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举报
开通vip

【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 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文一茗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摘要:《红楼梦》在小说艺术和思想都堪称问鼎之作.原因之一即在它的叙述形式中所传达出的哲理.叙 述的当下是通过过去来投射未来.这里的未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元素,更是指故事中人物的未来之死的意义. 整部《红楼梦》是追忆补述出来的.在这部小说中,惟有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带着...

【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 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 文一茗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摘要:《红楼梦》在小说艺术和思想都堪称问鼎之作.原因之一即在它的叙述形式中所传达出的哲理.叙 述的当下是通过过去来投射未来.这里的未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元素,更是指故事中人物的未来之死的意义. 整部《红楼梦》是追忆补述出来的.在这部小说中,惟有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带着死亡意识存在的个体,但也正因 为与传统中国文化对死亡的理解赫然不同,他们并不被理解.未来之死这个黑暗实体,使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各自 的时间错位方式执着于当下,也因此赋予了死亡以积极意义,使自己免于"此在的沉沦",把"自我"从(红楼 世界中其他)"人们"中超拔出来,从而保持个体性与具体性.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其叙述时间形式中的死亡意识. 关键词:死亡意识;过去;未来;当下 中图分类号:I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0)04—0113一O6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在中国 思想史上后无来者,原因之一即在它叙述形式中的 哲理.其中又以其叙述时间所传达的死亡意识为最. 《红楼梦》的叙述时间形式是追述.当下的叙 述是通过追忆过去来投射未来.这里所说的未来不 是单纯意义上,时间元素三点一线的无限延伸,更 蕴涵着故事中人物未来之死的意义.未来之死这个 黑暗实体,使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执着于当下:林黛 玉不停通过复制当下,来挽留正在流走的每一刻当 下,借此抵抗逼近的死亡;而贾宝玉则用未来之死 填充当下,通过不停地设想死亡,以此迎接死亡. 不停流逝的过去,与神秘莫测的未来,微妙地纠结 于叙述的当下;过去与未来都是从当下出发的视界. 因此,在这部小说中,惟有贾宝玉和林黛玉是 带着死亡意识去存在的个体,但因为与传统中国文 化对死亡的理解赫然不同,他们并不被理解.林黛 玉的病态使她的生命在被迫靠近死亡的过程中,获 得自己的特殊性;而贾宝玉由于参与,分享了对这 种病态的细微感知,也使自己的生命主动进人对死 亡的深度追问. 宝黛二人都赋予了死亡以积极意义,就像海德 格尔所看到的那样:死亡是赋予此在以意义的黑暗. 只有像宝黛那样,先行到死,体验死亡,才能使当 下震惊不已,才能使人由"我自己的死"充分意识 到"我自己的在".可以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死亡 意识,使自己免于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的沉沦", 把"自我"从(红楼世界中其他)"人们"中超拔出 来,从而保持个体性与具体性. 