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举报
开通vip

(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齐光远(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沈阳l10036) 摘要:梁宗岱是现代文学京派文学批评的重镇.1944年.他创作了长篇美学论文《试论直觉 .并从自已的 与表现》.在此文中,他批判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袁现”说诗歌创作和审美批评出 发,将审美创造过程分为受感,酝酿,结晶和表现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深入地揭示了审美期 待的表现,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体验的回味及审美传达的整体过程.深化了中国现代美学在 ...

(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 齐光远(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沈阳l10036) 摘要:梁宗岱是现代文学京派文学批评的重镇.1944年.他创作了长篇美学论文《试论直觉 .并从自已的 与表现》.在此文中,他批判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袁现”说诗歌创作和审美批评出 发,将审美创造过程分为受感,酝酿,结晶和表现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深入地揭示了审美期 待的表现,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体验的回味及审美传达的整体过程.深化了中国现代美学在 审美创造论方面的研究,其理论创新思维对当代美学的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直觉;表现:物态化:审美创造:意义 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254(2011)O1—0155—05 收稿日期:2010,09—27 作者简介:齐光远(1974一),男,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讲师,从事文艺文化学研究. 克罗齐认为:直觉即表现.审美直觉通过 “赋形”功能给意象以形式,使之成为可供观照 的审美形象.审美直觉”使情成体”.审美意象的 生成就是审美直觉的完成.也就是表现的完成. 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直觉.梁宗岱在《试论直觉 与表现》一文中分析了克罗齐的理论,认为他的 理论与自己的创作实践大相径庭,同时指出其 “显而易见的谬误”在于:”他太忽略.甚或太抹 煞,那至少是艺术底一半生命的传达和工具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3他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审美批评出发. 将审美创造过程分为受感,酝酿,结晶和表现 (传达)四个阶段,不仅细分了审美直觉发生的 过程,而且揭示了艺术传达的审美特性及物化 手段,从而丰富了现代美学的审美创造论.梁宗 岱《试论直觉与表现》一文出现在中国现代美学 的第二期,是一篇系统地论证直觉与表现关系 的长篇美学论文,体现了相当程度的理论完整 性,但其独创性的美学内涵至今还没有引起学 术界的重视.挖掘其理论内涵,对于拓展和深化 现代美学审美创造论的研究及反思当代美学的 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受感一酝酿一结晶:审美直觉过程 梁宗岱细分了审美直觉的过程.将其分为 受感一酝酿一结晶三个阶段.他认为审美直觉 与审美表现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在某些情况 下二者也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指”心到手 到”的过程,包含了审美意象的生成和物态化两 个过程,这与克罗齐将审美直觉与表现同时限 定在审美意识现象中而否定艺术传达的过程是 完全不同的. 梁宗岱将审美直觉的第一阶段称为受感: 接受灵感.他认为灵感的产生具有两种源头:一 1S5 渤 海 大 学 o 釜 第 期 156个是生活.另外一个是书本.生活中的情景,例 渤如月夜和大海,星空和幽林,生离和死别,倾慕 和怨望,严肃的深思,崇高的德行,都可以激发 作者的创作冲动.这样的影响又分为两种:一般 的和特殊的.