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

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

举报
开通vip

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主要内容任务分解化肥使用量零增长重点工作(一)推进耕地质量建设1、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土肥站2、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土肥站(二)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肥站(三)推进施肥方式转变1、推广氮肥深施、磷肥集中使用技术。土肥站、农技站、多经站2、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土肥站、农经站3、把水肥一体化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站、计财股4、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土肥站、农技站、多经站5、...

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
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主要内容任务分解化肥使用量零增长重点工作(一)推进耕地质量建设1、加快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农田建设。土肥站2、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土肥站(二)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肥站(三)推进施肥方式转变1、推广氮肥深施、磷肥集中使用技术。土肥站、农技站、多经站2、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土肥站、农经站3、把水肥一体化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站、计财股4、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土肥站、农技站、多经站5、因地制宜推广小麦、水稻肥料叶面施肥技术。农技站、土肥站6、推广果树根外施肥技术。土肥站、多经站7、推进机械化施肥。农机站、土肥站(四)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1、加快肥料新品种推广。土肥站、农技站、多经站2、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增产模式攻关、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农技站、农经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五)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1、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土肥站、农机站2、将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农机站、计财股3、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坚持种养结合、动态平衡,推进“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畜禽粪便处理实施干湿分离,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畜牧业股、能源局4、试点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还田综合利用。土肥站5、因地制宜种植绿肥、豆科作物。土肥站、农技站农药减量控害重点工作(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1、健全监测体系。植保站2、提升装备水平。植保站3、建设信息平台。植保站4、创新预报方式。植保站5、提高队伍素质。植保站(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抓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植保站2、抓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植保站3、抓好技术培训。植保站4、抓好绿色防控产业化推广。植保站5、抓好绿色防控宣传工作。科教站、农技站、多经站、植保站、产业信息股(三)推广农药科学施用技术1、推广高效低毒残留农药。植保站、农技站、多经站2、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植保站、农技站、多经站3、开展病虫抗性监测和治理。植保站、农技站、多经站、4、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植保站、科教站、农技站、多经站5、全面推进统防统治。植保站、农技站、多经站6、完善政府购买植保社会化服务机制。植保站、农技站、多经站(四)推广新型植保机械1、示范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植保站、科教站、农机站2、示范应用作物病虫害全程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植保站、农技站、多经站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行动责任成立由陈莉萍局长任组长,罗红、张志林等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领导小组。土肥站、植保站、法规股、计财股、科教站、农技站、多经站、农机站、畜牧业股、农产品质量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中心、产业信息股、能源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二)细化方案,强化考核督导1、不定期督查指导。土肥站、植保站、法规股、计财股、科教站、农技站、多经站、农机站、畜牧站、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业信息股、能源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2、利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粮食生产中应用减肥增效技术。农技站3、开展肥料、农药登记证后监督与肥料、农药检打联动,确保肥料、农药质量。法规股、土肥站、植保站(三)抓好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粮油高产创建整建制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农机化示范区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业区集中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控害行动示范。土肥站、农技站、多经站、农机站、植保站(四)多方合作,加强技术支持1、成立技术专家组。土肥站、植保站2、建立农业部门、行业协会、肥料企业、农药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土肥站、植保站(五)大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加强宣传培训。切实加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宣传,把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控害行动重点措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内容,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土肥站、植保站、科教站、产业信息股注:列于第一位的站(办、中心、局)为工作牵头单位。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名单成员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土肥站罗亮植保站张萍能源局张晓波法规股黄贵高计财股高明科教站黄源农机站贺建勇畜牧业股罗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彭开燮农技站杨洪银多经站黄明祥产业信息股唐俊良内江市东兴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大力推进化肥使用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减量增效,促进东兴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15〕2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进落实方案》(农办农〔2015〕14号)、《全国农业技术中心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技术措施与推进落实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通知》(农技土肥水〔2015〕37号)和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总体方案>和<四川省到2020年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方案>的通知》(川农业〔2015〕56号)要求,结合东兴区实际,特制定《内江市东兴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一、东兴区化肥施用现状我区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量大。据统计,2014年农用化肥使用量3.86万吨(折纯,下同),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当前我区施肥存在亩施肥量较高、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方式落后、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等四个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耕地质量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我区化肥施用量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呈现减量态势,减肥增效的效益已开始显现。因此,通过整合项目,统筹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把科学施肥技术贯穿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整个过程,多措并举推进化肥使用量控制,稳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到2020年能够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总体思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理念,按照“创新机制、整合力量、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思路,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大力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二)基本原则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东兴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根据不同区域土壤、不同作物生产实际、不同生产方式和用肥需求,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年度、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三是统筹兼顾、形成合力。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合力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实施方式,充分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一是化肥用量逐步得到控制。2015年到2019年,将化肥使用量年度增长率稳定控制在1%以内,增幅逐年降低0.2个以上百分点;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二是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投入结构趋于合理,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提高10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三是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到2020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进。