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举报
开通vip

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2012 年 5 月 第 3 期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y 2012 No. 3 收稿日期:2012 ,04 ,30 作者简介: 黄宇雁( 1973 , ) ,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外国语学院欧亚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 “萌”与“萌え” ———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黄宇雁 ( 浙江外国语学院 欧亚...

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2012 年 5 月 第 3 期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y 2012 No. 3 收稿日期:2012 ,04 ,30 作者简介: 黄宇雁( 1973 , ) ,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外国语学院欧亚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 “萌”与“萌え” ———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 黄宇雁 ( 浙江外国语学院 欧亚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摘 要: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流行使用“萌”字表示一种特殊的流行文化。文字先于文化 被接受,致使传播到中国的“萌”与日语“萌え”语义上有出入,在文化上的表现也相应有所 不同。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的“萌”文化很难取得像日本“萌え”文化那样的规模 和发展。 关键词: 萌; 萌え; おたく; 中日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2074( 2012) 03 ,0015 ,05 近年来,网络文化盛行,表现之一就是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其中有网民们自创的中文词汇,也有直 接来自外语的流行词汇。因日语文字与汉字及汉语无法割裂的深刻渊源,众多日本流行词语随着互 联网的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入中国并广泛流行开来。比如早先的“超”“宅”,如今的“萌”。但 因为语言使用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中国流行的“萌”字的语义以及衍生出的“萌”文化与日本 的“萌え”及“萌え”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萌”字进入中国后的语义变化及“萌”文化表 象入手,探索和分析两国流行文化背景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萌”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前景和 趋势。 一、“萌”字中日语义流变之分析 “萌”字出现于中国典籍中年代久远,《周礼?秋官?薙氏》中有“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的句子, 郑玄注“萌”为“耕反其萌芽”,即耕地覆草之意 ? ; 《礼记?月令》有“( 季春之月) 萌者尽达”,意为植物 发芽; 《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明者原见于未萌”,意指事物的开始和发端 ,1, 。千百年来,“萌”字在 中国一直传承上述动词及名词语义,鲜有变化。而在日本,早前使用“萌”字时,也一般取 其动词义,如 《万叶集》( 8) 中有诗句“さわらびの萌え出づる春になりにけるかも”,表示植物萌发新芽; 在《新敕 撰和歌集?恋》( 1) 中,出现“雪の下草下にのみ萌え出づる恋を知る人ぞなき”的句子,表现一种从 心底萌生出的情感和相思 ,2, 。可见除了表示植物发芽,日语中用“萌”来表示一种心理活动和思想感 情的语义也由来已久。至此中日两国对“萌”的理解和使用基本类似。但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萌”字的语义首先在日本发生了延展。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年轻人中“おたく” ? 文化兴起,以 “萌え”一词新语义的产生为符号,作为其分支之一的“萌”文化在稍后也隆重登场。“萌え”最先是 “おたく”一族之间使用的一个隐语,表示面对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动漫人物造型或网络游戏角色时,突 然涌起的一种狂热喜爱之情。“萌え”以其生动到位的表达效果,自诞生之日起便迅速走红,如今已成 为“おたく”界使用最广泛的流行语之一。作为语义新添加的一个证明,2005 年“萌え”获得日本流行语大奖,2006 年三省堂出版社将“萌え”正式收录进《大辞林》,将其定位为年轻人用语,表示对某种人 或事物产生极为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这些情感包括喜爱、倾慕、执著,兴奋等,其对象既包括实物,也包 括虚构的对象 ,3, 。 现代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加上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使得流行语“萌え”在日本 走红后不久便进入中国,在近年来成为一个新兴网络用语。