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

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

举报
开通vip

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 谈到这个话题,不得不谈到研究刘邦的初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还是个初中生,由于非常喜欢历史、地理,所以经常和教文科的老师到交道,一次,两个老师谈到刘邦与项羽,一个老师说刘邦是大英雄,项羽是个伪君子,一个说刘邦是个无情无义的流氓无赖,项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两个年轻的老师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差一点儿打起来。 这件事给留下难忘的印象,再则,我对刘邦、项羽的人生经历也很感兴趣,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涉足了刘邦与项羽的研究。不过,那是我只是一个初中生,学习紧,不可能做很深的探索。 1990年,...

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
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 谈到这个话题,不得不谈到研究刘邦的初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还是个初中生,由于非常喜欢历史、地理,所以经常和教文科的老师到交道,一次,两个老师谈到刘邦与项羽,一个老师说刘邦是大英雄,项羽是个伪君子,一个说刘邦是个无情无义的流氓无赖,项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两个年轻的老师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差一点儿打起来。 这件事给留下难忘的印象,再则,我对刘邦、项羽的人生经历也很感兴趣,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涉足了刘邦与项羽的研究。不过,那是我只是一个初中生,学习紧,不可能做很深的探索。 1990年,我考上了大学,时间相对宽裕,就决定自己解答这个问题,于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去书店买书,去请教有关专家学者。非常遗憾,由于那时资料奇缺,自己年龄又小,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大学毕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增加了沉淀。而对历史浓厚的兴趣,促使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掂起厚重的史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信笔涂鸦,随手乱画。忍不住的原因是,原本的历史、真实的人物与自己脑子里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不相吻合,甚至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截止到1998年,瑞红已经做了近一百万字的读书笔记。此时,一个真实刘邦的形象已经在瑞红心中形成。于是,瑞红决定写一部刘邦传记。从1998年至2004年的六年间,瑞红写了大约有五十万字的文章。2004年4月,瑞红去北京参加研究生面试,和一个朋友住在一起。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一个晚上,我们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偷走了,也包括我的提包,里面有瑞红一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五十万字的文章,以及相关书籍。我们报了案,但至今没有结果。 2004年9月,瑞红到北京攻读硕士研究生,决定重新为刘邦写传记。于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等地成为我常常光顾的场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书籍浩如烟海,瑞红力争穷尽所有关于刘邦的书刊文章,其艰辛自是不言而喻。 时光转眼到了2007年1月,瑞红硕士毕业,而这部书还没有写完。此时此刻,瑞红面临这一个重大选择,是工作,还是继续把这部书写完。很多朋友劝瑞 1 红先工作,然后再写,瑞红一度也有此念头。然而,瑞红也明白,如果就此放弃,可能一生之中再也没有机会去静下心来专门写作,也许将把这个遗憾带入坟墓。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瑞红决定放弃一切,集中精力完成这部书稿。从2007年1月至今,瑞红摒弃一切外界干扰,全心全意地投入这部书的创作中去。今天,这部著作终于问世。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从1998年开始撰写刘邦传记至今,已经整整十个年头。如果从1990年涉足这个话题说起,则已是近二十年。 十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瞬间,攸忽而逝,而对于行走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来说,它却是一段不短的岁月。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其间有多少彷徨,有多少辛酸,有多少痛楚,有多少苦闷,皆已随风而逝,留下的是这部厚厚的书稿。 不少善意的朋友劝我:你这样做值得吗, 也许值得,也许不值。 但是,瑞红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无论如何也不能推脱自己的责任,即:要坚定不移地弘扬民族文化,要给当今的民族精神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大汉雄风浑厚博大,质朴凝重,如黄钟大吕之铿锵、如黄土高原之厚重、如九曲黄河之绵长,支撑着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当今世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用汉魂支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要做真正的大写的“汉”人~ 刘邦及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就是我们民族的魂~对于刘邦这位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祖先来说,必须要擦去覆盖在历史上的灰尘,还原其真实面貌,以找回祖先的博大胸襟和卓然人格,找回祖先的质朴坦诚与仁义忠信,找回博大凝重的泱泱汉风,找回我们民族的梦想与光荣。 正是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这种对理想和信仰的忠诚与执著,促使瑞红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 以上就是瑞红为什么要写这部书的真实原因。 2 一,对待天下百姓:刘邦仁而爱人,大仁大义,项羽残暴不仁,小仁小义。 我们知道,彭城之战,刘邦大败,侥幸脱险后,带着儿子刘盈和儿女鲁元在汉军的保护下向西逃去。后面楚军立功心切,穷追不舍。汉军一边抵抗,一边撤退,渐渐招架不住。刘邦着急,几次把两位稚子推下车去,以求快速逃离。但是,每推一次,夏侯婴都停下车来,把他们重新抱上车。,史载:‚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车收载之。如是者三。‛, 这样跑跑停停,停停跑跑,反而使速度大减。刘邦大怒,挥剑威胁夏侯婴,不许他下车救孩子。夏侯婴不为所动,刘邦无奈,只好听天由命。 幸亏刘邦身边的数十骑将士浴血奋战,拼死抵抗,众人才幸免于难,没做楚军的俘虏。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刘邦为了轻车逃命,竟然三番五次地不顾亲情将孩子推下车去。夏侯婴每次都将孩子抱回,却反而遭到他的训斥,甚至差一点儿被砍杀。这种做法是不是太自私、太狠毒了,刘邦还有没有一点人性, 历史是有选择的记忆。 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取什么,舍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美化什么,丑化什么。如何从历史的海洋中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如何用最精确的文字把历史真实记载下来,这不仅需要有超人的智慧,更需要有高尚的品格。 《史记》证明,司马迁完全具备这种素质。《史记》这部气度恢宏的巨著,它所体现的思想成就在我国整个封建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没有任何第二部史学著作能与它相提并论。 在《史记》中,贯穿着司马迁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即:弘扬大德。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行,决定着人的质量。中国人尊崇优良品德,就其实质而言,是对美好人生、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大德,即以国家利益为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利益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名誉、亲情,乃至生命。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推崇大德为己任,以大德与缺德作为评判人与事的最终标准。无论是反面鞭挞,还是正面赞誉,抑或是旁征博引,司马迁都把大德聚集在《史记》的灵魂深处,读来令人热血喷涌,荡气回肠,浩气陡增。 特别是关于刘邦,司马迁不惜浓墨重彩,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刻画其非凡 3 的大德品质。也许文字无法完全传达司马迁细微的心灵感触,但我们读后,仍能感知蕴涵其中的生命张力,心房随之不停地颤动。刘邦把孩子一次次从车上推下来,又一次次被夏侯婴救上车的情景,始终横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有人也许会骂刘邦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残酷无情,果真如此吗,完全错误~ 著名学者周锡山在《流民皇帝》一书中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此问题时,指出: “刘邦被项羽追击时,为了尽快逃命,将亲生儿子、女儿推下车去。这固然显得残忍,但刘邦为形势所迫,也属无可奈何。他也是疼爱自己子女的,但大家同归于尽,于事无补,还要影响到兴汉大业。 古今中外多少要人,为了他们的安全或突围,为了战争的胜利,牺牲官兵、卫士,甚至整股部队,人人都不说不应该,为什么刘邦的儿女不可为刘邦去死,” 周先生又一针见血地谈到:“刘邦如果爱儿女而让同车的将士去死,就应该了吗,或让项羽追杀,同归于尽,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让暴君项羽执政,国家和百姓要受多大的损失,” 周先生高瞻远瞩,指出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为了整体利益,牺牲局部利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家不指责他人,为 什么单单谴责刘邦, 二,一旦项羽追杀而至,刘邦被击毙,最遭殃的是天下百姓。刘邦之儿女与天下百姓相比,孰轻孰重, 三,刘邦的儿女是人之子女,难道抵抗楚军追击的汉军将士不是人之子女,他们难道没有父母兄弟,刘邦把子女推下车,不是能快速逃离吗,这样一来,保护刘邦的汉军将士不是减少牺牲了吗, 所以,刘邦此举不仅不是他人生中的污点,反而是他大德品质最生动的体现。刘邦此举把智慧、品德、果敢融合到一起,形成华夏帝王史上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刘邦不是神,他是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儿,在亲人骨肉之间,他也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那些情感。可是,为了诛秦剪项的大业,他只好把骨肉亲情埋在心底。 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不虚美”、“不隐恶”,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对历史、对他人、对后人、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表现在历史人物的刻画上。 4 司马迁遭受腐刑,羞辱像一把黑暗的巨伞笼罩着他的人生。应该说,司马迁最恨汉武帝,是他下令对司马迁处以腐刑,对他进行人生极致的羞辱。