前者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1爱外界事物对受感者的精神有一种强烈影响,受 首感者创作的冲动强烈,创作的活力发达;后者则 社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问和地点,受感者受某一 情景的激发而创作出某一作品,是一种”刹那的 赢永恒”,带有突发性的特征.灵感的另一个来源 是书本.这包括一个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一种诗体,一句诗或 一 个节奏.梁宗岱对受感阶段的分析,揭示了审 美客体的范围及与审美主体的关系.其对审美 客体的论述显然包括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 美三个方面,而其谈到的受感者不同的受感心 理,则表明审美客体能够成为审美对象,是与审 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密切相关的.应该指出的是. 梁宗岱对于灵感来源的分析是结合自己的创作 实践来讨论的.他指出,自己的词作《芦笛风》中 的大部分词都是受感于生活的,而以《鹊踏枝》 为题的词作的直接灵感则是来源于书本但是 梁宗岱仍然认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最初源头,创 作者之所以会在书本中找到灵感,是因为有丰 富的生活经验作前提.他始终认为”诗是经验”. 是诗人毕生积累的结果,即使是”刹那问偶然的 呼气”.也是其”毕生的菁华”:灵感的获得不是 纯粹的梦境,也不是柏拉图式的”迷狂”.这显示 了梁宗岱对于审美直觉的理性认同. 审美直觉的第二个阶段称作酝酿.在梁宗 岱看来.生活中的情景和书本固然可以激发创 作意识,但是如果受感者缺少审美注意,那么它 也只是一种生活经验而不能为灵感,这就需要 受感者具有一种”期待”心理,梁宗岱称之为”酝 酿”.它表现为受感者心理的”紧张而透明”:”在 那一刻里,心灵但像受了酵母一般,整个儿发 酵,膨胀和沸腾.以致那沉睡在我们内在的混沌 深处的梦幻和影像.憧憬和记忆,湮过的恐怖, 无名的欢欣……都一样醒来,互相冲击,抗拒和 吸引.”(](狮)梁宗岱认为”紧张而透明”是一种具 有想象力的审美心理,它是艺术家与一般人的 基本区别.普通人面对重大的事变或紧张的情 绪时,往往只能产生”一团纷乱”或”一片混茫”, 而艺术家的想象力却在”纷乱和混茫”达到最高 度的时候,将各种元素加以凝结,安排和组织, 从”凌乱”中整理出”秩序”来,致使审美意象逐 渐清晰.酝酿阶段的心理表现,揭示了审美主体 与普通个体的心理差异,是审美意象形成之前 的必要心理准备.带有审美期待心理的重要特 征. “结晶”过程是审美直觉的第三个阶段,也 是审美意象的最终形成过程.在阐释这一阶段 的审美心理特征时,梁宗岱创造了一个非常重 要的概念:形式的感觉.它是指创作主体”隐约 地但强烈地预感.或辩认出一堆融洽的关系,一 个宇宙的意识,一个完整的意象或境界之诞 生”.”形式的感觉”不独从混沌中看出和谐.并 且从最无关系中看出关系.它在两个极不相类 的东两中找出共通点,运用诗人的想象力构画 审美意象.从而造成”天堂与地狱的结婚”0(IJ(姗, “形式的感觉”突出了审美意识的”格式塔”特 质,揭示了艺术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梁宗岱 认为”形式的感觉”是每个人都赋有的先天机 能,但是艺术家(诗人)却因为”后天的熏陶和培 养”以及”和优美艺术品的不断接触”而发达到 “异常敏锐”的程度.一个艺术家可以从一块云 石中看出一座轮廓分明的雕像.”形式的感觉” 运用想象力创造了审美意象.是艺术家独特的 艺术思维,梁宗岱这一概念.无疑揭示了审美创 造的本质特征. 梁宗岱虽然将审美直觉分为三个阶段.但 是他认为j者有时也与传达存在着同一性(后 面还要论证).但或者是同一,或者是具有先后 次序,要视作品的”种类大小和长短而定”.有一 些短歌,其作者的整个心灵先前已在长期的酝 酿中,而后一触即发,直觉过程与表现(传达)合 二为一.例如歌德的《流浪者之歌》,雪莱的《一 个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梁宗岱同时 举出《晚祷》中的几首诗歌说明自己也曾经具有 同样的审美经验;而一些长篇巨制,例如《神曲》 《浮士德》和《红楼梦》则是从受感开始,经过了 长期的酝酿过程,最后才形成审美意象.就象一 粒入土的种子,从胚胎,发芽,灌溉和栽培,最后 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有关这一审美经验,梁宗 岱也以自己一首商籁诗《我们底幸福在夕阳里 红》作了验证 梁宗岱指出:审美直觉的前三个阶段是适 用于一切艺术的,然而由于表现工具的不同.