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举报
开通vip

【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长江师范学院 JournalofYangtzeNormalUniversity 口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第27卷第6期2011年11月 Vo1.27N0.6Nov.2011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龚义龙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400015) 【摘要】各省人口突发性的迁入,增加了巴蜀地区对大量外来人口消化的困难,此后,巴蜀 地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给清代巴蜀社会整合带来了难度.因此,对于清代"湖...

【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长江师范学院 JournalofYangtzeNormalUniversity 口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第27卷第6期2011年11月 Vo1.27N0.6Nov.2011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龚义龙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400015) 【摘要】各省人口突发性的迁入,增加了巴蜀地区对大量外来人口消化的困难,此后,巴蜀 地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给清代巴蜀社会整合带来了难度.因此,对于清代"湖广填 四川"移民浪潮发生时间进行考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清代乃至民国年间巴蜀地区种种社会现象. 本文运用 档案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教师师德档案表人事档案装订标准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档案 ,族谱,古籍,方志等资料,对发生于康熙后期至乾隆初年的移民浪潮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中图分类号1K2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52(2011)06—0007—08 清朝初年,久经战乱的巴蜀地区残破不堪,满 目疮痍,大量地亩抛荒.此后,出现了一个民间所谓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在自顺治至嘉庆,道光 年间长达150余年的时问里,各省人口持续迁移巴 蜀.但出现移民浪潮从而引起地方大员的注意,主要 发生在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乾隆嘉庆道光之时. 通过分析《湖广水利论》?】,《湖贵征苗记》【2】, 《三省边防备览》I,《苗防备览》,《钦定平苗 纪略》t等资料可以发现后一个移民浪潮的线索. 受到高产作物引种,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以 及自康熙至乾隆年间连续颁布"开垦山头地角的畸 零土地"诏书等因素的推动,乾隆嘉庆道光之际出 现了各省人口涌向巴蜀山区,开发山地的浪潮.这 是继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发生的"湖广填四川"移 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移民.对这一次移民浪潮, 笔者已经作过一定的探讨这里拟专门对康熙后期至 乾隆初期这一阶段的各省人口迁蜀良潮进行考证. 一 自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各省穷民迁移巴蜀 分析南方各省地方大员的疏奏以及其他相关资 料可以发现,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确实存在过一个移 民浪潮. 康熙四十七年(1708)湖广提督俞益谟奏称: "湖南衡(州府),永(州府),宝(庆 府)三府百姓,数年来携男挈女,日不下数 百口,纷纷尽赴四川垦荒,盖以本省人稠, 无可耕之土也."