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用记述历史的刀笔,对这种羞辱进行报复,还以颜色,似乎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司马迁这么做了吗, 没有~对汉武帝,他还是实事求是地给予记述,实事求是地给予评说,实事求是地给予赞美和鞭垯。这种高尚的人格,宽广的胸襟,两千年来能望其项背者廖若星辰,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正因为司马迁具有“史学”、“史才”、“史识”、“史德”,他才能通过精道优美的文字,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历史人物,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比如对秦始皇的刻画。秦始皇统一中国,功勋卓著,但他也好大喜功,霸道暴戾,大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之气概。司马迁写了一件小事,就淋漓尽致地透视了秦始皇特殊的性格与身份。 什么小事呢, 秦始皇出巡,过长江,船至江中时突然狂风大作,波浪翻滚,“几不得渡”,好不容易才上了岸。山上有一湘君祠。湘君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妻子。 秦始皇在渡江时受了这样一番惊吓,恼怒异常,认定是湘君作崇。一个小小的湘君,是何方尊神,竟敢对功勋赫赫的始皇帝示威。于是,秦始皇立即调来三千刑徒,把湘君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倒,然后点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司马迁这么写,就像秦始皇~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秦始皇在江中受了惊吓之后,诚惶诚恐地跑上山去,跪到湘君祠对尧帝的女儿叩头祈祷,这还像是那个雄心万丈、横扫六国、威风凛凛的始皇帝吗, 司马迁刀笔之下的刘邦,是个带有浓厚平民色彩、最有人情味的皇帝,颇得司马迁的喜爱,因而刘邦是《史记》诸多人物中刻画得最生动、最真实,也是最有特色的皇帝。 在司马迁的把笔下,刘邦时而可爱,时而可气;时而可笑,时而可畏;时而聪明,时而愚蠢;时而谦虚,时而高傲;时而小气,时而大度;时而如和风细雨,时而如电闪雷鸣;时而如天高气爽的秋天清晨,时而如阴霾四合的冬日黄昏。这 5 些特点有机地统一在刘邦一个人身上,形成了一个血肉丰满、有声有色的真实人物。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与刘邦有关的人和事占了很大篇幅,除《高祖本纪》外,《项羽本纪》、《世家》、《列传》等许多章节都详细记载了刘邦的活动。 如何把那么多材料组织起来,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使用何种语言风格,司马迁无疑作过深深的思考。 “形散神不散”历来被奉为散文写作千古不变的定律。《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史记》也是一部长篇抒情史诗。司马迁在记述历代史实的过程中寓褒贬、别善恶,在那些伟大、善良、崇高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无限的热爱和敬仰;对卑鄙、奸邪、阴险的人物,他给予无比的轻蔑、唾弃与鞭达。 无论是颂扬,还是憎恶,司马迁皆以“形散神不散”的手法,抓住了人物的内在灵魂进行书写。内在灵魂就像是一根线,串起生活中的颗颗珍珠,使其成为光彩夺目的珠串。正因为如此,所以不管材料如何散乱,文章结构如何布局,但主题始终集中,线索始终分明。也只有这样,在记载每一件事、描写每一个动作、刻录每一句话时,才能把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司马迁是如何表现刘邦的内在灵魂的呢, 他用了区区十个字,“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这十个字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画龙点睛,一针见血,生动形象地镌刻了刘邦的人格禀性。如姚苎田曰:“一篇提纲语”。这十个字就像一条主线,贯穿了刘邦的一生。 搞清了司马迁“形散神不散”的写作手法,我们就豁然开朗,就找到了解读刘邦内心灵魂的钥匙。一些学者论及刘邦的成功时,总会说他会用人,有远见,头脑灵活,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认识误区,因为这些只是很肤浅的东西,只是表面的东西,而根本没有触及刘邦的灵魂深处,对刘邦所具有的为时代所需要的“仁而爱人”之心没有提及,其实,这才是刘邦成功的根本。 我们想问一下,刘邦为何能采取一些列的惠民措施,刘邦为何能吸引那么的人才,这仅仅靠他的智力吗,不对~靠的是刘邦的人格魅力,智力只是一个人格中一部分,可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仁而爱人”,才能胸怀人民,以天下为己任,才会百折不挠;“:喜施(舍)”,才能与天下人共利;“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才能容人,用人,使人甘为己用。 6 我们知道,在刘邦的谋士之中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郦食其,他对刘邦的评价基本上代表了当时人对刘邦的评价,他说“吾视沛公大人长者”,就八个字。意思是,我认为沛公刘邦是大人长者。 那么,大人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易经》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荀子?解蔽》曰:“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长者呢,即谨厚者。《韩非子?诡使》曰:“重厚自尊,谓之长者”。 我们知道,刘邦是在丰西释徒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当时,他以亭长送徒到骊山, 沿途徒多逃亡,刘邦不是追杀那些逃亡者以保全自己而是带大家到丰西泽中, 让大家停下来一起喝酒, 到了夜里刘邦就解开所送徒的锁链让他们逃走并且说:"公等皆去, 吾亦从此逝矣~"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精炼的笔墨记载了刘邦丰西纵徒的故事: ‚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刘邦放走了那些无辜被征的徒却把杀头抄家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何等的仁义、勇敢、无私之举,难能可贵的是刘邦做这些事情时是那么平易, 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和个人野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发生在秦始皇在世, 秦朝最强盛、管理最严密也是最严酷的时候。如此大仁大义之"无赖"真中国之脊梁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对这两句话,后人颇为赞叹,吴见思曰:“两句写得磊落豪迈,酷似高祖气度”。凌稚隆引王鏊曰:“高祖一言,足以感人,此为异日得天下根本”。 此话确实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它囊括了刘邦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因素,就是“仁而爱人”,得民心,顺民意。建国以后,毛泽东曾经多次指出,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在百姓和秦帝国之间选择了百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释放刑徒,哪怕自己亡命天涯也在所不顾。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和气节表明了他是一个有着强烈是非感、有着强烈正义感的真正英雄,是一位能把握住社会大趋势的智者。 刘邦后来能在众多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中脱颖而出,决非偶然,和他的这种没有小我只有大我的禀性是密不可分的,司马迁说他“仁而爱人”绝非虚言。 7 早在反秦斗争还没结束时,刘邦就注意用严格的军纪来约束自己的部下,他的军队是当时起义军中纪律最为严明的一支部队,刘邦被人尊称为“宽大长者”。进入咸阳后,刘邦向百姓宣布废除秦王朝的各种暴政苛法,封闭府库,还军灞上,同关中人民“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婉言谢绝,秦“人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战争年代是给百姓造成苦难的岁月,参战者肆意向百姓索取,不顾忌他们的死活。但刘邦却以宽仁定天下,“一夫之饥犹已饥之,一夫之寒犹己寒之”,在军书旁午、鞍马劳顿的日子里,随时随地关心百姓疾苦,制定一些惠民政策。 公元前205年,汉军重新夺回关中后不久,刘邦即下令“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初步满足了关中部分少地和无地农民的要求。同一年,关中发生饥荒,刘邦又“令民就食蜀汉”,使百姓不至因自然灾害而大量死亡—— 宋人胡宏说: ‚,刘邦,自起丰沛以来~与民休息之志~贯于幽明。其大略可谓合矣‛ 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几条重要措施,解放劳动力,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很快使汉初的经济产生勃勃生机。 据《汉书?食货志》,“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约法省禁”就是,除了那些不得不发放的奉禄,政府的开支一再压缩。“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就是把历史上通行的十税一的田租,减少为十五税一,即把土地收成的十五分之一上缴国家,这在百废待兴的汉初,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负担。 对于诸侯国、地方官吏向每年皇帝交纳的“献费”,刘邦作出明确规定,“人岁六十三钱”。按秦朝的法律法规,百姓欠官府债务,如果用服役偿还,每人每天的工钱是8钱。如果照此计算,每人每年交纳的63钱口赋(人头税),仅合8天的工钱。同时刘邦还规定,上至天子下至封君,凡享有汤沐邑之人,不再从国库中 领取经费。 刘邦在位期间,多次有意识地减免赋税徭役。如公元前205年(汉二年)二月,当楚汉战争仍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刘邦就下令:“蜀汉民给军事劳苦,复勿租税二岁”。此后,刘邦又多次下令减免租赋徭役。 当然,这些减免租赋徭役的政策加了一系列地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没有 8 普遍实惠于全国百姓,更多的是对从军吏卒的赏赐,与后来文景时期的轻徭薄赋相比,还很有限。 刘邦为什么不能象文景时期那样轻徭薄赋呢,他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战乱,汉初人口较秦时大大减少,负担租税的人数更少,而汉初的七八年间,对异姓诸侯王的战争和对匈奴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息过,军费及其开支实在难以节省。 所以,刘邦根本没有条件实行全面轻徭薄赋的政策。 尽管如此,与秦朝时期的政策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一个统治集团的领袖人物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集团,甚至于整个社会的风气。 刘邦出身布衣,深知民间疾苦,做事务求节俭。 据《全汉文》: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宫女不过十余,厩马百余匹”。 荀悦赞叹刘邦说: ‚高祖开建大业~统毕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矣。天下初定~庶事草创~故韶夏之音~天下未闻焉‛。 正是由于刘邦的以身作则,官员奢侈享乐的行为少而又少,所以汉初的整个社会风气比较纯朴,这对减轻百姓负担,恢复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证明,刘邦在汉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一系列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经济、稳定边防等政策是非常成功的。这些政策的推行对于老百姓安居乐业,对于西汉初期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奠定了汉代文景之治的基础。 刘邦的做法受到了古今史家的一致高度评价。班固称赞他,“虽目不暇给,规摹弘远矣”。陈蕃赞曰:“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李世民曾感叹曰: ‚观高祖、殷汤~仰其德行~譬若阴阳调~四时会~法令均~万民乐~则麒麟呈其祥。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 范文澜先生认为:“有非凡的政治才能的汉高帝,在位七年,做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为与民休息准备各种条件。”