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中国年轻人用自己的 理解为日语“萌え”和日本“萌え”文化中的“萌”字加上了注脚,致使中文“萌”与日语“萌え”的原意 产生了偏差。究其当前语义,中文“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1) 名词,意为萌文化或某种可爱属性, 如: 小海豹可爱翻滚卖萌; ( 2) 形容词,意为可爱,如: 宝宝超萌; ( 3) 动词,意谓为某事着迷或癫狂,如: 可把我萌翻了。 互联网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就“你对萌的第一感觉”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约有 70% 的中国网 民认为“萌”的意思就是“可爱”,也即“萌”的形容词语义,这与日本“萌え”意识由“萌え”这一动词产 生的背景大相径庭。另一选项“表示对某事物强烈的好感”的认同率只有 3%,与日语“萌え”的原始 本意也相去甚远 ,4, 。由此可见,“萌”在传入中国时,因汉字先入为主的影响,文字先于文化传播,导致 其在中国的语义与日语本身产生了较大的不同。 二、“萌”文化在中日两国的不同表现 文字先行可以被认为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著特征。作为“萌”文化的载体, 中国大众接受的首先即是“萌”这个汉字,如今中国媒体网络上流行的“萌”,其实是一个在日本“萌 え”文化模糊影响下的新名词,由此衍生的特殊的中国“萌”文化也有诸多异于日本“萌え”文化的 地方。 首先,中日两国“萌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性质不同。日本催生“萌え”文化的旗手是“おたく”一 族,一群活跃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制造“专业或爱好迷恋”情绪的年轻人。他们多是动漫作品的爱好 者,对某个动漫作品、人物及相关产品有着不同一般的钻研和狂热。随着电子产品和网络的迅猛发 展,其迷恋对象逐渐拓展到电子产品、电脑游戏模型和其中的角色等。据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2010 年日本人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或被认为属于“おたく”族 ,5, ,可见衍生“萌え”文化的土壤相当肥 沃。“萌え”文化秉承了“おたく”文化的精髓,专指对动漫或电子游戏中的角色特别是女主角产生强 烈的好感。它的创造者同样是倾心于某个领域并沉湎其中的 ACG ? 爱好者。他们大多有着特定的喜 欢对象,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大量的信息交流活动,既传播“萌え”文化,又开展积极的创造活动,在满足 自身精神追求的同时为经济政治发展作贡献。可以说,日本“萌え”文化的推手已经形成一个较有规 模的、特殊的、有作为的群体。与此相比,中国“萌”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虽然包括一部分日本动漫 文化爱好者,但主流却是普通网民。他们所进行的是一种“萌”元素的传播活动,即将自己理解的各种 “萌”的现象、行为在互联网上进行展示。从性别年龄上看,中国“萌”文化的追捧者以年轻女性为多, 这和日本“萌”友年龄层分布广泛,男女比例接近的情况相差较大。更因为对“萌え”精神理解的偏 差,“萌”文化追捧者只是在模仿中形成了一种有异于“萌え”文化的流行风尚,而并未如日本“萌え” 一族那样对其作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付诸实践。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年轻层中流行的“萌”,于表于里,从范围到深度都与日本的“萌 え” 文化是有差别的。日本的“萌え”文化有了“おたく”文化这个雄厚的基础,已形成了有规模有系统有 秩序的一支队伍。从“萌え”本身的分类上看,其类别极为细化,根据“萌”对象的性质,既有对动漫作 品虚构人物的“萌”,又有对真实人物及事物的“萌”,如“AKB( 日本偶像团体) 萌”等,甚至还有对非生 物类对象的“萌”,甚至出现了为政治经济活动特意创作的“萌”角色。根据“萌”对象的身份可以分成 妹萌、姐萌、哥萌、弟萌、正太萌、人妻萌、人偶萌、机器人萌、女仆萌等,类型对象不一而足。从“萌”感 受上来说,除了喜爱、迷恋等基本情绪之外,还有兴奋、狂热、性激动等各种情感。与此相比,在中国 “萌え”意义上的“萌”基本上还是动漫迷们的专享,远远没有达到分类细化的程度,有动漫文化的爱 1 6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年好者制作专门网站交流探讨“萌”文化,用猫耳朵、蝴蝶结等“萌”系装扮在网络上宣传和展示“萌点”, 网络文化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萌え”意义上的审美倾向,如萝莉、正太等,但这些接受模仿尚处于初 级阶段,广大网民对“萌”的感受也都还停留于“可爱”这一单纯的视觉认同上。除各种“卖萌”之外动 漫迷们似乎鲜有作为。 再者,日本“萌え”文化影响深远,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经济效益。日本的“萌え”不仅形成了一个 看似小众却已然风格独特、系统分明的“萌え”文化群体,其巨大影响力在政治、经济界都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近年来,日本自卫队频频利用萝莉美少女海报招兵买马,各地政府利用各种“萌”角色进行招 商宣传都是“萌え”文化在政治界发挥独特作用的典型例子。在商业领域,“萌え”经济更是表现强 劲。矢野经济研究所2010 年出具的关于“おたく”文化市场规模的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萌え”文化的 代表性产业,模拟恋爱游戏市场规模比前一年增长 83%,达到 86 亿日元; COSPLAY 服装市场同比增 长 5. 5%,达到 406 亿日元; 同人志市场同比增长 4. 