【 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川巡抚李先 复疏称: "巴蜀界连秦楚,地既辽阔,两省失 业之民就近入籍垦田实地,方渐增赋税, 国计民生岂不两有攸赖.乃近有楚省宝庆 (府),武冈(州),沔阳(州)等处人民, 或以罪逃,或以欠粮,俱比托名开荒,携 家入蜀者,不下数十万."17 一 些移民家谱也有记述,早在康熙三十三年 (1694)就有专门鼓励湖南人口迁移巴蜀的"移民诏 书"?,虽然是否真有颁诏之事尚须考证,但在此前 后,湖南人口涌人巴蜀之众是无可置疑的.康熙四十 七年(1708)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衡州府,永 州府,宝庆府迁移巴蜀百姓"日不下数百口",至于 【收稿日期J2Oll—O9—26 l作者简介】龚义龙(1968-),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历史学博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 研究. 参见龚义龙《人口迁入与社会经济变迁:以近代川东鄂西山区为中心的考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2—117页.另有研究者指 出,自乾隆末年开始,9)Il内陆人口不断流向西部和西南部的藏族,彝族聚居地,并逐步在这些民族聚居地落籍定居(刘正刚《东渡 西进:清代闽粤移民台湾与四川的比较》,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第313页), 康熙年间颁布的移民诏书为民间珍视,多个族谱记载了这道诏书.四川大足县《万安龙氏族谱》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有《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 四川金堂县淮州同兴场《孙氏族谱》记载有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岁诏旨《康熙编湖南民填川诏》.本文所引康熙三十三年《移民诏书》 见于重庆合川《左氏族谱》f1700—2004). 8 宝庆府,武冈州,沔阳州"携家人蜀者,不下数十 万".康熙年间,迁移巴蜀的移民以永州府及其所属 零陵县籍最多,而衡州府,宝庆府,沅州府,常德 府,长沙府籍移民次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川陕总督年羹尧奏称: "陕西流民自去冬至今,有挈其妻 子,随带驴骡,数十成群,来川就食."„ 稍晚于湖广人和陕西人,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 为广东人口迁移巴蜀的高潮所在,广东地方官吏在 奏本中也屡次提及该省人口移居巴蜀的情况,这已 为研究者注意l. 乾隆六年(1741)两广总督马尔泰奏称: "广东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州) 二府一州,所属无业贫民,携眷入川."【m 事实上,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有大量湖南, 湖北,陕西,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人口涌 向巴蜀地区,形成了各省人口涌向巴蜀地区的浪潮. 《全蜀典故》卷三记载: "乾隆十八年,广东省入川民人杨国 能等四百零八户;湖南省入川民人蒋玉先等 九百九十一户;广西省入川民人胡志章等八 户;江西省入川民人肖药荣等5-.i~九十四 户;福建省入川民人林理臣等十七户.乾隆 十九年,广东省入川民人姚官秀等二百八十 一 户;湖广省入川民人谢恭敬等一千六百一 十二户;江西省入川民人肖天祥等一百四十 户;广西省入川民人李子杰等七十三户.乾 隆二十年,湖南省入川民人蔡之茂等一千八 百六十户;广东省入川民人高三才等五百九 十户.乾隆十八年至二十年,两湖入川民人 计有四千四百六十三户,广东入川民人计有 一 千二百七十九户,广西省入川民人计有八 十一户,还有福建入川民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仍然是"各省流寓民人 人川者甚多"I]21. 分析上述资料,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至乾 隆二十五年(1760)有—个各地人口迁移巴蜀的浪潮. 这个浪潮由湖南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人口肇其 端;武冈州,沔阳州,沅州府,常德府,长沙府的 人口续其后;随之,长乐(今五华),兴宁,镇平 (今蕉岭),平远,龙川,河源,连平,永安,和平, 大埔,揭阳等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州,韶州府百 姓蜂拥而来."