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2、能够举例生活中的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3、能够熟练说出并区别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外观组成;4、初步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5、能够熟练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桌面背景。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内容,培养独立获取课文知识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学习信息和生活各种信息,举一反三,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3、通过设置桌面背景,发现桌面属性的其他设置,并尝试一些个性化的设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网络教室环境和学习网络教...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
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2、能够举例生活中的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3、能够熟练说出并区别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外观组成;4、初步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5、能够熟练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桌面背景。 过程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1、通过自学课文内容,培养独立获取课文知识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学习信息和生活各种信息,举一反三,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3、通过设置桌面背景,发现桌面属性的其他设置,并尝试一些个性化的设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网络教室环境和学习网络教室的规章制度,自觉培养良好的纪律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2、通过举例信息技术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加强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和神奇。 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机房 教学素材 准备一些漂亮的桌面背景图片。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我介绍和课堂导入 这节课是大家进去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也是老师和大家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教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第一次进我们这个网络教室,请大家说一说它和普通教室有什么区别在这样一个教室里上课,大家觉得有哪些纪录和卫生需要注意呈现网络教室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好了,在明白了这些注意事项知道,请大家以后都自觉遵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私底下怎么称呼我们这个课程的呢(电脑课)为什么都叫电脑课要求学生翻看教材封面,引出信息和信息技术。 听教师自我介绍。回答教师提问,大声朗读网络教室注意事项;回答教师提问,根据教师要求。 作为始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纪律习惯尤为重要,顾开门见山让学生先自述再大声朗读,以加强内化。为引出“信息和信息技术”做好铺垫,同时也为纠正学生不专业的术语。 新课讲授一信息 那什么是信息呢请大家打开课文P2,看看书上是怎么定义的呢解释信息的概念,并举一例解释身边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身边的信息。教师分别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提问一:你能从其中获取到哪些信息提问二:身边的信息主要以哪些形式呈现给我们的提问三:分别列举以声音、视频为主要形式的信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 自学课文,回答教师提问,列举身边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提问。 自学课文,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提问,一为巩固“信息”知识点,二通过信息的呈现形式,为“信息技术”这一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二信息技术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比如我们通过电话,将声音传达给对方,这些是怎么实现的呢需要什么技术呢引出信息技术,并要求学生自学课文,朗读书上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并列举身边的信息技术。我们的课程主要是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 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的提问。自学课文,回答教师提问,列举身边的信息技术。 自学课文,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计算机”这一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三计算机相关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回顾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我想大家都对计算机比较熟悉了,那么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图片呈现并简单介绍。那么,到现在,计算机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图片呈现各种计算机,并要求学生回答分别是什么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一体机等)在我们机房,计算机主要以台式机为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台式机的一些设备。(呈现图片,学生回答)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计算机能够从以前的庞然大物发展到今天的这样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引出冯.诺依曼结构。要求学生自学课文,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五大功能部分组成教师简单解释计算机硬件系统。同学们,大家开机完成后进入的界面,我们称为(计算机桌面)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进入到桌面,而且不同的电脑可能桌面还不同引出windows操作系统。要求学生自学课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提问,欣赏图片。