关于死亡,贾宝玉有一段着名的言论: "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 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 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 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 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第十九回) 贾宝玉是带着死亡意识去存在的人.只有通过 预先设计,不停温习,超验体验死亡,才能降低他 对死亡的恐惧.换言之,贾宝玉的死亡意识就体现 于用未来取代当下.如同古罗马时期的死亡哲学, 把对死亡的渴求看做治疗死亡的灵丹妙药;只有念 念不忘人的脆弱和有死性,方可面对死亡,恰当地 收稿日期:2010—04—07 作者简介:文一茗(1981一)女,汉族,四川宜宾人,I~tJll#b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叙述 学,欧美文学,文化批评研究. 113 《三峡论坛》2010年第4期,总第228期 安排自己的人生,使生活过得从容. 正如柏拉图所言:哲学是死亡的练习.怕死的 人,总会去研究死亡,喜欢谈论哲学.关于怎么个 "死"法,贾宝玉还有一个很富诗意的设计: 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 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 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第三十六回) 这段最能代表贾宝玉个性的话,恰恰是说给最 听不懂的袭人听的.而此时袭人规劝宝玉的忠心又 的确是感人的.两个最不同道的人却向彼此表达了 最心底的话语.袭人费尽心机,用心良苦的一番规 劝,却引出宝玉对自我本性最淋漓尽致的一次剖析, 甚至是对死亡的宣言.执着于尘世的不同的人,不 管贾宝玉,还是花袭人,都注定在彼此碰撞中失望, 乃至绝望. 贾宝玉的这番心里话是一个没有回应的独白. 袭人并不理解贾宝玉对死亡的看法.因为在她所接 受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看不到死亡的积极意义,也就 不可能理解贾宝玉.在这个意义上,贾宝玉成了一 个终极意义上的弃儿.传统中国文化将个体人的价 值定位于自己在周围人际关系网中的恰当角色.致 力于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人类学家许娘光将之描述 为一种"情景中心"式的文化模式,而将西方文化 称为"个体中心"式的模式.这种差异决定了传统 中国文化中对宗教,社会,个体价值等一系列不同 于西方传统的文化特征,使传统中国人像看待世俗 事务一样看待超自然世界.对死亡的思考,中国人 有着明显的"人世"色彩.比起对死亡本性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更为关注"为谁而死","为什么而死" 的问题.孔子讲"杀身成仁",是强调人应当为仁而 死;孟子讲"舍生取义",是强调人应当为义而死; 商鞅讲"赏使民忘死",是强调人应当为赏而死;韩 非讲"死节于官职",是强调百官应当忠于职守,以 身殉职;谭嗣同讲"死事",是强调一个人不应当囿 于"死君"的封建传统……?对死的探讨是为了更好 地服务于生,示范于"生",而死亡本身没有什么积 极意义.庄子的"齐生死",更是强调人要通过后天 习得的"顺其自然"心态,去学会忘记死亡,从而 惬意适性地沉浸在当下.因此,和西方死亡哲学传 统关注死亡的本体性,个体性相比,中国的死亡哲 学,更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伦理意义.延年益寿, 子孙繁衍,和表彰忠臣,留取丹青的食色文化所特 114 有的死亡准备,构建起中国人的生存前提和文化心 理,在督促自己修身养性,养身传代的同时,鼓励 别人英勇献身.大家就这么心照不宣地活着,活在 千百的历史中,也活在当下在世的纷繁里,同样活 在《红楼梦》展示的图景上. 贾宝玉当然也充分享受着当下的每一刻.然而, 他的死亡观,却是一种与"情"紧密相连的价值: 生命价值就在于充分地体验美与情,而不是存活保 命本身.