又说:“汉高帝在位七年,规定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给盛大的汉朝奠定了基础。” 明人杨士奇在《歌风台》一诗中赞曰: 9 宽仁运乾纲~四百隆鸿祚。 至今千载余~光华垂竹素。 经过汉初七十年的休息、恢复与发展,到汉武帝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 到什么程度呢, 据《史记?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烂了钱串子的散钱还无法计算;太仓里装满粮食,新旧堆积,一直堆到露天地上,“至腐败不可食”;朝廷有六个大马苑,养马三十万匹;就连看门的小兵小卒也都吃好饭好肉。 所以,《剑桥中国秦汉史》赞叹:“汉帝国的财政规模是庞大的”。 一言概之,刘邦及臣僚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等等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合乎百姓的愿望,促进了汉初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使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汉王朝屹立于世界东方。刘邦也作为一代创业帝王名垂青史,倍受后人赞誉。 再说项羽。 我们知道,项羽在安阳接受章邯投降后,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咸阳进发。大军行至新安,项羽导演了一场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血腥大屠杀。 原来,秦军降卒与诸侯士兵生发了一些矛盾。秦兵大多出身关中,起义军多来自关东六国。当年,义军的一些人到关中服役,曾遭到秦兵的歧视。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事盛衰交替,变化无常。如今,秦兵投降,义军士卒不免对其有冷嘲热讽、言行不恭,以泄当初被污辱之恨。 秦兵早先是“婆婆”,可以对“小媳妇”指手画脚,现在沦为“小媳妇”,被别人呼来喝去,自然心理不适应。于是,一些“小道消息”不胫而走:章将军骗我们投降,如果能破关入秦还好;如果不能,诸侯军将把我们掠到东方,秦朝会把我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掉。 这些悄无声息的议论,并没有逃过楚军的耳目。“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项羽接到密报后,就跟英布、蒲将军商议。最后,三人认为:部队里秦兵众多,他们并不服气,如果入关后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事情就麻烦了,不如及早杀掉,免除后患。 说干就干,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10 二十万人,相当于今天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而且全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项羽在一夜之间,把他们全部坑杀掉,从技术角度说,项羽做的的确漂亮,不愧是杀人高手。 白起曾经坑杀四十万赵军,对此他内疚不已,临死时说: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后,在山顶上痛哭,自谓必损阳寿。那么,项羽对此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杀完就完事了,解除了后顾之忧,估计项羽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秦军降卒是如何被坑杀的, 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要杀数万手持武器的士兵,难度可想而知。倘若秦兵事先知道大难临头,恐怕他们不甘心引颈就戮,势必会拼死反抗。所以,在坑杀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蒙蔽士兵的。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羽诈坑杀”。历史学家据此推测,秦降卒首先被集中起来,去做一件事——挖坑。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挖坑的目的,更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 当挖到士兵无法攀爬的高度时,那些监督他们干活的六国士卒,突然间露出狰狞的面目,无数的箭簇射向他们,无数的长矛刺向他们,鲜血和着泥土,求饶拌着怒骂,哀嚎交织着悲鸣,一具具尸骨倒下、又爬起,爬起、又倒下,最后终于丧失了挣扎的力量,只有那千载难平的怨气弥漫在上空,久久挥之不去。 据史料记载,项羽坑杀秦降卒的地方在新安故城,即今天河南义马市千秋乡石河村一带。在这里发现了一座面积约15000平方米、被称为“楚坑”的遗址,并出土大批人骨和铜镞,这些人骨和铜镞见证了两千年前的、那场暴虐的屠杀。 公元759年,唐朝大诗人杜甫途径这里,有感而发: 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 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不少人认为,项羽此举情有可原,主要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项羽这样做出于对秦人的仇恨,他与秦有家族的怨仇和亡国之恨。 不可否认,这是事实。项羽出身于楚国的将门世家,“世世为楚将”。其祖父项燕、叔父项梁都被秦军所杀戮。这样的国恨家仇背景之下,自然容易生出报复一事。 中国人崇尚复仇,素有“有仇不报非君子”之说。但中国同时还有一句话, 11 叫“以德报怨”。一个人如果能超越以怨报怨的自然反应,着眼彼此未来的长期相处,不论是“安仁”也好,“利仁”也好,都是豪杰之士。(《论语?里仁篇》:“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即使项羽做不到“以德报怨”,但复仇也要有一个度啊~ 具体到民族间的复仇,也不能刀血对等,你杀我多少同胞,我杀你多少父老,你糟蹋我多少姐妹,我奸淫你多少女人。那样的话,与被狗咬一口,还咬狗一口无异。具体到个人来说,复仇并不能从根本上代表民族的气节和利益,而只代表家族和个人恩怨,更应该有所节制。 有所节制的复仇,显得磊落,也显得美,而无度的复仇,则显得人性卑劣,显底小器丑陋。 项羽与秦王朝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他要推翻秦王朝,取而代之,当然无可非议。 但是,复仇总得有个限度~复仇无度非君子~如此一来,冤冤相报何时了, 楚怀王熊心对秦朝的刻骨仇恨远超过项羽。熊心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的孙子,公元前299年楚怀王熊槐被纵横家张仪骗入秦国,最后客死他乡;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熊心从一个堂堂的王室贵胄沦落为牧羊儿,凄凄惨惨,孤苦零丁。 按照上述观点的逻辑,楚怀王熊心应该支持鼓励对秦人的暴行,血债血偿。然而,恰恰相反,他没有这样做,却选择了以德报怨、以仁服人之策,选择素有“宽大长者”美誉的刘邦率军西征,并一再嘱托要善待秦地百姓。 以怀王熊心为参照,项羽的暴行能归因于复仇吗, 所以,把项羽的暴行归咎于其国恨家仇,看似合情合理,但仔细一想,却感到非常荒唐。 观点二,坑杀秦兵是由战争的残酷性所决定的。 有人说,五十多年前,秦军在赵国打了胜仗,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坑杀了赵兵四十万,现在秦兵战败,自己被坑杀二十万,这似乎是历史的循环报应。 不可否认,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但是,这种残酷性只表现在战斗之中,在战斗中相互砍杀,杀人不眨眼,鲜血淋漓,惨不忍睹,这是战争题中的应有之义,根本无法避免。 然而,人家已经临阵倒戈、投诚起义了,归顺你了,你还要杀害他们,甚至 12 是大规模地屠杀。 这是什么,是灭绝人性的残暴和野蛮~这种残暴野蛮与战斗中的残酷性不是一回事。战争本身没有坑杀战俘的必然规定,军事史上又有哪一个明智的军事家主张这样, 历史循环报应一说,更属荒唐至极。五十年前,在长平坑杀赵兵的是秦将白起,与秦国士兵有何关系,现在这批归顺项羽的秦兵,当时连执行者都不是~为什么历史循环要报应他们呢, 总而言之,项羽坑杀秦兵的理由全部站不住脚。归顺的秦兵与诸侯兵有矛盾,归顺的秦兵思想有波动,害怕遭秦王朝报复。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而且不难解决。因为,那些发牢骚的士兵只是担心推翻不了秦王朝的时候,他们家中的父母妻儿会遭受秦王朝的迫害,他们希望秦王朝能被推翻。 所以,这些矛盾可以缓和,经过双方将领做一些工作,对秦兵加以安抚,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还能利用秦兵的心理,同仇敌忾,精诚团结,一举推翻秦王朝。 项羽计不出此,反而一味迷信暴力与血腥,惨无人道地坑杀二十万人。“二十万人不服,羽得而坑之;诸侯王不服,四面而起,羽且奈何哉!”你项羽能杀 绝天下所有人吗, 项羽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其行为之残忍,苍天为之呜咽,大地为之怒吼,其累累罪行,磬竹难书。后人往往为项羽自刎于乌江亭边洒一把同情之泪,被霸王别姬的凄惨故事感动的热泪盈眶。 那么,扪心自问,谁又关心过那二十万秦军降卒?他们难道没有父母妻儿,他们难道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说项羽在巨鹿之战时是一个大英雄,那么,在新安事件中,项羽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赤裸裸暴露了其残暴的天性。 司马迁称项羽为暴君,恰如其分~郝经评价他,“天下苦秦又一秦,天资好 杀不好仁”。可以说,这是对项羽后一阶段行为的真实写照。 这种残害无辜者的历史暴行,应该受到人民永世的唾弃与谴责~ 项羽的暴行很多,公元前206年,项羽在进入咸阳后,居数日, 屠咸阳城, 杀降王子婴,烧宫室, 大火三月不灭。同时收秦之宝货,掳妇女而东。项羽坑杀降兵、屠城、掳妇女、宝物远不止一次, 公元前205年,项羽攻齐,杀田荣,立田假为王,坑降兵,掳妇女,毁城郭房屋无数,齐民纷纷起来反抗,可以说项 13 羽在战胜之后, 对战败之国从没有一丝仁慈过,他对人民和生命极端蔑视。 垓下战役后,项羽突出重围后,拼命急驶,渡过淮河时仅剩百馀人。在 死攸关的时刻,又有人给予项羽致命一击。 谁啊,一个不知其姓名的农夫~ 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逃到阴陵时,迷失道路,问一田父,田父欺骗了他,叫他向左去,结果“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这位农夫为什么要陷害项羽,致使他错失逃跑的时机,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没有记载。 翻开地图,可以清楚看出,阴陵属楚国故地,也是项羽最早占有的根据地。照常理,此处百姓应拥护支持楚军,起码不能坑害项羽。出人意料,这位农夫恰 恰成了陷害项羽的“凶手”。农夫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分析可能有三点原因:其一,农夫对被项羽杀害的义帝怀有赤子般的忠诚,伺机为义帝报仇;其二,农夫的亲人无辜死于项羽的屠刀之下,对项羽耿耿于怀;其三,农夫对项羽的残暴行为,早有耳闻,心怀不满。不论哪一种原因,都说明项羽已丧失民心,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以,清人张恕感慨而道: ‚汉屡败附之者众~楚屡胜无一人附者~垓下一溃~田父亦绐而陷之。人心怒楚~尤怒秦也~羽焉能不死‛。 明人陈吾有曾精辟指出: ‚烽火三月~何如约法三章,所过残灭~何如秋毫无犯,放逐义帝~天下称其逆,杀卿子冠军~天下称其矫,弃范增而不用~天下称其悍,坑秦降卒二十万~天下称其忍,杀秦降王子婴~天下称其暴。羽之亡道~盖不萌于固陵之追~垓下之败而已~酿于平日所为之不道矣:‛ 唐人汪遵作诗《项亭》,认为项羽不施仁政,该当败亡: 不修仁德舍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二,对待部下,刘邦心底坦荡,忠厚坦诚,项羽狡诈多疑,虚情假意。 14 在楚汉战争后期,项羽围困荥阳,陈平劝刘邦实行离间计,拿重金买通楚军将士,令其散布谣言,反间项羽和其谋臣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项羽的阵营中就会出现分裂,“必内相诛”。趁此机会,汉军发兵进攻,必然打败楚军。 刘邦对陈平的“离间计”非常欣赏,立即拨出黄金四万金,交给陈平调用,“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只要把事情办好,你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报帐。 很快,陈平用刘邦交给他的四万金这笔巨资,通过多种错综复杂的渠道,买通了大量楚军将士,让他们在作战之余顺便发挥一下搬弄是非的本领。于是,楚军中流言满天飞。 流言首先指向钟离昧,说钟离昧战功赫赫,却不能被封为王,早已心怀不满,已决定投靠汉王云云。项羽历来不相信外人,听到谣言后,马上对劳苦功高的钟离昧等人产生了怀疑,不再重用他们。 第二批谣言指向亚父范增。 说因为项羽屡拒亚父忠言,所以才害得大家背井离乡,疲于奔命。