少,老龄牛 较多、接牛成活率不 高、牦牛综合生产率低下等,这些问题无疑都在严重影响着牦牛养殖的现代化、产业 化发展。因此应该加快对牦牛的科学研究,在充分了解牦牛的基础上使牦牛的养殖向 着现代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以特牛作为试验对象-。应用RTPCR技术克隆牦牛的S100A12基因,借 助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RT-PCR检测牦牛生殖器官组织(睾丸、附 睾、阴?和乳腺、卵巢、输卵管、子宫颈、子宫角、子宫体、阴道等)以及脾脏和淋 巴结中S100A12mRNA的表达。期望以此来了解S100A12在牦牛体内的分布情况, 从而推测S100A12在牦牛体内的功能等,为牦牛的生殖免疫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样品米集成年健康耗牛屠宰后,立即采集卵巢、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 8 子宫颈、阴道、乳腺、睾丸、附睾、阴莲、淋巴结、脾脏等组织,分别剪成小块,用 RNAstore4?C浸泡过夜后-2(rC冷冻保存。耗牛组织样本由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多营 屠宰场提供。 1.1.2主要试剂与设备RNAstore样品保存液、RNA simple总RNA抽提试剂盒、 Goldenview、Marker I、质粒提取试剂盒、基因工程菌DH 5a均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 技有限公司;PrimeScript ? RT-PCR Kit、pMD19-Tsimple载体购自大连宝生物有限公 司;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购自OMEGA公司;焦碳酸二乙酯(DEPC)购自 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PCR仪(Bio-Rad)、漩祸混合器、高 压灭菌锅、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净工作台、冷冻高速离心机、平板电泳仪、凝胶 成像系统(Bio-Rad)、恒温振荡培养箱、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超纯水处理器 (Milli-Q plus)、-8(rC超低温冰箱。 1.1.3主要溶液的配制参照文献[1,2]进行配置: 电泳缓冲液TAE (50xr:存液):121gTris碱,28.55ml冰乙酸,NaaEDTA’ 2H2O 18.6g,加双蒸水定容至500ml保存备用。 1%琼脂糖凝胶:l.Og琼脂糖,98ml 双蒸水,2nil 50xTAE, 3|al Goldenview。 LB液体培养基:1.0gl0%胰蛋白,0.5g5%酵母提取物,LOgNaCl,调pH至7.4?7.6 加双蒸水定容至lOOml,高压灭菌。 LB固体培养基:lOOml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g琼脂粉,充分混勻,调pH至7.4? 7.6,高压灭菌后倒入培养皿。 1.2方法 1.2.1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NCBI中牛源体细胞看家基因GAPDH (登录号:NM001034034)和S100A12 —基因cDNA序列(登录号:NM174651)物设计软件和01i_,利用引primer5.0go6.0设 计引物,由上海英驳生物技术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2.1。 1.2.2耗牛样品组织总RNA的提取 核酸提取过程中所用试剂均用1%。DEPC处理水配制,塑料制品均在1?/。。DEPC水中 9 浸泡过夜,并高压灭活DEPC,玻璃和金属用品用锡箔纸包裹,25(rC烘烤3小时以上。 取50-100mg的耗牛组织样品,加入1ml裂解液RZ,用玻璃勻衆器将组织研磨成匀衆后 按RNA simple总RNA抽提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来提取RNA,将得到的RNA保存于-7(rC 备用0 表2.1扩增基因、引物设计、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片段长度 Table 2.1 Amplification genes, primer design,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amlification fragment 退火温度扩增片段 .基因 引物序列 (。C) 长度(bp) 上游弓丨物:5’-CTGTTGAAGTCGCAGGAGAC-3 ‘ GAPDH 54 249 下游弓丨物:5’-TATCATCCCTGCTTCTACTG-3’ 上游弓丨 物:5’-ATGACTAAGCTGGAAGATCACCTG-3丨 S100A12 58 279 下游弓丨物:5’-CTACTCTTTGTGGATATCTATGTGG-3’ 1.2.3 RT-PCR反应和cDNA扩增 参照PrimeScript ? RT-PCR Kit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完成RT-PCR反应。RT反应体 系如下:dNTP Mixture (10 mM each) lL, Oligo dT Primer (2.5(iM) l|j,L, Template RNA 泳检测并用Bio-Rad凝胶成 像仪记录电泳图像。 1.2.4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取40 iiL S100A12 的PC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紫外光下观察结果并 用小塑料尽量切下含单一目的基因条带的凝胶,放入1.5mL离心管中,称量琼脂 糖凝胶块净重。按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纯化目的基因,纯化产物 -20 ?C存放备用。 1.2.5 S100A12基因的连接转化与鉴定 将回收的S100A12基因片段与PMD19-T Simple Vector载体充分混勻后,于1谱及半定量分析 取冻存的健康牦牛乳腺、卵巢、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和患乳 房炎奶牛乳腺组织各lOOmg,分别提取总RNA进行RT-PCR反应,扩增出GAPDH基因 和S100A12基因(PCR反应条件同1.2.3)。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用Bio-Rad凝胶成像 仪记录电泳图像。对健康牦牛组织样本中的阳性样品随机抽出3份,以GAPDH基因为 内参,电泳图片经Quantity One软件计算各区带灰度值并按公式计算出S100A12相对 含量(公式:目的基因mRNA相对含量=目的基因条带灰度值/相应参照基因条带灰度 值*100%)。半定量PCR重复2次,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7数据统计 如上所述计算S100A12基因mRNA的相对含量,不同组织样品的数据用均值(X)? 标准方差(SD)表示,最后绘制S100A12基因灰 度值柱状图进行分析。 II 2结果 3.5、Aβ诱导 PC1 细胞模型的意义 由于 AD 得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复制较为理想的 AD 模型成为 研究 AD 的瓶颈。经过长时期的实验研究发现,虽然 AD 得病因尚不明 确,但 AD 的病理基础逐渐明朗,SP 和 NFT 为 AD 的两大要病理特征, 已经被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接受,而他们的生化基础均为 Aβ 沉积。1930 年,Divry 用刚果红对 AD 病人脑中的损害区域进行染色,成功地使沉积 在细胞外的 SP 着色,进而发现 SP 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嗜刚果红的淀粉样 蛋白[54],即 Aβ。目前已证实 Aβ 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的产生 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 Aβ 数量增多,是引起 AD 的主要原因,另外,可 溶性 Aβ(Soluable Aβ,sAβ)清除减少也能使 Aβ 局部浓度升高,最后导 致 Aβ 聚集,斑块形成;二是 Aβ 聚集程度增高。sAβ 是相对无毒的,若 一旦聚集为淀粉样蛋白斑块后就会引起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具有神经性 毒性的 Aβ 纤维在大脑皮质的堆积,形成低聚集物,然后进一步聚集形成 纤维状不溶性多肽,在神经细胞内沉积下来产生 SP,进而引发 AD 病理 变化,作为发生在早期的关键性事件,Aβ 最终导致了其他的病理症状。 有的研究者发现,当 SP 形成后,sAβ 进入神经细胞,使与微管蛋白相结 合的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脱离微管蛋白而形成 NFT。整个过程相当于 sAβ 与 Aβ 相互作用,形成了 AD 最为关键的两个 病理产物——SP 和 NFT,为最终发展成为 AD 埋下了伏笔。近年来, 越 来越多在体、离体的实验研究证明,作为 SP 的核心成分,Aβ 可以引起 氧化应激、钙离子内流,进而损伤线粒体,导致神经细胞机能障碍,激 活凋亡相关蛋白和因子,启动细胞凋亡过程,最终引起 AD。实验证实将 合成的 Aβ 注射到动物脑内可产生 Aβ 的聚集和神经毒性作用,大鼠海马 内插管注射 2μlAβ1-40,15 天后出现行为异常[55]。有学者把 Aβ 注射入大 鼠海马,也得到了 Aβ 可以造成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结论[56]。有实 3 1 验采用电生理学方法,用微量注射器经脑室导管注射 Aβ25-35,利用刺激/ 记录绑定电极引导和记录大鼠在体海马 CA1 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双 脉冲易化以及高频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结果表明,脑室内注射 Aβ25-35 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在体海马 CA1 区高频刺 激诱发的 LTP,这表明,Aβ 分子中 25-35 可能是 Aβ 产生神经毒性作用 的一个活性中心[57]。从 Aβ 的老化处理方面,Aβ25-35 也具有优势。人工 合成的 Aβ 必须经过老化处理才能使用。谓老化,即经过 37?孵育,使 Aβ 聚集形成纤维缠结才具有神经毒性。Aβl-42、Aβl-40 一般需要孵育 7 天, 而 Aβ25-35 只需要孵育 24h,故中外学者建立 AD 细胞模型大多应用本法。 本研究选用经老化的水溶性 Aβ25-35 片段作用于 PC12 细胞建立 AD 细胞模型。将 Aβ25-35 粉末溶解于除菌超纯水中,使终浓度为 10μmol/L, 在 37?温箱孵育 24h 使之老化后,按组别作用于细胞 24h 后进行检测。 PC12 细胞株 (pheochromocytoma cells),是由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克隆而来,于 1976 年由 Greene 和 Tischler[58]成功建立,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处理 PC12 细胞一 周,该细胞株就停止分裂增殖,开始伸展长出 突起,与原代培养的交感神经元相类似;经过数周,PC12 细胞的突起可 长达 500~1000μm;然后去除 NGF,发现 PC12 细胞原先长出的突起在 24h 内就开始回缩退化,72h 内又重新恢复了分裂增殖的能力。因其传代稳定 又具有典型的神经细胞特性,成为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理想的在体外 进行神经生物、神经化学及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细胞模型。AD 细胞模型 是在体外进行诱导和建立,与 AD 动物模型相比较,具有可避免各种干 扰因素,实验条件轻易控制等优点。 本实验结果表明,经老化处理的 Aβ25-35 致 PC12 细胞损伤模型能够 复制 AD 患者大脑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可作为理想的 AD 细胞模型; PC12 细胞经 Aβ25-35 诱导后,可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细胞膜的损伤, 导致细胞活力降低,增加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还可使培养液中 MDA 含 量升高,降低 SOD、CAT、GSH-Px 的含量,使 PC12 细胞抗氧化能力降 低,加重细胞损伤。 3 2 3.6、孔子:死亡的群体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儒家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 而当人生处于生死抉择的关头,儒家是如何看待生命与人生价值的冲突呢? 又是如何做出取舍的呢? 在孔子看来,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关键看目的是什么,如果在生死关头 选择生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仁,还是要选择生的。不然的话,像一般小民那样, 为小节小信而自杀,恐怕没有人知道你的呢。可见,是否成仁是要看最后的 结果而定的。孔 子的生死哲学中虽然蕴含有个体因素,也讲个人的荣辱和尊 严,但整个说来,其着眼点主要是放在”他人”、群体和社会上,放在”共在” 或”人伦”上。他认为特定条件下死亡的价值甚至会超过生命的价值,因此 孔子崇尚生命、热爱生活并非意味对死惟恐避之不及,当面临生死与仁义、 生死与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孔子就会高举仁义之旗,毫不犹豫地慷慨赴 死。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7] 认为”仁”比 生更为重要,不能为了生存而损害”仁”,相反,为了恪守仁德宁肯牺牲生命, 这样方为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 我们可以看到,当生命与道德价值发生 冲突,必须以生死来做抉择的时候,孔子是主张舍生取义的,而选择死亡正 是为了维护生的追求,以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的态度是极其鲜明 的,他们把仁义视为大道,是人生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杀身成仁、舍生取 义成为孔子在生命与价值紧张冲突之下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极端取向。在 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在生死和仁义两者必择其一的情形下 惟有以身殉道。 然而,在生死抉择问题上,孔子是非常慎重的,并不赞同无谓的牺牲。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98] 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 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孔子是不赞成的,也就是说这样的 死没有任何价值意义,也不符合儒家的成仁要求。那么在生死关头是否一定 要选择死亡,不选择死亡就不能称为成仁吗?《论语 宪问》篇中子路就问: 25 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殉死尽忠,而管仲却没有选择殉死,这样该不能算是 仁吧?孔子回答道:管仲相桓公称霸诸候,一匡天下,老百姓到今天还得其 恩惠,没有管仲,我们 早就披发左衽,沦为蛮夷了。管仲在召忽选择自杀尽 忠的情况下而选择了生,辅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使民众受到莫大恩赐, 这才是最大的仁。孔子不仅没有批评、指责管仲的求生,而且大加称赞”如 其仁,如其仁”, [99] 显现了孔子在”杀身成仁”态度上的灵活性和辩证性。 从生死智慧的角度看,仁主要包含了”爱人”“克己”两方面的内容,孔 子说:”仁者爱人”, [100] “克己复礼为仁” [101] 。前者是指对待他人的态度,后 者是指对待自我的态度。人类要避免生存竞争所造成的相互伤害,就必须彼 此相亲相爱,而要做到这一点,人又必须与自己的私欲作斗争,遵守社会规 范,两者因缘互补,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孔子的生死智慧已经大大超越了 个体生命的范畴,体现出对群体共存原则的追求。这也就是孔子之所以要把 人类的终极关怀从死后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以”仁”为核心内容的社会 道德作为终极目标的原因和深意所在。孔子以终极关怀的转移来化解死亡恐 惧,实在独具灵性。 因此,孔子明确肯定有比生命更高的价值、更大的欲求,为了追求这些 价值更大、更高的欲求而牺牲生命是值得的,人应该坦然面对死亡。他们不 回避死亡,肯定死亡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超过生命。由此可见,在死 亡的价值取向上,孔子生死哲学的社会品格是十分明显的,群体意识和类意 识始终是占支配地位的。 3.7、研究意义 儒家”忠孝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在思想、文化和生 活上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伊斯兰教从教义上 推崇的是”忠孝”思想,即忠孝思想作为伊 斯兰教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各个方面规范着穆斯林的行为。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已经高度发展,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在主导思想方面与中国本土文化根本不同 的文化形态,必然与之发生碰撞、产生矛盾。为了能够顺利的在中国得到生存和发展要主动 向儒家思想靠拢,尽可能地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渗透,并用儒家的语言将自己的教理和教 义阐释出来而逐渐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文化。 儒家与中国伊斯兰教在忠孝观上虽然有着相同内容,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 在中国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伊斯兰文化以两种文化共同具有的”孝”字为融合基础,并对相互 间存在差异的”忠”字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求同辨异,最终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忠孝观”, 从而使中国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伦理道德约束、规范着中国穆斯林的语言、行为和生活,是 成为各族穆斯林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对中国穆斯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3.8、研究意义 体育艺术表演是利用体育这一平台,展示艺术的内容,将体育与艺术、文化 2 与技能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修养,熟练掌握体育 艺术表演基本理论与技巧,能够从事学校、社区、文化艺术团体等教学、训练、 编排、表演等工作,具备广泛的体育艺术表演和创作能力,较高的体育文化修养 和舞蹈艺术素养的体艺并蓄、技艺兼容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体育、 艺术人才 全面化、多样化需求的发展趋势,可见社会实践能力对于体育艺术表演 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生活审美化、艺术生活化的潮流,使得体育表演艺术的社会服务功 能日渐凸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 越高,这就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体育艺术系表演(体育艺 术表演方向)专业自增设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标志。如何才能 利用我院自身的优势,强化教学、训练、实践表演等环节,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 基础,丰富的训练表演经验,同时还不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人才,由传 统的”体育艺术表演技能型人才”模式向”体育艺术表演实践拓展型人才”模式 转换,不断满足社会对体育艺术表演人才需求,保证专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9、社会表演意义上的”纯表演” 通过本文前几章节针对于社会表演学的理论框架探究得出: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一切面向公众的场合中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在特定社会规制下,带有一定传播 和影响受众目的的”社会表演”。而如今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以网络平台为代表 的新媒体平台日新月异的丰富拓展,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公众的场合绝不仅限于 电视荧幕或者”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我们也会渐渐发现在看似自然的”社会表 演”的伪装下,似乎还潜藏着许多不符合其社会表演角色规范的目的。 当今各方媒 体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荧屏外的社会活动甚至私生活的关注度越 25 来越高,如果通过积极、客观、正面的报道展现电视节目主持人良好的社会和个 人角色形象,再辅以电视荧幕中的职业角色形象,可以令受众综合了解电视节目 主持人增加对其的角色认知。可是如今我们通过”微薄”、”微信”等未受规范 监管和约束的公众平台,或者某些以”炒作+花边”为卖点的娱乐八卦媒体,我们 也会偶尔看到某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私下”的疑似炒作和作秀的信息,而这无 疑的是”私下”之举和场合,是在明知有暴漏于公众的意识前提下,有意而为之, 其目的为搏眼球、寻求关注,而并非是无意或是果真带有”表面目的”的社会表 演。 当然,这种电视节目主持人”低劣”的炒作和作秀往往是某些日常工作和生 活中经常和娱乐圈演绎明星打交道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因为频繁的接触和对 自我角色形象时尚新潮的塑造装扮和一定的主持行为的”表演性”,往往就会让 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产生”错位”,从而觉得自己也是”圈内”人士。于是也 便对于观众关注和喜爱更加在乎,借用”圈内”娱乐明星所惯用的制造八卦以搏 关注的”社会表演”伎俩,从而超出其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规范制约,将社会 表演演变成了”纯表演”。这种为受众所惯性认知的电视节主持人社会表演,在 其伪装下呈现的”纯表演”,极大地影响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行业群体在电视荧幕上 的权威性、客观性,也影响了此类综合娱乐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引导的社会时代潮 流的社会规范,特别是针对于作为该类节目主要受众的年轻人群体,更是会习惯 并效仿此类”社会表演”意义上”炒作”、”作秀”式的”纯表演”。 3.10、实用意义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于市场需求、文化风尚和时尚潮流方面的要求普遍提高, 电视荧屏中节目主持人角色形象塑造越来越被看重。而近几年电视节目主持人对 于角色形象把握失控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所以,诸如如何满足观众对于电视主持 人的收视心理期许、主持人”自我”与”角色 范本 协议范本下载族谱范本下载临帖范本下载公司章程范本下载监理月检范本下载 ”如何调控、信息传播如何产 生社会效应等等问题也渐渐浮现,预示着如今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形象塑 造越来越需要进行创新性的理论梳理和学科支撑。 所以,本文尝试运用社会表演学学科从社会表演学的三大理论支柱:”自我 与角色”、”前台与后台”、”脚本与即兴”三点出发,结合新闻采访学、表演 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和多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实践经验,对节目主持人 在荧屏中职业角色形象的塑造和表演活动进行分析,并涉及主持人作为”社会 人”的其他角色形象研究,希望由此得出主持人”理想角色范本”的塑造方式。 同时,相信本文的研究也可以进一步证明,理论与实践并不脱节,实践性学 1 科的发展正是需要创新性的理论规范和指导,所以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形 象塑造正是需要创新性、综合性的社会应用学科——社会表演学开拓更为实用而 深入的研究。 4、研究目的 4.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工业生产产品中的许多重要零部件在进行机械加工时要用到许多 成形模具和 冲压模具,在机械零件毛坯锻造过程中也要用到许多热挤压模具。这些模具的材 料的硬度和强度如果太高,则韧塑性较差,加工时刃角部位易崩裂和剥落,使锐 角变钝或缺损,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使刃角部位易钝化或缺损;如果硬度和强度 较低,可以保持足够的韧塑性,但模具成型零件接触面因较软而磨损较快。以上 两种情况都将改变模具的尺寸和形状,从而严重影响产品加工后的尺寸精度和表 面粗糙度。即使模具进行重新修磨或更换,也会给生产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 为这样不仅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模具的重新装卡和定位也必将影响产 品的加工质量。因此,开展提高机械零部件加工用模具的表面耐磨性,同时又保 持基体具有良好的韧塑性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到其它模具(包括热作模具)、各种轴类零件[8]、甚至产品加工用的刀具上等,将产 光束扫描方向 基体 熔覆材料 激光束 4.2、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本论文将对用于假肢部件上关节体的合金组织与性能和铸造缺陷作系统 的研究。借鉴以往研究者对合金元素生物性容性的研究成果,直接选用公认 的无毒性元素作为钛基体的添加元素。课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钛基合金化元素选择与成分确定。 (2) 利用熔模精密铸造制备铸件。利用 X 射线无损检测手段对铸件内部 缺陷探伤,研究铸件内部缺陷分布状况,比较浇注工艺的优劣。 (3) 研究热处理对铸件和铸锭的相组成与显微组织的影响。利用光学显 微镜、电子 扫描显微镜、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XRD)对铸件进行显微组 织观察与相分析。 (4) 研究热处理前后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期望通过热处理能使合 金的性能进一步优化。主要包括维氏硬度,合金的拉伸性能及弹性模量的测 试。 通过本论文研究,总结分析所制取的钛合金上关节体的组织与性能以及 铸件缺陷的信息,希望得到弹性模量低、可应用价值高的铸件,促进这种材 料和工艺在康复辅具上得到更好的应用与推广。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17 - 第 2 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4.3、它们”忠”的目的不同 就目的而言,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出的”忠孝”学说是由封建士大夫们总结出来用来规 范和调整社会秩序,主观上是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于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客观上理顺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秩序,起到了较好的社会调适作用。实 现”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儒家伦理思想没 有延伸到死后的范域,难免会造成行善者若生前得不到应得的奖赏,死后便”无处得赏”; 作恶者,生前若逃脱了应有的惩罚,死后便”其奈我何”的不公正的伦理归宿。 