宝玉用比常人更敏感细腻的心思,体会到 情的载体——人注定不能永世长寸;那么,离弃尘 寰,也是他必然的选择.与大观园里的女儿共存亡, 是宝玉面向死亡的准备.宝玉不可能像贾母,贾敬 那样,通过特有的精神力的帮助,让人受奴于非存 在;也不可能通过王国维式的自杀——禁欲主义的 极端——来消解生的痛苦.而是更像鲁迅那样,持 悲剧情怀而又不落于悲观主义的自由反抗,即带着 对未来之"死"的悲悯之心,"活"在当下. 海德格尔认为应该学会"向死的自由":即把死 亡担当起来,面对自己的死亡,选择自己,自己筹 划自己.对于宝玉而言,最好的化解痛苦的办法就 是告诉自己:痛苦无法化解.体验死亡,幻想死亡, 设计死法,也就是生命本身.海德格尔认为只有获 得了一种在存在论上足够充分的死亡概念,即生存 论的死亡概念,才可能把此在死亡中的"向终结存 在"从而也就是这一存在者的整体存在收入对可能 的整体存在的讨论.这是因为海德格尔看到了死亡 的个体性,属我性和不可替代性.死亡是世上最私 有的东西,因此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而贾 宝玉的死亡意识让他见证到自己的生命力和与众不 同的生命感知力,因为旁人的生命力见证于饮食男 女,保养天年时,他的生命力却见证于与"死"的 相遇之中. 文人哲人都在乎死亡话题.哪一个耽于享乐酒 肉之徒,疲于世俗经济之士,会有闲工夫奢谈,甚 至哪怕只是想到"死"?凡是对死亡无所意识的人, 对生命也就心不在焉.而这样的人其生命也就最短 促.古希腊罗马时期,研究死亡恐惧意识治疗的哲 学家建议一个人必须不断地想到死,并认为,重要 的不在于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是在于认识 到死亡的伟大意义,认识到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 才能够得到生. 贾宝玉的时间错位正在于:用未来之死填充当 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 下.那么,死亡对贾宝玉而言,到底有什么积极意 义呢?我们首先来看看他如何理解死的对立形态一 一 "生". 生命对于宝玉而言,不仅是一个世俗快乐的享 受"过程",也是一个为情的"目的": (宝玉)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 一 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远可观, 可敬可怜.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 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 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息,冥 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第三 十四回) 吃苦,挨打,甚至被打死算什么,哪怕苦一生, 若能换来"为我洒泪者",也值!这正是贾宝玉之爱 高人一等之处.很多人关注在世的情分,研究活着 时的爱情怎么经营,只要这个过程中能彼此相敬如 宾,死后能否牵挂,并不重要.可这恰恰是宝玉所 追求的,愿意以"横死"交换.他所追求的,是比 生命更永恒的情.他怕的不是死,而是不能诗意地 死.死的价值对于宝玉而言,就是震撼"情".所以, 当发现竞不能得全部眼泪,而只是各人各得眼泪时, 宝玉被沉重的失落感压倒.只得暗伤"不知将来葬 我洒泪者为谁?" 有些东西(对宝玉而言是"情"),必须以与"死" 的交锋,甚至有可能被征服,才能换得.而这在"生" 的静态画面中,是觉察不到的;即使"任是无情也 动人"的薛宝钗,目击宝玉的伤疤时,也会"动情". 这是以宝玉(差点儿)的死为交换条件的.生的美 好会遮蔽一些比生命更为永恒根本的价值—情. 无情的时候,恰恰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也是为什 么癞头和尚告戒体弱多病的林黛玉长大后不许哭, 不许见外人的原因,因为"无情"就会保命).死的 积极意义,会唤醒在"生"中被麻痹的情感力量.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贾宝玉"花心".