现在,众人欲举推亚父取代项王,与汉军联合起来消灭楚国。 至于范增私通刘邦,项羽虽不信,但却存了疑心。为了弄清事实真相,项羽 便派使臣前往汉营探个虚实。陈平趁这个机会,将计就计,在项羽和范增之间打 进一个楔子, 陈平如何塞这个楔子, 刘邦派陈平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项羽的使者,礼貌有加,殷勤倍至。史载: “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太牢具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牛、羊、猪三牲皆备的饭食叫太牢具,这是待客的最高礼数。正当陈平陪项羽的使者在推杯换盏时,刘邦过来了。见到项羽的使者,刘邦假装吃惊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臣,原来是项王的使臣!”说完这些,刘邦连一句辞别的话都没有,立即离开了现场。项羽的使者正纳闷间,几个仆人过来把猪牛羊肉等丰盛的菜肴端走,换上简简单单的菜汤。 项羽的使者感到受了侮辱,肺都气炸了~回到楚营,一一向项羽禀报。生性多疑的项羽听完使者的汇报后,立即下令,削去范增兵权。 范增认为自己对项羽忠心耿耿,问心无愧,项羽可以怀疑任何人,但绝不应该怀疑他。 然而,范增错了,项羽恰恰就怀疑了他~ 15 当范增发现项羽对自己产生怀疑时,气得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他想,自己七十多岁的年纪,尽心竭力,拼死拼活,到底为的是什么,不过是完成对楚国的一点使命感而已。 愤怒至极,范增怎么办,决定辞职~他对项羽说:天下大局已定,项王自会成功,请您好自为之!我的年纪太大了,留下来也不能为你出什么主意,请准许 我告老还乡吧! 项羽既然已经怀疑了范增,连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就借坡下驴,马上批准 了范增的辞职请求。 范增是居巢人,离开荥阳后,范增孤零零一个人往家乡走去。古道黄昏,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自出山以来,对项楚政权忠心耿耿,没想到换来的竟是无端的怀疑和猜忌。范增心中堆积了太多的怨恨和痛苦, 怒火攻心,“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司马迁评论陈平说:“常出奇计,救纠纷之难,振国家之患”;“凡六出奇计”,其中一条就是离间项羽君臣的关系。 对于陈平的这条离间计,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它只是小儿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更称不得什么“奇计”。乾隆在《乾隆御批纲鉴》中谈到: ‚陈平此计~乃欺三尺童~未可保其必信者~史以为奇~而世传之可发一笑:‛ 在乾隆看来,陈平的这条离间计实在肤浅的很,只能用来哄哄小孩子。即使用在小孩子身上也不一定能成功。所以,乾隆认为,司马迁把陈平的离间计作为一条奇计写到上史书,实在是可笑。 可笑终归可笑,陈平就是凭着这条可笑的计策离间了项羽君臣的关系,大将 钟离昧等人被疏远,亚父范增被赶走,搞的楚军内部离心离德,人人自危。一条连小孩子也不一定上当受骗的计策竟然骗住了项羽,实在是匪议所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项羽愚蠢至极,连三岁小孩的智商也达不到。 难道项羽果真愚蠢至极,达不到三岁小孩的智商, 不是~ 我们前面多次讲到,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的才华推崇备至,称赞他“才气过人”,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否则,他不可能在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称霸全国达五年之久。项羽既然才华横溢,为什么陈平略施小计,他却上当受骗呢,这件事情为我们考察项羽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6 不可否认,项羽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说,作战勇敢,排兵布阵是个高手。但是,项羽还有一些致命的缺点:即生性多疑,不能信人,刻薄寡恩~ 陈平、韩信久在项羽帐下,对项羽的性格了如指掌,他们对项羽的评价几乎一样:对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看到将士患病,总会涕泣泪下,还把好的饮食分给别人。但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却很吝啬,把官印拿在手中,左摩右挲,舍不得给人家。 项羽为功臣刻印,为什么抚而不能授, 这自然是他心胸太狭窄,把施与看得太重;但同时也显露了项羽对部属严重的猜忌之心。陈平的离间计就是一个例证。汉军玩了一个简单的把戏,就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听任范增辞职而去。从史料上看,范增当时至少已七 十五岁,他是在项梁起兵不久就投奔项家军的元老。经过了多年血腥考验,范增尚且不能取得项羽的充分信任,至于其它人无端受疑就毫不奇怪了。对此,宋人苏辙看的很清楚,诗曰: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谈到:“项王之失,不在粗疏无谋,乃在苛细多猜疑不任人。” 项羽的这种性格导致楚军人才的大量流失:韩信失望跳槽了,张良逃离了,陈平被吓走了,英布被逼反了,钟离昧被弃置了,范增受疑离去了,为建都谏言的韩生被烹杀了。这样的老板,人人避之惟恐不及,谁还愿意为之尽心竭力,效 犬马之劳,有才的人都走了,事情靠谁去做呢? 项羽当然要用自己的族亲,如为楚国左尹(令尹的副职)的项羽叔父项伯、鸿门舞剑的项庄、保卫梁地的项声、前205年为杜恬击败的项昌、败于灌婴的项冠、为陈平送都尉之封的项悍、统率龙且二十万军队救齐的项佗等等。此外,还 有项家的故朋旧交,如司马欣、郑昌等等。 非常可悲,项羽对这些人的任用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刘邦呢, 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待人真诚,赏罚分明,其胸襟气度远远高于项羽。陈平离间项羽君臣的关系,需要四万斤黄金(当时即黄铜)作为活动经费。刘邦立即拨出,交给陈平调用,“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刘邦根本不管不问。 17 对刘邦的恢宏气度,后人评价甚高,刘辰翁评注曰: ‚以泗上亭长捐四万金如粪土~委之一夫不疑~其志气可吞羽百倍‛。 可以说,刘邦待人坦诚,豁达大度,从谏如流,与天下同利,正因为刘邦“唯德是建,唯贤是与”。所以,在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形成一个文武齐备、君臣和谐、上下默契、同心同德的领导核心。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委任萧何为丞相,坐镇后方,治国安民,凡各种军国大事,诸如民政、徭役、治安、税收、财政等等全权管理,并授予尚方宝剑,可以“便宜行事”。韩信乃胯下之徒,先投奔项梁、项羽,均不被重用,后来经萧何力荐,刘邦毅然排除阻力,一下子将他提拔为汉营的大将军。若非刘邦,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将永远被人讥笑,绝不会翻身成为“坚忍”的代名词。更不用说后来建功立业了。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曾感慨道: ‚萧何刀笔之吏~委之关中~无复西顾之忧。陈平亡命之虏也~出捐四万余金~不问出入。韩信轻猾之徒也~与之百万之众而不疑。是三子者~岂素著忠名哉,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它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萧何、韩信、陈平正因为遇到刘邦这样的伯乐,才成就了千古功名~ 我们在讲一个故事,周昌是刘邦的御史大夫,他原则性很强,遇事敢说话,敢坚持主见,即使萧何、曹参那样地位高、功劳大的人都怕他三分。 其实,不仅萧何、曹参怕他,就连刘邦本人也“惮周昌”。 一天,刘邦正在内室休息,“方拥戚姬”,情意绵绵,雅兴正浓。此时,周 昌急匆匆入内奏事,一看这般情景,非常尴尬,掉头就走。 刘邦发现周昌,急忙追赶。周昌停下脚步,“扑嗵”一声跪下请罪。刘邦顺势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我是个啥样的皇帝,”周昌仰脸回答:“陛下即(夏)桀(商)纣之主也”。 这个批评尖刻严厉,刘邦闻听不仅不恼火,反而哈哈大笑,放了他,但从此以后,更加忌惮周昌。 对此事,苏轼赞不绝口,说: ‚周昌以汉高为桀纣~刘毅以晋武为桓灵~当时人君~曾莫之罪~书之史册~以为美谈‛。 18 然而,也有一些人就此事骂刘邦是流氓。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怎么能这样对待臣子,这种认识极其肤浅~ 我们稍加分析就会明白,作为君临天下的帝王,刘邦的饮食起居有严格规定。他和戚姬在宫内游龙戏凤、嘻笑调情无可非议。试问,普天之下,谁没有私生活,问题在于,周昌为何擅自闯宫,有两种可能: 其一,刘邦授予他特权,可随时随地入宫奏事;其二,周昌脑子一根筋,奏事不分场合,擅自闯宫。 究竟是哪种情况,都有可能~ 作为第一种情况,周昌有奏事特权,可以随时汇报工作。即使这样,也并不是说周昌可以任意出入皇帝的起居室。比如说,你的上司很器重你,那么,你进入他的房间汇报工作,是否需要敲门,当然不容置疑~周昌连招呼也不打,就冒然闯进皇帝的起居室,该当何罪,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周昌更应该被罚。 周昌冒冒失失窥视了皇帝的私生活,刘邦完全有理由将其治罪。可刘邦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开玩笑的方式给双方找一个台阶下来。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刘邦善待大臣的良苦用心,怎么是流氓习性呢, 对其他文臣武将如张良、曹参、周勃、郦食其等等,刘邦也是坦诚相待,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刘邦不仅仅在战争时期善待部下,即使在建国以后,他也一样善待部下,与他们共享天。打开历史画卷,可以清楚地看出,西汉功臣从公元前206年汉国建立,至公元前155年景帝时,前后五十年,历刘邦、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五代,可谓是空前绝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离不开大臣们万分的努力与谨慎。 二,根本原因是刘邦与惠帝、文帝,包括吕后执政时的优秀作为,善待群臣。 刘邦与功臣将相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即使有朝一日黄河变得像一条带子那样窄,泰山变得像一块磨刀石那样 ,你的封国也仍是平安的,一直到你的后代子孙传下去,永远如此。后人每以“砺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刘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西汉初年,共有147人被封为列侯,他们 19 大部分安享晚年,泽及子孙。 所以,范升赞叹说: “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熏臣,颂其德美。生则宠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卷,传于无穷。斯诚大汉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余,历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全后汉文》卷十九《上疏请缢祭遵》) 因为刘邦能给这些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并满足了人们对功名利禄、封妻荫子的需求。所以,刘邦能如磁石般吸引天下各路英雄豪杰,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灭秦剪项,建立了雄风长存的大汉帝国。 这是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原因,也是大汉王朝能够获得长治久安,并发展为盛世强国的重要原因。 试问,那一个有抱负的热血男儿不希望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泽荫后世,正因为如此,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说:“若遇高皇,当北面而事之”。清人龚自珍遗憾自己生不逢时,没有机缘在刘邦手下建功立业,他在《汉朝儒生行》说: ‚生不逢高皇骂儒冠~亦不遇灞陵轻少年--- 笑比高皇十八侯~自居虫达曾无羞。‛ 《孟子》曰: “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由于刘邦胸怀坦荡,亮直无伪,与天下同利,所以,大小三军将士,乃至村民野夫无不愿为刘邦出谋划策。我们可以举出几个例子: 不战而下陈留是郦食其的建议,回马受降南阳是张良的计谋,由汉中突袭关中,是听从了韩信的谋划,为义帝发丧是接受了三老董公的建议,离间项羽君臣的关系,是陈平出的主意,在宛、叶一带开辟第二个正面战场是袁生提出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等等。