7%,达到 640 亿日元; 人偶模型市场同比增长 2. 9% ,达到 283 亿日元; 偶像文化市场同比增长 1. 9% ,达到 542 亿日元 ,5, 。可见“萌え”文化创造出 的经济增长点颇具规模。该报告显示,今后“萌え”文化和产业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果。这是尚处于 文化接受和模仿阶段,尚未完全将“萌”与产业相关联的中国“萌”文化无法比拟的。 三、试析日本“萌え”文化形成的土壤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在接受日本文化的时候,由于中日间大量同形异义汉字的存在,常常先 于文 化而接受文字,并以本国语言使用习惯理解和接受日本文化,导致由此发展起来的文化常常与原文化 的趣味有所偏离甚至迥然不同。除此之外,互联网环境、著作权带来的限制,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对 异文化本能的抗拒,都影响了中国对日本文化接受的广度和深度。但笔者认为,中国流行文化之所以 对日本文化受容有限,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历史传统和文化土壤方面的差异。以下试从三个角度进 行阐述: ( 一) “萌え”的历史渊源 “萌え”成为一种风潮,虽然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但细细分析“萌え”的种种特质,会发现它绝不 是一种孤立的文化典型,在日本历史上不乏与“萌え”一脉相承的文化类型。日本关西大学人类学学 者奥野卓司教授曾撰文提出,17—19 世纪的江户时代曾出现诸多“萌え”要素 ,6, 。江户时代是一个庶 民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表现之一就是庶民由“外行”成为某一文化领域的“专业”推手,这与“萌え” 的庶民精神十分类似。在江户时代,为创造精深的艺术,庶民们自发地形成许多团体进行艺术探讨, 并形成了各领域的各种专家级带头人,如家元( 宗师) 、目利き( 鉴定家) 等,这从本质上接近于现在的 “おたく”。另外源自江户时期的独特的美意识“粹”也和“萌え”有着渊源关系。它追求一种风流潇 洒让人产生类似于恋爱之感的美,这与“萌え”如恋爱般的感觉是一致的。以上分析证明,“萌え”并 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萌え”文化才不至于昙花一现。中国的 有些学者断言“萌”文化在中国不会长久,并罗列出种种原因,缺乏历史的根基恐怕是其中之一。 ( 二) 日本“萌え”文化与“神道教”的泛神信仰 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是一种泛神信仰。它相信世间有“八百万神”,这个“八百”只是虚指,意 为无穷无尽。因此人们深信自然间的万事万物中都有神灵居于其中,而且没有高下等级之分,对于任 何事物皆应恭敬相待,所有一切也都有成为敬仰和膜拜对象的可能。任何使人充满生命力的信仰和 崇拜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样一种泛神信仰,造成了日本人内心深处尊重和敬畏万事万物的国民性格, 同时也形成了信仰的多样化倾向。可以说日本人具有将万事万物“神”化的传统和能力。“おたく” 和“萌え”也是如此,都产生于对某种事物或某种属性的近于痴迷的崇拜。这些偶像和崇拜 情绪,有时 确实可以引起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年轻人的共鸣,但有时也会因为信仰的差异引起排斥和反感。这也 是为什么对于某些行为或爱好,日本人能获得强烈的“萌”感受,而在中国人看来却令人难以接受,甚 至显得偏执或变态的原因。同样,“おたく”和“萌え”这样的日本文化虽然在中国年轻人中颇有影 第 3 期 黄宇雁:“萌”与“萌え”17响,但在中国主流大众层面仍然接受度有限,信仰取向的差异应该是原因之一。 ( 三) “萌え”文化与日本人的集团归属意识 日本人一直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表现为对集团的需要和依赖,并善于借助集团的推动发展 出各种极具特色的集团文化。“おたく”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征: 一方面表现为 封闭性,极度地沉迷于某个领域或某样事物不能自拔,而完全不在意周围的看法; 但另一面又表现出 极为明显的对团体归属的渴望和依赖。作为“おたく”的发展类型之一,“萌え”文化同样既在形式上 表现出某人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执著和忘我,展示出明显的封闭性; 同时又通过对某一特定偶 像的共同追求,或较为固定的集体交流活动来谋求与团体之间的联系,并通过集团内的交流活动不断 发展出对“自我”的肯定,进一步推动“萌え”文化的发展。相田美穗在《萌えゐ空间》里提出:“自我意 识只有得到他人的承认,才能在自己内心拥有容身之地” ,7, 。这很好地说明了“萌え”文化的特点,即 对集团的需要。也正是这种需要,使得“萌え”文化类群组成一个个属性各异的团体,通过同人志市 场、COSPLAY、女仆咖啡馆等各种集团活动,将“萌え”推向更大的规模。而中国的“萌”文化目前尚处 于满足自我欣赏的阶段,传播者们也还没有形成将之深化的意识。缺少强有力的集团组织,缺少以集 团为依托的有秩序有目的的活动,这使中国的“萌”文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气候。 四、结论 网络时代,文化传播速度今非昔比。共同使用汉字这一背景使得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更显便利而 快捷,但文化速食时代的负面影响容易使文化受容遗漏精髓而流于表面,文化根基的差异又使得文化 的表现趣味迥然,中国“萌”文化对日本“萌え”文化的接受程度就是一个例证。流于表面和缺乏历史 根基的文化移植,将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空间。没有合适的土壤,中国“萌”文化很有可能“昙花一现” 而成为过去式。 