的确, 他不能完整地给予林黛玉一个男人爱女人的那种 爱."黛玉猜情"是自然生命力量的抵抗,它要求本 性的爱欲力量.贾宝玉续写庄子,是因为庄子知道 这种自然情性的本然就是欠缺,欠缺是无法消除或 克服的,人生的意义唯有退守生命的欠缺. 可是,宝玉又最是个忠贞于爱情的人——忠于 爱情这个概念,而不是忠于某个个体的人.鲁迅评 贾宝玉为"爱博,心劳","我看见他(贾宝玉)看 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 上,不幸人多."(鲁迅:《绛洞花主》小引).夏志 清认为无法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红楼梦》的"情"字,只好命之 为"Love&Compassion".正如周汝昌所说的那种人 与人之问相处的高尚关系——一种关怀,同情,怜 悯,仁慈,体贴……?宝玉所忠实的大概是一种对人 之本性的关怀吧!所以警幻仙姑赞其为"意淫". 物极必反.有时,感情的重负使一个最多情的 人流于无情之地.一次续写庄子,一次参禅,都道 出了宝玉心中所意识到的"万境皆空"感.死亡的 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证明生的虚无和空.连宝玉最笃 信不疑,最珍视无比的"情",也是虚幻的;怪道"到 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贾宝玉就是这么一个活在两 极矛盾中的情感主体,情的不得意,就会把他从多 情推向无情的一极,以至于发出"美是生命的陷阱, 要灭绝美丽"的赌气宣言.不过,这不反过来证明 他视情如命吗?! "死"还延伸出一种意义,就是让宝玉比常人 更珍惜"美".在贾宝玉看来,美就是情的表征,而 死就是美的消逝.人生意义就是见证"美"的生命 力,而美的生命力只能见证于与死的相遇中.故一 想到"绿叶成荫子满枝"时,宝玉就会伤心流泪叹 息;听到"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就 不觉恸倒.宝玉对葬花吟的理解与黛玉有所不同, 林黛玉的葬花吟是为美的默默死亡,无人欣赏,敬 上自己孤独的祭奠,而宝玉则是痛苦不能阻止美的 流逝: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 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 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无可寻觅之 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 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 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第二十八回) 所以,相信美的不灭是宝玉唯一能接受的出路. 宝玉固执地相信即使美的形式消逝了,其内涵,价 值仍然存在.晴雯,金钏,黛玉死后,宝玉依然深 深爱恋着她们的亡灵.这是他对美丽永恒不灭的信 念的表达,也使得宝玉不那么畏惧美的死亡. 总之,贾宝玉的死亡意识是他成为一个独特个 1l5 《三峡论坛》2010年第4期,总第228期 体自我的根本原由.对死亡的感知是个体性的,正 是在对死亡的感知中个体摆脱了单一平均的生命而 发现了自我,在死亡缓慢的,半隐蔽而又已然逼近 的情形下,呆滞的均质生命终于变成了个体性的生 命,黑色的边界使它独立出来而获得了自己的真实 风格.和宝玉的顽皮,贪玩,喜欢在女儿身上下工 夫相比,只有贾宝玉谈论死亡时,才觉得他是真正 与众不同的角色,才让人体会到这个"于国于家无 望"的"孽障"的深刻性. 四 但要真正理解贾宝玉的死亡意识,必须得回到 林黛玉.死亡的力量催生出贾宝玉强大的"情";而 林黛玉的"情"恰恰将自身引向死亡. 与贾宝玉相比,林黛玉天然就带着死亡意识去 存在.她从出生起,就在一条命定的路上行走,整 出命运就是用当下演绎原初那个既定的诅咒.林黛 玉天生怯弱不胜,有不足之症.除了吃药,别无它 法.癞头和尚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治疗法:她一生的 孤寂(化我出家去,总不许见哭声),和冷漠的个性 (除父母之外的人,一概不见).癞头和尚提出的这 几个交换条件做到了,黛玉就可以平安一世——说 实在,人们津津乐道于《红楼梦》中开各种复杂的 药方,还不如记住这个疗法最省事最根本.