在 审美传达的阶段会呈现出绘画,雕塑,诗歌,音 乐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二,表现或传达:审美意象的物态化 梁宗岱认为艺术品产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表现或传达,是将审美意象转化为艺术作品的 过程.他否定了克罗齐对于审美传达的忽略,坚 持认为:”没有传达.没有已成的作品,我们底欣 赏固完全落空,一切文艺心理的讨论也只是脑 中的旋风.一个艺术家所以成为艺术家,并不单 是因为他有活跃明确的灵象,最紧要的是要能 够把这灵象从私已的感觉变成大众可以欣赏的 对象;把自己的体验变成公共体验的工具.假如 他是真正的艺术家.这灵象底活跃与丰盈一旦 达到顶点时,他底想象,他底形式的感觉和塑造 的意志决不容他保持缄默.像一个十月期满的 孕妇,他要被迫去卸除他怀里的重负.”…(,)梁 宗岱关于审美传达的重要性的论述涉及了几方 面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首先,审美欣赏何以可能的问题.他 的论证表明.没有艺术作品,就会缺少可供观照 的审美客体,审美欣赏缺少现实基础.艺术批评 也就无的放矢.其次,艺术家何以可能的问题. 审美主体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家.重要的是能 够将审美意象传达出来,成为可供欣赏和评价 的艺术品.否则,只是审美主体而不是艺术家. 第三,传达的必然性问题.”想象”,”形式的感 觉”及”塑造的意志”是内在的驱动力.”真正的 艺术家”存在着表达的冲动,一定会将审美意象 转化为艺术品.因此,传达过程是必然的. 但是,艺术的表现或传达是否会将直觉的 内容全部表现出来呢?梁宗岱的回答是:艺术的 表现不会是直接的,原封不动的呈现,它必然是 “间接的”和”象征的”由于工具上的限制.”没 有一种艺术能够把这些强烈或幽深或浩荡的感 情全部表现出来”,都只能是”藉有限来暗示无 限”.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对于诗歌具有”直 接的知识”,主要从诗歌的角度探讨传达的问 题. 梁宗岱首先区分了诗与散文在传达工具上 的差异.他认为,诗歌和散文的共同工具是文 字.但文字的三种不同元素:颜色,声音和意义, 在二者中具有不同地位,因此传达效果有所不 同.在散文中,声音是附庸,颜色无足轻重,而意 义,句法,文法及逻辑则唯我独尊;在诗歌中,声 音是主导,颜色是附庸,当意义与声音相冲突 时.宁可牺牲意义以迁就声音.因为就表现上而 言,只有巧妙地运用音律,才能”表现和暗示”生157 命的状态.他认为诗歌的音乐性很好地传达了渤 审美主体的内心世界,瓦雷里《海滨墓园》中的 “个人回忆和经验”以及自己的《鹊踏枝》中”隐 秘的心声”,都是凝定在”模糊而美妙的音节”上 的结果;而瓦雷里的《年轻的命运女神》和巴赫1爱 的《追逸曲的艺术》,也都是诗人和音乐家全人二 格的艺术”结晶”.而他自己的以《鹊踏枝》为题二 12篇词作,无不是情感与韵律密切结合的产物.年 既然诗歌作品物态化内在的心灵,那么审=== 美传达”由心到手”的过程同样会有心理意识的 参与,它的具体表现如何?梁宗岱认为,诗句呈 现在心灵上或写在纸上.就象音波和旋律呈现 在潜意识中一样,成为”潜在的和谐或模型”,因 此,”为凝定或实现这潜在的和谐未实现的宝贵 部分,想象凭了它那塑造的意志将不惜上天下 地去搜求(陆士衡的所谓’精鹜八极,心游万 仞’)或专心致志去守候和谛听那奇迹似的意象 和字句,那长短,音节,色调和涵义都恰到好处, 都凑泊无问的意象和字句:从书本来,从生活 来,从记忆,从眼前的景物,或从一句偶然听到 的话或一缕不关心的衣襟上的香痕:都没有关 系”.…()梁宗岱强调了审美传达过程中想象的 作用,并以陆机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作比 照,突出了其中的审美心理机制.但他认为,审 美传达的最终完成,”还要有一只毫不踌躇,毫 不抖颤的手把它捉得住描得出”.[](3)也就是 说,必须使审美意象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成为艺 术品,才能实现”由心到手”的全部传达过程.为 此,他特别强调艺术家特别是诗人,要准确地运 用文字表达意象,因为字义的强弱,字音的清浊 以及字色的明暗都会对诗意产生影响,一个字 的变化会使得全诗的意境完全改观 梁宗岱分析了审美传达的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传达的过程经历了时间的间隔.其表现 是:审美意象已经生成.但是由于”想象的拉 长”,又产生了新的创作构思.因此,经过思想的 抗辩.才又”达到或恢复了那应有的原状”,传达 才得以完成.第二,传达的结果并非想象力的直 接形式,它经过了理性的渗透,作品的精彩的部 分来自人为的修改或补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 情况,是因为”那想象在创作的最高度热度里, 也有踌躇或迷惘的一刻.直到后来他那清明的 理智在冷静的反省中才发觉它忽略或遗漏了那 整句旋律底最极端也最美妙和余韵”.