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

举报
开通vip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 B ) 2015.7 A. 分组教学制 B. 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A)—(A)—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2015.7 2012.7 2011.1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3.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2015.7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 B ) 2015.7 A. 分组教学制 B. 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A)—(A)—拟定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验证假设—总结提高。2015.7 2012.7 2011.1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3.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2015.7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杜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4.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D )201 5.7 2011.7 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正规性 5.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2015.7 2011.1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6.“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B)2015.1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7.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B)。2015.1 2013.7 A.激励式结课 B拓展延伸式结课 C.比较式结课 D.悬念式结课 8.(C)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际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2015.1 2013.7 2013.1 A.中央集权型 B、混合型 C地方分权型. D.蛋糕型 9.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是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2015.1 2012.1 2011.1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 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 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10.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B)。2015.1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11.在西方历史上重视教学手段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首推(C)2014.7 2011.7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12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D)2014.7 2014.1 A.归纳式 B.回味式 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 13.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耍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2014.7 2013.7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14.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C)。2014.7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自然观察与实脸观察 15.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D)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2014.7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16.生成生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的传播。2014.1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A)外问好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2014.1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15.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C ) 2014.1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16.“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2014.1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17.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A)特征。 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18.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2013.7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特殊利益集团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1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B)2013.1 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20.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A)。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21.根据课程与教学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C)。2013.1 2011.7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22.(D)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2013.1 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23.现代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是指(D)。2012.7 2011.7 A.教学媒体可以随时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教学媒体所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随时随地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任意组合使用 D.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 24."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 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B) 2012.7 2011.1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25.(A)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2012.7 2011.7 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26.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D)2012.7 A.民主化 B.多元化 C.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 D.差异化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B)2012.1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28.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B)2012.1 A.多操体化 B、实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侧脸的特点的是(B)2012.1 A.容观性 B.主观性 C间接性 D.相对性 30.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A)和环境因素。2012.1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教师的因索、教材的因家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31.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是(D) A.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 c.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过程 D.上述三者的统一 二、填空题 1.在设计板书时,应该以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态度,考虑各种因素,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板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2015.7 2011.7 2.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2015.7 2012.1 2011.7 3.为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015.7 2012.1 4.课程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201 5.7 5.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2015.7 6.新课程改革要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生活方式。2015.1 2011.1 7.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2015.1 8.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前者是指,启动教学过程的力量来源于(教学主体)。2015.1 9.表现性目标旨在成为一个主题,学生围绕它可以运用原来学到的(技能)和理解了的意义,通过它扩展和拓深那些技能与理解,并使其具有(个人)特点。2015.1 2013.1 10.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2015.1 11.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其有三个典型特征: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2014.7 12.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是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教育目标)。2014.7 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来表达。2014.7 2013.1 2011.7 14.“今天的课程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社会)”.课程与教学来自于社会生活,受制于杜会(发展),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潜力。2014.7 2013.7 15.一般来说,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媒体。2014.7 2013.7 16.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五个层次。 2014.1 1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2014.1 2011.1 1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2014.1 2012.1 1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其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014.1 20. CIPP模式中的(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2014.1 2011.1 21.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和(表现性)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2013.7 22.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的目标、(生成)性取向的目标、(表现)性取向的目标三种。