其自陕西,湖北往者,更不知凡几". 口长江师范学院 江西,福建等省百姓也在这个时间涌向巴蜀地区. "康熙五十一年(1712)至雍正五年(1727) 的十五年,虽湖广人迁移巴蜀者仍年年不息,但终 因有禁有限,获政府安插者甚少"In1o各省百姓 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迁往巴蜀.从雍正十一年(1733) 广东龙川县客家人《赴川告帖》可知,各地人口迁 移巴蜀的热情仍然很高.为到达巴蜀,不惜"伴命 走小路,山高水深,万一不测,跌死下山,淹死下 水,亦是我等之命.我等实有不能转回"【14]0各地 人口迁移巴蜀的决心之大可以窥见一斑. 综合分析,各省人口迁入巴蜀至少受到两个因 素影响,一是迁移巴蜀者多各省无业穷民,上述资 料充满"无可耕之土","失业之民","或以罪 逃","或以欠粮","流民","无业贫民","流 寓民人"等字句;二是巴蜀地广人稀,物产丰阜的 传闻,对各省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以致各省 人口迁移巴蜀的决心十分坚决. 二客家人迁入巴蜀的时间考证 无疑,客家人是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各省迁移 巴蜀的人口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统计客 家人迁移巴蜀的时间,大致可以把握东南各省人口 迁移巴蜀的高潮所在.这里,我们主要对《四川客 家》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研究,这本着作收集了众多 客家人迁移巴蜀的资料. 表一巴蜀客家的原籍与客家人迁蜀时间 姓氏迁出地迁出时间迁入地 叶戴氏粤长乐乾三十五年华阳 陈天祥粤兴宁乾二十九年隆昌 李开发粤长乐乾十年新都 陈宁相粤长乐雍十二年泸州 张文瑞粤长乐雍七年新都 芦仁彦赣宁都乾二十三年华阳 张大梁粤长乐雍五年永川 苏子盛粤和平雍三年华阳 范端雅粤长乐乾隆初年华阳 张氏粤乾二十年华阳 闽籍66人闽永定雍正五年l 张氏粤长乐康熙四十六年新都 黎连兴粤兴宁乾二十年简阳 李氏赣州府雍正四年l 钟宏予15人粤长乐康五十九年简阳 第27卷第6期 (续前表) 傅荣沐20多人闽龙岩雍正七年金堂,成都 刘子进粤兴宁雍正四年荣昌 王张氏粤河源康五十七年简阳/双流 林张氏粤康五十七年垫江/简州 钟曾氏粤长乐康五十九年永川,华阳 张王氏粤龙川康六十年成都 张谢氏粤长乐康六十一年简州/龙泉 刘黄氏粤兴宁雍四年粤兴宁 林钟氏粤长乐雍四年华阳 叶戴氏粤长乐乾三十五年成都 陈氏妣粤长乐乾四十年金堂 王吴氏粤河源乾隆年间简阳 钟黄氏粤长乐雍五年简州 张黄氏闽漳浦乾隆八年富顺,简州 钟刁氏粤长乐|简州 钟黄氏粤长乐康熙五十九年简州 冯李氏闽康五十年闽 江温氏闽康熙间德阳 巫张氏粤雍五年绵阳 丁氏粤乳源康十年合川 吕氏粤乳源康二十一年合川 许氏粤乳源康五十一年仪陇 廖体用粤兴宁雍四年简州/华阳 罗玉钦粤永安乾十九年简州 黄氏粤长乐雍十一年简州 林克恭粤长乐康熙末年华阳 万和立粤长乐乾隆六年成都 张氏粤龙川乾隆初成都 陈氏粤永安雍正年间内江 涂宏亮鄂雍正云阳 李敏葵粤长乐雍五年巴县 张德标粤康熙璧山 徐天桂,徐琦玉鄂康熙江北 周廷耀鄂黄州清初岳池 洪兆璋粤清初德阳 钟世荣湘新化康四十二年郫县 范璧粤长乐乾隆初年成都 邹希齐粤龙川康五十一年成都 朱子云粤连平康五十年成都 何兴荣赣南安康五十五年简州 张良登粤龙JI1雍五年绵州 黄成韬粤龙川雍十一年简州 叶茶山粤长乐康六十年| 钟汝民粤龙川雍正年间成都 巫锡伟,巫锡俊粤长乐雍十三年荣昌/永川 萧氏粤大埔康末,雍初成都 蓝仲荣闽上杭康六十年隆昌 邬伯珍粤龙川康五十七年金堂 陈添爵,陈添顺粤兴宁乾隆初射洪 李氏粤长乐雍正年间自流井 龚义龙: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口9 刘盛芳嘉应州道光年间南川 江晋槐粤l简州 卢牟闽汀州道光年间云阳 陈天葆闽永春【,华阳 张大梁兄弟粤长乐雍五年新都/郫县 张运球粤长乐康四十八年成都 刘张氏粤长乐康熙末成都 刘西珍兄弟粤兴宁康熙时隆昌,成都 刘氏赣安远康熙末成都 刘茂常粤长乐康五十七年三台/成都 刘从升粤长乐雍五年隆昌 曾宪让粤长乐康三十二年金堂 黄开来粤龙川康熙末年成都 黄成韬粤龙川雍正十一年成都 黄淑月赣龙南雍正初成都 白氏五六十支粤和平康叶浒?