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举报
开通vip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重大(zhòngdà)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第一页,共三十三页。1.1重大(zhòngdà)危险源的概念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前者概念广泛,而后者则只是针对具体危险物。第二页,共三十三页。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zhòngdà)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第三页,共三十三页。危险源:是...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重大(zhòngdà)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第一页,共三十三页。1.1重大(zhòngdà)危险源的概念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前者概念广泛,而后者则只是针对具体危险物。第二页,共三十三页。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zhòngdà)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第三页,共三十三页。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suíshí)都可能导致事故。第四页,共三十三页。危险源构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zhìliàng)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第五页,共三十三页。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者临时地搬运、储存、使用、生产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了临界量的单元”,也就是说,“重大危险源”是危险物质、危险设施(shèshī)、危险装置、危险场所,“重大危险源”是一种集聚能量的组团。第六页,共三十三页。1.1 范围锅炉本体承压元件、部件及其连接件。锅炉范围内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高温和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等。锅炉安全保护装置。锅炉主要承重构件。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炉外管爆炸。锅炉严重满水、缺水。锅炉受热面管道大面积损伤。锅炉系统(xìtǒng)严重超压。锅炉构架的安全性。锅炉(guōlú)重大危险源评估第七页,共三十三页。危险环境(huánjìng)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因素E值对照表E值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因素1每天处于锅炉范围内连续长时间累计≥8小时。2每天处于锅炉范围内时间累计约4小时。38小时内间断处于锅炉范围内时间累计约3小时。48小时内间断处于锅炉范围内时间累计约2小时。5每月间断处于锅炉范围内时间累计约8小时。6偶然处于锅炉范围内。第八页,共三十三页。管理(guǎnlǐ)抵消因子(条件范围)1、没有制定相关管理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规程。如没有锅炉检修工艺规程、锅炉运行规程、锅炉四管、机炉外管防磨防爆制度、专用钢材和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焊缝检查探伤制度、压力容器定期试验制度、设备巡视检查制度,热工保护装置试验管理制度、热工保护投/退管理制度、热工防“三误”实施细则、两票三制实施细则等。2、没有制定相关实施措施。如重大试验没有锅炉超水压试验措施、锅炉安全门校验(xiàoyàn)措施、FSSS动、静态试验措施等。3、已经存在显著危险的设备、工艺、容器、建筑没有制定防范措施。如没有防止锅炉结焦办法、防止锅炉四管爆漏措施、防止锅炉超温、超压措施、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措施等。4、有章不循,有据不依。如“擅自解列锅炉安全阀”、“安全阀未按规程做放汽试验”、“不经批准就擅自投退水位保护”、“锅炉严重缺水不经总工批准就盲目进水”、“没有按照《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1991)中有关防止炉膛灭火放炮的规定以及设备的状况,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经常采用爆燃法恢复燃烧。没有防止炉膛爆燃措施,评估期内出现炉膛安全保护装置随意切除的现象。”等。5、人员培训不及时到位,锅炉监察、检查、操作员工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教育。6、主要岗位上的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素质极差,责任心极差。如“出现人员操作失误、水位计失灵、给水泵调节器失灵、给水泵故障、控制循环泵故障、排污、疏放水阀大量内漏等,造成锅炉严重满水、缺水”、“向已经熄火停炉的锅炉炉膛内排放煤粉仓或直吹系统内存粉”等。第九页,共三十三页。管理抵消因子(条件(tiáojiàn)范围)1、没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程。如没有锅炉检修工艺规程、锅炉运行规程、锅炉四管、机炉外管防磨防爆制度、专用钢材和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焊缝检查探伤制度、压力容器定期试验(shìyàn)制度、设备巡视检查制度,热工保护装置试验(shìyàn)管理制度、热工保护投/退管理制度、热工防“三误”实施细则、两票三制实施细则等。2、没有制定相关实施措施。如重大试验没有锅炉超水压试验措施、锅炉安全门校验措施、FSSS动、静态试验措施等。3、已经存在显著危险的设备、工艺、容器、建筑没有制定防范措施。如没有防止锅炉结焦办法、防止锅炉四管爆漏措施、防止锅炉超温、超压措施、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措施等。4、有章不循,有据不依。如“擅自解列锅炉安全阀”、“安全阀未按规程做放汽试验”、“不经批准就擅自投退水位保护”、“锅炉严重缺水不经总工批准就盲目进水”、“没有按照《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1991)中有关防止炉膛灭火放炮的规定以及设备的状况,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经常采用爆燃法恢复燃烧。没有防止炉膛爆燃措施,评估期内出现炉膛安全保护装置随意切除的现象。”等。5、人员培训不及时到位,锅炉监察、检查、操作员工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教育。6、主要岗位上的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素质极差,责任心极差。如“出现人员操作失误、水位计失灵、给水泵调节器失灵、给水泵故障、控制循环泵故障、排污、疏放水阀大量内漏等,造成锅炉严重满水、缺水”、“向已经熄火停炉的锅炉炉膛内排放煤粉仓或直吹系统内存粉”等。第十页,共三十三页。压力容器重大(zhòngdà)危险源评估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1 范围高压加热器。除氧器。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yīnsù):压力容器严重超压、爆炸,压力容器附件、管道爆炸、泄漏。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危险(wēixiǎn)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因素E值对照表E值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因素1每天处于压力容器内或附近连续长时间累计≥8小时。