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三,对待朋友,刘邦重感情,讲义气,项羽无情无义 20 我们先说第一个事情,楚汉战争初期,项羽派人把王陵的母亲请到了楚营,其实就是变相软禁。项羽派人告诉了王陵,说,你母亲在我这里,你看着办吧。王陵派了个使者来到楚营,见到了老太太。老太太告诉使者,汉王刘邦是仁义长者,请转告陵儿,一定要跟着汉王,不要因为我被项羽当作人质而对汉王心怀二心。说完,老太太就趁使者不注意,拔出使者腰间的宝剑,自杀身亡。 这件事使我陷入深思,王老太太为什么这样做?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仔细研究后才明白,王陵与刘邦年轻就是好朋友,刘邦把王陵看作大哥,经常出入王陵家里,刘邦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王老太太都看在眼里,王老太太对刘邦就了如指掌,也可以说,王老太太就是看着刘邦长大的。也许,王老太太没有什么文化,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但她有最朴素的最真实的人性判断,刘邦有情有义,讲义气,重感情,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是个值得跟随的。现在,项羽把她扣押当作人质,要挟儿子王陵投降。如果儿子不投降,则被视作不孝,如果向项羽投降,则是助纣为虐。王老太太知道儿子的难处,手无寸铁的她又能怎么办呢, 性情耿直的凭着自己人生经验判断出刘邦心地仁厚,项羽残暴不仁,为了坚定儿子跟随刘邦的决心,王老太太选择了最为有效也是最为激烈的方式,自杀身亡,让项羽失去了要挟儿子的筹码。每当我读史读到这里时,总是感慨万千。刘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竟能使王老太太义无反顾地做出这样的行为, 我们在说第二件事情,纪信替死。楚汉战争进入后期,项羽包围了荥阳城,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陷入了绝境。在这危急关头,纪信站出来,因为他和刘邦长的像,所以他要代替刘邦向项羽假投降,使刘邦借机逃走。在陈平的安排下,两千妇女装扮成士兵从荥阳城东门中走出来,随后,纪信穿着刘邦的衣服,坐着刘邦的车子,也驶出荥阳城。楚军都来观看刘邦投降,放松了警戒。在这个时间里,刘邦等人从西门逃出了荥阳城。 项羽是刘邦的结义兄弟,一眼看出纪信是冒牌的,就把纪信活活烧死了。 在《史记》中,纪信的名字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逃跑。但他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确是在荥阳,冒充刘邦向项羽假投降,最后被烧死了。纪信就像一个符号,一个棋子,一个明知自己必死的棋子,但却义无反顾地迎上前去。这种动力究竟来自哪里, 21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著名军事家吴起。据史书记载,吴起打仗时总是与士兵同甘共苦。一次,一个士兵肩膀负伤,化了脓,吴起就用嘴把脓吸了出来。这个士兵的妈妈知道后大哭,说,我儿必死。旁人不解,问为什么,这个士兵的妈妈说,我有这样的经验,我丈夫是曾是吴起将军手下的兵,吴起将军也曾替他吸过脓,后来我丈夫奋勇杀敌,战死疆场。 任何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替一个卑微的士兵吸脓,这个士兵只有奋勇杀敌,报答将军了。 至此,我明白了纪信,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纪信这个孤儿饱受人生艰辛,便尝世态炎凉,是刘邦在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兄弟,跟着刘邦吃,跟着刘邦住,他在人世间所感受的唯一的温暖就是刘邦所给与的。当刘邦在荥阳城中陷入绝境的时候,重情重义的纪信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替刘邦去死。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有情有义,重情重义。 我们在说第三件,萧何为何心甘情愿地跟随刘邦, 先说萧何。萧何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多的人,即使在中国贫穷的山村,也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 萧何与刘邦都是沛县人,两人是莫逆之交。少年刘邦以信陵君自居,常常报打不平,行侠仗义,这样一来就难免会触及楚国的法令。萧何就经常利用手中职权帮助刘邦,消灾解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起到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史记?萧相国世家》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刘邦带领役夫去咸阳,大家都拿三百钱,独萧何拿五百。可见,两个人的关系非同寻常。 沛县起义以后,萧何一直担任政府丞相,作为刘邦的第一助手,处理日常事务,直至去世。 史书记载,萧何“素谨慎”。这样一个谨慎的人,为何甘冒风险,帮助刘邦呢,为何心甘情愿地愿意跟随刘邦呢, 这使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表面看,刘邦与萧何性格差异很大,刘邦外向热烈,敢作敢为,萧何内向严谨,三思后行。但从内在秉性上分析,刘邦与萧何二人非常相似,皆仁而爱人,正直无私,天性淳朴,疾恶如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刘邦与萧何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一致的。 22 这就需要我们谈谈项羽的品德。 项羽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会稽起义。当时,陈胜已在大泽乡起义,会稽郡守殷通预感到秦帝国已是日薄西山,大厦将倾,遂决定逃离秦王朝这条破船,他在郡署的一间密室里召见自己的好朋友项梁。 殷通诚恳地对项梁说: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会稽郡守殷通准备先发制人,对秦王朝反戈一击,响应起义,并打算以项梁、桓楚为左膀右臂,来壮大势力。那么,对他的诚恳邀请,项梁是否同意呢, 项梁告诉殷通:“桓楚逃亡在外,人莫知其处,只有我侄儿项羽清楚,应该让他去找桓楚”。 殷通听信了项梁的话,让他出去召项羽前来。 可怜的会稽郡守,在踌躇满志、欢天喜地等待项氏叔侄时,却不知他倚为心腹的项梁已经暗藏杀机,一场灭顶之灾正悄悄降临。 项梁找到项羽,二人经过一番密谋后,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项梁再次进入郡署。 项梁对殷通说:“项羽在外面等候,请您召见” 殷通非常高兴,说:“赶快请他进来”。 项羽领命进入密室,三人交谈了一会儿。项梁给项羽使了个眼色,曰:“可以动手了~” 殷通不明其意,正想问什么事情,话还没出口,这边项羽已经手起剑落,殷通立刻身首异处,颈部热血喷涌,人头则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滚落在地。 从这里大家不难看出项梁和项羽的性格,在秦朝时,他们交好秦朝的官吏以自保,在天下大乱有机可乘时又恩将仇报,将保护他们且要带着他们反秦的恩人用阴谋诡计残忍地杀害,同时霸占他们恩人的一切包括那广为传颂的八千子弟兵。天下有如此恩将仇报、阴狠残忍的高节之士吗, 有的朋友说,项羽这个人讲义气,他在鸿门宴上放跑了刘邦,说明他重情重义,不忍心杀刘邦,才有了最后的失败,如果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那么,天下就是项羽的了。 其实,这是对鸿门宴的误解。我们知道,项羽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刘邦是 23 他将来争天下的最大敌人,他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不是因为他讲义气,不忍心杀刘邦,而是因他杀刘邦不合算,杀刘邦不如不杀刘邦。简单说,有两个原因。 (一)鸿门宴背后有交易,项羽是鸿门宴最大的赢家。 什么交易,就是刘邦害怕项羽,放弃了在关中称王的权利。我们是三条证据: (1)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主持分封时,“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这其中的“业已讲解”就是指在鸿门宴前达成了协约。这个协约就是由张良、项伯撮合而成的。 2)据《史记?樊哙列传》载,“项羽亦因遂(四声)己,无诛沛公之心矣”。( 项羽得到了一切他想得到的东西,都称心如意了,就不想杀害刘邦了。 (3)从鸿门宴结束到项羽离开关中,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项羽如果真是想杀刘邦,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所以不杀,是因为他不想杀。 可以说,鸿门宴是刘邦吃的最贵的一顿饭:吃饭前,刘邦是名正言顺的关中王;饭后,他就失去了这项权利,其身价就像一支垃圾股票一样一泻千里,暴跌不至,差一点儿成“仙”,成为“仙股”。 而项羽得到关中,是鸿门宴最大的赢家。 (二)万一开战,项羽没有必胜的把握。 项羽杀了刘邦之后,那些忠于刘邦的部队一定会与项羽打仗。最终谁能赢, 项羽没有把握。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项羽军队的优势:(1)人多,有四十万;(2)嫡系部队作战勇猛。但项羽也有不少劣势:(1)部队当到关中,立足不稳,粮草缺乏,缺乏群众基础,战斗力大打折扣。(2)项羽虽然有四十万人,但他的嫡系部队只有十万,其余三十万是诸侯国的部队。我们知道,秦始皇是灭掉六国而统一天下的,秦朝末年,原六国的王室贵族都起兵造反,如原赵国的贵族公子赵歇,原魏国的贵族公子魏豹等等,他们这些人所率领的部队就被称为诸侯国的部队。这些人和项羽不是一条心。 刘邦虽然只有十万人,但也有很大优势:(1)他是消灭秦朝的大功臣,有政治优势。(2)在关中颁布“约法三章”,很得民心。(3)部队在关中休养了两个 24 月,粮草充足。(4)部队全部是嫡系部队。 项羽和刘邦是什么关系,有人说,他们是争夺天下的对头。既生瑜,何生亮。既生刘邦,又何项羽呢~其实,这是他们关系的一方面,他们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即:他们都是反秦的同盟者,他们两人还在打仗时结为磕头兄弟。我们知道,人们往往用铁哥们比喻两个人的关系好,其中最好的是“四铁”:第一铁,一起同过床,这是夫妻;第二铁,一起同窗,这是同学;第三铁,一起扛过枪,这是战友。第四铁,一起下过乡,这是知青,是青友。 项羽和刘邦就是一同扛过枪的战友,是磕了头的兄弟啊~ 如果项羽对刘邦这样一个既是功臣又是兄弟的人都能下手杀掉,那么,那些本来就不和项羽一心的诸侯将领将会怎么办,当然离开项羽了~对此,项羽非常清楚,“恐诸侯叛之”。 因为项羽是杰出的军事统帅,所以,他对敌我双方的军事情况分析的非常透彻,他认为,与刘邦的部队打仗没有必胜的把握,而在项伯、张良的调和下,刘邦愿意服软,并且把关中这块地方让给项羽,项羽当然要很高兴的接受了。 孙子说,打一百次仗赢一百次,还不是最高明的将领,只有不用打仗就让敌人投降,这才是最高明的将领。“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项羽就是这样啊~他不费一兵一卒,没放一枪一炮,就制服了刘邦,得到了关中这块风水宝地,真是令人佩服。可以这样说,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是项羽这个最聪明的人一生中做的最聪明的事情之一。 项羽放走刘邦与他讲义气没有任何关系~ 四,对待父母,刘邦孝顺直至,项羽薄情寡义。 我们还必须谈另外一件事,楚汉战争后期,项羽与刘邦在鸿沟对峙,项羽在楚寨前面置一块高大的木板,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绑在上面,隔岸向刘邦喊道:“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事发突然,鸿沟西岸的汉军没料到项羽会如此行事。张良、陈平等人明知这是个阴谋,但事关刘邦的骨肉亲情,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有让刘邦自己去决定了。 一时间,若大个战场鸦雀无声,双方将士的目光都投向刘邦。 刘邦呆若木鸡,怔在那里~ 刘邦很清楚,这是项羽逼迫他交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汉军的安全。 25 见众人都不说话,刘邦索性一横心,扯起大嗓门回答道: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什么是“羹”,现在的“羹”,一般指浓汤,而古代的“羹”,主要指带汁水的肉。乐羊子奉魏文侯之命攻打中山国,中山君烹其子乐舒,送给乐羊子一杯羹,就是这种带汁水的人肉。 刘邦的意思是:我刘邦当年和你项羽一起伺奉楚怀王,共同约为兄弟。我老爹就是你老爹,你一定要烹煮老爹,那好啊,就请分我一杯羹吧~ 项羽以烹杀刘太公威胁刘邦,没料到刘邦这样回答。项羽恼羞成怒,立刻下令烹杀太公。 当太公即将走向奈何桥时,项伯站出来,劝阻项羽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羽“才气过人”,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命令部下将吓得昏死过去的太公架走。 