辎}锏成都 庞兴才粤长乐乾隆中期成都 练作达/作敏粤雍末/乾初成都/温江 钟汝崇粤雍八年隆昌/自流 曾文高粤长乐|l 吴子康粤潮州雍元年隆昌 谢洪旺|康五十九年隆昌 梁子升赣遂川康五十年隆昌 李建业粤康五十七年隆昌 梁日升赣遂】l康五十七年隆昌 蓝乔锦/美锦粤长乐康五十七年隆昌 林宗汉闽永定康五十七年隆昌 谢明康/梦林赣长宁康六十年隆昌 彭达梦粤兴宁康六十年隆昌 徐大亮赣龙南康六十一年隆昌 黄志久粤长乐康六十一年隆昌 陈润吉粤长乐雍元年隆昌 戴刘氏粤长乐雍二年隆昌 林文桂等粤兴宁雍四年隆昌 曾仁里/戴惠麟粤兴宁乾七年隆昌 魏明彩粤兴宁乾14年隆昌 曾贵亮粤海阳康乾间隆昌 周氏粤长乐康乾间隆昌 安富场粤梅州康三十九年荣昌 谢明贤赣长宁|隆昌/双流 曾一达闽汀州康十年内江 廖氏闽上杭康二十七年内江 余氏粤长乐康三十一年内江 李氏粤乳源康四十九年内江 刘氏闽长汀康六十年内江 廖氏粤兴宁斑-_单内江 杨氏粤龙川雍三年内江 陈绣尧粤永安雍五年内江 汤氏粤长乐雍六年内江 胡氏粤长乐雍十二年内江 10 (续前表) l林氏周武平雍十三年内江 l钟氏龙川武平雍正年间内江 f邱氏闽武平乾十八年内江 I钟氏闽汀州乾十九年内江 l钟氏粤长乐康五十五年内江/成都 『巫道麟粤龙川乾隆时资中 I巫俊堂粤长乐乾隆时资中 l崔氏粤龙川康五十五年资中 i周氏粤雍乾间资中 ;郑氏7兄弟粤长乐康熙间筠连 l廖氏粤和平乾十三年筠连 黄氏赣龙南乾五十八年筠连 朱氏闽武平乾二十四年筠连 温氏粤长乐乾六年筠连 钟氏粤长乐乾二十五年筠连 曾氏粤长乐乾七年筠连 l李氏闽上杭|筠连 f范氏江南丰城乾隆末筠连 I刘氏赣金溪清初筠连 l朱氏粤乳源康四十五年广安/仪陇 I丁氏粤乳源康末合川/仪陇 l赖氏粤长乐雍十二年:厶—一口 蓝氏粤平远雍正中江/三台 谢亮德粤平远乾四年:台 萧氏粤平远乾六年:厶 林氏粤长乐雍乾间三台 陈氏闽漳平乾十七年:台 曾氏粤河源乾隆时三台 张氏粤平远|三台/射洪 林相友粤长乐|西昌 郑弘士粤乳源康三十二年仪陇 I饶明达8人粤乳源康五十七年仪陇 i彭才柏湘常宁康四十九年金堂 l刘氏汀州武平清初富顺 王氏赣德化清初简州/新都 张氏粤兴宁乾隆间西昌 郭有元汀州宁化乾隆间乐山 周松发粤康熙间郫县 李润唐粤长乐雍正三年隆昌/富顺 l刘氏麻城乾隆问简州 l谢子越粤连平,华阳 l 钟氏粤韶州康熙叶叶仪陇 张德福鄂麻城康二十二年内江 张衍祯50人粤长乐康五十六年巴县 刘廷奇/康三十九年中江 资料来源:陈世松,李映发主编:《四川客 . 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口长江师范学院 整理入表一的共有160个对象?,其中康熙四 十五年(1706)至乾隆二十年(1755)之外的共有 51个对象,其余109个对象都在此阶段.这表明, 在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五十年间,有一个客家人口 迁移巴蜀的浪潮. 三移民家族对迁移巴蜀时间的记忆 据表一统计,客家人迁移巴蜀的时间主要集中 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至乾隆二十年(1755)之 间.但这不足以反映各省人口迁移巴蜀的时间的基 本面.表二将根据移民家族《族谱》整理187个对 象,以便对各个统计对象的来源地,迁入巴蜀时 间,定居地进行统计(其中有的对象出白《通谱》, 因此会出现一个族谱统计有多个对象的情况). 表二移民家族原籍,迁移巴蜀时间,迁入地 (共187个对象) 原籍迁移巴蜀时间迁入地资料来源 靖州绥宁康熙年间中江唐氏族谱 惠州长乐乾隆二十六年中江罗氏族谱 惠州长乐康熙五十七年中江罗氏族谱 麻城洪武二年内江苏氏族谱 麻城清初彭县罗氏族谱 不清楚洪武二十三年简州应氏族谱 楚明初简阳苏氏族谱 辰州溆浦康熙年间绵阳谢氏族谱 连平州雍正年间华阳谢氏族谱 新化康熙四十二年成都钟氏宗谱 楚明郫县薛氏族谱 麻城明大邑鲁氏支谱 汀州上杭康熙六十年隆昌蓝氏族谱 江西太和明初中江戴氏族谱 永纠1弄阳康熙四十九遂宁熊氏族谱 汀州长汀乾隆癸酉成都邓氏蜀谱 嘉应长乐乾隆三十年资中杨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初资阳杨氏族谱 嘉应长乐雍正丁未资州杨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甲子年资阳杨氏族谱 江西长宁康熙六十一年新都温氏族谱 麻城元末明初妥蒲氏宗谱 k--州零陵顺治十六年合州杨氏族谱 楚康熙四十五年简阳杨氏族谱 麻城洪武二年仁寿李氏族谱 宝庆邵阳雍正十年新都闵氏族谱 粤雍正三年荣昌张氏族谱 ?这里"对象"一词,主要是考虑到没有一个更合适的术语描述表中所统计的群体 或个体,表中统计的"对象"包括一群客家人,某一 个体,某一家族等,这是一个标准相对宽松的统计概念.下表同样用了"对象"一词. 第27卷第6期 麻城洪武初隆昌郭氏族谱 麻城洪武初犍为牟氏宗谱 粤康熙六十年荣昌马氏族谱 湘洪武初简阳马氏宗谱 嘉应长乐乾隆己卯德阳江氏族谱 嘉应长乐雍正三年简阳江氏族谱 汀州永定康熙年间德阳江氏族谱 汀州永定清初华阳阮氏族谱 郴州桂阳清初华阳阮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十一年资中杨氏族谱 嘉应长乐雍正初年简阳朱氏族谱 楚N-熙三十六.if-隆昌吕氏族谱 宝庆武冈康熙年间宜宾吕氏族谱 宝庆新化N-?B,.