我相信, 任何人做到这三点,都可以活到寿命的极限,因为 这三个条件本身就是"活"的写照,就是生命本身; 而生命就是一个不知不觉地"耗费情感精力"的过 程.所以这个疗法是残忍的,它从根本上就是否定 真正的生命. 历来医学中对付慢性疾病的方法医理,总不过 就是"保养固本"为上,即要"保"才可"养".癞 头和尚可是点中了这套法子的要害.所以,如同中 医强调自然调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那样,既然 是以前"活得过度"了(比如吃喝无度,透支元气 等),才导致疾病缠身;那么,最根本的赎罪方式就 是"活得不足",收敛地活,低调地活,不仅物质生 活节俭,更要像癞头和尚所说的那样,精神生活节 俭:不许哭,不许见外人,一言以蔽之,不许动情, 不要费神,让自己蜷缩在一个尽可能封闭的环境中. 可是,林黛玉是天生就有"不足之症","自来是如 此",也就是说,她不是后天因为糟蹋虐待自己的身 116 体而变成这样的;反过来,是生命天然地欠林黛玉 一 笔债,是前世的甘露之情令她今生从一开始就负 上沉重的情债.林黛玉似乎一出生,就比常人落后 了一步,这也许能解释她性格中带刺的性格,多疑 的本能,习惯敌意的眼光打量周遭的人事,并且用 一 种不服输的,却自怨自艾的心态来对抗命运.而 这些刺,多疑,敌意正深深地伤害了林黛玉自己的 生命.越是弱小,匮乏的生命力,越有理由向生活 索取更多;而在这个哭哭啼啼的索取过程中,却越 靠近自己的坟墓! 死亡,疾病和生命的三位一体是一个以死亡为 顶端的三角形,我们不仅可以从死亡这个顶端俯视 疾病与生命,疾病与生命事实上也源于死亡.可以 从林黛玉的出生开始分析,像她这样的单薄红颜, 的确不能完成传宗接待,操持家政等,在"情景中 心"文化模式中,被视为唯一能体现个体价值的"使 命".但也可以颠倒过来,像福科分析现代病理解剖 学那样,从林黛玉的死亡来回视她的生命.因为, 死亡显现为疾病的根源,死亡是生命固有的可能性 但又强于生命,抽干生命,转移生命,最后使生命 消失.这样,会发现没有理由用上述集体价值使命 来要求林黛玉这么弱小的个体生命.因为她具有别 样的个体价值意义.而这一点,只有贾宝玉懂.换 句通俗的话说,贾宝玉爱的不是在贾府中将可能作 为妻子,媳妇,妯娌或母亲角色的林黛玉,而是作 为他所爱的人,即林黛玉的"如其所是".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美丽不相上下,十二金钗谁不 美?但是让宝玉第一眼就心动的美只有林黛玉,因为 这种美不仅令之心动,更令之心痛:恐怕只有像林黛 玉那种残忍的病态美——蹙眉,泣目,靥愁,泪光, 娇喘——才能震撼宝玉的审美感.病变强调一种细微 的感知,生命凭此感知而在死亡中发现它自身最大的 差异化形象.而贾宝玉正是由于真正参与了林黛玉的 这种病态感知,因此能够体会到别人体会不出的美. 而这种美其实是由对病的感知催生出来的"情". 现实生活中,人们看见了林黛玉般的女子,一 般会拒之于千里之外;而文学是趋于与生活相背离 的方向美感,所以在小说中,林黛玉更能引发人对美 的叹惋,回味.因为她本人就是一个真心体会鉴赏美 的个体形象.死亡的阴影过早地纠缠林黛玉,却使她 倍加珍视生(即美)的瞬间.林黛玉的诗就是通过复 制美的瞬间,来打发当下,她的时间错位形式,就在 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 是通过复制当下来挽留正在流逝的每一刻当下. 让我们来看看黛玉的"葬花吟"是如何把玩时 间元素的.这首诗充满了对时间,生命的莫名感. 万物众生都在不知不觉中诞生,孤芳自赏地绽放, 进发,又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地谢幕.在这个孤独 荒诞的宇宙中,只有诗中的葬花人是唯一可称作是 有自觉意识的生命主体.诗中充满着两种矛盾的画 面:一边是曼妙无比的生命之图,"花谢花飞花满 天","三月春巢已垒成","柳丝榆英自芳菲".一边 是这些美好的生命迹象,因为无人欣赏咏叹,而堕 为零符号."有谁怜","无释处","知有谁","太无 情","能几时","难寻觅","总难留"这一连串的 发问背后传达的就是葬花人的矛盾境地:意识到只 有自己独自一人才能意识到变幻无常的生命.因此, 葬花人"倍伤神","泪暗洒",幻想能生出双翼,"随 花飞到天尽头"的同时,也清楚"天尽头,何处有 香丘?"