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析荀子和孟子人性论的异同

试析荀子和孟子人性论的异同

举报
开通vip

试析荀子和孟子人性论的异同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试析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学  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 班  级:      政教11本 姓  名:      魏帅        学  号:      114010111055  手  机:      182********    2014年6月20日 试析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魏帅 11级政教本科班 114010111055 【摘要】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荀子作为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分别主张“性善论”和“性恶论”。本文主要从人性理论的内容...

试析荀子和孟子人性论的异同
课程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论文题目:试析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学  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 班  级:      政教11本 姓  名:      魏帅        学  号:      114010111055  手  机:      182********    2014年6月20日 试析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魏帅 11级政教本科班 114010111055 【摘要】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 思想 教师资格思想品德鉴定表下载浅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员工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论语教育思想学生思想教育讲话稿 史上孟子、荀子作为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分别主张“性善论”和“性恶论”。本文主要从人性理论的内容以及道德实践这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孟子和荀子所创立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探究“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合理之处与缺陷之处,并浅析这两个理论为我们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怎样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 性恶论 人性论 异同 影响 从古至今,人性本善、人性本恶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的焦点话题,而这个问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孔子,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们的“性”是相同的,而“习”则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而有所不同。然而却并没有说明人性的本质问题,后人们对此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者见智。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他们两人的观点既有区别单也不乏相同之处。 1、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是说人性本善,在他看来,这是人共同的天生的善良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他提出,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人贵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也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论述起始点。他还认为这“四心”可以作为人的四个“善端”,其发展起来后还可以培养“仁、义、礼、智”四德。 第1、人之本性是社会属性 在孟子的人性论中,认为人的本性指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当一个人看到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了,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惊惧、可怜、救援的心情,这是孟子的看法。他认为就是因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才会产生这种心情。“乍见子需子将入于井”。这里的“人”已经是社会的人而不是自然的人了。前面所说的产生的惊惧恻隐之心,并不是自然的东西,而是包含了后天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二、善是人性的培养目标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在此基础上他还认识到人们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道德品质,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的结果,是不好的影响,制约了人的善良本性的发展。在人的社会交往中耳朵、眼睛、嘴巴、鼻子等追求声色味的情感欲望会引诱、驱使,腐蚀人的“本心”、“良心”,最终使自己的本心蒙蔽。因此,孟子认为要约束自己的欲望,降低自己的要求,“求其放心”(《孟子·告子上》),找回那遗失的本心,恢复善心,保持德性。 第三、人性德性培养注重存心、养性、修身、养心,以及实践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追求仁义道德,还注重发展了比较系统、完善的道德修养理论,尤其强调需存心、养性、修身、养心,“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这就说明了修养不一样,人也就不同。孟子主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诚心诚意的向内追求,扩充四溢的救助方法,同时,他还主张注重个体实践,把内在善性作为依据,使得内在的善性得到丰富和深化。“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孟子还认为必须利用圣贤的道德教化以及礼仪制约来培养人的德性。 二、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批判了孟子人性善,并以此为基础上强调人性是“生之所以然者”即生下来就有的、先天的自然本性。认为受人性生而好利恶害这种自然本性制约,人与人之间就必然产生争夺,此所谓人之性恶,因此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形成符合善的行为。所以荀子认为“人之性善,其善者伪”(《荀子·性恶》)。      第1、人性就是自然本能 荀子“性恶论”批判了人的自然本性。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由此可见,荀子所说的性是生来就具备的具体表现为动物性的本能反应:“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冥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第2、善是人性培养的目标 荀子不赞同人有先天的道德观念,他宣扬所有人包括王公大臣的本性都是恶的,人们是通过后天努力而形成道德礼仪的。不过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恶”,但他仍然把善作为在后天对人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的君子和圣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悻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仪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 第3、人性德性的培养注重后天的教育即“伪”    荀子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解蔽》)“伪”即“人为”,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是人出生后,后天学习被塑造成、陶冶成的品格即人的社会化活动结果的。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不能从人的本性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把握,所以需要依靠外在礼仪的学习和法制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强制。“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是对人的原始状态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一个人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君子,即荀子说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纹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天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解蔽》)“化”,而这种“合”就是指“化性起伪”。 