+卑乐至李氏族谱 麻城康熙中期渠县寇氏族谱 麻城明初简阳李氏族谱 嘉应长乐雍正五年绵阳李氏族谱 麻城明初綦江吴氏族谱 麻城雍正三年简阳吴氏族谱 麻城明初仁寿吴氏族谱 麻城明初内江段氏族谱 闽乾隆二年广汉庄氏族谱 江西龙泉康熙五十八年郫县何氏族谱 麻城洪武初年资中何氏族谱 汀州武平乾隆四年资中邱氏族谱 楚明成祖元年邻水姜氏族谱 永州零陵康熙四十八年邻水姜氏族谱 长沙宁乡康熙二十九年邻水姜氏族谱 楚明成祖元年邻水姜氏族谱 楚元末荣昌余氏族谱 麻城洪武四年简阳汪氏族谱 粤东磨E:q-二阜仪陇郑氏族谱 粤不清华阳林氏家谱 闽不清内江林民族谱 汀州上杭乾隆十一年金堂范氏族谱 郴州宜章康熙四十八年金堂范氏族谱 郴州宜章康熙五十三年隆昌刘氏族谱 宝庆邵阳雍正三年三台刘氏族谱 宝庆府清初双流周氏族谱 麻城至正十四年江津周氏族谱 嘉应兴宁雍正五年德阳范氏族谱 永州零陵顺治十八年蓬州奉氏族谱 永州零陵清初岳池奉氏族谱 桂林灵川康熙四十六年广汉奉氏族谱 永州宁远康熙四十三年达县奉氏族谱 永州祁阳康熙四十三年梁平奉氏族谱 永州零陵顺治十八年渠县奉氏族谱 永州零陵清初梁平奉氏族谱 宝庆新化清初遂宁奉氏族谱 桂林灵川不知简阳奉氏族谱 永州祁阳清初四JI1奉氏族谱 龚义龙: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口ll 陕西泾阳明初内江门氏族谱 宝庆邵阳雍正三年蓬溪孟氏族谱 宝庆新化顺治十八年合州孟氏族谱 麻城明初简阳侯氏族谱 嘉应长乐雍正六年泸州胡氏族谱 武昌通山明万历中新都夏氏族谱 黄州蕲州洪武八年涪陵汪氏族谱 麻城洪武二年太平罗氏族谱 嘉应州康熙六十年成都叶氏族谱 福建龙岩康熙五十二年郫县陈氏宗谱 靖州卫康熙三十一年中江倪氏族谱 临江新喻康熙九年开州朱氏族谱 龙岩州雍正五年成都傅氏族谱 赣州瑞金雍正七年成都傅氏族谱 遵义桐梓顺治十八年璧山县刘氏族谱 永州零陵康熙三十六年安岳黄氏族谱 嘉应州乾隆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江西吉水康熙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长沙湘乡康熙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宝庆邵阳康熙四十四年安岳黄氏族谱 宝庆邵阳康熙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长沙澧陵康熙三年安岳黄氏族谱 永州零陵康熙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永州零陵雍正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长沙安化康熙年间安岳黄氏族谱 永州零陵康熙初年安岳黄民族谱 麻城清初蒲江陈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二年成都陈氏族谱 麻城万历初蓬溪罗氏族谱 漳州龙岩道光初苍溪陈氏族谱 漳州南靖康熙雍正间金堂陈氏族谱 广州新会康熙五十一年梓潼徐氏族谱 麻城明初达县徐民族谱 辰州芦溪康熙初年大竹徐氏族谱 吉安吉水不清安曾氏族谱 永州府乾隆元年太平县徐氏族谱 麻城康熙二十年巴县胡氏族谱 湖南康熙三十五年富顺陈氏族谱 宝庆新化康熙年间泸州曾氏族谱 嘉应长乐康熙五十五年隆昌曾氏族谱 粤龙川县乾隆初年富顺曾氏族谱 嘉应长乐康熙四十二年隆昌曾氏族谱 嘉应长乐康熙中叶金堂曾氏族谱 江西清初资中曾氏族谱 麻城清初涪陵曾氏族谱 麻城明初内江陈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四十三年内江陈氏族谱 武昌兴国前明简阳陈氏族谱 长沙安化康熙年间:台龚氏族谱 麻城明成化年间自贡井盐世家 豫光州元末自贡井盐世家 12 江西十九世纪初自贡井盐世家 广东雍正十一年自贡井盐世家 贵州康熙十九年涪陵奚氏家谱 嘉应长乐不清犍为罗氏通谱 湖南乾隆七年双流吕氏族谱 嘉应兴宁乾隆年间宜宾吴氏族谱 惠州和平康熙六十年简阳吴氏族谱 嘉应兴宁雍正四年内江吴氏族谱 嘉应兴宁雍正年间简阳吴氏族谱 闽龙岩州康熙年间巴县吴氏族谱 闽连城康熙六十年荣县吴氏族谱 闽乾隆年间筠连昊氏族谱 江西康熙年间高县昊氏族谱 粤翁源万历年间黔仁怀吴氏族谱 汀州长汀乾隆九年綦江刘氏族谱 嘉应长乐雍正元年富顺陈氏族谱 武昌大冶雍正年间中江乔氏族谱 麻城万历年间旺苍贾氏族谱 永{弄阳康熙四十九年达县于氏族谱 金华兰溪永乐十二年宣汉唐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年问犍为罗氏通谱 嘉应长乐康熙乾隆间泸州等罗氏通谱 浏阳县康熙五十六年江津罗氏通谱 嘉应长乐康熙六十年隆昌罗氏通谱 湖广康熙元年江津罗氏通谱 湖广康熙年间泸县罗氏通谱 宝庆邵阳康熙年间泸州罗氏通谱 麻城洪武二年永川罗氏通谱 粤乾隆三十七年荣昌罗氏通谱 宝庆新化康熙年间三台罗氏通谱 麻城清初渠县罗氏通谱 