对这件事,后人褒贬不一。 有人大骂,刘邦置老父生死于不顾,还要喝一杯肉羹,真可谓自私到极点,残酷到顶端,灭绝人性,禽兽不如,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刘邦无赖的本性。 相反,有人赞叹,刘邦“分我一杯羹”的说法是对敌斗争的一种策略,非但不足以证明刘邦是什么流氓无赖,相反还表现了刘邦“为天下者不顾家”的政治家的博大胸襟,以及临危不乱的机敏智慧和策略。 到底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呢,我们暂且搁置争论,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考虑,看看能否找到解救太公的好办法。我们先制定四种营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一,刘邦投降; 二,刘邦率军攻击项羽; 一,哀求项羽放过太公; 四,对项羽置之不理。 我们先分析第一种方案,即刘邦投降。这样能救回刘太公吗, 不能~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唯一真正对手就是刘邦,一旦刘邦投降,项羽岂能放虎归山,到时候刘邦恐怕也要成为俎上肉,更别提救太公了。 明人熊尚文在《兰曹读史日记》指出: 26 ‚当时太公被虏军中~汉王还得窃负而逃否?若欲曲求生道~非委身归命于(项)羽不可。而羽此时还肯纵虎身贻患否?‛ 第一种方案看来行不通,我们再分析第二种方案。 刘邦一怒之下,打开城门,率领汉军与项羽决一雌雄。这正好上了项羽的当~项羽就是为了激怒刘邦,逼迫汉军交战。刘邦及其手下将领都明白项羽的用意。如果双方交战,汉军根本不是楚军的对手,势必被打的落花流水,一败涂地,又怎么救刘太公, 第二种方案否决了,那么第三种方案如何呢, 刘邦哀求项羽放回太公,项羽是否同意, 没有可行性~项羽把太公作为人质,哪有轻易放还之理,向他求饶,无异于与虎谋皮。 前三种方案都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只有第四种方案,对项羽的要求置之不理。 这种方案要冒很大风险,一旦失手,刘太公恐怕有性命之虞。然而,刘邦对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洞若观火,认为项羽撕票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明人杨一奇颇能理解刘邦的心思,他在《史谈补》卷二中指出了项羽不杀太公的三条理由: “羽慈爱~言语呕呕~妇人之仁~于我之父~未必忍杀~一也。楚势食尽~将中分天下~时当结恩于汉~未必敢杀~二也。项伯阴结婚姻~在羽左右~果欲烹~必能力诤~未必至杀~三也”。 杨氏的第一条理由未必可信,项羽屠杀了多少无辜的百姓,还在乎一个刘太公,不过,杨氏的后两条理由倒十分符合情理: 第一,当时战争形势不利于楚军,即使杀了刘太公,对项羽又有什么好处,只能激起汉军更大的愤慨;如果不撕票,项羽还可以拿他作交易,项羽“才气过人”,比一般人更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第二,刘邦已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羽果真要杀刘太公,以项伯的为人和性格,他定会出面劝阻。事情的发展变化果然不出所料。 对于项伯,我们还要为他辩驳几句,不少人批评他是一个“糊涂虫”,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骗,有意无意扮演了叛徒角色。 项伯果真如此吗,非也~ 我们在《鸿门悬疑》这一集中讲到,项羽在鸿门宴上根本没有杀刘邦的必要, 27 杀刘邦是弊多利少,得不偿失~项伯是在有意无意帮项羽。这一次同样如此。 此事略加分析就会知晓。项羽要挟刘邦的目的是什么,逼迫刘邦交战啊~这一点项羽清楚,刘邦明白,项伯理解,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刘邦会上当吗,会为了父亲而置大业于不顾吗,不可能~项伯非常了解刘邦,所以他说“为天下者不顾家”。 既然不能达到激怒刘邦的目的,逼迫他交战,杀刘太公就失去了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没有父母妻儿,如果项羽真的把刘太公杀了,只会激起汉军更大的义愤;楚军将士对项羽的印象也要大打折扣,项羽失去的更多、更快。 再者,楚军在战场上处于劣势,留着太公作为人质绝对要比杀掉要好,还能为楚军留有谈判余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项羽一时盛怒,没明白,经项伯一提醒就明白了。所以,项伯说“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绝非虚言。 因此,台湾著名历史学家陈文德先生在《刘邦大传》一书中分析说,项羽之所以接受项伯的建议,也的确有他需要考虑的地方。 不少学者据此指责刘邦为子不孝顺,真实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刘邦不孝顺,项羽还会拿太公作人质吗,这是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啊~ 总之,项羽以太公要挟刘邦,刘邦采取最佳方案——置之不理,这固然有几分冒险,但最终保全了太公的性命。假设刘邦向项羽投降,或者与项羽交战,岂不正好上了项羽的当, 这样,刘邦能对得起与之共同浴血奋战的数十万汉军将士吗,能对得起对他寄于殷切厚望的千千万万的百姓吗,刘邦为了大义,舍弃自己的骨肉亲情,难道不是人间“大孝”吗,那些为了自己所谓的孝道而牺牲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人,怎么能与刘邦相提并论, 所以,刘邦“分一杯羹”的故事不仅不是他人生中的污点,恰恰相反,是他高尚人格的展现,千年以降,令人景仰~ 唐人冯用之把此事与圣人周文王相提并论,他在《权论》一文中指出: ‚子虽至亲~西伯食其肉~不然~则死于羑里也。父虽至亲~沛公索其羹~不然~则臣于项籍也。西伯非不慈~盖子已死~不食则己身亦毙。沛公非不孝~盖其父为虏~奔处则己身亦降。又何益乎,‛ 据《帝王世纪》,商朝末年,纣王把周文王姬昌拘禁在羌里。纣王为了检 28 验姬昌是不是圣人,能不能知过去、测未来,就想出一个典型的纣王式的主意:他将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杀死,做成肉羹,派人送给姬昌吃。如果姬昌不吃,则证明他真是圣人,纣王就要杀了他以绝后患。姬昌明明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但为了避祸,还是心里流血、面不改色地吃了下去。 冯用之认为,刘邦与周文王一样是万般无奈,周文王不是不慈爱,“盖子已死,不食则已身亦毙”;刘邦不是不孝顺,“盖其父为虏,奔赴则己身亦降。 又何益乎,” 因此,冯用之认为,文王与刘邦忍辱负重,机智权变,“舍无益之慈孝,成莫大之基业”,堪称中国人的千古楷模。 我们可以举几个刘邦孝顺的例子: (1)刘邦在沛县起义后,即安排二哥刘仲与郦食其服侍刘太公。汉元年(前206年)九月,又专门派遣将军王陵等人营救刘太公,这说明刘邦对其父照顾备至。 (2)刘邦称帝后,五日一朝太公,可见尊敬之至。后来,为了刘邦又封太公为“太上皇”。 (3)迁至长安的太公,生活优裕,但常来看望父亲的刘邦发现太公“时凄怆不乐”,便洞察其意,依照丰邑原貌修建一座新丰城,把故乡亲朋好友都迁来。如此一来,太公与家乡故友能朝夕相处,心情自然舒畅。此事在《史记正义》和《西京杂记》中都有记载。 时隔两千多年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此事。据中新社消息:临潼发现秦骊邑、汉新丰宫。湮没2000年的秦代骊邑、汉代新丰宫遗址,最近在临潼骊山北麓重新发现„„新丰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咸阳后,因其父思念故人一一 江苏丰县情景,乃令建筑师以丰邑为蓝图改建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两千年来,新丰宫在这片荒山野岭中,任狂风封嘴,任黄沙掩埋,似乎一刻不曾昏睡,它用无声的语言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一个伟大帝王与其父亲的跪乳反哺之情义。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说明,刘邦对父亲是十分尊敬而又极为孝顺的。 我们在设想一下,项羽如果是一位忠直之士,怎么能拿自己的义父来要胁,并扬言要烹杀他,他的光明磊落之气又在哪里, 每当读《史记》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吕布反复无常,被人称作三姓家奴,吕布在 29 突袭徐州,俘获刘备妻子时,说:刘备, 吾弟也,我何能加害他的家小,不仅不加害刘备的家小,且谕令任何人不得骚扰,饮食供应一如既往。与吕布对比起来,项羽的人格是怎么样呢, 再看刘邦是如何对待项羽及其亲属的, 垓下之战后, " 项王已死, 楚地皆降汉, 独鲁不下。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为其守礼义, 为主死节, 乃持项王头示鲁, 鲁父兄皆降。 始, 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 及其死, 鲁最后下,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 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 汉王皆不诛, 乃封项伯为射阳候, 桃候、平皋候、玄武候皆项氏, 赐姓刘 (见《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真仁慈之主,中国幸有大汉四百年,汉之子孙在魏、晋时皆得保全, 不可不谓是刘邦仁厚之德。 总而言之,刘邦大仁大义,诚心诚意,项羽恰恰相反,他是小仁小义,虚情假意。 刘邦大仁大义,真心实意。项羽小仁小义,虚情假意。刘邦具有大德,项羽具有大才。刘邦的胜利是大仁大义对小仁小义的胜利,是真心实意对虚情假意的胜利,是大德对大才的胜利。 刘邦的胜利告诉我们,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做大事必须具有大德,要以百姓利益、天下利益为重,个人的名利在它们面前无足轻重。 德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大德生大智,大德生大勇。 30 刘邦的历史功绩及地位 一 从疆域上,大汉王朝奠定了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初规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其疆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厦。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而实际上,秦王朝的版图并不大,仅仅西至今日之甘肃,南至今日之广东、广西和北越,东尽大海,北至今日之内蒙古、辽宁,大体上是以兰州为基点划一纵线的今日中国之东部地区。 但是,到了大汉王朝,特别是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国的疆域已经大大扩展。到什么程度呢, 其中,西向越出新疆,达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南部跨过广西、云南,几乎囊括了今日之越南的大部分地区和缅甸的北部,北部则越过长城,达到广袤的蒙古草原,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之一。与同时代横跨欧亚大陆的罗马帝国、雄居中亚的大夏王国、傲居印度半岛的孔雀王朝,作为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几颗璀灿的明珠,遥相生辉,共领时代风骚。 可以这样说,统一的秦王朝初创了今日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的疆域的规模,雄风长存的大汉王朝则进一步奠定了我们国家的基础。 在刘邦及其子孙的努力下,这种大一统的格局巩固和稳定下来,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华夏大地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观念,成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一观点形式上虽然是董仲舒的个人创造,但反映的却是中华民族已经形成的稳定的统一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不仅使匈奴人自诩为“夏禹之苗裔”而缩短与汉族的距离,而且几乎使所有周边的少数民族,都产生了对统一中国的归属感。 大汉以后的中国,曾出现两次分裂割据局面,一是东汉末期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二是唐末的五代十国及宋辽金时期。但纵观两千年的历史演变,大一统的时期毕竟占了主导地位。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大一统之所以成为主流,自然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但汉代所形成和加强的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也 31 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汉王朝进一步改造和完善了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和法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刘邦及其布衣将相高举诛暴秦的大旗,推翻了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终汉之世,他的子孙和那些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没有忘记对秦朝暴政发出正义凛然的批判。