中国的伊斯兰”忠孝”学说是依据《古兰经》和圣训,在”忠”方面结合儒家思想摘要 总结出来的,对教内,起到宣传教义,维护伊斯兰信仰,使伊斯兰教在中国进一步扎根和图 强,使穆斯林通过伊斯兰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对教外,起到扩大影响,使人们了解伊 斯兰伦理思想,进而给儒家文人学者提 供了解伊斯兰教的便捷通道,求得儒家知识分子的谅 解,旨在消除他们头脑中业已存在的视伊斯兰为”异端”的概念,刻意凸现和宣传伊斯兰伦 理思想与儒家思想共同的一面。 但是从终极目的看,除了现实目的跟儒家思想共通的一面外,穆斯林恪守伊斯兰的伦理 道德,不光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稳定,为了获得良心上的安慰和求得人们的夸赞与 称道,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了求得造物主安拉的喜悦,希冀死后进入永久的乐园。反之, 如果违反伊斯兰的伦理道德的话,则必遭安拉的恼怒,是注定要进入火狱受罚的。也就是说 无论行善者也好,作恶者也罢,都能在后世得到绝对公正的赏罚结果,因为对穆斯林(事实 上对全人类)而言,今世毕竟是短暂的,而后世则是永久的。这是伊斯兰的伦理思想与儒家 伦理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 4.4、研究目的 纵观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二位大师不但拥有诗、书、画、印集于一身的卓 越艺术才华,而且他们的写意花鸟画成就更是登峰造极、无人企及。他们的艺术创作技 法以及艺术创作精神得到了后人的肯定和学习。 因此,为了更深刻的学习和了解吴昌硕和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明确当今写意绘画 的创作发展方向,笔者以最具有划时代影响的”六法”为绘画理论依据,分析研究”吴 昌硕和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这一课题,并希望达到以下研究目的: 1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通过谢赫提出的”六法”为理论依据,解析吴昌硕和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 把古代绘画品评理论与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相结 合,总结出两位在世界上都享有 盛誉的艺术大师在写意花鸟画之间的差异性。 (2)根据”六法”理论,解答吴昌硕和齐白石绘画”气韵生动”的缘由,以吴昌 硕和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为依据,了解”六法”这个万古不移的理论标准在吴昌硕和齐白 石这两位伟大艺术大师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3)以”六法”为依据,详解吴昌硕与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而引发的思考,”六法” 对吴昌硕和齐白石写意花鸟画的巨大影响,分析齐白石与吴昌硕写意花鸟画之间的艺术 渊源,总结出吴昌硕与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对”六法”的创新发展并引发了对当今中国 写意花鸟画所面临问题的探索思考。 4.5、选题目的 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经典,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人民 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强的感染力在民族的 历史变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具有文学、历史、艺术价值的说唱艺术形式 。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标准化、媒体传播技术大众化的形势下,无论是政 治、经济、文化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观念意识方面都呈现出某些时 代特征。尤其是深系民族之根、表现民族之魂的传统文化,因其生存环境的变化 和传承的特殊性而无法适应时代,正处在衰微乃至消亡的境遇。作为中华民族重 要组成部分的达斡尔族的人口较少、民族文字久已失传、语言传承面临危机,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乌春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乌春的传承和保护成为我 国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 重要组成部分。 乌春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探讨其构成要素、构成方法及内在联 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全面把握乌春的艺术特征是很重要的。目前乌春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唱词的科学性搜集整理以及文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乌春音乐方面 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难以构成体系。本文以乌春的综合性为出发点,从唱词和 音乐两方面进行探究,其间对某些学术界存在异议或未下定论的问题做重点解 析。 4.6、曲艺舞台表演类谚语的合目的性——实践功能 曲艺表演类谚语来自曲艺艺术家们的表演艺术实践,自然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指 导实践,这就是曲艺表演类谚语的合目的性,也是曲艺表演类谚语的实践功能。笔 者认为曲艺舞台表演类谚语的合H的性亦即实践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传 承曲艺艺术,二为指导和规范曲艺舞台实践。 4.7、目的性原则 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指,在编辑体育舞蹈表演性音乐时,应针对体育舞蹈各舞种特 点的不同,表演对象的不同,表演场合的不同,表演者年龄的不同,有目的地来选取编 辑表演的音乐。如果是进行国际性表演,选取音乐时需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在表演音乐 中融入国际元素的音乐,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时尚性;如果是进行社会大众的表演,则可 以考虑加入具有本国特色的音乐,或者选用人们通俗易懂的歌曲,利于产 生共鸣。然而 少年与成人在进行体育舞蹈表演时,在音乐的选编上也应有所不同。少年体育舞蹈表演 的音乐应该偏向活泼可爱,而成人体育舞蹈表演在选择音乐时可以适当得加入其它音乐 元素,尝试多元化的音乐风格。 4.8、研究的目的 此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漫画改编的手法以及日本、美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漫 画改编影视的特色以及成功原因,结合内地漫画改编提出一些想法。为漫画改编创作提 出一些思路。 当今社会动漫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被称为朝阳产业。漫画、动画都在各自 的行业中有了飞跃的进步。然而动漫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由漫画市场调研,漫 画创作,漫画期刊连载,漫画单行本,漫画市场测评,漫画影视化,漫画产品衍生物生产 营销等几方面构成。这几个方面条条紧密连接形成一个相互影响,关连的,完整链条, 并通过此链条,通过漫画向各个领域延伸,这个链条相互统一,一同发展,循环,才能 保证动漫产业的兴盛繁荣。而目前我国动漫产业链条却属于处于断裂缺失的状态,这使 得我国动漫产业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充分市场化。 在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漫画与影视行业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如何利 用这快速的发展势头,将漫画与影视的链条连接起来却总是被相关从业者所忽略。 1 漫画再创作分析 俯览全球,在许多国家和区域漫画改编影视已经是运行成熟的商业形式。畅销的漫 画也往往成为优秀影视作品的先导。为影视作品提供成熟的剧本、叙事形式、表现 手法、 风格特征、精神本质等等创作必须的元素,并为其作品提供一个前期的市场探索和受众 群体的确立,为影视作品进入社会的效应提前做出一个具体、直接的考量。 研究商业背景下,漫画影视化,可以促使我国漫画,影视产业化,完整产业链条, 提高生产效率,使我国的动漫产业适应市场的发展。漫画作为整个影视动漫产业链的源 头,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影视动漫产业,利用漫画的发展逐步形成影视、漫画、以 及衍生品三位一体的产业链,这也是世界上动漫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漫画的发展对影 视,动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影视,动画等创意产业,都在政府政策 的倾斜下快速成长,在此时加强漫画与影视的发展关系,找寻适合我国漫画影视发展状 态的道路,更有助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崛起。 4.9、研究目的与意义 福建在中国茶业乃至世界茶业发展史上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东晋 时期福建即有对茶事的记载,见于南安莲花峰摩崖石刻”莲花荼襟”,早于陆羽 的《茶经》三百余年[31]。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均发源于福建。早在宋代, 福建北苑贡茶、龙团凤饼就已经享誉中华,清代以来,随着福建茶叶传入欧洲, 闽茶更是扬名海外。闽茶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的品质为文人墨客所钟爱,梅尧臣、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朱熹等人均为闽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八闽 大地地灵人杰,孕育出了庄晚芳、陈椽、庄任、吴振铎、林桂镗和张天福等著名 茶学专家。龙岩的”采茶灯”、畲族的凤凰茶艺、闽东的”新 娘茶”和将乐的客 家擂茶都极具地方特色。 福建作为中国的产茶大省,不仅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篇章,在当代也是我国 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如魏荫斥资建立的”铁观音文化园”,三和茶业有限 公司打造的”创意茶博物馆”,由张艺谋执导的”印象 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 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而建立的茶庄园,全球首部茶文化动画片《乌龙小子》等, 对我国的茶文化创意产业均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福建还有许多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并未能得到充分的挖 掘与开发。例如现在的建瓯市东峰镇,曾经是宋朝北苑贡茶的生产地,”前丁后 蔡相宠加”,而如今留给后人的却只有一些茶园和几块摩崖石刻,令人很难想象 当日的辉煌。享誉世界的坦洋工夫之发祥地、有着”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 不妄扬”之称的坦洋村也略显萧瑟,与坦洋工夫”征服过英伦三岛”的美名极不 相称。若能借助创意产业对它们进行有效开发,将为福建省茶产业续写华美的篇 章。 以福建为例,研究茶文化创意和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模式构建,有利于丰富 茶文化创意的理论,有利于促进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对其他省份的茶文化创意 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4 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构建的研究 4.10、选题研究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对影视植入式广告投以更多的关注,并积极投资于此类广告的 开发与应用,但目前影视植入式广告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有效运用它。对于影视 行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合 理的植入式广告传播原则,广告投放和媒体运营将受到 一定阻碍。 由于植入式广告独有的潜移默化性,让很多国内广告客户对其效果持观望态度,少 数率先尝试的国内媒体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创作形式单一、没有过多的考虑产品 本身与影视作品的关联度,表现形式不够自然,背离了植入式广告”润物细无声”的特 质等。 本研究对影视植入式广告这种最新的广告发展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审美价值 入手,探索影视植入式广告获得审美特性的可能性。并运用广告学、美学相关理论,分 析其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审美意境,找到对其审美价值判断的有力支持,结合一些成 功的影视植入式广告案例,剖析影响这类广告受众的心理接受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如 何使影视植入式广告获得美感,如何有效地传播品牌等问题做出解答,为其未来美学创 新提供建议。 5、国内外研究现状 5.1、研究现状 的动画中,美国动画与日本动画在动画表演方面做的相对 出色,尤其是美国动画。美国的动画制作者对动画角色表演的要求非常高,他们 的动画师很重视遵循角色的内心情感,去研究和设计动画中的角色的表演,使得 角色表演具有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恰到好处地把角色性格表现到位。而国 产动画片中的表演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国产动画要想要进步, 尚需向成熟的国家借鉴和学习。 当今的国产动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虽然 这部动画在 国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其在动画表演上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角色的动作不流畅,表情呆板;角色的夸张形变单一而死板,多为放大缩小、拉 长压扁。并且,这种缺陷在现今的中国动画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笔者剖析,这部影片之所以在动画表演方面显得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 点: 1.制片成本的限制。传统动画一秒至少 12 帧,少于 12 帧动作就会显得不流 畅,这样算来一部 30 分钟的动画就需要两万多帧。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决定了传统 动画高昂的制作成本。3D 动画的制作费也同样十分昂贵,例如,中国的 3D 动画代 表作《秦时明月》的制作费用就高达一千万人民币。高昂的制作成本使《喜羊羊 与灰太狼》的动画公司放弃了传统动画与 3D 动画的制作形式,采用了 Flash 形式 来制作。Flash 软件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的优点,这就极大降低了制作者的工作量, 从而降低了成本。即便如此,这部有几百集的动画对于制作者来说依然是一个庞 大的工程,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个剧集(时间拖的越长,成本越高),制作 者的压力显而易见,最终导致制作者只能牺牲品质,追求产量。 2.软件的局限性。flash 软件本身就有一些缺点,它的动画演算功能不够强大, 只能实现一些几何体的大小、方位、颜色的过渡变化,导致它所做的角色立体感 不强,稍难一点的动作如,走路、跑步都无法实现,更不用说处理细腻的表情、 动态变化了。 1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国内动画师水平有限。目前国内的动画制作者由于创作观念的滞后,对动 画表演的要求不高,只要让角色动起来就行。 很少有制作者会去认真考虑怎样让 角色动得更特别,更有趣,更富有张力。 当然,这部影片在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它的成功无 疑为低靡的中国动画市场打了一记强心针,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市场所蕴含的 巨大潜力。 5.2、12Cr1MoV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12Cr1MoV钢的性能和用途1.2.1 12Cr1MoV钢的性能和用途 12Cr1MoV钢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中央黑色冶金科学院研制,由原12xMΦ经过提高Cr含量发展为12x1MΦ钢[7][8]。12Cr1MoV钢化学成分简单,总合金含量在2%以下,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和持久塑性。在580?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根据4000h左右实验数据外推计算,平均氧化速率为0.05mm/y;在600?时氧化速率较低,根据1000~1500h的实验数据外推计算,平均氧化速率为0.13mm/y[9]。该钢具有良好的组织热稳定性,经580?及600?不同时间的时效后的硬度和冲击值变化很小,无热脆性和时效脆化倾向。在580?长期使用时会出现珠光体球化现象。虽然轻度以至中度球化对持久强度影响不大,但完全球化的组织会显著降低热强性。另外,12Cr1MoV钢的生产和制作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性高[10][11]。目前,国内外高压、超高压、亚临界电站锅炉的过热器、集箱和主蒸汽导管广泛采用12Cr1MoV钢。在我国动力工业中,该钢已成为电站、锅炉的主要材料之一[12][13]。 但有文献表明,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电站多次发生12Cr1MoV钢管的脆性断裂和爆破事故。这主要是与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断裂韧性有关,但目前关于12Cr1MoV钢的动态断裂韧性的研究 还很少。有必要对12Cr1MoV钢的动态断裂韧性、冲击韧性、韧脆转 变温度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5.3、IL-12B 的研究现状 多项研究表明,机体内 IL-12B 的表达量远大于 IL-12A 和 IL-12 分子的表达 量(Heinzel F P, et al. 1994),并竞争性的与 IL-12 的受体 结合,对 IL-12 分子产生 拮抗作用(Ha S J, et al. 1999),在转基因小鼠 内能够显著抑制 IL-12 介导的 Th1 型 免疫反应(Kato K, et al. 1995; Yoshiura Y, et al. 1998)。Ha 研究发现了 IL-12B 通过对 巨噬细胞的 趋化作用,而具有潜在启动炎症反应的能力(Ha S J, et al. 1999), Russell 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Russell T D, et al. 2003),这暗示 着 IL-12B 可 以作为有效的抗炎药在自身免疫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 中发挥作用。Pahan 通过研 究多发硬化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组织,证明 IL-12B 同源二聚体在小神经胶质细胞 中,能激活 NF-κB,进而激活 I 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一氧化氮的表达(Pahan K, et al. 2001) 。Jana 的 研究显示 IL-12B 单体结构和同源二聚体结构在小神经胶质细 胞和 巨噬细胞中通过活化 NF-κB 和 C/EBPβ,进而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表达 (Jana M, et al. 2004)。Ehlers 通过构建 IL-12B、 IL-12A 缺陷型小鼠模型, 发 现 IL-12B 在 IL-12 分 子 缺 乏 的 情 况 下 , 使 小 鼠 对 鸟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Mycobacterium avium)感染有短暂免疫力(Ehlers S, et al. 2005)。2006 年 Khader 构 建 IL-12B 缺陷型小鼠,通过感染结核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 8 - 研究发现树突细胞的迁移有缺陷,表明 IL-12B 能激活原初始 T 细胞,进而影响 活化的树突细胞的迁移 (Khader S A, et al. 2006)。 最新研究,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支气管肺泡细胞中 IL-12B 和 IL-4 分子表达显著增加的现象,可以通过检测唾液中支气管肺泡细胞的 IL-12B 和 IL-4 分子表达情况,可有效检测病症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实现快速 确诊,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Nolan A, et al. 2013)。 5.4、Cr12钢的研究现状 程和凝固组织 铸态CrlZ钢有明显的晶内偏析,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晶粒的中心部分的碳和铬含量较 晶粒的外面部分要低得多。围绕每一个晶粒的是奥氏体和碳化物的共晶混合物,这类钢的 凝固组织和高速钢非常相似。 由于CrlZ钢和Cr12MoV钢是含有较多合金元素的高合金钢,因此很难用一种二元相 图精确的表示模具钢的凝固过程,可以把cr、M。、V等合金元素作为Cr的等效元素,那 么它的凝固过程可以用Fe一M一C三元相图加以近似的描述,其中M代表M。、cr、V等合 金元素。铬是缩小铁一碳平衡相图中Y区的合金元素,并使S点和E点向左移,M。、V也 有类似的作用。 CrlZ钢常用的碳含量为2%左右,所以凝固过程和高速钢的不同,它在凝固一开始时, 首先析出的是奥氏体,温度继续降低则析出碳化物,CrlZ钢的凝固组织包括奥氏体及其 转变产物(在冷速较快时,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分布在晶界上的网状共晶碳化物。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一 下 { 7。。曰半汁_ 1 图1 .1 碳含量,% \\\、 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1〕认 I-一 一 一 一 一 少少冷 冷于~一 一一-一 一‘、、 、 、 、匕 匕 匕 匕 匕 户户产 产 叹 叹+Y YYl、、、 、~、\、 、~\、 、 、 、 、 、 LL LLL+o oo一二二二二二}L十Y YY YY YY YY YY YY YY 、 、、 、 、 、 、 、 、 、 、 、 111 11)丫 丫 丫 丫一 一 一 一\\ \\\、/ // 广产广r rr一别一一 {{ {{ {{ {{ {{{ {{ {{ {{ {{ {{尸/ 了 了 了 [[ [[ [[ [[[[[[[[[[[[[[[[[[[[[[[[[[[[[[[[[[[[[[[[[[[[[[[[[[[[[[[[[[[[[[ [[[“匕 匕 匕 ~~ ~~ ~~ ~~ ~~~.~一~~ ~~‘~-~~~. .. ..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 /// // //丁一下1 11} }}匕十奋奋卜一二二 二少~; ;; ;;口一 一 } }} }} }}.十 卜*厂 厂 厂厂厂厂厂厂厂厂厂厂厂厂 ll ll ll ll ll ll ll ll lll llL一 一 ;;; ;;凡 凡 凡一一—一下 下 下 下{、}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Y十卜, , , , , , , , 丫丫丫\ \\\ \\Y+卜 卜。+认、 、 、 、{ {{Y+片亡- - 伙 伙 伙 心心 心_卜 卜 { {{Q QQ+Y+卜 卜:亡 亡{ {{ {{ {{ {{ \\ \\\~C CC CC CC CC CC CC CC CC CC 八八,, ,卜卜』』 』t一二二二二 二之二之之二二 二\ \\ \\ \\ \\ QQ QQ QQ QQ QQQ+卜己 己 己 己 己一一一~盆一 一~一一 一 只‘ ‘ ‘ ] ] ] ] ] ] ] ] ] ]]+卜。+++ ++ ++ QQQ+卜 ‘ ‘ ‘ ‘ ‘ ‘ ‘ ‘「「 「 「 「 「 Fe-C一Cr系平衡图含13%的铬的垂直截面 Fig.1 .1 Vertieal seetion of Fe-C Cr equilibrium Phase di剐梦别rn eontaining 13%Chromium 当铬含量与碳含量的比值小于 3:1时,(FeCr)3C是唯一出现的碳化物;当比值超过 3:l时,富铬碳化物 (CrFe):3C6和(CrFe)7C3都出现。尽管在只含1 .00%C的DI钢中 有少量(CrFe) 23C6碳化物,但高碳高铬钢中(CrFe) 7C3碳化物则是主要的。碳化物的 成分随合金的全部成分而变化。(CrFe)7C3是高碳高铬钢在1 000?奥氏体化后仅有的一 种碳化物。 CrlZ钢凝固组织的共晶碳化物主要是M7C3,其中M代表Cr、Fe等合金元素。CrlZ 钢中共晶碳化物成分常随模具钢的成分和冷却速度的不同而变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门111川es 州|! 一一一,-。 }}} }}「一-一一, , {{ {{ { {{ {{ {{ {水一气一子, , 反 反反了l。/ 444〕任.Dl卜卜—r~~声一 一,梦之之 ! !! 丫 丫丫 丫 丫//{ {{ // // / // // // 井 井/二 二牛 牛少少 少} }}) 阵阵‘多 多 多 { {{ {{ 日月已 } l仁. 碳,% 图1.2铁一碳一铬系在1290?的等温截面图(美工具钢P221) 几ble 1 .2 IsOlthennal Phase di叫梦别rn of Fe{一r system 在图上指出了三种高碳高铬模具钢(D2)、(D3)和(DI)钢的近似成分 1.3.2 CrlZ钢的合金元素 l、铬 铬在钢中一部分溶入铁中形成连续固溶体,相变时对碳原子的迁移起阻碍作用,推迟 奥氏体转变孕育期,从而提高钢的淬透性;铬还使钢的等温转变性质发生变化,贝氏体转 变区移向较低温度,导致珠光体与贝氏体转变区域分离。铬钢中共析组织含碳量、奥氏体 中碳的极限浓度都比碳钢低,因而能使钢中共析体量及二次碳化物量增加。 与铁相比,铬与碳更易形成化合物。因此,铬在钢中形成一系列稳定的铬碳化合物。 在室温下铬钢中主要碳化物相为〔Fe,Cr)aC和(Fe,C r)7C3,前者具有渗碳体点阵,硬度 HV84O~1 1 00,呈网状分布,后者具有密排六方点阵,硬度HV120O~1 800,呈条状分布. 铬在奥氏体中的 实际浓度影响Ms点温度和钢的回火稳定性。增加铬含量使钢的Ms 点温度降低,但其影响小于碳和锰。含铬较高的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铬增强钢回 火稳定性,铬钢一般需要在较高的温度回火。中温回火(4oo~500?)时,由于大量残余奥 氏体在冷却时分解,使钢产生二次硬化现象。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铬增加钢的回火脆性倾向。高铬钢尤其明显。回火脆性往往使钢不能承担工件所承受 的冲击裁荷。 2、碳的作用 // // //// //石丈 丈 丈}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门 门门日”,了了’广广」福::: :: ::仁 仁 {{{{{{{{{{{{{{{{{{{{{{{{{{{{{{{{{{{{{{{{{{{{{{{{{{{{{, , 欢 欢欢 欢’/ // //M!二 二 二 厂 厂 厂 厂 厂厂/ // // 厂厂 厂火/ //了二二多 多一沪夕- -犷一一 // /// // // // 一 一一 一 __ __ __ __ __ _」 」} }} {{ {{ {{ {{ {{ {{{ {{ ll ll ll ll ll lll_ __ 少少 少多厂 厂 //// // // // 少少拼拼 拼 拼 拼 拼 拼 , ,洲尸尸 ///’,, , //// // 承.