自学课文,回答教师提问,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自学课文,回答教师提问,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图片呈现学生熟悉的内容,轻松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课文,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讲授四计算机桌面背景 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机桌面。但是同样的操作系统,我们也可以有个性化的计算机桌面背景,大家会设置桌面背景吗学生提示,教师操作。教师故意选择一直系统中难看的图片作为背景,引出:大家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图片背景吗(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图片) 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提问。说出计算机桌面背景设置的方法。 照顾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故教师演示操作。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桌面,让基础好的学生有所发挥。 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并布置任务 在给大家放手操作之前,必须先回答老师两个问题: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五部分组成2、从计算机外观来看,计算机一般包括、、和等设备。大家如果设置好自己喜欢的桌面背景,举手让老师过去欣赏一下。如果有时间多,请大家打开“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打字练习。 回想所学知识,回答教师提问。听教师布置任务,清楚任务要求。 回想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明确操作任务,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 实践操作 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巡视学生机房,对个别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桌面。有困难提问。 巩固新知,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第二课共享网络资源一、教材及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关于信息的获取与整理,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资源管理器”了解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能下载和浏览老师提供的共享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上传网络资源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一种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培养。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源和网络上其它计算机共享的资源;2.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界面,理解资源管理器中的目录结构;3.能用记事本;4.会复制、保存、重命名文件;5、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进师生间的了解;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信息的能力。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资源和局域网上的共享资源。教学难点:1.理解资源管理器的目录结构。2.理解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区别。4、教学对象分析本单元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有如下特点:1)、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还不完全了解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2)、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新知有着美好的憧憬,思维活跃,但注意力易分散,不稳定;3)、在小学时曾学过WINXP中文件夹的建立和重命名、文件复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等,但操作熟练程度不一。二、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有关七年级老师和同学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出示一张七年级主任的照片师:你们认识他吗那你们还想认识其它的老师吗 观察照片,引起学习兴趣回答 利用教师的照片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利用资源浏览器访问本地资源师:那你们知道我把照片放在哪里吗在看之前,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任务一:请大家根据书上第8页的操作来启动“资源管理器”,并观察其界面,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观察左右窗口有什么关系2)、观察资源管理器中有哪些你认识的图标3)、单击文件夹左侧的三角图标,看看目录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师小结:常见图标、目录结构任务二:七年级老师的相关资料在“计算机D:七年级教师资料”文件夹里面,你们能找到吗2、访问网络资源大家对七年级的其它老师们都有了一个了解,想不想了解一下我这个信息技术老师呢老师写了一份自我介绍,放在“teacher”机下的“共享资源”文件夹中,大家想不想去看一下呢师:可不可以让老师也认识一下你呢任务三:在D盘建立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在记事本中输入个人资料,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3、创建共享资源师:时间有限,老师不能一一展示大家的介绍,你们能不能将自己的上传到teachers机上呢任务四:将自己的介绍上传到teachers机的“共享资源”文件夹中,访问和下载其他同学的个人资料。温馨提示:网络文件夹的操作跟本地文件夹的操作一样,可以用“复制”、“粘贴”的操作。师点拔、小结拓展任务:已经完成了本节课任务的同学,可以打开教师机上的图片和音乐文件夹,看看我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图片和音乐,并且把你最喜欢的图片和音乐的文件记下来 尝试启动资源管理器解决任务一中三个问题允许小组讨论交流请学生一一解答浏览“教师资料”文件夹单击菜单栏中的“查看”功能,选择不同的选项后,看看文件夹中的列表出现什么变化尝试后回答根据书上的提示,通过“网络”访问teacher机上的资源。完成任务三展示学生的自我介绍完成任务四思考:为什么在teacher机下能看到大家的介绍,而在D盘下只能看到自己的介绍请学生回答 通过浏览老师们的资料来学习资源浏览器的使用,这三个问题为后面介绍树型目录做准备。通过共享文件夹来实现局域网中的另一种信息交流方式。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不同。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吗 思考、回答 《搜索网络信息》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6、能够区别局域网和广域网;7、初步了解局域网、广域网及因特网等有关的网络基础知识;8、知道什么是浏览器并能够说出常见的几款网页浏览器软件;9、能够熟练利用浏览器浏览所需的网络信息,能熟练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所需资料;10、会利用浏览器中的“收藏夹”添加所需要的网站。