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SI 参考模型表格

OSI 参考模型表格

举报
开通vip

OSI 参考模型表格OSI 参考模型表格 OSI 参考模型表格具体 7 层 数据格式 功能与连接方式 典型设备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关 一个接口表示层 Presentation 数据表示、数据安全、数据压缩会话层 Session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一个特定传输层 Transport 数据组织成数据段 Segment 防火墙 的应用程序(端口号) 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包 Pack 基于网络层地址(IP 地址)进行不网络层 Network 路由器 et 同网络系统间的路径选...

OSI 参考模型表格
OSI 参考模型表格 OSI 参考模型表格具体 7 层 数据格式 功能与连接方式 典型设备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关 一个接口表示层 Presentation 数据表示、数据安全、数据压缩会话层 Session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一个特定传输层 Transport 数据组织成数据段 Segment 防火墙 的应用程序(端口号) 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包 Pack 基于网络层地址(IP 地址)进行不网络层 Network 路由器 et 同网络系统间的路径选择 在物理层上建立、撤销、标识逻辑 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据帧 Fr 链接和链路复用 以及差错校验等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网桥、交换机、网卡 ame 功能。通过使用接收系统的硬件地 址或物理地址来寻址 光纤、同轴电缆、物理层 Physical 传输比特(bit)流 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 双绞线、中继器和集 线器比特在计算机科学中,bit 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一般用 0 和 1 表示。Byte 叫做字节,由 8 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bit 与 Byte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1Byte8bit(或简写为:1B8b);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简称,即 1bit 简写为 1b注意是小写英文字母 b,1Byte 简写为 1B(注意是大写英文字母B)。OSI 的设计目的 OSI 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OSI 是在一个备受尊敬的国际标准团体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个组织就是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什么是 OSI,OSI 是 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 OSI 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 IBM 公司的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 DEC 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注意不要与 OSI 搞混)于 1981 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 7 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 , (Sess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 OSI 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 OSI 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 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 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在 OSI 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为方便记忆可以将七层从高到低视为: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每一个大写字母与七层名称头一个字母相对应。编辑本段 OSI 划分层次的原则 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编辑本段 OSI/RM 分层结构 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发送方数据由最高层逐渐向下层传递到接收方数据由最低层逐渐向高层传递. 协议数据单元 PDU OSI 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 PDU 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编辑本段 OSI 的七层结构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 bit 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 DTE 和 DCE 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过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 bit 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 和 DCE 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 等。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绰凡阍诓豢煽康奈锢斫橹噬咸峁?煽康拇洹,貌愕淖饔冒何锢淼刂费爸贰?莸某芍 ?髁靠刂啤?莸募齑怼?胤?取?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解封装数据链路层收到的帧,提取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 IP 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 3 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 2 层的“帧”。IP 是第 3 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 切事情都在第 3 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 3 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OSPF 等。 网络层主要功能: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路由选择和中继;激活终止网络连接;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差错检测与恢复;排序流量控制;服务选择;网络管理;网络层标准简介。 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 4 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段(segment)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 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 等。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 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传输层只存在于端开放系统中,是介于低 3 层通信子网系统和高 3 层之间的一层,但是很重要的一层。因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对数据传送进行控制从低到高的最后一层。 有一个既存事实,即世界上各种通信子网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等通信子网都可互连,但它们提供的吞吐量、传输速率、数据延迟通信费用各不相同。 对于会话层来说,却要求有一性能恒定的界面。传输层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介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 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传输层面对的数据对象已不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而是和会话层的界面端口。上述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话提供可靠的、无误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阶段 3 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传输层服务分成 5 种类型。基本可以满足对传送质量、传送速度、传送费用的各种不同需要.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 这种能力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构成开放系统的高 3 层,面对应用进程提供分布处理,对话管理信息表示恢复最后的差错等。会话层同样要担负应用进程服务要求,而运输层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给运输层功能差距以弥补。主要的功能是对话管理,数据流同步和重新同步。要完成这些功能,需要由大量的服务单元功能组合,已经制定的功能单元已有几十种。