娜牟澎 图1.3不同碳化物含量与钢中含碳量的关系 Fig.l.3 The邝lationbetWeenthevariedearboneontentandtheeontentofcarbides 尸 尸 尸 尸 ////// / // ////// / // // // / // 一 一 一心 心 // // / // // // / // // // / // 少少少/二一、坏让丛 丛 一 一一一一一七~一 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 , OO OO O十价城砂 砂 ii ii i ii 图1 .4碳和铬含量对相的组成的影响 Fig.l.4Effeetofearbonandehromiumcontentoncom冈sitionofPhas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一 一 一一l’ ’ 碳 碳 碳 碳碳化物总含t tt 厂 厂 厂 厂 厂 厂 厂厂 厂 厂 厂 厂 厂 厂 厂厂 厂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J JJ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 // // // /// // // /// ///_ __ __{厂 厂一)t‘ ‘ MM MM MMM七L LLLLLLLLLL LL LL MM MM MM MMM日C CC CC CC 产 产 产 产产产、、 、 、 }}} }}乃/ //\ \\尸\ \\/ // 一一 }}} }} }} \ \\ \\尺/ ____丰_ __ 沪 沪 沪 沪沪 沪 沪 {’ // // // / // // // // // // /// //\了 了人 人 人 洲 洲 洲洲 洲 洲\i} }} 户.翻佘随毖阿名-如汾滚邵 l,于10 15己O三r 碳含t,肠 图1 .5碳含量对CrlZMoV钢中铸态共晶碳化物的影响 Fig.1 .5 EffeCt ofearbon eontent on theas一ast earbides in CrlZMoV steel 1.4改善Cr12钥组织及性能的主要途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人们在改善CrlZ钢组织及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面简要 介绍一下改善CrlZ钢组织及性能的主要途径。 1.4.1合金化 为了改善CrlZ模具钢的组织、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除了调整铬、碳含量外,在生 产上还经常需要添加一些辅助合金元素,如铝、钒、锰等。 铝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固溶强化基体;促使C曲线中珠光体区和贝氏体区分离并对 珠光体区的推移较大,有利于淬火贝氏体的形成。铝与铬、锰等导致回火脆性的元素配合 使用,能抑制和降低钢的回火脆性。钒能显著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1111。 锰能改变初生奥氏体的析出温度和合金凝固温度范围。由于锰对凝固过程的这些影响,使 得含锰较高的CrlZ初生奥氏体枝晶细化,数量增加l’21。 1.4.2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是改善CrlZ钢组织和性能最为经济有效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加入Nb、 Ti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和金属液中的C、N 等元素反应形成大量弥散的碳氮化物质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点,作为奥氏体的异质核心,细化奥氏体枝晶组织;同时,大量孤立块状的一次碳化物的 形成又可以改善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l’3]。 文献[14-17]研究了稀土变质对于低合金白口铸铁中共晶碳化物的影响,发现,稀土 变质可以使网状M3C共晶碳化物变为板块状,断开分布,使白口铁的韧性大大提高。文 献[18]的研究表明,CrlZ白口铸铁经稀土变质后,共晶碳化物细化成孤立的短杆状,冲击 韧性提高36%。 用碱金属如Na、K、Mg等的金属盐对Cr巧Mo3进行变质处理,可使共晶碳化物细 化、孤立化与团块化,其中经钾盐变质和热处理后,其硬度可达HRC65,冲击值大于 lojzemZI’9一2’],文献[22]的研究发现用Mg对e论6变质,可使其冲击值稳定在10一12)/em,。 其他合金元素如Al、Zn等对含铬钢铁也有变质作用。在中铬铸铁中加入0.2司.3%的 Al,铝的氧化物可以作为初生奥氏体的的结晶核心,增加形核率,细化初生奥氏体和共晶 碳化物,提高力学性能,但过量的铝将引起共晶碳化物的粗化[23];文献[24]在高铬铸铁中 加入0.1%的Zn,使共晶碳化物变得细小、孤立、尖角圆钝,经热处理后效果更加明显, 强度和韧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人们通过实验证实,采用多元复合变质剂对CrlZ钢进行变质处理,其效果要大大优 于单元素或双元素变质。文献[25~261采用含稀土、镁等多元复合变质剂,对CrlZ模具钢 进行变质处理,配合热处理,使网状共晶碳化物断网并呈粒状均匀分布。 1.5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研究目标 本文以crlZ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Al、zn、si对crlZ钢进行复合 变质处理,并配以热处理, 以在铸态下就能使碳化物的形态得到改善,减轻CrlZ钢的锻 造负担,提高Cr12钢的使用寿命。 1.5.2研究内容 (l)通过分析不同化学成份对CrlZ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复合变质剂成份。 (2)研究复合变质处理对CrlZ钢组织中枝晶及碳化物形态和分布的影响,并分析其变质 机理。 1、G.A.罗伯茨,R.A.卡里著,徐进等翻译。工具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220。 2、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合金钢手册上册(第一分册)[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71。 3、姜祖赓等。模具钢[M]。北京:冶金工业部出版社,1988。 4、曹振平。国产模具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模具工业,1997,(6):44。 5、王伟。国内外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概况[J]。模具工业,1998:2。 6、董宝林。模具钢材的情况介绍及建议[J]。模具工业,1994:No.5。 7、张春水。国内外冷冲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模具技术,1991(1):8。 8、杨裕雄。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发展概况[J]。模具技术,1991(1):11。 9、尹延国,黄录官。超低温技术在提高工模具寿命方面的应用[J]。模具技术,1997(5):P34。 10、浙江大学等。钢铁材料及热处理工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11、谢敬佩,李卫,宋延沛,陈全德。耐磨铸钢及熔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46。 12、郝石坚。高铬耐磨铸铁[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190。 13、A.Sawamoto,K.Ogi,k.Matsuda.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Fe-C-Cr(V-Nb-W)Alloy[J].AFS.Trans.1986,94:403-416. 14、王兆昌,低合金白口铸铁的合金化和变质处理研究[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6(2):22。 15、Wang Zhaochang,Hsu Hong Tsun,Ma Qian.Formation of Spherical Carbide in Vanadium White Cast Iron by Rare Earth Modification[J].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1990,6:9050 16、王兆昌 抗磨白口铸铁的合金化和变质处理的研究[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2(1):23。 17、王兆昌,马前。稀土变质处理中锰白口铸铁的研究[J]。铸造,1989,(11):P1。 18、符寒光,凡定胜。稀土变质处理改善Cr12钢的组织和性能[J]。热加工工艺,1990,(6):6。 19、张景辉,李大军。应用键参数选择变质剂及其在高铬铸铁上应用的实验研究[J]。铸造,1989,(11):7。 20、张景辉,傅继贵。变质高铬铸铁组织与性能的研究[J]。铸造,1993,(8):7。 21、李大军。变质高铬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C]。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922、阴世河,姜炳烷。变质处理改善Cr26白口铸铁性能的研究[J]。铸造1987,(7):17。 23、张永维,赵学礼。微量锌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1990,(3):20。 24、何奖爱。钒钛稀土对低铬耐磨铸铁性能的影响[J]。铸造,1990,(9):15。 25、王树奇,姜启川,赵宇光,何振明。铸造Cr12模具钢共晶碳化物的粒化[J]。金属学报,1995,31(11):523-526。 26、王树奇,崔向红,王寿珍。铸造高铬钢变质处理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1995,4:24-25。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 .1 2 .1 .1 实验材料及变质剂的选择 实验用材料的选择 考虑到材料的通用性,本实验选用重量分数约20%的废旧CrlZ模具钢作为回炉料, 其余熔炼原料为废钢、生铁以及铬铁,废旧Cr12模具钢成分(质量分数,%)为:C 1 .82, Cr 1 2.03,Mn 0.50,51 0.68:主要原料成分如表2.1所示。 表2.1主要原料化学成分,叭% 几ble 2.1 Chemieal eomPositions ofmain experimental materials,叭% \\\\ \\C CCMll llSi iiS SSP PPCrrr 生生铁铁4 .01 110 .56 661 .26 665.5、本课题对比研究的现状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语音、语法,它自成一个开放的、能动的系 统,在不断地和其他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任何一种语言都把吸收外来词作为丰富自己词 汇的一个重要手段,越语和汉语也不例外。汉语较为明显地接受外来词起始于汉唐时期, 经过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汉语词库中已融入大量西方语言中的词汇。越语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也吸收了大量汉语、法语、英语中的词语。中越学界对两国语言中接受外来词的历史 原因、现状等都进行了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并从各自语言的角度在本国语言系统里分析了 外来词的构成。在现代的汉越语言对比研究领域中,中越语言学家已经对汉越语言在语 音、音位、词法、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在此,本文试图采用对比的 2 方法研究越语、汉语语言中外来词构成的异同,总结其发展趋势,为汉语和越语语言学习 者及翻译工作者带来启示。 5.6、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试图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观作为研究 重点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师生教学观现状及存在的差异性。整理前人对相关论题 的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有关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 视,我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并始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 观念,由此也开始了关于教学观念的研究并在不断深入。最初教学观念的研究是 在基础教育领域,随后才逐渐的扩展到了高等教育教学观念的研究领域。高校教 师教学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观念的内涵研究、教学观念形成与转变的研究、 教学观念历史演变与理论基础的研究、教学观念发展阻碍因素的研究以及教学观 念的重要性研究。 对高校教师教学观念内涵的研究,王传金在他的《教学观念阐释》中认为教 学观念是人们思考教学问题所获得的结果,它包括对教学”实然”的认识及其思 维方式,也包括对教学”应然”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结果;李月,陈旭远在《教师 教学观念的新时代释义》中认为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是教学实践的 潜在引领,应该体现出新时代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教学观念、多元性教学目标的教 学观念以及体验性教学方法的教学观念等。 关于教学观念理论基础的研究,刘志军在《现代教学观念的理论基础》中指 出认识论、交往论和发展论是现代教学观念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教学中 应该确立建构的、交往的、主体性的、活动的教学观念;李雪飞在《偏失与创新: 教学观念的演进及其理论基础》中认为教学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以压制、权威与功 利为理念的古代教学观念的偏失,还受到近代理性主义教学观的影响,而走向生 命化的教学观念是未来教学观念的应然走向。 教学观念转变及阻力因素研究,王传金在《教学观念研究:何去何从》中提 出了目前关于教学观念的研究存在着概念使用混乱、内容过于庞杂、缺乏实证研 究等问题;何元林在《教师教学观念转变 的阻力简析》中指出教学观的转变主要 3 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受到文化传统观念、人文环境和条件以及个人素质方面三个因素的制约;吴薇在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观念影响因素探析基于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调 査》中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外部环境及个人背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班级环境、教学工作环境、髙等教育体系政策环境以及国家社 会文化环境。 另外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还有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教 学观念的要素、结构与发展研究以及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研究,但是总体上来看, 关于高校教学观念的研究均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研究,且关于教学观念的内涵 都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都是在自身理解基础上的教学观念研究。 2.关于教师教学观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学观的研究主要将对教学观念的研究混在一起进行研究, 具体的关于教学观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观研究、现 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观研究以及教学观类型的研究。 国外关于教学观的研究较为典型的有澳大利亚迈克尔?普洛瑟(Michael Prosser)和凯思?特里格维尔(Keith Trigwe丨1)著的《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 略》中根据各个国家的学者和教育专家对教学观学实践或行为中,是隐含的,往往不易被人 觉察。?邸凯辉,张雅楠在《论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教学观》中认为教学观 是在高校特定范围内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是什么”、”怎样教学” 的观点看法,是对教学本质、教学功能和教学目的的基本认识以及教师与学生之 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教学观的研究从 内涵和类型的方向上做了理论和实证 上的研究,但无论是关于抽象意义的教学观念的研究,还是对具体的教学观的研 究,都没有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师生教学观进行对比研究给予关注。 3.关于大学生学习观的研究 目前关于大学生学习观的研究并不少,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国内外关于大 学生学习观的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学习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学习观发展现状以 及大学生学习观的影响机制与改善路径几个方面来研究。在西方,Schommei?曾通 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观进行长达3年的纵向研究,并得出大学生随着 年级的升高,对学习观的认识也从简单的快捷的天生不变的观念转为知识是人在 经验活动中形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他发现由于学生接触知识和学习活动过程的 不同,他的学习观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差异性。在国内,首届大学生学习改革与 创新研讨会后华中科技大学郭东生在《以新的学习观导引大学生学习》中综述道: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学习动力来源多途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 习过程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学习方式以个体学习为主;学习方法缺少相应的指 导;学习动机主要受市场需求、家庭期望影响;学生对教学管理、课程资源等满 意程度低;课堂教学学生自动参与程度低,强调了大学生学习观的改革迫在眉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刘儒德在《大学生的学习观》中认为大学生的学习观 受所学专业、课堂教学及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从客观主 义到建构主义倾向的顺序;周炎、王学臣在《大学生学习观及其学习动机、自我 效能感的关系》中通过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 机量表(WMI)、一般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5 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得出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不同性质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学 习观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是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 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海南大学硕士朱平莉在她的硕士论文《当 代中国大学生学习观研究》中认为大学生学习观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 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目前中国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着分数主义、文 凭主义、学历主义等消极学习观,这些不正确的学习观应该被做人学习、素质学 习、能力学习所取代; 上述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学习观的研究,主要对大学生学习观现状及影响因素 和改善路径旳研究,从大学不同的年级阶段到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均 没有将大学生提升到教学主体地位、对教学活动具有关键作用的高度进行探讨。 (二)研究现状述评 从目前研究的成果中进行归纳,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师生教学观的研究存在许 多的盲区和不足,就如同刘小强在他的《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建设的反思》中论述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工作更多的关注了学校规模、教学 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的建设,却忽视了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过 程中的教学改革,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微观层面的教学观对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 作用。 具体来说,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制度建设、教学观念、教师 教学发展、质量评价等独立因素方面来研究教学质量提高的路径,在教学质量提 升的措施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中没 有将重要的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教学 观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现有资料对师生教学观的研究均将教师和学生分开做独 立的研究,即单独研究教师教学观或单独分析大学生学习观,将师生教学观结合 在一起做整体系统的研究仅有刘小强在《跨越师生教学的观念鸿沟:走向微观深 层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中涉及,首次从高质量的教学和教与学密切配合这样全 新的视角进行解析,谈到要通过促进师生教学中的深度合作走向高效教学,高度 重视教学主体的观念层面,关注师生教学观的兼容。基于在师生教学观研究方向 上的盲区,研究者应从师生教学观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从微观深层探析师生教 学观对高效教学的重要性。另外,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对教学改革、教学观、 6 学习观等做笼统的研究,即将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将专本科、研究 生等师生教学观都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尚未通过区分教育不同层次、不同年龄 阶段等系统独立出来分析;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上述关于教学观、学生观的研究都是宏观的基于理论研 究基础上的政策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师生教学 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实证研究成果还相对不足。 5.7、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目前,很多学者、研究者和专家们都对吴昌硕和齐白石做了很多研究,特别是针对 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生平简介、艺术思想、绘画风格的概述多的数不胜数。另外,以吴昌 硕和齐白石为例,分析近现代的”画 家与商家”、”艺术与市场”等问题的探讨也很多。 此外,2012 年底,为了使大众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方位 的拍摄了第一部大规模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也是首次用独特的影视镜头形式 对 20 世纪中国画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巨匠吴昌硕和齐白石等其他许多画家进行了 全方位的影像解读和人物诠释。 根据目前相关古文献材料的收集,尚未发现基于”六法”视角全方位研究吴昌硕和 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对于吴昌硕和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的研究应该回归到古代最著名 的品评画论中去寻找。在这方面的资料多包含的都是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绘画作品集、自 传著作等居多。如:王家诚于 2007 年出版的《吴昌硕传》、齐白石于 2009 年出版的《齐 白石自述》等。 5.8、研究现状 1.3.1 对中国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概况的综述1.3.1 对中国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概况的综述 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是一件罕见的表演活动,而且随着舞台表 演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发展,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也逐渐地完善与丰富自身所具有的内容 与表现形式。但是从近些年社会中出现的舞台武术套路表演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数量, 以及针对舞台武术套路表演方面的理论研究来看,他们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从查阅 的文献资料中来看,关于”舞台武术套路表演”还是本文中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提法, 所以相关的文章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和万方学位论文 中没有搜索到。但是与本文 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章仍有一些,大量的学者在关于武术表演、武术套路的演练等等文 章中对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商业运作、市场化等等方面进行了 论述与研究,因此,可以从中了解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发展现状的一些理论依据。 5 1.3.1.1 舞台表演艺术与舞台武术套路表演 舞台,即一个专供表演的场所(平台)。中国的表演场所(平台)所经历的从勾 栏瓦舍到酒楼茶园,从民间戏棚到宫廷剧场,从传统戏园子到近现代的剧院的发展历 程,都是由一个简单到丰富、发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标志着中国的舞台表演是随 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舞台上出现的表演艺术就是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一种表演 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在固定的物理空间进行和在一个平板视觉的银幕上表现出来的表 演艺术,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 舞台武术套路表演是武术套路技术和舞台相结合的产物。关于舞台表演的论述, 董吉贺、韩延伦在《论教师的表演》文章中从社会的角度认为:”舞台表演是指演员 在舞台上运用语言、动作、道具创造角色形象的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是借助一定的媒 体有效地向观众传递某种信息,以典型化的方式再现或预示社会生活内容的表演体 系。”[2]杨宾在《大型团体操与文体表演、舞台表演的比较研究》文章中持同样的观 点:他认为:”舞台表演是在一定主题思想的主导下,表演者、动作、道具创造角色 形象的艺术活动,这种是借助一定的媒体有效地向观众传递某种信息 反映社会生 活的情感形象体系。”