11、熟悉浏览器中常见的工具,如返回、前进、历史记录等。 过程和方法 4、通过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资料,掌握浏览和搜索网络信息的一般方法;5、在浏览多个网站信息时,体会到一些浏览上的不便(如多次浏览同一网站),而从发现浏览器的常用工具,并掌握常用工具的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3、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搜索相关信息,感受网络的神奇,加强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4、利用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刨根究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检索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熟练浏览和搜索所需的网络信息。 难点 能够按照需要搜索、筛选网络信息。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机房 教学素材 准备一些学习主题供学生选择;选择一两个学习主题,搜索相关资料,形成范例,供学习参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优秀作品展示和课堂导入 对优秀的“自我介绍”给予展示和适当的点评。在上次课撰写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参考了网络上的一些简介,然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完成一篇优秀的自我介绍,很不错!那大家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我们学校的电脑能够上网搜索信息吗我们的电脑组成的是怎么样一个网络呢 欣赏优秀自我介绍,并反思自己的不足。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提问。 利用学生的行为表现作为引入,熟悉而顺畅。 新课讲授一走进因特网 其实我们学校的网络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局域网,请大家打开课文P12,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上的“图3-1”。(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简单介绍)与局域网对于的是广域网(简单介绍广域网)由广域网,引出因特网。简单归纳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 打开课文,看图片。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提问。认真听教师讲解。 结合图片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学生容易接受。局域网和广域网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做个了解即可。 新课讲授二浏览和搜索网络信息 电脑连了网之后,我们就能上网浏览信息了,那怎样浏览网站上的信息呢总结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IE浏览器,并介绍浏览器及常见的浏览器软件。今天,我们选择一个主题,并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信息检索,我们一起来看下:图片结合文字。老师今天就以网络基础知识为主题,开展网络信息大盘查。那么如何进去茫茫网络,查找需要的信息呢(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利用搜索引擎的网站搜索信息,注意强调筛选和浏览有用信息)大家刚刚都是利用百度去搜索信息,如果老师已经知道一个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网站网址,我怎么直接进入这个网站呢(讲解浏览信息) 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的提问。查看主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教师的提问。 先从学生熟悉的上网方式入手,顺应学生的思维,步步提问,让知识点慢慢呈现,在回答教师的提问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图片结合文字,让学生更容易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 新课讲授三收藏网址 通过对主题资料的查找,浏览器打开的网页自然较多,从而引出:今天我们一起辛辛苦苦今天查找了这么多关于网络基础知识的网页,如果老师明天还想查看这些网页怎么办难道要电脑一直开着么,还是我们用笔和纸将这些网站的网址记录下来,明天再重新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大家有好的方法吗其实浏览器中已经有个工具可以帮我们记录所需要的网址,它就是“收藏夹”。简单介绍收藏夹,提问:有谁会使用收藏夹收藏网址吗(如有学生会,则由学生操作,教师根据操作进行适当的讲解;如学生不会,则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浏览器中还有其他一些非常常用的工具,大家知道吗开动脑筋:1、如何使得浏览器一启动就进入某一网站2、如何返回到前一个浏览的页面3、如何查看之前曾经浏览过的网站(如有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则教师直接操作讲解;反之,让学生自主探究) 思考教师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学习收藏夹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自主探索浏览的常用工具。 收藏夹收藏的饿是网址而不是网站,这一点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先以笔和纸作为提问引入,学生印象比较深刻。针对现成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布置任务 任务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一个学习主题,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并在“记事本”中做好记录,如本课的“范例完成的示意图”所示。 听教师布置任务,清楚任务要求。 明确操作任务,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 实践操作 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巡视学生机房,对个别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搜索相关资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巩固所学知识点。 课题 第四课获取网上信息 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网站、网页、网址等概念2、初步了解“IP”地址的含义。3、熟悉保存网页的类型4、了解图片文件的三种格式技能目标:1、掌握保存网页的方法,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2、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文字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获取网上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重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保存网页及网页上的文字、图片。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网页素材的文件类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会了用收藏夹收藏有用的网页,但这样收藏的仅仅是网址,如何将网页上的信息保存到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呢课本第四课“获取网上信息”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去看看它是怎么解决的。