陕西凤翔洪武二年蓬溪罗氏通谱 赣豫章不清江津罗氏通谱 湖广康熙二年湖广罗氏通谱 麻城明初屏山罗氏通谱 嘉应长乐康熙十三年江津罗氏通谱 湖南浏阳康熙五十六年江津罗氏通谱 永州零陵康熙三十九合川左氏族谱 遵义梓桐康熙十年合川梁氏族谱 永州祁阳康熙四十一年达州刘氏家谱 黔遵义康熙八年巴县王氏族谱 粤雍正初年苍溪邱氏族谱 麻城六支明初云阳等于氏族谱 长沙湘乡雍正元年:厶唐氏族谱 麻城明初仁寿王氏族谱 湘宜章康熙四十六年巴县王氏族谱 麻城洪武四年苍溪任氏族谱 麻城清初达州廖氏族谱 河南信阳洪武初泸州王氏族谱 武昌清初泸州高氏 口长江师范学院 嘉应长乐雍正年间成都范氏族谱 嘉应长乐乾隆六年成都万氏族谱 嘉应州乾隆二十三成都卢氏族谱 嘉应兴宁雍正四年成都廖氏族谱 粤雍正七年成都张氏族谱 嘉应长乐不清成都巫氏族谱 嘉应兴宁雍正七年成都刘氏族谱 遂川5房康熙四十八年金堂董氏族谱 资料来源:各家谱的版本信息见本文《参考书 目》. 依据《表二》统计的187个对象(其他各省迁 移巴蜀的17个对象因为数量相对较少,此不叙述, 单就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五省迁蜀移民 而论),湖北迁移巴蜀的移民共44个对象,其中明 初来自于以麻城为主的湖北移民共32个(对象), 清初来自以麻城为主的湖北移民只有l2个(对 象).湖南移民共56个对象,迁移巴蜀的时间主要 集中在康熙三十(1696)至康熙五十年(1711) 问.其间迁移巴蜀的移民23个(对象)有确切的 时间,占56个对象的41%;还有康熙年间迁移巴 蜀的移民l5个(对象);其他情况18个(对象), 因记载时间不确切,难作判断.因此,如果讲到 "湖广填四川",明初主要是湖北人"填四川",清 初主要是湖南人"填四川". 表中187个对象中江西移民只有11个(对象), 故对江西移民迁移巴蜀时间难以发现大体规律. 福建移民l6个对象,迁移巴蜀时间主要集中 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十八年(1753). 据上表,康熙五十年(1711)至乾隆十八年 (1753)迁移巴蜀移民共9个(对象),此时,福建 迁移巴蜀的移民数量占统计数的56%.时间记录 不明者有7个(对象). 广东迁移巴蜀移民43个对象,迁移巴蜀时间 集中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至乾隆十五年 (1750),其间迁移巴蜀移民25个(对象),占统计 总数的58%.乾隆十五年(1750)迁移巴蜀移民6 个(对象),康熙五十七年(1718)前迁移巴蜀移 民5个(对象),其他记载不明者7个(对象). 在该表统计的对象中,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迁 移巴蜀的移民家族所占的高比例,反映出这一时段 确实存在着一个各地人口大量迁移巴蜀的浪潮. "各省移民入川的时间是湖北,湖南移民在前,康 熙十年(1671)'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的闸门刚 第27卷第6期 刚开启,与四川邻近的湖北移民,利用元末明初以 来就曾经有人大批迁川的特殊历史关系,与陕南移民 一 道,成了最先在四川落户的外省移民.接着,湖南 南部便成为当时移民迁川的主要区域.到雍乾之际, 才是广东,福建两省人民人JJl的高潮所在"【l5】. 四自然灾害与移民浪潮 自康熙四十年(1701)至乾隆前期出现各地人 口涌入巴蜀的浪潮,可以通过湖广,广东等省在此 间发生的自然灾害得以说明.康熙四十一年 (1702),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四十三年 (1704),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四十五年 (1706),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五十四年 (1715),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五十七年 (1718)等年份,湖北,湖南都发生过大面积水灾, 旱灾,蝗灾和瘟疫,引起过普遍性的饥荒,"死者 甚众".在严重的自然灾害打击和繁重赋役的压力 下,湖广人口大批向外逃荒.前清逃荒到巴蜀的湖 广移民络绎不绝16l~湖广人口大量迁移巴蜀与康 熙四十一年(1702)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湖广 地区频繁发生灾荒在时间上吻合,这表明灾荒是导 致湖广人口迁移巴蜀的重要推动力. 无疑,灾荒亦是造成广东人口迁移巴蜀的重要 原因?.