[3] 岳晓青先生认为:”众所周知,舞台艺术借助剧场的灯光音响 设备,以舞台表演的艺术魅力征服观众,满足文化消费 者的精神需求。因而,舞台艺 术属于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但它不同于一般满足人的生存基本需求的服务行业,而 是满足温饱后人们的更高的精神生活追求。”[4]舞台表演作为一种展示文化内涵和技 能、技巧等特点的一种表演,其表现形式一定是丰富多样的。刘闽生在《舞台艺术多 样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文章中认为”艺术需要多样化,多样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5]惠宇飞在《试论舞台艺术三要素光、电、声的运用—观重庆电视台 2007 年春节联 欢晚会设计》文章中持同样的观点并且还认为:”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都普遍认识到, 文化创意在当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开始注意 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为综合艺术的舞台艺术的 内容和形态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认识,各类艺术的界限已开始模糊,其趋势越来越走向 多元化融合。”[6]近些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也日益完善,创 新观念也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变得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表演内容和形式的表现手 段与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着舞台表演艺术表演效果 的提升。 武术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共同试着将舞台表演和武术套路相互揉合后进行重新 组编成为舞台武术套路,而舞台表演艺术和舞台武术套路表演都属于综合艺术,舞台 武术套路表演属于舞台表演的一部分,它运用了舞台表演中的编导、表演、美术、建 筑、舞蹈、音乐、灯光、道具、背景幕等各种表现手法来展现其的表演内容,因此它 属于综合艺术。张力、欧岳山在《试论武术套路表演的艺术构成及其欣赏》文章中也 提到:”武术套路表演是 一种以人的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台艺术,它的美蕴 藏在动作、意境、音乐、服饰等整体效果中。因此,武术套路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舞 台艺术。”[7]舞台表演艺术和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也同样是在吸取了文化、绘画(舞美 里的背景幕和道具常使用的技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经过将吸收过来 6 的长处和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重新的揉合,重新编排而形成的一种符合自身发展、 社会需要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 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舞台武术套路表演作为舞台表演中的其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不仅充分地利用了舞 台表演上的各种艺术手法,还按照舞台表演的要求来进行重新的创编,因此,所呈现 出来的是一种具有舞台表演特点的表演形式。而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在舞台表演中又有 许多的不适应。比如在音乐方面,一方面没有经过学习音乐知识的武术演员听不懂音 乐,另一方面在前一方面的基础上,也无法与音乐形成较协调的状态,因此表现出来 的也只是一种与音乐节奏接近来进行的表演;又如表演主题思想与内容的需要,灯光 也许会出现各种变化和颜色,这对于演员在平视习惯了无变化的白光照射的灯光,在 舞台上进行演出时变成了变化多端、颜色多样的灯光时,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不适应 。 1.3.1.2 现代武术套路与舞台武术套路表演 裘永华和姜传银在《现代武术套路运动表演形式的创新研究》中提到:”现代社 会,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改善,使人们不再耽于温饱问 题,而逐渐开始寻求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乐趣时,武术 运动功能势必也要随着人们观念 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性变化。”[8]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套路进行 了与社会所需要而进行变化,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需要,才造就了现代社会中存 在的具有现代社会气息与元素的武术套路。便于文本的撰写,作者将出现在文章中的 舞台武术套路的范围限制为:出现在现今社会中的各种形态的舞台武术套路表演。 从搜集的学术论文中我们了解到武术套路的表演方面的资料,大量的学术论文中 基本上以音乐的渗入、武术自身所具有的欣赏价值与艺术特征、服装与器械,道具以 及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武术套路表演的研究与阐述。 裘永华、姜传银 在《现代武术套路运动表演形式的创新研究》一文中首先提到 了武术的现代化功能;其次是在影响武术套路表演发展的主要因素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和分析;最后讨论了武术套路运动表演形式的创新中提到,表演的环境、表演市场、 增强武术套路表演的服饰美、音乐为套路增加亮点,与观众产生共鸣等方面的分析。 [8] 金龙、张茂林在《现代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之研究》文章中作者认为: 现代武术套路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竞技武术套路。[9]从这两篇文中来看,一方面他们 没有给出现代武术套路的概念;另一方面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及了武术套路的表演和市 场化。 河南较早有了舞台剧《风中少林》,组建了《风中少林》剧组和成立了少林武术 表演团,他们的实践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从而使之成为了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研究对 象。如麻江利、侯胜川的《现代武术的舞台表演艺术》,他们在文章中认为:”武术表 演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因为她不但从视觉、听觉上让人感受到她的艺 术性,而且 还使人从心灵和精神上获得愉悦 也正是因为武术自身具有这些艺术的功效和价 值,才会使得她在众多表演节目中能够占一席之地”,还认为:”武术表演中的艺术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武术运动自身具有可欣赏的艺术价值、武术表演中的服装和 器械可增加其艺术性以及表演中音乐的运用提高了其表演艺术”[10]作者从三个方面论 7 述了现代武术的舞台表演,但从文章中的内容来看,他们对舞台上出现的武术套路的 表现形式,更加主张现代武术的艺术性表演和发展,在文章中也以武术的艺术性的表 现为主要研究。 一种特殊的舞台”美”是舞台武术套路表演所追求的目的,这样的目的是通过舞 台的”艺术性”来实现的。舞台上的武术套路表演虽然多以表现”艺术性”为主,但 是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美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所表现的美是不同的,但与武术套路所 表现的美又几乎是一致的。邱丕相先生在《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文章 中认为:”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美;是经过创造, 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还认为:艺术是创造美的技巧和方法;艺术美 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运动表现,武术套路运动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艺术美: 其一表现‘外’的形式美;其二表现‘内’的意蕴美。”[11]美是武术套路自身特有的 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运用战斗、对抗的技术动作来表现,同时又巧妙地运用外在的肢 体动作和内在的意蕴,因此表现出来的一种以战斗生活和情景的表演形式,而这种表 现形式正是舞台武术套路的美与其他表演艺术的美存在的其中之一方面的区别。王宏 等人在《从当代审美活动看武术表演审美的发 展》文章中这样认为:”武术表演以舞 台化的形式出现,则应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还认为:”武术走进大型比赛、集会 开幕式、联欢会早已是屡见不鲜,作为舞台节目的武术往往能起到很好的观赏效应, 这应归功于武术表演所采取的形式是舞台演出形式,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的武术表演理 所当然的结合了灯光、音乐、背景、音响等艺术手段,其艺术化程度远远大于竞技武 术或武术健身项目,也有着强烈的商业化倾向。”[12] 关于武术套路的表演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研究者们关注的又一个重点。在《西安 市武术表演市场开发研究》在文章中提到:”武术表演应与文化相结合”[,13]舞台武术 套路表演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主要是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套路展现的更加艺术 化,而武术套路本身就具有的表演艺术价值,通过舞台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是自身 的表演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完善,还为观众的观赏需要提供了新的形式与内容。刘占鲁 等人在《武术套路表演商业价值开发模式的研究》一文中认为:”从演出内容上,充分 考虑当前社会观众的审美情趣,用开放的态度组织武术演出内容,实现武术技术与舞台 艺术的完美结合。”他们还认为:”把武术套路表演搬到舞台上,配以现代的灯光音乐, 并不只是为了使演出热闹,更好地运用舞台布景,可以使套路表演更为传神”。[14]这两篇 文章中都将武术套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论述。韩红雨等人在《对 加快发展国外武术表演市场的初步研究》中认为:”武术表演市场的开发,是为了满 足广大爱好武术消费者的观赏需求而举办的各类武术表演经营性活动。”从这句话中 我们得知在国外的舞台武术表演也受到了人们的欢 迎,并且有大量的观赏者。他们还 认为:”目前国内外武术表演市场发展较快,体育大环境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快开发国 外武术表演市场的步伐。[“15] 栗胜夫、邓杰在《武术表演市场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的 研究》一文中说:”武术的商业演出是带动其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是研究武术产业市 场化运作的切入点。”[16]由此我们可知,发展武术表演对武术的产业市场运作具有一 定的辅助,同时从国内外发展的情况来看,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发展关系着国内外的 8 武术宣传,因此在要加快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发展。有的学者在文章中提及了武术在 舞台表演艺术中的灯、光、景、服装、道具的运用,并认为通过运用了这些舞台表演 的艺术手法能提升武术的表演效果。对舞台武术套路表演的市场化、艺术化、社会价 值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发展需要与建议。 5.9、研究的现状 影视,〖Movie & Television〗电影和电视的合称。影视作为一门综合的 艺术,其本身就是多门艺术的结晶体。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又是一种文化 现象。因此,影视具有双重属性。现代影视传播在国家重大事件中的角色 研究的理论具有多元性和交叉性,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 传播学理论;? 文化学理论;? 影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 4 影视具有媒介属性,电视台和电影院播放的影视节目,针对大量的、 异质的、匿名的受众的传播;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在时间安排上通常可以 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在特征上是稍纵即逝 的。 [4] 对影视传播的研究,很多 是围绕”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问题展开, 如李万来的《电视传播与政治》、艾伦(Allen, Robert Clyde)的《电视与当代批 评理论》(Channels of discourse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李文明的 《新闻评论的电视化传播:《焦点访谈》解读》等等。 影视具有文化属性,影视文化是一种发展着的动态文化,是当今视觉消费时 代以视觉形象为基础,以影视为载体,以现代传媒为动力支撑的大众文化。影视 作品从外在表现到内在蕴含,都会被文化打上深深的烙印。狭义地讲,”影视文 化”指的是电影、电视共同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影视艺术及其对生活 的影响;广义地讲,”影视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 [5] 。 有不少专家学者是围绕影视的文化传播来展开研究,如陈默的《影视文化学》和 《电视文化学》、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李幸的《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 样性的现实与前景》、黎风的《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等等。 作为视觉形象生产的重要载体,从影视自身属性展开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 面。比如张晓锋的《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袁智忠的《影视传播概论》、 南野的《电视:影像的重述世界》、史可扬的《影视传播学》等,就是针对影视 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影视传播的内容和功能;影视传播 的符号和语言;影视传播的形态和过程;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影视传播的文 化美学品格等来进行研究的。 同时,对于受众的分析也是影视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诸如莫利(Morley, David)的《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利 文斯通(Livingstone, Sonia M.)的《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Making sense of television : 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 interpretation)、黄会林的《影视受众调查与 研究》和《影视受众论》、以及李法宝的《影视受众学》等都是运用心理学的理 论解读受众,研究现代影视传播。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五种研究方法 ? 文献调查法。广泛查阅关于影视传播方面的文献资料,及时追踪现代影 5 视传播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在掌握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本文的创 新点与突破点。 ?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家重大事件中影视传播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归纳 和说明现代影视传播在国家重大事件中的角色,对我国影视传播今后的发展提出 可借鉴和可行性的思路。 ? 比较研究法。比较和分析各国影视传播在重大事件中的不同表现,找出 应该总结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并试图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影视对外报道策 略与技巧。 ? 调查问卷法。通过制作、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系统地、有效地收集资 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概括。从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以及对相关问卷的 数据分析活动,找寻可以支持本文观点的相关数据。 ? 重点访谈法。个别资料仅仅通过文献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并不能完全 获得,这就需要采用重点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手段,根据事实得出科学的结论, 体现出某些案例的突出经验和特质。 文中除了笔者对现代影视传播主要特征的归纳与梳理外,更多的是笔者从规 范化和学术化的角度对现代影视传播在重大事件中的角色及其完善策略作了系 统化、理论化的研究。 6 5.10、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影视产业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过去一味 注重影视的宣传教化功能,影视业长期以来没能被正常地当成一项经济活动,也因此很 少被纳入产业的视角中来进行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目前主要是针对我国影视产业化过 程中的如何进行制度变革、观念转变、产业调整、竞争力提升以及加入WTO后影视产业 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王庚年在对”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态势”(2001〔’〕) 的研究中明确地提出影视产业的体制改革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影视至今仍处 在一种”前产业化阶段’,,计划经济带来的垄断、保守、僵化、消极和违反市场规律等 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影视事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只有进行影视产业化,影视业才 能释放出巨大的产业潜能。李怀亮(ZO02[zJ)在”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 一文中指出入世后我国政府应以法律的形式肯定电影作为产业的性质,进一步加大对民 族电影补贴力度并深入改革现行补贴方式,让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政府保护措施发 挥更深层次的作用,能够激励和支持产业化进程。熊澄宇(2005叻等研究证明进行 影视产业化就必须形成产业价值链,保证影视产品能够合理地在价值链体系中实现价 值。而且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拓展产业发 展空间和服务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广播影视 产业由模拟转到数字的升级换代。李晓强(2003〔勺在对”关于影视产业的再开发”的 研究中提到能够主动研究影视产业再开 发显得尤为重要,主动的商业策划是影片成功与 再开发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在影视产品取得轰动效果后,后续产品的市场开发会带动相 关产业的繁荣甚至会推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 孟建(2001,在对加入wTO后我国影视业所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后认 为,我国影视业应有的态度是积极赞同,全面回应。只有在开放中才能保护我国的影视 产业,在竞争中才能发展壮大我国的影视产业;而正确看待差距,我国影视业才有所作 为。并在产业规划、资源使用、生态环境等方面要持有可持续发展的战月略。徐东华 (2004〔哪认为我国影视产业处于成长期,面对西方实力雄厚的影视集团竞争和即将入 世的严峻考验,需加快产业资本重组,扩大融资渠道,参与国际分工,推进影视业国际 化发展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一章影视产业概述 第一章影视产业概述 5.11、课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至今为止,影视艺术诞生已逾百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影视技术的发展也日渐发达, 其艺术表现力愈来愈丰富。同时,影视艺术理论研究也从无到有,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 善的理论体系,其中影视理论家对影视语言体系的研究包括影像(视)、声音(听)、题材、 主题、结构、情节、细节、人物、色彩、剧本创作等基本元素。另外,关于中国少数民族题 材影视作品的著作颇丰,如黄佳明的《五彩祥云——散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赵卫防的《缝 合与间离——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种评析》等,对中国少数民族影视艺术的创作、美学、 经 验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这些对本人论文的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需要说明的一 点是,由于电影和电视这两种艺术形式在传播特性、审美特征等许多方面有较多的共性,因 此在本论文中就以”影视”统而代之,不再分开论述。 我国东乡族的研究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进行民族识别工作而逐步展开, 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是从 1956 年的民族语言调查和 1958 年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开始。 改革开放以后,对东乡族的研究重新启动,尤为可喜的是本民族的研究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 推动了东乡族研究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成果有《东乡族简史简志合编》、《东 乡族调查资料汇集》;马自祥的著作《东乡族》、《袅袅话东乡》;汪玉良的著作《米拉尕黑》 及其现当代东乡族文学作品;马自祥等编著的《东乡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等,还有许多 学术论文、著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东乡族的历史文化作了详尽的研究。 东乡族学术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学术成果更多只是在学术领 3 域起作用,而学术成果的传播效应和社会效益却很难真正发挥出来,在影视领域的展示更是 微乎其微。同时,影视创作者因为缺少对东乡族文化的整体关注和人类学知识的必要储备, 从而导致东乡族文化的研究和东乡族影视作品创作、传播之间的脱节。 本论文的意义在于从理论上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对东乡族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结合影 视艺术语言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元素(影像、声音、影视剧本创作),借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 影视作品的成功创作经验,探索通过影视平台展示东乡族文化、弘扬东乡族民族精神的可能 性和途径。 由于东乡族聚居地 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条件等较差,成了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闭塞的 地区,长期的相对封闭,使得东乡族生活文化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生态的特征,而且通过这 些生活文化特色,生动地体现了东乡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当代文明也通过各种方式慢慢渗透到这偏僻的山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东乡族传统文化与 现代意识的冲撞。而对于影视艺术来说,影视艺术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国际性,也才越具 有生命力,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影视艺术繁衍生息的沃土,另一方面,影视艺术更需 要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对民族的心灵和人性进行深层次的观照才是影视艺术 向纵深发展的目标。 因此,东乡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对东乡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 视作品的补充都有积极意义。一方面,通过东乡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对传播和弘扬东乡 族的民族精神、增进东乡族和其他民族的交流、增强东乡族民族自尊心、提高东乡族的凝聚 力、提高东乡族的民族素质都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少数民族影 视大家庭里又增添了一名人数不多但独具特色的成员,使中国少数民族影视艺术更完整地向 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 4 6、研究方法、思路 6.1、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了下面 4 种方法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 1.调查法:询问动画专业师生对于动画表演的看法,加以整理、总结。 2.文献法:收集关 于动画表演及影视表演的期刊、杂志、学位论文等。通过对 动画表演和影视表演文献的收集、阅读、概括、总结,为后期的论文撰写做准备。 3.归纳法:经过对动画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有关素材的分析,归纳这两种表演的 特点。 4.比较法:对国内外动画表演的特点加以分析,比较美国、日本、中国动画在 动画表演上的差异,以此分析中国动画在动画表演上的不足。 2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 2 章 影视表演的概念及动画表演的理论研究范畴 目前,对于动画是否是一门表演艺术这个问题,仍有部分人持否定态度,他 们认为:”表演”这一行为必须由真人这一主体直接呈现出来,所有由真人通过 其他媒介以及表现手法所间接呈现出来的”表演”,不应被归类于表演艺术。对 此,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表演是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 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作品。