(投影课题)二、新课教学1、网站、网页与网址游戏“连连看”引入网站、网页与网址三个概念的理解。阅读课本第16—17页,回答下面题目:(投影)1、世界各国有很多机构、组织及团体等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家”,也就是“()”。2、“网址”就是“网站地址”,更确切地说,它是指网站的“()”。3、通过网站的网址,可以看出该网站的()、()、()及()等信息。如中国航海博物馆的网址是,其中gov表示网站为(),cn代表()。4、下列属于无效的IP地址的是()A、B、C、D、E、.256.6F、 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游戏初步理解网站、网页与网址三个概念。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教师的提问,深入理解网站、网页与网址三个概念。 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课的课题。通过学生自学完成题目,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理解网站、网页与网址三个概念。 呈现任务一:保存网页1、在桌面上新建一文件夹,名为自己的姓名。·小助手2、分别用四种不同的保存方式保存“中国航海博物馆”网页到姓名文件夹中。·对照课本第17页3、分小组讨论四种保存方式的区别(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教师作点评性小结 学生开始完成任务一任务过程中借助“小助手”和课本。小组成员讨论后各个小组代表发言 让学生自主探究,保存网页,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加深对保存网页的方法理解,同时通过探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呈现任务二:保存图片与文字1、搜索“伦敦奥运”主题的图片,保存一张最吸引你的图片到姓名文件夹中。·对照课本第18页2、搜索关于“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网页,保存公约内容文字到姓名文件夹中。·小助手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作业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小组内交流和提问。教师过渡性评价 学生开始完成任务二任务过程中借助“小助手”和课本。学生小组内交流和提问 要学生在上面保存网页的基础上自学图片和文字的保存操作,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让学生总结图片的三种类型和区别。 呈现综合任务:1、在桌面上新建一文件夹,名为“姓名—学习主题名称”,如“张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保存3—4张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图片到新建文件夹中。3、保存一段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文字到新建文件夹中。保存完成后把新建文件夹上交到教师机。教师巡视指导,辅导个别学生。教师比较性点评 学生开始完成综合任务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学生自评作业后,提交作业 通过完成综合任务,使学生再次巩固本节课的技能操作,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课堂小结(投影)第四课获取网上信息一、网站、网页、网址网址二、保存网页★区分四种不同保存类型三、保存图片、文字 学生认真总结本课内容整理笔记 突出知识目标的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性评价完成本课教学。第五课分类整理信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素材的类型2、了解文件的基本属性技能目标:1、学习资源有序合理有序的分类方法2、学会根据素材的内容、类型进行归类,并能分类存储3、学会如何查看文件的类型及属性感情目标:1、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的习惯2、培养学生分类汇总资料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按照素材的类型进行分类2、查看文件的属性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文件的后缀名和图标来区分不同的文件类型2、信息容量单位的换算教学环境:电脑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课前准备:1、准备好多种类型的文件,放在素材库中2、检查学生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网络是否连通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提问:大家有没去过书店买书的经历,那我们想要找一本书该如何去做能总结:分类有序 学生回答 引出资料有序分类的概念 引出新课 提问:那书店一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学生回答 意在引出书店按类型(书籍、音像光盘)和按内容(不同的书籍内容)进行分类的情况。 具体讲解 重点讲述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素材的内容分类任务一:将上节课从网上获取的一些素材按内容进行分类。(如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单元可分为“信息技术发展史”、“计算机硬件资料”、“计算机软件资料”等)2、按素材类型分类任务二:根据素材的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文本类、图片、网页等)提问:大家是如何判断一个文件的文件类型3、查看文件类型通过查看文件类型的方法获取文件的“名称”、“类型”、“大小”、“创建日期”等属性 学生听讲,并完成任务一完成任务二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操作 学会按内容分类学会按类型分类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判断文件类型使学生掌握查看文件属性的方法 补充知识 1、文件的扩展名和图标2、信息容量单位 学生了解 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相应的知识 作业点评 随机抽查两位同学对任务一、任务二完成的情况并进行简单的点评 学生仔细听讲,并结合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加强巩固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页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信息获取的学习,为将要制作的电子杂志作了必要且充分的准备。本课,是第二单元“制作电子杂志”的第一课《设计页面》,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对封面的设计,学会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设置等基本操作,初步培养对封面框架进行合理布局的能力,也即,本课的基本任务是:学生能应用word完成一份要素完整的封面设计作品,并有简单的构图意识和初步的美化能力和想法。二、学情分析根据对七年级同学们的调查,部分学生对于利用word设计应用文档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教材中的这个单元是制作一份主题为“电脑世界”的电子杂志,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规划应用文档,了解一本完整的杂志通常由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等部分构成,而让学生在word文档中制作一份完整的电子杂志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些,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搜集相关信息资料,为学生的制作作好准备。