…(,’他以 158自己的商籁诗《我们底幸福在夕阳里红》及雨果 渤的《睡着的波阿斯》分析了此类现象,揭示了艺 坚术作品后期修饰现象的存在.第三,诗句的音义 与韵律未经刻意地推敲,但一经传达出来就与 诗的意境暗合——情感与意象及文字是同一 -报的,这与第二种形式正相反.对此现象,梁宗岱 蜇解释道:”这原因,除了基于文字本身意义问前 定的和谐及作者接受外界音容的锐感外,我们 科不得不承认在每个作者里面都有一个韵律底潜 辰在底标本,使他写作的时候不依照这标本便不 满足,便不肯搁笔.”r(梁宗岱相信每个人的 心中都存在着”钧天的妙乐”,只有艺术.特别是 诗与音乐,才能将其从血肉之躯中解放出来,并 造成情感与形式的”前定的和谐”.这固然带有 一 定的神秘性和先验论的色彩,但他仍然以自 己的作品证明了这种审美经验的存在. 三,直觉与表现说的美学意义 梁宗岱的《试论直觉与表现》写于1944年, 处于中国现代美学的第2期.他的直觉与表现论 丰富了现代美学的研究内容,并且深化了其理 论内涵.其理论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梁宗岱从自己的创作和审美批评出 发构建美学思想.体现了理论的实践基础和原 创价值. 梁宗岱与朱光潜同为京派文艺理论家,但 他更注重从文艺创造和批评的实践出发去建构 理论.他认为,朱光潜是因为理论才去研究文艺 作品,而自己则为了印证对创作和文艺品的理 解而涉及理论;他在《论崇高》中也曾指出:读康 德的理论,往往有”例证赶不上理论的印象”,因 此推断他的”思想力强于美感”:在探讨直觉与 表现问题时,他认为一般的美学者或理论家们 对于文艺心理的探讨,缺乏明确的对象作为依 据,大多是”模糊影响的揣测”,或者是”纸上谈 兵的浮泛的论断”.因此,他特别注重在实践的 基础上构建理论.在《试论直觉与表现》一文中, 他先是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自己的十二首词作 的创作心理,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理论的形式. 将直觉与表现问题划分为受感一酝酿,结晶一表 现四个阶段,再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创作心理附 带对名作的评论进行剖析,使理论分析紧密地 建立在真实的审美实践基础上.以自身的创作 结合审美批评演绎美学理论,同时以谨严的逻 辑加以论证,这体现了梁宗岱美学理论的独创 性和思辨性 其次梁宗岱的审美直觉论深刻地揭示了 审美创造的心理特征,暗合了当代美学审美感 兴论的理论形态,从而深化了现代美学的理论 内涵. 当代美学理论将审美感兴的过程分为三个 阶段:准备阶段一兴发阶段一延续阶段.准备 阶段包括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两种心理活动: 兴发阶段是审美感兴的高潮,是包含知觉,情 感,想象力及领悟力在内的综合审美经验:延续 阶段具有审美回味和审美心境两种表现.将梁 宗岱的理论与当代美学理论相对比,就会发现: 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对审美创造过程的分析, 就已经包含了上述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在此, 结合这三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 梁宗岱对”受感”阶段的分析.包括了审美 客体和审美主体两个方面.揭示了审美感兴理 论中审美注意生成的必要条件.他把月夜和大 海,星空和幽林,生离和死别,倾慕和怨望,严肃 的深思,崇高的德行及艺术作品看作审美受感 的对象,认为它们”容易在我们情感世界引起剧 烈的变化”,实际上是指出了审美客体的多样性 及审美价值:而创造者长时间创造冲动表现或 瞬间的审美感悟,则细分了审美注意中审美主 体的不同心理特征. 梁宗岱形容”酝酿”阶段的心理特征是”紧 张而透明”,是艺术家不同于一般人的”期待心 理”,这与审美感兴理论对审美期待的描绘是一 致的.后者将审美期待表述为”朦胧的兴奋”和 “激动的情绪”,是一种”寻求满足的急切欲望”, 揭示了审美主体由日常意识向审美心态转化时 的表现,这与梁宗岱的理论表述(见前文)极其 相似. 梁宗岱对审美直觉”结晶”阶段的分析,提 示了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他认为想象力在这 一 阶段具有两种功能:形式的感觉和塑造的意 志.”形式的感觉”是一种创造审美意象的能力 (见前文),”塑造的意志”是物化审美意象的创 作意识.前者是一种整体构形能力.具备了审美 知觉的”完形”功能,是”格式塔”心理的体现:后 者则揭示了审美主体艺术传达的感性动力及理 性渗透.想象力的这两个特征深刻地体现了审 美感兴理论对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和审美领悟 理论的论述,突出了审美意识的整体性,创造 性,情感与理性相交融的特征. 