2而动画是由动画师对作品中的 人设、表情、动作等各方面的刻画,以表演的形式向观众传达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由此可看出,表演与动画表演存在共性。 真人表演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囊括了歌唱、戏曲、歌舞、影视等等, 这其中与动画表演最为接近的就是影视表演。因此,为更好的突出动画表演的特 性,本文将着重进行影视表演与动画表演的对比分析。要进行两者的对比分析, 了解影视表演的概念以及动画表演的理论研究范畴是相当有必要的。 6.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从管理学视角研究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并吸收一 些法学、 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在”5 12”地震等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信息 公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的路径,为政府或组织在突 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应对和管理中提供一些思考和思路。本文主要分五个章节论述 我国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写作缘由、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论,即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突发事件中政 府信息公开的特点、内容和方式。第三章介绍了”5 12”地震中我国政府信息公 开的基本情况。第四章分析了”5 12”地震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以及还存 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 府(G 主导)、媒体(M 引导)、政府-媒体-公众互动(GMP 互动)三个层面提出改 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研究中,主要强调 定量数据分析对本文结论的实证支持;在规范研究中,重点以公共治理理论为主 要分析框架,为本文的最终结论的获取提供逻辑演绎支持。 8 6.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1.4.1 研究思路 1、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塔河油田内部相关报告,总结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 水分布特征和注水开发原理及效果。 2、油水分布研究 收集整理该区各井的录井、测试、测井、地震、产液和开发动态资料,分析 塔河 12 区油井见水特征和油水分布特征。 3、单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中的动态生产资料,分析研究单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效果,以 指导以后开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制定。 4、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中的动态生产资料,对具有一定连通性的多井缝洞单元分析其 注水驱油的原理及效果。 6.4、研究方法及思路 1、研究方法 本文在占有相关材料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 导,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12一巧世纪意大利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1)运用经济学和政治学方法对风险机制、政府角色、共和体制作全面的研究, 探讨其对海外贸易的促进作用。 (2)采用比较研究法对12一15世纪的西北欧、拜占庭帝国等外部环境作横向比 较,分析国际环境是意大利海外发展的有利因素。 (3)运用宗教学原理,从基督教会世俗化的角度,分析教会如何促进海外贸易 发展。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月U舌 2、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12一巧世纪意大利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第一,从城市共和国的角度入手。意大利作为重商主义的发源地,政府这只有形 的手无疑在海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部分从政府开拓、规范市场, 以及共和体制本身三个方面考察其与海外贸易发展的关系。 第二,从风险机制的角度入手。海外贸易的发展除了政府推动以外,市场本身的 发展与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部分以当时海外贸易中流行的几种风险制度入 手,考察其演变过程及 实际运作情况。 第三,从基督教会的角度入手。作为中世纪最大的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宗教团 体,基督教会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海外贸易也毫不例外。本部分在借鉴 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基督教会如何调整经济伦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及如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资金和保护。 第四,从国际环境的角度入手。意大利海外贸易的繁荣不是偶然事件,有着深刻 的国际背景。本部分从西欧的商业复兴、西北欧国家发展状况、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三 方面考察其有利因素。 6.5、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与难点 (一)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云南大学部分教师和在校本科学生教学观的现状进行 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师生教学观念现状。 2.访谈法:通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一些情况选取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师 和学生进行深入访谈,收集相关信息,以了解较深层次的原因。 3.观察法:通过跟踪课堂观察,找寻高校师生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异 同。 (二)论文研究思路 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探讨——调查问卷、分析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提出师生教学观融合的可行性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现状,主要从教师 教学观念、教学观、学生学习观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在对国内外关于教学观 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是对师生教学观的理论背景进行解析,包 括对现象描述分析学、建 构主义教学理论、观念、教学观念、教学观以及师生教学观作理论和概念上的阐 释; 第三部分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从知识、教学目标观、教学方法观、教学主体观 和师生交往观五个维度分析当前师生教学观存在的异同; 第四部分在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师生教学观存在的差异性以 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从外部条件和自身因素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在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师生教学观兼容可行性路 7 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径。 (三)创新之处与难点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研究视角上看,本论文打破原有单独研究教师教 学观或学生观的视角,从师生教学观异同比较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教 学改革,尝试通过师生教学观的兼容实现教学质量建设来探析高校教学改革的重 难点问题,最终从教学主体的视角研究高校教学质量建设;从研究内容上看,本 研究通过实证研究从微观的师生教学观层面来研究高校教学改革,突破了以往对 高校教学改革宏观层面研究的局限。从研究方法上看,本研究综合文献资料、问 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打破了原有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单 一性,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更具现实参照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难点:一是目前有关教学观的相关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这使 得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二是目前我国关于师生教学观现状还缺乏 大规模系统的调查研究,对当前教学观的现状还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这对 本论文的问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相关度较高的问卷采集到真实、 有效的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有效、准确分析也 成了本研究的另一个重难点。 8 第一章理论背景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理论背景与概念界定 6.6、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0.4.1、研究思路0.4.1、研究思路 3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发现问题 在日常临习和绘画创作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齐白石的绘画表现手法相似于吴昌 硕的表现手法,但笔者也发现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又异于吴昌硕的绘画风格;甚至在题材 的选择、绘画的表现技法上更趋向于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引起笔者的深入思考 和探究。 (2)、分析问题 搜集、考证、整理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艺术资料,将其以古代画论”六法”为理论依 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总结其艺术风格的发展成因;并以图像对比分析法和 文献研究法为主,将吴昌硕和齐白石的作品按照”六法”理论,依次进行全方位的纵向 比较研究,分析出吴昌硕与齐白石绘画风格之间的继承与创新。 (3)、解决问题 通过结合”六法”理论的全方位分析,论证出吴昌硕和齐白石写意花鸟画风格形成 的必然性、时代性及创新性。最后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对有关中国写意花鸟画在当代 背景下的创新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 6.7、研究思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道德的要求有多层性。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所特 有的互相渗透性,通过儒家文化对中国伊斯兰 教的忠孝道德观的渗透和影响可以成为整合社 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引导中国伊斯兰教忠孝观的积极因素为社 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6.8、研究方法 本文撰写初期在广泛阅读音乐理论方面及相关学科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注重 科学的田野调查,联系民族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 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树立历时和共时的观念,以整体的观点、 相互制约的观点、有序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为立论依据,对乌春的本体结构及其 内部元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性考察。 1 6.9、研究方法 2.2.1 文献搜索方法2.2.1 文献搜索方法 由上文可知,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在 CNKI 中收录的,研究蒙古族影视资源 的中文文献。 CNKI 的英文全拼是: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意思是: 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 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并且实 现增值利。在 1999 年 6 月,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共同创建 CNKI。CNKI 是全球信 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跟据统计数据分析,CNKI 网站的内容数量大于目 前全世界所有中文网页内容的数量总和,可谓世界第一中文网。CNKI 的信息内容是 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内容有 明确的来源、出 处,内容可信可靠,比如期刊杂志、报纸、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利等 等。所以,CNKI 的内容有极高的文献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 学决策的依据。 使用 CNKI 数据搜索关于蒙古族影视资源的文献,笔者使用的搜索步骤是: 第一步,使用搜索条件搜索;第二步,筛选有效文献;第三步,使用有效的引文网络 拓展搜索相关文献。 2.2.1.1 第一步,使用搜索条件搜索 搜索条件 时间 1949 年—2012 年 内容搜索条件 主题搜索 6 搜索关键词 蒙古 并含 影视 蒙古 并含 电影 蒙古 并含 电视剧 蒙古 并含 动画 蒙古 并含 纪录片 蒙古 并含 音乐电视\MTV 蒙古 并含 广告 蒙古 并含 节目 草原 并含 影视 草原 并含 电影 草原 并含 电视剧 草原 并含 动画 草原 并含 纪录片 草原 并含 音乐电视\MTV 草原 并含 广告 草原 并含 节目 为了使搜索到的文献全面、有效,笔者使用的搜索关键词如上表所示。 “蒙古”这个搜索词的使用可以替代以下搜索词”蒙古族”“蒙古族服饰”“蒙古 族音乐”“蒙古族文化”“蒙古人”“内蒙古”“蒙古民族”等等; “草原”这个搜索词的使用可以替代以下搜索词”草原民族”“草原音乐”“草原 文化”“草原题材”“草原文学”等等; 第二列关键词的选择是由于,影视资源可以包含以下种类的的资源:电影、电视 剧、动画、MTV、广告、宣传片、电视台的片花、视频、纪录片、教育类节目等。 使用以上所述的搜索条件,共搜索到不重复的文献 302 篇。 2.2.1.2 第二步,筛选有效文献 按照上述搜索条件搜索出 302 篇文献资源,并不是所有的文献资源都是针对中国 地区蒙古族影视资源进行的研究,比如,使用搜索词”蒙古”并含” 电影”,就会搜 索出针对蒙古国电影发展的研究;使用搜索词”草原”并含”电视剧”,就会搜索出 同样有草原文化的藏族地区电视剧的研究文献。 笔者将所有的不是本文研究范围的文献筛选掉,只保留其他有效的相关文献资 源。笔者共筛选出 135 篇文献资源。 2.2.1.2 第三步,使用有效文献的引文网络拓展搜索相关文献 笔者使用 135 篇有效文献的引文网络查找未搜索出的相关文献,共查找出 7 篇 7 未搜索出的研究蒙古族影视资源的相关文献,所以文献总量为 141 篇。 使用引文网络拓展的相关文献仅占总文献数量的 5%,这也侧面说明了笔者使用 搜索条件的有效性。 6.10、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将从漫画与漫画改编史入手,运用归纳、个案分析、综合、比较等方 法,对漫画改编影视的手法、题材、各地域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成功作品,总结成功因 素,从而分析,推想适合我国内地改编可运用的手法,呼吁创意产业部门注重漫画与影 视互哺的作用。 2 漫画再创作分析 6.11、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有关影视审美文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包括文化的含义,文化 的类型和构成;大众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内涵界定;影视审美文化的人文精神。 第一章 绪论3 第二,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品格的阐述,选取了审美文 化的几个的显著品 格加以论述:1、面向大众的叙事方式;2、引导大众积极参与的文化休闲性质;3、 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消遣娱乐功能;4、现代人性的弘扬与当代精神的延伸。 第三,阐述了影视艺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艺术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 史,艺术首先应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因此本部分论述了人的生存的内涵。影视 艺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主要包括:对个体生命摧残的关注,对爱情的深刻 思考,对教育现状的关注,对都市人躁动不安情绪的审视等几个方面。 第四,论述影视审美文化中的人性美,将人性论概括为有善有恶论、无善无 恶论、性善论、性恶论;阐释影视审美文化中人性的表现:生命意识的张扬,人 生苦难的超越,理想信念的坚守,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发觉现实层面的人性,以 及赞颂理想层面的人性。 第五,无论是中国的影视审美文化,还是国外的影视审美文化,或是以何种 艺术手段来表现人文关怀与人性反思,都是在寻找人生的真善美,广大观众通过 鉴赏可以打破一元文化观念,开拓多元文化审美理念实现自我超越,构建完美人 格,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本章这种论述了影视 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文献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 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教育科学理论 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笔者在进行本研究前,大量参阅了相关文献,对影视文化 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尽了解,继承了前人研究的素材和成果,也从中受到很大的 启发,对人性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第二,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一种较新的方法, 即对研究对象进行”质” 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 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 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的目的。 第三,案例分析法。由于影视文化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影视作品,因此应用 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将理论问题直接呈现出来,克服大量文字说明的枯燥性,便于 简化说明,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供直接的现实支撑。 第四,跨学科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 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研究本文内容时,笔者借助了电影美学、影视艺 术、影视文化、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哲学几个相关学科的多种理论、方法 和成果,经研究再从整体上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整理。 第五,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属于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 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影视文化 4影视审美文化语境下的生命意识与人性反思的研究在虽然较多,但仅限于某一部电影的研究,进行全面研究的并不多见,因 而本文借鉴已知的部分相关知识,进而探索和研究了人性反思的一些理论,力求 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人文终极关怀结构。 作者主要的创新点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思路上的创新。从目前理论来看,有些学者仅借助某一部电影、某一 部电视剧阐释其中的人性问题。然而,笔者通过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及研究发现, 影视作品中的优秀之作,都是对某部作品人性的赞美与反思。文章在逻辑上较为 清晰,行文内容借鉴了很多前人理论,但在此基础上却又有所创新。因此在构思 本文的框架时,就将影视 文化中的人性问题作为基础理论来构建。 其次,内容上的创新。正如前面所说,目前理论中,有些学者仅从一部作品 来研究或阐释人性,而笔者认为人性是复杂的又是统一的。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优 秀的影视作品整合与梳理,从而对做出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最后,研究方法的创新。文章在采用了传统的行文方法基础上,还采用了应 用于本领域较少的探索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探索性研究,力求开拓出部分新的理 论平台或交叉学科理论平台,准确而详实的论证本文的观点。 7、相关技术 7.1、国外相关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对 YIG 旋磁滤波器工作原理、 微波电路设计、磁路设计、耦合设计、YIG 材料配方、制作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同时(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这个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并且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军事电子装备(EW 的侦察接收、 ECM 和 ECCM)等系统中,使 YIG 磁调滤波器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国外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2] [3]: ?YTF(YIG 旋磁滤波器的缩写)的工作频率向高低端扩展,其低频端可下 到 200MHz,而高频端则达到 110 GHz; ?超宽多倍频程 YTF,即单只 YTF 可覆盖 1~18 GHz,2~26.5 GHz,3~44 GHz 等的超宽频率范围; ?宽瞬时带宽(3dB 带宽)的 YTF,标准 YTF 的 3 dB 带宽一般在 20~40 MHz, 而宽带接收机要求兼顾信号截获率和选择性,需要瞬时带宽很宽的 YTF。目 前, 国外已出现 3dB 带宽在 100~600 MHz 的 YTF。 ?小型化与高扫速是 YIG 旋磁滤波器发展趋势。 美国、俄罗斯等已相继研制出从 L 波段到 K 波段的一系列旋磁滤波器,并已 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系统与高端测量仪器中,在这个研究领域,目前已有 Watkins-Johnson 公司、Avantek 公司、Ferretec 公司、Micro Lambda 公司、Omni YIG 公司等数家公司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这些公司的 YIG 产品代表着国 际先进水品。 目前国内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为代表的旋磁滤波器技术水平 与国际常规产品水平差距较小。在满足国内实际需求方面有其独创的特色。 7.2、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和研究现状1.3.1 国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M.S.Beck 教 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从克服相关流量测量技术的不足出发,首次提出”流动成 像(Flow Imaging)”的概念,并致力于研制以电学敏感原理为基础的过程层 析成像系统,于 80 年代后期,推出了第一台针对油气两相流和气固两相流 检测的 8 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并于 1990 年进一步改进为 12 电极的电容 层析成像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此外,从 1988 年开始了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研 究。同一时期,美国能源部研究中心研制出 16 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用于 流化床中的空隙率分布的研究。上述过程层析成像系统的优点是成本低,实 时性好,结构简单,适于工业现场应用(无辐射危险);缺点是分辨率低,精 度有限。 90 年代初,受欧盟科技委员会支持,为期 4 年的”欧洲过程层析成像 联合行动(European Concerted Action on Process Tomography)”得以开展。 “过程层析成像”概念被首次提出,其间进行了超声,光学,辐射,放射以 及核磁共振技术在过程层析成像中的应用研究,并于 1992 年至 1995 年,分 别在英国、德国、葡萄牙和荷兰,召开了 4 届学术会议。受美国工程基金会 支持,1995 年和 1997 年分别在美国和荷兰召开了过程层析成像前沿技术会 议。1996 年 7 月,受英国政府资助”工业过程层析成像虚拟中心”成立, 该中心于 1999 年 4 月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工业过程层析成像技术世界大会 (The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Industrial Process Tomography)”。会议对近年过 程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全方面的回顾,在地质勘探与环境方面的典型 工作是美国劳伦斯利菲摩尔实验室的”ERT 技术在美国核废料场特征鉴定 计划的作用”、西班牙学者采用 ERT 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在气液两相 - 6 - 流测量方面,英国的 Leeds 大学 William 教授的”ERT 技术应用于水力旋流 分离器的工况监控”;在流化床及风力输送物料系统的监测方面,美国的杜 邦公司的 David.M.Scetl 和澳大利亚的 Csiro 公司的 R.B.White 等人采用英国 过程层析成像公司 PTL-200 型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监测流化床的运行工况, D.neuzfer 和 A.Arko 等人运用 ECT 系统对粉状物料风力输送的控制;在油 水、油气流型识别及流动参数在线检测方面,挪威比尔根大学教授 E.A.Hammer 博士等人采用 ECT 技术对三相流的计量方法有所改进。