想来想去,唯有一掊净土方可安葬花魂; 但转念一想,既然如此,那又会有谁来安葬葬花人 "我"呢?"依身何日丧?…'葬侬知是谁?"都不 了然,想来比花更可怜.葬花吟到头来成了叹葬花 人之死. 说到底,林黛玉不能承受的是什么,是时间的 白自流逝,是美的毫无意义地浪费,终结?不,是 独自一人去承受这种体会. 那个尚能扶锄葬花的女子,在《秋窗风雨夕》 中,却因"罗衾不奈秋风力"而"教泪洒窗纱湿". 那个自怨自艾,孤独体味年华流逝的葬花人,似乎 更有一种落后于时间的感觉,还沉迷,哀叹于秋梦 中那尚存的一抹绿时,猛然被风雨敲窗而惊醒;在 这一首诗中,随着黄昏秋雨,更有一种时间催逼的 紧张氛围,让人觉得已经被时间无情地抛在后面, 以至于无助地发出"不知风雨几时休"的呻吟,可 叹此时的林黛玉似乎已作好了"向死"的准备:"我 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 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如果说,《葬花吟》 中,林黛玉尚能与时间对峙,甚至(通过葬花)来 挑战时间;那么,在这一副《秋雨图》中,林黛玉 已经对时间的急速飞逝产生无奈感,追不上时间步 伐,而只剩下垂泪的份儿.惟有把玩凄凉,方可抵 消凄凉.所以林黛玉迷醉于"留得残荷听雨声".对 于癞头和尚的警戒,林黛玉开始不得不信,因此, 在论琴一节中,黛玉感慨"琴者,禁也".可见,她 已明白当初和尚开出的偏方(禁情),的确点中自己 病弱之关键,乃是对症下药. 而"冷月葬诗魂",则是林黛玉为自己构想的"死" 的意境.这与宝玉所设计的那种众星捧月似的死法截 然相反.林黛玉开始执行自己的死亡时,反而远离宝 玉了.林黛玉在临死前,提出一个关于诗与时间的命 题:她在生命结束时,毅然同时毁灭自己的诗作.有 多少人为了能让自己的作品代替自己永世长存而疲 于于劳作,可林黛玉认为诗即生命本身,应该与命共 存亡,与时间同在,诗不是为了复制当下,绵延数代. 在林黛玉看来,真正的诗难遇知音. 林黛玉的死亡是叙述者追忆补述出来的.为什 么先写玉,钗成婚,再回头写同时发生的黛玉之死? 倒装叙述的目的并不仅仅着眼于故事自身的因果联 系.从五四作家起,过去的故事之所以进人现在, 更在于人物的情绪与作者所要创造的氛围——借助 于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之间的张力,才获得某 种美学效果.黛玉之死,分前后两次完成,足以表 现叙述者对她的留恋,仿佛是在试图挽留她,将她 死的一瞬间冻结起来.这是叙述者主体意图暴露得 最明显的一次,他介入了明显的价值判断.林黛玉 最后一句话是显得过于直白,不似乎素日的内敛个 性;但是林黛玉提前好多次就在设想死亡时的孤寂, 一 如在生的孤寂那样,因此在直面死亡的真正一刻, 她应该平静地走开,还是沉默中爆发呢? 就像临终那句欲言又止给人的印象,林黛玉的 孤女奋斗形象,使她在与命运抗争中扮演的角色既 主动又被动,既柔弱又抗争.林黛玉虽然不屑和尚 的告戒,却潜意识地默认了这种诅咒的预言.她作 好了一生与之抗争的准备: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 到今日也未断.一直到最后,她再也不能自欺欺人 地斗争下去之际,林黛玉终于明白了和尚的告戒, 故放弃吃药,甚至是饮食,因为她明白,她的一生 是付出感情而没有回应的一生,她的出生只是为了 等待情绝泪干的那一刻. 这种矛盾更体现于她对那块误她终生的通灵宝 玉怀着的既恨又敬的矛盾心态.虽说打心底希望这 快玉不存在;可这玉真有什么闪失,她又比宝玉本 人还着急. 林黛玉的这种矛盾心态,根源于通灵宝玉的第 一 层符号意义:"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这是林 黛玉难以承受而不得不面对的信念.她也相信:这 117 《三峡论坛》2010年第4期,总第228期 玉是宝玉的命,一个生命的符号.对于通灵宝玉的 这一层符号意义,林黛玉是深信不疑的;所以会说 "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也就说明,林黛玉爱宝 玉的程度,就是把宝玉的命视得高于一切.因为那 是她爱情的载体.这也再次证明,林黛玉要求生命 有意义,有爱,而不重视命本身.如果相信通灵宝 玉真是宝玉的命的象征的话,林黛玉也得相信并接 受它的另一层符号含义:婚姻的象征.故她常就这 一 层符号意义来试验宝玉对她的感情——所有这一 切都是因为她恰恰相信.