梁宗岱认为审美直觉与表现之问存在着时 间上的间隔,有时甚至是毕生的时间.其表现 为:最初的审美意象虽已形成,然而”就像一粒 种子跌入沃土里,慢慢胚胎.萌芽,经过了长期 或毕生的灌溉和栽培,然后长成枝叶婆娑千百 奇花异果的大树”,…()以致孕育成更崇高的意 境.这符合当代审美感兴理论对审美回味和审 美心境阶段的描述:”审美主体不断玩味业已 经形成的意象,意象经过这一阶段的’内观’, 就像经过了’发酵’一样,由胚胎状态进入成 熟”[2](201审美回昧和审美心境作为”审美活动 的这最后一个阶段,常常为许多美学家所忽 略.”(2X20o)梁宗岱在20世纪40年代就对此问题做 出了与当代理论如此相似的论述,其贡献是不 容忽视的. 再次.梁宗岱的理论为我们研究现代美学 的整体特征和学术成就提供了新的视野. 在现代美学4O年代,朱光潜出版了《诗论》 这部着作.其特点是逻辑论证清晰,理论意味浓 重.他对直觉与表现问题的探讨,集中在第章 和第四章的内容中.但在直觉问题上,他只是 分了”直觉的知”与”明理的知”.没有对审美直 觉的过程作细分;宗白华把直觉与表现(传达)159 关系描述,使”鸿潆之理”通过”秩序的网幕”发渤 光(见《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但其相关表述 大都散见在个别篇章中,没有专门文章集中论 述这一问题;梁宗岱的直觉与表现论以创作演 绎理论,体现了理论的实践性,原创性和完整一拯 性,丰富了现代美学审美创造论.因此,要研究; 现代美学审美创造论的学术特征和整体态势,二 梁宗岱的理论是不可绕过的一环.年 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是现代美学第二期,三 是美学理论”去西方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原 创性的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文化 转型的历史语境下,梁宗岱面对西方理论的冲 击所体现出的学术创新意识及理论建构能力, 对反思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症”亦具有重要的 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宗岱.试论直觉与表现(A].黄建华.宗岱的世 界?诗文[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355.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1989:l72. (责任编辑陈佳琳) IntuitionandExpression:AestheticsCreationTheorybyLiangZong-dai QIGuang-yuan (CollegeofCultureTransmission,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Abstract:LiangZong—daiisanimportantobjectinliterarycriticismbymembersofBeijingSchoolof modernliterature.In1944,hefinishedhislongaestheticsessay”DiscussiononIntuitionandExpression”, inwhichhecriticizedCroce’Sdoctrine 一”Intuitionisexpression”,anddividedaestheticscreationintofour stages:acceptanceoffeeling,growth,fruitandexpressiononthebasisofhispoetrycreationandhisaes— theticscriticism.Thefourstagesfurtherrevealthewholeprocessinaestheticappreciationandstrengthen China’Sresearchonmodernaestheticscreationtheory.Hisnewwayofthinkingintheoryplaysanimpor— tantroleincontemporaryaestheticsconstruction. Keywords:intuition,expression,materialrepresentation,aestheticscreation,implication
本文档为【(doc) 直觉与表现:梁宗岱的审美创造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13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