之后, 2001 年和 2003 年分别在德国和加拿大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世界工业过 程 成像会议,会议以硬件系统、图像重建算法、过程成像技术在工业过程、环 境监测等方面应用为主题展开了全球性的研讨[9]。2004 年相关检测成像会议 在波兰的 Lotz 理工大学和中国的浙江大学举行[10][11]。2005 第四届世界工业 过程成像会议在日本 Aizu 召开。由中国测试学会主办,澳门科技大学、东 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欧美克科技联合承办的 “第五届国际多相流测试技术会议(5th ISMTMF)”于 2006 年 12 月 10-13 日 在澳门、珠海举行,第二届过程层析成像国际讨论会(IWPT-2 Macau)同期在 澳门举行[12]。 目前,过程层析成像已从实验研究开始向应用方向发展,过程层析成像 技术在两相流、多相流测试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应用 8.1、IL-12 抗肿瘤机制及应用 肿瘤免疫基因疗法因其安全性、特异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备受关注。基因治疗是运 用不同的转导技术,将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直接导入体内,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反应,改变肿瘤宿主自身的防御机制,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生长。细胞因子作为一类 免疫刺激因子,在免疫基因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 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10]。 IL-12由两个亚基P40和P35经过二硫键连接而成,它主要由直接接触抗原的细胞产 生(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产生,以二聚体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参与机体 的免疫反 应[11],可以激活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如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淋 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生成[12]。肿瘤靠着新生血管的发生来为自身提供营养 以便生长扩散转移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血管形成必须依赖其的激 活,迁移并最终形成血管腔,研究发现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被肿瘤微环境修饰,使其 有利于血管形成[13,14]。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肿瘤细胞分泌的 VEGF和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形成新生的肿瘤血管。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15]。IL-12可高效诱导IFN-γ产生,并通过促 进趋化因子及IFN-γ诱导蛋白10(IP-10)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造成肿瘤细胞缺氧, 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16]。迄今为止,IL-12的抗肿瘤作用已被多位学者证实,Chang 等[17]证明瘤内注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IL-12基因对体表肝移植瘤具有明显的 疗效。Heinzerling等[18]也证实瘤内注射DNA编码的人类白细胞介素12对转移性黑色素 瘤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疗效较好。Wang等[19]将无肠腺病毒携带IL-12基因治疗小 鼠肝癌, 明显抑制了肝癌的生长。 8.2、2E12 铝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2E12 铝合金是高纯的 Al-Cu-Mg 系合金,是在 2A12 铝合金基础上通过 合金的高纯化和调整合金的化学成分,进一步降低粗大化合物的体积分数, 从而使合金的断裂韧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它与 7175 和 2C12 铝合金的应用 被认为是”铝材在飞机上应用的一个新突 破”。2524-T3 铝合金被认为是新一 代飞机蒙皮的首选材料,在保证合金强度及其他性能与 2024-T3 相当的情 况下,合金的疲劳强度提高 10%,断裂韧度提高 20%,并且在 AMS 标准中 首次规定了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使该合金成为一种真正的损伤容限 合金。 同 2024 合金相比2,E12 铝合金具有更为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及优良的 断裂韧性与抗疲劳性能,2E12 合金被认为是目前最理想的飞机蒙皮材料, 该合金首先在波音 777 飞机上获得应用,最近又应用于 A380 大型客机。目 前,2E12 合金的工业化应用研究已在国内开展,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速 发展,开发并研制出具有优良使用性能的飞机蒙皮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 社会意义[6,20~24]。 8.3、IL- 的临床应用 抗感染作用 IL-12 可促进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增殖及杀伤作用,它将 NK 细胞和巨噬细胞 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与 Th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联系起来 [70,71],从而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Hondowicz 等[72]的 BALB/c 小鼠实验表明,腹 腔注射 IL-12 可增强小鼠抗利什曼原虫的能力。而 Lehmann 等的实验中[73],去除 了小鼠的 IL-12p40 基因,抑制了 Th1 型免疫,实验小鼠对沙门氏菌的感染率增加。 在流感病毒的早期,IL-12 通过激活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诱导产生 IFN-γ,在病毒感染早期可抑制其复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疾病中可起到早 期预防作用[74]。另外Greinert等[75]以及Gumbi等[76]分别给予进展期结核患者与HIV 患者辅以 IL-12 治疗,一段时间后,结果感染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这可能与 IL-12 诱导的 Th1 型免疫应答增加及 IL-2、IFN-γ 分泌的增加有关。 调节免疫作用应用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外周血中的 IL-12 与 IFN-γ 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并且 IL-12 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经治疗病情好转后 复查 IL-12 含量较前下降[77]。IL-12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多元性,在不同自身免疫 性疾病中表现为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IL-12 诱导并促进 Th1 细胞介导体液免疫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Zhao 等[78]的研究发现,间断注射 IL-12, 51 对患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非肥胖型小鼠有治疗作用,而大剂量的外源性 IL-12 则可加重病情或导致?型糖尿病的发生。这可能与外源性 IL-12 增加小鼠胰腺 Th1 细胞聚集,而无 Th2 细胞与之拮抗所致。Li 等[79]的研究发现,大剂量的 IL-12 可 对患有使胶原性关节炎的小鼠起保护作用。 抗肿瘤作用的应用 IL-12可以增强CTL等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 活化,促进Th1型免疫应答,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IFN-γ的表达,抗肿瘤血管 生成。无论在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肿瘤的免疫反应中,IL-12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 和细胞因子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80、81]。其它多种细胞因子对IL-12抗肿瘤作用具有 协同作用。在体外联合应用IL-12/IL-2,可明显增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L-18 是最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诱生IFN-γ产生的作用;联合应用IL-12、IL-18 可以更有效地刺激Th1细胞产生IFN-γ,其抗血管生成效果明显大于单独使用,具 有协同作用[82]。此外,IL-12 还可与共刺激分子B7.1协同促进免疫效应细胞的激活, 促进Th细胞的增殖激活,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局部放疗可直接破坏肿瘤细胞, 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显露肿瘤抗原,以及引起炎症细胞聚集,此时给予IL-12 治疗则抗肿瘤作用更为明显,众多研究表明,与单独应用化疗相比,化疗联合IL-12 应用,其疗效可提高约2.2~2.7倍,在肿瘤原发灶缩小的同时,转移灶也明显减少。 理想的IL-12联合化疗方案,必须满足以下3条:(1)IL-12及化疗药物对该肿瘤具有 疗效性;(2)IL-12抗瘤疗效与其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应使用最大耐受量;(3)尽量早 期使用足量、敏感的化疗药及IL-12, IL-12通过诱导的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有效杀 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预防其复发[83]。 大量动物实验结果[84~87]显示,IL-12对恶性黑素瘤、肝癌、肾细胞癌、结肠腺 癌等二十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防治效果,结果表明IL-12对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可有 治疗作用。亦有动物实验结果[86]表明,IL-12的抗血管形成作用被看着抗肿瘤作用 的关键,应用IL-12的动物实验显示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均明显消退。 IL-12并不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而是通过促进白细胞对IFN-γ的表达,增 加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释放,从而抑制TGF-β产生,间接抑制血管生长因 52 子(VEGF)、抑制肿瘤诱导的血管形成[88]。此外,IL-12能增强NK细胞IL-2R、IL-4R、 TNFR以及肿瘤细胞HLA-DR、ICAM-1表达,从而抑制肿瘤内血管形成[88]。另外 Robinson[89]发现,巨噬细胞在IL-12的糖基链经二硫链p40的趋化下,可以向肿瘤部 位移动;从而增强免疫应答,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动物实验模型中,IL-12 对多种肿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Moschetta 等[90] 对小鼠 B16F10 黑色素瘤采取腹腔内注射 rmIL-12,荷瘤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并 发现其生存时间与 IL-12 的剂量呈正相关性;IL-12 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T 淋巴细胞, 而不是 NK 细胞,一步地研究发现,起作用 T 淋巴细胞亚群主要是 CD8+T 淋巴细 胞,而不是 CD4+T 淋巴细胞;实验表明,IL-12 对 NK 细胞缺失的荷瘤小鼠仍有治 疗作用,而对裸鼠的作用明显降低,这与 IL-12 的作用原理相符。大量的动物模型 实验中,IL-12 的抗肿瘤作用良好,目前 IL-12 的应用已进入临床?、?期试验, IL-12 基因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乳肾癌、腺癌、黑色素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等晚期肿瘤,并取得了一定疗效[91~93]。 但进入临床研究中,Atkin 等用静脉注射重组人 IL-12(rhIL-12)方法治疗恶性 肿瘤,直接使用 IL-12 可出现感冒样的症状,随着剂量增大,其毒副作用也随之增 大,甚至可出现呕吐、发热、白细胞减少、肝转氨酶升高、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 IL-12 的体内半衰期为 5.3~9.6h[94]。Leonard 等[95]在 IL-12 基因治疗肿瘤的?期临床 应用中,当给予当剂量达到 500ng/kg 时即出现十分严重的毒性反应,大多数患者 不能耐受连续治疗,接受治疗的 17 个患者中,均出现了轻重不等的不良反应,其 中两个患者死亡。 由于IL-12的调控机制复杂,抗肿瘤机制具有异质性,在临床?期试验中不良 反应甚多,因此,怎样充分利用IL-12的抗肿瘤作用,且最大程度的减少副作用将 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IL-12与其他细胞因子、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分时相、 分时序的综合性治疗可能是将来的发展方向[96]。 8.4、美国与中国动画电影中国背景元素应用的异同 都是从中国特殊的文化体系中吸取营养而构建出来的,是由前人的努力所得到 的。这些成就充分向世界展现中国动画所应该具有的中国味道。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沉淀了五千年历史、积淀了深厚文化的古老民族。它的传 统文化令很多西方人着迷,西方人对华夏文明一直抱有很强的好奇心。从丝绸之 路开始,到新航路的启程,随着世界的经济发展,我们文化的神秘面纱也渐渐地 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渐渐向世界展示并获得世界观众的 认可。《功夫熊猫》本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可是制作团队派创作人员去中国进行 了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搜集大量的中国资料并将它们应用到电影之中,所以我 们才能够在电影中看到大量的中国背景元素,比如:气势磅礴的宫殿、体现我国 风水文化的山庄布置、墙面的设计、屋顶的装潢、阿宝家面店的菜板、悬挂在门 口的红灯笼以及灯笼上倒立着的福字、作为支付媒介的金元宝、浣熊师傅的笛声 中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画外音,代表着我国不同功夫的五个有着盖世神功的大 侠。 《功夫熊猫》中还加入了许多的中国哲学理念,并且也渗入了一些道家思想。 在这个电影中,大师乌龟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我的朋友,你的思 想观念就像这水一样,如果水波开始摇动,就很难看得清晰,但是一旦它得以平 静,答案就已经清晰可见了。”中国的哲学内涵在乌龟师傅的话中得到很好地体 现。大师给我们阐释了一种很高的境界,身处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我们只有做 19 8.5、”记忆”在声乐演唱和表演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定义 我们能将每一个瞬间所感知的东西保存下来,我们能够根据已经得到的信息进行分 析和推理 所有这些依靠的都是”记忆”。记忆是一种电化学信号的作用过程,期间 神经元依靠突触穿过与神经系统连接的介质相互作用交换信号。?圣 巴西奥曾说”记 忆是想象的橱柜、推论的宝库、良心的国籍和思想的智囊室。”?其实我们的记忆就像是 一个”隐形的照相机”,那里面隐藏了我们个人隐秘的东西,这些记忆准确的反映了我 们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事实上,我们身边的音乐现象影响着我们记住什么,记得是否准 确,同时我们的记忆又影响并且改变着我们的音乐生活。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时效,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电影就是人们利用瞬时记忆把一个 个静止的画面呈现在我们脑中里形成连续的动作。而被我们编码的一些长时记忆往往可 以保留一生,可谓”刻骨铭心”。通过记忆被编码和读取的方式记忆分为外在型和暗示 型。我们在学校大多学习的内容都是外在型的,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努力去做的。而暗示 型记忆往往代表了许多我们最初的”记忆”,包括很多生存技巧,比如捕鱼等。外在记 忆更可塑,内在记忆更稳定。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想不起来?西格 15 蒙得 弗洛伊德曾说”我们能记住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其实忘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它在帮助我们维持我们的平衡。如果我们在脑中重组事件顺序,具体情形以及相关概念 或按字母表顺序查找可能的联系,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找到丢失的线索。比如在学习意大 利歌曲演唱的时候,如图所示: 我们可以依靠发 音,单词拼写和音调来记忆歌曲,想要记起时可以通过声音、图像 以及具体的含义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演唱 caro mio ben (我亲爱的)这一句歌词,要 首先懂得歌词的含义,理解的去加强记忆,更有助于我们对意大利语言的准确学习和把 握。我们的大脑大约有 1000 亿个脑细胞,容量大的可以建立无数的细胞连接。你学习 的知识越多,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你的记忆就会增长的更快,可以使你的记忆加强的程 度越来越深。但是尽管一些人记忆超群,并且拥有特别的听觉、嗅觉、味觉等,但大多 数人是要通过学习如何记忆的方法才能展现更好的记忆力。 三、”记忆”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意大利歌曲演唱的时候之所以讨厌记忆意大利语是因为它们是凌乱的、繁 多的、毫无关联的,会让人产生枯燥的心理。当这些枯燥的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的潜意识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然后潜意识就帮助我们快速的忘记这些东西。这就是 我们为什么越是想快速记住那些枯燥的事物,就越是记不住。此外,心理学家通过实验 16 证明,人们偏好记住有情境的、具体的事物,不喜欢记住零乱的、单独的、抽象的事物, 因此要想提高记忆力必须精确地对信息元进行编码,在记忆的过程中维持并增强信息 元,最后由联想或提示的方法引出信息元。通过”情境的联想”能让你一下子记住枯燥 的,并且毫不相关的事物,不信你可以试试看。比如演唱意大利歌曲《紫罗兰》时,运 用联想情境的记忆方法,来表现紫罗兰花的芬芳吐艳,花瓣的鲜艳欲滴,使得声音富于 弹性,气质优雅。谱例如下: 我们的记忆系统像一只”蜘蛛网”,各种记忆内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 们相互联系,相互激活。但是每个人的记忆也有一定的 局限性,特别是在声乐歌曲创作 领域,如果我们能采用群体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分享每个人的知识和思路,互相启 发,互相修正,互相激活对方的”记忆编码”,这对于我们解决实际声乐歌曲创作应用 17 中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相互交流的这种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被自己忽视的并与他 人意见不一致的一些信息、角度,从而弥补了我们每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都会存在的缺 陷,使我们能更准确的看待问题,做出更客观的决定。 四、”记忆”的应用 记忆的方法是一个辅助学习的方法,吕贝卡 拉普在《运用记忆》说:”所有人都 是热心的记忆收藏家。”?美国教育部 1989 年出版的《什么在起作用》总结说:”记忆术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记忆更多的信息,而且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可以保持很长的时 间。”?这些记忆策略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学习,以声乐学习为例。首先我以饱满的热 情来学习歌曲《长鼓咚咚敲起来》这首作品。其次了解作曲家金凤浩及写作背景,然后 我准备几只彩色的笔和一张纸。根据初步接触这首作品后,把我所听到的内容,所想所 感用旋律线表示出来。接下来我逐次词句的分析乐谱,包括钢琴伴奏 以上的过 程就是对信息元进行编码。接下来的一周,我每天练习这首歌曲,在脑海中反复思考, 以便熟练的掌握材料,对神经元进行加工来增强记忆。在此过程中并让导师指导,和同 学们交流,作品的记忆就变的形象而深刻。如果某一天我在看到或者听到与之先关的词 汇,比如”朝鲜”,”长鼓”等相关词汇时,就会勾起我对这首歌的记忆。人的大脑就像 电脑一样,需要输入,存储,调出。而上例中的歌曲内容就相当于文件,”长鼓”等词 就是文件名,非常方便并且稳定的储存在大 脑中。合理正确的运用增强记忆的方法,对 于准确生动的表现声乐作品有重要意义。 18 8.6、”想象”在声乐演唱和表演中的应用 一、”表象”与”想象”的定义 表象是指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头脑里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 想象表象。记忆表象是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如果从中提取素材,进行加工改 造,就能形成想象表象。?想象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 必要条件,它同感知,记忆等同样是客观事物的认知活动,它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 7 经过对原有表象的改组,实现了由感知到思维的过渡。?表象前承感知后启思维,为加 工那些旧形象架起桥梁,而创作新形象是想象的典型特征。达尔克罗兹说:”艺术是由 想象、思想和情感构成的,思想熔炼想象,而且赋予想象以形式,而想象使形式充满生 机,情感则使思想和想象的产物高尚化,并为它们提供情感色彩。”? 二、”想象”的分类 想象根据有无目的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没有任何目的,也不经过任何努力的 想象就是无意想象。比如你听到的《龙的传人》这首歌曲,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龙” 的形象来。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为塑造某种事物形象而进行的想象活动就是有意想象。 在有意想象这个过程中,人的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想象的创作程度不同,想象 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绘或图形示意,在 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比如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观众可以通过我们 的演 唱和表演产生再造想象,体会歌曲的美感。如果没有再造想象,人们就不能取得间接经 验,通过再造想象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直接经验,在自己的头脑里产生间接经验,从而 扩大我们的认知领域。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目的,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比如作曲 家王立平先生在《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的时候,王先生拥有强烈的创作动机, 当他听到《红楼梦》原著要被拍成电视剧时,他主动请缨为电视剧写主题曲,他用了大 约四年的时间,一首美轮美奂的作品《枉凝眉》诞生了,每当我们听到”一个是阆苑仙 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 虚化 “的时候或者再演绎的过程中,都会被这优美的旋律所感动,仿佛在我们眼前 展现了曹雪芹所讲述的每一个故事。 幻想是人们对未来前景和生活进行形象化的设想,这种设想包含了主体对美好前途 的创造想象,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独创性”,幻想是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从实际出 发,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又以现实生活发展规律为依据,且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就是”理 想”。?在声乐演唱中我们应该培养广泛的爱好,多在脑海中对演唱作品进行具体形象化 的想象使得演唱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感染力。 8 联想是由当前一种事物或形象想起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或形象的心理活动。?在 声乐演唱和表演中,我们要尽可能的栩栩如生的联想每一样东西,使联想幽默些,更贴 近我们的生活;使联想奇异些,更有助于我们在声乐演唱和表演上的创新。比如在演唱 歌曲《回族姑娘》的时候,歌中描写的是一位善良、纯洁、轻柔的女子形象,在学习这 首歌的时候可以联想到《黄河姑娘》这首作品,里面描写 的是一位坚毅、执着、刚强的 女子形象,虽然都是描写的”姑娘”,但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不同,因此对于演唱过程 中应用声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更加轻柔、委婉、俏丽;后者更加温柔、沉稳、坚强。 在联想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感染力的表现,采用对比的方法准确理解 和把握两首歌曲的内在涵义,引发审美感知、激起审美情趣、深化审美情感,加强审美 理解,更好的演唱和表演两首作品。 9 10 8.7、”注意”在声乐演唱和表演中的应用 一、”注意”的定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全身心听讲的时候,你是否感觉除了老师清晰可见, 教室里的其它事物都变得模糊不清了。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强调某一瞬间内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 一定的对象。?知识的阳光只有通过注意这扇门窗才能照射进人的心灵,智力水平才能 得到提高,应用在演唱中也能使表演日臻完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能说明为 什么我们能够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对观众”视而不见”;表演中对其它声音”听而不闻”; 在演唱过程中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等。原来注意的中枢机制是高级神经过程的 相互诱导规律。