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2文言知识(打印版)

必修2文言知识(打印版)

举报
开通vip

必修2文言知识(打印版)高中新课程教材文言知识整理 必修二 篇目:第二单元《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第三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召公谏厉王弭谤》 诗经《氓》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

必修2文言知识(打印版)
高中新课程教材文言知识整理 必修二 篇目:第二单元《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第三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召公谏厉王弭谤》 诗经《氓》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三岁食贫(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4、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诗经《采薇》 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离骚》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2、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3、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长余佩之陆离兮(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 4、虚词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 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5、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 《孔雀东南飞》 一、实词 1、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摧藏马悲哀(“藏“通”脏“)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 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②名词作动词 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 ③动词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④形容词作动词 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4、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 5、一词多义 ①适: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适得府吏书:适,刚才 ②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③谢 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④若 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⑤故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故作不良计:故,故意 知是故人来:故,旧的 ⑥得 幸复得此妇:得到 汝岂得自由:能够 ⑦应 汝可去应之:答应 六合正相应:合适 零泪应声落:随着 以我应他人:应许 ⑧举 举动自专由:动作 莫令事不举:成功 举手长劳劳:举起 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 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 ⑨区区 何乃太区区:愚蠢 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 二、虚词 1、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ang\ 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2、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3、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4、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甸(语气助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三、特殊句式: 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 2、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3、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4、今日被驱谴(被动句)[以“被”为标记] 5、为仲卿母遣(被动句)[以“为----所”为标记] 《短歌行》 1、通假字 契阔谈讌(讌通宴) 2、词类活用、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 3、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宾语前置:“何以”为“以何”) 《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夜缒而出(在夜里) (2) 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3) 形容词使动用法。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4) 形容词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鄙:远方的土地)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6) 动词使动用法。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亡)/ 阙秦以利晋(阙:使……损害) 二、文言虚词 1.以 (1) 介词,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 介词,拿,用:敢以烦执事 (3) 连词,因为:以其无礼于晋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越国以鄙远 (5) 连词,表目的: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2.而 (1)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2)连词,表修饰:夜缒而出 (3) 连词,表转折:朝济而夕设版焉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夫晋,何厌之有 (3) 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 (4) 代词。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 4.焉 (1) 语气助词,表陈述。子亦有不利焉 (2) 疑问代词。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3) 兼词,于之。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 5.其 (1) 代词。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2) 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吾其还也 6.且 (1) 连词,表并列,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连词,表递进,况且。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荆轲刺秦王》 一、文言实词 1 .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粹”,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故振慑(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惶急不知所为(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2.古今异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 不考虑不顾忌。)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②名词作动词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同上。 ③动词使动用法 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④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⑤形容词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4 . 一词多义 ①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形容词,亲生的。②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 时间) 久。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 ③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动词,解释。毁其盆,解其棕缚: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谓颜太师以兵解: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动词,解送,读ji è。 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è。④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⑤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án。 ⑥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费用,物资。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准备) 。 ⑦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动词,振作奋起。 ⑧图 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⑨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 二、文言虚词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 (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取之( 以) 百金( 省略介词“以”) 欲与( 之) 俱(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 之) 俱( 往) ( 同上) 皆( 穿) 白衣冠以送之( 省略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 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乃( 穿) 朝服,设九宾( 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而( 按) 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 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 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 介宾短语后置)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 4、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将奈何(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有所:意为:有……的人( 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岂···乎: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岂··哉: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事所以不成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四、重要词义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请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诚】①果真,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②的确,确实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轲自知事不就:【就】成功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唯大王命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以次进:【次】顺序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殿前的台阶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打开 五.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本文:“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鸿门宴》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据守;内:同“纳”,纳入) (2)要项伯(要:同“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早上)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隔阂,嫌隙) (6)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 (7)拔剑切而啗之(啗;同“啖”,吃) (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丝毫) 2.古今异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古义:指意外之事今义:十分,很)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细说:(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今义:详细叙说)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 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省名)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河南(古义:黄河以北、对南地区今义:省名)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一样用翅膀) 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夜晚——连夜,在当夜) 头发上指:(上:上面——向上)/ (2) 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籍吏民(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示意)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称王) /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 (3)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善:与……友善)/ 豪毛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 (4) 形容词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急:危急的事) (5) 动词使动用法 臣活之(活: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 4.一词多义 (1)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连词,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副诃,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故交,老交情) (2)如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如同) 不如因善遇之(动词,及,比得上) (3)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意图)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动词,料想) (4)举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 (5)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二、文言虚词 1.以 (1) 介词,把: 具告以事 (2) 介词,用: 请以剑舞 (3) 介词,凭: 不然,籍何以至此 (4) 连词,来:项王未有以应 (5)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樊哙侧其盾以撞 2.为 (1) 动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使子婴为相(做)/ 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2) 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我为鱼肉(3) 介词,被:吾属今为之虏矣 (4) 介词,替、给:君为我呼入 (5) 介词,对,对于: 为之奈何 (6))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何辞为3.因 (1) 动词,趁机:不如因善遇之 (2) 副词,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且 (1) 副词,将: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 (2) 连词,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之 (1) 代词。立而饮之(指代“酒”) (2) 动词,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助词,的:今日之事何如 (4)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于 (1) 介词,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 介词,对于:贪于财货 (3) 介词,比:长于臣 (4) 介词,在:得复见将军于此 7.与 (1) 介词,同:未得与项羽相见/欲呼张良与俱去 (2) 连词,和: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 动词,送与,给:则与斗卮酒/欲与亚父 8.而 (1) 连词,表并列:劳苦而功高如此 (2) 连词,表修饰:项王按剑而跽 (3) 连词,表承接:拔剑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9.然 (1) 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沛公默然 (2) 代词,这样:不然,籍何以至此 (3) 连词,然而: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表判断)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也”表判断)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表判断) (5)此亡秦之续耳(语气词“耳”,表判断) (6)客何为者(动词“为”表判断,相当于“是”) 2.疑问句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 (2)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代词“安”,表疑问)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疑问语气词“为”,用在句末,表疑问) (4)能复饮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5)公岂敢入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省略句 (1)毋从(之)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语“你”,后面省去动词宾语“之”) (2)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省去介词“于”) (3)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去介词宾语“之”) (4)拔剑撞(之)而破之(省去动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 (3)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 (4)因击沛公于坐(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 5.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为”表被动) 《邵公谏厉王弭谤》 一、词类活用 道路以目:(目:用眼睛看,名词作动词) 二、一词多义 1、乃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你的)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韩愈《师说》:却) 乃尔(如此;这样) 乃若(至于) 失败乃成功之母(是) 2、与 失其所与,不知(帮助)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醉翁亭记》: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跟……相比) 3、犹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如同,好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犹得备晨炊(还,仍) 4、以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认为) 以告,则杀之(依据,按照) 是以事行而不悖(因为,“是以”即“以是”)道路以目(用) 文言句式 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在心里考虑然后从嘴里说出)
本文档为【必修2文言知识(打印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10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