三、设计思路结合当前“低碳”的热点话题,《设计封面》将紧密围绕“低碳、环保”的主题,杂志名称由学生自行设计和选择。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不仅能了解、学习电子杂志的封面设计要素、实践并体验word文档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工具的综合应用,学会在word软件中设计一份要素完整、有一定规划意识和美化能力的封面作品,更能在封面的设计和作品的创作中学到低碳环保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响应低碳环保的号召,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做起,过上低碳新生活。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杂志封面的构成要素并掌握各要素的制作方法;2.熟练掌握图片、艺术字的格式设置方法与技巧;3.能综合运用给定素材在word中制作出一份杂志封面作品。[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与讨论,归纳总结构成杂志封面的基本要素;2.通过对给定封面范例的欣赏和学习,感悟杂志封面的创作方法;3.在杂志封面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构图意识,增强作品的创意性。[情感与态度]1.在封面设计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提升审美观,体验成功;2.感悟低碳生活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自主为低碳、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归纳封面设计要素;熟练掌握图片、艺术字的格式设置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图片、艺术字等技能技巧创作封面;能够制作出要素完整且具有创意美感的封面作品。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作品欣赏欣赏“电子杂志”作品。考考你:杂志的主题是什么一份完整的杂志由哪几部分组成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师生讨论归纳问:你设计过电子杂志的封面吗封面到底怎么设计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电子杂志的封面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问题:一份完整的杂志封面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归纳:我们知道杂志的封面包含杂志名称、主题图片、内容标题、出版社(杂志社)名称、期刊号等信息 通过学生电子杂志作品的欣赏,引起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热情。为杂志封面设计奠定基础引出课题:设计封面,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引出杂志封面构成的几个要素 2.引出课题制作封面A、页面布局规则:纸张方向、纸张大小、页边距;展示不同版面,师演示分析B、排版规划请大家快速规划杂志封面,将杂志封面的杂志名称、主题图片、内容标题、杂志社名称等要素快速放入WORD文档,设计杂志封面的雏形。演示分析:对艺术字、图片等对象的添加;讨论分析:各要素的技术突破学生活动一:对封面作规划排版,将各要素快速放入封面文档。 通过现成作品的展示让抽象的知识更具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难点突破:能综合应用图片、艺术字等技能技巧创作封面 C、美化渲染对封面进行整体的处理,对艺术字等文字作一定渲染;对主题图片进一步美化,让你设计的封别具一格、脱颖而出。师演示分析调整图片大小、排列方式设置艺术字形式对艺术字文本的填充、轮廓、效果进行设置学生活动二:应用文字渲染和图片美化等技巧,对封面进行整体的处理,让封面脱颖而出。 在已有的基础上,美化渲染,拓展思维的同时,提出更高的创作要求。难点突破:能够制作出要素完整且具有创意美感的封面作品教师注意辅导,注重学生操作细节的落实。 D、作品展示欣赏请作品的作者对你设计的封面作简洁的说明;请同学们对作品进行点评或者提出宝贵的建议。E、作品修改结合上一环节的展评,对作品作初步修改,让封面更完美。3、归纳总结学生活动:今天我收获了什么师生小结。 学生喜欢被鼓励,展示同学作品,这是一个再次被肯定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结合师生的点评与归纳建议,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落实知识点,通过课堂小结梳理知识,增强感悟与体验。第七课《编辑文字》教学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一、教材分析《编辑文字》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即第二单元文字处理与应用的第2课时,主要任务是运用剪贴板进行软件间数据交流,通过对电子杂志分栏目的设计,进一步学习字体、段落设置等基本操作,学会运用项目符号、首字下沉等美化文档的技巧,并进一步提高对页面的合理布局的能力。需要用到以前累积的资料和美化字体等材料与技能,既是前部分知识的初步综合,又是以后进一步修饰和完善杂志的技能基础,必须切实地落实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剪贴板在不同软件间交流、共享数据的作用。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轨迹。过程与方法:1、掌握不同软件中,文本素材的复制操作。2、掌握在word中文字字体的设置的操作,并调整好适合的行距。3、掌握“项目符号”和“首字下沉”格式的设置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史”栏目的设置,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提高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文档段落的设置2、段落项目符号和首字下沉的设置。教学难点:首字下沉格式运用。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五、学情分析:7(4)本班共38人,根据学习能力差异和自由搭配相结合的原则分为5个小组,平时学习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基础知识一般,只有个别学生word掌握牢靠。所以任务设置以基础为主。六、教学素材:计算机历史的txt文档,计算机发展历史的word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创设情境 激励兴趣,提出任务展示三张图,这三张图分别展示的是什么回答的很好。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计算机从1946到现在究竟经历了什么使得他从一间房间大小变成我们手中的掌上电脑呢下面同学们可以打开桌面上的“计算机发展史”的txt,进行阅读了解。看完后同学们了解了么。打开“计算机发展史”的word。同学们对比一下你们电脑上的资料和老师的资料,同学们比较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大家说一下,word的内容上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第一台电脑,台式机,ipad。学生阅读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Word的。Word的看起来漂亮很多,而且很清晰字体颜色多变,中间有几个第一字下沉,段落前有符号等等 观察图片,体会计算机的变化多彩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制作范围 明确任务 嗯,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用word来进行《编辑文字》,做一个漂亮完美的报告。 