2013.7 23.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与学的方法)。2013.7 24.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2013.1 25.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2013.1 26.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2013.1 2011.1 27.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两类。2012.7 28.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12.7 29.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住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对(专业)和能力的综合运用。2012.7 30.广义的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2012.7 31.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在横向价值上向重视能力、(情感)、个性和创造性的价值取向发展。2012.7 32. 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2012.1 3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修正)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012.1 34.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2011.7 35.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2011.7 3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计,另一类侧重(理论研究)层面上的课程设计。2011.1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2015.7 2013.1 2011.7 (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4)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2.简述测验编制与实施中“试测”的目的和概念。2015.7 2011.1 为保证侧绘结果的可节性和有效性,在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中需要进行试测,(2分)即:将初步设计出的题目,在与将来受测对象近似的群体中预先使用,取得有关参数,以此了解测验品质。(3分〕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2015.7 201 4.7 2014.1 2011.7 2011.1 主要特点:双边性、认知性、实践性。 主要矛盾:①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③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及评价。201 5.7 2013.7 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及评价: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为不同的主张;(l分)与目标模式相比,在其课程哲学、心理学基础上都是大不相同的.(1分)过程摸式在对目标棋式进行系统批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2分)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1分)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2015.1 第一,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题。第二,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第三,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第四,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程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 6.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2015.1 2014.1 打破学科逻扭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2分)具有过权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几个特点.(1分)更重视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需要与创造,(1分)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l分) 7.简述CIPP评价模式。2015.1 CIPP,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CIPP评价模式由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他认为课程决策分四类:设计决定、终结性决定、实施决策、循环决策,他们分别与CIPP模式的部分有密切关系。 8.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2015.1 2014.1 2012.1 2015.1主要表现在:①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②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③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2014.7 2013.7 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10.简述教学模式要素与特点2014.7 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五个要素:理论墓础1(0.5分)功能目标;(0.5分〕实现条件.(0.5分)活动程序;(0.5分)评价。(0.5分)其特点是要具有:操作性、(0.5分)整体性、(0.5分)简约性、(0.5分)开放性、(0.5分)和针对性.(0.5分) 11.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2014.7 2013.7 2011.1 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12.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2014.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出现了许多否定班级上课、倡导学生独立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1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2014.1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后(1分)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2分)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2分) 14.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2013.7 当我们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15.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2013.1 2011.7 特征:①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②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③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④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优点:①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④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⑤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①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②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④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⑤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16.简述新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的课程目标体系。2013.1 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 络。具体表现:(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基础知识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会做事的基础,是形成人的整体智能结构的基础。(二)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这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而不仅仅注重行为的结果,这一目标宗旨对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很好的呼应。(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程目标新增加的一个维度,说它新是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创造情境,使学生产生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其间知识、技能类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尝试类的过程性目标相结合,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17.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2013.1 比较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自然探究评价模式等。 18.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2012.7 第一,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题。第二,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第三,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第四,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程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 19.什么是发展性评价?2012.7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0.简述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2012.7 首先,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起一种观念上的作用,它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编制、实 施、评价的一系列行动的效果。(1分) 其次.教师是否具有熟练的课程开发技术影响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1分) 第三,教师要具有精诚合作的精神。(1分) 第四,教师的行动研究家养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2分) 21.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如下趋势:2012.7 (1)多种取向的综合(2分)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1分)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1分) (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1分) 22.隐形课程有哪些特点2012.1 根据众多研究可以归纳出隐性课程的如下特点. (1)涉及范围的广城性(1分)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1分) (3)影响的待久性(1分) (4)结果的难量化性(2分) 23.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2012.1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将其理论称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对课程编制、教学实施都有启发作用。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缺乏实验研究的基础,有随意性,臆想性的倾向,在实践中不易把握、操作。 24.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2012.1 2011.7 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 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25.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2011.1 筹规划,集中管理;转变观念,注重体验;师—师合作,有效指导。 四.论述题 1.