三、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一)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的相同之处 第一、人性的培养目标均为“善”。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生是光明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好人和圣人。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同时他还认识到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会导致人性的差异。由此,他提出了人性培养的目的 是善“明人伦”,这就是说“父子有亲,郡城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唯有如此方可达到善的目的。由此可见孟子对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善的。再来看荀子,他虽然主张人生来就是恶的,但他对人性最终的追求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的,由此很容易看出他不但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还有一种求善的倾向。他说“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主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仪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正以为人性本恶。荀子才主张必须要通过圣人的教化,用礼仪法制疏导人民不断改正、进步,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从为善,合于善也这样的最高境界。 第2、人性修养的方式一致,都是教育。在修养上孟子十分注重“反求诸己”的方式和原则,他认为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诚心诚意地向内追求,“求则得之,贪则失之,是求有益于的也。”(《孟子·尽心上》)他还主张发展扩充先天的仁义礼智四端,注重存心、养性、修身、养心。他觉得人天生来的善良可能会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各种各样物质利欲的诱惑而逐渐丢失本心,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本心、德性,或者是回复已经丧失的善良本性,他强调通过道德实践,接受圣贤的道德教化和礼仪的约束来找回那已经失去的“良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荀得其养,无物不长;荀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荀子主张化性为伪,注重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形成道德修养,以此改变人的好利恶害的本性;他还认为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育,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走上利欲的邪路上去,因此,他强调老是的教育和外在的礼仪规范、法度对人的约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荀子·儒效》)他认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原则是“礼”,他强调用”礼“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如此方能调整人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无礼则不尘,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生》)这既是说明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了个体受设计环境的外在约束。 (二)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 第一、“性善”与“性恶”中,性的所指不同。孟子的“性善论”中“性”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而荀子的“性恶论”中“性”主要指的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天生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性情和自然机能。“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非相》)“凡性者,天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 第二、“性”的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是天生的,他主张天人合一,他认为的人性本源是“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先天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因而,人们需要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本性。而荀子的观点带有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他在天人关系学说中嫁接了道学本体论,主张“天人之分”,他反对天赋道德,认为善是人为的,是在对人的质朴粗糙的自然之性进行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他强调人生来就具有生存的本能,主张“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学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第三,人性德行的改造方式不同。孟子认为人有一种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他通过他的“四端”论,阐述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了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就是这种“善端”从内心“扩而充之”的结果。“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孟子先天的道德观,他提出的“性恶论”,强调礼、法并重,主张从强化社会规范之类的客观方面改造人性,即重视后天的“化性起伪”,他强调人之所以有善性,就是因为人在后天经过努力学习,通过培养锻炼而得来的,因此,他认为道德观念是由后天的学习积累而成的。“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四、孟子和荀子人性论中德性培养的影响 我们通过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可以看出,孟子和荀子提出的人性论都有其可取之处,且都在儒家思想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当代人性德性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是具有道德性的,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对道德的追求,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在追求道德修养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德自律是建立在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上面的,而不是强制地去恪守的道德原则,这样的自律既生活化有人性化,更有利于道德实践,这种自律对我们今天的道德修养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再有,荀子的“人性恶”中,提出道德是人们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积累而形成道德修养,他强调外部的礼仪规范、法制对道德的约束。如若二者能相辅相成自然更好,更有利于德性的培养,对我们今天市场经济的道德缺失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引导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五、结语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所贡献,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它没有克服历史的局限性,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方面考察人性。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谁的论断更伟大,而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利用其合理的一面让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受益。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荀矿.荀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3】孟轲.孟子[M].齐鲁出版社,2006. 【4】张建莉.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比较[J].今日科苑,2008年24期.
本文档为【试析荀子和孟子人性论的异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15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