资料显示,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雍正 四年(1726),乾隆十五年(1750)潮州,梅州地 区发生过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前文已经指出,康熙 后期至乾隆前期,特别是乾隆初年,梅州,潮州有 大批人口迁移巴蜀,这与此期潮州,梅州地区严重 的自然灾害密不可分?.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受灾地 区粮价腾贵,而此时,巴蜀米价相对平抑,各地人 口纷纷迁移巴蜀就食.这就解释了前文所述各省大 员的奏折.雍正四至五年(1726-1727),潮州, 龚义龙: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口13 梅州地区的大灾荒造成当地人口向四方逃难,雍正 年间道员杨锡绂奏折,雍正六年(1728)1月广州 将军署理巡抚石礼哈奏折,雍正十一年(1733)10 月广东总督鄂弥达奏折正是出现在此背景下. 这表明,雍正年间,嘉应州,惠州,潮州人口 大量外迁不是偶然的,它与当地发生的灾荒密不可 分.而许多潮州府,梅州迁移巴蜀的移民对这次大 灾荒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绵阳《李氏宗谱》记述: "李福长(1716-1806)原籍广东省 嘉应州(梅州)长乐县.雍正五年随八叔 李泳成迁徙来蜀,居遂宁,与人佣工度 日.历数年,八叔仙逝,叔母易志,福长 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德阳罗江《范氏族谱》记述: "雍正初,粤大饥.范养源闻蜀丰 稔,且人稀土沃,乃鬻宅与族人,得金十 余两,于雍正五年丁未春携家妇子,由嘉 应州兴宁县迁徙巴蜀.„„当是时,饥寒 交迫,客路增悲,自春组夏,始抵川东荣 昌县.„„艰佃十六载,积金五百余两, 乃相地于德阳."【l 成都《叶氏族谱》记述: "因康熙六十年辛丑岁饥荒,叶必琅 (字荣山)夫妇遂携二子一女间关入蜀"【191. 成都《陈氏族谱》记述:. "因乾隆元年丙辰广东嘉应州(梅 州)等处旱魃为虐,饥荒急迫?,谋生艰 难.陈华英始于乾隆二年丁巳正月,一家 六人由嘉应州长乐县迁徙巴蜀,一路上, 风尘辛苦,艰难万状,痛不忍言,及到成 都时,仅剩钱七文."【2.J 雍正年间,不仅有广东灾民大量迁移巴蜀,因 ?据《潮州志》统计,潮州在康雍乾三朝遭受飓风,大风,怪风袭击的年份多达52 个,其中全境性的风灾年份达lO个,即康熙三年, 七年,八年,十二年,三十二年,五十六年,五十七年,五十八年,六十年,乾隆十五年,至 于一年中三四个县同时发生灾荒的有16 个年份(饶宗颐总纂:《潮州志》,第二册,第525-530页,历代气候灾异表:飓,大风, 怪风.).《梅县志》亦记载,在康熙五十 七年,雍正四年,乾隆十五年,乾隆四十年发生水灾《梅州志》(,广东人民出版社,l994 年,第22-24页). ?据《潮州志》记载,康熙五十七年,灾.春夏雨自三月至五月,水屡涨.五月二十八日夜飓风拔木,六月大水,六月八日地震有声, 八月再飓.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大水.雍正元年七月大水决堤.雍正四年春,潮州大埔县大饥,是年二月二十二日大埔斗米银三钱三 分,三月十二日,斗米四钱二分,五月七日,斗米八钱,山蕨树叶草根采食殆尽.兼值时疫,染者即殒命,民之流亡死丧者莫可数 计,县令白日宣赈粥衙内,凡四十五日殆登新谷,斗米亦渐低至五钱.在雍正五年潮州又发生大饥荒,据《潮州志》记载,是岁四月 大水,五月大水,六月二十九日飓突作,连日雨,至七月初二日乃止.是岁大饥,继以大疫,人死无数,大埔米亦腾贵,春二月斗米 三钱三分,三月四钱七分,四月六钱二分,粗糠一斗粜九分.大埔向赖潮(湖州府)米接济,本年潮更歉收,乃告上杭(属汀州府). 而上杭官民禁米越境,间有小贩从万山岩邃中偷运到埔,斗米侵糠二升,贫户则以蕉根树叶和糠以啖,白令日暄请府道在程乡(嘉应 州)借谷二千石散近城四乡,分上中下户门牌平粜,又于四月朔迄五月十日煮粥赈饥,斯时民之饥病流亡相望于道,开邑旱灾莫此二 载若也.盐价又涌贵,斤盐钱六十文,奸商复掺以泥沙,混硝盐,小民焦苦莫可名状.程乡辖今梅县,平远,蕉岭三县全部和丰顺一 小部(饶宗颐总纂:《潮州志》,第一册,第336页.).《梅州志》亦记载:清雍正四年秋,大水,县城受淹五天,淹没民房及田地 甚多.翌年春,大饥荒,署县沿乡劝捐煮粥,赈济灾民(《梅州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24页.). 14 灾迁移巴蜀的湖广人也为数甚巨. 据《夔州府志》记载,雍正五年(1727),湖 广饥民沿长江水路人蜀觅食者"日以千计"【2?.云 贵总督张允随给朝廷的奏疏称,从乾隆八年 (1743)到乾隆十二年(1747)的五年中,广东, 湖南两省由贵州转赴巴蜀就食的流民达二十四万余 口【捌."因逃荒而至者益众,谕令巴蜀各州县将人 户逐一稽查姓名籍贯,果系无力穷民,即量人力多 寡,给荒地五六十亩或三四十亩,令其开垦"]. 