2每天处于压力容器内或附近的时间累计约4小时。38小时内间断处于压力容器内或附近的时间累计约3小时。48小时内间断处于压力容器内或附近的时间累计约2小时。5每月间中处于压力容器内或附近的作业累计约8小时。6偶然处于压力容器内或附近。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汽油(qìyóu)罐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C.1.1 范围汽油(qìyóu)罐。C.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汽油罐重大(zhòngdà)危险源评估标准1.1 范围汽油罐。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yīnsù)火灾、爆炸。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油区重大危险源评估(pínɡɡū)标准.1 范围燃油区和#0柴油罐。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yīnsù)火灾、爆炸。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fāshēng)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1、燃油区与制氢站、或危险化学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建筑物紧邻,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章第九条规定:“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原有的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采取措施”。2、燃油区没有配置灭火器材。3、燃油区周围未设置实体围墙。4、燃油区的电气设施不是防爆型的或电气线路、设备破损致使带电部位外露(wàilù)。5、燃油区内电力线路不是电缆或暗线,有架空线。6、燃油区的电缆与热力管道、输油管道同沟敷设。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7、燃油区现场用油温表、油压表、油位计的一次元件不是防爆型设备。8、燃油区现场装有电接点压力表或其它产生火花(huǒhuā)的电气接点。9、卸油区及油罐区没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10、油船卸油时,没有可靠接地,输油软管没有接地。11、油罐没有按照《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装设呼吸阀、透气孔和阻火器等安全附件。油罐呼吸阀没有保持灵活完整,阻火器金属网丝未清洁畅通。12、油罐测油孔不是用有色金属制成。油位计的浮漂同绳子接触的部位不是用铜材制成。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13、油罐有泄漏。14、量油孔、采光孔及其他可以开启(kāiqǐ)的孔、门没有衬上铅、铜或铝。15、从上部接入的油罐的进油管,没有延伸到油罐的底部。16、油泵房的室内没有通风、排气设施或没有投入运行。17、油泵房的门、窗是易产生火花的金属门窗等。18、油泵房及油罐区内安装临时性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敷设临时管道,采用皮带传动装置。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制氢站及罐区重大(zhòngdà)危险源评估标准1 范围  制氢站和储氢罐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huǒzāi)、爆炸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tiáojiàn)范围)1、制氢站、氢气罐与其它构筑物和道路的防火距离不符合《氢氧站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规定;比如:与民用建筑的距离不得小于25m。2、制氢站没有独立设置,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第三章第四节第3.4.1条规定:“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3、制氢装置(zhuāngzhì)没有设置压力调整装置(zhuāngzhì),没有配备在线氢中氧含量表和氧中氢含量表。4、氢气罐之间的防火距离不符合《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的规定;比如:卧式氢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2/3;立式、球形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5、制氢站没有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16-1987)的规定,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浸入的措施。6、氢气罐没有取得压力容器合格证,或压力容器合格证过期仍在役使用。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事故或危险(wēixiǎn)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7、氢罐安全阀没有做到一年一次校验。8、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氢气(qīnɡqì)系统没有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9、制氢室没有使用防爆型热工一次元件。10、对制氢系统和氢罐的检修,没有进行可靠隔离。11、制氢站没有采用防爆型电气装置。12、氢气纯度、湿度不合格。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危险环境作业接触时间(shíjiān)频率与储存量因素E值对照表E值危险环境与储存量影响因素1制氢站24小时有人值班;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10t。2每天在制氢站值班时间8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8t而小于10t。3每天在制氢站检修作业时间3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5t而小于8t。4每天在制氢站检修作业时间1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3t而小于5t。5每月在制氢站检修作业时间小于20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1t而小于3t。6偶然在制氢站中作业;或储存量小于1t。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氨重大(zhòngdà)危险源评估标准1.1 范围氨气储存、运输和使用。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yīnsù)上呼吸道损伤、窒息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事故或危险事件(shìjiàn)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1、氨瓶没有取得压力容器许可证。2、氨瓶设计、制造存在缺陷。3、氨瓶出口管道有侵蚀、腐蚀、疲劳、蠕变、漏气等现象。4、氨瓶减压阀损坏。5、氨瓶出口没有安装压力表。6、氨瓶已经发生严重的侵蚀、腐蚀、疲劳、蠕变等现象。7、使用超过(chāoguò)检验期的氨瓶。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shíjiān)频率与储存量因素E值对照表E值危险环境作业接触的时间频率与储存量因素1每天在氨瓶危险环境中连续长时间作业累计大于8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等于20t。2每天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累计4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15t而小于20t。