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2015.7 2013.1 2011.1 (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教师多使用客观的陈述性语言,学生能较为客观地对待。 (2)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视自己与学生平等,则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 (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是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整洁、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 (5)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和“异想天开”的看法,让学生感教师关注自己,以形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2015.7 2012.1 ①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②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到课程的现实表现,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 3.试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2015.1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2)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学目的和任务具体体现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和任务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别。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实现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学科性质不同,教学方法也有不同,所以要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水平等也是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方面。 (5)与教师特点适应。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经验与个性特长等都是教师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应该考虑的因素。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学环境及设备条件的差异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4.请谈一谈自己对于生成性目标的认识。201 5.1 2012.7 教学中的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5分).它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源于过去又指向未来,体现了师生由内在价值观引导下的经验成长的方向((6分).生成性目标的意义在于教师可以随时利用课堂上意外出现的教育机会,发挥教育竹慈的无限创造潜力(4分)。 5.请谈一谈自己对隐形课程的认识2014.7 2013.7 2011.7 在课程类型的讨论中,将学生在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视为隐性课程.(6分)又称为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3分)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实施过程具有潜在性,而影响持久,且结果不易量化。(3分)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隐性课程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和文化心理方面。(3分) 6.试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2014.7 2013.7 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亚类。他把“情感领域”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倾向、价值组织、价值体系的形成五个亚领域;他把“动作领域”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七个亚类。教育目标分类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保障体系,它以外显行为作为它的统一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教学目标类别的依据。各类教学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教育工作者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但是它也有弊端,如分类领域层次过多、分类过细,而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刻板、机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难以清楚的观察学习结果的行为,较难适用。 7.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2014.1 关于这条规律,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争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争论。这个问题的焦点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的问题。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纲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这里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8.请谈一谈对于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的认识2013.1 2011.1 在简述自己体会到的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现实问题基础上,分析下述策略: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3分)。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3分);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3分);加强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3分),(联系实际分析,计0-3分) 9.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导课艺术?2012.7 导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课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导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明确学习目的。导课方法有直接导课、故事导课、创设情境导课、悬念导课、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解释题目导课、演练导课和设疑导课等8种。如解释题目导课:历史课中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采用的就是解释题目导课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多,把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 失,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巨大的战争,因此,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导入,简要解题,使学生了解每一次世界大战的状况,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10.结合工作体验,谈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201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①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②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特色; ③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具体目标形成体系。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11.试分析新中国课程管理演变及改革实验现状。201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经历了一个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到中央地方二级管理,再到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过程。(3分)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统一管理的模式(1分)。80年代中后期,中央、地方二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萌芽((1分)。90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渐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1分)。该体系的特点是:力图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弹性化,通过统一性保证国家的教育基本质量水平,而通过灵活性和弹性化满足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6分) 目前,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始实施,取得一些初步成一如新裸程实脸区可根据本地区特点制订地区裸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但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3分) 五、案例分析题 1.并说明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的一般原则。2015.7 2014.1(论述) (1)这段话说明了教师、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4分) (2)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我们耍求的不仅是会“使用”教育工具,而是会“运用”,(3分)现代教育工具不是新鲜的摆设,不是教师资力的标榜,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的教学要素,(3分)它同样要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并受到教师的教学监控。(3分) (3)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依据教学目标;(3分〕 ②依据教学内容;(3分) ③根据学生变量;(3分) ④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3分〕 〔联系自己实际体会论述,计0一5分〕 2.根据表格,谈谈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2015.1 201 3.7 从这张统计表看.我国传统课程内容繁多、难度大,在设计的取向上有明显的学科化、专业化的倾向,课程体系迫求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实际上就是强调要为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打好基础,于是简单地用学科体系代替了教学体系,用学科的逻辑结构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5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索然乏味,定义表述、文字量大,明显多于其他国家。难以有教师自主发挥的空间、难以兼顾学生的兴趣,学生亲身体验、实践的机会少。(3分) 图表上显示亚洲的日本以及香港地区与我国、前苏联的课程有很大不同。目前从整个世界看,课程设 计有如下的趋势: (1)多种取向的综合;(2分) (2)课程内容选择的荃础性和时代性;(2分)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2分) (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2分)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针对我国传统课程的弊端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也在着力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基础性与探究性、综合性、注重学生发展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等。(3分) 在新课程数学课程的设计既有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知识技能的目标,也有经历、体验感受等过程性的目标,数学的学习也应与其他学科一样,是学会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过程.是学会学习的过程。(6分) 联系自己实际体会论述,计(0-5分〕
本文档为【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8-09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