综合各方面资料,可以说,虽然各省人口迁移 巴蜀肇端于顺治末年,基本上结束于嘉庆道光之 际,但在长达150余年的移民期间内,确实存在两 次突发性浪潮.自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移民迁蜀 浪潮规模之大,牵涉省份之多,曾引起了皇帝和地 方大员的不安.突发性移民浪潮给巴蜀社会带来了 移民安置和社会控制等难题,各省人口迁移巴蜀的 浪潮又与"康乾盛世"之际巴蜀地区各家族的人口 持续增长及严重的社会分化相遇,进而引发的社会 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参考文献] 【1]【清]魏源.湖广水利论【A1.魏源集(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M】.北 京:中华书局,1976. [2】[4]贺国鉴.略论乾嘉苗民起义[A】.苗族史文集【c】.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3】[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In[.道光二年. [5】钦定平苗纪略(卷三十)[A】.苗族史文集[C】.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6】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M】.北京:档 案出版社.1983.913. [7][清]杨芳粲.李先复疏为直陈楚民寓蜀之害状【A]. 四川通志[Z].台湾:华文书局,嘉庆二十一年重修 太.2261. 口长江师范学院 【8]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8册)【M】.北京:档 案出版社.1985.671. [9]邱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 侨出版社.1999.110—111. [10]乾隆六年三月戊寅条[A].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 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5.993. [11】[清]丹棱彭氏原本.全蜀典故(卷三)【M】.白鹤堂 家藏.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11-12. [12]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庚申条【A].清高宗实录(卷六 百零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5.786. [13】王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与清政府的 行政控制[J].社会科学研究,1998,(6):115. [14]故宫博物院.雍正十一年九月初九杨永斌折[A】.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22辑)【M】.台北:中国台 湾故宫博物院,1979.101. [15]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M].福州:福建人 民出版社,1997.82. [16]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55. [17】四川省图书馆藏.[清】绵阳李氏宗谱[z】.清道光间 刻本.39. 【l8】四川省图书馆藏.养源公行述[A].德阳罗江范氏 族谱【Z].1992.14-15. [19】四川省图书馆藏.叶公荣山家传[A】-【民国】成都叶 氏蜀谱[Z】.民国二年刻本,1. [20]四川省图书馆藏.[民国]陈照澜.陈氏族谱[Z].民国 三十四年成都石印本,36. [2l】[清】恩成等修纂.政绩下[A】.夔州府志(卷二十 四)[Z】.光绪十七年补刻道光七年本,7. [22]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55. 【23】[清]赵尔巽.食货一.田制【A].清史稿(卷一百二 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7.531. 【责任编辑:曾超]
本文档为【【doc】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7-12-24
浏览量: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