38小时内间断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2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5t而小于15t。4每月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小于20小时;或储存量大于或大于1t而小于5t。5偶然在氨瓶危险环境之中作业;或储存量小于1t。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危险区域(qūyù)的界定既划定重大危险源点的范围。在确定危险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   ①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如运输车辆,分厂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式,其危险区域随设备的移动空间而定。而锅炉、压力容器、储油罐等则是固定源,其区域范围也是可以固定的。   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险范围较点源的大。   ③按危险作业(zuòyè)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如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等。   ④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⑤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等。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iànshí)方法危险源的辨识和分析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经验法有对照法和类比法。对照法即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类比法即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gōngchéng)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指,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经历的新开发系统。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生产装置(zhuāngzhì)、设施或场所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1)长输管道 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3)工业(gōngyè)管道 ①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 ②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③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国家(guójiā)对重大危险源评估的要求(1)56号文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yǒuguān)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yǒuguān)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评价(píngjià)的一般程序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资料收集。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生产和事故情况,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所评价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工程建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工艺流程、装置布置、主要设备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等辨识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3)评价过程。在上述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分级,以确定管理的重点。(4)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措施。根据评价和分级结果,高于标准值的危险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措施,降低或控制危险。低于标准值的危险属于可接受或允许(yǔnxǔ)的危险,应建立监测措施,防止生产条件变更导致危险值增加,对不可排除的危险要采取防范措施。第三十页,共三十三页。重大(zhòngdà)危险源分级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定按照可能发生(fāshēng)的最严重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0人或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10~29人或重伤3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的);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死亡人数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其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按GB67210-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或重伤人数按死亡半径或重伤半径范围内正常人员数的50%计算。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谢谢大家!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内容(nèiróng)总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没有防止炉膛(lútáng)爆燃措施,评估期内出现炉膛(lútáng)安全保护装置随意切除的现象。油位计的浮漂同绳子接触的部位不是用铜材制成。3、制氢装置没有设置压力调整装置,没有配备在线氢中氧含量表和氧中氢含量表。4、氢气罐之间的防火距离不符合《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的规定。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2/3。6、氢气罐没有取得压力容器合格证,或压力容器合格证过期仍在役使用。8小时内间断在氨瓶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2小时。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险范围较点源的大。经验法有对照法和类比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指,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定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本文档为【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安环工程师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6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2-2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