让学生明确自己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学习新知巩固练习 一、设置文字那同学们我们第一步该怎么做很好。那么资料呢。请同学完成任务一:1、进入网上邻居打开教师机上名为“计算机发展史”的网页。2、思考并操作:将这张网页上文字复制新建的word文档中区。3、强调:(1)打开所需文件;(2)选中需要的内容;(3)然后进行复制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刚巡视,老师发现很多同学从网页复制粘贴到word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有表格线,其他多余的图片。有些字能跳转到网页去。有没有同学有较好的方法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下很好,感谢xxx同学的演示。这样子就很容易去掉原本素材中多余的东西。那么素材已经弄好了,下面可以进行一些美化呢。同学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任务二: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挥(3分钟)。(注意:第一个小标题设置成橙色,楷体,四号)。其他同学们请自由发挥。教师(教师巡视,找寻案例)二、编辑段落刚巡视了一番。同学做的都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位同学的作品,大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么那下面请这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看清楚了么。这里看到,行距中还有很多选项例如固定值,这些等会同学都可以尝试一下。那么段落弄好了,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的范例,看看还需要修改些什么呢嗯。这个我们有个专业的名字,叫项目符号。下面同学们完成任务三:给每个小标题设置项目符号,符号自选。同学演示很好,现在项目符号已经找到了,那么你们能使第一段的“世”变得跟老师一样么,有同学愿意上来试试么请问放大字号了,同学们看一下成功了没那该怎么做呢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个新的技能,因为第一字变大,所以我们称之为“首字下沉”。那么该如何操作呢,请同学跟着老师一块来。将光标定位首段文字-插入-文本-首字下沉—下沉-确定。那同学们试试,把第二段和第四段的文字设置成首字下沉。如果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解决不了,可以向边上的同学、老师或Word的帮助求助。三、展示1动作快的同学为文章添上合适的标题和图片,并保存上传2.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请小组间的同学互相展示,比一比谁排得最漂亮。3.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给大家展示展示4.你认为哪些部分做得不错觉得还有需修改的地方吗 新建一个word,把资料复制进去选中素材—开始—剪贴板—粘贴—选择性粘贴字体的颜色,字号等学生动手操作。第一位同学的文章整体看起来舒服一些。设置了段落开始—段落-行距—1,5倍行距观察、回答问题。每个小标题前都有一个菱形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右击—项目符号—选择样式把它放大字号就可以了吧。没有,这个字向上变大,没有向下变大学生跟着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学生展示作品,回答 (一部分同学能通过上面的操作触类旁通完成这个操作。其中的困难的是复制的时候不需要图片,还需要老师和一些好的同学的指导)学生自主发挥对比,学生解答学生资助摸索发现成功产生疑问 评价修正总结提升 1.把作品保存、上传2.展示学生作品,并请作者进行介绍。3.同学点评4.全班同学作品巡展 欣赏作品,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在评价中巩固和提升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八、板书设计编辑文字1、设置文字:①选择性粘贴②字体颜色、大小设计2、段落编辑:行距3、美化文档:右键项目符号插入首字下沉第8课自选图形的应用【教材分析】《自选图形的应用》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8课。本课主要通过对电子杂志分栏目的制作,进一步加深与巩固自选图形的操作,特别是组合操作、旋转操作和任意多边形的使用操作,从而提高合理搭配图形的能力。【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的字体格式、段落格式、插入艺术字和插入图片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Word中绘制图形和加工图形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图形的绘制也为以后学习幻灯片的制作奠定基础,是Word的一个基本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图形的绘制、图形颜色的添加、图形的翻转和旋转和图形的组合。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能力强,好奇心较重,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他们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Word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文字编辑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他们大都对计算机、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充满了兴趣,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上进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选图形的设置,组合,旋转。教学难点:任意多边形的使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自选图形;2、熟练掌握自选图形的设置、组合、旋转等操作;3、掌握自选图形中的任意多边形的使用操作;4、提高合理搭配图形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利用自选图形进行设置、组合、旋转等,激发他们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杂志版面的编排,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操。【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案例.doc【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经过前面几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word简单操作与运用。那么今天我们就将沿着前面的任务继续学习。今天我们将学习一块新的内容,通过这一节的学习,相信你的电子杂志可以变得多姿多彩。首先,请同学们自学三分钟,熟悉一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学三分钟,初步了解本课知识要点。※自选图形的设置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完成后,请学生演示插入一个自选图形,并向图形中添加文字。学生操作的同时,由教师讲解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并做适当扩展。(学生一)添加完文字后,依次提出以下任务,让学生操作,学生在演示过程可以适当给以提示和帮助。1移动,缩小,旋转,翻转,变形;(六边形)由学生操作(学生二)2按住shift拖动鼠标绘制时,可以画出规则的图形。3按住ctrl拖动图形,可以快速复制图形。4样式,可以选预设,也可以自己设置(设置形状格式)。