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一对矛盾统一的过程。当大脑皮层的 某一区域发生兴奋过程,则邻近的区域就会产生抑制过程,被称为”负诱导”,这就是 13 上述事例产生的原因。 二、”注意功能”的应用 A、选择功能。使用注意的选择功能,它使我们在塑造声音形象时集中、明确,而 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能帮助我 们把握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有选择的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作品内涵。 B、保持功能。它能使我们的心理活动稳定在歌唱的状态上,直到歌曲演唱完毕为 止,使得整首作品稳定完整。 C、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能使人及时的觉察事物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动, 以适应这种变化。如我们在演出时,注意集中,在音乐表达上往往就很连贯、流畅;如 果注意分散,就容易出现失误,这时可以应用注意的监督功能,并对自己的演唱心理和 行为进行合理的调控。 三、各种”注意”的应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路上闲逛的时候,街边飘过了一首流行音乐,此后 一天,你的一个朋友突然告诉你,他很喜欢的歌恰巧是这首歌。这时你可能会感觉到, 其实你第一次已经”听”到它了,在那时,大脑已经对听到的这些”刺激”进行了加工 和编码,但没有注意到很多细节,直到后来把注意力放到它上面的时候,你才注意到原 来很多你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这就说明注意可以使我们进行更加深入、更复杂的听觉加 工,但还是有些知觉过程是不需要注意参与的,正是这种不需要太注意参与的听觉活动, 使你知道原来你无意的已经”注意”了很多东西。这个就叫做”无意注意”,也叫不随 意注意,是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上例中在街边无意听到的流 行音乐后来又被朋友提及,然后再去注意,这就是”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 自觉的,有目的,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出来的, 它需要一定的积极努力,因此它被称为积极注意,并且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 在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没有注意而忽略了很多东西,但有意思的是,注意的缺乏只 会影响到意识层面 上的知觉。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首声乐作品的歌词。怎么样?是 14 不是很容易就想到了,现在请你具体说说它的谱例。很难,对不对?这就是表像和真实 的视知觉之间的不同之处。表象缺乏细节,没有我们从视觉中获得的信息那样详尽具体。 一个人的知觉范围越大,注意的范围也越大;知觉范围越小,注意范围也越小。合唱指 挥在排练时,就需要用较大的注意范围,在同样时间内接受比别人更多的信息,这样才 能统领全局。同时指挥还要运用”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对象和活动特性)?,指挥要一边指挥,一边倾听每个声部的演唱。声乐演唱者 也要合理的分配,既要唱好,又要表演好。在我们一边弹钢琴一边歌唱的时候运用的也 是”注意的分配”,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必须扩大注意的范围,合理安 排注意的分配,提高自身的能力。 8.8、音乐对音效替代性应用 什么是人声?由人发出来的声音,而且还具有描述性的作用,统称为人声, 在影视作品中有画外音、自述、对话、通过这些人声来叙述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情景描述、故事展现,情节发展,换句话说最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就是人声, 它还具有用简单的声音形态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状态,这声音是用来进行想象和 抽象性欣赏的元素,通过这种非描述性的声音元素来到达美感特征,在普遍的乐 曲作品中,尤其是具体展开故事内容的时候,音乐还在画面中,它的替代作用能 产生一种叙述艺术化的情景,的确,能够代替人声的是音乐特有的功能, 像我们 大家熟悉的民族乐器有很多,声音就拟人化了,像马头琴,二胡等乐器,演奏出 来的声音如同人的声音一样在述说,电影《西游降魔篇》是香港电影人周星驰的 又一个大制作,唐僧是电影中的驱魔人是年轻时代的大僧,他用大爱的魔法降服 了众妖魔,在降妖成功之后,为了寻求佛祖的最高境界,率领弟子们踏上了西天 取经且坎坷充满了危险的荆棘之路,影片中有一段爱情故事,是唐僧和一个小姐 的爱情纠结,导演并未参演,可周星驰他努力塑造完美和创新,在每一个细节和 声音处理上都兢兢业业,他用音乐把这部分的述说与情节都处理的相当完美,达 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影片中猪刚鬣是一个俊朗飘逸的风度款款的书生,这里音 乐就采用了古代戏曲形式的音乐风格艺术,京戏中的唱腔韵律,加上猪刚鬣特有 的戏剧动作,完美结合,使人对他产生了极好的书生印象,这在后来影片中所表 现他的凶狠残暴反差巨大,让人不忘的是两个仙人与他的对白,他从头至尾都没 有声音,只听打击乐特有的节奏声音来代替他的话语,这里就表现出了很多层寓 24 意,他回答女仙人的话语简单明了,下面的听众从他简单明了的话语,看懂了他 所表达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观众都在思考这是怎样一个人呢?将人们带到了一 个悬疑的场景,画面一转他的吃人暴虐的本性一下子被他张开的大口所暴露出来 了,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妖孽,这些都是用打击乐演奏了一段后用这种方式营造出 来的一段情节故事,使观众瞠目结舌,电影新颖独特,音乐不光能展示出人类的 声音效果,还可以以局外人的形式出现,来述说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情景描述 等,这种特殊的场景需要时,就可以应用有特点的,能反映民族特色的 音乐,而 代替人声,在音乐中影片所展示的影视画面及风土人情一览无余。综上所述拟, 音乐的拟人化和音效化,应用这种延展性作用的音乐,在原有音乐形态下,这种 表现方式是美学所表示的又一种方式——用音乐来体现。 25 综 述 在我们了解了电影艺术的诞生、发展变化等概况后,在今后的影视音乐创作 中,我们要结合自身特征来表现影视音乐,通过对音乐构成的思考与分析来展示 影视艺术作品,并且找出特殊的影视音乐表现功能,以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 知识,只有掌握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并且掌握影视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才能对影视音乐进行更好的艺术创作。 通过关于影视音乐的探讨,我认为: 一、在影视艺术中影视音乐它的作用和意义,就是能提高和发展繁荣影视音乐, 它最活跃和最有表现力了,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声音和画面高度结合,所产生的 效果无可替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视听功能艺术,在影视作品中,能够展示错综 复杂的人物、场景、对白等等抽象感情世界,这”视和听”是影视作品完美的表 达方式,这种完美的表现形式是创造性的矛盾综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 汇融合。 二、影视音乐能够表达影视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思维表现和人物的情感世界, 影视音乐能够具有弥补影视作品的不足和缺陷,还能创建特殊的场景功能,并且 带动人们去思考、去感悟、去感受影视音乐无法表达的意念哲理和抽象情感。影 视音乐是影视艺术的灵魂,二者是矛盾和统一体,它们相互依托。 三、影视艺术的组成部分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能够表达影视人物的心理动态、 人物的情感世界、思维表现,影视音乐还能创建特殊的场景功能,并且带动人们 去思考、去 感悟、去感受影视音乐无法表达的意念哲理和抽象情感。影视音乐是 影视作品的核心功能,它提高和繁荣影视艺术。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它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底蕴不是很厚,但是它却经历 了历史变革时代,从诞生到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声音的渗入,影片从无声到有声 的历程,让影视的发展道路,走上了日益繁荣的历史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电视这个载体也走进了千家万户,使 得影视艺术的发展阶段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时期,在我们身边千家万户都离不开 电视,电视艺术成了寻常百姓家里的日用品,也是普及百姓的文化生活的一种形 式和载体,小小荧屏,演绎着世界的万千,反映着社会风情,在满足人们文化生 26 活的同时,更加繁荣了影视音乐,不同的人们欣赏着不同的影视作品,社会生活 的百态被影视艺术充分的演绎着,渲染着,无论何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伴随着影 视音乐,这些都是影视音乐艺术的成功所在,影视音乐它能塑造出各种情感的表 达,各种风格特征的表现,一代一代新人的成长,伴随着影视音乐,通过影视对 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未来更加向往,对广阔的情 感世界更加崇尚和追求,影视音乐带给人们的是精神食粮,对推动和发展社会主 义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朵艺术奇葩充分展示了其艺术魅力。 27 ?[1]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的文化价值取向[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 (06) ?[2] 樊霞, “电影的表情”——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和作用[J]. 《电影媒 介》2009,10 ?[3] 张涛,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管窥《大舞台》[J].山东出版社 2011,4. ?[4] 刘智忠. 电视剧音乐创作浅析[J].当代电视,2004.(1). ?[5] 曾 田力. 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6] 何晓兵. 音乐结构特征分析[J]当代电影,2002.(6). ?[7] 吴爱芳. 电视剧音乐叙事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8] 高廷智. 电影音乐与音响[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 罗展凤. 电影*音乐[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5 ?[10] 狄其安. 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年 10 版 ?[11] 李南. 广播影视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2] 王云阶. 论电影音乐[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13] 林丽.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多元化创作[J].当代文坛.2004(2) ?[14] 吴艳. 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浅析[J]电影文学.2007(24) ?[15] 林晖、 黄红平. 影视音乐意境的欣赏[J].新余高专学报.2008(12) ?[16] 王华威.论影视艺术音乐语言的重要性[J],郑州:美与时代,2005(5) ?[17] 曾笑鸣.论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J]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学 报,2004(1) ?[18] 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19] 潘 波.影视剧艺术诸元素特征初探[J],北京:当代电视,2004(8) 8.9、大众传媒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大众传媒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就我国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况而言,”我教你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 式仍是主流。在课堂上,学生要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回答老师设定好的问题, 抄下老师设计好的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以老师的思路为准绳。”我教多少,你学多少。”然而, 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要求。科技更新的速 度越来越快,知识的获取如果继续依赖这种近乎呆板的教学模式的话将不利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智发展。90 后的青少年在新世纪的节奏中成长,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发挥 自身的潜能,接受更具现代感和高效率的课堂节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 “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模式更是不符合教学的发展趋势。新课程改革倡导教 学手段的多样化,要求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中唱 独角戏。大众传媒凭借其广泛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刚好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一方 面,从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来说,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离开 课堂,以信息和舆论的形式,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受众在行为方式和思想 意识等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将传媒直接引入课堂的教学环节之中,作为一 种情景诱导的教学工具,大众传媒会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形象地展现 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这种应用有 利于改变课堂教学单向传播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平等交流。能够帮助学 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 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最优化带来新的契机,从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为了回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高中历史教学需要综合应用现代传媒,丰富 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一方面得益于传媒本身 所固有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历史学科的特性。历史本身就 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所研究的领域,都是既成事实的过去的 事物,不 可能重演,更不可能允许任何形式地主观发挥。我们只能通过客观的历史遗存来 研究当时的历史原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国通 史和世界通史,教学的重点在于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相关历史 问题的原因及对于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文德尔班在一百多年前 就阐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永远在于从大量素材中把过 去的真相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历史所陈述的东西是人的形貌、人的生活及丰富 12 多彩的客观存在的特有的形成过程,描绘得一丝不苟,完全保存生动的个性。” 5 这样的学科需要大量的真实史料来支撑,以史带论,用史实、史料来说话。课堂 教学中借助图、文、声并茂的传媒系统可以直观地感受历史,弥补了传统历史教 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通过再现历史或是演绎历史的方式创 设教学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历史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可以达到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形象生动多样化 的教学形式满足了青春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多渠道的教学资源地引用,多样化的教学 模式地展开,会改变历史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为其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平 台。很长一段时间,历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是死板枯燥的,是死记硬背的。大 众传媒和历史教学的结合会冲破这种桎梏,还历史一片精 彩的天地! (二)大众传媒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笔者本身就是在长春地区接受的初高中教育,研究生阶段又有了很多教学实 践的机会,接触了本地区的多所高中,较为熟悉当地的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况。 从总体着眼,传媒资源在本地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应用还是比较广泛和普遍的, 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现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报刊杂志的应用 报刊杂志是一种静态的传媒形式,以书面印刷为主,便于长期保存。所以我 看到好多学校统一订阅相关的学科报纸和杂志。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部 分资源可分作两类,一部分是专门进行理论著述的,主要适用于历史教师使用; 其中一部分是专门谈论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的,如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 编的《中学历史教学》就专门有一版”高中新课程探索”的内容,及时反映 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深受到高中历史一线教师的 欢迎。这类报刊汇集各家之所谈,既有各地教师对于历史课改及课改环境下教学 的进展分析,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也广泛地报道了课改在历史教 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兼具社会各界对于课改的不同态度,大家各抒己见,所 持观点有褒有贬,同样发人深省。再如创刊于 1979 年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直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是江苏省唯一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杂志,其中的每 篇文章均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都可作为历史教师开拓视野的有力工具。历史教 师可以把其中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入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将新的教学方式带入课 堂,产生令学生耳目一新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顺理成章地提高教 5 [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 商务印书馆,1997 13 学质量。另一类是以期刊形式出现的习题讲解,或是对学科中某方面内容的深刻 解析,主要适用于学生。普通的练习册或是参考书往往因为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修 订一次,导致所列题目推陈出新的速度慢,时效性差,而且多是大同小异,一般 去书店随便拿来几本同学年同科目的参考书,多是相似的。但是,期刊形式的练 习题因发行周期短,循环速度快,时效性强,题目新颖,训练具有针对性,刚好 能够迎合文科的学科特征。像《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既有各个学年的分册,同 时还分为高考版,历史地理版等。以文科综合的形式串联政治、历史、地理三门 学科。高考毕竟是政史地的综合卷,这种形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从一个 更高的角度理解所学的历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适合学生课外使用的报刊杂志更是多种多样的。这类传媒多是集知识性和时 效性于一身,符合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状况。如《南风窗》、《人物》、《环球》等, 其内容或是就某一时事热点问题、历史问题进行详尽地阐述,或是撰述著名人物 的传记,可以作为历史课堂的一种延伸,毕竟教师仅仅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是 很难就某些具体问题展开解释的,而这些报刊、杂志恰好能够与课堂教学形成互 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有倾向性地阅 读,拓展视野,深化所学内容。 2.影视的应用 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古往今来,天地四方,凡是过去了的事件 和人物都算作是历史。但历史教科书为了获取较强的教学操作性,往往是将整体 的历史割裂为几个部分,然后再逐一地论述。这种做法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无疑 也是对历史连续性的破坏。有的知识点 可能重复提及许多遍,但有的内容却只字 未提,造成”历史的空白”。这便容易造成学生历史时空感的错乱。历史影视资 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使学生不仅可以用视觉而且可以用听觉来”感受和经 历”过去, 不仅可以”读”历史, 而且可以”听”、”看”历史, 这种融文字模式 与图像模式为一体的历史教学手段,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有助于建构历 史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有利于推动历史教学从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 历史思维能力的转变。 历史影视资料可分为史学讲座、历史文献纪录片和历史情景剧三类。史学讲 座的学术性较强,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特征明显。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 节目,会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给予某一具体领域的讲座。主讲人在保证学术 性的前提下,凭借高超的讲解技巧,把枯燥的文字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影视资 料以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效应加以加工,避免了传统史料的厚重感和枯燥感,为 观众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氛围。易中天之所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就是在于他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正史,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历史。历史纪录片可 14 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当时时事所拍摄的新闻记录片,它以第一时间报道事件,追 求时效性和准确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内容慢慢沉淀并流传下来,就成 了我们今天的”历史”。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这类资料的使用已经越 来越普遍了,尤其是 20 世纪以来,随着电影电视技术的进步,政治、经济、军 事等社会各方面的内容、每一重大事件都留下了宝贵的音像资料,这为近现代史 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成为历史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二类是历史文献纪录片。 这类纪录 片通常由专业史家与影视工作者合作, 以某一人物或事件为专题, 根 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的纪录片资料, 进行剪辑与合成的一部或一系列纪录片。 其特征可以用”微言大义”来概括。也就是从小处着手,利用电视画面的直观性, 用巧妙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事例来阐释抽象的道理。在这种题材里,内容与 形式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即深邃的思想性与画面的直观性相得益彰。画面为 思想服务,思想通过画面得以彰显 6 。如 1998 年为纪念周恩来周总理诞辰一百周 年的《周恩来外交风云》,全面展示了周总理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伟大功勋,主 要内容包括: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周总理出访十四国,乒乓外交,中美建交, 中苏、中越、中印关系等历史事件。通过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全面地展现 了一位伟人半生的外交成就。动态的画面,真实的场景,浓缩的内容,这种现代 化的传媒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如果把相关的问题逐一拿到历史课 堂来解释的话,绝对不是三节五节课就可以做到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凭借其形象 生动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解说,可以很好地消除课堂教学中解析相关知识点时的 枯燥感和乏味感。结合相应的历史教学内容, 有选择有取舍地在教学过程中放映 历史文献纪录片,能够增强学习者对所学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感性认识,进而在教 师的引导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三类是历史情景剧。就目前的历史课 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往往较多地喜欢引用一些历史影视剧的片段来进行情景式 教学。