对通灵宝玉的两种矛盾心 态都源自林黛玉视爱情重于生命的价值观,正如稀 伯莱谚语所谓"爱如死坚"(1oveisasstrongasdeath). 王蒙认为上帝不允许宝黛这样的爱情,是因为 这样的爱比上帝还有力量.他所指的上帝就是更高 层叙述主体的叙述意旨吧——那命定的还泪之债. 王蒙说《红楼梦》里不同的命运在打架.为什么会 打架?《红楼梦》中不是单一的叙述声音在讲故事, 而是多种价值观,主体意志在"抢话",在碰撞. 以此类推,钗玉二人的婚姻也是上帝不允许的,因 为这样的婚姻同样昭示着人自为自主的能动性! 五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死亡意识有相似之处:都是 提前触及"死".死亡体验与体验死亡,就是真正的 生命体验和体验生命.尽管我们的生存如同纳博科 夫所说的那样,只是两个黑暗实体之间的裂缝中透 出的那束微暗的光亮,可是宝黛的死亡观却因对 "美"与"爱"的深刻理解,而进发出无限的生命 力量,并在芸芸众生中呈现出两种赫然的独特个体 生命.他们是《红楼梦》中主动承担着死亡意识去 存在的人.他们不会像秦可卿,尤二姐,认为自己 被生活所抛弃,出于顺应生活对自己的这种裁决而 被动地遭遇死亡;也不会像尤三姐,司棋,金钏, 鸳鸯,由于失去了生活中最珍视的东西(比如爱情 或尊严)选择自杀.对于这两类人物而言,她们本 不带有任何死亡意识去存在,都是在现实重压的一 瞬问,一下子否定了自己所有的过去,还没有弄明 白"死"有何意义,就被迫或主动地选择了在糟糕 的"当下"让生命戛然而止,阻止有可能更糟糕的 118 未来.与其接受周围大多数人的"心死而身生"的存 在方式,宝黛二人宁愿以死证情;与其像周围的人以 死了却痛苦,宝黛宁可执着于痛苦的当下,以小小的 生命挑战痛苦的极限,试探死亡的黑色边界—是死 亡的震撼力逼迫他们活得更有深度,更为自我. 注释: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97页. ?许娘光(FrancisL.K.Hsu):《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 不同的生活方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27页. ?李劫:《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青海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83页.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第281页,第315页.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98页. ?~114,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280页.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载《红楼梦十五讲》,北 京大学版2007年版,第334页.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2001年版, 第152页. @??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第196页, 第196页.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57页. ?《红楼梦》中有三种明显以符号关联的婚姻:一是木石前 盟,二是金玉良姻,还有麒麟因缘.木石以前世论,金 玉以富贵论,麒麟以阴阳论.详见林方直:《红楼梦符号 解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0页. ?赵毅衡将文本中不同叙述主体抢夺话语主体的情况称为 "抢话".详见《当说者被说时(第六章)》,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责任编辑:郭玲珍)
本文档为【【doc】叙述时间中的死亡意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个体独特性及其死亡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