5右击-编辑文字;6文字的字体样式;7叠放次序;8多个图形可以合并,以方便移动;展示教师制作的样例,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杂志制作封面标题和内容的标题。 较简单的知识点由学生演示,增强学生自信心。由浅入深,逐点介绍自选图形的各项功能。※任意多边形的使用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练习五分钟,初步熟悉了自选图形的应用。提出问题:自选图形的样式不够多,我能不能自己创建样式呢请发现新方法的学生演示,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就由教师演示。其实是可以的。Word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的任意多边形工具和自由曲线工具。有了这两个工具,我们就能设计出更多的图形。另外,对已经创建好的图形,还可以做修改。知识要点:形状-线条-任意多边形(自由曲线)绘制完成后就跟其他自选图形一样。 解答部分学生自选图形样式太少的疑问,让学生有拓展的空间。※课堂练习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运用自选图形制作栏目的第二个页面内容2.利用自选图形设计富有个性的LOGO(如P37) ※归纳小结,提升自我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自选图形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使页面更美观。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和点评。 【思考与感悟】 课  题 第九课文本框的应用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2课时 年级 七年级(上) 所选教材 浙教信息技术七上2012版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文本框;2、了解输入与选中两种状态的区别3、了解文本框的插入与大小位置的更改4、了解设置文本框的格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用文本框设计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知识,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学习任务(教材分析;学习重、难点)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文本框的插入与大小、位置的更改教学难点:设置文本框的格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学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 三、教学策略 通过学生获奖电子报刊的欣赏,引出版面设计好助手――“文本框”(利用文本框可方便、快捷地实现排版);教师演示文本框运用范例“你好!文本框”,询问:假如老师把这些文字资料给你,你能实现这种排版效果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教师给出的资料,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做――让学生在做中学)对于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在完成基础任务后思考和实践“知识拓展”中的相关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帮助本小组内操作水平较低的同学完成基础任务;对于操作水平较低者,教师应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多加关注,实时实地加以指导,以促使其完成基础任务。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一位同学的获奖作品――电子报刊“七彩校园”。提问:他如何能把电子报刊布局得合理妥当、文字摆放自由呢这除了作者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美学底蕴外,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文本框”的帮助。――引出文本框万事都得从基础开始,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个较为简单的文本框运用实例――“你好!文本框”。引导:假如,我把这些文字资料给你,你愿意来尝试一把,做出与范例一样的效果吗――引导学生去实践、探索,实践在“做中学”和“任务驱动”两个理念。 观察、分析、归纳 授课 (一)学生实践、探索:1、添加文本框:方法1:在“插入”选项卡――>“文本框”――>“绘制文本框”(或绘制竖排文本框);然后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即可得文本框;任务一:打开“任务一”word文档,(1)试着自己添加一个文本框,并打字输入“你好!文本框”。(2)试一试,书本P39页中的教你一招,你能成功吗2、文本框大小及位置的调整:与图片的调整方法一致。具体为:(1)调整文本框的大小:把鼠标指针移到文本框的句柄上(即边框上的小方框处),当指针呈两个方向的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之,即可改变文本框的大小。(2)调整文本框的位置:把鼠标移至文本框的边框上(不要移到句柄上),当鼠标指针呈四个方向的箭头时,拖动鼠标,即可改变文本框的位置。 小组讨论 。 教师演示 二、设置文本框格式选中文本框,给文本框设置填充色、线条色、形状效果 观察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了解如何使用文本框进行布局排版。 学生练习 三、学生自由创作任务二:打开“计算机软件”WORD文档,运用“文本框”对这个文档进行排版; 学生自主练习,完成排版。 分层练习,发挥个别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 展示学生作品 四、评价展示个别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观察、讨论、点评 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能力。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五、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 2.测试内容 无 六、教学反思 第十课表格的应用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完成“版主荟萃”页面的制作,本课通过运用对表格的绘制、调整和美化的形式来制作个人信息,最后简单合成的过程。2、教学目标1、掌握WORD中表格的绘制、调整、美化等基本操作。2、熟练运用复制、粘贴操作来合成文档的方法。3、提高合作协调能力、熟练页面全局的各种搭配。3、重点难点重点:表格的绘制、调整与美化,简单合成文档的方法。难点:指导学生合成文档的后期排版调整,表格、图片各种元素的混合排版。4、教学准备1、本课范例2、头像图片,背景图片素材等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师展示最后作品,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师:展示大家前面作品,我们的电子杂志已经到最后阶段了,这些都是我们同学合作努力的结果,到最后,是否希望属上自己的名字呢今天我们来做一份个人简介吧。师:作品中用了哪些元素来完成个人的简介资料 欣赏作品学生回答:表格,头像等图片 一、表格的绘制 师演示:插入表格,设置行列数。这样建立的表格是规则的,如何修改一些不规则的单元格呢演示合并单元格。 学生操作练习 二、表格的调整 请完成较好的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制作表格并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有什么作用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出问题:如何调整行高、列宽;如何移动表格;如何调整字体大小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调整表格的大小和位置。引导学生输入内容。 学生演示回答继续完成表格并输入文字内容 三、表格的美化 师提示早完成的同学,可以尝试美化表格。