现将会话层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为会话实体间建立连接、为给两个对等会话服务用户建立一个会话连接,应该做如下几项工作: 将会话地址映射为运输地址;选择需要的运输服务质量参数QOS;对会话参数进行协商;识别各个会话连接;传送有限的透明用户数据;数据传输阶段。 这 个阶段是在两个会话用户之间实现有组织的,同步的数据传输.用户数据单元为SSDU,而协议数据单元为 SPDU。会话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过程是将 SSDU 转变成 SPDU进行的。 连接释放 连接释放是通过有序释放、废弃、有限量透明用户数据传送等功能单元来释放会话连接的。会话层标准为了使会话连接建立阶段能进行功能协商,也为了便于其它国际标准参考和引用,定义了 12 种功能单元。各个系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以核心功能服务单元为基础,选配其他功能单元组成合理的会话服务子集。会话层的主要标准有DIS8236:会话服务定义和DIS8237:会话协议规范。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 OSI 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 等。 通过 OSI 层,信息可以从一台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台的应用程序上。例如,计算机 A 上的应用程序要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B 的应用程序,则计算机 A 中的应用程序需要将信息先发送到其应用层 , (第七层) 然后此层将信息发送到表示层(第六层),表示层将数据转送到会话层(第五层),如此继续,直至物理层(第一层)。在物理层,数据被放置在物理网络媒介中并被发送至计算机 B 。计算机 B 的物理层接收来自物理媒介的数据,然后将信息向上发送至数据链路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再转送给网络层,依次继续直到信息到达计算机 B 的应用层。最后,计算机 B 的应用层再将信息传送给应用程序接收端,从而完成通信过程。下面图示说明了这一过程。 OSI 的七层运用各种各样的控制信息来和其他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 这些控制信息包含特殊的请求和说明,它们在对应的 OSI 层间进行交换。每一层数据的头和尾是两个携带控制信息的基本形式。 对于从上一层传送下来的数据,附加在前面的控制信息称为头,附加在后面的控制信息称为尾。然而,在对来自上一层数据增加协议头和协议尾,对一个 OSI 层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当数据在各层间传送时,每一层都可以在数据上增加头和尾,而这些数据已经包含了上一层增加的头和尾。协议头包含了有关层与层间的通信信息。头、尾以及数据是相关联的概念,它们取决于分析信息单元的协议层。例如,传输层头包含了只有传输层可以看到的信息,传输层下面的其他层只将此头作为数据的一部分传递。对于网络层,一个信息单元由第三层的头和数据组成。对于数据链路层,经网络层向下传递的所有信息即第三层头和数据都被看作是数据。换句话说,在给定的某一 OSI 层,信息单元的数据部分包含来自于所有上层的头和尾以及数据,这称之为封装。 例如,如果计算机 A 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某数据发送至计算机 B ,数据首先传送至应用层。 计算机 A 的应用层通过在数据上添加协议头来和计算机 B 的应用层通信。所形成的信息单元包含协议头、数据、可能还有协议尾,被发送至表示层,表示层再添加为计算机 B 的表示层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随着每一层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而增加,这些协议头和协议尾包含了计算机 B 的对应层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整个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计算机 B 中的物理层收到信息单元并将其传送至数据链路层; 然后 B 中的数据链路层读取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添加的协议头中的控制信息;然后去 除协议头和协议尾,剩余部分被传送至网络层。 每一层执行相同的动作:从对应层读取协议头和协议尾,并去除,再将剩余信息发送至上一层。应用层执行完这些动作后,数据就被传送至计算机 B 中的应用程序,这些数据和计算机 A 的应用程序所发送的完全相同 。 一个 OSI 层与另一层之间的通信是利用第二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的。相邻层提供的服务帮助一 OSI 层与另一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 一个 OSI 模型的特定层通常是与另外三个 OSI 层联系:与之直接相邻的上一层和下一层,还有目标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例如,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应与其网络层,物理层以及计算机 B 的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编辑本段 OSI 分层的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OSI 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 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 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 OSI 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编辑本段 OSI 模型与 TCP/IP 模型的比较 TCP/IP 模型实际上是 OSI 模型的一个浓缩版本,它只有四个层次: 1.应用层 2.传输层 3.网络层 4.网络接口层 与 OSI 功能相比: 应用层对应着 OSI 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对应着 OSI 的传输层 网络层对应着 OSI 的互联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着 OSI 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OSI 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 模型的网络层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但是传输层上同时提供两种通信模式。TCP/IP 参考模型简介 TCP/IP 参 考 模 型 是 计 算 机 网 络 的 祖 父 ARPANET 和 其 后 继 的 因 特 网 使 用 的 参 考 模 型 。ARPANET 是由美国国防部 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赞助的研究网络。逐渐地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结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当无线网络和卫星出现以后,现有的协议在和它们相连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参考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在它的两个主要协议出现以后,被称为 TCP/IP 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于国防部担心他们一些珍贵的主机、路由器和互联网关可能会突然崩溃,所以网络必须实现的另一目标是网络不受子网硬件损失的影响,已经建立的会话不会被取消,而且整个体系结构必须相当灵活。编辑本段模型的四层协议 TCP/IP 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 网络体系结构以 TCP/IP 为核心。基于TCP/IP 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 1.应用层 应用层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 等. 2.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 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 UDP 协议提供的则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3.网际互联层 网际互联层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该层有四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 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的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4.网络访问层 网络访问层与 OSI 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事实上,TCP/IP 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 TCP/IP 的网络访问层进行连接。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的比较共同点 1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2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不同点 (1)前者是七层模型,后者是四层结构 (2)对可靠性要求不同(后者更高) 3 OSI 模型是在协议开发前设计的 具有通用性.TCP/IP 是先有协议集然后建立模型 不适用于非 TCP/IP 网络. (4)实际市场应用不同(OSI 模型只是理论上的模型,并没有成熟的产品,而 TCP/IP 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本文档为【OSI 参考模型表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2-22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