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1)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1)

举报
开通vip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1)白芦煤矿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有关的《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制定了我矿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的依据。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矿用氮气防灭火的氮气源设备、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本标准仅适用于我矿预备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而又有条件建立氮气防灭火系统的大型矿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是通过在《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  198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定 3...

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1)
白芦煤矿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有关的《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制定了我矿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的依据。  1  范 围 本标准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了我矿用氮气防灭火的氮气源设备、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本标准仅适用于我矿预备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而又有条件建立氮气防灭火系统的大型矿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是通过在《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  198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注氮防灭火方法 将氮气通过移动式膜分离制氮管路输送到4103采空区防灭火的区域,使之降低该区域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阻止煤炭氧化或窒息火源。 3.2  采空区三带  4103工作面采空区沿走向方向,按其氧气浓度不同而划分的区域,即冷却带、氧化带、窒息带。 3.3  惰化防火指标  煤的防火临界氧气浓度值。 3.4  惰化灭火指标 彻底扑灭火源并使其不再复燃的临界氧气浓度值。 3.5  惰化抑爆指标 氧气浓度降低到瓦斯失去爆炸条件时的临界氧气浓度值。 3.6  开放式注氮 如4103采空区有火情。需要注氮的区域在未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注氮。 3.7  封闭式注氮  为控制火情或防止瓦斯爆炸,若4103采空区起火发生火灾或积聚瓦斯的区域先封闭后再进行注氮。 3.8  安全氧浓度指标  保证人员生命安全所必须的最低氧气浓度值(18.5%)。 3.9  安全通风量 注氮过程中,为防止输氮管路内的氮气全部泄漏到巷道内或工作面,不致造成该处工作人员因缺氧而发生窒息事故所必需的最小通风量(500m3/ min)。 4  具体要求 4.1 有完整的矿井开拓、开采图,通风系统图及输氮管路系统图。 4.2  我矿在整合矿井时需有现在开采的4#煤层历年矿井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等级资料以及9#、11#煤层、新水平和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4.3  我矿在整合编制其他矿井时要有过去有历年煤自然发火资料。 5  注氮防灭火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5.1  注氮方案的主要内容 5.1.1  建立氮气防灭火系统: a)现行常规防灭火技术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分析; b)氮气来源选取的技术经济分析; c)供氮能力、输氮管路的计算与选取; d)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 e)注氮防灭火的效果考察; f)投资概算与工程进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g)工程组织领导机构。 5.1.2  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 5.1.3  有可靠的防止向注氮区域内漏风和氮气泄漏的措施。 5.2  注氮方案的实施 5.2.1  制定的注氮防灭火方案必须报总公司审批后方能实施。 5.2.2  注氮防灭火方案的工程应由基建施工单位(基建矿井)负责组织实施。 5.2.3  注氮防灭火方案规定的工程完工后由批准部门负责组织验收。 6  氮气源设备 6.1  氮气源设备可选用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设备; 6.2  井下制氮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必须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6.3  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的外形尺寸应与矿用平板车、罐笼的允许尺寸相适应。 7  主要技术参数 7.1  供氮能力 制氮设备或装置的供氮能力应按矿井注氮工作面防火注氮需要选取,供氮能力可按式(1)计算(1个工作面注氮量): ……………………………………(1) 式中:Q0——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m3/min; C1——采空区氧化带内平均氧浓度,%; C2——采空区惰化防火指标,其值为煤自燃临界氧浓度,%; CN——注入氮气的氮气浓度,%; K——备用系数,取1.2~1.5。 7.2  氮气纯度 向4103防火区注入氮气的纯度要视其能将采空区的氧浓度降低到煤自燃临界氧浓度而定。而向火区注入氮气纯度应不低于97%。 7.3  供氮压力 井下移动式制氮设备的供氮压力,可按7.4.2条的供氮压力公式计算,其管路末端的绝对压力应不低于0.2MPa。 7.4  输氮管路 7.4.1  管材的选取 在井下供氮时,除应采用钢管外,在满足输氮压力的情况下,可选用耐压橡胶软管。但进入采空区或火区的管路必须采用无缝钢管。 7.4.2  输氮管路的直径应满足最大输氮流量和压力的要求。供氮压力能否满足要求,按式(2)进行计算: …………………………………(2) 式中:P2——管路末端的绝对压力,MPa; Qmax——最大输氮流量,m3/h; D0——基准管径,150mm; Di——实际输氮管径,mm; Li——相同直径管路的长度,km; λ0——基准管径的阻力损失系数,0.026; λi——实际输氮管径的阻力损失系数,对于不同的钢管直径,则有如表1的关系: 表1 管径Di,mm 7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阻力系数λi 0.032 0.031 0.029 0.026 0.024 0.023 0.022 0.020                   7.5  输氮管路的铺设 7.5.1  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力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等要求。每节钢管的支点不少于两点,每节软管的吊挂不少于4点,不允许在管路上堆放他物。如遇到低洼处可设置放水阀。 7.5.2  输氮管路的分岔处应设置三通和截止阀及压力表。 7.5.3  输氮管路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黄色油漆。 7.5.4  定期对输氮管路进行试压检漏。 8  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 根据我矿目前的条件,以及火情的具体情况。可参考采用拖管注氮和密闭注氮等工艺。 8.1 拖管注氮 在工作面的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定长度(其值由考察确定)的厚壁钢管作为注氮管路,它的移动主要利用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或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或工作面进风巷的回柱绞车作牵引。注氮管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使其始终埋人采空区内的一定深度。 8.2  密闭注氮 利用密闭墙上预留的注氮管向火区或火灾隐患的区域实施注氮。 8.3  注氮方法 根据对火情的预测情况,可灵活选择连续或间断注氮。 8.4  注氮地点 防灭火注氮地点选择在了进风顺槽或靠近火源。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火的注氮管口应处于采空区氧化带内。 8.5  注氮抑制瓦斯爆炸 扑灭瓦斯积聚区的火灾,需建防爆墙。注氮的同时,取样分析灾区气体成分的变化,并用空气一甲烷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形法进行失爆性的判定。 9  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 9.1  采空区惰化防火氧浓度指标不大于煤自燃临界氧浓度,其值由气相色谱吸氧法测定。 9.2  惰化灭火氧浓度指标应不大于3%。 9.3  惰化抑制瓦斯爆炸氧浓度指标应小于12%。 10  注氮防灭火的效果考察 10.1  为保证注氮防灭火的效果,宜对注氮的区域采取均压措施,并采取严格的堵漏措施以及有效的火灾监测,使防灭火区域的漏风量降到最低限度。 10.2  考察内容: ——注氮前、后采空区三带的变化; ——注氮量、注氮扩散半径、注氮口移动步距等。 11  安全技术措施与管理 11.1  注氮过程中,工作场所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5%,否则应立即停止作业撤除人员,同时降低注氮流量或停止注氮。 11.2  注氮地点及与其相连巷道的安全通风量,按式(3)计算: ……………………………………(3) 式中:Q0——工作场所的安全通风量,m3/min: QN——最大氮气泄漏量,m3/min; CN——泄漏氮气中的氮气浓度,%; C1——工作面或巷道中原始氧气浓度,一般取20.8%; C2——工作场所的安全氧浓度指标,18.5%。 11.3  注氮安全措施与管理: 在采空区进行注氮防火或在火区进行注氮灭火时,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11.4  制氮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结业证和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11.5  必须建立制氮设备的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注氮防灭火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 11.6  建立注氮防灭火台帐。 11.7  注氮防火、灭火区的管理、熄灭标准、注销和启封要求以及防火墙的管理,应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本文档为【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48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4-03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