在网络文化为先锋的当今中日流行文化交流中,除了“宅”“萌”之外,通过直接使用日语或日语 概念表达或接受日本文化的例子还有很多,甚至有泛滥之势,如“达人”“王道”“御姐”“给力”“吐槽” 等等。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大众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和热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网络文化时代语言传 播的“拿来主义”倾向。 注释: ?参见《辞源 1—4 合订本》,商务印书馆 1988 版,第 1450 页。 ?“おたく”,即指“御宅族”。 ?“动画”( Animation) 、“漫画”( Comic) 和“电子游戏”( Game) 的合称。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 . 辞海( 缩印本)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590( ,2,佐藤谦三,山田俊雄( 角川最新古语辞典,M,( 东京: 角川书店,1975: 569( ,3,齐珮( 从日语“萌”的语用意义看青年亚文化生态体系特征,J,( 外语学刊,2010( 4) : 89( ,4,问卷星( 关于“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EB/OL,(,2012 ,03 ,22,( http: / /www( sojump( com/report/1458932( aspx?default = 1( ,5,矢野经济株式会社( 2010オタク市場徹底研究,EB/OL,( ( 2010 ,10 ,08) ( http: / /www( yano( co( jp/press/pdf/692( pdf#search = '萌え市場規模,( ,6,奥野卓司( ジャパンクールと江戸文化 数奇者、オタクの先駆け 奥野教授インタビュー,N,( 読売新聞夕刊,2007 , 08 , 16( 10) ( ,7,相田美穗( 萌える空間―メイドカフェに関する社会学的考察,C,/ /広岛修道大学( 広岛修大論集人文編: 47 卷 1 号( 広岛: 広岛修道大学,2006: 214( 1 8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年“萌”( meng) and “萌え”( moe) :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Acceptance of Japanese Culture in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HUANG Yuyan ( School of European and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Nowadays the word“萌”( meng) is popular both in China and Japan,which expresses a spe- cial pop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Because words precede cultural transmission,the Chinese “萌”( meng)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e Japanese “萌え”( moe) in semantics( As a result,they are expressed differently in culture(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origins,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Chinese“萌” ( meng) is not likely to develop as extensively as that of the Japanese“萌え”( moe) ( Key words: 萌( meng) ; 萌え( moe) ; Otaku;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s ( 上接第 8 页) A Probe into the Source of “Ren Wu Ke Ren” GAO Lieguo ( Center for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The source of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idiom“ren wu ke ren ( beyond endurance) ”is from “ren zhi wu ke ren ( endure to one’s limit) ”,and its form is evolved from“ren bu ke ren ( endure whatever one cannot endure)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utras( Probing into the first-hand resources in a down-to-earth manner,and analyzing the examples in literature in a careful and thorough way are the premi- ses of the accurate trace into the source( Key words: ren wu ke ren ( beyond endurance) ; idiom; source 第 3 期 黄宇雁:“萌”与“萌え”19
本文档为【_萌_与_萌_试析中国流行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受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9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