四、技术路径和工作重点(一)技术路径以设施作物和蔬菜、果树、中药材等经济园艺作物为重点,通过“提”(提高耕地质量)、“推”(推广精准施肥技术)、“调”(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1.推进耕地质量建设。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突出区域建设重点,围绕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大规模开展田型调整,整治维修农田灌排设施,配套完善田间耕作道路,加大耕层保护和地力培肥,开展耕地污染防控和修复整治,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灌排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促进耕地合理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力争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灌溉保证率7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5%以上,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酸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2.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一是拓展实施范围。在巩固基础工作、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重点在设施作物、蔬菜、果树、中药材等经济园艺作物上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二是强化农企对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筛选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深入开展合作,因地制宜选择测、配、产、供、施“一条龙”终端促销,“配肥站”个性化配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测统配统供统施,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等服务模式,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全区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提高4个百分点。三是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创新肥料配方制定发布机制,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3.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二是推广氮肥深施、磷肥集中使用技术。三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四是推进机械化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逐年提高机械施肥比重,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4.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立足农业生产需求,整合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追踪国内外前沿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分区域组建一批产学研推相结合的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速效与缓效、大量与中微量元素、有机与无机、养分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新产品研发。二是加快新产品推广。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以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5.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特点,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一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全区每年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提高4个百分点。将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促进秸秆机械还田,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二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坚持种养殖结合、动态平衡,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支持养殖企业推广沼气工程和干湿分离处理畜禽粪便,生产加工沼渣沼液和有机肥;试点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还田综合利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全区每年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冬水田和果茶园、粮油作物行间,间/套种植绿肥、豆科作物,建立种养结合的新型耕作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豆科绿肥等固氮肥田。(二)工作重点农业部门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抓好减肥增效技术措施的落实。我区作为丘陵地区,施肥应稳氮、增磷、补钾(遂宁组和蓬莱镇组母质可少施钾肥),增施有机肥,有针对性施用硼肥、锌肥。一是耕地质量建设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落实粮油、蔬菜、果树等配方肥应用到田,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氮肥深施、磷肥集中使用、叶面喷施等技术,有条件地区域推广机械化施肥;四是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施用技术;五是鼓励增施有机肥,开展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还田综合利用试点,规模化畜禽养殖重点区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加工有机肥;推广各种秸秆还田技术;鼓励冬闲田、果茶园、粮油作物间/套种或轮作绿肥、豆科作物,鼓励豆科作物施用根瘤菌剂。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行动责任。区农林局成立由杨宗远任组长,朱艳华、施朝东、罗荣辉等局领导任副组长,土肥站、植保站、法规股、计财股、科教站、农技站、多经站、农机站、畜牧业股、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业信息股、能源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农林局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肥站。农业部门要向当地政府积极汇报,争取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分解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规划引领,强化考核督导。区上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纳入《东兴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落实。利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粮食生产中应用减肥增效技术。区农林局将化肥零增长行动执行情况和效果纳入对乡(镇)年度农业发展目标考核内容,并不定期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落实情况督查指导。乡(镇)在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要做到技术指导到位,行动督导到位,在每年肥料交易旺季,开展肥料登记证后监管与肥料检打联动,严厉查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内容不符的行为,确保肥料质量,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保驾护航。(三)抓好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大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涉农项目整合力度,主动与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争取支持,密切合作,打造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示范典型,共同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区农林局确定2个重点乡、镇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每个乡(镇)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抓手,建立典型示范区,通过项目带动,示范引领,统筹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农机化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业区、绿色食品基地集成减肥增效技术措施,率先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乡(镇)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年度控制目标乡(镇)化肥使用量年度增长率控制目标(%)重点乡、镇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区≤1.2≤0.9≤0.6≤0.4≤0.2≤0高梁镇≤1.0≤0.7≤0.5≤0.3≤0.1≤0★苏家乡≤1.0≤0.7≤0.5≤0.3≤0.1≤0★备注:★标记的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重点乡、镇。(四)多方合作,加强技术支撑。一是建立产、学、研、企多方合作机制。区农林局明确1名专家,成立由区农技推广中心、区农广校等技术推广、教学等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组,围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落实技术负责人,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做到分片包干指导。二是建立农业部门、行业协会、肥料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三是建立化肥使用量调查监测体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展施肥量动态调查;全区建立肥料利用率监测试验点2个,通过实地调查、定位监测等手段掌握化肥使用动态变化。(五)大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要制定宣传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宣传力度。把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重点措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内容,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宣传工作要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和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施肥方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内江市东兴区农林局2016年2月14日
本文档为【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责任分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DNSJDS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17
浏览量:0