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举报
开通vip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摘 要:摘 要: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水土保持对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植被保护、美化景观及净化环境,保证生态系的正常运转,实现良性循环有推动作用。基于此,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对水土流失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危害和影响,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的对策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水土流失; 危害; 防治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水土保持推动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植被保护、美化景观及环境净化,保证生态系的正常运转,实现良性循环。近年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摘 要:摘 要: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水土保持对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植被保护、美化景观及净化环境,保证生态系的正常运转,实现良性循环有推动作用。基于此,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对水土流失原因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阐述了其危害和影响,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的对策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水土流失; 危害; 防治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水土保持推动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植被保护、美化景观及环境净化,保证生态系的正常运转,实现良性循环。近年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需要水土保持来完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循环,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 1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 1.1 现状 中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图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中国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据中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显示,面积已达356万k2,是国土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165万k2,风力侵蚀191万k2。我国水土流失的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我国土壤流失严重,每年流失的总量至少50.0亿t。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0亿t,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0亿t。 图2 河西走廊水土流失 由于国情,中国对土地进行行掠夺性开垦,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进行林、牧业活动的土地也作为农田。大量陡坡开垦,使土地贫瘠化,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恶性循环;对森林滥砍滥伐,使树木锐减,地表裸露,加重水土流失。 1.2 特点 ?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覆盖各地区。 ?侵蚀类型多样。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每年水土流失总量达50.0亿t。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同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成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植被等,只有当处于坡陡、暴雨、土松及无植被这不利状态时,才会发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主要是人对自然资源掠夺性、毁坏性的开发及利用。人为地使各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 2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影响 2.1 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和地面的完整性有严重不利影响,表现为外营力对土壤和土壤母质的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由于雨水冲刷等多种不利因素作用使土壤沙化,加剧水土流失。近50 a,我国水土流失损失的的耕地共266万h2,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2。目前,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就有496个,农村贫困人口90%居住在严重水土流失地区。 2.2 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严重被破坏生态系统,使生态功能加剧衰退。目前,我国289种植物濒危,有近10种动物基本绝迹,20种濒临灭绝。同时,水土流失促使极端突发灾害天气,并使之加剧,危害人居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 2.3 水环境质量下降 丘区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致使土壤表层涵养水源能力低。另外,大部分地区缺乏拦蓄降雨和蓄水保水措施,无法阻止地表径流增大和流速加快。因此,造成了土壤中的水分渗入量减少,地下水无法有效补给,水位必然下降。而流失的土壤进入水体,使水体中含沙量增加、浊度加大,并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无机废料等,使面源污染加剧,自我 净化能力下降,水环境质量下降。 2.4 降低湖库调蓄和河道行洪能力 在水的侵蚀下,植被较差和表层土壤裸露使大量泥沙和固体废弃物出现在地表径流内,沿程淤积于水体中,拾高河床,造成河道萎缩,降低行洪能力,降低了水库的寿命,不利于水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 加强水土保持的对策和措施 3.1 强化强水土保持意识 水土保持系统工程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综合性,需要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水土保持方面的最新情况、最新技术和《水土保持法》等相关信息、法律法规,以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力营造社会关心、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 3.2 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秉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以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以生态建设规划为主体的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和小流域建设规划,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3 通力协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规模宏大。因此,必须加强统一管理,高效地处理各部门间的关系,落实以政府为领导,流域机构为监管,
本文档为【水土流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