但是,“汉承秦制”却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蔡邕在《独断》中写道: ‚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为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 汉王朝不仅继承了皇帝制度,同时还继承了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制度,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县、乡、亭、里、什、伍编制和一整套选举、任免、升降、奖惩的基层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以及税收、财政、兵徭役制度。 为什么汉王朝一方面批判秦王朝,另一方面又继承秦王朝的一系列的制度, 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无法给汉王朝提供另外的选择。这也说明,秦王朝的覆灭主要是政策的失误而非政治体制的弊端。因而,刘邦及其子孙就继承其政治体制而刷新其政策。 当然,通过萧何损益《秦律》制定了汉王朝的《九章律》,叔孙通等人制定了新的朝仪等礼乐制度,张苍等人制定了历法和度、量、衡等各种章程,使大汉王朝的法律法规制度较秦朝更加完善。 由秦朝首创,汉朝加以继承和完善的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模式,被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损益继承,这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主要表现为三点: 其一,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和缜密完备的法律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正常的生活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 其二,庞大而严密的官僚制度有较明确的分工和一定程度的权力制衡,因而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保证了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而有序的 32 运转。 其三,汉王朝继承和完善的这一套政治法律制度及由它所派生的许多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如统一集权观念,循吏清官意识,民本主义,等等,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推翻暴秦,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更在于他为巩固统一、安定天下所继承、创新、完善的封建制度。有人说后世封建王朝所承袭的制度是秦制,这种说法不准确,应该说是汉制。史书称赞刘邦“规模弘远”,这个评语是非常中肯的~ 三 汉王朝统治时期所继承和完善的许多经济制度,在后世也大体上延续下来 如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相结合的土地制度,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租佃制度,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重本抑末”、盐铁官营的工商政策等都延续下来。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资本主义萌芽难以长足发展,都能从这些制度所制约的社会结构及其顽强的再生能力中找到钥匙。 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不存在欧洲封建社会那样严格的等级制度,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在中国土地自由买卖和诸子析产制的形成,使万世一系的大土地所有者难以存在,从而造成财产所有权与行政、司法权的分离。而土地所有权的变动不居又造成阶级关系的不断变动和地主、农民两个阶级的不断更新; 二,一家一户的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征发对象,封建王朝就必 然控制土地兼并。所以,中国封建社会不存在欧洲封建社会那样严格的等级制度。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没有形成如同欧洲市民阶级那样的工商业者,也有两个原因: 其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与汉朝一样执行“重本抑末”和盐铁官营的工商政策,使大量工商利润都进入国库,成为封建国家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国家和私人的资本积累因而受到严格的限制。 其二,城市一直是封建国家控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工商中心,工商业者也就一直作为封建王朝的附庸而存在。 33 所以,尽管秦汉时期中国的工商经济已出现过繁荣发展的局面,后来也几度辉煌,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却始终未能形成与封建地主阶级旗鼓相当的,如同欧洲市民阶级那样的工商业者。 然而,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上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因而在两千年间使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罕其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绵延不绝的东亚文明的策源地。 四 高度发达的汉王朝对周边的国家产生深刻影响,在汉文化的熏陶下,这 些国家逐步走向文明社会 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大体上有两类情况,哪两类情况, 一类是朝鲜、越南这样的国家,当时汉王朝曾经设郡,往来交流自然十分密切,影响特别深;另一类是其他国家,由于来往的多少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 朝鲜的发展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唇齿相依的朝鲜半岛,战国时期就有燕、齐等地人民成批迁徙去过去,西汉初年燕人卫满被立为朝鲜王,汉武帝时在卫氏朝鲜统治区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朝鲜深受汉王朝的经济和文化影响,朝鲜出土了不少汉代的文物就是很好的证明。 越南的情况和朝鲜差不多。 当汉王朝早已迈入文明的门槛时,越南的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十分落后的经济生活与风俗习惯。如,他们仍维持着原始落后的群婚制,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他们在树上筑巢而居,不知房屋建筑为何物,等等。汉王朝在越南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简派能吏,加强治理,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宣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儒家伦理观念,改变了他们的原始婚俗和其它落后习惯,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本,当时被称为倭,据《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则专门列了《东夷列传》,其中就有关于倭的详细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倭国物产以及倭人习俗的记载。所谓“凡百余国”,应 34 该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百余部族,从史料上看,该地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应该是受着汉王朝的深远影响。 从汉代开始,中国的儒学开始迈出国门,在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广泛传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儒学文化圈,以后不断发展、繁盛,持续到今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文化现象。 汉朝自武帝开起,全力开拓经营西域,开辟了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通往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北非等地的丝绸之路。 当清脆的驼铃声打破千年大漠的沉寂时,一条东西文明交流的长桥已经架设起来。中国的丝绸和其它产品经过中亚传到罗马的王庭,使西方第一次知道,东方有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大汉帝国。也使中国人知道,在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彼岸有一个神奇的罗马帝国。这大大开阔了中华民族的视野,改变了中国就是天下的观念。 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在以后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路上通道。中华文明的许多优秀成果就是通过它传到中亚、北非、西南亚和欧洲,中亚、北非、西南亚和欧洲的许多文明成果也通过它传到了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所以,丝绸之路所包容的深厚内涵、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已经远远超出了“路”的概念。她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汇聚着东西方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明成果的涓涓细流,漫长而久远,美丽而苍凉~其深远影响已延续至今。 大汉王朝所奠定的中国对外政策的开放格局,基本上为历代王朝所继承,从而使中华文明基本上在开放的态势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五 大汉王朝熔铸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 大汉王朝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熔炉,它那以政治、经济、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熊熊炉火,熔铸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 吕思勉先生挥笔直言: ‚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昔时民族国家~混而为一~人因以一朝之号~为我全族之名。自兹以还~虽朝屡改~而族名无改‛。 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统一的趋势迅速发展。据《孟子?梁惠王》,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答曰:“定于 35 一”。 孟子的回答反映了一批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与思想家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展望。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续六世之余烈”,经过长期激烈的征战,终于使六国君臣在他的坚兵利马面前递上降书,做了秦帝国的子民。 但是,非常遗憾,秦始皇建立的这个秦王朝,到秦二世时就轰然倒塌,分崩离析了。从统一到灭亡,它仅仅存在了15年。正因为秦王朝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它不可能从文化上和心理上消除民族和地域的差别。 