比如用图片素材。个性化自己的表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如何设置表格颜色学生讲解或者老师演示,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颜色。我们还能用哪些元素来美化我们的表格呢如何在单元格中插入图片会的同学,如何调整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图文混排) 学生讲解演示,继续完成作品添加头像到表格 四、合并作品 上交作品到小组文件夹,大家打开同学的作品,复制另外两位同学的表格,继续完成完整的“版主荟萃”。小组互助完成作品 学生保存文件并打开同学文件,选择并复制表格到自己作品中。 五、本课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共同点评本课所学基本内容——表格的制作与美化。课外作业:尝试制作一张课程表,可以找老师打印哦! 学生完成作品并上交到教师机第十一课合成文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的基本作用和局限性。2.了解“更改大小写”及“查找和替换”工具的作用。技能目标:1.掌握将多个文件合并到一个文件中的方法。2.掌握利用“拼写和语法”工具检查和更改文字错误的方法。3.掌握利用“更改大小写”工具更改英文单词书写格式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将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栏目,进一步加深了栏目组成员的合作关系。同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以及认真细致的待事作风。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文件的合并2.文字的校对教学难点:文字的校对三、教学准备1.保证学生机之间网络是连通的,并能上因特网。2学生有尚未并稿的自行制作的杂志(或作品)的文件。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电子杂志的封面和各个分栏目已经制作完毕,如果我们就这样将单独存放的文件展示给读者,会产生什么影响 回答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文件的合并 任务一:请同学们将单独存放的文件合并到一个文件中来。找一位同学演示他的操作方法,并询问是否有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文件合并。讲解插入文件与复制的异同收集作品 操作演示认真听讲提交作业 让学生探究如何合并多个文档通过学生操作演示,引出插入文件了解插入文件的作用及与复制的不同为引出校对做准备 文字的校对任务 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 展示某一作品,下划波浪线如果错别字出现在杂志上的话,就会影响读者对杂志的印象,因此一本专业的杂志在出版前都要安排专业的校对人员进行校对(课本后面有责任校对人员),那么为了使我们的杂志也显得更加专业,我们也应该对杂志进行校对。我们看到的这些“下划波浪线”就是Word提供给我们进行快速校对的一个小工具“拼写和语法”。教师示范打开学习任务文件夹,布置任务二:这是《课余时光》杂志的一段文字,利用“拼写和语法”工具检查学习任务文件中的“新歌速递”文件,并修改。同学们利用“拼写和语法”工具检查到了几个错别字检查出其他错误码或教师指出看来“拼写和语法”工具并不是很完美,有些错误没能检查出来,而且还有些误报。因此我们在校对杂志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工具,但又不能完全依附于它,修改过程中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判断。 欣赏,观察操作回答 引起学生对错别字的注意让学生认识错别字的危害,同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以及认真细致的待事作风。让学生们了解文字校对工具的功能并不完美,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规范英文书写格式 教师示范打开学习任务文件夹,打开“英语天地”文件这是《课余时光》杂志社的编辑的“英语天地”栏目的一部分,这是一篇英文文章,同学们回顾一下英语老师要求我们写英文文章时的格式有什么要求句首及专有名词开头字母要大写。刚才我们在检查文字时用到了“拼写和语法”工具使我们能快速进行校对及修改,那对修改英文文章的格式有没有工具也让我们能快速地完成呢同学们可以从课本中找一找,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速度快,质量高。任务三:检查以上内容,使英文的书写格式更加规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先进行选择再进行操作同学们,我们来比较一下,哪种工具在规范英文文章时速度快,质量高(比较得出结论:“拼写和语法”在修改专有名词时比较方便;“更改大小写”在修改句首字母大写时比较方便。) 回答操作演示 巩固英文文章撰写的格式,铺垫通过指定两位分别用“更改大小写”工具和“拼音和语法”来修改文章的学生的演示,得出结论 查找和替换 师示范打开学习任务文件夹,打开“打乒乓的好处”文件,这是《课余时光》杂志社的编辑推荐栏目的一部分。任务四:同学们将文章中所有的“兵兵”改成“乒乓”。这篇文章中出现了10次的同一个错误,修改了10次。如果我们所要校对的一本杂志中都出现了同一个错误,那就不是10次了,可能是100次,1000次,如果仍用刚才的方法去校对、修改,那就要花很多时间了,其实Word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针对这种错误的工具,可以快速地将出现相同的错误修改过来,有没有同学知道是哪个工具查找和替换教师巡视 操作演示 引出查找和替换工具学生感知“替换”工具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堂练习 大部分同学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校对文章了。下面请同学们将合并好的电子杂志调整好页面布局,并完成文字的校对工作。 学生操作 修饰杂志,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作品展示评价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简单评价 欣赏部分同学的作品 通过展示部分同学作品,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强学生成就感与荣誉感。 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做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整理课堂所学知识技能,加深印象,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第十二课《超链接的应用》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十二课《超链接的应用》。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电子杂志的制作来学习word软件的一些操作技巧,并在学习中掌握文字处理一些方法。在制作中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使用,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价值。本课《超链接的应用》,除了要求对分栏、书签、超链接操作进行学习掌握外,让学生对目录的设计制作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完成任务时,除了能够运用本单元的其他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页面边框的美化及格式刷的应用。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设计页面》
本文档为【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似曾相识燕归来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5-27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