1988 年,怀特教授在他发表的《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一文中,把 影视史学定义为: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来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 的见解。在这篇著名的文章中,怀特杜撰了”historiophoty”一词,用 以和传统的”书写史学”(historiography)相对应。1992、1993 年中国台 湾中兴大学周梁楷教授在台湾《当代》月刊上连续载文,对影视史学做出 了生动、透彻的解析。指出:”任何影像视觉符号中所呈现的过去的事实, 其成果(或成品)例如有远自上古时期的岩画,历代以来的静态历史图像, 以及近代的摄影、电影、电视和多媒体都是影视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都 属历史影视资料的范畴。”在传达能力上,影视史学比书写史学更强于传达过 去、解释过去。影视史学通过语言的表达、镜头的剪辑来完成对历史的解释,提 6 吴炜华,《纪录片与历史教科书》,《中华读书报》,1999年5月19日 15 供更为接近过去的多维空间(图像、声音、时间等),而且能在短时间内传达出 书写历史无法企及的大量信息,因此被海登 怀特赞为”视觉图像比字面证据更 能准确地传达过去的氛围”。例如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和近来获 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钢琴师》,还有 80 年代的影片《大屠杀》等,以影像 视觉的手段,从不同的历史视角,传达出一段相同的往事,深刻地揭露了二战中 德国纳粹残酷迫害犹太人的一段历史真相,这比任何文字或语言的描述都来得形 象深刻和震撼人心。科学实验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视觉影像比文字语言能够 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视觉历史的观众比书写历史的读者有着视觉感官的冲 击,因此更容易接受影像的传达,更容易理解视觉影像的内涵。 7 它能够充分调 动学生的视觉感官,给学生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让学生的多种信息接收器官同 时活动,使大脑皮层由于多种感官的活动 和多种信息的刺激而处于亢奋状态,这 样他们对所接受的知识也就记忆得更加牢固。以往我所接触和了解的高中生中, 一般都喜欢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而对中国近代现代史不感兴趣。他们认为 中国近代史充满屈辱、投降,学起来压抑;中国现代史的会议多,政治性强,内 容枯燥、单调。我在最近的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在授课过程中不时穿插一些 影像资料,使得本来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土地革 命、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比较枯燥的内容都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饱满 的学习热情,他们上课时学得饶有兴味,下课后有的学生还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 历史情况与我进行交流和讨论。 3.多媒体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教育的技术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 必将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 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用者可以通 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享受高效率的信息传播。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 学,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 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 8 前面所提到的历史影视 资料其实就是依靠多媒体的手段实现其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的。多媒体既是一种 辅助工具,它是协调其它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加以应用的媒介;同时又可以 独立地充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依靠其自身的讲解,中规中矩的板书,很 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面对黑板上所列的提纲,忙于记笔记,一心不 可二用,往往就会影响听课状态。加之 历史具有过去性,单纯的文字和语言又不 易被理解,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学效果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但是,一旦历史教师 7 叶永广《历史, 影视 教育》,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8 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历史教学》,2003(9) 16 在课堂中营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氛围,凭借多媒体手段在视觉、听觉效果方 面的独特优势,呈现出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展示,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 的情境,便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如同历史再现一 般,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 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记忆为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从 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程改革中对三维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仅要求 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同时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9 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 历史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润色历史教学资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 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 对过程的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以强化认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 层次、多角度的掌握,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配合历史教师轻重缓急地讲述,可以 集中时间来突破难点,捋顺重点,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延伸,实现教学效 果的最优化。 10 在讲授《解放战争》一课的时候,有关于内战的背景问题,我截 取了去年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中的几个片段来展示当时社会上关于如何建国 的不同的政治要求。其中一个场景是重庆谈判,随后我就把蒋介石建 立独裁政府 的画面拿过来与之对比。这样,便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借 和谈为名拖延时间的反动嘴脸。再如,讲到国统区白色统治的内容时,教材上提 到了国民党为缓和危机,滥发纸币,从而造成货币贬值。于是,我用多媒体给学 生展示了一些当时的照片,上面所拍内容是百姓提着成捆成捆的纸币排队买土 豆。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些照片,比教师长篇大论地用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解释什么 是货币贬值,什么是通货膨胀更具实效。再举一个利用表格和箭头直接突破课程 难点的例子。必修二中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沿革中,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度遭到 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一目的内容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有对经济学的相关 原理缺少认知,往往会比较费解。许多历史教师采取演示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水平提高?私田出现?阶级角色转变:奴隶主对奴隶改变剥削方式,转 变为地主;奴隶转变为农民?封建制度。历史学科会有许多专有名词,比如人名, 物名,事件名等,或是某种政治体例,社会形态 这类知识是课堂内容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如果老师一边讲解历史事 件的发展脉络一边进行名词解释,可能会造成学生听课思路的混乱,冲淡课程重 点。而许多历史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会利用一张幻灯片呈现整节课的知识脉 络,然后以此为纲巧妙地穿插进超级链接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或是名词 9 朱汉国, 王斯德,《历史课程标( 解读)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10 赵亚夫,秦立富,《互动延展:简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现代性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7(6) 17 解释,或是随堂练习,使其完美地融入到课 堂之中,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恰当 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我看来,多媒体在课堂上最普遍的利用形式就是电子课件了。可以说,无 论教授哪一科,几乎没用老师是没利用过课件的。多媒体课件充当教学手段,对 教师而言,是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亦是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多媒体 课件的展示为教学创设出逼真的历史环境,比口口相传,板书内容更具感染性, 给学生提供一种感受式的学习体验。 11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合理把握教材内容, 制作出一张张幻灯片,颜色上可以多样化,从而缓解学生长时间关注传统板书的 视觉疲劳,保证注意力被时刻锁定在教学内容之中。表现形式可以动态化,这非 常符合历史的学科的特征。事物总是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历程,有其发展规律的, 通过幻灯片的演示将静态的教科书活化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在和现实基本一致的 情境中进行,从而引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感悟历史 的同时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当引起学生思 想上的共鸣时,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第三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便自然而然地落实 了下来。因为知识可以单项传授,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绝对不可能以教师空 谈道理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灌输。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所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拉 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 汇,围绕教师授课的核心内容,思想感情得以升华,这是一种由内而外,自然而 然的情感体验,绝不是刻意做作。 12 如讲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时,可以借 助《南京!南京!》,其中日本官兵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的场面令人发指,一 批批倒下的百姓,一张 张痛苦的面庞,血流成河,机枪扫射的声音中混杂着不尽 的哀号声,侧刀插入中国军民的身体时喷溅的血液直逼每一名观众的心肺 学 生们凝重的神色,义愤填膺 再对比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 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 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地签署无条 件投降书的神态 学生们立志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油然而生 4.网络的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公众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政府对于教育 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教学环境、教学设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网络教室或电 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必备设施。这为网络教学大开方便之门。从对网 络的使用范围上归纳,笔者认为网络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局域网,另一种 是因特网。 局域网被广泛适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一个学校全部的教学资源都存储于 11 刘迎春,《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 12 李建基,《历史学科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青年文学家》,2009(8) 18 校内的局域网数据库之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办公室上网,直接进入到局域网中寻 求自己所需的教学素材,依据教学目标,制作课件。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地与其 它教师进行讨论研究,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科学,从而在课堂中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局域网的使用也是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从教学资源的存储情况来看, 每名教师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又是资源的上传者,集思广益。大家随时可以 把自己遇到的,可以被教学所应用的影视作品、图表,或是一些宝贵的音像资料 上传上 来。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今天就会成为明天的历史。历史教 学的资源包罗万象,与日俱增。只有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数 据库才能保证其资源供给的时效性。每名历史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凝结着自 身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既有对教材、学情的把握,也体现他特有的教学方法。 那么,这些成型的教学作品被其他历史教师共享后,优点之处会被大家所借鉴, 不足之处会被大家所指正,两全其美,各取所需,有利于培养一种和谐融洽的教 学氛围。局域网的使用不仅仅在课件制作方面为历史教师大开方便之门,在教学 的其他方面也体现着现代传媒的优越性。比如说常规的备课形式是教师约定好时 间地点围坐在一起,由备课组长详解教材、教法。但是利用局域网之后,这种教 条的方式完全可以打破。校园局域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传输形式,备课教师可 以坐在各自的电脑前统一登录到一个 IP 进行讨论,活化了备课形式。各个教师 利用手上的资源互通有无,相互讨论。可见,多媒体教学的受众不仅仅是学生, 备课同样可以精彩起来。 因特网的使用比局域网更具普遍性。首先,因特网视作一种教学资料的来源, 或者单独使用,或者与局域网配合使用。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去互联网 中搜索所需资料,互联网强大的兼容功能不会让任何一种要求落空。课程改革要 求学生学会探索,学会求知。历史教师刚好可以针对某一课题对学生进行探究式 教学的培养。事先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好组做好相应的任务分配,给定充足的时 间让学生查找各方面的相关资料,最后统一整合于课堂之中。也可以是在教学完 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某些内容的反思。由于学生知识 储备的有限性,课外延伸 的部分在学生那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互联网上进行查找了。例如,人教版必修 一中的第 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最后一部分内容是”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教 材谈到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和发 展睦邻友好外交。但具体的内容却谈得非常简略。于是,许多历史老师在课前都 给学生留下自主性作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并整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成 就。并规定好了查找的方向和角度,即教材的三个维度: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 外交活动有那些?参加了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各组织的性质和章程是什么?与 周边的哪些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以互联网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延伸,既提 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展了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能 19 力。毕竟,自己查找出来的内容要比老师单向地传授具有更多的记忆价值。另外, 使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的现象方兴未艾。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 担,学生的在校时间大大缩短了。有些学校为了提前追赶教学进度,集体使用远 程视频授课的方法。在 2010 年的寒假中我了解到一个学校,由于教委禁止假期 补课,这个学校的高三年级统一使用一种视频软件,老师和学生各自坐在家中, 在约定好的时间上网,老师利用语音和视频,便可进行远程网络教学。当然这有 悖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教改理念,但是这种的新型的视频教学模式的强大生机 已被广大师生所共见。 (三)大众传媒在高中历史课外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及作用 大众传媒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贯穿于课堂内外。 历史的沉淀是厚重的,教科书提 供给学生的只能是历史的框架而无法展现历史广 阔的外延。45 分钟的课堂时间无法全面地呈现历史的整体性和鲜活性特征。大 众传媒凭借其丰富多元的形式,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时时处处感染着受众,弥 补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和狭隘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影视作品、浏览网 页的体验即是大众传媒寓教娱乐的过程,其中相关的历史知识在无形之中便转化 成了观众的史学积累。 一些优秀的传媒作品不仅仅能够为课堂提供丰富的影音资料,同时也是一种 独立的历史课外学习途径。合理地展开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可视作历史的再 现。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在史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再现的笔法,对于学生的吸引 程度远远大过历史课堂,很大一部分因素就在于传媒有着多元视听的感染力。这 种不自觉的被感染过程,如果加以一定的历史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便是 一种生动的感悟式地史学教育。它润物细无声,没有做作的理论,却时刻牵引着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保持史实长久的记忆。 尤其是历史纪录片,以电影为载体,用真实的笔调勾勒历史还原历史,极大 地丰富了高中生群体的历史知识。 13 如央视在春节期间上映的《敦煌》,全面记录 了敦煌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了敦煌 1000 多年的文化内涵。该片以敦 煌莫高窟为叙事中心,视角拓展到整个敦煌地区、河西走廊乃至西域。挖掘隐藏 在历史背后的故事,展现博大精深、璀璨绚丽的敦煌文化艺术。《毛泽东遗物的 故事》从 6000 多件主席的遗物中精心选取了 20 件,包括沙发、皮箱、记账本、 衣服等贴身用品,采访 300 多人,其中包括主席的家人,当时身边的工作人员, 和亲历这段历史的当事人。每 一集都以一件遗物为中心,在清晰交代来龙去脉的 13 任学安,《用纪录片的语法重现历史——兼谈影视史学在 、 中的实践》《中国, 广播电视学刊》2008(8) 20 前提下以小见大,深入探寻遗物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反映一代伟人毛泽东工作 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在革命活动、建国治国方面的策略;情感世界、思维 方式、日常生活的习惯都细致生动地勾勒出来。 由于传媒的时效性,使之承担着新闻的传播者和发布者的职能。如中央电视 台播放的《探索与发现》,每期的内容都是历史研究的前沿理论、最新成果。由 于传媒制作的周期远远小于教科书修订的周期,历史学科的最新研究结果往往都 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大众传媒公诸于世的。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 中国有史料可考证的历史时间就是首先发表于新闻、报纸、学科杂志等大众传媒 之上的。 学生日常浏览网页,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会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一些历史 内容,其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涵盖些相关的历史知识。时间是延续的,历史不是脱 节的,今天更新出来的新闻,形形色色的小说,丰富多样、光怪陆离的影视作品 为当代人展现着一幅幅充满现代气息的画卷同时,也以其包罗万象的兼容功能展 现着过去的内容——历史。互联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最新的资讯,传承着每 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悠久历史的国度,传统节 日的由来,风俗习惯的内涵,礼仪文明的特征,饮食习俗的发展,衣着服饰的变 迁 大众传媒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传播着这些社会文化。历史教材毕竟是以 政治、经济为主要线索,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是对于社会发展脉络的总括。 而社会习俗、文 化生活的传承恰恰更多地在于媒介途径。这种信息的传播气氛非 常活跃,受欢迎程度高,学生喜闻乐见并可以在头脑中保持长久的记忆和印象。 另外,历史是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借鉴,历史教学担负着传承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文明的重要责任。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地展现历史,深入地研究历史。本 轮课程改革不仅注重大历史的描绘,同样注重各地区的特色史学教育。每个地区 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回忆,都存在有别于他地的特殊之处。所以乡土教学方兴未艾, 校本教材的开发接踵而至。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奔走于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地方 志之外,反映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报纸、书刊、杂志,作为一种历史资料 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近代以来,广播影视技术的发展为当代社会留 下了许多宝贵的图片、音像资料更是很好的史料素材。纷繁复杂的史料素材如何 收集、整理,得益于计算机数字化的应用便可实现由繁化简,由难变易。 可见,大众传媒的历史教育功能可以弥补历史课堂教学的空白和不足之处, 二者有效地结合方能相得益彰。 21 8.10、影视中漫画语言的应用 自手冢治虫将影视语言引入到漫画创作中。将影视语言漫画化,使得漫画开始了革 命性的转折。 而在漫画改编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也吸取了很多漫画语言来丰富作品。语言,是人 类交流的媒介与工具,是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手段。而不同的艺术形式也有着其独特的 语言形式。艺术语言,往往运用在艺术作品中,用来向欣赏者传达作者的 思想情绪,从 而让观众产生共鸣。艺术语言直接影响着作品内容的表达,甚至决定了欣赏者对作品的 认可,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艺术语言可以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对于漫画作品来讲,漫画的语言主要是指漫画的绘画技巧,规律,语言符号等表达 特点。 漫画语言具有夸张性,文学性,除此之外还有着独特的分格系统,以及画面符号系 统,如拟声词、文本框等。 影视改编作品,借助漫画特有的表达方式,将漫画语言杂糅至自身语言中,形成了 漫画式的影视作品。
本文档为【浅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啊1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6KB
软件:Word
页数:12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11-15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