而刘邦创建的大汉王朝就不同,大汉王朝以恢宏的气度,四海一家的心态,制定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民族政策,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国内、国外民族政策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及其衍生的民族文化的茁壮成长、发展壮大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刘邦在远征匈奴受挫后,毅然采取“和亲”政策,将宗室女以汉公主的名义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开创了处理民族关系比较理想的模式。汉武帝以后,“和亲”政策一直不断推广。刘细君与解忧公主的远嫁乌孙,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联姻,都成为汉朝与西域、汉朝与匈奴友好关系的纽带,在历史上留下千古佳话。 当然,两汉四百多年间,大汉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间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民族关系的主流却是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朝对内服的少数民族都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岭南的百越之族,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很快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落后面貌;西南夷居住的川、滇、黔地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内服的匈奴人在五属国的治理下,逐渐由游牧民族变成农业民族,为开发西北地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这样,大汉王朝不仅使中原地区背景各异的民族相互融合,构铸了汉民族的主体,以炎黄子孙自居且自豪,而且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越来越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匈奴、鲜卑、乌桓相继内附;西南夷、南越、东越等族都接受了汉朝郡县的治理;远在西域的大大小小的“三十六国”,也纳入了汉朝西域都护府的管理之下,心悦诚服地做起了大汉王朝的臣民。 汉族就是在这种时代的温床上诞生。 翦伯赞先生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当时的中国正象一个鸡卵,中原诸族,有若卵黄,四周诸种族,有若卵白, 36 卵黄与卵白虽各为一物,而在鸡卵之有机构造上,则是血肉相连的。当秦之时,中国的历史,正在发生一种适当的温度,来孵化这种鸡卵。所以到西汉之初,鸡雏遂破壳而出,是为汉族”。(《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熊铁基先生接着说:“我们扩而大之,把汉族看作卵黄,以后的周边各族又有若卵白,在一定条件下,中华民族也就诞生了”。 是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四百年不过是是弹指一挥间,而对刚刚形成的汉族和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异常关键的时期。 在汉王朝统治的四百年间,在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不知有多少胡人汉化到中原的城市乡村,也不知有多少汉人胡化到北国的草原穹庐和天山脚下的田园牧场。这种不间断的民族融合为日后一些少数民族如鲜卑、氐、羯等完全融入汉族这个大家庭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中国这个民族大熔炉的碳火越烧越旺,使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越来越伟岸健美,越来越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经过两千年海纳百川般的吸收、包容和改造,经过两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而不衰,终于成长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 大汉文化兼容并蓄,浑厚博大,质朴凝重,源远流长 泱泱华夏,已经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经历过夏、商、周、秦、汉,之后有三国、有晋、有南北朝、有隋、唐、宋、元、明、清。但是,我们只自称“汉族”,而不是称“夏族”、“商族”或“宋族”、“明族”。 这是为什么呢, 其根本原因,是汉朝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周天游先生指出,汉代文化可追溯到传说的英雄时代,即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与游牧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以及周边各古代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域外文化,在互相交流、较量甚至经历铁与火的洗礼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并在不断融合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文明。 总而言之,汉文化是由当时存在于广袤华夏大地上的多种地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兼容并蓄而成的一种文化。构筑汉文化的主要有八种地方文化,哪八种文化呢, 37 它们是由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河洛及三晋的中原文化、地处北方草原地区及其相邻农耕地区的北方文化、位于山东地区的带有东夷文化色彩的齐鲁文化、流行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文化、奠基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吴越文化、活跃于川滇黔一带的巴蜀及滇文化、据有岭南地区的南粤文化,以及崛起于西羌后挺进到关中的秦文化。 以上八大地方文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地区文化观念的差异。 刘邦建国前,尽管短命的秦王朝进行过“书同文”的“大一统”工作,但地区文化的差异不能象对待诸侯割据那样,可以通过刀光剑影的战争在一朝一夕中解决,它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所以,当大汉王朝建立后,这八大类型的地方文化观念包括文字、语言等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地分散于中国广大地区。 如,语言文化,“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郑玄注曰:“读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义全”,就是以正确的中原语音来阅读、理解和向四方百族推广诗、书、礼乐制度等先王典法,因而“雅言”便是“夏言”,亦是中原语言。这一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刘邦的大汉王朝并没有完成,以至汉代杨雄还说“秦晋语”、“宋鲁语”等方言的沟通是以“凡语”即“通语”来完成的;所谓通语,即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 至此,我们便可以水到渠成地解释一个问题,即汉字、汉语、汉文化难道是汉代才有的吗, 有人对汉字、汉语、汉文化从刘邦开始,很不理解。。 其实,当我们通过以上文字追溯汉字、汉语、汉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之后,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汉字、汉语、汉文化是以中原地区的字、语、文化为主体骨干,在悠悠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长期融合,经秦始皇到刘邦这一时期基本形成雏形的一种文化,因最终在刘邦时期或稍迟的年代形成,所以称为“汉字”、“汉语”、“汉文化”。 显而易见,汉字、汉语、汉文化在汉代之前就已经在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和实践中产生了,但那时确确实实不叫汉字、汉语、汉文化,而是以各自地区的名称来称呼的。这些以各自地区的名称称呼的“字”、“语”、“文化”,又确确实实不同于“汉字”、“汉语”、“汉文化”。 38 反过来说,有汉一代形成的字、语、文化又确确实实有别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滇文化、吴越文化、南粤文化中的字、语、文化概念。 刘邦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中华民族——汉族——汉朝——刘邦,中华文化——汉文化——汉朝——刘邦。个人因其性格带有某种特点而能影响到社会的命运。——普列汉诺夫。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 ——《墨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礼记》 汉高祖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毛泽东 “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昔时民族国家,混而为一,人因以一朝之号,为我全族之名。自兹以还,虽朝屡改,而族名无改”。 所以 ,刘邦是“汉之始祖”。 ——吕思勉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 汤因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心悦诚服地表示:“若逢高皇,当北面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争先耳。” 宋人苏轼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则感叹:“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 清人王正诗曰: 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 对刘邦评价差异很大。(1)汉初至清末对刘邦评价很高。今天 ,对刘邦评价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2)政治家、历史学家对刘邦评价高,文人对刘邦评价低。(3)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史学著作。 元代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被选入中学课文。 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 39 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课文教案:曲中列举了汉高祖刘邦得志还乡,被一村民讽刺、斥骂其当年无赖行径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蔑视,语言通俗泼辣,生动诙谐,是元曲中的讽刺名篇 。 所以,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刘邦形象不明朗,项羽形象更高大。 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良 知的历史学者必须具备的五点要求 一,做十年冷板凳。二,有新发现,三,敢讲真话。四,知错必改。 五,海纳百川。 还原刘邦真实形象重大意义: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正义,树立正气。 向刘邦学什么, 学习刘邦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浩然正气、积极进取的昂扬锐气、海纳百川的王者之气、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视金钱如粪土的大气、坚忍不拔的志气。 其实,说这气那气,实际就是一种气——至大至刚的元气。 这种元气是刘邦志向高远、品德高尚、胸怀宽广、情感真挚、信念坚定积聚而成。 人就活一口气——至大至刚的元气。 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忧患意识的炎黄子孙都要培养这种至大至刚的元气,去弘扬、去践行“如黄钟大吕之铿锵,如黄土高原之厚重,如九曲黄河之绵长”的大汉雄风~ 不仅要富民生,更要铸民魂、正民风、强民气、健民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0 41
本文档为【刘邦与项羽的品德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3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